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建筑如何控制噪音?(共13篇)
木结构建筑如何控制噪音? 篇1
木结构建筑如何控制噪音?
在新型住宅设计当中,减少穿过墙体和地板的噪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区内随着房屋盖地彼此越来越近,以及越来越多的人住在公寓里,对于能够隔音的房屋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正确的设计可以减少来自屋内电视声、屋外因这些由空气传播的噪音以及来自帮浦给水系统、空调系统或者由结构振动而所产生的噪音。一些结构性设施诸如:使用木框架,隔音材料以及地板和墙体的空隙,这些都可以显著地减少穿透墙体和地板的噪音。
尽管有许多减少噪音的可行方法,但应用于墙体最普遍的材料则为隔音棉、隔音板、弹性加强筋、水电管道穿洞的布置、封堵和主轴位置的选择。对于地板来说,隔音措施是相似的,只是需要多考虑轻型混凝土代替木楼面,地板搁栅代替墙龙骨。
隔音棉填充在龙骨或这搁栅的空隙间以防止噪音传递,它和建筑外墙用的保温棉很相似,不过可以应用在内墙和地板里面以便隔音。隔音板一般是 1/2 英寸厚而且很轻而隔音板有助于防止空气震动减少噪音。弹性加强筋是由轻型金属制成,是在石膏板面层固定前呈条形安装在墙或吊顶里面,然后将石膏板面层固定在弹性加强筋上,这种方法可以防止龙骨与石膏板直接接触。
当需要在墙上开洞例如电源插座的时候,洞口需要密封并且不要在这两个龙骨之间两侧的石膏板上同时开洞,如果不采取密封措施,噪音会渗透进来。
墙龙骨有三种安装方法以减少噪音传递。第一种方法,也是效率最低的方法,是龙骨平直安装。。第二种是将龙骨错开放置:在 2 英寸乘 6 英寸的地龙骨上错开固定 2 英寸乘 4 英寸竖龙骨,这样就不会有两侧都与石膏板接触的竖龙骨了,
第三种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是做两堵独立的墙而且两堵墙之间留有空间。。
有两种使用搁栅的安装方法以减少地板噪音传递。第一种方法,是安装单一搁栅。。第二种方法是,在地板搁栅下面错开安装吊顶龙骨,这样龙骨就不会和地板及顶棚同时接触。
为了理解每一种不同材料组合及其技术所带来的优点,我们使用一种评估系统。这种系统叫做“噪音传递级别”( STC) 。这种典型使用方法能够穿透墙和地面的家居噪音来评定各种不同的墙体和地板设计并使用额外的隔音材料和结构技术,使其能够有效地减少穿过地板和墙体的噪音。本 STC 表格只展示了 50 以下的级别。 51 及其以上的级别需要更多的隔音材料。
声音传递级别分级
25 = 普通说话能够很清淅地听懂
30 = 大声说话能够听的相当清淅
35 = 大声说话听得见,但是听不清。
42 = 大声说话听起来像是在嘟囔。
45 = 必须使劲才能听见大声说话 .
48 = 有些大声说话几乎听不见
50 = 大声对话听不见
木结构建筑如何控制噪音? 篇2
1. 影响钢筋含量的宏观因素
1.1 建筑物的体形是否合理
建筑物的平面长度在不设缝的前提下不能超长, 超长建筑由于必须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 钢筋含量会相应增大;建筑物的平面长宽比不能过大, 由于两主轴方向的整体刚度相差较大, 在水平力作用下两个方向构件的受力不均匀, 会使单位面积的含钢量增大;建筑物竖向高宽比不能过大, 高层建筑高宽比过大的结构整体稳定性差, 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并控制结构的侧向位移, 必须设置抗侧力构件来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 使得钢筋用量增加;建筑物的立面形状应规整和均匀, 立面上外挑和内收多, 用钢量就会增大;建筑物平面形状也应规整, 尽量减少凸凹, 反之单位面积的钢筋含量也会加大。
1.2 建筑物的柱网尺寸是否均匀合理
建筑物柱网的绝对尺寸及其疏密程度直接影响到楼盖、梁板的结构布置。柱网大的楼盖用钢量较多, 反之虽较少, 但同时因柱数增多而使柱构件用钢量增加。柱网尺寸较均匀一致不仅使结构受力合理, 而且其用钢量要比柱网疏密不一的要节省。
1.3 建筑物的层高对含钢量的影响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 不能肯定层高对用钢量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就柱的箍筋而言, 总高度相同的建筑物层高较小 (即层数较多) 的配筋量较多, 但按单位面积摊销后的钢筋含量可能反而更少。至于跨层柱, 由于其受力的复杂性以及截面较大, 用钢量一般比正常层高的柱要多。
2. 影响钢筋含量的微观因素
影响建筑物结构钢筋含量的微观因素主要体现在结构工程师对结构设计的具体操作上。首先是结构布置, 其次是构件的配筋构造。
2.1 竖向构件布置
有关柱网大小和疏密, 基本上在建筑方案阶段已经确定, 抗震墙的合理数量及合适位置一般也在结构工种介入方案设计过程中得到确定。结构设计的具体操作就是合理地确定墙柱截面。墙柱一般是压弯构件, 其配筋量在多数情况下至少是多数部位都采用构造配筋, 因此在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合理取值且满足轴压比要求的前提下, 墙柱截面不宜过大, 否则用钢量将随其截面的增大而增加。
柱截面种类不宜太多是设计中的一个原则, 在柱网疏密不均的建筑中, 某根柱或为数不多的若干根柱由于轴力大而需较大截面, 而建筑考虑便于装修则希望柱截面相同, 此时如将所有柱截面放大以求其统一, 势必增加用钢量。合理的做法应是对个别柱位的配筋采用加芯柱, 加大配筋率甚至加大主筋配筋率或配以劲性钢筋以提高其轴压比, 从而达到控制其截面尺寸的目的。
利用竖向交通井道而形成的剪力墙筒体, 其外围墙体对结构刚度的贡献最大, 而内部墙体则贡献甚微。在满足结构整体刚度的前提下, 筒体内部的剪力墙不宜过多、过厚、过于零碎, 否则会增加该部位墙体用钢量且对结构无大作用。从施工角度看, 剪力墙形成的筒体越是完整划一, 施工就越方便。
2.2 水平构件布置
建筑的水平构件通常指的是楼层梁板构件, 其布置原则首先是受力传力合理, 其次是使用效果良好, 最后才是用钢量的节省, 设计中不能本末倒置。对于公共建筑的楼层, 如结构单元两向主轴尺寸相近, 则以两向井字次梁布置;如两向主轴尺寸相差甚大, 则区分主、次框架, 以主、次梁楼盖布置, 其中板跨控制在3m左右, 板厚取100mm。对于住宅建筑, 在3.0~4.5m正常开间情况下, 楼板厚度为100~120mm, 应尽量增大板跨, 而没必要也不应凡遇隔墙就设梁。当采用高强钢筋时, 应使板的配筋由内力控制而非按构造配筋, 否则将得不偿失。当板跨小、布梁多时用钢量肯定会增多, 而且可能使楼面荷载多次传递, 造成受力不合理。
以桩为基础的地下室底板, 采用梁板结构要比采用平板式结构更能节省用钢量, 这里所说的“梁板结构”仅指柱网为整间大板的结构, 如果柱网中添加了次梁, 则不仅使施工更为复杂, 而且还会增加钢筋用量。
当前流行的大面积客厅, 其空间面积达40~60平方米甚至更大, 如此板块采用普通混凝土平板, 即使施加了预应力, 其用钢量也会较多, 其主要原因是板的跨度和自重均较大。大跨度由使用功能决定而无法改变, 要节省用钢量, 只能往“自重”上考虑, 即改变楼板的结构形式。采用现浇双向空心楼板以及加轻质填充块的双向密肋楼板都是可以考虑的途径。
2.3 构件的配筋构造
由于设计规范中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故设计中通常都不应违反, 但在符合规范规定的前提下, 仍有不少设计技巧能达到节省用钢量的目的。
2.3.1柱
设计中应通过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合理确定来控制其截面尺寸和轴压比, 使绝大部分柱段都是构造配筋而非内力控制配筋, 此时柱主筋就可以按规定的最小配筋率或比其略高的配筋率选择主筋规格;柱箍筋的配筋则采用高强度的钢筋更可节省用钢量。结构顶层边柱尤其是抽掉中柱的大跨度边柱, 往往是大偏心受压, 其主筋配筋量由内力控制且都较大, 为了降低配筋率来节省用钢量, 通常采用改变柱竖向形状的方法加大柱顶截面来控制配筋。如仍无法承担其所受的弯矩, 有时可将梁柱节点设计成简支, 使柱中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 此时的边柱不必改变竖向形状且截面可较小。
2.3.2梁
配筋大多由内力控制, 但仍有小部分由最小配筋率控制。要使梁的用钢量不太高, 一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过高, 二是采用高强度钢筋, 前者不仅可降低最小配筋率,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作为受弯构件的梁的抗裂性能。
