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法院

2024-08-02

中级法院(精选4篇)

中级法院 篇1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 位于吕梁市离石区新城行政区域中部, 西侧为新安大道、南侧为纬十九路、东侧为经四路。本工程主楼 (A座) 地下1层, 地上9层, 结构总高度43.00 m, 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 (B座) 局部地下1层, 地上3层, 结构总高度17.80 m, 采用框架结构。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 墙下和柱下布桩。本建筑位于6度区 (0.05g) , 丙类抗震设防, 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Ⅱ类场地土。设计参数:周期折减系数0.85, 振型数为30个,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为0.6, 在基础顶嵌固。抗震等级:剪力墙, 三级;框架, 四级。本工程地面以上为9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高43.50 m, 在端部房间和楼梯间设置剪力墙, 框架柱截面下部一般为800×800和1 000×1 000, 上部为700×700和600×600。楼盖体系:采用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楼盖, -0.050标高板厚160 mm, 屋顶板厚120 mm, 标准层楼板厚度一般为100 mm;2层、3层和9层开大洞口处周边一跨内板厚150 mm, 洞口顶部的4层和屋顶板厚120 mm。楼面主梁截面一般为300×800和300×750, 连梁截面一般为墙厚×700, 次梁一般为200×700。由于本工程主楼2层、3层和9层楼板开洞后, 板的有效宽度只有3 m, 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11号) , 本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

2 抗震设防性能目标

本工程对整体结构及构件进行性能化设计。根据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11节, 本工程结构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要求达到C级, 关键构件达到中震弹性。关键构件为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 (地面上3层) 和洞口周边及洞口内 ( (10) 轴~ (13) 轴) 的框架柱、框架梁。

3 小震阶段计算及分析

1) 计算参数 (见表1) 。

2) 主要计算结果 (见表2) 。

4 小震阶段弹性时程分析及结果

根据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3.4条规定, 本工程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小震阶段的补充验算。

按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3.5条规定, 验算时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取5组实际地震记录和2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并依据规范表4.3.5的要求将各时程的有效峰值加速度调整为18gal, 其余各时间点的加速度按等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

CQC法与弹性时程分析计算所得的首层剪力值如表3所示。

主要计算结果分析:

1) 本工程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共采用了5组实际记录的天然波和2组人工波, 其特征周期为0.45 s, 地震波频谱特性符合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的要求。

2) 将各地震波的有效峰值加速度按规程要求调整到18gal之后, 多组时程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对应于结构主要平动振型的周期点上的α值相差小于20%, 即两者在统计意义上一致。

3) 输入地震波的持续时间达到30 s, 满足要求。

4) 小震弹性时程分析时每组地震波计算所得的结构首层地震剪力均大于CQC法的65%, 7组地震波计算所得的结构首层地震剪力平均值大于CQC法的80%, 分析结果符合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3.5条的要求。

