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范文

2024-09-13

用户体验范文(共11篇)

用户体验范文 篇1

网站优化之提高用户体验5步

2012网站优化的发展趋势一定少不了对用户体验这四个字的重点研究。在SEO中用户体验度逐渐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

关于用户体验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但是到底何为用户体验,百度百科说“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详情大家可以到百科细读。对于我们做SEO、做网站来讲,用户体验就是用户从地址栏输入网址,或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网站,到浏览网站内容,最后到离开网站整个全过程的直观感受。关于用户体验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一个网站在符合搜索引擎爬行抓取规则的前提下,用户体验越好的网站越容易排名到搜索引擎前面。那么基本的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方式有哪些呢,简单的总结如下:

1、空间服务器稳定

SEO中服务器的稳定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搜索引擎抓取页面的方面,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用户浏览你的网站。试想一个三天两头打不开的站,有谁会喜欢,如果打开速度如蜗牛,或有多少的用户离开,会带来多高的跳出率。所以说空间的稳定性影响到用户好搜索引擎的青睐,因此一个好的服务器显得必不可少,大家不要为了吝啬几百块而影响了网站的发展,有可能的话尽量选择独立IP,这在优化过程中也是一个优势。

2、网站页面的美观度

这一点跟搜索引擎没什么关系,但是却会因为用户的事关体验而间接的影响SEO。用户在打开网站的第一眼是网站的页面美观不美观,美观的页面将会给用户第一次的好感度,这对网站的跳出率和回头客都是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关系到搜索引擎的青睐度。因此一个美观的页面是必须的,试下流行的博客程序中,wordpress中萧涵的模板和zblog中卢松松的模板都是不错的代表,在符合SEO的基础上又做到非常美观的两套模板。

3、网站标题与描述

曾经可以通过刷关键词的方法提高排名,现如今漏洞已经没了,但是如今的百度临门一脚也是有人听说。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会分析出一些问题来,那就是在排名都比较靠前的时候,如果大家搜索某个关键词,大多数人都去打开一个站,那么这个站的排名会适当的被搜索一起放在前面,而这也就涉及到了用户体验的问题。那么自然情况下怎么让大家会去打开你的站,而不是其他附近的站呢,我们就在标题和描述上面下手,一个有新意、有特点的标题和描述会带来更多朋友的青睐。

4、尽量减小跳出率

上面也提到了这一点,跳出率高说明用户体验做的不好,百度统计中也明确的有跳出率这一项指标,所以其重要性不必多说,那么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减小跳出率。最基本的就是给

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东西,选择用户喜欢的,不管是首页还是内页,适当的内链建设,吸引用户的点击增加浏览深度,提供一些好的服务增加用户的回头率,培养一些长期的访客,这样很有好处,对于第一次来访的用户,尽量让他们停留的时间长点,浏览深度深点,做好这些就很不错了。

5、增加站长与用户的互动

如今不管是大到资讯门户站,小到独立博客站,在文章后面都会有评论处,在用户看完文章后,无论是同意还是否定,或者有何见解,都可以直接留言给站长,站长再回复其留言评论,这样的增加互动是提高用户体验的好方式。比如笔者的SEO博客,文章评论和留言板都是增加互动的平台,不断的和博客圈的朋友互相交流,有效的提高了用户体验,一些长期交流的朋友就会经常来访,增加了博客热度,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关于用户体验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大家的实践,成纲基本的总结就是这些,个人感觉用户体验是SEO发展的一个趋势,大家还需看中其价值,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敬请交流,鄙人拙见如有纰漏还望海涵和指点。

来自:注塑机维修 http://

用户体验范文 篇2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任何一家媒体都不能不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重视与读者、与用户的互动,因此,“用户体验”已经被看作是媒体成功与否的新衡量标准。但是,我们在分析一个媒体是否提供了好的用户体验方面,往往是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依据。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个量化用户体验的快餐式方法,它对于提供给客户快速、客观、形象的表现很有帮助。

所谓“用户体验”,指的是一种概念:把最终用户作为设计和开发活动的焦点,而不是系统、应用程序或者单纯的审美价值。它是基于一般的以用户为中心(用户至上)的设计理念。

量化用户体验有四个互相关联的重要因素:他们是品牌(branding)、使用性(usability)、功能性(functionality)和内容(content)。

一个客观的衡量和分析工具,能帮助你的客户提供有实事依据的建议。而不是推测的意见和观点。我们在这篇文章中的探讨能帮助你:

1.尽可能的去除你的主观偏好。

2.使具有不同背景的人(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客户)能够在理解网站上有统一的共识。

3.创立与竞争对手网站或者以往的开发相比较的基本规则,为你的客户提供一个对他们网站的优缺点事实依据,视觉上的展示。

衡量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正如上面所说的4大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如何量化和徇这些看似无形的元素呢?

我们把我们的分析分成四部分,每个用户体验元素为一个部分。对每个元素我们创建一系列的描述和参数,有针对性的考查网站。每个描述分类1-X个级别,我们在这个范围内给每个描述打分,等到你完成了第一部分的分析,你应给四个部分的描述分别打分。

文章中的示例分析,在每个元素中仅用了5个参数,因为我们设20分一个档,最大分值为100,在每个元素中如果我们加上另外五个描述/参数每个元素就是10分一个档,下面就是有关每个元素和描述/参数的概要。

一、品牌

用来衡量网站品牌的描述包括:

1.用户为访问都提供了有吸引力的难忘的体验

2.网站的视觉效果与品牌一致

3.图片,附加内容,多媒体内容提供了体验过程的价值

4.网站传达了品牌设定的程度。

5.网站充分运用了这个体能力,加强了或延伸了品牌。

二、功能性

功能性包括所有的技术上的及屏幕之后的流程及应用,它伴随着为所有最终用户提供互动服务。而且有时对公众和管理员都有意义。

用来衡量功能性的描述包括:

1.用户及时获得对其查询和提交信息的反馈。

2.深晰的任务过程的告知(比如成功页面或邮件更新提示)

3.网站和应用加上了一般的安全及个人隐私的标准

4.在线功能与离线业务结合

5.网站包含管理工具,加强管理员的效率。

三、使用性

使用性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对所有网站的内容和特点的易用性。在可能之下的二级主题还包括导航的友好性。他们包括:

