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操活动实施方案

2024-07-18

三操活动实施方案(精选8篇)

三操活动实施方案 篇1

“三操两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我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并制订我校三操两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活动目标及原则

(一)目标

1、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发展。

3、优化锻炼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克服场地限制,优化学校体育场地使用和设施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二)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内容。

2、倡导性原则。倡导师生全员参加锻炼,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形成浓厚的锻炼氛围。

3、选择性原则。增加活动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克服场地限制,提倡各班自主创新的开展融娱乐与竞技于一体的小型多样的活动项目。

二、具体安排

1、重视“三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学校在早晨8:00-8:10安排早操,上午9:55-10:00、下午4:00-4:05安排两次眼保健操,上午10:05-10:15安排广播体操。为加强三操管理,提高三操质量,体育老师、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检查和指导,使三操做到“静、快、齐、准”。

2、加强体育课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重要环节,学校开足开实体育课。

3、落实体育锻炼课(大课间)活动内容。体育锻炼课(大课间)是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有效途径,做到有组织形式、有活动内容。

4、倡导“每天长跑十分钟”。在早操安排健身长跑,为确保健身跑质量。学校还鼓励班主任课间带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健身长跑,增加学生在校锻炼时间,切实增强学生体质。

5、开设足球特色校本课程,“让每个学生都会踢足球”。坚持学生体育竞赛制度,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小型多样、定期开展与经常性相结合,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生活。

6、建立全校学生体质健康专用档案。制定适合各年龄段的训练目标和评价标准,动态跟踪学生生长发育和体育达标情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建立学生校外锻炼计划。

四、工作保障

1、明确工作责任。建立校长负责制,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校长是学校体育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体育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对体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负指导责任;分管部门、体育教研组、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要各司其责,履职到位;各相关部门、各任课教师要积极支持和关心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2、加强自身管理与制度建设。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体育师资的培养培训计划,指导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同工同酬;教师担任体育锻炼课、课余体育训练、广播操、体育竞赛等工作将合理计算工作量。

3、加强检查与监督。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具体人员,明确有关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做到任务分工,责任到人,责任追究,奖惩兑现。把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如实记录并给予评价;把体育工作作为班级考核和教师学期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体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对工作开展好的班级及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认真、敷衍了事的班级及随意停开、少开和挤占体育课时,不能依法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教师,进行沟通教育。

三操活动实施方案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脑也逐渐普及, 而做为电脑的标配----鼠标, 在电脑的普及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鼠标做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 非常容易损坏, 是一种易耗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达到对鼠标的起源、种类、原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 并通过学习鼠标的相关知识, 能够对鼠标的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维修, 能够对鼠标的利弊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

二、活动具体目标

态度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 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使学生了解鼠标的基本知识, 并对鼠标进行全面的阐述, 并能够对鼠标的利弊提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 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网上搜索的基本方法, 收集相关信息, 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学会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作品。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 从初一各班选出对本活动感兴趣的同学组成活动小组。

2. 对活动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分析, 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 初步分析活动实施方案。

3. 学生自由分组并推出活动小组组长。制订本组活动计划, 分配本组成员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学科特点, 有针对性的指导研究主题的活动。活动由主要负责教师统筹进行安排。

2.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 搜寻鼠标的相关资料, 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 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主题活动和指导老师。

(上接10页)

六、拓展观察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观察手段的习惯, 运用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观察, 通过实验进行观察, 善于客观、科学地做好观察记录, 善于对客观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 鼓励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异常现象, 并进行探究,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

活动指导教师:韦有波活动实施年级:七年级

4. 研究的主题由各组自己定, 各组根据本组的特点自定研究的计划、内容、方法、成果展示。

5. 生代表将鼠标的相关知识制作成电子刊物, 并能够进行讲解。

实施进度表:

周次内容课时

第一周

宣传、发动、分组、确定各研究小组

及组内分工

第二周研究鼠标的起

源、结构、原理等基本

知识

第三周讨论鼠标的利

弊, 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周设计未来鼠标

第五周对本次活动总结

四、研究活动建议

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 (各组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方式)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 推选活动组长, 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 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

4.上网调查收集、整理鼠标的资料, 了解鼠标的重要性。

5.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采访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老师, 以及社会上的人, 了解鼠标在电脑中的重要作用, 并且填写调查表, 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6. 总结研究内容, 了解研究的结果, 讨论研究的对策, 商量研究的方法, 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产品。

7. 成果展示:学生的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五、活动要求

1.以小组集体活动为主, 每组分工细致, 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 并按照小组要

根据生物学科特点, 最常采用的观察途径是课本插图、配套挂图的观察、课堂演示物的观察、实验操作中现象的观察, 另外还有生活环境中生物学现象的观察, 学生自身生理现象的观察等。因此, 在生物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

求, 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调查的参考资料、书籍、网址等进行记录。

3.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 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 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4.开展以畅谈收获、体验、发现、思

1考、感悟等主题活动。学生对活动进行

反思, 学生分别写出每次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5.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研究主题的活动。

六、活动评价

1 1. 对学生的评价

(1) 以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在活

1动过程中, 面对困难的态度、处理问题

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技巧、小组合作的团结、成果展示的创新等进行自我评价。也1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对自己进

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1 (2) 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不在乎

学生结果的质量高低, 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在活动的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 评价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2.对指导老师的评价

(1) 对教师参与活动的态度, 对学生的调控能力、师生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2) 对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指导、总结、活动后的认识与反思进行综合评价。

(3) 由学生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 采取口头表达与书面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4) 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5) 同行之间相互评价。

七、活动延续

注重活动的生成性, 小组根据活动主题进行延伸, 通过对于鼠标的研究学习, 让学生对于目前的鼠标的利弊做一个分析, 并对目前的情况, 能够对鼠标生产厂家提一些建议。并且通过学习同学畅想一下未来鼠标是什么样的, 或者设计一个鼠标。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能力上, 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可见, 观察能力是获得一切知识的首要步骤, 也是创造发明的必要条件。

感悟三操两活动 篇3

一、学生对早操、课间操、广播操锻炼的本质不理解

由于农村小学的局限性,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学生已养成习惯性的“放羊式”教学,突然在中学一切都比较规范,学生一时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而且,习惯性的“放羊式”教学,学生养成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突然的规范,需要适应的过程。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从思想深处认为体育课就是玩课,不需要有组织、有纪律。也没有任何人给予思想上的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以及对自身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性、指导性,导致学生在锻炼时盲无目的,比较被动,而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二、体育委员的职责不明确

体育委员在有关体育日常事务管理中,充当的角色只是“哨子的工具”,而没有发挥体育委员应有的职责,没有起到体育教师帮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体育委员思想认识肤浅

作为一名体育委员,从思想上对自己的工作不重视,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职责,忽视了班主任的信任,同学们的民主选举、体育教师的培养,扮演的角色只是“独行侠”,没有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对学生自由散漫的行为不及时制止,甚至对学生的嬉笑、打闹听之任之,导致学生习以为常,形成不良习惯。

2.体育委员管理能力有限

体育委员在体育日常事务管理中,自己的管理能力有限,在同学中没有形成威信,在管理时,方法简单、不能以身作则,又没有体育“专长”,导致管理难度较大,学生不认真遵循。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体育委员学习成绩较差,而热衷于体育教学事务,相对体育成绩较突出。

3.体育委员口令不准确

体育委员虽然是公选的,在口令方面还比较欠缺,对预令、动令区分度不明显,下达口令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导致在执行时比较混乱。

