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抚养协议书

2024-05-11

遗赠抚养协议书(通用12篇)

遗赠抚养协议书 篇1

遗赠抚养协议书

遗赠人:XXX,性别,年龄,汉族,住XXX(以下简称甲方)

抚养人:XXX,性别,年龄,汉族,住XXX。(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现因年事已高,需乙方代为照顾日常起居生活,经与乙方协商,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达成本协议,内容如下:

一、由乙方承担甲方的衣、食、行、医疗、殡葬等费用,直至甲方“百年”为止。

二、乙方享有受赠甲方全部财产的权利。包括位于XXX***号房屋五间,西房三间以及其他附属建筑;甲方的全部生活用品及存款等。

三、甲、乙双方应信守承诺,自觉履行本协议书的权利义务,永不反悔。

四、本协议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立遗赠人:签字

抚养人:签字

见证人:XXX***

2013年X月X日

遗赠抚养协议书 篇2

1 案情及分析

1.1 案情一

王某 (男) 与张某 (女) 一起到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子女抚养协议公证, 为给在两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育的孩子落户口。同时, 向公证机构提交了身份证、结婚证、离婚证、离婚协议书、王甲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证明材料, 经审查, 可以确定以下事实:1.王某与张某于2001年结婚, 于2010年离婚;2.王甲于2008年9月1日出生;3.王某与张某协议离婚时未对王甲的抚养权问题进行约定。

上述案例中, 王甲为婚生子女, 王甲是王某与张某婚姻存续期间所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生的子女, 即视为男女双方共同的子女, 如果男女双方均无异议且有医院出具的证明材料为证, 对子女的生父生母的认定应无异议。笔者以为, 此种情况公证机构可以直接受理。

1.2 案情二

李某 (男) 与宋某 (女) 一起到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子女抚养协议公证, 并向公证机构提交了身份证、宋某的单身证明、李甲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证明材料, 经审查, 可以确定以下事实:1.李某与宋某自2004年起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但二人未登记结婚, 宋某一直单身;2.李甲于2007年四月十三日出生;3.李某与宋某共同生活之前李某与他人存在合法婚姻关系, 并且一直未解除。

上述案例中李甲为非婚生子女, 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应如何判断?鉴于医学出生证明本身存在的缺陷, 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确认上不能仅仅依靠出生证明。而且因公证机构不是专业的鉴定机构, 所以依据当事人提交的证明材料公证机构不能对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情况直接进行认定。因此, 在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无法直接认定父母子女关系时, 公证机构应要求当事人补充证明材料。

1.3 案情三

赵某 (男) 与孙某 (女) 一起到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子女抚养协议公证, 并向公证机构提交了身份证、二人的单身证明、赵甲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证明材料, 经审查, 可以确定以下事实:1.赵某与孙某自2010年起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并在赵某所在的村委会举行了结婚仪式, 但因未到法定结婚年龄二人至今未登记结婚;2.二人均无其他婚史。

此案例中赵甲亦是非婚生子女, 所以公证机构应要求当事人补充证明材料后再予以办理。

2 关于办理子女抚养协议公证的思考

首先, 需要明确的是, 子女抚养协议中父母双方就子女直接抚养人以及抚养费等内容的约定看似是权利, 事实上,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 抚养未成年子女是作为父母的法定义务。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 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男女双方签订的子女抚养协议中会涉及子女的抚养费问题, 如果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一方出现了违约, 另一方将依据办理的子女抚养协议公证对其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义务, 届时公证书将会成为法院判决的依据。如果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有瑕疵, 当事人必将责任推到公证机构身上。

其次, 上述案情中提到了非婚生子女, 那么非婚生子女应当如何确定?根据民事证据规则, 亲属关系及父母子女关系的确定不能仅仅依靠自认, 也就是说, 在办理公证时, 不能仅仅依据父母的陈述就确定其父母子女关系。那么, 依据医院出具的《医学出生证明》能否就认定父母子女关系呢?笔者认为应当区别对待, 而且, 在公证实践中也确实存在《出生医学证明》上登记的父亲并不真实的情况。而根据《继承法》的规定, 子女是被继承人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之一, 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虽然公证机构为当事人办理的仅是一份协议公证, 但这份协议中默认了子女的生父生母的身份, 将来如果出现了继承法律关系时, 非婚生的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继承权利。如果在父母子女关系的确认上出现错误的话, 那么对日后继承势必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最后, 在办理公证时是否应当审查婚姻关系?在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 审查婚姻关系易于确认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 诸如案例一提到的;然审查婚姻关系也会造成公证机构的困扰, 在上述案例二中提到的社会上敏感的“第三者插足”而生育子女的, 像这样的情况, 当事人涉及到刑事法律上的重婚罪, 公证机构又望而却步。但是, 不审查的话容易导致当事人配偶发现后会责难公证机构。在这种两难的境况下, 公证机构应当如何处理既能保证公证的公信力又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尚待探讨。

因存在以上问题, 所以为确定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情况, 公证机构可要求当事人到相关部门做亲子鉴定并提交亲子鉴定书。

另外, 案例二中所述情况可能涉及到“婚外情”、“小三”等敏感话题, 公证机构应谨慎办理。在办理公证时, 除了要求当事人应当提交亲子鉴定书外, 如果孩子归男方抚养而男方又有妻子的, 那么对于妻子的意愿公证机构是否有必要审查呢?笔者认为, 尽管对于孩子抚养事宜的约定人是父母,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本着家庭和睦的原则, 对于其配偶的意愿, 公证机构可以单独通过笔录予以审查。而对于抚养费约定给付的问题, 子女归女方抚养, 男方有妻子的情况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 父母具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是法定义务, 任何人不得免除, 因此, 没有必要征得男方配偶的同意。

案例三中, 除当事人提交的证明材料外, 为确定两人之间的关系, 还可要求当事人提交村委 (或居委) 出具的证明材料, 对二人举行结婚仪式的事实予以证明, 必要时公证机构可对出具的证明进行核实。

3 办理子女抚养协议公证的注意事项

综合上述分析, 在办理子女抚养协议公证时,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3.1 谨慎审查材料

