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测量教案

2024-07-16

科学测量教案(共14篇)

科学测量教案 篇1

科学《测量水温》教案

第一部分:聚焦问题

.活动:观察桌子上的水有什么不同?

2.介绍(ppt图片):不同温度的水有不同的作用。

3.根据介绍,请你们选择,几号杯的水适合做哪些事情?

4.提问:大家的选择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怎样解决呢?

第二部分:探究新知:学习使用温度计

一、选择温度计

(出示三种温度计图片)谈话:这里有几种温度计,那么你会选哪一种呢?

讲解:一般说来,水的温度在0—100摄氏度,所以要选择测量范围大于0—100摄氏度的实验室温度计。

二、学习使用温度计

.提问: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呢?

学生发言

提示:上学期学习过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是怎样做的?

总结:温度计的结构和方法

2.测量水温和测量气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

总结:相同点:①检查温度计②等液柱平稳了再读数③视线要与刻度相平

不同点:①温度计液泡完全浸没在水中②不能碰杯壁杯底③在水中读数

3.提问: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4.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示范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老师针对一点错误进行讲解,再一次规范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强调一下双手紧握温度计上端,双肘支撑在桌面上稳当)

5.小组分工

提示:有四杯水要测量,还要记录水温,怎样分工?

(预设:有学生提出,水温已经变了,可以回答:可以根据测量时的水温重新推测。)

6.学生实验

①领温度计(每组安排了一个坏的温度计,作为检测)

②分组开始测量

③进行判断,哪杯水适合做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评价学生的表现。

学生汇报

7.提问:为什么这一次大家的测量结果如此一致?

第三部分:拓展认识

Ppt介绍恒温热奶器,55度杯、恒温泡脚盆等与水温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鼓励学生发明一个能够提示温度的恒温水杯。

科学测量教案 篇2

一、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1) 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 (离均差) 的平均数, 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因此, 标准差也是一种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 标准差未必相同。例如, A、B两组各有6位学生参加同一次语文测验, A组的分数为95、85、75、65、55、45, B组的分数为73、72、71、69、68、67。这两组的平均数都是70, 但A组的标准差为17.08分, B组的标准差为2.16分, 说明A组学生之间的差距要比B组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得多。

(2) 标准差如果大, 意味着分化也大, 标准差小;意味着整体性较好, 比较容易统一教学。标准差在某一意义上指示着教学的努力方向。

(3) 简单来说, 标准差是一组数值自平均值分散开来的程度的一种测量观念。一个较大的标准差, 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 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二、区分效度 (differential va-lidity)

(1) 区分效度是检验测验构想效度的方法之一。检验一个测验的构想效度, 要检验两个假设:一是与测验相同特质的测验分数应该有较高的相关。二是测量不同特质的测验分数间应有较低的相关, 如数学能力测验与语文能力测验应该相关较低。第二假设检验的就是区分效度。

(2) 题目的设定就存在着区分效度, 区分效度高的和区分效度低的都应当出现, 这也是反映学生在一些科目中的偏差情况。

三、信度

(1) 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随机误差越大, 信度越低。因此, 信度可以视为测试结果受随机误差影响的程度。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 不影响信度。每一个测试的实得分数 (X) 总是由真分数 (T) 和误差 (E) 两部分构成, 用公式表示如下:X=T+E如果我们讨论一组测验分数的特性时, 可用方差代表具体分数, 得到公式:

公式中, 譓2 (x) 是实得分数的方差, 譓2 (t) 是真分数的方差, 譓2 (e) 是误差的方差。

在测量理论中, 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中方差 (实得方差) 的比率。即:

由于真分数的方差是无法统计的, 因此转化为:

因此, 信度也可以看做是总方差中非测量误差的方差所占的比例。

(2) 大部分情况下, 信度是以信度系数为指标, 它是一种相关系数。常常是同一被试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 理论上说就是真分数方差与实得分数方差的比值, 公式为:

公式中^r2 (xt) 是真分数标准差与实得分数标准差的比值, 称作信度系数, 公式为:

可见信度指数的平方就是信度系数。

信度系数仅表示一组测量的实得分数与真分数的符合程度, 但并没有直接指出个人测验分数的变异量。我们可以用一组被试两次测量结果来代替对同一个人的反复测试, 于是有了信度的另一个指标, 公式为:

