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精选13篇)
hr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 篇1
结识于,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因好奇心,误打误撞地进入了这个大家庭,虽已进来一小段时间,断断续续地打过几次卡,但是今天,我决定热爱HR, 与一起成长。
大学四年,一直学习韩语,其成绩一直学校排名第一,也曾获不少奖项。韩语,是曾给我荣誉和骄傲的一门专业。一度认为毕生将与韩语相伴。因家庭等多种因素,来到了一内地城市。在这边,对韩语人才的需求少之又少。于是就从事了人力资源。工作这几个月来,我一直在职业方向上徘徊不定,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从事人力资源这一小段时间,我发现HR,真是个技术活,想做好它并不容易。一直学习韩语的我,对于人力资源,对于管理,我是完全没有概念。每当周边同事用专业术语在交流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一问三不知。这时候,就安慰自己,“没事,这不是你擅长的领域”。可是,我总不能这样逃避吧,毕竟自己现在还是靠这份工作吃饭。
今天看到一位学习牛人的访谈,我倍受鼓舞,原来有很多从事HR的人,并非是自己大学专业所学,但他们一样做得很出色。而我,为什么不能呢?
既来之,则安之;既择之,则爱之。我要拿出学习韩语的那份热情,来学习HR,更要一份谦虚的心,来学习HR。
写这篇日志,就是想激励自己。也希望各位卡卡的帮助,帮助我这菜鸟快快成长,当然修行也在个人。
[HR之路从职业圈开始]
hr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 篇2
“如果没有最低分数线卡着,我们愿意接收所有的高中生,就是不管你考多少分,想来就能来。”山东一所高职院校招生办负责人说。山东省今年专科批次的控制分数线为180分,而高考5科总分值是750分。按百分制来衡量,考生只要能考24分,就能上大学。
这种生源危机并非山东独有。根据各地招考部门陆续公布的数据,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我们内蒙古也是如此,招生人数在逐年递减,招生压力在逐年增加。
面对这种情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当务之急是实现差异化竞争,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转型的过程会很痛苦,但不转就只有死路一条。可以说突围是我们必须要尽快考虑的事情。
各个学科要在院校发展整体考虑的基础上,尽快形成自己学科的特色发展路线。就体育而言,个人认为早日开展职业体能训练课程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发展方向。我们作为呼市地区发展前景良好的高职院校,也应该将这一思路放进我们的发展规划考虑之中。
就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进入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一般在15岁到21岁之间,注重专业技能学习,是他们与普通高中学生学业的最大不同之处。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平时上课职业技能操作训练比较多,他们面临的升学压力不大,但却要较早的面临就业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对他们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体育教学。
当今世界,社会分工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都知道,这种分工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种大背景下,学生们可以选择的职业固然增多了,但面对的压力也自然增大了。据统计,当今社会的职业已达数千种,专业则数以万计。众所周知,任何职业的工作都离不开人良好的体能作基础,也离不开良好的职业体能作保障。可以说工作过程本身就是人体活动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有利于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职业体能的发展和提高。但职业工作本身并不是发展职业体能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劳动虽然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却不能代替体育锻炼。
某一种具体的劳动都是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固定某种姿势动作,得到锻炼的主要是用力的那部分器官,其他器官则得不到有效锻炼,从而容易造成身体畸形发育。例如从事机械车床工作的同学,因较长时间用上体前倾、含胸、背部微拱的单一姿势站立操作,腰部与下肢活动较少,容易引起驼背、鸡胸、背柱侧弯等畸形变化。
因此,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才能增强骨骼的负荷量。同时还应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加强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职业体能训练,安排一些交替与对称的动作,使身体全面发展,以矫正或预防身体的畸形发育。这样才能达到全面锻炼,避免职业病的目的。
举例来说,对于从事文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坐姿类职业的人员由于较长时间坐在室内,低头、含胸、颈前屈、眼部高度紧张,容易患上许多疾病,也可能产生精神压抑。对于此类专业的职业学生,我们体育教师要注意在体育课程中采取俯卧撑、爬楼梯、骑自行车健身等简易的体能训练方法,促使学生通过各种相应活动伸展脊柱、活动关节,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并将相应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形成体能锻炼的同时,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为今后指导他们日常的工作做理论支撑。
对于将来要从事服务行业的同学来说,站立或行走是他们工作时采取的主要身体姿势。长时间的站立,很容易出现下肢肿胀、酸痛,甚至可能出现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对于这部分专业的学生,我们体育教师要采取引体向上、跳绳、健身跑等简易的体能训练方法。促使学生重视全身性的健身活动,以提高各机体功能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
探索在体育教学中增加职业体能训练的内容,开展相关的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相应的职业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这不仅仅能使我们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更好的胜任工作,也能让他们不会因为职业的原因导致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升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为我们的招生工作带来良好的信誉。这本身就是一件多盈的事情。
摘要:高职院校招生压力逐年递增,高校转型势在必行,体育课程的探索改革也相应提上了议事日程。职业体能训练课程就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模式。
关键词:招生压力,突围,职业体能,转型
参考文献
[1]秦巍峰.浅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用身体训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hr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 篇3
职业生涯规划用人单位就业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合理的方法、策略,要寻求问题的根源,决不可缘木求鱼。也不是毕业前单纯的上几节课,讲讲就业形势、面试礼仪、制作简历,而是要将大学生的未来就业的计划纳入教学大纲重要任务之中,加以长期的、正确的引导!笔者认为应当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原因有二:第一,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好比一个工厂,学生好比产品,产品好坏,是由市场来做评价。第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攀升,给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越来越短,适应慢就意味着被淘汰,要想更快融入社会,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讲就是三个关键词,分析、目标、行动,即基于分析确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或职业生涯=知己+知彼+抉择。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就是在告诉你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
从大学生的现状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有计划的学习、规划自己的时间,利用四年大学生时光,为日后进入社会做足准备;从教学大纲计划看,职业生涯规划更是入学后第一堂课。大多数高校会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大二或大三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这已经构成了大学生就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职业生涯规划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大学生未来人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
1.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入职业角色。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源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择世所需原则、择己所爱原则、择己所长原则、择己所利原则、择己所想原则),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
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二、大学生面对就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大家会发现,用人单位会说出很多种大学生求职者的问题,归根结底大学生就业的能力问题的主要矛盾就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如果每个大学生都能清楚的知晓自己具备哪些能力,求职岗位需要哪些素质,并能够自我意识到差距,那就业还会有困难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可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不能够对自己准确定位,好高骛远,专业不专或专业不精,不了解企业招聘的岗位需求,本文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点:
1.价值观问题。职业的选择,实际上就是由自己的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是决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核心要素。现在的大学生应聘者多数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工资少了不去,条件差的不选,一上班就问用人单位能给多少工资,这种现象不在少数。换位思考一下,你能给用人单位带来什么,你对市场了解多少,你能适应艰苦条件吗?如果这些问题你想明白了,你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被誉为联想集团销售第一人的张小平,初到联想公司面试是这样说的:做不出业绩不要任何报酬,如果做出业绩,适当给点回报就可以;可以不计工作时间,只要公司需要,我可以随时随地赶到;可以不计工种,无论多脏多累的活,我都愿意做;公司如果觉得我不合适,可以没有理由将我辞退。如果大学生应聘者都能做到这样,哪家企业会不需要,哪家企业会不认可呢。
2.态度不端(不愿意做小事),总想着“一鸣惊人”。现在多数大学生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面对一些小事和杂事不愿意做,认为是大材小用,久而久之,给人的印象是连小事都做不好,大事岂敢用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坚持做小事,坚持做好小事,把小事做精的成功人士不胜枚举,例如俞敏洪、卡耐基等。用人单位在不了解新员工的情况下,会用一些小事或杂事锻炼新员工,一是为了观察其做事的态度;二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能力,以便未来培养、使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是从小老师教我们做事的原则,至今你做到了吗?