公证员受理当事人的申请前应仔细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 对于男女双方的年龄、孩子的出生日期、离婚日期及离婚协议的内容等都应详细审查, 只有当事人提交的所有证据能够对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证明且公证员能够内心确信而没有疑义方能为当事人办理。

3.2 充分告知

承办公证员除告知当事人办理一般公证的权利义务外, 还应重点告知以下几点内容:1.双方提供的材料应真实, 并自愿承诺因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一切法律后果由当事人自己承担;2.双方申请办理公证必须是出于自愿的, 并且已对子女的抚养问题、抚养费问题协商好;3.子女的父母均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虽然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抚养权进行了约定, 但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仍然是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子女在未成年期间所产生的民事责任,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仍然与另一方共同承担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4.对子女的抚养费由双方协商确定, 但必须保障子女的基本生活, 如果一方不履行时, 另一方应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 而不应要求公证机构撤销公证书或变更公证书;5.双方经协商后仍可变更该协议;6.被抚养子女具有认知能力时, 通常十岁以上的, 签订协议时应当征求被抚养子女的意见。

3.3 要求当事人提交亲子鉴定书

亲子关系的确定在通常情况下还是比较容易确认的, 但是,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譬如, 上述案例二中提到的情况下, 对于亲子关系的确认, 公证机构还是需要专业的鉴定才能确认。因此, 公证机构在对亲子关系不能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材料进行直接认定的情况下, 应要求当事人提交亲子鉴定书。

3.4 要求相关单位出具证明, 必要时进行核实

对于案例二、三所述情况, 可要求当事人到所在单位或所在村委 (或居委) 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一方面可以对当事人起到约束作用, 另一方面可增强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承办公证员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明材料仍有疑问的情况下, 可到当事人开具证明材料的相关单位进行核实。

遗赠抚养协议纠纷如何处理? 篇3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1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抚养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按照协议,抚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规定,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抚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抚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果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部分无效。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王某与赵某签订的遗赠抚养协议从协议成立之日起开始发生法律效力,而遗赠是从遗赠人死亡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由于遗赠人王某名下仅有一处房产作为遗产,且遗赠抚养协议和王某订立的遗嘱均涉及该处房产,在此种情况下,应当认定王某的遗嘱无效,按照王某和赵某之间订立的遗赠抚养协议约定,王某名下的房产应由赵某获得。

但是,如果王某的侄子认为赵某未能很好地尽到抚养义务,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解除遗赠抚养协议。

遗赠抚养协议 篇4

遗赠人:男,岁,身份证号码:

住址:

扶养人:男,岁,身份证号码:

住址:

为了维护孤寡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孤寡老人安度晚年,经扶养人

与被扶养人协商,签订本协议,具体条款如下:

一、扶养人的义务和权利

1.本协议生效之日起,扶养人与被扶养人的扶养关系即行成立,扶养人必须认真履行扶养义务。

2.扶养人负责被扶养人生养死葬,接受被扶养人为家庭成员共

同生活,保证被扶养人生活一般不低于扶养人生活水平。扶养人不得

歧视、虐待和遗弃被扶养人、3.扶养人负责耕种被扶养人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并依照有关规

定交纳被扶养人应当承担的各种费用。

4.被扶养人死亡后,其遗产如下:

(1)

(2)

归扶养人所有,其他人不得侵占。

5.扶养人因丧失扶养能力,有权提出解除本协议。

二、被扶养人的权利与义务

1.有要求扶养人履行扶养义务的权利。

2.要自觉接受扶养人的扶养,共同维护好家庭关系。

3.对协议规定的遗赠财产,被扶养人生前有继续使用的权利,但未经抚养人的同意,不得将遗赠财产变卖或赠与他人。

4.被扶养人因扶养人不履行扶养义务,有权提出解除本协议。

三、违约责任

1.本协议一经签订并经公证,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 擅自变更或解除。

2.扶养人未按协议规定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违反协议规 定处分拟遗赠财产的,扶养人或被扶养人有权向协议监督机关申请解除本协议书。解除协议书,对扶养人已支付的扶养费不予补偿。

四、本协议的解除应向原承办公证处备案。

本协议的监督执行机关为被扶养人所在地村民委员会。

本协议一式四份,扶养人、被扶养人、监督机关各一份,公证处 备存一份。

扶养人:被扶养人:监督机关:

遗赠抚养协议书 篇5

《婚姻家庭继承法》课程论文

题目:姓名:专业:

学号: 成绩:

关于继承中的遗嘱继

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的问题 殷玲

09建筑技术 0905011230

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前提,而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承担着繁衍人口,养老抚幼,组织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种功能。夫妻财产作为家庭实现社会职能的物质基础,其正常运转就需要法律来调整。

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夫妻作为民事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经济活动当中来。因此,夫妻财产的相关事项须事先以夫妻财产制加以规范,以保障民事交易安全。然而婚姻家庭继承法是保障民事利益的法宝。婚姻家庭继承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民众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重要职能。

刘建民与宋丽华于1957年结婚,婚后无子女,先后收养刘杰为养子,刘玉为养女。刘杰成年后娶妻韩梅;生女刘甜甜,夫妻俩有积蓄60000元。刘玉婚前有个人财产3000元,1992年与宋双结婚,生子宋宇。1996年6月刘杰外出时溺水而亡,死后未分割财产。1996年8月刘建民到某公证处立遗嘱一份,其内容为:我与妻共有私房6间,存款20000元,我死后属于我的3间房由刘玉继承,刘甜甜继承属于我的那10000元存款。后因刘甜甜生活作风刘建民看不过去,又以公证形式变更遗嘱为:我死后属于我的三间房和10000元钱全部归刘玉继承。1996年11月,刘建民、刘玉一起死于煤气中毒,但死亡先后时间无法确定。

(1)刘杰死后,其遗产应由谁继承?如何分割? 根据继承法,由法定继承人的第一顺序的配偶、父母、之女之间分割,同一顺序按照平等分配。所以分割应当是先除去夫妻共有财产的部分,生于的一半即30000元,由其妻子韩梅、父母、子女刘甜甜各得三分之一。