1.网站防止错误发生,并帮助使用都从错误中恢复。

2.整体页面侧重应针对主要目标受众优化。

3.网站帮助其访问都达成一般性目标和任务。

4.网站保持其一致性和标准。

5.网站能为有残疾用户提供特定内容。

四、内容

内容指网站的实际内容,文本,图片,多媒体等到,以及其结构,信息体结构。

我们考虑信息和内容是如果根据用户需要和客户业务要求而组织的。

1.连接密度带来的清晰度和简单的网站浏览。

2.内容组织方便了用户实现他们的目标

3.内容及时准确

4.内容与用户需要和商务目标相切合。

5.多语言的综合性内容。

结果:

首先,将每个元素的价值相加,因为每个元素设定了一个最大和为100的量级,我们得到的是一个百分比的分数。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一个蜘蛛图来展示。

通过分析获得创意

文中描述的分析和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们能迎合你的特定客户。可根据需要加入其它考察元素。

用户体验范文 篇3

调研说明:

1、监测方法:通过基调网络在全国部署的移动监测节点,对三大运营商2G、2.5G、3G用户访问5大行业网站的性能进行监测。平均4小时频率,测试周期1周,总计采集样本量31600个。

2、IP测试点数量:移动运营商3个IP测试点(2G/2.5G/3G),联通运营商1个IP测试点(3G),电信运营商2个IP测试点(2G/3G)。

3、调研维度:从用户的访问成功率(可用性)和访问反应时间(性能)两方面进行评估。

4、网站类型:涉及门户、搜索引擎、应用商店、网盘、旅游交通网站5大行业网站。

门户:新浪、搜狐、网易、腾讯

搜索引擎:百度、有道、必应

应用商店:豌豆荚、应用汇

网盘:华为网盘、金山快盘、腾讯微云、百度网盘、360网盘

交通旅游网站:携程、艺龙、海航、南航

5、测试浏览器:标准WAP浏览器。

一、不同制式访问性能比较:3G推动移动互联快速发展,各类型网站加速布局,搜索引擎和旅游交通网站表现抢眼。

访问成功率:2G和3G访问各行业网站的成功率都比较高的,尤其是访问应用商店、搜索引擎和旅游交通类网站,2.5G访问成功率相对偏低。

2G访问各类型网站的平均成功率最高达到99.9%,3G其次,2.5G成功率偏低,仅有97.6%。

2G和3G访问搜索引擎、应用商店和旅游交通网的成功率都比较高,2.5G访问搜索引擎成功率偏低,与2G和3G条件下访问大相径庭。

访问反应时间:无论2G用户还是3G用户,访问搜索引擎和门户网均保持领先,应用商店和网盘的反应始终较慢。

搜索引擎表现出了“引擎”的速度,在2G、2.5G、3G用户的访问反应时间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网站。

对比不同制式访问的基准值,2G和2.5G用户访问网站时远远落后于3G用户,这虽然是个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从监测得出的2G用户访问反应时间平均16.7秒和2.5G用户访问平均13.8秒的数据足以让人咂舌。尤其网盘和应用商店两类网站的访问性能令人担忧。

二、各行业网站访问性能比较:老牌门户“网易”开始在访问反应时间上掉队;热门应用服务“网盘”的访问反应时间上,“金山”和“360”表现不足。

行业性能分析:

门户:从2G到3G,腾讯、搜狐、新浪无论在访问成功率和反应时间上,都与网易拉开了差距。

搜索引擎:百度始终领先,有道的3G访问体验逼近百度,但在2.5G用户的访问成功率上有待提升。

应用商店:豌豆荚和应用汇在访问成功率上始终差异不大,但豌豆荚的访问反应时间无论在2G还是3G条件下,均比应用汇快两倍。优质的用户体验也是豌豆荚占领绝对优势市场的关键。

网盘:各网盘在访问成功率上都表现不错,但从反应速度比较,金山快盘和360网盘差强人意。

交通旅游网站:航空公司近年抓紧提速在线预订业务,从访问性能看,用户体验不输于综合性的旅行预订网站。南航在反应速度上表现出色。

如何提高用户体验 篇4

用户体验,顾名思义,简明的说就是用户对网站需求,如果提高用户体验,是当前站长的头等大事,搜索引擎优化,讲究对网站功能、网站结构、网页布局、网站内容综合性的设计,而用户体验讲究从网站印象、网站功能、网站实用性、网站内容等综合因素来改善网站环境,提高用户体验,Seoer惜缘认为,合理的推广与提高网站用户体验,是提高网站转换率的重要因素。

一、用户体验之网站功能

1、网站程序:支持图文动画混合编排,能能够上传图片、动画、电影、附件,发布资讯可以方便管理,修改,删除等,后台能活方面,能在前台显现整洁标准的资讯内容,全站能生成静态格式。

2、网站交互:能与网站的信息资讯互动起来,方便访客反馈意见,有论坛、博客等,能让网站成访客信息思想交互的平台。

3、网站统计:全站采用统一的网站统计,能提供时段分析、关键词分析、在线分析、浏览分析等,方面网站管理第一时间获取用户对网站的需求,增添最新、最实用的信息,

二、用户体验之网站结构

1、网站文件名以英文或汉语拼音命名,便于记忆,便于推广。

2、明确实用的网站导航,三次鼠标点击以内能让访客找到底想找的信息。

3、首页框架、分类框架、页面模型分析分确,排列整齐,增加网站地图功能。

三、用户体验之网页布局

1、文字处理:文字的字号、字体、行距,要根据网站不同的分辨率、布局、行业,合理的调整。

2、图像编排:图像能更加体验网站的美观,它能直观、生动,地把那些文字无法表达的信息表达出来,易于浏览者理解和接受,把握好图像的处理,能增加网站的粘度,使访客流连忘返,更喜欢您的网站。

3、网站版型:是在文字与图像搭配设计下,营造出不同的浏览效果与设计风格, 这方面要注意要,网站的主标题、网站的菜单、网站的内容搭配等。

四、用户体验之网站的内容

小米3用户体验报告 篇5

2013年9月5日,小米公司正式发布其新一代产品小米手机3。小米手机3采用5英寸1080p屏幕,外观方面与前两代产品有着很大的改变,支持超灵敏触控,拥有骁龙800/Tegra 4两种配置。中国移动版为NVIDIA Tegra 4,移动用户不换卡就能享受3G服务,10月15日移动版正式机上市。

我在10月15号首轮开放购买时便第一时间进行了抢购、下单、付款,16号配货出库,17号收到手机,以下便是我拿到这款最新小米3的真实使用感受:

打开包装箱,首先是一个简约的包装盒,面积比小米2S、红米手机的都大,但是比他们更薄,也许是为了表里如一。小米3手机的卖点之一就是8.1毫米的纤薄厚度,打开密封膜,开盖后一个可以说是硕大的手机静静的躺在盒子里,等待你去发现、发烧、发狂!

