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结构(共10篇)
计算机系统结构 篇1
计算机系统结构学习心得
姓名:
班级: 学号:
在大四上学期课程中对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学习已经结束,老师细心的讲解,耐心的辅导,是我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
从中我了解到计算机系统结构(Computer Architecture)也称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它是由计算机结构外特性,内特性,微外特性组成的。经典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结构的定义是指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中机器语言机器级的结构,它是软件和硬件固件的主要交界面,是由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源程序和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生成的机器语言目标程序能在机器上正确运行所应具有的界面结构和功能。计算机系统结构指的是什么? 是一台计算机的外表? 还是是指一台计算机内部 的一块块板卡安放结构? 都不是,那么它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结构就是计算机的的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编写者所看到的外特性。所谓外特性,就是计算机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一,比如动物吧,它的“系统结构”是指什么呢? 它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就相当于动物的器官组成及其功能特性,如鸡有胃,胃可以消化食物。至于鸡的胃是什么形状的、鸡的胃部由什么组成就不是“系统结构”研究的问题了。系统结构只管到这一层。关于计算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用“人”这种动物的不恰当的例子列表对比如下。计算机系统,人,应用语言级,为人民服务级,高级语言级,读书、学习级,汇编语言级,语言、思维级,操作系统级,生理功能级,传统机器级,人体器官级,微程序机器级,细胞组织级,电子线路级,分子级。传统机器级以上的所有机器都称为虚拟机,它们是由软件实现的机器。软硬件的。功能在逻辑上是等价的,即绝大多部分硬件的功能都可用软件来实现,反之亦然。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外特性,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这也就是我们要分章学习的几个章节)把这几个方面弄清了,系统结构也就基本明确了:(1)指令系统(2)数据指令(3)作数的寻址方式(4)寄存器的构成定义(5)中断机构和例外条件(6)存储体系和管理(7)I/O结构(8)机器工作状态定义和切换(9)信息保护。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回头想想这是系统结构的哪一方面,这对把握全局有好处。这里提一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内部特性,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内特性就是将那些外特性加以“逻辑实现”的基本属性。所谓“逻辑实现”就是在逻辑上如何实现这种功能,比如“上帝”给鸡设计了一个一定大小的胃,这个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这就是鸡系统的某一外特性,那怎么消化呢,就要通过鸡喙吃进食物和砂石,再通过胃的蠕动、依靠砂石的研磨来消化食物,这里的吃和蠕动等操作就是内特性。还有一个就是计算机实现,也就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它主要着眼于器件技术和微组装技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这个胃由哪些组织组成几条肌肉和神经来促使它运动就是“鸡实现”。据此我们可以分清计算机系统的外特性、内特性以及物理实现之间的关系。在所有系统结构的特性中,指令系统的外特性是最关键的。因此,计算机系统结构有时就简称为指令集系统结构。我们这门课注重学习的是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传统的讲,就是处在硬件和软件之间介面的描述,也就是外特性。这些不恰当的比喻只是帮助理解,不可强求对应,不然会有损科学的严密性。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按“流”分类的方法,这是Flynn教授提出的按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多倍性概念进行分类的方法。共有四大类,即:(S-single 单一的。I-instruction 指令 M-multiple 多倍的 D-data 数据)。SISD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传统的单处理机属于SISD计算机。SIMD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并行处理机是SIMD计算机的典型代表。我国的YH-I型是此类计算机型。MISD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实际上不存在,但也有学者认为存在。MIMD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包括了大多数多处理机及多计算机系统。我国的YH-II型计算机是这种类型的计算机。一般将标量流水机视为SISD类型,把向量流水机视为SIMD类型。按“并行级”和“流水线”分类:这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级别上按并行程度及流水线处理程度进行分类的方法。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准则:1.只加速使用频率高的部件,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广泛采用的计算机设计准则。因为加快处理频繁出现事件对系统的影响远比加速处理很少出现事件的影响要大。2.阿姆达尔(Amdahl)定律,这个定律就是一个公式。应会运用此公式做一些计算或分析,所以要记住并理解其意义。3.程序访问的局部性规律。程序访问的局部性主要反映在时间和空间局部性两个方面,时间局部性是指程序中近期被访问的信息项可能马上将被再次访问,空间局部性指那些在访问地址上相邻近的信息项很可能被一起访问。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存储程序方式;指令串行执行,并由控制器加以集中控制;单元定长的一维线性空间的存储器;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数据以二进制表示;单处理机结构,以运算器为中心。改进后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使其从原来的以运算器为中心演变为以存储器为中心。从系统结构上讲,主要是通过各种并行处理手段高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软件、应用和器件对系统结构发展的影响。软件应具有可兼容性,即可移植性。为了实现软件的可移植性,可用以下方法: 模拟:用软件方法在一台现有的计算机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这种用实际存在的机器语言解释实现软件移植的方法就是模拟。仿真:用A机(宿主机)中的一段微程序来解释实现B机(目标机)指令系统中每一条指令而实现B机指令系统的方法称仿真,它是有部份硬件参与解释过程的。一般将两种方法混合作用,对于使用频率高的指令用仿真方法,而对于频率低而且难于仿真实现的指令使用模拟的方法加以实现。