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

2024-06-12

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精选12篇)

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 篇1

我与《中国教师报》

学校:赣南教育学院

系别:中文系

年级:2011级

班级:五语文1101班

姓名:温欣

联系方式:***

一年前来到这所师范专科。之后,我就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学校里总会定期给每一位学生发几期《中国教师报》。说起与教师报的交情,可就不止这一年而已。

我是中考完选择来师范院校继续学习而不是去读高中。在中考那段报志愿的时间里,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是的,我的不服输的性格让我不甘心去做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填完志愿的那几天里一直郁郁寡欢,最爱说话的我也沉寂了下来。一所学校惟一一个报师范专科学院,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那一种空落落的没有安全感的感觉一直干扰我的情绪。有一天,父亲手里拿着几份报纸,将我带到他的办公室里去。他看着我,眼里都是心疼的神情,但却又有那么坚定的目光。我站在一旁静等着他开口。终于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女儿啊,我当了20几年的老师,要你继续走我走过的老路,我也很难过。当老师苦,当老师累,每天要担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备课,要比学生起得早睡的晚而且待遇又不是很理想。我做了20几年了,还有十几年就该退休

了。可是你还年轻,你要走的路还好长。虽然我心疼你,但毕竟选择了一条路,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我这儿有几份报纸,你拿去看看。其实当老师累但也幸福着。当你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你的学生给你的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当老师其实也是快乐的。”父亲递给我几份报纸——《中国教师报》。

那应该是我第一次怀着崇敬的心去读报纸。突然觉得报纸伟大了起来。如今时隔一年多,我已忘记那天看的是哪一期报纸、哪一篇文章了。但就在那时,我手捧报纸坐在父亲办公桌里,看见父亲办公室门口一棵古树在阳光下落下几片枯叶。那唯美有意境的印象,让我坚定一个信念。若我被录取,在踏上师范学院那一刻,不管这条路多艰难,我要好好地辉煌地走下去。

与《中国教师报》的再次见面,便是来到这所学校的第一个月。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一个月,迷惘灌入我全身心的那一个月。这些报纸的是让我对未来稍微清晰坚定一点儿的东西。那一期中有一篇是介绍一位教师就自己当上教师后的感受发表的文章。在那个时候,这位教师的这一篇文章打开了我通向未来路的计划。就像拨开了大雾后的蓝天,清澈澄明。

感慨一点点的透进我的心里来。教师报让我坚定起了我接下来要走的那么多年,从那落叶飘下里的一个小心思到如今时间不长,但是味道却更浓郁。

是你让我在迷惘中,明确了方向;是你让我在无助时,看到了希望;是你让我在恍惚时,坚定信念。谢谢你,你如亲人般在我身畔不断给予我正能量,在外读书的日子,你的相伴是我最好的安慰。《中国教师报》,虽然现在我还不是一名教师。但是我相信你会伴我走今后的每一月每一年。

最后,祝愿中国教育课改越来越成功,中国教师报越办越好!

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 篇2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 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称:学校能否成为名校, 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 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 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目前有不少教师, 不爱读书, 很少读书甚至不读书,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的学习观念有问题。教师不爱读书, 与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教学任务比较重、缺乏读书习惯等都有关, 但内在原因主要是教师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当然, 必须承认, 现在整个社会的读书环境不是很好, 一些学校在引领教师读书上做得还不够。一些校长不学无术, 也不支持教师读书, 我就听到过有校长训斥教师:“读什么书?把你的书教好就行了!”我也知道, 有些学校的语文教研组老师读书相对比较多, 爱分析各种问题, 可谓聪明人群体, 然而却经常被学校领导认为是“不大好管理的群体”, 因为他们爱读书, 见多识广, 能敏感地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学校能否成为名校, 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方针, 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一支爱读书并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队伍, 是学校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如果教育行政领导把教师“听话”当作教改的优势, 那简直是无可拯救的愚蠢。

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 篇3

“为此,中国科协以‘我看科协这五年’为主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科技馆杯‘我与科协’征文活动。这期开始,我们将选登部分优秀作品,记录科协组织这五年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科协给力科普学术研究:个人经历回顾

我是一名在高校从事自然辩证法、科技政策的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科普研究的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与科协的支持和资助是分不开的。

2003年9月,中国科协牵头组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订工作研究课题招标,我们参与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与结构”课题的竞标,获得了成功。“科学素质”是一个外来概念,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我和课题组成员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对科学素质定义、内涵和结构进行了本土化探索。该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评审组和科协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因为这项研究,我被邀请参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文件起草小组。

自那以后,科普研究成了我一个新的学术方向。作为高校教师,与专门的科普研究者和科普管理者不同,我们的比较优势主要在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所以,我的科普研究主要定位于学术研究。目前,在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科普学术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体系中均没有位置,或者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科协雪中送炭,为科普学术研究的资助提供了一席之地。我尽量充分利用中国科协提供的一席之地,从事科普学术研究。