手机屏幕保护膜上印着知名的广告语:小米,为发烧而生!迫不及待拿起手机,入手第一感觉,真的是很薄,薄过市面上的大多数手机,单凭手感而言感觉比现在流行的三星S4还薄,可实际数据并没有。塑料背壳采用了磨砂处理,手感不错,但是背壳的材质很容易上油,如果手比较爱出汗的话,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摸的油亮油亮的。

说到外形,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东西了,有人说抄袭Lumia 没有创意很恶心,也有人喜欢这种经典简单大方的造型,不加评价,我个人来说还是比较喜欢的。正面看去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的,正面镶嵌了5寸大屏幕,屏幕略微突出于手机机身,有点类似诺基亚T920。

再说说屏幕大小以及操作问题,我觉得我的手算是比较大的,可以抓住篮球,单手操作的话,拇指只能够到从下往上不到三分之二的面积,而且手掌心要紧紧的贴住手机左下或者右下的两个边角,由于手机太薄了,两个边角略显尖锐。

反过来背面,位于左上角1300W像素的索尼堆栈式摄像头,两颗飞利浦的LED补光灯,机身下方正中简洁的MI标示。主摄像头拍照效果一般,对焦慢,前置摄像头200W像素,搭配手机集成的智能美颜功能还挺好玩的,喜欢自拍的朋友有福了。

开机后进入系统,熟悉的MIUI系统,方便顺手,亮度调到最大。米三屏幕是1080P的IPS屏,确实不错,画面细腻是没的说的。颜色有点偏暖,太阳下完全可以看清楚屏幕,康宁大猩猩玻璃手感不错,我个人用机不喜欢屏幕膜,觉得手感不好,推荐大家不贴膜,直触使用,小弟一直都裸屏。

开机第一步,跑分,我想大多数第一批拿到米三的用户都会想这么做,毕竟这可是一台被新闻联播都称为世界最快的手机。别的软件我也不知道,就整个安兔兔跑跑,第一次开机,原装MIUI稳定版系统,均衡模式跑分29638,感觉略显遗憾,年度发布会上说好的36000+呢?不甘心,选择性能模式再跑一次,30529分。摸摸手机摄像头附近,微微的烫手,看来传言的Tegra 4发热量大传言是真的。

输入*#*#4636#*#*查看电池温度,48.2摄氏度确实偏高。而且这还是没长时间玩大型游戏,仅仅跑了两次安兔兔而已。再回头说说跑分的情况吧,根据我使用小米2的经验,立马下载MIUI V5开发版,关机、刷机,分分钟搞定,简单易行,小米不愧于那句“为发烧而生”,真的是为了玩手机的人准备的手机。

刷完了开发版之后,选择性能模式继续跑分,几分钟之后屏幕上跳出来36326分,A+级的跑分成绩,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要知道我的三星S4 I9500安兔兔才跑了27000多分,那个是小4千块钱档次的手机啊!2000元的价位有这个性能,真的很满足。

满足之余,切换到均衡模式跑跑试试看,依旧是令人惊讶的36290多分。接下来切换省电模式,跑分16135,跟红米的跑分差不多,估计是极大的限制CPU的性能,降频运行了。无所谓了,反正我也不用那个模式。英伟达Tegra 4 这款CPU用1.8G的主频跑出来高通骁龙800 2.3G主频的成绩。

不得不说 英伟达很有一手,之后打开USB调试模式连接电脑疯狂下载各种安装应用,并且安装了最近比较流行的天天跑酷、节奏大师、天天爱消除三款游戏。安装完毕,打开手机QQ、微信、熊猫看书、手机360浏览器、淘宝、京东、小米商城、小米司机这几个软件。

打开软件速度流畅,多软件后台运行几乎不怎么会影响手机运行速度,各软件之间切换流畅。接下来玩玩游戏,三款游戏没有一丝卡顿,均能流畅运行。在测试完这一切之后,估计是我的测试太小儿科了,完全达不到Tegra4 CPU满载的需求,所以手机温度并不是很高,只是有些微微发热,并没有烫手的感觉。

再说说功耗,也就是电池续航,我想大家都会比较关心这个。我是早上8点拔下充电器,手机显示电量100%,开启Wi-Fi、数据交换,自动亮度、均衡模式、震动几个开关,QQ、微信、熊猫看书后台运行。一天下来3G上网聊QQ、微信,看看小米商城,淘宝的时间大约4小时,电话20分钟,Wi-Fi上网、聊QQ微信,看看百思不得姐什么的2个小时。

到晚上18:00左右到家 电量还剩下36%,大家要知道小米3的电池是3050mA的电池啊。而且使用期间完全没有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及收音机也没有进行3G或者WIFI环境下的下载。这样的功耗我觉得还是有些偏大,不过对于我这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下班回家充电就够了。小米3还有一项吸引眼球的功能,NFC近距离无线通讯,跟我的S4互相传了传文件还是挺方便的,只需要两部手机背对背一贴,在屏幕上一点就完成了。其实文件传输只是NFC功能小小的一方面,它还有更多的功能已经很成熟,比如移动支付、门禁、电子标签,名片交换等等很多很多用处。

用户体验从网站标题开始 篇6

首先我们看下这个网站www.tvbvt.c om, 它的标题其实就是两个关键词, 这样可以起到优化关键词的作用。这是这个网站做得好的地方, 但由于网站标题都是两个较热的关键词, 而没有特殊名称, 这就逼迫了网站的老用户非得去记住它的域名。因为一旦关键词在引擎中失宠后, 老用户就很难通过引擎找到这个网站了。你知道现在的人有多依赖引擎, 他们宁愿在引擎里多敲几个中文字, 也不去记那几个字母的网址。好在这个网站的域名还算好记, 不至于让老用户找不到回来的路。

再来看这个网站www.baifans.com, 这个网站的标题就和上面那个有所区别。它除了在标题中包含网站关键词外, 还加上了一个特有网站名:百粉电视网, 这样就即加强了关键词的优化, 对引擎做了优化, 同时也在树立自己的品牌。即使关键词在引擎中没有了排名, 老用户们依然能够通过其特有的网站名而找到网站, 两方面都顾及到了, 这是比较可取的。

用户体验论坛集萃 篇7

为什么用户体验如此重要?从手机的特性来说,它是比PC距离每个人更近的智能终端,正是因为距离更近,用户体验对产品的加成会被充分放大。这就要求一个产品要想俘获用户首先要做到更好的交互界面,更人性化的设计和更加智慧的营销,否则就只能接受用户用拇指投票的宿命。

