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技术方案

2024-10-30

废弃物技术方案(通用9篇)

废弃物技术方案 篇1

亿泰环保砖厂废弃物处置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亿泰环保砖厂废弃物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和砖厂人员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废弃物,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设备废浆清理外运、固态废弃物清理外运、生产过程中形成不合格产品的清理外运、砖厂生产车间以外的环境卫生和砖厂卫生间的清理打扫。

2、废弃物分类

按照固体废物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分为:危险(有毒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按技术处置能力及其经济性,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废弃物。

2.1 危险(有毒有害)废弃物

危险(有毒有害)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或者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辩识的具有一定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化学反应性,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弃物。如废化学试剂、废药品、废旧电池、废电脑零件、含铅废物、石棉废物、废有机溶剂、废电镀溶液,电镀槽淤渣、表面处理酸碱渣、废油品(含油抹布、手套)、办公耗材(硒鼓、扭扣电池、墨盒、灯管、涂改液等)等,此类废弃物需要有相应资格和专业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消纳和处理。

2.2 一般废弃物

一般废弃物:是指在施工、办公过程、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态的、半固态(泥状)及不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生活、办公及施工垃圾。

2.3 可回收废弃物

可回收废弃物:指可回收利用的纸张、外包装、建筑边角材料等;

2.4 不可回收废弃物

不可回收废弃物:指无直接用途的可以永久丢弃的(需要处置)的废弃物;

3、废弃物的处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应进行有效的管理,按照“分类回收,集中存放,统一处置”的原则进行。

3.1 清理、堆放和外运

(1)清理:生产设备的废浆清理频率无特殊情况为每月一清,特殊情况下无条件执行砖厂管理人员下达的清理指令;生产垃圾和卫生间清理为每日一清。

(2)堆放:收集的固体废弃物应存放至项目部指定的存放区域/地点,生活垃圾由个人收集并存放至指定的区域/地点,不得随意乱丢乱扔或任意倾倒垃圾和随便存放垃圾。(3)外运:收集到指定区域的废弃物原则上是每一季度一外运,特殊情况听从砖厂管理人员指令执行。

3.2 运输

(1)按照耒阳市市容环卫局公布的装运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及运输车辆名单,选择其中的运输单位和车辆装运建筑垃圾。(2)对进入本工地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应审核其是否持有环卫部门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3)检查运输车辆是否符合本市对装运建筑垃圾车辆的车型规定和密闭要求。

(4)保证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做到车容车貌良好,驾驶人员自觉做好车辆保养工作,做到车辆不超载;装运渣土后及时对车辆进行冲洗,保证车容不整洁、车厢不密闭不出工地。

3.3 处置

(1)配置专人负责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作,针对不同类别的固体废弃物实施不同的处置方式。(2)可重复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由项目部及时安排利用。只要不影响产品质量,施工人员应尽量节约使用,回收利用。

(3)可再生类固体废弃物应由项目部安排转卖至有经营资质的废旧物品回收单位。(4)不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应由垃圾处理人员定期委托具有垃圾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应签订合同,保留相应的证明文件(合同、协议、发票、资质、营业执照等)。

(5)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应由垃圾处理人员分类打包装袋,委托政府指定的专业处置点进行处理。应签订合同,保留相应的证明文件(合同、协议、发票、资质、营业执照等)。(6)当本公司利用建设单位的原有的生活垃圾的处理渠道处置生活垃圾时,应具备建设单位和本公司的文件记录证明生活垃圾的处置合规性。

3.4 清理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1)清理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的成年男性。

(2)清理过程中着装必须符合《电力安全规定》。(3)清理前必须确定所需清理生产设备停电,必须先填写停电联系单,得到停电联系单回复后确认该设备已停电才能进行清理。(4)清理完需要得到砖厂管理人员的验收合格后确认。监督检查和跟踪

(1)每周应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作的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2)项目部对工地的安全、文明和环境工作巡查和定期检查时,都应将废弃物的处置工作作为检查的内容,认真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检查记录中。发现问题应开具整改单,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

废弃物技术方案 篇2

该项目的特点是原材料比较复杂,除海泥中含有大量的杂质需要预处理外,固体废弃物的种类也比较多,业主要求除消耗废铜渣外还要消耗其他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本项目的另一个难点是燃料种类至少3种,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替代燃料干的污泥、废弃的活性炭、废溶剂、废油泥等燃料,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天然气。

由于采用了一些废弃物作为燃料,给烟气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需要综合考虑烟气中的成分进行除尘、脱硫和除臭,以达到新加坡对烟气的排放标准。

下面就该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做一简要介绍。

1 主要原材料

生产陶粒的原材料主要有海泥、铜渣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

海泥:经过疏通河道挖掘出来的海泥,其含水率约在30%左右,年处理量约45 000 t。海泥中含有贝壳、木片、塑料、石头或金属等杂物,这些杂物的重量、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且夹在海泥中。

废铜渣:废铜渣也是生产陶粒的主要原料之一,它是黑色固体,颗粒小于2 mm,含水量2%~3%,有机物成分1%~2%,密度1.8 g/cm3~2.1 g/cm3.

