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进步

2024-09-11

创新与进步(通用12篇)

创新与进步 篇1

1 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1.1 科技进步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催生出大量的新兴科技企业和行业。这些新经济实体打破了原有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灵活的经营特征,带动对融资方式多样性和创新型金融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促使金融业不断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反之,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对原本处于萌芽状态的科技创新锦上添花,推动科技进一步深化。

(1)科技进步促进了金融业的现代化。科技进步从两方面推动了金融业的现代化:一方面,科技的不断进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刷新了经营者的思维,而且推动了新行业的出现,孕育了大量的商机[1]。在将技术产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技术所有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融资问题,而传统的融资手段是基于传统企业设定的,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和缺陷,对新型融资手段的强烈需求,促使和推动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设计出针对新型高科技企业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以使高科技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风险较低资金来实施项目,进而从中获利。另一方面,以信息与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的服务生产和提供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效率[2]。金融部门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运用最多的少数服务行业之一,技术投入和信息通讯设备的运用使得金融机构生产率持续稳定地增长。(1)科技进步促使金融业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在引入科技之前,金融市场交易的报价和成交只能面对面地讨价还价和交割,服务效率很低,实现电子化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使得询价、报价、发布指令以及自动交易等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和质量,加快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节约了成本。(2)科技进步促使金融机构发生改革,提升了管理效率,改进了市场秩序。科学技术的渗入,使传统有形的金融机构逐渐被虚拟化组织所替代,电子化和网络化将分布于各地的金融分支机构联接为一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组织化程度。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也在新技术的冲击下由传统的直线式的结构逐渐转化为扁平式结构甚至是无边界组织,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从金融市场结构来看,网络化之前,世界各地市场是相互分割的,投资者只能在地理位置较近的交易所交易,而网络化之后,不仅一国国内分散的交易场所联接为一体,而且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也连为一体,交易过程不间断。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技术壁垒逐渐从生产和贸易等有形商品领域扩张到金融服务领域,有效地阻止了新企业的进入。(3)科技进步激发了大量创新型金融工具与服务的出现。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经济交流以及交易手段和规模的深化,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出于规避风险、降低成本以及获取利润的目的,金融机构有动机进行创新,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然而,市场瞬息万变,每时每刻都有新信息需要解读,传统的分析技术无法胜任,很容易错失投资良机。现代科技进步则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迅速提取数据背后隐含的信息,从而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有效地规避风险,并从中获益。

(2)金融创新对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显示科技进步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资金投入,尤其在社会化大生产时代,仅仅依靠银行融资是不够的,对资金的强烈需求,逐渐孵化出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纵观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次科技进步,都是依靠金融创新获得资金支持的。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经济起飞,都无一例外地与金融创新息息相关,早期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的铁路和运河建设,之后带动工业化进程的钢铁和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以及当代维系科技水平世界领先地位的“硅谷”等高科技产业群的崛起,都是金融创新的成果。金融创新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从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化需求和推动科学技术量的扩张及质的提高两方面来体现的[2]。科技民用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剧,对金融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创新的发展壮大历程来看,每一种新金融工具的诞生,都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金融衍生品市场远期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增强流动性及促进资本形成等功能,不仅提高了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促使资金流入到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而且使得金融体系更加灵活、有效和富有弹性,资源配置与资本流动更加合理和优化。

1.2 脱离科技进步的过度创新不利于科技进步

金融创新对科技进步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无可质疑的,然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却显示过度的金融创新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尤其是脱离科技进步的创新导致的对金融衍生品过度使用,很容易使金融衍生品成为投机工具,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在于,科技进步带动金融工程技术迅猛提升,使金融机构能够将许多不具有交易价值的资产进行打包、分割、组合、资产化,变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相应的投资者,这些创新活动并不是为了满足科技进步对资金的需求,而是出于从资产价格泡沫中获利的动机,最后这些没有价值的资产出现了偿付问题,引发的危机沿着资产链条传导到各金融机构,进而传导到整个金融系统,使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瘫痪,最终传导到实体经济,阻碍科技进步[3]。另外,金融衍生品作为一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承载着部分货币职能,能够影响货币需求,进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使得货币政策效力大打折扣,甚至失效。当金融创新脱离科技进步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被过度使用时,传统的货币政策就会失灵,经济系统就会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发从金融市场进入实体经济的危机。

2 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互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1)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逐渐走向一体化。金融市场动荡的加剧,使得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无法保证能够在市场中长期生存下来,而能够生存下来的,必然是那些拥有信息优势并能够准确解析信息内涵的企业,因此,如何从金融市场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成为金融机构竞争制胜的法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套利机会已经微乎其微,只有通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金融计算能力,才能在交易过程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将资金投入到最有盈利前景的项目上。对金融市场信息流的准确监测,不仅需要高水平的金融专业人才,更需要高科技设备,尤其是高效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使金融机构在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和快速响应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捕捉到微弱的交易信号,赚取利差。因此,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增长点已经转移到以高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传统产业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下逐渐趋于衰落,高新科技则一日千里,因此,金融机构出于获得“技术溢价”的目的,会不断追逐最先进的技术,为其提供满足其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从而推动技术加速进步。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这种良性互动会进一步促进科技和金融的创新,形成良性的呈螺旋上升的创新圈[4]。

(2)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趋向于相互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科技的不断突破,使金融机构可选择的投资项目增多,要处理的信息也骤然增加,客观上增加了选择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金融机构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板块,对技术从诞生到深化直至成熟整个过程提供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支持,以获得长期收益。科技进步也会服务于整个金融创新过程,在寻找机会阶段,科技设备高效的信息交流功能和收集平台使金融机构可以迅速感知市场动向,抓住机会,发现潜在需求,构造和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雏形;在研发阶段,不断地反馈新信息,进行工程化、模拟、改进以及销售预测等,降低失败风险和试销成本;产品推广时,科技系统的无边界网络和合意性检测功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产品推向市场。

3 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对策

通过前文分析,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但金融危机显示出二者之间关系并不总是稳定的,金融创新本身虽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脱离了科技进步要求的过度创新,会对经济造成破坏。我国金融业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运营技术落后,金融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交易程序和管理工作不规范,致使金融创新很难满足科技发展要求,阻碍了科技进步[5]。当前的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政府、行业和企业都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抓住机遇,努力将差距缩小,完善金融市场建设。

(1)坚定金融创新的步伐,完善融资渠道建设。我国持续30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相对于科技进步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步伐比较迟缓,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开发不足,难以满足经济主体的要求,使得很多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错失投资机会[6]。传统以银行为主导的投融资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由科技革命开创的新产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我国需要坚定金融创新步伐,改变传统的银行主导型投融资体制,把传统经营模式逐渐转化为更加灵活的现代经营模式,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抓住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经济机遇,通过金融创新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积极参与新科技革命。

(2)推进金融科技水平升级,建立实时高效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金融机构成功经营的关键是快速获取、加工和分析信息,通过及时有效地选择交易时机或报价来获得利润。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信息流动速度和复杂程度逐步增加,提取和解读信息的难度加大,仅仅依靠传统技术手段不足以准确解读信息内涵。因此,对于我国来说,首先,应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交易体系和组织形式,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主动加入到国际金融体系中;其次,大力引进技术和人才,提升设备水平,建立动态的、完备的数据库和预警系统,使之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而识别和诊断市场,调整参数,选择准确的交易时机,直至获得利润。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高深的数据挖掘技巧和瞬时追踪能力才能完成,离开了科技进步,是难以想象的。

(3)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高效的沟通平台。通过研究和积累典型案例,建立处于不同状态时的紧急应对风险对策库,为金融机构提供在不确定性时决策的可行性方案。加强信息部门与各管理部门的联系,建立沟通平台以迅速交换信息。遇到风险时,能通过由计算机技术、各种分析软件和决策程序等数据库和资源库,得到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提供决策依据、建议和参考。

(4)强化监管机制,完善相关法律。金融监管部门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监管缺失使得金融机构的贪婪性迅速膨胀,助长了投机氛围;信息披露不足,尤其是评级公司提供的信息不仅没有暴露交易过程中的问题,反而误导了投资者,破坏了金融市场本身的信用基础。我国同样存在监管不足及信息披露问题,我国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造成了金融机构新业务的交叉,增大了各监管机构的协调成本,导致出现监管漏洞。因此,为促进我国金融业现代化,需要通过完善监管的基础设施、技术和方法以及提升人员素质和监管能力来逐步改变这种监管机制,将风险控制在其发生的源头,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创新和交易流程,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强制信息披露,逐步推动金融市场良性发展[7]。

在金融实践中,金融创新并不是单向地、被动地受科技进步的影响,金融创新对科技进步同样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科技进步为金融创新提供软硬件支持和信息分析工具,金融创新则为科技进步提供资金协助,促使科技进一步发展,双方彼此的繁荣都有力地推动了对方的发展。因此,如何全面推进、深化科技政策和金融发展战略,促使二者更加紧密的对接,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我国应正视科技水平较低,资本市场发展落后的现实,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为科技进步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参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抓住发展机遇,鼓励和引导高科技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摘要:基于历史演进的观点对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剖析了二者互动发展的机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金融创新落后于科技进步现实,给出了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进步,金融创新,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应对金融危机,迎接科技革命[N].人民日报,2009-02-26(13).

[2]戴志敏,罗峥.科技进步对金融创新活动促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48-51.

[3]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2008(18):56-58.

