石钟山记教案doc

2024-09-13

石钟山记教案doc(共9篇)

石钟山记教案doc 篇1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石钟山记》教案

●预习题

一、填空

《石钟山记》选自《 》,作者苏轼,字,号,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 的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诗与 时期的 称“苏黄”,词与 时期的 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称“苏黄米蔡”宋四家,散文列唐宋古文八大家。“八大家”是

、、、、苏轼、、、曾巩。

二、给下列字词注音

1.《课课练》中“识别记忆”第1题 2.补充:

磬 罄 馨 栖 澎湃 亲家 滨 枯蛤 镌

三、解释文中重要的词语

1.《课课练》中“识别记忆”第2题,“语言运用”第 5 题、第6题 2.补充:

鼓 遗 适 固 方 发 当 殆 莫 何

四、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1.完成《课课练》“语言运用”第4题。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2.完成书上“练习四”

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主要写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 2.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3.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语言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方 式共有5种:记 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它们分别体现在文章哪些段落?

4.第二段集中笔力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作者着力描写这些景物有何意图?

5.文章三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6.根据课文及有关资料,谈谈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几种观点,并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

六、回忆、查找以前学习过的宋诗(或唐诗)中蕴涵深刻哲理的诗作或诗句,并把它工整地写在纸上,准备简要谈谈其中蕴涵的道理,以及对自己的启发。

[设计思想] 怎样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改革以来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文课程研究专家王荣生近几年来一再呼吁并致力于“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1]李海林最近在文章中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乱教’”。[2]他认为当前较理想的语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体系—教材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并未建成,课程体系中第一个环节尚未完成,因而导致“语文教学内容”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其实,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乱教”的现象未必具有普遍性,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甚至盲目性,却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国家课程标准内容较为抽象宏观,即“课程目标内容化”程度不够,给教师提供的可操作性不强,教师往往要借助于权威的“课程标准解读”才能知道怎样做;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价值取向,也会给教学内容的确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语文教师无论执教的是哪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有必要对同类教科书进行认真比较研究,一方面要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对相同课文的编排处理,理解领会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和练习设计的价值取向,从而可以多角度地审视课文,开放性地解读课文,这样才能使“教材内容教学化”不会导致新的机械操作;另一方面,要理性地认识不同版本教科书编排处理的精当所在和缺憾之处,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取长补短,广泛地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不可为了落实单元人文专题却淡化了对经典课文丰富滋养的广泛吸收,使教学内容人文性有余而工具性不足。[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知识和能力:

1.给文中磬、栖、澎湃等字词注音

2.解释文中鼓、遗、适、固、方、发、殆、莫何等重要的词语 ●过程和方法:

3.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找出其规律。

4.识别文中所运用的几种语言表达方式(),理解其表达效果,并掌握 这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理解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学习作者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规律。

2.通过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主旨的写法。[教学难点] 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科学原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教学方法] 1.提问对话法 2.诵读涵泳法 3.探究阅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1.导语:有一首宋代的小诗我很喜欢,题目叫《题西林壁》,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也喜欢。是你们初中学过的,我们来一起背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他的诗、词写得漂亮,而散文的艺术价值也很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游记《石钟山记》。(板书课题)2.作者:(看屏幕)

(引学生看注释1)后让学生看屏幕,口头完成填空:

诗称“苏黄”,(北宋的黄庭坚);词称“苏辛”(南宋的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书法称“苏黄米蔡”宋四家(黄庭坚、米芾、蔡襄);文列唐宋古文八大家。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介绍:苏轼的一生是“两起三落,一再遭贬”。他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一生遭受政治磨难。他生活的时代,北宋贫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遽发展,士大夫中酝酿着政治革新运动,刚刚中进士的苏轼也参与这一浪潮,提出革新敝政的要求。但是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政,措施过于激进,苏轼又站在保守派一边加以反对,于是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州、徐州等地。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写过讽刺新法的诗被告发,获罪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贬黄州团练副使。他的著名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下学期将学习)就是在此期间写的。到了1086年,宋哲宗即位,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执政,苏轼又被召回朝廷。由于他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新法的施行仍有可取之处,又主张保留某些新政,于是又为旧党所不容。再度出知杭州。1093年,哲宗亲政,又起用新党,苏轼再遭打击,真是新仇旧恨,集于一身,一再被贬,后遇朝廷赦免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谥号文忠。3.题解