公式中SE为测量的标准误, S (x) 是所得分数的标准差, r (xx) 为测验的信度系数, 从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测量的标准误与信度之间有互为消长的关系:信度越高, 标准误越小, 信度越低, 标准误越大。理论上说, 只有测验难度为50%时, 才能使测验分数分布范围最大, 求得的信度也最高。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 四择一测, 应为0.74。

(3) 标准差大, 离散程度大, 学生的差距也大, 考题中偏难的题, 对差的学生而言信度就小, 偏易的题对好的学生而言信度也小, 整张试卷的测试科学性就差, 对教学的科学指向也就偏离了有效的意义, 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就意义不大。如何使教学过程的测试更有意义呢?显然, 在大致同一层次的学生使用标准差小的试卷, 测试的信度就高, 更能使教者与学者都能从中找出学习的问题所在, 更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与学习的进展。

(4) 在标准差大的一组学生中, 继续使用标准差大的测试题测量, 那么试卷的区分效度更低, 标准差就更大了, 教学的方向就更背离了教学的原点, 更偏离了最近教育区的理论观点。

从基本的教育教学科学测量方法上, 我们看到科学测量的重要意义。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得以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得以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从知识的层次上看, 有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样的梯度, 这些层次在实际学习中呈现出双倒三角形的关系, 也就是说, 在学习中记忆的气力下得越大, 创造的实施就越小。对不同的学科, 对文理分科, 显然这些层次要求是不一样的, 但是不管什么学科, 记忆都是低层次的学习, 记忆的目的也是为了向高层次的转化, 而过多的考试, 简单的考试分析, 就加重了学习向高层次发展的背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谁也不愿意看到我们的学生经过我们的教育, 结果本领不大, 往往所学的只有考试能通过, 在实际中不会理解、不会应用、不会分析、不会变通, 学生所学的一经考试后, 全都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教师。

考试分析如果不具科学性, 必然会产生一种误导。比如对实验班、平行班共同使用一份测试卷, 教师就会以为实验班如何如何好, 平行班如何如何差, 就不能找出不同班型各自存在的问题, 也就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考试分析如果不具科学性, 对一些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打击, 并且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上也是有失公平的。

科学测量教案 篇3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例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设置了如下两个电路图(图1),你赞同哪一个?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TP5CW103。TIF,BP#]

分析笔者设计这道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对伏安法测电阻原理是否掌握,从理论上讲两个电路设计都可以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但是甲的设计仅能测出一组数据,由于实验的偶然性,会产生很大误差。乙的设计可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制流作用来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笔者设计这道题目更主要的是想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方法,理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够减小实验中的误差,使结果更精确。因为在我们中学科学中,有很多的实验都涉及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问题,如长度的测量、密度的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摆的等时性、求平均速度等都要用到“多次测量”来减小误差。

2控制变量的“多次测量”寻找规律,排除偶然性

初中科学的电学部分主要学习的是两种电路、三个电学物理量(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为了得出科学结论,防止以偏概全、找出在不同条件下的普遍规律,往往要保持某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二个量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控制变量思想,在许多的电学实验中就要进行“多次测量”。例如,下面就是笔者在初[HJ1。5mm]三统练考试中改编的一道电学试题。

例2同学们在学习了“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后,爱动脑筋的小柯猜想:“电功率跟电阻之间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于是,他向老师借了一些定值电阻和其他相关器材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表1、表2所示。

(1)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是[CD#3]。

(2)该实验中主要应用了[CD#3]的科学方法,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CD#3]。

(3)应用:根据表2中的数据得出的规律推断,在常用的家用电器中,电热水壶的电阻[CD#3](选填“大于”或“小于”)电热毯电阻。

分析电压U、电流I、电阻R都是影响电功率大小的因素,初中电学部分一般只研究电功率大小与电压U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电功率大小与电阻的关系(P=I2R或P=U2/R)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才能成立。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就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观察现象,找出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这类实验在电学部分体现较多,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这类实验中的“多次测量”的目的并不是求平均值,而是为了寻找规律,排除偶然性。现有教材中类似的控制变量的“多次测量”实验也很多,如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等。教师在进行实验时,要不断的向学生灌输这种科学方法,对学生正确进行实验设计和正确得出实验结论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需要的。