(2)刘建民死后,其遗产应由谁继承?如何分割? 刘建明死后,其财产按照遗嘱执行,后经公证的遗嘱撤销了前面的遗嘱,故应当将其个人所有的三间房以及10000元有刘玉继承。刘玉与刘建明在同一事故中死亡,不能确定谁先死亡,故可以按照推定,长辈先死亡,也就是说刘玉是在取得遗嘱继承的权利后才死亡的。

(3)刘玉死后其遗产应由谁继承?如何分割? 刘玉死后的遗产有从其养父取得的遗嘱继承的财产,以及个人婚前财产,由其养母、其妻和其子宋宇平均分配继承。

(4)若刘建民自书遗嘱变更前立公证遗嘱,刘甜甜能在刘建民死后遗产中分得多少遗产? 自书遗嘱不能变更公证遗嘱,故应当按照公证遗嘱执行。

关于继承中的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的问题。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由法律规定的一定范围内的人或遗嘱指定的人依法取得死者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都是公民在生前依法对自己的个人财产作出处分并于死亡时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他们各有自己独特的法律特征和成立条件。

一、关于遗嘱继承。根据继承法理论,遗嘱继承是法定继承的对称,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按照其生前所立遗嘱继承其遗产的一种继承方式。遗嘱具有其独特的法律特征: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遗嘱人独立的民事行为;是遗嘱人死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是一种要式民事行为。

立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是继承法上遗嘱自由原则的体现,也就是民事法律上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

遗嘱合法有效须满足以下条件要求:

(1)关于遗嘱人的行为能力的要求。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遗嘱能力。

(2)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

(4)遗嘱的形式应当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我国继承法规定的遗嘱形式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

前述条件只是解决了遗嘱合法有效的问题,那么是否只要遗嘱合法有效都应该完全按照遗嘱对遗产进行处理呢?答案应当是否定的,因为要按遗嘱继承遗产,除遗嘱必须合法有效外,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被继承人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否则,就应当严格履行遗赠扶养协议。

2、遗嘱继承人没有丧失、放弃继承权,同时也未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如果

遗嘱继承人有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的,遗嘱继承人将依法丧失继承权;如果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依法丧失继承权。另外,遗嘱继承人也可以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明示的意思表示,才能产生继承法上的放弃继承的法律后果,否则将依法视为同意接受继承遗产。

二、关于遗赠

遗赠,是指遗赠人用遗嘱将其个人财产于其死亡后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国家或集体组织的一种法律制度。遗赠具有如下特征:它是遗嘱人死亡时生效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无论受遗赠人是否接受;受遗嘱人可以是国家、集体组织,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遗赠的标的只能是遗产中的财产权利,而不包括财产义务。

三、关于遗赠扶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受扶养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受扶养人的生养死葬义务,受扶养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具有独特的法律特征:(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务合同;(2)遗嘱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3)遗赠扶养协议在适用上具有优先性,其优先性表现在:遗嘱与协议内容相抵触时,遗嘱无效,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于遗嘱,遗嘱的效力优于法定继承;(4)遗赠扶养协议中扶养人的权利只能在受扶养人死亡时实现。

遗赠协议书 篇6

甲方:XXXXXXXXX

身份证号码:XXXXXX___ 签订地址:XXXXXX_

乙方:XXXXXXXXX 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日

身份证号码:XXXXXX___

甲、乙双方经友好平等协商,就财产遗赠一事,自愿订立本协议,以资双方共同遵照执行。

第一条 甲方所有的XXX________号专利,在甲方死亡后赠送给乙方。其详细信息如下:

1.为XXX(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

2.发明人/设计人:XXX。

3.专利权人:XXX。

4.专利授权日:XXX。

5.专利号:XXX。

6.专利有效期限:XXX。

7.专利年费已交至XXX。

第二条 乙方应于每月____日前给付甲方生活费____元,医疗补助费____元,直到甲方去世。

第三条 乙方应在甲方去世后____日内办理赠与财产的所有权转移手续。逾期不办的,视为拒绝遗赠,其遗产可按法定继承处理。

第四条 甲方应负对遗赠财产的维护责任,不得随意处理遗赠的财产。如果甲方故意将财产损坏或者送给他人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修理、更换或者收回;甲方拒不修理、更换或者收回的,乙方有权终止协议。

第五条 乙方应当按时给付甲方费用。逾期给付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履行协议。如果连续____个月不给付费用的,甲方有权终止协议。

第六条 违约责任

合同各方应严格按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本合同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导致本合同未获履行和未获完全履行,违约方应承担由此引起的全部责任,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元(大写:);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守约方损失的,违约方还应当赔偿守约方遭受的损失,而且守约方有权提前解除或终止本协议书。

第七条 法律适用与纠纷解决方式

1.本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

2.本合同各方当事人对本合同有关条款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双方约定,凡因本合同发生的一切争议,当和解或调解不成时,选择下列第种方式解决:

(1)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 其他

本协议—式三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各执一份,其他用于履行相关法律手续。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授权代理人:(签字) 授权代理人:(签字)

地址:地址:

XX编码: XX编码:

结合“以房养老”的遗赠扶养协议 篇7

摘 要: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空巢老年人口规模大、问题多,失独家庭老人养老现状更是不容乐观,现有应对老龄化措施不足以解决目前的社会养老难题。文章针对我国实际情形,提出了结合“以房养老”的遗赠扶养协议建议,并设计了具体的方案,以期作为现有养老保障体系的补充,增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

关键词:老龄化;失独;遗赠扶养协议;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17-04

一、中国老龄化现状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由此可见,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养老形势比较严峻。此外,我国的人口还具有以下特征,使我国的养老问题更为复杂。

(一)空巢老年人口规模大、问题多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的全国调查数据显示,当时中国老年人口空巢比例为49.3%,其中夫妇户比例为39.6%,独居户比例为9.7%[1]。有专家预测,至2050年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占54%。空巢老人大量涌现,成为一个时代新名词,一是由于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大量年轻劳动力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流动,其中一部分年轻人会在远离父母的地方安顿下来,这部分父母就成为空巢老人;二是由于计划生育实施多年,中国进入了人口低增长时代,加之观念的转变,导致家庭趋向小型化、核心化,两位年轻人不可能同时与四位老年人共同居住,空巢老人家庭数量大幅增加。

