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手绢》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2024-10-25

《扎染手绢》大班美术教学设计(通用5篇)

《扎染手绢》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篇1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扎染手绢》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课题计划,最近一直在进行扎染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扎染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自己尝试制作手绢,活动中我结合了以前所学的扎染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将操作材料分为四组,通过此活动来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扎染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皮筋、白色布、剪刀、染料、弹球、大小不一的珠子、细铜丝等。

2.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扎染的手帕四块。(圆形、四角花、斜线花纹、曲线花纹)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导入。(手绢)

2.出示四块不同扎染方法做成的手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这是什么?

与普通的手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你喜欢那一块手绢?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扎染的方法。

像大海波浪一样的曲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斜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四角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4.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

(1).出示图稿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绢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那些花纹?

怎样才能出现这些花纹呢?(在不同的地方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绢,看看和设计的一样吗?如何进行修改?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

6.放轻音乐,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已具备扎染的技能设计的,在开始部分,我有目的选择了四块具有代表性扎染方法的手绢引导幼儿欣赏,启发孩子过渡到自己设计图稿自己扎染,孩子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个别孩子起初在设计图稿、扎染方法和染色中显现出茫然,但通过一次次的操作,每次扎染中意想不到的变化,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扎染活动的无限魅力。

《扎染手绢》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篇2

一、白族扎染的发展历史

扎染, 古代称为染撷。《韵会》指出:“撷, 系也, 谓系绪染成文也”, 《一切经音》也指出:“以丝缚增染之, 解丝成文曰‘撷’”。归根结底, 扎染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它根据设计好的图案样式, 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 放入染液中, 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特殊图案。云南大理扎染工艺出现比较早, 由古代中原地区传入, 从《南诏国传》和《张胜温画卷》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 早在1000多年前, 白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染采纹秀”的工艺。盛唐时期, 扎染已成为白族地区的民间时尚, 扎染制品还曾是向皇帝进献的贡品。到了民国时期, 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 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周城、喜洲等乡镇, 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二、白族扎染的艺术特点

白族扎染从制作工艺到扎染纹样都是颇为独特的, 集工艺品和实用品为一体, 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染布用的土靛是白族民间自己种植、自己制作的植物原料, 不仅色彩鲜明, 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这是白族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是白族人民运用大自然美化生活的具体事例。手工缝扎的纹样图案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是白族妇女聪颖和智慧的体现。

1.颜色。白族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和平世界, 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 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 而和平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2.纹样。白族扎染的纹样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花草植物类纹样:菊花、牡丹、桃花、荷花、山茶花、葵花、粉团花、莲花、兰花、水仙花、君子花、樱花、郁金香、米兰等等。鱼虫鸟兽类纹样:金鱼、鲤鱼、热带鱼;龟、泥鳅、蜗牛;毛虫、蚯蚓、蜘蛛、蜜蜂、蜻蜓、蝴蝶;燕子、画眉、大雁、喜鹊、凤凰、孔雀;鸡、鸭、鹅、马、羊、牛、熊猫、蝙蝠和想象中的动物, 如龙麟。图形纹样:三角花、四角花、六角花、八角花、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万字形等。字体纹样:汉字、英文字母、日语加名等等。

3.用途。大理白族扎染以纯棉布、丝绵绸、麻纱、金丝绒、灯芯绒等为面料, 目前除保留传统的土靛染蓝底白花品种外, 又开发出彩色扎染的新品种。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由于扎染布具有的众多优点, 一块块蕴涵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扎染布料, 日渐成为抢手货, 时常令人驻足留连、爱不释手、引动心绪。

4.工具。白族扎染所使用的工具一般有染织物、针和线、染料、染锅、加热炉、搅拌棍、水捅、胶手套、剪刀等。

三、白族扎染的表现手法

1.扎花。原名扎疙瘩, 即在布料选好后, 按花纹图案要求, 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 使之成为一定形状, 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 将其扎紧缝严, 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 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

2.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 再放入染缸里, 或浸泡冷染, 或加温煮热染, 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 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 每浸一次色深一层, 即“青出于蓝”。缝了线的部分, 因染料浸染不到, 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 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针脚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 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染出的成品很少有一模一样的, 艺术美感浓厚。

3.漂洗。浸染到一定程度后, 把布料捞出放入清水, 将多余的染料漂除, 晾干后拆去缬结, 将“疙瘩”挑开, 熨平整, 被线扎缠缝合的部分末受色, 呈现出空心状的白布色, 便是“花”;其余部分成深蓝色, 即是“地”, 整体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 一块漂亮的扎染布就完成了。“花”和“地”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效果, 大多呈冰裂纹, 自然天成, 生动活泼, 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 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凝重素雅、古朴雅致。

四、白族扎染的教学运用

扎染艺术作为学校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 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或是对古代民间图式文化内涵的探索, 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设计如《妙手生花》《花手帕》等课程, 让学生在教学中, 人人参与、个个动手, 使学生能够拓展和加深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初步认识和体验, 亲近具有浓厚民间气息的扎染, 感受扎染艺术带来的神秘。同时, 指导学生了解蜡染、扎染艺术的基础知识, 拓宽与“染”相关学科知识领域的探究活动, 提高“染”的基本制作技能, 形成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制作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一系列目标蕴涵在整个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从每一节课程、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课例:花手帕

