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政府政务(共8篇)
法院政府政务 篇1
XX市人民法院
关于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我院把政务公开作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政务公开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围绕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工作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首先,建立健全机构,明确职责。院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的贯彻落实,把这一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公正一心、司法为民的具体体现,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负责组织、监督检查我院政务公开工作,下设政务公开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负责具体办公。同时成立了由纪检组、政治处、监察室参加的政务公开审议、监督小组,负责政务公开内容审议及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
其次,抓住特色,全力推行审务公开。为了使政务公开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院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XX市人民法院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使我院政务公开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同时就我院审判实务特色,在我院的工作职能、工作运行情况、承诺服务等方面全力推行审务公开。
二、把握要点,抓好对内对外两个层面的公开。
(一)对外抓审务公开。
在对外公开方面,我院坚持三条基本原则:坚持依法办案原则;坚持公开审判原则;坚持注重实际、讲究实效原则。确定了XX市人民法院审务公开的具体内容,重点公开了人民法院工作职责、与诉讼当事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人民法院司法服务承诺、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办案纪律规范等内容。
一是工作职责公开,包括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和职责,内部机构设置情况及工作职能等。在院机关及各基层人民法庭设立便于群众阅看的审务公开栏,及时将公开的内容张榜公布。
二是公开与诉讼当事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包括人民法院的管辖及受案范围,办理程序;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的依据和标准,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与义务,申请司法救助的案件等。坚持公开审判制度,院机关和法庭均设置开庭公告专栏,除法律规定不应公开的案件外,一律公开审判。在公告栏张贴审理案件的公告,公开当事人及案由,合议庭成员、开庭时间、地点等,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群众旁听。建立听证制度。对重大影响的民商事执行案件、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申请再审案件和信访案件实行听证,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增加审判和执行工作的透明度。
三是公开人民法院司法服务承诺,包括立案条件、办案时限;办案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及违法审判、违法审判、违 2 法执行的责任;对人民群众来信建议的回复时限等。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每周一将当周拟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报人大、政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择案旁听。落实陪审员制度。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要求,通过公开报名,组织考核,在市范围内选定46名人民陪审员,经过培训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任命后,参与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今年,根据人民陪审员变动情况,对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地区进行适当调整,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
四是公开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的办案纪律规范,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人民法院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等主要纪律规范。在院机关大楼一层大厅张贴最高法院“七不许”、省法院“八个不允许”和“七条禁令”、《福州市预防政法干警违法违纪的五项制度(摘录)》等办案纪律。
(二)对内重院务公开。
对本院干警公开院务,力求使每一位干警的主人翁意识加强,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
严格要求,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我院领导班子成员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搞特权,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和影响全院干警。一是春节前夕,院党组响应中院的号召,作出廉洁过年十项承诺,即:决不收送“红包”;决不以拜 3 年为名“跑官要官”;决不接受单位、企业或当事人安排的旅游活动或家庭年夜饭;决不参与赌博(包括“六合彩”);决不滥用公款;决不到上级机关所在地宴请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决不借婚丧嫁娶之机收钱敛财;决不公车私用;决不以任何名义向企事业单位和当事人乱摊派乱收费;决不违反“13种不得有”规定和“七条禁令”以及上级党委、纪委和省市法院有关廉政规定。二是邀请干警家属共筑廉政防线。2月9日院党组召开干警家属迎新春茶话会,要求广大干警家属,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属,应当协助院党组,一如既往地担负起廉政教育的重任,积极约束干警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当好“廉内助”,用善意的爱护与监督构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年初,我院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对领导干部建立起廉政档案,并将其范围扩大到中层副职领导,有效地加强了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四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科级干部每年按规定的时间向组织人事部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由组织人事部门做好受理工作,并建立专门档案。
不遗余力,不断加大院务公开力度。每月在我院内网公布机关内部电话费、公车汽油费、维修费开支情况,大宗物品采购情况,福利、奖金、加班费发放情况,机关干部职工出勤情况,供我院干警随时查阅,使全院干警对我院的收支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按照规定公示干部职工任免、晋级、交流、轮岗、表彰、立功、考核、奖惩情况,确保全院干警知 4 情,接受全院干警监督。让干警积极参与本院的新审判大楼的设计建设工作、绩效考评等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和相关政策,做到院务工作信息的上通下达,充分彰显我院对干警主人翁意识的有意培养。
三、形式多样,保证政务公开的效果。
(一)公开形式
审务公开采取审务公开栏、电子滚动屏、听证会、媒体公告等其他有效形式。院务公开采取院务公开栏、院务会、院务通报、院务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有效形式。多种形式或取其一,或多样并取,达到最大限度的审务公开和院务公开。
(二)公开时间
根据公开的内容不同,相应的公开时间不同。公开时间把握的原则为“经常性工作长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对事关全院的重要事项、干警普遍关注的有关事项、采取实际决策前公开和实施过程公开的动态结合,确保干警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通过不同公开形式和时间的有机组合,达到政务公开效果的最大化。