[4]张育明.论科技与金融结合[J].理论探讨,2001(5):7-9.

[5]李正雄,杜涛.我国高新科技产业投融资问题探析[J].经济问题探讨,2005(7):104-106.

[6]刘歆,王洪礼,李会民.中国金融改革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8):33-35.

[7]黄国平,孔欣欣.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制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2):28-37.

创新与进步 篇2

这种传统是否可以启迪后人向更新的现代推进?于是另一个关键词——创新,便占据了更主要的位置。传统与创新无疑已成为人们讨论甚至是争论的焦点。

德国歌德说过:“要成长,你必须独创才行。”的确,一个人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必须要创新,人类如此,整个社会的进步也同样需要创新。

浩渺的天空中无数新星的发现,辽阔地球上美洲大陆的发现,远到太阳雨的观测,近到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都应归功于人类的不懈探索。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探索与人类如影随形,同始同终,它是人类伟大、聪慧的体现,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创新不但在科学领域,乃至文艺、思想等各个领域也都显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及非凡的力量。它像宇宙一样广阔,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不会在前人的屋檐下徘徊,才不会在前人的围城中困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伽利略打破传统宗教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理念,促进了科学进步,从而万古流芳。比尔盖茨放弃了哈佛的学位,致力于当时并不吃香的电脑行业,成为了世界首富。因为创新电灯取代了蜡烛;因为创新,楼房取代了平房;空调取代了风扇。因为创新人类社会日益进步。

创新与进步 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技术进步;金融中介效率;研究

一、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协同性概述

所谓的“金融创新”是一个很泛化的概念,或是一种形式,或是一种实体,狭义地说,可以视为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机构甚至金融市场的创生也扩散;从总体上来说,则包括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流程的创新。

相应的,“技术进步”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将实体经济机构看作是技术进步的载体,那么包括机构的一切活动要素都可视为技术要素,包括工具、技能、工艺、流程、要素等,在新的变量增加或陈旧要素被剔除的过程中,实现结构的优化;但结合我国经济实体部门来说,技术进步往往被理解为各种类型的知识积累、理念改进,对于现实经济的功能发挥,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并且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也承担着一定的验证风险。

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协同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演进形式看,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都是基于原有程度的不满,为了实现效率的改善而进行的量变,从形式上说包括新产品、新流程、改进度等。

第二,从演进机制看,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都存在一定的颠覆性,同时也存在正溢出效应。一方面,进步的基础来源于原有形式的弊端反应,另一方面,已有技术或金融产品存量作为研究的新型要素。

第三,从发展过程看,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协同性更加突出,在人类二十世纪的历史中,科技进步必然带动金融创新,本质上说,是科技进步带动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财富结构、形式、多少,进而为了满足市场而出现的金融创新;相应的,金融创新的能力也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力量,正是在新型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下,工业革命才得以在英国出现,这是一场技术与金融的完美联姻。

二、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

笔者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宏观经济体系的描述,实体经济生产部门通过资本(K)和人力资源(L)作为要素,即主要的投入部分,在市场行为中所得到商品、服务(Y),以上作为构建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要素。但事实上,除了实体经济生产部门的内容,还要引入技术部门、金融创新部门,并将各自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进行投入,可视为金融产品的存量(F);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详细区分一些外生要素,包括资本和人力资源内容。但相应的,技术水平的现状所派生的要素,以及金融产品现实存量,可以通过变量形式包括在内。假设aY,aA,aF,uY,uA,uF代表资本与人力资源在产品生产、金融创新部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可用以下公式表达出来:

其中,B和E分别为研发和创新的转移参数。考虑到技术研发与金融创新部门产出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可能性都存在,在此不对方程(2)、(3)中各要素投入的弹性系数进行限制。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它是将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的重要机构,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中介对金融创新、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就越大,甚至能够左右其运营效率。

三、金融中介效率分析

基于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行研究,来证明协同演进模式中确定性增长路径的存在,对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投入份额、人力资源等幂函数有直接影响。也就是说,金融中介效率的平均值与人力资源总量以及增长效率相关,并反映了金融产品和服务一定的竞争作用性。

通过变量平稳性以及协整检验,主要是为了避免谬误回归,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对各变量的自然对数时间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一旦存在时间序列不稳的现象,应该对参与的各变量进行重新协整。

OLS回归分析除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在10%的水平上显著外,其余各解释变量估计系数至少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调整后拟合优度达到0.93。F-statistic为64.08,Dubin-watson为1.60,但Durbin-Watson统计值介于上下界临界值之间,无法判断回归分析是否存在序列相关。

四、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经济性应用

当前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力规模、科学技术水平、金融服务能力三项内容,既是市场的主要构成,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检验对象。但毫无疑问的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市场经济体系前进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即便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不相符合的情况,但也属于正常弹性区间。事实上,无论是金融创新或技术水平保留一定的弹性强度,都可以实现对方的发展速度加;但同时,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不能够过分依赖对方,否则反而适得其反,出现经济衰落或技术倒退的现象,甚至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结合中国现状来说,金融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和中国金融中介效率之间有明显的正比例关系,中国大量劳动力资源所具备的“人口红利”特征,远远超过了基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生产力发展速度,也可以说,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对金融中介效率具有明显的不良作用。但同时,近年来中国金融中介效率的不断提升,也为鼓励金融创新奠定了条件。从未来发展角度说,要大量培养金融创新性人才,通过积极的金融手段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避免由于金融创新的不适应性,造成技术进步的不利情况。

参考文献:

[1]朱淑珍.双刃剑:金融创新中技术进步的影响[J].上海管理科学,2002(02):58-60.

[2]Zvi Bodie.中国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前景展望——2001年中国金融国际论坛发言集萃[J].世界经济文汇,2003(02):68-70.

[3]李媛媛,金浩.金融创新、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6):497-501.

[4]李媛媛,金浩,张玉苗等.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与实证[J].经济问题探索,2015(03):140-147.

创新与进步 篇4

目前,对知识产权资源的创造、占有、运用和流动,已经成为各国取得竞争优势和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所在。鉴于信息通信行业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分布特征,信息通信企业已经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主体,这就要求我国的信息通信企业要获取并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除了组织自身要创造并集成大量的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专利成果,还必须以开放式的心态积极探索和整合组织的外部资源,尤其是国际间信息通信领域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利成果资源。

伴随国际企业间竞合环境的构建,企业之间知识产权的协作和知识产权交叉许可日渐频繁,企业创新范式也逐渐经由传统的对公司研发组织的控制,即封闭创新范式向开放创新范式转换,而这种范式的更迭使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开放式创新。因为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通信企业仅仅依靠内部资源进行高成本的技术创新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通信市场的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由此,“开放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信息通信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

在传统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中,知识产权的运用主要是维持和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即通过合法手段来排除竞争对手,以达到保护企业的作用。因此,传统通信企业的专利基本被视为一种进入壁垒,没有作为一种协作和盈利的资源。但在互联网时代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应将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作为能直接增加公司市场价值的盈利资产,通过交叉许可扩大企业知识产权的占有领域和行动空间,将知识产权资产上升到公司的战略层面,形成一种开放式创新环境,将封闭的知识产权资源释放出来,并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将知识产权与企业的商业模式融合起来,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与商业模式杠杆间的融合奠定企业核心价值能力。

以我国最具有创新能力企业之一的华为公司为例,在近期华为与三星专利诉讼大战中,华为始终坚持“开放式创新”的理念。华为公司认为,行业内友商之间应该通过开放式的创新,共同推动产业进步,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也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智能手机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行业内有大量的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以保障合法的技术共享。

本着这一理念,华为多年来积极与行业内其他专利持有人进行谈判和交叉许可,先后与几十家业界友商签署了许可协议。华为希望三星尊重华为的研发和知识产权成果,停止在未获得许可情况下的专利侵权行为,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华为一起推动产业进步。

信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信息、技术、人才的跨国流动,也推动了知识产权要素的全球配置。对知识产权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已经成为各国取得竞争优势和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所在。信息通信企业作为国家在信息经济时代的重要创新主体,由于信息通信产业链的分工及其标准的全球分布特征,使得企业要获取并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除了组织自身要创造并集成核心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专利技术外,还必须探索和整合全球信息通信产业链知识产权标准化下的开放式共享与合作机制。

全球信息通信领域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得益于全球的信息通信行业以开放创新的思维,相互实施了大量的专利交叉许可,这是保障信息通信领域合法技术开放与共享的重要途径。伴随全球信息通信企业间专利交叉许可、标准共享和知识产权转移的日渐频繁,我国信息通信企业应当深刻思考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范式,即如何由传统的对公司研发组织的控制,即封闭创新范式向开放创新范式转换,而这种开放式创新范式的更迭要求我国的信息通信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的大背景下,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卓有成效地管理与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篇5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本课设计意图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〇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〇辩证法的本质。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

〇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

〇辩证的否定观与书本知识和权威思想的关系。

〇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〇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运用

〇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〇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〇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能力目标

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辩证的否定观并不是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扔掉书本,蔑视权威,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敢于怀疑,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新是

200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提示与建议: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表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提纲

框题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〇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〇尊重书本知识。

〇尊重权威。

〇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〇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〇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〇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〇关注变化的实际。

201

〇突破成规陈说。

〇破除落后观念。

〇注重研究新情况。

框题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技术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

〇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〇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〇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〇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本课的逻辑结构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

根据课程标准,第十课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含义——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法在对现存

202

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其否定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关注变化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

