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简介

2024-09-18

宿州简介(通用9篇)

宿州简介 篇1

宿州市情简介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省会的中心地带,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现辖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和四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总人口630万。

宿州历史悠久,自唐始置宿州,其后千余年间一直是历代州府治所。自古钟灵毓秀,文化积淀深厚,是著名的书画之乡、奇石之乡、马戏之乡。境内风光秀美,陈胜、吴广涉故台,刘邦避秦兵的皇藏峪,垓下古战场遗址,虞姬墓,五柳风景区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荟萃。

宿州区位优越,襟连沿海,背依中原,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汇点。京沪、陇海铁路和连霍、京沪高速公路纵横贯穿,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宿淮铁路和泗许、明徐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两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和“两纵两横”的铁路网正在形成。市区距徐州观音机场仅70公里,新汴河水道入洪泽湖经大运河抵长江入海。

宿州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粮棉生产基地、水果主产区和畜牧业发达地区,素有“果海粮仓”之称。砀山酥梨、萧县葡萄、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贡米等名优特产久负盛名。宿州矿产资源丰富,煤、煤层气、耐火粘土储量位居全省前列,白云岩、大理石储量为全省第一,灵璧石雄居中国四大名石之首,曾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正成为宿州的城市名片。

优越理想的投资环境、独具特色的政策洼地、不断发展的各类产业、日臻完善的投资载体、日益增强的配套能力,使这块古老而又年轻、充满活力的土地更具有发展潜力和更高的投资回报。我们真诚期望各界朋友,更多地了解宿州、认识宿州、投资宿州、支持宿州、发展宿州,共创辉煌。

家乡宿州 篇2

一.总体概括 历史

宿州是一座具有 1200 年历史的古城,5000 年前便有人进行开发活动。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具有历史的意义。纽带

宿州市东临洪泽(湖),西接芒砀(山),南濒涡淮(河),北驾故黄(河);襟蚌埠带徐州,望连云(港)接亳(州)商(丘),处在淮海经济区腹地、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西缘,是陇海经济带的龙头,又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辐射的前沿,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汇的要冲。地理位置

北纬 33.18°,东经 111.9°。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

1.人口规模:2015年市域总人口规模约612万人,2030年约711万人。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 110 万人。

2.用地规模:2030年主城区2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110平方公里。3.城镇化水平: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达到45%,2030年达到 63.5%。商贸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市接壤,史有“皖北大门"、“徐南形胜"之称,是安徽省的北大门与皖东北重要的加工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之一。产业

宿州,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汇点,具有比较优越的区位条件。与徐州市更是近邻,地理上无缝对接,文化上一脉相承,产业上相辅相连,在徐州的辐射带动下,新的都市形象正在崛起。城市性质:

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加工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安徽省新兴的煤电化产业基地。发展目标:

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将宿州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宜创业与居住的区域中心城市。

1.中国中部地区新兴的制鞋业和纺织服装业基地; 2.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现代加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基地; 3.面向华东地区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 4.省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流通中心;

5.皖北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特点

“一主两星三园 ”大宿城空间结构。“一主”:一个主城,包括中心城区、朱仙庄、桃园,规划用地规模200平方公里;“两星”:两个卫星城镇,包括符离、蒿沟(宿马现代产业园);“三园 ”:三个生态园,包括濉河唐河、芦岭湖、桃园湖生态园。

(1)宿州市中心城区,在汴河以北地区建设汴北新区,沱河以东地区建设城东新区,在南部经济开发区建设城南新区。强化中心城区与周围符离镇、蒿沟(宿马现代产业园)及朱仙庄镇、桃园镇的联系和分工协作,加强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进行产业和功能布局。(2)蒿沟(宿马现代产业园),中心城区东部的卫星城镇,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以发展机械电子和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为主的新城,积极发展配套服务业。

(3)符离,中心城区北部的卫星城镇,是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板材加工、新型建材业和商贸物流业为主的城镇。

(4)朱仙庄、桃园,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协调发展,与城区的道路网、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和配套服务业。

