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田诗的艺术特色

2024-09-11

王维山水田诗的艺术特色(共9篇)

王维山水田诗的艺术特色 篇1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摘要:王维对唐诗的独特贡献主要在山水田园诗方面,他的这类题材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成就。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早年颇有进取精神,前期写过一些游侠,边塞题材的诗篇。后因张九龄被贬后,意志消沉,过起了亦官亦隐的生活。他一生好佛,信仰禅宗;他的后期创作深受佛教影响,他既能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宗教观念与情感,又能用佛教有认识丰富诗的表现方法,开创了诗歌艺术的新局面。

关键词:王维 山水 田园 诗 艺术特色

王维,字摩诘,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先世为太原祁人,其父迁居于蒲州,遂为河东人。他出生于官宦之家,能诗善画,精通音乐。开元九年中进士,授大乐丞,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两京陷落,唐玄宗奔蜀,王维从驾不及为叛军所俘,并被逼任伪职。乱平后,以陷贼论罪,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中丞,故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故称“王孟”。

王维早年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写了许多关于边塞、游侠的诗歌,大都情调昂扬,气概豪迈。后因张九龄被贬后,意志消沉,过起了亦官亦隐的生活。他一生好佛,信仰禅宗;他的后期创作深受佛教影响,他既能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宗教观念与情感,又能用佛教的认识丰富诗的表现方法,开创了诗歌艺术的新局面。后世称之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40O多首,其山水田园诗尤为人所称道。王维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绘,宣扬了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这些诗往往刻画细致,清新自然,词秀调雅,独树一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大多写于后半期,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山水之作如《终南山》描写的是雄伟壮阔的山岭,田园之作如《渭川田家》,勾画了农村平凡而美丽的日常风光。诗人把农家生活写得非常平和宁静,诗田夫野老写了悠闲自得的隐士式的人物,从而让这些诗歌表现了自己对于闲适生活的喜爱。在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方面,他有着独树一帜的造诣。

一、诗中有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画意的高度统一。北宋的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些评价都十分精当地指出了王维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他的诗取景颇具有画家的匠心,而且画面色彩常映衬得浓宜。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美的独特的敏感与对画理的娴熟运用,别具匠心地剪取自然中那些最有特征的山光水色写入诗作。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却去构思和选择构图,通过绘画艺术和表现形式把美丽的田园山水景色全面地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从而使他的诗神形兼备,气韵生动,并在读者的头脑的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山居秋暝》和《终南山》最具“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五言律诗《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在这有限的篇幅里,诗人选择了最富有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充分利用五言律诗的对仗交织成一幅清新和谐、柔美动人的画面。这首诗把初秋时节的一场新雨之后,辋川别墅中的清幽景色和诗人的恬谈情融合得十分贴切,产生了绝妙的效果。

阵雨刚过,驱散了空气中的烦热,山中傍晚时分更觉得凉爽。“空山”的“空”是寂静无人。新雨后的空山,经过一番洗礼,山色青翠,秋天的晚风凉凉的。诗人感到环境宜人,心情舒适,首联的语言好像毫不经意似的,但是清淡自然之中含着深厚的韵味。

颔联是写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恬静而清新的景色。雨停云散,明月初升。月光斜斜地照射到松林,透过稀疏的枝叶,柔和地洒落在地上。诗人漫步松林,陶醉在雨后大自然的幽静的景色中。潺潺的流水,透过溪边的石头。以静为动,以景见情。所有色彩和音响,在平淡中冗到了绚丽,幽静而不孤独。

颔联和颈联是相对仗的,诗人在这两联里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月”对“清泉”,“松间照”对“石上流”,都极其工整妥贴。“明月松间照”是写诗人所见,是静态的;“清泉石上流”除了看见的之外,更着重于听,听到那潺潺流水的声音,是动态的。这两句同是描写自然景色,一看一听,一静动,错落有致的景色,融入对仗工整的两句对句中,精巧细密而又不失朴素自然。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看到的景象,这也是一听一。见,听到的是诗人隔着一片竹林听到竹林喧笑的声音。看到的是浣洗归来的妇女们。它和颔联不同的是“竹喧”、“莲动”两句都有人的活动。这两联又形成了一个静和动的对照。颔联是描写静态的自然景色,颈联则是偏重于动态的山村风光。而诗人在描绘动态时,并没有直接去写人的活动,而只是写听到的“竹喧“和见到的“莲动”,完全是诗人从静观中所捕捉到的形象,静中见动。在这两联四句中,“照、流、喧、动,这四个动词,对这首诗意境的构成起了一‘字落下而境界自出的作用。一个“喧”字,就能把妇女们浣洗归来时的音容笑貌刻画得栩栩如生;一个“动”字,使那莲和渔舟的形态随之而来。

在深山雨后,秋天傍晚的背景之下,明月高照,松林一片,清泉汩汩,流于石上;竹林丛中喧笑的妇女们在走动,莲花动处渔船在穿行。这就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我们在读诗,又仿佛是在看画。而这首《山居秋暝》正是“诗中有画”的典范。诗人眼耳并用,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了他的笔下。诗中既有优美的景色,又有动人的音响,那淙淙的泉水声和脆亮的喧笑声,给本来就非常清新的画面,增添了无穷的生机。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台,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山问樵夫。

这首诗也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王维隐居在终南山时所写的一首意境开阔、气魄

雄伟的山水诗。这首诗从不同角度来写终南山的雄伟辽阔,但是整首诗并没有正面直接地描述终南山的高大状态,而是通过终南山位置的一般途述和诗人所见的终南山变幻莫测、引人入胜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山中的活动,从侧面透露出终南山的壮伟高大。

第一句“太乙近天都”表面上是写终南山的位置靠近国都长安,诗人用“天都”来指长安,写了终南的位置,实际上还暗含着终南山很高的意思。第二句“连山到海隅”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形容终南山连绵不断,广阔远大。

颔联是诗人在山中所见到的奇异变幻的景象。诗人由山下见到山顶白云环绕,及里登上山项,白云反在脚下聚合。王维以简简单单的十字,却唤起了有过游山经验的人的印象。诗人以白云为着眼点,通过白云在视线上下的位置变化写出了终南山直插天际的雄姿。诗人由远及近观察朦胧有青霭,远看团团阵阵,临近却无影无踪,而前面还是白茫茫的片。诗的词句看似平淡,却反映出了诗人观察自然景色的细致深刻。“分野中峰变”中的一个“变”字就把终南山的深远广阔勾画出来;“阴晴众壑殊”中的一个“殊”字,点出了终南山的高大。因为不是深山大谷不可能在同一山中出现不同的天气景象。

尾联描绘的是诗人隔着溪水向一位打柴的樵夫打听住宿的地方。这个情景展现了一个很广阔空旷的意境:在那巍峨的大山之中,诗人和樵夫隔着溪水在大声地一问一答,这问答声在崇山峻岭中回荡着,这就更加衬托出终南山的雄伟壮观。它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田高峰深谷、崇山峻岭、白云青霭、阴晴变化中,再加上诗人与樵夫的隔水问答,构成了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是他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他

把自己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篇,也留下了传世名画,同时也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二、诗中参禅

王维在一些山水田园诗中,通过幽遂、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他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潇散的情趣。他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表现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王维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

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这种心情充分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之中。王维出身在一个佛教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笃诚的佛教徒,家庭对他的影响很深。另外,他信佛也与社会条件和个人经历有关。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之称誉的诗人。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人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味,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体上以幽静为美,从“空静”为特色。