采用系列机的方法,可以这么说,系列机的系统结构都是一致的,如我们使用的INTEL 的80X86微机系列及其兼容机,系统结构都是一致的,当然在发展过程中它的系统结构可以得到了新的扩充,比如原来的586机器不支持MMX多媒体扩展指令集,但是后来的芯片中扩充了这些指令,使指令系统集扩大,但它们仍是同一系列的机器。这种系列机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软件兼容。如上面的扩展指令,将使得以后针对这些指令优化的软件不能在以前的机子上运行(或不能发挥相应功能)导致向前兼容性不佳。但重要的是保证做到向后兼容,也就是在按某个时期推到市场上的该档机上编制的软件能不加修改地在它之后投入市场的机器上运行。在系列机上,软件的可称植性是通过各档机器使用相同的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但使用不同的微程序来实现的。统一标准的高级语言。采用与机器型号无关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标准如FORTRAN、COBOL等,这种方法提供了在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可移植性。开放系统:是指一种独立于厂商,且遵循有关国际标准而建立的,具有系统可移植性、交互操作性,从而能允许用户自主选择具体实现技术和多厂商产品渠道的系统集成技术的系统。应用需求对系统结构发展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对系统结构不断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高的运算速度、大的存储容量和大的I/O吞吐率。(我们要更快的主板CPU和内存、我们要更大的硬盘我们要更大的显示器更多的色彩更高的刷新频率...这就是需求)计算机应用从最初的科学计算向更高级的更复杂的应用发展,经历了从数据处理、信息处理、知识处理以及智能处理这四级逐步上升的阶段。
器件对系统结构发展的影响,由于技术的进步,器件的性能价格比迅速提高,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强,从而使系统结构的性能从较高的大型机向小型机乃至微机下移。综上所述: 软件是促使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软件,机器就不能运行,所以为了能方便地使用现有软件,就必须考虑系统结构的设计。软件最重要)应用需求是促使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机器是给人用的,我们追求更快更好,机器就要做得更快更好。所以需求最根本)器件是促使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器件就产不出电脑,器件的每一次升级就带来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首先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概论了解,然后学习数据表示,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存储体系等知识节中的学到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知识。而且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我觉得这次培训很有实效,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是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努力深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把时间都用到学习中去,充分利用自己身为信息技术的优势,多利用网络的优势,不荒废时光,化荣誉为压力,为今后学习生活多积累宝贵知识财富
计算机系统结构 篇2
1 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结构设计要点论述
目前大多数教育单位运用集中管理手段以及B/S三层结构体系进行机房管制, 用户基本不需要额外安装其余程序, 即便是系统更新也可借助服务器统一完成。考虑到校园网络运行环境, 三层架构早已过渡成为主流形态。机房设备监测模块主要依靠授权人员登录过后, 依照相关权限资格实施操作, 管理员必须结合实际状况开展监控工作。学生可在免费上课期间完成必要课程学习任务, 其余时间便开启收费机制。机房设备添加、报废以及更新等也是需要列入现场职务范畴之中的。
另外, 服务器端能够满足系统运行各类需求, 会定期将数据库服务效果上传到客户端, 实际职责范畴包括系统资源吸纳、计费细节、课程排列以及日志整理等, 详细记录管理员以及用户主体的一切操作行为。此类端口主要在本地开展数据交换活动, 同时围绕用户认证以及通讯细节实施管理, 启动程序表现为:经过系统认证步骤逐渐过渡到模块登录界面, 此时便可将帐号、密码输入, 实际上机内容都会记录到相应表格之中, 并持续到用户下机之后统计服务费用结果。
2 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的构建措施分析
高校内部教学任务日益沉重, 为了提供给学习主体更加丰富的视觉感知要素, 计算机机房系统科学设置便显得意义非凡, 其中单位资源的规整不可小觑, 技术人员还应结合各类渠道开发创新资源配置形式。
2.1 机房设备监测单元
⑴远程控制系统。负责监测的计算机设备必须保持长期正常运作能效, 由于机房终端数量繁多, 透过单个设备开启、关闭调试是不现实的, 因此可考虑运用网卡自动操控, 确保现场机器都能定时休眠、重启。这类系统能够任意遥控每台终端, 监测其中程序交接状态, 关键时刻还可提供强制性应急命令内容。
⑵远程监测系统。其能够自动解锁注册表蕴藏信息, 观察并记录软硬件变化状况, 随时交由管理员处理, 即便是格式形态产生变化也可随时更新, 辅助后期相关查询与使用功能。
⑶日志查询系统。计算机内部日志将被自定义设置, 因为终端操作系统各式各样, 必要时便可对后续启动需要介入的系统进行统一规范, 为多个终端系统控制、引导大开方便之门。
2.2 机房计费管制单元
这部分计费系统能够随时满足教师操作指示、终端状态记录以及费用调整功能, 全程整合先进化调试技术, 使得现场所有计算机得到统一调度。机房主要运用C/S与B/S交互模式进行终端远程调度、信息查询, 在用户上机行为监控范围内调用各类应用, 保证计算机上课秩序得到自动维系。计费管制单元主要运用服务器与计算机设备融合改造, 全力支持用户主体网页发布、服务器软件执行等需求。查询、统计可以确保自费上机账目的清晰效果, 同时可以预约特定使用的计算机终端, 维持系统升级与更新效率。
2.3 设备调试单元
为了迎合社会高素质人才资源的调试指标要求, 机房管制部门在尽量吸纳教学费用的基础上修复设备资源结构, 杜绝成本数量的过度积压, 并且不断提升现场设备运行效率。另一方面, 系统管理员处理具有浏览计算机机房设备列表和使用登记功能, 还能够为一般用户分配权限;专门管理人员具有最高的权限, 能够对所管计算机机房设备进行调度。用户管理模块能够实现添加用户、删除用户、分配用户权限等功能, 由系统管理员及以上级别的人员进行操作处理。设备管理模块作为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的核心资源, 主要实现的是对计算机机房设备的增加、删除和相关管理。考虑到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性, 在系统管理操作的同时打印输出纸质表格以备留存, 设备管理模块还支持网页浏览、统计查询等功能。
结语:按照上述内容陈述, 有关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的构建举措, 其核心动机在于提升用户工作、学习效率, 为领导科学决策清除一切不必要障碍因素。此类调试手段能够有效遏制内部资源成本的堆积现象, 使得结构排列形态更加具备科学化、规范化效应, 后期开发前景势必广阔无边, 为先进人才塑造目标完善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参考文献
[1]闫利华.高校机房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的分析与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11 (03) :120-125.