(5)三个生态园,规划以水资 源综合利用与水体功能开发相结合、植物种植栽培与城市绿地建设相结合、村庄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业产业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建设生态园。交通

铁路:由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宿淮铁路组成。公路:由国道G206、合徐高速、省道S101、S302等

水运:规划提高新汴河航道等级至五级,建设新汴河蒿沟港口码头。

航空:距徐州观音机场70多公里,距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均只200多公里,宿州机场项目也在积极推进。城市概况小结: 优势:

 历史悠久。皖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皖东北的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和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加工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  交通便利。公路、水运、航空多种方式组成宿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 资源丰富。境内现已探明的矿藏有20 多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 110亿吨。机会:

 淮海经济区潜力巨大。淮海经济区由苏鲁豫皖 4省 20 个地、市组成,具有连南融北、承东启西的战略“棋眼”地位。;

 徐州都市圈区域合作。徐州市是淮海经济区中唯一的特大城市与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 皖东北的“桥头堡”。

 响应和贯彻国家“中部地区崛起”的号召,省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的希望

每个人都看到自己家乡的发展,当然,如今的宿州早已不是赛珍珠笔下的那个贫穷的小县城了,她的发展像雄鹰一样直击云霄。希望家乡有一个好的未来!

潘海林宿州拓展总结 篇3

经过5月4日-5月11日一周的宿州市场拓展工作,我对公司的运营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对宿州当地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了解到寻找合作伙伴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合作伙伴对公司有哪些顾虑。宿州当地的情况1、2、3、4、宿州地区土地流转情况不好,主要以散户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种子、农药、化肥品种比较繁多

农民认可当地有信誉的农资经销商、合作社及政府人员

寻找合作伙伴过程存在的问题

前期目标客户在刘亚天经理熟悉的范围内,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但是后期在寻找合作伙伴中就出现了一些难题

1、不了解其他地区有影响力的客户群体有哪些人(托人找到<泗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一览表>、<2014年深松整地作业农机合作社名单>并得到了一定的推荐有利于后期工作有效的进行)

2、陌生客户要有一个了解熟悉阶段不能马上达成合作,如果进展太快,反而会失去合作的机会。(对于不熟悉的客户,首先不了解他现在具体实际的经营方式,其次不了解他的信用程度,还有大家相互不了解没有信任感。我觉得应该慢慢沟通,多到客户地方进行跟踪考察。)

合作伙伴对公司的顾虑

1、前期宣传的力度(希望看到公司通俗易懂的运营模式、具体的宣传方案,方便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着手开展宣传工作)

2、农技服务是否及时有效,能否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及培训农户(公司聘请了安徽省级农业专家王杰教授及省农科院各个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家,并且会在联盟店所在地聘请有权威的地方专家,还与省农科院对接,得到省农科院的认可与支持。以网络视频、热线电话及现场指导生产的方式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同时专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定制农资套餐”,只要种植者按照方案管理到位,保证质量。)

3、4、风险保证金的安全问题(签订加盟合同,联盟店开始建店的同时缴纳保证金)定金的问题,能否降低(按照公司规定缴纳订单总额的5%,降低定金需要与公司领导商议。)

5、遇到自然灾害,怎么处理(以公司名义购买农业保险,遇到自然灾害公司会出面帮助种植者索要保险赔付款。)

6、种子、农药、化肥出现问题,如何处理?(每个产品公司都会签订采购合同,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公司会追究供应商的责任。如果是种植者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失公司概不负责)

7、联盟店运营成本、利润核算方法(每个联盟店独立核算,具体核算方式会由公司领导统一答复)

拓展的经验

1、善于选择

正确的选择合作伙伴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选择一些有眼光,有经商头脑,真正做实事的合作伙伴,对于那些只注重自身利益,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只想着占便宜想在公司谋取利益的人直接否决。

2、通俗易懂的介绍公司运营模式,合作流程以及加盟条件

通俗易懂的介绍公司运营模式、合作流程以及加盟条件,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让客户第一时间理解公司的运营模式、合作流程以及加盟条件是客户认可公司的前提,一但客户不能理解或者理解错误这会对下一步拓展产生致命的影响。

