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代表回顾与思考

2024-06-21

数据的代表回顾与思考(精选8篇)

数据的代表回顾与思考 篇1

人大代表向国家机关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统一简称代表建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代表的民主权利,也是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重要方式。办理好代表议案建议,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办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办理质量逐年提高。近年来,常委会围绕着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不断改进议案建议督办形式,加大议案建议的督办力度,提高办理实效,为保障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议案建议督办工作的回顾

近年来,市人大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认真履行各项职权,提出了许多事关石狮经济社会发展的议案建议,涉及我市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常委会本着对代表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作为加强监督,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对议案建议的督办力度,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办理,确保各项议案建议的办理落到实处。

(一)领导重视,把督办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代表选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具体表现。常委会把议案、建议的督办作为发挥代表作用,维护人大代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重要途径。对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常委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把督办工作列入常委会重要工作。一是召开交办会。每年人代会后,常委会都要协调市政府、政协,组织召开代表议案建议交办会,布置交办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常委会领导还在会上对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开展视察检查活动。每年8、9月份,常委会都要组织一次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大检查,确保议案、建议的落实。如代表提出的《关于建设石狮市垃圾综合处理厂工程的议案》,历经几年,由于工程进展较为缓慢,代表反映强烈,引起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多次召开主任会议,形成督办意见,向市政府发出督办件,催促市政府尽快落实,在常委会的反复协调、跟踪督办下,终于使这项议案得到落实。目前,石狮垃圾综合处理厂工程已建设完工,投入使用。

(二)突出重点,强化督办力度

常委会对代表反映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面较广、迫切需要解决的建议,作为督办重点。同时采取调查研究、听取汇报、视察检查、做好工作协调等措施,使办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如去年人代会上,灵秀蔡建省代表提出的“出台保护外来劳工政策”、市直李远志代表提出的“加快石狮市信息化建设步伐”、祥芝刘雄伟代表提出的“确保大堡工业区工业用水”、锦尚邱清林代表提出的“加快建设石锦路及相配套的自来水工程(宝盖加压站)、永宁龚永康代表提出的“尽快落实西偏村至宝盖山旅游路路灯”等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急需解决的建议,作为重点督办项目,市政府对这些建议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分工抓好办理工作,使问题得以较好解决。

(三)反复督办,确保代表议案建议落到实处

为增强监督的实效性,保证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能得到解决和落实,就要保持监督工作的连续性,反复跟踪监督,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力度,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我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蚶江海防官署中的对渡碑,作为海峡两岸人民“三通”的历史见证,却被湮没在一堆废墟中,对渡碑的保护问题已两次在市代会上被代表提为建议案,但因时间跨度大,历史情况复杂,致使食品站、供销社搬迁问题久拖不决。2001年,常委会向市政府发出了督办件,委托教科文卫委出面召集市经济局、科技文体旅游局、蚶江镇政府、食品站、供销社等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题协调会,要求大家本着服从大局,尊重代表意见的精神,终于达成了一致的处理意见,并形成了书面材料,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同年底在市镇联席会议上,这件久拖不决的事终于得到了解决,并落实了有关经费20万元。2002年,常委会结合组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的调研活动,再次对对渡碑情况进行监督。在我们的督促下,海防官署已完成了食品站、供销社建筑物的拆迁工作,2003年底完成围墙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图纸设计中。总之,近几年来(2001—2003年),在常委会的督办下,代表提出的4件议案和263件建议,都得到了较好办理,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议案建议督办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来,通过实践,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改进督办方式、规范督办程序、增强办理实效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要加强工作协调,强化交办时效

根据《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条例》的规定,代表提出的建议应当在大会闭会之日起十日内交办,三个月办复,但由于每年召开代表大会后,临近元旦、春节,加上石狮每年3月9日的“海博会”,忙于走访慰问和“海博会”的筹备工作,致使代表议案建议不能按时交办,少则拖个把月,多则拖几个月。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加大对《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增强法规意识,强化交办时效。同时,要加强与政府和政协的工作协调,提前做好交办的准备工作,确保按时召开交办会议,完成交办任务。

(二)要改进督办方式,实行分工督办制

根据代表建议数量多,涉及部门广,要求办复的时间性强等特点,必须对督办方式加以改进。一是要分解督办任务。由过去人事代表联络部门一家督办变为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委(办)参与督办,即把代表建议的相关内容归纳分类,分解到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与“一府两院”联系单位的相关部门,并加强经常性督办。二是确定重点建议。对内容涉及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代表反复提出一直未获得解决的难点问题的建议,经主任会议研究确定为重点建议。重点建议要控制数量,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在5个左右为宜。确定的重点建议分工常委会领导抓好督办工作。

(三)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促进办理进度和质量的提高

一是要开展视察讲评等活动。在督办过程中,要通过组织检查、视察、讲评等方式,促进办理工作的落实。二是要宣扬表彰先进典型。办理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对承办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简报等媒体以及每年召开的交办会上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对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三是要纳入承办单位主要领导年度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对办理工作认真负责、质量高的要给予表扬;对办理工作不认真、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要给予通报批评。

(四)要切实抓好代表对办理情况“评判”的反馈工作

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满意不满意,代表的评判是标准。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承办单位对代表所提的建议办结后,向建议的领衔代表发出征求意见通知书,并限7天反馈对承办单位的办理意见,若是没有反馈意见,则按满意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代表对办理情况的反馈意见不够重视,回复率很低,这样很难准确掌握代表真实的意见。因此,要协调“一府两院”有关部门,尽可能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面对面地征求代表的意见,同时,要教育代表不论是面对面征求意见,还是发通知书征求意见,都要如实反映情况,表明态度。对办理工作满意的单位,要给予肯定;对办理工作不满意的单位,有关部门要督促重新办理,直至办理满意为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代表的意愿,不断增强议案建议的办理实效,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数据的代表回顾与思考 篇2

一、企业文化起源

有人群就会有文化, 在企业历练中, 在共同的生产与管理中, 一些观念会渐渐地被员工普遍认同与赏识, 进而转化为互动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就这样积累形成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 企业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企业的产生。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方式, 最早自觉的使用和形成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 从日本管理实践中形成, 但是没有形成理论。理论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因此本文把在20世纪70年代企业文化理论形成以前的时期称之为企业文化起源阶段, 这一时期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原始蒙昧时期。

从英国工业革命的“羊吃人”开始。资本主义发展初级阶段,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鼓励个人致富, 到处充斥着赤裸裸的逐利主义, 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资方只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工具”, 每天十几个小时甚至更多的劳动时间, 尽可能多地榨取超额剩余价值。当然在工人的眼里, 资方是“吸血鬼”, “寄生虫”, 工人仇视、怠工、捣毁机器和工厂、罢工甚至拿起武器走上街头。随着劳资矛盾的加剧, 20世纪初, 以泰罗“科学管理”的形成为标志, 资方开始把工人从“会说话的工具”, 转而当作一种“经济人”, 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进行管理, 即以相对高的工资刺激诱惑他的需要, 同时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的劳动动作、极高劳动强度, 竭力榨收更多的利润。实际上, 这种科学管理虽风行一时, 也由于人的机器化, 遭到工人的强烈反抗。这一时期企业盛行的是赤裸裸的逐利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 接踵而来的是“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等的价值标准。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文化除了物质利益的激励, 还试图通过满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 如自尊、社交、价值实现等需求, 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这一阶段表现出现代企业文化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关注人的需求, 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从劳资对立的价值基础出发, 利益上的让步只是资方牟利的一种手段。