截面宽度较小的梁, 当配筋量较大时往往需要放2~3排钢筋, 无疑将减小梁的有效高度, 因此当不影响使用或建筑空间观感时, 梁宽宜略微放大, 尽量布置成单排主筋, 以达到节省钢筋的目的。
跨度较大的悬臂梁, 不论其承受的是均布荷载还是梁端集中荷载, 其弯矩内力都是急剧下降的, 因此当面筋较多时, 除角筋需伸至梁端外, 其余尤其是2排钢筋均可在跨中切断, 既节省钢筋又方便施工, 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
梁承受集中荷载处要配置附加钢筋 (加密箍筋及吊筋) 。正常结构布置的楼层梁, 每一处集中荷载一般都不太大。在通常情况下, 仅在梁侧配置加密箍筋已经足够, 若再加配2Φ12或2Φ14吊筋则已能承受更大的集中荷载。但设计中盲目加大吊筋直径, 既没必要又会造成钢材的浪费。
2.3.3 楼板
前面已提及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通常在100mm以上, 在此条件下宜将板跨增大, 使其配筋为内力控制而非构造配筋, 同时采用较高强度的钢筋等级以到达节省钢筋的目的。
对于大跨度双向板, 由于板底不同位置的内力存在差异, 设计中不宜以最大内力处的配筋贯穿整垮。为了节省用钢量, 一般应分板带配筋, 其次当板底筋间距为150mm或100mm时, 不需将每根钢筋都伸入支座, 其中约半数钢筋可在支座前切断。
当板面需要采用贯通筋时, 贯通筋的配筋通常不需也不宜超过规定的最小配筋率, 支座不够时再配以短筋, 这样既符合规范规定又可节省用钢量。
2.3.4 抗震墙
抗震墙分为加强部位和非加强部位两类, 前者必需按约束边缘构件配筋, 后者则按构造边缘构件配筋。不管是节点区还是其余墙段, 前者的配筋均远大于后者,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严格区分抗震墙的加强部位和非加强部位, 对钢筋用量而言是很有意义的, 随意扩大抗震墙的加强部位肯定会增加用钢量。
抗震墙如能合理地布置、截面合理取值, 其内力多半不是内力控制配筋而是构造配筋, 这样其节点区主筋、箍筋以及墙段的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都可按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配置。即使因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较高而需要提高其配筋率, 也应控制在较小的幅度内, 否则将大幅增加用钢量。
抗震墙中的墙段竖向分布筋通常都不是由内力控制, 其作用主要是固定水平分布筋, 防止墙面出现水平收缩裂缝, 故其间距通常取200mm, 最小直径8mm, 仅需满足最小配筋率, 不必随意提高其配筋量。
3. 结语
论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与噪音控制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 建筑节能 建筑嗓声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2(a)-0054-01
近几十年来,由于能源的不断减少,所以节能问题成了世界的一大主要难题。而建筑能耗在全世界总的能源消耗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在这几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步入实施阶段,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不仅对使得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观念上有了新的想法,也在具体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就使建筑节能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均获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与一些节能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来说,差距还是比较大,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人成为我们工作和服务的重点,在这之中,建筑噪音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早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分析我国当前的整体情况,我国的建筑噪声方面的问题长久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建筑噪声控制在行业中也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但在操作上并不是很成熟,导致往往是“事后诸葛亮”,在噪声产生后才进行治理。
1 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的现实意义
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和降低建筑能源是居住建筑采用节能措施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冒出了一大批新兴的建筑节能技术,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这些都对建筑的节能向前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使得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突出。施工单位与当地居民因此产生纠纷的事情经常发生。
建筑工地的机器设备的运转是产生建筑噪声主要来源。如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铆钉机等。它往往是一种临时性污染,且声音较大,往往又是露天作业,若施工单位再为了赶进度而夜间施工,这其中产生的噪声将会给居民生活和身体带来巨大的损害。噪声能给人体带来巨大伤害,若长期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而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轻则致人耳聋,重则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脏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机能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如何减少建筑施工中的噪声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噪声污染,创造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已成为环保部门的当务之急。
2 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的措施
对于施工单位,我们的相关部门应对其将强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向施工企业传达我国对噪声控制的相关规定,加强其环保意识,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降噪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让他们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见效噪声危害,自觉遵守国家规范,将噪声污染限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重点抓好建筑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审批工作。彻底将噪声管理推入轨道。在城市建设中,施工的各企业单位都必须到环保部门注册登记,对工程建設的阶段性情况以及工程规模,期限都要实时实地的进行汇报。要慎重选择容易产生噪音污染的工程设备安放处,在施工前,要能够预测施工噪声和有可能造成的影响,加大施工噪声的监测力度,将强施工现场的监察,对于早生产生比较密集的地区,要着重检查。
3 从理论上谈谈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的原理和措施