3、了解客户现在的经营模式,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了解客户的现在的经营模式是进一步沟通的桥梁,如果我们对客户一无所知就会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对拓展进度有很大影响。

4、了解客户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下一步沟通

通过分析客户的困难来体现公司的优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5、了解客户对公司运营模式的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

对于对公司运营模式有疑问需耐心清晰给予的解答,只有彻底理解公司运营模式才可以成功合作

6、解答客户对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不能解答的问题不能随便回答或承诺,做好记录上报公司领导予以处理,统一答复。

个人建议

1、我个人认为公司是不是在下一季小麦的定金适当降低(第一、小麦每亩的成本比水稻低,第二、相隔时间比较长,中间隔了一季玉米或大豆等,了解到当地一般收定金10元/亩),让合作伙伴把小麦的订单尽早提交上来,着手联盟店的建设,以后定金按照公司的标准收取。

2、散户以每个村(生产队、组)为单位选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作为组长统一联名签订合同以及缴纳定金

宿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简报 篇4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2011第4期(总第59期)

宿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主办2011年3月1日

【本期目录】:

★ 我院召开新学期开学例会

★ 我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 桂和荣书记带队到信息学院检查指导开学工作

★ 关于调整教研室的告知

★ 张莉副校长到信息学院指导工作并宣布干部任免决定

★ 我院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

我院召开新学期开学例会

2月19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在西校区办公室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会议由李鸿院长主持。孙增响书记、路红梅副院长、房爱东副书记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上,院长李鸿布置新学期开学前准备工作和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并重点就五个方面通报我院2011年教学工作要点:

一、加强教学管理,健全本科教学管

理制度;

二、质量工程的申报和检查;

三、教学材料及教学评估;

四、学科专业

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

五、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

院党总支书记孙增响对我院2011年党建、团学、就业、校园文化建设等工

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同时对做好新学期开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本次会议为新学期各项工作做了详尽细致的安排,本学期任务重,要求高,我院全体教工将振奋精神群策群力共同迎接新的挑战。

我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2月21日上午,我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由院长李鸿主持。本次会议重

点就调整教研室、年终分配方案和学费奖励等三个议题进行了协商,并形成一致

意见。

会后,召开科级以上干部会议,向我院科级干部通报会议决定,并征求

了意见。

桂和荣书记带队到信息学院检查指导开学工作

2月21日是我校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校党委书记桂和荣,副校长蔡红、张

莉等校领导带队到我院检查开学上课情况。办公室主任李亮,党委宣传部长段建

国,教务处长蔡之让、副处长方吉泉等参加检查。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我院对开学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师生精神面貌良好,教学秩序井然。

关于调整教研室的告知

为适应我校应用型示范高校的发展需要,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对

现有教研室设置和教研室人员组成进行调整。由原来3个教研室调整为4个,分

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信息管理教研室、公共计算机

教研室。

本次调整实现了教研室设置由学科型到专业型的转变,适应了我校应用型本

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为我院内设教学管理机构的转型提前做好了准备,为深化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莉副校长到信息学院指导工作并宣布干部任免决定

2月25日上午,张莉副校长到信息学院指导工作并宣布干部任免决定。信

息学院科级以上干部及部分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总支书记孙增响主持。

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毛传华宣布了校党委决定:李鸿任科技处处长,免去信

息学院院长职务,路红梅任信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张莉副校长对李鸿同志在信息学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李鸿同志在担任信息学院院长期间,积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开展院主题年活动、大力调整

学科专业结构、切实加强师资建设、开展院文化建设;近几年,信息学院办学规

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结构明显优化,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明显

提高,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同时指出,路红梅副院长作为李鸿院长的副手,一直

积极协助李院长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工作踏实,勤勤恳恳,希望信息学院党政领

导及全体教师要像支持李鸿院长一样支持路红梅副院长的工作。

张莉副校长对我院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党政领导要统一思想,坚决拥护

校党委决定;

二、党政要团结一心,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团结出力量,团结出

人才;

三、积极学习省“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理

念和工作方法,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使信息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就业