企业文化由人的群体意识组成, 企业文化的作用通过人的行为体现, 研究企业文化也就是要研究人的行为, 而研究处于经济环境中企业或人的行为依然离不开对人性的认识和假定。这一阶段人的主要特征, 进而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的特征可以从同时期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中得到认知。马克斯·韦伯将“资本主义的精神”定义为一种拥护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想。在他的知名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 韦伯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那就是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宗教的传统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务, 尤其是追求经济上的成就, 而新教的教义—尤其是喀尔文教派—支持理性的追求经济利益以及世俗的活动, 将这些行为赋予了正面的精神以及道德的涵义。这种宗教思想的影响成为欧洲和美国的社会变革以及经济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历史的发展证明受到这种理性教义基础扶助的资本主义很快发展的越来越庞大。亚当·斯密研究整个经济系统时提出了“理性经济人”人性观念, 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主观上的利己实现了客观上的利他。但可以肯定的说主观上利己是绝对无条件的。而客观上可能利他, 利他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从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表现来看, 可以说是一种原始蒙昧的企业文化, 无意识的存在, 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概念及主动创建的意识, 主要体现为企业主执行资本职能的一种意识。“理性经济人”反映到企业文化上, 总体表现为“唯赢利是图, 唯股东是从”, 极小化道德约束, 其结果必然是个人的“理性”导致群体的非理性, 是“丛林法则”下的弱肉强食、垄断和两极分化。这一阶段企业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单一、明晰的、极为强势的牟利文化, 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个人利己主义, 唯利是图。不难看出, 这种文化特征与当时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使命、人的特征息息相关, 但也孕育了现代人本文化的启蒙和苏醒的种子。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及手段, 逐渐被人关注、运用、探索, 最终由一种无意存在, 转变为一种有意研究和使用的工具。而理论研究及其实践也大大推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这个过程得益于科技革命的兴起, 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企业竞争力已由资金、产品为主转向以技术、智力和职工的创造力、向心力为主。特别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生产形态不再是以机器和分工为基础, 而是以人的智慧和能力为基础。人们发现物质资源的竞争已经无法赢得竞争优势, 反而, 人力资源的主体性地位及核心竞争力的地位被凸现, 企业管理思想开始由科学管理转向人本管理, 企业文化的作用也随之被发现, 逐渐掀起研究和实践的热潮。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最早出现于日本, 可以说日本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着手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使日本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种成功促使了企业文化的发现、研究与发展。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随着日本企业的成功, 使得一些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特别是日美企业的比较研究, 从而发现日本企业的秘诀在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劳资双方以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 形成“团队意识”, 劳资两方的“双赢”的主张, 更是形成了世界性的热潮。工人积极性被空前的调动, 参与企业管理, 提出合理化建议, 日本工人曾长期成为“工作狂”。尽管此间仍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波折, 就总体比较而言, 企业文化自觉意识形成, 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存在、内涵、作用进行的广泛的研究, 也掀起了实务界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在企业文化研究中, 爱德加·沙因可以称得上是该领域的权威。他在1984年的论文《对企业文化的新认识》和1985年出版的专著《企业文化与领导》中, 对企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 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 企业文化可以分成表面层、应然层和突然层三种层次。沙因教授还提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功能和变化以及建设等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 奠定了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到了90年代, 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 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 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管理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强调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1世纪初,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世界各国的企业均在寻找一种能够永保企业竞争优势的法宝, 深入研究和探索企业文化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再次掀起了研究的高潮。

从这一时期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一阶段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传统牟利文化的进一步的发展, 只不过在地位、内涵、形式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不为人知, 到人尽皆知, 从无意存在到有意关注、研究、运用。从以机器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以事务为中心到以经营理念为中心, 以硬规范约束到以软约束为中心, 以短期目标和行为为中心, 转向以长期目标和行为为中心。不过它依然是一种牟利文化、效率文化, 关注怎样去管理企业, 提高企业的效率, 实现资本的目标。只不过伴随着资源观的变化, 突出的特点是关注人的作用, 关注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怎样提高其生产效率, 增加其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这一阶段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可以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这种文化依然具有它的时代局限性, 在企业经营状况好的时候, 它不会带来冲突, 但当企业经营状态不好的时候, 作为本质上的一种牟利文化, 它必然会带来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紧张, 带来一系列的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是它本身无法解决的。所以这里就蕴含着企业文化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力。

三、和谐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谐企业文化是时代的要求。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实现,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关系更加复杂, 需要协调的利益关系更加多元化, 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使得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 和谐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企业而言, 企业所面临的关系也愈加复杂多变, 过去那种只关注企业利益, 强调理性的企业文化显然不大适应社会的要求和企业的需求, 对企业的推动作用也越发的缓慢, 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有一种可以调节内、外部关系并且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力量来引导管理实践。同时, 企业的主体—员工也期待一种更适合自身发展更人性化的工作氛围。我们把基于这种需求而产生的以和谐的企业价值观引领着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称之为和谐企业文化。可见, 和谐企业文化是时代的要求, 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谐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实践的必然选择。在金融危机面前, 不同的企业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有些企业选择逃避困难、自保私利, 在外部为求生存, 不择手段, 破坏和谐共存局面, 扰乱竞争秩序;内部, 把员工当成了“包袱”, 一甩了之;而有的企业却更加坚定寻求合作, 依靠广大职工, 团结一心、风雨同舟、共闯难关。金融危机的压力暴露出企业文化本质上的差异。前一种企业在“顺风顺水”时高唱一套“以人为本”, 热衷于建设企业文化”, 但是一但遇到困难就立即“背叛”自己的“文化”, 企业文化“以用为本”的牟利本质暴露无遗。其危害性和结果也显而易见:一是不利于整体经济的恢复, 如果每个企业都只站在自利—即所谓“理性经济人”的立场上, 就如没有警察维持秩序的十字路口—为了自己尽快通过, 大家都在尽力往前挤, 其结果就是越堵越死越堵范围越大, 危机只会更加严重。二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虽然裁员可以暂时减少企业成本负担, 但在危机时刻, 抛弃员工, 背叛了自己的“文化”, 却从根本上损伤了企业的元气, 动摇了企业的根本, 这种文化绝不能支撑企业走的更稳更远。大量事实证明面对危机, 选择和谐共存的企业往往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能够很快转危为安, 并蓬勃发展。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9?11”事件后的行业危机, 在其它公司大量裁员的情况下, 没有裁员, 而是选择共度难关, 反而保持了每季度盈利。首席运营官柯琳?巴雷特说:“我们不做这种事, 那是竞争对手才会做的事。在西南航空, 我们以员工为优先。”之后, 每年应聘美国西南航空的大约不少于9万人。从这反映出的这种“以员工为优先”的企业文化, 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起着多么不可估量的作用。基于牟利文化本身的短视和缺陷, 使得企业文化面临发展到更高阶段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践中认识到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命运, 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复苏与和谐发展, 开始转变自己的文化观念。无疑以和谐的价值观引领着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谐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实践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 企业文化的发展根源可以追朔至企业产生初期, 企业文化发展状况及特征取决于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 不同的时代环境, 企业竞争环境、当时的主流文化以及该时代环境背景下人的主要特征。企业文化发展初期的“以用为本”的强势牟利文化、经过研究与实践逐步过渡到“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阶段。企业文化的创建和发展规律也表明只有符合企业所在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的企业文化才能得以生长。重视和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华民族文化的和谐精神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只有适应中国国情, 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 建设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这种文化才有根基, 才有适应性和生命力。因而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有着先天的优势,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自然选择。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也使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厚、广阔的社会土壤, 从而使和谐企业文化很快成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趋势和新的模式, 也使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可以想见今后我国的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将成为世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 对世界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摘要:和谐企业文化的提出和研究日益重要, 但大多数研究从企业文化功能的角度论述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重大意义, 本文则从企业文化演进发展历史的角度论述其演进发展规律, 指出了企业文化与时代环境、企业发展阶段的联系, 并对其阶段性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 把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分成三个阶段, 指出了企业文化演进发展的趋势及方向, 明确指出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历史阶段。最后对和谐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指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企业文化,演进发展,回顾,思考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群言出版社, 2007.

[2]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3]爱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M].中国友谊出版社, 1989.

访学归来的回顾与思考 篇3

2008年10月,吴碧霞学成归来,并于12月14日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了归国独唱音乐会(上半场为中国声乐作品,下半场为外国声乐作品)。作为“中西合璧”的歌唱家,吴碧霞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她对于“中西合璧”以及中外声乐艺术体会一直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

出国访学:找回对艺术最本初的爱

记者:您已经获得了诸多国际、国内大奖,赢得了那么多赞誉,为何要放弃这些,去国外留学,几乎从零开始奋斗呢?