在PC时代,用户体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传统的公司体系中,用户体验相关职位是被放在技术研发部门之下,而企业的大部分人才储备都在产品运营和市场部门,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社交网络的兴起,口碑传播的价值加成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来说,对于创业公司,只要把产品的用户体验做好,就成功了一半。

今天我们在谈论用户体验已经不仅仅是在探讨UI设计和产品的功能本身,而是包括了营销品牌等一体化的“大设计”概念,设计思想已经越来越融入到产品的体验当中,而在很多时候一个体系化的设计思维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成败。

小米黎万强:

营销的核心是社区

我刚开始负责小米的整个营销项目时,团队中很少在传统营销里面有经验的,他们大都曾经是产品经理,或在一线做用户体验设计师,这也导致了整个小米在过去一年多营销体系当中,都围绕微博和论坛来做营销。

小米的营销并不只是线上的,目前我们在百度搜索榜的互联网关注度排名第五,事实上,这都是靠线下活动拉动的——每个月做一些大活动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二三十万的百度指数,我们就是通过这种典型的事件营销来拉动品牌。

例如在线下我们有一个同城会,这是用户自发的小组,同城会类似于我们的车友会。我发现对互联网用户来讲,如果他挑性价比非常好的手机,跟挑汽车是非常类似的,买手机的时候也会把很多参数拆开来看。

真正去以社区为核心去做营销的时候,会颠覆自己以前的很多认知。目前小米论坛BBS,大概有380万注册会员,每天发帖数20万左右,每日PV在500万左右。如果从设计师的角度去看,我们论坛的设计可能非常糟糕,但是我们在设计网站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话题互动永远是第一位的,从这一点出发而不是单纯从UI出发,所以这个并不漂亮的网站却能牢牢地抓住用户。

如果要真正把社区玩转,做社区核心必须从以前单纯卖产品和服务,变成做一家有品牌追求的公司。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么向用户表达。第一,要把用户当做主角。第二,不管是我们营销还是产品,要很早的让用户参与进来。第三,在创新创业公司,怎么保证从上到下,从员工、老板、管理层怎么样有一个全员客服的组织结构,真正做到全民客服。

字节社李如一:

用户体验的终极是内容

如果一个东西非要看说明书才能用,其实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我们希望电脑变得电气化,不用看说明书就可以用,功能更加直觉等等,但是做我们这种付费电子书,而不是新闻类阅读的时候,其实用户体验有很多含义在里面。对于我来讲,用户体验最重要的一点是内容,第二点是内容,第三点还是内容。

我之前问过一个人问题,什么是书?有一个人的答案我是比较赞同的,他说书最重要的核心是页。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在几千年前还没有书的时候,把两页纸之间装订起来,在书出现之前,所有字都是印在卷轴上的,到之后我们出现的卡片式的设计,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几千年前人类消费信息一直是卷轴式的,当然它是横的,现在网页是竖的,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只有两个边界,没有四个边界,这个现象一直到万维网的发明。

我不知道万维网为什么没有选择卷轴式的,而是选择卡片式的,页的概念为什么重要?从设计的角度页让设计师有了发挥用地,因为没有限制就没有设计,设计总是在做不同的决定。世界上很多好的就是我们都想要,但是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们要有取舍,很简单来讲,对于一个平面设计师来讲,如果你采用卷轴式、网页式的卷动,他精心设计的图片位置,很可能你的鼠标一滚它就走形了。

当我们谈用户体验的时候,我们不是谈软件好用不好用,更多的是当你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感受到的东西,而那些东西是我刚才说的细节决定的,甚至不是说享受速度什么的,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用户是在看书,而不是玩软件。

易道用车周航:

用户体验远非交互体验

移动互联网不可替代的新的体验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两点,就是随需而至和即要即得。

做移动APP的都会格外关注装机量,但是于我们来说,其实用户的每一个安装都付出了推广的成本。你付出的每一分钱,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呢?我们的观点是只为有需要的人而去准备。我们对用户进行分析发现,25-35岁,85%是男性,IT、投资是我们目前为止最典型的客户,他们有三个特点:一、必须是主动安装。二、必须是自愿安装。三、是非越狱客户。易道用车的装机量并不是非常大,我们希望去影响真正符合需求我们服务的那部分用户,并给他们提供最好的体验。

很多人的手机上现在都装了上百款应用,怎么才能避免让自己的产品不要成为“僵尸”?如果一款产品不停打扰客户,不停地通过客户端告诉他我们需要升级什么的,用户可能一生气就直接把它卸载了,我们在这方面非常小心,不去做过多的推送,而是把消息通道用好。

开发人员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往往把交互体验得好理解为用户体验,我觉得仅仅这一点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功能本身对用户来说是不是更深,更有门槛,或者更能支撑。比如说我们需要有大数据的能力支撑,例如我们最近推出了随时随到的服务,你打开软件之后,就可以看到离你最近的车在哪儿,你可以很快的打到。像这些服务都需要我们很强的线下支撑才可以做得到。

eico design张伟:

设计思想的价值

好的设计一定要直接接触到你的终端用户。在设计这个领域中,从想法传递到设计再到制作出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时候,都会伴随必然的衰减,设计师最初真正想出的设计当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真正的还原程度是非常低的,因此一定要能够直接和最终用户对话。

我们最初是为新浪设计他们的微博客户端,后来我们自己也亲自去做weico,很多人都问你们就为甲方做好服务就好,为什么要亲自去做面向用户的事情?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可以自主实施,可以把延伸做得更好。上线4个月之后我们仅仅获得了800个客户。这个结果让我们很失望,我们也反思了很多问题,因为我们真正能够影响到产品的是设计的思路,让设计成为产品精神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价值。所以我们经过屡次改版努力,把我们的微博客户端做成一个谁都可以吐槽的东西,到2012年6月份,不到两年时间,weico产品现在已经有1075万的用户,其中70%是女性用户。

设计公司应该怎么去为客户解决问题?