3“多次测量”的电功率能否取平均值

例3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如图2所示的电路分别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中电源电压为4。5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 V。

[TP5CW104。TIF,BP#]

(1)甲同学在实验中为了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改变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得到三组数据,如表3。

(2)乙同学实验时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3。8 V。于是他做了3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认为电压表示数最接近3。8 V。相关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见表4。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谁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合理的?[CD#3]。

分析关于测量电功率实验中的“多次测量”,关键要明确的是,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对于某一个用电器来讲,随着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时,灯两端电压在变,实际功率在变,但它的额定功率是不变的。甲同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算出的功率不是额定功率,是没有意义的。乙同学为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三次实验都是在额定电压下,测得的额定电功率,然后求其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很明显,乙同学的实验思路和方法都是正确的。“多次测量”的电功率能否取平均值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思路来确定。

4根据实验目的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多次测量”

例4在“探究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甲:电功率跟电压有关,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

乙: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老师设计了如下四种电路图,小柯同学为了验证猜想甲,他应该选择的电路图是

[TP5CW105。TIF,BP#]

分析笔者所设计的这道题目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的目的去设计实验,实验设计的思想应该是操作简单、方便,实验现象明显。这是一个定性实验,不需要多次测量。如利用紫色无蕊检验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水的酸碱性,一次实验就够,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需要“多次测量”。因此,这道题目A选项是最佳答案。

科学测量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等。

2.记录表:标明测量物体、测量工具与数据。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自己的身高、体重引出课题,知道测量要借助于工具。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多高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自己有多重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要想知道身高、体重(要想测量)就得借助工具。

2.请幼儿以组为单位测量桌子长度,初步探索自然测量的基本方法。

(1)请幼儿讨论,除了尺子还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如;小棍、绳子、手掌、脚步、书本等。(可为幼儿提供幼儿学习资源开拓幼儿思路)

师:要是想要知道桌子有多长?咱们可以怎么办?(尺子量)

师:除了用尺子,还可以用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用绳、小棒、铅笔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师:孩子们,我在每一组投放了一份测量工具,请你们商量一下,一名幼儿记录,其他的孩子选择工具进行测量桌子。

教师提醒幼儿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都要记录好,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3)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测量方法,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师:哪位小朋友想来为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测量的?

师:你们觉得哪位小朋友的的测量结果准确?

3.教师示范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引导幼儿掌握其中要领。

(1)重点请(运用首尾相接的)幼儿演示测量过程,(banzhuren)讨论:为什么量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个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个点开始继续测量?

(2)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强调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如:用小棒测量时,小棒的首和尾要相接,不能有空,沿直线测量,记住总数。

用绳子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做上标记。

4.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运用正确方法进行二次测量。

对运用不同测量工具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分布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越小)分步测量的次数越多。

教学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科学测量教案 篇5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收集装液体的容器(各种药瓶、饮料瓶)。

2.教学器材:烧杯、水、量筒或量杯、不规则形状的小固体、细线。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新课引入

2.体积的定义及单位

3.体积的测量

4.小结巩固

布置作业

1.思考并回答。

2.举例根据自己所带的装液体的容器的容积值并回答,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毫升和升。

3.分析解决办法,并表述观察并表述观察结果。

动手实验,汇报数据。

分析、讨论、表述总结

总结利用排水法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自己归纳。

1.设问:小石块的体积如何测量?。

2.讲解: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指出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提出问题:怎样测量出物体的体积?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想到用有刻度的容器,引导学生总结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

设问:能否用量筒或量杯测较小体积的固体?

引导总结。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设问:有一个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如何测量?

二、新课教学

1.体积的定义及单位

教师讲解: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学生观察:根据自己所带的盛纳液体的容器的容积值,回答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毫升和升。

及换算关系。

教师指出:体积的国际单位是立方米,1立方米的体积大小既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的大小。比立方米小的常用体积单位还有立方厘米等。常用单位的具体换算关系如下:

1立方米=1000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6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学生练习:

500毫升=()立方厘米 1.25升=()毫升

355毫升=()升=()立方米

2.体积的测量

提出问题1:怎样测量出物体的体积?结合上节课长度的测量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找到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解决办法,并表述

提出问题2: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想到用有刻度的容器,引出量筒和量杯。

类比观察刻度尺,让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完成教材P150过程3的内容。

学生:利用图1-29,让学生总结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3:能否用量筒或量杯测较小体积的固体?

