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朝花夕拾文章(共12篇)
鲁迅朝花夕拾文章 篇1
关于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的重要作品集,是鲁迅的唯一散文集。这部作品集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这部作品集为什么值得大家一读?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朝花夕拾主要内容,供大家参考。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 《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鲁迅朝花夕拾文章 篇2
这句话落在我心里, 着实让我气闷。下课后, 我反思了一下, 发现学生的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过去的人写过去的事, 学生自会认为过时。更何况鲁迅的文章与时代背景结合得较紧密, 并有不少晦涩难懂之处, 使得学生本能地排斥令自己一个头两个大的文章。有段时间, 网上不也在轰轰烈烈地讨论鲁迅的文章是否过时?是否应该从教材中删除鲁迅的文章吗?
鲁迅的文章是否真的过时了?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不可否认, 鲁迅的作品确实有时代的烙印, 但这不意味着他的作品只属于那个时代。课文本身经过严格筛选, 能进入教材的课文无不是文质兼美, 情感充沛, 文化含量很高的经典作品。经典作品之所以是经典作品, 就在于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它是经过时间筛选沉淀下来的精品, 保质期是永远。学生觉得鲁迅的文章过时了, 是因为他们由于自身阅历、生活环境影响等各方面的限制而无法走进作品中, 与作品、作者之间隔了一层厚障壁。这种隔膜让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就像“我”与闰土二十多年后的重逢, 双方心里都充满着悲凉, 无话可说。
有同事认为, 若学生不能理解, 可强行灌输,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丰厚, 总有一天, 他们会顿悟, 会明白, 就像马南邨说的“后来有一些实际知识, 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这个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 可是, 这个论点要成立的前提是“必须常常反复阅读”。但是, 有多少学生将来还会回过头来一遍遍地看鲁迅的文章呢?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 常常永远不会忘记。”多年以后, 学生可能会忘了教师教的方法是什么, 但他们一般都会记得这篇文章讲什么, 就像现在的初中生, 他们不太记得小学教师是怎么解读某一篇文章的, 但他们却都记得那一篇文章在讲什么。
鲁迅的作品是经典之作, 是不会过时的。如果我们能从文章中挖出作品的现实意义, 拉近它与学生的距离, 打破那层厚障壁, 不就使学生有话可说了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完全可以从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故乡”, 不必拘泥于参考书上的“封建思想”。
“杨二嫂只存在于当时那个社会吗?我们身边就没有像杨二嫂这样的人吗?我们身上就没有她性格中的一两点吗?”被我这么一问, 几个女生小鸡啄米似地点头, 说:“有啊, 有啊。”我让学生自己进行反思, 进而引导他们理解经典作品的时代性, 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 把握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精到见解。鲁迅自己也说:“人物模特儿, 不专取一个人, 往往是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 是拼凑起来的角色。”可见, 人物的性格特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 并不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而是散落在每个人身上。闰土的性格特征也是如此“拼凑”起来的。我们可以不是闰土, 但我们可以是闰土的一部分。闰土的色彩在爷爷奶奶们身上更浓厚些, 爸爸妈妈们何尝不是过着闰土般常年劳作的生活。当然, 我们的双手可以改变生活, 但闰土的双手却改变不了他的生活。当说到这点时, 有几个学生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至于那层“可悲的厚障壁”, 有学生立刻把参考书搬出来说事, 蹦出了“封建秩序”几个字, 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理解。我止住了他, 问他生活中有没有厚障壁, 有没有隔阂。旁边的学生说道:“当然有, 代沟不就是吗?”有了这个铺垫, 我引导学生思考代沟隔阂的由来, 并告诉他们厚障壁不是只隔在“我”和闰土之间, 任何一个时代, 人与人之间都会有厚障壁, 问题就在于这个是否合理, 是否可悲, 是否可以打破, 是否愿意去打破。在我的启发下, 学生对代沟问题的探讨和理解就深入了许多, 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观点, 没有参考书的桎梏, 他们的答案极富灵性。
还有“故乡”的衰败破落, 这样的戏在今天的中国不也正上演着吗?外出务工人员多了, 很多房子成了空巢, 很多村庄也是“萧索地横着, 没有一丝活气”。我们能说鲁迅的文章没有反映现实生活吗?
