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2024-11-08

《悟空传》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精选10篇)

《悟空传》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篇1

我看过许多描绘命运或者反抗命运的书,可从未有哪一本如今何在的《悟空传》这般动人心魄,憾人灵魂。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追求的是什么,是达成那世俗的目的成为一具没有自主意志并且麻木的躯壳,还是不忘初衷始终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并且合理的道路?哪怕整个世界都与你背道而驰。

顺着那本已经注定的西游之路,唐僧师徒四人会修成正果,成仙成佛,唐僧能够恢复金蝉子之身,悟空能够去掉金箍,八戒可以重回天蓬宝座,见到他心心念念的阿月,而悟净也能回到卷帘门前做他的大将。但是仙佛是无情无欲的,仙佛是虚伪的,他们靠着人人类的善来养他们的恶,又用他们所谓的善去惩治世间的恶。师徒四人被安排的是这一条注定的道路,又或者说这世间众生被安排的,都是这条道路,只是换了不同方向,不同形式,最终走向同一结果罢了。

这条道路上,一个无所畏惧、固执己见的倔强少年最终被现实套牢,磨去了棱角,最终成为了一个世故老套、虚伪圆滑的成年人。

但是这世间总有人不甘心,哪怕他曾经被压了五百年,哪怕他被剥夺了记忆,他也会挣扎着跳出笼子来,踏云而上,挥着金箍棒,怒指苍穹,战天斗地。

像极了那些少年。

管他什么玉皇大帝如来老儿,这个世界只有我孙悟空不想做的事,没有我孙悟空不敢做的事。五百年前,你欺我妖弱,毁我花果山,我能上天入地搅你个天翻地覆,五百年后我依然能!

在《悟空传》中,孙悟空终究会醒,哪怕满天神佛,千军万马,他也能一个人,对着天地,没有任何畏惧。没了五百年前的记忆,五百年后,他依旧是他自己,什么神佛的力量,都压不断这根脊梁;什么天地的威严,都挫不掉这份傲气。五百年前他不曾成功,五百年后他依然不曾放弃。

唐僧最终活成了金蝉子的样子,八戒怀抱着心爱的阿月在散落成沙的银河中逝去,悟净守着好不容易集齐的琉璃瓶的碎片痛哭流涕......他们得到了最好的结局吗?又或者,我们也不知道哪一个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

《悟空传》读书笔记 篇2

看到推出了完美记念版的《悟空传》,这本曾让我泪流满面的书,似乎也是唯一一本让我每次看都会流泪的书。直到现在还是不能忘却初遇这本书时所带给我的震撼,黄色的封面是一个孤独的背影在眺望着远方,上面写着: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故事源自《西游记》,却讲述了一个和西游记全然不同的故事,一个悲剧英雄的故事,书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很美,很伤人。比如:我像一个优伶,时哭时笑着,久而久之,也不知这悲喜是自己的,还是一种表演,很多人在看着我,他们在叫好,但我很孤独,我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我幻想着我在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世界,那里只有神与妖,没有人,没有人间的一切琐碎,却有一切你所想象不到的东西。但真正生活在那里,我又孤独,因为我是一个人。比如:一切都会消逝,能留下的只有记忆。而记忆是实在还是虚幻?它摸不着看不到,但它却又是那样沉重的铭刻在心。

让我感动的句子实在太多,这是一本让我无法简单的写出读后感的书,奇巧的文字,精巧的构思,梦幻般的诗意,貌似荒诞的文字背后,郁结着淡淡的忧伤和一种无以言说的苍凉。关于理想,关于希望,关于坚持,关于狂妄。

《悟空传》读书笔记优秀领悟 篇3

西游作为经典之作,历年来在荧幕上也呈现了丰富多样的相关影视作品,但无论怎么改编,也无论是哪个主题和故事情节,这世上从来都只有一个孙悟空。

《悟空传》里的悟空也还是要通往西天取经的那个,但这里的悟空不再是以往印象中只会降妖除魔,永远赶在第一时间一心解救师傅的那个。若不是《悟空传》在悟空身上赋予了哲学化的元素(从一出场已是五百年后丢失记忆的状态,却总是在努力寻找弄清些什么),也夹杂着作者本人对西游之行是否为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杀怀疑,我还从没想过在原来的西游中,悟空带上紧箍咒后,是否也该看成一只猴子被慢慢驯化的过程——佛祖将我压下五行山,要我等来东土大唐之僧,要我护和尚西行,待到一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可修道成佛,西游终结。