学习了这一目,要求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做到既要学好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既要立足实践,关注发展着的实践,又要解放思想,敢于破除落后观念和思想意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本框设计了三个目。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刨新开辟出了广阔的劳动对象—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实质之所在。培养怀疑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这一框主要是谈创新的哲学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这二者都是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分析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这一框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从实践的层面上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针对辩证否定的性质,举出几种否定的事例让学生辨析,要求学生了解辩证的否定并不是外力的作用,不是人对事物的否定,也不是外力对它的否定,更不是外力对事物的毁灭或排拒,而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第二个探究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正像俄国曾经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那样,为了明天而抛弃和毁灭昨天的一切,203

达是错误的。第二问应当告诉学生我们理解的否定观是辩证的否定观,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就是扬弃。这两个探究活动中的否定观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第三个探究活动,以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治疗烧伤为例,告诉学生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迷信权威意见,勇于探索,刻苦攻关,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的这种做法符合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要求。建议让学生收集有关事例,可以作进一步论证。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以社会历史发展为例,说明社会历史的暂时性。主要让学生理解,世界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真理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下它们的脚步,它们都是不断地发展的,人类社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会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个探究活动,引入南宋朱熹和明代陈献章的两段话,第一问要求学生明确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能提高认识,才能进步,才能实现创新。第二问有一点难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敢于破,只有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立,“破”和“立”既有区别,又要联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实际,探讨对于书本知识的怀疑,敢于向书本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第二框,创逝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为学生讲述了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刻苦攻关,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攻克了这一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的故事。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只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引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曾经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难题。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理论创新能够带来制度的创新和变革。“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新理念,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带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向,从而活跃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列出与不同的实践活动相对应的三种思维方式,旨在说明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第二个探究活动,列举人类文化的许多成果,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人民群众创新的结果。除了所列举的文化名著外,其他更多的文化产品,如雕塑、建筑、电影等也都属于文化进步的标志,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

204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辩证否定观

关于“否定”的含义,学生通常会从生活的角度理解,现在要让学生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否定观,就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弄清以下几点。

明确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理解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都是外在的否定,即外部因素对一定事物的打击或破坏,因而否定造成了一定事物的灭亡,是联系的终止和发展的中断。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通常一谈“革命”、“批判”,总会使人联想起完全否定或彻底否定。而在哲学的意义

205

上,“革命”和“批判”是任何创新必须要有的基础性环节,因为没有对现存事物的批评、重新认定,就不可能推动新事物的产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问题。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辩证法看来,世界永远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迟早要被否定的。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前进发展的杠杆,它最能体现出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因而列宁把它看作是辩证法中最重要的因素。

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的作用。

创新作为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活动,它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为其开道。怀疑与批判,就是以辩证否定的观点来对待一切,要破旧立新,以新质代替旧质,这是创新的内在要求。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待于扩展与深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绝对”、“永恒”之类的东西。因此,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不要为成见和权威的观点所束缚。创新是对已有认识的突破与超越,因此,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一只昆虫踩死,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呢?这是一种否定,是一种来自外力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这是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否定。辩证法所说的否定不是指这种情形。

恩格斯说:“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

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不是事物外在的否定,而是其内在的否定;不是他物对此物的否定,而是从此物自身中发展出来的否定,即此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例如,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但在生命自身中就包含着死亡的因素。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2.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母体中生长起来的,是以吸取并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东西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的。因此,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一切的否定,而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即保留旧事物中某些积极的东西于自身之中,从而也就把自己与先前的旧事物联结起来。

在形而上学看来,要么是肯定一切,绝对肯定;要么是否定一切,绝对否定。因此,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从零开始,从空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新文化,这是荒唐可笑的。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世界文明的大道而出现的。社会

206

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但社会主义又保留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中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3.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如何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我们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5.如何理解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所谓“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是指要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为任何事物对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对于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因素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在现实事物自身中,总是潜藏着内在的矛盾和否定性因素,随着事物自身中的否定性因素的成长,以前现实的东西就会成为不现实的,就会丧失自己存在的必然性、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这种正在衰亡的现存的东西。因此,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所谓“否定的理解”,就是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变化,着眼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孕育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新事物的产生和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去理解。因此,真正的辩证法决不安于现状,决不是为了“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的辩护工具,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6.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持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术压倒。”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他们的观点道出了怀疑与创新的相互关系。

创新者的成功就在于他们在别人不觉得可疑的地方产生了怀疑,在别人不敢怀疑的地方提出了疑问。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开山斧,没有它们,创新之路将无法开辟。

207

其实,一部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怀疑、不断创新的历史。哥白尼不对地心说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日心说?伽利略不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观念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自由落体定律?爱因斯坦不对牛顿时空观提出批判,他又怎能创立相对论?李政道、杨振宁不对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提出质疑,他们又怎能发现这一定律不适应于弱相互作用呢?因此,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7.怎样理解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

“破”和“立”的关系,一方面,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只有破旧,才能立新,要坚持“破”字当头,敢于否定一切旧事物,以新质代替旧质,积极推动事物发展。另一方面,“破”不是全盘抛弃,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旧事物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8.怎样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作为青年学生,在日常自我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大胆质疑。

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容易发现真理。勤思多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提出的想法、见解和设计方案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要怕。要立足于已有知识,但又不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对已有理论既坚持又发展。

9.怎样自觉地防止批判性思维带来的消极方面?

批判性思维在人类认识和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的思维还欠成熟,如果不恰当地运用批判性思维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对常规和传统不加分析的否定,或者批判过头而新的正确结论又不能及时产生。个别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意见,往往是一接触便有一种怀疑和拒绝的态度,喜欢提出和集体决定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意见,怀疑教师讲的是不是科学的,认为家长的意见都是“过时”的老一套而加以抵制。这是违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胡乱怀疑,将会使学生很难产生新思考,获得新发现,我们应该自觉地防止这种倾向。

0.怎样理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无论科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创新。

首先,人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是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大自然中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种种现象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其中奥秘的欲望,当人们由此去探索,并试图把握世界、理解自然时,科学就开始了它的历程。

其次,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学认识。科学中内在的这种批判精神,正是促使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其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本质特征。

208

再次,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将它们置于科学理论的审查之下。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创新使科学家不唯书,不唯上,不屈服于外来压力,也不迷信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怀疑,勇于突破。

1.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例,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思考长达12年之久,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最为重大的创新和发展。

正是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高速通道,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2.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是指思维主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的模式和方法。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容决定了思维的内容,同样,客观事物的特点,也决定了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发达,这就决定了那时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是朴素的、直观的、猜测性的。到了近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的发展与其相适应,而科学的起步是由分门别类搜集资料开始的,这就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大工业的出现、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取代旧的思维方式。

格斯所说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它告诉我们,实践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正是实践的创新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建议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每框各l课时。

教学方法建议

.讨论法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主要采用讨论法。关键在于教师提出能引发思考、能引起争议的恰当的问题。

2.事例列举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主要采用事例列举法。如列举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事例,列举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事例,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

209

革的实践成果等。

3.联系前面所学内容理解本课知识

如运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结合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帮助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4.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理解

通过讨论“外力否定”的材料,明确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一个界限。

通过讨论“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材料,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二个界限。

结合理解“专家点评”,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此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讨论三个递进的问题:我把虫子踩死,大风摧折了庄稼,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运用第八课发展的观点来思考,是不是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这样的?“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这是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我把虫子踩死”这是某种否定,这是从外来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探究活动2:“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按照“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的那样,结果会怎样?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是否抛弃了过去的一切?“文革”时期我们对过去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们身边有没有和‘‘无产阶级文化派”、我国“文革”时期”类似的情况?

让学生明确,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主张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

探究活动3:“为什么说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能够突破传统疗法,提高烧伤治愈率?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此探究活动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迷信专家的意见?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不要书本知识,不用尊重权威,抛弃专家的一切意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和权威?你能否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并分析说明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210

让学生明确,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成功的原因在于,不迷信专家的意见,坚持独立思考,刻苦攻关。说明的哲学道理是,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探究活动4:“有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状态,有没有永恒的不再被丰富、发展的认识和真理?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还会向前发展吗?”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并认识到,无论是自然和社会,还是认识和真理,都是永恒的不断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探究活动5:“怎样理解‘破’和‘立’的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让学生列举出与教材所引朱熹、陈献章观点相同的名言警句,深入理解怀疑和批判精神的作用;讨论怀疑和批判、“破”和“立”的关系,从而认识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和批判要以怀疑为前提,从质疑开始。

探究活动6:“想一想,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由教师选取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探究活动7:以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例,“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

建议此探究活动运用两个方法:复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让学生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进而理解理论创新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先导作用。

探究活动8:“想一想,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什么?”