不仅《故乡》有现实意义, 鲁迅的其他作品也有现实意义。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的“阿长”“双喜”;我们也尝过“风筝”被人残暴撕毁的痛苦, 也感受过“五猖戏”即将开场, 却不得不埋头背书的无奈。我们是阿Q, 我们需要阿Q的精神胜利法, 要不然得抑郁症的人会更多。我们是朔方的雪, 漫漫求学路上, 朔方雪的孤独、顽强、坚持都陪伴着我们。
小说、散文映射着我们的心灵与生活, 鲁迅的杂文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号角。《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 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 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鲁迅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 我总觉得很寥寥, 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 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鲁迅的这种看法不正是给当下人们用极端方式保钓爱国的当头棒喝吗?理性爱国、不伤及无辜是最正确的, 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也不要做暴力的爱国者。日本右翼政府与日本人民还是有区别的, 倘使当初鲁迅与现在这些爱国者一样冲动走极端, 那就没有《藤野先生》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的更是切合当下某些国人的心理。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当时某些中国人有他信力, 现在某些国人依然还只是有他信力, 没有自信力。美国大片《阿凡达》热播, 只因为导演说潘多拉星上的一些景色原型在张家界, 于是, 张家界就把“乾坤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这不就是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 而认同外来文化的一个表现吗?试图通过更名来获得别人的认同这样的做法很自卑, 很可悲。还有名牌奢侈品的盛行, 一些人认为购买消费名牌产品奢侈品就能够正品自己的身份地位, 增强自己的气场, 提高自己的自信。这样的自信根本就不是自信, 而是他信, 是在发展“自欺力”。鲁迅的文章依旧如一把锋利的匕首, 剖析着人性。
鲁迅的文章不过时。教学时, 我们多关注一下鲁文针砭时弊的特点, 就不会使学生觉得那是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了。
摘要:中学生认为, 鲁迅的文章过时了, 不需要学了。这引发了我的一系列思考:经典作品之所以是经典作品, 就在于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它是经过时间筛选沉淀下来的精品, 保质期是永远。教学中, 我们应拉近它与学生的距离, 打破那层厚障壁。我们多关注一下鲁文针砭时弊的特点, 就不会使学生觉得那是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了。
论鲁迅《朝花夕拾》的思想艺术 篇3
关键词:乡土题材;闲话风;寓庄于谐;欲扬先抑;杂文笔法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
鲁迅曾说自己对新文学的贡献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1],而且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成为文学革命的主将,《朝花夕拾》与鲁迅的其他作品不同,它显得十分平实、自然。《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三一八”惨案前后,当时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来怒斥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因此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出走避难,之后又赴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鲁迅营救被捕学生无果,愤然离职。正如《小引》中所说的,这一切十分地离奇烦杂。他作了十篇散文,并为它们取名《朝花夕拾》。但是按照当时的情景,连回忆都是那么无可奈何,正如李长之所说的:“我们虽然可以颇带了消闲的意味地来欣赏这些好的散文,但在当时的作者却是十分难过的,这是可以想见的。”[2]
他以一个寓居者的身份叙述了故乡的风俗、生活,于是我们便在《朝花夕拾》中看到了乡土小说的影子。其实这与20年代兴起的“乡土小说”密切相关,鲁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乡土小说”的含义加以界定:“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之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乡土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宗法等级制下社会观念对人们心灵的残害,迷信落后的习俗对人民的控制。但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朝花夕拾》中除了理性的批判,更多的是“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原始)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朝花夕拾》“展现的是一个‘人间挚爱者对于人类生存的基本命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追忆与成年的思考。”[3]这也是《朝花夕拾》作为回忆性散文区别于乡土小说的特点之一。
另外,《朝花夕拾》可以说是鲁迅著作中比较“个人化”的一部,因此《朝花夕拾》有它独特的思想内容和叙述策略,所以了解《朝花夕拾》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鲁迅是很重要的。
一、从“闲话风”中看人性善恶与时代色彩
对故乡的记忆是鲁迅创作的源泉之一。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大家族,家中有疼爱他的长辈和要好的玩伴,后来家道中落,处境艰辛,也体味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青年时入学堂读书,后留学日本,逐渐形成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于是《朝花夕拾》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朴实的情感的赞颂。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长妈妈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对先生的敬重,《藤野先生》中对藤野先生宽厚无私,严谨负责的精神和浓厚的师生情谊的赞颂;二是对人性中虚伪、丑恶的批判。如在《琐记》中对衍太太的卑劣行为的蔑视,在《父亲的病》中对“名医”故弄玄虚,贪得无厌的讽刺。三是对封建社会和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二十四孝图》体现了封建孝道的残忍虚伪的实质,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对当时封建复古派的极端憎恶。
《朝花夕拾》大都是鲁迅把记忆中的故事讲给读者的,这种“闲话风”是鲁迅开创的一种现代散文体式。我认为,《朝花夕拾》的闲谈漫笔有这些特点:
1.《朝花夕拾》平实的语言和含蓄的表达。鲁迅创作《朝花夕拾》是在1926年,回忆都已沉淀下来,再加上鲁迅当时的处境是十分艰难的,外界的纷扰就使得回忆成了有效的“镇静剂”,对于《朝花夕拾》显现出来的沉静,李长之也曾这样解释道:“大凡在某一方面情感极盛,又不得宣泄时,那故作平静,也用以安定了自己的,就是返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逃躲。”[4]比如说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文末说到长妈妈的辞世时也是波澜不惊的,但是这鲁迅接连用了三个对长妈妈不同的称谓,即:“我的保姆”“长妈妈”“阿长”,则更像是对长妈妈的深情呼唤,平淡的语调蕴含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无限怀念,所以说“《阿长与山海经》,乃是一篇平淡一些的好的抒情文字。”[5]另外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对父亲的爱,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这些至深至厚的情感的表达也都是极平淡的。相比之下,鲁迅的情感表达在《野草》中就显得要强烈得多。《野草》可以说是对自己灵魂深处的审视, 是他创造的另外的世界,这就与《朝花夕拾》中对现实的描写完全不同了。
2.《朝花夕拾》中,有许多故乡特有的、风俗化、地域化的事物。鲁迅把记忆中关于绍兴那个小城的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故乡特有的事物,也是鲁迅所怀念的,而这种剪不断的乡愁,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鲁迅在与我们闲话中的那种闲散的语调。故乡的百草园中有鲁迅童年最欢乐的记忆,还有在床头贴花纸、五猖会、活无常等都是浙江一带特有的民俗。
3.鲁迅在叙述过程中“我”的介入。仿佛是在与我们交流一般,鲁迅在以儿童的视角叙述时,又常常跳出原本的故事,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反顾当时的体验,告诉我们他现在的感受。听了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的故事,让幼年的鲁迅感到做人的危险,并且极想得到一只飞蜈蚣,随后笔锋一转,说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飞蜈蚣,也没有见到美女蛇。在父亲去世前,“我”大声叫嚷,一直到父亲咽了气,因此父亲没能安静地离去,以至于二十年后“我”还在为那件事而感到后悔愧疚。鲁迅这样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转换,有时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更多的还是用成人的视角来对某些现象进行批判。比如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回忆起儿时听到“郭巨埋儿”的故事时,鲁迅以儿童的目光看到了封建孝道的残酷,以成人的角度讲述那时的经历,再加上成人的看法与观点,又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在揭露封建孝道的残忍虚伪的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儿童教育的反思。
二、抑与扬、庄与谐、个与类的写作艺术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对人对事的爱憎褒贬是泾渭分明的,为了更明确地表达这种情感,鲁迅常常采用抑与扬、庄与谐的叙述策略以及个与类的杂文笔法。宏观上的抑扬,微观上的庄谐以及杂文笔法中的个类,是《朝花夕拾》中主要的艺术特色。
首先,整体上的抑与扬的转化是鲁迅叙事的主要方法之一。《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先抑后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的乡下女工的形象。在文章开头,鲁迅就为我们列举了长妈妈的一些庸俗作风:喜欢道人是非,睡觉时在床中央摆成“大”字……接着又向我们抱怨长妈妈那些让人很不耐烦的规矩和道理,让人觉得她愚昧而又可悲。后来“长毛”的故事让我对她有了敬意,到后来长妈妈谋死了“我” 的隐鼠,这使我对她的敬意完全消失,甚至都想为隐鼠报仇。然而,这一切的反感情绪,都在长妈妈为我买来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时完全消灭了。她真诚热情、纯真善良的一面,正是鲁迅对她寄予无限深情的怀念的原因。
如果说先抑后扬表现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那么《二十四孝图》中的先扬后抑就表达了鲁迅对封建孝道的憎恶。《二十四孝图》是长辈赠予“我”的,也是“我”的第一个画图本子,又为我独有,本来是使“我”极为高兴的一件事,但当“我”请人讲完所有的故事后,对做孝子的计划就都绝望了。“哭竹生笋”可疑,“卧冰求鲤”危险,“老莱娱亲”反感,“郭巨埋儿”可怕,以至于“我”不再想做孝子了。一扬一抑之间深刻揭露了封建孝道对儿童心灵的戕害。
其次,在具体的文段当中,鲁迅常常把一种严肃的情感用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诙谐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气词的使用,二是对人物动作、外貌等的调侃、描写或议论,三是古今杂糅的手法。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课堂上读书时的情景,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从先生读书时的语气中,那几个孩子们调皮和天性欢乐的一面,都在鲁迅笔下显现出来。另外他还说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样一来,对纨绔子弟的失望与厌恶,都暗含在幽默讽刺的语言中了。“古今杂糅”的手法则体现在幼年的鲁迅即将离开百草园的时候:“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Ade”是德语中“再见”的意思,这应该是成年的鲁迅在回忆时添上去的。鲁迅曾把自己创造的用 “古今杂糅”来产生诙谐幽默的效果的手法称为“油滑”,这种手法在后来的《故事新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是鲁迅杂文笔法中“个与类”向散文的渗透。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狗·猫·鼠》了。《狗·猫·鼠》是针对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写的,揭露了他们像猫一样的媚态与虚伪,同时在回忆往事与针砭时弊中包含了对暴虐者的愤恨和对弱小者的同情。再比如在《琐记》中,鲁迅这样描写江南水师学堂头二班的学生:“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象一只螃蟹。” 随后又记起“前四五年,竟在教育部的破脚躺椅上,发现了这姿势,然而这位老爷却并非雷电学堂出身的,可见螃蟹态度,在中国也颇普遍。” 鲁迅由回忆中的“螃蟹形象”转到对当时中国社会上“螃蟹态度”的批判。这种由“个”到“类”延伸,是鲁迅思维的体现,也是鲁迅情感的自然的迁移。他将“一个”上升到“一类”,又在“一类”中保留了“一个”的具体特征,完成“个”与“类”的结合与统一。
总之,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精神,是一个常谈常新、无法穷尽的话题,是珍贵的宝藏,拥有鲁迅是我们的民族之幸。真正理解鲁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8页.
[2]李长之:《鲁迅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23页.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9页.
[4]李长之:《鲁迅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23页.
[5]李长之:《鲁迅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24页.
参考文献:
[1] 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3页.
[2]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9页.
[3]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0页.
[4] 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9页.
鲁迅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篇4
第一篇是《狗.猫.鼠》,他把每种动物都比喻成不同的人,借助自己对每种动物的感受,把社会上的人,划分成三种,像猫,抓了在放,放了在抓,最后玩厌了,在吃掉,这让我让想起了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人是怎样欺负中国人!
