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矛盾纠纷排查表

2024-10-04

班级矛盾纠纷排查表(通用11篇)

班级矛盾纠纷排查表 篇1

班级矛盾纠纷排查记录 五年级2班矛盾纠纷排查记录 学生姓名:绕龙翔、李鹏、饶鹏等 排查时间:2014年4月25日

在校异常情况:由于期中考试,本班教室成为考场被考生应用,所以本班学生在教室外校园内进行复习,五年级2班的饶龙翔、李鹏、饶鹏等几位同学在校园内打闹,还跑到四年级1班戏弄比他们小得同学,这三位同学平时还比较调皮、好动,爱惹是生非。

排查目的:找出矛盾根源,消除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堆每一位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遵纪守法,团结同学,改正缺点,养成积极向上的正确人生观。排查方法:

1、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之间的内部矛盾。

2、召开班会,指出每一位学生的不足,也让同学说说自己和他人的缺点。

3、全班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克服和改正身上的缺点,给自己制定一个约束自己行为的计划和实施方案。

4、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排查效果:

1、学生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保证以后不到其他班打闹,不再以大欺小。

2、改了一些“小霸王”的脾气,学会尊重他人。

班级矛盾纠纷排查表 篇2

【关键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基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凸显,导致民间矛盾纠纷数量迅速增加,给社会稳定以及公安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践,认为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提前介入、预防为主”的指导原则,从源头抓起,从小事抓起,从矛盾纠纷的起始状态抓起,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有效筑牢了基层稳定“第一道防线”,营造出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为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和谐安定的环境。

一、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减少矛盾聚积

抓早,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们知道,矛盾的发生总是要经历从诱因到积累、膨大的一个过程,如果留意诱发矛盾的起因,从起因着手加以消除,所付出的成本最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最小。在一次工资套改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岗位类型多、岗位工资差别大等实际问题,在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后,基层领导干部分别深入车间岗位召开座谈会,倾听不同岗位职工的意见,用上级的政策解疑释惑,统一了思想认识,保证了工资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由此看来,抓早对于排除和化解矛盾是多么地重要。

抓小,体现了对稳定工作无小事的认识。抓小,需要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所谓“防微杜渐”就是这个道理。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必成大患”,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所发生的社会稳定事件,留给我们多么深刻的教训,时刻在警示着我们,抓稳定工作,必须从抓小出发,只有抓住了“小”,才能防止住“大”,只有消除了无数个“小”,才不至于酿成“大”。

要有效阻止社会矛盾由“小”向“大”的发展,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来抓小。党员干部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经常倾听群众呼声,真正掌握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忧什么。在真心帮助群众,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贴心的过程中,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群众,以进取的精神感召群众,以务实的作风服务群众,以科学的方法引导群众,激励和组织群众共创美好未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事情”和“小问题”,避免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酿成大事件,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政府形象,冲击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抓苗头,体现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任何事情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对于矛盾来说也不例外,总是在发生之前有一定的苗头,抓苗头就是要扼制苗头使其不能形成“气候”。矛盾一旦漏出了苗头,说明已经有了它发展成长的土壤,如果不能及时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它将很快进入膨胀期和矛盾激化期,从而错失有效化解的良机。2005年发生在安徽池州的“6·26”事件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6.26”事件的起因是一起很普通的治安纠纷,之所以愈演愈烈,越闹越大,直至演变成打砸抢烧事件,主要是起初处置不当,延误时机,致使少数不法分子乘机制造谣言,蛊惑群众,所造成后果之严重、影响危害之大,是池州建市以来从未有过的,给池州的形象、池州的稳定都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之后发生的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以及2009年的湖北“石首事件”,都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结果。

二、坚持全程全面全力抓化解,杜绝矛盾再生

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从根源上深挖矛盾纠纷的诱因,排查任何不稳定的苗头,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这就需要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和职工群众,构筑一道全员参与、全时空监控、全方位覆盖立体监控网络,哪个部位出现异常,不仅讯息反馈迅速通畅,而且人员到位及时,处置方法得体,在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立体攻坚战中游刃有余。

