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口语

2024-09-15

中级口语(共5篇)

中级口语 篇1

刘珣认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几个层面, 这些要素构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这些要素中, 词汇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 越来越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一些较为著名的文章, 就研究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重要性。语言的首要功能就是交际, 人们通过句子完成了交际, 而词又是句子的基本结构单位。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之后, 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在各个阶段中, 词汇都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 先解决词汇教学, 再解决语法教学等问题。

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看,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难点和核心, 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最重要的任务。在口语教学中, 它也同样是重要的, 处于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在进行交际时, 往往不知道怎么说, 难以清楚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 这无疑来源于词汇的匮乏, 因此, 在中级阶段的口语课上, 词汇学习也是重点。上学期笔者在学校担任留学生中级口语班的老师, 在讲解生词中发现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 即对一些特殊的词语难以正确理解, 这些词语往往经常出现, 但是学生没有一套正确的掌握这些词的方法, 因此, 常常会造成一些偏误, 如果教师每节课都要对学生的这些偏误进行纠正, 势必会很浪费时间, 由于中级班的学生已经在中国学过一年的汉语, 对一些基本的词语:趋向动词、能愿动词等已经基本可以掌握, 这里, 我就结合自己在亲身经历的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词语, 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些特殊词语, 来具体讲一下中级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特殊词语上, 主要是针对多音字和成语的问题和方法。

一、多音字的教学

1. 对外汉语中多音字的研究

多音字是现汉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一字多音多义, 音义对应关系复杂, 母语为汉语的人在使用多音字的时候也会出现误读的现象, 在对外汉语中, 母语为非汉语的留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困难了。多音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很少, 主要有:窦连芳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音字研究》、杨华的《多音误读与语用频率的关系》等。

2. 多音字误读和误解的表现

上学期在给中级班学生上口语课时, 用的教材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中级口语Ⅱ》教材, 教学对象是已经在中国学过将近一年汉语的留学生, 他们要掌握的生词量大概是在2500个左右, 已经过了HSK4级或者5级的学生。《发展汉语》的6本综合教材中就收录多音字107个, 口语教材中的多音字也比较多,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Ⅱ》这本书上的课文长度就相对长一些, 难度也稍微大一些, 这本书里面也就出现了较多的多音字, 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多音字, 如:的 (de/dí) 、落 (luò/là) 、乐 (lè/yuè) 、长 (zhǎng/cháng) 、都 (dōu/dū) 、为 (wéi/wèi) 、着 (zhē/zhāo/zhuó) 、了 (le/liǎo) 、中 (zhōng/zhòng) 、应 (yīng/yìng) 、要 (yào/yāo) 、少 (shǎo/shào) 、还 (hái/huán) 、行 (háng/xíng) 、系 (xì/jì) 、角 (jiǎo/jué) 、重 (zhòng/chóng) 。这些多音字在课文中不止一次地出现, 学生在学习多音字时, 也经常会犯一些读音和搭配上的错误, 产生误读的原因是留学生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由多音字不同读音习得的先后顺序造成的, 由于多音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读音, 留学生在某个特定的学习阶段, 尤其是学习的初级阶段, 接触的到的只是多音字的某一个读音, 而没有接触另外一个读音, 从认知的角度看, 留学生对自己最先习得的那个字印象最深刻, 以至于在碰到这个字时, 第一反应是最初学到的那个读音, 而不是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时间长了, 留学生就有一个思维定势, 此外, 多音字音义对应关系复杂, 留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搞不清每一个音项对应的义项, 这种音义对应的混乱想象使留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分不清他的意思, 因此, 读错多音字。学生把“市长” (shìzhǎng) 读成 (shìcháng) , “还钱” (huán qián) 读成 (hái qián) , “银行” (yín háng) 读成 (yín xíng) 等错误。