一、获得“中国科协科普资助项目”的资助,从事科普政策的研究。我的同行中有多人次获得该项目的支持。2008年,我以“中国科普政策及其制定”为题申报该项目,获得了立项。虽然课题经费很少,但在该课题的支持下,我们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多次参加“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并培养了一名硕士研究生。该硕士生以“中国科普政策的议程设置与政策文化研究”为题,撰写了硕士论文,获得了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好评。后来,我们在期刊上正式发表了“中国科普政策及科普政策文化初探”的文章。这些工作,对于该研究生进入北京市科学学研究所并在其中谋求发展颇有帮助。近年来,为了吸引和调动研究生从事科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科普研究后备高级人才,中国科协设立了“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项目”,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赞赏。

二、参加中国科协支持的“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主办。近年来,我连续不间断地参加了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管理者和实践专家、来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学者进行交流切磋。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中国科普研究所成立30周年的背景下召开的2010年研讨会,同时举办了“科普理论国际论坛”,笔者借此机会结识了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传播普及研究专家如美国的Bruce Lewenstein,英国的Martin Bauer,聆听了他们的报告,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些交流对于我这样待在“象牙塔”的教师增加对中国科普实践的了解,增加对国际科普研究前沿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曾在这些研讨会上,或作大会报告,或主持分组讨论,或作分组报告。2007年我参加在上海浦东召开的第14届研讨会,作大会报告“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内涵及理念新探”;2008参加在广州召开的第15届研讨会,作大会报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议程设置案例研究”;2009年参加在沈阳召开的第16届研讨会,主持分组讨论并作报告“中国科普政策的类型、体系及历史发展初探”;2010年参加第17届研讨会,作分组报告“低碳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初探”。经过会议学术委员会的遴选,我们参加这些会议的论文均被收入到近年来中国科普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集中。

三、中国科协联合清华大学创建“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作为科技传播中心的一员,我见证了中心的创建历史和跨越性发展。2005年中国科协与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创建一流”的原则,联合建立了该研究机构。中心定位于“高起点、开放式、国际化”的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机构。中心由中国科协原书记徐善衍教授任理事长,中国科协书记程东红博士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担任副理事长。中心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不久,及时地召开“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学术研讨会”全国性会议,并编辑出版《科技传播普及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实践》(曾国屏、刘立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8 )。中心承担了来自中国科协资助的多个课题,如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关系研究”、“科普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等。中心提出了若干重要的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如提出了从国家创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生活科学”等概念和体系。中心培养了一批科技传播与普及高层次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出站博士后4名,在站博士后2名,在读硕博生和已毕业硕博士数十名。

饮水思源,我感谢科协对科普学术研究提供了资助和平台,也期望科协继续并加大支持科普学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刘立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果说柳永的这首《雨霖铃》传达了一种无处倾诉的苦闷的话,那么因为有了科协,科技工作者便永远不会为没有交流的平台和对象而失落。

科协以学会的方式,将很多科技工作者聚集起来共同致力于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协联合了各个方面,各行各业。仅就我个人而言,我担任动物学会的常务理事,北京市科普协会的常务理事,好像最近我又被选为少儿科普学会的副理事长。科协提供了一个大家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有了科协这个平台,我们才有机会把各自所知道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就比如观鸟,一个人观鸟,即便有什么心情都没法表达,而大家在一起就不同了,我们可以各抒己见,形成最终的共鸣。比如,在科普作协的组织下,作者和出版人顺利见面,保证更好地出书,更好地做科普,我想这也是我最近“约稿不断、甚至稿债累累”出书形势这么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吧。科协不仅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人,它也将各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其中我所熟悉的科普、环保只是它的小部分而已。

这五年,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科协更加重视科普工作,也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事实上,我完全是出于爱好,才闯荡到环保这个领域,所以我经常说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而不是环保专家,尽管之后我为了让自己成为动物科普的一个内行,在东北林业大学函授学习了两年半的野生动物专业。但我对环保、科普的感情是真挚的、迫切的,也是做好科普的关键。因为这份真挚和迫切,科协向我敞开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同时它也以同样的热情接纳着所有热爱科普事业的人,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协被称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原因吧!

我的很多书都是科协资助的,像《鸟兽物语》《鸟语唐诗三百首》《天地狼心》均为北京市科协资助,对于一个科普作家、科普人士来说,解决了资金后顾之忧便是很大的支持和帮助。现在我们只需要放手去写,放手去讲就可以了,有了科协这棵大树,资金已经不是问题了,只是自己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虽然科协资助我出的书是有限的,但科协的资助所激发的我的创作热情是无限的,继《鸟兽物语》《鸟语唐诗三百首》《天地狼心》之后,我又出了一本《兽殇》,这个书名是我最得意的书名,是我坐在飞机上,什么事也不干,冥思苦想,突发灵感,蹦出来的词。记得,我当时特别激动,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给出版社打电话说:“就这个‘兽殇’了,绝对不能改了。”当时听了这个书名,有朋友说:“郭耕,你改行写小说了,还受伤了。”我说:“地球母亲受伤了。”这个书名的妙处就在于它的一语双关,兽是野兽,殇是不该亡而亡,谐音便是地球母亲受伤了。

不仅仅是在科普书的创作上,科协给予我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讲课出差也不例外。上周中国科协刚刚组织我们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团七人一行去山西吕梁作科普报告,鲜花和掌声伴随一路,中国科协与地方科协给予了我们莫大的荣誉和礼待。我跟我的朋友开玩笑地说:“有时候人也是夸出来的。”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也是事实,正是有了科协给我们的鼓励和肯定,才让我们这些科普人士乐此不疲。