在发达国家,空巢老人十分普遍。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传统文化观念的不同,空巢老人给中国带来的社会问题远比发达国家要复杂。首先,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属于“未富先老”,现在的老年人工作时工资水平不高,积蓄相对较少。老年人又是多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一旦发病,空巢老人就将面临着经济压力、看病就医无人陪同、回家无人照料的不便。其次,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是家长制,作为家长的老年人掌握经济大权,享受着子孙同堂的天伦之乐。现在代际关系的失衡导致老年人家庭地位边缘化,子女离开家庭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难、生活上的不便,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空虚。近几年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失独家庭中国特有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至今,中国有多少失独家庭,目前没有确切数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采用的数据是: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2]。相比较空巢老人,失独老人问题更多。首先,空巢老人精神上尚有寄托,平常会有子女电话,逢年过节还能享受天伦之乐,而失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失子之痛,精神濒临崩溃,一般自行封闭,远离正常社会。其次,按照现行的政策,入住养老院一般要有监护人(多为子女)签字,失独老人失去了唯一的子女,老无所养,他们中一些年纪大的在寻找养老院时多被对方以“无人签字”为由拒之门外。最后,按照现行的政策,住院手术也是需要监护人签字的,失独老人在生病时不但身体遭受折磨,这些规定也同时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打击。

失独,百度百科上作如下解释:是指独生子女意外亡故,家里老人父母由谁来养老送终引发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这个概念定位很准确,失独是社会问题,不是某几个失独家庭的。自古以来,中国讲究儿孙满堂、多子多福,如果不是响应国家政策,这些老人不会处于现在的境地。“国盛家破今日,老无所依明天”,这是一位失独母亲写的祭词,国家和社会应当对此感到惭愧,应当尽快采取措施帮助失独老人,逐步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经济现状,兑现国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承诺。

二、现有应对老龄化措施及其不足

不可否认,国家已经意识到老龄化的严重性,也积极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来保障老年人权益,积极寻找各项措施解决养老难题。但是,正如上文所述,我国进入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复杂程度高,老龄问题形势严峻,现有的解决措施尚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

(一)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

2012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这一规定表明,在加速进入老龄社会、家庭养老弱化的今天,政府建设多元化老龄服务体系的步伐也在加快。

1.目前已经有部分机构针对居家老人开展诸如生活照料、个人护理、术后康复等服务,但其普及率并不高,没有承担起“基础”这一重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老年人经济收入水平不高,购买力有限。有数据显示,目前城市老年人能够接受上门做家务的平均价格为12.6元/小时,能够接受“老年饭桌”的平均价格为9.7元/份,而目前城市地区这两项服务的平均价格分别为20元/小时和10.2元/份[3],存在一定价差。而像个人护理、术后康复、专业护士等一些需要专业知识的老年服务项目价格更高,多数中国老年人承受不起。

2.社区养老,从理论上说是一项比较适合中国老年人养老的服务模式。首先,它可以作为居家养老的依托,社区服务站可以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料、护理等服务。其次,社区服务站还可以开展日托服务,老年人白天在服务站活动,服务站提供各种娱乐设施、一日三餐,还有老年人可以互相交往。但是,调查显示,现在政府承办的多数社区服务站叫好不叫座,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床位闲置,食堂冷清。究其原因,专业护理人员和社工的短缺是个难题,虽然有些社区引进了社工,开展了志愿者服务,但是志愿者服务的时间和内容非常有限。而一个社区人口众多,琐碎的工作繁重,仅靠十几个工作人员,实在没有余力去照料老人。

3.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支撑的机构养老,也是问题重重。首先,养老机构床位总体上来说比较紧缺,一床难求,有些老年人为了公办养老机构的一张床位,甚至需要提前十年排队。据老龄委公布: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2475个,拥有床位493.7万张,折合每百名老人仅拥有养老床位2.44张,远不能满足现有老龄化需求。其次,相对公办养老机构的一席难求,民办养老机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空床率较高。一部分民办养老机构资金不充裕,选址偏远,环境差、设施差、工作人员素质低,老人不愿意去;另一部分民办养老机构走高端路线,收费动辄每月万元,老人去不起。最后,不管公办民办养老机构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目前我国老龄人口中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加,他们需要更为复杂的精细照料和特殊护理,然而我国相关的职业培训不足,具有职业资格水平的服务人员较少,无法满足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特殊需求。

(二)遗赠扶养协议

1985年《继承法》明文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其作为一个特殊的双向、有偿合同,可以有效盘活被扶养人资产,解决社会养老难题。但是《继承法》颁布多年,遗赠扶养协议并没有被有效地利用起来。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设置不完善。

1.现行法对遗赠扶养协议的规定过于笼统,对扶养人的义务仅“生养死葬”四字,这不足以明确扶养人、被扶养人的权利、义务,容易引起纠纷。

2.现在的一些高龄老人由于年龄问题,判断力减弱,他们所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是否能代表其真实意愿,这个问题法律没有明示,导致在被扶养人身故后,其法定继承人和扶养人产生纠纷;作为主体的扶养人,我们一般认可需要有行为能力和扶养能力,如何鉴定扶养能力,理论界认为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缺乏一定的经济保障的,不具有扶养能力,不能作为扶养人。对此,笔者认为存在一大问题,除非家有恒产,否则与固定生活来源相对应的应该是稳定的工作。一方面,有固定工作的人无法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照料老人,特别是对协议后期高龄、失能老人的照料;另一方面,照料老人是个吃力活,公民如果有固定工作,一般不会愿意辞职来签订这一协议。

3.制度的缺失还表现在缺少保障性措施。遗赠扶养协议履约时间长,中间容易产生矛盾,法律应该对此协议多做约束,确保其顺利实施。而现行法律除了对遗赠扶养协议的权利义务规范笼统外,对于其违约后果也仅有“解除协议”和“补偿或不补偿扶养费”,此外,再无其他保障受害人利益、惩戒侵权人的保障性措施。

