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其二

2024-09-13

书愤其二(精选7篇)

书愤其二 篇1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JKGHYB-0978

《书愤》导学案

授课班级: 高二(11)班 授课老师:桑卫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②赏析《书愤》,掌握从知人论世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④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意象,分析诗歌艺术手法。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模块(知识梳理)

一、知人论世(学生查资料,教师补充并梳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JKGHYB-0978

都是有骨气的人。(家庭环境的熏陶)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国难伴其一生)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屡遭罢黜,理想不变)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JKGHYB-0978

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

二、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三、课文诵读

四、诗题解读

“书愤”的含义是

五、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用现代语言描述诗歌内容,概括诗人“书”了哪些事。

第二模块(问题探究)

1、诗歌颔联有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JKGHYB-0978

2、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3、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精妙,请找出来加以赏析。

4、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5、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又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三模块(拓展训练)

一、当堂检测(高考仿真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6分)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JKGHYB-0978

答: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5分)

答:

二、课后作业:

1、写作训练:

他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使山河为之震撼,亦使我们为之动容。感动中国,他当之无愧。请同学们为他写一段感动中国颁奖词,彰显其精神,促吾辈之进步。

2、高考真题检测:

(2013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JKGHYB-0978

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课后反思】(预时2分钟)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书愤》教学反思 篇2

一、高二古诗文教学基础之上的提升教学,那么,课堂的呈现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于是,我将这首诗进行赏析,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比较赏析的能力。单单从教学设计上而言,这堂课的设计是体现了课程意识,教材意识的。

二、备课时还应该有学情意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的呈现是老师和学生双向活动的过程,如果仅有优秀的设计,却没有恰当的表达渠道,那么再精美的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梦中乌托邦。

第一次试上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造成了课堂上老师的“一言堂”现象,听课老师觉得索然无味,学生也觉得收获甚微。

第二次课堂呈现,仍然没有考虑到学情。第三次上课的班级,学生的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那么我最初的主问题“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探究此诗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设置,就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如果组织学生围绕这三个方面去探讨,课堂也许会更有序,环节也会更紧凑些,学生对诗的解读也会更全面,更深刻。

三、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课堂机智,来应对课堂的突发事件。

课堂机智包含两方面内容: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临堂发挥的灵感教学,即教师能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随机调整与课堂教学进展不一致的内容或节奏或教学方法,又是指教师能从容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以巧妙的手段予以引导、转化、淡化等恰当处理,将教学引向深入。

我这堂课的呈现之所以不理想,和我愚钝的反应大有关联。上课伊始,解读《书愤》一题,一学生回答“看见书就很愤怒”,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也是一个展现教师教学机智的良好契机,但是我却直接将“书愤”的含义展示在了PPT上。这里如果灵机一动,将“书”的意义的演变大略地解释一下,学生就理解诗题的含义了。教学手段不够婉转,牵引的痕迹太过明显,这一点在课堂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来。那种“雁过无声,风过无痕”的教艺境界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书愤》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学习诗人运用对比衬托、借景抒情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3.理解诗人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书愤》的主旨以及学习诗人运用对比衬托、借景抒情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理解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离骚》,杜甫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蜀相》,今天我们学习陆游的《书愤》。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以爱国诗居多,这些诗歌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兴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结合书下注释1)此作是诗人陆游闲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诗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于是一腔愤情从胸中喷薄而出。

二、诗歌分析。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2.解题:

书,动词,记录,记下,书写。愤:气愤、郁愤、悲愤、激愤,愤慨。提问:诗歌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愤”情呢?(书愤:抒发内心的郁愤之情。全诗感情基调:“愤”。)

3.解释诗歌大意。

(二)研读诗歌。

1.思考与讨论: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你觉得四联中哪联最能读出题中的“愤”字?为什么?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却被被汉奸秦桧等人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朝廷奸臣当道,民不聊生,“报国欲死无战场”。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启发学生:北宋都城在汴京,南宋都城在杭州,在地图简单标识出来,可以看出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东南。《出师表》中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无路请缨、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小结:诗名《书愤》,四联56字,虽无一“愤”字,却句句皆“愤”,愤然之情力透纸背摧入人五内。全诗以“愤”为基调(主线),妙在不曾说破,味之自然生愤。

2.阅读思考: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如《病起抒怀》“《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游诸葛武侯书台》“《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感秋》“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残喘,处于存亡危急之境地。陆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一生以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为己任。而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最为陆游所钦慕,陆游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写咏诸葛亮的诗。