有关专家对他诗歌的用语进行了统计,发现诗中“寂”字出现了21次,“空”字出现的频率更高,多达98次。王维诗句中“空”字和“寂”字的运用使他的诗中充满一种禅意。.心空、性空、空知、空虚,这一点是和王维的思想及追求分不开的。唐王朝虽对文人优礼有加,但像王维这样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文人仍受到排挤和打击,理想和抱负难以实现,他们只好慕道、奉佛、归隐,为的是忘却那条想走而不能走的路。王维的诗歌受到佛教的影响,造成了他“无可无不可”主义,主张“以不动为出世”,也使得他诗中的禅意集中表现为“空”与“寂”和“无我”的境界。他后期诗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显然与禅学的浸润有关。由于王维时常把禅理有机地“组合”到“诗情画意”中去,他的有些诗就充满了禅趣禅味。

他的有些诗的确是“处心积虑,借助艺术形象来寄托唯心主义的哲学思辩,描绘自然美的生动画面中,包含着禅理的意蕴“。如果说,王维的宗教体验必须借助审美体验才能实现,那么当他沉浸于山水自然境界,进入极深层次的审美体验的时候,这种审美体验也往往达到了宗教体验或哲学体验的层次。王维的诗既构成了“禅”的状态,也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优美深遂的意境。王维常常利用这些艺术才能着力于自然景物声色无态的表现,通过自然景物在某一‘特定情况下所呈现出种种变幻不定的色相呈现,使“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禅意得到了极为生动的体现。

下面以《竹里馆》为例。

独坐幽徨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的意境是空寂的,感情是寂寞的。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为伴,他欣赏着环境的冷漠,体验着内心的孤独,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之中。明月的清冷点缀了环境的凄凉,而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境界。

诗人用“幽篁”二字烘托出了一个清新出尘的环境。诗人的独坐、弹琴、长啸让一个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王维诗中的禅意完全表现出了空寂的境界,反映出了王维渗透人生,以佛入心的心境

又如他的《泛前坡》 秋空白明回,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澄波淡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在这个远离人间的空秋境地,有沙际之鹤,有云外之山,有闲适的皓月之清,也有将夕的淡波澄练。这样的夜晚,你可以孤桨独棹,游不还。作品写尽了诗人静极空怀的心灵,把人们带进他构筑的仙界。他把佛家求闲的清幽精神融进了自己的作品中,而其中深含的禅趣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又如王维“以禅入诗”的佳作之一。《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一中的“闲”字表明诗人内心及其安闲幽静,周围没有任何事烦扰,所以能觉察到“桂花落”这一并无多大声音的物象,真可谓是细致入微了。就在这万簌俱寂的夜的宁静里,一轮皎月悠悠升起没想到这柔和的月光竞惊扰了山鸟。习惯了静默的山鸟,似乎连月出

也给它们带来刺激,使人产生了“鸟鸣山更幽”的联想。在鸟的衬托下,夜显得更加寂静,山涧显得越发的空旷。这空与寂的境界是由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实景物与

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相融合而形成的。诗人“意与境相融”,物我交融,虽然未用禅语,却使全诗富有禅趣,耐人寻味。

王维诗中的禅意是他的另一大特色。他不仅以禅入诗,而且以禅趣入诗,既能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宗教观念与感情,又能用佛教的认识丰富诗的表现方法,他开创了诗歌艺术的新局面。

三、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朴素中见华采,语言极富表现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描写,他的语言追求自然美,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的完美结合。

他的语言不重华饰,明净淡雅,由于语言是诗人情绪的物化形态,是诗歌最表层的意象,因此王维在诗的语言上追求自然美,不尚浓艳,不重华饰。他讲究自然与真切,注意语言的启示性,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自由、自在和自觉。语言平淡自然。王维既不像李白那样以一泻千里的气势取胜,也不像杜甫以叙事和议论的同详见长,他的诗的语言是荦荦大方的。他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现诗歌深层的含意,在朴素的背面隐含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蛮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渭河流域农村农家的薄暮景致。面对农家安闲的生活,诗人顿生羡慕之情,诗歌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农家生活的喜爱。全诗的大意是温暖的夕阳笼罩着小小的村庄,远远地可以看见有人赶着牛羊归来,隐入小巷深处。然后便看到一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望着远方,等着放牧的孙儿归来。我们看到绿油油的麦苗正在抽穗,而蚕儿成眠桑叶已经稀疏。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鸡的呜叫;田埂上,农夫们扛着锄头回来了,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着絮絮闲话,充满了农家生活的乐趣。

这都是以“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为背景而写到的。而不远处,一位诗人正

看着他们,惆怅地摇头感慨。由于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以后,王维深感在政治上无依无傍,进退两难,因此诗中的最后一句就表现了他的归隐之心。“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是写作这首诗的本意,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这首诗的灵魂和主旨。全诗写景与抒情交相辉映,用的是白描手法,不加以任何修饰,不加以任何雕琢,笔意简淡,天趣自然,朴素自然中见华采,语言表现出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又如《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竟引还家问都邑。开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乃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行。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首诗是取材于《桃花源》,但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加美丽动人。诗的前四句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渔人为爱春山,逐水而行,沿岸尽是桃花,欣赏这红艳的桃树,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走尽清澈的溪水,也见不到一个人。五到八句是在山口的拐弯处潜身而行,忽然见到了一开阔的平原,远处有一丛云树,走近一看,有千来户人家,到处都是鲜花与竹树。接下来的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重点定渔人在桃

花源中的见闻。“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这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十句写的是诗人至此叙事的节奏加快,扣紧渔人的心理活动来写渔人因思乡离开桃源,然而又怀念桃源,寻觅桃源而不得的怅然和茫然,情事景于此完全融为一体。这首诗末尾说:我以为是桃源旧路,不会迷路,谁知我再去时峰壑变了。当H寸只记得入山很深,沿着青溪拐几个弯就到了云林深处的桃源。而现在春天到处是桃花泛水,这个桃源仙境却无法找到了。结尾的这句,有意味深长的味道。

王维的这首诗,正如前面所说,它既有着陶渊明诗的浑融完整的意境,又有着谢灵运诗的精工刻画的描写,语言高度的清新洗练,朴素之中见华采,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王维的诗歌开创了一个时代,堪称山水诗“正宗”。他的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禅,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朴素中见华采,语言极富表现力。他把实景与他所追求的、所暗示的虚境融为一体,给人以审美喜悦感。同时他的诗与他采用的某种物象闻也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精神,使物我融合,营造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他的诗的语言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①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②贺新辉 《全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

③王 洪 《中国古代诗歌历程》朝华出版社1993年。④(日)前野直彬 石川忠之编 杨松涛译《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年。

⑤张俊山 《唐诗绝句新解》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

⑥卢 晋 傅德岷《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⑦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⑧洪丕谟《诗与画三百期精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⑨马大品 沈望舒 《中国佛道诗歌总汇》 中国书店 1993年。⑩宋广礼 刘 《阅读和欣赏一唐诗选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王维山水田诗的艺术特色 篇2

一、王维送别诗的内容

王维现存诗有四百二十余首, 其中送别诗占70多首, 几乎占到五分之一。王维的送别诗, 不仅数量多, 而且在拓宽表现领域, 内容丰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送别诗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送友赴边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如《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送韦大夫东京留守》、《送崔五太守》、《送李睢阳》、《送李判官赴东江》等等, 这类作品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主要表达作者对友人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 表现了诗人开朗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怀。

王维送别诗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送友人归隐田园的, 从中可以体现他那崇尚自然与散淡的天性。如王维作于天宝初年的《送纂毋校书弃官还江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另外, 抚慰失意友人也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一大主题, 不仅饱含深情, 精神格调高扬, 而且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有力拓展了送别诗的思想内涵。如《送杨少府贬郴州》就是劝勉失意友人的经典代表篇章。