综上,笔者认为,在中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遗赠扶养协议可以作为解决养老难题的一个措施来利用,只是,在实施之前,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其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合“以房养老”的遗赠扶养协议

以房养老,是近来比较受关注的金融养老产品,开展以房养老,可以有效利用占据老年人最多积蓄的房产,缓解老年人经济压力,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但是,对于一些高龄、失能老人来说,仅仅有现金流入还是不够的,他们需要有专人照料、护理。鉴于此,笔者尝试给出一个结合“以房养老”的遗赠扶养协议建议,希望能同时解决老年人两方面的难题。

(一)方案设计

虽然关于“以房养老”的主办机构,理论界认为银行、保险机构、社会养老机构都可以,但基于目前只有保险机构正式开展了试点工作,此方案设计中,笔者以保险机构为“以房养老”的主办机构。

图1是老年人与保险机构开展住房反向抵押保险环节。首先,老年人在决定与保险机构开展业务之前,必须向政府设立或认证的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详细了解各住房反向抵押保险产品所代表的借贷双方权利义务、借方贷款成本总额,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其次,应聘请双方认可、中立的资产评估机构对老年人房产的价值进行评估,结合老年人年龄、身体状况,预测年金发放年限,确定年金发放数额;最后,借贷双方签订住房反向抵押保险合同,到房地产管理部门作反向抵押登记,借款人去世之后,房产过户给贷款方保险机构。

图2是老年人与遗赠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环节。首先,政府下设街道部门调查辖区内有意向从事扶养老年人的居民,经审查认为具有扶养能力的上报市、县民政部门备案,并定期对备案人员做有关老年人扶养的相关培训;其次,有此意向的老年人与备案的扶养人进行接触、交流,并最终选择合适人选达成初步共识;再次,由法律援助机构协助双方制定遗赠扶养协议,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并对合同不能顺利进行时双方的保障措施作出说明,此协议经公证部门公证有效;最后,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履行各自的义务,老年人定期向扶养人支付扶养费。笔者此处设立了扶养费环节,是对传统遗赠扶养协议的改革。老年人通过住房反向抵押保险获得收益,并把收益部分作为扶养费支付给扶养人,有利于减轻扶养人的经济压力,提升其晚年生活质量。

(二)借款人(被扶养人)选择

设计结合“以房养老”的遗赠扶养协议,主要是针对社会养老难题,作为合同主体之一的借款人(被扶养人)应具有以下特点:

1.年龄。申请住房反向抵押保险的老年人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年龄起点。鉴于预测房产未来价值和老年人预期寿命,期限越长其准确性越差,所以申请人起始年龄不宜制定过低。现阶段美国的平均寿命为78.2岁,申请人的最低年龄限制为62岁;日本的平均寿命为82.1岁,申请人最低年龄限制为65岁[4]。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年1月份公布,现在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到了75岁。综上,笔者认为,我国申请人的最低年龄定为60至62岁比较适宜。

2.行为能力。理论上说,住房反向抵押保险协议和遗赠扶养协议都是复杂的双向、有偿合同,需要签订该协议的老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在征得其监护人(一般为子女)的同意后,可以由监护人代为签订。根据现有法律,以下两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是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其子女不具有赡养能力、具有赡养能力不赡养却不愿意签订协议或者子女本身也是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法签订有效协议的;二是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是失独者、无子女户,无人代签协议的。对于这两类老人,即使其拥有不菲的房产,却不能用来改善其老年生活,这是不公平的。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引入意定监护制度,对上文提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由居委会牵头,公告推选出10-20位与老人较为熟悉的社区居民作为老年人的指定监护团成员,并由他们共同代表老年人签订协议并监督协议的执行,维护老年人的利益。

3.房产限制。由于目前农村宅基地属集体所有,农村自建房限制流转和抵押,无法进入房地产交易市场,所以作为住房反向抵押保险客体的应当为城镇房产。而且,为保证其流通性,对于单位集资建房、保障性住房等产权可能有所限制的房产也要慎重考虑。同时,考虑我国七十年产权问题,老人的房产在合同履行期限内可能会存在政府征收、拆迁还原等情形,为防止纠纷,要提前制定好物上代位、增值共享等相关条款。

(三)扶养人选择

《遗赠扶养协议公正细则》规定:扶养人必须是遗赠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组织,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履行扶养义务[5]。笔者在此只针对公民扶养人作讨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履行扶养义务是扶养人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由于方案设计中老年人会定期支付扶养费,所以能履行扶养义务应主要考虑扶养人时间、精力以及针对特殊老人的护理技术等,对于扶养人本身经济能力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细则剔除法定继承人作为遗赠扶养协议主体的资格,笔者认为不妥。根据《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人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第二顺位继承人之分,覆盖面从配偶、子女到兄弟姐妹、(外)祖父母等,范围比较广。被继承人选择认为比较合适的某个法定继承人对自己进行扶养,并通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把这种权利义务具体化,本身就是对个人财产的一种合法处分,不应予以限制。

(四)协议

在此方案中,作为借款人(被扶养人)的老年人需要签订两份复杂的协议。这两份协议是否能有效制定、顺利实施切实关系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如上文所述,遗赠扶养协议虽存在多年,但相关法律规定非常笼统,操作性不强,易引发纠纷。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更是处于试点阶段,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多,法律规定尚处于空白。鉴于此,笔者在方案设计中对两份协议作出比较多的限制,希望有助于其顺利实施。

1.住房反向抵押保险协议,建议采用格式合同。因为其比较复杂,要求老年人与保险机构业务员逐条商议,最终得出对自己有利的协议不太现实。保险机构经过市场调查、细分之后,结合老年市场,制定出几款住房反向抵押保险产品,并用格式合同确定下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借款人注意事项,对老年人来说更为便捷可行。

2.老年人在签订住房反向抵押保险协议之前,必须向政府设立或认证的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咨询机构针对老年人实际情形,为其详细解说各住房反向抵押保险产品的利与弊,老年人为各产品所需支付的实际费用以及获得的实际收益,使老年人在全面认识产品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款。