在其他故事中,我也感受到鲁迅想表达出来的情感。在鲁迅的文章中,往往不失几分笑意,这黑暗的社会中,所折射的光线自然是黑色的,可我却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丝光芒。
这就是让我感到佩服的写作手法,这篇文章十分注意人物的刻画和描写,同样运用白描的手法,十分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了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读的不亦乐乎。
读完这本书,脑中还念念不忘书中的情节,在想想,鲁迅能在黑暗中,发掘出童年之美,靠的是心中对未来的期望,我们是否能像他一样,在最困难的时候,发现光芒,并抓住它,算是只有很小的一丝,也要死死的拽着,不要让希望逃跑。
鲁迅《朝花夕拾》经典句子 篇5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而有忸怩”。
鲁迅作品《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篇6
开头,鲁迅仔细刻画了“衍太太”这个形象,最初的那些文字亲切而友善,使人误以为这衍太太莫不是黑暗社会中无暇的一束亮光,可不想——她也是普通之物,或许是连那些外表低俗的普通人也不如的,她在和善的面孔下隐藏的是一副鬼蛇心肠。她的心被蒙蔽了,只能隐约察觉到一点点微弱的光。她对小孩子表面和善,在不为人知的背后,却对这些幼小的心灵造谣诽谤、幸灾乐祸而使其不蒙上阴影。不过又是一个可恶的“伪君子”——事实上,那是一种比“真小人”还要下贱,令人生厌的角色。也因如此,鲁迅离开了故乡到外地求学。新的学堂在新的环境,那似乎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但环境毕竟是“环环相扣”,它限制住了未来的路,终究引回了旧的方向,那依旧的“风景”……日日顶着高班学生的高傲神情,又是毕业后前辈说的那些毫无用处的话…自己的命运似乎是由社会现状锁定死了的,那弱小者不敢挺起胸膛也注定了必败的结局……这同时也揭示了资产主义阶级改良主义的软弱性及其必败的命运。
鲁迅教学生如何写创新文章 篇7
鲁迅先生等大家安静之后,开始讲课,他先是谈了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极力反对浮夸和没有内涵的文章,最后他说写文章要创新,不要照本宣科要深挖掘,选好角度非常关键。
学生们问怎么能做到呢?鲁迅先生为了形象一点,恰好外面雷雨交加,天气很不好,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天真不好。让大家即兴写一篇文章,明天给大家点评出谁写得最好最有新意。
大家开始写开了,下课前写完后交给鲁迅先生,第二天,鲁迅先生拿着批改后的文章,走进了教室,大家紧张地看着他,希望自己的文章是最好的。鲁迅先生放下手中的文章,从包里拿出来一篇文章,大声地说:“这一篇最有新意,写得最好!”有一个学生问:“一个写天气,能有什么创意?”
鲁迅笑了笑说:“我说写天气了吗,很多人写的是表面‘天,真不好’,写的是天气变化,给人带来的不便;而只有一位同学,她写的是‘天真,不好’——分析的是,靠天真的等待,想推翻压迫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内涵,跳出固有思维不落俗套,从千万相同文章中脱颖而出。会让人眼前一亮,从而成为精品文章。”
被鲁迅表扬的那位女学生,就是刘和珍,她后来被残忍杀害后,鲁迅先生很悲痛,不但写了文章纪念她,上课时连说好几遍再也见不到刘和珍的文章了,可见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写作才华的认可。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有感 篇8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纷扰中寻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记起她,追念她。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9
清晨的花,等到夕阳西下再拾来。鲁迅先生就这样,在最困难的时候回忆童年的难忘记忆,也算是心灵上的`安慰吧。所以,《朝花夕拾》这清新脱俗的名字,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童年的快乐就像蜜一样甜。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与小花、小草、小虫儿作伴,和朋友们一起捉弄老师。《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记得清清楚楚。
鲁迅先生童年的回忆也有比中药更苦的。《父亲的病》中,年仅十二三随的小鲁迅,独自一人为父亲寻药。虽然受到庸医的欺骗,但他没有对父亲的病情不管不问,仍是四处奔波,尝尽苦头。
童年是美好的,令人回味悠长,但是没有艰苦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所以,鲁迅先生在四处逃亡的艰难时刻,写出了旧时的这些事。不仅回忆了童年往事,又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勾起了读者的童年回忆。
童年时光,别提多开心了!在奶奶家院子里疯跑,下雨天踩水坑,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和爷爷在地里种菜。
正确看待鲁迅文章中的“错别字” 篇10
对于收录在语文课本里的鲁迅文章我们并不陌生,其实,几乎他的每篇文章里都有错别字。
以初中课本为例:“那里”即“哪里”、“他”即“它”、“发见”即“发现”、“胡蝶”即“蝴蝶”、“偶而”即“偶尔”《风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漂渺”即“缥缈”《社戏》(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顺顺流流”即“顺顺溜溜”《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烂熳”即“烂漫”,“物以希为贵”即“物以稀为贵”,“模胡”即“模糊”,“喝采”即“喝彩”《藤野先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检贝壳”即“捡贝壳”,“瑟索”即“瑟缩”,“展转”即“辗转”《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钞”即“抄”《孔乙己》(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高中必修课本例如:“支梧”即“支吾”《祝福》(苏教版必修二),“记念”即“纪念”,“预定”即“预订”《记念刘和珍君》(苏教版必修四)……这样的“错别字”多达18个。
错得情有可原,还是错得离谱?我挑一些例子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区别。
1.“那里”即“哪里”:“那里”表示“那个地方”,指距说话人较远处,指代某一特定的事物或处所,通常用于陈述,与“这里”相对;“哪里”问处所,表示不确定、疑问的语气。原文是“我现在在那里呢?”很显然“那里”是错误的。
2.“他”即“它”:“他”指人,“它”指非人的生物或物品。原文的“他”指的是风筝,所以不可以用“他”。
3.“胡蝶”即“蝴蝶”:“胡”是姓氏,加上虫字旁是一种会飞的昆虫,两者有着天壤之别,这么一错,把一个美丽的女星变成了一只毛毛虫变来的蝴蝶,岂不贻笑大方?当然前提是可以肯定这不是比喻。
4.“烂熳”即“烂漫”:“烂”可以理解为完全熟透了的意思,就是说已经到花一生最美的时候了,“熳”是“火”与“曼”的结合,联合起来表示“火向四面八方延烧”。“漫”是漫漫、弥漫、到处的意思。原文指的是樱花烂漫的季节,花开的最美最多的时候,所以应该为“漫”。
5.“希”即“稀”,“希望”和“稀少”的区别一目了然。
6.“喝采”即“喝彩”:“喝彩”指的是称赞的欢呼声,而“采”指的是采摘东西,表示动作,所以不可混用。
7.“瑟索”即“瑟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瑟缩”是指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兼抖动。“瑟索”指哆嗦、发抖。“瑟缩”的意思,更具体、宽泛些。
8.“展转”即“辗转”:原文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那必然离不开车马之劳,所以两个字都应该有“车”字旁。