学生理解这一抽象观点会有一定困难,建议由教师准备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理解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创新。让学生了解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探究活动9由教师选取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讨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关系,能够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划清界限。

211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方式建议

.对学生收集关于迷信权威的危害的事例,以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以及收集质疑、批判、创新的相关名言警句等参与作用作出评价。

2.学生就“如何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问题撰写专题小论文,对学生的思想收获作用评价。

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说:“自古以来,创新学派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他们一眼看出一种新东西,就抓住向老古董开战。……从来创立新学派的青年,一抓到真理,就藐视古董,有所发明。”在其后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又大讲青年人的创造问题,一口气列举了29位古今中外青年发明彖、创造家的事例,说:“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不要被大学问家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毛泽东特别重视和鼓励青年人创新。他号召和倡导青年人积极主动创造,不要受名人、权威、有地位的学问家的束缚。

2.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

在生物进化中,一个物种转变为新物种,在新旧物种之间有一条确定的界限。然而,在新物种否定旧物种时,不仅不排斥而且必须保留物种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的保留是新物种适应于新的条件、维持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在新旧物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联系。

新的社会形态克服了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建立了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但同时也保留并改造了在旧社会形态中业已存在的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成果。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体现着辩证否定的“扬弃”。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这是对铁的否定,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又是对铁的保留。生物物种进化的过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一种不断扬弃的过程。

3.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如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思考提示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或者是虚无主义,或者是复古主义。虚无主义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否认传统文化能够为现代化提供任

212

何有益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主张我们的现代化应该在一片空地上建立起来。复古主义的态度是片面抬高传统文化,企图以旧的价值尺度要求和衡量新的历史进程,这实际上是否定了现代社会与旧社会的本质差别。

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或者采取全盘西化的态度,或者采取闭关自守的态度。全盘西化的态度一方面把现代化同民族固有的文化绝对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因而把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西方文化直接移植于我们民族的过程。闭关自守的态度则绝对地排斥外来文化,特别对能体现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这实际上是不思变革、抱残守缺的。

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要求的是一种科学的批判继承态度。

在对待文化遗产上,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要“洋为中用”,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4.一切事物都是由肯定走向否定,为什么又说“否定一切”的说法是错误的?

思考提示

辩证法认为,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把否定与肯定之间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凡是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凡是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或者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正确就是绝对的正确,错误就是绝对的错误,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一切事物。

5.结合一些产品创新的事例,提炼出从多角度质疑、实现创新的方法。

思考提示

比如,对一个问题可以这样思考:

能否他用?

能否借用?

能否改变?

能否扩大?

能否缩小?

能否代用?

能否调整?

能否颠倒?

能否组合?

……

总结得越多越好。

6.邓小平非常关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群众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

213

用以指导群众实践。如对待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做法,曾经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当时争论的焦点是,这种做法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作为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满腔热情地支持这一新事物,并总结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

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学习邓小平的什么思维品质?

思考提示:

应该学习邓小平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善于总结群众的丰富实践经验,开拓进取,有创新意识的思维品质。

对现实中涌现的新事物,要保持求知的欲望和敏锐的感悟,是激发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因素。

六、教学资源链接

名词解释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肯定的一面是一种同一的自身联系,而不是否定的东西。否定的一面是自为的差别物,而不是肯定的东西。”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原有的性质;如果否定方面在斗争中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身的反面,实现对自身的否定。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所揭示的事物的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也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肯定和否定这两个对立的方面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所谓相互依赖,是指二者互为前提,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各以其对立的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无肯定即无否定,无否定即无肯定;黑格尔说:“人们总以为肯定与否定具有绝对的区别,其实二者是相同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为否定;反之,也同样可以称否定为肯定。同样,譬如说,财产与债务并不是特殊的独立自存的两种财产。只不过是在负债者为否定的财产,在债权者即为肯定的财产。同样的关系,又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即是同一条往西的路。因此,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

所谓相互渗透,是指二者相互包含。一方面,肯定之中有否定,因为事物要维持自身存在,必须通过运动过程才能实现,而运动即是对自身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之中有肯定,因为否定必须通过吸取和依靠现有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才能实现,而这正是对事物的肯定。

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无论是事物自身的状态还是人对事物的态度来说,都

214

是如此。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样也就否定了它是“那个”。如果对一个事物只是作出单纯的肯定,而不顾及到此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差别,不顾及它的否定方面,那么,这样的肯定就是不完全的、僵硬的、无生命力的。例如,当我们肯定某人所犯的错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时,也就同时否定了它属于敌我矛盾。如果我们不清楚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之间的差别、联系以及它们互相转化的条件,那么,我们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肯定性论断就缺乏确定性和可靠性,因而是不完全的、无力量的。

人们对事物作出的任何一个规定都是一个肯定,同时也就是某种否定,因为任何规定都是确定一种界限,肯定某事物于一定界限之内,同时就意味着对于这个界限之外的事物的排斥。我们肯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于同它相对立、相区别的社会的否定,即否定资本主义,也否定成熟的共产主义。不同时具备否定性的肯定是不可理解的。

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也就是肯定。光明不是黑暗,某现象正因为不是黑暗才是光明,否定了黑暗就肯定了光明。对谬误的否定也就是对真理的肯定。批评是对错误的否定,而真正善意的批评则是“治病救人”。通过批评否定错误,这是治病;通过批评,让被批评者“恢复健康”,这又是“救人”。所以说,批评这种否定也是一种肯定,不仅从“救人”这种积极的出发点来讲是肯定,而且从开出“治病”的药方、指出克服错误的途径来讲也是肯定。

恩格斯曾以“零”为例,精辟而深刻地说明了否定即肯定的道理。“零”是对任何一个确定的量的否定,但它作为一切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限,作为能够既不是正又不是负的唯一真正的中性数,它本身不只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数,而且比其他一切被它所限定的数更重要,有更丰富的内容。甚至温度表上的绝对零度也决不代表纯粹的、抽象的否定,而是代表物质的十分确定的状态。

2.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

215

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抛弃旧事物的糟粕,继承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扬弃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螺旋式、波浪式前进上升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肯定,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则是促使事物发展和转化的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斗争着。否定的方面战胜肯定的方面并取得了支配的地位,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否定的因素发展的结果,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一般地说,在事物发展的总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时,往往重复出现旧的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不是单纯的循环运动,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波浪式的前进上升运动。由于事物内部新旧两方面的矛盾和斗争,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曲折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新事物可能遭到暂时的失败,旧事物可能取得暂时的胜利,甚至被克服了的旧事物还会在一定条件下复生。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新事物的胜利,事物的上升、前进运动则是永恒的,绝对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最初由黑格尔提出。马克思、思格斯总结了当时各种科学的最新成就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身,论证了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普遍规律。

相关资料选辑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邓小平理论产生,就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结晶。

从否定错误中开辟新道路的勇气。

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对旧有的错误的东西进行否定,这需要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在这方面邓小平堪称表率。在粉碎“四人帮”后,面对很多人认为毛泽东的话句句是真理,否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是“砍旗”,就是否定毛泽东思想;面对当时的中央负责同志主张“两个凡是”,邓小平坚决否定“两个凡是”,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最大成果。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高明和伟大之处在于:把“否旧”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旧的事物,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抛”、“扬”结合。例如,在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他以否定命题的形式多次阐发了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他说,贫穷

216

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等。这样,他一方面是用排除法来弃这些非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同时又以否定的形式来思考和表达肯定的内容。比如,他对贫穷的否定就是对富裕的肯定,对忽视发展生产力的否定就是肯定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观点,这种创新是从原有基础上发展、升华来的,既对过去的结论有一定的继承,又对过去认识上的解释,这是邓小平创造智慧的过人之处。

从经典结论中发展新认识的睿智。

邓小平不拘泥以往的结论,善于对已有的结论根据形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拓展、延伸出新的认识,把过去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境界。

——根据形势的发展拓展已有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列主义的一个正确的结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提高,对这一理论认识也应有所不同,因此,邓小平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判断,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结论更符合当代的实际情况。

——根据现实情况界定过去的提法。社会主义分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毛泽东对此也有过不同的论述,但从以前的苏联到解放后的中国,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到底处于什么阶段,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认识。邓小平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似乎与斯大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有些“倒退”,但实际这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发展。

2.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基本特点

其一,创新与怀疑批判精神相结合。

毛泽东从青少年起即具有怀疑与叛逆的思想和品格。成为中国革命主要领导人后,他依然保持着对许多事物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劲头。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都发端于对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怀疑。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在各个领域都保持着不竭的怀疑习惯和批判精神。

其二,创新与反对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相结合。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勇于创新,敢于反对教条主义的最早檄文。建国后,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同时反对奴隶主义。毛泽东在1958年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批示中明确提出了“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的口号。他认为,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死人、活人,都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他谈到不要迷信神仙,不要迷信洋人时说,相对别的星球,我们就是神仙;相对外国人,我们就是洋人。他指出:“对于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不能抄书照搬。”他号召:“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

其三,创新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毛泽东是一个最具独立思考品格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不崇拜偶像,对一切事物和现成理论保持不随波逐流,坚持

217

不人云亦云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态度。毛泽东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3.掌握创新的方法

笛卡儿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要树立创新意识,必须掌握相应的方法。

量变质变方法。创造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爱迪生一生能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主要是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

类推的方法。如飞机摹拟鸟的飞翔,摩天大厦摹拟人的骨骼等。这种方法要求丰富的联想力和较深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方法。应用较多的是相加的方法。如生物加进化论、铅笔加橡皮等。当然,科学的创新方法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但作为一种方法,其原理基本如此。

物理方法。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等。

化学方法。运用化学原理创造出新的化合物。如诺贝尔发明安全炸药,巴斯德发明消毒法等。

4.衡量学生创新能力的标准

善于观察,并能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表达。

敢于对权威性的观点提出疑问。

凡事喜欢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能耐心听取别人见解并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

能发现事物与现象间的逻辑联系。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

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是从失败中发现成功的启示。

学习 进步 创新 篇6

周光召院士1993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章”,1994年被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中国杰出科学家”称号. 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他还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香港大学等6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他目前是美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院士,是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

做学问一定要刻苦,要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有成就的科学家的共同体会.刻苦和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有一些同学学习非常努力,甚至废寝忘食,进步仍然不大.这说明学习不仅要刻苦,还要得法.