5) 计算结果显示, 小震弹性时程分析所得的地震效应平均值曲线与CQC法所得的曲线形状相似, 趋势一致。

计算结果表明, 结构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均由CQC法的计算结果控制。

5 中震阶段分析

在中震下, 本工程对抗侧力构件提出了性能水准3的设计目标, 对关键构件要求满足中震弹性的目标。具体计算参数如表4所示。

限于篇幅, 下面以首层为例分析。在按等效弹性计算的中震作用下, X向首层全部剪力墙的剪力为9 079.79 k N, X向首层墙体总面积为13.615 m2, 则平均剪应力为0.67 MPa;Y向首层全部剪力墙的剪力为11 506.05 k N, Y向首层墙体总面积为17.06 m2, 则平均剪应力为0.68 MPa。而C35的混凝土的fck=23.5 MPa, 即首层的剪力墙剪应力水平约为0.029fck<0.15fck, 满足受剪承载力不屈服验算的前提条件, 即截面尺寸要求。非底部加强区的普通剪力墙、一般框架柱、框架梁在中震下其剪压比均可满足小于0.15的要求, 即受剪截面满足构件受剪截面限制条件。另通过SATWE中震弹性计算, 针对底部加强区剪力墙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 计算结果显示满足抗剪要求。框架柱通过SATWE进行中震计算, 对洞口周边的柱及穿层柱达到中震弹性。普通框架柱中震弹性计算满足抗剪要求, 中震不屈服计算以配筋是否超筋为是否屈服的基本原则, 计算结果表明框架柱无超筋, 中震作用下构件无屈服。框架梁通过SATWE进行中震不屈服计算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取0.12) , 以配筋是否超筋为是否屈服的基本原则, 计算结果表明框架主梁无超筋, 中震作用下构件无屈服。洞口周边及洞口内 ( (10) 轴~ (13) 轴) 的框架梁进行中震弹性计算, 并按照中震弹性的计算结果配置钢筋。为满足中震阶段楼板传递水平力的要求, 对3层 (16.150 m) , 4层 (20.350 m) 和10层 (屋顶、41.400 m) 的楼板进行了中震阶段的弹性分析。结果显示除局部与剪力墙相连处楼板应力集中外, 楼板应力均在1.0 MPa以内, 而C30混凝土的ft=1.43 MPa, 可见楼板可以满足结构在中震下传递水平力的要求, 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目标。

6 大震阶段分析

6.1 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

采用Midas Gen程序对建筑物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水平推覆力分布采用模态分布, 通过Pushover法建立结构的能力谱, 找出结构性能点。

6.2 Pushover分析结果

大震下静力弹塑性分析所得的性能点处相关指标如表5所示 (限于篇幅未列出各种性能曲线图形及出铰图) 。

6.3 主要计算结果分析

1)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X, Y向性能点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均小于1/100, 满足《高规》第3.7.5条的规定。

2) 取首层剪力最大的 (16) 轴处350 mm墙体, 剪力为12 427 k N, 平均剪应力为3.05 MPa;而C40混凝土的fck=26.8 MPa, 即剪应力水平为0.114fck<0.15fck;考察其他剪力墙的剪应力水平也具有相同结论, 即底部加强区各片剪力墙验算均可满足不屈服的要求。

7 结语

本工程属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结构存在一项超限:楼板不连续。经过以上分析, 通过采取如下抗震加强措施, 结构可达到预期的抗震目标:

1) 加厚楼板开洞部位顶部及洞口周边的板, 加大其配筋并双层双向通长布置。

2) 控制关键构件, 底部4层 (含地下室) 的剪力墙和 (10) 轴~ (13) 轴 (洞口周边及其内) 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抗震性能水准达到中震弹性, 并将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3) 加强大震验算出现塑性铰的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及个别框架柱配筋设计。

综上所述, 本工程的超限结构设计是安全可行的。

摘要:以某高层建筑结构为例, 根据抗震设防性能目标, 研究了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 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具体的抗震加强措施, 指出该建筑物的超限结构设计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震,计算参数,结构性能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令第111号,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S].

[2]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中级法院 篇2

民 事 判 决 书

(2012)×民一终字第×××××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中心支公司,住所地××省××市中兴大道104号,组织机构代码67585668-3.负责人:郭××,该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魏×,该公司员工。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都××,女,1936年10月9日出生,汉族,退休,住所地××省××市××县××镇金塘居委会独秀大道78号3栋2单元104室,身份证号码34282119361009××××。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张××,男,1967年11月13日出生,汉族,驾驶员,住所地××省××市××县××镇新山居委会胜利组055号,身份证号码34082219671113××××。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方××,男,1975年3月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所地××省××市沿江中路163号,身份证号码34082219750302××××。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邓×,男,1974年10月3日出生,汉族,驾驶员,住所地××省××市××区××镇中梅村左场组37号,身份证号码34290119741003××××。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省××市中祥创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省××市××区福永街道桥头社区富桥第五工业区7栋第二层,组织机构代码55544145-9.法定代表人:黄××,该公司董事长。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住所地××省××市××区农林路69号深国投广场写字楼5-7楼,组织机构代码89218633-X。