3. 多音字的教学方法

(1) 联合式的教学方法

中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 但是他们的掌握的词语时孤立或者半孤立状态, 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 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将学生的词汇联合起来, 建立起学生的词语系统, 尤其是在多音字的教学中。所谓联合式是指在进行词汇讲解时将多音字的读音、意义、用法结合起来, 确立立体化的教学原则, 让留学生在学习多音字的时候学会通过读音来确定意义, 通过意义来掌握用法, 通过用法来记忆读音。以“长”字为例, 该字有chánɡ和zhǎnɡ两个读音。 (1) 长chánɡ用于表示空间时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大 (跟短相对) 、长度、长处等义项。如:日久天长/长长的道路/一技之长。 (2) 长zhǎnɡ用于表示年岁较大或辈分高、排行第一的、负责人、生长等义项。如:年长/长兄/校长/长大。教师可以先领读三次让学生熟悉这两个读音, 待学生头脑中形成了长字两音的印象之后再让学生共同自行练习读音。在学生读chánɡ音的时候教师拿出一长一短两根粉笔, 联系实物并辅以句子“这根粉笔比另一根长”, 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chánɡ音时是同短相对的。在学生读zhǎnɡ音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人物不同时期的照片拿出来, 并造出句子“几年之后, 他长大了”, 让学生明白zhǎnɡ音所表达的是生长、年岁老以及由这两个义项派生出来的其他义项。

(2) 情景化教学法

口语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尽量做到学生张嘴说话, 并且提高学生的语段表达能力, 这样, 在口语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提到情景化教学法。因此, 对于多音字的教学, 教师应该把它放到具体情境中去教, 运用情景法, 把那些次常用的音义项放到交际情景中展开教学, 这样就可以帮助留学生掌握记忆, 避免错误率。首先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及其语义。多音字在教材中大都以词语的形式出现, 词语存在于课文具体的句子之中。每个句子都是源自于实际的交际。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确定词语的意思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此外, 教师还可以将课堂中的多音字教学设计成一个交际情景, 通过这个交际情景的展现让留学生在交际中学习, 句子应该尽量生动,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对“重”字的两个读音“zhònɡ”和“chónɡ”的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段情景对话, 让学生参与。

A:请问你的体重 (zhònɡ) 是多少?

B:50KG。

A:对不起, 我没有听清楚, 你能重 (chónɡ) 新再说一次吗?

B:50KG。

通过这个简单的对话, 教师把句子的重音放在“重”上, 把“重”的两个读音联系起来, 让留学生在对话中明白其不同读音所对应的意义及具体用法。

二、成语的教学

1. 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的研究

在对外汉语词汇系统中, 成语是大量存在的, 在对外汉语教材上随处可见, 成语教学的任务存在于各个阶段、各种课型的教学中, 阶段越高, 学生接触到的成语就越多,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研究, 较为著名的有:沈莉娜的《近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综述》, 张永芳的《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等文章。

中级阶段的学生, 阅读量和词汇量都有了一定量的积累, 因此教材上面的词语也随着他们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了一些难度, 除了一些常用的词语, 还出现了一些在阅读过程中或者写作中可以用得上的书面语, 成语便是这些词语里面的一类,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Ⅱ》教材上出现了较多的成语, 例如:六亲不认、出人头地、应有尽有、一无所有、不言而喻、无可争议、手舞足蹈、从容不迫、老少皆宜、毫无疑问、一跃而起、画蛇添足、无时无刻、不可思议、一无是处、精打细算、想方设法、举手之劳、足不出户、无动于衷等成语。在讲解这些成语时, 教师找不到好的方法, 学生也难以听懂这些语义透明度不高的成语, 意义不能一目了然, 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 留学生更不会把这些运用到平常的交际生活中去, 有的留学生在使用成语时也会产生一些偏误, 如语义上的偏误, 语法上的偏误, 语用上的偏误, 以下针对这些偏误来研究成语教学的方法。