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孙增响书记代表信息学院对学校党委对我院的关心表示感谢,对张莉副校长

亲临我院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信息学院党政领导坚决拥护、执行校党

委的决定,一定全力支持路红梅副院长的工作,团结一心,把信息学院发展得更

快更强。

我院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

2月28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在院三楼会议室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学

院党总支副书记房爱东,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党总支书记

孙增响主持。

会上,孙增响传达了校学生工作例会精神,对新学期学生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班主任周例会制度;在辅导员(班主任)中开展

“身在学生中,学生在心中”的主题教育;二是认真做好学生奖助学金的评

定工作,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加强学风建设,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重点抓好学生到课率、学生成绩及格率、学费催缴率、预防学生违纪违规

率、预防学生事故案件率;四是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排查学生私自外出

租房问题,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外出顶岗实习和工作期间安全管理工作;五是制定

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方案,以“学生手册”为依据,以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完成学业为目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六是以我院和后勤服务总

公司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对共建为契机,开展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共

同打造安全、文明、积极向上宿舍文化。

房爱东重点强调了学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全体班主任表示要以更加

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工作中,提高认识,凝心聚力,谋划好重点学生工作,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为学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开创学生工作的新

局面。

策划、主审:路红梅主编:李建新编校:董全德

报:校领导;

送:校办公室、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发:院内设机构、各班;

宿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3月1日印

地址:宿州市汴河中路71号电话:0557—3680439、2871028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交通银行宿州分行招聘启事 篇5

交通银行宿州分行自5月26日成立以来,秉持稳健经营、规范管理、从严治行的方针,以打造严谨、规范、高效、和谐的一流工作团队为目标, 并依托高科技手段,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较好地实现了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正逐渐成长为宿州市内一家有较强资金实力,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商业银 行。

交通银行宿州分行注重人才培养,为员工的发展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宽广舞台。

一、招聘岗位

(一)支行负责人

1.招聘人数:2名。

2.岗位职责:根据分行安排,组织制定支行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确保贯彻、执行;带领团队开展各项工作,完成分行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防范经营风险。

3.工作地点:宿州。

(二)客户经理

1.招聘人数:2名。

2.岗位职责:认真学习并掌握交行相关产品特点及业务知识;积极做好客户的营销开拓及维护工作;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并为其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严格执行客户经理日常工作规范要求,做到合规营销。

3.工作地点:宿州。

二、招聘条件

(一)支行负责人

1.品行端正、形象良好、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

2.38周岁以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经济、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优先,特别优秀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3.具有5年(含)以上商业银行工作经验,原则上应具有2年(含)以上部门或支行的管理经验(助理或副职以上),特别优秀者除外;

4.在同业有相同或相近工作经验,熟悉宿州区域市场状况和各项业务、产品及流程,具备较高的业务专业素质;

在安徽宿州鞋业基地开工仪式讲话 篇6

尊敬的副省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安徽宿州鞋业基地建设启动暨重大项目开工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宿州市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和642万宿州人民,向参加开工典礼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能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扩张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特别是在承接制鞋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百丽、康奈、东艺、巨一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制鞋企业相继落户,制鞋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直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全市之力,整体承接制鞋产业转移,力争把宿州建设成为集鞋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制鞋产业基地。

参加今天开工典礼的21个项目,既有康奈、东艺等知名整鞋生产企业,也有鞋材生产、鞋材市场和皮革加工项目,涵盖了制鞋业的上下游产业。项目的开工奠基,揭开了我市制鞋产业基地大发展、大建设的序幕,对于进一步延伸制鞋产业链,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扩张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全市

综合经济实力,必将产生强劲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更多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实现本地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农民工“在园区打工,在城里安家”的愿望,进一步加速我市城镇化进程。

市委、市政府希望,各项目单位和承建方要抢抓时机,加快进度,科学管理,力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市直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全程跟踪,全力帮办,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如期完工。

宿州鞋业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衷心希望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继续对我市鞋业基地建设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共同把鞋业基地做大做强。