在建筑节能中,无论是冬季保温还是夏季教热方面。围护结构的传热以及空气渗透都是其主要构成方面。围护结构的传热与其传热系数息息相关。增强建筑的密闭性是解决空气渗透的主要方法,搞好密闭主要要关注门窗这一块,最重要的是门窗要有好的气密性。噪声控制方面,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是我们需要最先考虑的,要使得所设计的建筑达到噪声标准,就必须要求围护结构有很强的隔声性,减少来自外界的噪音污染。另外,建筑的密闭程度对建筑的隔噪效果也有很大影响。例如,墙体等围护结构上的孔洞,就会大大降低其对外界的隔声效果。因此,要想提高建筑物的隔声性,就要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使用传热系数较低但又能提高围护结构隔声量的材料,这样就能达到节能和除噪的双重效果。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虽然加强门窗的气密性与减少围护结构的孔洞及缝隙面积是不同的概念,但在对建筑密闭性的要求使其在构造上有某些相近的措施。
4 建筑绿化
同样能在建筑节能和环保上起到双重积极作用的方式还有建筑绿化。适当的绿化可微调或改善局部气候,调节空气湿度,减少居住区的噪声污染,还有防治沙尘暴侵袭的效作用。其节能上的含义及作用已是众所周知的,但通过绿化而消除噪声,也时常用的方式。
4.1 节能方面
绿化可以调节温度,特别是在夏季,能显著的降低温度,树木枝叶所产生的阴影可以阻挡太阳辐射以及地面,墙面和相邻物的反射热。实验证明。夏季绿化地带的企稳于一般场地相比,平均温度低约2.5~3℃。而墙外有绿化的室内温度相比于无绿化的房间低约3℃,且在白日时段内,气温升高的速率也明显低于无绿化房间。不同的建筑绿化布置方法对建筑节能都能起到一定作用,如,衡道绿化,楼间绿化,楼旁绿化,建筑自身绿化等。
4.2 降噪方面
减弱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就是在噪声源与建筑之间种植大片草坪或是高大常绿乔木与灌木组成的宽大的绿化带。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绿化来减少建筑噪声危害时,要注意噪声的衰减量随植物配置方式,树种及噪声的频率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普通植物,绿化带对低频噪音的阻隔远高干对高频噪音的阻隔,混合种植的绿化带的降噪能力优于单独种植一种植被种植方式,不同植物本身吸收噪音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叶面粗糙,叶面面积大,浓密的植被吸声能力高。在选择建筑绿化的布置设计时,要多设计临街绿化,因为其对噪声的阻隔能力相对其他方式较强。
5 结语
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篇4
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1.0目的:
本规定旨在通过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减少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各种噪声源的监测和防治。3.0 定义
无 4.0职责
4.1行政部负责公司办公场所噪声的监控以及噪声排放超标的改善组织工作,负责对公司环境噪声排放的监测进行管理。4.2设备部设备管理员
4.2.1负责噪声整治方案的编制与审查工作。
4.2.2在日常的巡视工作中对制造部各班组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4.3 模具部负责对模具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4.4采购部负责对购置设备噪声进行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选购低噪声设备。5.0 工作流程
5.1本公司主要环境噪声源有:
a.生产车间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c.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5.2环境噪声的预防
5.2.1 采购部在购置设备时,应充分评估其噪声的影响,在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
5.2.2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污染,尽量减少夜间生产的时间,对破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采取围闭措施,以减少噪音的污染等。
5.2.3 使用各种机械设备造成噪声,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在八时至二十二时,若可行时,生产作业尽量在白天。
4.2.4 对于机动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预防见《车辆管理规定》 5.3环境噪声的监测和治理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网
5.3.1 行政部负责每年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公司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并保存监测机构发出的“噪声监测结果报告”。若监测结果没有达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则组织提出整治方案,公司进行落实整治改造。
5.3.2设备部设备管理员通过对生产车间日常巡视,对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如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不能及时改正的隐患时,应及时发出“环境整改调查处理单”,责任部门在要求期限内把执行情况回复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进行验证,严重时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处理.5.3.3 行政部和生产部、模具部分别负责办公场所及生产车间噪声防治效果的保持,做好防治设施、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并经常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隐患时,要立即进行检修。6.0支持性文件和记录
6.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2《车辆管理规定》 6.3噪声监测结果报告 6.4环境违章整改调查处理记录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装修如何减少噪音 篇5
1. 木质家具的妙处
家具在房间中是最自然的吸收、扩散体,特别是木质家具效果最好,它有纤维多孔性的特征,能有效地吸收噪声,不同木质的吸音程度不同,较松软的木质吸音更好,如松木。如果将书柜放置在与邻居家相邻的墙壁前,可以适当阻隔邻居家传来的声响。
2. 房门的隔音
门板的隔音效果取决于门内芯的填充物。一般来说,模压隔音门内芯填充的是蜂窝状结构的纸基,它形成的密闭空气层能起到很好的隔音作用。而劣质门板,只在空芯中用纸板粗粗地打几个隔断,隔音效果很差。而对于实木门和实木复合门来说,木材本身密度越高,重量越重,门板越厚的门隔音效果越好,
资料
3. 墙壁的处理
墙壁要粗糙些,如果过于光滑,室内容易产生回声,从而增加噪声的音量。将墙壁表面弄得粗糙一些,使声波产生多次折射。另外,墙壁、吊顶可选用隔音材料,如矿棉吸音板等。
4. 布艺多用点
使用布艺来消除噪声也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办法。试验表明,悬垂与平铺的`织物,其吸音作用和效果是一样的,如窗帘、地毯等,以窗帘的隔音作用最为重要。
5. 临街面的隔音处理
建筑物结构减震控制问题探索 篇6
建筑物结构减震控制问题探索