3.由于住房反向抵押保险协议履行期限长,履行期间会面临房价风险、道德风险等,建议以房产评估价值的70%作为住房反向抵押部分,剩余30%作为扶养人遗赠部分。同时,协议中约定增值共享条款,对于房产增值部分,遗赠扶养人与保险机构可按约定比例共享,这有助于扶养人在扶养老人的过程中对房产尽到良好的维护义务,防止房产因维护不当而引起的价值损失。最后,约定不可追偿条款。无论借款人寿命多长,其债务总额都以约定部分的房产价值为上限,超过部分保险机构承担,确保任何情形下,借款人都不会被迫在生前离开住房[6]。这就是保险机构需要承担的长寿风险,作为业务风险之一,保险机构可以用“大数定理”来化解。

4.由于各被扶养人房产价值不同、身体状况不同、生活追求不同,面对的扶养人条件也不尽相同。遗赠扶养协议采用格式合同,不太可行。而遗赠扶养协议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详细约定才能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大多数老年人,包括部分扶养人,很难具有制定这样一份协议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少数扶养人利用协议对老年人实施诈骗,建议政府下设的法律援助机构开展协助制定遗赠扶养协议业务。双方当事人到法律援助机构与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工作人员根据双方意愿,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制定出相应的协议。被扶养人、扶养人、该工作人员在协议上签字,该法律援助机构盖章,负责人签字。签字盖章后的协议经公证机关公证后生效。公证机关须对协议双方当事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特殊情形参见上文)、协议是否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表达进行公证。

(五)政府支持

由上图可以看出,不论是在住房反向抵押保险环节,还是在遗赠扶养环节,政府的支持都十分重要。

1.政府的支持首先表现在监管层面。该方案中参与主体众多,需要协调的利益关系复杂,其中一方又是抗风险能力和维权意识相对薄弱的老年人。如果政府监管不到位,保险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专业咨询机构等相互勾结,损害老年人的正当权益,影响将是十分恶劣的。当然,为了更有效地监管,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也是十分必要的。

2.政府的支持还表现在费用减免方面。对于老年人申请住房反向抵押保险环节所必须的咨询环节以及协助制定遗赠扶养协议环节甚至于公证环节,建议由政府承担相应费用,对老年人免费,尽量降低老年人成本。住房反向抵押保险产品涉及风险多、资金周转时间长、开展前期费用高。保险机构为了盈利,势必会将一部分成本转嫁给借款申请人。为了防止老年人承担过高的申请费用,建议政府对保险机构予以部分费用减免。

3.政府的支持还表现在兜底层面。如果房产出现大的政策性波动,或由于保险机构自身原因,无法继续向借款人支付年金,将由政府继续支付。这种支付是无偿的,老年人无须为此额外支付费用。

遗赠扶养协议、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协议或者如笔者所设计的两者的结合,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人群,不可能解决我国所有老人的养老问题。但是它们可以作为我国现有养老保障的有益补充。政府在完善我国现有养老保障体系的前提下,适当鼓励、扶持这些业务的发展,能够增强我国老年人的自我养护能力,减轻日益增强的社会养老压力。

——————————

参考文献:

〔1〕〔2〕〔3〕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2,3,160.

〔4〕张茜,任燕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运作机制探讨[J].求索,2013(2):8.

〔5〕周瑜.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25.

〔6〕孟晓苏,柴晓武.反向抵押贷款[M].人民出版社,2009.110.

遗赠赡养协议书 篇8

遗赠人:李诗伦,男,1934年4月18日生,汉族,现兴义市下午屯街道办事处凹子田组。

遗赠人:赵自华,女,1935年4月18日生,汉族,住址同上。

受遗赠人:李文峰,男,1976年2月2日生,住址同上,系李诗伦赵自华夫妇的第六个孩子。

受遗赠人:吴尚敏,女,1974年农历10月29日生,布依族,信址同上,系李文峰之妻。

遗赠人李诗伦、赵自华夫妇生有六个孩子,老大名叫李文渊,老二名叫李文益,老三名叫李文广,老四名叫李文俊,老五名叫李文涛,老六名叫李文峰,现李诗论夫妇年老无力劳去吧,其他孩子无法赡养二老,长期只有老六李文峰夫妇对二老无微不致的关心体贴、问寒问暖,为了今后其他子女不与老六李文峰扯皮。特立遗赠赡养协议书把财产明确给老六李文峰夫妇。具体权利义务履行方式如下:

1、李诗伦、赵自华二老决定把现住老房子三间后面约两间平房通道和前院坝右边相间,含院坝后面积约260平方米的家产全部赠送给老六夫妇李文峰吴尚敏。

2、李文峰吴尚敏从2010年11月12日起每年必须支付二老的生活费3600元人民币,直到二老百年归天后,李文

峰、吴尚敏夫妇必须负责二老的生养死葬。

3、李文峰、吴尚敏夫妇必须留出现住严房两间(具体哪两间由李诗伦夫妻自由选择)给二老居住到百年归天后。

4、李文峰夫妻除了每年必须在11月12日支付3600元人民币给二老外,还负责二老平时的生活,二老与李文峰夫妻生活期间,大家吃什么,二老就一起吃什么;在二老百年归天以前,李文峰夫妻不能随意赶走二老和不给一起生活,否则该协议就自动失效,李文峰夫妇就不角受赠二老的房子。

遗赠协议 篇9

遗赠协议

遗赠协议正文: 1.格式 遗赠协议 甲方(遗赠人):×××(写明姓名、住址) 乙方(受赠人):×××(写明姓名、住址) 甲乙双方就遗赠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所有的×××(写明遗赠财产的基本情况),在甲方死亡后赠送给乙方。其所有权的证明为:(写明证明甲方拥有所有权的证据名称,如赠与房屋,就应有房产所有权证)。 二、乙方应于每月十日前给付甲方生活费××元,医疗补助费××元(可以约定其他费用)。 三、乙方应在甲方去世后三十日内办理赠与财产的所有权转移手续。逾期不办的,视为拒绝遗赠,其遗产可按法定继承处理。 四、甲方应负对遗赠财产的.维护责任,不得随意处理遗赠的财产。如果甲方故意将财产损坏或者送给他人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修理、更换或者收回;甲方拒不修理、更换或者收回的,乙方有权终止协议。 五、乙方应当按时给付甲方费用。逾期给付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履行协议。 如果连续三个月不给付费用的,甲方有权终止协议。 六、本协议自××日起生效(可以写自公证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年×月×日 2.说明 遗赠协议是指遗赠人与受赠人达成的在遗赠人死亡后将其财产赠送给受赠人,受赠人负责遗赠人生前生活费用或者其他附带条件的协议。遗赠协议是双务的,它是公民生前处理自己财产的行为。通常用于无生活来源的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助扶养关系。签订遗赠协议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1)遗赠协议的标的物必须是遗赠人自己所有的财产或者某种权利,遗赠人不中国大学网()