对业界常识、企业岗位需求知之甚少。举个简单例子,金融专业是许多学校都开设的专业,专业课大同小异,可毕业后学生的就业情况天差地别。有一次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为什么你们学校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大多都可以进军世界知名企业,有什么秘密吗?校长回答说不是因为我们学校牌子响,而是我们的毕业生对世界金融界有着充分的了解,直接上岗,试问哪家企业会拒绝我们的毕业生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大学生能够利用好大学四年的时光,把精力放在自己热爱的专业上,了解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不断查找自身与企业要求的差异,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的一刻,你将会毫不费力的找到自己的理想的职业。
三、用人单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2012年,北京市委“大学生职业适应力拓展”课题组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问题分别开展了对应届毕业生、已经就业1~3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HR的调查。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18项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中,应届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所关注的前两位分别是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而用人单位则依次是学习能力和责任意识。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2012年3月所组织的用人单位调查中,对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居于前两位依次是:责任感、诚信。而应届毕业生和就业后毕业生把责任感和诚信分别排在第八位和第六位。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关注的错位,是企业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
通过以上两项调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有了落脚点、着力点,帮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规划,从用人单位的关注点出发,培养大学生的相关就业能力。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依次是责任意识、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扎实专业知识和业界常识。
四、大学生如何在未来职场中形成核心竞争力
1.准确的目标定位的能力。利用SMART法则制定清晰地、可衡量的、有明确时间限制的职业目标。
2.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和从事职业能力。用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做事敷衍、浮躁、怕吃苦等问题。
3.做人要实,做事要实,消除用人单位的后顾之忧。
4.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鼓励学生到专业的相关企业实践,敦促学生了解业界的新闻,对自己未来就业岗位形成宏观的把握。
5.处事乐观、阳光,辩证的看待问题的能力。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如何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了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只有真正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就业岗位,引导高校学生以市场为导向,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充分了解专业相关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致力于缩小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大学生就业群体才能真正走出就业难的怪圈。
参考文献:
[1]任占忠.大学生职业适应指导[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5-11.
[2]宋三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M].重庆出版社,2005.1-5.
[3]钟谷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25.
[4]王自刚.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
hr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 篇4
HR如何做好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一、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步入职场后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学习和实践阶段。
初出茅庐的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进入组织之后,至少需要有1-3年的学习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组织的熟悉过程,需要学习和吸收大量的信息,包括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领导者风格、员工诉求等。
IBM公司对于新进入的员工设置了3年的考核期,考核期满且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将进行岗位轮换,按照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的理念,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能力提升。
第二,思考和提高阶段。
在上一阶段学习和信息掌握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开始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问题的思考,从如何进行人才的培养、如何加强员工的激励机制、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如何完善机构设置、如何建立合理高效的业务流程、如何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等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说上一阶段是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那么这一阶段则侧重于专业理论的学习。
通过学习,自身掌握的知识得以持续更新,自身掌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随企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跟踪学习新方法、新技术的同时结合在工作中的实践,有的放矢,充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辅相成。
这一阶段大概需要4-6年的时间。
第三,总结和成熟阶段。
通过上两个阶段的学习、思考、实践和管理探索,我们会亲身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历程,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心得体会、失败教训,对于政策和理论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入,逐渐形成一套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见解,并能指导其他人开展业务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研究工作,甚至有些人会产生一些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思路,设计一些管理的新程序。
这一阶段属于职业发展的较高层次,一般需要从事7年以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通过借助杂志、报刊、网络、媒体等各种媒介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现状不容乐观。
更多的人处在管理层的中层或偏下阶段,做到高层的CEO简直是凤毛麟角。
这主要是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者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中国企业中更多的领导者关注的是企业的经营、市场、财务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虽然定位较高,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给其他方面让步。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高难度。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作涉及到人员招聘与调配、培训、岗位设计、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保险等多个方面,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进行政策研究、制度创建、流程设计等,因此工作本身的复杂程度和挑战性很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清醒的头脑、广博的学识、严谨的工作作风、谦虚的学习精神、无私的敬业态度,更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实践历练并抓住机遇才能有所建树。
三是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自身的专业限制。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引进、选拔、使用和激励必须和组织的性质特征相联系,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熟悉整个组织运作的方方面面,熟悉主营业务性质和专业技术特点,只具备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而不精通业务,也很难制定出切合实际、真正发挥作用的办法和制度。
基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在通往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通道上存在着一定的瓶颈。
二、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职业生涯的轨迹
纵观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轨迹,无外乎以下几种:
1.职位晋升。
按照企业管理的通道设计,从最初的管理主办,逐渐进入企业的中层,最后进入领导层担任高级管理人员。
这条途径,从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现状来看,可谓凤毛麟角。
2.管理咨询。
有一部分人执着于政策和理论研究,通过在企业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对政策理解和掌握较为深入,驾驭理论的水平也较高,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帮助组织完成人力资源的相关方案设计,制定相关制度,最终成为该领域的管理咨询专家。
这一阶段通常需要以上的管理实践经历。
3.担任企业培训师。
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取得企业培训师的执业资格,另外要具有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以上学历,同时对于工作实践方面要求比较高。
能够在大型企业或知名企业担任中层以上职务的人员,才能够在这条路上有较好的发展。
4.人力资源猎头。
这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职业。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尤其是担任招聘主管5年以上,在人力资源领域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同时精通人才招聘和能力素质模型的相关理论,可以到猎头公司谋得职位。
5.转行到其他岗位。
有些人觉得在这一领域发展不会很快,结果也不太理想,而且又不愿意潜心做研究,通常会选择转行到生产经营或营销等一线岗位工作。
由于起步较晚且缺乏专业基础,需要比相同岗位的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如何选择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应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呢?