以上是比较容易判断的错误,还有一处错误要结合语境才能判断。“预定”即“预订”,预定指预先约定或确定,预订指预先订购,根据原文的意思,《莽原》未出刊就订购了它,所以应该是“预订”。不过也有特例——“记念”即“纪念”,这两个字鲁迅到底有没有用错,有待商榷,不能等同于简单的错别字。“纪念”和“记念”都有通过记忆或文字等方式把事物保持或记录下来的意义。比较而言,“纪念”用的场合要比“记念”多。如:纪念碑、纪念币、纪念品、纪念馆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用“记念”呢?当表示惦记、挂念之义时,用“记念”。例如:他心里记念着家里的亲人。而“纪念”是指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例如:这本书就留给你做纪念吧。另外,“记念”多作动词用,如《记念白求恩》。而“纪念”除作动词外,还作名词,意思是纪念品,如: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好纪念。比较而言,我觉得此处用“记念”比较合适。
退一步想,能不能把他文中的这些字定为通假字呢?显然不行。通假字和错别字两者也是有区别的,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错别字就是写出了在历史上没有任何正确记录的字。比如有人将“染”写成了“染”(把九写成丸),将“曳”写成了“曳”(多了一点),这些就是错字;将“建议”写成“建意”,其中的“意”就是别字。鲁迅所处的时代是白话文新文学的草创时期,鲁迅的文章是现代文,不是文言文,不存在通假字现象。既然如此,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写法都得算错,无论是谁写的,无论是何时写的。作者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浑然不觉,但作为后来者的我们有责任纠正这种过错。
研究鲁迅的专家们这几年一直在呼吁:还原真实的鲁迅,将鲁迅从神坛上拉下来,使其走近平民百姓。而要让鲁迅和同时代的作家一样走近平民百姓,那就先从正确看待他的“错别字”开始。鲁迅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变化最大最剧烈的时期,这段时间的语言文字变化也特别巨大,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对于鲁迅文章中的错别字,我们既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又要注意在平时的使用中不可效仿,因为大文豪也是会写错别字的。
鲁迅书籍《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11
篇一:《朝花夕拾》读后感
毛泽东认为,鲁迅先生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林语堂说:“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称为战士。”蔡元培在先生逝世后,万分悲痛,评价他:“著作最严谨。”
许多大家都解读过先生,赞美过先生。的确,若把历代著作比作星空,那么先生的作品就是最大、最闪亮的星。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是透过《朝花夕拾》,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隙中窥月读鲁迅。
最令我震撼的,是先生的幽默俏皮和不动声色却又尖刻的讽刺。
《无常》一文最可以体现。先生似是无意,极为自然地引出,在旧中国,“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这是对封建制度的讽刺。但是阴间也有比阳间好的地方:“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虽说颂扬了阴间,但“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这里笔锋犀利,“顺手”给了反动派们沉重的一击,讽刺他们栽赃陷害革命者被苏联收买。《藤野先生》中,对于头顶上盘着大辫子的留学生,先生这样写道:“顶得学生的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把那些寻找升官发财终南捷径而出洋镀金的清朝留学生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先生的语言令人回味,发人深思,讽刺不合时宜、退步的人和事,读来真是快哉,快哉。
最触动我的,是先生对童年时代的温情回忆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全书有近一半的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看待社会,与我们熟识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截然不同。对保姆长妈妈的佩服,因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而对老祖母产生的心理上的对立,还有对百草园的动植物朋友们的依恋。一个成年人能将孩子的心理如此准确地呈现出来,我认为得益于他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然而鲁迅先生的立意又绝不止于此,字里行间是“救救孩子”的呼声,是对弱小者的同情,还有对封建孝道的谴责。这或许才是最为出彩,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先生严密的分析和严谨的态度。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文后的《后记》中。对《二十四孝图》故事的考证,对“无常”的形象进行讨论,包括对于自己用错了几个字的纠正。还附有插图,足可见先生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也足以体现他的严谨。忽然想起前些日子由故宫博物院送出的一面锦旗上写道:“撼京都泰安”。“撼”字用错。若为先生所知,先生一定首先站出来严辞质问的。
以上只是略微表达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相信以后,我会读到更多先生的作品,会更深刻地理解先生。也相信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们会更深入地实践先生的教诲。
篇二:《朝花夕拾》读后感
初读《朝花夕拾》这本
名着,觉得像是一个朋友在与你闲聊家常,原来这才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这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书中的十则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先生》,当时,中国在日本人的心中的确是一个弱国,可是,当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话,便心痛起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他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杀头,而且还与日本人一同欢呼的国人,那种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仅可怜,而且,可恨!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尊重”二字为何意,鲁迅在此则中更着重描写的,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作者真诚的关怀,还有,对于中国,对于“人”的热爱。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辅导,是希望将日本精湛的医学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的人们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在此,藤野先生将医术还原到了它本来面目——为着所有人的健康而学医,而不是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目标,着实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鲁迅先生写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着不断地“写为‘正人君子’所厌恶的文字”,又一次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敬佩。
其次,《二十四孝图》,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原本培养孩子孝心的《二十四孝图》,竟然在孩子心中留下可怕的阴影,使其觉得白发的祖母和我是不两立的,封建礼教毒害少年,害得他们深了
《二十四孝图》,和《风筝》所想表达的实际大同小异,这可以说是旧中国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是,这难道不是中国的弱点所在吗!