四、落实监督措施,做到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我院根据市效能办和上级法院文件精神,制定了《XX市人民法院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实行审议小组审议政务公开内容制度,未经审议各部门不得擅自公开。
建立公开档案、信息反馈、检查、举报等一系列制度,5 形成群众监督、内部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的舆论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的监督作用。落实监督员制度,从社会各界聘请执法监督员,对法院重要工作事项、复杂疑难或在当地有重大影响案件进行视察、评议和监督。公开院监察室、立案庭的电话号码,在院机关内设立意见箱,收集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对违法违纪干警的举报。上半年我院共收到反映干警违法乱纪的监察件9件(其中重复件7件,实际2件),院纪检监察部门本着实事求是,对干警负责,对举报人负责的态度,认真地进行登记、调查、反馈,并责令有关人员作出详细的情况说明,经查,该件举报件反映的内容失实;收到效能投诉件14件(其中重复件8件,实际6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均能件件落实,澄清了投诉不实的问题,并耐心作投诉者的思想工作和法律解释工作,化解了群众的误解。
坚持开展明察暗访工作,今年上半年共开展机关效能明查暗访检查3次,由院纪检组、监察室、政治处、行政科等职能部门联合参与对全院的窗口建设、车辆定点停放、机关考勤、挂牌上岗、开庭情况等进行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并责成整改,取得良好成效。经检查,大部分庭室执行情况较好,但也有个别干警存在上班迟到、未挂牌上岗等现象。
通过政务公开工作的持续开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使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加强,提高了我院行政部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达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 6 部一个清白”的目标。但是,我院的政务公开工作的某个环节、某个事项还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比如,没有建立政务公开资料档案、政务公开时间没有明确为每季度更新一次等等。下一步,我院将针对这些不足和缺陷予以整改,切实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实事贯彻落实。
二00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法院政府政务 篇2
农业部政务办公系统自2000年起正式全员、全流程运行到今天已经安全、稳定、连续、全面运行近十年了。
多年来系统几经改造,农业部政务办公的大门已经徐徐打开,为提高对政府的政务信息化服务水平奠定了更坚实基础。
如何打开农业部政务办公系统这扇大门,如何找到适合农业部政务办公业务实际需要的金钥匙,农业部的实践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
本文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作为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望与各位读者们共同探讨、商榷,多提建议。
二、打开农业部政务办公系统的大门
农业部是主管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家农业、农村、农民方针政策具体制定、落实和执行部门,如同其它部委一样是国务院的一个政府行政办事机构。
办事是农业部办公业务的主线。解决好“办事”的信息化也就找到了打开农业部政务办公系统大门的主线。所以建立办公业务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找到一把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好办公业务系统中“办事”问题的钥匙,从中去寻找打开这扇大门的途径。
工作流技术的应用成为打开这扇大门的主要途径。工作流技术是架构并支撑起办公业务系统的核心技术,由工作流技术而设计的工具软件是办公业务系统的核心软件。
用一种形象做比喻。把办公业务系统比喻为大厦,工作流就是支撑起这座大厦的结构框架。如果说要建一座摩天大厦(指农业部的办公业务系统以及农业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那么这座摩天大厦的结构框架(工作流软件)就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这座摩天大厦相应的高度和它庞大的系统框架。
希望通过本文与大家一起剖析农业部政务办公系统这个案例,共同分享在对工作流理论研究、技术实践和实际应用中取得的一点成果。为政府的办公业务系统做出贡献。
1、文件处理的双轨制是政府机关政务办公的必选项
文件处理的双轨制在政府办公业务中是绕不开而又必须解决的系统设计问题。国家政府机关与企业中的应用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其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文件处理的双轨制。文件处理的双轨已是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处理的必选项。
文件处理的双轨制———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在公文处理中和文件管理体系中同时存在,并行运行,互相不可替代。这种现象在政府机关文件公文管理体系中,将会长期存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如何面对双轨制将是政府机关办公业务系统中公文处理体系中设计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处理不好将成为制约办公业务系统信息化应用的最大障碍。
纸电一体化是解决当前国家政府机关办公业务系统中文件处理唯一的解决途径,纸电(文件)一致,相互兼容,并轨运行。
2、人员信息化使用的素质是办公业务系统的应用瓶颈
政府办公业务系统的应用与其他任何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不一样。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必须全员参加、全流程参与、全天候运行,缺一不可。每天全体人员进行办公业务系统运行的操作,就像对他们进行考试一样。全体人员每天必须参加,答案必须是100分。少一个人参加,流程就不通;答错一题,流程就出错。系统的“酒桶效应”非常明显。少数人的操作水平和素质将直接成为制约应用开展和使用的主要因素。
在农业部的应用中发现信息化使用水平和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员,他们往往处于实际办公系统中核心和关键的环节。对他们水平和素质的提升以及他们对系统的操作能力的提高决定了系统应用的成败。他们的素质成为系统应用的最大、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3、选择适合农业部办公业务流程的工作流引擎产品是成功的关键
农业部和其他部委一样,实际的办公业务流程运行至今,其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已经很成熟、可靠和完备了。
在办公业务系统设计中选用什么样的工作流软件,软件能否准确地描述政府机关办公业务流程?能否满足办公业务所有参与者实际操作需要?能否适应政府机关文件处理的双轨制?能否支撑起农业部办公业务的系统架构?成为办公业务系统成功的基本保证。
通过多年的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努力找到了一个适合农业部办公业务流程的工作流软件。它是以流程交换为基础,以流程交换总线为核心的立体化工作流引擎软件系统。它不仅原理简单,设计维护方便,还集成了目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设计理念和思想,能准确完整地描述设计农业部现实中所有业务流程,让用户在不改变现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以最小的学习量掌握和操作使用。在流程设计中解决了纸电双轨制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为农业部办公业务系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电子公文处理交换模型,将农业部政务办公系统应用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通过这把钥匙正在逐步打开农业部政务办公系统的大门。
三、工作流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办公业务的流程化,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是办公业务系统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环节。用工作流的设计方法对办公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规范、整合和重新打造是办公业务应用系统设计中重要、关键的一环。
如何对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如何设计流程的规范?如何完成流程的整合?如何重新打造完整的、准确的流程?
1、流程(信息)孤岛
