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2024-05-21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后感(精选13篇)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1

[暑期征文] 鲁迅先生的那些花瓣 ——读《朝花夕拾》有感夏日,夜幕降临。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尽收眼底的美丽夜景。我仰望着夜空,看见深蓝色的天空中悬挂着无数半明半暗的星星。啊,这天宇、人间的景色,互相衬托,互相协调,真好像艺术大师的妙手创造。周围静悄悄的,只有树叶被凉风吹着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这就是暑假一个平常的夏夜,但我却邂逅了您,开始了暑假的愉快之旅。

月光从我窗前的树的隙缝照到我桌上的《朝花夕拾》,我无意间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有一张鲁迅的照片,这使我了解您原来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照片中的您显得非常朴素和清瘦,但眼睛似乎炯炯有神,凝视你那双犀利而深邃的眼睛,火一样的在燃烧,而那正是您对旧社会的厌恶和对美好的未来的向往。还有你那像八字的胡须,那上面凝聚了人类全部的睿智、坚定和不屈的精神。从此,我就开始对这本书有了阅读的兴趣。

在暑假的每天下午,烈日当空,太阳火辣辣的,鸟儿无力地飞着,大地被烤得发烫,像蒸笼一样闷,一丝风也没有。我捧着鲁迅你写的书,你的声音隐隐而来,先是细碎,然后慢慢汇成阵阵涛声,最后漫卷我的心灵,让我无法释卷。

散文集中的《猫·鼠·狗》的这篇散文,我觉得自己感触最深、印象很深。在这篇散文中,鲁迅先生描写了他清算猫的罪行,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鲁迅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猫确实吃了小兔子!而鲁迅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无法忘记现实,文中还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手法”,既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于猫相似的人。

当我读完《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之后,我才发现,我对您的了解还是太少了。战斗和犀利只是你的外套,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武装。而《朝花夕拾》则是您心灵最柔软的花瓣。那些对在成长道路上影响过自己的亲人的怀恋,自然而淳朴:那个不识字为您买来《山海经》的长妈妈;那个毫无民族偏见、细致民主的藤野先生;那个严格而独自沉浸于书香世界的寿镜吾老先生;那个严厉而把爱内敛到我几乎无法察觉的父亲„„所有的怀恋都来自生命深处。这些花瓣在心湖荡漾太久了,那些香气已被您收藏凝固在心间。

读完每一篇散文之后,我觉得鲁迅渐渐成了一个勇士,您的身上有了真诚而不畏艰难的信念,追求真理而不怕迫害的执着。您开始了精神上的艰难历程,但心湖的这些小花瓣在深夜无助的时刻,会那样柔软地抚摩您的心灵,让您又有了继续前进的勇气。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从每篇散文中,我得到一种精神的激励。这种精神不会泯灭,它隐藏在黑夜,却发射出一片又一片温暖的阳光,照耀在我们这些阅读者的心中。我最佩服的是您对于文学的这种热爱,这种精神我体会到文学是一个传奇,如同其他传奇般不朽地感动天地。鲁迅对

旧社会的厌恶和对美好的未来的向往,让我感受到在黑暗中并不是只有黑暗,仍然有一丝光亮在暗暗地照着。而鲁迅先生就像是这一丝光亮,他用文学的热爱来照亮社会的黑暗。而我,则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每一天,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像鲁迅一样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金荷中学初二:吴宏杰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2

一、白描式的讽刺

这类讽刺并不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的具体描绘, 有时也不借助抒情议论, 只是运用平白、朴实的语言, 特别是使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 极省俭而又极准确地突现最本质的矛盾, 聊聊数语, 看似信手拈来, 其实一字千金, 一语中的, 极耐咀嚼, 这是鲁迅惯使的白描手法在讽刺中的独到运用。例如, “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 又偿了心愿, 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 (《狂人日记》) 吃人者“欢天喜地地”, 却又“呜呜咽咽”, 是笑, 还是哭呢?鲁迅将两个具有矛盾性对比色彩的词语放在一起, 淋漓尽致的剥去了丑陋者虚掩的庄严、神圣的外衣, 把吃人者的凶残本质、虚伪心态、卑劣手段, 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 也就装在了花轿里抬去了。”“……用绳子一捆, 塞在花轿里, 抬到男家……” (《祝福》) 对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鲁镇的人们是把它当“故事”来鉴赏咀嚼的, 男人们听了“没趣”的走开了。这些老女人“特意”来“寻”“满足”, 待到祥林嫂动情的呜咽了, 他们才“陪”出眼泪来, 并且“评论”着。把祥林嫂的悲惨故事, 当成了笑料“咀嚼鉴赏”, 在当时社会是故事发展的必然逻辑。逼迫祥林嫂改嫁是“装”“塞”。鲁迅用这些带有眼泪的形容词、动词等, 刻画了“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针对的就是这些愚昧的国民。在这里, 作者没有大段的具体描绘或议论抒情, 只极经济的用几个饱含讽刺意味的词句, 就如此准确写到了“熟睡”人们病态心理的深层。我们掩卷深思, 会在含泪的痛苦的笑声里, 深味出被封建传统文化氛围所禁锢而造成的巨大精神内伤, 从而深刻体会到作者“必须改变他们的精神”, 改造国民素质的伟大思想。这就是鲁迅用白描式手法批判麻木国民的鲜活例证。

二、谩骂式的讽刺

中外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使人忍无可忍, 白色恐怖的浓重窒息使人喘不过气来。面对这样的现实, 鲁迅不避艰险, 怒向刀丛, 采用了怒骂式的讽刺, 把久郁心中的无比愤慨化为投枪、匕首, 向敌人刺去, 这是战斗日益激化的反映, 是鲁迅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愈战愈勇的见证, 从而起到了强烈的讽刺作用。例如,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 炮轰了机关, 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 追炸客车, 捕禁官吏, 枪毙人民, 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连年内战, 空前水灾, 卖儿救穷, 砍头示众, 秘密杀戮, 电刑逼供, 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 他们就惊诧了!” (《友邦惊诧论》) 读这段话, 我们仿佛看到怒火中烧、怒不可遏的作者在指鼻怒骂敌人,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敌人的憎恶和轻蔑, 这就是鲁迅怒骂式讽刺独特的战斗风格, 句中连用反复、排比, 犹如连续刺去的一把刺刀, 剖开“友邦人士”的险恶用心, 撕去洋主子的伪善面纱, 戳穿“党国”的奴才嘴脸, 而在一连串具有浓郁色彩的抒情句中, 大量溶入反语, 这就是鲁迅怒骂也成了文章的讽刺手法, 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和讽刺效果。