乍看圆满,但细看才惊觉,原来这一切都是在依佛祖的旨意而行事啊。

在《悟空传》中,五百年后的悟空最常梦见的,是自己在天空中和天庭抗争战斗的场景,而回到五百年前,战斗也几乎从未停歇,哪怕它也曾一分为二,要一个碌碌无为的自己望着眼前年少时的另一个自己,为心中的梦想不停地挥舞且用尽力气,直到前面的自己再次燃烧起来。

我还记得悟空在回炉重造前,被天宫用极酷刑锁在铜柱高台脚下,几近残骸,末了,灰飞烟灭前,天性中的那一身傲骨和倔强仍不肯做低头认输的模样。

合上小说,感慨是有的。

在感性中,不仅悟空的一生要了“斗、战、胜”,在紫霞的幻想中,五彩缤纷的花果山也是自己内心的向往之地,甚至做梦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就是果园里无忧无虑的那只小松鼠,在不顾旁人的反对和打断中,继续肆意遐想。

这让我想起不管何时,都有那么一群未曾走出校园的孩子,他们的脸上稚气仍未脱,每当谈笑未来时,眼神里却又总是散发出闪亮的光,和胸腔里沸腾着的热血是步调一致的。

但在现实中,和一个中途心灰意冷的悟空一样,和一个早已看清真实,带紫霞去看那死寂如灰的花果山的二郎神一样,在紫霞的.幻想之外,她不知道看起来像是整日在果园中纵情玩乐的小松鼠,大多数时刻,它的内心是充满危机感的,它需要注意着那些看见的或看不见的敌人,打败对手,恐惧生死,就算有一天当其摆脱了现状站到了自己曾仰望的高处,才发现竟然还有无法企及的更高处。多么悲凉的事实啊!

可是我读《悟空传》已经26岁了。我看到的以上的做梦是过去式,心生悲凉也是过去式,更何况最后的结局还不是这样;我想到作者今何在写该小说正式出版是,那么构思和起草该小说还应再往前推一些,当时的作者应该是对现实对社会有了一些认知,却又历经有限,思想意识正处于重要转变的时刻,其身上也是有叛逆精神的。所以我看《悟空传》的时候,我以为我是回头的,我是回头在看一个没怎么经历社会的年轻人写的小说,所以小说整体给我的感觉还是过于理想主义的。

我知道小说里的悟空一直不甘于屈服的“天”即是令人不舒服的束缚和规则,在众神均因害怕自己落不到好下场而不得不小心翼翼遵守这些规则时,悟空的行为和意志都形成一种抗争,在大环境中可以说是招敌无数,尽管其一直不愿更改初衷。

这一天,我也特别特别的累。眼前的生活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人,也有或多或少的规章制度和竞争生存,我不刻意将这些一直放在心头,也不将所有的这些一概而论为“不好的”,我想在人的天性中,安逸、自由、散漫都是能满足天性,令自身觉得愉悦的东西,但也有一种自我创造的高级约束叫“自律”,如果自律不够,就需要他人和外部环境来创造和制定条条框框,也就是让人不舒服的外在限制了。来到外面,我才发现,但凡有些不安全感,再佳的环境都无法抹去心头的那股恐惧,所以很多时刻我都是折腾和想要折腾的。

喘息之余,我也有那么一刻,想我要是有个金主爸爸该多好!这样我就不用每天不分风雨,也不分酷暑和严寒,从清晨工作至天黑,还要操心这和那的,可是……唉。所谓不劳作者不得食。真要是找个长期又可靠的金主爸爸,往后目光还是多对自身有要求吧。好歹前面也有亲爹亲妈不计回报地养了自己二十多年,小鸟终须要出来独自觅食,人也得学会知足啊!

《悟空传典藏纪念版》读书笔记 篇4

我也在看《旅行的艺术》这本书。《旅行的艺术》里也有一段很走心的话——“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

也许年少的时候看不懂《大话西游》,更不要说看懂《悟空传》了。特别地,年少的我们并没有足够的人生经历来帮助我们理解悟空的爱恨痴狂,我们也没有准备好、积累够、具备有判断真假人生、扫尽迷茫困惑的那些能力;诚如《旅行的艺术》所言:“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

人生中的有些时刻,就是用来长记性的;忘记需要努力,有些记住更需要记住。站在河岸上的人,你可知河里的水的心意?