首先,进行职业生涯分析。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自我分析。
运用SWOT方法检查自我的技能、能力、特长、喜好和职业机会。
二是环境因素分析。
包括家庭环境、同事的状况、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
三是关键因素分析。
关键因素也可以称为里程碑,是个人职业生涯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和节点。
其次,职业生涯目标的制定。
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职业发展周期,明确自我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参照上文提到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常见的职业生涯轨迹选择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抛下“职业锚”,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最后,对目标进行分解:人生目标、长期目标(5-10年)、中期目标(3-5年)、短期目标(1-2年)。
然后,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按照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实施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一定的策略保证目标的实现。
常用的策略有,确定发展方向:横向发展、纵向发展、向核心发展等;明确职业生涯中各种角色的转换及各角色所需要的知识、能力,通过教育培训、自我学习、岗位历练等达到角色转换的要求。
最后,职业生涯的评估和反馈。
如同企业的发展目标一样,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也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和环境的需要进行不断地评估和修正。
HR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篇5
HR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不要迷信性格测试
由于很多文章和论坛都在提倡性格测试,并且将其与职业规划联系起来。
因此对很多人形成了一个误导,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
首先,大多数性格测试的效度并不高,测试结果与靠星座看性格没有太大区别。
因此,依靠错误的测试结果做职业规划,一开始就错了。
其次,大多数职位对性格没有特别的要求。
就拿最有代表性的销售举例。
大部分人认为销售工作应该性格外向,理由是性格外向才愿意结交朋友和与人交谈。
这或许有些道理,但不应以此下结论:性格外向就适合做销售,内向就不适合做销售。
因为,交朋友不是销售的目的,只是手段。
销售有很多种手段,交朋友是比较低级的一种,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靠关系做生意。
生意是否能做成,本质上跟关系远近没有关系,只跟利益有关。
换句话说,性格内向的人或许不愿意交朋友和攀谈,但是依然擅长讲解产品和寻找双方利益交换的方法,依然可以成为优秀的销售。
因此,你的性格可以成为你选择职业的参考因素,但不能是主要因素。
认清自己,选好你的路
多年前,一个年轻人问我,人和人难道不是平等的吗?我很想安慰她是平等的,但事实上,人和人确实不平等。
有人出生就不愁吃喝,有人出身就注定辛苦。
有人老爸是局长富翁,有人老爸只是普通职员。
有人天赋异禀,有人资质平平。
平等吗?现实是残酷的,承认现实,才有机会改变现实。
有的HR名牌学校毕业,英语优秀,所以去了500强。
很多HR考证、考研、苦练英语,非要挤进外企不可。
结果是大多数还是没去成,却浪费了升职加薪的时间。
少数去成了的发现外企也不过如此,待遇没高多少,成长还受限制。
换个角度,最近几年政策调整后,民企品牌知名度和待遇纷纷赶超外企,很多外企人才都跳槽到民营企业。
但是,大多数都水土不服,最后成功上位的远不如从民企成长起来的职员。
这两种现象都反映出了盲目的追赶潮流,缺少独立思考能力。
大多数HR工作的目的无外乎赚钱和实现成就感,无论外企还是民企都可以实现这两点。
不同在于,有的人适合走这条路,有的人适合走那条路。
如何判断哪条路适合自己?审视自身的优势、劣势、掌握的资源,然后判断哪条路能用更小的成本达成目标。
制定目标,分阶段实现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谈不上规划,那叫随波逐流。
比如很多HR考人力资源证书或者英语证书,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考,只是看别人都在考,或者认为考了总比没考好吧。
考了真比没考好吗?不是的。
你每天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消耗时间、精力和金钱。
如果考下来的证书或者积累下来的经验对实现你的目标没有帮助,你就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
但最严重的是浪费了机会。
举个例子:
一个HR看朋友都在考证,就花钱报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培训班,花1年时间学完课程,每周还花几个小时备考。
结果,她拿到了证书。
但是,她发现很多企业不看重这个证书,也没有因为证书给她更高的薪水。
这就是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
她浪费的这些时间,本来可以读些有用的专业书籍,研究公司产品和行业信息拓宽知识面,思考如何改进工作方法,等等。
本来她已经可以升职加薪,或者跳槽到更好的公司。
但是,她失去了这一切机会,就因为她把时间、精力和金钱花在了对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的事情上。
换个角度,如果她未来想去的公司,就是要这个证书。
或者,她未来晋升的岗位,就是要这个证书。
那么,她付出的一切就有了意义。
因此,你现在做的任何准备,你下一次跳槽要去的公司,你下一份工作的工作内容,都应该要能够对你未来的目标有帮助。
但是,如果你连未来的目标都没有,你又如何判断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意义呢?所以,你必须有一个目标,可以是为钱,可以为家人,什么都可以,只要你能够为之奋斗,并且不放弃。
有了目标,还要学会分解目标,一口吃不成胖子。
如果你想5年后做人事总监,那你需要知道人事总监需要具备哪些要求。
比如知识面、行业经验、成功项目、上一份工作的公司背景和职位级别等。
那么你就知道做总监之前,你需要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锻炼哪些能力。
按照这个道理,你可以一直倒推到现在。
有了目标和计划,你做的每一件事,每一次跳槽,看的每一本书都能够帮助你朝着目标前进一步。
计划赶不上变化怎么办
很多人反对做计划,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承认任何计划都不会按照预期进行,中间总会横生枝节。
但是,如果没有计划,变化会多得你忙不过来!
计划首先应该是可行的,这会减少变化次数。
如果变化出现了,你应该而且必须快速找到调整的方法,不能因此影响计划。
举例:
一个HR计划2年后做经理,一切都按计划开展,就快实现,但是她怀孕了。
如果她生小孩,那么计划一定会延迟2年到3年。
她可以选择放弃,并告诉自己,生小孩是变化。
她也可以选择坚持实现目标,入职后勤奋工作,并主动放弃三期补贴弥补给公司造成的损失,那么她生完小孩依然能回到单位。
虽然这样她损失了金钱,但是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并且很快就能通过升职加薪后的收入弥补原先的损失。
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很多人之所以年纪轻轻就飞黄腾达,除却能力以外,准确判断机会的眼力和勇气也很重要。
机会来到你身边时,不一定那么明显,甚至看起来不算是个好机会。
比如一个年轻的人事专员刚跳槽,新领导决定成立一个新部门用于研究组织发展和人才测评工作。
新领导安排年轻HR从事前期搜集资料和准备文案的工作,但HR心里却有其他想法:我现在工作已经很多,又没有加薪,为什么要额外做这么多事情?这就是一个看起来不好的机会。
但是,如果她能够放远眼光,看清新部门将会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一个战略管理部门。
那么,她提早进入这个部门,等于是免费拿了一张入场券。
随着新部门地位提升,她就跟着提升了自己的价值。
如果新部门成立以后她才想进入,估计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
阿里上市,很多员工成为千万富翁,很多人羡慕不已。
但是,如果把这些人送到当年的阿里巴巴,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放弃加入。
因为,那时候的阿里不像现在这样,根本不算个机会。
因此,眼力和勇气才是决定你是否能抓住机会的关键,志向决定了你的眼力和勇气。
跟着趋势走,但不要跟在屁股上
我的上一篇文章《做事的策略》谈到趋势的重要性,职业规划也是这个道理。
比如,前几年外企好,很多人挤进外企。
现在互联网好,很多人挤进互联网。
这是对的,人扎堆的地方,说明普遍看好。
但是,人扎堆了以后,竞争也就多了,获得同样的机会需要花更大的成本。
因此,不要跟在趋势屁股上。
如果大多数人都看清了,你再去跟风,那就死得很惨了。
HR发展的趋势有三个,一是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二是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广,三是对证书的要求越来越低。
一个专做招聘的HR一般比什么都做的HR薪资要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个既懂人力资源又懂业务的HR,往往比只懂人力资源的HR薪资要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个既能执行又会规划的HR,往往比只会执行的HR薪资要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个有能力的HR,往往比有证书的HR薪资要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个能贡献价值的HR,往往比有能力的HR薪资更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看看你是哪种HR.
问问自己,你愿意为了实现目标付出多大代价
大多数人都有梦想,但只有少数人实现了梦想,原因在于少数人是真正想实现。
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想实现梦想,就看他愿意为之付出多大代价。
如果天天喊口号,但不愿意开展行动(因为太累),不愿意思考方法(因为太难),不愿意坚持不懈(因为太苦),不愿意面对失败(因为太伤自尊)。
那么,他从来就没有真的想过要实现梦想。
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天天想它吗?你为了实现梦想做过哪些事情,付出过什么代价?