学习有两种方法,模仿和创造.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模仿是必要的,没有它就不可能认识新事物.比如老师讲了一条定理并按照特定的推理顺序分析范例,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思路照葫芦画瓢地去解习题,这就是模仿式的学习.但是如果只满足于模仿,即使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能说就是全学懂了.有时只稍稍改变一些条件,题目的模样与老师讲的例子稍有不同,有些同学就一无所知,手足无措了.

学习要从模仿开始逐步向创造过渡.每当学习一个新的东西,先按照老师讲的去做,通过模仿来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然后对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敢于问一个乃至几个为什么,敢于改变各种条件,重新进行观察和推理,通过变化来发现哪些因素是关键的、主要的,使之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东西.用这种分析研究的态度来学习才是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习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讨.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储备牢固,应用灵活自如.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中学时代养成的习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终生都会受到影响.希望同学们从中学开始就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勇于创新的精神,再加上健康的身体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来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创新与进步 篇7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为积极影响, 第二个方面为消极影响。矛盾即对立与统一,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是对立的关系, 积极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消极影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换。

(一) 积极影响

科技进步与创新,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组织结构按其工作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即战略层面, 主要由高层管理者操纵;战术层, 主要由中层管理者控制;作业层, 是企业的基层员工, 负责与生产产品相关的具体事宜。信息技术的发展, 加大了管理的幅度, 精简了参与管理的中层工作人员, 实现了高层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直接联系, 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 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 节省了信息传递的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

科技进步与创新,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信息技术的发展, 将员工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员工有了充足的时间提升自身素质, 企业的员工精神风貌获得了极大的改观;信息技术的发展, 拓宽了员工的诉求机制, 使员工与领导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 实现了企业的透明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员工之间可以共享企业的资源, 加强了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性。

科技进步与创新,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企业的管理策略具有深远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 其管理策略的制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及时的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 增加了管理者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 节省了获取信息的时间, 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加速了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步伐;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决策者能在适当的时机获取适当的信息, 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科技进步与创新,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信息技术的发展, 改变了企业之间的传统竞争方式。企业由以往的以产品和质量的竞争转变为企业品牌的竞争, 由以往通过批发商批发产品的竞争转变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竞争, 由对供应商的被动选择转变为经过认真思考与比较之后的主动选择。此外, 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催生了新的经济体, 如邮政储蓄、电子商务、快递服务等等。

(二) 消极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有弊, 企业在依靠信息技术的进步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企业发展中的弊端。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影响了组织内部的情感。信息技术的发展, 虽然加速了员工之间信息交流的效率, 但减少员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疏离了员工之间的情感, 当员工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 不能进行及时的有效调节;第二, 信息技术传播信息的数量和种类难以控制。信息技术的发展, 拓宽了信息流通的渠道, 但是信息的质量有好坏之分, 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得到及时的传递, 能提高企业的效率,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在公司内部流传,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造成员工的心理负担, 如八卦新闻、小道消息等等;第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决策者获取信息的信息量, 但由于互联网技术是一个开放的领域, 信息种类繁多, 真假难辨。决策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从海量的信息中甄选真实可靠的信息, 做出符合市场

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决策。第四, 加剧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常见的恶性竞争的手段有两种。第一种为价格战。生产效率的提高, 企业不再满足于本地市场, 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成为了企业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企业要占领市场, 最直接的手段即为价格战, 通过降低商品的价格, 击垮同类型的企业, 充分占领市场之后再调整价格。价格战是应用较广的恶性竞争手段之一。第二种恶性竞争的手段为贸易保护。为保护本地区的企业不被外来企业击垮, 企业之间会开展贸易联盟, 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贸易保护。贸易保护过头, 便形成了恶性竞争。

二、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实例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较为成功的信息技术方式为电子商务和远程办公。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了一些新的经济发展体, 如网店。电子商务主要应用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远程办公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的发展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及时采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科学技术手段。

(一)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的新的经济发展手段, 大家熟知的“网上购物”即为电子商务的一种表现形式。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从通信的角度来说就是利用电话、电脑或其他媒介手段, 将企业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传递给消费者;从企业流程的角度来说, 就是运用网络技术自动完成商业交易;从服务的角度来说, 电子商务是加速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服务传递速度的工具。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即为成功的电子商务案例, 他开创的B 2B、B 2C等网络交易平台, 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购买世界各地产品的构想。

(二) 远程办公

远程办公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另一产物, 开创了企业管理的新模式。远程办公实现了坐在家里办公或旅游途中办公的愿景, 不仅节2省0了14办年公空第间1, 1更期在中一定旬程刊度上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压力, 调时节了代家庭 (氛总围第, 有5利70于期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远程办公实现T了i跨m国e公s司对国外子公司的直接管理, 有利于总公司决策的及时传达与贯彻;远程办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量, 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三、结束语

本文是关于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论述, 文章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做了正反两个方面的概述, 得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利大于弊的结论, 后又通过具体的实例“电子商务”与“远程办公”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 现代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管理企业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影响, 避免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现代企业的管理必然会走向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严海燕.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J].企业文化 (下旬刊) , 2014, (2) .

[2]白山稳.电子商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0, (4) .

[3]刘佳佳.浅谈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 2013, (9) .

[4]张新生.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J].河北企业, 2012, (8) .

创新与进步 篇8

一、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管理层的结构单一, 一般由专职人员组成, 由此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 大部分技术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难以参与管理, 这种现状不利于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发展和科技进步。

相比之下, 法国的现代企业更善于利用科技进步和创新, 其颁布了《技术创新和科研法》等政策, 用于现代企业进行创新的理论指导。芬兰、丹麦等国家及时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 也推动了现代企业的发展。而韩国作为后起之秀, 通过制定《科技振举法》、《技术开发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使得本国企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做到有法可依, 因此国家的经济实力也跻身于亚洲乃至世界前列。

由此可见,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尤为重要, 蒸汽机的发明、电机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 近代史上这三次革命都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落后生产力逐渐被先进生产力所取代, 都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引起的, 由此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首要因素。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1. 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利于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日益加快, 促使科技发展的进程更为迅速, 只有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在现代企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处于有利地位, 并且将市场导向当作准绳,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创新, 不断的发展新的生产力, 运用科技的进步以支撑企业获得更高的回报。企业只有将各种创新资源有机的结合, 汲取经验教训, 形成本企业产品的新型概念, 摆脱以往的陈旧理念, 并且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科技竞争力, 才会在经济角逐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2. 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即可持续发展才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要求的经济增长模式, 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与此同时, 还要肩负起社会责任, 做到以人为本, 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 积极响应回报社会, 这也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一种特殊表现。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是使企业的人、财、物实现最优配置, 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多的回报, 避免尸位素餐和生产资料的浪费, 这就需要企业加强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利用科学手段实现这一目标。

3. 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个体经济实力

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个体经济, 生产力都是衡量企业竞争实力的决定性因素, 它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 因此个体经济想要提高竞争实力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先进科技技术, 使得劳动时间缩短, 生产资料最大化利用, 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进而企业才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部分企业通过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已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例如有研硅股, 中国最大的国际半导体材料基地, 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英寸鬼精抛光生产线的企业, 其不断进行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 全面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 并且将继续保持在国内半导体材料的技术领先地位, 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

三、针对加强现代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效措施

对于加强现代企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主要有三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另一方面是企业本身的结构调整, 最后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针对国家的宏观调控, 可以通过法律手段, 比如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法案,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用以推动现代企业的科技进步。并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企业实行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根本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 这种变革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这种变革直接影响到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可以出台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通过改善融资环境、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对促进自主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企业本身结构的调整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并且管理层次要有创新意识和灵活性, 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 使各部门与单位间形成一条联通的纽带, 更有效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要求企业要有市场意识和预测意识, 及时调整自身管理经营模式。并且通过不断学习先进知识来推动科技进步, 企业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载体, 要积极与各种文化制度的龙头企业交流学习, 取长补短, 为自己的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积累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 个人也要加强知识储备, 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科技人才构筑科技技术, 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科技人才的储备, 由此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做到融会贯通, 提升交流的灵活性, 积极与各国文化相互交流, 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体制。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是对现代企业的竞争局势以及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 进而阐述了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并依此根据笔者的分析提出了有效措施, 我国企业必须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代企业的竞争日渐激烈, 因而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 各国之间竞争的重心更多地偏向科技的竞争, 因此必须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的科技进步与创新, 使之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才能在当今世界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将简单介绍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现状, 以及国外运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成功的案例, 并进一步阐述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进而提出有助于我国现代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影响

参考文献

[1]果洪迟.现代企业管理新趋势[J].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8, (2) :11-13.

