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标准管理制度

2024-10-05

代码标准管理制度(精选6篇)

代码标准管理制度 篇1

代码标准管理制度

一、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责任单位:

责任人:承办人A、承办人B、室主任、分管所长、所长。

二、权力行使依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廊坊市中心支局转发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关于修订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第六条: 河北省分局辖内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省分行及市分行应指定相关的业务部门作为银行机构的代码标准主管部门,负责承担所在地外汇局部署的相关工作任务,统一协调辖内银行分支机构的代码标准化工作。银行机构代码标准主管部门应依据总局《细则》等代码标准化相关规定及本规定制订相应代码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专人专岗负责制,规范代码标准化相关业务流程,保证代码标准化工作坚持严格依照规定执行。

三、审批条件和标准

符合以下要求应通过审核:《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实施细则》(简称《细则》)

依法设立的组织机构。

四、所需材料

申请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金融机构申请相应表格(加盖公章)。

(二)依法成立文件或证照及复印件。

(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四)经办人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五、受理

承办人(A、B)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不予受理。

六、审批与决定

承办人(A、B)对拟申请办理提出预审意见。符合要求的上报信息管理系统。

七、办理时限

法定办理时限为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若手续齐全、情况紧急,可按特事特办原则,于当日内办结。

八、公开公示

本制度原文单位门户网站长期公示。

网址:

代码标准管理制度 篇2

关键词:维哈柯文,标准,编码

1 引言

自治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信息交换用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标准研究》 (以下简称“维哈柯文标准”) 是在自治区科技厅多年的大力支持下, 由自治区信息化办公室、新疆大学、自治区民语委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在对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问题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立足提高我国在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领域的自主创新及国际竞争能力, 针对事关新疆少数民族软件开发及产业化的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和急需的维哈柯文信息技术标准开展的研究工作。本项目的研究实际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 并且在不断的积累研究成果, 为后期的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2 需要解决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技术用原两字节代码体系不能承担国际信息技术发展需求, 使它发展成信息技术多八位代码体系, 即原来的两字节代码转换成四字节代码, 其实施技术难度增大, 且在已公布的ISO/IEC 10646阿拉伯文系列编码中, 维哈柯文的名义字符形式及其变形显现形式与阿拉伯文并不能完全对应或不完全相同, 产生了二义码等问题。ISO/IEC 10646对其各文种的差异未作说明及确认, 在使用中容易造成维哈柯文字符编码的混乱。

受当时条件限制, ISO/IEC 10646标准的一些技术实现问题未能解决, 在系统级实现和软件开发应用当中遇到一些技术难题, 在具体处理中形成“各自为政、各取所需”的状况, 致使出现各系统之间无一致性、软件之间互不兼容等问题。

国家编码标准GB 13000.1-1993及GB 18030-2000并未对维哈柯文编码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确认和规范。

维哈柯文字形 (字库) 存在简单化、字形不规范、不美观等诸多问题。必需研究制定传承民族文化、基于先进字库技术, 得到社会公认、权威性的字形 (型) 国家标准。

大量计算机术语层出不穷, 维文计算机界面术语不但缺失, 且与英、汉对照存在着不准确、不规范、不统一, 在应用中易产生混乱或歧义的问题。

3 维哈柯文编码字符集标准研究

3.1 1990~2000年ISO 10646维哈柯文编码研究

1990年以来, 代码研究组组长吾守尔教授多次提出维哈柯文信息技术多八位ISO 10646国际标准提案。

1993年, ISO 10646-1:1993版本上确认公布了维哈柯文用14个名义字符形式、100个变形显现形式, 其余20个名义字符形式及其变形显现形式和阿拉伯文共用。

1994年, 增补了18个元音字符。

1996年, 增补了20个哈萨克文代码及部分维文和柯文代码。

3.2 2003~2005年维哈柯文字符集编码地方标准研究

进一步研究确认信息处理交换用国际编码标准ISO/IEC 10646 (Unicode) 中维哈柯文字符集和专用符号的编码及位置、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提出相应的维哈柯文编码增补及修改提案, 以获得完整、可行和合法的信息交换用国家、国际编码标准。

3.2.1 技术方案

认真审核分析国家标准GB 18030、GB 13000和国际ISO/IEC 10646编码标准中维哈柯文字符集及专用符号编码及位置, 双字节和多字节表示技术及转换技术, 结合维哈柯文Win98/2000/XP和Linux操作系统及Office等应用软件中编码处理技术和经验, 研究维哈柯文编码标准的完整性、标准性、合理性。