这本《朝花夕拾》,虽是回忆性的散文集,但丝毫没有改变它的风貌,对于作品中所指出的旧中国的弊端,我看过后触目惊心,庆幸我出生在了祖国富强的年代,我下定决心,尽我所能不让悲剧重演。
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为了中国而去努力呢?从《朝花夕拾》中,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个坚定的影子!
《朝花夕拾》的内容简短但不缺乏经典,看来我想读透这前半本书,还得好好体会、体会!
篇三:《朝花夕拾》读后感
这是一本鲁迅回忆童年往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朝”是早上的
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本回忆散文集,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鲁迅曾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是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一共有十篇。其中的前五篇完成于北京,后五篇完成于厦门。这十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及憎恨的《狗。猫。鼠》;怀念保姆长妈妈的《阿长与》;批判封建社会文化制度的《二十四孝图》;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下的家长对儿童所造成的阴影的《五猖会》;描写中国古代迷信传说的鬼的《无常》;揭示儿童应在有趣味的环境中生活,而非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后害人的《父亲的病》;描写学堂的“乌烟瘴气”和种种弊端的《琐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歧视的高尚品格情操的《藤野先生》和描写同乡的一个贫困潦倒一生的好友《范爱农》。
在这十篇文章中,我觉得比较好的是《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鲁迅算清了猫的罪行:
一、它对自己所抓捕来的猎物总要尽情地玩弄够了才来结束其生命;
二、它虽与狮虎同族,却天生摆出一副娇媚的神态;
三、它总爱应和着别人,让人觉得很烦;
四、它吃了“我”的一只小隐鼠。
这一篇文章以“猫”这个形象,尖锐地讽刺了现实生活
中同猫相似的人。
本文“在对往事深情回忆时,作者不忘现实社会,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显示了鲁迅丰富而真实的内心世界”,《狗、猫、鼠》中既有作者对童年时与小隐鼠的美好回忆,又有对民间故事的美好向往,还有对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像“猫”一样的伪君子的憎恶。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了起来,充分展示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及不满。
篇四:《朝花夕拾》读后感
以前上语文课时,我总是不太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认为它所描写的东西离我们很遥远。在逛书店的时候,看到了各种文献上推荐的《朝花夕拾》就买了下来。拿回家之后,每日可有可无的翻阅着,渐渐地,我被书中所描写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反复的读了好几遍。
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
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读着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我不由得想爱你感到了自己的童年。
小时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那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玩的很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回家。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
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这本书给予我的是无限的遥思,勾出了我对童年的怀念,却又给我无限心酸的感觉。鲁迅先生在那么小的年纪就得承受那么的重担,这是不是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许正是有了那段充满童趣和无奈的童年时光,让鲁迅先生有了后来那么大的成就。
篇五:《朝花夕拾》读后感
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
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很多鲁迅哪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我们南方现在是难得看到飘雪的。记得小时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一定是手上戴着手套,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那年,抵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了,要去医院。却似乎没有沾到半点雪。印象里是出租车窗外绿化带上的一层雪。还有初次见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刚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拦下来。这是“不乖”的表现。回想起来,如果现在的我,仍能想起当年的冰凉,哪怕是透过手套得来的湿嗒嗒的冰凉,或许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落笔的资本。只是现在,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只有被约束的难受!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我正接受,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快乐。
“清晨的花朵”谓之“朝花”,“夕阳下拾起”谓之“夕拾”。《朝花夕拾》,正如这本书的名字,记录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点滴故事。细细品读那份年少轻狂,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岁月的沧桑谱写在脸庞,那些年的回忆落在笔尖上。我想起了?