说到科协对我个人的支持,我觉得科协的领导人特别能推年轻人,我还特别欣慰的是,北京市科协组织很多活动都会通知我,而且从领导到工作人员都很支持我的工作。记得有一次开会,北京市科协原副主席张开逊点我的名,让我说几句对一件事的看法。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些大师宅心仁厚的推崇,我们才能展露身手、实现价值。

当然,更加可喜的是,纵观这五年,通过自己深入一线进行科普工作,发现整个社会主流舆论及风气,包括领导人的决策等都开始关注生态文明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为党的报告,十七大报告已经郑重提出生态文明。相信在全国各地科协的组织带领下,科普之春、科技之光将会越来越春光明媚,熠熠生辉!

我与《中国教师报》的故事 篇4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镇二中李慧丽

打开窗,迎进了十月暖人的阳光;泡上一杯绿茶,让悠悠茶香盈满肺腑。准备好了,我和老朋友的约会又如期而至。

德国大文豪歌德这样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向来深以为然,阅读是我的最大爱好。除了那些流芳百世的名著,作为一名教师,我平时爱看的当然首推《中国教师报》,它是陪伴我多年的老朋友了。在这里我了解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每一处新动向,分享着海内外教育家的教学经验;那一位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优秀教师的事迹总是让我感动,使我折服,催我奋进;那一篇篇有关校园幽默的小文又常使我会心一笑,疲惫顿消„„

这个学期,我任七年级的班主任。为了了解新生情况,我多次和家长联系,情况都比较了解了。不过与一位家长的谈话却让我颇感同情和无奈。这是一位年近四十的母亲,她略有文化,把对孩子的培养放在一切之上。本来住在大山里的她听说我们二中办学质量好,辗转托人把女儿转来读书。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平日能吃饱睡好,毅然丢下了大山里头的丈夫和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陪伴女儿读书。这一无私付出本应让女儿感动,未料孩子没能理解妈妈的苦心,并不甘愿。在我班上很快交上了不爱学习的玩伴,厌烦妈妈的训戒,竟然这样对妈妈说:“不用你陪我,你回去好了。”

可怜的母亲对我诉说着这一切时泪光闪闪。我很为她难过,安慰了她一阵才将她送走。看着她充满忧伤的背影,我心中不由感叹起这中国式的“孟母”情结,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今天的“孟母”在学校的四周,租房居住,艰苦度日。言辞间,不免焦躁,不免抱怨。亲子间的感情反而渐离渐远。

我该如何帮助她们呢?

那以后,我找她女孩谈了几次心。一开始,女孩把我归为妈妈的“帮手”“同伙”,很有抵触情绪,不愿说话。我不再和她谈她与妈妈之间的问题,总是跟她讲有关母爱的故事,也讲自己和女儿相处的故事,明明白白告诉她一个母亲有时的无奈和在教育上的困惑。好在孩子还算淳朴善良,善解人意,终于明白了我的苦心,渐渐和妈妈处好了关系,学习也有进步。这位母亲很感激我,一来二去的就熟了。话语里我仍能听到对孩子不够懂事的抱怨,能感觉到她内心深深的寂寞。我常想帮帮她。

有一次,正聊着,我陡然间想起一篇在教师报上看过的文章,忙找起来。真好,找到了!我把今年九月一日出版的一份《中国教师报》拿给她看,那里头有一篇《满街皆“孟母”》讲的就是母亲们为了孩子择校陪读的文章。这位家长细细地读着,良久才抬起头,轻轻地说:“写得真好,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临走时,她恳切地对我说:“李老师,谢谢你给我看的这文章。别人都可以做得这么好。我既然已经这么做了,就会坚持做下去。我会照你说的不再抱怨,努力理解孩子,陪着她一起进步的。”听了她的一席话,我觉得非常安慰。我想她们母女会过得好的,因为其实她们都深爱着对方。

现在,每当我和“老朋友”—— 《中国教师报》约会时,想起这件小事,心里倍感温馨。

中国教师报征文 篇5

江西抚州市乐安县谷岗中心小学管爱武

是一次似乎缘份的邂逅,让我有幸遇见了你;是一份对待职业的崇尚,让我全心了解了你;是一种难于抗拒的魅力,让我深深爱上了你。

时至今日,你我一路同行,相随相伴。你——已然成了我良师密友,是我重要的精神寄托,构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想初遇你时的情景,我依然记忆犹新。那是多年前的一个上午,本来晴好的天空却突然变脸,顷刻间乌云滚滚,电闪雷鸣。正在赶集的我料想大雨即将倾盆而至,毅然走进附近的中心完小避雨。在办公室与同行们闲聊时,我顺手随意地翻阅着桌上像是刚送来的一叠报纸,蓦地,你的名字赫然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当即怦然一动,一种亲切之感瞬间油然而生——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一种报刊吗?我兴奋地将你捧起,专注地读了起来。我深深地被你的内容所吸引,细细地品读着,一篇又一篇,完全徜徉于你的知识海洋里„„