三、嬉笑式的讽刺

这种讽刺通过人物形象的描绘或故事情节的铺叙, 或用变形的独特夸张, 或进行漫画式的勾勒, 或以人物的矛盾言行进行对比, 或用人物高尚的表白反衬其丑恶的心灵, 或表现人物违反正常生活逻辑的心态, 来造成戏剧性的讽刺效果。这种手法多见于鲁迅的小说和记叙性的散文中。读者需在了解全文或相对完整的篇章之后, 才比较容易体会到其中强烈的讽刺意味。怒骂成了文章, 嬉笑也成了文章。例如, “你还不配……这时候, 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癞头疮, 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打虫豸, 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现在世界真不像样, 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 (《阿Q正传》) 乍一看阿Q的形象, 让人大笑不已, 再一看笑意顿失, 你怎么能笑的出来呢!文章记叙的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在现实中无法取得胜利, 就通过自己的语言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这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的一种表现, 是旧社会愚昧无知的一种反应。阿Q正是鲁迅先生所描写的麻木的国民, 这种讽刺语言更能彰显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和不成功。这种手法真是亦庄亦谐, 看似平淡无奇, 其实妙不可言, 在你可笑之余, 也认识到了旧中国国民的无知, 也体会到了旧社会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 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鲁迅所讽刺的那个可诅咒的时代和恶势力, 今天已不存在了。但是他那博大精深的讽刺艺术, 却并没有时过境迁, 而失去光彩, 它成了一份永恒的文化遗产, 值得我们去研究, 去探索。

摘要:鲁迅先生作品中最抢眼的当数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 尤其是他语言的讽刺手法, 鲁迅用他得心应手的锋利无比的解剖刀, 解剖一切恶势力及其所统治的罪恶社会, 以及那些被传统心理扭曲了的病态灵魂。或冷峻辛辣, 或调侃戏谑。总之,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讽刺大致有三种情况:白描式讽刺, 谩骂式的讽刺, 嬉笑式的讽刺。

论鲁迅《朝花夕拾》的思想艺术 篇3

关键词:乡土题材;闲话风;寓庄于谐;欲扬先抑;杂文笔法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

鲁迅曾说自己对新文学的贡献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1],而且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成为文学革命的主将,《朝花夕拾》与鲁迅的其他作品不同,它显得十分平实、自然。《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三一八”惨案前后,当时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来怒斥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因此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出走避难,之后又赴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鲁迅营救被捕学生无果,愤然离职。正如《小引》中所说的,这一切十分地离奇烦杂。他作了十篇散文,并为它们取名《朝花夕拾》。但是按照当时的情景,连回忆都是那么无可奈何,正如李长之所说的:“我们虽然可以颇带了消闲的意味地来欣赏这些好的散文,但在当时的作者却是十分难过的,这是可以想见的。”[2]

他以一个寓居者的身份叙述了故乡的风俗、生活,于是我们便在《朝花夕拾》中看到了乡土小说的影子。其实这与20年代兴起的“乡土小说”密切相关,鲁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乡土小说”的含义加以界定:“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之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乡土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宗法等级制下社会观念对人们心灵的残害,迷信落后的习俗对人民的控制。但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朝花夕拾》中除了理性的批判,更多的是“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原始)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朝花夕拾》“展现的是一个‘人间挚爱者对于人类生存的基本命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追忆与成年的思考。”[3]这也是《朝花夕拾》作为回忆性散文区别于乡土小说的特点之一。

另外,《朝花夕拾》可以说是鲁迅著作中比较“个人化”的一部,因此《朝花夕拾》有它独特的思想内容和叙述策略,所以了解《朝花夕拾》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鲁迅是很重要的。

一、从“闲话风”中看人性善恶与时代色彩

对故乡的记忆是鲁迅创作的源泉之一。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大家族,家中有疼爱他的长辈和要好的玩伴,后来家道中落,处境艰辛,也体味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青年时入学堂读书,后留学日本,逐渐形成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于是《朝花夕拾》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朴实的情感的赞颂。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长妈妈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对先生的敬重,《藤野先生》中对藤野先生宽厚无私,严谨负责的精神和浓厚的师生情谊的赞颂;二是对人性中虚伪、丑恶的批判。如在《琐记》中对衍太太的卑劣行为的蔑视,在《父亲的病》中对“名医”故弄玄虚,贪得无厌的讽刺。三是对封建社会和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二十四孝图》体现了封建孝道的残忍虚伪的实质,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对当时封建复古派的极端憎恶。

《朝花夕拾》大都是鲁迅把记忆中的故事讲给读者的,这种“闲话风”是鲁迅开创的一种现代散文体式。我认为,《朝花夕拾》的闲谈漫笔有这些特点:

1.《朝花夕拾》平实的语言和含蓄的表达。鲁迅创作《朝花夕拾》是在1926年,回忆都已沉淀下来,再加上鲁迅当时的处境是十分艰难的,外界的纷扰就使得回忆成了有效的“镇静剂”,对于《朝花夕拾》显现出来的沉静,李长之也曾这样解释道:“大凡在某一方面情感极盛,又不得宣泄时,那故作平静,也用以安定了自己的,就是返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逃躲。”[4]比如说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文末说到长妈妈的辞世时也是波澜不惊的,但是这鲁迅接连用了三个对长妈妈不同的称谓,即:“我的保姆”“长妈妈”“阿长”,则更像是对长妈妈的深情呼唤,平淡的语调蕴含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无限怀念,所以说“《阿长与山海经》,乃是一篇平淡一些的好的抒情文字。”[5]另外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对父亲的爱,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这些至深至厚的情感的表达也都是极平淡的。相比之下,鲁迅的情感表达在《野草》中就显得要强烈得多。《野草》可以说是对自己灵魂深处的审视, 是他创造的另外的世界,这就与《朝花夕拾》中对现实的描写完全不同了。

2.《朝花夕拾》中,有许多故乡特有的、风俗化、地域化的事物。鲁迅把记忆中关于绍兴那个小城的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故乡特有的事物,也是鲁迅所怀念的,而这种剪不断的乡愁,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鲁迅在与我们闲话中的那种闲散的语调。故乡的百草园中有鲁迅童年最欢乐的记忆,还有在床头贴花纸、五猖会、活无常等都是浙江一带特有的民俗。

3.鲁迅在叙述过程中“我”的介入。仿佛是在与我们交流一般,鲁迅在以儿童的视角叙述时,又常常跳出原本的故事,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反顾当时的体验,告诉我们他现在的感受。听了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的故事,让幼年的鲁迅感到做人的危险,并且极想得到一只飞蜈蚣,随后笔锋一转,说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飞蜈蚣,也没有见到美女蛇。在父亲去世前,“我”大声叫嚷,一直到父亲咽了气,因此父亲没能安静地离去,以至于二十年后“我”还在为那件事而感到后悔愧疚。鲁迅这样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转换,有时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更多的还是用成人的视角来对某些现象进行批判。比如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回忆起儿时听到“郭巨埋儿”的故事时,鲁迅以儿童的目光看到了封建孝道的残酷,以成人的角度讲述那时的经历,再加上成人的看法与观点,又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在揭露封建孝道的残忍虚伪的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儿童教育的反思。