[2]徐友武.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20 (06) :88-89.
[3]李冠贤.计算机实验室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 (专业版) .2011, 31 (28) :44-49.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结构 篇3
关键词:硬件 软件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9.023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组成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及其结构
2.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1.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也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理设备。它包括计算机的主机和外部设备。具体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五大部分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其简单工作原理为:首先由输入设备接受外界信息(程序和数据),控制器发出指令将数据送入(内)存储器,然后向内存储器发出取指令命令。在取指令命令下,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控制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数、取数命令和运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存在存储器内。最后在控制器发出的取数和输出命令的作用下,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
2.1.2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的软件。其主要的功能是进行调度、监控和维护系统等等。系统软件是用户和裸机的接口,主要包括:
1)操作系统软件, 如DOS、WINDOWS98、WINDOWS NT、Linux,Netware等
2)各种语言的处理程序, 如低级语言、高级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3)各种服务性程序,如机器的调试、故障检查和诊断程序、杀毒程序等
4)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 Sever、Oracle、Informix、Foxpro等
>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户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及其有关资料。应用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于科学计算方面的数学计算软件包、统计软件包
2)文字处理软件包(如WPS、WORD、Office 2000)
3)图像处理软件包(如Photoshop、动画处理软件3DS MAX)
4)各种财务管理软件、税务管理软件、工业控制软件、辅助教育等专用软件。
> 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1)硬件与软件是相辅相成的,硬件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就没有计算机。
2)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计算机的存在就毫无价值。
3)硬件系统的发展给软件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而软件系统发展又给硬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2.2 计算机硬件五大功能部分
2.2.1 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它是计算機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
2.2.2 控制器
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2.2.3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步加工的中间数据以及最后处理完成的有用信息都存放在存储器中。而且,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即规定对输入数据如何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两种。
2.2.4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
2.2.5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识别的形式。
2.3 计算机的总线结构
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的最重要特点是总线(Bus)结构。它将信号线分成三大类,并归结为数据总线(Date Bus)、地址总线(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ontrol Bus)。这样就很适合计算机部件的模块化生产,促进了微计算机的普及。微型计算机的总线化硬件结构图如图所示。
微型计算机总线化硬件结构图
2.4 存储器
计算机的存储器由两部分组成——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最突出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但是容量小、价格贵;外存储器的特点是容量大、价格低,但是存取速度慢。内存储器用于存放那些立即要用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储器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之间常常频繁地交换信息。外存储器主要有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的。从使用功能上分,有随机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 RAM),又称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为ROM)。
2.5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对于不同用途的计算机,其对不同部件的性能指标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用作科学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其对主机的运算速度要求很高;对于用作大型数据库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其对主机的内存容量、存取速度和外存储器的读写速度要求较高;对于用作网络传输的计算机,则要求有很高的I/O速度,因此应当有高速的I/O总线和相应的I/O接口。
2.5.1 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指令数。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简称 MIPS)或者每秒百万条浮点指令(简称 MFPOPS)。它们都是用基准程序来测试的。影响运算速度的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 CPU的主频。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例如,Intel公司的CPU主频最高己达3.20GHz以上,AMD公司的可达400MHz以上。
> 字长。CPU进行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信息位长度。PC机的字长,已由8088的准16位(运算用16位,I/O用8位)发展到现在的32位、64位。
> 指令系统的合理性。每种机器都设计了一套指令,一般均有数十条到上百条,例如:加、浮点加、逻辑与、跳转……等等,组成了指令系统。
2.5.2 存储器的指标
> 存取速度。
内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取)或写(存)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或者访问时间。而连续两次读(或写)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储周期。对于半导体存储器来说,存取周期约为几十到几百ns(10-9秒)。
> 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一般用字节(Byte)数来度量。PC机的内存储器已由286机配置的1MB,发展到现在2G,甚至2G以上。内存容量的加大,对于运行大型软件十分必要,否则会感到慢得无法忍受。
> I/O的速度
主机I/O的速度,取决于I/O总线的设计。这对于慢速设备(例如键盘、打印机)关系不大,但对于高速设备则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对于当前的硬盘,它的外部传输率已可达20MB/S、4OMB/S以上。
3 结束语
我们相信,新型计算机与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二十一世纪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必将推进全球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实现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突破。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历史上的新生事物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随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未来的计算机一定会是更加方便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好伴侣。
作者简介:
计算机系统结构 篇4
1.画出16台处理器仿ILLIAC Ⅳ 的模式进行互连的互连结构图,列出PE0分别只经一步、二步和三步传送能将信息传送到的各处理器号。
答:
6台处理器仿ILLIAC Ⅳ 处理单元的互连结构如图所示:
图中第个PU中包含PE、PEM和MLU。
PE0(PU0)经一步可将信息传送至PU1、PU4、PU12、PU15。
PE0(PU0)至少需经二步才能将信息传送至PU2、PU3、PU5、PU8、PU11、PU13、PU14。
PE0(PU0)至少需经三步步才能将信息传送至PU6、PU7、PU9、PU10。
2.编号为0、1、...、15的16个处理器,用单级互连网互连。当互连函数分别为
(1)Cube3(2)PM2+3(3)PM2-0(4)Shuffle(5)Shuffle(Shuffle)
时,第13号处理器各连至哪一个处理器?