学生:分析解决办法,并表述观察并表述观察结果。

教师:对同学的讲解进行评价,组织同学得到一个统一的方法,并由同学具体进行表述。

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150过程4、5的内容。

教师:引导同学解决P150中的讨论。

三、复习小结

1.小结巩固: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内容见板书)。

2.布置作业:P135、6、7

板书设计

1.5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二)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2.国际统一的体积单位:立方米

3.测量物体的体积

规则形状的固体或气体的体积――利用体积公式计算

液体的体积――利用量筒或量杯(观察、读数、记录结果)

不规则形状的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教案点评:

科学测量教案 篇6

主备人:

组长签字: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过程与方法:

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

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纸带、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

教师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需要指出用手测量时,每人手的长度不同,导致我们的结果不同,无法真实反映桌子的高度。

2.继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二、聚焦

1.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2.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使用常见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桌子的长度和书的长度。

三、活动探索 1.物体的选择。

出示可供选择的测量物(即测量单位的物体):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方体,提 问:“你们小组会选哪两种物体来测量?”

2.测量桌子和书。

(1)教师要先提醒学生测量注意事项:确定起点和终点;每一个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 一条直线摆放;可以利用第3课的测量纸带测量桌子的高度。

(2)分发材料。

(3)巡视,提醒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写上名字和日期;留意终点和起点;每一个测量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

(4)还需指导学生解决不是一个测量单位时的读数问题。

3.汇报测量结果(也可让学生汇报数据由教师填写)。

四、研讨

1.提示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2.讨论:“我们的测量结果有哪些不同?”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3.讨论: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

引导学生对比纸带正面和反面用物体测量与用手测量的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可能的观点有:物体的长度不变,用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用同一种物体测量,结果基本相同,与用手测量相比,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手的长度不同,手的长度不同,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作业布置:完成活动手册。板书设计: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统一起点 终点

测量需要统一标准

科学测量教案 篇7

一、米勒模型的测度问题

模型的体系与问题:

第一,科学素养的三维结构问题。米勒将科学研究过程、基本科学概念和科学政策问题作为模型的基础架构,从而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即阅读报刊所需的科学术语的基本语汇;对科学调研的过程和性质的理解;对科学技术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所产生影响的认识和了解。

米勒探索出科学素养的三个层面后,通过统计资料计算科学语汇与科学过程间的相关性,发现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为立体的三个维度。在第一个维度的测量上,主要参考基本语汇;在科学过程维度上,考虑科学素养测量的目的,或者说测量公众对于科学家所使用的“科学”的理解。

第二,测量标准是模糊的。在测量问卷的设计上,较多采用开放式和易于统计量化的问题(如对某个科学概念的理解,答案有a很了解,b一般理解,c几乎不理解,d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述一下这个概念),主要采用项目反应理论测算各个题项的难度、受试者的回答倾向或正确率来建立各维度题项的比重,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能跨国使用的评分标准。

这种设定和测量近似李克特量表的方法,但是李克特量表主要反映受试者对某一主题的主观态度,这与我们要测量的三个维度并没有因果关系。这一个问题既是三个维度的浓缩,同时也分别在三个维度上进行测量。如果凭“一般理解”“几乎不理解”等主观性描述,只能反映公众的理解程度,无法说明在三个维度上公众真实的科学素养水平。

第三,适用性问题。米勒模型推广的初期,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而在中后期,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纷纷引进,得出的结果与实际不符,或偏离原来的体系。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强大,效仿发达国家采用该模型,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却只能事与愿违。

二、新模型对公众科学素养测量的改进

(一)新模型的改进

1. 测量各维度的比重。

为了构建一种能适用于多种话语的普适性测量模型,我国研究人员测算了科学素养中各维度的不同比重。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使用一个小规模的专家样本调查,对各个维度进行等级评定和打分,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得出并测算各维度的比重。