摘要: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首先要求建筑物能持续支持自身重量,其次能够通过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廷性来吸收地震输入的.能量.主要分析结构减震控制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基础隔震技术发展,指出组合隔震体系比传统隔震体系有更好的隔震性能.作 者:陈瑶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23 期 刊:硅谷 Journal: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8) 分类号:X1 关键词:建筑结构减震 减震控制 基础隔震技术 组合隔震
城市噪音的影响及控制 篇7
现代城市中环境噪音(噪声)大致有四种主要来源:
1)交通噪音:主要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音。
2)工业噪音:一般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运转而发出的声响。工业噪声主要包括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
3)建筑施工噪音: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
4)社会生活噪音:主要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以及家庭娱乐、室内整修产生的噪音。
2 城市噪音对人的危害
随着城市的发展,噪音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2)损伤听觉、视觉器官。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
3 城市噪音的控制
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声途径、接收噪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下面主要从城市规划噪音控制;建筑平剖面设计;构件隔声处理;吸、消声减噪处理以及个人防护几个方面探讨噪音的控制。
1)城市规划噪音控制
(1)城市噪音管理与噪音控制法规
交通噪音的管理:道路交通噪音和车辆本身有关,与车速有关,车速增加一倍,噪音级将增加9dB,改善道路设施,使交通噪音衰减,距离增加一倍,噪音减少约4dB。工业噪音的管理:工厂噪音包括公共建筑中的通风机、冷却塔、变压器等设备噪音及居住区中的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公用设施产生的噪音。工厂噪音的平均声压级超过65dB(A),就会引起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应,可尽量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建筑施工噪音的管理:离开施工作业场地边界30m处,噪音不许超过75 dB,冲击噪音最大声级不得超过90 dB。
(2)城市总体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从功能区的划分、交通道路网的分布、绿化与隔离带的设置、有利地形和建筑物屏蔽的利用,均应符合防噪设计要求。住宅、学校、医院、旅馆等建筑,应远离机场、铁路线、编组站、车站、港口、码头等建筑。
2)居住区规划中的噪音控制
(1)新建小区应尽可能将对噪音不敏感的建筑物排列在小区外围临交通干线上,以形成周边式的声屏障。交通干线不应贯穿小区(对噪音不敏感的建筑物系指本身无防噪要求的建筑物,如商业建筑,以及虽有防噪要求,但外围护结构有较好的防噪能力的建筑物,如有空调设备的旅馆)。
(2)对居住区道路的功能与性质进行明确的分类、分级,使道路布局与设计有助于保持低的车流量和车速,如尽端式、风车式、曲折形道路以及T形路口,慢车道与人行道分行,道路设计为必要的最小宽度等。
(3)道路两侧的建筑应考虑防噪平面布局,或设隔声窗,减噪门廊,或将建筑后退。
(4)Leq声级低于60dB(A)及无其他污染的工厂,允许布置在居住区内靠近道路处,有噪音污染的工业区需用防护地带与居住区分开并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方。
(5)住宅楼群中的儿童游戏场的位置选择,应避免对住宅产生噪音干扰。
(6)对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采取消声减噪措施,中、小学的操场、运动场应适当隔离。
3)建筑设计中的噪音控制
(1)在住宅平面设计时,应使毗连分户墙的房间和分户楼板上下的房间属于同一类型。
厨房、厕所、电梯机房不得设在卧室与起居室的上层,亦不得将电梯与卧室、起居室相邻布置。当厨房或厕所与卧室、起居室、书房相邻时,其管道或设备等有可能传声的物件,不得设于卧室、书房与起居室一侧的墙上,且对于管道等固定于墙上可能引起传声的物件,应采取隔振措施。
安静要求高的住宅其封闭楼梯间或封闭的公共走廊内,宜采取吸声处理措施。面临楼梯间或公共走廊的户门,其隔声量不应小于20dB。对于有吊顶的房间,分户墙必须将吊顶内的空间完全分隔开。
锅炉房、水泵房如设在住宅楼内或与住宅楼毗连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声减噪措施。相邻两户间的排烟、排气通道及上下水管,应采取防止传声的措施。
(2)位于交通干道旁的学校建筑,宜将运动场沿干道布置,作为噪音隔离带。产生噪音的校办工厂与教学楼间,应设足够距离的噪音隔离带。如教室有门窗面对运动场时,教室外墙至运动场距离不应小于25m。
教学楼内如无足够保证的减噪措施,不得设置发出强烈噪音和振动的机械设备。
教学楼内的封闭走廊、门厅及楼梯间的顶棚,条件许可时宜设置吸声系数不小于0.50(中频500Hz~1 000Hz)的吸声材料或在走廊的顶棚和墙裙以上墙面设置吸声系数不小于0.30的吸声材料。吸声材料的选用,应符合防火的要求。
产生噪音的房间(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琴房、健身房)如与其它教学用房同设于一教学楼内,应分区布置,并应采取隔声措施。
(3)医院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综合医院的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建筑物的隔声作用。门诊楼可沿交通干道布置,但与干道边的距离应考虑防噪要求。病房楼应设在内院。若病房楼接近交通干道,室内允许噪音不能达到标准时,病房不应设于临街一侧,否则应利用临街的阳台或公共走廊,采取隔声降噪处理措施。(2)综合医院的锅炉房、水泵房,不宜设在病房大楼内,并应距离病房10m以上。如必须设在病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采取可靠的隔振隔声措施。
穿越病房的管道缝隙,必须密封。病房的观察窗,宜采用密封窗。病房楼内的垃圾井道或污物井道不得毗邻病房,倒入口应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措施。许可时,病房楼内走廊的顶棚,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顶棚的吸声系数,可为0.30~0.40。挂号大厅、候药厅及分科候诊厅(室)的顶棚,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顶棚的吸声系数可为0.30~0.40。
手术室应选用低噪音空调设备,必要时应采取降噪措施。医疗技术部的手术室上部,不宜设置有振动源的机电设备;如设计上难于避免时,应采取隔振措施。听力测听室应做全浮筑设计,空调系统应设置消声器。听力测听室的上部或邻室,不应设置有振动或强噪音设备的房间。锅炉房的鼓风机、引风机及冷却塔等设备,均应选用低噪音产品;必要时,应采取降噪措施。
(4)旅馆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旅馆的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噪音状况进行分区,使产生噪音或振动的设施(如鼓风机、引风机、水泵、冷却塔等)远离客房及其它要求安静的房间。(2)客房沿交通干道或停车场布置时,应采取防噪措施,如采用密闭窗(用于有空调的旅馆);也可利用阳台或外廊进行隔声减噪处理。
客房及客房楼的隔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客房之间的送风和排气管道,必须采取消声处理措施,设置相当于毗邻客房间隔墙隔声量的消声装置。(2)旅馆内的楼梯、电梯间,高层旅馆的加压泵、水箱间及其它产生噪音的房间,不应与需要安静的客房、会议室、多功能大厅毗邻,更不应设置在这些房间的上部。如必须设置于上部时,应采取可靠的隔振降噪措施。(3)走廊两侧配置客房时,相对房间的门应尽可能错开布置。条件许可时,宜在走廊内采用吸声处理措施,如地毯或吸声吊顶。其平均吸声系数可为0.30~0.40,走廊过长时应设弹簧门分隔。(4)相邻客房卫生间的隔墙,应砌至上层楼板底,不留缝隙。相邻客房隔墙上的设备管线、插座等,应采取防止传声的措施。(5)客房楼内公共卫生间(厕所、盥洗室),应设有前室。