2 主要燃料

天然气:压力2 MPa~3 MPa,热值12 600 kcal/m3;

干污泥:热值2 500 kcal/m3~3 000 kcal/m3,含水率10%;

废活性炭:热值2 000 kcal/kg~3 000 kcal/kg,含水率20%~30%;

废溶剂:比重0.6 g/cm3~1.7 g/cm3,粘度0.35 cp to400 cp;

热值1500 kcal/kg~12 000 kcal/kg。

废油泥:主要来自油轮的清洗过程中,热值4 000kcal/kg~8 000 kcal/kg,比重1.5 g/cm3,含砂量50%,含水量10%~30%。

该项目的原料和燃料比较复杂,对原料而言,一是海泥中的杂质较多,且种类复杂,对剔除的工艺要求较高;对燃料而言,业主提供了5种燃料,其中主要燃料为天然气。其他为替代燃料,按照业主的要求,将尽可能多的采用废弃燃料作为替代燃料。因此,工艺研究与设计的重点是原料的制备、成球造粒和替代燃料的优选、燃烧器的设计与选用,由于采用废弃的替代燃料,所以烟气的净化处理也是本项目的关键点之一。

3 工艺方案介绍

根据原料和燃料的特点,整个生产线设计成以下三部分:(1)海泥等固体废弃物处理;(2)原料计量掺配、制备和造粒;(3)陶粒烧成、冷却、分级包装,包括替代燃料的预处理工艺。

3.1 海泥等固体废弃物预处理

新挖的海泥通过船舶运至码头,由汽车运至海泥堆放场进行自然脱水,堆放场可以堆存10 000 t左右的海泥。水分脱至25%左右后的海泥,经装载机、汽车运至生产线海泥预处理工段的储料棚进行堆储,然后由装载机送入预处理生产线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水分。

海泥的预处理首先经箱式给料机给料,通过金属探测仪(德国进口)探测金属杂物、由人工拣出金属、木块、塑料和大块石头后,海泥进入除石机进行除去小的没有拣干净的杂物。除干净杂物的海泥经胶带输送机、可逆胶带布料机均匀的储存在海泥库中,以备下一工段配料。

废铜渣由工厂运来后,直接储存在铜渣等原料库中。

其他固体废弃物运来后,采取与海泥预处理同样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后,存放在废料库中。

3.2 原料计量掺配、制备

预处理后的不同原料经装载机运送到配料生产线进行全自动配料(根据事先确定的配合比),配料装置采用箱式给料机和皮带电子秤(5套)。计量配好的混合料,经过混练、碾压、破碎处理,使颗粒细度小于1 mm以下,达到陶粒制粒成球的要求。然后经过可逆胶带输送机输送至陈化储存库进行储存陈化72 h,然后进入造粒工段。

3.3 造粒

陈化好的混合料经多斗挖掘机、胶带输送机运至造粒工段进行造粒,造粒采用对辊造粒机(由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设计制造)造粒,并通过滚圆筛进行滚圆。然后通过皮带机提升至回转窑的窑尾送入窑中进行干燥预热、烧成。

3.4 回转窑与燃烧器

3.4.1 回转窑

烧成工艺采用2条年产10万m3的双筒回转窑。回转窑分干燥预热段和烧成段,干燥预热段的温度约为200℃~800℃,烧成段的最高温度根据陶粒原料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1 150℃~1 300℃,陶粒出窑的温度约为1 000℃。

回转窑在烧成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冷却机的余热,使二次风温度提高到250℃左右,降低燃料消耗。回转窑尾端的烟气温度约为200℃~250℃,经过冷烟室降尘、冷却,送入除尘脱流系统净化达标后,通过烟囱高空排放。

回转窑设置慢速传动装置,一旦遇到停电等意外情况,可以启动150 kW的柴油发电机,带动回转窑慢速旋转,保证窑的安全。回转窑的内衬采用耐火砖砌筑,干燥预热段采用粘土质耐火砖,厚度为150 mm,烧成段采用高铝砖砌筑,厚度为200 mm。高铝砖的氧化铝含量为≥48%。

为了充分干燥和利用热能,在干燥预热段设置换热装置,换热装置采用耐热钢制成。

3.4.2 燃烧器与燃料

根据业主提供的燃料情况,经过研究,本生产线主要采用天然气、干污泥和废活性炭、废溶剂的气—固—液三种燃料。干污泥和活性炭经过烘干粉磨后储存在固体燃料粉仓中,然后通过喂料机送入燃烧器,废溶剂经过净化、去除水分后,通过管道泵接入燃烧器中使用。

燃烧器采用进口的三通道燃烧器,可以同时利用气—固—液燃料进行焙烧。燃烧器的设计流量为:天然气为0%~100%,固体燃料0%~50%,液体燃料为0%~50%。燃烧器系统示意图见图1。

图1燃烧器系统示意图

4 冷却工艺

焙烧好的陶粒通过单筒冷却机进行冷却,使陶粒的温度由1 000℃左右冷却至150℃~200℃。单筒冷却机拟采用!2.2 m×25 m两条。冷却过程中的余热一部分作回转窑的二次风使用,约占回转窑总需要风量的60%,另外一部分将通过引风机用于提高一次风的温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热能,提高热效率。

5 成品处理

冷却机出来的陶粒经过中空卸料器,存放在陶粒堆场,这一装置可以充分提高陶粒堆场储存能力并防止扬尘。

堆场的陶粒将按照市场要求,进行筛分分级后,自动输送至不同的筒仓中,自动装车出厂。

6 环保措施

当用天然气作燃料时,焙烧陶粒过程中,污染物主要有粉尘和烟气。粉尘来自粘土原料处理过程中。可采用除尘装置使之处理工段的粉尘含量符合新加坡的标准。烟气主要是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和陶粒坯料在行走过程中磨损或爆裂的细粉,将通过烟室沉降和除尘脱硫设备进行处理,达到环保要求。

当用固体废碳作为替代燃料时也会产生粉尘,用干污泥作为替换燃料主要产生粉尘和臭气,用废溶剂作为替换燃料可能产生对人体的有害气体。

因此,将采取以下烟气净化措施,达到新加坡环境标准的要求。烟气处理示意图见图2。

a.从回转窑中出来的烟气首先经过冷烟室降尘、降温,使烟气中的粉尘和烟气温度大大降低;

b.降尘降温的烟气再经过引风机送入袋式脉式收尘器进行收尘;

c.袋式收尘后的烟气通过除臭、脱硫后经过40m的烟囱排放高空。

针对本项目原料和燃料较复杂的特点,项目组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工艺施工图,并与业主方面进行了细致的交流和图纸交底,本项目计划2008年10月动工兴建。