二、抑与扬、庄与谐、个与类的写作艺术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对人对事的爱憎褒贬是泾渭分明的,为了更明确地表达这种情感,鲁迅常常采用抑与扬、庄与谐的叙述策略以及个与类的杂文笔法。宏观上的抑扬,微观上的庄谐以及杂文笔法中的个类,是《朝花夕拾》中主要的艺术特色。

首先,整体上的抑与扬的转化是鲁迅叙事的主要方法之一。《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先抑后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的乡下女工的形象。在文章开头,鲁迅就为我们列举了长妈妈的一些庸俗作风:喜欢道人是非,睡觉时在床中央摆成“大”字……接着又向我们抱怨长妈妈那些让人很不耐烦的规矩和道理,让人觉得她愚昧而又可悲。后来“长毛”的故事让我对她有了敬意,到后来长妈妈谋死了“我” 的隐鼠,这使我对她的敬意完全消失,甚至都想为隐鼠报仇。然而,这一切的反感情绪,都在长妈妈为我买来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时完全消灭了。她真诚热情、纯真善良的一面,正是鲁迅对她寄予无限深情的怀念的原因。

如果说先抑后扬表现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那么《二十四孝图》中的先扬后抑就表达了鲁迅对封建孝道的憎恶。《二十四孝图》是长辈赠予“我”的,也是“我”的第一个画图本子,又为我独有,本来是使“我”极为高兴的一件事,但当“我”请人讲完所有的故事后,对做孝子的计划就都绝望了。“哭竹生笋”可疑,“卧冰求鲤”危险,“老莱娱亲”反感,“郭巨埋儿”可怕,以至于“我”不再想做孝子了。一扬一抑之间深刻揭露了封建孝道对儿童心灵的戕害。

其次,在具体的文段当中,鲁迅常常把一种严肃的情感用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诙谐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气词的使用,二是对人物动作、外貌等的调侃、描写或议论,三是古今杂糅的手法。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课堂上读书时的情景,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从先生读书时的语气中,那几个孩子们调皮和天性欢乐的一面,都在鲁迅笔下显现出来。另外他还说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样一来,对纨绔子弟的失望与厌恶,都暗含在幽默讽刺的语言中了。“古今杂糅”的手法则体现在幼年的鲁迅即将离开百草园的时候:“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Ade”是德语中“再见”的意思,这应该是成年的鲁迅在回忆时添上去的。鲁迅曾把自己创造的用 “古今杂糅”来产生诙谐幽默的效果的手法称为“油滑”,这种手法在后来的《故事新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是鲁迅杂文笔法中“个与类”向散文的渗透。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狗·猫·鼠》了。《狗·猫·鼠》是针对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写的,揭露了他们像猫一样的媚态与虚伪,同时在回忆往事与针砭时弊中包含了对暴虐者的愤恨和对弱小者的同情。再比如在《琐记》中,鲁迅这样描写江南水师学堂头二班的学生:“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象一只螃蟹。” 随后又记起“前四五年,竟在教育部的破脚躺椅上,发现了这姿势,然而这位老爷却并非雷电学堂出身的,可见螃蟹态度,在中国也颇普遍。” 鲁迅由回忆中的“螃蟹形象”转到对当时中国社会上“螃蟹态度”的批判。这种由“个”到“类”延伸,是鲁迅思维的体现,也是鲁迅情感的自然的迁移。他将“一个”上升到“一类”,又在“一类”中保留了“一个”的具体特征,完成“个”与“类”的结合与统一。

总之,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精神,是一个常谈常新、无法穷尽的话题,是珍贵的宝藏,拥有鲁迅是我们的民族之幸。真正理解鲁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8页.

[2]李长之:《鲁迅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23页.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9页.

[4]李长之:《鲁迅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23页.

[5]李长之:《鲁迅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24页.

参考文献:

[1] 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3页.

[2]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9页.

[3]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0页.

[4] 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9页.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4

初读此书,说实话,我也不是很读得懂。就连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也是学得似懂非懂的。我甚至觉得:鲁迅的这些文章,看起来简直就是象在跟你聊天似的,哪算得上什么名着?后来多读了几遍,我懂得了,不要把这样的名着当作美文,其实,这本书的文章看似“聊天”也正是鲁迅的文字魅力所在。它看上去很朴实,甚至比较口语化,但为什么却能够深深地吸引人呢?就是因为这样的朴实,让人感觉很亲切,就象他站在你面前跟你诉说着什么似的,“说”到兴奋处,文字又会变得非常热烈,这就让人能够从中品味和感受鲁迅的点点滴滴。郁达夫是这样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不错,这个特点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中表现得一览无遗。一开头,便以“寻咒”从侧面点出中心,接下来便诉说了一段他童年的一段故事。其实,鲁迅先生是话中有话啊,他借着说童年看《二十四孝图》的`事情,其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即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视而不见,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在,现在的有些孩子们别说爱读书,他们根本不想读书,不想学习。再看看那时侯的孩子们,他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吗?

《朝花夕拾》中那几篇描写人的文章,我是比较喜欢的。首先,这些文章的内容比较吸引我——因为我喜欢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再加上鲁迅那种轻松而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可以看到那个人似乎站在你面前一样。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有人比喻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的确,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但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的一切。不论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还发现,这个“长妈妈”跟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孔乙己”很相似,同是旧中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名字,都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鲁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我家附近有一大片荒地,杂草丛生。小时侯,总爱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那里玩耍,捉迷藏,享受和煦的阳光,舒爽的清风,还有那些被我蹂躏的野花,使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自由自在。而如今,荒地上造起了住宅楼,我和伙伴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着,感受不了大自然,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旧热爱自然,向往自由。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动。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逗油蛉、捉蟋蟀、遇蜈蚣、拔何手乌、摘覆盆子。呵呵,想起这些就有无限乐趣,到了三味书屋,作者认识了为人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就连书屋后的小园作者也不放过,折腊梅,寻蝉蜕,这些都让我觉得离童年好近。

就拿《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来说吧!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迷信,不拘小节,而且还没文化,就是这样一位不被人所知的阿长,称她回家那几天,给迅哥儿买了他朝思暮想的《山海经》,为我们表现出了一位善良、可爱、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长妈妈。

藤野先生的正直与善良,他没有民族偏见,更没有歧视来自中国“我”,他尽职尽责地履行了一个教师的责任。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6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1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正与它超凡脱俗的名字一样。鲁迅先生在晚年时回味着自己童年时的点点滴滴,想必那味道会是别有一番风味吧?犹如清晨的鲜花在阳光的点缀下悄然声息的绽放着它绚丽无比的美,待到夕阳时分去摘取,花亦那花,但却失去了晨时的艳丽与芬芳。夕阳便赋予它一种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的力量。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就是写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忆。

我读着鲁迅先生写的散文,眼前仿佛看见鲁迅小时侯的活泼可爱:有时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进百草园,整天呆在院子里。他要与小花、小草、小虫子作伴,还要坐在树枝上吃野果。虽然有时会得到寿老先生严厉的眼神,但也仍免不了学生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鲁迅先生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童年是美好的,是那么令人回味无穷。我的童年也是那么多姿多彩。我家属于郊区,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时侯,总去那里享受着和煦的阳光,秋日里的习习微风,把那里的油菜花摘得一朵都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有时候,我还会到田里去玩,那是田里早已成为孩子的天地。大家都忙着捉泥鳅呢!赤着脚丫,踩着烂泥,别提有多高兴!童年时光,真好!