中型会议室、多用途大厅,应有混响时间的设计,其体型应考虑声扩散和避免严重的声学缺陷。设有活动隔断的会议室、多用途大厅,其活动隔断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应低于35dB。旅馆建筑中餐厅、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隔声、隔振措施。
4)建筑构件的隔声设计
对于建筑物构件的隔声设计,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1)通过空气传来的噪音的隔绝
(1)质量定律:当墙体的质量增大时,隔声量也随之加大,当墙体质量增加一倍,隔声量增加6dB。故一般住宅的分户隔墙都采用密度较大的砖砌体进行砌筑。
(2)轻型墙体隔声措施
a.用多层厚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板建造。
b.空气间层≥7.5cm,隔声量提高8dB~10dB,空气间层填充松散材料,隔声量又能增加2dB~8dB。
c.增加一层纸面石膏板隔声量提高3dB~6dB,墙体勾缝,隔声量提高12dB~17dB。
d.板间用玻璃棉或泡沫塑料等填充,做成夹层结构。
例如用75mm轻钢龙骨,间距600mm,每边双层石膏板,板与龙骨弹性连接,墙内填50mm厚的超细玻璃棉毡,其重量相当于240mm砖墙的1/10(240mm砖墙的质量为480 kg/m2),其隔声量相当于240mm砖墙的隔声量(53dB)。
(3)门窗隔声
a.隔声门:隔声量30dB~45dB,常用弹性密封条,弹性压条装在门框或门下口,经常开启的门常做成声闸或狭缝消声门。
b.隔声窗:一般用2层、3层玻璃制作,2层玻璃间不平行。玻璃厚3mm~19mm,最好各层玻璃厚度不同,玻璃与框,框与框间密封。外窗隔声性能分级见表1。
(4)墙和楼板空气声隔声标准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1-88)规定了根据构件隔声频率特性确定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计权空气隔声量Rw的方法和步骤。构件的计权隔声量愈大,标准愈高。通常住宅的分户墙用240mm砖墙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5)隔声间:当对接收噪音者进行隔声设计时,如大量自动化与各种仪表的中心控制室,及其它监督、观察、休息室,可采用隔声间的结构型式。隔声间的空间尺寸应符合工作需要的最小空间。隔声间常用封闭式、三边式或迷宫式。观察窗可用单层、双层或三层玻璃。隔声间内表面应铺放吸声系数高的材料,如50mm~70mm厚的超细玻璃棉或矿棉,外表面覆盖适当的罩面,室内还可悬吊空间吸声体。隔声间的设计降噪量可在20dB~50dB范围内选取(涉及吸声设计见本节“5)吸、消声减噪设计”。
(6)隔声屏障:常用于减少高速公路、街道两侧噪音的干扰,有时也用在车间或办公室内,主要用于降低高频声(高于1000Hz为高频),其减噪量一般为15dB~24dB(A)。如果隔声屏障表面能吸收声音,可提高减噪效果。测点与声屏障的距离超过300m,隔声屏障将失去减噪作用。隔声屏障用钢板、钢筋混凝土板或吸声板等制作,高度一般为3m~6m,面密度不小于20 kg/m2。
(2)撞击声的隔绝
(1)撞击声隔声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1-88)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Lpn,w,计权撞击声压级Lpn,w和计权空气声隔声量正好相反,计权撞击声压级Lpn,w愈小,标准愈高。
(2)撞击声的隔绝措施:
a.弹性面层处理:在地面上铺地毯、橡皮布、软木板,再生橡胶板、地板革、塑料地面等,这种做法对降低高频声的效果最显著。
b.弹性垫层处理:浮筑式楼板、木地板的龙骨下用片状、条状或块状的弹性垫层;注意:焦渣、粉煤灰、膨胀珍珠岩等松散材料没弹性,不能作为弹性垫层。
c.楼板做吊顶处理:吊顶要用弹性连接,重量≥25kg/m2。吊顶内铺上玻璃棉等吸声材料有利隔绝撞击声。
(3)设备隔振:隔振也是一个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研究振动的产生和传播,当振动频率在可听范围内时就是噪音源。一般考虑降低由机器与减振器所形成的减振系统的自振频率。通常将设备安装在质量块M上,质量块由减振器支承。隔振还有多种方法和措施,在此就不再赘言。当只考虑隔声效果时减振器可用玻璃纤维或矿棉垫。
5)吸、消声减噪设计
在室内,人们听到的不只是由噪音源发出的直达声,还听到大量的从各个界面反射来的混响声。如果在顶棚或内墙面上布置吸声材料,即吸声减噪,则可使反射声、混响声减弱,但不能降低直达声。通过吸声减噪处理的可以使房间室内平均声压级降低6dB~10dB,低于5dB不值得做,降低10dB以上几乎不可能。
注:吸声系数:入射到材料(构造)表面被吸收的声能与总的入射声能的比值。它的大小与声波入射角度有关,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范围在0~1之间。
室内进行吸声处理一般使用多孔吸声材料:
(1)多孔吸声材料:玻璃棉,超细玻璃棉,岩棉,矿棉(散状、毡片),泡沫塑料,多孔吸声砖等材料内部具有大量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或间隙(注意:海绵、加气混凝土、聚苯内部气泡是单个闭合的,互不相通,是好的保温材料,不是多孔吸声材料)。
多孔吸声材料主要吸收频率为中频(500 Hz~1 000Hz),高频(高于1 000Hz)(材料厚度50mm时),背后有空气层能吸收低频(低于500Hz)。其吸声原理是当入射声波激发起微孔内的空气振动,由摩擦阻力和黏滞阻力使声能不断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声波衰减。
(2)影响因素
(1)表观密度:决定了材料孔隙率和对空气的流阻性。一般超细玻璃棉为20kg/m3~25 kg/m3,矿棉为120 kg/m3。
(2)厚度:厚度增加,中、低频范围吸声系数增加。一般超细玻璃棉厚50mm~150mm,矿棉厚50mm~100mm。
(3)背后条件:后边留空气层与填充同样材料效果近似,使中低频(尤其是对低频)吸声系数增加。背后空气层厚度一般为100mm~200mm。
(4)材料表面或罩面材料:材料的表面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粉刷、油漆,以免降低吸声性能。当用罩面材料保护时,一般是用金属网、窗纱、纺织品、厚度<0.05mm的塑料薄膜或穿孔率>20%的穿孔板。(下转第118页)
6)个人防护
接收噪音者或受声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接收噪音者或受声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防声棉、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7)各种噪音控制的效果
总体布局及平剖面合理可降低15dB~24dB;吸声减噪处理可降低6dB~10dB;构件隔声处理可降低10dB~50dB;消声控制处理可降低15dB~40dB。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初略地了解了城市噪音的主要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后,针对如何进行噪音的控制和如何减少噪音对人体的伤害进行了重点阐述。相信在今后的城市建设和工程设计中,如果运用到以上所述的措施和方法,对于整个城市噪音的减少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也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摘要:城市噪音无处不在,人们对于它的危害已经日益了解。通过了解城市噪音的主要来源;明确噪音对人体及社会的危害;对如何进行噪音的控制而涉及到的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建筑物内部构件隔声处理进行了大量的阐述。
关键词:噪音,噪音控制,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册[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GB/T8485—2002建筑外窗隔声性能分级[S].