现在说来,我还真的要感谢那次的“天公作美”,是它促成我与你的“姻缘”;否则,我这个一直身处偏僻的教学点上工作的教师定会与你擦肩而过,留下诸多的遗憾。

就在次日,邮政所便出现了我的身影——为了生活,更为了我热爱的事业。

之后的日子,我守望着你,享受着你,同时也把收获的点点滴滴集中收藏,我的一个个笔记本也因有你的加入不断充实丰盈。

我喜欢你,因为你栏目众多,题材广泛;我喜欢你,因为你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我喜欢你,因为你以师为本,独具特色;我喜欢你,因为你让我受益无穷,快乐无限。

你的“新观察”栏目,总是新奇不断,让人豁然开朗,文章尖锐实在,令人深思。你的这个栏目总能引领我的思想走在教育的最前沿,让我更为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诸多利弊,并及时地做好自我调整。

你的“新课程”与“教师论坛”板块,紧扣课堂教学,让我这个一线老师最为受益。我贪婪地汲取其中的营养,不断地改革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教学技巧日渐娴熟,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了验证自己的能力,我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乡阅读教学第一名,全县口语交际教学二等奖,全县阅读教学一等奖„„与此同时,我所写的论文也多次获得省市奖项,所教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全乡全茅。

你的“健康人生”窗口,密切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是我最好的心理医生。当我心情郁闷时,是它给了我释放的良方;当我遭受挫折时,是它给予我信心与力量,让我重新振作,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你的„„

中国教师报优秀征文 篇6

20**年10月,我去石家庄参加中国教师报河北省推介会。当时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个广告性质的见面会,局长吩咐我去应付一下。会议议程非常简练,没有夸夸其谈和长篇大论,更没有一个领导讲话超时。看着会上发给我们的样报,听着各级领导的讲话,不知不觉间会议按时结束。我开始感觉这份报纸的不一般,并渐渐收敛了自己的“吹毛求疵”。

返程路上,我认真研读会议资料里的《中国教师报》,觉得这份报纸就像我的朋友。随后的几次投稿,叶飞站长都会亲自打电话给我,告诉我稿件的优缺点和修改方向。看惯了颐指气使、拿腔作调小报记者的作风,我觉得中国教师报这个朋友我是交对了。我对她开始刮目相看了。

随着几篇文学稿件和教育论文的发表,我和叶飞渐渐熟悉了,于是,有了为献县教育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的想法。

在201*年全省通讯工作会上,我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在会上,中国教师报发出了“以阅读促进教师成长”的倡议,并向农村教师赠送了一批教育书籍,鼓励教师进行阅读、反思、交流。回来后,我立刻着手进行组织工作。考虑活动的总体设计,遴选学校和教师,对稿件真伪进行甄别,忙得不可开交。两个月后,稿件见报了,承办学校的校长和发稿教师欢呼雀跃,我县作为当时承办这一活动的全国唯一县级行政部门,还被解成君编辑以编者按的形式进行了肯定。先前的所有劳累和烦躁一扫而光,我终于为献县教育做了一件事,为中国教师报尽了一份力!

随着我县对中国教师报的了解,全县各校开始踊跃订阅,并开展各种形式的读报用报活动。每逢投递员来到学校,最先被“抢”光的就是中国教师报。校长们都说这份报纸订得太及时了,太有价值了!

两年来,我又接触了《中国教师报》的几个编辑老师,他们让我享足了“孟尝君客我”的待遇。因为中国教师报,我戒除了以前的妄自尊大和趾高气扬,几近泯灭的教育理想复活了。

201*年7月初,我有幸参加了香山会馆的开馆仪式,并引导全县教师加入“香山会馆·读者俱乐部”,收看李炳亭主任的课改视频报告。7月底,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有幸邀请到雷振海总编和“课改中国行公益宣讲”专家团来我县进行课改宣讲,全县六百余名骨干教师聆听了教诲,开阔了眼界,明确了课改的方向。会后,雷总编握着我的手亲切地说:“陈枫,干得不错!”

在我心里,中国教师报像个侠士,扶危济困、雪中送炭;如同诤友,挚语诤言、心心相通;是我兄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更如一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我能时时感受职业的荣耀,快乐幸福地成长。

2016年中国教师报专题征文 篇7

第一篇:中国教师报

第一次见到《中国教师报》,是在2006年的春天。那年,学校第一次订阅了这份报纸,我在图书室里偶然发现了她,并且“一见钟情”。那天,我在图书室里,看得忘记了上课,是查课的领导把我从字里行间揪出来,我的人进了课堂,心却留在了图书室……

从此,报纸一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在校长前头,成为当之无愧的“首席读者”。

我的“处女作”

读得多了,写的欲望便蠢蠢而动。我默默地提醒自己——“这样全国性的报纸,岂是你这样的癞蛤蟆能吃到的天鹅肉?”可是,那一个个灵感的火花却执拗地闪烁着,越来越强。直到我把酝酿已久的东西付诸笔端,封进信封,投进邮箱,那颗心才稍稍平静下来,却又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之中……

让我难以置信的是,这个等待并不漫长。也就两三天的工夫,我便收到了拟用通知。2006年7月5日,我的处女作发表在第166期的《中国教师报》上。这让我赚足了同事的羡慕和嫉妒,也让我尘封的写作激情再一次被点燃。

我的“处女博”