《石钟山记》是苏轼著名的一篇散文,它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样,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游记。

教学步骤

一、第一轮阅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具体任务:

1.展示预习情况,扫除读音障碍(看屏幕,指名学生认读)

蠡 磬 罄 馨 栖 澎湃 亲家 滨 枯蛤 镌

2.对照课文注释,自读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找出文中表达全文的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师酌情评判。——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考察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表达中心思想的一句话是: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有无,可乎?”

二、第二轮阅读:重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看屏幕)具体任务:

1.重点掌握文中以下词语的意义

鼓 遗 适 固 方 发 当 殆 ▲《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要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共168个,其中实词150个,虚词18个。以上8个词是150个实词当中的。

▲要把字词放到具体语境中去理解掌握。

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弄清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一)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注意他的句读和字音有无错误,并且准备翻译。1.学生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找出活用的词,并作解释。

鸣也——鸣(之)也,即“使(之)鸣也”。鸣—叫,发出声音。

(2)解释几个实词和虚词:

焉——语气词,不译; 鼓—振动,动词; 遗——旧 有的,遗留下来的。(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靠“之”或“者”把宾语提前)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石。

马之千里者——千里马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的人 2.学生翻译第一段 3.学生齐声朗读第一段

(二)学生推荐班级里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完后,如果你觉得自己会读得更好,不妨勇敢地站起来试试。

1.发动学生再次朗读该段(酌情处理)2.解释几个实词和虚词:

适——往,到。固——坚持,(含“固执地认为”意思)。侧——倾斜(一说“旁边”)。方——正。发——发生、发出。当——处在„„位置。3.词类活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4.特殊句式: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宾语前置句。

5.学生自由朗读该段

6.指名学生翻译写“石钟山夜景”的文字

(三)指名班长或学习委员朗读第三段 1.学生解释几个词:

殆——大概,可能。考——敲(击)。乃——竟然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2.指名学生翻译该段。3.齐读该段

三、第三轮阅读:赏析文章构思的独特之处(看屏幕)具体任务:

1.分别概括出文章三段的大意

2.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语言表达方式?它们分别体现在文章那些段落?

3.第二段集中笔力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作者着力描写这些景物有何意图?

4.文章三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一)学生快速阅读全文, 分别概括出各段的大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1.质疑——叙议结合 2.解疑——记叙、描写 3.发感——议论

(二)文章三段各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学生讨论回答,边分析边板书——

1.叙议结合;2.记叙、描写;3议论(见板书)

(三)描绘出一幅阴森恐怖的石钟山夜景,景物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非常逼真。作者意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考察探访之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泊绝壁之下”作铺垫。

(四)文章三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是因果关系,第一、二段与第三段之间又是因果关系。因有疑而探访,由探访而解疑;因解疑之不易而产生感悟,抒发感慨,揭示深刻的道理。——这正是该篇游记的匠心独运之处。

四、结合课文及有关资料,谈谈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几种 观点,并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看屏幕)

观点 依据 代表人物 1.主声派——水声如钟、石声如钟——郦道元、苏轼、李渤 2.主形派——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清)俞樾 3.形声派—兼有“声、形派”的依据—(清)郭庆藩、今人 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此山造化工。

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清)郭庆藩《舟中望石钟山》

对苏轼见解的看法——尽管苏轼考察的结果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敢于怀疑、勇于身体力行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与他一生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不随便附和“革新派”和“保守派”的行为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精神对我们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启发作用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构建知识。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五、迁移训练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宋代人的散文,《六国论》《伶官传序》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它们都体现了宋代散文因事见理、长于议论的特点。其实,不仅如此,宋代的诗歌也以入理见称,世有“唐诗主情,宋诗入理”的说法。1.学生讨论(宋)苏轼《题西林壁》蕴涵着什么哲理 2.学生展示揭示深刻道理的诗作或诗句。备用——