【3】周新祥.噪音控制技术及其新进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S].
【5】北京市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2009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教材(第3分册):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第5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GBJ 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S].
木结构建筑如何控制噪音? 篇8
武志国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销售单位在销售新建居民住宅时明示建筑隔声情况及所在地声环境状况,保证购房者的相应知情权。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负有告知购房者所购商品房存在或可能存在交通噪音污染的义务
北京市8月1日颁布实施的《关于销售新建居民住宅明示建筑隔声情况及所在地声环境状况的通知》(京环发[2007]141号),要求销售新建居民住宅时明示建筑隔声情况及所在地声环境状况。根据规定,增加相应条款,提示性约定该商品房为住宅的,出卖人承诺该商品房符合国家有关噪声污染防治的标准,并在合同附件中细化该商品房的建筑设计文件所标注的建筑隔声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上所标注的所在地声环境状况。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3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应当在销售前款所指住宅前向购房者公布住宅区内可能发生的环境噪声污染情况,并对可能受环境噪声污染的住宅,采取安装隔声门窗等减轻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
按照环保部《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预售房时须注意公示有关环评及环保验收信息,并在售楼合同中专门列出针对潜在噪音污染的提示和免责条款。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符合规划,经验收合格且已采取降噪措施,仍可能被要求承担进一步的降噪责任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第2.0.4条规定:“在进行建筑设计前,应对环境及建筑物内外的噪声源做详细的调查与测定,并对建筑物的防噪间距、朝向选择及平面布置等作综合考虑。在进行上述设计后仍不能达到室内安静要求时,应采取建筑构造上的防噪措施。”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的规定,商品房室内空气、室内噪音等质量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均可被认为是商品房质量问题范畴,商品房室内噪声水平很可能被理解为是商品房质量的.一部分,人民法院有可能以商品房声环境超标为由判令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质量瑕疵担保责任。
司法实践中各开发商即便有规划手续虽符合当时规定,但并不能完全免除其对所开发商品房受到噪声污染等进行进一步治理的责任。
噪音污染是否构成“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而不是“一般的影响正常的居住使用”。这最终将由法院依据鉴定结果判定。
三、噪音源项目建设与居住区项目建设的先后顺序是降噪责任和费用承担判定的关键
按照《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高速公路建设经过已有的居民住宅时应当进行环评,高速公路的建设单位主动避开居民住宅或采取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按照《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已有的高速公路两侧新建住宅的,住宅距离交通干线不得低于国家和江苏省规定的最小距离,住宅的建设单位并应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
居住区与噪音源项目建设两者谁先成为已有建筑或者谁建设在前成为责任认定的关键,而“已有”的判定标准不明确,实际属于政府或法院裁量之范畴,即认为“已有”标准为“已竣工”还是“立项规划”。
地铁空调系统工程中的噪音控制 篇9
地铁建设在尊重设计者的立意, 延伸建筑的内涵, 追求内外和谐统一, 营造富有创意的特色空间, 展现开明、开放、积极向上等形象的同时, 还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使用功能的最佳需求, 在地铁空调系统安装过程中, 噪音控制一直是空调系统设计及施工的难点及重点。
1 空调系统主要噪音源
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通风系统及空调系统, 噪音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风机、空调器及风机盘管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音。
⑵空调水在管道内流动产生水流音及管道振动产生的噪音。
⑶空气在风管内流动摩擦振动产生的噪音, 以及空气从送风口喷出形成风音。
2 噪音的治理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主要噪音源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从而有效控制空调系统噪音:
2.1 从设计参数及设计形式方面控制
⑴采用合理的空调形式来降低噪音。
⑵为减少风声及水流声, 应采用合适的风速及冷冻水流速, 主风管风速应不大于4m/s, 支管风速应不大于3.5m/s, 风口风速不大于2.5m/s, 冷冻水流速控制在1.5m/s左右。
⑶选择合适的低噪音设备及消音设备, 除合理地设计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形式外, 选用质量先进的低噪音设备、控制风管及冷冻水管的流速也是降低空调系统噪音的关键。由于地铁系统空调系统规模一般比较大, 其设备型号也比较大, 这样, 高品质、高效率的设备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地铁建设中, 通常采用在风机等设备出入口加装消音设备的办法来降低空调房间的噪音, 如选择大型消音器、静压箱、消音止回阀等设备。
2.2 运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以降低噪音
2.2.1 设备安装方面
空调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大型风机、冷水机组、空调器、水泵等。
风机等设备振动的噪音主要是安装过程中设备主轴的水平度达不到要求, 设备在倾斜状态下跟着电机运行, 振动规律不规则从而产生的噪音, 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⑴加装减振垫, 减小风机振动。
⑵要挑选自由高度相同的减振器, 使受力均衡, 变形量相等。
⑶地角螺栓应固定牢固, 避免横向位移。
⑷安装完毕后, 应严格调整水平度。
⑸对吊顶风机应加装防晃支架。
⑹设备与管道接驳口采用软接装置, 如风机出入口采用柔性帆布接头, 水泵与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减振软接头。
2.2.2 水管安装方面
水管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 冷冻水主干管支架安装采用隔热木托安装, 同时起到隔热和减振的作用, 在钢性支架如冷却水管支架处要采用弹簧减振支架, 而且一般不要直接固定在楼板上, 应尽量固定在梁上, 水管穿过楼板或过墙处必须采用套管安装, 且套管与水管之间要用不燃防火材料封堵。
2.2.3 风管安装方面
⑴在风机出风口增加静压箱、消音器、或消音片, 吸收声音的能量, 减小出风口气流的噪音。
⑵用隔音罩对风机隔离, 在对环境要求较高区域的机房, 在机房内可作消音墙, 减小风机运转的机械噪音外转并加装消音百叶通风, 以适应电机散热之需。
⑶对风管加固, 减小风管振动的噪音, 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工风管及管件咬口不可开裂。
(2) 铆接法兰不能有漏铆及脱落。
(3) 在风管表面起楞筋, 加强其强度。
(4) 在风管内设支撑, 减小其振动。
(5) 在风管外表面加角铁加固。
(6) 风管支架应均匀, 疏密合理, 防止风管在长期使用中变形。
(7) 在每隔一段距离应设固定支架。
(8) 在风机出风口位置, 风速较大, 此段风管宜设防晃支架。
⑷法兰漏风处由于截面积小, 风速大, 产生噪音, 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 制作法兰时应对四边进行调平, 使法兰平直。
(2) 法兰垫片应平整, 严密。
(3) 法兰折角处应涂抹密封胶, 使风管严密。
(4) 连接法兰的螺丝应紧密, 受力均匀。
(5) 在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漏光或漏风检测。
⑸风口条缝现象是由于风口的有效面积过小, 或风速较大时对风口形成冲击而造成的, 特别是在风速较大时要保证风口的出风量, 就要使风口的有效面积相对较小才能达到, 从而关小调节阀形成条缝, 要从以下方面这一问题:
(1) 在风速大的区域在风口内加逆向挡风板, 减少风口气流。
(2) 根据风速选择有效面积较大的风口。
(3) 风口质量要有保证, 导流片厚度适中, 调节灵活。
⑹风口振动是由于风口本身质量不过关, 或与风管连接不牢固。
由于气流的力的作用, 而产生振动和噪音。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1) 加强产品检验, 杜绝次品。
(2) 风口与风管连接应紧密, 铆钉间距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 并应均匀牢固。
(3) 接口处应打密封胶, 将钢板之间空隙填满, 防止产生共振腔。
木结构建筑如何控制噪音? 篇10
1 建筑结构安全性的简要阐述