宿州简介 篇7

宿州:萧县建立信访案件督查督办制度

2005年1月21日中国宿州网

去年以来,萧县把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作为执政为民的头号工程来抓,采取领导干部下访督查、督办各类信访案件的办法,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稳定了社会秩序。为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上访事件,萧县于去年初制定了《县领导干部下访督查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事件工作办法》,实行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和信访案件查办周报制,成立了5个督查、督办工作组,不定期下乡督查、督办各类信访案件办理情况。工作中,他们把进京上访问题、赴省市集访问题、上访老户和查处不到位问题作为督查、督办的重点,把各单位是否按信访案件办理程序办理作为督查要点,把案件进展情况和群众满意率、息诉罢访率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认真分析造成群众上访的原因,详细制定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步骤多角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经过督查组认真细致的工作,使20余件积压多年的老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全县90%的案件被查结,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发展。

宿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8

2011年工作回顾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作为,苦干实干,圆满完成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0亿元,增长13.8%,年增量首超百亿;财政收入64.1亿元,增长48.5%,连跨两个十亿元台阶,增速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460亿元,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80元,均增长17%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省前八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工业扩张,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全面实施“7233”工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25%,增速保持全省领先;工业投资250亿元,增长40%。积极壮大市场主体,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100户。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6%,创历史新高。加速培育新兴产业,首文软磁、维多甜味剂、格微光电、万兴科技完成一期建设,诺业生物、湛蓝光电、品青果糖、大诚明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省考核目标。

二、狠抓投资消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全年累计向国家和省争取资金15亿元;列入省“861”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元,增长89%;深入谋划“5161”工程,项目储备规模超万亿。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永通电缆、光大生物质能发电、合成革一期、皖神面粉、锦龙制衣等项目建成投产,国电热电联产、祁南二矿、海螺水泥、冠军陶瓷等项目加快推进。京沪高铁正式通车,宿淮铁路、徐明高速、泗许高速二期、济祁高速、山闵路进展顺利,农村公路建成通车290公里。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成投运。

三、夯实“三农”基础,县域经济激发新活力。战胜60年一遇的冬春连旱,粮食总产突破80亿斤,实现八连增。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产值55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5家,年营销收入330亿元,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7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00个,农业产业化工作保持全省先进,带动农民户均增收2680元。现代农业示范区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三年恢复性工程顺利完成。修建通村公路119公里,解决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林木产业、农机化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完成土地流转面积55万亩,土地整治5万亩。全面提速县域经济发展。

四、加速城乡建设,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城乡规划管理持续加强,新一轮城市总规划上报省政府待批,灵璧、砀山、萧县总规划通过评审,道东片区、汴北物流园等控详规划完成编制。主城区以“1133”工程为龙头,投资超百亿,实施200项重点工程,新建续建道路40公里。“五化工程”有效实施,改造绿地10万平方米,完成亮化工程64个,全面完成出租车更新,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征收房屋和控违22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5万套。突出抓好县城建设,发展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五、承接产业转移,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持续给力招商引资,全年实际到位内资466亿元,增长55%;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增长57%。深入开展皖粤经贸合作,签约项目总数及投资额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第六届黄淮海地区农博会、砀山果蔬论坛。市经济开发区扩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一区六园”建设框架逐步拉开,鞋业基地21个项目开工建设,化工园区20个项目签署入园协议。宿马经济区总规通过评审,起步区建设与招商同步展开。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驻智慧云计算等6家企业。5个县区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0亿元,128个项目开工投产。14个市级乡村工业园入驻企业198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鼓励促进民间投资,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413家,个体工商户1.7万户。

六、壮大文化实力,文化建设彰显新亮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9个,农家书屋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全年送戏下基层进社区500余场次、送电影3万多场。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宿州文化产业园、神游世界动漫产业园等项目相继落户,文化产业增加值超10亿元。实施文艺精品工程。

七、保障改善民生,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加大33项民生工程推进力度,投入资金42.6亿元,增长56%,实施工作跻身全省先进。9件惠民实事如期完成。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农民工技能培训4.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推进。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免除学杂费4.4亿元,完成151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加固改造97.2万平方米。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参合率达97.6%,重大疫病预防控制有效落实,社区、乡村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住房保障工作位列全省先进。

