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有感

2024-09-18

中国教师报有感(精选14篇)

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1

姓名:江西省永丰县八江小学王光华

联系电话:***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一个有幸的机会,让我认识了《中国教师报》。那是一次学校召开每周布检会后,语文组教研组长叫住我,让我写一篇有关《中国教师报》的文章。我一听傻眼了,还有这份报纸?我可从来都没听说过。说来羞愧,生活中学习理论知识很少,以前接受外界新知的唯一的方式便是《中国教育报》、《江西教育》等少量教育刊物,以及网络上大量的相关教育文章。这些都是面对广大社会群体,并没有专门针对教师的刊物。带着教研组长给我的任务,我去学校阅览室找《中国教师报》。

当我静下心来,在阅览室找到这份报纸读完后,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悦之情。这份报纸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象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无论版式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一员,这样的报纸怎会不喜欢?

首先,它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它给人一种极其的亲切感,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反映了我们这群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动态:我们的教与学,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我们的对话,我们对教育与教学的反思、总结。

其次,它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生存状态与权益的关注,对教学、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

第三,它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不同的切身体会与独到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

第四,它促进我们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提升,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其为参照物,从他人的实践与总结中,我们不断汲取有益营养,获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与间接知识;同时,以其为参照物和理论指导,它促使我们从自身实践中寻找不足,形成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回归,向其看齐。

《中国教师报》有很多板块专栏,特别让我激动的是:里面有我最喜欢的教师教学感悟,散文随笔;这里的文章选的非常好,贴近我们一线教师的真实生活。让我了解了一线教师心中的酸甜苦辣,让我去品味,去深思,真的是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是啊,教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中国教师报》的人文情怀打动了我,吸引了象我这样的一线教师。“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正因为报刊工作者们用心灵和才智奉献着真诚的爱,才会有《中国教师报》的一片蓝天,使得战斗在一线的我们也有“露脸”的机会,从而网络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教师。

很感谢《中国教师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同行,认识国内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机会,让我们认识、了解到广大校外、国内同行工作者们的教学状态,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反思自身教学,改进自身不足,有效地促进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感谢《中国教师报》,它给我们提供了表达思想、总结经验、倾吐对教育的思与学的情感园地,它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最后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很感谢它,它加强、促进了我们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省视自己的教学、工作与生活提供了表达的空间与舞台。

很感谢《中国教师报》,它让我们这群基层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让我们在这方教育的热土上继续执着前行,为了一个神圣的信念与一个光荣的使命。

我毫不犹豫地订阅了《中国教师报》,做好了长期学习的打算,希望《中国教师报》能拂去我的烦恼,吹起我飘逸的思绪,让我徜徉在求知的海洋。

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2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 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称:学校能否成为名校, 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 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 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目前有不少教师, 不爱读书, 很少读书甚至不读书,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的学习观念有问题。教师不爱读书, 与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教学任务比较重、缺乏读书习惯等都有关, 但内在原因主要是教师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当然, 必须承认, 现在整个社会的读书环境不是很好, 一些学校在引领教师读书上做得还不够。一些校长不学无术, 也不支持教师读书, 我就听到过有校长训斥教师:“读什么书?把你的书教好就行了!”我也知道, 有些学校的语文教研组老师读书相对比较多, 爱分析各种问题, 可谓聪明人群体, 然而却经常被学校领导认为是“不大好管理的群体”, 因为他们爱读书, 见多识广, 能敏感地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学校能否成为名校, 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方针, 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一支爱读书并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队伍, 是学校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如果教育行政领导把教师“听话”当作教改的优势, 那简直是无可拯救的愚蠢。

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3

2012年9月,我带着对教师这份神圣职业的崇敬,踏进了一所乡村小学二年级的教室。我成为学生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而他们也成为了我教师生涯中所带的第一届学生。看着这些学生们天真的面容,我脑海里浮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教学想法,我想把他们个个都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且我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但生活总是喜欢给你出奇不意,在一切你都以为能够掌握的时候,却有很多事情是你不能够掌握的,比如,打架。我原本以为只要我每天都告诫他们不要打架,我们班就不会出现打架事件。但我没想到的是,在我三令五申的情况下,打架事件还是每天都在上演,让我疲于奔命的去解决。每当这时我都会在心里问我自己,难道是我的教育方法出错了,或许我根本不能够胜任这份圣神的职业!

我彷徨了,我不知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的更好?

在一次与学校前辈们的闲聊中,我向他们倾吐了我的迷茫、疑惑。他们耐心的开解我,并向我推荐了《中国教师报》。有了《中国教师报》的陪伴,我的日子也变得更加充实了,它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教育不就应该是回归最原本的朴实吗?不就应该是释放孩子的天性吗?我自小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一点也不宽容,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一点错误,就随意呵斥他们。教师不是教书匠,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他们一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包容所有孩子的一切差异和特点,对所有的孩子公正无欺、一视同仁,不仅要爱懂事、听话的孩子,更要对那些调皮和品格不健全的孩子多一份爱、多一份包容,不能只是一味的去要求他们,一味地向他们发出师令。

《中国教师报》的很多文章都是发人深省的,如《跟布朗先生对话》这篇文章中写到:“我们都喜欢被别人喜欢,被接受是一个基本的人性需求。但是,教师领这份薪水不是为了被喜欢。我们付给教师工钱是为了让教师教学生,带领他们在发现之路上不断前进——对世界的发现和对他们自身的发现。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他们和他们的学生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这种信任关系将使孩子朝着自己的发展之路向前迈进”。这里深刻的揭示了教师该怎么做—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目的性的”,这个目的性就是为了学生学习,最终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又如,《老师,我可以唱歌了吗?》这篇文章讲的是张老师在教学一节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时,一位清秀帅气却有智障的小男孩突然提出要做一件跟课堂内容完全无关的事——唱歌,张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出乎大家的意料,居然让男孩亮起嗓子唱完,结果全班同学一起唱起了这首歌,歌声结束,孩子们继续写字,教师过去摸了摸男孩的头,男孩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这篇文章给我很大的触动,教师不只是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信任和爱护他人。同时也使我想到曾经在我的课堂上也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我们班有个叫李池的男同学,平时比较调皮、捣蛋。总喜欢做些让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让我头疼不已。有一天,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在给同学们讲授一篇有关春天的课文时,小池突然在座位上唱起《春天在哪里》这首儿歌,当时我觉得他是在课堂上故意捣乱,想挑战我作为一位老师的权威,所以我狠狠地批评了他,没有给他足够的信任。通过看了几期《中国教师报》后,我有了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第一,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要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教师不是一名教书匠,教师需要丰富的专业技能,并能把这些知识很好的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养成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的专业能力。

