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框格梁技术交底

2024-07-16

锚索框格梁技术交底(共2篇)

锚索框格梁技术交底 篇1

一、锚杆的施工

1、锚杆孔测量放线

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在锚杆施工范围内,起止点用仪器设置固定桩,中间视条件加密,并应保证在施工阶段不得损坏。其它孔位以固定桩为准钢尺丈量,全段统一放样,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 mm。测定的孔位点,埋设半永久性标志,严禁边施工边放样。

竖梁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边坡高度确定,但锚杆的位置须按等分坡面的长度进行放样,其间距可适当调整。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2、钻孔设备

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杆孔径、锚杆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岩层中采用MG-50锚杆钻机钻孔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3、钻机就位

利用φ50mm脚手架杆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锚杆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锚杆与水平面的交角z不大于45°,一般在15°~20°之间。

4、钻进方式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5、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6、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为确保锚杆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

7、锚杆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8、锚杆孔检验

锚杆孔钻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9、锚杆体制作及安装

锚杆杆体采用φ25螺纹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2.0m设置一组钢筋托架,保证锚杆的保护层厚度不低于25mm。锚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等防腐措施处理。锚杆端头应与框架梁钢筋焊接,如与框架钢筋、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地间距,竖、横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10、锚固注浆

注浆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一次常压注浆作业从孔底开始,实际注浆量一般要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如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注浆压力不低于2.5MPa。注浆材料宜选用水灰比0.38~0.45、灰砂比为1:1~1:2(重量比)的水泥砂浆,M30水泥砂浆。二次注浆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0MPa分段依次由下至上进行,注浆压力、注浆数量和注浆时间根据锚固体的体积及锚固地层情况确定。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11、框架制作

框架采用C25砼浇筑,框架嵌入坡面10cm,用人工开挖,石质地段使用风镐开凿,超挖部分采用C25砼调整至设计坡面。横梁、竖肋基础先采用5cm水泥砂浆调平,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因锚杆无预应力,锚杆尾部不需外露、不需加工丝口、不用螺帽和砼锚头封块,只需将锚杆尾部与竖梁钢筋相焊接成一整体,若锚杆与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箍筋的间距。模板采用木模板,用短锚杆固定在坡面上,砼浇注时,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要仔细振捣,保证质量。框架分片施工,两相邻框架接触处留2cm宽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填塞。

四、框架梁施工

1、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 测量放样 →基础开挖→ 钢筋绑扎 → 立模板→ 砼浇筑 → 修整边坡→ 回填种植土并挂网

2、施工方法 2.1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要完成,进入工作面等施工辅道已经修建完毕;各钢筋、砂石材料已经试验抽检合格;各施工机具已进场并满足施工生产要求;各作业人员已进场并进行技术交底培训;根据工程需要及工程划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均已到位。

2.2测量放样

各开挖后断面的复测工作已经完成,开挖坡体在人工修整其坡比等达到要求,然后测放出框架纵梁、横梁位置及施作起始范围。

2.3 基础开挖

尽量修整好边坡,凸出地方要削平,按后按框架竖梁、横梁尺寸及模板厚度精确挖出单根梁肋轮廓。其中最下一级边坡平台有网格坡脚基础,测量放线后经监理验收后可开挖。

2.4 钢筋绑扎

⑴ 先施工竖梁,并于接点处预留横梁钢筋,竖梁形成后,再施工横梁。

⑵ 在施工安置框架钢筋之前,先清除框架基础底浮碴,保证基础密实,并在底部铺一层1:3水泥砂浆垫层。

⑶ 在坡面上打短钢筋锚钉,准备好与砼保护层厚度一致的砂浆垫块。

⑷ 绑扎钢筋,用砂浆垫块垫起,与坡面保持一定中距离,并和短钢筋锚钉连接牢固。2.5 立模板

⑴ 模板采用木板或桥梁板按设计尺寸进行拼装。模板线型在曲线段时每5 m放一控制点挂线施工,保证线形顺畅,符合施工要求。

⑵ 立模前首先检查钢筋骨架施工质量,并做好记录,然后立模板。

⑶ 模板表面刷脱模剂,模板接装要平整、严实、净空尺寸准确,设合设计要求并美观。

⑷ 用脚手架钢杆支撑固定模板,模板底部要与基础紧密接触,以防跑浆、胀模。⑸ 检查立模质量,并做好原始质检记录。2.6 砼浇筑

⑴ 浇筑前应检查框架的截面尺寸,要严格检查钢筋数量及布置情况。

⑵ 框架主筋的保护层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最小不能少于50mm,箍筋净保护层不得小于35mm,主筋的净保护层不小于40mm。