一是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每次大的政策调整都会涉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矛盾。产生矛盾不可怕,只要搞好沟通,把上级的政策解释清楚,群众都会理解的。二是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切实关心群众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要彻底化解矛盾纠纷,就要从关心矛盾纠纷发生的主体出发,身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基层支部在年初制定党员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时,就把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推行领导班子成员承包到班组、岗位,普通党员承包到人的责任区考核制度,以加强党群干群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主动出击,变坐等职工群众“上门”为“下访”,用“望、闻、问、切”四字工作法发现问题,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坚持党管政管齐抓共管,营造长效机制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一要抓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作为维护本地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紧紧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执政理念,切实做到“一手抓经济促发展,一手抓稳定促和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始终把抓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当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来抓,摆上重要位置。一方面,要建立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网络,认真落实定期报告制度、情况通报制度、重点交办制度、督查督办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各部门各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岗位,做到责任不推脱,问题不上交;另一方面,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突出问题,逐人逐件建立台帐,进一步明确包保对象,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矛盾双方定纷止争,息事宁人。

二要抓责任,落实矛盾化解措施。没有责任就没有落实。

三要抓奖惩,激励维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充分调动维稳工作人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准备大队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全年工作重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对于矛盾纠纷排查深入、化解及时、成效显著的基层队和主要人员,在年终考核时给予一定奖励;凡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措施不当或情况报告不及时、不准确,造成越级上访等严重后果的,对所在基层队实行建中考核评先一票否决,并对有关责任人实行经济处罚。

参考文献

[1]梁开银.现代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民事纠纷解决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6期。

排查矛盾纠纷制度 篇3

1、学校每星期要组织一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注重元旦、春节及重要会议召开等重要节曰和敏感时期的集中排查工作。集中排查调处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要抓住影响本地社会稳定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

2、对于集中排查出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要定期报调处中心,调处站要区别情况,进行处理;能够当场调处的简单矛盾纠纷当场调处;一般纠纷按调解程序进行调处;重大纠纷要组织力量集中进行调处,并及时向上级组织报告。

3、调处站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要注意积累原始资料,建立专门排查调处工作档案。

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篇4

一、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据调研资料中不完全统计,淮滨、光山、浉河 3XX 县(区)1 至 4 月份共排查调处各类矛 盾纠纷 1856 件,调成 1821 件,调成率 98.1%,其中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 16 起,防止 群体上访 36 起、361 人,防止民转刑 32 起,制止群体性械斗 68 起。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对稳定工作构成压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主导性因素,能否及时妥善化解 矛盾纠纷,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 此项工作,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定期排查调处,党政主要领导 同志不论工作多忙,都定期接待群众上访,并坚持以人为本,深刻体会群众的困难,舍身处 地的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单 位、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从而使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 层,解决在初始和未萌阶段。

(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健全人民调解机制、坚持各项制度是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XX 县乡都 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他们一是建立健全了乡(镇)、村、村(居)民小组三级调解组织。乡(镇)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主管综治的副书记兼任,成员由综治、司法、公安、法庭、民政、土地、计生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和聘请懂法律、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村级调委会一般 是由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和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族长组成,村党支部书记或村长 任调委会主任;调解小组是随湾就片以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实行亲帮亲、邻帮邻、长者教育年轻人等方式,促使群众自觉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

