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进步的开始——创业的国度读后感

2024-10-04

创新进步的开始——创业的国度读后感(通用3篇)

创新进步的开始——创业的国度读后感 篇1

创新——进步的开始

公司团组织组织在今年11月16日进行的团员活动中,集团团支书给各所属公司的团支部分发了《创业的国度》这本有着深远意义的书,拉开集团公司“读一本好书”的专题活动的序幕。

《创业的国度》回答了一个价值数亿美元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一个仅有710万人口、笼罩着战争阴影、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产生了如此多的新兴公司,甚至比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英国等大国都多?

本书的作者美国政府外交政策顾问丹·塞诺和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社论版编辑和专栏作者索尔·辛格从他们的视角给出了他们的看法。从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以色列人的思想碰撞中,又激发了我对以色列为何会蓬勃发展的自己的体会——创新是进步的原动力。

一个国家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一个国民,他没有创新意识,只懂得搬照前人的知识,那么他只能停滞不前。要成为未来的专家,远见必须取代经验。未来的专家,应该是极富创新精神并且能坚持不懈的实现这个创新使它适用于社会的。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实例,其中像新能源车的想法推动,英特尔“功耗壁垒”的突破,不仅仅是以色列人对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企业的贡献,有一些贡献甚至是对于全世界全人类的一个新看法和新视角,对于我们对于全球经济的进步和环境的保护作出极其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意义。

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富于创造?我们又能从这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以色列人身上学到点什么呢?

“以色列人觉得这种自信是极普通的,沉默寡言或者言不尽意反而会使你落于人后。”在激烈竞争的现实环境中,以色列人挑战权威,多问问题,讨论所有的事情,大胆创新。正是这样的民族特质,使他们没有思想上的既定束缚,在根据所有可能性和科学可行性之后,得到所能达到的最理想答案,在讨论中改进甚至颠覆原来的观念和瓶颈。他们的挑战不是胡搅蛮缠,以色列民族并不索求甚多,相反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他们养成了索求甚少,勇于开拓的性格。所有的挑战可以说都是开放性的,全局性的。所有的挑战权威,可以说是为了全局能更好的向接下来的发展而发起的。在把科学发展观当作党的指导思想的当下,我们作为社会极富生产力的一代人,需要培养自己的挑战精神,不畏惧工作上的问题和麻烦,对于难以解决的工作壁垒积极发起讨论,在头脑风暴的激荡下,从不同的视角,发挥各人特长,创新工作理念,提高工作效率。

“在成功的背后,少不了一群精明的政治家。”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仅是因为有众多人口,而是有一些出色的人。我认为他们具备有英明的决策力、开阔的创造力、敏锐的洞察力、强大的说服力以及将所定目标实现的实践力。他们带离国人脱离困境。以色列人的强大之处在于他们不仅仅提出挑战,更有能把想法化为现实的能力和说服别人使之成为生产力的能力。好的政治家需要有广阔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多视角的考虑问题,将需要解决问题考虑全面,权衡当下找到问题的焦点所在;需要有获得成功的信心和长远的眼光,对于付出和回报的估计和时间有明确的规划;需要有渊博的学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用科学的和可行的思想找到最优化的方案;有善于沟通与人和善相处的能力,从交流中获取不同来源的情报,了解其他人对于相同问题的看法;有能相互讨论问题的同伴,在讨 1

论中思想激荡,在碰撞中得到结果。以上所列的一些特质只是我感受到的其中一部分,在工作中,以这些特质要求自己,虽然未必能完全达到,但是从这样的方向努力,或许可以达到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收获。

“犹太人最大的传统就是不满足,这对于政治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于科学来说绝对是好事。”学习,不断地学习。学习的内容并不与创新相矛盾。只有学习过,才能找到挑战的内容。创新并不是没有基础的空想,是需要有科学依据和实际可行性的。想成为未来的专家,就要不满足于所学知识和现有的理论,只有不断学习,完全掌握相关领域的所有知识和现状,才能找到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观点,成为未来的专家。而未来的专家,就是竞争中最为有价值的一部分。