创新与进步 篇9

《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交通运输业”领域创新坚持走以提升系统协调能力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低能耗汽车方面, 通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攻关, 在整车技术集成、动力总成和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 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缩小了国内外差距, 实现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 基本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 部分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研发平台, 初步构成了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研发体系。在技术标准、测试技术、示范运行等方面有较大进步, 建立了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的标准体系与公共检测试验平台, 实施“十城千辆”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程, 实现了小批量电动汽车整车生产和商业化示范运行。

一、优先主题技术方向的任务落实

《纲要》颁布以来, 各部门、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纷纷出台相关规划, 有力保障了本优先主题技术方向的顺利实施 (见表1、表2) 。

1. 优先主题技术方向的科技投入

《纲要》实施以来, 在低能耗汽车领域, 973计划针对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 主要在内燃机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相应安排了“均质压燃、低温燃烧”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和高效、节能、低碳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基础研究2个项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国家973项目安排2个研究课题。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 交通运输领域部署了电动汽车、高速列车、磁浮列车、汽车动力总成、城市轨道交通、船舶装备、交通安全、智能交通等重大及主题项目。其中, 低能耗汽车领域累计安排47个课题, 新能源汽车领域累计安排课题403个。

在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领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累计安排课题33个。

同时, 各汽车工业重点省市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积极响应《纲要》任务部署要求, 相继启动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地方科技专项工程, 以提升汽车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加速研发成果产业化。通过重大科技举措的实施为汽车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在地方政府推动下, 福田、徐工、中国重汽等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低能耗特种重型车关键技术攻关。

2. 支撑保障条件的落实情况

为落实《纲要》重点任务与要求, 坚持在开放环境下推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战略部署, 在开放中创新, 在合作中共赢。在低能耗汽车领域,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针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 在内燃机、汽车轻量化等方面进行部署, 相应安排了“先进柴油机、直喷发动机、排放后处理、生物燃料、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重型汽车变速箱、汽车轻量化”等方面的科技合作项目, 共设立24个项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中美两国共同成立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将清洁能源汽车作为首批优先研究领域之一;科技部与工信部和德国教育部建立了中德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示范平台;科技部与美国能源部等10余个国家的政府部门联合倡议成立国际电动汽车行动联盟;中国与法国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持续开展国际合作, 进行研发与示范应用。这些科技合作, 扩大了我国科技对外影响力, 充分利用了全球科技资源, 提升了我国的科技水平。

为使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需要汇聚全国科技优势科技资源, 国内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院校等432家单位的1.46万科技人员参与研发工作, 建立了40余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构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试验台和实验系统。另外, 研究课题的主要参与者大多为中青年技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在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选择有一定国际合作基础的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 围绕应用开发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一批国际合作基地。同时, 加强和扩大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的战略合作, 鼓励和支持在其地方建立研发和转化基地。

在人才建设方面, 国家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给予全方位支持。同时通过课题研究, 培养本土的青年研究人才。以上海为例, 每年选拔和培养100名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 100名科技启明星。

3. 任务部署和落实中的经验和不足

(1) 主要经验

(1) 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以产权为纽带联合共建技术中心或中试基地, 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了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与产业需求有效结合

针对汽车关键技术, 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科技计划。在实施过程中, 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多项产品均实现产业化, 有效带动了汽车产业发展。

(3) 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 加强项目过程控制

各承担单位立足本单位实际情况, 成立了以企业技术负责人牵头的课题组。实施例会制和月报制, 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调整工作计划, 并制定相应措施及时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2) 存在的不足

(1) 研发布局未成体系, 项目安排不够全面

从项目的安排布局来看, 除安排两类整车项目外, 大部分项目集中在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研发上, 受经费的制约, 对汽车的轻量化技术、安全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共性技术等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诸多技术未能涉及, 总体来看, 项目安排不尽合理。

(2) 技术逐层分解不够, 技术链未完全建立

在两类整车、多款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总成的技术开发上提出研发布局和要求是有先进性和其超前性的项目设计安排, 但在总成技术的逐层分解和二、三级零部件技术上的布局不强, 导致的结果是:总成开发和集成技术突破较为明显, 但集成前技术没有实质性地解决, 产品的技术链尚未完善, 关键的零部件还是依赖国外企业, 这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发成果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 还需进一步改进。

(3) 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实施有待改进和完善

在项目的设置和安排中, 已经重点强调产学研合作研发, 但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各自需求和定位有所不同, 经常出现衔接不畅和目标上的差异。

课题承担单位虽然为课题提供了匹配经费, 但是匹配经费同时列入了企业产品开发项目经费统一管理, 不能满足课题单独的账户管理的要求。另外, 存在一些协作单位因为分配的经费额度较小, 不能达到为课题经费专户管理的要求。

另外, 虽然在项目的设立和准备的时间上给予了足够的时间, 但在项目评审上安排的时间又特别紧, 很难保证评审质量。项目管理工作计划的不确定性较大和专家的非“职业性”, 不利于科技管理工作的正常组织和项目的监督管理质量。

二、任务实施进展与成效

1. 低能耗汽车领域

(1) 主要技术进展

低能耗汽车领域通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攻关, 重点研究整车正向开发集成、节能低排车用发动机、高效能自动变速器、道路谱采集及重构等4大开发技术体系, 在整车技术集成、动力总成和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 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缩小了国内外差距, 实现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体表现在:

(1) 形成了我国自主开发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的整车正向开发能力:整车正向开发能力逐步形成, 具备了自主设计、集成和匹配整车底盘的底盘正向开发能力, 碰撞安全正向开发能力大大提高, 具备了自主开发与国外先进车型相近的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辆, 各类NVH正向设计关键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NVH正向开发设计, 开发的目标车达到国际同期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经济型轿车样车实物验证中, 已获得EuroNCAP 4星以上评价, 样车在安全性、NVH特性、操纵稳定性、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达到国际同期同类车型技术水平, 排放满足国IV标准要求, 重型商用车样车排放能达到国IV排放标准, 车外加速噪声低于80d B (A) , 综合百公里油耗比原车型提升6%以上;

(2) 实现了自主GDI直喷汽油机的从无到有:我国汽车行业自主GDI直喷汽油机产品实现了“零”的突破, 促进了我国发动机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开发流程和一流的发动机开发平台, 提升了车用发动机集成开发分析能力和试验能力, 搭载整车后, 相比同级别发动机油耗降低15%, 动力性提高15%, 排放满足国IV标准;

(3) 突破了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关键技术:我国汽车行业具备了满足DCT功能要求的关键零部件, 如:液压系统控制模块总成、双离合器总成、双质量飞轮、湿式离合器摩擦片、脉冲轮等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 提高了国内汽车自动变速器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填补了多项国内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的空白, 如:DCT整车一体化控制技术、传动系统及壳体CAE分析技术、双离合器设计制造及性能测试技术、高精度快响应压力比例电磁阀技术、DCT用离合器摩擦片开发和生产技术等, 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局面。

(2) 取得的成效

截至目前, 本领域在汽车先进技术方面建立整车正向开发平台2个, 开发出安全、NVH、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同期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的经济性轿车3款、重型商用车2款、车用发动机7款和自动变速器4款。在共性技术方面, 运用轻量化技术完成5款整车开发, 并建立汽车轻量化数据库共性技术平台, 开发了设备标定、数据采集、查看回放、批量计算、统计数据、分析处理、虚拟路面重构的7款系列软件, 完成了3款车型的开发数据库支撑应用, 完成了燃油经济性、安全及防盗、汽车电子技术、关键零部件等技术规范和标准50余项, 编写汽车技术开发与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汽车技术发展知识产权应对策略研究、汽车技术战略竞争途径和策略研究等4项战略研究报告。

与国外相比, 2006年本技术方向有明显差距, 特别是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差距较大 (见图1) 。经过6年多的发展, 截至2012年本技术方向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 (见图2) , 主要表现在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方面, 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了明显进步, 与国外先进水平保持一致。自《纲要》实施以来, 本技术方向在关键技术、核心装备、产业发展、行业应用和发展基础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见图3) , 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见表3) 。

2. 新能源汽车领域

(1) 主要技术进展

我国基本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 部分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研发平台, 初步构成了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研发体系。在技术标准、测试技术、示范运行等方面有较大进步, 建立了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的标准体系与公共检测试验平台, 结合重大活动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程实施, 实现了小批量电动汽车整车生产和商业化示范运行。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燃料电池客车耗氢量为8.5kg/100km, 燃料电池轿车最高车速达150km/h, 0~100km/h的加速时间14秒, 一次加氢续驶里程300km, 氢气消耗0.912kg/100km;纯电动客车经济性在“十五”的基础上提高5%, 12米纯电动客车能量消耗率为83.8k Wh/100km,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混合动力汽车应用规模由“十五”期间几十辆增加到2012年底超过1万辆的工程示范运行规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缩小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形成6Ah-100Ah多个系列的车用镍氢、锂离子动力蓄电池, 3款轿车及客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 车用驱动电机产品功率范围覆盖200k W以下民用范围;基础设施从2006年的几乎空白到目前已建成174个充 (换) 电站, 8107个充电桩, 覆盖25个城市。

(2) 取得的成效

2006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开展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发, 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主要体现在整体性能、可靠性、稳定性上, 基础设施方面与国际几乎同步开展 (见图4) 。

自《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中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取得了较大突破, 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关键零部件取得了明显进步 (见图5) 。截至2012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燃料电池、纯电动汽车整车技术水平取得较大进步, 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混合动力汽车示范应用规模处于世界领先行列;掌握了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 提高了可靠性、耐久性、稳定性等多方面性能, 缩小了与国际水平差距, 基础设施与国际水平齐平, 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见表4) , 但在生产工艺、装备与可靠性、工程化等方面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见图6) 。

3. 产业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我国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低能耗汽车领域, 针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 通过对低能耗汽车领域先进技术的研究, 解决了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 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缩小了国内外差距, 实现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另外, 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节省国家大量的能源, 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环境, 提高了生活质量。