和谐。调研的 3XX 县区共有乡(镇)调委会 64 个,村调委会 876 个。

二是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络 在村、村民小组分别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点,选配信息员。XX 县城关镇共成立信息网点 85 个,选配纠纷信息员 85 人,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纠纷信息反馈网络,及时捕捉纠纷信息,以避免重大的纠纷因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发生。XX 县 2004 年共排查矛盾 纠纷 604 起,调解和调成率均为 100%,无重大矛盾发生。三是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各项制度 第一是坚持矛盾纠纷的定期排查制度。村级每 10 天、乡镇每半月排查一次,节假日集中排 查。在排查工作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 相结合,条条排查与块块排查相结合。确保“三早”(情况早知道、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 决)。第二是坚持分级负责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明 确责任,逐级调处,及时报告调处结果,防止工作推诿、扯皮、懈怠等造成不良后果。第三是坚持“两所两办”(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信访办)联调联处制度。对涉及跨地 域、跨行业、多部门的复杂矛盾纠纷,由分管领导及时召开联调会议,共同制定调解方案,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化解矛盾。第四是坚持领导接访日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即村(居)两委对本行政村内,乡镇主要领导 对辖区内,县直单位领导对系统内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包案调处。县区主要领导、XX 县的主要矛盾、重大问题带头落实调处措施;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有越级上访苗头的矛 盾纠纷,亲临一线组织指导,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第五是坚持督办督查制度。根据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情况,抓好一般矛盾纠纷的调处、落实,强化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督查督办,并实行跟踪回访,对处置不合理或群众不满意的,继续调处并做好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三)因情施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各种矛盾纠纷分门别类,因情施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分类调处。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XX 县城关镇在工 作中坚持“三个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法律与人情的统一、现实性与超前性的统 一)。他们不断总结现实矛盾调处的经验,对诸如拆迁、殡葬制度改革等可能出现的矛盾纠 纷正确预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浉河区在调解工作中坚持“两让”(强让弱、辖区采取 内让外)和“三到位”(调解到位
、协议书到位、监督到位)。XX 县在调解工作中坚持“三 个依靠”(依靠基层组织广大基层干部、依靠法律规定和党的方针政策、依靠和充分相信绝 大多数群众)。

二是用足用好政策。对企业改制、城建征地拆迁、XX 市管理、计划生育、退伍军人安置等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纠纷,一方面深入群众中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把落实政策作为关键措施,靠落实政策取信于民,抓落实政策稳定人心,用落实政 策化解矛盾。三是严格依法办事。对涉法上访案件重视初信初访,在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的同时,协调 法检两院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涉法信访人符合法律援助的,政府及时提供法律援助,以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如浉河区法院今年前四个月提供司法援助 4 件,减免诉讼费 80000 余元,避免了两起涉法案件的激化,既减轻了党政机关的信访压力,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 权益。对家庭、婚姻、邻里、赔偿等方面的纠纷,XX 县三空桥乡的经验主要是依靠村和村 民小组的调解组织,采取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以情感人,做到了小矛盾不 出组,大矛盾不出村,就地化解。该乡十几年来无命案发生,近几年也无越级上访、无群体 性治安案件,2004XX 省综治先进乡,XX 省综治委表彰。

二、当前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主要类型有:

(一)企业改制引发的矛盾。在国有企业转制的过程中,突出表现为下岗职工的安置、拖欠 工资、医疗费、拖欠以前的集资款、工龄买断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如 2004 年浉河区造 纸厂 50 多名职工到区政府上访,反映破产后补偿不到位等。

(二)由于街道改造、XX 市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近几年,XX 市建设较快,由于历史的 原因,面临着诸多矛盾。表现在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开发建设单位拖欠征地款、补 偿费或逾期不能安排回迁或变更迁住、或违犯合同条款等。

(三)XX 市管理引发的纠纷。一些下岗职工、个体户或失业人员出于生计,不懂得通过合 法途径寻求生活出路,而是违章违规,其行为被制止或受到处罚后,于是对有关部门有意见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四)干群关系引起的纠纷。有些基层干部,滥用职权或越权,有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 风粗暴,在依法行政或执行政策过程中走样,破坏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关系、干 群关系。

(五)灾后重建引发的纠纷。XX 县乡。XX 县 2004

年曾因灾后重建迁址及补偿问题引发了

农民 30XX 县政府上访。

(六)计划生育和帮贫扶困引发的纠纷。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和帮贫扶困工作中引发的矛 盾时有发生。如在收取超生子女社会扶养费工作中,一方按政策收取,另一方借种种理由拒 不上交。在执行低保政策时,一方面因资金限制低保名额有限,另一方面家庭的确困难符合 低保条件的人过多。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五保户供养,艾滋病人的救助等问题也日益凸 显。