在农业部办公业务应用系统中流程设计的初期,流程孤岛是流程设计上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它的出现,实际上一方面是对业务流程在客观性的认识不足,对它们的内在规律缺乏了解。同时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一个找到能够解决流程孤岛的流程设计思想、方法和工具所造成的。
流程孤岛的产生是在流程设计时,仅考虑到每一个独立业务流程自身的特点而忽略与其他流程的关系。流程设计上强调各成体系,流程之间相互独立,造成流程间的相互不关联,加上流程关联工具的缺乏,流程孤岛的出现在所难免。
在现实中的业务,很少有流程能够完全独立与其他流程之间互不关联。在农业部办公业务系统应用中,发现在流程设计时业务流程之间都存在一些不可分割的业务联系,流程间关联度非常高,这样的流程设计应称为“流程的关联性设计”。
用流程关联性设计,难免“流程孤岛”的出现。而且这样的设计成本和维护成本非常高,只能应付一时,不能应付一世。
2、办公业务流的完整性和特殊性矛盾突出
在对办公业务流程的系统设计分析时,往往出现办公业务流的完整性和特殊性谁轻谁重的问题。有时注重业务流程的完整性而忽视了业务流程的特殊性;有时又会注重了业务流程的特殊性而忽视了业务流程的完整性。容易顾此失彼,未能兼顾。
以农业部办公业务系统中主要流程形式为例。
发文特点是多对一的业务处理流程。
如图:
图例说明:
“司局会签”说明:一个部门(会签司局综合处)接收分发到多个部门(会签司局司局长、会签司局处室)的处理的业务流程。
该流程描述的发文过程是由多个组织、多个部门、多人到单组织、单部门的一个业务处理流程。
通过流程图可以发现在本流程设计中强调的是流程的完整性。这种设计的描述方法可以称为是“流程间的相互渗透(混搭,发文和收文流程混搭)”的设计方法。
从设计的角度,本流程从完成一个单一的业务流程的完整性上看,设计没有任何问题,完全符合农业部办公业务的实情。但从农业部整体的办公业务系统看,这样的设计忽视了“司局会签”实际是一个司局收文流程的特殊性。这样的“混搭”在整个系统设计中就变得不合理了。
仅用三个节点描述整个农业部的各司局(20个司局)的收文过程,无论从应用的角度,还是从系统设计的角度,略显“司局会签”流程的描述过于简单,忽略了太多的流程设计细节。这样流程设计结果直接造成的是“司局会签”这个重要的环节在农业部无法推广应用。
为了详细说明,以农业部某个司局收文(1/20)流程的设计为例。如图:
从两个流程图中可以看出,农业部发文流程中的“司局会签”与某一个司局收文流程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对“司局会签”的描述忽略了后者流程中太多的流程细节,流程设计太不精准。在应用中,那些被忽略流程细节的工作量无形中压到了司局综合部门,造成了这个环节工作量剧增。综合考量,“司局会签”不得不放弃应用。
在系统设计中,如何兼顾流程的完整性与流程的特殊性?既要确保了流程设计的完整性,又要充分体现流程设计的特殊性?流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
3、流程颗粒化设计是解决农业部办公业务流程的利器
对本案例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分析后适时提出了“流程颗粒化设计”的流程设计理念。
流程颗粒化:一个功能完全独立的最基本、最细小的,不能再分解的工作流程称为“流程颗粒化”。
流程颗粒化是为了完成对最终用户进行完全个性化的设计,以求最大限度地再现真实的业务流程,满足用户的最大认可度,充分确保办公业务流程中每一个流程的特殊化设计。
流程颗粒化设计是以最小、最基本的独立流程为设计单元,用流程连接和流程交换总线设计方式架构起完整办公业务流程的设计。
流程颗粒化设计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流程设计中粗放式流程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流程设计的整性与流程设计的特殊性相互兼顾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流程设计的最大难题“流程信息孤岛”。
用流程颗粒化设计的方法设计业务流程,不仅可以充分考虑每一个流程的个性化,让流程在设计上更加灵活,使流程设计更加精准,更贴近用户的实际业务需要,而且确保业务流程在描述上更加完整和全面。
4、建立农业部公文处理流程的模型
在流程信息孤岛通过流程颗粒化设计得到解决的基础上建立农业部公文处理流程的模型。
以农业部收文系统为例
农业部收文系统分两级系统,部级收文系统(农业部收文),司局级收文系统(20个司局收文),共21个收文系统。这21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在处理公文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分割,关联度非常高;同时各自分别处理相同或不同的公文。
通常解决方案是:
首先建立部级与司局级收文流程间的流程连接。这是很容易做到的,部级到司局级20个流程连接基本搞定。
然后当司局要进行会签时建立司局收文间的流程连接。司局级收文流程间的流程连接描述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用一般的流程连接,问题出现了。要建立的司局级流程间的连接(n为司局)个数。当司局数目少时流程连接比较容易,当司局数目达到一定量时流程连接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农业部的司局数目为20,建立它们间的流程连接数为=361+20个。设计成本、维护成本非常高。
按照流程颗粒化设计的理论,把农业部所有办公业务流程的应用(如:办公厅发文、内部签报、情况通报等等流程应用)中与司局收文流程相同的流程进行单独流程描述。然后进行颗粒化设计,通过流程连接把它们再连接起来。按照以上方式连接,其困难可想而知,基本无法描述。此方案实不可取。
5、寻找金钥匙
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一个基于流程交换为基础的以流程交换总线为核心的立体化工作流系统成为寻找打开农业部办公业务系统大门的金钥匙的最佳途径。
首先,解决流程的立体化设计。立体化流程的节点不是一个部门,而是多个部门。在农业部包括所有部门、所有公务人员。
第二,解决流程的颗粒化设计。流程设计的精细化、个性化和流程的独立性。
第三,解决流程连接设计。流程的颗粒化设计后,通过流程连接把单个的流程连接起来。
第四,解决流程数据交换总线的设计。通过流程数据交换总线设计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流程连接问题。
第五,解决司局文件处理平台设计。将所有与本司局公文处个性化的司局公文处理平台。
第六,在以上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部办公业务处理交换系统模型的设计。
第七,在办公业务处理交换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农业部与在京直属单位、各省市农业厅局的农业部系统办公业务处理交换系统模型的设计。
四、工作流的基本原理
1、工作流定义———“作者的迁移”
工作流流程定义:根据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 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简称WFMC)的定义,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和执行*。
这个定义传递了五个信息:
一是工作流的限定。
没有限定范围,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等范围。无论流程有何种表现形式和描述方法,只要需要它能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一类”经营过程。
二是流程的载体。
载体是“文档、信息或任务”。
三是流程的主体。
流程主体是人,“执行者”。解释为:文档、信息或任务的执行者———“作者”。
四是流程的状态。
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和执行。解释为:执行者之间的传递和执行就是流程状态的改变和迁移。作者实际是流程中状态中核心要素,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和执行实际上是状态间信息的传递和迁移;
五是核心就是流程规则。
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解释为:过程规则就是流程规则和流程设计。
工作定义简单地说就是:工作流就是按照规则地分配作者。
工作流就是“作者的迁移”。
2、工作流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
工作流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人、组织、规则。
人是工作流控制的最基本要素,没有人,文档、信息或任务的执行者就无从谈起。
它们之间的关系:人是有组织的,组织是有规则的。
规则是由人和组织来制定的。它们是相互联系,成为有机的、不可割裂和分割整体的。
人、组织、规则是变化。而变化是绝对的,随时随地发生地,变化的表现形态为常态化。
3、工作流的两个基本设计要素
工作流两个基本设计元素:节点、节点连接。
工作流设计:在一个流程内将不同的节点按照用户制定的规则用节点连接将不同的节点连接起来。
4、节点(流程节点)
节点定义:人员(文档的作者也就是执行者)、组织和组织结构及相关的基本状态和配置等一系列过程的描述。
组成节点的基本要素:
一是人员。节点组成的人员、人员的组织、组织结构。
二是基本状态和配置。是对过程的描述。
节点的两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决定了“解决流程的立体化的设计”问题
5、节点连接
工作流的基本元素之二是节点连接
节点连接的定义:按照事先约定将两个相关节点进行连接。两个节点通过连接节点中的人员[文档的作者(执行者)]、组织和组织结构以及节点中的基本状态和配置之间进行传递、执行和迁移。
6、节点连接基本属性
节点连接基本属性定义,提交和返回。
节点连接属性根据连接“原路返回”的原则。