第二,教师的工作方法也与其他社会职业不同,他不是像其他职业那样要使用什么工具,而是要用教师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在和学生共同活动中去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

读阅《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4

六安市舒城县南港中心校 霍同长电话***

读阅《中国教师报》有感

认识你,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几乎相知相伴。一直记得周三这天,因为有你的翩然而至,所以我心生欢喜。一个美丽的期待,飘进雪一样的素笺。一周怀揣着已久的情怀,好奇,求知,向往,美梦芸芸;都被你这种墨香刹那间浸染湿透,所有情愫可谓一网打尽。

刚刚认识你,就被“中国教师报”几个行楷毛笔字所深深地吸引着。朴素的外表,遒劲的书法,繁简字并用,行云流水,俊秀洒放。那嫣红的印章,“教师为本”的篆书,古色古香,显出师道历史的厚重。这就足够了。简约就是美;朴素方为上。大气的东西,往往并不繁复。字,与人相识,也会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好比你认识一个不曾熟悉的人,尽管你从来没有见过她,她和你就那么一次擦肩而过,但你会永远忘不了。你们有眼缘,好像见过的,好像早已熟识了,不再有着隔空的陌生感。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个缘分。恰当的时间,遇见对的东西,也是福分。喜欢这份报纸,并不玄妙,就是当初的那份墨香,毛笔书法中透出丝丝情愫。处于中年教师的我,淡泊有了,笃定来了,福缘也到了。喜欢你,就是从这样的几个赫然醒目的“中国教师报”行楷字儿开始。后来,我才知道:这几个字儿,第三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 并不是什么大家、名人的手笔,而是来自一个极其普通的草根阶层的教师之手。报头正中精心放置“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总是那么贴心和细腻。简单、朴素、大众,是你的定位;我禁不住地遐想。我也喜欢这样的品味。

暑期家里在搞装修,好多旧的东西只得扔了。没有地方再来堆放那些旧的家什了。我当然知道:扔掉它们,就是告别一个个久远的故事。狠心丢下好多,唯独一个报纸架几经折腾几经周转,总是舍不得丢。它从堂屋提到厨房,从厨房再到后院,太阳下晒了几天。我还是没有舍得卖给那个窥视已久的收破烂的人。因为我知道,它上面还是盛放着一层层的厚厚实实的《中国教师报》。虽然有些发黄,页儿卷曲,但是在我眼里还是那么美,我的心里有着它那应有的分量;所以我要留下报纸和报纸架。

再累在忙,一有空闲,还可以翻翻看看,见到这样的熟识,读上一段自己喜爱的文字,心里会安然许多,时光会变得安静下来。我不忘自己是一名教师,不忘自己专业需要前行,不忘家里还有这样一份拥有----这个堆满报纸的支架子。读得多了,心里会越来越亮堂。无论是品德敬业方面,或是素质专业领域,它都在引领着我。《中国教师报》,登上我家大雅之堂。实实在在的,它比着别的家什并不逊色。一到周三,我不忘给自己家里正屋里报纸架上好新报纸。它们堂堂正正躺在那个略显陈旧的支架上,沉淀厚实。它们是我的一方晴空,我的一个精神支架;我寻思着。

读。读你,就是读诗。你那如诗一般的散文,需要朗朗地读 第三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 出来。这是来自教师心灵中最为惬意最为洒脱的园地------“教师生活周刊”。你不忘四季更替,不忘素笺上装帧着一幅幅季节的倩影。写秋,说冬,言春,描夏,一篇篇精美的散文,就是一首首诗。那是教师对身边岁月的感悟。散文和诗,能够让心灵鲜活。因为有双洞悉自然的眼睛,有颗极其敏锐的心灵,有着灵动挥洒的文笔,才会有着一篇篇佳文美篇,有着四季的精彩纷呈。

晨读时,我喜欢手捧着你。我读散文,学生读课文,我们一同大声地朗读。读的酣畅淋漓,读的诗情勃发。我成了《中国教师报》上一篇篇散文的作者了。我能听见他们从心灵里发出的音符。声音被童声淹没,我也高兴。我的耳边始终能听见自己的召唤。《芦花满眼秋》(吴建)《秋日乡村》(裴庆美)《坐在秋的面前》读的不仅仅是诗,是散文;更是一幅幅绚丽无比的画图,一份份内涵丰富沉淀。好的文字,需要大声地读出来,这样才有韵味。有时候,读到这样的好文,情不自禁地又来重读,还不够味,就是声声朗朗地放开读。读,让我心灵潺潺;读,让我精神葱茏;读,让我碧云蓝天。

阅。阅你,就是阅人生。“教育家周刊”奉献给我们的是一份份积淀,一个个教育家不一样的人生。思想纷呈,著述颇丰的中外教育家会都云集在此。这是分享教育家智慧的地方。精神大餐会从开始,只要你用心去读。王二虎、彭清亮、李镇西、解计文、崔其升都会让你耳目一新。

不仅仅在于思想的碰撞交会,更在乎一直呼唤着教育家成 第三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 长,走出一个个有着思想力的校长。《你的教学改变世界》(丽贝卡。米沃基)《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创造力》(贾斯汀。埃塞克。明凯)一个个大师的演讲,向我们洞开教育的一扇扇窗口,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新视界。《教育儿童就是教育自己》(耿玉苗)向我们诠释一个草根班主任的耕耘心得:用阅读提拨自己的灵魂,用活动滋养学生的生命,家长的难题就是课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关键词。作为一名有追求、有使命、有情怀的教育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关键词,比如李镇西老师的关键词是民主和爱,崔其升校长的关键词是高效课堂.....我一直寻找自己的关键词。

藏。收藏。收藏也是一种学习。一个语文教师,要不停地阅读。一个语文教师,要学会“下水”。怎样阅读?如何思考?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的“ 源头活水”在于读写。每个人的拥有的时间常数几乎相等。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有效地阅读?仍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话题。我认为,要读教育专著,要读教研杂志,更要读专业报纸。《中国教师报》就是一份专业性很强、实用性很普遍的教育好报。每期的“总编七日谈”,就一些敏感的教育话题,雷振海为你娓娓道来,就像一个下午茶,与你对面,茶香书香袅袅,寓理寓情,不到千字之文,让你读来回味无穷。这样的美文精品你不得不收藏,剪下一页窗口,以后有时间再读,反复咀嚼,满口齿香,为我所用。一个人的思想,可以点燃一片思想。好多年后,看到自己收藏的一扇扇“窗口”,这就是自己 第三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 手工制作的一本著作,一个思想宝库,博大精深。