客户总会提出他们的需求,好的设计公司应该能做到帮助客户发现他们视野之外的东西。我们不要锁定在一个舒适区域里,设计就像在大海里捞鱼一样,经常是客户告诉你在这个点去捞鱼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捞鱼。我们要做的是把客户提出的问题,和我们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做深入挖掘,这才是设计思想得到的真正价值的体现,所以我们经常把这个流程叫做挖油井,我们客户告诉我们说这儿有油井,然后我们告诉你去挖,但是其实这个油井是不好的,我们需要帮助他的是翻过几座山,然后帮助他造油井。我们要能够帮助客户落地,能够帮助他们上山再下山,找到一个合适挖油井的点。

当然,只会去解决问题对于一家优秀设计公司来说是不够的,设计不仅是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而非常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提出重要的问题,它是要创造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所以设计思想一定要延伸到创造问题的纬度上。

UC江卫忠:

手机浏览器的用户体验

说到浏览器,在我理解来看,其实浏览器就是一个所谓的在线浏览器,让用户更快更好地到达在线阅读,是我们首要的任务。我们的首要目的是用户最快的到达内容,我们为了完成这样的使命,我们就采用了很多的技术,比如有压缩,配合本地的缓存管理,以后传输协议优化等等。

2011年9月我们发布了UC浏览器运营中心,目前已经有超过1500万月度活跃用户,在打造运营中心用户体验当中,我们会注重考虑三个点。

第一,如何让用户很直接的找到我们的应用?我们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应用商店,这个应用商店,不仅仅会向用户不断推荐,而且还会让用户在里面很方便的查找,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摇一摇,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应用商店的应用,通过摇一摇应用,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发现新鲜的,有意思的应用。就是让用户快速的找到应用。

第二,能够让用户更方便的使用这个应用,可能我会分两部分来讲,我们整个运营中心就是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在UC浏览器首页可以找到,就在中间的部分,不仅仅如此,我们还会让用户每一个应用很轻松的发送到桌面上,当然这个功能在Android上才能实现,这样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讲,我们就是可以将应用入口大大的提升。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能够让用户更容易的管理他自己所下载的应用,整个应用中心,包括应用市场,其实都是一个基于HTML5开发的应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页面应用,它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样的应用为用户带来什么东西呢?其实它带来的就是接近IOS原生管理的过程,用户可以管理图表,对它拖动、增加或者删减,而且是十分方便的过程。

顽石互动吴刚:

用户要为什么样的体验埋单

一个法国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剧场理论”,他说你不知道一个工人和两个商人坐在一起的时候,在台下看戏剧的时候什么感受,所以你编辑戏剧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环境氛围,其实把这个理论拿到今天的手机和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说这是一个情境,在不同情境之下,对于用户的需求,产品对于用户所谓内容肯定也是不同的。

所以我想很多应用,之所以在现在诞生出来,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已经从PC固定环境迁移到了一个非固定的环境,我们不知道用户会在什么情境下使用我们的应用。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话题,用户在进入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一直奉行一个“三三原则”,一个应用下载下来之后,或者在下载之前,它的图标,它的截图和介绍,都是应用获取下载的特别重要的原因,当用户下载之后,一打开应用,可能只用了三秒时间就决定了他是否要保存这个应用,当用户要保存的时候,他要用三天的时间来决定是否长时间地使用这个应用,如果用户觉得这个应用跟他的想象和需求是一致的,产品就实现了它的价值。所以在每一个三的时候,发现用户的选择和用户重点都是不同的,这时候你必须要把他所需要的东西马上给他,他没有太大耐心等待。

作为我们设计师来讲我们充当的应该是一个什么角色?以前很多设计师就觉得这个游戏是我设计的,用户要按照我的逻辑来玩儿,我要给你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我可以随意改变数值和任务,可以改变敌我双方的内容,其实用户今天已经越来越不接受这种做法了,用户在享受这种环境的时候,用户本身就发生了变化,就是用户在进化着,对于用户我们不需要去做过多的干预。就像有人说澳大利亚的草很多,如果放一些兔子过去会不会澳大利亚的草就不会太多了,后来发现结果是兔子越来越多了,而澳大利亚的很多地都荒了,这就说明这个环境本身就是平衡的,你如果去破坏它的生态就会影响它的生存。

对于网游来说,我有时候在跟我的策划和运营人员在讲,一个产品设计出来后,你要乱改动不如不改动,不改动产品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你乱改动产品很有可能会造成崩溃的状态,比如有一个游戏《魔兽世界》最近用户流失特别多,这是由于一个新的代理公司运营,代理公司对收入有了期待就会做一些他们认为“合理”的改动,最后导致玩家疲惫,当用户群一个一个崩溃掉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用户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它的用户流失率就慢慢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我们在谈论用户体验的时候,很害怕自以为是。这个自以为是,就是指很多人以为我就是用户,我喜欢的就是用户喜欢的,其实不尽然,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游戏,我们最开始也是用一些大美女在引导,在WEB上应用的时候获得的欢迎度还是很高的,但是当我们在IOS和Android上做这些应用的时候,遭到了很多人的唾骂,因为这些系统的用户都是很高端的用户,他们就说我在朋友面前打开使用的时候你让我的朋友看见我显示的是这个图片,你会让别人怎么看我。

我在想,我们主观想给用户提供一个功能,但是市场上用户并没有认真把这些功能当作你给他的好处,反而是觉得你给用户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其实根本上来讲,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用户是谁,他们到底要什么。

创新工场吴卓浩:

设计引领的创新

过去几年事实上没有什么特别让人激动人心的技术驱动创新发生,但是我们整个生活、工作,整个社会都在被深刻改变着,为什么?因为有大量产品驱动在发生,他们在改变世界。

同时,平台化或者说我们每个人可以用到的平台资源,极大地扩张了。比如做iOS应用,紧紧围绕苹果这个平台来做开发,比如我们今天开发一个应用,可以用微博账号登陆方式迅速积累大量用户群,而不像以前要有自己的渠道来吸引大量的用户。

因为有大量平台可以使用,所以今天我们公司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精益公司,在当中就是三块,CEO(创始人)、技术(技术带头人带领几个工程师)、用户体验设计师,在传统的公司中,用户体验是被放在技术研发部门下面的子部门,企业的大部分人才储备都是在产品运营和市场等部门,而今天,因为社交网络的兴起,很大程度来说,我们只要把产品体验做好,这个公司就成了。

我们可以把公司分成大体两类,一类是传统上重视设计的公司,一类是传统上不太重视设计的公司,在传统重视设计的公司,比如游戏公司,或者手机公司,设计可以带来价值,包括差异化价值,降低风险,为什么会降低风险?因为原来你需要你的研发团队大半年出来一款产品,结果上市以后发现公众不喜欢。但是现在你通过设计团队只需要几周就可以来验证这件事情,然后可以有更好的迭代和扩张,比如你出来的一系列产品,如何让你的设计资源更好、更有效的支持一系列产品,而不是做其中每一个产品都像做全新产品一样,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最终获得产品影响力。