废弃物技术方案 篇3

一、决策的层次结构

(一)影响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决策的因素

影响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决策的因素可分为两类:准则和治理方法。

固体废弃物治理准则是确定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的依据,也是开发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时必须遵循的一般性原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具体要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无害化,循环型社会系统建设要求资源化和减量化,资源节约与保护及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节约土地、节约资金以及资源化和减量化,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居民满意,由此可见,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主要准则有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节约土地、节约资金和居民满意6项。

治理方法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处理方法及维持治理意义上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和程序。因此,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包括两类,一类是软方法,主要指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治理除包含垃圾处理外,还包括垃圾管理及政府与社会互动等层面对垃圾处理的作用,软方法虽然不能引起量变,但对后续回收、热转换、生物转换和填埋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应列入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之一;另一类是硬方法,目前可以商业化应用的硬方法有固体废弃物分流分类、物质回收利用、热转换、生物转换和填埋处置。传统上,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指热转换、生物转换和填埋处置三类,不包括分流分类与物质回收利用,前者在以消纳垃圾为首要目的时代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后者因物质回收利用权属经贸部门而未被垃圾处理管理部门纳入垃圾处理范畴。由此可见,目前应综合评估的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有经济手段、科技手段、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垃圾分流分类、物质回收利用、热转换、生物转换、填埋处置八种。

(二)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决策的层次结构模型

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的决策至少涉及上述十四个因素,决策的关键是通过找出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形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过程层次化,从而将决策问题归结为求解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权重的数学问题。

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的决策可归结为一个三层结构的层次结构模型,最高层是目标层,目标就是选择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中间层是准则层,由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节约土地、节约资金和居民满意六个准则组成,最低层是治理方法层,包括经济手段、科技手段、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简称“生产者负责”)、分流分类、物质回收利用、热转换、生物装换和填埋处置八种方法。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决策就是先分析各种治理方法相对于每个准则的重要性,再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各个准则的重要性,最后找到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治理方案一般应是同时选用多种治理方法的综合治理方案,但也可能是只由一种优先选用的治理方法组成的简单方案。

二、因素的权重分析

由上文所述可知,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的决策是一个多准则下多方法按优先程度排序的多层次结构分析问题,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按照思维、心理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和数量化,成功地将定性与定量决策结合起来,具有简单、灵活、适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经济管理、能源系统分析和绩效评价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

(一)因素重要性的标度方法

为构造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首先要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标度。引入1至9标度法:与因素i比较,若因素j同等重要,则用1标度;若稍重要,则用3标度;若明显重要,则用5标度;若极其重要,则用7标度;若强烈重要,则用9标度;2、4、6、8表示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二)治理方法相对于每个准则的权重

表1给出了八种治理方法相对于每个准则的重要性的标度。其中,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对其他6种方法都将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且具有同等重要性,而且,其对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作用大于其他六种治理方法的任何一种,这两种治理方法对每个准则的标度都取为9。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减量化和资源化都极其重要,因垃圾产量与排放量减少,故其对节约土地与节约资金也极其重要,此外,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责任主体主要是产品生产者(包括制造、运输、销售、进口者),居民对其也非常满意,但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执行分散且跨部门,监督较难,不利于提高无害化水平。鉴此,相对于无害化准则,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只标度为5,对其他五个准则都标度为7。

分流分类对资源化和节约资金极其重要,标度为7;对节约土地也比较重要,标度为5,但对减量化没多大作用,标度为1(基准值)。这里的减量化系指严格意义上的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量,分流分类、回收利用、热转换、生物转换及填埋都起不到减量化效果,故这些治理方法对减量化的标度都为1。

物质回收利用是居民极其满意的治理方法,对居民满意准则的标度为7,但不利于无害化控制,对无害化的标度为1。

热转换是无害化和节约土地的好方法,对这两准则的标度为7,但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较高,极不受居民欢迎,对节约资金与居民满意的标度都为1。

生物转换是无害化和居民满意的好方法,对无害化和居民满意的标度为7,但占地较大,对节约土地的标度为1。

卫生填埋是一种无害化方法,对无害化标度为7,但占地较大,对节约土地的标度为1。

通过代数运算后,得到8种治理方法对6个准则的特征向量构成的权重矩阵W(3):

0.218 0.237 0.314 0.217 0.226 0.218

0.218 0.237 0.314 0.217 0.226 0.218

0.091 0.140 0.209 0.143 0.141 0.130

W(3)= 0.063 0.140 0.033 0.098 0.141 0.091

0.020 0.074 0.033 0.098 0.107 0.130

0.130 0.074 0.033 0.143 0.022 0.020

0.130 0.074 0.033 0.021 0.068 0.130

0.130 0.074 0.033 0.063 0.068 0.063

(三)各准则的权重

因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判断准则的重要性排序会有所不同。居民环境意识强的地区会强调居民满意度,土地紧缺地区要优先考虑节约土地,资源贫乏地区优先考虑减量化和资源化,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则会优先考虑节约资金。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判断准则重要性的标度。表2给出了几种判断准则重要性的标度情形及特征向量。

三、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

通过计算W(3)W(2),即可得到不同情形下各种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的排序。表3给出了表2列举情形下各种方法的排序和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给出了不同情形下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方案,二是给出了不同情形下应该优先选择的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从表中可以看出:

1.无论哪种情形下,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3种软方法都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减量化强烈重要条件下(情形6),优势更明显,这是因为软方法对任何准则都极其重要。

2.无论哪种情形下,热转换、生物转换和填埋这3种传统意义上的垃圾处理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只有在情形4即土地极度紧张条件下,热转换才稍具优势。这是因为这3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在多准则下其总体表现持平。

3.分流分类和物质回收利用相较于热转换、生物转换或填埋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做好分流分类和物质回收利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热转换、生物转换或填埋的优势。