解答:
(1)5号处理器
(2)5号处理器
(3)12号处理器
(4)11号处理器
(5)7号处理器
剖析:
由题意知,有16个处理器,即N=16,n=log2(N)=log2(16)=4。
Cube3(13)=Cube3(1101)=0101=5 PM2+3(13)=(13+2^3)mod16=5 PM2-0(13)=(13-2^0)mod16=12 Shuffle(13)=Shuffle(1101)=1011=11
Shuffle(Shuffle)=Shuffle(11)=Shuffle(1011)=0111=7
3.编号分别为0、1、2、...、F的16个处理器之间要求按下列配对通信:(B、1),(8、2),(7、D),(6、C),(E、4),(A、0),(9、3),(5、F)。试选择所用互连网络类型、控制方式,并画出该互连网络的拓补结构和各级交换开关状态图。
解答:
采用4级立方体网络,级控制。该互连网络的拓补结构和各级交换开关状态图如下图所示:
剖析:
从处理器号的配对传送关系可以转成处理器二进制编号的配对传送关系:
(B,1)(1011,0001)(8,2)(1000,0010)(7,D)(0111,1101)(6,C)(0110,1100)(E,4)(1110,0100)(A,0)(1010,0000)(9,3)(1001,0011)(5,F)(0101,1111)
不难得出其一般规律是:二进制编号为P3P2P1P0的处理器与( ̄P3)P2( ̄P1)P0的处理器配对交换数据。由于实现的都是交换函数的功能,采用成本最低的级控制多级立方体互联网络就可以实现。
N=16的多级立方体网络,由n=log2(16)=4组成。每一级均使用N/2=8个二功能交换开关。多级网络各级的级号由入端到出端依次为0、1、2、3.第i级的每个交换单元的配对用的是Cubei(P3...Pi...P0)=P3...( ̄Pi)...P0函数。根据本题的要求,应当让第1、3级的各交换单元处于“交换”状态,第0、2级的各交换单元处于“直连”状态。
4.画出编号为0、1、...、F共16个处理器之间实现多级立方体互连的互连网络,采用级控制信号为1100(从右至左分别控制第0级至第3级)时,9号处理器连向哪个处理器? 解答:
多级立方体互连网络的图和第3题的图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第0、1级的开关状态为直连,第2、3级的开关状态为交换。
9号处理器在经过0级和1级交换开关后,连向哪第10个处理器;在经过2级交换开关后,连向第4个处理器;在经过3级交换开关后,连向第9个处理器。
5.对于采用级控制的三级立方体网络,当第i级(0<=i<=2)为直连状态时,不能实现哪些结点之间的通信?为什么?反之,当第i级为交换状态呢?
解答:
当第i级为直连状态时,不能实现入、出两端的处理器二进制编码的编号中,第Pi位取反的处理器之间的连接。例如,第0级为直连状态时,入端号为××0的处理器仅能与出端号为××0的处理器进行数据传送,不能与出端号为××1的处理器进行数据传送。因为交换开关的直连状态被定义为i入连i出,j入连j出,所以,反映出实现互连的入、出端号的二进制码中的Pi位是不能变反的,其它的各位可以不变,也可以变反。
当第i级为交换状态时,不能实现入、出两端的处理器二进制编码的编号中,第Pi位相同的处理器之间的连接。例如,第0级为交换状态时,入端号为××0的处理器仅能与出端号为××1的处理器进行数据传送,不能与出端号为××0的处理器进行数据传送。因为交换开关的直连状态被定义为i入连j出,j入连i出,所以,反映出实现互连的入、出端号的二进制码中的Pi位必须变反,其它的各位可以不变,也可以变反。
6.假定8*8矩阵A=(aij),顺序存放在存储器的64个单元中,用什么机关报单级互连网络可实现对该矩阵的转置变换?总共需要传送多少步?