4.体育委员站位不准确

体育委员的站位比较随意,主要是方向的改变,体育委员不能及时调整位置,下达口令时,自己都不清楚口令下达得是否准确、到位。有时,体育委员甚至站在队列的右侧,在下达口令时,自己都感觉到比较“蹩脚”,何况其他学生就更加困难了。并且,站位时,不能和首尾之间保持一致的距离。或前或后,再加上口令的声音不够洪亮,使首尾的学生听不清口令,导致执行时做不到整齐、统一。

三、体育教师辅导不够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体育委员与学生的辅导不够,主要原因是:(1)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体育委员进行辅导,课堂时间比较短暂,教师只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辅导,或者学生只能短暂地模仿教师的口令。(2)教师对口令的授课较少,虽然明确了体育委员的职责、口令的模仿,但体育委员与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较少。主要原因是,如果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而课时的安排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花费的时间又长。甚至,领悟能力较差的体委将口令定型在初始化程度,没有进展,使组织能力得不到提高。

总之,要想使三操两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体育教师必须做到勤指导、严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意识、团队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三操两活动的发展。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

三操活动实施方案 篇4

在花红柳绿、万木竞秀的日子里, 寸草春晖、绿意盎然的赵庄小学迎来了复校以来第一次检阅—— “三操一舞”(广播操、特色操、眼睛保健操、校园集体舞)的比赛。

“让每个学生都能活泼地发展,让每个学生运动起来,人人享受体育”是赵庄小学的育人理念。4月2日上午十点,赵庄小学全体学生为各位领导展示了广播操、武术操和眼睛保健操。本次广播操比赛是对全体学生素质、精神风貌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赵庄小学体育教学及素质教育成果的一次大考核,时对我们师生团队拼搏精神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力体现。赵庄小学以操、舞促进学生的学习意志、态度和情感,丰富了阳光体育活动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三操活动实施方案 篇5

一、幼儿教育游戏活动区域的划分与设计

根据《 指南》 精神实质, 对于幼儿的教育要用先进、科学的理念进行落实, 重点采用幼儿游戏活动区域的设计和实施作为切入点, 按照游戏活动的不同内容和类别, 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 它主要分为两大区域。

1.幼儿园范围内的公共活动区域

在宽松、亲切的幼儿园公共活动区域内, 幼儿可以接受更多的感知性学习和实践性操作, 并从《 指南》 的五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不同领域的活动感受和体验。 在公共活动区域内, 可以有如下几部分: ( 1) 大型器械区域。 这是幼儿园用各种色彩艳丽、复杂多样的大型器械构造而成的, 如攀爬墙、滑滑梯、迷宫等, 是训练幼儿钻爬、攀登的场所, 用以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柔韧性和平衡性。 ( 2) 小型器械区域。 这些区域具有占地小、可移动的优点, 可以用多变的移动式器械进行游戏, 如秋千、平衡木、跳球类、绳类等, 它们可以锻炼幼儿的前庭感和本位感, 协调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能力。 ( 3) 小水域、沙坑区。 水和沙都是幼儿较为喜爱的材料, 在进行游戏玩耍的过程中, 要辅助以不同的工具, 如沙盘、海洋球等, 这样易变的形态, 可以帮助幼儿增强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 ( 4) 种植饲养区域。 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植物都是幼儿的至爱, 幼儿童趣的心态可以与小动物、植物产生共鸣, 通过对小动物、植物的培养与种植, 可以培养幼儿的敏感观察力, 在探知事物成长的规律性认知中, 可以增加对生命和自由的认识。 ( 5) 特定功能室。在幼儿园公共场所内的某一部分可以作为特定的功能室, 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多功能的活动拓展区域, 让幼儿在这一区域内, 延伸其视野, 发散其思维。