4.从技术角度看,分流分类优先于物质回收利用;但情形2、3说明,当居民满意最具强烈重要性时,物质回收利用应优先于分流分类,这是因为相较于分流分类,居民更乐意接受物质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可见,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决策可以层次化,因而可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从而得出适合本地情形的固体废弃物治理的综合方案,找出治理方法的优先程度。软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应大力运用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动用行政手段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热转换、生物转换和填埋可多法并举,并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选择问题。但填埋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应具备一定的填埋库容;对于广州这样的居民满意具有强烈重要性的城市,除大力运用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和行政手段外,应优先推进物质回收利用,同时推进垃圾分流分类,适当加大热转换比重,以适应土地日益紧张的要求。

(责任编辑:赵静)

简讯

北京市探索建立地下管线运行综合协调管理体系

本刊讯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实施“三个北京”战略、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时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管线是北京市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地下管线的综合协调有效管理地位日益凸显。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日前召开专家座谈会,尝试探索地下管线综合协调管理体系的构建。

废弃物技术方案 篇4

医疗废弃物监督管理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监督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切实维护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所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日常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健全防控机制,推动行业自律,有效预防、控制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医疗废弃物处置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水平和放射诊疗工作依法执业监督管理水平,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和放射源的处置行为,健全医疗废弃物和放射源长效机制,有效预防、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三、监督检查对象

1、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辖区内各级各类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四、监督检查内容

1、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管理组织的建立情况。

2、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处置等方面规章制度的建立、落实情况。

3、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流程情况。

4、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暂存情况。

5、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情况。

6、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相关记录。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卫生监督所医疗废弃物、放射源监督管理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 长:王明祥

副组长:赵高奎

成 员:张庆军、郭宪、胡竹荫、张焕艳、刘金会、徐思儒、谢海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医疗卫生监督科,赵高奎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医疗废弃物专项行动日常工作、资料及信息上报。

(二)强化日常监管

城区每年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不少于2次,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农村以镇乡为单位,督导覆盖率100%。

(三)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日常监管,及时开展医疗废弃物专项检查。

(四)认真受理和依法查处医疗废弃物投诉举报案件

受理和依法查处医疗废弃物投诉举报案件,做到件件有登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五)督促辖区内一级综合私营医院、妇幼保健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乡)卫生院建立健全医疗废弃物管理组织机构。

(六)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废弃物管理、处置制度,并严格执行。

(七)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认真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八)督促城区内一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独立或联合在城外选址建立医疗废弃物临时焚烧炉(场)。

(九)督促镇(乡)一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选址建立医疗废弃物临时焚烧炉。

(十)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规范、完善相关记录。

(十一)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六、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20-22日)。结合我所实际,制定了具体工作安排,全面完成医疗废弃物监督管理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并于5月23日前将疗废弃物监督管理、放射源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报区卫食药监局办公室。

(二)督查和整治阶段(5月23日至11月14日)。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组织开展专项工作和严厉查处违法行为,迎接区环保局、督办督查局的检查。

废弃物技术方案 篇5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的通知 2016-09-19 10:53 来源农业部网站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十八届五中全会、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都作出了明确部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并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审定,现印发给你们。

农业废弃物量大、面广,用则利,弃则害。请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纳入到本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制定配套政策,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并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请各地方每年12月底前向主管部门报送试点工作总结。

农业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环境保护部 科学技术部

2016年8月11日

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据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生猪病死淘汰量约6000万头,集中的专业无害化处理比例不高;每年产生秸秆近9亿吨,未利用的约2亿吨;每年使用农膜200多万吨,当季回收率不足2/3。这些未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业废弃物量大面广、乱堆乱放、随意焚烧,给城乡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是贯彻中央有关“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环节,也是应对经济新常态、促投资稳增长的积极举措。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有关决策部署,围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聚焦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五类废弃物,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方式,注重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力争到2020年,试点县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0%左右,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有效回收利用。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辐射引领各地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具体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整县统筹。以县为基本单元,统筹规划县域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相关资金县级整合和投融资创新,科学确定综合利用技术路径,探索整县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二是技术集成。针对不同农业废弃物特点,集成现有零散的利用技术,制定不同类别、不同区域的技术解决方案,探索多元化、立体式、组合型资源化利用方式,提高综合利用效益。

三是企业运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建立废弃物标准化分类收集、规范化转运、专业化处理、商品化应用的运营机制,在农业废弃物转化增值中延伸产业链。

四是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农业废弃物种类分布、利用基础,相应采取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适应不同区域特色的利用模式,优化和选配建设重点,避免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二、试点任务

(一)探索有效技术路径

针对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不同废弃物特点,优化集成技术方案,探索有效利用路径。

——畜禽粪污。围绕收集、处理、终端产品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资源化利用。一是对不能自行处理废弃物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及散养户,实行干湿分离,干粪生产有机肥,尿液污水进行发酵处理,完善畜禽粪污收集、堆沤积肥、有机肥加工等设施设备;二是由专业化公司、农民合作社或养殖场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农村沼气工程专业化建设、管理、运营,建设原料收集存储和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沼肥利用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实现沼气高值高效利用,沼渣沼液充分还田或生产商品化有机肥。

——病死畜禽。围绕收集、暂存、处理等关键环节,促进无害化处理。健全完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体系,建设专业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备相应收集、运输、暂存和冷藏设施,以及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副产品深加工,生产工业油脂、有机肥、无机炭等产品。

——农作物秸秆。围绕收集、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多元化综合利用。采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途径,着力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一是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机等设备,促进秸秆就地还田;二是加强专业化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生产优质粗饲料产品,建设青(黄)贮窖,购置秸秆收割、收集和处理设备、蒸汽膨化设施设备等;三是专业化企业生产固化成型燃料沼气或生物天然气,建设秸秆收集、固体成型或厌氧发酵和提纯设施设备;四是专业化企业生产食用菌基料和育秧、育苗基料,建设堆肥车间,购置秸秆收集、破碎和堆肥等设施设备;五是专业化企业生产秸秆板材和墙体材料,购置秸秆收集、打包和板材生产等设施设备。