(七)退伍军人、军转干部的安置引发的纠纷。事业单位人员富余、企业改制、加之直管部 门的拒收造成退伍军人安置困难、上岗困难、政策落实困难。军转干部有些遗留问题的解决 尚未达到个人满意等都是引发矛盾纠纷的因素。

(八)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引发的纠纷。多发生在落选村干部个人与村集体的债务纠纷。如欠 发的工资、村干部以个人的名义分摊的集体债务等。

产生以上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措施不配套。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亟需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整,但现在有些政策相对滞后,与基层的实际情况不太 吻合。

(二)依法治理措施乏力。一些部门和行业依法管理无力,执法监督不严,给一些人以可乘 之机,损害群众利益;一些干部和群众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要么不懂法,要么不依法办 事。反映在干部身上表现在不依法行政,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处理事情有失公正。表现 在群众身上为遇事不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而是意气用事,动辄上访闹事。

(三)有些党政领导不够重视。表面上看有些党政领导对调解工作重视,但实际上少数地方 党委、政府工作只流于开会、发文件等,没有很好地抓落实,对事关大局的矛盾纠纷领导同 志不出面、不协调,忽视了抓早抓小和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以至于矛盾激化,影响了社 会稳定。

(四)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缺乏战斗力。虽然乡镇、村、村(居)民小组三级调解组织已经建 立,横到边,XX 市的调解组织网络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当前矛盾纠纷涉及的当事人多、部 门多,往往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难以解决;另外,基层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权限、方式和 效力都很有限,调解人员的素质与当前复杂的矛盾纠纷很不适应,加之调解组织无经费,调 解人员无报酬,长期以来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调解队伍不稳定,制度得不到落实,

作用很难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很薄弱,导致许多问题由小变大、积少成多。如浉河区仅 2004 年就因各

种原因调整了 100 多名基层人民调解员。

(五)涉法上访案件的增多。个别案件在司法机关没有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处理,是涉 法上访案事件发生和增多的直接动因。个别群众对司法机关处理程序、方式和结果的偏面认 识,以及对信访工作上的错误观念,使得本应在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却通过上访渠道而大量 流向党政机关。

(六)上访成本低。一方面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如果起诉到法院解决,要交纳诉讼费,判决 后如果债务人不履行,申请强制执行还需要再交执行费,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不少群众上访 只需出单程路费,XX 省赴京上访还有专人接待、吃住费用全免,成本很低。加之近几年由 于控制上访,加重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使群众通过上访解决问题期望较高,这也 是造成有些地方上访量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三、意见和建议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中 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政领导在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矛盾纠纷 调处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的同时,要认识到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到人民调解组织在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抓 紧抓好。要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要严格落实 领导目标责任制,强化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对于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纠纷,各级领导要亲自出面协调处理,防止因处 理不及时、方法不当引起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酿成群体性事件或刑事案件。

(二)在调解工作中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调解的过程就是法制宣 传的过程。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及人民调解员分布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坚持在调解工 作中开展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法律进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增强公民的 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律 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制教育使广大基层干部掌握法律知识,增强其学习、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从而减少由于素质低、工作失误引起的纠纷。

(三)整合力量,构建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信访办 等都具有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应结合实际,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使人民 调解、

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领导

牵头,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部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安排布置任务。二是建立矛盾纠 纷预测预防制度。各部门根据工作中掌握的情况,深入分析和科学把握当前矛盾纠纷的特点、规律,对可能引发不安定因素的苗头及时通报信息,提前进行调处化解。三是建立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责任制。在每年年初的工作目标中,明确各部门在矛盾纠纷排查中的责任,并签订 目标责任书。

(四)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巩固和完善乡、村、组三级调解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五)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各级财政应拨出专项 资金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司法行政机关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人 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从而提高“三率”(调解率、调成率、调解协议的履行率)。

矛盾纠纷排查总结 篇5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开展情况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县积极顺应新时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新要求,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不断健全机制,完善网络,夯实基础,创新方式,下沉一线,积极探索农牧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效途径,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突出三个重点,找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入点

在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中,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和重点单位,我们组织八个工作组通过走访群众、接待群众来访,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和基层组织负责人会议等方法,逐村、逐单位进行摸排梳理,保证排查矛盾不留死角,集中活动中共摸排矛盾纠纷隐患17件。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