⑶ 钢筋宜制成整体长骨架,其制作、搭接、安装要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

⑷ 浇筑框架砼必须连续作业,边浇筑边振捣。浇筑过程中如有砼滑动迹象可采取速凝或早强砼或用盖模模压住。各竖梁砼应不间断浇筑,若因故中断浇筑,其接缝按通常方式处理。

⑸ 锚杆框架的施工是锚杆与砼框架两项工程密切配合的过程。锚杆和框架的相对位置比二者的绝对位置更重要,务必须精确测量,准确定位。

⑹ 浇筑框架砼时,应分别从下而上在三个部位制取砼试件各一组,进行试验。⑺ 坡脚基础砼浇筑采用C20混凝土,施工时选用30振捣棒振捣密实,顶面用光抹压光。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锚杆框架质量保证措施

1.1锚杆材质检查:确保每批锚杆材料均附有生产厂商的质量证明书,并按施工图纸规定的材质标准以及监理人指示抽检锚杆性能。

1.2注浆密实度试验:选取与现场锚杆的锚杆直径和长度、锚孔孔径和倾斜度相同的锚杆,采用与现场注浆相同的材料和配合比拌制的砂浆,并按与现场施工相同的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养护7天后剖管检查其密实度。

1.3拉拔力试验:按设计要求对边坡支护锚杆,按作业分区在每300根锚杆中抽查三根进行拉拔力试验;如锚杆抗拔力达不到设计值,采用扩大钻孔直径,增大早强砂浆与围岩接触面积加以解决。

1.4施工过程中,对锚杆孔的钻孔规格(孔位、孔径、孔深和倾斜度)进行自检,作好记录,并配合监理人员进行抽验。

1.5同监理人员现场参加各项试验和检查,并将各项试验记录和成果以及验收报告经监理人员验收,在签认合格后作为支护工程完工验收的资料。

2、框架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1 通过测量放线控制好框架基础及横、竖梁的位置。2.2 通过施工辅助措施,保证框架体线条直顺,大面顺直。

六、安全保证措施 1、锚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中,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

(2)注浆施工作业中,要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注浆管和管路接头等有无磨薄、击穿或松脱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送风前,应通知有关人员。

(4)向锚杆孔注浆时,注浆罐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的砂浆,以防罐体放空,砂浆喷出伤人。

(5)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施工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和注浆管正前方严禁站人。

(6)施工过程中指定专人加强观察,定期检查锚杆抗拔力,确保安全。

(7)作好锚杆防护工作,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碰撞、拉拔杆体等扰动。粘结锚杆在水泥砂浆强度达到80%以上后,才能进行锚杆外端部弯折施工。、框架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基础开槽前必须检查槽壁的稳定状况,确认安全,作业中应随时观察,发现不稳定征兆必须立即撤离危险地段,处理完毕且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作业。

(2)高边坡开挖施工时,要做好开挖上边缘处的截排水,为防止大到暴雨的冲击,尽量多设几道截排水沟。

(3)高边坡开挖后若未能及时做框架梁等防护措施,要用彩条布等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冲蚀,坡体失稳坍塌。

(4)框架施工过程中,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滚石滚落伤及人员或设备。并保证作业面滚石等易滚物件不会对下一台阶工作面形成安全隐患。

锚索框格梁技术交底 篇2

在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加固工程中, 当山体潜在的滑体沿剪切滑动面的下滑力超过抗滑力时, 将会出现沿剪切面的滑移和破坏。在坚硬的岩体中, 剪切面多发生在断层、节理、裂隙等软弱结构面上。在土层中, 砂性土的滑面多为平面, 粘性土的滑面一般为圆弧状。为了保持边坡稳定, 一种办法是采用大量削坡直至达到稳定的边坡角;另一种办法是设置支挡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单纯采用削坡或挡墙往往是不经济的或难以实现的, 这时可采用锚索进行加固。采用锚索加固边坡, 可以使结构与地层连锁在一起, 形成一种共同工作的复合体, 使其能有效地承受拉力和剪力, 并能提高潜在滑移面上的抗剪强度, 有效地阻止山体位移。