百草园曾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天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千百只昆虫鸣叫着,奏出一支名曰美好的歌;“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整个世界变小了,好玩的地方一个接着一个,好似从未有过尽头;“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四季的百草园,各有各的妙处,小儿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无论是闰土还是长妈妈,那个童真的年代,天空湛蓝地没有一丝杂质,即便是到了现在,脑海中也常常会浮现出他们的身影。
那些曾陪同我们走过童年的玩伴,一直目送着我们远去。
学堂是枯燥的,然而,它却是神圣容不得半点马虎的。“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一句话,道出了莘莘学子的不甘;“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是懂得忙中偷闲的人;“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有兴趣参加的活动,总是会做出好成绩的。我们,在学海中畅游,“苦作舟”,是为了“老大‘不’徒伤悲”,这种心情,忧伤而值得庆幸的。
鲁迅先生的文章大都是短篇,遣词造句也不是很考究,那朴实的文字却让我长记心头。是的,华丽的文章并不一定能使人过目不忘,相反,包含了真实情感的华美篇章才是能让人铭记的。鲁迅先生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读着读着,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 篇12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国的人,这在《朝花夕拾》中就有很大的体现。在《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的父亲得了水肿,鲁迅是一个孝子,为了治好父亲的病,他不惜花大价钱为父亲请“名医”治病。“名医”们用一些奇怪的药引子,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一对,还要用“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平地木,败鼓皮丸等。这些药引是多么的荒唐可笑!还有一种药丸,叫败鼓皮丸,因为水肿又叫鼓胀,就用打破的鼓皮去破水肿,也是十分荒唐可笑。直到他的父亲生命垂危时,所谓的名医仍旧泰然自若的开着这样的方子,然而却没有挽回父亲的生命。
文中鲁迅先生批判了这些庸医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恶行,也下定决心去了日本仙台学习西医。他希望用自己高明的医术去救治那些被庸医所误的病人,由此可见鲁迅先生是很爱人民的。
《藤野先生》讲述的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当时日本人都瞧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先生考试得了60多分,就被他们认为是作弊。之后他和同学们去看了一部关于日俄战争的影片,讲的是日本和俄国都企图得到中国东北的大片土地从而引发了战争,而剧中的中国人不是想如何保卫自己的祖国,竟去给俄国人当间谍。被抓后要当众枪毙时,围观的中国百姓不但没有一丝愤怒,反而拍手叫好。屏幕之外的同学们也都拍手叫好。这一情景刺激了鲁迅爱国之心,使他走上了弃医从文,用文字去救治中国人沉睡的心灵的道路。
读了这些,我感觉现在我们国家虽然没有处于危难之中,但我们也要保持一颗爱国之心,从点滴做起,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祖国,有益于社会的人,向鲁迅先生学习他老人家的爱国精神。
《朝花夕拾》读后感2终于一口气读完了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感受颇深。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心中便充满了疑问,“朝花”为什么要“夕拾”呢?这都是些什么样的“花儿”呢?读完全书,我心中便得到了答案。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追怀往事而写下的10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描写得极为详尽,幽默充盈,妙趣横生。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乐园“百草园”的景象,也可以知道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第一所学校“三味书屋”里发生的故事。文章充满童趣,生气盎然,每一句话都留露出鲁迅先生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藤野先生》和《范爱农》是怀念师友的两篇文章。老师和朋友,是每个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他们教给我们知识,但更多的是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而朋友,他们是人生路上的好伙伴,是时时刻刻与你并肩前行的人,他们与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忧愁,肩并肩、手牵手,一生一起走。
《五猖会》则着重描写了鲁迅小时候要去看五猖会,临行父亲却让他背会书再去,以致于耽误了去看五猖会的故事。文章语气中充满了孩童的无奈。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对我有时严厉,有时宽容。当我做错了事时,他总是极其严厉,有时甚至勃然大怒,把我训斥一通。事后,他又会心平气和地给我讲道理,教育我。他这种“冷热交加”的教育方式,使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也教会了我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是与非。
此外的每篇文章都很好,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总之,《朝花夕拾》既有对往事的回忆,又有对时事的评述,既有美丽的故事,又有鲜活的人物。读后使人既能产生共鸣,又能得到深刻的感悟和道理。
正因为是旧事重提,说明所记述的内容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考验,作者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深化了,对现实仍有重要的借鉴或启示,理应更引发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也许,这就是“朝花”“夕拾”的原因吧。
《朝花夕拾》读后感3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其实,他把愤怒藏得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
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
《朝花夕拾》读后感4从小到大,你眼中的世界是一样的吗?车马涌动,灯影闪烁;曾几何时,你还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天真孩子吗?我想看看鲁迅眼中的世界,《朝花夕拾》就是他的“眼”。