如何提高网站的用户体验 篇8

现在的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多是将建站任务外包给网络公司来进行。同时因本身没有很具体的认知感,总是对网站的建设处于一知半解或者天马行空的状态,致使在建站过程中没能够与设计师好好沟通,就会出现很多cosplay式的网站,又因为网络目前没有具体的版权,致使用户在浏览网站时根本不知其企业是谁,如此以来再谈营销、盈利实属天方夜谭。

总体来看,目前网络环境中的网站很多都是为了“应付”而存在,没有真正的做到为用户服务的根本,也就无从谈起网站营销。那么我们要如何来打破这种局面,赢得用户信赖呢?这就要逐一来进行解析了。

第一,“多胞胎”网站。

展示情况:行业网站模板化,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在用户眼中就是“多胞胎”很难区分企业特色。

原因: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前期,客户没有很好的与网站设计者沟通或者只是单纯的看好某个网站版面就直接采取了模仿形式,因此展示出的是copy模板效应。

解决方案:结合用户产品信息内容和行业特色,选择与行业内容相关,但是展示情况不同的表现形式,

可以将多媒体和图文以反差形式设计在页面上,但是注意版面的布局,不能顾此失彼。

第二,“花蝴蝶”网站。

展示情况:网页设计绚丽多彩,Flash、js等应用丰富,网页美观度100%。不过,首页没有具体内容,让用户找不到重点,同时不利于后期网站优化。

原因:单纯追求美观,而忽视了网站主体和建站的根本目的,不能有效掌握搜索引擎的抓取原则。

解决方案:网页设计中尤其是的首页位置尽量少采取纯Flash和JS程序,必须时需采用文件包含式,整体页面代码仍然以div+css代码编写,更有利于网站后期运营。

第三,“百家争鸣”网站。

展示情况:页面符合行业整体设计要求,采取图文结合式,但是内容繁杂,偏离主题,或能收获一批受众,但是没有却不能有很好的转化率。

原因:单方面追求页面和内容的丰富程度,当前热门新闻及IP。

解决方法:网站建筑初期定位网站主题,在进行页面设计和内容添加时候,注意和主题正相关,不要偏离网站主旨。尤其是在搜索引擎注重内容的现在和用户体验追求的内容完整性,更让我们应该注意网站内容的重要性。

图说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 篇9

2015 年 7 月 19 日,由国际体验设计协会(IXDC)主办的亚洲最具影响力体验设计盛宴“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闭幕。在 17 日的大会主题演讲上,IXDC 副会长胡晓分享了《2015 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报告通过从业者画像、薪资、跳槽、满意度、企业团队、核心竞争力六个方面的全面调查,对整个行业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用户体验从业者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有力的参考。本次行业调查报告由 IXDC 联合腾讯 CDC 共同完成,本文以图表方式对报告核心内容进行解读。

一、同行都是谁? 用户体验行业从业者年龄普遍偏小,从业时间较短,年轻化趋势明显;学历偏高,本科以上从业者占比大,行业专业要求在不断提高。此外,大部分从业者在民营或者外企工作,市场对于体验行业的需求旺盛。

当前用户体验行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包括,管理、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用户研究、产品等,不同工作岗位的从业者有着鲜明的特点。

二、同行的薪资水平是多少? 用户体验行业超过三成从业者税前薪资收入在 5~15w,工作类别不同,薪资水平有一定区别。团队和项目管理薪资分布范围较广,高于其他岗位。

影响从业者薪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岗位、从业年限、公司规模;影响薪

资涨幅的主要因素是公司规模和行业所属领域,企业规模越大,薪资涨幅相对较高。

三、哪些人想跳槽? 从业者跳槽的调查分析显示,有六成以上的从业者有过跳槽经历,未来一年有五成从业者考虑换工作。从业者跳槽的主要因素是“产品项目状况”、“公司团队状况”、“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及“培训学习机会”。

不难发现,用户体验行业的流动性在逐渐增加,从业者们的选择机会也越来越多,从业者的职业规划也更加多元化,这对用户体验团队、工作环境、培训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同行对工作都满意吗? 2015 年用户体验行业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为比 2014 有一定提升,行业信心指数比 2014 年略有下降。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薪酬”、“工作内容”、“是否有话语权”,各类别从业者工作满意度存在差异。

五、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报告显示,本次调查的 65.5%从业者都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其中三成从业者在 1000 人以上的大公司工作。一般仅千人以上大型综合性公司和专门设计类的公司才设有用户体验部门,不过用户体验团队的规模在逐年扩大,行业趋于互联网化的同时,用户体验团队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六、哪些能力最重要? 调查分析发现,为了保证核心竞争力,用户体验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具备的通

用能力有“沟通”、“需求理解”、“团队合作”、“用户体验思维”、“逻辑分析”等,但不同类别的用户体验从业者能力要求的侧重点有所差异。

本次行业调查的参与人员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大中小型企业从业者,调查问卷从设计、发布、回收到数据分析、报告编写均由“腾讯问卷”负责,行业报告完整版可通过腾讯 CDC 官网或者 IXDC 官网下载阅读。腾讯问卷(wj.qq.com)是腾讯 CDC 根据多年问卷调查经验开发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该平台前身是腾讯公司内部进行用户、市场、产品研究的重要问卷调查工具。

用户体验定成败 篇10

去年底,360董事长周鸿祎发布多条微博,指责百度流氓推广软件,用户用360都难以将其卸载等。百度很快予以回击,指责360安全软件产品窃取用户隐私、投资病毒论坛等。两家公司旗下多个官方账号,在新浪微博展开激烈对攻。

大约为时一周的口水战并未催生出双方的实质性行动,这次互掐也算不上一场“3B大战”,视其为一场口水式的“营销攻防”似乎更恰当一些。不过,较之以往网络巨头之间舆论场上的公开缠斗,仅从方式来看,这一次双方都有了些许进步。

具体来说,互掐方式出新、出彩之处,在于这场互掐成了“抽奖大战”。双方在互相指责对方的产品是流氓软件的同时,都以赠送礼品来鼓动用户转发其微博内容。周鸿祎动员网友帮助转发约到李彦宏,“凡转发这条微博的,一人送一块360儿童手表,外加送出10部肾6(iPhone 6),或是plus。” 而百度卫士官微表示:“小编想见您(周鸿祎)膜拜下,请大家帮约,转此微博每人送2张糯米电影票,外加10部肾6 plus抽奖。”而围观的网友抱什么态度呢?他们倒也乐于给两家“助威”——“你们尽情撕扯吧,我只想要iPhone 6 plus”。