二、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的送别诗独具特色, 诗中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非一般送别诗可比, 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一)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可见, 王维不仅是著名诗人, 还是绘画高手, 同时, 从他的诗作中读者还能充分地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完美境界, 以及两者融合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蕴。这在其送别诗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如《送张判官赴河西》后面四句:“沙平连白云, 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 高歌一送君。”诗人再现了漫漫黄沙飞动与皑皑白雪相连, 蓬草飞旋、卷入云端的画面, 描绘出了边塞昏天暗地的独特风貌。同时, 画中有情, 即在如此慷慨悲壮的背景下, 诗人倚剑高歌送别朋友去河西赴任, 表达了深切不舍又寄寓祝福的送别之情。

另外, 真切形象地抒发主观感受, 把自己的志趣品格寄寓在诗行、画面之中, 也是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 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开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两句写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 湿润了路上的尘埃, 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从清朗的天宇, 到洁净的道路, 从青青的客舍, 到翠绿的杨柳, 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 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从而使这场送别一反黯然神伤的基调, 而透露出一种轻快又富于希望的情调。可见, 王维, 不愧是以诗为画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专家圣手。

(二) 意象独特、意蕴丰富

王维送别诗之所以含而不露却又感人至深,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诗人运用了独特的意象来表情达意, 因此他的送别诗意蕴丰富, 读来令人享受不已。

所谓意象, 就是诗人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而选择客观物象作为媒介, 同时经过与诗人思想情感的融合, 渗入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由此便成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王维送别诗所运用的意象非常多, 他在借鉴和沿袭传统意象的同时, 也通过自身情感的浸润, 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意象来表达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离愁别意。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落日、白云、铙声等等。

如落日这一意象, 古人见落日大多想到时光易逝, 生命的短暂, 而在王维的笔下, 落日却成了诗人表现离愁别绪的敏感触点, 并以此作为离别时的最佳活动背景。同时诗人习惯把送别与落日联系在一起, 因为日落归山, 一天将近, 最能勾起游子的离情别绪。因此落日这一意象成了王维抒发离别之愁的理想对象。比如在《临高台送黎拾遗》中:“相送临高台, 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 行人去不息。”诗人在日落时分, 登台远望, 眷恋之情不禁油然升起。原野一片空旷, 在极目远眺中, 只见飞鸟在落日的陪衬下匆忙还巢, 这更增惆怅之情, 再加上送别的友人就在这无边无际的原野上渐行渐远, 一去不复返, 这使得送行之人更加伤感凄怆。

总之, 王维的送别诗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可堪称是中国古代诗歌田园里的一株奇葩。而王维送别诗成就极高, 影响巨大, 因此他被称为“盛唐四大诗人”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2008.

[3]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试论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篇3

一、王维送别诗的内容

王维现存诗有四百二十余首,其中送别诗占70多首,几乎占到五分之一。王维的送别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拓宽表现领域,内容丰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送别诗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送友赴边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主要内容,如《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送韦大夫东京留守》、《送崔五太守》、《送李睢阳》、《送李判官赴东江》等等,这类作品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主要表达作者对友人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表现了诗人开朗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怀。

王维送别诗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送友人归隐田园的,从中可以体现他那崇尚自然与散淡的天性。如王维作于天宝初年的《送纂毋校书弃官还江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另外,抚慰失意友人也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一大主题,不仅饱含深情,精神格调高扬,而且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有力拓展了送别诗的思想内涵。如《送杨少府贬郴州》就是劝勉失意友人的经典代表篇章。

二、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的送别诗独具特色,诗中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非一般送别诗可比,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不仅是著名诗人,还是绘画高手,同时,从他的诗作中读者还能充分地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完美境界,以及两者融合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蕴。这在其送别诗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如《送张判官赴河西》后面四句:“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诗人再现了漫漫黄沙飞动与皑皑白雪相连,蓬草飞旋、卷入云端的画面,描绘出了边塞昏天暗地的独特风貌。同时,画中有情,即在如此慷慨悲壮的背景下,诗人倚剑高歌送别朋友去河西赴任,表达了深切不舍又寄寓祝福的送别之情。

另外,真切形象地抒发主观感受,把自己的志趣品格寄寓在诗行、画面之中,也是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开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两句写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从而使这场送别一反黯然神伤的基调,而透露出一种轻快又富于希望的情调。可见,王维,不愧是以诗为画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专家圣手。

(二)意象独特、意蕴丰富

王维送别诗之所以含而不露却又感人至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诗人运用了独特的意象来表情达意,因此他的送别诗意蕴丰富,读来令人享受不已。

所谓意象,就是诗人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而选择客观物象作为媒介,同时经过与诗人思想情感的融合,渗入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由此便成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王维送别诗所运用的意象非常多,他在借鉴和沿袭传统意象的同时,也通过自身情感的浸润,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意象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离愁别意。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落日、白云、铙声等等。

如落日这一意象,古人见落日大多想到时光易逝,生命的短暂,而在王维的笔下,落日却成了诗人表现离愁别绪的敏感触点,并以此作为离别时的最佳活动背景。同时诗人习惯把送别与落日联系在一起,因为日落归山,一天将近,最能勾起游子的离情别绪。因此落日这一意象成了王维抒发离别之愁的理想对象。比如在《临高台送黎拾遗》中:“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诗人在日落时分,登台远望,眷恋之情不禁油然升起。原野一片空旷,在极目远眺中,只见飞鸟在落日的陪衬下匆忙还巢,这更增惆怅之情,再加上送别的友人就在这无边无际的原野上渐行渐远,一去不复返,这使得送行之人更加伤感凄怆。

总之,王维的送别诗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可堪称是中国古代诗歌田园里的一株奇葩。而王维送别诗成就极高,影响巨大,因此他被称为“盛唐四大诗人”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2008.

[3]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王从仁.王维与孟浩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杜甫写雨诗的艺术特色 篇4

1.体物工细

杜甫在表现小雨、细雨的形态上常常采用细笔工描,突出刻画雨的细微特征。如最著名的《春夜喜雨》,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闻风声不闻雨声,春雨如丝,借着夜幕暗暗随风而来,可见其轻巧,滋润万物,却悄然无声,毫不张扬,将春夜丝雨的轻柔可爱用一个“潜”字刻画出来了,形神毕肖。《杜诗详注》:“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见造物主发生之妙。” [1]p799《晨雨》一首也写得曼妙无比。“小雨晨光闪,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这首诗写清晨微雨,突出表现晨雨至细小。晨光熹微中的小雨,丝丝泛光,落在木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颔联写晨雨动态,极言雨丝轻细,借着雾的湿气才能落地,一有风便旋即飘向空中。颈联写晨雨润物之景,“暂”、“轻”二字仍然是着力刻画雨“小”。尾联由近及远,写濛濛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还是突出晨雨之小。《杜臆》:“小雨晨光映之,最为分明,初来时木叶上即闻其声,必雾交才能洒地,风一逆而旋以随云,皆状小雨之景象也。” [2]P332又如《醉时歌赠郑广文》中的“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两句,细雨之中,屋檐落水,灯光映之犹如银花闪闪烁烁,春夜的细雨,在杜甫笔下是如此的有声有色。王嗣奭亦赞曰:“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银花,余亲视之,始知其妙。” [2]p23《雨不绝》中“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小雨如同细丝一般,被风轻轻地舞弄着,如此轻柔。后面“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两句,用“石燕将子”“仙女湿衣”两个典故引发读者对细雨绵绵密密,轻柔纷飞景象的联想。此诗对细雨的之细、之轻、之不绝,不但正面描绘,更充分调动读者联想,让读者对细雨有一个更为真切的感受。杜甫表现细雨的诗句还有“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随风”两字,不仅使雨动态化,更突出的雨之轻细。“入空才漠漠,迥洒已纷纷。”(《喜雨》)两句更是巧妙,来不及思考,就感觉雨已经漫无边际的扑面而来了。