读《教师报》有感 篇5

仲兴耿武小学 张侠

读了2013年10月21日《教师报》中张忠民的《小学生作文兴趣与方法的培养》一文,我感触颇深。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的体现。尤其是小学作文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最关键的阶段。而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怕作文,把作文看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对作文有一种恐惧感。尤其是农村小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有体会。

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究其根源,我认为是没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至理名言无不告诉我们兴趣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中的新鲜和奇怪,而引起他们的好奇,进而产生想知的欲望,这就是兴趣。因此,只要充分调动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才有可能把写作由负担变成乐趣,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学生作文之所以感到无话可说,兴趣不浓,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积累生活材料。其实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家庭、学校中每天都在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有让人高兴的、难忘的,用小学生的眼光和语气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就是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学生和家长都曾去逛过超市和广场,把观察到的生动有趣的情景、想法随时记在观察日记里,然后进行加工整理,作文时就会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教师也可有意地创设情景,如开展“元旦”联欢活动,有意让学生观察,谁的歌唱得清脆悦耳,谁的舞跳得姿态优美,谁的小品让人捧腹大笑,谁的歌声优雅动听,怎么鼓掌、欢呼,整个教室怎样热闹非凡。活动前做安排,活动后做指导,然后让学生写《精彩的联欢活动》,学生就不会再“无米下锅”了。

2、注重鼓励,培养兴趣

作文的批改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也十分重要。教育心理认为:小学生总爱把老师的表扬作为进步的动力。因此,作文批改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当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便不吝惜赞美的语言,对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孔之见,都应该给予鼓励肯定,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尤其对基础差的学生,更应发现其每一个细微的成功之处,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和错误,可多用商量的语气提出建议:“这段话是否可以这样改„„”,“如果再„„那就更好了”等,让学生从那商榷和亲切的语气中,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敬之情,从而使他们更加自尊、自强,更加发奋学习。切不可以严厉责备的口气对待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不足,否则就会严重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之丧失写好作文的勇气,而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如一个学生作文结尾写得不好,我这样批语:“真可惜,结尾没有写好,好好修改,相信你一定能写个好结尾!”。

3、课外练笔, 巩固兴趣

中国教师报 篇6

《中国教师报》我的最爱

《中国教师报》,认识您是在2007年的一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时,由培训单位给我们每位学员发了一本全年《中国教师报》的,当时收了50元,我至今还保存着,并且“一见钟情”。培训完后,回到单位,第一时间就是要求学校订《中国教师报》,从此我只要有时间就想细细品读,每次品读您时,我都要认真做笔记,有时剪报收集好的文章,有时还和同事共同分享您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有时还向其他教师推荐我的最爱——您。通过阅读《中国教师报》,深深地被您上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所吸引,尤其是那贴近一线教师生活的那一篇篇教学心得与理念,让我茅塞顿开,在教学上少走了很多弯路!人的思想为之一振,如行走在沙漠的人遇见了绿洲一般的新奇。我只想说您清新、亮丽的风采,令我耳目一新;您真实坦诚的胸怀,让我孜孜以求;您众多而丰富的栏目,使我兴致盎然。我感谢您与我相伴,让我有了心中的最爱。

先说“课堂实录”栏目吧。里面既有名师的课堂,也有新秀的展示。名师的课堂,风格沉稳,如述家常,让我感受到名师丰厚的文化素养,真实的人文关怀,使我由然而生一种学无止境的感受。新秀的课堂,虽有瑕疵,但老师教法的新颖,精心地提问、激情地投入,让我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教育理念的更新,使我觉得这就是可以触摸的课堂模式。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手头有两样东西不可少。一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二是《中国教师报》“班级在线”专刊。学魏书生,学的是以“飞花拈叶皆可伤人”之侠义境界教育学生的理想主义和迸发的教育灵感。看“班级在线”,期待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优秀班主任们经过实践提炼出的真知灼见。《中国教师报》“班级在线”栏目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告诉我,这种规矩应当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作为一名班主任,特别是以前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熟悉和适应了农村的教育;现在通过考试来到城区学校,很多

方面都和农村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特别是铜城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发现他们与农村孩子相比,他们生活的环境更优越,所接触的新鲜事物更广泛,在管理上要有一定的技巧性。我在班级工作中常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班级卫生、纪律、活动管理,小组建设、后进生的教育等等,是《班级在线》栏目帮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工作起来好多了;班级各项工作突出,学生在行为常规上也是做得最好的,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再说“杏坛春晓”栏目吧。这里展现的是教师真实而丰富的教坛生涯。有的身残志坚,有的数十年如一日守望大山;一颗颗无私的爱心,一个个鞠躬尽瘁的身影。实实在在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给我以心灵的震撼,信念的坚定,世俗的看淡。

再谈谈“局内人”,“校园目睹之现状”、“一吐为快”栏目吧。我打心里认为这是您的一大亮点,也是广大教师的心声表白,更是一线教师的呼声与诉求。这些文章大多写的轻松、坦白,实在而趣味。文章讽喻了校园内的种种不良现象和现在教师的真实生活,坦露了教师作为凡人的正当需求。对我而言,这些文章就好比一位“心理医生”。她疏导了我的心灵管道,抚慰了我时常躁动的心。让我拥有一颗恬淡的心去看待世间万象,让我每天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走向课堂。

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7

关键词:互联网,竞争优势,信息多元,丰富

值得关注的是,行业类报纸在不断探索增强可读性、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纷纷顺应新常态开设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给本已“日渐式微”的纸媒经营提出了一个全新课题:行业报在思考如何在和社会类媒体交手中找到自身发展方向与特色的同时,还要考虑同本报纸的新媒体差异化经营。行业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化危为机,考验着一个媒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本文以《中国石油报》为例,探讨行业报在信息多元丰富和传播形式多样的当下,如何坚守自身定位,把握新闻策划的重点以及媒体发展的方向,打造独特竞争优势,为行业报群体应对新媒体冲击、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一种思路。

1 做好重大事件及行业信息披露工作,突出权威性独家性

《中国石油报》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党组机关报,一直秉承“喉舌、阵地、窗口、平台、智囊”的“十字”职能定位。中国石油也明确要求所有重大信息披露以《中国石油报》刊发口径为准,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石油报微信上涉及行业重大信息的内容必须从《中国石油报》转载。