八、创新社会管理,和谐宿州开创新局面。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扎实推进“平安宿州”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上升。信访秩序持续好转。“六五普法”启动实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取得新成绩,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顺利通过考核验收。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得到遏制。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塑造负责任、敢担当、干实事、有作为的政府形象。注重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按期办结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77件、政协委员提案246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深化政务公开,畅通政风行风热线,73家部门设立网络发言人。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2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这个重要关口,我们必须树立担当意识,坚定必胜信念,锐意进取,争先进位,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扩张、农业提升、城镇扩容三大战略,以开展“园区和城乡建设突破年”、“社会管理创新年”活动为抓手,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着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扩张工业总量,着力在推进产城一体中加速城镇化步伐,着力在促进三化同进中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力争走在皖北地区崛起前列,为加速建成四省交汇的区域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省控目标。

全力扩张工业总量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围绕工业五年扩张,深入实施“7233”工程,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

着力做大主导产业。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5161”工程为抓手,全年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大项目考核权重,确保国电热电联产、海螺水泥、龙王庙煤矿、中元复合肥、恒顺工贸、西地亚板材等3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永通林浆纸一体化、金黄庄煤矿、合成革二期、诸暨袜业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城等20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规划,积极发展纺织鞋服首位产业,改造提升煤电能源、化工建材、板材家具、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

着力做强现有企业。坚持抓大扶小、促强带弱,完善企业帮扶机制,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新建两家省级研发中心。抓好30户上市后备企业培育,确保皖北药业上市。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切实保障要素供给。

着力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全面实行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推进8个节能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严格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全面抓好“三农”工作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始终抓紧抓牢“三农”工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力争粮食总产达到81亿斤,农民增收800元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4168”工程,主攻四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粮食、果蔬、畜禽、板材等省市级产业化示范区。持续推动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支持县区争创小麦玉米单产千斤县。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加快60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181”转型倍增计划,力争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80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全力招引国内外知名龙头大企业。启动实施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农民增收五年倍增目标,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民增收支撑体系。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依法推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启动实施农田水利三年提升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2.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全力推进新汴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5条中小河流治理,除险加固两座病险水库,解决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加速推进城镇扩容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按照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发展的理念,全面掀起园区和城乡建设突破年活动,投入180亿元,实施五大类277个重点项目,建成道路120公里、征收房屋22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坚持东向高铁、北跨汴河、南展新城、西越高速,加快构筑“132”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突出规划引领,新编完善4个分区规划、21个专项规划、10个园区规划、8个重点街区规划。加快五大片区建设,实施大外环、高铁快速通道工程,拉开城市框架。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文明城市为目标,强化区、街道和社区城市管理责任,推进土地征用、房屋征收、控违拆违重心下移,整顿交通秩序,强化渣土管理,实施“五化”工程,创新“公众城管”模式,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搞好县、镇、村三级规划衔接,加速推进四个县城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功能档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宿淮铁路、徐明高速、泗许高速二期、济祁高速、山闵路建设,力促郑徐客运专线开工,启动206国道改线工程,改造加固农村公路危桥120座,改造升级县乡公路200公里,加速构建现代道路交通体系。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不断拓宽改革的深度和开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推进各类改革。放宽准入条件,发展非公经济,完善促进民间投资体制,力争新增民营企业2900户。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继续抓好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规范土地管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依法清理闲置土地。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全力主攻招商引资。坚持以税收和就业实绩检验招商实效,持续保持招商引资强劲势头,大规模、快节奏、高频率推进招商引资。注重招大引强、招强引链、挑商选资。创新招商方式,巩固皖粤对接成果,密切跟踪服务,狠抓项目调度,全面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

聚力打造园区平台。围绕“思想解放先导区、特色产业示范区、优质要素富集区、幸福生活新城区”的定位,加速各类园区建设,推动产城一体、功能集聚、扩容升级。

着力发展第三产业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大服务业投入,促进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壮大提升现代服务业。坚持外引与内培并举、生产性与生活性并重,着力打造以宿城为中心、四个县城为次中心的区域性物流中心。落实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改造提升商贸物流、邮政快递等传统服务业,扶持培育服务外包、会展、动漫等新兴服务业。