另外,杜甫的体物工细还表现在写雨时能够注意到常人不太注意的景致,使其写雨诗别有情致。如《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中的“骤雨落河鱼”句,下雨了,连鱼儿都潜入了深水去躲雨,可见这骤雨来势凶猛,王阮亭云:“骤雨落河鱼,亦是即目妙境。” [3]p5恐怕这种妙境也只有杜甫才能捕捉得到。还有《水槛遣心二首》中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诗详注》:“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微风’之句。” [1]p812杜甫对客观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不易被人发觉的却最为自然的现象,再用精妙细致的语言将各种合乎逻辑、基于情理的意象组合起来,表现在诗中,让我们恍然领悟出自然之曼妙。

2.雨景宏阔

除了对雨的形态作极致的细巧描绘之外,杜甫还善于大笔渲染,烘托出宏阔的雨景图,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雨宏大的气势。如《村雨》:“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不从正面写雨,而是通过听觉,夸张的渲染雨声盈耳两夜不绝,烘托出雨之大之久,次句点出雨寒。这两句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寒冷、连绵不绝、声势浩大的`雨景犹在读者眼前,王嗣奭亦云:“‘声传两夜’,咏雨亦奇。” [2]p203《种莴苣》也是大笔描绘,“云雷欻奔命,师伯集所使。指麾赤白日,澒洞青光起。雨声先已风,散足尽西靡。山泉落沧江,霹雳犹在耳。终朝纡飒沓,信宿罢潇洒。”诗歌极力表现风雨来得急促,气势汹涌,云、雷、闪电搅和在一起,奔命一样滚滚而来,雨师竭尽力量来指挥这大自然的运转,瞬间乌云就遮天蔽日,紧接着狂风大作,雨声滂沱,大雨一泻如注。雨势凶猛,让人心惊,直至雨停,那炸耳的雷声似乎还萦绕在空气中。大笔渲染风、云、雷、日的变化和人的感受,侧面突出暴雨的宏大声势。《白帝》诗中描写的雨更是滂沱,“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高江急峡,云雨翻腾,江因骤雨而暴涨,水流更加湍急,发出雷霆一般的声响,雨借水声轰鸣而气势更盛,这翻盆大雨使日月无光,天地混沌。整个雨景场面非常壮阔,但色彩阴翳,让人悚惧。

3.工细与宏阔完美结合,意境优美。

杜甫根据不同雨的特点,有时将工细的笔法与大笔的渲染完美结合,展现给我们最自然最美妙的雨景图。如《梅雨》,“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描写蜀中四月的梅雨,长江的壮美与梅雨的纤丽形成对比,细雨濛濛,湿雾弥漫,江上空中,一片浩渺,意境非常壮阔优美。再如《雨》:“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风扉掩不定,水鸟过仍回。鲛馆如鸣杼,樵舟岂伐枚。清凉破炎毒,衰意欲登台。”首联从大处落笔,极言云厚,绵延不绝,山都被这云粘连在一处,可见这雨势头之大。颔联从细处着手写风,通过“扉”和“水鸟”的动态表现狂风,为雨助势,颈联更是细致地从侧面刻画雨势,《杜诗镜诠》:“鸣杼,伐牧,皆,形容雨声,以极写雨势之猛。” [3]p782大笔渲染,为雨铺垫气势,细笔工描,突出雨势猛烈,整个境界细致生动又气势不凡。

4.语言曼妙,擅传雨“神”

王维送别诗的意象分析 篇5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也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

王维送别诗的空间意象多为高楼亭台,河桥水边。这自然与诗人送别习惯有关,登高远眺是古代诗人表达相思情愫时的一种方式,远眺的视线往往会被山峰遮住,望而不见,愁苦就会比原先更重、更浓。路边古亭历来为送别之所,“驿路飞泉洒”[2]“故驿同槐里,长亭下槿原”[3]“江边黄鹤楼”[4]“饶吹发西江”[5]“东南御亭上”[6]“连天汉水广” [7],选择这些意象有助于表达送别之情。以其中描写最多的楼台和水边为例,二者虽是不同的空间,却有着共同之处,即视野开阔,可以放眼远望,送人远离也可以眺望直到看不到友人,也许这样会给诗人以稍许安慰吧!诗人们正是利用空间意象的这一特点来加强对被送别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读来也更有感染力。

王维的送别诗大多描绘了饯别或送行的具体场景,因而一般都有时间的表述。翻检这些诗,我们会惊异的发现,它们的时间意象竟然相当集中,一日之内多为月夜或日落,一年之中以春、秋两季为主。“秋城邺宫故”[8]“秋天万里净”[9]“春草年年绿”[10]“关门落照深”[11]“别后同明月”[12]等等。这固然是对送别诗的如实描写,但人的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次送往迎来、离合聚散,单单集中到这几个时间决非偶然,显然是因为月夜、日暮、春、秋比其他时间更有助于表达离人的情感,它们在诗里已不单纯表示时间而是成为寄托诗人情感的审美意象。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吾人时时在情趣里过活,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情趣是可以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13]

王维送别诗中出现最多的是自然意象,其中包括山水、禽鸟、草木、以及日月风雨等。这些意象,一方面对刻画离别情绪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以其五彩缤纷和富于变化使得送别诗各具特色,美不胜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境界即意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环境完美结合的艺术效果。

一、柳、芳草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即取此意,从而形成杨柳的别离意象。芳草的态势同诗人心灵深处那种细腻、厚实、缠绵的情感成同化状态,能很好地将诗人那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意绪表达出来。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大量出现了柳和芳草极其具有送别代表性的意象。“芳草空隐处”[14]“柳色蔼春余”[15]“汉地柳条青”[16]“欲归江淼淼,未到草凄凄。”[17]“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青。”[18]“东郊春草色,躯马去悠悠。”[19]“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20]难辨是春色还是相思 ,令人联想到行者归途中所见到的万千春色 ,无不寄寓作者的相思之情。最为留传千古的是“客舍青青柳色新”[21]。柳色和青草都是绿色的,本应该是春意昂然的,可是在送别诗中,由于和诗人特定的心情相映衬,“情语”、“景语”难以分别,不会思维的景物与思维的作者物我交融,相互纠缠,难解难分,更显“绵绵无绝期”。

二、月

选择月夜这一意象,一方面可以为景物涂上一层凄清悲凉的色调,渲染一种送别的.氛围,更主要的是因为明月这一形象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22] 之后,在古典诗歌中便逐渐成为表达相思离愁的意象,一经在诗歌里出现,就极易触发读者的感受并唤起联想。明月的阴晴圆缺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共通之处,无论天涯海角,它都无处不在,因而明月成为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成为离人们映证友情遥寄情怀的信使。此外,明月还常常烘托、强化别离的惆怅之情:《送杨长府贬郴州》中“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秋夜之月寒冷而清寂,再伴以悲凉的猿啼,更见出友人谪居在外心境之凄凉与茫然。《宇文太守赴宣城》“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以明月寒潮渲染了离别的深情,同时增添了对友人的担忧。这样,月与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态相结合,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旨趣。