——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围绕回收、处理、奖补政策制定等关键环节,提升再利用水平。研究制定《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农业地膜产品标准,提高标准准入,鼓励回收地膜。按照“谁购买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谁生产谁处理”的原则,实施废弃农药包装物押金制度,探索基于市场机制的回收处理机制,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探索综合利用模式

综合考虑区域地型地貌、气候特点、产业现状、生产生活方式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按照环境问题相近、强化源头治理的原则,聚焦种养密集区,将试点重点布局在南方丘陵多雨区、南方平原水网区、北方平原区三个类型区。每个区域以种养大县为基点,自主选配、科学组合相应的综合利用模式。

一是南方丘陵多雨地区“1+N”组合。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垂直分异明显,气温较高、雨量丰沛,全年日照1600—2500小时,人多地少,水热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适宜种植,散养与规模养殖并存。本地区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是畜禽粪污随意排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足,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二是南方平原水网地区“1+N+N”组合。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湖泊众多、水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1600—2500小时,一年四季适宜种植,畜禽养殖方式以规模化为主。本地区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是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若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点”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三是北方平原地区“1+N+N+1”组合。集中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及西北部分地区,地面辽阔平坦、土壤肥沃,区域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以一年一熟、一年二熟为主,水热资源不均,畜禽养殖方式以规模化为主。本地区农村除畜禽粪污、病死畜禽、秸秆利用不高外,地膜残留问题突出,根据实际需求,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若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点+废旧农膜(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与处理中心”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三、试点选择

优先选择工作有基础、种养殖规模较大、地方有积极性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所在县市开展试点。2016年,结合现有投资渠道在30个左右的县(市)开展试点。

根据试点进展和财政支持情况,后续逐步推进,并适时编制全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划,系统梳理各类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与机制,明确建设标准、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总体布局。

四、组织管理

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试点申报、实施与管理工作。

(一)试点申报

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沟通,确定试点标准、内容及目标,明确各省试点指标,统筹开展试点工作。省级农业发改、财政、环保、住房城乡建设、科技等部门加强协作,按照要求组织试点申报、审核等工作,并按分配的指标确定本省试点县(市)。县(市)根据自身实际和相关要求,自愿申报。

(二)组织实施

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性,由试点县(市)农业等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有关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资金整合和投融资创新,合力推进试点进程,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机制,保障工程设施持续运行和长久发挥作用。

(三)管理考核

试点县(市)加强工作自查,主动公开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省级农业等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定期调度、考核评估和技术服务,研究解决试点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农业部等部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适时向全国推广。

五、保障措施

(一)实行分类支持。针对不同建设内容,分别采取相应投资方式予以支持。对于开展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试点,充分利用沼气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等现有投资渠道予以支持。对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试点,各地采取多种方式,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运行机制。对于有机肥加工厂、沼气纯化等利用内容,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

(二)积极完善配套政策。各地要优先落实项目建设有关土地、水电等条件,将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储存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鼓励各地探索对沼气、秸秆发电企业的上网价格及有机肥生产企业的支持政策,实现与市场上其它相互替代产品的平等竞争。

(三)强化技术创新转化。围绕产品开发,分类开展科技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生物燃料科技研发力度,探索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商业化的有效途径。实施生物基材料集群式科技示范工程,提升生物基材料产品在高分子材料市场中的替代率。突破新型饲料、生物肥料和生物基料转化核心技术,探索多种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和商业化有效途径。

废弃物技术方案 篇6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快建立我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保障食品、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负责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财政补助与保险联动相结合、集中处理与自行处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相关补助政策,到2020年4月底,全县建成以生猪、奶牛、肉牛、家禽为重点,兼顾其它畜禽,涵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达到行政区域全覆盖、收集体系全覆盖和大型规模养殖场全覆盖,实现病死畜禽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的目标。同时将我县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产生的养殖废弃物,集中全量收集,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病死畜禽和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体系。

1.加强病死畜禽和废弃物专业无害化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县农业农村局和畜牧渔业服务中心要对病死畜禽和废弃物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在消毒通道、产品密闭存储、生产区和生活区划分以及日常防疫等方面加强监管,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企业生产高效安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

2.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收集体系。建设以镇办暂存,县级集中收集处理的收集体系。县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根据县内养殖分布情况建立相配套的统一标识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点,每镇办原则上至少建设一处,辖区面积和养殖量较大的镇办应根据需要增加收集点数量,收集暂存点选址由镇办负责。对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在查处、审理相关案件时查扣的病害畜禽及其制品,在固定证据后,需要依法销毁的,由县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负责受理并做无害化处理。各暂存点和县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应建立病死畜禽收集、登记、处理和产品去向等台账。县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应定期向县政府报告病死畜禽的收集处理情况。(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各镇办)

3.强化配置无害化处理设施。动物隔离场、畜禽定点屠宰场、专业化活畜禽交易市场和存栏生猪200头以上、牛50头以上、羊200只以上、家禽3000只以上、兔3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应依法建设配套无害化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要符合鲁政办〔2015〕41号附件6标准。未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或设施不符合要求的,必须与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签订处理协议。新建相关企业必须同步规划和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各镇办)

4.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可与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企业签订委托处理协议,由委托企业收集并做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各镇办)

(二)健全病死畜禽及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

1.落实监管责任。各镇办对辖区内病死畜禽及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工作承担属地管理责任,县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考核指标,并列入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化管理大提升专项行动通报事项。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养殖废弃物排放等各环节的监管。(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办)

2.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制定病死畜禽申报送交、核实登记、定点收集、集中处理、无害化处理补助及保险理赔等相关工作制度,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各镇办要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的宣传引导,提高养殖场户的政策知晓率。(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各镇办)

3.构建信息监控平台。建立无害化处理监督与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县、镇、村三级监控,实现从暂存、收集、运输、处理和产品流向全程可控、可追溯。(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大数据局、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