1.杜甫《春夜喜雨》(前部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朱熹《观书有感》,苏式《题西林壁》,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doc 篇2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透过 《石钟山记》 有了如下感悟。

勇于探究考证的严谨学者。一个地点的命名,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依其形状;二是有关的历史传说故事;三是名人的原因。对石钟山命名的来由, 郦道元、李渤和苏轼都是从声音上对其考证。既然是声音, 那么这个地方 (石钟山) 定会有类似钟的声音, 关键在于这种声音从何而来, 也就是找到为何会出现这种声音的物理现象的原因。阅读文本, 我们会有这样的认识:一是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枹止响腾, 余韵徐歇”, 很显然, 这种方法不科学, 而且太片面, 毕竟只有两块石头, 不能代表全体, 况且这种声音由人工敲击产生的, 具有偶然性;二是郦道元和苏轼, 都认为是“水石相搏”, “噌吰”, “窾坎镗鞳”, 这和海浪拍击礁石的情景类似, 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这种说法也容易接受。苏轼通过自己的亲自考察, 详细描述了夜泊石钟山的情形, “叹郦元之简”而丰富其学说, 对前人的定论提出质疑并验证, 他的这种实践求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胸襟旷达的文人。联系苏轼当时的处境, 熙宁年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 反对变法, 因此请求外调, 仕途上开始走下坡路。又因元丰二年被人弹劾被捕入狱 (乌台诗案) , 差点丢了性命。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继而又被贬为汝州团练副使, 官场的失意, 政治的排挤, 前途未卜等等困扰着他, 面对这些困难, 苏轼仍抱着旷达的胸襟,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寄情山水, 以一个文人学者的身份, 对自然现象和前人学说进行考据探究, 当找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时,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因笑谓迈曰”, 此刻, 政治上的沉浮顷刻间化为了乌有, 表现出了一个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和仕途失意的官员难能可贵的旷达胸怀, 这些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我们不由得发出赞叹之声。

考证目的的偶然性。文中说道“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余自齐安适临汝,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县, 送之至湖口,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可以看出, 苏轼此次是因为机会巧合, 才能到石钟山去看看, 带有一定的巧合性。苏轼之前也说到对前人的说法表示怀疑, 这次正好去验证一下, 所以目的并不是很纯。

不应该对郦道元和李渤进行贬低和讥笑。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酷爱自然, 有意探寻祖国的山川美, 通过实地地观察、体验, 对自己踏足的每一景点 (包括石钟山) 都作了认真、细致的记录, 写出了富有生命力的 《水经注》。李渤为写 《辩石钟山记》 也前来石钟山进行考察, 虽然他的结论具有片面性, 但他也是为了论证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而经过实地考察的。所以且不管郦道元和李勃考察结果的正确与否, 详细与否, 其注重实地考察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苏轼前来此地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其实也是借鉴了郦道元和李勃的考察结果, 在前人考据的基础上进行再论证, 所以苏轼不应该“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 苏轼这里有点借他人肩膀抬来高自己的感觉。

写这篇文章有些多余。关于石钟山的命名, 郦道元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出来, “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十六个字清楚明了。而苏轼的记述也没有离得开这十六个字的范畴, 反而还不如郦道元表述得简明。

文章中所暗含的政治隐喻。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请求外调 (实际上是遭贬谪) 从此开始了宦海沉浮的一生, 在外任职的过程中, 苏轼亲自接触到了底层老百姓的生活, 因此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变法, 都存有意见, 但又因自己个人力量的渺小无法对抗强大的政党集团, 所以只能在文章中发出自己的呐喊和哀怨,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意思好像在说:士大夫们不肯深入基层, 了解百姓疾苦和社会真实状况, 变法没有针对性;而百姓 (我) 虽然知道变法带来的种种问题, 但哪里有发言权呢?