现在,我们都在为学习着想,再也不能享受那种快乐了。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先生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2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讲述的就是鲁迅儿时的经历。

《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保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五猖会》回顾了儿时一次看庙会的经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纯真快乐的童年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日子。《藤野先生》怀念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藤野,并记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等一些故事,而主人公鲁迅也从青涩懵懂的少年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要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不是一座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气,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这儿了。但到了鲁迅先生该上学的时候,他不得不和充满着快乐的百草园说再见,到三味书屋学习。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工作。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就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写,我们的童年并非只有开心,都是顺心如意的。但那也丰富了我们的一生,留下许多回忆。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3

朝花夕拾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刚听说要读朝花夕拾时我的内心对它是带着一丝抵触的,因为很多人都说看不懂。但直到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这本书十分的好,是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的讽刺,以及对当时愚昧麻木的普通中国老百姓的呐喊。如其中提到长妈妈,鲁迅是对长妈妈十分怀念的,比如她为鲁迅买的书,但有时鲁迅却瞧不起她,是因为她的愚昧,笃信鬼神,十分的迷信,这是当时广大中国劳动人民的缩影,因为他们的生活困苦,所以不得不把精神寄托在神灵上来得到心灵上的安慰,这跟鲁迅先生的《故乡》中所描绘的闰土也是一样的。

还有一篇我记忆比较深的是关于鲁迅先生对于猫的看法,这是一篇讽刺意味很浓的杂文,作者透过形象的比喻,猫,鼠,狗介质不同的人,讽刺意味十足。是对当时的学术界的批评,也是对白话文的倡议,是我最为喜爱的一篇文章。

还有一篇就是在我们语文书上的藤野先生,是记录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医事的事情,作者讲述了当时清国留学生在外国被欺辱,称为低能儿,并遭到无辜的排遣,嫁祸,冤枉,同时塑造了一位医学老师藤野先生,他对人公正,为人真诚,正直,深受鲁迅先生的喜爱。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但是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生命感悟,让我们一齐去领悟,去了解那段历史,那个社会。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4

大家在暑假里一定都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那么大家是否都有所感悟呢?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对“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浅见。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他平易近人,关心学生。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遇到鲁迅这样的中国学生,藤野先生不但没有对他产生一丝歧视,反而非常照顾他:担心鲁迅不愿解剖尸体,帮鲁迅整理讲义,鲁迅要走时他的依依不舍……

文章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他的伟大、无私。使我们都不禁为藤野先生的有教无类而喝彩。

这篇文章看似是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的留学生活,事实上还夹杂着些许鲁迅对旧中国的看法与个人情感。与鲁迅一同留学的清国留学生,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害,竟与日本人一同喝彩;鲁迅成绩进步,同学却因为嫉妒而诬陷他作弊,甚至给他发了劝诫信。

鲁迅终于意识到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与别国对祖国的歧视,是无法通过医术来改变的,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刺激着鲁迅的每一根神经,于是鲁迅毅然弃医从文,将满腔热血寄托在了他笔下的每一个文字当中。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面对旧中国的腐败,却无能为力的自责,我们无不为他的爱国精神所折服。

拜读此文,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灰色的年代,看到了鲁迅那些日本同学们鄙夷的目光,感受到了鲁迅内心那份愤恨与惆怅。唯一能给全文带来一丝暖色调的,便只有和蔼可亲的藤野老师了,是他,对鲁迅的关照,给文章注入了一丝暖流。

我想,正是因为藤野老师那一视同仁,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让他成为了鲁迅口中“最使他感激的老师”吧。

通读此文,我对于藤野老师的无私与鲁迅强烈的爱国情怀感同身受。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无需背井离乡,更无需弃笔从戎,唯有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位良师益友。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5

他腰上系着草绳,脚上穿着草鞋,脖子上挂着一纺锤形的纸,手里拿着一把折断的芭蕉扇,一根铁绳,一个算盘,肩膀驼背,长发垂直,眼睛呈八字形,头戴方帽,舌头长长,这就是鲁迅所敬仰的无常。

无常,地位平庸,身着朴素,打扮得吓人,却是鬼里最善良的了。我小时候听人讲过无常这一说,光是相貌,脑海里便出现了一个妖魔鬼怪,长头发、长舌头,不吓人才怪。而鲁迅笔下的无常,恰恰与我之前的想象相反,原来世界上真有像无常这类的人呢!

妖魔鬼怪就是通常可以认为是没有心,恶毒,可偏偏我们千万别把无常跟他们不能混为一谈,倘若把这个社会世界经济比作阴间,像无常的能有一个多少?传说无常在勾魂时,要勾隔壁患伤寒快要一命呜呼的人,而那人的母亲因快要失子的哭声撕心裂肺,倘若学生是你,你会怎么做?选择一些狠心,还是没有放弃?你错了,你会因为怕大王打你而必须如此狠心夺去人们生命。“可怜成为天下父母心”,你晓,无常也晓,他的心肠软了,放那可怜人还阳半刻,而受伤的将是发展自己!后果研究当然需要知道,被大王抽了四十四辊……

除了世界千里,有爱,如果没有爱浪,甚至场景再美,黑暗的世界里,谁欣赏的路,之美?爱在身体的温暖在你无助的太阳;爱情作为一盏灯,在寻找,当你失去了正确的方向......爱情就是这样,因为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世界就像很多人的无常,如地震救援的英雄,抗战士兵,医院病人的天使,这些人一般不如诚信,敬业的无常,掩盖了吗?