4.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畅通监督举报渠道,鼓励、保护群众和媒体对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对威胁、报复举报人、控告人的依法严厉惩处。(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办)

(三)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1.建立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机制。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统筹考虑畜禽养殖者、收集者、无害化处理者等各方利益,建立科学合理的无害化处理补助机制。在养殖环节,补助标准为每处理1头病死猪给予70元补助,其它畜禽品种,每处理30只蛋鸡(鸭或鹅)、60只肉鸡(鸭)、3只羊、10只狐狸、30只水貂分别折算成1头猪进行补助。每处理1头奶牛、1头肉牛分别折算成10头猪、5头猪进行补助。在屠宰环节,补助标准由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和屠宰企业协议折算成生猪重量计算。(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办)

2.推进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联动政策。保险机构与无害化处理单位合作,将保险勘察与病死畜禽定点收集、转运同步开展,简化理赔流程,加快形成畜禽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保险公司负责病死畜禽的勘验、保险理赔工作。在接到养殖业主报告后,及时通知无害化处理厂收集病死畜禽,并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通报勘验、理赔情况。要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不能确认无害化处理的,保险机构不予赔偿。(责任单位:各保险机构、无害化处理企业)

3.实行检疫许可和市场准入倒逼机制。根据《动物防疫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规范》规定,养殖场户必须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由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机构出具无害化处理凭证。动物卫生检疫部门检疫时,要查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数量和出栏数量的总数与初养数量是否一致,查验一致的,才能出具检疫证明。(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4.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大型规模养殖场必须自行建设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并按国家标准实现养殖废弃物100%综合利用。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由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企业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县财政每年根据废弃物集中处理完成情况给予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企业适当补贴。各镇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规模以下散养户的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要按照“科学分类、一场一策”的原则加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技术指导。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对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

各镇办对辖区内病死畜禽和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工作负总责,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充分发挥骨干防检员和环保网格员的作用,实行网格化管理,进一步落实落细责任。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病死畜禽和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要依法严厉打击抛弃、销售、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以及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等行为。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畜禽养殖和屠宰环节的监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食用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的监管。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负责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生态环保监管工作。强化沟通协调,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建立各执法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依法立案侦查。(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各镇办)

废弃物技术方案 篇7

在为期3天的主题讨论中, 各位专家围绕国内外法律法规与发展趋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技术及体系、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及其产品、逆向物流、生命周期评价及产品生态设计等主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并参观了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建设的废旧冰箱回收处理功能示范线实验室及其支持建设的联盟废旧电器电子回收企业, 中美双方代表对联盟在废旧电器电子回收处理方面的工作积累和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中美双方与会代表就中美两国在废旧电器电子回收处理方面共同关心的问题和面临的难题交换了彼此的意见, 并最终在定期学术交流、交换访问学者、联合申请基金、共同推进两国各个层面对废旧电器电子回收处理的意识和技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各位专家表示将构建一个交流平台, 使中美两国该领域的专家保持长期和深层次的交流。

中美两国分别是世界最大的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两国同样面临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导致的环境问题。“全球和区域电器电子废弃物可持续解决方案”中美论坛将促成中美两国整合优势资源, 强强联合共同推进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化进程, 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电器电子产品可持续发展。本次会议也为进一步深化联盟平台的电器电子绿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研究成果拓展了新的空间。

废弃物技术方案 篇8

1.菌种生产技术。采用食用菌菌种常规生产技术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

2.培养料选用。选用没有淋雨和霉变的玉米秸、玉米芯、棉籽壳、麦秸,选用干燥的牛粪、马粪、鸡粪,使用前进行堆积发酵。杏鲍菇栽培配方:玉米芯40~60份、棉籽壳40~60份、麸皮15份,饼肥7份,糖1份、磷肥1份、尿素0.3份、石膏1份、水150份,pH值7;玉米秸40~60份、棉籽壳40~60份、麸皮15份、饼肥7份、糖1份、磷肥1份、尿素0.3份、石膏1份、水160份,pH值7。双孢菇栽培配方:牛粪55份、麦秸40份、菜籽饼3份、石膏1份、磷肥1份、水160份。

3.培养料处理、播种。杏鲍菇采用袋装熟料栽培,选用规格为16厘米×28厘米或17厘米×60厘米的聚丙烯折角袋,装料后在1.5兆帕压力下保持2.5~3小时,或在100℃下保持12小时,一头接种或打穴接种,接种后的接种袋放置在洁净的培养室,于23~25℃下避光发菌。双孢菇采用二次发酵料栽培,具体方法为一次发酵15天左右,培养料进入菇房后再进行发酵7~10天,接种采用混播或穴播方法。

废弃物技术方案 篇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规定,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1号)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1工作目的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是按照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整治规划的专项规划。通过规划的编制及复垦项目的实施,能够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积极推动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2工作目标及任务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从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出发,以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分析工矿废弃地现状,评价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和潜力,确定工矿废弃地复垦的目标和任务,统筹安排工矿废弃地复垦计划,进行复垦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具体任务如下:

1、收集省厅备案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二调数据;

0

2、收集项目拟复垦地块的土地使用证或有效证明文件;

3、采集复垦地块现状照片;

4、依据收集资料初步确定地块。遥感监测图斑核实调查上图;

5、按照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对工矿废弃地复垦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形成台账。查明工矿废弃地的类型、分布、数量、权属以及用地合法性、复垦义务人等基础情况;

6、确定复垦的目标任务、拟定复垦计划安排,制定建新用地计划安排,做好效益评价,制定保障措施项目布局和时序安排;

7、编制工矿废弃地现状分布图;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布图;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规划图等上报评审所需的各种图件资料;

8、各种报件权属资料的整理、编制,影像资料整理;

9、协助国土资源局上报规划,组织专家评审、修改、验收;