3.2.2 研究成果

重新确认了在国际编码中的位置:

维哈柯文共用、31个名义字符形式、126个变形显现形式、2个复合字符、2个前缀字符;

哈文柯文专用:12个名义字符形式、32个变形显现字符形式;

维哈柯文特殊处理:9个名义字符、42个变形显现字符形式;

常用:82个维哈柯文专用符号。

3.2.3 技术水平

2005年4月23日, 自治区《信息交换用维哈柯文标准研究》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3 字符及其编码位置

本标准采用的编码体系结构与GB 13000.1所规定的编码体系结构完全一致。本标准规定了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共用的名义字符和变体显现字符的字形, 以及它们各自的专用字符, 并给出了这些字符在GB 13000.1中的位置。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通用字符集编码定位总表, 表示42个名义字符形式, 160个变体显现形式的字形及它们在GB 13000.1中的位置, 见图1。

2006年11月13日, 国家标准审定会意见指出:

(1) 能够满足现代维、哈、柯文信息处理对编码字符集的需求, 达到了制定的目的;

(2) 编码体系结构合理, 所收录、确定的字符能够解决当前维、哈、柯文信息处理遇到的问题;

(3) 根据维哈柯文的特征, 按照文字的使用类型编制了10个专用附表, 并对字符的使用细则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科学合理, 便于使用。

4 古维吾尔文编码技术研究

古代维吾尔语是公元8世纪后形成的维吾尔民族共同的书面语言。历史上, 维吾尔族先后使用了突厥文、回鹘文、摩尼文、哈卡尼亚文、阿拉伯文等多种文字, 作为一种文化的传载和历史的见证, 留下了大量的古代维吾尔文献。近20年来, 古代维吾尔文献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将该领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日趋成熟的境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各有关部门对维吾尔的历史宗教研究、古维吾尔文献研究、最新考古发现研究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高度重视, 发展很快。因此, 该领域对实现古维吾尔文计算机编码, 应用电子信息处理技术改变传统落后的工作方式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近几年已有不少国外的专家在WG2会议上有意提出古维吾尔文编码提案, 在此形势下, 本课题代码研究组组长吾守尔·斯拉木教授于2006年9月25~29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ISO/IEC JTC1/SC2/WG2第49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古代维吾尔文编码方案 (3164号文件) , 得到了与会各国专家的肯定和认同, 此后又在WG2第50、51次会议上对该提案进行了讨论和修正, 并原则通过。

这是10多年来本课题组的专家向ISO 10646 (Unicode) 国际标准化组织多次提出信息交换用维哈柯文编码字符集并进入ISO 10646 (Unicode) 国际标准后的又一次重要贡献, 是我区科技工作者为维哈柯文信息处理事业向国际化方面迈进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结果, 吾守尔教授于2005年在法国第47次WG2会议上还提出了维哈柯文新文字代码增补提案, 获得了ISO 10646专家的支持并进入了10646 (Unicode) 。

中国专家首先提出古代维吾尔文编码方案是近年来我国国力迅速发展、标准化事业得到重视的具体表现, 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具体表现, 在国内外都将产生极好的影响。

5 成果应用及经济社会效益

5.1 成果应用

(1) 编码、字型、术语信息标准是民文信息处理技术的软件研发及应用基础;

(2) 教育 (远程教育、双语教育) 、文化、电子印刷出版、广播电视;

(3)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互联网及通信信息产品开发及服务;

(4) 发展面向中西亚及阿拉伯世界的外向型软件产业前景广阔。

5.2 经济社会效益

彻底结束维哈柯文编码、字形及界面术语不规范的混乱局面, 统一信息处理标准, 为缩小数字鸿沟, 为各族人民共享信息化成果创造条件。为更好更多地参与维哈柯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奠定了良好基础;树立了我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国际形象。

通过标准公布、推广应用、市场转化和知识产权利用等形式, 以直接和间接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标准应用服务, 并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

6 创新点及总结

1990~2000年, 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基于DOS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维哈柯文信息处理编码、键盘、点阵字模等三项国家标准的基础上, 1990年3月首次提出了维哈柯文信息交换用多八位10646国际代码标准提案, 参与和完成了10646国际代码标准——维哈柯文编码字符集的制定, 确定了100多个元音和变体形式代码位置及其名称。

在国内首次明确了国际标准ISO/TEC 10646-1:1993 (GB 13000) 、ISO/IEC 10646-1:2000/Unicode 3.0、国家标准GB 18030对维哈柯文字符集编码及位置的相互对应关系。