爱是彼此的心愿,同大家能够共创一个美好蓝天。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6

早上的花儿盛开了,到黄昏才去摘。用以形容儿时的我们和青年的我们最合适不过。

《朝花夕拾》巧妙的利用了对比手法和讽刺手法,是鲁迅先生用以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事和人,并对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仔细的品味会令人受益匪浅!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讲述了儿时所听闻的“卧冰求鲤”“老菜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表面上是宣传了孝道,但实际的性质是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做有趣”。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是残留少部分这种思想。

当“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映入我眼帘,儿时的记忆涌上心头,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那个每天田野中与蟋蟀唱歌与蝴蝶共舞的我;那个每天在天马行空地想东想西的我;那个渴望独立渴望长大的我。即使那曾经的不开心,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镀上一层淡淡地金黄色,仿佛当下的生活比不上过往的岁月。

人总要你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呢或上学。鲁迅先生曾到仙台留学,虽然成绩不算很优秀,但是很努力。他刚到仙台时受同学的冷落,老师的蔑视,但此时,以为日本老师——藤野严九郎。他打破我对日本老师的看法,他不但平等对待鲁迅,还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为鲁迅添改讲义,他就正式解剖图,关心解剖图实习,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对他高贵的师品我感到十分敬佩,也难怪鲁迅先生说:“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朝花”待“夕拾”,童年的纯真待青年的稳重。然而人总不能在过去、活在回忆,我也懂得,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珍惜当下。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7

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朝花夕拾》里的《狗猫鼠》这一篇。特别有意思的是,有时候鲁迅先生不只说的是猫,常常会代指一些人。

鲁迅先生打小仇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讨厌猫、恨猫。而这个消息成了事实,被许多人知道了,一些人就趁风起浪,写了一篇广告词:“狗仇猫,鲁迅也仇猫!”在暗中骂鲁迅是条狗,但鲁迅先生心胸宽阔,不去计较这些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但他也在努力找着狗仇猫的原因。最后只在一篇童话里看到了些虚假内容,只因为狗把猫错当成了大象,受到动物们的耻笑,从此以后,狗和猫成了一对仇人。

狗仇猫的原因不太明了,可鲁迅先生仇猫可是理由充足的。第一个原因是猫的性情与其它各种动物都不太同,凡捕食雀、老鼠,总不肯一口结束它们,而是尽情地玩弄,放走,捉住,放走,再捉住,直到它再没新的`玩法,玩腻了的时候,这才吃下去。读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鲁迅先生其实是在笔头上做文字,是不是仅仅只有猫才会这么做呢?完全不是,这里就代指了鲁迅所处年代的日本人的所作所为!他们慢慢地折磨爱国人士,再残忍的处置他们。

第二个原因是猫虽然与狮虎同为猫科,可是却有那么一副媚态!读到这里,我忽然又明白了,那个时代的有些人就是这样,为了努力巴结依附向上爬,才做出一副副媚态,以求讨好!第三个原因是小时候他家的大花猫吃掉了他饲养的“宝贝隐鼠”。

鲁迅先生的散文,字字珠玑,话里藏话,露出锋芒,有些内容我还似懂非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走进大师的世界享受文学的魅力!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8

再一次提及这本散文集,书香仿佛萦绕在鼻尖。他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一个明媚的下午,和着蝉声,给我们絮叨那些童年的趣事,也就是“《朝花夕拾》”吧。

鲁迅是幸运却又不幸运的。幸运的是,它可以在百草园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的低唱;可以在书房里诵读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山海经》。但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封建社会腐败与黑暗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是巨大的。年幼的鲁迅,要承担父亲的重病,家道中落,受尽人情冷暖,然而却击不倒他。

历史老师曾给我们讲过,现在的中国人的思维与创新比不上国外——就是因为几百年来的封建社会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潜滋暗长。

鲁迅明白,封建社会的固步自封是无法用力量来改变的,所以,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他要用文学的力量来改变这个黑暗的社会。

他笔下的“长妈妈”与“范爱农”这两位经典人物,就是被封建社会所毒害的人物的缩影。长妈妈的性格与思想上都有太多消极与落后的东西,体现了革命前的黑暗社会的浑浊与昏暗。而范爱农则是一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亦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思维的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向往安乐的心。

当时的人们,受尽了黑暗与压迫,一日终明悟,起身反抗,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艰难的战争;为了幸福,不知挥洒了多少位烈士的鲜血——眼前的生活,我们需要珍惜。

俗话说:好的文章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情感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鲁迅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彻底解放了封建社会的思想。他的文章就如同一杯醇香的老酒,读来醍醐灌顶,发人深醒。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9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的书籍。书中叙述了鲁迅幼时和青年时的生活。在暑假中通过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感受颇深,阅读这本名著,感觉不像是在阅读书本文字,而是鲁迅先生通过朴实的话语在跟你讲述一个个真实而又充满情感的现实故事。里面的很多篇章和内容使我受益匪浅。

在《二十四孝图》中通过阅读鲁迅讲述他在儿时阅读的“老彩娱乐亲”“郭巨埋儿”等故事的感触,明白了其中一些封建时期的孝道故事夸大其词,有很强的迷信色彩。尽管对宣传孝道有帮助,但是对应有的孝道进行夸张虚构,不仅不会让孝道在中国得到良性发展,还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鲁迅通过文字形象地揭露出封建孝道中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又悲惨的处境。

另一篇是我印象深刻的篇章是《琐记》,其中衍太太自私、阴险、心眼坏的形象描写的非常形象。它写的是鲁迅孩童时和小伙伴经常去衍太太家玩耍,衍太太在鲁迅与小伙伴去吃缸里的薄冰时,她竟然让孩子们比赛谁吃得多,并教唆鲁迅投自己母亲的首饰,卖掉首饰给自己买东西。这个衍太太思想不正,阴险,心眼坏的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深深地对她感到憎恶。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对孩子们的童年产生积极的影响呢?孩子们再这样的人身边怎么会安全和快乐?

虚拟采访鲁迅先生 篇7

鲁迅:尊孔, 崇儒, 专经, 复古, 由来已经很久了。皇帝和大臣们, 向来总要取其一端, 或者“以孝治天下”, 或者“以忠诏天下”。我看不见读经之徒的良心怎样, 但我觉得他们大抵是聪明人, 而这聪明, 就是从读经和古文得来的。古书实在是太多, 倘不是笨牛, 读一点就可以知道, 怎样敷衍, 偷生, 献媚, 弄权, 自私, 然而能够假借大义, 窃取美名。 (《十四年的读经》)

潘采夫:现在有人把批评家叫做表扬家, 先生对韩寒、王朔怎么评价?有人说他们继承了先生的衣钵。

鲁迅:凡批评家对于文人, 或文人们的相互评论, 各各“指其所短, 扬其所长”固可, 即“掩其所短, 称其所长”亦无不可。然而那一面一定得有所长, 这一面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 有热烈的好恶。假使被“文人相轻”这个恶名所吓倒, 对于充风流的富儿, 装古雅的恶少, 销淫书的瘪三, 一律拱手低眉, 不敢说或不屑说, 那么, 这是怎样的批评家或文人呢? (《文人相轻》)

潘采夫: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女声》反响都不错, 但有令下来, 《快乐女声》要停办了。

鲁迅:我早说过, 只有真的声音, 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 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三闲集》)

潘采夫:先生生前常下馆子, 那时的饭馆和家里饮食虽不丰富, 但也至少无害。现在看到毒奶粉、瘦肉精、毒大米、毒蔬菜之类, 先生能吃得下吗?