节点连接是单向的,节点间只有发起节点和接受节点,即:主节点和从节点。由发起节点(主节点)提交事件(文档、信息或任务)连接到从节点,这个过程称为“提交”;由从节点返回事件连接到主节点,这个过程称为“返回”。
7、工作流的基本组成
工作流两个最基本组成部分:节点和节点连接
按照“流程颗粒化设计”的理论,任何一个复杂的业务流程可以简单、独立的流程组合而成;简单、独立的流程可以通过节点和节点连接来描述设计。
其他在流程设计理论中提出的子流程或者其他流程设计形式都是人为将流程设计复杂化了。
原理简单,道理理论深刻。软件越简单软件就越有生命力。简单是应用软件追求的目标,是软件生命的原动力。
8、子流程的设计是对工作流原理认识不足的产物
工作流就是“作者的迁移”。在流程设计中的子流程无外乎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主流程的作者转移到子流程中,主流程没有“作者”;另一种状态是主流程的作者没有转移到子流程,主流程和子流程各自都有“作者”。前者本身就能够用一个流程完整地描述,此状态下子流程实际上名存实亡。后者,作者都转移了,转移到另一个流程中了。
子流程的设计方法可以用“流程颗粒化设计”所代替,用最简单的方式替换。
五、流程交换总线基本原理
1、流程交换(或称:流程连接)
流程交换(流程连接)的定义:连接两个流程,完成两个流程间数据信息交换。
2、主流程和从流程
主流程定义:在流程交换中流程事件(电子文档、信息及任务)发起流程为“主流程”。
从流程定义:在流程交换中接受从主流程提交流程事件的流程为“从流程”。
3、流程连接基本属性
流程连接属性定义:提交和返回。
流程连接属性根据连接“原路返回”的原则。
流程连接是单向的,主流程发起流程事件提交到从流程办理,这个过程称为流程事件的“提交”;从流程返回流程事件的办理结果到主流程,这个过程称为流程事件的“返回”。
4、流程交换总线
流程交换总线定义:以流程交换(流程连接)为基础,建立的一种流程数据交换标准。将符合流程数据交换标准的流程通过流程交换总线方式建立的流程连接,这种流程的连接称为流程交换总线。
流程交换总线是构架在工作流之上,描述工作流流程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和以此为基本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换。
6、流程总线设计的基本组成
流程总线只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流程、流程连接和流程总线
7、工作流基本设计(流程颗粒化设计)理论
理论基础:化繁为简,由简组繁(化复杂流程为简单流程,由简单流程连接为复杂流程)。
首先要完成对业务流程进行流程颗粒化分析
任何一个复杂业务流程不管它多么复杂都可以通过流程分析的方法将复杂的业务分解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完全独立的最基本、最细小的简单流程,这个方法叫流程颗粒化。
其次对颗粒化后的流程进行个性设计。
通过用流程的节点、节点连接的方式对颗粒化以后的流程进行精准描述和个性化设计,这样的设计能符合实际中的业务流程。流程设计在描述业务流程时更加具有真实性,设计更加准确,更接近实际用户实际需求。
然后,对颗粒化和个性化设计后的流程之间进行系统的逻辑设计。
通过流程总线中的流程、流程连接和流程交换总线等设计元素和手段,按照已经分析得到的业务流程间的逻辑关系将已经颗粒化的流程像串珍珠项链一样串起来。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描述和设计方案就完成了。
流程颗粒化、流程个性化和流程间的逻辑设计是办公业务流程设计的三个步骤。
8、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简单”
简单是本工作流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流程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简单的工作原理便于记忆和理解;简单的设计方法便于掌握和使用;简单的操作方式便于应用和推广。
当面临增加功能和简单发生冲突时,宁愿放弃功能而坚持简单为原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则,是因为当两者发生冲突,而还没有找到在简单的前提下能增加功能的解决方案。如果这个方案找到了,冲突就不会发生了,这个方案通过努力最终是可以找到的。
六、流程交换总线的应用实例
本文通过两个应用实例介绍流程交换总线在农业部办公业务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这两个应用已经在农业部正式上线运行。从运行的效果看已经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
1、农业部收文系统简介
农业部收文系统的流程图如下:
图例说明:
流程说明:
每一个司局收文除了可以独立完成本司局的收文处理外,还可以完成农业部收文发送的办理文件,以及处理其他司局发送的会签文件。
说明:农业部收文与各司局收文的流程通过与“司局部收文会签总线”建立流程连接,通过“总线”进行流程数据交换。而不是各流程间建立流程连接。流程交换总线起到了流程交换的标准化作用,简化了流程连接。
与此同时,工作者在操作中没有增加任何附加的操作。
2、农业部司局业务处理平台简介
在对农业部办公业务系统的分析中,得出以下分析结果:涉及各司局的部级业务系统近十个左右,都需要经过各司局办理。其流程特征为司局收文流程。包括“农业部发文”、“办公厅发文”、“农业部收文”、“内部签报”、“外部委联合发文”、“提案议案办理”……等等都有类似“司局会签”这样的司局收文处理流程。它们都需要通过承办司局、协办司局进行会签进行业务处理。为此,在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分别为各个系统建立了相应的司局会签总线,共计近十个左右。
在实际的设计中,将这十个左右的司局会签总线整合成“司局业务处理平台”。把司局的业务处理流程整齐划一。工作者只要培训其中一个操作方法,就会一通百通了。用户的学习量大大减少,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应用推广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这个方法就像为市政建设修建一条通用的公共设施一样。公共设施的功能完善了,市政的建设成本就大大降低。
“司局业务处理平台”为农业部办公业务系统修建了一条真正实用的流程信息交换高速公路。
七、农业部公文处理交换系统模型简介
农业部各个业务系统分别建立了公文处理交换模型。下面分别画出了两个公文处理交换系统模型的流程图,供交流了解。
1、农业部公文处理交换系统模型
图例说明:
2、农业部议案提案公文处理系统模型
图例说明:
3、公文处理系统模型说明
本模型是一个业务逻辑的描述。描述部级应用系统流程与司局处理平台、与流程总线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建立了农业部文件知识管理库系统。
八、系统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一个定理:
定理: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操作中有两个选项供用户选择,其中一个选项是错误的,那么这个操作百分之百会出错。其出错概率的高低与操作人员责任心、素质、技术水平等等一切因素无关,仅与该项设计有关。
不要相信人的操作,人的判断和操作是可能出错的,只要提供犯错误的机会,错误就在所难免。
解决的办法是:
在设计中减少及消除用户可能出错的选择。尤其是避免在应用中出现要用户作“对和错”的选择。不应给用户提供犯错的机会。
在无法避免时,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犯错误的难度,加大犯错误的成本,降低出错率。
这个定理是本系统设计依照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可靠性设计”定理。
2、系统设计原则
如果认为应用系统被用户每一次使用时是对用户的一场考试的话,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千万不要给用户出难题。
评价依据:
填空题。对用户操作“难”,正确率极低,系统设计中一定要避免。
多选题。用户选择“繁”,最易出错,正确率不高。系统设计尽量避免。
二选。用户选择容易出错。可能出错,系统设计尽量减少,遵照“定理”设计。
单选题。用户选择百分百“正确”,操作最简单。最优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一定要用“单选题”、减少二选一、避免多选题、不用填空题。
3、防止系统被功能化
在追求系统功能时,一定要防止系统设计被功能化的倾向。系统功能够用就行,贪大求全是系统设计的大忌。多余功能不多于20%为佳。
4、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的操作
功能的增加不是以增加用户操作和操作难度为代价。让用户在操作上感觉不到麻烦,以平滑过渡为佳。
5、细节设计不是成败的主要因素,整体系统设计决定成败
注重细节设计而不注重整体系统设计的应用系统,中看不中用。系统设计基本是失败的,系统已经不具有没有改进的余地。
注重整体系统设计而不注重细节设计的应用系统,中用不中看。系统设计基本是可用的,系统具有可改进的空间。
既注重整体系统设计也关注细节设计的应用系统,中用也中看,是一个最好的系统设计。
6、“简单”永恒的追求
用简单明了为基础,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为指导设计思想,找出最简单的设计,用颗粒化的设计架构设计出复杂的业务流程系统。作为对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用最简单的道理来诠释复杂、高深理论。
系统设计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把系统设计模型化,把设计维护管理简单化,让用户使用傻瓜化,是系统设计的目标,这就是办公智能化,即智能办公。
八、结束语
通过本文介绍农业部办公业务系统十年走过的路,现在正在走的路和今后走的方向;展现其成功的一面、问题的一面、思考的一面、发展的一面、现在的一面、未来的一面。