三、云

云在王维诗歌意象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王右丞集笺注》中,据不完全统计,写到云的有三十多处。送别诗中却是“白云”居多:“白云余故岑”[23] “惟有白云当露冕”[24]“云日淮南祠”[25]“江向白云平”[26]“驱鸡入白云”[27]“白云留故山”[28]“天长云树微”[29],白云向来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王维诗中曾说:“余生欲寄白云中。”[30]诗人用白云可能也象征被送之人品格的高洁,亦或羡慕他们的这种品性,希望自己也能超凡脱俗。同期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更是把白云写到了极至,极力写白云的自由,表达自己隐居的愿望。

另外也有“黄云”:“蓬卷入黄云” [31]“黄云断春色”[32],这在其他诗人的诗歌中也不乏佳句,如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血纷纷。”又《蓟中作》:“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李白《送崔度还吴》:“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可能是边塞沙漠连天,远望天空,白云也染上了些许黄色,是视觉的冲击,这样写更显凄凉,与诗人送别的愁绪,边塞的艰苦相映衬。

四、夕阳

“夕阳”意象是中国古人怀乡念人的重要象征物,见到日落常引起人们的怀乡念人之思,送别的不忍分离而顿生惆怅之情,借“夕阳”包括“斜阳”、“落日”“黄昏”“日暮”等来抒发他们的情思,都是借助夕阳来渲染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离别时的凄凉,表现诗人的愁思之深长而悠远。“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3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4]“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35]“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36]日落、夕阳总给人垂垂老矣之感,这样,“夕阳”意象便常常成为诗人们抒发感情的重要载体。夕阳尤其是肃杀秋天的夕阳总给人黯淡、凄凉、悲惨之感,这种感受又正吻合了离人黯然伤神的情怀。

五、酒

元人杨载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37]如果说我们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总是泛着酒光、飘着酒香、回荡着“对酒当歌”的高吟低唱,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渭城曲》:“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38]无论是不得意,还是离愁别绪,亦或是对酒当歌一醉方休,都借酒表达出了不忍之情,不舍之谊。“多情自古伤离别”,朋友将要分别,怎能少了酒这个最能传达情谊的东西呢?

六、雁、飞蓬等

雁被当作送别时一个意象之中的审美心象进入创作者的诗作情感之中,自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为它的主悲情蕴,给人留下的情感是悲伤愁怨。而这种意象为征人所见,游子所闻,更能表达离人的那种缭绕不尽的万里愁思,意境高远,感情凄惨。“自叹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39]“子午山里杜鹃啼”[40]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41]雁意象本身具有悲伤愁怨的情蕴,这与离人的分别时的心境相契合。托雁写别情,以雁衬托离人远去的悲凉、孤独,极自然亲切实可行。人与雁同是沧落天涯,相同的命运把原本隔绝的心联结在一起,发生强烈的感情共鸣,点明了客中送客的浓浓离愁别绪。“古木官渡平”[42]“阴风悲枯桑,古塞多飞蓬”[43]“衰鬓日如蓬”[44]“蓬卷入黄云”[4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6]。在表达离愁方面,飞蓬与雁起到同样的震撼力的作用。

七、泪

流泪是人们极度伤情的外在表现。古语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而临别下泪,正如临别折柳、临别饮酒一样,都是“司空见惯浑闲事”。早在《诗经・邶风・燕燕》中就描写了挥泪送别的情景:“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依依惜别,泪如雨下,足见悲伤之甚。“山川何寂寥,长望泪沾巾。”[47]“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48]即使潇洒如李白者在离别时也总是泪水涟涟:李白《赠别郑判官》:“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江夏送友人》:“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正如宋代无名氏《玉楼春》词云:“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于花上雨。”

八、行人

本来有行人应该是热闹的象征,可是在送别诗里,广阔的天低下总是孤独的一个人或者背影,影子拉的很长,就有无限凄凉在里面了:“宛路故人稀”[49] “远树带行客”[50]“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51]“五湖三亩宅,万里一行人。”[52]“遥思葭际,寥落楚人行。”[53]无论是羊肠小径还是宽阔平坦的大路,寂寂一个人在路上行走,总见凄凉与落寞,更何况是刚刚与友人分离呢?远远望去,一个人长途跋涉,奔赴前程,寥落的行人与影子为伴,诗人也正是用这样的意象表达出自己的愁苦与落寞之情的。

九、杜鹃 猿

“忆想兰陵际,可宜猿更啼。”[54]“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55]“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56]“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57]“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58]“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59]看到猿声、杜鹃,总能想到“杜鹃啼血猿哀鸣”,总是无限凄凉意涌上心头。总能想到在唐代,南方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甚至与世隔绝的,被送之人要去南方,又有猿声、杜鹃啼叫伴随,愁苦又禁增添了几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已经把它们作为悲凉愁苦的象征,看到他们总有一副画面闪现脑海。诗人也不例外,用这样带有悲情色彩的意象来传达无限的情思。

十、铙吹

“铙吹发夏口”[60]“铙吹发西江”[61]“铙吹喧京口”[62]“清江响铙吹”[63],都有铙声的出现,铙吹暗示了离别那一刻的真正到来,在此之前,友人还可互相劝勉,共诉衷肠,而此之际,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戛然而止,军乐齐奏,声响云天,为别离平添一份豪壮,也带来了离别的感伤。这声音引发人们复杂的感情,对于送行之人,意味着友人即将起程,引发的是无限的眷恋与不舍之情,更有为友人担忧,挂念之情。

王维山水田诗的艺术特色 篇6

关键词:杜甫《日暮》;王维《渭川田家》;景物描写;情感表达;异同

渭川田家(王维)①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g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日 暮(杜甫)②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王维的这首《渭川田家》,被后人称曰:“田家本色,无一字淆杂,陶诗后少见。”③足见其田园诗笔墨之至善至美、自然纯粹,堪与陶诗互相媲美。田家虽少闲月,但每日忙碌中却仍有所期盼。每至归时,万物各得其所,岂不美哉?诗人寥寥勾画几笔,一副夏日黄昏、农事毕后的归来图便跃然纸上,诗画合一,足见其笔力与风格。景物描写之后的叹息也发人深省,农家生活本是辛酸劳苦的,但诗人看到这幅“田家晚归“图,却十分羡慕农家生活的安然闲逸,反衬出其独无所归的惶恐和内心的彷徨无依。

相较于王诗,杜甫的《日暮》虽同写田园,却更易把握其感情色彩。整首诗读过后丝毫感受不到田家生活的安逸祥和,反而心中郁郁,似如凉水浸透。牛羊归来已久,家家门户紧闭。风月无关,清夜无挂,此情此景再注入乡愁满怀,更加显得冷清寂寞。流离辗转、天涯漂泊,深秋凉意袭来,石泉露水流过暗壁枯根,声声入耳。屋内烛花结繁,灯火通明,只是诗人不堪白头身老,更觉悲意弥漫。

同是写田园日暮之景,同是写惆怅思归之情,相似的意象与白描的写作手法,使得二诗常常被人拿来对比斟酌。在我看来,虽然这两首诗的主题相似,但在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杜诗与王诗的风格与感情却仍有明显差异。

一、田园之景的暖意与冷凄

二诗虽然都是写田家日暮,但选取季节却不尽相同:一个是夏日黄昏,一个是秋后日落。一夏一秋,景象自然不同。夏日荷锄种麦,闻蚕嘶鸟鸣,一派生机勃勃;晚秋却是清夜孤风,暗壁苦根,就连平素听来舒爽清凉的石泉露水,此时也变的冷清异常,惹得人一身凉意。夏桑沃若、秋根枯黄,二诗选取的景物,分明是有季节特点的,带有其独特的色彩和温度。

特定的季节和时间节点影响了诗中所呈现的景物:王诗中一副人来人往、悠闲惬意的景象;杜诗中却是一片荒凉冷清,没有人气生机,不由引得诗人悲叹白头身老。总而言之,一冷一暖,田园之景特色尽出。