以色列人无疑是世界上最有争议的一群人,他们有过最狡猾的人的称号,使他们成为不受欢迎的一群人;他们的国家动荡不安,与邻国关系紧张;他们受过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他们中有改变世界物理纪元的爱因斯坦;现在他们中有许多成功的商人,并成为创业的国度。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群坚强向上的人,它所经历过的和发展历程,值得我们结合当下学习从作者字里行间的流露出的创新精神。

沈蔚

品控部

创新进步的开始——创业的国度读后感 篇2

这是一块不起眼的土地,国土狭小,人口仅有710万,包括淡水在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奇缺;这又是个动荡不安的国家,每天的CCTV《新闻联播》中,它展现出的场景多数都与战火、冲突、封锁有关,有人称它是“全球最有争议的地区之一”。对这样一个国家,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它很难有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了,更不消说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然而,事实让人大跌眼镜: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60年内达到了50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全欧洲新兴企业的总和……

是的,这个国家就是以色列。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一个笼罩着战争阴影的弹丸之国产生出惊世能量?为什么股神巴菲特以245亿美元买下了一家以色列公司,打破了他几十年来从不收购国外公司的纪录?

《创业的国度》一书揭开了这一系列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作者在对困境、犹太人的特殊能力以及国家的军事和国防工业等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以色列如何将外部不利的环境加以转化,结合自身特有的“无惧权威、扁平式领导”的民族风格及政府政策,从而打造出一个拥有高度创意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

以色列的外部环境对经济发展相当不利。它长年动荡,需要以大批的人力资源和资金、物力来维系军备,发展大工业不符合安全性考虑。同时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封锁,无法与邻近的诸多阿拉伯国家建立正常贸易关系。因此,发展高精尖技术、追求开创性和引领性,是以色列经济战略的不二之选这一先天劣势导致的几乎别无选择的经济道路,暗含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的观点——索罗模型指出,技术进步才是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投机的巨大危害,开始对创新更加关注而在以色列,这几乎已是立国之本。

以色列企业家、工程师的创新活力,受益于稳定的体系和民主国家的法律,也得益于没有等级制度的文化氛围。也许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以色列更淡漠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了。以色列人普遍直率、坦白、自信,甚至让人觉得傲慢无礼。绝大部分以色列人过了20岁,都会尝试着到外面的世界去挖掘机会。他们从不惧怕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不担心和不同的文化打交道会出现什么问题。英特尔公司的高层们,当初就极为厌烦以色列技术员的喋喋不休;此前决策层的每一个技术方案,都能被以色列人挑出错误来。然而,酷睿2这样一个革新产品,就是英特尔公司以色列团队的发明成果。因此投资商认为,以色列人這种处事方式,使得他们很少在背后非议他人或阳奉阴违地抵制工作,人们总是能当面知道所有事情,公司的整体效率实质上大大提升了。这种文化中蕴含的创新活力,缔造了以色列今天的强大和未来的竞争优势。

《创业的国度》读后感(第五稿) 篇3

——《创业的国度》读后感

今年8月,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向全省党员干部郑重推荐了3本书。阅读之后,我对《创业的国度》这一本书情有独钟、青睐有加。

以色列人口少,国土面积狭小,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多的是漫漫黄沙,干旱少雨,但是却在这种境况下开拓出唯一一个沙漠森林;没有自己的武器、航空工业和风险投资,但是目前几乎全世界都在使用他们制作出来的芯片和机器,引来众多风险投资家的目光;没有多少人口,但是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全欧洲的总和。以色列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依靠的是什么?《创业的国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创新!该书详细介绍了以色列最杰出的投资人士、创意人士和外交政策拟定者如何转化外部不利环境,积极打造拥有高度创意与企业家精神社会,创造出享誉世界的经济发展奇迹,深刻揭示了以色列人创造和拥有的辉煌,源于他们勤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真谛。抚卷深思,感慨颇多,以色列生动的创新实践,至少给予我们三点启示:

一是要始终树立创新理念。以色列人口只有710万,国土狭小,放眼世界,是个典型的小国,且长期饱受战乱之苦。但无论面对怎样的恶劣环境和艰难困苦,他们始终坚守创新理念,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激发自身潜能,在建国60多年的时间里,不仅没有在战争中消耗殆尽,反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战争时期如此,当代经济建设中依然,以色列人秉持着这种创新理念,凭借着敏捷的头脑、超强的经商能力,开 1