通过解剖农业部办公业务系统的案例,总结在应用软件系统中如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为我们政府的办公业务系统的发展、深化和完善努力作出贡献。
注释
法院政府政务 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电子监察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85-01
面对日益竞争的世界,一个国家想要利于不畋之地,很大程度取决于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的强弱其中体现之一在于是否能够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统一。提倡民主,扩大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不断加强和完善政务公开,创新政府管理,提高效率,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公众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及政府提供的政务服务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开透明是趋势,也是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天津市河西区按照国家和天津市整体要求和部署,先行完成区县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在原先建设完成的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系统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完成了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应用系统,并在政务网站发布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和政府服务专栏。
一、应用设计
系统的设计原则为:顶层设计、继承创新、整体规划。
1、顶层设计。系统在设计规划阶段采用顶层设计的思想,从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的全局和整体角度考虑平台的建设。此平台的整体设计规划,将目前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业务模型有机整合,而且还面向未来,为未进驻部门的办理提供统一标准和基础架构。
2、继承创新。本系统的建设,充分继承市和区级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的优点、功能和设计架构,利用现有系统的成功经验,针对目前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的业务需求进行功能创新。
3、整体规划。设计开发遵循整个平台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并从整体结构考虑本系统的设计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充分考虑市、区、街道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一致性,确保系统平稳、方便整合、数据共享和交换。
二、技术架构
1、硬件网络结构
网络架构充分利用现有市行政许可中心、区行政许可中心两级网络,并利用区基础政务网络向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进行延伸。在街道办事处行政服务中心,组建局域网络。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代办服务点。最终形成了市、区、街、居的四级行政审批网络架构,为“三级中心,四级行政服务体系”奠定了硬件基础。
2、软件架构
本系统的建设基于J2EE应用平台,采用纯JAVA语言开发、使用最先进的B/S构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系统采用分布式多层B/S应用结构体系,使整个应用系统建立在一个统一的架构平台上,但同时为各个系统模块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分布,使得系统结构分层构建,模块任务分布在不同的层次和部署环境,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分布性,充分体现系统的先进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等。
应用系统基本层次架构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分别承担系统的不同功能和任务。包括系统基础平台、J2EE应用平台、应用系统层、系统接口层、维护管理平台、安全解决方案等。
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系统部署在区级数据中心。利用全区基础政务网络,通过WebService、数据抓取和交换、纵向数据交换平台等技术实现与市、区两级行政许可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建设内容
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应用系统、政务信息公开专栏、政府服务专栏、政民互动系统等。其中市、区、街三级行政审批系统为业务办理平台,政务信息公开专栏、政府服务专栏、政民互动系统为政务网站发布平台。通过统一政务网站平台进行串联,整合。
(一)市、区两级级行政审批服务系统
组织各进驻职能部门,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事项进入“中心”集中办理。同时,中央驻津部门的审批事项,以及市、区两级部门行政服务事项也进入“中心”,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
(二)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应用系统
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按照事项的性质,分为审批事项、职权事项和便民事项,提供全程的办理、管理和监控功能。同时具备电子监察功能要求。电子监察应用系统实现对所有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全流程、全业务、全覆盖监察监控。
(三)政务信息公开专栏
基于互联网在区级政府网站上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四)政府服务专栏
基于互联网在县级政府网站上开设政务服务专栏,与已设立的各类网上办事专栏相结合,避免办事服务信息分散,统一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务服务,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五)政民互动系统
为了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政务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在区政府网站设立区长信箱、政民零距离等互动栏目,受理上述各类公开、服务的咨询、建议和投诉等,并根据不同类别信件的数目,分析公众的关注度,从而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基层延伸部署
街道办事处行政服务中心通过河西区基础政务网络访问本系统。同时,在基层居委会,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SSL VPN的方式,接人区级基础政务网络,访问该系统。实现社区居委会咨询代办服务。
五、服务保障
1、确定技术保障服务方式:结合全区实际情况,由区信息化专业部门负责硬件服务器及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市审批办负责软件系统的管理维护;区级行政许可中心负责系统日常运行情况的管理维护。
2、明确技术保障服务承诺:各负责维护部门要明确业务运行支撑和平台运行保障方面的承诺。内容包括:远程问题诊断、现场软硬件系统问题诊断、产品升级服务和定期巡检服务等。
3、明确技术保障方式:负责维护部门应向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提供5×8小时热线电话和远程维护,设立热线电话作为服务受理渠道,并提供电子邮件等远程维护及现场支援等技术保障方式。
4、建立故障分级响应机制:根据故障严重程度将系统故障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故障为特大故障,对系统运行有严重影响,导致系统无法运行;B级故障为重大故障,限制了部分系统运行;C级故障为一般故障,对系统运行产生轻微影响,大部分系统仍可运行。根据不同故障等级,分别设定响应机制。
参考文献
[1]付登舟,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探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李传军,电子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谢[J]学习论坛,2009,(08)
乡镇政府政务工作计划 篇4
2015年,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三区两美”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强保障,保稳定惠民生,深改革抓党建”,为建设“文明、法治、和谐、生态新岩坦”而努力奋斗!