二、思归之情的愁苦与盛衰之叹

景物的铺垫往往是为了更好的抒发情感,这两首诗也不例外。开头都是先以景入手,白描刻画,娓娓道来,最后才点破心绪,表达思归之情、身世之感。王诗先写乐景,闲适温馨,后笔锋一转,诗人便从画面中一跃而出,发出一声感慨,惹人共鸣。而杜诗则开篇就铺垫了寂寞冷清的氛围,以哀景写哀情,满腹愁苦尽吐于字句之间。

虽然同写哀情,但二人的感情方向与程度也不同。王维的诗中却更多是愁,愁怅然有所失,愁彷徨无所归,结合他的身世来看,此刻他是愁绪满怀,但却并非穷途末路。而杜甫此时却不能仅用一愁字来概括了,他的心境中更多的是苦。苦叹国破家亡、盛世兴衰,苦叹人生苦短、白头身老,苦叹漂泊无依、前途未卜。只因苦闷难遣,所见所写之景也尽是哀景,不禁让人感慨,景已至此,人何以堪?提及国事,不由得还是要说到二人所居时代的不同:一个处于中唐,还能感受到盛唐遗风,因此更关注自身;一个安史之乱后和与国家一同陷入混乱局面,因此心念天下。唐朝由盛而衰,二人的关注点和感情寄托也会发生变化,由此诗中的“思归”内涵也有了延展。

在这两首诗中,二人的情感都离不开一个“思归”的主题:《渭川田家》中老人盼牧童、田夫荷锄立,就连家畜蚕虫都各得其所,一个“归”字统领全文;杜诗中秋景凄凉,不论风月清夜有无意,石泉草露滴流至天明,此情此景都只能让诗人更加思念故园。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同是思归,但“归”的含义却迥异。王维的思归之情主要是立足于其自身的,他想要退隐,想要躲避这浑浊官场和尘世喧嚣,是个人的一种精神寄托。而此时正因国事动荡而流亡的杜甫,心中的故园自然是他的魂牵梦萦的天下,“江山非故园”,看似写景物变迁,实则包含了几多感慨。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关于景物描写和感情色彩的不同,两首诗还有许多其他明显的不同点,比如诗歌体裁的不同,杜诗为五言律诗而王诗则是五言古体诗的区别等等,这些前人已做过详细分析,我便不再加赘述。本文主要是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这两个方面出发,通过一些细节的分析,探讨二诗在写景和抒情两个方面的异同。

总而言之,由于二诗创作的时间季节及作者心境理想的不同,因此两首诗中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有明显的差异。但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才让我们更能理解不同人生经历和时代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把握每一位诗人各自的风格特色,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

注释:

王维山水田诗的艺术特色 篇7

唐开元、天宝年间, 隐逸思想广为流行, 许多文人墨客隐居山林、寄情山水, 因此, 继承陶渊明、谢灵运传统的山水田园诗便大量产生, 王维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王维的诗作清秀俊逸、语尚天然、不事雕琢。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上都能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王维的诗作的艺术特色予以阐释。

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从不雕琢字句, 而是力求画面的自然, 意境的闲远。在他的笔下, 山水田园讲究浑然一体的气象, 而非个体的肢解。

中国古代的绘画, 常讲究虚实、远近、大小的处理, 作为一代水墨大师的王维在诗中也常用到这些技巧来安排布局。如《山居秋暝》, 首联“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先从大处落墨, 整体描绘出山中傍晚秋雨初晴时的清新宜人。一场秋雨刚过, 经过洗涤的山野更加清秀。傍晚时分, 丝丝凉意袭来, 才觉已到了秋日。虽只有短短一联, 却犹如淡墨一泼, 一幅傍晚秋景图的基调已跃然纸上。接着颔联“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雨过新晴, 苍穹如洗, 格外的皎洁月光从松树缝隙中洒落下缕缕清辉, 斑斑点点, 清澈的山泉在沙石的小溪上流淌。此处的实写与上联的虚写交相呼应, 更让人感到雨后初晴、山中晚景的清空秀丽。此处的明月松林、清泉岩石在构图上一横一纵, 层次错落。颈联“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鱼舟。”转入动态写景, 竹林外传来欢声笑语, 原来是洗衣服的女子们日暮归来;河面上莲叶纷披, 是上游下来了打鱼返家的小船。这两句切入了人的行动, 由远而近、由小及大、由静及动, 使一幅静态的水墨图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至此, 这幅空山秋景的动态画轴已完全打开, 冲淡清远又浑然天成。而这两联中王维也运用了多种色彩的组合来表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松的青翠、月的明亮、泉的清冽、石的洁净、浣女们彩色的罗裙、渔夫们矫健的身躯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空灵秀丽的图景, 自然景物之美与人物的生活美感有机地融合。

我国的古典艺术, 尤其是诗歌和书画, 都讲究传神, 因此不能将王维的诗简单的理解成“以画入诗”和绘画技法的局限上;而应注重其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如果只把诗写得逼真如画, 那算不得最高境界, 必同时兼诗情画意之美, 得情景交融之妙, 方称为上品。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则正是在形似上求神似, 达到了意境两浑的高度。

三、传天籁清音, 绘有声图画

陶文鹏在《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中评价王维的山水诗为“传天籁清音, 绘有声图画”。王维是一位颇有建树的音乐家。他的诗和音乐的关系, 可以说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史鉴类编》中云:“王维之作, 如上林春晓, 芳树微烘, 百转流莺, 宫商迭奏;……矧乃辞情闲畅, 音调雅驯。至今人师诵之, 为楷式焉。”王维对音律的把握总是那么恰如其分, 而其将音乐融于诗作之中则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王维的诗中有乐, 并不像李白、李贺、白居易那样, 在诗歌中直接描写音乐活动、形容音乐的美妙甚至诠释音乐作品。应当说, 王维的诗中有乐,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 即在对大自然的感悟中发现并表达的空灵的音乐和音乐美。这音乐不是人为的音律, 却胜过人为音律。刘天华创作的二胡名曲《空山鸟语》就是受到了王维诗中有乐的启发。

在《山居秋暝》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画面, 还可以聆听到来自山泉的淙淙之声、来自浣女们的嬉笑之声、来自莲叶的纷披之声, 甚至也有来自渔父们引吭而发的号子声, 这些活跃的音符与空悠的山谷交融在一起, 营造出清新闲远的意境。而尾联的“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诗人有感而发, 任春日的芬芳随时光消逝吧, 诗人在这秋景之中也自可留连徜徉, 其内心的淡定宁远了然展现。如果说上几联荡漾着活跃灵动的音符, 尾联则弹指一拨, 转入乐章的结尾, 清乐悠悠, 耐人回味。此处貌似不涉音律, 实则是“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四、在禅思中作诗, 在作诗中参禅

王维是虔诚的佛教徒, 他与当时的南、北禅宗的著名高僧都有交往, 且与南禅宗的关系更深。在他生前就有“当代诗匠, 又精禅理”的名声, 而后世更是推他为“诗佛”。

“空”、“静”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禅宗提出要以幻解空, 即事物的一切表象皆是幻相, 其本质皆是空。如《金刚经》:“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王维在《山居秋瞑》的首联就以远镜头来描写空山、水气等自然景观的朦胧与变幻, 展现宽广的视野和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气息, 使其诗文呈现出空灵、含蓄、清远、朦胧之美。“寂照”是禅宗所倡导的达到“静”的途径, “寂”为真理的本体, “照”为智慧的功用, 二者要相互结合, 用寂然之心去观照万物的本质, 万物才能达到净化和静化。而佛家的“静”并非死静, 而是动静交融, 动中求静, “禅是动中的极静, 也是静中的极动, 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 动静不二, 真探生命本原。”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将这种“寂照”的方式运用得炉火纯青。颔联的静景中有清泉的流动, 颈联的动景中有竹林来衬托浣衣女子们的笑声。可谓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而尾联则一语道出了这动静的本质, 时光任它流逝, 一切激动和喧嚣最终都化为内心的平静, 正是动是虚幻的, 静才是永恒的, 一切动后留下的皆是静。