首先准备工具、材料:包括纸巾、彩色墨水、调色盘、清水等。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 了解扎染, 最后教师指导制作。

1.折叠方法。将方形生宣纸或皱纹纸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折叠, 如“田”字格、“米”字格、“川”字格、“州”字格、“井”字格、双“井”格、双“米”字、两端辐射、中心辐射等。

2.造型设计。制作要领:色彩不宜过多, 3~5种即可;角、边、中心等位置上的染色可决定图案的形成等。

3.染制方法。染制分浸染和点染两种, 也可运用撞水法, 即用清水点已经染了色的地方, 用水将色挤向四方, 从而显出淡色斑痕。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扎染 篇3

2、体验制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制作的幼儿作品展示

2、各种形状的布、橡皮筋

3、红、黄、蓝、绿四色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4、剪刀,展示板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展示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二)欣赏老师的第二次制作

1、为什么会一朵花上出现几圈花纹?(扎了几圈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2、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扎几次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三)老师提示

1、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2、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幼儿尝试扎染制作活动过程

大三班传统美术扎染教学计划 篇4

根据我园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特确定本班级传统美术特色为扎染。在幼儿园中扎染教学是可行的。幼儿园中,大多数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已经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折纸、捆扎等技能,当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扎染为幼儿提供了将已有的经验迁移和运用的创造空间,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自己设计、动手操作的欲望。而手脑并用,制作与别人不一样的花纹和图案,自由选择色彩,体验成功与快乐,在客观上显然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统领,以《纲要》和《3—6岁幼儿发展与学习指南》为指导方针,按照我园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创造性地开展传统美术——扎染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能灵活的掌握并运用扎和染的关系来制作出美丽的扎染饰品。

2.尝试用辅助材料进行捆扎,感受图案的丰富性。

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感受扎染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4.积极参与活动,能与同伴合作,大胆地、创造地进行设计、操作与表现活动,提升审美能力。

5.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

三、教学重点: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制作工艺,学会扎染的基本制作方法。

四、教学安排: 九月份

第一、二周

准备扎染所需的材料,如染料、棉布、牛皮筋、筷子、珠子、雪花片等。

第三周 目标:

1.幼儿了解扎染的历史,知道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

2.欣赏扎染作品,了解扎染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材料:ppt课件 第四周

目标:知道扎染的基本步骤,扎-染-洗-拆线-整理。材料:PPT课件 十月份 第一、二周 目标:

1.练习扎牛皮筋的方法,幼儿运用牛皮筋随意捆扎棉布。2.运用四角扎的方法进行扎染。材料:牛皮筋若干、棉布若干 第三、四周

目标:运用包扎法的方法进行扎染 材料:珠子、雪花片、玩具等 十一月份 第一、二周

目标:练习对边卷折扎和对角卷折扎。第三、四周

目标:运用筷子、夹子等辅助材料,学习扎染的基本方法——夹扎法

材料:筷子、夹子、棉布、牛皮筋等 十二月份

大班艺术活动:有趣的扎染 篇5

活动设计意图: 扎染,是我国民间特有的印染方法,其工艺从扎到染都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扎染作品色彩艳丽、图案变化无穷,容易对幼儿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我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设计了本活动,意在让孩子了解中国古老的扎染工艺,感受扎染的乐趣及图案出现所带来的惊喜。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了解和感受中国古老的扎染工艺。    2、通过创作活动,体验扎染的乐趣。    活动准备 :     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经验。    2、裁剪好未扎染的衣物、剪刀,展示板、橡皮筋、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扎染成品,引起孩子兴趣。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个服饰展览会,一起来看一看吧!    2、回座。提问:这些服饰漂亮吗?哪儿漂亮?你看了这些颜色,有什么感觉?    这是用中国民间古老的一种染布方法——扎染制作成的。扎染就是用绳捆扎白色的布,用颜料浸染,颜料在布上留下深浅不一的颜色,从而变成各种各样的花纹。扎紧的地方上不了色,呈现出白色花纹。    二、了解扎染,学习扎染。    1、播放课件,欣赏扎染作品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扎染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这些扎染服饰漂亮吗?你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扎染的吗?    2、老师示范扎染。    扎染分为两步。首先要扎布,扎布有多种扎法。可以。。。。。。提示扎的地方要扎紧,不然染出来的颜色就不漂亮。布可以有很多种扎法,如扎成竖条形、只扎四角等。然后是染色。手不小心粘到了颜色,应立即用纸巾擦干,以免又粘到自己的作品上或身上。    3、打开欣赏。为什么一朵花上会出现几圈花纹?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    4、小结:扎的方法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花纹。    三、幼儿尝试扎染(配乐)    你想扎染属于自己的作品吗?提要求:坏了的皮筋放绿篓子。颜料弄到手上、桌子上马上用湿布擦干净。    四、模特秀。(配乐)    1、展示作品。    2、我们一起来走一走、秀一秀。

上一篇:中央遴选公务员真题下一篇:华图申论万能宝典精华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