2015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亿元以上,招商选资完成5500万元以上,农业招商5000万元以上;实现行政村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50%以上。
(一)完善基础设施,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1、强化项目引进,加大招商力度。坚持以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快交通、水利、旅游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化项目组织协调,提高招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紧盯项目审批、政策处理、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健全重大项目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着力破解项目建设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大破难攻坚力度,加快推进屿北招商选资项目、楠溪江嘉纳庄园项目、四海山原生态仿野生示范园区、岩坦镇第二批水利改造工程、潘坑安置房工程以及全镇范围内35个村的污水处理工程等建设,加大对在谈项目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确保在谈项目尽快落地、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竣工。
2、加强城乡统筹,推进经济转型。以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富民强镇的主要抓手,构筑“十”字型交通主框架,以主城区为中心,打造半小时交通圈,围绕主城区交通网络建设,加大村与村之间的联网公路建设力度,使主要村道和我镇的各旅游景点串成一线,相互连通、景点和景点之间构建精品线路、相互联网,形成纵横交错、点线结合、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同时,通过南北拓展(南至溪口,北至屿北),东西跨越(通过溪流整治,增加建设用地700多亩),着手建设溪
一、溪
二、小舟垟、东岙、屿北建成区功能布局工作,将主城区面积从0.508平方公里,扩大到4.427平方公里,加快优势产业和各类要素在中心镇集聚,进一步完善大岩坦规划体系,优化镇域功能布局,促进农村人口集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努力推动我镇经济向生态效益农业、现代商贸业、旅游服务业迈进。
3、立足优势资源,做强支柱产业。
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观光旅游和特色农业优势,依托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以永嘉建设“楠溪江生态休闲集聚区”和“美丽乡村”为契机,在巩固并完善黄南林坑、暨家寨等民宿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屿北古村等旅游项目建设。同时,进一步推进楠溪江嘉纳农庄、四海山原生态仿野生示范园区等项目的扩建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游,采摘游,农耕文化体验游等乡村旅游项目。
(二)深化环境整治,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
1、突出抓好“五水共治”。2015年,我镇将继续全力以赴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重点做好35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是抓好“五水共治队伍建设”。通过建立集中办公的工作制度,加强治水专职干部的培训,强化干部集中学习等措施,对对治水干部进行多层次培训,加强治水干部统筹、协调能力,提高治水工作效率。二是强化“五水共治”责任。进一步理顺中心镇与社区的关系,把五水共治的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强对社区及项目村的五水共治工作的督促,把社区驻村干部列为镇级监督员,明确工作责任和权限,做到人人上身上有担子,有任务。三是突破五水共治难点。以政策处理较难的项目村为主要工作难点。镇主要领导时时关注工程,镇驻村干部要每日巡视工程,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问题较多的项目村,作为工作突破难点,镇联系领导及时跟进解决,确保群众利益,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2、全域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三改一拆”专项行动,抓好高速岩线、楠溪江风景区、历史文化村落等重点区域违章建筑的拆除,巩固整治成果,扩大整治范围,持续推进“四边三化”行动,继续开展拆违美化专项行动,改造国省道、高速等主要通道沿线绿化景观带,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景观效果。加大禁新改旧力度,确保“三沿五区”实现无白化。高度重视非法庙宇、教堂等宗教场所整治,结合村民中心、文化礼堂建设,推进“拆、改”利用,洁净村庄环境、美化乡村生态,净化精神家园,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三)强化政府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进一步健全社区运行机制,强化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实现便民服务最大化。深化“强基创优”工程,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深化计生利益导向,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注重提高转型质量,继续完成个转企3家以上。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率达到95%以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文明镇、幸福社区、文明村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文化礼堂建设,完善文化礼堂管理制度,做好文化礼堂的维护工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建设文化强镇。
2、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平安岩坦”建设,继续深化“两护两强”工程,不断提高平安建设水平。充分利用岩坦镇党代表和人大代表的作用,加强两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的活动组织,增进两代表和选民的直接联系,不断提高两代表的履职能力。进一步落实领导牵头包案和下访约访机制,加大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努力减少不稳定因素。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防止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加强岩坦专职消防队规范化建设,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着力打造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更加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工作监督、社会监督,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二是着力打造为民政府。加快推进政府转型,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提效,优化便民服务、完善基本保障、持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四风”问题整改,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着力打造责任政府。着力加强执行力建设,突出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不良作风,着力营造“工作围绕项目干、服务围绕项目转”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四是着力打造廉洁政府。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最大力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抓好增收节支各项工作。
(四)狠抓党建工作,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
一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突出“立足全局抓党建”,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全面覆盖。大力实施“红色细胞”工程,继续深入抓好建章立制、整改落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建设成果。开展村干部“廉政体检”,实行村干部轮岗值班制度,整顿后进班子,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机能,增强村级服务水平。二是推进党的阵地建设。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坚持一手抓党的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进一步加大党的阵地建设投入力度,实行村民中心建设过程化考核和全程化督查,加快建设进度,把村民中心建设成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阵地、基层公共服务的窗口、宣传教育群众的平台、村民共建共享的乐园。三是创新流动党员管理。一方面准确掌握党员基本情况,建立动态管理台帐。党支部准确动态掌握每一个党员的基本信息,按“三种类型(”外出务工、在家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履职、在家能正常履职)党员分类建立台帐;另一方面及时向党员发送活动信息,增强党员组织归属,为党员主动履职注入了内在动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决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之年,我镇将继续以建设“文明、和谐、生态新岩坦”为目标,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赶超发展、激情跨越,扎实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5年,出江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关于“依法治市”和“从严治党”的要求,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继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为工作重点,切实推动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取得新进展,努力实现出江科学发展新跨越。
一、着力项目实施,提高发展水平
(一)加快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1)雷山土地整治项目已审批,明年将完成雷山项目47户安置房建设,预计净增指标45亩。(2)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已完成图斑调查,测绘,资料收集、编制整理。该项目拟搬迁农户438户1421人,预计净增指标450亩。(3)全面完成“5.12”土地整治收尾工作。
(二)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大中国·大自然梅花产业园农业产业化、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地产、养生娱乐为一体的综合项目发展。二是敦促科伦惠丰公司加大投资力度和强度,积极推进“本草岗木”项目,大力发展山地观光型农业和生态健康服务业,实现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带动百姓增收。
(三)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继续抓好青梅、中药材、佛手瓜、牛尾竹、猕猴桃种植及大鲵、冷水鱼养殖,力争2015年核桃种植100亩、食用竹种植500亩,猕猴桃种植300亩,天麻种植200亩,新增1000尾大鲵养殖,并且利用我镇地处山区的优势,引导特色林带种植和林下养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和乡村旅游,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全力打造农产品品牌,新建农业专合组织家,促进一三互动,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增收。
二、统筹城乡建设,增强发展能力
(一)统筹城乡规划。坚持“四态合一”、“多规合一”的科学规划理念,积极做好集镇详规编制工作,推动我镇棚户区改造,并完成3个村庄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镇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统筹城镇功能配套,推动总体规划与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各类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形成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的新格局。
(二)加快城乡建设。一是抓紧做好场镇改造项目准备工作,在市县审批后抓紧推动宣传和群众意愿调查,以及模拟拆迁工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启动打下扎实基础。二是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要求,以华山、高坝和下坝三点为带动,全面提升我镇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质量。三是深入完善市级XX县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按标准进行打造。四是完成上坝市级贫困村扶贫项目任务。
(三)完善交通体系。完成市级民生工程通村通组道路6.5公里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护栏交安设施。
(四)深入推进配套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保护、纠纷调处体系,拓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功能。