负责人:隗××,该公司经理。

上诉人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人寿财保××公司)与被上诉人都××、张××、方××、邓×、××市中祥创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祥电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财保××公司)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省××市××县人民法院于2011年8月29日作出的(2011)×民一初字第×××××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书面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10年11月6日9时50分,张××驾驶(借用)方××所有的××A1343号小型普通客车沿××县××镇黄梅路由南向北驶至独秀大道与黄梅路交叉路口时,与沿独秀大道由东向西邓×驾驶中祥电子公司所有的××833NX的小型普通客车发生侧面碰撞后失控致使在路边步行的都××摔倒受伤。本起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张××负事故主要责任,邓×负事故次要责任。都××受伤后即入××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其伤情经该院诊断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头皮血肿(右枕顶)、骶尾部外伤、高血压。同年12月1日出院,出院医嘱:建休一月、加强营养、门诊随访。住院25天,花去医疗费5585.20元。2011年3月11日,门诊治疗花去医疗费515.74元。事发后,张××向都××预付医疗费2000元。

另查明:邓×系中祥电子公司员工,事发时系履行职务行为。××A1343号车辆在人寿财保××公司投保了强制险和200000元限额不计免赔商业三者险,保险期间2010年5月3日至2011年5月2日。××833NX号客车在平安财保××公司投保了强制险和200000元限额不计免赔商业三者险,保险期间2010年9月9日至2011年9月8日。

经举证、质证,对都××的各项损失进行如下分析与认定:

1、医疗费问题。伤者的医疗费有医疗发票及诊断书、出院记录等佐证,应予认定。

2、护理费问题。其提交的相关证据不足以证实其主张的护理标准,该护理费标准参照当地护工工资标准即60元/天予以确定;护理时间以实际住院25天确定。

3、住院伙食补助费问题。此项费用的标准应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补助标准即20元/天予以确定,实际住院时间为25天。

4、营养费、交通费问题。依本案实际,酌定营养费为1000元,交通费为300元。

5、精神损害抚慰金问题。都××作为已年满70岁的老人,虽在本起事故

中未构成伤残,但此起交通事故确实对其精神造成了一定的痛苦,综合本案实际情况,其主张此项费用过高,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为3000元。综上,确定都××合理损失有:医疗费6100.94元(5585.20元+515.74元)、护理费1500元(25天×60元/天)、住院伙食补助费500元(25天×20元/天)、营养费1000元、交通费3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合计12400.94元。

原判认为:张××驾驶××1343号车与邓×驾驶××833NX车发生侧面碰撞后失控致路边步行的都××摔倒受伤,事实存在,应予认定。交警部门所作责任认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定责恰当,予以采信。鉴于两肇事车均已投保了交强险且都××的总损失也在两交强险限额总额之内,故应由两保险公司按责在各自交强险限额内赔偿,主次责任按7:3比例分配为宜。都××对张××先行预付医疗费2000元应予返还。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之规定,遂判决:

一、被告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中心支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三日内赔偿原告都××8680.67元(12400.94元×70%);

二、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三日内赔偿原告都××3720.27元(12400.94元×30%);

三、原告都××在领取上述款项时返还被告张××2000元;

四、驳回原告都××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84元,由都××负担34元,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中心支公司负担105元,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负担45元。

人寿财保××公司上诉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涉及交强险条款,在交强险中责任承担不按事故责任大小分摊赔偿责任,本案涉及两个交强险,因此本案应在两个交强险中平摊本案的赔偿责任。综上,原审法院判决错误,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原判并依法改判。

各上诉人均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

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认定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本案二审争议焦点是原审判决人寿财保××公司与平安财保××公司按主次责任在各自交强险限额内承担本案赔偿责