解答:
采用单级混洗互连网络可实现对8*8矩阵的转置变换,共需传送3步。
剖析:
8*8矩阵中任一元素aij,它在存储器中所占的位置是i*8+j(即i*2^3+j)。每个元素的行坐标和列坐标均用3位表示,设b5b4b3为行下标的二进制编号,b2b1b0为列下标的二进制编号,经过3次全混洗后,元素下标号b5b4b3b2b1b0就变成了b2b1b0b5b4b3,即行下标的二进制编号改成了b2b1b0,列下标的二进制编号改成了b5b4b3,这样,就实现了矩阵的行列转置。
7.画出0~7号共8个处理器的三级混洗交换网络,在该图上实现将6号处理器数据播送给0~4号,同时将3号处理器数据播送给其余3个处理器时的各有关交换开关的控制状态。
解答:
8个处理器的三级混洗交换网络及其交换开关控制状态设置如下图所示:
8.并行处理机有16个处理器要实现相当于先4组4元交换,然后是2组8元交换,再次是1组16元交换的交换函数功能,请写出此时各处理器之间所实现的互连函数的一般式,画出相应多级网络的拓扑结构图,标出各组交换形状的状态。
解答:
互连函数的一般式为:Cubei(P3P2P1P0)=( ̄P3P2 ̄P1 ̄P0)。
多级立方体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图和第3题的图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第0、1、3级的开关状态为直连,第2级的开关状态为交换。
9.具有N=2^n个输入端的Omega网络,采用单元控制。
(1)N个输入总共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
(2)该Omega网络通过一次可以实现的置换可有多少种是不同的;(3)若N=8,计算出一次通过能实现的置换数占全部排列数的百分比。
解答:
(1)N个输入总共可有N!种不同的排列。
(2)该Omega网络通过一次可以实现的置换可有2^((N/2)log2(N))=N^(N/2)种是不同的。
(3)若N=8,通过Omega网络一次可以实现的不重复置换有8^4=4096种;8个输入总共可实现的不重复排列有8!=40320种。所以,一次通过能实现的置换数占全部排列数的百分比为4096/40320*100%≈10.16%
10.画出N=8的立方体全排列多级网络,标出采用单元控制,实现0→3,1→7,2→4,3→0,4→2,5→6,6→1,7→5的同时传送时的各交换开关的状态;说明为什么不会发生阻塞。
解答:
实现N=8的立方体全排列多级网络及交换形状状态如下图所示
在一到的映射时,交换开关的状态组合有许多冗余,所以不会发生阻塞。
11.在16台PE的并行处理机上,要对存放在M个分体并行存储器中的16*16二维数组实现行、列、主对角线、次对角线上各元素均无冲突访问,要求M至少为多少?此时数组在存储器中应如何存放?写出其一般规则。同时,证明这样存放同时也可以无冲突访问该二维数组中任意4*4子阵的各元素。
解答:
M至少为17。
数组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Aab的存放规则:体号地址j=(4a+b)mod17,体内地址i=a,按照对应关系将各数组元素存放到m=17的并行存储器中,如下图。由图可见,这样存放同时也可以无冲突访问该二维数组中任意4*4子阵的各元素。
16*16二维数组在并行存储器中存放的例子(m=17,n=16)剖析:
设16*16的二维数组在并行存储器中同一列两个相邻元素地址错开的距离为δ1,同一行两个相邻元素地址错开的距离为δ2,当m取成2^2P+1时,实现无冲突访问的充分条件是δ1=2^P,δ2=1。
对于这道题来说,M=17=2^(2*2)+1,所以P=2。δ1=2^P=4,δ2=1。
计算机系统结构 篇5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
1.对硬件堆栈而言,要求其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 的功能。
2.从单机向多机发展的三条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Pi的左部变量也是Pj的左部变量,且Pj存入其算得的值必须在Pi存入之后,则称Pj ______ Pi,如果Pj的左部变量在Pi的右部变量集内,且当Pi未取用其变量的值之前,是不允许被Pj所改变的,就称Pi ______ 于Pj。
4.设浮点数的尾数为4个机器位,当尾数基值为2时,其可表示的最大尾数值为 ______。
5.浮点数0.01|10…0在|处溢出,按截断法,舍入法和恒置1法进行溢出处理,其结果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本应用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计算Pentium II 450处理机的运算速度。
2.主存容量位4MB,虚存容量位1GB,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各是多少?若页面大小为4KB,页表长度是多少?
3.某计算机cache采用4路组相联映像,已知cache容量为16kB,主存容量位2MB,每个字块有8个字,每个字32位。问主存和cache地址多少位,如何划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
1.简述脉动阵列机的结构特点。
2.简述并行性开发的途径和相关例子。
3.简述寻址方式中的不同地址个数的含义。
4.简述操作码优化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5.简述软、硬件分配的三个原则。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简述集中式并行处理机的特点。
2.cache组相联映像中cache和主存地址如何划分?