突出发展旅游产业。制定实施旅游业三年行动计划,完善规划、打牢基础、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加快闵子祠、梅村生态园、皖东北革命纪念馆等重点旅游景点建设,推进高档星级酒店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力争有新突破。

持续推动金融创新。积极引进交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村镇银行建设,扶持徽商银行、淮海银行县域机构全覆盖,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商行。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申报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大力振兴县域经济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振兴县域经济事关兴宿富民大业,必须持之以恒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内生动力,使县域经济成为我市加速崛起的重要支撑。

推动县域经济晋位升级。把工业突破作为助推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突出抓好一批百亿元产业集群,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三化同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落实支持皖北发展“双十条”政策,加大对县区项目、用地等扶持力度。积极争取点供用地,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工作,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完善县域经济考核措施,积极推进扩权强镇,催生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

推进文化大发展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全国道德模范推荐、“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继续开展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和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做好24个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施文化精品工程,鼓励文学艺术创作。实施文化下乡工程。

加速培育文化产业。加快神游世界动漫产业园、宿州文化产业园、钟馗文化园、天鹅洲文化园、星光影视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灵璧奇石、萧县书画、泗县戏曲、砀山唢呐、埇桥马戏五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决定民意,要竭尽全力把保障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就业难、招工难矛盾,加强供需衔接,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争创省级创业型城市。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健全新农合机制,确保参合率达95%以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9所。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推进151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19.4万平方米。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启动教育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加快推进县级以下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抓好街头、社区等公共场所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依法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打击商业欺诈和非法传销。加强价格监管,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参与社会管理。继续抓好超限超载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提高防震减灾、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争创双拥模范城,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宿州”建设。

今年,我们在深入推进33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本着“普惠、解难、量力、当年”的原则,再办10件惠民实事,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1、打通城市“断头路”12条(含县城)。

2、全市完成10个“四有社区”建设。

3、实施清水工程,完成20公里河道综合治理。

4、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00户,村庄整治50个。

5、全市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3万套(间),改造道东棚户区30万平方米。

6、实施城乡净化工程,建成垃圾处理场5个、垃圾中转站45个。

7、全市兴建26处公园广场游园,其中市区7处。

8、继续实施市区供热工程,铺设主管网5.2公里,1.2万户居民用上暖气。

9、继续推进供水管网改造,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5000户。

10、完成马山公墓道路修复及环境整治。

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百姓之期望、履职之必须。要把对人民负责作为最高准则,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把提速提效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之中,强化执行力,保持快节奏,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真抓实干,高效作为,提振干事精神。坚持效能为先,倡导勇于担当、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建立高效快捷、迅速果断的执行机制,形成奖优罚劣、失责必问的工作导向。强化目标管理,健全考核督查,严格行政问责。政府班子率先垂范,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一抓到底。坚决摆脱文山会海,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集中精力、群策群力谋大事、促发展。

转变职能,高效服务,恪守为民之本。大力弘扬以实干立身的政绩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清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网上审批市县区联动,深入推进“四个一”工程。始终保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公仆情怀,站稳群众立场,开展走访活动,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阳光规范,高效执政,务求履职尽责。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切实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政务公开,深化网络问政,做到决策部署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凝聚发展智慧,形成攻坚合力。

宿州简介 篇9

市教育局:

为做好我院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管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实施,我院中专部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了每位应享受助学金的同学按时足额领取。根据市局通知精神,现对我院学生资助工作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一、我院(中专部)学生资助工作的总体情况

2015年上半年我院中职学生共420人申请助学金,2012级47人,2013级62人,2014级311人。2014年以来,随着我院中职人数的逐步增加,院里加强了对中职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领导为副组长,院财务处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中专部负责人及中专部教务科、学生科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助学金工作领导小组,另设立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工作办公室,安排工作人员3名,其中专职工作人员1人,兼职工作人员2人,计算机、档案柜等办公设施齐全。