2. 成语教学的方法

成语教学, 应该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1) 对成语的语义教学

对成语的语义教学, 在这里主要是要抓住成语中重点的语素进行教学, 即成语中难度较大的或者关键性的字进行讲解, 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难度较大的字词, 例如:“风餐露宿”中的“餐”、“六亲不认”中的“六亲”;关键性的字词, 如:“举手之劳”的“之”、“无动于衷”的“于”, 教师一定要对这样的字词进行讲解, 因为这些字对理解成语有很重要的作用。故事法, 一些成语是根据故事而来的, 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将这些故事讲给学生, 详细说明成语的意义限制和搭配。如:“她长的很漂亮, 却还要化浓妆, 这不是画蛇添足吗?”教师可以通过故事, 让学生理解该成语的意思。

(2) 对成语的语法教学

留学生成语学习的偏误, 大部分是没有正确理解成语的语法意义, 因此, 成语的语法教学也是一个重点。首先, 教师在讲解成语时需要注意, 留学生在成语语法上的问题是常常不能正确使用成语和助词之间的关系, 从而导致了一些语法使用上的偏误, 要么缺少或者用错结构助词“的”“地”“得”, 要么在成语后乱加动态助词“着”“了”。例如: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学生经常漏掉“得”) 。其次, 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在使用成语时, 经常会出现成分残缺的情况, 例如:我们不要做画蛇添足。 (缺少了在中心语“的事”) 。教师在讲成语时, 必须重点强调成语和助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及句子的完整性, 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注意成语的搭配规则, 在讲解时反复强调助词等。

(3) 对成语的语用教学

所谓学习就是为了生活中的运用, 在遇到成语时, 教师应该明确告诉学生成语的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语用义。例如, 就“呕心沥血、处心积虑”这两个成语, 教师要告诉学生“处心积虑”略有贬义色彩;“呕心沥血”不含贬义色彩, 二者所形容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再如, “一路顺风、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这三个成语, 教师在讲解时, 不妨告诉学生都可以用于送别这样的场景, 但是略有不同:“一帆风顺”一般只用于在码头送别, 或对方乘船的情况;而“一路顺风、一路平安”则不管乘船、乘火车、乘汽车还是乘飞机, 都可以用。除此之外, 针对成语的语用教学, 教师可以用口语课中运用语境法, 创设具体的语境, 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会运用成语, 联系上下文体会成语的语用义。

三、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在上学期的留学生教学中, 发现的渤海大学中级口语班在具体的词汇教学中出现较大的两个问题, 探讨了一些关于多音字和成语教学的方法, 这两部分都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 对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两方面的教学, 多寻找一些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学生也要尽量避免产生这方面的偏误, 以此来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座箐.国际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中级口语 篇2

Working as a teacher

l Sharing expertise

l Deciding responsibilities

l

【词汇&短语】

求助于 resort to 零碎的piecemeal

处理tackle with 前提premise

倾向于apt to 灵活的策略flexible policy

指派assign 唤起情绪invoke

有机的,整体的organic 同时simultaneously

【句型点击】

The prime concern is… 首要考虑是..

Given this premise…. 基于这样的前提

Be expected to…

【参考范例】

When working as a teacher, the prime concern is sharing expertise. The need of the students should receive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rough systematic training and teaching, 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resort to the professional skill of the teacher for reasonable solution of whatever problem they may come across in working experience.

Secondly, the teacher is expected to decide the responsibility of his/her fellowman. In this case, it is better to tackle with the whole thing in an organic way rather than a piece meal basis. In other words, the person on the teaching position should be crystal clear of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every student and assign them to the right positions based on this judgment. Given this premise, the whole team can work in an efficient way.

中级口语 篇3

目前,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 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重点。一些对外汉语教师表示, 学生普遍反映到了中级阶段, 汉语学习进入了瓶颈期, 认为自己进步很慢。中级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 不使用复杂词汇、句式也可以完成交际目的, 因此, 他们往往会习惯性选择简单语言, 回避复杂词汇、复杂句式。如:

教师:你的室友在听音乐, 特别吵, 但是你想睡觉, 你会怎么办?