3.赏析第二联:

全用名词构成诗句,将时间、地点、场面、事件组合在一起,纯属白描,构成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扩大想象空间。有时间与地点的组合(时空结合);有远近的组合(远景:瓜洲渡、大散关;近景:楼船、铁马。)还有情与景的结合。(景是边塞的景;情是苍凉的情。)

类似手法举例(略)4.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三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岁、今日落差巨大,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早年的豪壮衬托了晚年的悲凉。二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三是古人和今人的对比。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借古讽今

(2)虚实结合:先回忆早年的理想和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不谙世事,空怀报国热情,然而只能是“空自许”,现实已经是“鬓先斑”的凄凉,进而发出感慨,无人与诸葛亮相比。

三、拓展阅读:

陆游词《诉衷情》投影背景,学生谈感受,再次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见多媒体课件)

四、结语: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是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对陆游的高度评价,其诗歌名句有:

五、研究讨论:

比较《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在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作品风格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不同点:

1.情感:《蜀相》着重写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和“老臣心”,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白描、对比。

3.作品风格:杜甫 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和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

六、板书设计:

《书愤》—陆游 早岁:气壮如山

今日:年华空老

理想:塞上长城 对比衬托

现实:世事艰难

古人:奋力北伐

今人:偏安东南、无人领军

“愤”:愤无路请缨、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

七、教后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我设计了让学生找诗眼、赏析关键字词、归纳艺术手法、引用名人对陆游的评论加深学生的理解、品读陆游的一首词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陆游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得到发展。

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课堂上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了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以诗眼“愤”为切入点,以读带动思考,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较为清晰。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有效利用40分钟,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多数学生能当堂背诵全诗。

书愤教案 篇4

书愤

陆游

授课人:姚燕平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2级中文4班

学号:201202010547

一、教学目标

1.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书愤》这首诗。借助字典、注释理解“早岁”、“那知”、“气如山”、“衰鬓”、“谁堪”词语的字音和意思。能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了解关于“陆游”的文学常识。

 陆游的生平、志向。 “书愤”的写作背景。

2.学习本诗用比喻、对偶、用典、反问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能仿写诗句或扩写成一篇文章。

3.在领会“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塞上长城”、“出师一表”等意象的内涵基础上,体会主人公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报国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书愤”的写作背景。2.本诗的内容和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1.深刻领悟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掌握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用典。3.领悟书愤之“愤”,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

2、互动点拨法

3、情景问答法 4.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

诗题解读

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愤懑、悲愤。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愤懑。知人论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现存9300多首),能诗能词也能散,才华横溢;  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但最终将爱情的玫瑰丢落风中。

示儿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钗头凤

• 红稣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他的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明快;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他的作品集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后人辑录有《放翁词》。

生平: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五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教师示范读。

学生边听边划出不认识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如“那”,读(nǎ)、衰(shuāi)。理解词语的意思,如:

早岁:早年,年轻时。

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船,高大的战船。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

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227)三月出兵伐魏前所作《出师表》。空自许:白白地自许 堪:能够。

伯仲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不相上下。这是作者赞颂诸葛亮

2.划分节奏,韵律,读准重音。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诗歌朗读,体会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4.理解文章大意。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比!

(三)精读课文,了解文章精微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大问题,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将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设计了以下小问题:  朗读“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思考当英雄年末、壮志难酬之时会如何?结合本句分析。首联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

岁暮风雨

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

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 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

“气如山”-----当年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 《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瓜洲渡、大散关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用典明志。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

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使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尾联:钦羡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并以此自勉,表明自己想要效仿诸葛亮鞠躬尽瘁。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借古讽今)

2、问题探究:

1、诗人“书”了哪些事?

明确:一(“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二(“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三(“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四(“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通过对比,早年与晚年、理想与现实。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 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4、诗中对比手法的分析?

主要有四种:阶段对比、虚实对比、感情色彩对比、现实处境对比。

阶段对比:早年晚年对比,早年意气风发、满怀抱负而晚年壮志难酬、苦闷自抑。

虚实对比:首联上句虚写,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写实,“北望中原气如山”,北望中原,突出诗人 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感情色彩对比:颔联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年轻时的满腹豪情。颈联陆游对镜自照,鬓发已白,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不甘老而无功,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前后对比令人嗟叹不已。

现实处境对比:尾联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虽身居山阴,人已老去,但豪情未老,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然而现实处境让诗人只能空谈诸葛亮发出感慨伯仲无处寻,发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感叹。