吴碧霞:我觉得不够,学习得远远不够。一个人没有想法才可怕。如果我哪天觉得唱歌没有什么难的,只要抓住几个点就行,这意味着我要进入一个非常模式化的状态中,要走下坡路了。我这个人,总想超越自己,去国外主要想开开眼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在国内繁忙的演出之余,抽出时间让自己冷静地反省一下。人的进步,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休养生息,看得多、听得多,刺激自己的创造力,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也许只是聊聊天,也许只是坐在地铁、餐馆里,或者参加“party”,这些东西都是西方声乐艺术的源泉。音乐来自于生活,必须要到音乐产生的氛围里才能真正理解那种音乐。

记者:在这两年的访学生活中,您的主要收获是什么?

吴碧霞:我觉得主要是认识上和心理上的。以前我虽然也在国际舞台上参加很多活动,但没有留学的经历。在国内或许有很多“粉丝”,有用三十年积累证明的价值感,但在国外,就像我刚踏上北京的时候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已。过去的一切辉煌大家都不知道,你要重新开始。尽管当时有充分准备,但还是要面对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不过现在当我回顾留学生活,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可以比较理性地面对很多困难和别人没有体验过的东西,眼神里都会透露出一种自信和稳重。而不见得是具体掌握了哪一首歌,解决了哪一个技术问题,这样尝试的收获是心理成熟。逐渐地,我又找回了阳光,找回了自己。我是一个舞台表演型的歌唱演员,幽默天真、单纯活泼的天性和喜安静、爱思考、好联想、易感动的性格都是我的特点,我不愿在歌唱和生活中自我束缚。

记者:您在歌唱中也遇到过被束缚的情况?

吴碧霞:当然。到一定程度你就觉得承受不了了,甚至觉得无法往下进行。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自己。只要你反省、真诚地面对自己,就知道自己处在什么状态。国外的环境可以让我有很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把自己放在大自然中去想,做一个自然中的人。有时我突然之间好像又有了自己当学生时的感觉。那段时间我时时有所感悟,写了很多笔记和日记。长期在舞台演出,竞争很大,诱惑也很多。人们会不自然地把歌唱这个自己最喜爱的行当作为一件“武器”,用它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甚至作为“战胜”别人(竞争)的利刃。我曾经在日记中写道:“歌唱不是武器,你不需要用它来证明什么,也不能拿它来伤害别人。你应该快乐地享受它,创造它。”我最初是爱音乐才走上这个职业的。但当你把它作为职业、作为在舞台上竞争的手段的时候,可能就不是纯粹的艺术了。这些都不是艺术本身需要的东西。如何保持自己歌唱的纯真和在舞台上的光彩?我觉得必须找回自己对艺术最本初的爱。

记者:必须找回自己对艺术最本初的爱?

吴碧霞:只有这样,你才会坚持下去,才能面对挑战、面对压力永不放弃。否则很可能伤害的是你自己。轻,则伤自己的嗓子;重,则伤自己的心,伤害了那种对音乐的热情。心破了,就很难愈合如初了。实际上,我之所以申请访学,除了开拓眼界以外,还有一个愿望——为自己做一个“心理治疗”。我现在举办过三十多场个人独唱音乐会,零零碎碎的演出加起来每年有近百场,负荷、压力非常大。如何保持自己对歌唱纯粹的兴趣,这是我和很多人要面对的问题。

歌唱方法:只有一种

记者:按您歌唱的体会,国外美声唱法与国内民族唱法有没有本质冲突?

吴碧霞:没有,对我个人来说一点儿都没有。在这一过程中,我甚至感觉到一种对自然的回归。原来我常常会想:“现在我正在唱民歌”或者“现在我正在唱美声”。实际上这种不断在你脑海里强调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束缚在捆绑着你,阻碍你往前走。在我看来歌唱方法只有一种,就是通畅、舒服、灵活自如,它并不需要我们去区分到底是民歌还是美声。在国外学习的那段时间,我常常感觉到:当大家不去谈论什么是民歌什么是美声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歌唱了,这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不用考虑是什么,只要语言对、把音乐本义唱出来就可以了。我从小唱民歌就是这样起步的,唱外国作品时也应该延续这种感觉,这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没有人成天质疑,也没有人为强调二者区别以及同时掌握它们显得多么重要和不可思议对你造成的负面影响。

记者:这种认识,是您1997年兼唱民歌、美声时就有的么?

吴碧霞:也是十几年来在困惑中慢慢体会到的。2002年在俄罗斯“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中,我试探性地在演唱外国作品时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手、眼、身、法、步”的东西,看外国观众是不是接受这样用外在动作表现作品的方式,结果大获成功。访学回来以后,我越发肯定、相信自己目前所感受到的,就是我所追求的境界。无论唱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身体上没有任何别扭的东西。我体会到的是,让我的身体从脚到头贯穿起来,没有任何阻拦;与此同时,唇、齿、舌、牙、喉松弛自如地咬字,所有字(中、外)都不妨碍我演唱的通畅感,身体在相对松弛自然的状态下产生一种上下、左右、前后的对抗,保持兴奋“打开”的状态,非常舒服。无论唱跳音、连音、强音、弱音,无论唱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都能够用这样一种全身“发光”的感觉去完成它。只是不同作品在风格、语言、韵律表现上有所区别。这是我歌唱的整体感觉。但是如果非要我描述身体各部分机能运动配合的过程,实话讲,没问题。但是对你,毫无用处;对我,毫无意义。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实践后的体会总结,是极具主观性、个人化的感性描述,只对具有一定歌唱经验的人起借鉴作用。没有哪一个演员可以通过了解器官运动就学会歌唱。所以我更加看重人们在学唱“原生态”民歌的时候,很少谈论技巧,而更多地关注作品产生的环境,需要表现什么样的风格,唱时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加入动作表演修饰等等。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完成一个作品的时候,技术就顺带出来了。

记者:您认为歌唱重要的是掌握作品,而不是过多关注技术。实际上,因为您已经解决了技术问题,才可以畅谈风格。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技术是没有解决的,也是必须要面对的。在您看来,民歌、美声的歌唱技巧具体有什么一致之处?

吴碧霞:中外作品的演唱技巧基本是一样的。如果一定要我总结,我感觉二者的共同点是:呼吸通畅,全身歌唱,咬字轻松自如,字正腔圆。当你做到这一点,就什么都有了。位置也有了,打开也有了,着力点也有了。整个人是通畅的,哪里都没有遮拦,感觉什么都不需要依靠,需要依靠的是整个人。我想我们不能单独谈论技巧,因为歌唱一定不能脱离语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咬字着力点,发音必须和咬字紧密结合。如果说技术上出问题,很可能是语言出的问题。对我来说声音一样,永远要唱给面前的观众听。所有的“面罩”、“共鸣”等提法,也都是为了达到呼吸通畅、字正腔圆、全身积极松弛的目的。当你感觉到歌唱达到最佳理想状态的时候,全身紧密配合,形成有效的工作,但感觉不到发声器官的存在。就好像你存在,但你不会感觉到你的胃;一旦有一天你感觉到自己的胃了,可能你的胃部器官就出毛病了。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所有一切技术都是为了全身歌唱这个“无”的目标——无处不在而又处处不在。我认为通过自己的演唱实践,已经体会到这种感觉了。

记者:可能很多人解决不了技术问题,才在中外作品的演唱中如此关注技巧吧。

吴碧霞: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觉得:恰恰是我们在技巧上遇到困难,才更应该尝试做减法。当面对难题你始终没有答案、无所适从的时候,要试图摆脱,学会忘记,换条路重新寻找,不要钻牛角尖。歌唱最重要的是用音乐感觉来选择技术。当我试图从生理器官的角度谈论歌唱技术问题时,常常感到空洞、乏味,毫无想象力。我认为,歌唱是通过想象调动身体机能。这些机能具体怎样运动,它们自有一套完整的调节系统。这些我们只能去感觉,看不见、摸不着。为避免走入误区,我们不谈论它,谈论对它起作用的外在事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它,从而达到终极目标——歌唱。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干嘛非走入死胡同呢?目前国内声乐教学过多地追求声音、音量、技术和方法,而忽略了很多柔软的、有韧性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内容。很多年轻、有才华的学子们过早演唱大型作品,追求音量,养成了一种不良的审美和歌唱习惯,也束缚住了他们。

歌唱分类:“中外声乐作品”替代 “美声、民族唱法”

记者:国外的声乐也有分类,他们强调不同声乐之间的区别么?