网络大牛之间斗气、斗财,其间将普通网民作为拉拢对象,这是好事情。这里,双方并不把网民真的作为裁判角色,他们明知网民即便转发那助威的微博,也不能说明网民的真实态度。然而,双方公关宣传的受众定位还蛮明确的,也很是明智。360表示“我要网民支持”,继而百度看穿对方伎俩,立即应对“我更注重用户感受”——你送礼,我不能因“失礼”而落下风。

送礼对象或公关对象是谁,企业竞争的受益人、受损方是谁——这是判断健康竞争与否的主要依据。其一,为在竞争中压过对手而争相对官员和机构送礼,这都是不正当竞争,也是非经营行为,结果只会是损人利己,坑害市场与用户;其二,利用自身已经具备的优势,强迫用户“二选一”,要求用户放弃竞争对手的产品,在竞争中对客户造成心理压力乃至“尊严挑战”,这种对用户霸王硬上弓的做法,也绝非正当竞争。

另外,用“谣言中伤式”的竞争,以误导、欺骗的手段最终实现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损害。造谣企业被行政、司法权力格外关照,使用这卑鄙手段的企业,则成行业乃至经济界一大祸害。而眼下,企业构陷竞争对手,捏造用户风险、虚拟用户体验,这一手被国内各行业的企业经常运用,并多有得逞案例,此现象特别值得机构与公众警惕。加大企业构陷他人的风险,在我们这个经济丛林中非常必要。

互联网业内互掐、互揭,历来是互联网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最重要的是,规则的宣示、澄清及修正在互掐中完成。如“3Q大战”否认企业摊牌中可胁迫用户的道理,不管多牛的大腕,不尊重用户体验也都会输理、失利;再如此前的“3B大战”中,北京一中院在有关Robots问题尚无法律明确规定之际,判决百度所设置的完全针对360的Robots规则,有违互联网精神,所以没有根据百度的诉求判定360停止强制搜索和抓取,而这个判决对互联网领域的搜索规则与秩序,影响相当深远。

法院的判决,根据民法基本精神,其实关注点正在于以“用户体验”体现的社会公益。360孤军奋战,而多个互联网巨头结成联盟以对抗奇虎,其经济实力远超奇虎。奇虎值得巨头结盟来对付,这是光荣,说到底,是因为360有盟军,并且它这个盟军任何人都不可小觑——没有一个巨头盟友的奇虎,盟军就是360的用户,他们根据自身体验取舍互联网产品,对企业或盟军的综合实力并不在意。

就像百度、360运用别人造就的网络平台互掐,不必调动媒体、记者打舆论战,大家选择产品都是冲实效、优点去的。就说我吧,各巨头尽管互掐,而我是各个网络巨头的用户,没必要选边站队。

360在互联网安全领域确实拔得了头筹;它的搜索在Google被迫退出后突飞猛进,之所以能对百度构成威胁,根本原因还是网民体验所导致。纵览中国互联网领域,虽有野蛮竞争和逆淘汰现象,但现有每个巨头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用户体验。互联网上最牛的是谁?这一点,巨头们忘了也就完了。

用户体验范文 篇11

中国市场的IPTV发展首先是基于用户服务需求的增长与提升。随着互联网宽带技术的普及, 用户群体开始追求符合自身特定需求和定位的信息类型, 特别是那些主流的消费群体更提出信息订制的理念。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居民收入大幅增加, 使得广大电视观众的收看观念大为转变, 由原先只愿被动接受电视台提供的免费节目, 逐渐转变到为了收看到更丰富多彩、更便利高效和更具个人特色的节目而主动付费。

中国IPTV的发展也是广电和信息产业的需要。中国广电媒体和政府管理层制订的数字电视“三步走”发展战略, 把IPTV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传统媒体进行战略调整和增强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同时, 电信行业也希冀于网络IP协议带来的多媒体业务等信息增值服务来获得可观的盈利空间。

如何推进IPTV产业的大发展, 如何通过提升IPTV用户体验来增加用户绝对数量, 从而增加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也是意义所在。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上海地区电视收看人群的问卷调查和对IPTV使用者和非IPTV使用者两个焦点小组的深度访谈等方法, 得出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上海地区IPTV用户群体使用IPTV的认知、动机和行为上的差异和特征, 试图以微观层面的个体特征解释宏观层面的群体现象, 并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结论。

问题1: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上海IPTV用户群体在认知、动机和行为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问题2:上海地区电视受众对传统电视和IPTV两者的区别有哪些认识?

问题3:如果存在显著差异, 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本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232份, 显示出的基本情况是:

受访者男性占到52.2%, 略高于女性的47.8%, 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19—25岁的年轻人占37.9%, 比例最大, 而26—35岁的受访者比例最小, 占7.8%。原因是正处于工作关键时期的26—35岁年龄段的人工作繁忙, 难以抽出闲暇时间收看电视, 接触IPTV的几率相应较低。

三、现状分析

由于用户基数小, IPTV在电视受众中的知晓度并不尽如人意。在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只有42.9%的表示知晓的受访者, 且其中有不少人表示只是朦胧听说过这个名词, 具体是什么概念、如何使用、与传统电视有什么不同并不清楚。

在问及他们是从何种渠道知晓IPTV时, 显示出的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但又令人感到些许遗憾。本应在IPTV的发展过程中给予最多指导和提供最全面综合知识的电视媒体和纸媒比重较低,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媒体的强大影响力, 无论是介绍浅层概念还是开展深入探讨, 网络的海量资源和即时交互为意欲了解却害怕复杂的收视群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IPTV将网络的新媒体技术与电视的传统媒体技术中的特长和优势加以结合和利用, 使其具备了以下四点特色:

一是互联网的交互性被IPTV予以继承, 继而充分发挥, 即它可以使用户自由地进行点播、重播、甚至从任意点播放等操作。其次, 网络电视的播放中不能插播广告。但正由于消除了广告, 才增加了电视频道的运营成本, 收费电视的营销模式使得用户须为此支付单独的使用费用。再次是传统电视由于技术所限, 无法承担多项服务平台, 而网络电视却能突破这种阻碍。第四, 网络电视还能够提供给用户更优质的视听效果, 它能输出比传统模拟信号电视更优质的图像和声音效果。