学校拉了网线以后,网络给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接触到了外面更精彩的世界。也是一次偶然,我闯进了“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香山会馆·读者俱乐部”的前身)。2006年3月14日,我在论坛以“秋枫”为名注册,开始了我的网络教育生活,并结识了许多朋友。没课的时候,我就泡在论坛里,和几位前辈互相沟通。也就是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在中国教师报的网站“中国教育博客”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客,撰写博文、回复评论、分享感悟,这给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我的生活因此变得忙碌而充实,劳累而幸福。可惜的是,因为服务器变更,许多数据丢失,“中国教育博客”成了我心里最美的回忆……

我的“处女秀”

盼盼编辑是我在QQ上认识的第一个编辑,当她读了我的日记《走进龙湾的日子》,就约我写篇文章,在网上就此话题组织了讨论,并于2011年1月26日在“教育家周刊”全版刊出。我,一个偏远农村小学的“麻雀校长”,能在国家级的报刊上独占一版,何其幸哉?虽然我的“处女秀”不是那么阳光灿烂,关于我的话题也太过沉重,但我坚信自己的思考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偏远山区的学校、老师和孩子们。不知道,我们市的“教学点改造工程”和这个话题有没有关系,如果有,那就是中国教师报给我市的农村小学带来的福音。

我的“处女行”

2011年5月份,中国教师报组织了一次网友的线下活动——新教师走进杜郎口中学。我和报社的6位编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位网友,一起开始了探寻杜郎口中学的教育密码之旅。两天多的时间里,我们不知疲倦地穿行寻觅,我们激情澎湃地讨论交流,我们凝神屏息地细心聆听,深夜的“卧谈会”往往要开到凌晨时分。这是我参加工作十几年来,第一次走进全国知名的学校参观学习——而且,是主动地、真心实意地想学一点东西。这次“处女行”,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对我的触动极深。回来后,我积极地向周围的人宣传杜郎口中学,并且努力地改变自我,改变我们的学校。虽然,我无法像崔其升校长做得那样好,但我相信,每一个点滴的改变都是给学校、给老师、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我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有多长,会有多宽,但我知道有中国教师报的引领,我会走得更坚定,更执著,也会给自己更多的惊喜!

第二篇:中国教师报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做的是小学生的教育工作。最近我总是在想,如何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孩子们?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如何才能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让他们在天真烂漫的童年过得更加快乐。在教育孩子的实践过程中,如果不能触及小孩子的心灵,不能感化他们,教学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一名老师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上课、备课、做游戏,留给自己学习的时间不多。最近我利用休息时间,在认真仔细地阅读了多期《中国教师报》后,我感触很深。从听说到走近再到走进她,时间虽短,但她却很快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她有丰富的内涵,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时性的内容供我学习、吸收,为我更好从事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加热爱孩子们。如果把一个班比作一个小花园,孩子们就是那朵朵各具特色的鲜花,芬芳的玫瑰,淡雅的兰花,华贵的牡丹,无畏的腊梅……朵朵花朵争奇斗艳,尽显独特魅力。而我们教师就是小花园的园丁,除草、施肥、剪枝……只有因“花”施教,才会百花齐放。《中国教师报》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只真正爱上孩子,才会有“百花齐放”的收获。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热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爱心育人首先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决定成败”。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表达。《中国教师报》使我真正意识到,教育必须具备对孩子要有“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注视孩子的眼睛,抚摸孩子的脑袋”、“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出错的权力”等一系列细节教育。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宽容每位孩子们。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作为一名老师,对孩子要多宽容。她一篇篇很有指导性的文章告诉我,教师必须主动地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每个孩子,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长、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育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陶行知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面对孩子的错误如果不是因势利导,而是进行叱骂甚至体罚,是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因为这样的做法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

以上只是我读《中国教师报》一点点收获,我相信因为有了她的帮助,我今后的工作会更加出色,生活会更加充实。

第三篇:中国教师报

一本好的书,犹如一盏指明灯,可以给迷茫的读者指明方向。同样,一份好的报纸也可以为迷茫的读者拨开云雾,重见光明。我是《中国教师报》的忠实读者,在拜读《中国教师报》的同时我收获了很多。也许一期《教研新举措》就为我解开了心中多年的教学困惑,使我豁然开朗;也许一期《决策者说》就为我指明了深化课改的方向,使我事半功倍;也许一期《教师生活》就使我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使我与时俱进。

每当我在教学中有了困惑时,我习惯翻开《中国教师报》寻找答案。现在我区正处在深化课堂改革的探索时期,深化课堂改革该怎么“深化”?课堂的结构该怎样变化?课堂中的老师该干些什么?课堂中的学生又该干些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课改研究周刊》连载了多篇关于推动《第三代课改》的文章,通过仔细阅读、认真品味《教室的明天》、《遇见未知的教室》、《走向第三代课改》、《教育实验室图景》等一系列有关第三代课改的文章,使我收获颇丰。《课改笔记》里的一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深化课堂改革的心灵,正是这段话不断激励我努力践行课堂改革。每当我在课堂改革中遇到挫折,我就会拿这段话激励自己:往灰色的地带看教育总觉得朦胧一片,很难改变;向绿色原野看教育总觉得生机一片,正在改变。改天换地,不可能一蹴而就;改变一点点,却可立竿见影。