吴碧霞: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分类,例如古典音乐、爵士、音乐剧、流行音乐等等。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唱法上的概念束缚。作为演唱本身来讲,追求自然,强调发挥出最舒服的状态,不给自己任何压力,声音不要挤,不要卡,不要做作就可以了。这让我感到减掉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现在的主要想法就是减负:减去心理上、精神上的负担。因为音乐本身是简单的、单纯的、直接发自内心的。一个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就要回归简单,越简单就越好操作,越好控制。歌唱回归自然的时候是非常纯粹的,因为它把所有的细节全部贯穿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记者:在谈话中,您一直比较避讳“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的提法。而无论公众还是业界人士,都是这么称呼的。您使用“中国声乐作品、外国声乐作品”的提法,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吴碧霞:确实,在声乐的分类上我更希望用“中国声乐作品、外国声乐作品”,而一再避讳“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民通、美通、民美”等称呼。“唱法”的提法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有自身的局限性,当时大家也没有经过仔细研究,就这么长期沿用了。现在这些提法明显对中国声乐的发展产生了束缚。我觉得更应该从作品而不是唱法进行分类。我们要明确,今天所谈论的这个唱法,是想追求在不使用任何扩音设备的条件下充分调动身体歌唱机能,使自然嗓音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发挥,灵活自如地咬字发音,传情达意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不能说民歌唱法就是瘪的、明亮的、靠前的;美声唱法就是立的、暗淡的、靠后的。那通俗唱法是怎样的呢?所以说,这些说法都是片面的、表象的,不是唱法,而是声音色彩、感觉,或者说是风格审美的差异。所以我始终认为,唱法只有一个,就是平衡度——是存在于所有歌唱作品中的公用法则。把握好分寸,掌握了平衡,就能获得通畅舒服的状态。舒不舒服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身体会告诉你。身上紧、嗓子疼、唱不动、咬字不清楚,这些都是不舒服的状态。每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平衡感不完全相同,正因为如此,声乐学生的专业课必须由老师“一对一”教授。尽管很多提法不尽相同,但用到每个人身上的分寸感(度),要靠老师的耳朵去判断矫正。

另外,“中国声乐作品、外国声乐作品”的分类方法主要是基于语言上的考虑。凡用中文演唱的,都是中国声乐作品;用外文演唱的,都是外国声乐作品。语言是一切的基础,歌唱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表达方式。没有语言,不成其为声乐。在这样一个大的分类框架下,根据地域、风格、用途等等可以再细分,如中国的山歌、小调,创作歌曲;外国的民歌、艺术歌曲、歌剧等等。

记者:您觉得淡化“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的提法,对于当前声乐界的教学来说,有没有益处?好像在大家看来,声音小、声带细的学生适合唱民族;反之则适合唱美声。

吴碧霞:我个人认为“中国声乐作品、外国声乐作品”的提法对我们的教学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误解,比如:“老师,您听我的嗓子适合唱民族还是美声。”我觉得这是不全面的提问。声音大小、嗓音亮暗,个子大小,都不应该束缚你。你能唱什么,完全取决于你的喜好、修养。如果你特别喜欢外国乐曲,但长得小巧玲珑,声音也比较纤细的话,也完全可以找到适合的作品,很多艺术歌曲就不需要辉煌的音色。我是学中国作品出来的,后来唱外国作品时选择的也是适合我的花腔女高音的作品,不合适的戏剧女高音的作品我从来不碰。

外界评论:期待宽容环境

记者:作为“中西合璧”的歌唱家,每一次开音乐会,大家都会争论您到底哪一种唱得更好,更适合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对于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吴碧霞:这种说法我也经常听到,这是因为评论者没有将歌唱看作是一条大路。他们认为二者是对立面,必须进行选择。在我看来,中外声乐作品是不同环境产生的两个相同的事物,没有可比性,并不是谁好谁不好,关键看歌唱者怎么去表现。大家谈问题的立场不同,争论没有太大意义,所以我不去评论。

记者:可他们认为中国作品或外国作品更适合你。

吴碧霞:我不这样认为。百度“吴碧霞吧”中常常有人提出:我的民歌应该和谁去比,我的外国作品应当和谁去比,吴碧霞更适合发展哪一条路等等。这些问题我从不评论,但心里一直在思考。我没有将二者看作截然不同的东西,而外界却一定要强迫我去选择。如同吃饭,用筷子或刀叉都行,没有必要非此即彼,吃到嘴里才是货真价实的。我只希望大家告诉我,我演唱的这首作品(无论中外)还欠缺什么,怎样能唱得更地道就可以了。每个人条件不一样,都有自己适合的歌曲。我在选择作品的时候会尽可能地扬长避短,选择适合我的作品。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如果将歌唱看作民族、美声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就有可能会摇摆;但若将二者看作前方同一条路上的事物,就不会左右选择、困惑了。

吴碧霞:对,这也是为何我之前会产生摇摆的原因。说实话,2006年访学之前身边有太多的人问我:“美声和民族到底有什么区别?”每个人都非常关心,也非常期盼我说出二者具体技术上的差异。但当我告诉他们答案的时候,大家都不相信,觉得答案太简单,似乎不足为奇。但是请相信我,就是这个答案。也许身边这样的问题太多了,外界强迫我去选择,所以我自己都对自己产生了疑惑,以至于不断在脑子里强调:“我现在唱民歌了,我现在唱美声了”;“我现在是中国人,我现在是外国人”等等,不由自主地左看右看,把二者的距离越拉越远。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好像四分五裂,下面的路我就走不动了,我在用别人的概念来解释我自己。所以后来我在国外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用了很长的时间去“静心”,让自己摆脱概念的束缚,忘掉对我的质疑,暂时处于没有人影响的“真空”里。然后再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好像不会唱歌的人去了解声乐,听他们的课。慢慢地,我觉得自己又回来了,又把自己整合成了一个人。我觉得国外和我们唱民歌的理念是一样的:全身歌唱,字正腔圆,高位置,深呼吸,保持兴奋度,语言清楚,语气准确,加强眼睛、动作、身体的表现力等等。通过两年学习,在我眼前出现了一条更宽的马路。我更清楚地认识了我自己,认识了周边的环境,学会用脑子去思考,学会相信自己。

记者:状态确实不一样,但不知道您的具体演唱有无变化?

吴碧霞:小时候学习唱歌,只知道有一种歌唱方式,不知道还有其他歌唱方式,所以我非常稳定。只要坚持,这条路就会走得很顺很稳,没有人分心,没有枝枝杈杈。但当我们知道太多的时候,就越来越分心,但还得继续往前走。到一定时候就变成一条大路了,没有枝杈,可以走得更好更远。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修一条宽阔平坦的大路,让步伐走稳,而不是被枝杈所湮没。我觉得之所以会被困扰,是因为会受到这样那样评价的影响,摇摆不定。关键还是自己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社会和人性。现在想想,过去自己又唱中国歌又唱外国歌,唱得真的还是不错的。只是当时看不清自己,无故增加烦恼。当你见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长大最重要的体现。小时候,别人告诉你是什么,你就认为这是什么;越长大就越坚信自己所见到、想到的东西。我现在三十多岁,今后的道路还会遇到很多困惑。但“草不割不长”,必须经过被割的“疼”,经过痛苦和挣扎,才会长得更高。

面向未来:希望我不是特例

记者:到目前为止,似乎只有您在兼唱中外作品上获得成功。是别人没有尝试,还是太难做到?

吴碧霞:别的歌唱者也尝试过,我是走在前人的经验之上的。当然其中也有个人天赋、勤奋、外界环境等因素。我很幸运,没有走弯路。面向未来,希望我不是这方面的特例。我想给自己四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看看有没有可能培养出更多比我优秀的学生,突破只有个别“中西合璧”成功例子的底线。这比单纯塑造一个吴碧霞要难得多,希望大家一起来努力。

记者:您建议其他声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兼唱中、外声乐作品吗?