鲁迅:底层的人们, 也会互相伤害的。他们是羊, 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 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潘采夫:这让我想起了有的人抱怨社会不公, 却挥刀奔向学校的小孩子。

鲁迅:勇者愤怒, 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 却抽刃向更弱者。 (《华盖集·杂感》) 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 对手如羊时就如羊!那么, 无论什么魔鬼, 就都只能到他自己的地狱里去。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潘采夫:前些日子发生了动车追尾事故, 先生应该知道了吧?先生认为这个事情的根本在于何处?

鲁迅: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 用瞒和骗, 造出奇妙的逃路来, 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 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 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 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坟·论睁了眼看》)

潘采夫:可是当初宣布那是世界顶尖专利技术, 还说要援助别的国家的。

鲁迅: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 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 笼罩了一切罢了。 (《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潘采夫:先生对爱国青年怎么看?

鲁迅:大约满口激烈之谈者, 其人便须留意。 (《书信·致姚克》) 激烈得快的, 也平和得快, 甚至于也颓废得快。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潘采夫:先生对宽恕还是那么不“宽恕”吗?

鲁迅: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 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 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 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 便骗以宽恕的美名。 (《坟·杂忆》)

潘采夫:有个不敬的话题, 如果先生恰巧活在当下, 先生将如何推广自己的主张, 如何给报馆写文章呢?

鲁迅:凡有一人的主张, 得了赞和, 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 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 而生人并无反应, 既非赞同, 也无反对, 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 无可措手的了, 这是怎样的悲哀呵。 (《呐喊·自序》)

潘采夫:先生写文章的时候, 最瞧不起的对手是什么?

鲁迅:从指挥刀下骂出去, 从裁判席上骂下去, 从官营的报上骂开去, 真是伟哉一世之雄, 妙在被骂者不敢开口。 (《而已集·革命文学》)

潘采夫:最后, 先生还有什么可说的?

鲁迅: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 尤其是在中国。 (《华盖集·导师》)

鲁迅先生的教育方式 篇8

海婴的叔叔周建人在出版社工作,参加编辑了《儿童文库》和《少年文库》,每套有几十册,各购了一套给海婴。《儿童文库》内容浅显易懂,许广平当即就让海婴看了;但《少年文库》内容较深奥,许广平担心海婴看不懂,就收藏起来,想等海婴大一点再让他看。但海婴看完了《儿童文库》后,就吵着向许广平要《少年文库》,许广平不肯给,海婴坚持要,争论的声音被鲁迅先生听到了,他便让许广平把《少年文库》拿出来给海婴看。但鲁迅先生从来不过问海婴的阅读情况,不问海婴看了些什么,或是指定看哪几篇,或是要求背诵哪几篇,采取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对于鲁迅先生的这种教育方式,许广平曾在回忆录中提到过,她总结说:“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鲁迅先生在遗嘱中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海婴后来没有如父亲一样成为作家,但成了一名优秀的无线电专家。

(据《清远日报》2016年4月7日,唐宝民/文,李中一/荐)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650字 篇9

在他的“百草园”里,他可以尽情玩耍。顽皮如他,也曾为拔“何首乌”而弄坏了泥墙。那时的他拥有着儿童的天真无邪与无忧无虑。也就在此刻,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愈发紧张。中国在堕落,他也在成长。转眼间,当年贪玩的小孩已长成少年。成长,意味着压力。周樟寿逐渐意识到了中国的黑暗。但在学堂毕业的他却发现自己几乎一无所成。于是便去了日本求学。而在日本,他结识了范爱农——一位和他一样倔强,一样爱国的青年。

同为少年的他们却有着不同的性格。正是封建社会的残酷使范爱农的少年激情不断磨灭,最终选择自杀来解脱,面对同伴的离去,樟寿没有堕落,更没有放弃,而是继续用他的方式拯救中国,拯救这个黑暗的社会。在这时,周樟寿拿起了笔。用字字诛心的文字点醒在黑暗中沉沦的人们,也用尖利的话语斥责从不关心国家、甚至做出伤害的人们。文字在他手中,变成一把剑。他谴责衍太太的自私自利;又对封建孝道的虚伪残酷作出批判。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10

晨曦中的鲜花故然绽放着娇嫩的花瓣,唤发着淡淡的清香,阳光下的花失去了晨曦中的娇嫩,却平添了一种迟来的成熟、风韵。这是鲁迅先生的童年,一个沾满碎屑的时光。

鲁迅先生是一个幸运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不幸的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的游玩;他可以静静地听油蛉在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飘飘的冬天捕鸟……但同时他却承担着超越年龄的负担,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学会放弃,抑制自己的欲望去背那些所谓的经典《鉴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纪的他就有着失去双亲的痛苦,小小年纪的他就要承担一个家的重任……

或许,这就是那个沾满碎屑的时光。在这个时光中鲁迅学会了长大,学会了承担,学会了思索,而我随鲁迅也懂得了成长。

有人说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而鲁迅先生做到了,他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唤发了多少人的思考,唤起了多少人的回忆和曾经拥有的幸福时光。

小时候我喜欢在宁静的月光下和家人一起数星星,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享受着那份浓浓的亲情与温馨。

鲁迅先生的八首打油诗 篇11

其一:上个世纪20年代初,鲁迅在北大讲课,当时北大青年教授川岛把时间多花在谈情说爱上,还留了个学生头,鲁迅便给他起了个绰号“一撮毛”。1923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送了一本给川岛,并在扉页上题诗:

请你

从情人拥抱里

暂时伸出一只手来

接收这干燥无味的

中国小说史略

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

其二:1925年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与段祺瑞政府沆瀣一气,专事迫害进步学生。杨荫榆为了制造舆论,责令其亲信汪懋祖发表致全国教育界意见书,极力颂扬杨荫榆功德,指责反杨学生,谓之“今反杨者,相煎益急”,将杨荫榆压迫进步学生,说成是“兄弟相煎”。当时在女师大任教的鲁迅对于受迫害的青年学生深表同情,对于杨荫榆之流深恶痛绝,而对于帮闲文人汪懋祖之辈的奇谈怪论则嗤之以鼻。鲁迅决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遂撰诗一首,诗曰:

煮豆燃豆萁,

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

正好办教席!