研究选取80位专家主要来自科教和科普领域,如科学馆、科研机构和政府教育部门等,他们的意见更具有代表性,并针对性地发放了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9份。因而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实行测量时,各维度的比重测算依然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在测算完成后也就得出相应的结果。

2. 基于职业变化的对比式测量。

“职业变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职业领域的差别,如教育岗位与金融岗位;二是同一职业领域内的不同职业类型的差别,如医生、护士、技术员等。新模型通过不同职业间和相同职业内不同职业类型的比较,来掌握职业群体的科学素养水平,还有不同职业类型在科学知识体系方面的强项和不足。

研究选择传统中医职业作为受试群体,主要包括内科医生、制药人员、护理人员、中医教师等。考虑到职业类型内的差别,新模型进行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比较研究。其中,实验组对象主要来自广东中医院、广东高教中心、广东第二中医医院等,发放1500份问卷,收回1403份。控制组的受试对象主要从广东科学中心的到访人员中随机抽选,发放300份问卷,收回262份。

(二)新模型评比

1. 三个维度的结构比例问题。

专家测量的结果无法指明模型和要素间的有机组成关系,也不能说明三个维度间的结构问题。我国研究人员进行这项测量时,预设一个前提,即专家测量的结果能够代表维度间的结构关系,这一点目前还是模糊的,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并不完备。

2. 研究对象的问题。

其一,专家大多来自科学传播领域,他们对因数的评分与划分只是从各自领域出发的观点。比如在第一维度上,原子与质子对未来的意义、应用价值目前都还不得而知,那么对它的考核应该给予高分还是低分?其二,在实验对象的选择上,中医的职业化尚不健全,没有通行的行业规范与评价指标。而且控制组的研究对象选择在科教中心,这无异于米勒模型中所设置的最低限度的“门槛”,提前决定了受试对象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将社会上广大的人群,如农民、小商贩等排除在外。

三、结语

米勒模型把科学素养定义在有限范围内,它的高门槛使其无法准确测试出受试对象间的差异性,也无法测量不同情境下的测试效度,从而只能依靠统计数据来说明问题。这种研究范式放到社会科学领域常常忽略人的主体性因素,尤其是用“1+1=2”的认识来代替“1+1>2”的社会现实。L.贝塔朗菲已经指出,这种方法不适合用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实践等多变量情况。因而重点不在量化研究的方法,而是亟须在理论上对科学素养维度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Jon D.Miller.scientific literacy[J].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Daedalus,1983:29-48.

科学测量教案 篇8

有另类的科学家研究当人死去的一瞬间,身体重量会不会有变化,这位科学家制作了一个超级精准的称,并测试垂死的人,他一共测量了6个人,发现一个人死亡的一瞬间,体重丧失了21.26克,从此21克的理论就诞生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栾杰则认为这个结论不太科学,经过研究,他认为人的牛命只有1克。这1克的重量其实跟我们身体内存在的一种元素有关系,只要缺少了就会危及生命,那么,这致命的1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生命=1克

家住北京的张阿姨,身材偏胖,非常喜欢运动,所以坚持每天去跳广场舞,觉得跳廣场舞能让身体更健康,而且还能让自己瘦一点,所以即便最近两天吃坏了肚子,还足坚持去跳舞,但跳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觉得冷汗连连,身体也突然没有力气,全身发软,然后昏倒,送到医院出现心脏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张阿姨的死亡?

这是个真实的病例,导致张阿姨死亡的原因却是钾元素的缺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李缨表示,钾元素被称为生命第一要素,这种元素存在于我们的血液当中控制着我们心脏的跳动,而一旦缺少了,我们的心脏将无法正常跳动,导致死亡。张阿姨就是因为血液里钾丢失超过了三分之一所以导致了死亡。