2.班级游戏活动区域

幼儿在幼儿园的设置中大多数是以班级为单位, 分为大、中、小班不同的班级, 其中:小班游戏活动区内可以设置幼儿喜爱的娃娃玩具、模拟“ 医护室”、美工设计区域、益智区等环境;中班游戏活动区内, 可以设计泥工雕塑区、美工想象区、书籍阅读区等, 还可以设计一些“ 模拟超市”“ 模拟理发店”等, 提升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体验;在大班游戏活动区内, 要多注重和开发一些抽象逻辑的游戏区域, 如角色表演区、科学探究区、抢险区等, 这些富于挑战性的活动区域, 可以激发大班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幼儿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选择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区域内, 要放置适宜的游戏活动材料, 幼儿可以在合适的材料利用过程中, 增加游戏体验, 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 同时, 在幼儿活动区域投入材料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适宜的游戏活动材料选用

幼儿的游戏活动材料要具有安全的前提, 然后, 再根据不同区域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材料, 如, 自主创造区域要选用色彩各异的积木、塑料制品等材料;美工设计区域要选用彩色笔、剪刀、橡皮泥等材料;益智区域要选用不同层级的幼儿智力开发拼图等材料;科学探索区域要投放磁铁、天平、凸凹镜等材料。 另外, 这些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变化。

2.多功能的游戏活动材料选择

幼儿的天性好玩, 富于创造, 要选用多种功能的、具有开放性质的材料供幼儿游戏, 教师只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 让幼儿在开放性的游戏材料中, 自主设计和变化, 如一个丝带, 幼儿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 一个箱盒, 幼儿可以把它设计出不同的形状, 如此种种, 都可以让幼儿开发智力, 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游戏内容。

3.注重环保节能材料的选择

为了构建我国倡导的“ 节能环保型幼儿园”, 要坚持节能原则, 鼓励幼儿多多采用环保材料, 如废旧纸盒、空塑料瓶、废纸箱等, 这些就地取材的环保型材料, 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 开发成不同的游戏活动材料, 变化出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形态, 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空间。

综上所述,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 遵循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律, 用适宜的区域划分和合理的材料选用, 提供科学合理、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区间, 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 进行不同区域的设计和划分, 并在专业的指导下确定介入游戏的契机, 进行不同区域材料的使用, 力求区域活动的安全可靠使用, 使幼儿在不同的结构区间中, 自由地想象和发挥, 真实自然地挥洒属于童年的欢娱, 开阔幼儿的视野, 丰富幼儿的想象, 发散幼儿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车慧.浅谈幼儿园中班《冬日的祝福》主题活动设计[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 (22) .

刍议“走转改”活动的实施 篇6

关键词:新闻采编,“走转改”活动,实践探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中国逐渐进入到世界经济系统中, 国家的发展实现飞跃性的进步, 但是如今的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还面临着许多的机遇与挑战。2011年的8月, 新闻界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国家有关部门举行相关会议对新闻界的这一新风气展开深入探讨。“走转改”活动的详细内容就是指, “走基层”, 在新闻的采编中基层劳苦大众的心声是人们最关心的;“转作风”, 就是使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题、新闻收受主体三大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他们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改文风”则是指深化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开展“走转改”活动也是为了为新闻界培养和锻炼一批新的人才队伍, 尤其是针对一线的一些报道, 创造出新的华章。对于新闻界整体而言“走转改”活动是对新闻采编工作的另一种新的探索, 而分开来看, “走转改”之间又相互关联, 对新闻采编提供了不同的实践论证。

一、走基层是实践路径

“走基层”在“走转改”中占据第一位的有利地位, 是新闻采编工作者对采编途径、采编方式的深入探索, 基层的采编工作为新闻采编指明了实践的方向。新闻采编工作者深入基层, 走入百姓的生活中, 不仅锻炼了新闻采编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并且使新闻工作者对于人情冷暖体会得更加深刻。走基层工作对于年青一代的新闻采编工作者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与挑战, 一次次地走入基层, 也是一次次地体察国情、民情的途径, 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基层国情的指引下, 各媒体与团体协会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宗旨, 开展了许多有特色的“走转改”活动, 通过走入基层开展工作, 可以采访到一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物, 例如:在西北地区默默无闻的保护国家边境的边防战士, 记者在这里与他们同吃同住, 了解他们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寂寞与艰苦, 同时也在体会他们为了国家更美好的将来所付出的努力, 听他们在寂静的夜晚述说对家人的思念、他们的寂寞, 但为了保家卫国而无怨无悔的精神, 敬佩他们的坚强。