(五)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1)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持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成果,继续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加强水源保护工作,筑牢生态本底。(2)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强化措施,使集镇区域环境、秩序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定岗定责,提高旅游沿线整治效果;三是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农民集中居住区环境整洁舒适。(3)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措施。
三、坚持依法治镇,加强社会管理
一是进一步增强依法治镇理念。要加强依法行政,加快打造法治政府,加强法制教育,着力构建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社会,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法治工作队伍。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完善网络化建设,加强治安防空体系,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抓好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安全管理,加大矛盾纠纷的调解,全面做好信访工作,完善自然灾害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要全面完成就业、创业、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四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深入推进城乡低保、困难救济、临时救助等工作。五是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完成三坝幼儿园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成计生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四、推进从严治党,确保风清气正
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汇报材料 篇5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健全政务公开组织
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多次召开班子会、职工代表大会、宣传贯彻政务公开有关制度、政策,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政务公开的深刻认识,促进城管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系统化、树立城管的良好服务形象,更好地服务于全县人民,我单位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组织机构,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各项规章制度。
二、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做好政务公开各项工作
结合我单位实际,首先,健全了各股队、公司的绩效考评目标管理体系,制定完善了《AB顶岗制》、《服务承诺制》、《考勤、考评制》等27项机关效能制度,成立了督导室,加强日常督导,编发督导简报54期,认真开展了治庸活动,使城管各项工作迈向了长效化管理轨道。其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政务公开,成立了财务监督小组,实施了财务监督制度,凡是财务开支一律由监督小组把关。印制了《城管办社会服务卡》1000余份,聘请了15名行风评议监督员,10月份,召开了行风评议工作会议,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11条,并及时进行了整改,设立了城管服务热线:7215005和意见箱,对投诉的意见及时进行了反馈,通过政务公开栏、职工大会等形式,对单位财物、人事等重大事项进行了及时公开,确保了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通过电视台、宣传栏、宣传车等形式,对单位执法依据、收费项目、办事程序进行了及时公开,树立了城管的良好服务形象。第三,加大职工教育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业务知识考试,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职工道德水平。第四,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工作,争创城管文明服务窗口,完善行政审批程序,规定审批时限,促进了城管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重点工作按时完成1、真抓实干,完成城管各项规费征收任务。我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风里来、雨里去,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按要求超额完成了各项收费任务。*,实际征收56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133.3%,比去年提高12.1个百分点。
2、投资90余万元,完成了*亭环岛、文化路环岛、人民路环岛的绿化工程改造。投资240余万元,建成了6座垃圾中转站和7个高标准公厕。投资50万元,完成了政通大道绿化带高标准绿化工程。投资12万元,对南箕街行道树进行了更换,更换行道树为大叶女贞。投资4万多元对东环路行道树进行了更换,更换为金丝垂柳。同时对其它街道的行道树进行了补栽,达到了一条路一个风格,一条街道一个风景。又及时出台了《县城牌匾设置规范标准》,对县城朝阳路、政通大道等沿街牌匾进行了整治,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天网入地的治理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3、目前,投资3430万元的垃圾处理场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成立了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指挥部,申请了中央预算内资金,选址、征地和初设工作有序进行,有望2007年初开工建设。
4、投资10余万元,对行理路进行了整修。配合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对马颊河的绿化树木进行了清障,确保了人民路污水管网工程,按质、按时完工。
四、完善廉洁自律承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单位及时召开班子会,进一步完善廉洁自律承诺制度,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分工,做好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行风、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杜绝执法管理过程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落实好《党政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廉政准则》等各项制度,使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抓好双文明创建,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年,我单位以文明县城创建为指导,加快单位双文明建设工作,投资6万余元,对单位整体办公设施及场所进行了更新和改造,加大了硬件设施建设,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环境,设立职工阅览室,职工文体活动室,为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电子政务与政府服务 篇6
政府服务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服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政府服务的“消费者”是广大公众,服务成功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消费者”群体之大、利益之重、服务影响之广都决定了政府服务必须成功,服务质量必须优质。
服务,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由服务的辅助设施、载体、显性服务及隐性服务四方面组成的“服务包”(service package)。在“服务包”中,服务的辅助设施表示服务的物质条件的支持,即政府提供或生产服务的物理环境;服务的载体表示服务的中心内容,服务本身就是这个载体的附属品;显性服务表示可以显现出来的服务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隐性服务表示隐藏在“消费者”潜意识中的对服务主体的认可和对服务的感受,这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于服务的反馈和评价。政府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就是“服务包”中的各要素共同运作的过程。每个要素都与服务的质量息息相关。“服务包”的概念为我们描述了政府提供服务的全部要素,但人们评价服务并不是这样逐项去计量和考察的,而是通过“服务质量维度”(Dimensions of Service Quality)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按照对“消费者”的重要性的递减次序来排列,“服务质量维度”的五个方面依次如下:可靠度、回应度、信用度、移情度和有形资产。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决定了政府服务质量的优劣。但“消费者”的期望与实际消费服务的.感受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就是“服务质量缺口”。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质量缺口”是客观存在的,政府只能尽力去填补,但不会使之消失。从对于“消费者”的重要程度的递减次序来看,可靠度是居于首位的。政府能可靠地、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仅会提高政府的声誉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公众对政府执政合法性的认可。服务质量五维度是“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一种抽象的评估,根据“消费者”个人情况和偏好的不同,即便是消费同一服务,评估也会产生偏差。而政府提供服务几乎都是一种批量形式的,很难去针对所有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差别去调整服务,但是政府可以在服务提供之前,有效、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需求量、需求的服务提供方式等等。这些信息对于政府主动改善服务质量,减少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传统社会里,由于时空不统一、信息不对称,政府要想做到这点是很难的。在信息社会里,随着信息技术的产生和普遍应用,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全面实施,政府与社会公众能够进行有效、及时、直接的沟通,而且社会公众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府服务的决策和提供,不仅解决了原来较为严重的回应度、信用度缺乏等问题,而且使社会公众对政府服务更加有信心,更加相信政府能够提供可靠的、稳定的、高质量的服务。
法院政府政务 篇7
上海市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是上海整合政府政务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的一个典型案例。按照上海市委提出的上海市要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 行政透明度最高, 行政收费最少的城市和地区之一”要求, 依据上海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步骤, 以促进跨部门的行政审批业务协同为重点, 以企业登记注册、企业投资建设工程、规划整合审批事项为切入点, 逐步构建一个覆盖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和服务平台。
上海市行政审批系统以行政审批办事平台为依托, 以审批事项目录库、业务规则流程库、业务办理信息库、诚信记录信息库四库建设为支撑, 以电子签章子系统、电子监察子系统、协同审批子系统为核心, 构筑一个连通协同审批子系统、公众服务子系统, 上接市级建设的部门审批业务系统, 下接区县电子政务平台、区县自建部门审批业务系统, 进而能为门户网站信息提供后台支撑, 实现信息公开、网上受理、状态查询、结果反馈等功能, 能提供市级部门统一的登录处理界面, 满足未建业务系统的部门在线业务办理需要, 为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提供在线监管功能, 对市级行政审批事件的办理情况实现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的综合系统。
上海市电子政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即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和要求, 利用政府投入充分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的服务型政府, 将电子政务推进方向由原来的局部转向全局, 由政府内部信息系统建设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实现信息共享、公开、业务协同, 通过整合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成为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和重点。
1.以电子政务促进服务政府转型
上海市以电子政务建设为依托, 开展政府流程再造, 将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流程再造一体化, 通过优化业务处理和服务流程, 实现政府资源整合, 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为跨部门网络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 提供基础支撑和动力。
2.以电子政务促进责任政府转型
上海市以加强电子政务投资项目管理为重点, 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建设, 由原先偏重项目建设管理向两头延伸, 向前延伸至项目前期规划管理、评估, 向后扩展到项目审计考核、绩效评估, 通过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完善电子政务投资、建设和管理的责任机制, 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3.以电子政务促进法治政府转型