首次在国际、国内对维哈柯文字符集及专用符号在10646中的位置进行了确认, 研究提出了完整合理的、通用的维哈柯文编码定位表及实施技术, 确认了信息交换用维哈柯文共用31个名义字符形式、126个变形显现形式、2个复合字符、2个前缀字符的10646国际编码位置, 确认了哈文柯文信息交换专用的12个名义形式和32个变形显现形式的10646编码位置, 确定了信息交换用维哈柯文特殊处理的9个名义字符及其42个变形显现形式的10646编码标准, 列出了常用的82个维哈柯文专用符号及其编码定位情况。

在维哈柯文编码地方标准的基础上, 在国内首次研究制定了国家标准GB 13000《信息技术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编码字符集》。

首次规定了维哈柯文共用的名义字符和显现字符以及它们各自的专用字符, 并给出了这些字符在GB 13000.1中的位置。

在国际、国内首次对维哈柯文字符集中维文专用、哈文专用、柯文专用, 维哈文共用、维柯文共用、哈柯文共用以及各自的复合字符、前置字符及其变形显现形式作了界定。

在国际、国内首次提出古代维吾尔文编码方案。2007年先后在ISO/IEC JTC1/SC2/WG2第50、51次会议上讨论了修正案, 并原则通过。

上述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 对增强我国维哈柯文信息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提升我国在参与信息技术国际标准研究制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对加快推进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及民文软件产业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代码标准管理制度 篇3

该标准规定了动物代码的编制原则,一个动物的代码共64位序号,前16位是控制代码、17~26为国家或地区代码、27~64为动物代码,适用于家禽家畜、家养宠物、动物园动物、实验室动物的识别,也适用于动物管理相关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我国各类动物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农场动物由农业部门主管,宠物属公安部门管理,动物园动物由建设部门管理,濒危保护动物由林业部门管理,各类不同的实验室动物归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据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主任黄燕滨介绍,近年来,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以至“非典”的蔓延,引发了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生产全过程安全追溯管理的重视。该标准确定了全国统一的射频识别动物编码结构,可实现每一个被管理动物在全球范围内惟一的编码,且与国际标准兼容,是采用信息技术及自动化手段有效管理动物的重要基础标准。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篇4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机构代码的编码、登记、应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组织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机构。

本办法所称组织机构代码,是指根据代码编制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本办法所称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是指组织机构代码识别标识的载体和法定凭证,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为纸质证书,副本包括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

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依法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全国代码中心)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 省级及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

第六条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统一政策、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标准规范、统一规划计划、统一方法步骤的原则。

第七条 各级质检部门应当在本系统内全面应用组织机构代码,并积极配合各级政府推动组织机构代码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

第八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组织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登记。

前款规定以外的组织机构,不予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登记。

第九条 组织机构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应当自依法设立之日起30日内,到批准设立或者核准登记部门同级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

第十条 申请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应当填写申请表,并出示或者提交下列材料:

(一)机关单位提交批准设立的文件及复印件;企业单位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及复印件;事业单位提交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及复印件;社会团体提交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复印件;其他组织机构提交相关的批准设立或者核准登记的文件及复印件;

(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三)经办人身份证件及复印件,组织机构授权经办人办理登记的证明;

组织机构的分支机构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登记,还应当提供组织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第十一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收到申请文件后,应当即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申请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当场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完成审核,对符合规定要求的予以登记,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组织机构代码的编码和码段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等国家标准和全国代码中心统一确定的码段管理规则。

第十四条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确定式样、内容,由全国代码中心统一制作和管理。

第十五条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自颁发之日起4年内有效。组织机构依法设立的资格证明文件有效期不足4年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有效期以资格证明文件的有效期为准。

第十六条 禁止伪造、变造、冒用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禁止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第十七条 组织机构应当在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进行换证登记。

第十八条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遗失或者毁损的,组织机构应当申请补证,并向社会公告补证和遗失情况。

第十九条 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部门核准的变更文件或者证明办理变更登记。

第二十条 组织机构依法变更登记、补证、换证的,其组织机构代码不变。

第二十一条 组织机构依法终止的,应当自注销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部门核准的注销文件或者证明办理注销登记,并交回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加强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保证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有效,保证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完整、可靠。

第二十三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信息有效性等进行年度验证,确保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和相关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