学生A:搬家。

学生B:我可以睡觉, 没关系。

教师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商量、请求或者抱怨, 但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更倾向于简单的回答。从交际效果上来说无可厚非, 然而从提高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上来说, 则无益处。因此,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词汇在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课型上来说, 口语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目前, 口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重视生词、语法讲解而忽略学生的表达能力的现象, 教师上课并不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出发点。

从课程阶段来说, 中级口语课区别于初级、高级口语课的教学侧重在什么地方呢?陈贤纯认为中级是词语强化阶段, 提出对中级阶段词汇按语义场进行分类, 分三个循环进行集中强化。[2]徐子亮提出词汇学习分为词语的识记、保持、再认三个环节, 对词语可以按词性、功能、意义进行分类。[3]

桂诗春认为口语表达的过程也是语言产生的心理过程, 她将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话语计划阶段, 即“说话人根据自己的意图或者交际双方的需求计划自己说话的内容 (思想) 。”[4]第二, 话语构建阶段, 要从记忆库的心理词汇中选择合适的词, 再按照语法规则将这些词语进行组合排列, 形成有意义的词组或句子;第三, 执行阶段, 即口语表达。可以看出, 口语表达的关键在于记忆库中存在大量的心理词汇和用来将词汇组成句子的语言成分。

因此, 增加词汇的有效输入是中级口语教学的重点, 增大词汇量, 加大中介语在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词汇成句、成段表达的能力打基础。

二、从心理词汇角度进行词汇教学

如何提高词汇的有效输入呢?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语言形式, 忽视语言学习者接受的心理机制, 造成学生学会了词却无法说出得体的句子。因此, 词汇教学应符合人的心理机制。

目前,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词汇零散分布在课文中, 在课文后面附有一对一的解释, 在书后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汇表, 这样的词汇呈现方式方便检索, 但不利于掌握。有研究表明:一对一的生词表并不能促进词汇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 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生词进行猜测的机会, 降低词汇编码过程的加工水平, 削弱学习者对生词及其共现搭配的注意, 从而导致学习者词块能力的低下。[5]

《中级汉语口语 (第二版) 》 (刘德联、赵晓雨, 67-70) 第八课《我在校外租了房子》中有27个生词, 排列顺序是按照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这样方便查找, 但是词汇与词汇之间没有联系, 不容易让学生记忆。

心理词汇理论认为, 心理词库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大脑中所有关于词形、词义及其用法的一个巨大的仓库。张萍提出语心理词库构建与词汇习得发展过程一致, 即从音义匹配到句法知识扩展再到语义网络构建。[6]即词汇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呈现应以意义为联结点。

传统的按照义类进行词汇分类, 如:家具有桌子、椅子、衣柜。这样分类的好处在于很快理解词义, 但是会有一个问题, 桌子和衣柜其本身并没有什么联系。如果我们将词汇放置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 词与词之间很快就建立了联系, 并且这种联系建立在心理认知基础上, 比较稳固。

我们可以把房间当成一个封闭系统, 把涉及房间的所有词作为这个系统的组成单位, 我们可以联想到房间、厨房、客厅、卧室、洗手间、卫生间、暖气、空调、电脑。厨房中有冰箱、煤气灶、电磁炉、水龙头, 卧室有床、衣柜, 洗手间有马桶、浴盆、喷头等。所以,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词汇教学:

教师: (展示一组房间照片, 指着房间的布局、房间的陈设进行词汇教学)

房间有哪些?

学生:卧室、厨房、洗手间、客厅。

教师:卧室中有什么?

学生:床、衣柜、空调……

教师:厨房里有什么?

……

从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生词, 接下来要通过不断的练习, 让学生会用这些词:

教师:大卫, 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房间吗?

大卫:我的房间有床、电视、电脑、桌子。

教师:大卫, 在学校住好吗?跟你的家比。

大卫:不好。太小了, 没有厨房, 没有客厅。

教师:大卫的宿舍有一张床、有电视, 大卫觉得宿舍太小了, 住家里比住宿舍好。对不对?

学生:对。

……

练习了这些词以后,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学习, 而词汇也不限制于房间这个封闭系统:

教师:如果不喜欢住宿舍, 可以到外面租房。你们会租什么样的房子?