新能源汽车领域, 聚焦电动汽车整车及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关键零部件和公共服务平台, 创新性提出并不断优化“三纵三横”战略规划布局, 掌握了核心技术, 建立了相关标准体系, 建成多个公共检测试验平台。从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趋势来看, 发展电动汽车是汽车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汽车动力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对我国实现产业振兴、建设汽车强国之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对保障能源安全、实施节能减排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低能耗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创新提出的问题与挑战

1. 纲要任务实施中的问题

(1) 技术标准相对滞后

我国汽车安全、能耗、排放等技术标准的制定要相对滞后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 主要体现在技术参数的差距和实施阶段的滞后。这在留给企业更多时间进行技术升级准备的同时, 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企业研发创新的紧迫感,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2) 技术链条尚需完善

在低能耗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存在技术分解不够、底层零部件技术布局较弱、技术链条不够完善的现象, 导致仍有部分关键的零部件依赖国外企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发成果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

(3) 产品性能仍待提升

在着重产业化的863计划支持下的项目中, 产品性能差距在逐步缩小, 如经济性、动力性指标等硬考核指标已能达到国际同期同比产品的先进水平, 但是, 在诸如可靠性、稳定性等衡量产品综合品质的重要指标上, 与国外领先产品仍有一定差距, 产品的综合性能仍待进一步提升。

(4) 项目安排还需更加合理化

《纲要》的实施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实施效果显著, 但在项目间还缺乏有效互动和呼应, 未形成有效合力。比如, 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项目之间没有构建共性技术平台, 导致新能源汽车大多是动力系统更换的改装型产品, 不完全是全体系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新能源车的发展。

(5) 协同机制有待创新

《纲要》的实施过程中, 各部委、各级各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源协同、工作协同等还应针对项目实施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健全协同机制。

2. 未来面临的挑战

(1) 国内外重大技术变革和机遇

世界范围内节能环保的呼声日益强烈, 作为能源经济链条在消费环节中实现减排的重要途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新一代高效发动机、先进变速器、汽车轻量化、低风阻等多种节能技术成为国际汽车巨头研发布局重点, 成为节能汽车领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产业技术路线发展安全需求

我国低能耗汽车在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技术方面与全球的差距仍在拉大。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高端技术方面总体上尚未形成竞争优势, 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因此, 重点攻关节能汽车关键技术, 对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3) 国内外技术发展和产业需求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汽车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优化现有的车用能源动力系统, 实现低能耗汽车核心技术的突破, 是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确立产业地位的必然选择, 也是实现产业强国的必经之路。

四、新形势下的技术调整与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 许多领域专家针对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创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提出了以下建议:

1. 优先主题调整建议

(1) 完善研发布局, 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建议“十二五”研发布局中在新一代高效动力总成技术、汽车主被动一体化安全技术、汽车轻量化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乘用车底盘测试、调校与评估技术、汽车电子技术、PM2.5控制与治理技术等6个技术研究领域进行重点布局。

(2) 加强技术分解, 完善技术链, 突破关键零部件

在“十二五”低能耗汽车领域研发布局中, 着重突破支撑高压共轨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排气后处理技术、底盘电控技术等关键零部件技术。

(3) 组织实施“国家电池突破计划”

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在动力电池, 这已成为国际电动汽车产业界的共识,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应当积极行动起来, 组织实施“国家电池突破计划”, 开展高性能能量储存与转化系统 (电池与燃料电池) 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 攻克以先进燃料电池/新型动力电池等为代表的一批前沿高端难点技术。

(4) 实施跨行业科技计划, 启动“电动汽车产业化推进工程”

我国应进一步加大产业化推进力度, 将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条, 包括电池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整车研发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报废回收、无线充电方式等均统筹考虑, 有效保障电动汽车推广应用。

2. 政策建议

(1) 着力加快标准建设, 完善标准体系

在国家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中, 更具战略性地推动标准建设工作, 制定并实施分阶段的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标准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2) 探索技术创新模式, 建立关键技术创新联盟或联合体

根据行业重点技术需求, 结合产业技术和产品技术的特点, 探索新型科技研发机制和模式。以产业技术链或产品技术供应链为纽带, 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或联合体。

(3) 加强“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协调

抓住国际汽车动力转型的机遇, 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战略的同时, 梳理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产品技术的结合点, 在传统汽车方面做出针对性研发部署, 发挥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在研发布局上的互动和互补, 促进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技术协调发展。

(4) 着力创新项目机制, 优化项目实施

创新相应的协同机制与之匹配适应, 强化项目的管理与目标的实现, 完善立项评审制度和项目管理机制, 确保项目立项、评审、研发目标、成果产出的一致性, 更好地发挥科技项目对汽车行业的引领作用和产业化的效果。

(5)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推动产业升级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 对实施节能技术创新工程给予适当支持, 引导企业在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加大投入力度以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 还要研究基于汽车燃料消耗水平的奖惩政策,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 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促进商业实施

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节能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建立低能耗汽车市场流通和二手车交易等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 发展节能汽车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平台。研究实行节能汽车路权、使用等各方面优惠政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交通运输业日益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因素。当前, 我国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 既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6年, 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 将“交通运输业”列为重点领域, 并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作为《纲要》中交通运输业的6个优先主题之一。经过数年发展, 我国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领域, 已经取得明显进步。

关键词:纲要,交通运输业,低能耗,新能源汽车,成效

注释

创新与进步 篇10

重塑企业核心价值观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定义“珍爱环境, 节约资源”的企业愿景。

1982年生产出国内第一台电力远动设备, 标志着东方电子进入电力自动化行业, 至今一直以此为主营业务。然而,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能源短缺时代的到来, 东方电子管理层意识到:地球有限的资源难以承受人类无限的需求, 公司应该基于行业和企业业务特点, 定位于能源管理企业, 从提供电力自动化设备这单一主营业务转向提供绿色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由此公司确定了“珍爱环境, 节约资源”的企业愿景, 并按照“安全、智能、节能、环保”的方针发展产业, 做一个有理想、有底蕴、符合进步与文明要求, 承担社会责任的现代企业,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推动公司发展为目的, 弘扬“创新、激情、协作、诚信”的企业精神。

东方电子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 70%以上员工具有大学以上学历, 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个人价值实现愿望比较强烈。公司据此确定了“创新、激情、协作、诚信”的企业精神, 高度符合公司科技含量高、年青人多、分工协作强等特点, 具有强大感召力。

创新是东方电子重生与延续成功的唯一选择, 也是公司发展的动力之源。依靠技术创新获得产品竞争优势, 依靠管理创新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公司以员工为创新主体, 鼓励员工对使命的追求, 对决策的参与, 对企业成果的共享和分享, 促进每个人的力量、节奏与公司的愿景、使命、任务同步而动, 和谐共振。

激情是东方电子企业文化的特色。公司的理想与员工的理想是激情的来源, 公司通过创建先进的文化体系来涵养公司的底蕴, 让员工的激情可以更健康、更持久地释放, 使每个员工能够充满激情地将个人才智转化为职业成就、公司知识和社会财富。

协作是企业组织的本质。依靠协作实现有效管理, 依靠管理完成既定目标, 协作是企业战略、制度、员工行为组合而成的文化力的体现。东方电子强调组织与团队之间的协作, 倡导基于业务流程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通过协作实现公司人力资本的增值。

诚信是现代商业的基石。东方电子制造的中国股市大案严重地影响了它的信誉, 2007年, 东方电子与适格索赔原告股民全面和解, 又恢复了股东的信心和社会的尊重。诚信文化建设是东方电子未来品牌打造的重要内容。东方电子将建立对公司、客户、股东、员工、合作者、竞争者等多方共赢的诚信文化。在公司发展、客户服务、员工价值体现、股东信心、供方合作、公平竞争、社会责任等方面, 让东方的诚信文化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及合作的愉悦感。

以客户为中心, 明确“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使命。

客户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东方电子采用“以客户为中心, 打造产品线、行业线、地域线三线矩阵模式, 可盈利地满足客户需求”的发展战略。强调深入客户流程、了解和引导客户真实需求, 通过提供最优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 降低用户一次性投资, 减少用户工作量, 持续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在运营中, 统筹兼顾公司、股东、客户、供应商的共同利益, 实现合作多赢。

以人为本, 倡导“平和、感恩,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文化理念

东方电子认识到, 知识工作者是公司最大的财富, 倡导员工“平和、感恩,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强调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东方电子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感恩文化, 在组织内追求大方、大度、大气的包容之美, 欣赏员工对企业、对他人胸怀感恩之心, 心存报恩之志。在工作中推崇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协作, 少一些扯皮;多一些担当, 少一些推诿的当先之善, 使员工置身于使命崇高、责任至上的激情创业氛围之中, 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使者。

打造高效的制度流程

东方电子在重塑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同时, 还辅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员工行为准则等内容,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企业文化架构和内涵。

围绕满足客户需求这一核心目标, “精进模式”将企业内部业务划分为六大业务模块, 分别建立了《精进营销》《精进研发》、《精进质量》《精进供应链与制造》《精进人力资源》《精进财务》六大管理子系统, 打造高质量的研发流程和管理流程。

东方电子在尊重员工个性的基础上, 在制度层面设计并实施了有效的层级管理和绩效激励政策。公司发布实施了《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权属企业经理层绩效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 改革了员工薪酬结构, 增加了“活”的部分。通过充分利用好岗位价值评估和员工胜任力模型工具, 全面考察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并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 把胜任力与职务升迁结合起来, 推动组织和个人的快速成长。