诗中的“办教席”,指的是1925年5月7日杨荫榆在北京西安饭店宴请女师大评议员之举。在此宴席中商议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位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之事,汪懋祖当时也出席宴会。鲁迅此诗以辛辣的笔触,针对杨、汪之流,投以绝妙的讽刺和鞭笞。

其三:1927年以后,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

大家去谒陵,

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

各自想拳经。

其四是《学生和玉佛》。诗曰:

寂寞空城在,

仓皇古董迁。

头儿夸大口,

面子靠中坚。

惊扰讵云妄,

奔逃只自怜,

所嗟非玉佛,

不值一文钱。

此诗作于1933年初。当时日军占领山海关,北平危急,国民党政府抢运故宫文物和团城玉佛;同时对大学提前放假、学生逃考之事予以训斥:“查大学生为国民中坚分子,讵容妄自惊扰,败坏校规……”鲁迅写了上面那首诗予以鞭挞。

其五: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夫妇邀鲁迅饮于聚丰园,同席有柳亚子夫妇等人。郁达夫对鲁迅开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用上一天想到的“横眉”一联回答。郁达夫打趣地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席散之后,鲁迅为柳亚子书一条幅,就是这首著名的七律打油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集中地反映了作者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战斗毅力,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是鲁迅旧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首。

其六是《咏钱玄同》。诗曰:

作法不自毙,

悠然过四十,

何妨以肥头,

抵挡辩证法。

这首诗是1936年鲁讯咏钱玄同的。钱玄同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反封建文化的先锋,曾以“金心异”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过不少激进文章。其中有一篇主张人超过40岁就应统统去死,从而使社会年轻化。后来他却不能与时俱进,退化为保守主义者。作为一名北大教授,钱玄同还曾扬言,北京大学要开设辩证法课,除非砍掉他的脑袋。鲁迅先生与钱玄同曾是好朋友,先生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就是钱玄同所约写的。后两人因人生观、社会观不同而分道扬镳。鲁迅先生用寥寥20字,便将钱玄同先偏激后保守那可笑的面孔刻画得惟妙惟肖。

其七是《咏赵景深诗》。诗曰:

可怜织女星,

化作马郎妇,

乌鹊疑不来,

迢迢牛奶路。

赵景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文学编辑,扶植过许多文学青年,有不少作家的处女作就是在他主编的刊物发表的。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但由于对外文不是十分精通,所以他的译作中时有错误出现。一次,他将MILKEY WAY(银河)误作“牛奶路”。又一次他将ZENTAUR(半人半马怪)译作“半人半牛怪”。鲁迅先生针对赵景深译作中的这两处错误,写了以上这首打抽诗。

其八是《咏衣萍》:

世界有文学,

少女多丰臀。

鸡汤代猪肉,

北新遂掩门。

章衣萍在北大听过鲁迅的课,后来成了北新书局的圈内人。而北新书局和鲁迅先生的关系也很密切。后来,北新书局受到当局的迫害,而章衣萍等北新书局中不自重的人的不良表现,为当局的迫害增添了口实,最终导致了北新书局的被封闭。鲁迅先生这首诗直刺的就是章衣萍等令人反感的错误言行。例如章衣萍过分崇拜外国文艺,他写的文章甚至出现“懒人的春天哪!我连女人的屁股都懒得去摸了!”这类的荒唐话。又有一次,章衣萍在领取北新书局的大笔稿酬时说了一句自以为幽默、实际却很庸俗的话:“钱多了可以不吃猪肉,大喝鸡汤。”于是引出了鲁迅先生的上述这首批评诗。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12

一、纪念鲁迅精神

鲁迅以其卓越的成就和伟大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鲁迅的精神人格永远鼓舞着人们。对于鲁迅同时代的年轻人来说, 可能鲁迅精神人格的魅力要大于文学的魅力, 那是一个战斗的时代, 人们更容易吸收的当然是战斗的精神, 鲁迅激发的是人们对人生、对社会、对民族的担当精神。一个读者从哪些方面认识学习了鲁迅的精神人格, 就等于在哪些方面理解了鲁迅。

文艺理论家以群青年时期和鲁迅在上海文艺界的集会上见过几次面, 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以深情的回忆写了纪念文章《由衷的话》, 从个人经历和亲身感受出发, 谈到鲁迅的神情、鲁迅的话、鲁迅的战斗精神。文章举了两件自己生命中重大的事件, 一个是自己被捕以后身体受到折磨的时候, 一个是出狱回到上海精神迷茫的时候, 他都是从鲁迅那里获得了力量, 坚定了立场, 直面压力, 战胜困难。

鲁迅人格的伟大在于认识他不认识他的人都被他的精神所鼓舞。青年作家韦芜并不认识鲁迅, 但他的《不投降》谈到正是鲁迅的不投降的性格, 教会了他怎样克服困难以及怎样和黑暗作艰苦的斗争。当他在中学里因抗击黑暗被开除的时候, 父亲的埋怨, 亲人的不理解, 外人的嘲弄, 使他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里, 是鲁迅的“只要不投降”时时在耳边响起, 时时鼓舞着他做韧性的反抗, 最终他才没有沉沦、没有气馁。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在无形中影响着年轻人、帮助着年轻人。

作家程造之的《鲁迅的人格》, 从抗战的角度分析了鲁迅人格的现实意义。鲁迅的“倔强”给人印象最深刻, 倔强不拔、刚正不阿、毫不妥协、坚持到底的性格代表了一种民族精神, 正是这种民族性格、民族精神, 使八年抗战最终走向胜利。鲁迅指引着千千万万的人, 也使得人们自觉地将鲁迅精神与全民族的解放联系起来。“他有力量, 他摇旗呐喊———鼓励了万千到了战争前夕的青年, 直接或间接, 用许多坚固的‘固执’筑起不拔的精神的工事。”[1]

所以, 作家劳荣直接以《民族魂》为题, 从一个民族脊梁的精神世界之中, 感受什么是鲁迅精神。他感慨地写道:“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的良心, 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 新文化的拓荒战士, 为民族争生存而奋斗的人民的导师”, 所以英名永存, 精神不朽。“鲁迅先生以他分明的憎与爱, 以他锋利的笔, 对中华民族的子孙指示了应走的道路, 争得做人的条件, 只有从异族与同族的奴隶主与奴才的手中争得做人的条件, 走在死亡路上的这个古民族才能真正走上更生的道路。”[2]

鲁迅给了一个民族以力量, 鲁迅给了每一个个体以力量, 他的精神人格往往能在艰难险阻的时刻、困惑迷茫的时刻, 照亮正在寻找出路的人们, “时间的迁流可以改变和抹杀世间的许多事物, 但是, 在人性深部点燃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只是燃烧, 燃烧, 一次又一次地从覆盖中升腾起来, 在黑暗与深寒中显示出初始的意义”[3]7。

二、把纪念鲁迅与国共内战的现实联系起来

鲁迅精神是多方面的, 每次对鲁迅的纪念都强调要继承、发扬鲁迅精神,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强调的方面也随之变化, 鲁迅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 使刚刚结束八年抗战渴望休养生息的中国人, 重新陷入战争的阴影中, 争取和平民主成为当时的迫切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 纪念鲁迅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战斗精神再次召唤人们团结起来, 争取和平与民主。

在纪念鲁迅的文章中, 许广平的《十周年祭》是写得最为沉痛的一篇, 对于别人来说, 失去的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导师, 对于她来说, 失去的还是一位挚爱的爱人, 尤其好不容易盼着抗战结束, “而生灵涂炭, 烽火复仍, 战祸之惨, 战场之阔, 较之八年, 难与比并”。可是因为鲁迅带来的光亮, 活着的人“坚定步伍, 绝不怠懈, 紧随真理, 执著存在。民主自由, 是所信赖, 必期有成, 再行告慰”[4]。