吴碧霞:我个人很赞同、支持这种尝试,但绝不能盲目,不能为了功利和炫耀目的急于求成,而要真正发自于内心的热爱。有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单纯,加上好的天赋、环境、导师、心态等综合因素,就有可能成功。坦率地说,我有些担心既然大家认为二者没有根本不同,就同时唱中外作品,也不讲究规范,能唱中国歌、外国歌就行。实际上,无论唱什么都要地地道道,语言、咬字、风格、韵味、动作、眼神等要精益求精。这种尝试并没有错,但摆脱方法和概念束缚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大胆往前走,而不是乱来。路修宽了,更要遵守交通规则。

记者:经历了“中西合璧”的成功、动摇和成熟之后,您对自己未来声乐之路有什么样的计划?

吴碧霞: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走“中西合璧”的路不动摇。一方面学习传统民歌、戏曲,挖掘传统素材。我觉得曲艺、戏曲,如京剧、昆曲、越剧、湖南花鼓戏、河北梆子等,有特别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好的京剧演员演唱方式非常科学,我很有兴趣去深入学习、研究、借鉴。另一方面,我也很期待外国作品的丰富技巧与中国传统风格韵味相结合的创作作品。争取再给自己二十年的时间,多在舞台演出,希望走得更远。

与此同时,我也会向教学上多倾斜一些精力和时间,争取教出一些好学生。不是说带出像我这样的学生才是唯一目的,而是做一个好老师。好老师要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优势,鼓励、激发他们的长处,而不是一上来就改变谁。如果第一堂课就跟学生说你这也要改,那也要改,学生就什么也不敢唱了。要从发现他们的长处开始,鼓励他(她)们多唱适合的作品,避免强加给他们我个人的意志。

记者:现在的“唱法之争”,实际是当年“土洋之争”的延续。而您的实践,或许为“唱法之争”提供了解决的途径之一。

吴碧霞:我的出现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多年后,有一批“中西合璧”歌唱者的出现,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希望我的实践能够对中国声乐的发展有所推动,不管是好的例证还是坏的例证,我只是一个尝试,这种尝试究竟能走到什么终极点,我只能说自己在有生之年会积极努力。

(采访整理徐天祥: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生)

吴碧霞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

整式的加减回顾与思考 篇4

回顾与思考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由数到式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改进认识方式,数学思想发生飞跃的变化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实际问题的作用,结合实际问题回忆、再现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等,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本章主要内容,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它们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应该在复习时加以重视,考虑到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在本节课中本着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在突出整式加减运算变式训练的基础上,适当重视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了用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同时注意渗透模型化和数学整体思想.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有关概念,准确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与思考,帮助学生梳理本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通过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教学重点:

回顾归纳本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认识数学模型思想.教学难点: 用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学生的符号意识.三、教学过程分析

活动1 实例引入 活动内容

投影:例

老师的想法:若光明中学七年级五班50名同学,想参加元旦长跑活动的同学就举手.当举手的人数和没有举手的人数之差是一个奇数时,全班就不参加;如果是偶数,全班就参加元旦长跑活动.议一议:老师的想法是什么呢?请用本章知识说说看.活动方式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并在投影上出示解题过程.例

解:设举手的有x人,依题意得

x-(50-x)

= x-50+x =2x-50 所以……

活动效果: 由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了本节回顾与思考课的主线。学生解决问题时可能有举出特例或具体数值来说明理由,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培养数感。

活动2 知识回顾 活动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本章知识.活动方式

1.学生自主找出关于例的解题过程中所用到的本章知识点.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的概念、法则等,并经历再认与再现有关知识的过程.投影:ⅰ请分别找出黑板上的多项式,并指出其次数和项数.ⅱ黑板上有四次四项式吗?若有,请指出;若没有,请举一例.ⅲ黑板上的多项式都是按某一个字母的降幂排列吗? 3.弄清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的由来和依据.4.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并形成本章知识结构图:

活动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中亲历复习的全过程,建立本章知识体系。利用课堂生成的代数式进行复习回顾,纠错,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进行教学,极大的尊重的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活动3 技能升级 活动内容

例1.计算: 2x3-2xy+2(x3 + xy-6).例2.求10(a-b²)+2(a-b²)-9(a-b²)的值,其中a=1,b=2.1例3.求m26mn[3m22(m22mn)1]的值,其中m1,n.2活动方式

1.独立练习, 三学生演板.2.先让学生相互交换自主发现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批改黑板上的解题.3.明晰解题过程中每步的依据(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并指出解题的注意事项.4.注意:同学们不一定能用整体的思想化简例2,教师注意指出这种思想;

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练习答题情况.活动效果:在进行了一章知识的回顾后,利用三个不同层次的题目,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效果较好。

活动4 体会建模 活动内容

投影:例4

鼓楼商场的运动服每套标价a元,运动鞋每双标价b元,实际购买时都是按标价九折付款;该商场又制定了更优惠的买二送一方式,即按标价购买两套运动服时可赠一双运动鞋.光明中学七年级五班50名同学每人需要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第一种购买方案: 按打九折的方式直接购买50套运动服和50双运动鞋.(1)还有其他购买方案吗?若有,用含a,b的式表示其中一种应支付的金额;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2)当a=200,b=100时,如何购买更省钱? 与第一种购买方案比较,能省多少钱? 活动方式

1.引导读题寻找思路(知道还有很多促销方式可利用), 教师投影展示一种方式:(1)解:还可以先购买50套运动服获赠25双运动鞋,再购买25双鞋.所需费用为:50a+25b×90%=50a+22.5b.2.对问题(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推选代表说明解题过程和理由.投影:(2)解:显然,在买相同数量的运动服和运动鞋时,先用买二送一再用打九折方式购买更省钱.故可得,50a+22.5b最省钱.直接打九折所需费用为:(50a+50b)×90%.把a=200,b=100分别代入得: 50a+22.5b =50×200+22.5×100 =12250(元).(50a+50b)×90%=(50×200 +50×100)×90%=13500(元).所以能省1250元.活动效果: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了用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同时注意渗透模型化和数学整体思想,利以这个题目,串联复习了列代数式,代数式求值,方案比较等等,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5:变式练习活动内容

投影:光明中学七年级在一次列队跑步训练时,肖诸葛一直站在队列的最后一排.肖诸葛以 100米/分的速度从操场跑到校门用了m分钟, 他接着跑到人民广场后,再以150米/分的速度跑了(m+8)分钟就结束了跑步训练;校门距离人民广场n米远.用含m, n的式表示肖诸葛这次跑步训练总共所跑的路程.活动方式

学生分别做,再交换检查,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并做出反馈.投影:提示:跑步路程分为三段;

结果为:100m+n+150(m+8)或者250m+n+1200(米).活动效果:利用列代数式、整式化简的知识,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活动6:探究与思考 活动内容

投影:光明中学七年级在一次列队跑步训练时,肖诸葛发现当同学按3人一行、5人一行和7人一行组成队列时,最后一行都只有他一个人,而七年级学生的总数为500多人.跑步结束后,肖诸葛说我知道今天参加跑步训练的同学的准确人数.请你说明他是怎样得到准确人数的.活动方式

1.学生独立思考,口述解题思路.2.教师可视情况:

①提示:当同学按3人一排组成队列时,可设除肖诸葛之外的同学所排列的行数为x; ②揭示:使之认识 “韩信点兵”问题(将网页上相关资料展示),知道我们的祖先就很重视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活动效果:本题作为探究与思考题,旨在让学生经历数学的文化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7:小结与作业 活动内容

1.回忆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让学生反思并提出还需要弄清的问题.3.作业:必做题:复习题

第5题

第9题,第13题

选做题:完成探究思考题

活动方式

采取师生交流、共同回顾的形式.活动效果:分层作业,尊重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问题情境串联起本章的所有知识,是一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高效复习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对本章的所有知识进行了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概念与基本的运算,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以及对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还是有欠缺的。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指引,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探索,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1.一条清晰的情境线,串联本章知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据的代表回顾与思考 篇5

我的中学生活一直是二点一线。每天早上6点30分背上书包上学,跨进校门虽绝对不会迟到,但也不会宽裕多少,然后就是上课,下课……天天如此,月月如此,一年四季除了假期,没有一天不是如此。

“上课要专心听讲。”这是父母叮嘱最多的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老师追加的一句话。于是我们一个个都成了认真听讲的好学生。笔记本上记满了例题,课本的字里行间写满了老师的讲解,要知道,记录文字的多少可是家长老师检查我们是否认真听课的重要依据!