停止思考,马上行动。
HR人员职业规划 篇6
二:HR部门———业务部门。在觉得工作发展出现“瓶颈”时,不妨换个思路考虑一下,轮岗或是转部门。HR人员由于比较了解各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可以进入到公司其它的一些业务部门,从事一些管理工作。当然,要实现这个转型的前提是,具备业务部门的专业知识。
三:HR部门———咨询公司。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的增多,HR人员发展也出现了另外一条路子,就是转向从事专业咨询工作。以企业工作经验为依托,咨询会更有底气,并且有实战性。据了解,要从事咨询工作,不光工作背景很重要,学历也是一个相当要紧的门槛,硕士、博士学位都不算高。
四:HR部门——HR专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HR人考虑到自己在职业发展中期的规划,如何成为一个HR的专家,为自己规划一条专业方向的发展道路受到HR人的普遍关注。与之对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去年推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员、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也是相当火爆。今年6月份共有54306人参加了考试,人数几乎是去年全年3次考试人数的总和。据了解,由于是能力测验,而并非学历考试,因此,这个考试的通过率并不特别高,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通过率约为40%,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员通过率为60-70%。不过,也有内业专业人员提醒,资格证书并不是进入HR行业的通行证,充其量是一块“敲门砖”。HR职位的招聘中,用人单位更注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五:除了升迁、独立门户、调整岗位、考证之外,HR的职业生涯道路还是很宽阔的。如:招聘专家。HR管理者在企业的人事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招聘经验和用人知识,培养自己的独特用人理念和招聘眼光,走出去的一个出路就是作为招聘专家为企业寻找良马,也可以到猎头公司专做猎头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HR领域的新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教练,HR人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再系统的学习专业的职业规划理论与知识体系,可以成为专为企业解决人才培养,继任计划,员工职业发展和建立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专业人士。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企业的HR人日子一天天的过,干的活似乎与从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大量鸡零狗碎的行政性的事务处理,描述中的美好生活依然遥远。最近我们见到一知名HR网站以“变革时代,HR离企业的战略圆桌有多远?”为话题,而后,提出了正反两方的论点。
正方论点是:a、HR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b、HR的总体趋势是向策略伙伴方向发展。c、企业需要HR具备策略伙伴的能力。
反方论点是:a、这个变革越来越频繁的年代,HR离这个角色似乎是越来越远了。b、HR主要的角色还是行政性事务的处理。c、事实上,HR很难参与到战略的制定中来。
hr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 篇7
出于对自身现状的担忧, 我们一直在思考:面对就业压力, 研究生能够做什么?坐以待毙、被动获取帮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有学者认为缺乏职业规划和准备不足是导致师范生在求职场上遭受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做好职业规划, 了解自身所在专业的就业去向及可能从事的职业方面的信息是必需的, 而已经工作的毕业生是获取此方面信息的最大资源, 他们的求职历程和工作感悟对在读硕士生来说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此, 本课题组就工作状况及就业去向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以下简称南师大教科院) 2005—2008级 (扩招前后) 非委培硕士毕业生开展了一次深入调查, 并在此调查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师范院校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 以期借助承“前”这一途径达到启“后”的目的, 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竞争力, 为就业工作尽绵薄之力。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工作状况调查
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南京师大教科院2005—2008年毕业的非委培硕士生, 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三大专业。调查总人数达536人, 2005—2008年毕业生分别占10.3%、24.8%、31.5%和33.4%, 总调查率为62.2%。2006、2007、2008年调查率分别为67.9%、78.6%和73.4%。2005年毕业生由于联系方式获得的难度较大, 故调查率仅为26.6%。
2. 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
本研究通过问卷法 (邮件发放) 和半结构式的电话访谈法来获得数据和资料。邮件、半结构式电话访谈所用的问卷包含两个部分:一为封闭式问题;二为开放性问题。
(1) 封闭式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毕业生工作单位 (以毕业后签约的第一个单位为准) ;单位性质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 ;所属行业 (银行业、IT业等) ;工作地点;职位;招聘信息获得途径;职位的变动情况;跳槽情况;签约形式;工作满意度, 等等。
(2) 开放性问题主要有:所在职位的入职要求;工作内容;在校硕士生要想获得此职位, 读研期间可做的准备, 等等。
运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同时对部分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获得相关结果。
此外, 我们还通过面对面访谈及电话访谈的方法, 对部分高校辅导员、高校教师和公务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职业访谈。访谈除了涉及以上内容外, 还涉及其所在单位的管理特征、人际氛围、工作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所学专业在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等信息。本课题组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化研究, 获得相关结论。
3. 调查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 我们初步得出了教科院扩招前后硕士生的就业情况。主要结果如下:自主创业开始崭露头角;教育学毕业生就业稍难但去向宽泛;去高校工作比率逐年下降但仍为毕业生主要就业途径;高校教师岗趋于饱和, 高校行政岗成无奈选择, 中小学教师岗倍受青睐;男、女在职位上的分布差异显著;招聘网站、招聘会、单位宣讲会成为获得招聘信息的主要途径;近六成毕业生满意自己的工作;四成毕业生留宁但比率逐年下降;多数毕业生选择不回家乡工作;积累实习经验成为就业成功的最大筹码;专业技能过硬成为进入高校工作的主要入职条件;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应聘辅导员存在优势。
虽然以上结论基于某一师范院校教科院毕业生, 但还是能作为师范院校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个缩影。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
结合此次就业调查, 本课题组开发了如下的职业规划课程。各院校也可以在前期就业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情况, 设置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从而使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1. 课程指导思想
2007年11月份, 教育部在发布的《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大高校需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 将就业指导课程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 鼓励和提倡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 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 以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为原则, 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故我们在教育部的四大原则指导下, 设计了该课程。
2. 课程设计思路
要做好职业规划, 首先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深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能力、性格等, 因此, 我们把“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涯规划”课程作为必修课在研一开设。考虑到研一上学期, 学生面临多种角色的转换, 需要适应新的环境, 思考新的人生方向。故在研一下学期 (即当大家对自己面临的问题有过一些思考之后) 开设此课程。在课时上, 虽然国家鼓励开设38课时, 但考虑到目前师资的缺乏, 在一直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专家建议下, 将课时调整为18课时。
在对自己的职业或研究生三年有了初步规划后, 还需以自己的职业为目标, 积累相关经验, 并在体验职业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故在研二, 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就业综合素质提升”课程, 主要以经验交流的形式来了解某些职位的工作实况, 以提供兼职或实习平台的方式让研究生尽可能地体验职业。考虑到经验交流、实习机会只限于某些职位, 故此课程为选修课, 只要能起到调动研究生开始为以后的职业做努力的目的即可。
研三到了就业冲锋的时刻, 这时面试能力提升、简历制作、入职心理调适等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故在此阶段将开设“就业准入”选修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就业状态。
以上课程主要针对的是毕业后去某单位工作的研究生。除此之外, 近年来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大背景下, 研究生自主创业已崭露头角, 成为又一条可行的就业之路。我们可以紧紧围绕专业优势和人才资源, 在掌握可能的创业空间基础上, 以“‘000→111→∞’创业指导工程”为突破口, 启动创业课程开发。其中“000”指研究生是创业的三无 (无经验、无项目、无资金) 人员, “111”是指学院为有志于创业的研究生提供培训机会、项目及资金, “∞”指“三无”的有志于创业的研究生在学院的“111”帮助下, 将会收获无穷。
3. 课程总目标
外因需要内因才能起作用, 但良好的外因能激发人的内因。故我们要通过“课程”这一外部动力, 来不断挖掘研究生职业规划的内部动力, 这便是我们该套课程的总目标, 即充分调动研究生的自主性。
4. 课程简介
注:三大课程可同时开设,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 灵活选择课程。
本研究以南师大教科院为例, 但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如今师范类院校硕士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 课程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但愿能为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奋.师范生就业现状透析.文科资料, 2007, (6) .
[2]付春锋.浅析如何加强高师院校的就业教育.法制与社会, 2009, (9) .
[3]何期.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创新.西南科技大学高校研究, 2008, (2) .