第二十四条 全国代码中心等代码管理机构可以向有关机关、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服务,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信息管理和保密制度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组织机构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申请、换证、补证、变更的,可以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伪造、变造、冒用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或者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法律责任;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从事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人员因过错给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八条 从事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江苏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篇5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管理,准确反映组织机构有关信息,完善社会管理、监督体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组织机构代码(以下简称代码)是指根据国家有关代码编制规则,赋予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代码的法定凭证是代码证书。

第三条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依法设立或者经有关部门核准登记的组织机构,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代码登记,领取代码证书。第四条 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是全省代码工作的主管部门,其管理代码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代码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代码制度;

(二)负责向国家代码主管部门申请码段,按照规定分配各类代码区段;

(三)受理有关省属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代码申请,并按照规定审核赋码、颁发代码证书;

(四)建立本省代码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代码信息服务;

(五)对代码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县(市)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代码的赋码、颁证、应用和管理监督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同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做好代码管理工作。第六条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批准成立或者核准登记的同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构编制主管机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在划定的代码区段内赋予代码;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由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赋予代码。

第七条 组织机构应当自核准登记或者批准成立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明材料,到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申领代码证书手续。

第八条 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自组织机构申领代码证书之日起10日内,对组织机构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代码的唯一性进行审查;经审核批准的,颁发代码证书。

第九条 代码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样的效力。组织机构应当申领代码证书正本一份、副本若干份。

第十条 鼓励组织机构采用电子智能卡代码证。电子智能卡代码证实行全省统一管理。

第十一条 组织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和单位性质发生变更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到原赋码机关和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请办理代码变更和换领代码证书。

第十二条 组织机构依法终止,终止组织机构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原赋码和发证部门办理代码注销登记。

第十三条 代码证书毁损或者遗失的,组织机构应当及时到原发证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并申请补发。

第十四条 代码证书自颁发之日起4年内有效。组织机构应当在有效期满之日起30日内,持代码证书的正本和副本到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办换证手续。

第十五条 组织机构在申领、变更、补办和换发代码证书时,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收费标准缴纳费用。

第十六条 代码证书是组织机构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收缴、扣押、毁损。

第十七条 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根据本省重大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对有效期内的代码证书组织开展验证工作。第十八条 组织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必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规定期限内未办理代码证书申领、变更、注销、换发登记手续的;

(二)代码证书毁损或者遗失而未申请补发的。

第十九条 组织机构伪造、涂必代码证书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收缴其伪造、涂必的代码证书;组织机构出借、转证代码证书或者使用他人代码证书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对上述违法行为,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可以视其情节轻重,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对非经营性的违法行为,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经营性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有关责任人员,由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从事代码管理工作的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组织机构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又不提起诉讼,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1999年1月1日起实施。

江苏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条文释义)

为了加强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管理,准确反映组织机构有关信息,完善社会管理、监督体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条是关于本办法立法宗旨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管理,准确反映组织机构有关信息,完善对银行帐户、税收、国有资产、统计、保险等的社会管理和监督体系。

已有的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有:国发[1989]75号《国务院批转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关于建立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制度报告的通知》、国技监局[1993]14号《关于发送〈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政发[1993]69号《批转省标准局关于在全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建立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报告的通知》。

本办法所称组织机构代码(以下简称代码)是指根据国家有关代码编制规则,赋予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代码的法定凭证是代码证书。

本条是关于代码和代码证书的定义。

组织机构代码是根据国家标准GB 11714-199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规定的,是赋予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

代码证书是代码的法定凭证,具有法律效力。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依法设立或者经有关部门核准登记的组织机构,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代码登记,领取代码证书。

本条是关于申办代码范围的规定。

本办法适用的地域是:本省行政区域内。

本办法规定必须申领代码标识的组织机构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依法设立或者经有关部门核准登记的组织机构。

“其他依法设立或者经有关部门核准登记的组织机构”的具体划分和受理方式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执行。

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是全省代码工作的主管部门,其管理代码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代码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代码制度;

(二)负责向国家代码主管部门申请码段,按照规定分配各类代码区段;

(三`)受理有关省属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代码申请,并按照规定审核赋码、颁发代码证书;

(四)建立本省代码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代码信息服务;

(五)对代码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县(市)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代码的赋码、颁证、应用和管理监督工作。

本条是关于我省代码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责的规定。

我省对代码工作采取统一管理(第四条)与分工管理(第五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本条规定了“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是全省代码工作的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省代码工作;市、县(市)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代码的赋码、颁证、应用和管理监督工作。

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具有“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代码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代码制度”的职责。

我省代码工作的具体实施由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授权的江苏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负责。其具体职责是:

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具有向国家代码主管部门申请码段,划分各类代码区段的职责;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受理市、县(市)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码段申请;各赋码单位应向同级的代码管理机构申请码段。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受理省属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除外)的代码申请,赋码、发证。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应当履行“建立本省代码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代码信息服务”的职责。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具有“对代码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同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做好代码管理工作。

本条是关于我省代码管理工作中分工管理的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代码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有:

贯彻国家、本行业、本行政区域内代码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并制定实施的具体办法;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代码工作规划、计划;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本部门、本行业实施代码制度;对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代码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批准成立或者核准登记的同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构编制主管机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在划定的代码区段内赋予代码;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由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赋予代码。

本条是关于代码赋码权的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在划定的代码区段内赋予代码。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民间组织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成立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在划定的代码区段内赋予代码。

企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成立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在划定的代码区段内赋予代码。

其他组织机构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或核准登记成立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在划定的代码区段内赋予代码。

各赋码机构应按照国家标准GB 11714-199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的规定赋予代码。

组织机构应当自核准登记或者批准成立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明材料,到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申领代码证书手续。

本条是关于申领代码证书手续的规定。

组织机构应当自核准登记或者批准成立之日起30日内申领代码证书。

组织机构申领代码证书时所需的证明材料:

(1)组织机构的证明材料

a、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b、事业---机构编制部门颁发的事业单位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c、社会团体----民政部门颁发的社会团体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d、民办非企业单位----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

e、机关---人民政府颁发的有关批准成立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f、其他组织机构---有关批准成立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2)、申办人的证明材料

申办人应携带单位介绍信或单位公章。

(3)、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有关材料。

受理代码证书申领的部门:

组织机构应向与其同级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同级”其含义为:中央所属机构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颁发代码证书;省级组织机构(省级工商、编委、民政和其他省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或核准登记的组织机构)由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颁发代码证书;省辖市级组织机构由省辖市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颁发代码证书;县级及县级以下组织机构由县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颁发代码证书。

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自组织机构申领代码证书之日起10日内,对组织机构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代码的唯一性进行审查;经审核批准的,颁发代码证书。

本条是对代码证书受理程序的规定。

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自组织机构申领代码证书之日起10日内完成审查和颁发证书工作。

代码证书的受理程序为: a、对组织机构提交材料的审核;

b、对提交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c、对提交证明材料的合法性进行审核;

d、对提交证明材料的有效性进行审核;

e、对已赋予的或本部门即将赋予的代码的唯一性进行审核,以防止造成重码;

f、对提交申请的组织机构名称的唯一性进行审核,以防止重名。g、对申办人填写的申请表进行审核,以防止出现漏填、错填、书写不规范等不符合填表说明的情况。

h、制作并颁发代码证书。

代码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样的效力。组织机构应当申领代码证书正本一份、副本若干份。

本条是对代码证书的种类、申领数量的阐述。

代码证书的种类:代码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代码证书申领数量:组织机构应当申领代码证书正本一份、副本若干份。

鼓励组织机构采用电子智能卡代码证。电子智能卡代码证实行全省统一管理。

本条鼓励并倡导组织机构和各应用部门采用《江苏省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管理IC卡》,以加快我省信息化进程;《江苏省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管理IC卡》由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统一发行、管理,其他机构和个人未经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允许不得擅自制作和发行。

组织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和单位性质发生变更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到原赋码机关和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请办理代码变更和换领代码证书。

本条是关于代码证书变更程序的规定。

组织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和单位性质发生变更时,应当在规定的期限30日内申请办理代码变更,换领代码证书。

受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变更申请的部门为原赋码机关和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变更程序:

a、向原赋码机关申请变更;

b、向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请代码证书的变更。

c、申请变更的程序与申领程序相同。

组织机构依法终止,终止组织机构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原赋码和发证部门办理代码注销登记。

代码一经注销,不得重新赋予其他组织机构。

本条是关于代码注销程序的规定。

组织机构依法终止,终止组织机构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原赋码和发证部门办理代码注销登记。

组织机构依法终止,应当向原赋码机关和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代码注销登记手续。

受理代码注销申请的部门为原赋码机关和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组织机构代码注销程序:

a、向原赋码机关申请代码注销,原赋码单位开具有关注销证明;

b、向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注销时要出具有关注销证明,受理部门应当收回原办理的所有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对数据库中该组织机构进行注销并登记在案;

d、代码一经注销,不得重新赋予其他组织机构。

代码证书毁损或者遗失的,组织机构应当及时到原发证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并申请补发。