缺钾的一般症状:无力、恶心、呕吐、腹胀、嗜睡

生活上造成我们钾流失的危险因素无处不在,1克是非常少的含量,我们随时都处在钾流失可能引发的死亡边缘,当你和死亡擦肩而过你可能都不会注意到。李缨谈道,当钾流失造成钾不足的时候会有一些表现,首先你会感觉到身体的无力,尤其是四肢发软,觉得使不上劲。因为钾流失会影响肌肉的张力,让肌肉没有力量,所以你会觉得胳膊腿发软,这种情况只是影响到四肢,如果进一步钾流失,就可能影响到心脏了,后果就是心衰、死亡。另外,钾流失会让胃肠肌肉收缩变得无力,胃肠无法正常消化,这就会造成恶心、腹胀。除了这样的症状以外,还自的人会出现嗜睡。“嗜睡”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缺钾症状,因为钾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维持神经的正常运转。当血液里缺少了钾,那么大脑的神经就会因为钾不足而出现停滞,这必然会带来恼部的疲劳感,进而以嗜睡表现出来。很多老年人发现自己总是想睡觉,别人可能一天就睡8小时,而有的老年人睡12个小时依然觉得困,这很可能是钾流失严重造成的,尤其到了夏季,缺钾会让你精力体力下降,而且耐热能力会下降,这样就加重了嗜睡。

钾流失的四大危险因素:

1.腹泻造成钾流失,松子酸奶黄金搭。

张阿姨在初始前因腹泻而频繁地上厕所,然而正是拉肚子这么一件通常被人们忽略的小事,却会出人命的大事。因为腹泻的时候排泄物当中的钾含量是平时含量的10-20倍,腹泻物中的钾含量之所以增多,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腹泻会使小肠吸收钾的能力减少,另一方面腹泻会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的醛固酮激素,这种激素物质会使结肠分泌更多的钾,这些钾会随着腹泻排出体外。如果你的腹泻超过一升就可能会引起低钾血症,所以如果你腹泻超过5次就要格外注意了,因为这样丢失的钾已经非常的多了,如果你不注意很可能会有牛命危险。

普通的腹泻一般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酸奶本身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对于调节肠道的菌群平衡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而且酸奶含有丰富的钾,一杯100克的酸奶,大约含有150毫克的钾,一次两瓶,对于腹泻造成的水分流失和钾流失能够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松了加酸奶则是一个黄金搭档,松子中的脂肪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很好的软化血管的作用;松子中的磷和锰含量丰富,对大脑和神经有补益作用,是学生和脑力劳动者的健脑佳品,对老年痴呆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不要吃多,尤其是老年人,保持在每天30克左右,也就是一勺的量就可以。

2.出汗造成钾流失,米汤及时补充钾。

张阿姨还有个特点,爱跳广场舞,其实她自己不知道,在跳广场舞的过程中钾正随着她的汗排出体外,这进一步减少了她身体里钾的含量。用一张图来说明,这件衣服上有一个从领口到下边的刻度,分别是15、30、45、60分钟,当我们出汗的时候一般都是从脖子往下流从而让衣服湿透,当运动达到15分钟的时候,你基本上已经丢失了0.1克的钾,运动45分钟将流失0.15克钾,而如果到了60这个标志的时候那么你基本已经丢失了0.2克的钾。

其实米含有丰富的钾,而钾元素很容易溶于水,利用这个特性,我们把米熬成很细的粥,米里面的钾元素就会溶解在水里面,然后我们让粥沉淀,只取上边的水放入冰箱,当运动完喝这样冰凉又爽滑的米汤,既补充了丢失的水分,又补充了丢失的钾。

3.排尿造成钾流失,尤其警惕高血糖。

排尿这种危险因素要比出汗丢钾隐蔽得多,口前我们国家有超过14亿人存在这样的危险,钾流失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排尿,肾脏对钾的排泄能力很强,而且比较迅速,在肾功能良好时,其排钾量与人体钾摄入量大致相等,80%的钾流失都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很多人又担心排尿既然会导致更多的钾流失,是不是要多喝水补充钾?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容易造成钾流失,喝水多意味着排尿多,而排尿多就会造成钾的流失。高血糖的人更容易通过尿液丢失钾,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的人体内激素均有异常升高,其中醛固酮的作用会让肾脏的排钾能力加强,而且糖尿病人群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锁钾的能力会变弱,这进一步造成了钾的流失。另外还有些利尿食物也会增加钾流失的危险,例如干海带(白霜)、四瓜、茶、冬瓜、莴笋等都是利尿食物,排尿的危险程度要远远超过出汗,它同样会导致钾的大量流失,尤其是高血糖的人,患低钾血症导致死亡的危险比普通人要高很多。