2014年4月份考试作业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三次作业答卷
一、填空题
1.相联比较的功能;全下移;部分下移;从堆栈中间取出一项。
2.时间重叠,资源重复,资源共享
3.数据反相关、数据相关
4.15/16.5.0.01、0.10、0.01
二、基本应用题
1.由于PentiumII 450处理机的CPI=0.5,Fz=450MHz,因此,MIPS=Fz/CPIx106=450/0.5=900(MIPS)。
2.每页4KB,则页内地址12位。主存4MB,则主存共1K页,页号10位。虚存1GB,则虚存共256K页,虚页号18位,页内地址12位,共30位。页表长度256K行。
3.四路组相联意味着每组有4块,每个块8个字,每个字32位(4个字
节),则每块32个字节,cache每组128个字节,共128组。Cache16KB共14位地址,主存2MB共21位地址。
主存地址划分为:
主存高位地址7位
组号7位
块号2位
块内地址3位
块内字节2位
cache地址划分为:
组号7位
块号2位
块内地址3位
块内字节2位
三、简答题
1.答: 其主要特点为:
•结构简单、规整,模块化强;
•数据流和控制流的设计简单规整;
•具有极高的计算并行性;
•脉动阵列结构的构形与特定计算任务和算法密切相关。
2.答:主要有三种途径:
1、时间重叠
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迭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加快硬件周转而赢得速度。
如流水线是典型的时间重叠的例子。
2、资源重复通过重复设置硬件资源来提高可靠性或性能。早期的资源重复以提高可靠性为主,现在则被大量用于提高系统的速度性能。
多处理机是典型的资源重复例子。
3、资源共享利用软件方法让多个用户按一定时间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资源,以提高利用率,因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软件、信息资源的共享。
多道程序分时系统是资源共享的例子。
3.答:
1、三个地址空间:通用寄存器、主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均独立编址。
2、两个地址空间:主存储器与输入输出设备统一编址。
3、一个地址空间:所有存储设备统一编址,最低端是通用寄存器,最高端是输入输出设备,中间为主存储器。
4、隐含编址方式:实际上指明缺省的地址空间,如堆栈、Cache等。4.答:操作码优化的目的是缩短指令字长度,减少程序总位数,增加指令字所能表示的操作信息和地址信息。
其基本方法有:定长编码、Huffman编码和扩展操作码编码。
5.答:
1、软、硬件功能分配第一原则
在现有硬件和器件(逻辑器件和存储器件)条件下,系统要有高的性价比。
2、软、硬件功能分配第二原则
考虑到准备采用和可能采用的组成技术,使它尽可能不要过多或不合理地限制各种组成、实现技术的采用。
3、软、硬件功能分配第三原则
既要考虑便于应用组成技术的成果和发挥器件技术的进展,也要考虑硬件对编译和操作系统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支持。
四、问答题
1.答:该种并行处理机的特点为:
1、系统存储器由K个存储体集中组成,处理单元之间通过ICN共享;存储体体数K应等于或多于处理单元数N。
2、数据需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存储体中。
3、ICN成为处理单元与存储体之间进行转接的数据通路。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简历 篇6
姓 名:某某某
性 别:女
年 龄:23
政治面貌:团员
学 历:本科
民 族:汉 族
身体情况:良 好
毕业院校:华北大学
专 业:工业电器自动化专业
教育经历:
-北京市417中学
1999-北京市华北大学 工业电器自动化专业
主修课程:
自控原理,电力拖动,电子技术,自动测试系统,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算机硬件及接口电路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C++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等课程
个人能力:
外语: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考试,阅读和翻译能力较强,曾多次为机械工业出版社翻译计算机书籍。
计算机:1.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培训--培训科目:Windows NT Technology
其他:
计算机系统结构 篇7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促进各行各业发展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社会经济效益。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一种新思路、新规范、新过程中的一项专业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方法学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创新、完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系列的开发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1 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体系结构的概述
1.1 计算机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环境主要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生命周期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以一主流的形式运行。现阶段,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组织进行管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开发时属于生命周期范围之内。同时,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时,不管属于哪一种范畴形式都可以通过一些支持的论证方法技术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研究出来的系统具有一定的范畴作用。另外,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时,还要保证通过相关的开发环境进行完善,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开发出的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联系、支持、控制作用。
1.2 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指将一些方法与技术进行包装,并通过不断的研究形成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生命周期开发方法具有较为综合、详细的描述。在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么可以通过驱动的形式进行操作。一些常见的典型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快速原型法、结构化方法等。其中开发生命周期方法主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为其设置定对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开发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总之,生命周期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策划、执行、控制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并保证所有的开发工作就具有一定的科学作用[1]。另外,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还需要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发开过程中具有相关的生命周期,并保证这个生命周期以一个阶段的形式出现。
2 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体系结构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开发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中的生命周期方法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任务分解形式进行操作,主要指将传统的开发阶段进行研究、创新、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新的开发方法,可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全方面的规划、分析、设计、研究。在对任务分解过程中还可以将系统以优先结构的形式进行操作,并将已经开发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阶梯模型、螺旋模型、循环模型等形式展现出来。
在开发时还可以将这两者进行融合,并形成一个全新的生命周期方法和快速原型法,其中的生命周期方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操作方法,主要以瀑布模型的形式进行开发,将现有的结构进行创新、完善,并按照制定要求进行操作。而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的各个阶段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为严格的先后次序关系,因此,在一个阶段开发完成之后要通过制定的形式进行第二阶段的开发,求。另外,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阶段性、顺序性、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在操作时可以将其中的现有的结构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使计算机系统的相关数据观点可以被有效的正式下从,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并保证其质量与效率。虽然说这种方法在操作时可以有效的保证其质量,可以满足计算机系统用户的需求,但是这种方法长期的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指其中的通讯质量较低,只有通过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才能从解决这一问题;