HR上班族。职业规划 篇8
中人网-职场宝典 来源:《职场》 作者:马新莉日期:2012-10-31评论:2条
关键字: 商业模式 职业 人生
对于改变职业这个棘手的问题,其实我们很多人并不具备系统化思考的能力。既然以一己之力难以改变整体大环境,那么就必须不断评估及尝试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以全新的思考方式来指导规划我们的人生。“
身边的朋友五个人里面总有那么两三个在考虑换工作,而五个人全部都在时刻琢磨着目前的工作是否真正适合自己。但是,对于改变职业这个棘手的问题,其实我们很多人并不具备系统化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一种能够和现代工作环境及个人需求协调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既然以一己之力难以改变整体大环境,那么就必须不断评估及尝试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以全新的思考方式来指导规划我们的人生。“商业模式”……嗯,这个词儿挺耳熟的,可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用最简单的经济学来解释,商业模式指的是一个组织在财务上维持自给自足的方式。事实上你完全可以把自己视为只有一个人参与经营的企业,个人商业模式描述的便是你应该通过哪种方式来调动全部才智天赋,以实现个人发展及职业发展的完美结合。
在画布上尽情描绘自己
商业模式有九大组织模块,用绘图的方式来说明,一个企业的所有运行机制就一目了然了。那么运用到分析个人职业方面,我们有必要首先把九大模块换一个角度进行重新解读。那么下面就请准备好纸、笔和即时贴,我们马上要学习的是如何创建你的个人商业模式。
请看下面的“商业个人模式画布”,以“核心资源”为例,我们可以来看看每个模块分析的全过程。
组织机构可以汇集大量的人力、财力、实物和知识资产,但是,作为个人我们掌握的资源往往非常有限,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你的个人核心资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是谁”,具体来说包括你的兴趣、技能和个性;二是“我拥有什么”,具体来说包括你的知识、经验、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或资产。
你的兴趣是指那些能让你感到兴奋的事物,这一点或许是你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兴趣是催生职业满足感的动力。你可以在表内“核心资源”部分列出最感兴趣的方面。
技能是你的第二大资源,它也包括两方面:能力与技术。能力是指你与生俱来的天赋,即做起来比别人感到轻松的事情,如空间感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机械应用能力;与此相反,技术是指后天习得的能力,通过大量实践和学习最终熟能生巧的能力,如护理、财务分析、建筑施工、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能力。
个性是体现你内在个人特征的因素,也是属于你的一项资源。你可以试着描述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比方说情商高、勤奋刻苦、性格开朗、遇事冷静、镇定自若、深思熟虑、精力充沛、关注细节等。
当然,“我是谁”这个命题包括的不只是兴趣、技能和个性这三个方面,它还包括价值观、智力水平、幽默感、教育程度、人生目的等诸多内容。
基本上,“我拥有什么”这个概念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类资源。例如,如果你喜欢在网上结识朋友,可以在表内写下“人脉广泛”。同样,你还可以说明自己行业经验丰富、职业声誉良好、在某个领域担任过领导职位、出版过作品或拥有知识产权等。
最后,你可以列出有利于职业发展的个人有形资产,如车辆、工具、服装,以及可用于职业投资的存款或实物资产。
在下面的案例研究1 中,安娜贝勒·斯林格伦德通过深度审视自己的核心资源,从被迫终止医生生涯的低谷中漂亮地实现了反转。
五步操作法重设个人商业模式
把九个模块依次分析透彻之后,你需要问问自己:“我是谁”,“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给自己一个清晰而满意的定位,然后做好调整自己的准备,重新设计你的个人版商业模式。这里有一个五步操作法,能指导你逐步完成新的画布。
保存到相册
案例研究
1核心资源
关键词:你就是自己的资源
个人信息:医生
安娜贝勒·斯林格伦德是一位致力于儿科病治疗和研究的医生,她认为受当今社会的影响,很多年轻患者都认为人生充满了缺陷和危险。为了改变这种观念,安娜贝勒组织了自愿性质的糖尿病儿童马拉松接力赛,她把这次活动命名为“儿童接力”。
就在比赛开幕前不久,意外突然发生了,安娜贝勒骑车时遇到了严重的事故。后来,马拉松活动如期举行并取得了成功,而且出人意料地吸引了来自企业、政府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但安娜贝勒受伤后的身体让她已经无法再继续从医了,她的前途似乎一片黯淡。
没想到的是,企业界和媒体对“儿童接力”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安娜贝勒回忆道:“当时我没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人生意义的活动,我甚至想到过放弃,但最终还是被挽留了下来。” 后来,在论坛成员马利克·波斯特的帮助下安娜贝勒利用画布分析法为“儿童接力”设计了非营利组织商业模式。在审视核心资源时,安娜贝勒好像突然发现了新大陆。她说:“我意识到应当把自己视为儿童接力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可以通过付出获得这个组织的回报,以前我可从没这么想过。”如今,安娜贝勒已成为非营利组织“糖尿病儿童接力基金会”的董事。案例研究
2反向推理
关键词:你就是自己的资源
个人信息:团队领导
内特是一位电子工程师,负责为某跨国GPS 软件开发公司设计管理软件。他对这份工作感到很失望,但又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于是向商业培训师布鲁斯·黑曾寻求帮助。布鲁斯建议内特试试“反向推理”,先想象一下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后反思现在应该怎样做才能将其实现。
在具体操作中,布鲁斯让内特编写四个短篇电影场景,每个场景中内特都要和两位专业人士从事一项他感到满意的工作,即内特理想中的工作。
这些场景揭示的谜底是:内特把自己塑造成一位领导者和团队组织者。更重要的是,每个场景都突出了这样一点——内特对自己团队建设角色的强调远远大于他在行业部门内担任的具体职务。
通过这种方法,布鲁斯和内特一起“解构”了内特当前和过去的工作经历。他们得出的结论和内特在电影场景中所表达的主题完全吻合,内特真正喜欢从事的是组织和管理团队。他喜欢领导下属,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工作,消除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内特的反向推理过程:
1.描述经理或领导岗位等理想模式
2.描述当前作为技术经理的工作模式
3.重新构思个人故事
4.对于在开发经理人方面具备国际领先管理技能和声望的客户,确定其需求。
5.寻找此类客户就在完成反向推理一个月后,内特加入了通用电气,一家以杰出管理和领导力开发闻名世界的国际企业,……于是他重新定义人生经历,把自己描绘成具有工程知识的管理者而不是具有管理能力的工程师。
1按照对自己的最新了解设计个人商业模式你已经可以更清楚地回答“我是谁”、“怎样帮助他人”以及“我能帮助谁”等问题了,所以现在可以重新做一张新画布。
2指出你的软肋你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哪一点不满意?在画布中圈出感到不满意的模块。比方说,如果你想挣更多的钱,在画布中圈出“收入来源”模块;如果你不喜欢销售但又不得不做,在画布中圈出“关键业务”模块以及其中的“销售”项目。
3询问诊断性问题通过对自己发问“你的某项重要技能是否应用不足或者未能应用?”“你最重要的客户是谁?”“你能通过不同的渠道提供价值服务吗?”等等针对性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从中发现潜在的机会。