二、对三个主体作风的转变

三个主体作风主要包括: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接受主体, 这三个主体直接参与新闻采编工作的全过程。在新闻工作第一线的新闻采访者是率先做出转变作风的典范, 在这里许多记者走入基层实现与百姓的亲切对话, 了解他们的疾苦与想说而又不能说的话, 对社会的体验更加地全面, 对国计民生的变化体会得更加地深刻, 改变了过去记者只说大话、说空话的现象, 使个人的作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些转变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上, 还体现在语言的表达与处事的风格上, 经过这次走基层以后,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语言运用大胆得体, 写作中不仅带有一定的幽默感, 有严谨的论证风格, 还有浓重的地区特色与生活气息。

在新闻媒体转变作风后, 许多观众渐渐地开始主动联系媒体, 接受记者的采访, 主动地说出自己的心声, 使报道更加原汁原味, 使社会民生在新闻报道中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三、改文风

改文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改变思维的认识, 其二是改变新闻采编作品的表达方式, 使作品的表现形式实现从形式到实践的跨越。

只有思民之忧才能解民之难, 逐渐地改变传统的新闻采访形式, 使百姓的镜头逐渐地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 使各地的会议新闻逐渐减少, 而关于百姓民生的新闻逐渐增加, 使更多大众关心的问题进入到新闻中, 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改变作品的表现方式, 使作品实现从形式到实践的转变。媒体进行采访生产出新闻作品, 才算是完成了整个新闻的采编工作, 最终实现了新闻采编工作的目的。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 “走转改”活动只有不断地接近人气、地气, 才能显得更有灵气, 让媒体改变传统的采访形式, 实现真真切切的采访, 真真切切的报道, 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改变文风, 深化了新闻采编工作者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通过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 感受群众的疾苦, 通过感动自己从而感动别人。在选择主题的时候, 选择一些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报道上, 运用犀利、得体的语言, 再经过精心的安排使问题的感染力更加地强烈。

总结

在媒介融合的当下,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 甚至起到主导作用, 但是受众给出的新闻观点以及新闻信息, 都会受到尊重。很多新闻报道来自受众, 受众的言论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占主体位置, 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受众向媒体提供真实的新闻线索, 还不断补充媒体人观点, 有时候这些观点更加新颖, 信息来源途径逐渐呈现多元化特征。

小学《梦开始的地方》活动方案 篇7

1. 初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感受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养成关心周围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2. 感受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3. 通过计算,认识生活中水的浪费现象。

4.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师生多种渠道调查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收集有关水资源的信息。

2. 学生准备量杯、计算器、坐标纸。

3. 相关课件。

4. 学生准备小品《停水了》。

三、活动过程

1. 激发兴趣,走入水的世界

(媒体出示:蓝色星球、美丽的自然、人类与水亲密接触的图片)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它是水的世界。

2. 交流共享,了解水资源现状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调查。

(2)根据汇报整理归纳。

(3)学生结合图例及说明谈感受。

(4)进一步说明:地球上2%的淡水也不能全为人类所应用,因为它的88%被冻在两极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才可为人类应用,其中绝大多数又为地下水,不开采不能应用,可直接应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04%。

3. 发表见解,认识水的贡献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你知道水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吗?

4. 数据说话,认识水的浪费现象

创设情境:生活中离不开水,可是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课件:生活中浪费水的图片),课件定格在“滴水的水龙头”。

(1)测量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的漏水量。

(2)计算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小时的漏水量,2小时呢?3小时呢……

(3)通过计算绘制折线统计图。

(4)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水龙头的漏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5)照这样计算,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天的漏水量,每月的漏水量,每年的漏水量分别是多少?