(二)大力宣传国家政策,使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为使这项惠民工程深入人心,学校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在录取新生时,将《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与录取通知书一并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新生到校后,为新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安排班主任老师主动与家长联系,解释国家助学金政策。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

学校根据《安徽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以下工作流程:

1、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负责接收本班级学生填报的《国家免学费申请表》和《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并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初审;

2、各班级班主任对本班级进行相关信息采集,汇总相关材料(个人申请表、村镇两级证明和户口本复印件等),将初审结果和相关材料一并送交学校助学金管理办公室进行复审;

3、学校助学金管理小组对资助学生申请进行复审,并组织对学生信息汇总、核对,信息核对无误后,将全部学生资助信息导入资助管理系统,提交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审核;

4、将经过资助系统审核通过的学生名单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并提供国家助学金反映电话;

5、公示期间,接受学生咨询和反馈,所有情况均予以详细登记,并及时予以复核、调整和修正;

6、以班级为单位,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办理助学金,并按时、足额拨发到学生的银行卡上;

7、班主任以手机短信或电话告知的形式,通知家长和学生凭学生身份证和学生证到银行领取助学金。

二、2015年上半年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

(一)资金落实情况

1、政策实施范围

我院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相关政策规定与要求做好学生资助工作。非涉农专业学生国家助学金,严格按学生数15%比例发放,涉农专业学生国家助学金,按100%比例发放。同时,我院还根据学校的实际经济情况,在经费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从事业收入中提取4-6%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经费配套情况

我院中专生属于普通中专生,国家助学金由国家及省财政全额拨发。2014-2015学,我院共有420人申请免学费,此项工作正在办理之中。

各级财政能够足额拨付应承担的助学资金,不存在用上级财政资金抵顶本级财政应承担资金的情况,不存在经个人账户周转发 放、套取、挪用、截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国家助学金历年无结余资金。

3、助学资金管理情况

(1)国家助学金管理:学校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院长为第一责任人,院助学金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院纪检监察室进行全面全程监督。同时,学校负责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并为学生免除储蓄卡成本费和第一年年费,及时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受助学生在助学金发放表上签字。学院国家助学金管理办公室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2)发放办法:我院中专部按市里要求,每学年开学后,及时按学籍管理办法审查注册,及时将信息输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然后,按国家政策按比例将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同学上报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会同市财政部门、工商银行,为学生办理银行卡,而后按月发放。2015年5月,国家助学金拨付93人,拨付金额37200元,2015年6月,国家助学金拨付93人,拨付金额55800元。

4、结余资金情况

我院12级、13级、14级2014-2015学的国家助学金已经全部发放完毕,没有结余资金。

(二)资金监管情况

自开展国家助学金工作以来,我们认真核实每位学生的申请,仔细核对信息,核对受助学生人数,从未有过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从未发生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行为。

(三)经费使用效果

2014-2015学,我院中专部共有学生420人申请国家助学金。

(四)资助育人情况

2014-2015学,我院中专部按国家相关政策,共为420名中职学生办理了学费申请,这些费用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解决了学费问题,其中13级会电专业的丁克鑫同学和14级中专会电专业马如文 同学,家庭特别困难,学校除了发放国家助学金,还安排其参加学院提供的勤工俭学工作,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使其能以愉快的心情、健康的心理在校安心学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院中专部在此次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个别班级在评审中存在宣传工作不充分、政策解释不透彻等现象,致使少数同学对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存有异议。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指导与监管,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做实,让这项惠民工程更加透明、更加公平、更加公正地惠及学生。

四、2015年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与市局资助中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及时掌握资助信息,及时汇报相关问题。

(二)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体系。

(三)坚持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学校的工作原则,动脑筋,想办法,保障学生和学校的利益。

(四)做好学生资助情况的公示及相关宣传工作。

(五)认真做好全校学生资助材料的收取、填报、审核、汇总及上报工作。

(六)认真做好资助各类数据的填报工作和中职资助系统的维护工作。

(七)认真做好资助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

(八)协助财务科,做好资助金的发放工作。

(九)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咨询、解释工作。

201

上一篇:朝花夕读后感下一篇:各界代表座谈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