创了以色列经济繁荣发达的局面,在一小片土地上创造多个世界第一的奇迹,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二是要科学制定创新政策。作为一个典型的依靠创新为动力的国家,以色列在政策制定上独具匠心,虽然没有专门为创新或自主创新制定一个专门的政策法规,但对创新和自主创新的鼓励措施,却包含在许多相关的经济和科技政策、法规之中,如《投资鼓励法》、《工业研究与发展促进法》、《国家民用研究与发展理事会法》等法规;另外,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领域发展问题,各有关委员会给内阁的报告和建议里也都包含着大量的鼓励自主创新的条文和具体措施,这些法规、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以色列各个行业领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取得,对于以色列增强经济实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坚持培养创新人才。以色列“政治生态”环境严峻,境内资源贫瘠,能源缺乏,发展条件先天不足。因此,国家确立走“科教兴国”之路,国内高度重视教育,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每年的教育投入高达国内GDP的10%左右,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正是基于在人才理念、培养方式上重视创新、坚持创新,以色列国民的基本素质很高,创新能力很强。如果按照人口比例计算,以色列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以及在校大学生人数等指标,目前均位列世界第一位。以色列不仅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而且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长期以来,如何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资源的优势,一直是以色列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国策。可以说,在以色列经济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因素之一。

借外鉴内,以史资政。洪泽是苏北小县,陆地面积小、县

域人口少、科技能力弱、产业层次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起步阶段,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的考验,面临着周边县区咄咄逼人的竞争,面临着用地、用工、资金、环境等多重瓶颈的束缚,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与成功前的以色列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以色列以创新推动跨越发展的理念、模式、路径,尤其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研究、吸收、借鉴。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们洪泽县也是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新兴产业,有力有效地推动了产业转移升级。一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坚持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十一五”时期,共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6个,其中清华蜜胺、国铝高科、芳纶新材料等一批重特大项目进展顺利。二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牢牢抓住新兴产业这个创新转型的“主板块”,培育了新材料、新能源、软件三大新兴产业,发展了5家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个院士工作站和1个省级软件园,2011年荣获“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具竞争力县”称号。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累计申报并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5项,开发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产品6个,成为淮安市首家发明专利年申请量突破百件的县区,建设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1家,2010年跨入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行列。四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以创建全国生态县为目标,坚持节能降耗、控污减排双管齐下,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面推进生态优化,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一五”期间全县万元GDP能耗年降幅超4%,主要污染物减排达标,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已有4个国家级生态镇创建通过省级验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华丽转身,绘就“美丽洪泽、美好幸福”的新家园的宏伟蓝图,是我们面临的严肃而重大的课题。唯有秉承创新精神,积极借鉴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性经济发展经验,以争创转型发展示范区为目标,扭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强化创新创业驱动,才能更好地推进洪泽又好又快地发展。

大力实施传统产业转型计划。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大力扶持银珠集团、海珠公司、瑞特公司、宝利嘉公司等龙头企业加速要素集聚,推动其上规模、壮品牌、增效益;全力提升冶金机械、现代纺织等主导产业实现扩量提质,奋力打造盐化工区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和财政增收重要增长极,力促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到“十二五”末,传统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始终坚持新兴工业化第一方略,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抢占下一轮发展机遇的重要抓手,加速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在洪泽的布点,不断拉长接粗产业链,实现“引来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产业集聚效应,全力打造蜜胺新材料、航空铝型材、软件产业等“百亿级”新兴产业园,到“十二五”末,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税收达到60亿元。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发展计划。实施科技联盟、科技造血、科技孵化三大工程,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进“汽车身份证”扩大试点,压电陶瓷产业化应用等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全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实现倍增,达到2%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实现倍增,达到4%以上。

大力实施创新政策优化计划。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扶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基础上,出台力度更大、优惠更多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加强科技创新资金扶持,充分发挥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英飞尼迪风险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抓住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县创建契机,加大专利申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省软件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

上一篇:产业园宣传口号下一篇:生育保险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