这一定位为《中国石油报》明确了独家信息发布渠道,确立了官方权威的身份,是报纸最重要的优势,也为其在行业树立了威信,奠定了在油气行业媒体的地位。

通过对近年来的报纸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石油报》发布的官方信息主要集中在集团层面的会议、董事长活动、集团领导参与的外事活动以及股份公司重大信息披露等内容。这些内容每一条都备受社会关注,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

做好这些信息的新闻报道是《中国石油报》运营的重中之重。写作、审核、发布每个环节都层层把关,与中国石油集团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沟通,突出权威性、时效性、准确性。

但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说,重大事件和行业信息本身比较硬,写作模式单一,很多为会议报道、会见报道、调研类报道,对普通读者吸引力不大。从新媒体传播方式来说,这些内容也恰恰是难以发挥新媒体优势加工处理的。

2015年11月开通的中国石油官方微信也很少介入这一领域,可见其团队对新媒体运营已经有了充分思考。由此可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本身在报道内容上不需要并驾齐驱,旗鼓相当,而需要细分受众。新媒体放弃的蛋糕就是传统媒体需要坚守的阵地。严肃、权威的信息发布是始终是纸媒经营的重点,重要版面的重要位置必须始终留给集团重要新闻,这一点对于中国石油报是必须始终坚守的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可以没有新媒体,但没有报纸光有新媒体的行业媒体是不可能存在的。行业类纸媒必须拥有这样的自信,这对于其他行业报来说也具有示范意义。

2 新闻策划突出行业热点与专业性,扩大关注度增强影响力

如果说重大事件及行业信息披露属于行业类纸媒的本职工作,那么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有吸引读者关注的“杀手锏”。除了必须报道的题材,报纸自己关注什么热点,表达什么观点,决定了一个媒体的层次,也决定了其在媒体同行中甚至所处行业的影响力。

2.1 以深度见长,打造高水平的综述报道

从阅读习惯上看,如果把新媒体比作“快餐”,那么纸媒则可以称作“正餐”。“快餐”好比消息,适合见缝插针,瞥一眼就能了解个大概,甚至只需看标题无需读正文。而“正餐”就像综述,往往比较正式,需要细嚼慢咽,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细细思考。

综述需要在深度见长,即有思想、有分析、有判断,能够回答读者的疑问,给决策者以启迪。有深度的综述能够树立报纸在行业的权威性,也是报纸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2.2 以专业见长,策划富含丰富元素的系列报道

新媒体传播虽然快,但是转瞬即逝、不宜保存。特别是难以形成连续性的报道系列,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素材难以驾驭。纸媒通过运用新闻策划,则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2015年年底,中国石油决定开展“十二五”科技宣传,分内部媒体和外部媒体两种渠道。科技本来就比较晦涩,不易理解,石油科技更是专业术语多、理论数据多、图表复杂,没有一定的专业功底科技报道不仅读者看不懂,作者写作也十分吃力。中国石油报对科技成果进行细化,推出“科技之光”系列专版,通过信息制图将含混晦涩的科技原理浅显易懂地展示出来,图文并茂,并配专家点评和团队心得,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2.3 坚守评论阵地,打造舆论制高点

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但当前大部分媒体对于评论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很多报纸很长时间也难看到一篇评论,非常不利于扩大报纸的影响力。《中国石油报》在近年策划中特别注重发挥报纸评论文章的舆论导向作用,不仅开设了每周一期的“石油时评”专版,成为集中展示石油行业专家观点的理论阵地,还在一版重要位置定期刊发时评、评论员文章等,做到重大事件及时有解读,重大部署及时有回音。

3 新闻策划注重报网融合,打造立体传播新优势

中国石油报除了正报之外,还设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网站以及微博和微信客户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补充,为最大限度扩大传播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如何准确定位各媒体的职能,有效区分媒体之间的功能报社仍在不断探索。

一般来说,新媒体以处理软新闻见长,善于反映日常工作生活,而且基层新闻在新媒体上传播容易引发共鸣。此外,一些受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在信息还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在写作消息成稿素材还不是十分丰富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简单将事件的最新进展表述清楚告知公众,往往能受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此外,在《中国石油报》一版上,对重要的微信新闻给予导读,向读者推荐优秀的新媒体新闻,也是值得肯定的做法。

随着“互联网+”理念与大众生活进一步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并肩发展是新闻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纸媒生存仍面临着巨大考验。作为行业类报纸必须未雨绸缪,相信只要找准定位、加强选题策划、积极融入媒体发展新趋势,行业类报纸在激烈的竞争中必定能够站稳脚跟,掀开发展新篇章,开创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8

当前,80后、90后一代正在逐步成为社会中坚。他们的观念和习惯都同父辈人产生了较大差别。作为在网络浸淫下长大的一代,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也正逐步从傳统媒体向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平台转移。这就更显示出互联网思维在社区报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互联网思维尤为重要的则是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社会化思维。用户思维,即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真正考虑到居民的需求与体验,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报的建设与发展中来,增强其归属感。大数据思维则是要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进一步深入挖掘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平台思维即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具体说来,就是要把社区报做成一个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资源共享平台,社区居民和周边商铺、餐馆信息共享的平台,进而取得社区居民之间的共赢,取得社区居民和周边商铺、餐馆之间的共赢。社会化思维,简言之即要利用社会化媒体推动社区报口碑营销,利用社会化网络实现社区报建设的“众包协作”,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

(孟书强、凌夏/《中国记者》)

中国教师报征文 篇9

报纸有很多板块,我最喜欢的板块是“新观察”。这个板块引领我的思想走在了教育的最前沿,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当代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诸多利弊,也把一线教师心中的酸甜苦辣展示在大家面前,让你去品味,去深思,尤其是遇事不走弯路子。其实,“班级在线”、“杏坛春晓”、“阅读”、“健康人生”等栏目,我也都是很喜欢看的。这些栏目的文章选得非常贴近一线教师的心理与工作状态,文章写得实在、现实,还透着风趣。

在“海内”“海外”栏目中,我了解到了最新的国内国外教育动态,让自己的观念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和步调;在“深度访谈”栏目中,我从别人的见解中学会了理性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创新课堂”中,我领悟到了教师们是怎样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的;在“教师教育”栏目中,我认识了许多像我一样平凡而且普通的基层教师是怎样成为名师的,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一步步前行,也激励着我更认真更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 中国教师报征文

★ 读报心得

★ 读书读报心得体会

★ 中国颂征文

★ 我爱你中国征文范文

★ 美丽中国征文

★ 读报评报剪报

★ 中国图书馆年会征文

★ 我为你骄傲,中国!征文

中国教师报征文「选登」 篇10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前不久认识了《中国教师报》。一次学校召开每周例会后,本校语文组教研组长叫住我,让我写一篇有关《中国教师报》的文章。我一听傻眼了,还有这份报纸?我可从来都没听说过。她让我去网上看看。

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我静下心来,在网上找到这份报纸读完后,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悦之情。这份报纸果然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象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许多文章,都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一员,这样的报纸让我感动既亲切又感动!