在《绣如意轮象赞》的序文中, 王维提出:“审象于净心”, 明确主张要以南禅宗的哲学思想指导审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所谓“审象”即以感官去欣赏、审察美的事物的感性形象。所谓“净心”乃是禅宗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南禅宗主张:人要避免犯错误, 解脱苦难和修得佛性不必读经参禅、苦行修养, 无须受清规戒律的约束。因为人的自性本清净, 人只须在自己的内心中对佛抱有坚定的信仰, 并排除一切妄念便可以明心见性, 求得净心, 顿悟成佛。他们认为并非只有西方才有净土, 有净心便有净土, 西方无异眼前。《山居秋暝》的尾联正是表达了诗人参透世事、超凡脱尘、忘掉机缘、保持真意、保持自我, 追求清净闲适、静寂空灵的心意写照。

五、结语

作为山水田园诗集大成者的王维, 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情操, 他把诗文、画意、音律、禅思融为一炉, 品其诗如欣赏一幅运动着的画卷、聆听一曲律动着的自然音响、参读一篇洋溢着禅理的佛典。

摘要: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一代巨匠, 王维的诗作具有泼墨山水的清丽、天籁之音的悠然、佛性禅思的空静, 成为后世山水田园派的典范, 本文仅借其《山居秋暝》为例, 从画意、音律和禅思三个方面探讨其诗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王维,画意,音律,禅思

参考文献

[1]、金秀敏王维山水诗:禅文化解读及其翻译[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6, 4, 60——64

[2]、张海沙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218——226

[3]、邹建达, 唐丽娟论王维诗歌的禅意[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 (4) :102——104

[4]、万洪莲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与禅取浅析[J], 语文学刊, 2009, (8) , 76

刘禹锡和白居易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篇8

关键词:刘禹锡 白居易 唱和诗 艺术特色

作为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刘禹锡、白居易均在诗坛上享有盛名。陈寅恪先生曾说:“乐天一生诗友,前半期为元微之,后半期则为刘梦得。”以唱和诗为例,可见刘白二人的深厚感情。唱和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体裁作品,在传统诗歌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要全面古人的思想世界以及文学创作动态,有必要研究唱和诗,尤其是在中晚唐时期里,刘白二人的唱和诗活动就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本文将从体裁运用、风格互仿等层面浅析刘白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一.体裁运用

刘、白二人作为一代文坛英寸,在唱和作品中,二人自然会运用到多种体裁,诸如古体诗、近体诗均有涉及。尤为特殊的是,二人除了诗歌唱和体裁之外,还有词体的唱和,即《忆江南词》的唱和词。这两首词被后人一致认为是“诗人‘依声填词’的最早自白”i,而笔者以为,这种词体唱和亦是刘、白诗风成熟的标志之一。

《忆江南词》所配音乐为燕乐,白居易依声填词,改名为《忆江南词》。后来它又有许多别称,如《望江南》、《春去也》等词调。其名目虽多,但词调依旧为单调,词体形式为二十七字、五句,长短依次为三、五、七、七、五言,平仄层次错落,通首平韵,且三、四句相互对仗。

刘禹锡受此影响,亦作《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附和。由于刘禹锡长期处于贬谪之地,所以他没有白居易那份闲情逸趣,因而,诗人在伤春而兼怀人中,语言虽俏丽,感情却深沉婉转,这使得他的这首词具有婉丽之风韵。因此,况周颐评价刘禹锡词说,其词“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二.风格互仿

刘白二人唱和时间一长,其诗风必定会在互相感染、互相促进。从总体上看,白诗受到刘禹锡诗风的影响,其诗风趋于凝练含蓄,而刘诗受白居易诗风的影响亦有趋于平易浅近的倾向。

1.白居易仿效刘禹锡的凝练含蓄。清沈德潜在《说诗睟语》里就曾说:“大历十子后,刘禹锡骨干气魄,似又高于随州。人与乐天并称,缘刘、白有《唱和集》耳,白之浅易,未可同日语也。”就刘禹锡的具体文学创作而言,其诗风游离在中唐两大诗派之外,他的诗风既不同于元白诗派的通俗平易,也有别于韩孟诗派的奇险怪僻,其诗风大致为骨干气魄、格意奇高。他在《董氏武陵集记》所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片言可以明百意”要求文学创作要凝练且深蕴。基于这种文学理念,刘禹锡认为诗歌“工生于才,达生于明”。他的诗歌意境往往因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互相交融,而形成了浑融完美的艺术境界。另外,所谓“境生于象外”,是指作者通过文字刻画的种种物象来表达其在作品中的意旨,其妙处就在于言简义丰中能提供艺术美感,以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从而使诗歌有韵外之致。

刘禹锡的诗多用凝练含蓄的语言表现社会世事,以再现诗歌的现实意义。白居易诗受其艺术感染亦十分明显,如《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诗歌在凝练传神之中,将诗人一腔幽怨、哀戚之情活靈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2.刘禹锡仿效白居易的平易浅切。刘禹锡在唱和诗中多次赞赏过白居易的才华:“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可见,刘禹锡对于白居易的诗歌才华十分欣赏、钦佩。在刘白二人唱和之中,二人经常在谈文说道中,互相学习。白居易“意到笔随,景到意随”的创作手法,对刘禹锡影响亦颇大,如刘禹锡的《秋中暑退赠乐天》:“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人情皆向菊,风意欲催兰。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全诗因眼前景,而写心中事,景因情而现,情因景而生,将好友之间的相互关切之情,在“意到笔随”之中,自然贴切地融化在诗中。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刘禹锡所创作的带有浓厚民间文学色彩的《杨柳词》、《竹枝词》等诗歌佳作,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受到了白居易主张学习民间歌谣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的影响。

透过刘白的唱和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唐文人的哀恨离愁与情感波动,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唐文人在思想世界里的微妙变化。虽然现代学者多鄙薄此类艺术价值不高的唱和诗,但存在即合理,笔者以为,唱和诗作为文学创作活动,它不仅涉及到诗人文化精神领域的变化,更与古代文学传播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要深入研究中唐文人的思想精神世界以及文学发展特点,决不可忽视对刘白唱和诗的艺术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熊飞.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诗简论[J].湖北大学学报,1990(2).