规范和提升员工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理念和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企业文化才能落地生根, 发挥出它的效果与作用。东方电子在确定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制定流程制度之时, 就开始考虑员工的接受度与可行性。通过前期调研和各部门骨干员工参与各项流程制度的起草等, 确保了制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需、员工接受的。再通过后期的培训、强化, 使企业文化入心入脑, 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

在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上, 公司发布实施了《5S管理办法》、《员工行为准则》、《员工提案奖励办法》等系列制度, 在鼓励员工参献言献策、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同时, 又对违反厂规厂纪的行为进行考核约束, 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在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方面, 东方电子发布实施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手册》, 帮助员工明确努力方向, 规划人生蓝图, 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和阶梯。公司每年都举办各类培训超过上百次, 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同时东方电子把员工技能教育、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培育优秀团队, 锻造学习型企业。

加强和完善物质文化建设

近四年来, 东方电子完成了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名称变更, 并在国际上新注册了“DFE”图文商标, 为突破行业和地域限制以及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创造了广阔空间。重新制作了公司VI手册, 统一了厂区指示标识, 为员工统一定制了工作服等, 强化公司形象识别。此外, 公司还通过不断举办两岸四地大学生魔术大赛、“智能配网的发展与研究”高峰论坛和“东方电子杯”有奖征文等系列活动, 强化品牌推广, 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篇11

自从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后,创新活动一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再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数字社会,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与创新活动密不可分。从哲学角度讲,学者们不断争论着人类究竟是要征服大自然还是要适应大自然的问题。我的粗浅认识是,无论是征服自然还是适应自然,都肯定离不开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

在历史理论界还有这样的争论,就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动力是什么?有的学者说是阶级斗争,有的说是生产斗争,还有的说是科学技术。我以为这些都只是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政治的优化都受到了限制,导致社会文明的停滞不前。在这样的情势下,潜伏着的各种问题便凸现出来并形成尖锐的社会矛盾,当各种矛盾无法协调的时候,就会发生激烈的社会冲突,甚至是较长时期的社会动乱。当此时期,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对社会矛盾进行调整,而真正推进社会进步的不是阶级斗争,也不是政治斗争和科学技术,而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人们所进行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不够。创新思维要求人们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标新立异,养成科学的怀疑精神。这不仅要有掌握综合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而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比较重视应试,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知识,不大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这样说,应试教育的体系不可能培养出有很强创新精神的学生。

对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不够重视,这是历史造成的。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统治者甚至对创新思维和活动进行压制。封建主义的大一统思想,不允许人们有过于活跃的思维。人们只要遵从君主专制统治秩序和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纲常名教,就是顺民、良民。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教条,就充分说明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是多么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环境。即使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某些进步思想家,比如龚自珍,他提出的社会改革主张就是回到三代去。他甚至自己也说改良社会别无良方,“药方只贩古时丹”。他除了激烈大胆地抨击封建主义制度以外,基本上没有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性意见。他实际上也是受到祖宗之法的局限。这样的局限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是普遍存在的。

变法维新派也是如此。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思想家康有为也拿不出先进的思想武器,只好回到孔夫子那里,寻找到了托古改制那一套。他也尝试着学习西方的方案。但是无论回到古代,还是学习西方,惟独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面对当时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康有为等维新派确实拿不出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

创新与进步 篇1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读者可直接利用的信息日益增多。在网络环境下, 大学生读者群体对信息的需求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扩展。

2 大学生读者群体对信息需求的特点。

网络的发展导致了一大批以网络为依托的电子化信息资源的产生, 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读者的信息需求意识, 信息需求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需求载体的多样性。

网络环境下, 信息资源的类型更加丰富, 公用图书馆联机目录、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主题目录和超媒体的出现, 使读者信息需求的载体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型文献, 而是越来越多的向电子型、声像光盘型等多元化媒介并存的相互补充的文献资源形态发展。2.2信息需求范围的广泛性和内容的拓展性。读者的信息需求范围不再局限于本馆的馆藏目录, 而是在时间、地域上都发生了变化, 本单位、本地区、本系统的文献资源可能已不再满足高校读者教学科研的需要, 信息需要的范围扩大到全国, 甚至国外。此外, 读者有时不仅仅需要近期的、动态的文献信息, 可能对历史的、回溯性的文献信息也感兴趣。[1]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信息网罗度的全面性、信息内容的新颖性和信息获取方式的便捷性就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读者群体信息需求的特点。[2]

3 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体系需尽快完善。

面对海量信息, 读者迫切需要具体的信息指导和服务。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要求, 参考咨询工作必须被重视起来。

3.1 完善咨询服务设施和技术条件。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必须以现代化设备为技术支撑。一方面信息资源必须转换成机器可读形式, 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数据通讯网络来实现信息的存取与传递。因此, 完善的基础设施无疑是搞好参考咨询服务的技术和保障[3]。实践表明, 要完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 首先必须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并逐步升级换代, 其次是建立稳定可靠的开放式集成化管理系统和性能优良与内外联网的开放性网络。3.2完善网上信息咨询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并对所能开展的网上信息咨询服务内容和方式进行精心组织, 使之做到“整体的配合”, 设计出新的网络服务模式[4]。将各种服务在网上集成起来, 建立与读者期望相一致的组织形式, 这是现代图书馆对网上信息服务进行必要的战略准备。

4 创新图书馆服务理念

4.1 技术创新。图书馆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

在:建立数字图书馆, 为网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建立虚拟图书馆, 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提供集成化的信息检索界面, 使读者足不出户, 即可访问各种信息系统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全球化。通过实行这种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型的文献资源建设, 改变传统图书馆运作机制和服务方法, 即图书馆将从以收藏为基础的模式转变为检索为基础的模式, 从追求自给自足的“随手可得”式服务转变为快捷、高效的“及时提供”式服务。4.2手段创新。图书馆要在服务手段上有所创新, 有所突破, 就必须大力发展检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成果查新服务、情报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等, 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全方位提供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图书馆对学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信息保障和决策参考作用。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重心以形式单一的流通借阅服务转向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 不断促进服务手段创新, 这是图书馆开始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变的标志之一。[5]

5 以人文精神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5.1 以人文精神调动馆员积极性。

提升读者服务质量的关键在馆员。从领导层来讲, 要关注馆员在工作中的精神需求, 体现出对馆员的人文关怀。分析馆员的各种需求心理, 并适度满足,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曾经有人提出“金钱万能”, 把人看作是“经济人”, 把金钱看作是刺激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其实不然, 人实际上是“社会人”, 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 还有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而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处理的好, 工作氛围轻松, 上下级、同事之间友好协作、快乐工作, 就会使他们把好心情好服务带给读者。5.2培养馆员“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心理。能否提高读者服务质量还在于馆员心理。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是搞不好服务的;事不关己、冷漠无情也换不来读者的欢迎。必须培养馆员“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心理, 让他们放下架子、换位思考, 从读者角度看服务、看管理。视读者为朋友、亲人、客人, 与之和睦相处, 对其周到服务, 让读者来图书馆能有亲切、温馨的感觉。真正把图书馆办成读者之家。[6]

6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培育高水平的信息服务人才。

21世纪衡量人才的标准已不只是知识掌握程度, 关键是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馆员是图书馆管理的主体, 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就是提高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6.1 以新的起点配置图书馆人才。

图书馆与师资、实验设备已成为当今高校中并驾齐驱的三大支柱。而且图书馆文献量的多寡, 服务水平的高低, 技术设备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科技大学首任校长郭沫若曾说, 没有一流的图书馆, 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所以,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 改变图书馆工作什么人都能干等旧观念。要按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引进人才, 严格把好进人关。6.2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体力和智力两方面。一般认为, 人只发挥了十分之一、或者较十分之一更少的潜能。人力资源的开发, 就是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 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 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 对员工加强继续教育与培训变得异常重要。特别对于承担发展高校图书馆重要使命的图书馆馆员来说, 强烈的求知欲望, 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最短的知识更新周期, 较高的现代信息管理水平, 对新技术、新成果敏锐的跟踪能力, 是胜任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关键, 我们应积极争取各方面的经费支持, 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水平人才, 保证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6.3培育馆员的团队精神。儒家强调群体意识, 忧国忧民, 以天下为己任, 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个人与集体、国家融为一体, 这是团队精神的重要文化渊源。图书馆人本管理中的团队精神的本质要求在于通过不断协调和整合, 使图书馆形成一个紧密衔接、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 创造出1+1大于2的效能, 促进图书馆的凝聚力, 增强竞争力。[7]

7 结论

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高校图书馆开创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新局面,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树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 增强创新服务意识, 要着重于馆员管理、服务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体系面临新的挑战。从网络时代大学生读者群体的信息需求特点出发, 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以读者信息需求为导向,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树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 增创新服务意识, 要着重于馆员管理、服务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需求,信息资源,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包海燕.试论高校读者信息需求变化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甘肃科技, 2007 (9) :241-242.

[2]彭玉华.网络时代高校学生读者信息需求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 (2) :141-143.

[3]、[4]武力群.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J].贵州学刊, 2006 (1) :49-50.

[5]包和平.增强民族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意识[J].中国民族, 2007 (6) .

[6]张孜.以人文精神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质量[J].长春大学学报, 2007 (11) :160-161.

上一篇: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下一篇:主体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