学生:能上网、有电视、便宜……

学生:到学校近。

教师:对, 我们要考虑位置和交通, 如果想便宜一些, 可以两个人一起租, 叫合租。还有别的吗?

学生:附近要有买东西的地方。

教师:对, 周围要有超市、商场

……

接下来, 再找两三个租房信息, 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择租房并说出原因。重复词汇的同时进行成句、成段表达。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联想, 词汇从学生心理认知机制出发, 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词汇到主动地思考。学生在进入房间后, 随时都会遇见用词的机会, 即提高了识别记忆词汇的能力。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词汇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中重要性的分析及用心理词汇进行词汇教学的尝试, 为词汇教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对外汉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中级口语教学重点是词汇教学, 将词汇建立在学生的心理认知机制上, 将词汇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并进行反复练习, 可以提高学生词汇量和成段表达能力。

关键词:中级口语,交际能力,心理词汇

参考文献

[1]吴中伟.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8:2-3.[1]吴中伟.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8:2-3.

[2]陈贤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世界汉语教学, 1999 (4) .[2]陈贤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世界汉语教学, 1999 (4) .

[3]徐子亮.论词语的积累.汉语学习, 1997 (4) :46-49.[3]徐子亮.论词语的积累.汉语学习, 1997 (4) :46-49.

[4]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415.[4]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415.

[5]段士平.从词块能力看词汇深度习得中的“高原现象”.国外外语教学, 2007, 11 (4) :27-32.[5]段士平.从词块能力看词汇深度习得中的“高原现象”.国外外语教学, 2007, 11 (4) :27-32.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案 篇4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A、B班,其中A班共16名学生,B班18名学生。

学生汉语水平:初级、中级水平学生参半,初级水平的学生大都是中途转来的,有的学过一年、两年的汉语,有的为零基础;中级水平者大都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学汉语,能够和老师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交流。

教学内容:《学汉语情景会话》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学汉语情景会话》是由黄妙轩、胜利等人主编的一本主要针对于蒙古国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教材。全书按话题内容分成15个单元,共50课,内容排列由简到难,由日常基本会话到汉语文化知识介绍,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编排是非常适合蒙古学生使用的,不仅能够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也可以让他们感受丰富的汉语文化,达到愉快地学习并掌握汉语。

第十六课 买电器

(一对儿情侣买电器)

女:咱们今天先买什么电器呀,洗衣机还是电冰箱? 男:还是买电视吧,世界杯就要开始了。售货员:你们要买电视吗? 女:这台37英寸的多少钱? 售货员:一万两千八百元。女:太贵了!

男:看一个便宜的吧。

售货员:34英寸的便宜一些,九千三百元。女:这个价位还行,你觉得呢?

男:我觉得价格还可以,但是样式一般。

售货员:这一台您觉得怎么样?这是今年的新款,售价九千八百元。

男:我觉得这台比那台好,就买这台,好吗? 女:行,听你的。男:能用信用卡吗?

售货员:能,请到收银台刷卡。

教案

第三单元 购物·买电器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中的新词语和新句型

2、了解汉语数字和蒙语数字读法之间的区别

3、掌握对话中的口语语法

4、可以模仿课文自编购物对话,或者根据模拟情境实现买/卖东西的目的

教学重点:

1、本课中的词汇和句型

2、“A还是B”的用法

3、“太+形容词+了”的意义和用法

4、汉语中描述价格的数字读法

5、认识常见的家用电器 教学难点:

1、选择疑问句的用法和意义

2、“用+名词”的用法和意义 教学方法:互动法,游戏法,任务法

教学用具:词语卡片、彩色粉笔、家电图片、人民币 教学时数:3个课时(120分钟)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点名检查出勤情况

二、新课导入及教学:

1、问题导入:

老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在中国读书,想去商店买一台电脑,你会和卖电脑的人说什么呢?

学生:会,我们学了今天的就会了!