《朝花夕拾》以鲁迅的视角描述了他从小到大看到的世界。他不断长大,身边的人、景也在不断变化着。鲁迅更加成熟,懂得了更多,明白了社会的黑暗与悲惨。
鲁迅的“眼”不仅仅是他的成长史,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全貌。
幼年的鲁迅世界是无忧无虑的,童稚的眼眸中闪动着天真。百草园中的奇妙世界,以及偷偷溜到三味书屋后院玩耍,都使他兴奋不已。他渴望自由,但心灵却被父亲囚禁。那次的五猖会,父亲对鲁迅心理的无知和与他的隔膜,我体会到了儿童天性被扼杀后的无力感。
当时的社会,有着太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习俗。但长大后的鲁迅,渐渐成熟了,他为了父亲的病四处寻医,为父亲的死而感到内疚,鲁迅体现出他的宽容与博爱。
后来,他去南京求学,随后又辗转到日本,在那里鲁迅学到了很多。那时的鲁迅年少轻狂,是藤野先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了他。先生因惜才的叹息,也让鲁迅懂得有人是真正在乎他的。即使最后终要离别,鲁迅的瞳孔中仍闪过些许光芒;范爱农的死,诉说了当时社会的悲惨与无奈。鲁迅的眼,已有些苍凉……
在我生活中,也能看见人间冷暖。我的眼时而燃烧,时而冰冷;时而温暖,又时而苍凉。我会坚持自己的个性乐观地生活,为生活谱写最真挚的情感。如果周围一片黑暗,我会闭上双眼……
鲁迅先生,您放心,天堂中没有泪水,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朝花夕拾》读后感5王安忆说:“生命不过一场记忆。”谁又不是活在记忆中呢?《朝花夕拾》是鲁迅儿时与青年时的回忆。
在《藤野先生》中,我从鲁迅为了防蚊子用被子盖住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看出了鲁迅的吃苦耐劳。从中,我回想到了夏天,我在房间内睡觉,因一只小蚊子而抓狂,无法入睡。而鲁迅当时在客厅中,那么多蚊子还能想出办法,安心睡觉,为此,我对鲁迅敬佩不已。鲁迅一生有过这么多老师,但是在其中,授课时间最短的藤野先生却是鲁迅认为在心中第一的老师。这可看出鲁迅是多么感谢藤野先生啊!在日本学生欺负鲁迅的时候,藤野先生却站在鲁迅这一边。分别时,藤野先生把照片当做礼物送给鲁迅,当时照片可是十分珍贵的。我知道了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当别人给予他帮助,那个人就会终身难忘。
《琐记》的城中,衍太太十分令我厌恶,他庇护小孩,看似令小孩十分喜欢,却是在害小孩。就比如:鲁迅十多岁时,与几个小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地多,衍太太就从边上计数,让小孩转。一个小孩摔倒了,他的婶母又刚好走来,衍太太马上换了一张脸,说:“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可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这令我十分不爽,竟然有这么不要脸的人,表面一张脸,令小孩子喜爱,里头又是一张脸,令人讨厌。
在《父亲的病》中,鲁迅执笔为武器打击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迷信思想。我从中也看出了鲁迅的艰难,一个小孩,面对一个故弄玄虚的庸医,在父亲去世的压力下被欺骗,看出了鲁迅当时的无限心酸。
拾起朝花,就是拾起了鲁迅童年的回忆。
《朝花夕拾》读后感6鲁迅常想在纷扰中寻找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他的童年犹如一棵梅花在河流旁快速生长,花朵纷纷落地的场景的美,流到乡下,那花是又鲜艳又芬芳。鲁迅的《朝花夕拾》跟他的内心一定是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鲁迅的日子有欢喜又有痛苦,但都是给他留着那深刻而又完美的回忆。正如他的书《朝花夕拾》,就亲笔写了他的日子。
我读者鲁迅先生写的散文,眼前仿佛看见了鲁迅的童年的悲伤痛苦:那天晚上,鲁迅的父亲在地上保留着一口气,衍太太让鲁迅把他爸爸叫醒,鲁迅拼命的叫着,声音震耳欲聋,他父亲让他不要叫,并且拼命喘气,好一回才正常,鲁迅又叫,叫到咽了一口气。
一切的感觉都是那么痛苦,令人难受,因此我才会感动。尤其鲁迅天真的相信别人,读起来让人觉得鲁迅先生又亲切又十分不听话。
童年是有痛苦的,是那么令人难忘呢!我的童年也有痛苦的几次经历。我家在农村,一次,我的亲人逝世,我什么都不知道,一直在那拼命的叫着,就算有人阻止,我也不管理,他说别叫了,说话的低微表示他奄奄一息,好久才喘过气来。我叫着,一直叫到他没气了,就在那坐无声息。我很后悔,当年没有给他一个平的环境。我就从那时开始,再也没有如此疯狂。
现在的时代,老师与父母已学业为重,作业更是一大堆,我们哪有时间去管理这里那里的了。
童年已向我们一步步地离开,留下的也只是一些散落的记忆,还不如多读读记记《朝花夕拾》,体会鲁迅的童年的痛苦与快乐。
拾起了朝花,就像拾起了父亲死后的遗言,令我记忆非凡。
《朝花夕拾》读后感7在众多中国优秀作家中,我最喜欢的是朱自清、罗兰,其次就是鲁迅先生了。读他们的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儿时一本散文集。本书原名《旧事重提》,也许是题目太直白了吧,便改为了《朝花夕拾》。书里写的是鲁迅先生童年时和青年时所难忘的事和经历,也说明了自己最珍贵的童年过得很不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长辈们的认同,这使他很伤心。但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能从童年的无奈释放出来,是想让我们的长辈以一个理解和同情的心态对待我们。
这本书里有很多生动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范爱农》这一篇,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事情。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和迫害。我很同情者为革命者,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至今不知是如何去世的。无论如何,让我们为他给予沉重的悼念吧。范爱农,一位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内的心痛苦、悲凉,有谁替他分解点呢?所以,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章给我的印象也很深,长妈妈很爱鲁迅,但长妈妈姓名的来历和家人对她不同的称呼,从中知道长妈妈身份的卑微和地位的低下。睡觉时摆一个“大”字,可以看出来,她也是一个粗俗、不拘小节的人;“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晒裤子用的竹竿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这些也能反映出长妈妈是个善良、迷信的好妈妈。读了这一章,使我非常的敬佩长妈妈。
在这些“历史”书中,我们知道了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但现在,祖国一天天繁荣富强起来,值得我们去歌颂、去赞美我们那伟大的祖国!
【鲁迅朝花夕拾文章】推荐阅读:
写鲁迅的文章06-21
作家悼念鲁迅的文章08-29
小学课文鲁迅的文章07-03
鲁迅文章精彩片段摘抄10-26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加赏析05-25
鲁迅描写雪的文章美文09-30
《朝花夕拾》鲁迅(东)08-02
朝花夕拾鲁迅人物形象06-03
鲁迅朝花夕拾好句赏析09-21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后感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