我是一名擦边的80后,到如今已工作16个年头了,已经过了爱做梦的年龄,更注重现实的成长。因为我知道:无论现实多么世俗,多么残酷,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身素质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我们深化课改的资本,是我们不被别人超越的资本,是我们赢得掌声的资本。我为了不使自己与时代脱节,我把《中国教师报》当成自己的辅导老师,跟她学艺,确保自己与时俱进。在跟辅导老师的对话中,我知道了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该以什么样的教师为榜样;该怎样提升自己的素质。通过长期拜《中国教师报》为师,不仅我感觉到了自身的变化,身边的同事也发现了我的变化:全区深化课改的讨论有了我的身影;年度论文获奖明显增多;所教班级的成绩大幅提升……

长期的阅读,使我对《中国教师报》有了深深的依赖,好品茶的人,一日无茶则滞,因为他对茶产生了依赖。我感觉自己就和好品茶的人一样,我是一日不读《中国教师报》则滞。这不是夸张,这是事实。因为我从《中国教师报》身上汲取了精神养料,她帮助我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断超越。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想这样的良师益友你也不舍得抛弃吧?

我与园小共发展教师主题征文 篇8

1980年,我在新庙村小学开始读小学了,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灰色小衣服,斜挎着蓝色土布做的小书包,脚穿一双笨重的解放胶鞋走进了学堂,与我一样,我的同学们身上几乎一顺的土布黑、白、灰,有的还穿着哥哥、姐姐实在小得不能穿的衣服,屁股上还补上一大块不同颜色的“盾牌”,脚上的布底布鞋因为小而被脚趾“冲”破,露出“小舅舅”,甚至有的还赤脚。当时的学校破旧不堪,三面是泥土夯的墙,一面是篱笆墙,并且开了个口,就算是教室门吧,地面是不平的土地面,桌子是由几块木板拼钉成的,木板间由2-3厘米的缝隙,写字不小心,铅笔就会刺破本子钻进缝隙里。一到下雨,屋顶漏水,我们一边上课,一边移动桌子,躲开雨水的“骚扰”,下课后还得把水扫出去,顺便在教室里的泥地面上“滑冰”;到了冬天,在没有玻璃的窗户上蒙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抵御寒冬、寒风。在学校里,大多数是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极少的公办教师可以说是“高人”了,我读三年级时才能由公办教师教我们。常识课(相当于现在的自然课、科学课)就是读一遍,不知道什么是观察、实验;音乐课,老师就教唱歌词;美术课(图画课),只能跟着老师画“三个丁老头”类似的“画”;最喜欢的还是体育课,可以放任一下,走完一二一,就自由活动啦,操场是坑洼不平整的,只能在上面追逐打闹,打打沙包,弹弹玻璃弹,玩玩“牛儿”,放放纸飞机,溜溜铁环等等,那时我们已经玩得很开心了,当然要实现这些美好的“理想”之前得把语文、数学的作业做完、做正确,幸好我当时的.成绩还算不坏,可以出来“耍”,有好多同学就只能深刻体会“身在曹室心在汉”的滋味,如果再奢侈一点,在校外买2分钱的“麻糖”甜甜嘴,就算幸福了。只有那土垒起来的舞台旁边两棵高大茂盛的树显出了充裕的生命力,预示着学校的发展与未来。

91年,我由一名学生转变成一位教师,我的老师也成为我的同事,有的亦然老去,甚至远离了我们的视线。我的第一站是粉房村(现西园村)小学,一到下雨,泥泞的道路能让你摸爬打滚2小时才能“骑”到学校,学校设施简陋,老师上课大多要“包班”,使得教师工作任务和压力都很大,各学科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幸得蒋徳旺等这样的好前辈、好同事悉心指点、教诲,教学教育工作才得以较顺利的完成。随后分别在白土小学、八角小学等村小任教,砺练出较好的心态,能吃苦的精神品质,偶尔在南山双语学校作短暂停留,但在那规范化的学校里才真正理解到班级管理、教学常态的深刻意义,提升了单独完成任务的能力。

风雨20载,园艺小学有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拆乡并镇”、资源重组,我校相继把蒋家村小、牌坊村小、圆通村小、西园村小合并到园艺小学,原来的园艺中心校(新庙村小学原址更名)也由开始的三层增加为四层,经过“普九”,各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心校还建成了网络教室,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取消了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全部转成公办,增强了教师向心力,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迁址圆通社区,更名绵阳市园艺小学,雄伟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综合大楼孕育而生,通过“省督导”,学校设施更加完善:具备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平整安全的学生桌椅,声色具备的多媒体室,网络畅通、配置较高的微机室,功能齐全的电子备课室,动手实践的实验室,空中传送的资源接收室、运动锻炼的体育场、干净卫生的食堂……老师更加专业、专职,课堂上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是多媒体技术时现课堂,师生互动,注重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合作学习,共同成长,随着“三特”和”园艺教育”的深入,砺炼出了大批骨干教师,培养出许多优秀学生,在省市区,乃至全国获奖,铸造了园艺小学实力和打响了园艺品牌。随着教育的需求,学生“两免一补”、“一费制”也顺利实施,给学生、学生家庭带来了实惠。目前我校正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努力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育人空间。