1工程概况

湖南某高速公路工程第6合同段。滑坡段里程桩号为K172+600~K172+730, 长约130 m, 设计为四级边坡。滑坡体位于舌状伸出的山脊南端边缘部位, 此处原为古滑坡体, 由于路堑的开挖, 形成新的滑坡, 滑坡体长约141 m, 宽约87 m, 高度约为40 m, 滑坡后壁最大错距达3 m~4 m, 已变形破坏的滑坡体厚度7 m~10 m, 滑坡总方量约为6万m3, 滑坡裂缝纵横密布, 滑坡岩土破坏解体严重, 并有向后部山体牵引发展的可能, 存在严重的危害和威胁。故必须对该段边坡滑坡进行工程整治, 确保该段坡体稳定和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

2.1 工程地质

据调查分析, 本场地断裂构造不发育。滑坡体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坡积黏土及含碎石亚黏土、块石等, 下部为侏罗系梨山组炭质粉砂岩及粉砂岩。该滑坡滑动带主要依附于坡体内部的砂土状强风化层的顶底面孕育和发展, 并受控于基岩层面产状和结构面的不利组合。

2.2 水文地质

场地为一南北向展布山岭的山脊前缘, 地表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为孔隙裂隙潜水, 赋存于砂土状强风化岩石以下的各类基岩孔隙和裂隙中, 具弱渗透性。地下水水位深度8.8 m~14.5 m, 在YK172+600~YK172+730段有2处下降泉泉水出露, 泉水流量在0.025 L/s左右, 雨季时水量加大, 另据地勘资料, 本滑坡西侧沟谷中有2处落水洞, 疑为地表水下渗通道, 对边坡稳定有不利的影响。

3边坡滑坡产生的原因分析

(1) 从地貌分析判断, 该滑坡路段存在前部地形凸出, 后部呈圈椅状, 坡体呈多级台阶状地形, 具古滑坡地貌特征。老滑坡的存在, 是边坡滑坡变形和破坏产生的地质基础。

(2) 从坡体地层结构特征上看, 场地覆土较厚, 达10 m左右, 岩性为坡积亚黏土。下伏基岩风化深度大, 岩体破碎, 对边坡稳定不利。岩层产状与边坡倾向近于一致, 且不利结构发育, 对边坡稳定极为不利。上述脆弱的地质背景和易滑地层结构环境, 是新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 该滑坡滑动带主要依附于坡体内部的砂土强风化层的顶底面孕育和发展, 地下水的作用, 也是该边坡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4) 持续降雨是该边坡滑坡产生变形破坏的主要诱发原因之一。大量雨水入渗坡体, 地下水位抬高, 空隙水压上扬, 滑带岩土有效抗剪强度显著降低, 恶化坡体稳定。

(5) 路堑开挖是边坡滑坡产生变形破坏的直接诱发原因。由于路基挖方, 坡脚失稳, 破坏边坡的力学平衡, 引起坡体内应力重分布, 滑坡为牵引式滑坡。

4边坡滑坡治理方案设计

4.1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推力计算

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基础上, 结合现场踏勘和深部位监测情况, 分析该边坡各级块的稳定性现状, 并以强度反算指标为主, 结合有关滑体及滑带岩土的成果资料, 综合确定各级滑体岩土的强度指标, 分析并计算滑坡推力见表1。

4.2 滑坡治理方案设计

4.2.1 堑顶锚索抗滑桩工程设计

在路堑边坡顶设置锚索抗滑桩一排, 桩中间间距为6 m, 共计15根, 桩截面为1.8×2.0 (m) , 桩长均为25 m。每根桩头设2孔锚索, 锚孔向外偏斜2°~3°, 单孔锚索设计荷载为1 000 kN, 锁定荷载为800 kN, 设计孔深为33 m, 设计锚固段长为12 m, 锚索为8束压力分散型锚索, 由4个单元锚索组成, 每个单元锚索分别由2根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 钢绞线为ϕ15.24 mm, 强度为1 860 MPa的高强度低松驰无粘结钢绞线。锚索抗滑桩桩身结构见图1。