(四)复读课文:拓展延伸,巩固记忆,总结升华

1、【延伸拓展】

《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创作背景:

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提示读音:注意感情节奏。齐读全诗朝(zhāo)通诗文整体诵读

A首联:

(解释诗句)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世味:人情味;)

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薄则直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作者自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感情:懊悔、无奈。B颔联:(解释诗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提问,谁卖杏花?)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想象着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吧。

中间两联写客居生活,“小楼一夜听春雨”,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写诗人彻夜不眠,表现他心情不安,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以及前途的未知茫然,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深巷明朝卖杏花”,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作者实在夜听春雨,却在想象明早卖花姑娘的情景,一实一虚,虚实相生,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C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是南宋时期的一种茶道,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

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诗人到了京城,不愿去结交权贵,打点,却宁愿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这一来似乎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反衬了他的无奈和心酸,表现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只能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D尾联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素衣” 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指那些地位低下的官员,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因为风尘仆仆而感叹,一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到尾联诗人才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因为“素衣莫起风尘叹”里,已经包含了“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内容;诗人告诉家人“莫起风尘叹”,也是自己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影响的意思。这样来结住全诗,跟开头的“世味年来薄似纱”是紧紧呼应的,E归纳主旨

总体感知这首诗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首诗运用了寄情于景的手法,诗的主旨是通过写照诗人客居他乡的无聊生活(小楼听雨、练草书、分茶)表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意在感慨世态炎凉和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

感知对比两篇诗歌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的差异。

A表现重点 《临安春雨初霁》是诗人在“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状态”中写下的,寄情于景,感慨世态炎凉和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表现重点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世态炎凉的失望。而《书愤》主要表达的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以及收复中原而不得的满腔激愤。B诗歌风格

《书愤》严肃而激愤,沉郁压抑。而《临安春雨初霁》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因此风格直接明快,情趣中含心酸。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

2、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 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

• “《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 • “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 陆游之所以喜欢吟咏诸葛亮要从两个方面看,其一是诸葛亮自身的原因,我们知道诸葛亮具有高尚的人品和突出的才德,受到刘备的信任和赏识,值得诗人以之为精神标榜、吟咏传唱。其二是自况和自勉,从陆游本身来看,他借吟咏诸葛亮是表达自己不被人赏识的愤懑愁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陆游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吟咏诸葛亮的诗.3、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有哪些易同。相同点: 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同样写诸葛亮,角度不同,意境迥异。

杜甫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

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 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不同点: 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

《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白描。(“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 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只用名词不着动词,纯属白描。)对比(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 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3.作品风格

杜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和二四两联叹惋)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 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

4、布置练习①背诵课文。

②课后习题的一、二、三,写在本子上交上来。

③用散文化的语言写一篇有关陆游的文章,500字左右。

(五)小结

这首诗语言明畅,劲健有力,沉雄浑厚,感慨苍茫,真有英雄暮年之叹。被称为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

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六)结课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了。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学习陆游的诗,我们就要学习他那满怀于胸的爱国情感和报国精神,在我们今天,国家安定和平,而不是陆游那时的战乱频繁,所以我们要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七、板书设计

一堂优质的说课离不开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书愤

陆游

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连用六个名词,追述对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颈联、尾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书”:

一、“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二、“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三、“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四、“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愤”: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赏析陆游《书愤》 篇5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追述早年报国壮志、抗金斗争的豪迈生活,描写了晚年罢官闲居山阴的心情;抒发了自己年华老大,夙愿落空,壮志难酬的悲愤;批判了主和派投降误国,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主义情精神。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任夔州通判、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权知严州,礼部郎中等职。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以完成九州统一大业为平生奋斗的目标,坚持抗金主张,反对和议,但仕途坎坷,屡遭投降派打击,壮志南酬,被迫隐居田园。他以诗歌为手段,反映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扫胡尘” “ 靖国艰”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慷慨悲壮,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者62岁,罢官闲居山阴已经五年多了。它充分表达了诗人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意志和决心,抒发了自己年岁老大,壮志难酬的悲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首联,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和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作者青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孝宗即位后,陆游曾向他陈述了有关定都、备战和革新政治的建议,使得朝廷主战气氛甚浓。隆兴二年(1164)春,陆游积极支持爱国将领张浚北伐,符离之役失利,朝中主和势力日炽,张浚被罢免,陆游也受牵连而免了官职。乾道八年,陆游抵达南郑,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八个多月的从军生涯是他一生中身临前线最宝贵的时光,他身穿戎装,斗志昂扬地驰骋在西北国防前线。他考察了南郑一带的`山川形势和民情风俗,形成了他的“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战略思想,积极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但南宋朝廷无法容忍他策划北伐的活动。最后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陆游殷切收复中原的主张成为泡影,他的内心非常失望和苦闷但爱国热情并没有消减,如“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救河山”(《楼上醉书》)