问卷调查还针对付费情况做出了询问, 结果发现位列受访者愿意付费业务前三位的分布是IPTV独有的回看及时移功能、视频点播功能和互动娱乐功能。

IPTV的频道内容、业务功能、操作便利与业务资费是使用者衡量支付费用是否有等值价值最重要的四个维度, 问卷请使用过IPTV的受访者从上述四个方面为IPTV的用户体验打分 (以10分为满分) , 结果频道内容和业务功能两项刚过及格线, 而操作便利度和业务资费则只有5.56和5.88分。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IPTV的整体情况还不尽如人意, 使用过IPTV的受访者普遍表示IPTV的回看功能操作简单, 但是对其在线购物、缴费、收发邮件等功能却有些“不知所措”, 也正是因为IPTV较低的操作便利度, 使用户认为其收取的业务资费较高, 与它提供的服务并不相称。

四、新旧对比

在了解了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区别后, 问卷再次询问了受访者更偏向使用哪一种电视形式, 结果如下:

有半数受访者认为网络电视如果可以真正实现其所称的优势, 那么他们则会偏好使用网络电视。尽管如此, 仍有20.3%的受访者仍持观望态度, 希望这项新技术可以再稳定一段时间再尝试使用。不仅如此, 他们还认为由于网络数据常出现“堵塞”情况, 传统电视依然拥有IPTV所不能比拟的特点, 如对某些重大事件的实时报道、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等, 传统电视依然是稳定可靠新闻来源的媒体选择。另外认为两者都不可相互取代, 选择同时使用两种电视形式的受访者占据28.8%, 他们表示两者可以取长补短, 没有替代的必要, 最便利的使用方法是根据收看节目的内容类型和即时需求选择相适合的电视形式, 以达到最佳效果。

受访者还对网络电视因现今仍不成熟的技术而出现的一些缺陷也表示了担忧, 有近九成的受访者选择了“网速太慢, 缓冲时间过长”, 等待时间过长容易失去耐心而放弃使用, 这一致命弱点将网络电视的互动性和丰富性都抵消殆尽。此外可能因“画面质量清晰度不高”和“需要下载各种播放软件和插件”而放弃使用IPTV的受访者也超过了半数。

总之, 受访者基于IPTV的交互性和个性化而愿意为购买相关网络服务付费, 但也对其持观望态度, 希望能以短期内免费或支付低费用的方式体验使用情况。IPTV的独特优势是其先进技术所带来的独有进步, 但其严重缺陷也正是受制于技术弱点而产生的。

五、研究总结

我国IPTV的发展在受到政府支持、市场欢迎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障碍。

1. 政策管制与合作模式问题

这是制约中国IPTV产业发展的最大掣肘。在我国当前的行业监管条件下, 国家监管机构对能够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内容进行了严格的监督管理, 因而极大地限制了传统电信运营商进入到IPTV市场业务中, 由于运营商很难拿到内容运营的牌照, 他们只能采取与广电部门进行合作进而共同盈利的模式。但此时的两个行业部门之间是分开管理且利益不能融合, 短时间内这种情况是无法真正改变的, 这时缺乏足够视频运营经验的电信部门就需要寻求一种与内容提供商合作的可操作商业模式。因为IPTV的新型业务模式要求产销分离, 电信运营商就需要转型为综合的内容服务与电信运营商, 为终端用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协调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关系到IPTV业务运营成败的关键。

2. 节目内容与资源匮乏的问题

除了政策因素外, 与有线电视同质化严重的内容也是制约IPTV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 内容及其应用才是吸引IPTV用户的关键。运营商只有积极发展兼具互动和个性的应用与服务, 充分体现节目的丰富和新颖, 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IPTV绝不只能单纯转播电视内容, 运营商应将目光着眼于诸如VOD点播这样的交互功能上, 通过细分、定位市场与目标客户, 开发出相应业务并积极地组织营销推广, 使广大用户能从中了解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受益。此外还可通过降低进入IPTV产业链内容与服务提供的门槛, 来建立一个开放、丰富、差异化、能实现多方共赢的产业链, 这条完善的IPTV产业链不能离开内容版权的保护。

3. 用户资费的问题

与国外有线/数字电视资费高而形成的IPTV价格优势的情况不同, 我国用户已养成免费观看电视的习惯, 但较低的资费难以支撑产业链发展, 如果过于依赖向用户索取收视费, 就会给网络电视的推广增加沉重的负担, 不但存在着巨大的潜在运营风险, 也难以推动整个IPTV产业链的快速稳健发展。针对用户对机顶盒这一硬件设备成本的考虑, 各网络电视运营商主要依赖规模发展和机顶盒设备商降价。若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收费内容, 开发增值业务, 因此有效的业务捆绑和定价体系非常关键。

4. 用户体验与系统安全的问题

缺乏大规模运营的经验使IPTV能否被用户接收目前还尚无定论。视讯系统和网络质量的可靠性需要得到提升, 服务质量需要得到保证, 那么运营商则必须充分保证网络资源的来源并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投入, 减少乃至杜绝“宽带不宽”现象。

只有通过认证和注册的内容提供商才可以传播内容,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内容监管力度, 针对非法内容、恶意干扰的传播行为采取法律手段严肃打击。因为网络电视同样面临网络上各种攻击的威胁, 不加以防范可能会导致拥塞甚至瘫痪。

总体来说, IPTV作为一种全新的宽带内容与技术提供形式, 在开展业务时, 电信部门需综合考虑政策、内容、资费和安全等要素, 从容应对它对现有电信业务网络和媒体传播机制带来的冲击和难题, 与各服务商、内容商共同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商业运营模式, 实现整个产业链最终的利益共赢。

摘要:网络电视, 又称交互式网络电视, 从名称即可看出, 它将利用宽带网络, 尤其是借助当今互联网等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用户的家用电视机或者个人计算机上, 向其提供以数字电视为主的个性化新媒体服务。它同时具备的超强交互性和服务个性化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受并逐渐成为网络电视的拥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合的研究方法, 从IPTV现状、IPTV的用户使用体验、IPTV与传统媒体的对比等几个方面, 对中国的IPTV发展现状及其潜在问题进行浅析。结果发现用户对IPTV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不高, 但因独特的优势对其前景充满期待, 我国IPTV的发展虽受到政府支持、市场欢迎, 但也面临着诸多的难以绕开的障碍。坚定实现IPTV大发展的信心, 利用它对传统大众传播模式颠覆性的改造, 将使其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并为用户带来视听新感受。

关键词:IPTV,用户体验,新旧媒体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范海燕译, 《数字化生存》, 海南出版社, 1996年。

[2]段世慧、何宝宏, 《IPTV发展任重道远》, 人民邮电报, 2005年5月。

[3][英]艾伦·格里菲思, 《数字电视战略——商业挑战与机遇》[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美]约翰·帕夫利克, 《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逯进元, 《中国IPTV产业前景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7年。

上一篇:中班语言问答歌教案下一篇:河北省职工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