老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在中国买东西需要说什么。

2、处理生词:(1)电器:名词

常见的家用电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电冰箱、空调、电风扇、电暖气、抽油烟机、电炉子

电器的量词:台

一台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空调/电风扇/电暖气/抽油烟机/电炉子

(2)售货员:名词

售:卖

拓展:售票员

(3)情侣:名词 量词:一对儿情侣(“一对儿”表示两个)(4)先:副词 后面加动词 例:我先写作业再出去玩儿。

(5)还是:连词 A还是B?(注:A和B必须是一样的成分)例:你喜欢跑步还是打篮球?

你喝果汁还是喝咖啡?

(6)就要:副词,表示情况马上要发生 例:(下个星期放假)我们就要放假了。

(还有五分钟下课)快要下课了。

(7)世界杯:名词,很多国家的足球运动员在一个国家进行足球比赛。

(8)英寸:名词(9)万:数词

(10)太+形容词+了:表示达到或超过需要的程度。

三、课堂活动:

记忆词语:大小声读词语

老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读,把本课中的词语贴在黑板上,老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读,老师小声读,学生大声读,违规者原地跳一下。

四、总结和布置作业:记忆本课中的词语,熟读课文,搜集家用电器的简笔画图片,或者自己画家用电器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点名检查出勤情况

二、复习检查:听写上节课的词语,检查课文朗读的情况

三、新课教学:

1、词语:

(1)贵:形容词 反义词:便宜

(2)价位:名词 价位高/价位低/价位合理(大概的价钱)同义词:价格、价钱 例:这部手机的价格/价钱是多少?(3)样式:名词 同义词:款式 例:你想买什么样式/款式的手机?

苗苗穿的衣服是今年的新样式/款式。

(拓展:新款、旧款)(4)一般:形容词

例:(他的学习不好也不坏)他的学习一般。

(她长得不漂亮也不丑)她长得一般。(5)售价:名词 商品的价钱 例:这台电视售价是多少?

售价很高/很低(6)用:动词

例:老师用红色的笔批改作业。

我们用蓝色的笔写字。

我经常和哥哥用汉语说话。(7)信用卡:名词

量词:一张信用卡 动词:刷信用卡(刷卡)<动作示范>(8)收银台:名词

2、课文朗读和讲解:

(1)朗读:老师常速朗读一遍,慢速领读一遍并纠音。(2)讲解:课文领读完之后,询问以下几个简单问题: A、有几个人在对话?分别是谁?(一对儿情侣、一位售货员)B、买东西的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他们是情侣)C、这对儿情侣要买什么?(一台电视机)

D、他们买的电视机是多少价位的?(九千八百元)E、这对儿情侣是付的现金吗?(不是,他们刷的信用卡)

3、购物常用句型: 您需要点什么?

我想买一台/一部/一件„„

您觉得这台/这部/这件„„怎么样?这是今年的新款。这台/这部/这件„„多少钱? 能便宜点儿吗?/能打折吗? 不能,这是最低价了。

好吧,就要这台/这部/这件„„了,请帮我包起来。

四、课堂活动

练习词语和句型。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一组为买电器的顾客,一组为卖电器的售货员,让他们自己想一想自己的角色应该说什么。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记忆本课中的词语和句型,背诵对话。准备自编自演买电器的会话。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点名检查出勤情况

二、复习检查:检查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和句型,以及课文朗读背诵情况

三、学生对话展示:

请分好组的学生展示对话,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打分,分数最高的小组获得笑脸奖励。最后对于学生的表现情况予以点评和反馈。

四、课堂总结和作业:总结购买东西时需要用到的词语和句型,预习新课《邀请·参加婚礼》

中级口语 篇5

关键词:留学生,生活调查,对外汉语,教材

1. 前言

2013年8月8日, 省教育厅发布了《2012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年度报告》, 2010年至2012年, 外国留学生数逐年递增;目前, 全省33所高校拥有留学生。

“一所高校的国际化水平是综合因素决定的, 而非单一指标。”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顾建民介绍说, 在12项指标中, 有3个权重比较大的指标, 包括外国留学生百分比, 外派交换生、交流生百分比, 专任教师访学三个月以上人员百分比, 各约占13%, 而其他9项指标各约占7%。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2010年至2012年, 浙江高校新增留学生呈逐年递增态势。仅2012年, 浙江省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共计17549人。