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囊括了诸多建筑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包含了其它各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进行判断时,需要结合物理学以及建筑学中承载能力的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数据; 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的形体构件以及建筑的位置结构,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为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必须保证其高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设计建筑结构的初始阶段需要计算出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相应的设置数据,然后再科学有效的计算出建筑主体和各部分对应的承重,进一步明确建筑结构最终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同时在设计图纸上面详细的做出说明。
甲方如何控制建筑成本 篇11
由于建筑成本是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成本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相对于地价来说的可控成本。通常地价是一项不可控成本,其由土地出让方规定。而建筑成本可由建设方与施工方进行谈判来定价。而且建筑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是有弹性的。控制的好,建筑成本就低一些,控制的不好,就会多花一些不该花的钱。在深圳建筑成本有800多元/平方米的,也有高达6000多元/平方米的,这就说明建筑成本的控制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甲方如何控制建筑成本?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把建设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设计阶段与合同签订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施工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结算阶段。这三个阶段中,设计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大头或者说是基础。第二阶段是保证,控制好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与监督,可以保证建筑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第三个阶段是成本的确认阶段,很多官方工程的成本严重超计划,多数就出现在这个阶段。相对来说私营项目,尤其是个人的项目在这个阶段出现成本控制不住的几乎没有。我们这个项目,有一个女士,其在官方的造价中心工作,买上千万的别墅一买就是2栋,其钱来源于何处,就来源于某些单位的建设项目的结算成本。
如何在设计阶段控制成本,一些地产公司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经验就是规定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含筋量、规定每平方米的建筑预算成本,然后才拿给设计院设计,规定设计院必须满足这样的成本控制条件,否则就要其重新设计或另找他人设计。比妨我现在在的项目就规定钢筋用量为每平方米52公斤,预算成本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元。通过合同来确定低价,就是通过低价中标。邀请几个承包商来投标,然后选出几家总价最低的单位,或者将所有的投标单位的投标价进行比较,不仅比较总价,而且比较清单的各单项的量和价,将每一项所报的最低价挑出来,然后用这些最低价计算出总建筑造价。以此为目标与各意向承包商进行砍价,砍到最低为此。如果他不同意,就告诉他他所报的哪一项可以降价。这样下来,基本上可以将工程造价的合同价降到极限的最低价。比妨我所在的项目是在深圳的信息价的基础上下浮17个百分点,就是用这种方法砍下来的。
浅谈如何测量微波相位噪音 篇12
相位噪音指的是各种射频器件输出的系统信号在噪音的影响下出现的随机变化, 表示了无线电波的幅度、相位、频率的相互影响。相位噪声通常分为两大类:两端口相位噪声和绝对相位噪声。两端口噪声是由设备的分配噪声引起的器件噪声, 是对信号时间变化的另一种测量方式, 其测量结果能在频率域内显示, 通常放大器、混频器等都会有两端口噪声;而绝对相位噪声指的是设备输出口端所出现的总相位噪声, 它同时也是器件两端口相位噪声和振荡器噪声的函数。我们在实际的测量中的测量重点在于测量震荡源的绝对相位噪声, 所以下文重点介绍微波源绝对噪声的测量方法。
2 测量相位噪声的意义
根据以往实验数据表示, 信号源的相位噪音在信号电平分散在较宽动状态围的频率交换中至关重要。例如:如果把两个频率不同的信号输入到变频器之中, 然后再加入一个本地震荡信号分别与两个信号混频, 使得两个信号变成中频信号, 结果发现本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直接转化撑了混频器的输出。即使变频以后大信号的混频项得到恢复, 可是本地振荡器的振荡噪声边带大于两个小信号,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本振噪声对系统灵敏度和准确度的影响。在实际的通信中, 临近的相位噪声的相位抖动对系统的错误率有较大的影响。在很多通信系统里, 调制信号的频是很高的, 刚开始时信噪比也很高, 但是大部分微波中转站都采用上边频法和下边频法放大信号, 就可以得到传输的正常电平, 在经过几个中继站之后, 宽带噪声会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 如果本振的宽带噪声电平太高, 对于系统的精度和准度都影响很大。所以, 解决相位噪声对于系统、对于实验结果和研究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位噪声的影响:相位噪声在实际的系统运作过程中会对系统的运作过程和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例如对接收机、通讯系统、多普勒雷达系统等。下面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相位噪声对接收机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器件的减噪放大器的动态范围、电路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均在快速发展, 相位噪声已经成为限制电路系统发展的一大原因, 如何降低相位噪声是人们一直以来在研究的重点。在电磁环境不好的情况下, 接收器能够提取弱小有用信号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附近存在强干扰信号, 接收机混频器就会容易出现倒易混频现象。在存在本振相噪差时, 如果本频相噪差, 接收机就收不到弱小信号, 因此我们对接收机的要求是选择性和大动态。
3 测量相位噪声的方法
3.1 直接频谱测量方法
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经典的相位测量技术, 把信号分析仪调到适当频率, 直接测量功率谱密度。这种方法在测量对频谱密度时存在载波, 对测量结果可能有比较大的影响, 但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便捷的测定出拥有高噪音的信号源的质量, 由于信号分析仪不能区分调幅噪声和相位噪声, 所以要求相位噪声必须远远大于被测物件的调幅噪声。
3.2 参考信号源测量法
这种方法需要用到双平衡混频器, 由被测物件和信号源两个信号来源为双平衡混频器提供信号。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参考信号源的相位噪声应该尽可能的低, 基带信号会被放大出入分析仪器。参考信号源测量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 测量范围广, 而且还可以跟踪漂移信号源;该方法的缺点是在测量高漂移信号源时需要较宽的调节范围。
3.3 鉴频器测量方法
鉴频器测量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高效的测量微波相位噪音的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参考信号源, 鉴频器方法的优点是在测量较大的噪声源的时候或者测量高电平的相位噪音时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测量的灵敏度。鉴频器测量时吧信号分成了两路通道, 其中一路相对产生延迟, 从而把频率的起伏转化成了相位的变化, 然后鉴相器的两个输出相位形成正交, 把相位的波动转化为电压的波动在频率以噪声的形式在分析仪上显示, 把频率噪声转化为相位噪声读数。
3.4 鉴相器测量方法
如果使用鉴相器进行相位噪声的测量可以分离调幅噪声和相位噪声, 更准确地测量微波相位噪音, 在测量过程中, 使用鉴相器可以有效地把两个输入信号之间之间的相位差转化为输出端的电压。
3.5 双通道互相关测量技术
该技术其实是两个相同的单通道参考信号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系统, 由于分开了两个通道, 所以两个通道中被测试噪声是不相干的, 不会受到彼此之间的影响, 此外, 两个通道之中被测试的噪声通过互相关的速度也有了相应的降低。双通道互相关测量技术跟其他方法相比优势十分明显, 拥有极其出色的测量灵敏度, 但是想要实现双通道互相关测量技术需要有非常好的硬件性能, 而且互相关级数的增加也会相应的影响到测量速度。
3.6 数字鉴相器测量法
科学的测量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的, 我们通过在实验中对于模拟延迟线鉴相器方法的总结改进之后得到了数字鉴相器测定法, 用来测量一些相位较大、较不稳定的信号源, 数字鉴相器测量法比模拟延迟线鉴相器方法拥有更宽更广的噪声测定范围, 而且与其他鉴定方法不同的是, 数字鉴相器测定方法在任何频率都不需要重新连接模拟延迟线, 但是该方法在实际测量中会受到LNA和ADC的限制。
4 总结
微波相位噪声是衡量频率标准源频稳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 相应噪声量也会越来越小, 因此对于微波相位噪声的测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摘要:在微波收发设备中, 各本振信号、发射信号等射频信号的相位噪声水平直接影响到泄露、检测门限、灵敏度等关键系统指标。所以对微波信号相位噪声的测量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将从相位噪声的原理、测量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对不同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关键词:相位噪声,鉴频法测量,参考信号源
参考文献
[1]孙隆庆.频谱分析与频谱测量[M].人民邮电出版社, 1982.