快速原型法是通过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研究所得出的专业开发方法,这种方法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现代化技术快速发展。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基本模型和循环模型的形式进行操作,并形成一个全新的原型化模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模型在运行时可以通过反复的运行将原有的系统进行完善。在原型化模型建立过程中,可以使用大量的模拟仿真技术进行操作,因此,在开发方法模型又被称作为仿真模型。快速原型法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对一些商品的开发、研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可以有效的满足计算机信息系统用户的需求[2]。
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据一项业务系统,因此,在对其建立计算机模型时需要将其中的业务关系与模型系统之间的关系放映除了开,只有这样才能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特征、功能、数据、对象等方面因素展现出来。如果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时使用传统的结构方法进行操作,就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关系很难建立。而使用信息工程方法就可以将其中的数据关系站在计算机数据中的角度进行封装。面向对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发方法将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封装,并将其以一个整体的角度形式建立。
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主要由结构化方法、信息建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其中的结构化方法主要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可操作、严格、重复的原则,同时结构化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相关数据流的角度形式进行操作,并将现有的工作任务进行管理。结构法在使用过程中其思想原理极为简单,主要对一些计算机信息系统项目进行逐步求精、模块化设计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研发出来的程序模块具有较为完整的控制结构;
数据建模方法,主要将一些数据信息通过相关的数据组织进行存储、建立,并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形成一种全新的驱动方法,而数据模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驱动方法。驱动方法在操作时候,可以一些代表性的技术和工具进行操作,并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业务领域、信息模块等部分划分出来。通过数据模型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面向对象方法:该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前两种的操作方法相差甚远,面向对象法是一种过程中技术中的产物,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以一个包装的形式总结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数据信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面向对象方法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计算机系统相关用户制定一个对应的思维模型,并保证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科学性、合理性。如果在制定思维模型过程中,以计算机用户主观的形式进行操作,那么会直接将其中的客观世界感应出来,从而更好的让人们了解更多的计算机模型。
任何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模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与人类的思想观、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人类世界思维方式的了解来制定相关的模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3]。而面向对象方法的实质内容就是由简单的形式到复杂的形式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时可以更好的贴近人类的对世界的认知,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以面向对象方法进行转变。
2.3 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技术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任何一种计算机技术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相开发技术进行开发,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属于一种全新的开发技术。该技术在使用时具有分析、结构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等相关功能。同时,在对该技术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其中现有的生命周期系统开发方法与其他开发方法相结合,比如说常见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快速原型法进行操作,并将其进行创新、完善,形成一种全新的就技术。同时,这种技术在使用时还可以通过结构化方法、面向化方法进行操作。
2.4 系统开发环境
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系统开发环境主要通过对现有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研究形成应该全新的技术方法,并在计算机系信息系统中应用。而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信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得到生命周期方法将原有的计算机程序阶段进行操作、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开发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质量得到保障。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属于一种对应的工具范畴,其主要的使用目的就是以支持工具方法的形式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创新,此并从根本上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从而提高开发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实现自动化操作。
2.5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机构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的开发工作属于一种项目管理工作与技术运行工作。因此,在对其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信息以资源的形式进行整理、应用、控制。另外,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多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对计算机系统开发工作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并运用多种计算机方法进行操作。
总结:
本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体系结构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体系结构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使用典型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快速原型法、结构化方法等可以有效的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摘要:通过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不断的研究、创新,已经在其中研究出了很多的方法与技术,这些方法与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比如说一些常见的典型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快速原型法、结构化方法等。这些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都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主进行操作,在使用时也遵循着自身独有的原理,可以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操作,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功能,之间的出发点也有着很大的差距。现阶段,这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慎就会导致这些方法会以一个混乱的形式出现,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只有对这些方法进行不断的研究,再为其制定出对应的分类框架,才能将这些方法的自身功能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体系结构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元海.大型MIS系统开发实施方法及工程化管理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0.
[2]梁洪亮.支持多安全政策的安全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实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2.