(6)以全校的水龙头总数计算,这些水龙头如果都在漏水,全年要浪费多少升水?

(7) 40~50升水就可以保证干旱缺水的地区一户人家一天的需要,全校水龙头一年漏掉的水够这些家庭用多少天?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那些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反映出了一个大问题。

5. 情景再现,体验水的重要

体验活动:假如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变的怎样呢?

情境表演:《停水了》

畅所欲言:看了表演,你想说些什么?

6. 集思广益,提出节水妙招

(1)介绍世界水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用以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

(2)交流节水妙招。

(3)制作节水宣传卡。

7. 总结升华,感悟水的魅力

《美的追求》班级主题活动方案 篇8

一、活动方案

(一) 活动名称

《美的追求》

(二) 主题选择过程

该班是个民工子弟班, 所有的学生都来自进城打工的民工家庭, 部分学生甚至到上中学时才从家庭所在地的农村小学转到城市里来读书。这些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来说, 比较朴实。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慢慢也受到城市里部分学生的影响, 开始追求穿着打扮。有些学生为了美, 不愿意穿校服, 还有些学生甚至不顾家庭的经济情况, 与其他同学比穿比用。我与班委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商讨, 一致认为:有必要围绕这个问题, 开一个主题班会。但是, 一节主题班会课,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比较难。于是, 大家最后商定:围绕《美的追求》这个主题, 开展系列活动。

(三) 策划准备过程

主题定好后, 就交给班委, 由他们发动学生, 讨论开展哪些关于《美的追求》这个主题的系列活动, 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决定围绕主题, 开展四项系列活动, 即从“发现美”到“选择美”, 再到“感受美”, 最后到“认识美”。

(四) 主要实施过程

1. 发现美———由班委出面, 请负责学校摄影的宋老师, 给大家开一个摄影讲座, 教大家摄影, 然后分小组用相机或DV捕捉美的景物、美的人、美的行为、美的事等。

2. 选择美———由班委出面, 请学校的美术老师袁老师, 给大家开一个关于美的画面如何构图的讲座, 教大家选择美, 然后请学得好的同学当评委, 把各小组拍摄得比较好的图片和画面选出来, 展示在班级的《我型我秀》墙报栏中。

3. 感受美———由班委出面, 请语文老师给大家开一个“让美在笔下飞扬”的讲座, 把前面两个过程的感受, 以征文的形式写出来。同样, 把好的征文展示在班级的《我型我秀》墙报栏中。

4. 认识美———通过前面三项活动开展的铺垫, 最后利用班会课, 开关于《美的追求》的主题班会。具体步骤如下:

(1) 主持人开场白: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我们, 更是美的追求者。那么我们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美呢?下面首先有请我们班在发现美、选择美、感受美活动中的获奖者, 介绍他们的获奖作品和感受。

(2) 获奖者介绍他们的获奖作品和感受:有介绍《美在南湖二中》———反映校园美的;有介绍《美在建邺》———反映城市建设取得成就的;还有介绍班级的《无名英雄》———做好事不留名的孙同学……这些获奖者在谈感受时, 有的说, 我们的校园很美, 有绿化很好的花草树木, 有具有艺术美的雕塑, 还有经常光顾我们校园的不知名的小鸟, 这些说明我们的校园生态环境很美, 我们作为校园的主人, 应该为创造更加和谐的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有的说, 孙同学心灵很美, 要不是报社来我们学校反映情况, 我们都不知道他的事迹, 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还有的说, 人有外在美和内在美之分, 外在美固然重要, 但人的心灵美更重要……