注 释

i薛祥生:《唐代诗人对词发展的贡献》,山东师大学报,1991年版第3期

(作者介绍:肖琛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王维山水诗虚实转换的艺术美学 篇9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短短三百年中,名家辈出,高手如林。各种艺术流派异彩纷呈、相映生辉,汇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的创作队伍。王维是在盛唐时代文化全面高涨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以他和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是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王维创作的山水田园诗篇,在艺术手法的表现方面运用了多种独特技巧,达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的诗,既有精细的刻画,又注重完整的意境;既有明丽的色彩,又有深长隽永的情味;既包涵哲理,又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表述,而且风格多变,极富于艺术创造性。他的成就,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王维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乐理、禅趣于一体,蕴涵着许多审美理念。虚实转换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王维在山水田园诗中把虚实转换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王维能够在诗歌领域中运用虚实转换艺术手法,为美学领域开辟了一片神奇的天地。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虚实转换艺术

“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清笪重光在《画筌》中谈到画面形象虚实关系时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②这是对中国画空间处理的方法和表现形式的阐述。这种虚实转换的艺术手法被运用到诗歌艺术创作之中,也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在王维的诗歌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转换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物我为一、融情于景

这种方法就是从情景契合的角度,通过对特殊时空感觉的形象描写与表现,借景抒情,物我为一,寄托创作主体的心理感受。王维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经常运用这种手法。如《鸟鸣涧》中写道: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描写了山中月夜的景色,从实景的角度看,他只是描写了春山静谧的环境,而实际上,我们从亭亭桂树、徐徐落花、月惊山鸟、空谷回音等等景致中,可以看出诗人所要表现的真实情感:在宁静清幽的山林中,诗人的`精神是十分活跃的,他在喧闹的尘世之外为自己找到了心灵的乐土。

再如《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描绘的是自己在茂密竹林的弹琴实景,全诗既无生动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但诗人利用平淡无奇的实景,意在表现闲适、高雅的意趣,显示了自己对喧嚣纷争的现实世界毫无兴趣的情绪。诗人通过虚与实的转换,把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

还有,如《终南别业》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从表面上看,这一诗句只是诗人对自己游踪的记录,而实际上,它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如果一个人能真正超然物外,那在他欣赏景物时,就自然会得到意外的收获。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也无穷。此二句有化机之妙。”(《诗境浅说》)③这是很有见地的。

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作者描绘了辋川二十景,即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宫槐陌、临湖亭、南、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从表面上看,这些实景都是作者随意捕捉的辋川园林别墅的景象,而实际上,这些实景都是作者理想情趣的寄托。从这些物我两忘的境界中,透露出诗人闲适的情趣与高尚的情操。在简疏的景物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对与世隔绝的怅惘,同时也蕴涵了对心中理想的追求。由于虚与实转换艺术的运用,这些诗句都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无尽的遐思。

(二)“象外之象”与“景外之景”

因为王维精通书法、画意、乐理,所以他在山水诗的创作中,特别善于在取景、布局与造型上下功夫。在表现手法上,他常常运用动静对比、虚实互幻、情景相生的技巧,使得有限的实景向无限的空间延伸扩展;他还常常把客观景物纳入多维的审美空间加以描摹,并配以光线的渲染、色彩的映衬、音响的烘托,形成了独特的“象外之象”与“景外之景”,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例如,《终南山》一诗就很有代表性: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此诗从终南山太乙峰落笔,总览全山,俯瞰千里之远,继而由远及近,由山外进入山中,不久又从山阴到山阳,最后是由山水到樵夫,极尽变化之能事,貌实而虚,形显而幻。诗人通过漫漫云海、蒙蒙青雾,渲染了终南山的幽深莫测;再通过遥望千岩万壑的形态变幻,突出了终南山的广阔。这种扑朔迷离、虚无缥缈的境界,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再如《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浪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在这首诗中,诗人在远望和遥想的结合中,把三湘九派连成一气;他还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扩展至无限,由实景化入虚景;再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曳的幻觉,极写水势的浩渺涌荡。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多么空阔幽渺的天地苍山。这种表现空阔幽渺的艺术方法,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使人们领略到奇妙的时空景象。

还有《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一个人影,却有人说话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反照的阳光,穿过林枝,斜照在青苔之上。一虚一实、一真一幻,使得此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这种虚实转换艺术手法的运用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随处可见: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木兰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送方尊师归嵩山》)

这些诗最突出的魅力即在于它的亦真亦幻的艺术奇趣,神行无迹,恍惚有象,诗人营造的朦胧玄妙的幻觉效果,正是运用虚实转换手法而产生的。

二、王维山水诗虚实转换艺术的审美情趣

(一)表现了诗歌艺术的含蓄美

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诗忌直说,凝练含蓄是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王维深知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不足之处,他不但力求以言传情,而且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这种技巧就是通常所说的含蓄。诗的含蓄美,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一种“不言之美”。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给人以涵咏想象的余地。

如王维创作的《山居秋暝》,是他五言律诗的代表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诗中,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他的喜乐和憎恶,但通过诗人描绘的这一幅清幽明净的自然图画,我们可以感到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之乐、山水之美的由衷喜爱。再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氵爰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人以“柴门”为立足点,游目驰骋,广摄四旁,剪辑了寒山、秋水、落日、暮蝉、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再剪接入诗人与裴迪两个隐士活动的特写镜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墨色清淡、悠远静谧的辋川秋日黄昏图。但诗人真正所要表现的则是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再如《竹里馆》、《鹿柴》的返影入林,悬月幽篁,其斑斓陆离的形相象征着人生美丽自在;《栾家濑》、《辛夷坞》绿波自溅,白鹭自飞,辛夷纷纷扬扬,我们读者从诗人平凡事物的描写中可以发现美,它们带给人的是迎春而发的生机和展望;《白石滩》通过少女的洗衣浣纱,表现了自然、纯真的美;《山中送别》又使人体会到了诗人的寂寞神态和怅惘心情,表现了对友人的真实情感。

这些虚实转换艺术手法的运用,深刻地显示了王维山水田园诗含蓄美的艺术风格,也正因为如此,使王维的诗更值得让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

(二)传达了诗画相融的艺术神韵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④王维是唐代南宗山水画的开山祖,他工人物、山水,笔意清润。他的《辋川图》、《骊山图》等曾被奉为“神品”(《玉堂词话》)。因此,王维在创作山水田园诗中,特别善于把绘画艺术中的虚实转换艺术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在王维创作的山水诗中,他常常以素淡朦胧作为画面的底色,把自然纯朴的景物加以组合描摹,向我们展示一幅幅清幽淡雅的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他对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的描摹,只突出景物的某一实景,而把更多丰富的景物用虚化的方法处理,突出了诗画相融的艺术神韵。如《新晴野望》中有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首诗写的不是江南,但很接近江南的景象:新雨之后,极目四野,千重绿色,层次鲜明。田间,湛青碧绿;远处水光如银;再远处,山色青葱;更远处,重重苍碧。整个大自然似乎无一不是明净而澄彻的,充分传达了诗画相融的艺术神韵。

(三)演绎了禅趣与诗趣结合的艺术魅力

王维几乎所有的山水田园诗都看得出其“取境”的精心考究和不同凡响,其每一具体的形象,几乎都是有生活原型的艺术幻象,达到有限中呈现无限的极致――这就是虚实转换艺术。王维之所以能娴熟地运用这种虚实转换艺术,是因为他深受庄学禅理的浸渍,是庄、禅的唯心功夫成全了他的山水诗。清人王士祯说:“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观王、裴《辋川集》及祖咏‘终南残雪诗’,虽钝根初机,亦能顿悟……予每叹绝,以为天然不可凑泊。”⑤今人刘大杰先生进一步认为,王维的作品是“画笔禅理与诗情三者的组合”(《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而朱光潜先生则说得更明白:“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要数谢灵运、王维和苏轼三人。他们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⑥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能巧妙地运用虚实转换艺术,打破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绝对时空,消解了我物之界限而交融了天人,进入当下诗意的生存之中。他所有的田园山水诗几乎都是他对某一特定自然景物的审美体验的记录,王维接受到山水外物给予他的人生真谛的暗示,其人生态度经历了禅悟之后而变成了“自然景色”,完成了参透本体的感性超越,生成物我两忘、物我冥一的感性显现。因此,王维的虚实转换艺术,演绎了禅趣与诗趣结合的神奇魅力。

上一篇:旅游安全工作会议总结下一篇:卧龙区国土资源局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