遗赠抚养协议书 篇10

李恒与林琳原是一对恩爱夫妻。李恒是中学教师,收入不菲,林琳虽没有工作,但经营着一个服装店,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夫妻俩感情融洽,特别是儿子李军降生后,更是给这个家庭平添了许多欢乐。然而,恩爱未能经受住时间的打磨。

“我们离婚吧。”在儿子李军6周岁生日前夕,李恒向妻子摊牌。林琳有些愕然。丈夫是人民教师,自己是无业女性,学识、地位的强烈反差的确让她隐约感觉到丈夫和自己的距离渐行渐远,不过,丈夫此时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还是让她感到意外,她坚决不同意离婚。“不离?那法庭上见吧。”2003年4月李恒果然将离婚诉状递到了会同县法院。接到法院送达的离婚诉状,林琳伤心欲绝。“你老公在外面有女人。”有人悄悄地告诉林琳。凭直觉,林琳相信这是真的,不然的话,丈夫怎么会这样急着离婚?然而,婚外情取证难,几经努力,事实仍难知真伪。

婚外情调查陷入困境,开庭日期却如期来临。2003年7月21日,李恒和林琳坐到了法庭的原告席和被告席上,他们的心情截然不同。林琳压根儿不愿离婚:丈夫如果有外遇,她不会让丈夫的图阴谋轻易得逞;丈夫如果无外遇,她渴盼与丈夫继续婚姻的旅程。何况,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即便夫妻感情烟消云散,为了儿子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她也愿意牺牲自身的幸福。而李恒,他可不管妻子的感受,铁了心要离婚。一个死活不离,一个坚决要离,这场离婚大战进行得异常艰苦。法官是同情弱者的,李恒在官司中逐渐落了下风。“只要你同意离婚,孩子由我来养,抚养费用我全部包干。”意识到官司即将败诉的李恒为达到离婚目的,乞求妻子。

官司已将林琳折磨得心力交瘁。当丈夫表示,只要同意离婚,儿子由他来养,费用他全负担时,林琳不离婚的决心动摇了。她咨询过律师,律师告诉她,离婚以夫妻感情完全破裂为标准,如果感情完全破裂,即便这次判决不准离婚,当李恒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四次提出离婚时,法院最终是会判决离婚的。她也想过,没有稳定工作的她经济能力有限,儿子随父亲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林琳转变了态度。

2003年11月,在法官主持下,李恒与林琳达成了如下离婚协议:一、李恒与林琳离婚;二、小孩李军由李恒抚养,李恒自愿承担全部抚养费用;三、离婚后,李军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林琳有探视小孩的权利;四、共同财产及双方的婚前财产,现由谁管理使用,归现管理使用者所有。

反悔:公堂索讨抚养费

离婚后,李恒旋即于2004年3月再婚。2005年底,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李恒开始提升生活质量,拿出自己的积蓄,又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借了两万元,购买了一套舒适的住宅。刚庆贺乔迁之喜,李恒与后妻的女儿诞生了。双喜临门的李家喜气洋洋。

而离婚后的林琳一直没有找到爱情的归宿,孤独地生活着。离异给了她沉重打击,因心情不好,服装店的生意一落千丈,被迫关门歇业。生计一时没了着落,只靠政府每月发放的50元的低保艰难度日。

令林琳想不到的是,离婚才两年,李恒突然找上门来。“儿子上小学4年级了,学习生活费用都增加了,而我现在刚刚买了房、负了债、生了孩子,已无力独自抚养儿子,你每个月也得出一点抚养费。”在林琳租住的仅十来平米的小屋里,李恒理直气壮地对林琳说。为转嫁经济危机,他违背了离婚时的承诺,把矛头对准了前妻。

“当时为了离婚你是怎么说的?儿子你来养,费用你承担。现在婚离了,你就倒打一耙!告诉你,不该出的抚养费我一分也不出!”林琳气愤至极,她爱自己的儿子,离婚后她经常去探望儿子,李恒和后妻从没给过她好脸色,但即便是遭到他们的辱骂,也不能阻止林琳看儿子。但是,她是不会将钱交给李恒的,这要求太无理了,何况她根本就没有钱。

林琳不愿出抚养费,李恒也不再纠缠,竟以儿子的名义径直将前妻告上法庭,诉请前妻支付2003年至2005年的抚养费及自2006年起每月支付300元抚养费。

2006年5月中旬,会同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抚养费纠纷案。法庭上,有备而来的林琳发表了自己的辩论意见:两年前,李恒与她离婚时,达成了李恒抚养儿子并自负全部抚养费的协议,该协议合法有效,且为法院生效调解书所确认。自离婚后至现在,双方的经济状况未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教师的李恒有稳定且不菲的收入,而林琳待业在家,靠低保维持生计,缺乏抚养能力。夫妻离婚后,就子女抚养达成的协议虽不妨碍子女提出增加抚养费的合理要求,但李恒再婚后生育一女以及因购房借款等理由,不属要求被告支付抚育费的合理要求,在父亲抚养能力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要一个靠低保生活的母亲增加抚养费用,显然也不属于合理要求。因此,法院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庭上,这对曾经的夫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那么,抚养协议的“保质期”究竟有多长呢?