4.2.2 边坡锚索框格梁设计

在第二级坡面坡率为1∶1.25时, 设锚索-框格梁加固, 第二级共设15片锚索框架, 每片框架设4孔锚索, 上排锚索长28 m, 下排锚索长26 m, 设计荷载均为700 kN, 锚固段长均为12 m, 锚孔倾角均为25°。框格梁采用C25钢筋混凝土, 梁宽度400 cm, 厚度60 cm, 下部30 cm嵌于坡面土体内。锚索施工完毕后, 要求框架内采用TBS植草防护。

4.2.3 坡脚挡墙工程和排水等工程

在边坡第一级设坡脚挡墙加强支挡, 以防止坡脚滑移变形破坏;在第一、二级坡脚各设一排仰斜式排水孔, 以将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引排出坡体内, 降低地下水对边坡的危害;同时在刷坡顶设置截水沟, 引排地表水和地下水。

5边坡加固施工与检测

要求严格按照从上到下的开挖施工顺序逐级开挖, 待上级边坡锚固工程全部实施并产生加固作用后方可进行下级边坡的土石方开挖作业, 逐级开挖, 逐级加固, 直至全部防护工程结束, 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

5.1 坡面锚索框架施工技术

预应力锚索施工主要包括锚孔钻造、锚筋制安、锚孔注浆、混凝土框架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锚孔张拉锁定和验收封锚等工作流程。其中锚孔成孔和锚孔注浆是两个主要环节, 而锚孔成孔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卡钻;注浆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孔底的空气、岩 (土) 沉渣和地下水排出孔外, 保证注浆饱满密实, 当锚固段遇土质或砂土状强风化岩层且富水时应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法来提高地层锚固力。

5.2 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根据锚索的设计图纸, 按设计要求, 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 孔位误差不超过±5 cm。

(1) 钻孔。

①锚索钻孔要求干钻, 禁止开水钻, 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至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②锚孔下倾与水平夹角为15°, 允许误差±1°, 为确保锚孔深度, 实际钻孔深度不小于设计长度且不大于设计长度的1%, 当有不可排出的松散物时, 应考虑散物所占据孔的深度;③钻进过程中应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 钻进状态 (钻压、钻速) , 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现场记录, 如遇地层松散, 破碎时, 应采用跟套管钻进技术, 以使钻孔完整不坍。

(2) 压水实验。

为了保证在锚索注浆时注浆不从孔内的裂缝中流失, 就要对钻孔的渗漏情况进行确定, 为此, 在第一次成孔后和锚索推送前。应对钻孔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的水压力一般不大于0.3 MPa。

(3) 锚索制作。

①锚索制作前应对钻孔实际长度进行测量, 并按孔号截取锚索体长度;钢铰线宜使用机械切割, 不得用电弧切割, 制作好的锚索应按对应孔号进行编号;编束前, 要确保每根钢绞线顺直, 不扭不叉, 排列均匀, 对有死弯, 机械损伤处应剔出。无粘结绞线外套PE管不得有破损;②锚索制作应进行防腐处理, 钢铰线全长涂刷带锈防锈剂, 采用全长波纹套管防护;③锚索锚固段的隔离支架和束线环应根据现场装配情况而定, 一般间距为0.6 m~1.0 m;锚索自由段和锚固段外波纹套管周围设对中支架, 间距一般为1.5 m~2.0 m, 以保证钢绞线顺直。锚索头部应放有导向帽, 以利穿索入孔。

(4) 注浆。

①注浆材料为普通R42.5水泥, 中细砂、砂浆强度≥40MPa;②采用孔底返浆进行注浆, 注浆管应随锚体一同送入孔底, 在注浆时边注边拔, 使注浆管始终有一段埋于注浆液中, 直到注满;当孔中存在有积水时, 注入的浆液会将积水全部排出, 待溢出浆液的稠度与注入浆液的稠度一样后再抽出注浆管, 注浆压力≥0.3 MPa。