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办法,共对排查出的16个矛盾纠纷予以调处,成功调处14件,调解率87.5%。(一)调处劳动社保问题4件;(二)城乡建设管理问题3件;(三)土地、山林、水利、资源权属1件;(四)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流转1件;(五)村务管理;(六)其它问题7件。对因其它原因群众暂时时不能理解或不能接受的进行了耐心的说服解释,有效地克服了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狠抓四个环节,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执行力

一是狠抓组织领导环节。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明确县乡党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抓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综治委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实行“三抓三包”责任制(县级领导包乡镇抓村、乡镇领导包村抓社、村干部包社抓户)、县级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和“三官两员”进村入户制度等,确保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落实。

二是狠抓分析研判环节。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1次全县信访联系会议,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每季度,各乡镇、各部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分析会,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整理归类、分析研判,逐件研究对策,落实调处责任,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不升级。今年在全县开展的市场秩序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中,各部门主动出击,经过前期摸排,梳理汇总出影响全县市场秩序的10个方面的问题,县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及时召集公安、工商、文化、物价等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判分析,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落实责任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三是狠抓排查化解环节。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机构分别成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协调中心、调解中心、调解站,建立了覆盖县、乡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组织。各级调解组织建立了工作台账,组建了调解员队伍,专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形成了覆盖乡镇、村(社区)的纵向调解网络。不断完善“三调联动”大调解机制,建立了联结人民调解组织、基层政法单位的横向调解网络。目前,全县共设立3个指导调处中心、7个调解中心、48个调解站、55个民间调委会,7个行业性调委会。县、乡每年集中开展2次矛盾纠纷排查专项活动,坚持集中开展专项排查调处与日常排查调处、定期排查调处相结合,使一些重大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深入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事先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化解稳定风险,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近年实施的旧城改造工程建设中,对涉及到的房屋拆迁补偿、过渡期安置等问题,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化解方案,提前化解矛盾,完成近600户的拆迁安置任务,期间未发生大的矛盾纠纷,实现了“和谐拆迁”。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篇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公司建设活动,提高综治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由公司综治委成员单位成员组成,定期召开会议,上传下达,分析研究各种矛盾纠纷,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

第三条 定期排查。各单位综治领导小组对各种不稳定因素实行经常性排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建立基层单位排查网络。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针对一个时期突出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对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排查,重大节日、政治敏感时期进行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要建立档案,弄清问题的性质、原因,明确责任,提出解决办法。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视轻重缓急,分类归档,及时上报。

第四条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七项制度。即:领导接待日制度、信息报告制度、例会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回访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条 调处措施到位。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充分发挥基层民调组织的作用,在做好日常调解工作的同时,做到“多发性矛盾集中调解,突出性矛盾重点调解,经常性矛盾随时调解”。

第六条 回访到位。对已调处的矛盾纠纷,做到件件有材料,事事有结果,同时坚持谁调解谁负责,定期回访,倾听当事人意见,防止出现反复。

学生矛盾纠纷排查预案 篇7

隆阳区第六中学

2013年1月1日

隆阳区第六中学学生矛盾纠纷排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促进学校认真处置各类不安定因素,更好地维护学校稳定,现就建立完善矛盾纠纷领导、预防、排查调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一、领导工作机制

切实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学校校长要经常过问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亲自处理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反映集中、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做到认真对待,认真负责,归口调处,形成支部领导、行政主管、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预防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班主任、值日教师、值周领导、家长的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及时了解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向学校汇报反映。

2、实行矛盾纠纷信息“零报告”制度。各班级、部门应将所排查掌握的矛盾纠纷隐患情况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上报校长办公室,登记备案。

3、发现重大纠纷隐患(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越级集体上访)应当及进报告当地政府,并及时上报县教育局办公室。

4、保持矛盾纠纷报送电话畅通,遇到节假日必须有人值班。

三、排查调处工作机制

1、实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要以学校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矛盾纠纷等为重点,不定期排查本单位存在的不安定因素。