任是否恰当。

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各方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损失。本案两肇事车辆分别在人寿财保××公司、平安财保××公司投保了交强险,都××的总损失在两交强险限额总额之内,原审法院判决人寿财保××公司与平安财保××公司按主次责任在各自交强险限额内承担本案赔偿责任,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人寿财保××公司上诉认为本案应在两个交强险中平摊本案的赔偿责任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法应予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诉讼费184元,由上诉人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中心支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

审判员× ×

代理审判员× ×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三日

中级法院 篇3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项目作为省重点项目,位于团城山开发区,由审判楼、司法技术综合楼、附属服务楼组成。其中,审判楼是一期标志性建筑(见图1)。

审判楼地下1层,地上5层(层高均为5.4m),局部6层(层高为5.5m)。室外场地南低北高,相当于黄海高程35.5~39.5m。建筑总高度35.5m。总建筑面积为25310.8m2。平面尺寸为84.8m×66.3m。施工工期预计为1年半。

审判楼外立面为简洁欧式风格。建筑功能布局主要由3层高入口大厅、诉讼服务中心、能容纳600人的大审判庭、6间中法庭、16间小法庭、独立的羁押区以及各类司法辅助用房组成。大审判庭面积为716.6m2,层高为16.2m。上面布置法警训练场,层高14.1m。各类审判用房环绕大审判庭布置(见图2)。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a,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主要材料:普通钢筋采用HPB300、HRB40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2 结构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

2.1 建筑对结构的制约与挑战

审判楼层数虽为6层,但由于层高较高,房屋高度大于24m,属高层建筑。其对于建筑造型、内部空间及各项功能的较高要求,使得该建筑呈现出明显的平面不规则、结构为其它不规则。方案阶段就已经属于超限高层类型,给后续阶段的设计带来诸多方面的挑战:

1)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必须同建筑功能布局相吻合:审判楼的地下室功能为停车库、独立的羁押区、设备用房,柱网为8.4m×8.4m、7.0m×8.4m。左侧主要布置6间中审判庭,单间建筑面积为208.4m2,柱网为12.4m×8.4m、7.2m×8.4m。右侧主要布置16间小审判庭,每间104.2 m2,柱网为8.4m×8.4m。左右两侧柱网布置不对称,在多振型的抗震计算中,考虑偶然偏心、双向地震,经试算,位移比大于1.2,属于平面不规则的结构类型。

2)中央大审判庭尺寸为21m×33.6m,四周均为走廊。大审判庭上布置法警训练场。训练场楼面采用钢桁架梁支撑于对应框架柱上,梁上铺压型钢板,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作为面层。对应屋面采用球形节点网架结构,因此,无法利用该空间形成有效抗侧力体系来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入口大厅跨3层高度,对应2层、3层平面形成空洞。经计算,总开洞面积达到该层面积的33%。同时,平面有效宽度小于该方向总宽度的50%。

3)口大厅处有4根跨3层的穿层柱,大审判庭走廊处有4根柱仅有Y方向框架梁连接,相当于跨5层的穿层柱。根据《建质[2010]109号》文的规定,属于其它不规则的范畴。

4)正立面入口大厅外14根大罗马柱,直径为900mm,高为14.5m,与结构柱网不能对应。

2.2 结构布置与结构体系选择

2.2.1 结构布置的优化设计

针对建筑功能布置的特点,将该审判楼进行结构优化布置,重新调整,划分为4个区块,即a区、b区、c区、d区。其中a区为中审判庭区,d区为小审判庭区,c区为大审判庭区,b区为入口大厅区(见图3)。

2.2.2 结构体系优化设计

1)a区、d区为柱网相对规整、受力相对明确,采用框架结构。因为跨均较大,特别是a区的中审判庭,梁跨达到12.4m,计算时要对板、梁的挠度、裂缝进行控制,对楼板舒适度也要进行控制。

2)c区为大审判庭及法警训练场,经与建筑专业反复沟通,最终同意在大审判庭走廊的中空部位局部增加连廊。第一,使得穿层柱在楼层标高处均有两方向的框架梁拉结,对于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空间受力均有利。第二,消除了超限高层判定条件中的局部存在穿层柱的这一条。第三,使得建筑功能更加完善,疏散更加便捷,为相关人员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该部分采用框架结构,设计时要准确导入钢结构的相应支座内力,对结构构件的刚度应予以加强。