俱往矣, 苏轼是一代文豪, 他的诗词书法文章, 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不管怎样, 他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历史背景、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 透过文章表面发掘背后的隐义,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形成自己的观点, 全面地了解文章和作者, 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精神和责任。

摘要:《石钟山记》为历史名篇, 苏轼的那句“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强调眼见为实、注重实地考察、严谨求证的精神为后人津津乐道,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一方面在欣赏文章的文辞语句并对苏轼表示赞赏的同时, 另一方面也要对文章的内容、背景和作者做一番探究, 以此来形成新意。

从《石钟山记》看苏轼 篇3

【关键词】苏轼 石钟山记 率真 执著 无畏

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以看出苏轼的豪迈,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可以看出苏轼的轻灵,从“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可以看出苏轼的旷达,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以看出苏轼的一片深情。苏轼以其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独具个性的情感、行云流水般的文笔,呈给读者,留给历史,让后人看到一个完整的苏轼、立体的苏轼。

近日与学生一起学习《石钟山记》,我又有新的领悟,我从中看到了他的率真、他的执著、他的无畏。他不但是一位多才多情的文人,还是一位求真求实的科学家,是一位不畏艰险的探险家。

不知何时,人们发现彭蠡之口有座山;不知何时,人们命名它为“石钟山”。这引起无数好学乐知之人的兴趣与探讨。著名地质学家郦道元认为是湖水与山石相互拍击,发出的声音如洪钟,因而得名“石钟山”。“是说也,人常疑之”,与其说是别人常怀疑,不如说是苏轼在怀疑。苏轼不但善于质疑,还善于探究,善于在实践中去印证。“至唐李渤,使访其遗踪”,一个“始”字可以看出苏轼内心的焦急。对于李渤的说法,他就更加怀疑了,甚至充满不屑,苏轼迫切期待能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

苏轼不但善于质疑,还善于探究,善于在实践中去印证。苏轼终于等来了亲自探察石钟山的机会,在送长子迈赴任的途中,苏轼终于一睹石钟山。到了湖口后,苏轼约上一名老和尚来到山下。老和尚命小童子在乱石间挑选两块,而后用斧子不疼不痒地敲了敲,发出硿硿的声响,与钟声相差甚远。此时苏轼轻轻地笑了,这似乎已在苏轼的意料之中,这也让苏轼确信自己对李渤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苏轼并没就此停止自己探索的脚步。

到了晚上,趁着明亮的月光,苏轼与儿子苏迈乘上一叶扁舟,再次来到绝壁之下。绝壁万仞,险峻幽寂。抬头仰望,大石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欲向人咆哮怒吼;又像阴森的鬼怪,张开臂膀,欲向人扑打。此时上山的老鹰听到人声也扑楞楞飞起,在云霄间磔磔的惊叫;另外还有鹳鹤沙哑而凄厉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这声音好像行将就木的枯槁老人在那里干咳,在那里冷笑。幽深的绝壁、险峻的怪石加上凄厉阴冷的鸟鸣声,不由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胆颤,就连一向胆大的苏轼也不觉有几分惊恐。就在此时,苏轼忽然听到从水上发出巨大声响,声音洪亮恰如钟鼓声,回荡耳畔,连绵不绝。渔夫害怕极了,想驾船返回。而苏轼此时却镇定下来,他蹲下身躯,慢慢察看。他发现原来山下石洞中都是裂缝,水波涌入其中,相互撞击便发出了阵阵噌吰声,正如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苏轼心头一阵暗喜,可他没有就此罢休。

在返程的路上他继续细心观察。途中,他发现一块可坐百人的巨大山石挡在水中,大石中间是空的而且有很多小洞,风浪中,水流被大石吞进去又被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之声,正如魏庄子歌钟的声响。这声音与方才的噌吰之声相应和,就如同有人在这里演奏和谐悦耳的音乐。于是苏轼笑了,笑得开心,笑得爽朗,笑得轻松,多年压在心头的疑团终于被揭开,他怎不会开怀大笑。这笑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荡出了他的喜悦、他的自豪,荡出了他勇于探索的精神,荡出了他不畏艰险的斗志。

事情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不能主观臆断,是苏轼的由衷感慨,也提醒着我们每个学子要严谨治学、一丝不苟。我们不能盲从古人、迷信权威,而要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从实践中求索真知,探索真理。