上海市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拓宽公众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渠道, 建立公众信息化需求反馈机制和公众评价机制, 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和共享, 使公众具有必要的知情权、评判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发挥公众对信息化建设的外部动力作用, 增强项目建设的多元化和政府的透明度。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篇8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管理;发展策略
电子政务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起来的“电子虚拟政府”,它的建立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更方便快捷,政府职能更能有效发挥作用,是一项有利于政府施政的功能创新。同时,由于电子政务的出现,使得政府从以往的“金字塔”式的工作方式转到如今的“扁平化”工作方式,这就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要求。
一、电子政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国际化高信息时代是电子政务产生的必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咨询与信息处理、交流驶入到了“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各地、各国,各行、各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都汇集于互联网这一信息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发散到世界各地,不同人群借助互联网迅速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需信息,指导和帮助自身决策做出正确的判断。随着现今社会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挑战中,各国政府如何尽早、尽快、便捷地获得有关信息,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查找和解决问题,化解危机,保证政府职能更安全、有效运行成为政府管理改革创新的一大重要课题。电子政务就为解决这一困局提供了平台和方法,它是国际化形势下,符合信息时代特点的必然产物。
2电子政务是政务管理社会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政府管理有了长足的进步,政府管理已全面迈入了民主化的管理轨道,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日益强化。通过电子政务,我们可以快速、全面、有效地采集、统计、分析和处理政府管理各部门、各区域之间的管理信息,快速、便捷地为民众提供有效服务,民众也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网及时全面了解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动态,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参与和帮助政府正确、有效地展开社会管理,避免信息不畅造成政府与民众间的矛盾与对立。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府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品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管理科学、高效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在政府决策中往往采用垂直进行方式,决策信息从上往下流动,决策最高层难以了解底层的基本情况。信息面窄,考虑问题不全面,甚至与实际产生偏差,决策时,与实际需求不符。电子政务的实施,能够让决策者通过电子信息平台,介绍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决策构想,供基层民众了解;民众则能结合实际现状和需要,及时快速地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阐述于电子政务网上,通过政府与民众的电子互动,使得决策层掌获了全面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研判,下达符合实际的决策信息;基于电子政务信息的横向传播,必然促使以“塔式”的政府管理结构往“扁平式”政府管理结构转变,政府管理形式更科学化、透明化、专业化,政府权力趋于分散化,各行政府部门问的协调与联系更紧密化、协作化,从而促进了政府管理更为科学、高效。
4电子政务有利于提升政府的综合运转能力
政府各职能部门“条块式”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造成人力、物力、财务的浪费。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职责重叠,导致管理过程中的扯皮、推诿,政出多门,面对重大问题和公共危机,协调困难,反应迟钝。电子政务的开展则能实现各管理部门职能的有效整合,避免政府管理资源的重复浪费,减少内耗。为政府管理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服务,降低了成本。面对地震、水灾、矿难、重大流行疾病以及一些群体性事件,利用电子政务的综合平台,我们能实现应急资源的快速、准确调配,应急预案的统一实施与监控管理,各相关部门的有效协调、调度和指挥,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应急处理和反应能力,为公众生命财产提供最有力的保障,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5反腐倡廉对电子政务提出需求
从所周知,滋长腐败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行政权力的集中和不公开性,缺少透明度,从而使得一些腐败分子搞暗箱操作,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电子政务改变了现行权力运行方式,将政府的职能和操作流程公开在电子政务栏,使政府机关的行政全过程公诸于众,接受群众监督,避免了暗箱操作下的腐败现象发生,所以电子政务的信息公开方式为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扼制腐败发生有着现实意义。
二、我国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现代社会的历史条件看,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历史机遇与条件相对西方各国大体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发展模式,促使了美、欧西方世界的行政体制改革向市场化转变。而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基本建立,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和完善之中。互联网的全球发展,信息技术渗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社会结构、公民意识和社会需求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深刻变化,这些影响和变化,必然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将促使政府管理体制朝着信息化、透明化、服务化方向的转变与创新。
正是这种内在的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和外在全球市场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全球化竞争和信息化社会服务的政府管理模式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一现实意义必然要求我国的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切改革的先导。
但纵观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
我国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把电子政务简单的归类于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仅局限于政务处理的电子化,没有将电子政务开发成公务平台,仅是把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条例录入网站即告完成,未能有效地将传统的政务工具与网络服务有机结合。电子政务的系统性、交流性、服务性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展现。
2重新建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
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电子仅是政务处理的平台。但在不少领导的意识中把电子政务看成是一种新的便捷的办公技术,把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放在网络硬件开发上,而缺乏对政务处理软件的投资,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各部门单独作业,没有规范的统一标准,系统独立缺少一体化、资源无法共享,重复建设,利益冲突。
3权利欲所产生的内心抵制
电子政务的扁平式管理体制必然会造成权力部门的权力弱化和监管透明化,给一些人带来权利制约,所以实施政府管理创新,深化电子政务必然触动一部分人的权欲神经,根深蒂固旧的管理模式必然会使这一部分人员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阻力和绊脚石,给政府管理创新带来阻碍。
4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
任何一个好的管理机制都离不开好的法制环境。我国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立法保障程序一直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很不健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机制。
5缺乏总体发展目标
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管理,我国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部门和相应的长远发展目标和管理标准,缺乏总体规划和战略考量。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认识意义,查找不足,从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策略,我们可以看到,积极占领互联网的制高点,全力促进电子政务,塑造一个高效、完善、优质、服务、满意型政府是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我国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提高认识,确立适合国情的发展规划
首先,各级政府都应充分认识到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性,要有前瞻的眼光,围绕电子政务建设开展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待于不断完善,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上应充分考虑这一国情和市场发展状态,设置符合我国社会和市场要求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2强化领导,加强区域沟通与信息资源共享与协作
在完成从塔式政府管理体制向以电子政务为平台的“扁平式”政府管理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的纠葛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协调、掌控能力的领导集体,进行有力的组织、调解、协调工作,综合各方优势资源,合理分配各方权力与职责,实施跨部门的信息采集、整合、发布、共享,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财力与资源的浪费,在后台建设中,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作。
3优化政府业务流程,突出服务宗旨
围绕信息技术下的电子政务,其政府业务流程发生了根本改变,其原有的组织界限被打破,政府机关相互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了直接的相互沟通,彼此可以按照时间、地点和服务要求直接选择工作对象。因此,我们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必须将政府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围绕公众的需求,把公众、企业最关心、易实现、有示范效应的项目优先确立在线服务,突出其服务宗旨。
4重视工作人员培训
好的电子政务网需要技术素质高,能够胜任电子政务工作的各方技术人员和公务员的参与。因此,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就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电子政务服务管理队伍。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公务员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素质,强化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利于在提供政府服务时准确、及时。
5设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
对于电子政务实施效果应设立一个有效的评估制度,对工作进行定义和衡量。应根据电子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工作流量、工作效果,公众满意度等评判一个政府电子政务网的工作绩效,从而评判该政府的工作与业绩。
6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障网络安全,促进电子政务发展
【法院政府政务】推荐阅读:
政府政务08-05
司法政府政务07-25
招商政府政务08-11
公务员政府政务09-09
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10-13
政府电子政务创新研究10-08
乡镇政府政务公开自查报告范文08-26
政府网站浪费大于效益 电子政务何时到来?07-31
红墩界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自查报告07-08
乡镇人民政府2021年政务服务工作总结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