3)d区为入口大厅,跨3个标准层高度,柱子的数量少,水平刚度较弱,立面变化较大,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能有效克服其水平刚度较弱的问题。结构电算时,将高程-0.03~16.17m当作1层,对应高程5.37、10.77m周边梁按层间梁设计。配筋时为了考虑足够多的振型,也应按7层进行配筋电算,包络设计。对于剪力墙的精心布置也有效解决了4层以上Y向墙肢设置不足、竖向构件缩进大于25%这些新出现的问题。

2.3 其它相关处理措施

1)洞口四周的混凝土板厚度予以加强,取150mm。高程-0.03m板厚取180/200mm。

2)入口大厅外14根大罗马柱,按空间格构式钢柱设计,外挂弧面花岗岩石材,柱底部设置550mm×650mm的框架梁。柱顶与主体套筒式连接,对应结构构件配筋应予以验算及放大。

3 结构的抗震分析与电算

3.1 结构抗震分析及电算软件

审判楼的整体分析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软件PKPM、SATWE。对建筑物在恒、活、风、地震力作用下进行内力分析及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对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截面配筋计算,为基础设计提供荷载。

3.2 计算模型确定及计算参数的合理选择

3.2.1 计算模型的正确选择

由于室外场地南低北高,相当于黄海高程35.50~39.50m。±0.00等于黄海高程39.50m。地下室底板高程为-4.40m,埋置深度只有1.4~3.95m。地下室周围土体不能对建筑物形成有效的嵌固。因此,计算时以地下室底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

3.2.2 计算参数的合理选择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位移、周期等指标计算时,应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板的假定。在进行配筋计算时,应以弹性板方式来指定。但对于c区,由于楼板开大洞,不能选择指定刚性,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电算时,考虑到施工过程的影响,选择模拟施工加载3,能较好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结构电算时,考虑了偶然偏心、双向地震作用的最不利情况。

b区中,由于-0.03~16.17m当作1层来进行计算,计算总层数为5层,计算振型个数最多取15个。由于层间梁影响,SATWE计算结果的表明,有效质量系数小于90%,说明结构振型取得不够。因此,对b区,又按7层取21个振型进行重新计算,包络设计。

对于楼板开洞周边的框架梁,不考虑梁扭矩的折减。而对于有楼板约束的梁应予以考虑,在设计中分别设定梁的折减系数,计算两次,按实际情况,分别取对应的计算结果配筋。

由于考虑了双向地震作用,柱配筋的计算采用单偏压计算。

4 结构的抗震分析与电算的结果

4.1 a区/d区

层侧向刚度均不小于上1层70%或其上相邻3层平均侧向刚度80%。结构刚重比Di×Hi/Gi大于10,能够通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楼层与上1层的受剪承载力之比Ratio_Bu:X,Y≥1.0。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的比值:a区为0.878<0.9,d区为0.898<0.9。楼层最小剪重比:a区为1.10%>0.8%,d区为1.04%>0.8%。有效质量系数:a区97.73%>90%,d区97.14%>90%。

最大层间位移角:a区1/1582<1/550,d区1/1374<1/550。计入扭转影响的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与平均位移(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a区1.37<1.50,d区1.38<1.50。

配筋计算中,根据超配筋信息(WGCPJ.OUT)表明无超筋。

超限判定条件中仅满足1条:扭转不规则,不属超限高层。

4.2 c区

层侧向刚度均不小于上1层70%或其上相邻3层平均侧向刚度80%。结构刚重比Di×Hi/Gi大于10,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楼层与上1层的受剪承载力之比Ratio_Bu:X,Y≥1.0。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的比值为0.842<0.9。楼层最小剪重比为1.06%>0.8%。有效质量系数98.39%>90%。

