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

2024-09-22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精选8篇)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 篇1

全民抗疫中凝聚和展现出来的伟大中国精神,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无论是在抗疫当下,还是在未来,当代中国青年都应该成为实际践行这伟大中国精神的先锋力量:

(一)立足当下,用心感悟、经受考验、接受教育、实际践行中国精神

第一,用心感悟。当代青年要从共产党员在抗疫中勇挑重担、率先垂范、践行初心的实际行动,在抗疫中的科学家、医学家的真诚与担当,在医护人员的汗水和牺牲,在不分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的公安干警、社区工作人员、村干部、物业人员、志愿者风雨无阻的坚守,在十四亿中国人民和爱国华侨的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守望相助中,感悟中国精神的无处不在,感悟中国精神的磅礴力量,自觉用中国精神丰富自我内心,拓展自我精神力量源泉。

第二,经受考验。这次抗疫不仅是对科学家、医学家、医护人员、患者的考验,也是对包括所有个体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的考验;不仅是对我们的医疗能力、科学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体系能力、执行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的考验;不仅是对我们物质力量的考验,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考验。当代青年要在严峻的抗疫考验中自觉以中国精神作为内在强大支撑,在经受考验中用中国精神来促进自我精神境界跃进提升。

第三,接受教育。当代青年既要在抗疫中自觉经受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更要认真认识、深刻体会和厚植中国精神。在灾难中展现的伟大中国精神,终将成为促进中华民族更好前进的强大动力。青年在抗疫中认真认识、深刻体会和厚植中国精神的真谛和意义,就在于可以更好开启青年一代深刻的精神实践,可以更好地在未来将精神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第四,实际践行。当代青年要用平凡的个体行为展现最强大、最丰富的中国精神:自觉隔离、不乱跑、不传谣信谣,保护好自己也不要伤害他人,应该是最基本的责任;如果还有专业知识,可以为抗疫、护佑生命做出最直接的贡献;如果有余力,捐款捐物,也是最质朴的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适当的方式,只要是为抗疫助力,都会让人们感受到中国精神的力量。

(二)面向未来,化中国精神为促进发展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第一,将中国精神内化于心并转化为强大的内生动力。当代青年应将全民抗疫中凝聚和展现的中国精神,持续内化并沉淀为自我人生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其成为自我立身处世的终身指引,转化为引领自己确立崇高目标、勇于担当新时代大任、促进自身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内生动力。通过内化,让中国精神在青年内心扎根,让这次疫情不是成为青年和全社会进步的“绊脚石”,而是转化为促进青年和全社会成长和发展的“垫脚石”。

第二,将中国精神外化为行动并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当代青年应将全民抗疫中凝聚和展现的中国精神积极运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奋进,更加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更加尊重科学、遵守秩序和法律,更加珍惜人民的团结,更有爱国情怀,面对困难更加坚强,面对挫折更加勇敢,面对困境更加自信……。通过外化为行动,让中国精神在青年自我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无处不在,让中国精神在指引、支撑和推动青年发展进步中转换为强大的物质性力量,创造出属于青年一代的辉煌业绩。

第三,以中国精神促进心理成熟、精神成熟、实践成熟。经历这场抗疫斗争,当代青年在经受中国精神的洗礼中,应当在心理上更加积极健康,精神更加奋进,实践中更有担当,在各方面走向更加成熟。成熟的当代青年,应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信仰更加坚定,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但道路艰巨,更加在实践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秉持初心、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团结奋进,让中国精神成为促进当代青年成长成熟为可爱、可信、可为一代的重要推动力。

第四,以中国精神作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坚强支撑。历史已经多次充分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经受一路风雨,而始终屹立并最终走向复兴,正是中国精神给予大海般力量的支撑。在担当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当代青年应以中国精神作为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坚强支撑和后盾,以中国精神汇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在不断经受考验中走向胜利的彼岸!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 篇2

高扬抗疫精神风帆,弘扬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守望的力量。为了缓解武汉物资紧缺的状况,河南嵩县竹园沟村的村民,在没有刨葱机器的情况下,用手在地里刨了3天,把10万斤大葱捐赠武汉;为了让武汉医护人员吃上热饭,从事餐饮行业的川妹子“雨衣妹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十几个小时,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免费为武汉的医护人员做饭、送餐……这些平凡的抗疫英雄用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精神,也带给了我们无限感动。让我们把这种守望相助精神弘扬下去,只要同心合力、共担风雨,就一定能汇聚起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

高扬抗疫精神风帆,弘扬攻坚克难的英勇战斗精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李兰娟院士不惧疫情,73岁再战一线,她和团队带来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四抗二平衡”救治模式初显成效。我国首席生化武器防御专家陈薇少将,历经抗击非典、埃博拉等多场硬战,她和同事们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在确诊医治中起了重大作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带着组建“危重症病房”的使命抵汉,仅用30多个小时组建起“危重症病房”……他们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英勇战斗精神,为战胜疫情注入了强劲动力。让我们把这种英勇战斗精神弘扬下去,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责任、主动作为,用自己的方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威。

高扬抗疫精神风帆,弘扬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精神。生命诚可贵,奉献价更高。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处处可见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的身影。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依然坚持带领全院医护工作者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疫病最前沿;为了支援湖北打赢疫战,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王海明,瞒着待产的妻子奔赴武汉战疫;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55岁的吴可国每天晚上都会开着面包车,给蹲守在疫情防控点的工作人员煮宵夜……他们用行动诠释了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书写了令人感动的战疫 篇章。让我们把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弘扬下去,为社会增添更多温暖和力量。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 篇3