颔联,写作者在镇江前线时,雪夜遥望瓜洲渡口宋军高大战舰;在南郑前线上,乘秋风,跨铁马,奔驰在大散关道上。这是陆游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瓜洲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面的瓜洲镇,此事指宋孝宗隆兴二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劝说支持张浚用兵,准备北伐事。“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边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做王炎幕僚,曾筹划恢复中原大计,领军队强渡渭水,策马直驱大散关前线与金人作战。作者采用列景手法,两句用六个名词简洁却巧妙地写出了战斗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杀敌的心情。宋朝的军队曾经在东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关打败过金兵,一处是在冬天, 一处在秋天! 一次是兵船作战,一次是马队交锋。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战生活,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

颈联,叙自己的豪气尚在,但壮志难酬。隐用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比“万里长城”的典故。是说自己曾以捍卫国界的名将檀道济期望自己,可惜志愿落空,如今衰老,一事无成,无限感叹哀伤。深切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想为国立功却又报国无门忧愤。本诗语言精练,概括力强,前三联写出了作者青、壮、老三个时期的不同感情与生活情况,青年时期的爱国豪情,壮年时期的意气风发,老年时期的壮志南酬,作者虽然壮志犹存,但抗金复国的愿望还是落空了,究其原因是南宋朝廷内部的妥协投降路线所造成,国无良相,庸人误国,令人义愤填膺。

尾联,慨叹世无名相,国事不堪设想。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临行写了《出师表》给后主刘禅,千百年来,谁能够和他的忠义智勇相比呢?作者借缅怀三国时的诸葛亮,希望现在也能出现一位如他那样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把侵略者赶出家园。我们知道,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方面表示北定中原的决心,一方面规劝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对政治提出了建议,这样的结尾自然是含义深刻,发人深省,这两句也是慨叹现实小人当权,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忠义智勇的名相。

全诗除了巧用典故,还巧作对比,一处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二处是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三处是用三国诸葛亮慷慨北伐同当今南宋朝廷妥协不抵抗作对比,以古鉴今,褒贬分明。此外本诗起结有力,对仗工整。如“楼船”对“铁马”,写出抗敌水陆两战;“夜雪”对“秋风”,点出两个时令一秋一冬;“瓜洲渡”对“大散关”,地名相对,表示抗敌方位一南一北。名词相对,内容丰厚, 形象鲜明,很好地发挥了律诗的对仗艺术。刘克庄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村诗话》前集卷二)沈德潜:“放翁七言律,对仗工整,使事熨帖,当时无与比埒。”(《说诗语》)

《书愤》阅读答案 篇6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答案参考:

1、怀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拟行路难、书愤、蜀相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歌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

1、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2、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3、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鲍照的《拟行路难》一诗就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二、朗诵诗歌(读通)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播放伴奏,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

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读懂):试翻译这首诗。

原诗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意译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举杯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木石,怎会没有感情?欲言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四、反复朗读,力争背诵。

五、诗歌鉴赏(赏析)

1.师问: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师问: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3.师问: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师问: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5.师问:诗人为什么是无奈和痛苦的?

明确:结合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回答。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出身寒门庶族。

我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写一篇杂谈。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抨击

悲愤

无奈

《书愤》——例谈高中古诗赏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与语言艺术。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三、教学准备

本课将制作简单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时间

本课计划一课时授完。(如果课堂活动活跃,讨论深入,超时,那么意象赏析、形象赏析可以放在下节课)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并以《书愤》为例,学习鉴赏古诗语言和意象等基本方法。

(二)板写课题 《书愤》 陆游

——例读高中古诗赏析

(三)诵读感知

指导学生先听录音朗诵,然后集体朗读课文,再分组读、集体齐读。

(四)诗题解读

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心中不平、不满意。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不平。

(五)《书愤》内容赏析 ①教师讲析:

赏析古典诗歌,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而表现内容的诗歌语言具有含蓄性和跳跃性,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补出诗歌的空白。②师生共同活动

指点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说《书愤》诗句,并补出诗句间的空白,使之连贯流畅。③教师明确 首联: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颔联: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尾联: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④探究题