王冶秋是较早研究鲁迅的作家, 鲁迅晚年挚友之一, 从1930年起, 王冶秋就与鲁迅保持联系, 并书信往来, 曾著《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和关于鲁迅的《序跋集》。他在《纪念鲁迅先生》中沉痛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满目疮痍, 民穷财尽, 两干戈又起, 搜刮如昔, 一片捐税声, 一片征兵征粮声, 漆黑一团, 老百姓看不见天日, 就在这种情形之下, 吸血虫当了民的主人, 于是此种民人之主, 越来越胖, 主人之民, 求生不得, 求死不能———由南京到了这偏僻乡野的屠场, 耳闻、目睹、身受, 使我更认清了一切。然而纪念导师的文字, 我却写不下去了。”[5]王冶秋和鲁迅交往密切, 因此他既能把握鲁迅的精神世界, 又能理解鲁迅的精神期待。

鲁迅离开十年了, 年复一年, 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纪念, 在民族的血泊中纪念, 在死的威胁和生的意志的搏斗中纪念, 在无穷的苦难和不绝的希望中纪念, 蒋天佐的《周先生, 你知道不》, 渴望在和平的环境、在解放的欢呼中纪念鲁迅, 但战乱频仍、不能实现, 抗战结束, 踵接着庆祝的爆竹, 内战又开始了。“周先生, 你知道的!你都知道的!你早预言过了。你昭示我们韧的战斗。你自己一生几十年的长期奋斗就足以使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反帝及封建的双重任务的艰巨, 光明终于要来, 可并不是那么轻易啊。”[6]蒋天佐是诗人、散文家、翻译家、评论家, 左联成员, 与左翼作家交往密切, 他指出纪念鲁迅, 就是要直面现实, 勇于担当, 要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要像鲁迅那样坚持战斗。

这几篇文章表达出人们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强烈愿望。鲁迅坚决斗争、争取民主的精神激励着人们, 纪念鲁迅, 最终是要发扬鲁迅精神, 为理想社会的出现而奋斗。鲁迅曾是抗战文艺界的一面旗帜, 也成了民主革命战争中的一面旗帜。

三、关于鲁迅资料的收集

出于对鲁迅精神人格的特别景仰和作品的喜爱, 一些青年作家积极从事鲁迅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对鲁迅生平创作史料、所处时代的背景资料、鲁迅与周围人物关系史料等方面大力挖掘、考证, 是进一步深入鲁迅研究的基础, 同时收集整理鲁迅史料是从另一个角度传播鲁迅、继承鲁迅的表现。

王冶秋的《纪念鲁迅先生》谈到要全面了解一个作家, 要看专集、年谱、传记、时代背景、当时的一些历史资料, 才能系统、深刻地对这个作家作出判断。“鲁迅先生———这光辉着中国与世界文坛的作家, 这思想界的先驱, 这在人类争取自由和幸福的斗争中的大旗手”, 就更需要广泛搜集详细的资料。1936年5月王冶秋编辑完成鲁迅的《序跋集》, 对于这部90余篇、20多万字、抄写了半年时间的著作, 鲁迅很关心, 几次复信, 并答应联系出版、赠送照片、添补许多外界不易找到的材料。著作编好后, 王冶秋寄给鲁迅, 鲁迅正在大病之后, 1936年7月11日致信王冶秋:“事情真有凑巧, 当你的《序跋集》稿寄到时, 我已经连文章也无力看了, 不会写。”“你的稿子, 只好等秋末再说了。”[7]394没想到秋末鲁迅与世长辞, 书稿最终未能出版。《纪念鲁迅先生》还提供了鲁迅想写一部四代知识分子长篇的一些史料。

左翼作家、评论家欧阳凡海发表了《鲁迅的博与专》, 从学术角度归纳整理了鲁迅一生伟大的贡献:鲁迅既博又专, 对世界各国的文化知识相当丰富, 对中国历史、文学、社会、思想等有着卓越的批判和继承, 知识渊博、识见广大。尽管他博学多闻、触类旁通, 但把文学当作严肃的终生事业, 以一生的精力贡献给文学, 始终不渝。文章进而指出, “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博, 同时也要学习他的专, 而学习他的专, 要同时学习他的博。博要以专为方向, 而专要以博为基础, 此二者是互为表里的。精深博大这四个字, 鲁迅先生受之毫无愧色。其深, 其大, 都可与海洋譬美”[8]。这篇文章应该是欧阳凡海研究鲁迅的切实感受。

《大公报》是一份自由主义报纸, 抗战前因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游离于国共之间, 抗战胜利后, 《大公报》坚持所谓“第三条道路”, 既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 又不赞成共产党的人民政权, 希望在中国建立一种理想的民主政治。这样一份报纸能够展开对鲁迅的纪念, 说明鲁迅的影响不仅仅在左翼阵营, 不仅仅在无产阶级队伍, 他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甚至属于全人类的。

作家的去世, 往往是文坛的一大损失, 因此自然也会纪念他们。一个人反复被纪念, 说明他有影响, 值得纪念, 在某个方面作出了极大的成绩, 如果天假以年, 还会作出更大的成绩。正因为鲁迅这样的为人, 这样的学术成就, 他的早逝引起人们极大的惋惜, 极大的悲痛。鲁迅的被纪念, 除了和鲁迅的巨大影响有关外, 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鲁迅是青年导师、被压迫民族与民众的代言人, 纪念鲁迅, 最终是要整理鲁迅文化资源, 发扬鲁迅精神。对鲁迅不间断的纪念, 体现了鲁迅精神的内蕴丰厚, 是人们永远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参考文献

[1]程造之.鲁迅的人格[N].大公报·文艺, 1946-10-26.

[2]劳荣.民族魂[N].大公报·文艺, 1946-11-4.

[3]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引言[M].东方出版中心, 2006.

[4]许广平.十周年祭[N].大公报·文艺, 1946-10-26.

[5]王冶秋.纪念鲁迅先生[N].大公报·文艺, 1946-10-26.

[6]蒋天佐.周先生, 你知道不[N].大公报·文艺, 1946-10-29.

[7]鲁迅.1936年7月11日致王冶秋《, 鲁迅全集》第13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13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共有10篇文章,《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写于北京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写于厦门。全书记载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这本书的10篇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由此让我想到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把学生埋在书海和各类考试中,不是少了许多儿童的乐趣吗?比如:有时我写作业感到累了就想休息一下,玩一会电脑换一换脑筋,可爸爸总是说:“作业不写完,不能开电脑”。

通过这篇文章,我觉得家长关心我们的学习是好事,但也要理解我们,我们会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我们希望不仅能在学习中娱乐,更能在娱乐中成长。同时,在读这些文章时,我理解到作者在写作手法上,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使文章更增添了许多阅读的趣味。

上一篇:医疗技术动态评估制度下一篇:《公共服务、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能力》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