4修改模块并评估结果根据自己对上述诊断问题的回答,在九个相应模块里列出要修改的内容,例如,如果你想少做些销售工作,在“我要做什么”一行的“下降”部分写上“销售”。5重设商业模式修改完存在问题的模块之后,现在你可以重新绘制画布了。之所以要绘制画布以后再从头修改,这样做并不是瞎折腾—你能从尝试不同的工作方式中最终确定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用反向推理重建商业模式
在模块重建过程中,有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叫做“反向推理”。指的是先构思理想未来,然后反思当下,看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哪些重要工作。
规划你的职业之路 篇9
一、是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
唐骏对目标和规划说自己只规划三年以内的工作。我现在十分怀疑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和指导意义,很多人将这样的理性不断的放大,最终到达指导人生路的位置,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变得十分困难,其实这是夸大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阿甘正传》里面讲到两种人生态度:一是一切天注定,二是人生充满了偶然。阿甘用:“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成就自己的人生。在电影的最后,阿甘说或许二者皆有。是啊,人生充满了偶然和机遇,在现在的位置我们又怎么能完全预测自己的生活呢?我能决定的是短期的状况和自己的态度。所以,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去规划三、五年的发展,用积极的行动去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遇。
二、影响因素
我们经常提到的职业生涯规划仅仅包含了工作或者说事业,而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实际应该包括个人的健康、性格、家庭等方面,健康直接影响到职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长度,性格影响个人适合的工作性质和个人行为方式,家庭则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程度。
为了简化讨论,下面将不对健康和家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展开分析。
三、目标
目标是职业发展的灯塔,就像小时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1、目标有长期的、中期的、短期的,一般来讲,职业生涯分析有时候比较少设计长期的目标,因为这个涉及到自己的追求、梦想,属于不可说的那一部分,而且太过具体或者固定的长期目标往往在执行过程中带来很大的难度,个人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调整目标。而短期目标又缺乏规划性,目光也会过于短浅,因此一般订立三、五年的中期目标。
2、目标应该定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因人而异。我们经常会说太高的目标会给人很大的挫败感,然而著名导演的卡梅隆对于自己的成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将目标设定的非常高,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会失败在别人成功之上。所以对于一个像卡梅隆这样执着的人来讲,目标高一点也无可厚非,但目标过低往往会让自己的步伐太小,意义不大。
3、定立目标的方法,多是回到最初的问题,不断的细化和扣问内心,比如你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想*年后你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如果抛开所有的束缚你将会去做什么?等等(此类套题在网上有很多,不再敷述)。
4、不定目标而取得成功的人有没有?有,比如许三多、阿甘。但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同时这也对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许三多、阿甘会珍惜每一次机会,将一件小事做到最好,同时心态很好,没有内心的斗争,目的很单纯。而他们要不是在体制内成长,要不是不断获得命运的垂青。话说回来,在面试的时候,遇到许三多或者阿甘,你确定HR会录用,我看第一轮就被淘汰的纪律在99%。
5、目标在前还是现状分析在前?这个不是绝对的,跟职业发展的阶段相关,越往后,目标和现状分析的相关性就越来越大,而此时目标设定时,就不再是前面的方法了,而是从过去到未来的层层递进。当然不排除重新开创职业生涯第二春的情况。
所以端正态度,抛弃侥幸心理,定立目标对于职业发展十分重要。
四、现状分析
SWOT多用于企业战略的分析,自提出职业生涯的概念后,该方法也逐步成为职业分析的重要方法。所谓SWOT就是从个人、环境两个方面,优势、劣势、机会、风险四个角度分析个人的现状。详细的运用网上资源很多,下面只是就设计更细的方法的几个方面做简要说明:
1、性格。招聘高手能够通过一些细小的行为基本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因为性格影响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甚至举手投足,
比如每个人经常关注那些方面的信息,甚至在论坛是经常潜水还是经常说话去判断一个人的基本性格。
大家经常看到的性格分析有血型、星座、面相等等。血型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基因对人的影响在这就不必多说;星座和面相,我没有详细研究过来源,不敢妄语,但终究是几千年来不断修正,通过积累正确淘汰错误的经验,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上面这三个方面都可以作为参考。
职业生涯规划中常用到的性格测试科学方法有很多,下面推荐一个常用的、可操作的、免费的、在企业中广泛运用的方法――MBTI性格测试法。这个网上有。
不管用什么方法,对于性格测试的结果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而不是盲目的全部接纳。
2、知识、技能。方法有两种:测试、比较。测试可以是正规的考试,也可以说自己或者他人对自己的评估;比较可以是和同行的比较,和高人聊天等等。
3、综合能力。方法有三种:自我行为面试、实践、他人评价。自我行为面试是用行为面试的方法来面试自己,行为面试其实就是在每一个能力上都要求自己举一个实例,这个实例要具体,明白在这个实例中自己的角色及作用,个人对结果的影响,实例越近越好;实践就是通过去做来检验;他人评价是询问上级、下级、同事、朋友、家人等的评价,其实这也是借鉴了360度绩效评估的方法。
4、环境。个人去分析环境带来的机会或风险难免会偏颇,可以借鉴管理咨询中常用到的金字塔原理或者鱼骨法,这样分析会相对全面些。
5、对于资源的分析往往容易忽视,这样的资源包括资金、人脉等。
关于个人的部分,可以一段时间去参加一次面试,面试是最好的评估。
五、路径
从现状到目标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具体化的路径,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路径寻找方法:目标倒退法。
目标倒退就是从目标实现的那个时间点开始往现在倒退,确定下一个时间点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依次推导,最终确定现在的行动方案和路径。比如5年后要创业,那么需要哪些准备?资源?人脉?项目?资金?技能?那么第4年的时候至少要万事俱备,比如技能的掌握,比如人脉的积累,比如资金的准备;第3年又要做到什么程度?第2年至少要在创业所在行业技能要熟悉等;而现在至少要沉下心,进入该行业,又要认识多少人等等。
六、差异
当各方面匹配之后,便会发现现状和中期目标、短期目标的差异,现在要做的工作便是弥补差异。可能会出现要弥补的地方很多,应该从哪里开始?