4.“重口味”造成钾流失,谨慎提防钠过量。

面包片、趣多多、椰了、可口可乐,实际上都是被大家忽略的“重口味”,因为它们含自共同的元素钠,而钠却是这些食物中导致人体血液中钾丢失的罪魁祸首。因为重口味,我们体内钠盐积聚过多,细胞渗透压就要变动,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整个血液的容量也就增多,从而使心脏负荷过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症状,钠过多还使血压升高,促使肾脏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

我们直在说高钠摄入,在现实生活中,钠并不全是以盐的形式存在,比如说芹菜,它本身就存在很高的钠,每100克芹菜含钠160毫克;还有一种比芹菜含钠量更高的蔬菜,那就是茼蒿,每100克含钠161毫克。但经常吃这样的蔬菜很容易导敛钠摄入过多,那么在炒制过程中就尽量不要放盐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钠的摄入。

如何有效补充钾:补钾必须先补镁

在钾进入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一种酶的介入才能完成,而组成这种酶的主要成分就是镁元素,所以如果我们身体缺少了镁元素,那么我们必然缺少钾元素。缺少镁会有一些外在表现,比如说很多人会发牛夜里睡眠时发生不自觉的腿部“抽筋”。这在医学上称作“抽搐病”,尤以夜里受凉为甚。除了夜里抽搐以外,还有些人缺少镁后会出现情绪不安、易激动这样的情况。恰好紫菜是含镁钾两种元素都非常高的食物,选择密度人、光泽亮、味清香的为最佳。

邓贞据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节目整理

科学测量教案 篇9

陈老师的这堂课闪光点较多,我认为较为突出的是以下两点:

一、把握理念,重教材处理。

陈老师的《用水测量时间》一课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由谈话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流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然后展开探究活动一:让学生经历三次积聚1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从三个数据的分析中深刻认识到流水确实具有等时性,感受到用流水确实可以测量时间!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探究活动二:连续测量积聚50、100、150毫升水各需要多少时间?从而认识到流水的速度会随水位高低不同而发生变化,要准确计时,必须保持水位高低始终一致。最后组织学生欣赏古人设计的水钟,感受古人的智慧的同时,激发学生去思考解决水流速度不恒定的难题,并用所学的知识去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钟(课外作业)。整节课的处理紧紧围绕学生来展开,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展开——结论的.得出,一气呵成。

二、关注探究,重思维发展。

这节课,陈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科学测量教案 篇10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3.用水测量时间

在本课试教中,主要有两点教学体会。

1.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性概念的思考。本课在活动设计中,对教材的两个活动做以下改进,一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在一个容器里,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建构起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的观念,反而是形成了水的运动是不等时的的观念。我的改进是:在容器里盛多于100毫升的相同水位的水,通过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的活动,这样,就比较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是根据100毫升的水推测和验证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时间,我们将测量点改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使数据更加直观,便于学生推测、计算和分析。在活动中,学生展开思维,并用实验验证,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滴。而古人克服了这些困难,发明了水钟。

体温的测量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类

(1)学生能够认识电子体温计的基本结构(2)学生能够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3)学生可以正确地测量体温 B类

(1)学生能够了解测量体温的方法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正确地测量体温 C类

(1)学生能够认识测量体温的工具

(3)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可以正确地测量体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与角色扮演两个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2)在测量体温的实践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地测量体温

教学难点 测量体温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消毒工具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提问,老师发现最近感冒发烧的同学比较多。请你们想一想,当你们感冒发热的时候会怎么办呢?学生回答

2、老师提问,那感冒了一般去哪里治疗呢?学生回答

3、老师提问,你们还记得医院里的医生阿姨首先会给你们做什么检查吗?

指名回答,回答完毕后出示测量体温的图片,引出课题《体温的测量》,板书课题

二、学习测量体温

1、出示电子体温计,进行介绍(1)老师进行讲解,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测量体温,常用的体温计有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今天我们介绍的是电子体温计,它更便于操作。

(2)老师讲解,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电子体温计的基本结构,出示电子体温计的大图,依次介绍感温头、显示屏、开关按键、电池盖四个结构

2、测量方式

(1)老师提问,你们平时是把体温计放在哪个部位的?