如今,轻步校园,会让你耳目一新:主教学楼区时而书声琅琅、谈古论今,时而“斤斤计较”、规划方圆;时而运筹帷幄、旁征博引;综合楼楼区的音乐室把琴声、歌声编织成优美幸福的交响乐;舞蹈室里随着动听的韵律展现曼妙身姿;美术室里勾画未来,描绘多彩生活;微机室里与世界联通,资源共享,信息穿越时空;宽大的运动场上,矫健的身体展示力量的魅力……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9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繁忙的工作之余,能静下心来读一读《中国教师报》,无论是对于学习工作,还是对于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每次拿到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时,我便会迫不及待地关注班级在线、教师论坛和健康人生三个版面。

每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困惑时,班级在线、教师论坛就成了我的最佳求助热线。斯宾塞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教学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学习会使知识吸引人。做一个快乐的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获得快乐。这一点,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对我影响很大。她常说,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孩子们的心灵,知道他们需要怎样的精神养料,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我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参与中快乐学习,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能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

《解开心结,重在沟通》一文让我懂得在做学生工作时,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要少埋怨孩子,多改变自己。心病还需心药治,孩子的心理疏通了,教育他们时才能得心应手。当孩子们面临压力时,特别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

《还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一文更是让我意识到: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又不注重身心的调解放松;看重了书本知识,反而远离了本色的生活,疏离了自然,这势必造成教育的顾此失彼。因此在工作中,我经常通过让学生说心里话和与学生QQ聊天的方式,随时了解孩子们的真正想法,帮助许多学生走出了逆反心理的误区。这些成功的工作经验,都得益于时常读书读报,特别是读《中国教师报》。

在教学工作方面,许多同行的先进经验和教学心得也常常被我借鉴到自己的课堂,特别是引进一些科研型教师的教学理念,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效果。行走在课改的道路上,更时时离不开学习和借鉴,《中国教师报》就象一个窗口,为我展现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幅幅壮丽篇章!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沈阳的立人学校、山西新绛中学的课改模式,如一盏盏照亮前行路上的明灯,让我看到了教育教学改革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光明前景!

学校本该是清净之地,可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让我们看到了太多不和谐地方:今天他是劳模,明天她是先进;今天他升为骨干,明天她是学科带头人;有人升了校长,有人当了主任,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心意难平!其实,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每当我觉得自己心路变窄的时候,觉得心灵找不到一处安放的时候,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来到《中国教师报》的健康人生版面,仿佛这里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有时在他人流水潺潺、杏花烟雨的描摹中徜徉;在他人挥洒自如、恣肆汪洋的文字前驻足;在他人充满理性、启人心智的描述中游弋。似乎亲身去呼吸山野中的新鲜空气;去数数田畴间绚烂黄花;去听听树丫里和悦鸟鸣,然后便觉得心中装满了欢乐,便感受到人性美的存在也能让人流下温暖的泪!有时会看看同事淡然的身影,看看学生灿烂的笑颜。然后沏一杯香茗,把心放平,吼一声秦腔,唱一段皮黄,写一写博客,用文字释放背负的压力,获得心灵的慰藉;用文字记录奋斗的历程,获得成长的经验,完成精神的丰盈与宁静!不管外面风起云涌,我心依然平静如水。不管外面花开花落,我心中永远开着最美丽的花!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10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我自从师专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已有十二个年头了,一直都有阅读《中国教师报》的习惯,因为我在教学中遇到困惑和难题,就到这里寻求一线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独到见解、课改先锋的经验介绍和优秀案例、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客观深入的分析,有时还可以看看介绍国外师生生存状态的报道、教育时事新闻等等。我从教十多年几乎是没有离开过中国教师报,经常在备课或评卷感到疲乏之时去阅读,让自己放松一下;在遇到工作和生活中困惑,无能为力之时去阅读,寻找突破口和解决之道;在夜晚临睡前去慢慢品读,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不足并有意识的去改变。总之,中国教师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一、“你”让我对学生更宽容

我自小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一点也不宽容,也常常令自己不开心,影响情绪。是《中国教师报》,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要学会宽容对待学生。当渐渐蹲下来看学生,赏识学生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都有巨大的潜能的,正等待着老师去发现,去挖掘。特别是“班级在线”、“教师教育”、“创新课堂”,老师们对教育教学的做法让我受益匪浅,并

借鉴到我的班级工作中。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你的一篇文章让我放下严师的架子,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以成长、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岁月的流逝,没有停止对《中国教师报》的阅读,也没有停止对自己的反思,“热爱、宽容、理解学生”的理念也融入了我的灵魂。现在,我与学生的和谐关系,都要归功于《中国教师报》。

二、“你”让我对生活更热爱

当人心变得浮噪,当人们对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时,我对《中国教师报》却情有独钟,渐渐读懂了你。这里就像是通向世界的窗口,除了了解教育信息,还有更多人文化的东西,她没有让众多像我一样热爱读书寄予厚望的读者失望,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在这里,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文学风采精彩纷呈,我看到了教师的成功与艰辛,体验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工作不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需要,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三、“你”让我对教育更执着