对于差异,有两个背道而驰的观念:扬长避短或者木桶理论。扬长避短观念常见的一句话是:决定你成功的往往是你的长又多长;木桶理论常说:木桶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快木板。其实二者都没错,只是一个量变、质变的关系,或者说这些都与情境有关。当我们找到路径的时候,现在该扬长还是该补短就显而易见了,什么时候扬长什么时候补短也会十分的清楚。李嘉诚就读了几天私塾,别人问到他成功的原因,他说是读书,他优先学习对现在有用的,能学以致用的东西。所以不必过于执着于两个观念中的一种,应该灵活对待。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件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事情,以上所有的一切都基于一颗坦诚、务实的心,杜绝侥幸心理才能保证结果的有效。
职业生涯规划是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必过于执着于以上方法,也不必过于拘泥于规划,计划之外不能完全排除灵活性。现实是复杂的,人是有情感的,我们都不知道在哪里会遇到黑天鹅。
hr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 篇10
一、职业生涯中期教师的特点
1.经过近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涯的磨炼, 处于职业生涯中期教师具备一定水平的教学能力, 有较强自我意识, 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教学经验并不能达到理论水平, 对教学实践中蕴含的理念还不能进行合理的提炼升华。
2.处于而立之年的职业生涯中期教师, 在教学心态上会分化出两种现象:一部分教师热衷教育事业, 追求教学成长和专业形象的建立, 孜孜不倦地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不断丰富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效率;另一部分教师由于教学的审美疲惫感, 或由于教学挫折感, 或者受到某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开始产生职业倦怠。
二、生物教学特点
1.生物学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STS教育, 不仅教给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 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环境和发展意识, 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问题, 弘扬科学精神, 反对迷信。所以, 生物教师要把生物知识与当地经济开发结合起来, 充分注重实践对于教学的意义。
2.注重学生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
实验或实践有利于实现“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这一教学目的。例如,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知识点后, 配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知识点后, 安排有“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习;这都是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典例, 体现了国际上STS的现代教育思想。
3.强调科学素质的培养
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对于生物学科来说, 通过实验和实习, 能够兼顾多方面的科学素质培养, 因而是培养科学素质的可行途径。生物学教学中不同类型的实验必然有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生涯中期教师的专业发展
1.确立明确的成长目标
先要克服职业倦怠感, 树立教学问题意识, 不懈追求自己教学成长, 突破教学技巧的樊篱。更要充分发展教育科研能力, 为教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 尽快成为学科骨干教师和教学带头人。
2.明晰的发展策略
职业生涯中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是:对自身和生物教学特点要有全面了解,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方位反思, 重点反思教学理念。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实现了教学生涯的第二次蜕变, 凸显独特的教学风格。
3.量身定做, 打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很长时间探索和积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与教师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位教师由于所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自身性格的能够因素所致, 在教学风格上不可能做到如出一辙。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 再融汇每人的个性特点, 通过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量身打造独一无二的教学风格, 这才是教学艺术成熟的表现。
(1) 问题探究, 循循善诱
发人深思的问题导入, 线索清晰、层次分明的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 问题拓展进行延伸。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使课堂教学变化有致, 教学环节与阶段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一“导”、一“问”、一“延”中教学风格的逐步形成。
(2) 实验探究, 层层揭示
通过实验教学, 创设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将实验过程看成科学家探索问题的“演练”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 实现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通过开发实验, 敢于改进实验, 善于利用实验, 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形成独具实验特色的教学风格。
4.如何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
(1) 发掘特长, 把握自己的教学风格
有些人具备做教师的优良的先天素质, 如有人天生声音犹如天籁, 使人如沐春风;有人教学语言凝练, 充满睿智;有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刻, 有独到之处;有人亲和力强, 教学富有感染力;充分发扬自己适于教学的特点, 走自我的特色教学之路, 在不断磨砺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 基于教历的研究, 定位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历如病例, 是对教学过程的一个记录, 既可以作为教师本人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亦可作为有效教学研究的文本。通过对教历加以分析, 先研究课堂教学大问题, 如各种课型的思路、板块、流程等, 再分析具体的小技巧, 如导入艺术、小结艺术、提问艺术、板书艺术等, 不仅可以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自己的教学特色, 确定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
(3) 基于教学合作, 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作为独立个体进行教学, 注重本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 但使教师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 缺乏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 尤其是教学上的相互沟通与会话, 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停滞不前。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孤寂”问题极大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善于教学的合作, 在合作中发现的自己的不足, 有利于自身教学风格的发展与提高。
(4) 基于教学研究, 提升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性学识”、实践智慧, 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能够培养教师的“探究的态度、反思的态度、理论自觉的态度”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能够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 可加深对教学风格的认识, 实践探索能够增长特色教学的智慧。职业中期阶段教师已经具备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与经验, 树立问题即课题意识, 教学风格自然会破茧而出。
(5) 基于教学反思, 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杜威曾将“反思”概括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认为反思起源于主体在活动情境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 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反思教学有利于去除教学的盲目性, 更有利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充分关注课堂的每一环节, 才能实现对教学技巧的超越, 达到对于自己教学风格的完善。
(6) 基于不断学习, 颐养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需要书香熏陶, 需要他人经验滋养, 更需要自己静心颐养。只有“熔百家于一炉, 出吾体于众师”, 才能尽显自己的教学风格, 达到教学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仲丽娟.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一位中学教师的亲历亲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6-7.
[2]生物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7.
HR的成长之路 篇11
作为一个保险专人的人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保险方面的工作,从销售到客服再到文员打杂。在去年的这个时候突然想要稳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工作,从朋友那里得知人力资源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从一个群里面知道了这个网站,就进去了解了一下。
还记得第一次进入的时候的那种吃惊的感觉-真的不敢相信有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交流,还有人提醒要坚持学习。因为这个平台我了解了不少人力资源这方面的知识,也开始喜欢上这样的一个行业。为此我果断的辞职了,开始找人力资源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自己不是本专业人士,也没有工作经验,所以投的简历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要求很低的单位。还记得我的第一份HR工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了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考勤、制度和面试的注意点),我都是把多为牛人的总结合并总结成自己的观点。就这样我被录取了,成为了一名HR。嘿嘿,其实也谈不上真正的HR吧,那时候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招聘,到后期的面试。在这份工作的同时,我每天坚持打卡,在中吸取自己需要的养分,也购买了一些书籍。弥补自己专业能力的欠缺,在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先在成为了一个真正的HR,了解了HR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工作也从开始的招聘专员换成了HR专员,涉及人力资源的各大模块,也能在于同行的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对此我很开行。
今天,我已经谈得上是一位真正的HR了,但我深知我在这方面还是存在很多欠缺,我知道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也会一直坚持努力学下去。我坚信在的帮助和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会不断的成长,走向成功。
感谢伴我成长!寥寥几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的HR之路准备这样走 篇12
再见,我的2013,我将用我毕生的工作激情来面对我的2014!
hr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 篇13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人性化,以人为本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 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 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对生活品质的理解与追求也在与日俱增, 因此怎样才能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 规划设计出有地域特色、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居住区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房地产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之一。
1 居住区规划现状及不足
1.1 缺少“人性化”规划思想
近年来, 虽然“以人为本”规划思想已近被人们所重视, 但是在实际规划设计中还是没有能够得到认真地贯彻实施。现阶段的居住区规划仅仅以满足住户的基本日常生活为目的, 过于注重功能主义和物质空间, 很少考虑住户对社会和精神上的需求, 更加忽略了居住区的环境设计, 外部空间缺乏活力。居住区规划往往没有充分考虑住户的参与, 住户只能被动的接受既定的居住环境、物质空间和各类设施。因此, 以物质空间为决定性内容的居住区规划方法将会导致住户相互缺乏交流, 缺乏对外界的接触和了解。所以,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 应该将重点放在住户的需求上, 充分考虑居住区的人文因素, “以人为本”的规划居住区的布局。
1.2 未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
居住区的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发展紧密结合。以城市未来发展趋势为基础, 以前瞻性的规划设计理念去处理居住区及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今, 很多居住区停车位供应严重失衡, 给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这种现象就是当时规划停车位的时候没有联系城市的未来发展, 没有以前瞻性的设计思路去规划。城市是不断发展的, 人口、经济、居民自身需求都随着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变更, 只有做出前瞻性的定位才能确保居住区能够适应以后的生活居住需求, 使其成为未来居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规划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1.3 未能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协调发展
开发商在寻求自身开发利益时, 很少考虑开发项目和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没有很好的考虑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环境因素, 造成了大面积地表的破坏, 整体景观的不协调。尤其是城市边缘“新城”的出现, 很多居住区缺乏相应的必要设施, 缺少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 出现与城市脱离的现象, 居住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缺乏衔接, 住户生活不便。居住区规划应该考虑居住区以外的物质环境形态, 在空间结构上、建筑形态上与周边地区相协调, 使之融入城市之中, 形成有机整体。