我感到这样上课太没劲。有一次在作文中发了几句牢骚:“学生就像老师操纵下的木偶,张三郎回答这个问题。张三郎就站起来回答问题,不知生动活泼到哪里去了。”没想到大受语文老师的赞扬。我隐隐感到,老师也在揭望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想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但这又谈何容易。

我们也曾在自习课上偷偷溜出去玩过。“人都上哪去了?”老师几次轻轻的责间,使我们再不敢轻举妄动。于是除了上课,就是做老师布置的必做的作业,空下来就想想思考题,有时也会思考要等老师点拨后才会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附加题。

我感到这样的生活太枯燥、乏味,常想:如果没有考试那该有多好。然而,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梦想?

文艺活动?有,每学年半天。

运动会?也有,每学年一天。

这些活动的主角当然是有特殊才能的同学,然而对我们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因为只有这一天半,我们才会彻底抛掉作业的重负,忘了分数的烦恼,在操场上跑啊跳,在会场上唱啊笑!

看看现在中学课程表上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总觉得那段人生中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失去得太多太多,然而一想到就因为有了那几年的中学生活打下的基础,才在十年后顺利通过高考进人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却又感慨良多。

我真希望,我们的学校不应是用分数与升学率编成的束缚学生天性的鸟笼,而应是大自然中的一片树林,让小鸟在这里自由飞翔。

示范教案一回顾与思考 篇6

●课 题 回顾与思考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2.进一步了解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3.按要求能够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4.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回顾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及它的基本性质.掌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2.通过回顾进一步了解基本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3.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4.能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能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回顾与思考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并且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回顾与思考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教学重点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难点

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问题串(记作投影片“回顾与思考”A)第二张:知识框架图(记作投影片“回顾与思考”B)学生用具:

剪刀、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完了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由这一章的学习,知道了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使得生活丰富多彩.在本章丰富的活动中认识理解了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回顾这一章的内容.Ⅱ.讲授新课

[师]大家先来回顾本章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总结本章知识,再回答以下问题(出示投影片“回顾与思考”A)

1.举出生活中轴对称的例子.2.举例说明轴对称有哪些性质?

3.指出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每个图形的对称轴与这个图形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4.分别找出具有一条、两条、三条、四条对称轴的图形.[生甲]家中的床、书柜、衣柜等家具都是轴对称图形.[生乙]一些建筑物、汽车、飞机等都是具有对称轴的图形.[生丙]还有我们书中提到的:如:枫叶、双喜字、脚印、树与其在水中的倒影等.„„

[师]同学们认识了生活中这么多的轴对称图形,真棒,那它们有哪些性质呢? [生丁]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也相等.[生戊]也可以说: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或图形能完全重合.[师]很好,在轴对称图形中,我们还研究了一些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相关性质,那大家想一想第3个问题.[生甲]角的对称轴是它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生乙]线段的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它本身所在的直线,另一条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生丙]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生丁]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也可以说是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或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生戊]每个图形的对称轴与这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图7-39所示:

图7-39

(1)图的对称轴平分这个角.(2)图的对称轴平分垂直线段AB;还可以说它的对称轴与本身重合.(3)图的对称轴平分顶角∠BAC,或垂直底边BC,或平分底边BC.对称轴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师]同学们讨论、归纳得很好.下面看第4个问题,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甲]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矩形的对称轴有两条.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三条.正方形的对称轴有四条.[生乙]等腰梯形的对称轴也有一条.线段的对称轴有两条.[生丙]角的对称轴只有一条.[师]同学们能运用例子说明自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很好.下面我们分组交流,梳理本章的内容,来建立知识框架.(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适当作指导)

[师]好,下面我们共同来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教师可光引导,板书,然后出示投影片“回顾与思考”B)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做练习以巩固本章的知识.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210复习题A组 1、2、3、4、5.1.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它们的对称轴.答案:(2)(3)(5)是轴对称图形.(2)中有六条对称轴,(3)中有4条对称轴,(5)中有4条对称轴.2.将一张纸对折后,用笔尖扎出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将纸打开,观察得到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得到的图案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或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以折痕为对称轴).3.将一张彩色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再沿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对折.用剪刀在折好的纸上剪一个漂亮的图案,并将纸打开,与同伴交流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中有几条对称轴?

答案:至少有两条对称轴.4.在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有些字母可以看成是轴对称的,请你找出来,你能找到轴对称的汉字吗?

答案:A、B、C、D、E、H、I、K、M、O、T、U、V、W、X、Y等都可以看成是轴对称的.“

一、中、画、日、田、木、出”等都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5.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7-40的另一半.图7-40

答案:

图7-41

(二)回顾本章内容,然后小结.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主要回顾、思考了第七章的主要内容,并建立了知识框架图.从中我们还体会了数学的广泛应用和文化价值.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211复习题B组 1、2、3、4 C组 1、2、3

(二)自己独立完成一份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来梳理本章内容,并回顾自己在本章学习中的收获、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Ⅵ.活动与探究

1.A、B、C三个村庄在一条东西向的公路沿线上.如7-42图,AB=2 km、BC=3 km,在B村的正北方有一个D村,测得∠ADC=45°,今将△ACD区域规划为开发区,除其中4 2km的水

塘外,均作为建筑或绿化用地.图7-42 [试求]这个开发区的建筑或绿化用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过程]通过学生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让他们进一步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结果]解:作Rt△ADB关于DA所在直线的轴对称图形Rt△ADB.易知:Rt△ADB1≌Rt△ADB.作Rt△BCD关于DC所在直线的轴对称图形Rt△B2CD,易知Rt△B2CD≌Rt△BCD.延长B1A、B2C相交于点E,则四边形DB1EB2是正方形.设BD=x,则B1D=DB2=B2E=B1E=x AB1=AB=2,CB2=BC=3,AC=5 ∴AE=x-2,CE=x-3 在Rt△AEC中AE2+CE2=AC2(x-2)2+(x-3)2=(2+3)2 x2-5x-6=0,(x-6)(x+1)=0 ∵x>0则x+1>0,∴x-6=0,x=6 ∴DB=6,S△ADC=12×6×5=15 由于有4平方千米的水塘,所以作为建筑或绿化用地的面积为: 15-4=11,即:11平方千米.●板书设计 回顾与思考

一、问题串

二、知识结构图

三、课堂练习

四、课时小结

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回顾与思考 篇7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计划体制, 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 不是互相排斥的, 而是统一的, 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1984年10月22日,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讲到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 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 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 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 也很不容易通过, 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这是个好的文件, 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我是这么个评价。”十三大报告, 与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 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但个别提法有所调整, 即通篇没有出现“计划经济”这个概念, 完全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之所以能达到这个高度和邓小平的反复提示, 是有很大的关系。1987年2月邓小平在同赵紫阳等人谈十三大的筹备和十三大报告的起草等工作时提出,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不要再讲以计划经济为主了。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 只要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根据邓小平的指示, 十三大报告是这样论述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 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就彻底抛弃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的传统观念。1989年“六四”事件后, 有人借批资产阶级自由化, 要求重新修改十三大报告。邓小平明确回答说:“改革开放政策不变, 几十年不变, 一直要讲到底。国际国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连语言都不变。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 一个字都不能动。”1989年11月召开的十三届五中全会, 通过《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改革的核心问题, 在于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程度、方式和范围, 要经常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要根据治理整顿时期应当多一点计划性的要求, 适当加强集中。”这个提法不仅重提计划经济, 而且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视为“板块关系”和“此消彼长”的关系。这和十三大报告“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以及“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等等提法相比较, 显然不是前进了, 而是倒退了。

吴敬琏在2012年2月上旬召开的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上说, 1988年的经济危机 (通货膨胀很严重) 、1989年的政治风波, 一些政治家和理论家把这次经济、政治问题归咎于市场取向改革, 指责“取消计划经济, 实行市场化, ”就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于是发生了改革开放以后旧路线、旧体制的又一次回潮。正是在两种思潮激烈交锋和“开倒车”活动很活跃的背景下, 孕育了邓小平的南巡谈话。