《悟空传》里的紫霞和悟空还有白晶晶,他们都喜欢看天空,因为内心的孤独、空白。大概这也是他们的自我与外在环境的一种隔阂吧,“对于任何独处者,这种感觉有助于减轻他们在孤独状态下的压抑感……”

有人说:“天空那么大,一定能包容你的很多委屈。”事实上,能让我们从压抑中走出来的,永远只有我们自己。

《给孩子的诗》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篇5

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但是我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这首诗的名字叫根,作者牛汉。它赞扬了根的无私奉献精神。

根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根的一生一世是一直向下生长,在土壤里扎根,吸收丰富的营养,为果实,花,树叶……提供营养,而自己却看不到阳光,小鸟……可是它从不委屈,它让花开的非常漂亮,让人们赞美它,让果实又大又甜。

我由根的品质想到的是:解放军战士,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不怕寒冷的边疆,一直勇敢的守卫祖国。我们学生应该也向根学习,无私奉献,努力学习,为祖国争光。

《长夜难明》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篇6

年轻气盛、一腔热血的大学生侯贵平想要揭开贿赂和侵害幼女的黑幕,他去撞击冰山露出来的那一角,结果头破血流,被当地知情的高官残害。多年以来,由于盘根错节的权力关系,他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公道。

一起多年前的冤案,卷入了法医、检察官、刑警等等多个职业的人,而为了给这一场冤案平反,生活富裕,事业有成的张超不惜抛下已经获得的一切,用一起杀人案让真相重回人间。

书中的江阳,一开始以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形象出现,随着事情的进展,真相才逐渐揭开,展现了一个法律斗士的形象。他曾经是名校的高材生,女朋友的.父亲是检察长,他本来可以前途无量,向周围许多明哲保身的人一样,不去纠缠一起被权力控制的冤案。

可是最后他义无反顾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只为一件事,就是侯贵平相关的案子。有那么一位检察官,他远远比我更适合这枚奖章。他为了查清一个真相,历经十年光阴,为此付出了青春、事业、名声、前途、家庭等等无数代价,甚至甚至还包括他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他人生的写照。

十年的求索,与这起案件相关的人有的选择了退让,但是其中也有几个人选择了与权贵斗争,走上那条艰难的翻案之路。他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坚决,但是中间发生的事件终于让他们坚定了自己的意志。就连当年劝告江阳不要插手这件事的检察长终于也在退休之前向社会说出了真相。

这本书的结局并不是多么美好。多年前的冤屈被洗清了,但是留在当事人身上的伤痕却永远无法愈合。

有这样一批有志之士,用生命去践行自己的理念,不顾自己受到多大的损失,都要寻回公道。

《城门开》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篇7

一个诗人的散文集,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

我做好了跟他一起虚无缥缈蒙太奇意识流的准备,却没曾想竟然文笔熨帖,低调坦诚,偶尔迸发的几个词句才让人记起这朦胧派的代表。

也许是时间的味道,岁月的味道,年龄的味道。冲刷了棱角,剩下的都显得柔和而温吞,不自觉弥漫着怀旧的哀伤。

初读的时候不时觉得乱了年代。“块”这个单位出现得太多,和那个“分”为主流的时代格格不入,工人月收入20块的日子,如何把一顿饭吃成26。于是不禁感叹,任何时候文学都和贫寒无关。

北岛这一代人的回忆录,无论出生在哪一个角落,穿的是毛呢桑蚕丝还是补丁摞补丁,都绕不过那段特殊的岁月。《往事并不如烟》、《城门外》,还有小时候看过早忘了作者的《长大不容易》,正好三段补全。勾心斗角与脉脉温情是生活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为了一个位置,还是一块猪肉,而永恒平等的只有无尽的饥饿和欲望。长大的确太难,这个时代给予的磨难太多,困惑太多,无法弥合的伤痕太多。

太多的相似与不同,拼贴成了这段破碎的历史,也拼贴成了这代人破碎的童年和青春。

《悟空传》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篇8

意识发生在童年期。

而童年期的意识发生也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小孩开始总是以第三人称客观地谈到自己。只有到后来,当自我的心理内容——即所谓的自我符合——已经获得自己的能量时(这多半是由于训练或实践的结果,主观感觉或自我感觉才产生。这很可能就是儿童开始用第一人称谈论自己之时。记忆的连贯大概就从这个阶段开始。因而。本质上它可能是自我连贯的记忆。