计算机系统结构 篇8
关键词:工程结构 计算机 自动化设计 综合系统 SCADS
中图分类号:TP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26-01
当前CAD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网络支持的协同设计,异地的图形建立共享的技术是协同设计系统的切实需要。通过对当前协同系统协作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通过AutoCAD提供的数据库反映器以及Socket网络通信机制,通过Teamcenter的设计协作平添,实现了基于AutoCAD图形数据交换的协同工程结构设计的思想,并根据这样的思想开发出了支持网络的SCADS协同的设计系统。网络支持协同系统通过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实行并行工程的方式,使分散在不同群体的技术通过协作完成设计任务,有效提高了效率。
1 SCADS系统的整体结构
SCADS系统有4个组成部分,包括CAD系统、数据的处理、网络的处理以及辅助的处理模块。CAD系统模块同时又由数据库的监视、数据库的操作和编辑等操作模块构成。而网络处理模块则由数据发送以及数据接收两个模块造成。辅助模块则可细分为文字沟通模块。SCADS系统构成中,由于不同的设计者在AutoCAD的操作将遭到相应的监视,在对相应操作监视的同时还实现了相应的协同设计,由此保证了协同的设计效果。SCADS系统采用动态数据交换方式,同时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相应系统的协同设计。
2 SCADS系统设计的工作原理
AutoCAD实际上是一个较为开放的设计平台,提供了包括Au-toLisp,ObjectA RX,VisualLisp等相关的二次开发工具和体系,SCADA系统设计中的ObjectARX设计和开发工具的开发功能十分强大。SCADS系统是通过利用ObjectARX设计和开发工具中所具有的数据库反应器类对AutoCAD的内部数据库进行监视,并同时实现了数据库中自动响应的相关添加、修改和删除等。通过自动相应数据库的编辑完成后,再利用C++6.0的编程原理使本地获得的数据传送到异地,而后到异地的AutoCAD平台还原数据,并实现图形的恢复。
通过将相应的通讯和协作模块的结合,将原有的应用模块结合发展起来,从而构造出了SCADA系统的协作功能模式,同时也对单用户程序的各种应用实现了复用模式。为AutoCAD系统内核中增加通讯以及协作编程功能。实际上而言,协作编程以及通讯是建立在当前CAD数据库资源的深层次操作基础上,实际上也是通过通讯编程方式直接进入到AutoCAD系统原有图形数据库的内核上。从而使相应的系统具有协作性能,同时也保留了CAD系统中的图形编辑功能。
3 SCADS综合系统设计的实现
SCADS综合设计系统是以CAD监控模块实现数据的提取,SCADS系的主要程序中主要使用了ObjecARX中的数据库反应器以及编辑反应器。数据库反应器主要建立对AutoCAD数据库中的事件进行实时监控,而编辑反应器则对系统中相关操作进行监控,主要通过事件触发、传输以及接受三个阶段和过程实现。
3.1 触发
触发的过程首先是从数据库反应器对象捕捉到AutoCAD图形数据库的相关动作或一定的操作,通过系统的动作或操作触发反应事件。首先应获得新增加实体的结果缓冲区的链表,而后对结果缓冲区中的每一个节点实行编码操作,从而使之产生自定义的字符数的结构,事件的触发要经过添加数据库反应器、获得实体名以及实体句柄两个过程。当AutoCAD系统添加数据库反应器成功后再次对AutoCAD编辑时,数据库反应器将根据实体的信息自动提取出相关的句柄号、ID号以及所存储的数据库。
3.2 传输
SCADS系统在网络结构上采取的是改进后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这样的模式下,服务器并不存储所有数据,而只进行数据的实时转发和智能筛选,从而避免了传统的C/S模式下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而导致的服务器负担过重,而后导致联网的SCADS系统处于堵塞现象。通过将数据存储在客户机上,从而最大限度减小了信息数据读写过程中的延迟。
SCADS系统是利用visualC++6.0的Socket实现通讯协议的编程。数据的通讯过程中,无论客户机或是服务器,发送信息的一方是主动方,而接受信息数据的则是被动方。Visual C++6.0中的Socket类,是通过监听函数Listen(),服务器端建立监听Socket,也就是创建了监听的线程,对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进行监听。在监听Socket建立对应的函数,实现客户端连接请求接受的功能。服务器通过对每一个客户端建立与之对应的Socket,从而有效处理客户端的数据通讯的请求。服务器端为了接收用户端的数据,在客户端的Socket上建立一个消息的响应函数,实现数据的接收。
3.3 接收
接收信息这个过程是事件触发的逆过程,实际而言,信息的发送是信息的编码,而接收则是信息的解码。通过定义Chat UneAdd(),ChatLineEdit (),ChatLineDel()等相关的函数接受发送过来的信息和数据。
3.4 SCADS系统与AutoCAD的结合
将SCADS系统与AutoCAD结合,实现了两个系统功能的相互补充和完善,从而实现更为有效和强大的设计功能。在这里,AutoCAD平台可作为传统的CAD使用,在需要进行相关工程结构设计时,则可通过SCADS系统或者工具栏的按钮进入协同系统的设计界面进行协同设计,同时也可通过通讯模块进行文字信息的交流实现协同设计。
参考文献
[1] 杨帆.浅谈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J].科技广场,2009(3).
[2] 来晓俊.浅析电子设计自动化与工程实现[J].科技资讯,2010(20).
[3] 黄沛昱,刘乔寿.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0(43).
[4] 孙红兵,王珏.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及其在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1).
计算机系统结构 篇9
车身结构的碰撞性能对于汽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建立正面碰撞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法规分别进行了48.3km/h和56km/h的`车身正面碰撞,并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为汽车安全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 者:万长东 赵侠 WAN Chang-dong ZHAO Xia 作者单位:万长东,WAN Chang-dong(苏州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苏州,215104)
赵侠,ZHAO Xia(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抚顺,1130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篇10
计算结构构件或连接时,规定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
1 单面连接的单角钢:
1)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乘以系数 0.85;
2)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
等边角钢乘以系数 0.6+0.0015λ,但不大于1.0;
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乘以系数 0.5+0.0025λ,但不大于1.0;
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乘以系数 0.70;
λ为长细比,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杆,应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λ<20时,取λ=20;
2 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乘以系数 0.85;
3 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和铆钉连接乘以系数 0.90;
4 沉头和半沉头铆钉连接乘以系数 0.80,
【计算机系统结构】推荐阅读:
计算机系统结构11-08
计算机原理及系统结构复习题07-03
计算机应用于工程结构09-29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12-26
结构计算模型05-08
管道结构计算09-13
结构计算分析12-25
挂篮结构计算12-26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