2 居住区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住户的精神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已经进入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的过程。居住区的规划不仅仅要完善其物质生活支撑系统, 更要建立具有凝聚力的精神生活空间, 使住户从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等不同空间获得精神感受, 营造多功能复合型的空间激发住户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
2.2 住户人群的异质化结构呼唤个性化设计
同一居住区内住户的个人爱好、需求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组成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济水平、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宗教信仰, 这些都与住户用的生活行为和需求密切相关, 都是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居住区规划的一致化趋势日益严重, 千篇一律的园林景观、大同小异的住宅设计, 这些都需要我们充分考虑住户的异质性从而去适应住户的多元化需求, 完成“以人为本”的多元化设计。
2.3 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转变规划理念
时代在发展, 居住区的规划理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⑴人居形态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赋予了规划设计新的元素, 引发规划理念上的变革;⑵中国小区住宅进入活跃期, 百家争鸣的格局为新的规划设计理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⑶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促使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更为密切, 现代化城市新的规划格局引起居住区规划模式的改变。的新的规划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的规划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去适应发展的需求。
2.3.1 倡导健康第一的住区生活新要求
健康住区即是在符合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突出健康要素, 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需求, 为居住者营造一处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社区。也就是说, 健康住区应该是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社区。回归自然、亲和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共同的心声。
2.3.2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绿色生态住区
绿色生态住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居住区。建设绿色生态住区的目的除了给住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外, 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节能、节地、节水和治污。绿色生态住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强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以及充分利用各种自然仿生和节能的新技术。
2.3.3 满足现代化城市生活需求打造智能化住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高科技也随之更加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智能化住区就是指在居住区内建立能够连接居住区内所有物业、家务、服务设施、生活和工作设施的网络控制系统, 从而有效地提高住户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智能化住区的发展, 将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观念, 导致新的生活方式的产生, 需要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去适应新的需求。
3 现代都市人性化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由之路
3.1 保护开发历史文化特色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曾说:“城市是文化的载体, 失去了城市文化的自我内核, 城市就是去了光彩”。城市的人文历史环境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 尊重人文历史的传承不仅是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发展, 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不可再生资源。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要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传承, 尊重住户理性与感性要求, 注重城市发展的要求与人文历史, 因地制宜的持续发展, 使整个居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尤为重要。[1]居住区要在不破坏历史街区整体环境风貌的前提下, 维持和发扬各地区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人文精神。
3.2 保护挖掘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
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在规划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的特点, 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地理条件的同时, 挖掘当地自然与人文价值, 加以利用, 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 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以福州市“海润滨江花园”为例, 其紧靠闽江, 自然环境优美, 同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海润滨江花园”在规划设计中, 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原则, 以植树造景为主, 园林小品为辅, 在都市建筑群的有限空间内, 营造出适合居民生活、休息、娱乐的环境, 形成绿影如画、和谐有序、自然风景与人工景观融为一体的生态居住区, 使人-建筑-自然和谐共生。
3.3 合理利用空间实现功能分区科学化
在住区内, 住户的空间领域依据居民的领域感和使用功能可分为住户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四个层次。
公共空间是指居住区的公共交通道路和大面积集中的绿地或广场, 住户共同使用的区域。公共空间规划应该将人文环境、景观小品、草坪树木、水系景观等综合考虑, 营造出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
半公共空间是指公共性具有一定限度的空间。半公共空间同样是供住户共同使用的, 它是居民相互接触和交流的地方, 是邻里交往、游乐的主要场所, 也是当发生紧急事件时疏散的有效空间。半公共空间规划应该保障空间内交通畅通和功能齐全。
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之间的院落空间, 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的场所, 也是使用率最高的场所。[1]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完善和居住区内部道路交通安全。
私用空间即住宅庭院、阳台与露台。庭院的存在使住户可以自由种植, 增加居住区内的景观同时提高居住安全感。阳台和露台可以远眺、休憩、栽种花草, 使每户居民都有自己的休憩空间。
3.4 因地制宜开发建设多样化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居住区住户日常生活需要的重要设施。它与住户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居民买菜做饭需要商业服务设施, 儿童接受启蒙教育需要教育设施, 居民的业余生活需要文体娱乐设施, 居民看病就医需要医疗设施等。虽然居民对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使用频率不同, 但却都是必不可少。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要符合住区居民的生活规律, 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满足相对集中、缩短服务半径、符合人流走向、充分发挥服务潜力、美化环境和减少干扰这些基本要求。所以, 在规划中, 我们要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途径, 完善居住区的服务系统。
3.5 建设四通八达的便捷道路交通系统
居住区内的道路交通是由住户生活需求所决定的。按照住户生活需求的不同分为内部交通、出行交通和外来交通。
内部交通主要由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上下学、邻里互访、日常休闲等产生的, 与居住区结构、布局的合理程度息息相关。出行交通主要是由住户上班、购物、社交等主要活动范围在居住区外的社会活动需求产生的, 道路既要利于出行又不干扰居住区内部生活。外来交通主要是由住户日常生活所需的上门服务、维修、投送等服务活动产生的, 道路要求布局合理、清晰, 有明确的标识性和良好的识别性。
居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旨在合理组织动态交通, 恰当排布静态交通, 为居民创造便捷与方便的交通环境, 安全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居住区交通网络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内部交通干道要做到“顺而不穿, 通而不畅”, 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 保证疏散通道的通畅。
3.6 注重环保打造绿色居住区
绿色居住区的“绿色”不仅指居住区内的绿地、自然景观, 更代表一种环保节能的规划理念。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应该综合不同性质绿地的多种元素, 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 尽可能的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 合理的先用绿化树种, 与居住区建筑形成不同组合的绿化景观, 改善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重点是公共绿地规划。在规划中应该点、线、面结合, 以公共绿地为“点”, 居住区主要道路绿化带为“线”, 中心绿地为“面”, 形成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绿地系统。除此之外, 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绿化布置与水景布置都应该相互结合, 创造出形式丰富、感觉舒畅的整体性居住环境。
绿色居住区应充分利用太阳能, 采用节能的建筑结构, 尽量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依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计风冷系统, 充分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材料上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 多使用环保材料和涂料, 外墙、屋顶、窗户等使用保温隔音技术, 降低能耗。
以北京小汤山住宅区为例。该住宅区依托地形, 利用现有地理环境优势, 建筑分布位置与当地风向结合以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其绿地分布均匀自然, 使得整体和谐统一。居住区内建筑屋顶设置有太阳能板和通风系统, 太阳能板为通风系统的使用提供能源, 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同时屋顶进行了局部绿化, 可进行蓄水蓄热。建筑立面设置了保温玻璃窗和可调节的百叶窗, 不仅可以夏季遮阳还能够提供冬季的保温, 同时起到了冬暖夏凉以致节约资源的效用。住宅区内还设有小水塘, 可以调节微气候, 并且设置的雨水收集池可以提供周围绿化灌溉所需用水。小汤山住宅区的一系列节能措施给绿色居住区的发展提够了可借鉴的优秀案例。
3.7 建设花园式的居住区景观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包括对地形的开发和利用;对物质空间的规划, 使之与居住区整体风格协调统一;包括道路的布局、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公共设施的处理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 又影响视觉和心理感受。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 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都市生活使得人们大量时间花费在居住区中, 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居住区的物质空间中, 富有想象力和亲和力景观规划设计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从而提升为居住区的形象设计。因此, 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 应注意统一性、功能性、艺术性、创造性的有机结合。
我国南北建筑特色各不相同, 地域和文化差异尤其明显。因此,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地方因素, 创造出既有当地特色又不失创造性的景观环境。注重文化传承, 尊重和保护历史, 使景观设计成为当地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
景观设计应当做到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景观规划的目的是服务于住户。营造舒适、和谐、有文化内涵并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社区是景观规划功能性的主要体现。所以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营造适于居住的生活环境。但是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又需要运用艺术的手法去规划设计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最重要的是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方法最终达到改善居住区内部环境, 调节温度, 改善内部小气候, 净化空气, 减少噪音等效果。
4 结语
【hr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推荐阅读:
HR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06-10
hr职业生涯规划书06-30
hr的职业规划08-29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07-15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05-24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08-26
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11-07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一)06-09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作者06-28
规划设计的职业生涯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