它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它给人一种极其的亲切感,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反映了我们这群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动态:我们的教与学,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通,我们的对话,我们对教育与教学的反思、总结。它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生存状态与权益的关注,对教学、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它具有时代气息,它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不同的切身体会与独到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反思多多。另外,它还具有科普性与知识性。它促进我们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提升,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其为参照物,从他人的实践与总结中,我们不断汲取有益营养,获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与间接知识;同时,以其为参照物和理论指导,它促使我们从自身实践中寻找不足,形成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回归,向其看齐,最后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中国教师报》帮助了我,也改变了我。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真正做到以爱育爱并不容易。由此我想到自己,有时在课堂上看见学生交头接耳、心不在焉,就不知是哪来的无名火蹿上来,很冲动,忍不住想发火。可是我读了《中国教师报》后,让我改变了以前的急躁和冲动。以前我很容易对学生生气,总是埋怨学生不好管,感觉自己容易激动,也很消极,觉得烦心事儿很多。通过学习,我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虽然偶尔还会动怒,但我已经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了

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11

美国《 化学文摘》 检索收录 美国《 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 检索收录

学术性 权威性 应用性 信息性 国内外公开发行

增强全民族安全科技文化意识 促进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综合发展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为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 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主办,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1年1月创刊。

本刊宗旨:保护大众在生产、生活、生存领域进行各类活动的身心安全与健康;预防、消除或减少意外风险与灾害给生命、财产及社会文明带来的损失;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和安全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 努力创建一个安全、健康、舒适、少灾的文明社会;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学术民主、求实作风, 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N 11-2865/X ISSN 1003-3033 CODEN ZAKXAM) , 大16开本, 全年12期, 每期176页, 每月底出刊, 国内每册售价18.00元, 全年216.00元。本刊自办发行, 无邮发代号, 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

【订阅方法】 请将征订单回执填写清楚后寄回《中国安全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 306室邮编:100013

联系人:石艳红发行部电话/传真:010-64464783

E-mail:csstlp@263.net cssj@cosha.org.cn

【银行汇款】户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账号:0200006309026400165

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 篇12

《中国教师报》以中国教师为名,零距离地贴近教师,是一份全心全意为教师教育教学服务的报纸。对于我这个一线教师来说,就倍感亲切。

第一次接触《中国教师报》的时候,是在十五年前的一天。我从师范学校毕业不久,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由于学校地处偏远,信息闭塞,那时也没有电脑网络,闲来无事时,就读读书看看报,但能够真正适合教师阅读的教育书籍很少,平时接触的多是一些党报党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学校的报纸中夹了一份《中国教师报》。淡淡的墨香,清新的版面、新颖的内容一下子吸引了我,我一口气把报纸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就这样,我结识了《中国教师报》,并爱上了她。

还记得初为人师时,为了一节课的出色完成,我常常设计教案、反复备课到深夜。为了转化后进生,我常常吃过中饭,就来到班级中辅导学生。一年下来,学生的成绩却与理想相差甚远。我失望了,我开始反思。

于是,夏蚊满屋的夜里,我埋头“齿啃”《中国教师报》,悉心拜读,认真领会其中关于教学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令我耳目一新;信任、宽容、尊重、民主等词语让我感到教育的希望;人生、讲台、灵魂之窗更让我们感受到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的尊严,让我激情迸发。杏林春晓里一篇篇隽永的文字滋润了我的心灵;新观察以犀利的笔墨触动了现实教育的痛处;班级在线让我在班级管理中如鱼得水;我在《阅读》中找到了同感,在《政策直通车》里了解了教育时事……任汗水淌过面颊,任蚊虫肆意叮咬,如痴如醉地沉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尺讲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后来担任班主任,肩上的责任更大了。而初次担任班主任,让我心理感到惴惴不安。面对小学生,处理很多琐碎的问题比上好一堂课还要难。为了更好地成为他们的学习老师、生活保姆和心理医生,在《中国教师报》的帮助下,我不断学习教学业务,改进班主任教育教学措施。呆板的课堂和枯燥的知识间总缺少些趣味的点缀,平淡的生活也少了些许心灵的寄托。疲惫的我总想在书海与课堂间觅寻一处枢纽,解了那愁,去了那闷。中国教师报又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寄托。而“班级工作”栏目也成了我的老师,我从中如饥似渴的了解班主任发怒的艺术、当好班主任的“五个要”、正确看待班级的“静”与“闹”、教比罚更有力量、表扬鼓励比批评惩罚更有用等等。我就像一方干涸的麦田,在叮咚清泉的滋润下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为我们虽然不能延长生命,但我们可以拓展心灵的宽度,一份让人受益匪浅的好报,也许就是对心灵的拓展。因此,在这条道路上,我想有了《中国教师报》的陪伴,我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一定会顺利很多。

当人们对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时,我对《中国教师报》仍情有独钟,渐渐读懂了她。这里就像是通向世界的窗口,除了了解教育信息,还有更多人文化的东西。通过读报,我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进一步体验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爱育爱,以学定教,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教师,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工作不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需要,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体现。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篇13

篇一: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去年在上级的推荐下,让我有幸阅读了《中国教师报》。这份报纸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无论版式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首先,它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它给人一种极其的亲切感,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反映了我们这群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动态。其次,它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生存状态与权益的关注,对教学、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第三,它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第四,它促进我们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提升,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我们不断汲取有益营养,获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与间接知识。很感谢推荐者,让我们有了一个认识同行,认识国内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机会,让我们认识、了解到广大校外、国内同行工作者们的教学状态,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反思自身教学,改进自身不足,促进我们自身水平的提高。很感谢它,它让我们这群基层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让我们在这方热育的热土上继续执着前行,为了一个神圣的信念与一个光荣的使命。

是它在我的心中都建造了一个美丽的“杜郎口之梦”!