感谢苏轼:感谢他多姿多彩的文学作品;感谢他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感谢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个性;感谢他大胆质疑、勇于求索的精神。他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他是中国历史上一颗永远熠熠闪光的明珠。

在苏轼身上,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营养,愿他的旷达、睿智能融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石钟山记 篇4

教学目标

(一)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二)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重点

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迫缰庸木。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普呦嘤Α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疲chēng hóng) 罅(xià) U坎(kuǎn kǎn) 莫(mù) 镗O(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篇5

20xx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第2节

授课时间:

高一(13)班

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设想:

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善学善问的能力,力争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得出文章结构: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结构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

二、分析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

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状语后置;承接连词)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3、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回答)

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据。(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

三、分析第二、三段(指名朗读)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

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状语后置)

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

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

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通志,知道;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

问:“噌宏”和“款坎镗溻”是什么声音?

明确:“水石相搏”的声音,两个象声词。

问:这些声音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试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来。

明确:“舟人大恐”、“余方心动欲还”,这声音曾经让作者十分恐惧,

问:无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乐器,声音美妙动听,为什么作者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音比成仙乐一般美妙的声音呢?(讨论)

明确:①声音相似(为什么不干脆说像“钟”而非比成那么有名的乐器呢?)

②这与作者的心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心里高兴,听这个水石相搏的声音就像乐器奏出的音乐一样美妙了

③这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这一句的哪一个字上?

明确:笑

问:(大家前后翻翻,本文共有几处“笑”?)

明确:四处“笑”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怀疑、否定的笑,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的观点一样)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拟人)

③因笑谓迈曰。(高兴、欣慰、开心的笑,作者经过艰辛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④而笑李渤之陋也。(嘲讽的笑)

问:苏轼为什么要嘲笑李渤?

明确:笑李渤没有深入实地去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无”。对,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

伸发问:李渤真的可笑吗?(学生讨论)

明确:我认为李渤不应该被嘲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也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运用辨证的观点去思考)。

总结:学习《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带给我们的启示。

问:大师质疑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大爱能不能举出一些敢于质疑的例子?

举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鲁诺誓死捍卫“日心说”;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和革命家,他们这些思想都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三、布置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质疑―――――探疑―――――结论

笑寺僧、小童的行为―――――怀疑的笑

笑疑问的破解―――――高兴的笑

《石钟山记》文言文翻译 篇6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篇7

品读《石钟山记》北宋.苏轼

《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击物声。

41、向:先前。

42、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记得。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kēng qiāng)作响的,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汝州(河南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kōng)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怀疑,根本不相信这说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繁茂直立的想要捉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地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大为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相关试题及答案

1、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栖鹘(hú) 颧鹤(guàn)噌吰(zhēng)

B、钟磬(qìng) 穴罅(xià) 磐石(bān) 磔磔(zhé)

C、桴止(fú) 夜泊(bó)无射(yì) 汝识之乎(zhì)

D、莫夜(mò)穴罅(xià)铿然(kēng) 镗鞳(tāng)

2、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A、水石相搏(击) 舟行适临汝(往)

B、下临深谭(面对) 虽知不能言(说)

C、扣而聆之(听) 余方心动欲还(心里有所感动)

D、桴止响腾(上升) 自以为得其实(真相)

3、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对李渤的看法“余尤疑之”。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人觉得恐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鼓:振动)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即使;)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恰好)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向:刚才的) 汝识之乎(识:记得)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无射:无射钟)

大石侧立千尺(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古之人不余欺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6、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7、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我从齐安去临汝,但是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齐安出发到临汝去,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9、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1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北音清越

C、长乐王回深父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2、下列加粗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彭蠡之中有石钟山焉 于是余有叹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至莫夜月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而此独以钟名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下列加粗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微风鼓浪 事不目见耳闻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大石侧立千尺

D、扣而聆之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4、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

B、此三者,吾遗恨也有大石当中流

C、得双石于潭上盛以锦囊

D、此世所以不传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翻译下面句子: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而陋者及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答案