然后,各种各样的身体迹象的显露对自我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致自我毫无节制地表现自己。这有时被称为“无法忍受的时期。”

因此,概括而言,在童年期,有三次“意识的飞跃“。第一次是在于辨认或认识(儿童用自三人成称呼自己的时候,想起总是自称”宝宝“的三岁的可爱小外甥女)第二次是发达的自我符合阶段,即开始自称”我“。第三次带来了意识的又一个进步,它就在于对分裂的或二元状态的觉知。

青年期是二元阶段。

作者有精彩的阐述“人们在进入生活之时都带着预定的设想,有时,这些设想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它们不适应人们卷入的生活环境。这常常是一个过多期待,对困难估计不足,不合理的乐观主义或消极态度的问题。“——这段话解释了青年期大多数烦恼的来源。

那么青年期的二元性指的是什么呢?按照作者的描述,应该是对童年意识水平的多多少少的明显坚持,对那些会使我们卷入世界的我们自身内部和外部的命运力量的反抗。这是一点;另外一点,则是寻求未来,迫切向前的欲望。这两者的区别是,一个与将来阻断,一个与过去疏远。

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常常用追求实际的地位、功用、普世的价值来试图摆脱困境。但作者诗意的认为,达到社会目标是以限制人格为代价的。本应该经历的人生其他许多方面被关进储藏室。躺在落满尘土的记忆里。

转变阶段是中年期。

一个人的性格在中年期发生缓慢变化,另一个人身上某些在童年就消失的特征再次显现。或者一个人原先的爱好和兴趣减弱了,为其他兴趣爱好取代。与此相反,一个人所持有的、特别是道德方面的信念、原则开始变得坚定,而且日益僵化。

在我的理解里,中年期的人在满足了青年期追逐的社会目标之后,都会产生对于过去所压抑的未能满足的倾向的满足愿望,用作者的话说,把青年阶段的心理带入所谓的谨慎之年。作者用太阳每日的出没来作比较,中年期发生在太阳的正午时刻,即将开始下降,清晨的理想反向重演,太阳陷入自我矛盾。

“愿青年人懂得更多,愿老年人做得更多。“

老年期是照亮自身的时期。

作者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分关心自己几乎可以算是一种罪恶,或至少是一种危险。但上了年纪的人认真注意自身则是一种责任和必要了。把自己的光明慷慨的赐予世界之后,太阳收起光鲜,以照亮自身。

“不能向生活告别的老人就像不能拥抱生活的青年一样虚弱、病态。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看,最好将死亡看做是一个过渡,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而对于生命过程的限度我们一无所知。

最后,作者总结道:人生历程一百八十度的圆弧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阶段——位于东方,是童年。其间我们对于别人是难题,但尚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意识的难题充满了第二、三阶段。在最后一个阶段即老年阶段,我们无视自己的有意识状态,退回到原来的状况中,再次成为他人的难题。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篇9

文章的行文思路正如《序志》所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即介绍文体一般着眼于四个方面,论述源流,解释名称与含义,选定和评论部分作家作品,指出这一文体的写作规律和基本要求。《明诗》正是遵循以上四方面,从开篇至“有符焉尔”属于“释名以章义”,解释诗的含义;从“人禀七情”至“此近世之所竞也”论述诗的起源于发展,为“原始以表末”,而提到历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则属于“选文以定篇”;从“铺观列代”至文末,指出四言诗“正体”,五言为“流调”,风格为“雅润清丽”,便是“敷理以举统”。

读至“敷理以举统”部分,我对刘勰以“四言正体”“五言流调”的文学观有些疑问,毕竟当时作者所处时代,四言诗已经开始衰落,而五言诗大行其道,这样的观点看来有些保守。但仔细想来,刘勰的这一观念实则与《宗经》中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从刘勰《明诗》篇所要阐明诗的范围来看,这里的“诗”不包括乐府诗,因为《文心雕龙》中另有《乐府》篇加以讨论。至于诗骚,也有专篇论述,像论述《诗经》的《宗经》,故着墨不多,也可不算作其中。