学生回答

(2)老师讲解,对了,平时我们是放在口腔里和腋窝里测量体温的,今天老师着重介绍腋窝体温的测量方法,口腔测量我们可以以后在医务室进行讲解和练习。那么腋窝是在哪里呢?学生回答。师:嗯,腋窝就是我们俗称的胳肢窝。

3、介绍人体体温的数值

(1)老师讲解,在腋窝这个部位测量的体温我们叫做腋温。老师提问,你们知道体温的正常值吗?

学生回答

(2)老师讲解,现在我们来学习腋温的正常值,人体正常的体温是36至37度之间。如果高于37度,就说明发热了。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将正常值的范围用红色粉笔标注(可以齐读一下)

(3)老师提问,今天有两个小朋友也感冒了,他们刚刚也测量了体温,我请同学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发烧(出示两组图片,让学生辨别)(4)老师讲解,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如何测量测量腋温,总共分为7个步骤,出示PPT,依次讲解 A用酒精消毒感温头 B按开关按键

C当出现“LO℃”标志时,将感温头放入腋下,夹紧 D等待滴声,滴声响后再放一到两分钟 E读出数值

F将数值与正常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发热 G再次用酒精消毒感温头,妥善放置

(5)再次巩固,这七个步骤都记住了吗?我们再来回忆一下

4、小组练习

(1)现在,我们来进行小组练习,每个组老师先选择一个同学来进行操作,你们可以对照这七个步骤开进行练习(发放七个步骤的纸张),每完成一项操作就打个勾,其他同学可以在旁边协助他们完成,看看他们有没有漏掉哪一步。老师在下面巡回指导。

(2)老师让两个同学报所测体温的数值,其他同学回答体温是否正常。

三、创设情境

(1)老师提问,同学们,如果你是医生,你们会给发热的小朋友测量体温吗?学生回答。

(2)老师引导,你们愿意来试一试吗?谁想扮演医生?谁来扮演生病的小朋友?(分成2-3组来完成练习)给扮演医生的同学发放口罩,老师在一旁指导。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同学们,电子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测量体温的工具,当我们感冒时,我们可以在家里先使用电子体温计来测量体温,判断我们是不是发热了,如果发热了,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那我们平时除了电子体温计外,还有一种常见的体温计,你们知道是哪一种吗?

学生回答

(2)出示图片,对了,就是水银体温计,你们想再多学一种体温计的测量方法吗?

成端测量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掌握成端测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成端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成端测量概念

铜导线的光缆线路还应包括铜导线在光端机与中继器内成端质量的检测。2.成端测量方法

进行中继段的损耗测量—调整仪表测量范围--曲线的前端观察点光标X调至横坐标的某一基线—保持连接插件清洁。

四、课后作业或思考题

1、什么是成端测量?

答:成端测量是指光缆进线与进局光缆的接续测量,以及光缆至机房在ODF架或ODP盘与尾巴光纤的连接测量。

五、本节小结

测量远近教案设计 篇1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远近。

2.能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发展分析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

2.难点: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正确测出物体之间的远近。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长短不同的绳子、小棒,……。

2.环境创设:在活动区中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如:小熊的家在两个车站中间,它从家里出发去车站,到哪个车站更近些?

四、设计思路

自然测量的教学中有两个要点:测量工具的选用和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测量工具的选用反映了幼儿的分析能力。教学中要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必须让他们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想法,然后让他们带若问题进行测量活动。提高工具选用的有意性,这样在交流讨论时幼儿才能自觉意识到测量中工具选用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也能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测量工具的使用是自然测量教学的难点。幼儿不能主动发现测量中工具之间衔接的重要性。所以,在幼儿实践的基础上,要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并让幼儿通过再次操作达到理解,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五、活动流程

分散探索―>集中探索―>交流讨论―>继续探索

《力的测量》教案 篇14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二)教具:

拉力器,弹簧秤。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顿。

提起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的力约为10牛顿。

举起20千克的小孩的力约为200牛顿。

三、弹簧秤(10分钟)

说明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让学生拿起弹簧秤,观察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刻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最小刻度代表多少牛顿?

2.使用注意事项: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板书:2.测量工具:弹簧秤。

四、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刻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上一篇:医疗中心简介下一篇:关于人生遐想的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