10、复垦地块等基础信息按要求在线备案。

1.3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技术路线

以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分析纳入本专项规划的工矿废弃地现状,评价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和潜力,确定工矿废弃地复垦的目标和任务,统筹安排工矿废弃地复垦计划,进行复垦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3.2技术方法

1、定性分析法

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需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要求等,确定经 济社会发展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要求与目标。

2、定量分析法

采用抽样调查法、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派生特尔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工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及潜力分析。

3、公众参与

利用媒体和网站等宣传媒介,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进展、目标和主要内容进行宣传,为确保编制工作顺利进行,成果符合公众发展需求,广泛征询社会公众意见。

4、GIS分析法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数据库,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分析。

1.4工作步骤与方法

1.4.1组织准备

为编制本规划,市国土资源局应成立专项规划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工作,注重发挥土地整理机构作用,加强规划编制人员培训,负责技术方案制定、调查分析、基础研究、成果编制等工作。

1.4.2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按照工作要求,规划编制作业单位应对参与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外业调查及内业制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市级规划的要求,作业单位应全面收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的资料。资料主要包括工矿废弃地现状、行政区划、地质地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1.4.3前期调查

以乡镇为单元,收集有关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废弃地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基础资料,开展实地调查。调查时充分利用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调查采矿废弃地、工业废弃地、交通水利设施废弃地、其他废弃地等。调查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废弃地的面积、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水源保证情况、有无限制因素、是否适宜复垦、可复垦为耕地的面积,以及可复垦为其他用地的面积。

1.4.3.1调查目的和意义

工矿废弃地现状调查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对与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相关的工矿废弃地与建新区基本状况进行摸底和统计,采集工矿废弃地类型、面积、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以及合法性、历史遗留性、复垦义务人归属、权属状况等重点内容,以及建新区所在位置、权属、占用地类面积等基础信息,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建立土地复垦基础信息采集和备案制度、构建土地复垦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合理地组织损毁土地复垦、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1.4.3.2调查原则

1、独立性原则

依据规划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可靠的数据来源,对工矿废弃地进行调查。坚持独立的第三者立场,不受主管部门或当事人的利益左右。

2、科学性和针对性原则

根据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的目的,选择适用的标准和方法,制定科学的调查工作方案,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开展工矿废弃地调查时,要秉着 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界定工矿废弃地范畴。对于不满足试点条件和要求的工矿废弃地,不纳入试点范围。

3、统一性和地区性原则

对不同规划区工矿废弃地进行调查时,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和工矿废弃地类型分类标准,使不同区域的规划便于衔接,有利于实现统一管理。在保持大的分类不变的基础上,可在兼容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和操作方法。

建新区重点调查建新占用地类,尤其是耕地基本情况,明确占用的具体面积及耕地质量等级,为保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使用统一的耕地质量等别。

1.4.3.3调查程序

1、准备工作(1)组织准备

为顺利完成工矿废弃地调查工作,应国土资源局成立调查领导小组,组织一支技术力量雄厚、敬业精神强的精干队伍来实施该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指导组,负责规划区工矿废弃地调查工作的协调和业务技术的检查指导。

(2)已有基础资料的收集

前期的资料准备是做好工矿废弃地现状调查的基础。在现状调查前,充分收集规划区(复垦区与建新区)的基础资料,收集规划区已有的图纸和文本等相关资料。

2、外业调查

(1)工矿废弃地调查

基于已有的基础资料,以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调查底图补充调查与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的相关资料。调查底图可根据需要对土地利用现状图面要素进行取舍,要求图面清晰,能准确反映调查图斑编号、图斑边界、坐落单位等要素。以乡(镇、办事处)为调查汇总单元、行政村(居委会)为基础调查单元,由国土资源局组织乡镇、村组摸清本乡镇、本村组范围内符合调查要求的工矿废弃地的位置、数量、面积。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各乡镇、村组的调查情况,对废弃地块进行核实,并调查地块权属、复垦条件、周边水土资源状况、污染情况等。

(2)建新区调查

依据2014土地利用现状图,明确建新区所在位置、面积、占用地类情况、土地权属等内容。

3、内业上图

依据工矿废弃地现状调查情况,以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等成果,室内判读工矿废弃地图斑并上图,由国土资源部门对废弃地图斑进行自检并予以确认,确保复垦地块落在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之外。

依据建新区外业调查情况,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成果,对建新区地块予以上图。

1.4.3.4调查方法

1、技术路线

本次工矿废弃地专项调查,由全区统一展开,以乡镇为单位,并完成汇总表等调查成果;以图斑为调查单元,完成外业调查表。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以2009年标准时点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充分运用二次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和采矿权核查等成果资料,套合相关现状数据和界线,进行内业判读和现场核查;对现状图上没有体现的工矿废弃地,进行野外调绘,获取每个地块的调查信息。

2、工作方法

(1)已废弃工矿用地(现状为建设用地)调查方法。从2014年变更数据库中提取工矿用地图斑,打印出1:10000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结合 矿山分布图和矿界图等相关资料,通过室内判读,在工作底图上予以标注,进行实地逐个图斑核实修正,准确采集外业调查信息,填写工矿废弃地现状外业调查表。

(2)历史遗留矿产资源开采地的调查方法。以1:10000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结合GPS打点器进行野外调绘,辅之以简易法进行测绘,准确采集外业调查信息,填写工矿废弃地现状外业调查表。

(3)宗地范围界线的确定方法。凡有土地权属界线的,以权属界线作为宗地范围界线,调绘为独立图斑。当废弃地实际范围大于土地权属界线范围时,以实际范围的明显界线和地物为宗地范围界线,调绘为独立图斑。

