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理故事作文素材本初中

2024-10-14

禅理故事作文素材本初中(通用9篇)

禅理故事作文素材本初中 篇1

大小不二

唐代有一位江州刺史李渤,年少得志,意气风发。一次,他向归宗禅师求教,说他认为佛法里常听到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不仅玄奇,而且不合乎逻辑:须弥山藏得下一粒芥菜子,这说得过去;但是小小的芥菜子怎么能容纳一座须弥山呢?这是骗人的吧?

归宗禅师闻言失笑,反问李渤:“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读书岂止破万卷,还在万卷之上呢!”李渤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归宗禅师接着又问:“那么请问,你从前所读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指着自己的脑袋说:“万卷书都读到头脑里了。”

归宗禅师就说:“奇怪,我看你的脑袋也不过一个菠萝、一个椰子那么大小,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是骗人的?”

李渤听了,脑中轰然一声,当下深有省悟。

佛法,有时从事上去讲说,有时从理上去解释。要知宇宙万有,事上有理,理中有事;事不可废理,理不可无事,事理要圆融。

“须弥藏芥子”是事,“芥子纳须弥”是理,如果我们能够明白理事无碍,那么就能把宇宙的本体和现象融合在一起,把人我融合在一起。

本体与现象是平等的,人我也是平等的,无是无非岂不是一个逍遥自在的境界?

禅理故事作文素材 篇2

书生刀下救鲤鱼

江南有个书生,有天夜里突然梦到有个身披铠甲的人来跪求说:“明晨我将有难,现在您的某某朋友家里面,请您大发慈悲前去救我。”

书生惊醒后,急急忙忙起床跑去朋友家里,刚巧就见到一位仆人挎着竹篮走了进来,就警觉地问道:“里面是什么?”

仆人说:“哦,这是早起在菜场集市上买来的鲜鱼呀,准备早餐时煮着吃的。”

新颖作文素材禅理故事 篇3

有一天晚上,镜虚带了一名女子回到自己房间,立刻把房门关起来,好几天都不打开,二人似乎在房里同居同食。

徒弟满空和几位师兄弟深怕大家知道了不好看,所以一直把守在门外,遇到有人找师父,都说禅师在休息或打坐。

但满空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终于鼓起勇气去找师父理论。

一进到师父的房间,就看到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子躺在师父的床上。满空冲动地对镜虚禅师说:“师父!您有这样的行为,还能做我们大众的模范吗?”

镜虚禅师一点也不动气,轻言慢语地叫满空上前仔细看清女子的脸部。

满空当下大惊,原来女子是个麻风病人,鼻子掉了,耳朵没有了,嘴巴也歪了。禅师把她带回来,正用特殊的方法为她治疗。

这时,禅师又轻描淡写地告诉徒弟,他现在要替女子按摩,帮助她活络气血。

满空闻言跪了下来,惭愧地对师父说:“师父能看的,我们不能看;您能做的,我们不能做。弟子们愚痴,师父的见解我们竟不能了解。”

一般人对是非好坏的判断,往往自信地说:“我是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其实由于短视,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即使亲眼看到的,也不见得正确;亲耳听到的,也不见得真实。

事情的真相,要深入地去了解;事情的好与不好,自有评断的价值,若因不了解而议论,就是愚痴、短见,就如盲聋之徒一样。

语文禅理故事作文素材 篇4

又有一次,出现了一个没有身躯只有手脚的无体鬼,慧嵬禅师又对此无头鬼说:“你原本就没有身躯,所以不会为五脏六腑的疾病而感到痛苦,这是何等幸福?”无头鬼一听,也突然地失去了踪影。

有时,无口鬼现前时,慧嵬就说没有口最好,免得恶口两舌,造业受罪;有时无眼鬼现前,慧嵬就说没有眼最好,免得乱看心烦;有时无手鬼现前,慧嵬就说无手最好,免得偷窃打人。

各种幽魂野鬼只要一出现在他眼前,慧嵬就将前述的话说出,他们就会消声匿迹。

中考作文素材禅理故事积累 篇5

道一十二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

道一说:“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道一被这种噪音吵得不能入静,就问:“师父,您磨砖作什么呀?”

怀让禅师:“我磨砖作镜子啊。”

道一:“磨砖怎么能作镜子呢?”

怀让禅师:“磨砖不能作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

道一:“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

怀让禅师:“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

道一沉默,没有回答。

怀让禅师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着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高考作文禅理故事素材版 篇6

大安为了寻求作佛的真理,身背衣钵,手执拄杖,游历丛林,参谒高僧。

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他投奔江西百丈山的怀海禅师。

一见到禅师,大安便问:“学人欲求识佛,佛在哪儿呢?”

“你真像骑着牛去寻找牛。”禅师回答道。

“认识了佛又如何?”

“就像骑着牛回到家啦。”

“以后又该怎样保持呢?”

“应该如牧牛人那样,手执竹鞭,时时小心监视,别让牛侵犯他人的庄稼。”

大安听罢,如醍醐灌顶,心头明亮,领悟了禅旨,从此不再四处驰求了。

【禅悟】

骑牛找牛:喻指自身是佛,却向外寻佛。

骑牛至家:喻指认识了自己的佛性。

不让牛侵犯他人庄稼:喻指别让尘虑俗念染污佛性。

高考必背禅理故事作文素材 篇7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

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茶?”释圆笑而不语。

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

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稍顷,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

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想要去端杯,释圆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

释圆一共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相差这么大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才能释放出茶的清香。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禅悟小语:

高考经典禅理故事素材 篇8

一位画家的画颇有禅意,人称“禅画师”。

某人来向他求画,他随手拿出一幅给对方,那人一看,竟然是一张白纸,当场失望地愣住了。

禅画师解释说:“先生,在这幅画里,你可以看到一头牛,它正在吃草。”

某人问:“草在哪儿?我怎么没看见?”

禅画师说:“草被牛吃光了。”

某人问:“那牛呢?”

禅画师说:“那头牛把草吃光后,当然就走开了。”

不要以为这是无厘头的笑话,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房间里就挂着一幅这样的“空白画”,那是他最喜欢的画,因为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空白的画布上。而这也正是苏东坡所说的“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

只有善于思考,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才能从“空无”中看出它的“无限的可能性”。

佛陀在灵山会上,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的颜色。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异口同声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于是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辨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岂不是颠倒了?”

佛陀空手中那颗看不见的宝珠,指的是我们人人都有的“自性”(或佛性),它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一应俱全,亲近它、了解它、听从它、实现它,就是生命的圆满之道。

成语故事作文素材本 篇9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

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

50余年后,赵国邯郸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邯郸城出现,遂据为己有。

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王慑于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设计取回玉璧,送回邯郸。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点评

上一篇:德州教师招聘考试下一篇:默默无语的帮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