(3) 主持人再请其他同学谈看完获奖作品后的感受。

(4) 主持人:刚才我们的获奖者马同学, 谈到心灵美, 如果一个人心灵不美, 她还美吗?下面有请我们班的“幽默大师”王同学、李同学, 为大家表演小品:《美丽的姑娘》 (内容大概是:一个长得比较美丽的姑娘, 坐车时看见一位老人上车, 却装着没看见的样子, 甚至还有厌恶的表情) 。主持人:这位姑娘美吗? (大家分组交流讨论, 并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5) 主持人: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位姑娘不美, 那么, 接下来, 就请大家欣赏能给我们带来美感的服装秀表演, 有请我们班时尚表演队为大家表演 (主要展示一些时尚服饰) 。

(6) 主持人:刚才展示的服饰很时尚, 那么, 时尚就是美吗?下面请第一组和第二组作为甲方, 第三组和第四组作为乙方, 对这个话题展开辩论。

(7) 主持人总结:道理总是越辩越明, 问题总是越辩越清, 通过今天的活动, 我想大家一定会对什么是真正的美有了新的认识, 对我们中学生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有了新的想法。希望拥有青春的我们, 能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才干。让我们不仅要拥有青春的容貌, 拥有亮丽的外衣, 更要拥有一颗充满爱的金子般的心。愿我们的青春更美丽!

(五) 实施效果描述

通过参与发现美、选择美、感受美、认识美这四项活动, 学生大多认识到: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个人的美不是靠时尚外衣就能代替的, 穿上校服的我们, 一样拥有青春的美。那股比穿比用之风, 也就戛然而止了。

二、几点思考

这次《美的追求》主题系列活动, 从开始到结束, 历经了一个月的时间, 取得了比预想要好的效果。反思活动的全过程, 我在班级主题活动开展方面有如下启迪:

第一, 在主题选择过程中, 对主题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应作全面的分析和深刻的认识, 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原则来看待和处理问题。须知, 问题总有它的两面性, 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 还要看到它积极向上的一面。就拿本文所提到的问题来说, 我们不仅要看到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比穿比用, 过分追求穿着打扮的不良表现, 更要看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农村学生的这种变化, 有生理变化的原因, 也有心理层面变化的因素。从生理上说,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萌动期, 讲究穿着打扮, 这也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再把问题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看,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想方设法大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 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这个层面来看, 农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应当得到肯定和帮助, 作为教师, 我们的责任就是通过活动引导他们摒弃消极因素, 倡导积极因素, 在正确的教育轨道上健康成长。

通过活动实践, 我深感: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 对问题进行深刻认识和理解是提出鲜活主题和制定一个比较好的活动方案, 并能积极付诸实施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 在开展活动过程中, 要特别关注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 努力把外部教育的影响内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 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要做好两点:其一, 每项活动都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依据学生是主体的教育思想, 活动自始至终都应让学生参与, 尤其是主题的选择、方案的制定, 都要发动学生献计献策, 把方案的制定、策划过程作为对学生的全面动员过程。这样,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比较高, 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 活动要层层深入, 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并善于通过谈感受、办墙报、优秀作品评选和先进事迹介绍等多种形式和手段, 从中捕获学生心理变化的发光点, 并把它及时展示出来、宣扬开来, 让这些发光点在相互辉映中产生裂变效应, 使学生在美的追求中, 正确认识外在美和心灵美的内在关系, 从而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在“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中得到提升。

第三, “美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 针对具体问题, 以新的视角可让活动得以延伸。

摘要:本文以《美的追求》作为班级主题活动案例, 通过“发现美”、“选择美”、“感受美”、“认识美”主题班会系列活动, 使民工子弟班学生认识到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而穿上校服一样拥有青春的美, 有效克服了比穿比用的风气, 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说明, 只要坚持素质教育的观点, 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就能提出比较好的班级主题活动方案, 并能积极付诸实施, 取得好的效果。

上一篇:潜力生的辅导计划下一篇:特岗教师年度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