二、邓小平南巡谈话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精神

实际情况是, 针对当时的倾向性思潮, 1991年春邓小平的上海谈话, 就体现出来了。有人因此把邓小平的上海谈话视为次年南巡谈话的预演。只是有些人听不进去, 或者是没有听懂。如果大家都听进去了, 都听懂了, 就不会有次年的南巡谈话了。邓小平1991年1月28日至2月20日视察上海。在谈到改革开放时说:“改革开放还要讲, 我们的党还要讲几十年。光我一个人说话还不够, 我们党要说话, 要说几十年。不要以为, 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 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 两者都是手段, 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 胆子更大一点, 步子更快一点。”当时上海《解放日报》发表署名皇甫平 (意思是黄浦江评论, 其作者是曾任《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 的四篇系列文章, 基本精神脱胎于邓小平上海谈话的内容。开篇就是大年初一发表的《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文章凸显几个字:“何以解忧, 唯有改革。”第二篇文章的题目是:《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文章明确指出, 90年代改革的新思路在于发展市场经济。文章传达了邓小平上海谈话的精神。“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 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资本主义有计划, 社会主义有市场。”并批评“有些同志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蕴藏着资本主义幽灵。”3月22日, 发表第三篇文章, 题目是:《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文章发表后受到一些人的攻击, 责问: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第四篇文章, 即《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主题是要从组织上人事上保证改革开放, 受到一系列的大批判。不仅如此, 10月7日一位大人物来上海视察, 在领导干部会上公然指责“皇甫平”的文章影响很坏, 党内外的思想给搞乱了, 好不容易把大家思想统一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上来, 现在又冒出一个“市场经济”, 说什么“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这不又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吗?此时也同时受到北京大报的围剿, 几乎是针锋相对的, 矛头指向市场经济。

1986年至1990年, 邓小平至少先后四次提到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作为中国改革的主要选择, 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定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深知内情的人说,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早已有之, 但他生怕党内不接受, 达不成共识, 会导致党的分裂。邓小平深知, 只有统一全党思想, 才能推动改革开放。因此他在北京冷静观察和思考之后, 直到南巡谈话时系统地提出来。1992年1月18日, 88岁高龄的邓小平踏上南巡之路, 经过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南巡谈话的要点包括五个部分: (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 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还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变。并提到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年广久。邓小平南巡谈话是这样说的, 改革开放初期, 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 说他赚了一百万, 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 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 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 如果处理不当, 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 影响改革的全局。 (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 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 不敢闯, 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 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 抓住时机, 发展自己, 关键是发展经济。能发展就不要阻挡, 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 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 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 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 是必要的, 也是能够办到的。经济发展得快一点,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搞科技, 越高越好, 越新越好。 (四) 要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手都要硬。 (五)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可以这样说, 邓小平的南巡谈话, 从理论上回答了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体系化系统化, 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理论生长点和理论创新空间。

三、从春天再出发, 奔向科学发展、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20年前的春天,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世纪伟人邓小平35天的南国之行, 犹如浩荡春风, 给华夏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这次南巡谈话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重要分水岭;20年后的今天, 正值党的十八大将在今秋召开, 社会各界期待再次凝聚改革共识, 再次为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奔向科学发展、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短短20年, 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 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走上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10年前, 中国冲破重重阻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跨越式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20年来, 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无数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无数人的梦想在改革开放这一大舞台上变成现实。安徽芜湖市中山路步行街, 傻子瓜子专卖店里, 每天都有众多的人在选送各种炒货, 20年前身陷困境的“傻子瓜子”年广久在邓小平南巡谈话后摆脱困境, 如今已成为资产过亿元的现代化炒货企业, 加盟专营店达到数百家。

20年来, 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指引下, 伴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加深和改革的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初步建立走向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到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 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再到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20年间,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撑。

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 2012年即将召开党的十八大。新一届领导班子, 将率领全国人民完成基本上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与基本上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改革目标,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使全国经济社会全面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如果说, “十一五规划”是初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十二五规划”要达到基本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那么, “十三五规划”则要达到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是相辅相成的。这就不难理解, 为何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文件中提出来的。

应当这样说, 1992年以来的市场取向改革, 尽管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突破和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是, 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 这就是偏重经济体制改革, 不够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尽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还没有转变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轨道上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只能说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至今还直接控制着全国很大一部分资源, 包括土地资源、金融资源、矿产资源, 等等, 市场还不可能在市场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 要素市场的发育还严重滞后于产品市场的发育, 极大地障碍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发展的全面推进。早在1986年邓小平就深刻论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 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 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 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现在看,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 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 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不然的话, 机构庞大, 人浮于事, 官僚主义, 拖拖拉拉, 互相扯皮, 你这边往下放权, 他那边往上收权, 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 拖经济发展后腿。”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 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社会的第二次转型。如果说第一次转型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那么, 第二次转型则是以科学发展为指导, 以人为本, 以公平为准则,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把社会建设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广泛惠及全体人民。而城乡一体化则是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环节。与其相联系, 必须把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职能不转变, 经济社会转型就是一句空话。

政府转型成为影响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全局性因素。中国新阶段 (即发展型阶段) 公平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四大突出矛盾, 都是同政府转型滞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要解决这些矛盾, 都有赖于政府转型的新突破。一是要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 关键在于实现经济运行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1995年在制定“九五”计划时, 中央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但至今仍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就是政府依然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资源、要素价格依然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的, 而不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能够反映资源稀缺、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价格体系,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器。这就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是解决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突出矛盾, 关键在于强化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只有当政府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制度化, 政府才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才能有效地缓解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当然, 要实现这个目标, 既取决于改革的力度, 又取决于发展的程度。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三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突出矛盾, 关键在于强化政府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中的责任。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目前我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到40%,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15%。2000—2007年,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 政府和企业所占的比重则分别提高5.2个和2.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0年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之后, 2008年达到0.47。体制机制不合理, 是个重要原因。四是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持续扩大的问题。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已经从1978年的2.56倍扩大到2000年的2.81倍再扩大到2009年的3.33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以及由此派生的城乡差别, 是由政府构造的, 统筹城乡发展,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使命, 必然要落在政府肩上。五是解决腐败现象高发问题。现实生活中的腐败现象, 之所以难以有效地抑制, 固然有多方面原因, 其中的一个原因, 就是政府还没有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成为服务型政府, 政府还直接控制很大一部分资源和资本, 资本一旦和权力相结合, 加上监督不到位, 就很容易产生寻租行为, 滋生腐败现象。

数据的代表回顾与思考 篇8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同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的应用指南,从而宣告了我国历时13年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基本完成,这是我国会计改革(主要指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下同)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也是我国会计标准实现国际趋同的重要跨越。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它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也鼓励其他企业施行。

一、会计改革与时俱进——简要回顾

我国会计改革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0年。当时我党根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分析,英明地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为什么要改革?简单地说,就是原有的上层建筑(含体制、制度、法规)已经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为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改革体制、修改或制定新的制度和法规。按制度经济学的说法,就是制度变迁。从会计的角度来看,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离不开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则需要专业人士进行鉴证。于是,1980年12月财政部发文成立会计顾问处(即后来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说,这个文件的发布吹响了我国会计改革的号角,也是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趋同迈出的第一步。可以把此后27年中我国的会计改革进程划分为两大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80—1992)的会计改革和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7)的会计改革。

(一)计划经济时期(1980—1992)的会计改革与实现国际趋同方面的重大事件大致如下

1.经过努力,在1982年,我国成为联合国成立的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成员国,从而对会计国际协调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2.1985年,我国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会计法》,将会计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结束了会计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同年,财政部发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两项制度。制度中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第一次借鉴了国际惯例,为吸收外资奠定了基础。

3.1988年成立会计准则研究组,它是后来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前身,开始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并考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

4.1992年1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姓“社”姓“资”问题。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个大环境为我国会计改革创造了极好的机遇。1992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其内容比1985年财政部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更加向国际惯例靠拢,它为建立我国资本市场做好了准备。同年6月,又修订颁发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扩大了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十四大刚结束的199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了“两则两制”(包括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工业、商业、农业、交通运输等13大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并决定在次年7月1日起施行,结束了我国长期只依赖会计制度而没有会计准则的局面,“为我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核算模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项怀诚,2000),也开始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时期。