本条是关于代码证书补办程序的规定。

代码证书补办是指组织机构因管理不善造成代码证书毁损或者遗失而应重新办理代码证书的行为。

受理代码证书补办申请的部门为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代码证书补办程序:

a、组织机构应对遗失的代码证书按照代码管理部门的要求登报申明作废;组织机构应对毁损的代码证书开具有关证明;

b、向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请代码证书补办时,应出具有关证明,并按第八条中规定受理程序执行。

代码证书自颁发之日起4年内有效。组织机构应当在有效期满之日起30日内,持代码证书的正本和副本到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办换证手续。

本条是关于代码证书有效期及有效期满后换证程序的规定。

代码证书自颁发之日起4年内有效。

代码证书换证是指代码证书有效期满后重新向同级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请证书以维持其代码法律效力的行为。

代码证书换证的适用对象是代码证书有效期已满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应当在有效期满之日起30日内办理申请换证手续。

受理代码证书换证申请的部门为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代码证书换证程序:

a、上交原有的代码证书的正本和副本;

b、按第八条中规定的受理程序执行。

组织机构在申领、变更、补办和换发代码证书时,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收费标准缴纳费用。

本条是关于组织机构在申领、变更、补办和换发代码证书时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收费标准缴纳费用的规定。

代码证书是组织机构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收缴、扣押、毁损。

本条是对无视代码证书法律效力行为的禁止性规定。代码证书是组织机构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凭证,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收缴、扣押、毁损。

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根据本省重大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对有效期内的代码证书组织开展验证工作。为配合本省重大社会、经济活动,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对有效期内的代码证书组织开展验证工作,以确保组织机构代码的合法性。组织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在规定期限内未办理代码证书申领、变更、注销、换发登记手续的;

代码证书毁损或者遗失而未申请补发的。

本条是关于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办理代码证书申领、变更、注销、换发登记手续的组织机构和代码证书毁损或者遗失而未申请补发的组织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违法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的规定。

本管理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本省县级以上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执行。

组织机构伪造、涂改代码证书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收缴其伪造、涂改的代码证书;组织机构出借、转让代码证书或者使用他人代码证书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对上述违法行为,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可以视其情节轻重,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对非经营性的违法行为,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经营性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本条是关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非经营性的违法行为和经营性的违法行为的组织机构追究行政责任的规定。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有关责任人员,由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本条是关于违反相应条款的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规定。

从事代码管理工作的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条是关于从事代码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实施本办法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违法行为,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

“行政处分”由违法人员所在单位决定。

组织机构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又不提起诉讼,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本条是关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规定。

本办法对解决行政争议实行“双轨制”,即组织机构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组织机构自由选择。

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依据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技术监督行政部 门负责解释。

本条是关于本办法具体应用问题解释权的规定。

本办法由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对具体应用问题进行解释。

本办法自1999年1月1日实施。

本条是关于本办法生效时间的规定。

新北京电视中心节目代码管理系统 篇6

新北京电视中心总编室编播系统[1]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编排节目单,并作为全台节目备播的枢纽,实现节目内容、质量把关、实现全台节目播出计划的统一调度。在具体功能上,按照业务流程可将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划分为:节目代码管理、节目单编排、广告/宣传单编排、字幕播出单编排。

节目代码管理系统是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充分考虑到了节目代码在整个新北京电视中心制播网络系统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节目备播环节、节目单编排环节更是发挥其重大作用。根据新北京电视中心统一规划,节目代码应来源于办公业务系统的节目生产管理部分,作为全台节目代码产生的唯一源头,必须保证在全台网络化中的起始流程,正常稳定运行。

2 节目代码生成

节目代码是节目播出、节目管理、节目统计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节目单与视音频文件关联的依据。它包括普通节目代码、宣传包装片节目代码,节目代码来源于办公业务系统的节目生产管理,也可由总编室编播系统根据其规则自行产生节目代码,然后同步给办公业务系统。图1给出了节目代码生成参考图。

按照统一规划,节目代码应来源于办公业务系统的节目生产管理部分,作为全台节目代码产生的唯一源头。结合全台网络化项目的实施周期、时间先后的综合考虑,在新北京电视中心制播网络方案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以下3种情况,以保证全台网络化中起始流程的正常稳定运行:

1)如果办公业务系统的节目生产管理部分在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之前建设完成,各节目中心可直接向节目生产管理部分申请节目代码,然后通过办公网、生产网之间的接口调用实现与节目选题的关联。同时,办公业务系统的节目生产管理部分会向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同步节目代码信息,以保证节目代码的一致性。