这里主要论述的是汉代两晋南北朝的四言诗和五言诗。所以,刘勰把四言诗视作“正体”,称五言为“流调”,实为“宗经”,并且符合时代的观念,而并非贬低之意。读书笔记《诗经》中的诗歌以四言为主,宗经之人,当然要以此为正体。然而当他“铺观列代”,考察后起诗人极力所推重的绝大多数仍然是属写作五言的人时,为了顺应时代,又要坚持《文心雕龙》理论上的完整性,所以作出此论以示协调。

《洞穴奇案》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篇10

大家乍一看书名,也许会认为这是一本侦探小说——其实不然,这是一本关于法哲学的经典著作。本书主要讨论的案例是由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Lon Fuller)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发表了一个假想公案: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并且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他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并恰好选中了威特摩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本书中作者富勒围绕这个虚构的案例进一步虚构了最高法院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法学家萨伯(Peter Suber)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本书便是十四位法官的判决书的集合。

本书对案例的讨论充斥着各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充分体现了法律的政治取向和时代特点。人在社会生活中,法律、道德、正义、人情等等作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几个维度,在这些维度里面思考问题,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判断各不相同,因此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就书中的话题仅举两例以说明几位大法官的主要观点以及其中精妙的论证技巧:

第一个例子,首席法官表达了其主要思想:法典规定,任何人故意剥夺了他人的生命都必须判处死刑。根据这一条,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其“不仅公正明智,而且是法律所允许的唯一方案”。然而另一位福斯特法官以“探究立法精神”为题,用两个新观点巧妙地绕过了首席法官的论点。福斯特法官认为:首先,实定法是建立在人在社会中可以共存的基础上的,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实定法便不再适用,而应适用所谓的“自然法”,因此本案案发时“不在联邦法律的管辖下”;其次,法律的规定应该根据它显而易见的目的来合理解释,为了说明问题,他举了另外一个案例:在某一案中,根据把汽车停放在特定区域超过两个小时构成犯罪的规定,被告有罪,但由于当时街道被游行所占据而使得车辆无法移动,因此有罪判决最终被法庭撤消,因为在判案时要“明智地解读实定法”,因此,福斯特法官认为,综合两个观点,本案被告应该被判无罪。

第二个例子,在讨论饥饿是否构成紧急避难的问题上,认为饥饿不是杀人理由的唐丁法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被告沃尔金由于盗窃一个面包而被指控,被告的答辩理由是当时正处于接近饥饿的状态中,法庭没有接受他的答辩理由。因此唐丁法官认为:“如果饥饿不能成为盗窃食物的正当理由,怎么能成为杀人并以之为食物的正当理由呢?”而另一方,赞成构成积极避难的斯普林汉姆法官却认为沃尔金案与本案有着很多区别:首先,沃尔金可能并不是一直在挨饿,我们不知道其挨饿的程度;其次,除了犯罪,沃尔金还可以有许多其他的选择,比如找一份工作,甚至乞讨等等,然而在本案中山洞中的探险者却没有这样的选择,杀人只能成为唯一选择。这样精彩的辩论让我拍案叫绝。

从以上列举的两例,我深刻地体会到思维推理的逻辑性和多元性,这样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然而问题出现了:每个法官说的都有道理,而结论却千差万别,难道法律条文终将成为一场玩弄思维游戏的文字工具吗?经过思考,我想这是不会的,因为法律是具有其时代性的,在某个时代,从宏观上看,主流意识虽然不会左右法律,但其所导致的公众道德会不自觉地融入到立法和审判中去,因此,处在某个时代的法律规定是具有严肃性的且是真理的代言人。本书作者萨伯告诫我们不要“对号入座”,道理应该就在于此了。

读这本书,我认真思考了很多问题,例如法律与公众观点的协调,制度与真理之间的矛盾,同情心对法律的影响以及生命的绝对价值等;同时,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第一,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属性,我们平时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要从总体上把握,多维度、多层次分析,并且注意细节之间的关系,利用关系进行严谨的推理,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二,在平时的学习与科研工作中,要多交流,多讨论,这样会更使知识积累地更加扎实,研究技巧也同样会越来越高明。俗话说真理会越辩越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生活中对各种问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考问题时不随波逐流,不偏激固执,不被他人的观点蛊惑,而应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常识进行推理判断,自主得出结论与评价,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上一篇:的教师岗位竞聘述职报告下一篇:《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