判决:确定协议“保质期”

围绕抚养协议的“保质期”,法官也颇费思量。经过深思熟虑后,主审法官于2006年6月底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确定本案抚养协议的“保质期”,有两个关键词:一为“协议效力”,二为“合理要求”。“协议效力”,即离婚时夫妻间达成的由一方抚养子女并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协议是否有效。《婚姻法》第37条第1款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据此规定,如果父母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而该抚养方又有能力保障子女所需费用,不影响子女健康成长,那么他们之间达成的由一方抚养子女并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协议也就不存在违法的问题,只要双方自愿,应属有效。李恒和林琳之间达成,并经法院调解书确认的“由李恒林抚养小孩并承担全部抚养费用”的协议当属有效。

父母离婚后,子女可对父母任何一方提出增加抚养费的要求,但必须是“合理要求”,方能得到法院的支持。由此引出本案第二个关键词,即“合理要求”,确定本案是否属“合理要求”应综合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子女是否因生病、升学而大幅度增加了支出;二是父母的经济状况与达成子女抚养协议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三是被请求方是否有给付能力。本案中,李恒与林琳的经济状况与离婚时相比没有重大变化,作为教师的李恒有相应的抚养能力,没有工作的林琳抚养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儿子李军身体健康,其生活学习的支出也没有大幅度增加,原告要求增加抚养费的诉求不属于合理要求。据此,会同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李恒不服,上诉至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毕竟骨肉连心,在二审法官的调解下,林琳考虑到儿子的健康成长,与李恒达成了“林琳每月给李军50元生活费或为儿子买50元的学习用品”的协议。林琳表示,她一定要走出离婚的阴影,振作起来,为孩子的成长,也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

编后:抚养协议的“保质期”究竟有多长?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两端,往往是一对恩怨缠身的父母,而夹在中间的,却是无辜的儿女——他们成为父母离婚战场上的筹码,才让这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抚养协议的“保质期”有多长?这是一个法律问题,又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因为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法律手段往往是苍白无力的,更多的时候,也许更需要借助于道德的力量,亲情的慰藉。

遗赠抚养协议书 篇11

今年我县公证处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公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角点,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谢谢你们,我以后的日子可算有人照顾了,真是太感谢公证处的人了。”家住××县××镇某村的刘老汉从公证员手中接过公证书激动得连声致谢。

刘老汉今年81岁了,孤身一人,年老多病,身体衰弱,无人照料。在一次公证宣传时他知道了遗赠扶养协议的作用,经与侄孙女商量,双方自愿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他将自己祖传的房屋及家中的一切家具、杂物, 在其去世后全部赠给侄孙女;侄孙女保证悉心照顾老人,供给其衣、食、住、行、医疗等全部费用,让老人安度晚年,并负责送终安葬。

此外,我县××镇某村陈某夫妇二人50多岁了,共生育了二个孩子,可不幸的是儿子和女儿先后均因交通事故死亡。为使晚年有人照顾,与妻子的外甥女办理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

在农村因为观念的原因,有些人认为请他人养老送终是见不得人的事情,而且还涉及敏感的财产约定,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并不鲜见。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将别人的财产,或者将夫妻的共同财产都当作自己的个人财产进行了遗赠处理,这自然会影响协议的效力,那么申办公证,公证员就会在双方签订协议时严格审查把关就其真实性、合法性依法确认,这对维护双方的权益都是一个切实的法律保障措施。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完全可以预防纠纷,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

法律链接:

遗赠扶养协议,就是遗赠人与扶养人为明确相互间遗赠和扶养的权利

和义务而订立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依法对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我国《继承法》第31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而享有遗留的财产。遗赠人可以将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遗赠给扶养人,其未约定的财产部分如没有遗嘱,则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

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法律行为,双方当事人都承担一定的权利。遗赠扶养的权利义务是以协议的形式订立的,那么遗赠人如果要改动遗赠条款,依法必须征得协议的另一方扶养人的同意,或者是有充分的事实能够证明扶养人没有或没有完全履行扶养义务,否则,虽然赠与是在死后才发生,但遗赠人却不能像立遗嘱人随意可以改变自己遗嘱内容那样随意改变自己的遗赠条款。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则应偿还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支付的供养费。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双方应具备如下条件:遗赠方要有一定的能够供其处分、赠与的财产,扶养人则应有扶养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经济上的,兼顾考虑对遗赠人日常生活照料的能力。另外扶养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扶养人已婚,或有成年子女与之共同生活的,要征求其配偶及成年子女的意见,并应与其配偶共同为一方,与遗赠人签

订协议。

协助抚养协议书 篇12

甲方:XXX(身份证号:)

乙方:XXX(身份证号:)

XXX(身份证号:)

丙方:XXX(身份证号:)

XXX(身份证号:)

丁方: XXX

甲方XXX为收养人;乙方XXX为甲方之父、XXX为XXX之妻(即甲方之母);丙方XXX为甲方之弟、XXX为XXX之妻;丁方XXX为被收养人。

甲方与乙方、丙方就协助甲方抚养拣拾婴儿(即丁方XXX)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关于捡拾女婴过程

2012年5月11日7时左右,乙方与同村居民XXX、XXX到XXX村花果山晨练时捡拾到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女婴,经当地派出所初步调查确认认为该婴儿系被生父母所遗弃。因无任何线索,无法查找到其生父母及知情者。

二、关于抚养意愿和经济条件

因甲方至今未婚且无结婚意愿,并经医院检查确认存在生育障碍,愿意收养该女婴以备将来养老送终。甲方为XXX

区XXX街道办事处XXX社区居民,名下有面积为450平方米的住房一栋,现金存款30余万元,具备收养小孩的经济能力。

三、关于协助抚养的协议

因甲方存在轻度智力障碍,为保证该女婴能得到健康成长,协议三方保证:

(1)在甲方抚养丁方的过程中,由乙方首先承担协助抚养的义务。

(2)在乙方无法履行协助抚养义务的时候,由丙方无条件承担协助抚养义务。

四、保证条款

为确保丁方有稳定的生活和教育的费用,甲方以丁方名义在银行一次性存入人民币壹拾万元正(¥100,000元)至丁方年满十八周岁为止。

五、本协议一式五份,协议各方各执一份,报政府民政部门存档一份。

五、本协议自各方按手印、签字并经公证部门公证后生效。

甲方:乙方:丙方:

上一篇:冬季新兵入伍欢送仪式主持词下一篇:法院政府政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