浙江省高校的长期留学生仍然以语言类留学生为主。学历留学生逐年增加, 近三年学历留学生的增幅都在20%左右。攻读学历的留学生以本科为主。另外, 外国留学生来中国读书, 普遍选择汉语言文学、中医、国际贸易等专业。

据介绍, 在浙江省82所普通高校 (独立学院除外) 中, 33所拥有留学生, 包括19所硕博授权高校、10所其他本科院校和4所高职高专院校。

由此可见本课题的必要性, 杭州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大步迈进, 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因此, 编写一本适合在杭高校留学生的汉语口语教材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 它有助于杭州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从而促进科学、人文、经济等等方面的发展, 对于提高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教材内容方面改编建议

2.1 教材编写“句本位”

白乐桑曾明确指出大部分汉语教材没有抓住汉语教学中的根本问题, 即“字本位”。正是汉语教材忽略汉语“字”的教学设计使得汉语教学处于危机状态:“无论在语言学和教学理论方面, 在教材的编写原则方面甚至在课程设置方面, 不承认中国文字的特殊性以及不正确处理中国文字和语言特有的关系, 正是汉语教学危机的根源。”

因此,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应更关注“字本位”的根本, 注重我国文字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让教材更加通顺, 符合逻辑。

但是作为口语教材, 需要更加注重交际性和实用性, 需要将练习方式变“词本位”为“句本位”, 将重点放在情景会话上。要求教会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说出恰当的话语。

2.2 中外合作, 减少误差

杨小彬指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外合作不够”, “我们的教材编辑者汉语本位思想比较多一些, 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本质认识上有待提升。汉语国际推广的根本目的绝不是向其他国家输出汉语、推销中国文化, 汉语推广战略实质上是促进汉语言的传播, 满足世界了解中国、渴望与中国交流的巨大需求。

2010年,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孔子学院的发展情况”专题采访中, 许琳再次重申, 教材经过市场检验才是根本, 教师要脱离本体, 要贴近外国人的思想、贴近外国人的习惯、贴近外国人的生活来编教材, 组织教学因此,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应该让外国学者参与进来, 尽量减少在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 同时又能够更有正对性的编写教材, 减少学习者的语言偏误。

2.3 课文配套媒体教材, 体现“数字化”

翟汛指出现有教材无法满足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资源的巨量需求。现有的教学资源存在五个突出问题, 其中就有“载体单一, 主要是纸制品, 缺乏数字化产品;表现形式和手段落后, 运用现代化手段不多, 生动性、趣味性欠缺”等问题。

当今影视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 我们的教材也应该随着网络的发展, 适时地推出数字化的教程, 推动电子书的发展。以《快乐汉语》和《走遍美国》为例, 这一类的汉语教学视频比较生动有趣, 所反映的内容也大多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 因此学习者在看视频的同时有能够学到知识。汉语学习大多数是以纸质书籍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这样的教学难免会有些乏味, 因此, 我们的汉语教材可以扩大种类, 不仅仅是纸质书, 也可用电子书、视频等, 使汉语成为留学生的一种乐趣, 一种习惯。

3. 话题方面改编建议

3.1 话题要新颖多样

课文话题要新颖有趣。一群来自不同国家, 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们, 坐在一个完全脱离了中国人实际的场所中, 学习汉语, 这对不少人来说, 是一个十分艰巨而枯燥的事情。因此, 教材编写者应注重对学习者兴趣点的调查, 在了解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上, 安排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从而提高整部教材的趣味性。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关注的中心首先是“自我”, 然后是“他人”, 最后才是“社会”。话题选择深受其深层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学习者的话题兴趣与各自的民族文化、年龄、生活阅历、社会身份、当前需求及经济状况等诸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根据刘颂浩对留学生兴趣点的调查研究, 课文话题可以增加中国社会文化、留学日常生活、个人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而最不感兴趣的则是那些涉及个人隐私或要求学习者具有较丰富的相关知识、生活阅历及汉语词汇才能进行表达的话题。