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463<1/550。计入扭转影响的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与平均位移(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为1.42<1.50。

配筋计算中,根据超配筋信息(WGCPJ.OUT)表明无超筋。

超限判定条件中仅满足2条:扭转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不属超限高层。

4.3 b区

层侧向刚度均不小于上1层70%或其上相邻3层平均侧向刚度80%;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1.4,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楼层与上1层的受剪承载力之比Ratio_Bu:X,Y≥1.0。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的比值为0.732<0.9。楼层最小剪重比为1.01%>0.8%。有效质量系数>90%。

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082<1/800。计入扭转影响的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与平均位移(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为1.41<1.50。

在规定的水平力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地震倾覆力距比例为40.66%<50%。框架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剪力墙与框架的抗震等级均为三级。配筋计算中,根据超配筋信息(WGCPJ.OUT)表明无超筋。

超限判定条件中仅满足1条:扭转不规则,不属超限高层。

5 结论

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楼属平面和其它不规则的复杂高层结构。方案阶段建筑功能布局中扭转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局部存在较多的穿层柱等各种不利因素,将导致该楼成为一栋超限高层建筑。

通过对结构进行认真分析、将原结构划分为4个区块,将方案中不规则的各项判定指标分散到各个区内,使之不再集中。在各个区块中,通过调整建筑功能,优化结构平面布置,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使相应结构区块内结构布置比较规整,刚度较均匀,改善各种指标,减少超限判定条件的条数,有效地解决了结构规则性超限的问题。最后通过PKPM、SATWE,电算、进行结构设计。设计出一栋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建筑。

电算分析结果均表明,合理的结构布置、结构选型,正确的计算模型、参数取值,使在地震作用下的复杂高层结构设计实现了规则化。

摘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楼属不规则的复杂高层结构。扭转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局部存在较多的穿层柱,将导致该楼成为一栋超限高层建筑。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选型、电算设计,有效解决了结构规则性超限问题,使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规则化。

关键词:复杂高层结构,结构布置优化,抗震分析,规则化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定西中级法院工作报告 篇4

(一)在全国法院率先推出“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中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调解的有效衔接,构建大调解格局,最大程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于20xx年3月份决定在渭源县法院2个法庭试点“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于5月份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法院开展人民调解协议确认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1个法院和8个法庭进行扩大试点,至20xx年底,共对173件人民调解协议进行了诉前司法确认。这项改革,先后被《法制日报》、《甘肃法制报》作了长篇报道,搜狐网、中国平安网等30多家网站亦进行了。中院总结试点经验,正式制定了《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实施意见(试行)》,与市司法局联合下发,已于20xx年1月1日在全市法院实施。

(二)在全国法院率先建立了审判委员会特别列席制度。为进一步增强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透明度,提高审判委员会工作质量,统一司法尺度,消除合理怀疑,树立司法权威,完善审委会工作方式、方法,主动接受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中院制定了《审判委员会特别列席制度》,对社会普遍关注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及时启动该制度,实现了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法制日报》头版作了报道。

(三)增强人大意识,主动接受人大及其会监督。中院成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办公室,负责人大、政协及其代表、委员的联络工作。20xx年,中院走访了12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和征求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出征求意见书240份,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院党组、审判委员会均分别进行研究解决;先后邀请26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了案件审判并进行了座谈;邀请人大代表视察了法院“两庭”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专门座谈会7次,征求了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合理配置资源,规范法院管理。定西法院收结案位居全省法院第四位,审判、执行压力都很大。全市法院加强审判管理,基本解决了压案不结和审判工作前松后紧的问题。中院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补充规定》、《审判管理办法》等七项制度,定岗、定责、定量,精干审判队伍,合理配置审判、执行、保障力量,深挖人的潜力,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平均办案天数民商事案件由38天缩短为28天、刑事案件由34天缩短为26天,彻底解决了压案不结和审判工作前松后紧的问题。

上一篇:实践战略下一篇:医学检验技术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