篇二: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教师的压力无处不在,职称的压力,教学成绩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子女教育的压力……哎!当教师难,当一个好教师更难。我突然觉得毫无幸福感。每天课代表的记录本上总有几个没完成作业的学生的名字,而且总是那么几个学生,真让人头疼。为此,我也采取了好多方法,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只能起一时的作用,不久又会“一如既往”.我感到很失望、很郁闷,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教师,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

有一天,我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的心里都留着一份空间,等待着来时用爱去填满。老师的一个小小举动,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些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我给与他们的只有“训斥、惩罚”,从没有给予他们“表扬、关爱”,他们心里一定认为“老师不喜欢我,不爱我”,甚至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我忽然很自责,感觉自己很对不起他们。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并一改往日作风,微笑着亲切地说:“你们几个说实话,讨厌我吗?”他们低着头一声不吭,我继续笑着说:“说吧,我不生气,保证不批评你们。”一个学生小声说:“老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哽咽着说:“谢谢你们,老师向你们保证以后再也不对你们大吼大叫了,更不会惩罚你们了。但是你们几个每天会有一份特殊的作业,也就是你们有能力完成的作业。”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并肯定的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们保证一定按时完成作业。”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内心总是那么单纯、善良,作为老师是不是也要像他们那样“单纯、善良”,多走入孩子的内心,多关注那些特殊的孩子,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少些冷漠,多些热情;少些教训,多些平等真诚的谈心。困惑的时候帮助他们,成功的时候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不断前进。

篇三: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赵春秀

这是我从中国教师报上学到的一篇文章,是崔其升校长所说的话。很朴实,说的也很在理,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更没有多高得人格魅力,因为我相貌平平。倒是我坚信工作就是人品,表现就是道德。自从教十余年来,我自认为是勤勤恳恳,善始善终,正像崔校长所说的,不能把工作视为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工作其实就是人格的写照,是品行的一种反衬。把工作上升到一种做人、修养、品格,这算抓住了根本。教师只有在做人上加强修炼,反复地区推敲、思考、提炼,形成高尚的道德功底,那么做事时就能将低俗的趣味摈弃殆尽,无私无悔。没有功利的干扰,以苦为乐,以奉献为荣,想的是集体、是他人、是学生。人只有达到忘我、无我时,才是真功力,才能尽身心,才能为公益。

我是一名普通的思想品德教师,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总认为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尤其是刚刚升入初一的小初中生们,在初一时就应该开始培养孩子学会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只有如此,学生才会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走向社会才能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然只有这些还不够,做所有这些事的前提是要学会自主,自主是成功的前提,如何做到自主,只有借住我们今天的高效课堂,要靠课堂上的放手、民主、激发、期待来培养、训练。目标让学生自己去定,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想,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找,技巧让学生自己去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寻。允许学生走弯路、出差错,只要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比较、去实验、去推敲、去创意、去实践,就是课堂的成功。如今我们的课堂已经慢慢地改变了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平时连话也不敢说的人,他们在高效课堂上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也能像其他那些好学生一样,真正地找到自己的尊严。

健全人格首先就要给学生尊严,只有孩子自己敢说了、敢做了,他们也就找到了自己的尊严,这个时候他们自己的人格也就给以了肯定。

篇四: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我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闲暇之余,总该读点杂志或翻阅一些报纸,每次总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当我第一次拿到《中国教师报》时,便感到一种惊喜,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没想到竟然有我们教师自己的报纸。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我发现该报共有A、B、C、D四个基本版块。不论是“杏坛春晓”、“新观察”、“健康人生”,还是“现代课堂”,每个版块都有让我为之动容的地方。每每读起,我都如获珍宝。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深地爱着我的课堂,爱着我的学生。我也和其他教师一样在实践着新课改要求下的新课堂。我学过“洋思经验”,也实践过“杜郎口教学模式”,但总是收效甚微。我怀疑自己是否在走弯路,是不是没有真正践行新课改的理念,没有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在阅读了该报B版块“建设新课堂”之后,我如梦方醒,我感觉到自己做得是那么微不足道。课改不是纸上谈兵,不是一两个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该报“建设新课堂”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建设新课堂的途径和方法,为我的课堂教学指点迷津,让我从传统教学的束缚中走出来。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说的单向灌输。教学也不再是教师从“一桶水”向“一杯水”倾倒的简单行为,学生不再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已不能治简单地自己知道的知识。教师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时代已经结束。教师不仅要拥有“一桶水”,更要成为带领学生寻找水源的人。

该报用寥寥数语,以名校访谈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如何把学生从高耗低效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其中有位名师讲到:“面对目前的课改形势,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满堂灌,课堂效率低,学生成绩不理想的现状,我们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突破这个瓶颈。我们必须大胆尝试,即使不做第一个吃螃蟹者,也要做敢吃螃蟹者。”课改不需要旁观者,需要的是行动者,第一步再难,我们也要迈出去,只有做了才能成功。

读了该报,它让我懂得了如何去探索适合自己,同时也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于是,在教学中我不断摸索前行。我把课堂变成一个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经过一学期的课堂实践,我发现每个学生都较以前有所提高,特别是一向上课不爱举手的小杰,课堂上也积极参与活动,学习成绩由50多分很快上升到了80多分。我感到非常高兴,没想到我的初探竟然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

《中国教师报》为我的课堂教学拨开云雾,让我的课堂逐渐成熟起来。它让我学会了探索,它引导着我正在向优质教学迈进。

篇五: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在我参加工作以来,《中国教师报》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份教育刊物,和她两个多月的亲密接触,我深深地体会到,她犹如一位长者,引领我在工作业务中不断进取。更如一位智者,时刻为我解答着教育中遇到的种种困惑。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可谓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站在小学课堂上,我以为自己一名堂堂本科毕业生,面对一群“小屁孩”应该能运筹帷幄,不在话下。然而,一切并非我想象的那样,小学科学的课堂,我面对的是无法压制的吵闹和不被重视的学习态度。这一切犹如当头一棒,浇灭了我内心的所有激情,于是,我茫然,困惑……

然而,就在一次无意的机会,我看见了静静躺在办公桌角落的《中国教师报》。一次随意的阅读,我被《中国教师报》深深吸引,像《现在课堂周刊》,《教育家周刊》等版块,字字句句鼓励着我,犹如海洋上的灯塔,指引我们教师前进的方向;又犹如喧嚣城市中安静的家,无时无刻都充溢着丝丝的暖意。