在抗疫斗争中,我们举全国之力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广大医务工作者毫无畏惧投入防控救治工作,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包括军队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疫斗争中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在抗疫斗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辛苦,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许多同志脸上和手上被磨出了血,不少人饱受丧失亲友的悲痛依然奋战在第一线,有3000多名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广大医务工作者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最大的功臣”。在世人心目中,抗疫“天使”、“英雄”、“功臣”、“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不仅包括湖北武汉当地和全国驰援的医务人员,而且包括全国各地为抗疫斗争作出重大贡献的全体医务人员;不仅包括从事西医方式抗病毒的医务人员,而且也包括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式抗病毒的医务人员,他们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是相通的。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精神的伟大民族,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尊重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我们最看重的是可贵的英雄主义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等。这些伟大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 篇4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冯健通过网络直播方式以“统一指挥下的抗疫阻击战”为主题,以诗作真切描述了援助湖北时的心路。课堂上,他用几十张照片向同学们生动还原了一个个战疫故事和“战斗”场面,被汗水湿透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专家会诊的严谨场景……不断引发该校学子们的共鸣。

南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刘浩宇在听完课后感慨颇多,他说:“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这些抗疫“战士”们是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人民所铭记。”

南通大学医学院级临床专业本科生季洁表示,作为一名医学生,要以抗疫英雄为榜样,珍惜现在的时光,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日后可以像他们一样以仁心仁术去造福人民,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另一位学生张琛则表示,“开学第一课”让他感受颇深,作为当代大学生,也许自己不是那个勇敢的冲锋者、美丽的逆行者,但依然可以选择成为善良的守护者、温暖的鼓励者。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告诉记者,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南通大学师生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其中,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18名“白衣勇士”奋战在湖北抗疫最前线,不分昼夜,连续多日抢救患者;学校27名大学生志愿者免费为援鄂医护人员子女进行家教,线上进行课业辅导、线下进行亲情陪伴。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 篇5

一、在讲好战“疫”故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基因传承,是推动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应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疫”,教育系统尤其是高校广大教师要充分挖掘战“疫”中先进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把这些鲜活的教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体此刻社会实践中,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从思想深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从行动深处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在祖国危难时刻共同汇聚起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唱响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美“交响曲”。

二、在讲好育人故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越是在这个时候,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是要不断增进对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审视。每当我想起郑邦山厅长在河南省疫情防控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对全省教育系统师生的寄语,都备受鼓舞、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分管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工作的副校长,责无旁贷带领广大教师充分发挥好科研育人的功能,对标科技前沿领域深入开展研究探索,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莘莘学子树立起“科技报国”的标尺,努力锻造一批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 篇6

观看《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能让我们对于世间的人以及事都会有一个新的认知,当然价值观也会有着不一样的变化。对于这节特殊的课,每个学年都有不一样的主题呈现,且节目的真正意义是一直都不会变质以及会更加深刻。20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一年,因为今年是,所以这一年非常值得记忆。所以2021年秋季《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观看过后,内心更加是感触颇深。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如今能处于这么幸福的时代,生活美好,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功劳。所以对于伟大的党,可以说是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当然也就没了当下的幸福新时代。回首党的一百年风雨路程,让人甚是感慨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且百年初心历久更加弥坚。伟大而坚强的党,一直坚持带领着我们不断地乘风破浪,冲破黑暗奔向黎明。虽然如今已经是幸福又美好的时代,但人是要继续往前走,祖国和党也同样如此,依然要接着按新的目标与道路继续前进的步伐,收获更多的辉煌与曙光。

认真观看这一期的《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我们都会有不少的收获,譬如思想上有所改变,变得更加积极了,这一件是非常好的事情。时期的《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我们可以感受到爱国是最高的情操,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国家而单独生活着,爱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个民族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经历风雨,在世界民族林中巍然屹立。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 篇7

《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作为全国中小学生新学期第一门课堂,一直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令人深思并感悟的事迹故事,我们通过观看领悟,不仅能清楚的知道祖国发展历程中,都经历过什么艰难险阻,也能在品味节目的同时,开拓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的未来成长与学习,更具方向与目标,只有如此,才能在小小年纪的时候,拥有一颗踏实上进的学习之心。

一个国家的未来,除了看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也要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顶上、替代;只有不断的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我们的祖国才能建设的越来越美好,我们能拥有如今这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离不开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与先进人才的付出与贡献。因此作为祖国新一代的 继承人,我们一定要像《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节目的各位前辈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那为了祖国发展,而不顾自身,不求回报的牺牲精神。

现在也许我们还非常的稚嫩,细小的手臂无法抬动哪怕粗壮一点的枝干,渺小的身躯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但我们终究会长大,不断的变高,不断的变壮,直到我们的手臂可以撑起苍穹,我们的身躯可以护于人前,利用自己那仅有的力量,也要不断的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 篇8

中国,从远古到现在,都一直在奋斗,一直在先祖们的身躯鲜血下前进,中国的历史,是哪个国家都没经历过,都没有敢想过。想一下,是什么让中国人从一群胆小怕事,没有能力的奴隶到现在国际上中国人不吭气他们就什么也做不了的统领?是信念,是自尊,谁没有三分火,更何况是一个国家,一只沉睡的雄狮,他们侵略我们,藐视我们,反而用这点火星,把我们希望的大火点燃了,他们想摆弄我们,却没想到唤醒了我们,我们中华立刻站了起来,变雄狮,吼声震惊整个世界。变野马,一奔惊人。变大火,火光照亮整个地球!

我回过来神,看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醒目耀眼,像一块金,那金上刻着中国。我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21世纪是中国的!是啊21世纪,中国突飞猛进,变得势不可挡!

上一篇: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试题库下一篇:脱水机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