(二)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7),我国在会计改革和国际趋同方面大致做了以下工作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1993年开始施行。严格地说,至今为止,我国经济仍然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会计改革也处于转型时期,它与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这里不仅有会计改革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问题,还有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认识、理解和消化、借鉴问题。

1.1993年财政部用招标方式聘请德勤国际会计公司作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咨询顾问,第一期(1993—1996)合作完成了30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2.1997年5月起,发布第一项会计准则至2004年底我国陆续发布了16项具体准则并在上市公司施行。

1997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并成为后者的观察员,通过国际交流我国更好地了解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动向和趋向,也为我国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明确了思路和方向。

3.1998年,我国正式成立会计准则委员会,同年修改了1993年发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4.2000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会计改革,打破了此前的按行业按所有制划分的会计制度,制定了“企业会计制度”(实际上是大中型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起在上市公司中施行。

2001年发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2002年1月施行,2004年发布“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施行。至此,“企业会计制度”的三个分支制度全部完成。

5.2004年起,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新修改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将我国已发布的16项具体准则与之对比,寻找和分析了差距。这一工作对日后制定的38项准则起了重要作用。

6.2005年修订了会计基本准则,拟订了全部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06年2月发布。至此,历时13年的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基本完成,实现了我国会计标准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会计改革的27年中,1980、1992、2000和2006年这四个年份是重要的转折点。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几点思考

新准则的发布完善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全国广大会计工作者尤其是企业会计人员如何进一步学习、领会和掌握它,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准确地运用它。

(一)新准则的结构

从准则体系上看,新准则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准则应用指南。这三个层次之间是顺次制约的关系,后两个规定都必须服从基本准则的规定,从而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

从38项具体准则的体例来看,每个准则都有总则和披露两章,多数准则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及后续计量的章节,涉及资产的准则有的还有“处置“的章节。会计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系统,因此确认和计量(包括后续计量)理应成为会计准则规定的核心内容。从38项准则的排列次序来看,大致是按照资产(1—8号)、利润分配(9—11号)、负债(12—13号)、收入(14—16号)、费用(17—18号)来排列的。其余的20项准则是关于特殊业务和会计报告方面的准则,例如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保险合同、金融工具、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准则属于特殊业务,其他都是会计报告方面的准则。总的来看,这个排列也是比较合理的。

(二)新准则的特点

笔者认为,新准则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全面:38项准则规定了我国企业目前经济活动和会计处理要遇到的经济业务,涵盖了会计六大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从会计业务来看,它包括一般业务和特殊业务(如生物资产、外币折算、租赁、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等)的会计处理。有的准则所规定的内容还有一定的超前性,如套期保值准则、衍生金融工具等。

2.尽可能地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例如,在会计目标方面,一直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孰重孰轻的争论,美国强调决策有用观;根据我国国情(国家投资和国家控股的情况较多),基本准则中将会计目标定位在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的结合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旧准则中的12个“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则中规定的8个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一致性、重要性、谨慎性、清晰性、及时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与国际会计准则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基本一致(删除了旧准则中已上升为会计假设的权责发生制及其派生的配比原则和区分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原则以及包含在一致性原则中的可比性原则);专门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使用,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全面应用;又如投资的分类,在旧准则中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新准则安排为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投资(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等)则包括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中;企业对房地产的投资单独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来规定;对已消耗存货的计量,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等等。这些内容的修改都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3.既坚持了会计的国际趋同,又保留了中国会计特色,顾及了中国国情。我国强调会计的国际趋同,但趋同不等于完全相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与别国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我国是公有制为主的国家,目前还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资本市场也不发达,这些都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制约和影响。因此,会计准则也必须根据这个国情来加以规定。新准则中保留了中国特色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1)我国把会计基本准则仍然叫做基本准则,而不叫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基本内容相当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样处理一是能够与具体准则对称和呼应;二是基本准则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财政部发布,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合乎我国国情。(2)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我国暂时不允许已减值的资产在条件成熟后再转回来,而是采取一次性减值的做法;在对关联方关系的处理上,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所有关联方交易都要进行披露。我国规定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其交易可以不披露;在企业合并方面,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所有企业的合并都要用购买法进行核算。我国规定,两个完全独立的企业合并时才用购买法核算,对同一控制主体之下的两个企业合并不用购买法;在政府补助方面,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全部作为企业的收入,计入当期损益。我国规定,有的作为企业收入,有文件规定的作为资本公积,有条件补助的作为企业的负债处理。

4.体系完整。我国新准则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它相当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说它是我国会计具体准则的准则,内容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计量、会计计量属性、会计报告和披露等内容;第二层次为具体准则,其内容包括一般(或通用)业务准则和特殊行业与特殊业务准则,可以解决当前我国企业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问题;第三层次为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了36项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和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两个准则除外)的疑难之处,为会计人员理解和操作准则的精神提供了方便。

(三)应用指南的不足

应用指南顾名思义是要解决应用问题的。新准则由于强调国际趋同,在许多方面参考和借用了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内容。由于我国广大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对具体准则中的许多说法还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应用指南来解决。然而遗憾的是,应用指南没有很好地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很多情况下又把具体准则重抄了一遍,既无具体的举例,又无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那么会计人员究竟该如何操作和“应用”?根据财政部财会[2006]3号文的要求,“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是,一些会计人员问: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还用不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涉及的会计科目如何设置?有关分录如何做?总之,应用指南的可操作性很差!这样一来是不是还要搞会计准则的第四个层次——会计科目说明和使用?

(四)培训力度不够

由于新准则在2007年1月1日起要在上市公司中施行,因此2006年是新准则的学习年、宣传年,有关人士说这个学习和宣传应当不亚于1993年上半年学习“两则两制”的劲头,显然这个要求是正确的。但是据笔者所了解,2006年的学习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例如,有关部门举办过上市公司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培训班,那么全国1400多家上市公司的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是不是都去学习了?他们回来后是不是都组织了本单位的会计人员集体学习了新准则?掌握得程度如何?因为这关系到2006年年报的编制(按证监会的要求,2006年年报仍然按旧准则和制度编制外,还要按新准则进行调整)。如果会计人员没有很好地掌握新准则,那么调整出来的报表就会达不到新准则的要求。财政部的[2006]3号文件还规定“鼓励其他企业执行”,那么“其他企业”的会计人员又有多少参加过新准则的培训班?还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几万名注册会计师是否都经过了培训?据悉,他们大多数参加了新审计准则的培训(这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参加新会计准则的培训恐怕也是不行的,因为新审计准则解决的是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去审计(如何减少审计风险、如何发现重大错报)的问题,而新会计准则解决的是如何把握别人、依据什么去审计的问题。还有广大内部审计人员,他们是不是都学习了新准则?恐怕是少之又少,这也是不行的,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比其会计人员学得更好。可见,2006年对新准则的培训力度是不够的,有关部门和各单位在2007年还应该下大力气抓培训,要掀起一个学习新准则的新高潮。

廖洪教授简介

廖洪,男,1944年10月出生,湖南省永州市人,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武汉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2—1966年在湖南财经学院会计系学习;1967—1979年在湖北随洲棉纺织厂财务科工作,曾任会计和财务负责人;1979—1982年在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2—1987年在中南财经大学任教,其中1984—1986年任该校财务处副处长并主持工作。

1987年11月至今在武汉大学会计系任教,历任会计系副主任、主任至1999年。1989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生导师至今。现已出版学术著作5部(独著)、主编著作6部,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管理》、《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等期刊上发表审计和会计等文章120 余篇。独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会计制度设计》(1986年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银行会计与审计》(1991年版中国科技出版社)、《会计学原理》(1996、2001武汉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审计》(1989武汉大学出版社)、《新编会计制度设计》(1996年版中国审计出版社)、《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2001年版中国时代出版社)等。在湖北省和全国有关部委举办的各类财会、审计人员培训班上多次为实际工作者讲授会计、财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深受大家欢迎。曾被载入《中国优秀财务专家会计师名典》、香港版《世界名人录》。

上一篇:同桌的你初一作文700字下一篇:广乐高速公路最大超高取值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