该报刊中,有六大板块,像《区域教育周刊》,《现代课堂周刊》,《幼儿教育周刊》,《教育家周刊》…每个版块都各具特色,有一定的针对性,从教学的不同角度给我指明前行的方向。最让我觉得受益的是特别报道《课改》,尤其是最近的几期中,我欣喜地看到,话题中不断地重申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重要性和价值。很多的科学教育者始终在这条孤独的路上不断进取。像河南省安阳市举办的以“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为主题的“殷都杯”演讲比赛,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要在课改这条路上发挥先锋作用,要倡导变传统课堂的以“教”为中心,蜕变成新课改理念下的以“学”为中心。努力在课堂中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那样学生就会回报你无限的精彩…向着“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的新教师的目标孜孜不倦的努力。要有白居易铁杵磨成针的毅力。

首先,《区域教育周刊》版块主要报道了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教育实况、教育新闻,让我的眼界开阔,提醒不要局限于眼下的工作,应该跟上社会的需求,及时改进自己的业务,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其次,《现在课堂周刊》版块主要讲述了现在课堂的发展方向,在重视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大方向下,如何去组织自己的课堂。再有,《教师生活周刊》版块,展示了全国名师交流的经验,让我切身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明白我们的努力,我们的辛勤劳动,有那么多的人和我们一起感同身受,我们并不孤单。还有《教育家周刊》、《民办教育周刊》、《幼儿教育周刊》……每个版块都给我不同的感触。

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14

“现代社会的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则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的范围, 我们必须依赖一种新的大型媒介系统才能把握它。”[1]媒体对某一社会议题的选择性呈现和建构, 直接影响着公众对该议题的认知, 也使得该议题具有了显著性。本文运用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 通过对《中国环境报》有关雾霾报道的内容分析, 研究我国专业环境媒体如何再现雾霾天气现状, 并归纳出这些报道框架的特点, 进而指出媒体应该着重采纳哪些报道框架, 从而担负起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

一、研究设计

(一) 理论基础

框架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兴起的传播理论, 其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人类学家贝特森。1974年高夫曼 (Goffman) 在其《框架分析》一书中将框架这一概念首次应用于传播情境, 他认为框架“是人们利用认识和解释社会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 它能使框架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标签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2]学者甘姆桑 (Gamson) 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 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 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诠释外在的世界。[3]恩特曼 (Entman) 则认为新闻报道的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 就是把事件中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 “框架某一事件就是选择感知事实的某些部分, 并将它们凸显在传播的文本当中, 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对某种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道德判断以及处理建议”。[4]

学者陈阳指出, 由戈夫曼发展而来的框架分析目前已经同时出现在了传播学研究中的新闻生产、媒介内容以及传播效果三大领域。[5]复旦大学的黄旦教授认为, 框架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媒介的生产, 而媒介怎样反映现实、建构意义以及规范人们的认识最终要通过文本内容或话语———媒介产品得形式来实现。[6]由此可以看出, 媒介的文本内容是应用框架理论的重点领域之一, 而对媒体的雾霾报道也可以从其文本内容方面入手, 进行定量分析。

(二) 现有文献回顾

目前学术界对于雾霾天气新闻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一是研究外媒对中国雾霾天气的报道, 并指出外媒主要采用负面基调来报道中国的雾霾天气, 如徐琴媛、于月的《法国媒体对华报道解析———以法国报刊关于雾霾报道为例》[7]以及卫芝、唐远清的《外媒对北京雾霾报道的负面基调引发的反思》[8];二是选择具体的非专业环境报道的媒体, 展开国内媒体关于雾霾的报道的个案研究, 如何德慧的《人民日报微博有关雾霾天气的报道》[9]以及张扬的《京沪穗三地雾霾报道的框架分析——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为例》[10];三是总结我国新闻媒体雾霾报道的经验以及对新闻报道如何推进环境改善的对策建议, 如郑保卫、张峡的《我国新闻媒体雾霾天气报道的经验与启示》[11]以及孙荣欣的《新闻报道推进环境改善对策研究———由雾霾天气期间的报道说起》[12]。在上述的现有文献中, 张扬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相关媒体的雾霾报道进行了框架分析。结合前文有关中外学者对框架理论的论述, 本文采用框架理论, 从不同的框架层面对《中国环境报》的雾霾报道文本进行内容分析, 以期发现《中国环境报》建构了以及呈现出怎样的雾霾报道框架。

(三) 研究对象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环境报》与雾霾相关的报道文本。《中国环境报》是环境保护部主管, 中国环境报社主办, 以宣传环境保护为基本内容的全国性专业报纸。作为国家级的专门从事环境领域报道的报纸, 《中国环境报》以其鲜明的办报宗旨和卓有成效的报道工作, 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影响, 也在中国环境报道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从2013年年初雾霾天气大范围出现, 引起人们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到今年雾霾天气的再次肆虐, 成为地方“两会”的热门议题, 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时段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 时间跨度为17个月。

搜集《中国环境报》在上述时间段内以雾霾天气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文本, 包括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专访等作为样本分析单位, 要求是整篇报道以雾霾为主题, 否则予以剔除。这里以一“篇”报道作为样本的一个分析单位, 判断的依据是整篇报道要有独立的标题。若一篇报道文章中配有新闻照片和图表, 也视为一个整体的样本, 不另做独立的分析单位。

本研究以“雾霾”为主题, 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这个时间段内的《中国环境报》全文数据库进行全文搜索, 共获得样本72篇, 经人工仔细阅读分析后, 最终确定有效样本69篇。

考虑到本文所提出的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将类目构建为三大部分, 即报道体裁框架、报道倾向框架和报道主题框架。报道体裁框架:报道体裁决定着新闻文本的呈现形式, 考察新闻报道的体裁对于解答本文的研究问题亦有帮助。本研究将报道体裁分为5类, 即消息、评论、通讯、深度报道和其他。报道倾向框架。报道倾向即为新闻报道文本内容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态度和思想倾向, 美国学者Gerard P.Matthews和Robert M.Entman通过研究美国主流媒体对儿童医疗保险计划的报道, 结果显示新闻框架存在显著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的表现之一即为新闻偏见的的正负二分。[13]本文将报道倾向分为3类, 即负面的, 正面的和中性的。负面的报道倾向表现为强调造成雾霾的人为因素、雾霾天气进一步恶化以及雾霾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面的报道倾向则表现为报道的基调积极向上且带有宣传意味, 强调雾霾天气的自然因素、雾霾天气将会好转以及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中性的报道倾向表现为报道内容中不带有明显的主观感情及倾向, 常见的客观事实描述报道即可归于此类。报道主题框架:报道主题是媒体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它是媒体构建框架的重要因素和策略。本文将报道主题框架划分为以下6类:一是雾霾天气的发展状况框架;二是雾霾的责任归因框架;三是雾霾的社会影响框架;四是雾霾的治理措施框架, 包括政府采取的治理行动、发布的治理措施方案和专家学者的治理倡议或意见;五是雾霾下的应对策略, 例如民众在雾霾天气下的保护性措施, 政府层面的雾霾预警等;六是其他。