(一)诗歌的题目是“抒发心中不平、不满意”,但是诗歌的首联与颔联,却是写自己的青年豪气,写自己辉煌的战斗经历,是否有点离题,还是有话外意思,我们没有理解? 教师明确

补出诗句中的空白与断层,补出含蓄的部分,是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首联后面省略了:至今几十年过去了,还没有收复国土的事实。颔联后面省略了:指挥这两场胜仗的将领张浚、吴璘不久都被撤换、贬官。说明朝政黑暗,作者也受到罢官还乡的打击。⑤教师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⑥教师明确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六)《书愤》语言赏析 ①教师讲析

文学是语言艺术,赏析诗歌,关键是要赏析语言。诗歌语言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因此我们要对诗句中的关键的字、词、句的深层含义仔细体会,以便准确把握作者情感。② 指导学生思考诗中关键字、词:艰、空、已、真 ③ 教师明确

艰:道出诗人经历辛酸与坎坷,浓缩因主张抗金而受到打击与迫害。空:作者以长城自比,宏伟志向无法实现的沉重的失落感。已:刻划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衰老的悲愤之情。真:体现作者从内心深处对诸葛亮的崇拜敬仰之情。④探究题

(二)有人认为“气如山”的“气”是“积愤如山”气即“悲愤” 有人认为“气如山”的“气”是“豪壮之气,如同山岳”,气即“壮志”,请你说出认同哪一种,并简述理由。教师明确:

探究题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见仁见智终可。

认为“气即悲愤”的理由:全诗紧扣“愤”而写,围绕中心,但与后文“塞上长城”,不能构成照应。从表现手法看:诗句直白,则诗句不够含蓄。认为气即“壮志”:虽然与后文相照应,但从字面上看,似乎与“愤”没有联系,实际上是作者为了隐笔,没有写明诗句后面的历史事实。

(七)《书愤》意象赏析

意象属于表达技巧范畴,诗歌中经常要用到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构成物象,这些物象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有着一定的意义,所以诗歌中物象又称意象。意象是了解作者情感的关键点。因此分析诗歌要注意意象、物象的特征。有时几个物象相加,构成较大的意境。本诗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八)《书愤》用典赏析 ①教师讲析

用典也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主要是借用历史故事或化用别人的诗文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加深诗歌的意境,增强诗歌的文化气息和感染力。

②提问:本诗尾联作者运用“出师一表”典故的作用? ③教师明确:

A.自勉:表示要像诸葛亮那样“北定中原,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B.在忧愤中表忠义,给诗歌一个亮色的结尾,表达了忧愤但不绝望的情感。

(九)人物形象赏析 ①教师讲析: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②提问:这首诗的艺术形象的特点是? ③教师明确:

这首诗的艺术形象是“我”,即作者自己。形象特点是:

概括: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

(十)检查背诵 准确背诵与默写全诗

(十一)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学习《书愤》,感受了陆游沉郁悲愤的爱国情感。学习了从内容、语言、意象,用典,形象上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一定要抓住诗歌的主要特征,进行赏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让我们集体背诵《书愤》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请同学们课后,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赏析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②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

②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②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诗眼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点拨式教学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看对联,猜名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

二、明确教学目标:欣赏诗歌的意蕴美 1.【初读诗文,了解诗人】

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 参考: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温故知新

1.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

2.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冠以(诗圣)的美称。3.评价杜诗的名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 4.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5.代表诗歌(“三吏 ”)、(“ 三别 ”)。6.诗作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2、【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韵味

(1)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听朗诵,然后学生读)

(2)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寻,泪。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3、【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问题

1、:“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首联句意: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部到内部,内景

(颔联句意: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问题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明确:自,空)问题

3、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有两层含义①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②欣喜愉悦的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 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手法:景语含情,情景交融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频繁——多次。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生平业绩和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正是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尾联句意: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问题

4、“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4、【本诗的艺术技巧:】寓情于景 借古抒怀

5、【概括主旨】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此诗很伤感,却自有一种伤感的美。它的美,美在意蕴!

6、【迁移训练】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7、【拓展一(炼字)——-分析诗眼意蕴的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找诗眼

① 山青花欲燃”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明确:① 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动词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形容词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炼数量词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词类活用

课堂总结:学习诗歌一定要对诗人的思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结合 多方面去理解诗歌,深入理解其内涵,理解古人的情思,才能领会其意蕴美。诗歌一定要多读,仔细品味。

上一篇:江苏省法院执行案件流程管理规则200下一篇:高考古诗词归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