1、C(A项中“噌吰”的“噌”应该读“chēng”,B项中“磐石”的“磐石”应该读“pán”,D项中“莫夜”的“莫”应该读“mù”)

2、A(B言,用语言表达C心动,心惊D腾,传播)

3、A

4、B该项中“适”应该解释为“往”

5、A(1)(5)两处的“之”解释为“的”,(2)(3)(4)三句中的“之”是代词。

6C 7B 8A 9D

10、B。ACD三项的通假字分别是“莫”“父”“厌”。B项没有通假字。

11、D.“其实”的意思是“它的真相”,在现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实际上”,故选D。

12、D加点词语都是介词,“用”的意思。13、C加点字的活用情况都是名词作状语

14、C,都是介词短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B判断句和省略句,D判断句和被动句)

15、(1)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3)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石钟山记教案doc 篇8

《石钟山记》是高二语文新教材第四单元的课文。现就教学目标、教法及教学程序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目标:

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感受苏轼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苏轼的这种精神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精神。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我们要超越古人,要取得发展,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在各门学科中,尤其在语文学科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造就一大批不唯书、不盲目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思想解放的一代新人。

我们班有些学生未到分数线,是扩招生,进来时分数较低,比较自卑,习惯于依赖书本,缺乏探索精神,不敢对权威、书本提出质疑,这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了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重要性,并养成质疑、探疑的习惯,形成质疑、探疑的氛围。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烈参与。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教师的启发诱导贯穿始终。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运用了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采用投影机、图画和油印资料等手段。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学生掌握知识也是由浅入深的,大约有这么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就是按照这一规律来设计的。

第一步,用中外名言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思索,生发联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教学目标,为本节课教学定向,让学生对这节课要学些什么有个初步了解,以便他们为达标而学。

第二步,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中,问题的设置比较简单,让学生尽快获得整体印象,初步了解苏轼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生明了苏轼通过石钟山命名由来的探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后,引进初中课文《河中石兽》中与本文主旨类似的句子,促进记忆,加深印象。

第三步,选点读析,深入理解。这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的一步,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每一问最终都归结到苏轼的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上来。这环节中问题的难度有所提高,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思考。同时还出示学生根据对课文刻画的意境理解所画的画,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认真讨论评价图画,加深对课文渲染的气氛的理解,具体感受苏轼的精神。补充的一则材料与课文对照着阅读,有助于学生正确而又全面的理解苏轼的精神。

第四步,扩展迁移。要求学生对苏轼探求到的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来进行质疑。通过质疑让学生懂得,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不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要解放思想、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好习惯。

第五步,总结归纳。强调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在今天的重要意义,号召学生培养起这种精神。

第六步,布置课外练习。加深对苏轼精神的理解。根据普通中学学生的特点,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使基础不太好的学生避免高不可攀的心理;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发挥出水平。

甜嘴巴文明行动记.肖菁聆doc 篇9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们第二假日小分队带着“甜嘴巴”,亲身体验“文明小使者”走向社会的主题活动。

我们来到采荷公园,公园里的人可真多啊!我们首先向公园里的市民表演了文明礼貌歌,向他们宣传了我们这次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接着,我们小分队的队员开始分头行动,将文明礼貌歌的宣传单传递到广场上的大人手中,鼓励大家一起争做文明市民。我暗下决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定要说文明的话,做文明的事,当好“文明小使者”!我先找到了一位小妹妹,首先向她问好,然后把单子发给了她,旁边的阿姨拿起单子,念到“甜嘴巴文明行动”,我在旁边说:“这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希望阿姨和妹妹能够支持这个活动,谢谢!”,阿姨笑着夸奖我:“你的嘴巴真甜啊!”,我赶紧说:“谢谢!”。第二次,我发给了一位大妈,我发给那位大妈时,差点儿被拒绝了,因为大妈不识字。于是,我耐心地给妈妈读了起来,最后大妈竟然乐呵呵地跟着我念起了文明礼貌歌,我开心极了!

很快,我的宣传单发完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张甜嘴巴,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化解一些矛盾,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好。

上一篇:高都中心幼儿园家长会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下一篇:坐火车200字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