2)如果办公业务系统的节目生产管理部分在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之后建设完成,那么在这之前需要负责办公业务系统集成的厂商提供全台节目代码规则。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将采用此规则,在接收到各节目中心的节目代码申请后,返回相应的节目代码。最后,同步给办公业务系统的节目生产管理部分。

3)鉴于目前台里各项目的进展情况,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不能满足,在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的设计中也考虑到自行制定节目代码规则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总编室编播系统将独立完成节目计划管理、节目代码管理等,以保证节目制播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全台网络化的业务流程。

目前的系统设计已针对以上3种方式做好准备,采用何种方式主要取决于新北京电视中心制播网络相关项目的进展情况。在实际运行中,建议第一和第二种方式能够在互为备份的模式下运行,以防止系统级别的单点故障出现。第三种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台里项目进展情况而准备的应急方案。

3 节目代码类型

根据节目类型的不同,将具有不同的节目代码。根据新北京电视中心的业务需求,将节目代码划分为3类节目代码,分别为普通节目代码、广告宣传时段代码、宣传/广告条目代码。图2给出了新北京电视中心节目代码类型参考图。

节目串联单与节目视音频文件的描述信息中,都具有同一个节目代码。通过此代码,建立节目串联单与节目视音频文件之间的关联,为节目备播、节目内容审查提供了技术基础。下面以一个节目时段为例对3种不同的节目代码类型加以说明:

1)普通节目代码,是一个节目时段中播出节目代码,在一个节目时段中一个节目可能由不同的节目段组成,但都对应一个普通节目代码。此类节目包括电视剧、专题节目等。此代码可由新北京电视中心办公业务系统的节目生产管理产生,也可由总编室编播系统根据其规则产生。

2)宣传/广告节目代码,是一个节目时段中宣传、广告节目时段所对应的代码,在一个节目时段中可能包含多个宣传/广告时段,并对应不同的宣传/广告节目代码。此类节目包括节目宣传、频道宣传、大型活动宣传、广告等。此代码可由新北京电视中心办公业务系统的节目生产管理部分产生,也可由总编室编播系统根据其规则产生。

3)宣传/广告节目的条目代码,是一个宣传/广告时段中不同宣传节目条目、广告节目条目所对应的代码,每一个条码将对应一个宣传/广告节目的条目代码,作为该条目的唯一识别标识。此代码由总编室编播系统自行制定规则产生,然后分配给宣传、广告节目的编排模块。

3.1 普通节目代码

普通节目代码是各节目中心通过新北京电视中心办公信息化系统的桌面终端,向总编室申报节目播出选题计划,其中包括宣传包装片的选题计划,经编排科或宣传科分别审核后,获得普通节目代码。

对于首播节目,包括自制、外购节目,在节目选题计划申报过程中统一分配普通节目代码。对于重播节目,如无修改直接采用原有节目代码,如有修改重新分配节目代码。

3.2 广告/宣传节目代码

各节目中心在制作宣传片时,须将宣传片创意报送总编室宣传科审核,通过后获得宣传包装片节目代码。宣传包装片制作完成,经节目中心审核后送媒资播出库,对其统一管理;再由宣传科审核,审核通过方可安排播出。在普通节目计划申报过程中,必须先获得由广告部、总编室认可的广告、宣传播出方式,同时确定广告/宣传节目代码。

广告宣传时段代码为三级树形结构,最高一级为广告宣传时段,中间一层分为多个时间段,按照约定分配给广告或宣传,最后一层为广告条目或宣传条目,对应上一层不同段位的广告、宣传段。

广告宣传时段代码和广告宣传时段内的广告段位、宣传段位由节目编排系统分配。在节目播出前2周,编排科根据已制定好的广告、宣传策略及节目的实际编排,由新北京电视中心节目代码管理系统自动分配当天本频道的广告宣传时段代码,并反馈给广告部、总编室宣传科进行广告、宣传包装片的条目编排。

3.3 广告/宣传条目代码

广告/宣传条目代码,是指每个广告/宣传时段内单个广告、宣传条目代码,由新北京电视中心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内部统一分配。

4 节目代码规则

节目代码控制着整个节目生产环节,可用于节目编排,资源使用跟踪。所有用于播出的节目,都需要一个唯一的节目代码。该节目代码总共为44位,如表1所示。下面举例说明节目代码规则。