注重课文话题的多样性。从学习者的角度看,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有差异的, 也是多方面的, 即使是有相同相近学习目标的学习者, 他们对同一本教材, 同一篇课文的感受和看法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差别。因此, 我们选择话题要广泛, 而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 相同的内容不能过多的重复, 不仅要关注中国人眼中的热点问题, 还要关注外国人眼中的热点问题, 不仅要包括外国学生在中国的饮食起居, 还要包括能引起学生留学中国所遇到的文化冲突, 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多元化的要求。课文的话题要有大有小, 小到西湖、片儿川、许仙白娘子传奇, 大到伦理道德、男女平等、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国际局势等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世界性话题, 使学生一接触就发生浓厚的兴趣。课文话题的选择应该多考虑人们的文化同感, 只有全人类共同的理想, 共同关注的问题, 人类共同追求的真善美, 才能在学习汉语时感受到人文性, 从而使汉语走向国际社会。

3.2 课文话题可呈螺旋式编排

交际法主张的螺旋式安排, 也叫圆周式安排。即将话题和句型结构根据交际需要并适当照顾难易度分成几个圈, 每圈都将主要话题和句型结构出现一遍, 而圈与圈之间又逐步加深难易程度, 呈螺旋式上升或同心圆扩大之势。刘珣先生认为, 螺旋式安排应是今后教材编写的主要方法。这样的安排既能使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接触较多的话题, 便于及早地运用和交际, 又能使同一话题和结构多次出现, 反复巩固和加深, 符合认知规律和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因此, 在教材话题的编排上, 不能无规律可循, 不能关于同一话题的课文连着有几篇, 不能有一册完全没有世界性话题, 有一册又专门有好几篇课文谈论世界性话题, 这样的课文编排, 话题的重现率自然也就难以保证了。话题的编排中, 我们要考虑到整体的纵横关系和难易程度, 整部教材的课文话题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在不同阶段循环再现, 展开的深度依据学生的水平循序渐进, 使其话题内容呈螺旋式编排,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整个教程中得到必要的反复。

3.3 话题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

话题要与时俱进, 尽量贴近留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在梁湘如和盖珺主编《短期汉语听说教程 (下册) 》中, 有《买磁卡打电话》这一课, 而在当下, 极少有留学生还用磁卡打电话的, 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用手机打电话。通过访问一些留学生, 我们了解到, 留学生一般都有两个手机, 一个是学校出面统一办理套餐的。另一个则是留学生与不在中国的父母联系使用的, 而这个号码需要留学生自己办理。通过调查, 我们了解到, 留学生在办理这一号码的过程中, 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 可以把《买磁卡打电话》这一课改编成《办理号码打电话》。

将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新鲜事物有关的知识收入到课本中来, 编写口语教材时, 应该有“超前”意识, 如此才能延长口语教材的寿命。因此, 我们要对在杭高校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调查, 多选用一些与留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 例如他们困扰或者关心的问题、平时喜欢聊的话题, 如杭州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传说以及著名的小吃等。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日常交际能力, 也能照顾到他们的情感体验, 产生共鸣。庞继贤等做的有关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实证研究也表明, 话题的内容与学生的经历贴近, 在课堂上就会到学生的欢迎, 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参考文献

[1]杨小彬.《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成就与问题》.

[2]余千华, 樊葳葳, 陈琴.《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及其与对外汉语教材话题匹配情况调查研究》.

[3]周丹.《浅析对外汉语教材&lt;走进中国&gt;中级本》.

[4]李亚丽.《对外汉语中级教材课文话题分析》.

[5]周怡君.《汉语语气结构初探——基于两本对外汉语教材》.

[6]杨鹤澜.《谈对外汉语教师对口语教材的二次开发——以中级汉语口语教学为例》.

[7]李亚丽.《对外汉语中级教材课文话题分析》.

[8]余千华.《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及其与对外汉语教材话题匹配情况调查研究》.

上一篇:散文教学新思路下一篇:电力计量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