(5) 张拉、锁定。

①只有当肋柱和注浆体达到预计强度后才能进行锚索张拉, 通过给锚索施加预应力, 使锚索主动受力, 达到设计加固效果。采用小型千斤顶进行单根对称和分级循环张拉, 可减少锚索的受力不均匀。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机具设备进行标定, 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②张拉时, 加载速率不宜太快, 宜控制在设计预应力值的0.1 min左右, 达到每一级张拉应力的预定值后, 应使张拉设备稳定一定时间, 在张拉系数出力值不变时, 确信油压表无压务向下漂移后再进行锁定。卸荷速率宜控制在设计预应力值的0.2/min左右;③锚索超张拉力为锚索设计拉力值的1.05倍, 锚索张拉应分次分级进行, 按对称张拉原则进行, 必须待每根绞线张拉完一级后方可进行下一级的张拉。依次按此进行, 直至张拉吨位。每次分级张拉时, 除第一级需稳定10 min~15 min外, 其余每一级需要稳定2 min~5 min, 并分别记录每一级钢绞线的伸长量。张拉时钢绞线受力要均匀。并做好分级纺线的标记。锚具回缩等原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采用超张拉的方法加以克服, 超张拉值一般为设计预应力的5%~10%, 其程序如下:张拉完成48 h内, 若发现预应力损失大于设计预应力的10%时, 应进行补偿张拉;④在张拉时, 应采用张拉系统出力与锚索体伸长值来综合控制锚索应力, 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差别较大时, 应暂停张拉, 待查明原因并采用相应措施后方可进行张拉;⑤张拉到位后, 即锁定。机械切除多余钢绞线, 严禁电割、氧割, 并应留≥10 cm以防滑脱, 最后用C20混凝土封锚;⑥根据此边坡工程的特殊性, 下坡体的张拉应先对锚固坡体的绞线进行张拉, 等到桩板墙内的填土到一定高度后再对肋柱上的锚索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张拉、锁定、封锚。

5.3 抗滑桩及桩头锚索施工

桩坑开挖要按跳二挖一和从两侧向中间的施工顺序施工, 遇有坑槽积聚地下水时, 应采用井点降水, 随聚随抽, 采取有效可行的引排封堵等工程措施进行永久处理, 确保基础工程质量和结构整体安全, 桩身采用C25混凝土浇筑, 桩底先铺10 cm厚的混凝土后再进行钢筋制安, 浇筑时不间断, 一次性完成。桩身质量须按桥梁桩基标准进行检测, 检测合格后, 施作并张拉桩头锚索, 抗滑桩实施完成锚索张拉后, 方可向下开挖。

5.4 高边坡滑坡监测及锚索预应力检测

本边坡施工监测采取深孔位移监测, 在滑坡主滑断面布置5孔监测孔, 两侧各设1个辅助监测断面, 每断面设3孔。布置基本原则是:第一、三级坡顶设1孔, 抗滑桩后一定距离设1孔, 主滑断面在现滑动范围外的老滑坡内设2孔, 并应尽可能利用补充勘探孔作为监测孔。在锚索头安装测力传感器, 通过一年的观测, 测量结果已基本稳定。同锁定值比较, 预应力平均损失仅为3.51%, 最大为4%, 还有个别测力计测值略有增长, 这表明边坡锚固后是稳定的。

6结语

综上所述, 路基高边坡滑坡治理后, 通过连续一年多的变形观测和应力观测, 滑坡体已处于稳定状态, 说明这种治理方案是成功可行的。预应力锚索及框架梁施工工艺简单、高效和安全, 便于机械化施工, 能有效降低对坡体的扰动;抗滑桩具有抗滑力强、适用条件广泛、对滑坡的根治性能好等优点。两种支护加固体系的联合应用, 可以弥补传统支护加固方式的不足, 并能取得显著的工程经济效益。 [ID:6079]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地质状况, 分析介绍了高速公路边坡滑坡产生的原因, 并对该工程采用的锚索-框格梁和锚索-抗滑桩加固方案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 对其施工效果与监测进行评价和总结。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加固,预应力锚索,监测,抗滑桩

参考文献

[1]李海光.新型支挡结构设计与工程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朱焕春, 荣冠, 肖明, 等.张拉荷载下全长粘结锚杆工作机理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21) .

上一篇:饼干画日记下一篇:国旗下讲话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