假设1频道频道代码为001;足球栏目的栏目代码为ZQ0;午间版版次代码为002;拟播时间为2009年10月1日15时30分(即200910011530);拟播时长为25分30秒(即002530);节目名称为《足球大看台》(256)期(ZQDKT256Q0);子序号表示期数和电视剧集数等,此时为0256。按照以上信息,申请整个节目代码为:001ZQ0002200910011530002530 ZQDKT256Q00256。

使用节目代码的节目需要建立特定的文件命名关系和节目代码关联,使用节目代码的文件主名称定义:播出版可在上面的代码前加上AIR00前缀,制作版带字幕加上NLECG前缀,不带字幕版加上NLE00前缀。

5 节目编排与节目备播的关系

电视台的每一个频道播出的节目由多种不同节目内容组成,包括:普通节目(例如:新闻、专题、电视剧等)、广告/宣传节目以及字幕播出等信息组成。这些信息由不同的业务模块完成节目准备,最终需要形成一个以满足全台节目播出需要的、完整的播出节目单。

在新北京电视中心制播网络系统设计中,将采用后台自动处理方式完成,降低人工干预,提供节目备播效率与准确性。

备播节目汇总是建立在节目单编排与节目备播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完成播出节目准备工作。图3给出了新北京电视中心节目单编排与节目备播关系参考图。

在节目迁移、上载到媒资播出资料库后,会将节目准备信息写入到媒资数据库。在频道节目单编排环节,将以此节目代码为依据查询媒资数据库,提取节目准备信息,建立频道播出节目单与节目视音频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节目单审查环节,根据已建立的对应关系,直接通过节目串联单,自动读取媒资播出资料库中的播出节目,进行频道播出节目单审查与节目内容审查。审查通过后,发送频道播出节目单,并迁移节目到播出二级存储,完成节目备播工作。

6 节目编排与办公网系统的关系

新北京电视中心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可综合利用办公资源,方便节目单编排,将部分节目编排业务模块部署在办公网系统。图4给出了新北京电视中心节目编排与办公网系统的关系参考图。

新北京电视中心办公网的桌面终端上部署节目单编排的业务模块,采用C/S方式[2]通过高安全区部署的应用服务器访问总编室编播系统。采用此部署方式,可满足不同的节目单编排任务环节,可在不同部署区域完成。例如:提前3周、1周的频道节目单编排可在办公网进行,频道播出节目单(提前1~2天)的编排可在制播网内完成。考虑到系统安全性,在制播网络内也部署了部分频道节目单编排站点。当办公网与制播网连接出现故障时,直接在制播网内进行频道节目单编排。

7 总编室/广告编播系统与媒资系统的关系

总编室、广告编播网络系统是一个与媒资系统紧密结合的系统,通过基础网络设备与媒资系统公用的FC导向器、汇聚层交换机得以实现。图5给出了新北京电视中心总编室/广告编播系统与媒资系统[3]的关系参考图。

总编室、广告编播网络系统中的各种工作站设备按照单网或双网方式接入与媒资系统公用的FC导向器、系统内部的接入层以太网交换机。接入层以太网交换机通过与媒资系统公用的汇聚层交换机,与主干系统的汇聚层交换机,实现与主干系统业务支撑平台之间各种服务器设备的连接,例如:核心数据库服务器、时钟服务器、认证服务器等。总编室、广告编播网络系统通过与媒资系统公用的FC导向器,与主干系统FC网络链路连通,实现对媒资系统、各生产业务系统的视音频数据的访问。

根据新北京电视中心制播网络系统采用统一的数据库部署方式,在业务支撑平台建立服务于各业务系统以及业务支撑平台的核心数据库,但同时保留各业务系统数据库,作为业务子系统数据库。图6给出了新北京电视中心总编室/广告编播网络系统访问数据库参考图。

正常情况下,总编室、广告编播网络系统中的工作站点利用媒资系统内部的应用服务器访问主干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媒资系统将核心数据库服务器的所有数据备份到部署在媒资系统的内部数据库服务器。如果主干系统内部的核心数据库不能够正常运行,可通过切换数据库指向的方式,将系统内部的各种工作站点和相关服务器的数据库指向切换到媒资系统内部数据库服务器上,以保证节目编排的正常进行。

8 小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节目代码管理系统是新北京电视中心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目备播环节、节目单编排环节发挥着重大作用,是保证新北京电视中心网络化中的起始源,必须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卢英锁.数字电视中心总编室编播网络系统[J].电视技术,2010,34(2):61-64.

[2]雷振甲.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系统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万州区溪口乡2010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方案下一篇:骨干教师成长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