二、研究发现

报道体裁。从分析后的数据来看 (见图1) , 消息24篇, 评论20篇, 通讯15篇, 深度报道3篇, 其他7篇。消息与评论总共有44篇, 整体占比为63.7%, 另外通讯的也占到了整体的21.7%。由此可见, 《中国环境报》关于雾霾的报道主要以消息和评论为主, 通讯和深度报道较少。

报道倾向。从整体来看, 正面报道篇数最多, 达到了45篇, 占比高达65.2%;负面报道篇数次之, 总共有17篇, 占比24.6%;中立报道篇数最少, 只有7篇, 占比仅有10.2%, 表1直观地反映了这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国环境报》在报道雾霾时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 负面报道为辅, 而客观中立的报道则很少。

报道主题。通过表2得出的数据来看, 《中国环境报》在报道主题上以治理措施为主, 如“加强立法以解雾霾之困”、“多措并举防雾霾”等, 这类报道主题的数量最多, 达到了50篇, 占比高达72.5%, 而且这其中又以报道政府发布的治理措施和方案为主。在应对策略和责任归因的报道主题方面则分别有21篇和16篇, 占比分别为30.4%和23.2%。此外, 社会影响主题和雾霾天气的发展状况主题的报道则很少, 分别只有9篇和5篇, 占比仅有13%和7.2%, 其他报道主题为6篇。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有些报道同时存在2个报道主题, 因此各报道主题篇数的加和要大于总样本量。这些数据表明, 《中国环境报》在雾霾报道中侧重于政府治理措施和方案的报道, 以政府的声音来引导整个社会舆论, 而对于普通民众更为关心的雾霾的责任归因和社会影响话题报道不足。

注:由于有些报道同时存在2个主题框架, 因此各报道主题篇数之和大于总样本量。

三、结语

从本研究所获得的数据来看, 《中国环境报》有关雾霾报道的框架有如下特点:

(一) 报道的体裁以消息和评论为主, 通讯和深度报道较少

在所有的雾霾报道中, 消息和评论总共有44篇, 占整体报道的63.7%, 而在这些消息和评论中, 又以发布政府采取的治霾措施消息和专家学者建议政府如何治理雾霾的评论为主, 如“黑龙江省长陆昊研究部署雾霾治理工作, 建立治霾联席会议制”、“雾霾防治如何加强?”而对于深度报道过少的原因,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阐明事件因果关系, 揭示实质, 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14]一旦对雾霾进行深度报道则必然会深挖引起雾霾天气的种种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会带有很大的负面色彩, 这与《中国环境报》侧重“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宣传环境法规、宣传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的办报宗旨不符。

(二) 报道的倾向以正面为主, 负面为辅, 客观中立的报道非常少

从上文的统计数据来看, 正面报道篇数最多, 达到了45篇, 占比高达65.2%;负面报道篇数次之, 总共有17篇;中立报道篇数最少, 只有7篇。对于一家环境报道领域的全国性专业报纸来说, 负面报道较少, 客观中立的报道更是缺乏, 这可能跟报纸本身的属性和宗旨有关。《中国环境报》虽然是环境报道领域的专业性报纸, 但它的主办单位中国环境报社却是环境保护部的直属事业单位, 有着很强的政府官方背景, 而并非纯粹的市场化报纸。同时, 《中国环境报》的办报宗旨宗旨“宣传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环境教育,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宣传环境法规, 加强环境管理意识;宣传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 推进环保产业的积极发展。”也解释了其正面报道居多的原因。但即便是这样, 《中国环境报》的负面报道和中立报道还是太少, 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负面报道, 特别是中立报道的力度, 更好的担负起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三) 报道的主题以治理措施为主, 发展状况和社会影响的报道很少

这说明, 《中国环境报》在着重报道政府的治理雾霾措施的同时, 对雾霾危害民众身体健康的负面社会影响以及人民群众需要的雾霾天气预报服务着墨甚少, 缺乏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有研究者指出, 新闻报道无论是作为传播工具, 还是文化工具, 人文关怀都是其应有的题中之义, 人文关怀的基本指向有三个维度, 即维护民众的人格尊严、关怀群众的精神需要、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15]在有关雾霾的报道中, 2013年3月1日的《应对雾霾健康危害不能束手无策》一文中建议民众在雾霾天时采取减少户外活动、佩戴口罩和食用抗氧化作用的营养品的措施来降低雾霾的危害;2013年5月24日的《直击雾霾中的京城百姓生活》详细地描述了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公园锻炼的市民、幼儿园的儿童以及医院的病人在雾霾中的生活状态;此外, 2014年3月6日的《雾霾下的体育课怎么上?》也对青少年在雾霾天气下如何进行体育锻炼作出了人性化的建议。但是, 明显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报道数量非常少, 只有3篇, 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环境报》有关雾霾的报道缺乏人文关怀精神。

通过以上对《中国环境报》有关雾霾报道框架呈现出的特点以及查阅已有的研究文献, 笔者认为《中国环境报》尚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雾霾报道的框架,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 在报道体裁上可适当增加一些有关雾霾的深度报道。事实上, 雾霾并不仅仅是气象问题, 它还与地理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密切相关, 专业性较强。因此, 对于雾霾这类较为复杂的环境议题可以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 深入挖掘和阐明雾霾的成因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 追踪和探索雾霾的发展趋向, 从而达到对雾霾进行客观、专业、深度的解读, 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正确认识雾霾问题。

其次, 在报道倾向上要加强客观中立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力度, 做到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有机结合。从上文的研究数据来看, 负面报道和中立报道的比例加起来还不到整体的35%, 明显偏少。有研究者指出负面报道也有积极作用, 它能够揭露丑恶和缺点, 彰显警示功能和监督功能。通过负面报道, 可以使受众尤其是管理部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进而采取措施予以改进。[16]《中国环境报》作为环境领域的专业性报纸在理应在做好正面宣传报道的同时, 多做一些负面报道彰显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上一篇:勤务中队一周工作计划下一篇:公兴小学 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