高层建筑结构扭转控制及调整 篇13
1 高层建筑结构扭转控制及调整的意义
现代建筑多数采用高层建筑形式, 而高层建筑发生事故往往是难以解决的, 只有增加结构稳定性才能达到减小扭转位移目的, 为人员的逃生争取更多的时间。高层建筑, 顾名思义, 就是建筑高度较一般性建筑超出很多, 层数也相对比较多, 当高层建筑发生倒塌时, 人员是很难逃离现场的, 特别是对居住于高层的住户而言。另外, 高层建筑的居住密度比较大, 单位容量要比普通建筑高出许多, 这也会造成逃生时人员拥挤的现象, 有时甚至会出现人员踩踏的事故, 严重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高层建筑发生倒塌时, 由于建筑高度过高, 超出了消防部分的工作范围, 即使消防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也难以展救援工作。而且, 高层建筑的用电量很大, 加上住户非常多, 所以供电线路也是非常复杂的, 有些供电线路甚至纠缠在一起, 当高层建筑发生倒塌时, 可能会引发火灾, 导电线路裸露在外面就会发生电起火的事故, 其蔓延速度更快, 如果用水进行扑救还会加快其蔓延速度, 而且会使人体收到电击, 危害人们的人身安全。
而结构扭转是导致高层建筑倒塌的原因, 地震等地质作用力会对建筑物产生震动作用, 而高层建筑各个部位受力程度一般不同, 这同时就会产生扭矩的作用, 使得建筑结构发生扭转。如果建筑结构扭转刚度过低就会产生倒塌现象, 所以进行高层建筑的结构扭转控制及调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结构扭转控制的两个指标
2.1 楼层位移比
楼层位移比是指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 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的比值。《高规》3.4.5条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1.2, 不应大于1.5;B级高度高层建筑、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1.2, 不应大于1.4。
2.2 扭转平动周期比
结构的扭转平动周期比是指在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之比。《高规》3.4.5条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 ;B级高度高层建筑、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2.3 楼层位移比与周期比在限制结构扭转方面的异同
楼层位移比的限制的是楼层端部的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相对关系, 关注的是结构实际承受的扭转效应;而扭转平动周期比限制的是对结构扭转刚度与平动刚度的相对关系, 关注的是结构抗扭能力大小的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结构实际存在的扭转和结构的抗扭能力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问题, 二者都与结构的抗扭有关, 但关注的角度不同。
3 结构扭转位移比计算和周期比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在进行结构的楼层位移比和周期比计算时应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结构的楼层位移比和周期比计算主要是考察结构的整体扭转效应和抗扭能力。当楼板不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情况下, 计算出的结果可能是结构平面中某一点的局部位移和振动, 不能反映结构的整体扭转情况。因此, 不论是否满足楼板刚性假定, 位移比和周期比均应按刚性楼板假定进行计算。
3.2 楼层位移比计算时, 在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应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3.3《高规》4.
3.2条规定,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 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如何界定, 规范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一般认为, 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力作用下, 楼层位移比大于1.2时, 可以认为结构的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
3.4 结构的周期比计算时, 可直接计算结构的固有自振特征, 不必附加偶然偏心的影响。
4 结构扭转位移比和周期比的调整
4.1 结构扭转位移比主要目的是为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
则性, 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但实际的工程中很难避免此类情况, 如果结构扭转位移比较大时, 可通过以下方法调整:
a、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位;因此应注意调整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 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b、通过计算找出位移最大的节点, 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c、同建筑师协商调整建筑平面或通过设缝等手段使结构平面简单、对称、规则, 减少结构楼层处各点相对位移。
4.2 结构的周期比主要是为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 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 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 扭转效应过大, 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合理。结构周期比不满足时, 可通过以下方法调整:
a、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结构外围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或第一二振型为平动而周期比不满足时, 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的抗侧移刚度过小, 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 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加以调整。b、抗规3.5.3条3款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一般认为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第一平动周期相差不大于20%为相近。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 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结构布置时应尽量避免使两个方向刚度相差较大, 特别是对长宽比较大的平面, 由于先天因素决定了两个方向的刚度相差会较大, 第二周期很容易出现扭转。第二周期为扭转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移刚度相差较大, 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的抗侧移刚度是合理的, 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的抗侧移刚度则过小。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 周期比一般较难满足规范的要求, 在抗侧力构件布置时应注意加强抗侧刚度小的主轴方向的刚度。
5 结论
本文结合实际经验, 对高层建筑结构扭转控制及调整的方法进行了探析, 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结构扭转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要具有防震的意识, 把结构扭转问题纳入设计的范围, 工程师需要运用所掌握的概念、规范及经验做出具体的分析和采取具体措施, 使结构计算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木结构建筑如何控制噪音?】推荐阅读: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08-22
高层建筑结构位移控制09-15
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06-19
古建筑木结构09-14
建筑结构下建筑抗震10-14
建筑仿生结构06-29
建筑结构11-28
建筑结构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07-05
建筑结构教案08-26
建筑结构课程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