最早相识《中国教师报》缘于偶然。那天我刚参加完一个演讲比赛,却因为评判不公正遭到失败,我深感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并说以后不参加这样的比赛了。回到办公室,一张报纸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的《我走出了困惑》读后,心中豁然开朗,工作中的一点不如意怎么就如此消极呢?再看看文中的作者遇到此事却能走出低谷,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去面对,结果他收获了许多成功和感动。自己平时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可遇到这么点不公平,难道就可以否定世间的公平吗?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接下来的日子,我从《中国教师报》上了解了更多的感人事迹,《双拐撑起教师梦》的刘老师,特别是汶川地震中的谭老师,张老师……我认识到教师的人生价值,不是让人看到自己的成绩,而是敬业地默默地付出。是《中国教师报》坚定了我为师的脚步,让我对教育更加执着。

四、“你”让我更加热爱学生

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篇11

《中国教师报》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一份具有影响力和亲和力的新锐专业报纸,是专门为中国教师服务的周报。

作为“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中国教师报》不仅倾力报道与教师、教育有关的人和事,也请广大一线教师来评说、讨论自己关心的话题。

第一次走近《中国教师报》,你那丰富的板块,精美的设计,贴近教育一线的教学案例,高屋建瓴的专业文章„„深深地吸引着我,在字里行间中得到了你赋予我灵魂的浇灌。在你这里,我细细品味同行们那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刹那间也让我涌出真切地感悟。原来当一门普通的教师也可以这么快乐,这么精彩,就在这不经意间仿佛也唤醒了我那掩藏在心底里的那份萌动和激-情。让我明白教师不光是“教书育人”,更要有一颗赋予责任、承载宽容的心„„

是你——《中国教师报》让我带着一颗童心更加疼爱我们的孩子。负有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重任的幼儿教师,应该像天使一样把母爱和园丁的心融为一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爱的种子。如果把幼儿比喻成花朵,幼儿班就好似一个小花园,在这小花园中会有娇贵的玫瑰、淡雅的兰花、华贵的牡丹、无畏的腊梅„„而作为园丁的我们除了要精心呵护它们,还要适时地给花儿们施肥、剪枝、除草,不断地因“花”施教,才能享受“百花齐放”的收获。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孩子的眼中,老师就是神,她无所不能。因此,一个的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将成为孩子们眼中爱的传递方式。是你,让我更加懂得教育的艺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用关注和欣赏来处理好每个细节。

是你——《中国教师报》让我带着一份责任去宽容我们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纯洁美好,想着这最初的一笔将由我用心来描绘,我顿时就会感到肩负着的使命是多么神圣。是你告诉我,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就象法国19世纪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的那样“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我们的孩子年幼,难免会做些有别于常规的事,而我们的宽容既要保护他的自尊,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尤其在常规要求与孩子愿望发生冲突时,更要对孩子要有更多的宽容之心与宽容之举。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篇12

去年,我们幼儿园组织全园老师阅读《中国教师报》,并参加他的读报用报征文活动,我开始上网阅读这份报纸,当《中国教师报》的电子版展此刻我面前时,我立刻被他醒目的刊头、丰富的资料吸引住了,刚浏览完首页,我就开始喜欢上了这份报纸。

《中国教师报》刊登的文章有的贴近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如《谁动了我的暑假》、《补课不止教师疲惫不堪》;有的宣传先进教师事迹,如《师之表DD记全国优秀助学教师汪金全》;有的反映教师的呼声、维护教师的权益,如《教师聘任需要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有的帮忙广大教师提高教学和管理潜力,增强自身素质,如《再现精讲点拨的课堂片段》等。一年来,《中国教师报》已经成为我贴心的朋友,课余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师报》有很多版块,可我最喜欢的是“教师论坛”,版块的文章选得十分贴近一线教师的心理与工作状态,文章写得实在,鲜活的实例就发生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就说《老师,别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这篇文章吧,案例中A老师因为害怕学生犯错,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全做对。从结果看,学生是都画对了,但其实学生是“被成功了”。而B老师就不一样,让学生独立去尝试,这样学生的各种错误尽展眼前,再透过“量一量你画的圆的直径是不是6厘米”,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自我调整。让学生经历“画错DD反思DD修改”的过程,更能帮忙学生理解“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这一知识点。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经常会发生这种状况吗,文章把两位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做法展示在大家面前,让你去品味,去深思,“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思考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只要有认知活动,就会有错误发生。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认知活动,那就肯定会有错误发生。错误也是掌握知识、技能必经的过程。老师不需要更不能因为害怕学生犯错误,而想方设法阻止学生犯错。学生的错误是其思维的真实写照,也是教学中的巨大财富。”是啊,我是幼儿园的老师,3-6岁的孩子是我工作的对象,在日常教学中的幼儿操作环节经常会发生这种状况,个性是上公开课,在众多专家、听课老师面前,为了追求圆满的教学效果,我往往会采用A老师的做法,害怕学生犯错,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全做对。但是表面的全对真的表示孩子都掌握了吗?实际上“学生只有经历了犯错误的过程,对知识才能理解得更深刻;老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错误,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做到因错施教。”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有借鉴价值,让我真实感受到创新型课堂的教学活动,使我今后工作有了方向,对我的教学工作实践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忙。

教师呀,教师,当我们为了追求所谓圆满的教学效果时,请您必须要记住DDDD别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

上一篇:画菊花大班教案下一篇:对兼职学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