(4)调绘上图标准和方法。一是统一上图图斑面积标准。工矿废弃地图斑为图上4.0mm2,实地面积400平方米(0.6亩)。小于400平方米的,作零星地类调绘,用简易法测量面积。二是统一图斑编号和图面标注。图斑以地类界线表示,图斑属性一般包括图斑编号、坐落、土地权属单位、矿山名称、地类编码、面积等内容。图斑编号以乡镇为单位,每一个地类图斑序号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001”按自然序数顺序编号。图上标注一般采用三段式表示,如FK510703103001,“FK”表示待复垦图斑,“510703103”代表乡镇代码,“001”为该乡镇第1号图斑。三是统一地物补测方法。对建制镇、村庄内部的工矿废弃地实地与影像(DOM)发生变化的部分按简易补测法和坐标展绘法补测。简易补测法一般使用钢尺、皮尺等简单测绘工具和已有的图件资料,按比较法、截距法、距离交汇法、直角坐标法、延长线截距法和透绘法、转绘法等将地物和界线补测到调查底图上。坐标展绘法是利用GPS打点器或将地块采矿权证、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等历史存档资料中已有界址点坐标成果统一到80坐标系以获得用地范围。

(5)内业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外业调查资料整理,编制以乡(镇、街办)为统计单位、以图斑(宗地)为统计单元的统计表和工矿废弃地分类为统计单位、以图斑(宗地)为统计单元的统计表;编制以乡(镇、街办)为统计单元的辖区 各类数据汇总表和以工矿废弃地分类为统计单元的各类数据汇总表。根据工矿废弃地调查、统计成果,采取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进行分类分析。

1.4.3.5调查对象

1、工矿废弃地调查

调查对象为一定区域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并按照工矿废弃地基本条件进行筛选,调查时按照废弃类型加以区分。

2、建新区调查

调查对象为规划中涉及建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建新区所在位置、面积、权属、占地类与面积等。

1.4.3.6调查内容

1、工矿废弃地合法性和义务人调查(1)工矿废弃地合法性调查

建设用地地类的合法性。本次规划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和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明确废弃地块为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方式的合法性。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规〔2015〕1号)要求,对本区域内的拟复垦的建设用地权属,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附属设施以及使用权取得方式进行了调查。确认为建设用地损毁的,明确建设用地的依法审批情况。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是否完成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涉及农用地的,是否完成农用地转用审批,矿业用地是否完成采矿权审批。经核定后将符合工矿废弃地要求的,纳入本次规划范围,并由区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提供用地批复文件、土地使用权证、地籍证明文件、采矿许可证等证明材料。

对于废弃地块不是建设用地的,可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将地块 变更为建设用地后实施。

(2)工矿废弃地复垦义务人调查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认定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①土地复垦义务人灭失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②《土地复垦规定》实施以前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

本规划对工矿废弃地复垦义务人的追溯,分三种情况:一是复垦义务人灭失的,由相关部门提供复垦义务人灭失证明等材料;二是废弃地块确认在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颁布实施以前损毁的,并能够提供合理有效的证明材料;三是复垦义务人确定为地方人民政府,主要有:①由于产能低下采矿企业需整顿关闭等原因,采矿权由政府收回且不用企业复垦的工矿废弃地;②《土地复垦条例》实施以前,由于地方政策原因,土地复垦义务人不再继续从事生产建设活动且无能力复垦的工矿废弃地;③《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政府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五种情形下的工矿废弃地,提供相应的回收证明。

在对工矿废弃地合法性和义务人开展调查时,充分利用公众参与等手段进行确认,为确定工矿废弃地复垦义务人提供有理有据的借鉴。

2、工矿废弃地权属调查

在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地籍调查规程中的技术要求和细则,采用发放调查表、实地勘测等方法查清工矿废弃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查清权属单位名称、权属来源等内容。

3、工矿废弃地要素调查

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需要,采用实地勘测、实验室化验等方法补充调查工矿废弃地及其周边相关自然条件、地质灾害和污染隐患、社会经济状况等。

(1)自然条件调查 为了合理、科学地分析土地损毁情况和确定工矿废弃地复垦方向及潜力状况,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补充调查地貌、植被、地质、水文、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环境因素。

(2)地质灾害和污染隐患调查

地质环境调查主要针对固体废弃物堆放压占废弃地(如尾矿库、煤矸石堆放场等)、地下采空区、露天采场区等。调查内容包括规划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根据工矿废弃地的类型和废弃时间等合理确定地质灾害调查内容。

污染调查主要针对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等存在潜在污染的废弃地进行,调查范围包括工矿废弃地本身以及其影响区。对于需要覆土的项目,需就土源的污染状况进行说明。工矿废弃地污染调查主要包括土壤污染调查和水污染调查。

4、工矿废弃地损毁调查

通过实地勘测,查清工矿废弃地已损毁的情况,包括工矿废弃地类型情况、损毁类型和衡量损毁程度的指标等。土地损毁程度分析是潜力测算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各工矿废弃地的损毁类型不同,损毁分析也不同。针对不同的损毁类型明确对应的调查指标。

5、建新区调查

结合收集到的基础资料,依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对建新区开展调查,调查主要包括:建新区所在位置及其基础条件;建新区占用土地类型和面积状况,对占用耕地的,明确占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建新区占用土地的权属状况。

1.4.4基础研究

围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作基础和成果,依照相关技术标准或规定,结合实际开展。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工矿废弃地现状调查、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潜力、复垦利用规划目标、工矿废弃地复垦资金测算、复垦利用布局、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

1.4.5编制方案

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新农村建设,明确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目标,确定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布局,提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规划方案,测算资金供需情况,分析工矿废弃地复垦效益,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4.6协调论证

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加强与农业、交通、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协调,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规划做了衔接,征求各部门意见,并根据部门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1.5成果资料

1、规划文本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2015-2019年)》文本。文本附表包括:

附表1 工矿废弃地现状调查情况汇总表 附表2 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及复垦目标统计表 附表3 工矿废弃地复垦实施计划安排表

2、规划说明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2015-2019年)》说明。

3、规划图件

(1)工矿废弃地现状分布图;(2)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布图;(3)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规划图。

4、规划数据库

上一篇:菜品质量管理制度下一篇:关于缘分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