2、建立矛盾纠纷分析例会制度。不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分析会,对重大、突发、疑难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办法,进行解决。

3、实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制度。学校领导、党支部、教代会、团支部班主任、值日教师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严格按照职能,切实负起责任,主动做好排查调处工作。

四、预防工作机制

1、进行法制宣传。尤其是与师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地方政策规章等要深入宣传,使师生知法、懂法,进而自觉守法,避免因不懂法而产生纠纷。

2、发挥“三大调解”作用,从根本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针对矛盾纠纷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掌握这些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预测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防患于未然。

3、特殊对象要重点预防。特殊对象是引起纠纷的焦点,对特殊对象定期走访,监控,可以使纠纷在萌芽状态下得以消除。对这项工作要做到腿勤嘴勤脑灵。

五、突发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要建立突发重大矛盾纠纷信息报告制度。

一旦发生突发重大矛盾 纠纷,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准确界定矛盾纠纷的性质,判断矛盾 纠纷的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研究确定处置措施,尽快平息事态。处置突发重大矛盾纠纷既要强调领导亲临一线。面对面地做工作,又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解决合理诉求;既要坚持疏导方针,又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不违背政策乱表态;既要 防止矛盾激化,又要对矛盾纠纷的发展变化有充分估计,果断处理,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

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处理反映集中、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

隆阳区第六中学学生矛盾纠纷排查预案

隆阳区第六中学

2013年1月1日

隆阳区第六中学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 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现就学校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情况做以总结。

一、做好宣传,渗透和谐理念,切实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领导结合行政例会、全体教师大会、各条线工作会议,认真及时宣传构建“和谐校园”这一办学理念。无论布置工作,还是各类检 查考核,都吃透政策、讲清道理,用事实来说话,以工作实绩为重要 参考依据。从以往几次教代会所提供的议案和意见的内容来看,无一 起涉及教师与教师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纠纷;来看无一例是 违规操作,仅是个别外地家长不满意所为。由于学校按规矩办事,不 断加强管理,重视构建“和谐校园”,办学近一年来,可以说没有出现一例矛盾激化的事例。这与学校领导加强管理,重视避免出现内部矛盾和纠纷是分不开的。

二、提高条线工作水平,提供师生、家长申诉渠道作为学校管理者,自身素质要强,开展工作有方,这就要求每一 位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教研组长不断加强学习,做到品德高尚、业务 过硬、懂政策、懂法律、责任心强。近几年来,我校这支管理队伍素 质有了明显提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做到减少问题的发生概率,能做到及时妥善解决问题、能做到问题的解决不出校门。从学校一头来说,做到校务公开,增强管理透明度,也是减少矛盾纠纷的一贴良药。该项工作,学校行政、教代会十分重视,很早就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凡大事、重大决策及时公开。优秀表彰、各类先进推荐、各项工作考核结果做到公示一周,无疑义后再予以定局。关于家长工作。我校从 2 方面入手:一是认真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广大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和对学校工作的积极配合程度; 二是要求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经常与家长联系,有事及时耐心主动做好宣传解释 工作,把意见化小,把小事化了。不过,一所学校难以避免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管理产生意见。一旦突出问题和意见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出现矛盾纠纷,甚至事态 进一步激化。为此,我校的对策就是提供畅通的申诉渠道,热情及时予以解决或答复。如果教师、家长有意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条线领导能解决的由条线领导负责解决,条线领导不能解决 的提交行政会议、教代会讨论解决,学校解决不了的也要耐心做好解 释工作。如果学生有意见,就按青少年维权岗工作要求去做。如发生 涉及教师侵犯学生的权益的事,就严格按照《隆阳区第六中学师德规范》予以处理。除了处理解决问题程序明确外,学校还公布了学校热线电话。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化解矛盾,落实“抓早、抓小、抓苗头”的要求,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三、及时进行工作总结,不断加以反思改进工作头绪多,难免会出现漏洞和不到位的地方。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决不犯同一种错误。如果出现工作问题或漏洞,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弥补,不断改进工作,以求增强实效。我校是这么要求的,也是这么做的。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简报 篇8

5月27日,省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王利、综治二处处长杨楠、综治二处副调研员张建忠来大荔县调研在脱贫攻坚战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贾重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惠中正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大荔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关工作情况,并就《关于在脱贫攻坚战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县组织33名县级领导、775名科级领导和265名科级后备干部,包联帮扶贫困群众,实行包联帮扶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县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正在按照程序扎实开展。在今年矛盾纠纷排查中,全县共排查出涉及扶贫领域的矛盾纠纷31起,现已办结6起,剩余的正在办理中。

省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王利要求,各级综治组织要同扶贫、信访、公安等有关部门,针对本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涉及脱贫对象的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建档立卡。要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认真研判,逐一制定工作方案,做到明确化解时限、化解责任、化解措施。要根据矛盾的不同性质和类别落实工作措施,实行“一个问提、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做到化解一起销号一件。

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 篇9

二、成立预防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及时化解,预防和制止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发生;

三、认真贯彻执行“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各种纠纷的排查调解,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四、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会议,对会议中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形成会议纪要,并上报;

五、加强对辖区单位、各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注意发挥楼院调解员的作用,对发生的矛盾纠纷做到及时、公正、依法调处,避免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职责 篇10

一、在街道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辖区矛盾纠纷排

查调处及其总体部署、协调工作。

二、制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具体实施意见。

三、掌握并控制矛盾纠纷管区矛盾纠纷的全面情况,及

时向上级报告重大社情民意和热点、难点纠纷。

四、及时调解社区、驻地单位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五、配合并协助信访部门接待来访群众,疏导、调处重

大信访群体上访案件,解决突发性事件。

六、调处上级领导交办和分流的矛盾纠纷。

2010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篇11

工作安排

今年我办事处按照区委、区政府集中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辖区实际,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治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在辖区内集中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专项工作,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和各种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辖区社会经济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办事处对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切实把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平安星海”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动员部署。办事处要组织召开综治专项会议,传达贯彻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并对开展集中排查调处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各居委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事件。并对辖区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职责分工及工作措施进行周密部署,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二是明确责任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及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主要领导负总责,职能部门负其责,把责任落实到各居委会和相关负责人。每月 1

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排查中发现的情况较复杂、牵涉面较广的疑难纠纷问题进行研究,制定调处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3月份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针对存在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通过采取举办现场法律咨询、送法入户、宣传板报、分发宣传材料、带法回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教育、疏导、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的实效。

(二)完善制度,规范工作

一是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在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中,办事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指导各居委会逐步健全完善重大突发纠纷和重要紧急信息随时专报制度、及时上报矛盾纠纷动态信息制度、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实行领导挂牌督办制度等一系列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确保做到矛盾纠纷“三不放过”和“两个不得”。二督促规范调解协议书制作。办事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加大对人民调解协议书规范化的督导力度,深入辖各居调委会检查人民调解协议书制作情况,有效推动基层调解书制作的规范化。

(三)整合资源,协调配合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街道、居委会两级调委会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大调处工作格局,深入细致地开展大调处工作,努力做到把矛盾纠纷化

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把握重点,依法调处

办事处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基层调委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一是抓好预警防范。各社区调委会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做到“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社情民意,对可能发生不稳定问题的苗头,及时成立调处小组,掌握基层矛盾纠纷发展态势,指导做思想教育工作,把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降到最低限度。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开展排查大调处工作,集中力量调处化解一批有可能影响稳定的群体性纠纷,确保社会稳定。三是抓好教育疏导。在调处工作中,各调委会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把调处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创建结合起来,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严格掌握政策,坚持依法办事,多做深入细致的法制宣传和思想教育疏导工作,引导群众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解决矛盾纠纷。

(五)、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通过逐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员培训制度,创新培训形式,加大对基层调解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基层调解队伍整体素

质明显增强。

(六)、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重大矛盾纠纷快速反应机制、定期社情民意分析制度、民间纠纷定期排查和专项治理制度等,形成规范、高效、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

(七)、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大服务格局,根据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人民调委会组织形式,促进调解组织功能的发挥,使人民调解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长城司法所

上一篇:年度考核自我评鉴下一篇:《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