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位论文关键词部分撰写的建议

2024-09-29

关于学位论文关键词部分撰写的建议(精选3篇)

关于学位论文关键词部分撰写的建议 篇1

关于学位论文关键词部分撰写的建议

简洁、具体的摘要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展现论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体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成。

摘要、关键词的写法

写摘要首先正确全面地掌握论文研究的主题范围,认真地进行主题分析,从摘要的四要素出发,找出论文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运用的具体方法,得出的具体结果及对结果进行剖析而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结论。以上述四要素为依托,找出每部分专指度高的主题概念词,然后正确地组织好这些反映主题内容的主题概念词,用逻辑性强的关联词将其贯穿起来,就构成一篇完整的摘要,再以表现论文的主题内容为主旨,以主题词为工具,经过耐心地推敲、简化,力求使摘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结构完整。

摘要的四要素固然重要,但选择论文的关键词是写好摘要的关键,因为关键词包罗了论文所有的主题概念,代表文献所讨论的主要内容,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精练。关键词可以根据论文内容自由给定,毫无约束,但是必须简单、常用、概念明确、专指度高(具体),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复杂的词汇。合格的摘要不仅仅内容全面,要素齐全,简明扼要,而且要尽量融入简单、常用、概念明确、专指度高的关键词。

关于学位论文关键词部分撰写的建议 篇2

一、双学位教育的界定

“双学位”是指高校在校本科生在保证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 学有余力,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 经本人自愿申请, 学校考核审批同意, 修读跨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课程, 达到授予学位条件者, 可同时获得另一个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开展双学位的目的是允许学业优秀本科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基础上, 跨学科修读双学位, 培养宽厚型、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人才

二、双学位专业的设置

医学院校由于其自身专业的特殊性, 不同于其他理科院校的专业具有相近或交叉, 因此, 目前很多医学院除医学类专业外, 原则上其他专业均可作为双学位教育专业供学生修读, 具体开设专业按照教育厅审批专业为准。

开设双学位教育专业的院系应根据该专业培养方案的有关要求, 安排好师资, 并形成教学文件, 报教务处审核。计划开设双学位教育专业的院系, 须在学生入学后第三学期的第4教学周之前办理申报手续, 经批准后, 由教务处公布双学位教育专业开设方案, 并向学生公布。

三、双学位专业教学安排与管理

1. 授课形式

符合条件的学生从第四学期开始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对双学位教育专业的学生采取单独编班授课。双学位教育专业的课程及学分应与同名主修专业相同, 不得减少双学位教育专业的课程修读数量或降低其学分修读标准。主修专业中已修的公共必修课, 在双学位教育专业中不再开设。

2. 课程免修

学生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的课程, 如与主修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相同 (即课程名称与教学大纲相同, 且学分数相同) , 或主修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培养方案要求高于双学位教育专业的课程, 可申请免修;申请课程免修的学生须在该课程开课后的2周内填写《新乡医学院双学位教育课程免修申请表》, 经任课教师和院系主管领导审查同意, 教务处复核批准后, 通知学生办理免修手续。

3. 学分计算

经批准免修的双学位教育专业课程, 主修专业已修该课程的成绩为双学位教育专业该课程成绩, 给予学分;院系负责实施双学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教务处负责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成绩审核、证书的发放等教学管理工作。

四、双学位修读资格与要求

1. 修读资格

已取得我校学籍的在校学生, 在第三学期可申请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政治素质好, 身体健康, 学有余力, 在校期间主修专业必修和限选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2.5以上, 没有补考和重修记录, 无学籍处理和纪律处分记录;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应选择跨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

2. 修读要求

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期间,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取消修读资格:受到行政记过及以上处分;主修专业有2门及以上必修课程不及格或有一门及以上必修课程重修不及格;双学位专业有2门及以上必修课程重修不及格;考试作弊;因其他各种原因中断修读者;因其他原因, 学校认为应取消修读资格者。

双学位教育专业考试不安排补考, 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可以申请重修。

五、双学位的学籍管理

申请双学位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应在第三学期第6教学周填写《新乡医学院修读双学位专业报名表》, 经学生所在院系审核, 统一报教务处审批。教务处根据修读专业的资格条件, 对学生情况进行复核并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 经学校批准后, 由教务处统一公布录取名单, 并发放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通知书。学生持通知书办理相关手续。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 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双学位教育专业学生一经录取, 不得转专业。因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双学位教育专业学习, 经双学位教育专业所在院系同意后, 5个工作日内到教务处办理终止修读手续。学生已修双学位教育专业课程学分作为选修课学分记载。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以自愿为原则, 实行收费修读, 具体收费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双学位的证书颁发

学生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 应在主修专业规定的标准学制内完成。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的学生, 必须获得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 修读完双学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 达到双学位教育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方可颁发双学位教育专业的学位证书。

摘要:目前, 国内高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的复合型人才,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继开展双学位教育。作为学分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学位教育对专业设置、组织管理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 因此, 规范双学位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医学院校,双学位教育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4.

[2]刘昕.学分制与大学生教育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7.

关于学位论文关键词部分撰写的建议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标准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二级学院”演变而来的,在二十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较多而高等教育发展跟不上经济和人口发展步伐的某些省、市,率先办起了一批“二级学院”。它们隶属于公办高校之下,但相对独立运行;办学的硬件设施由社会投资者提供,但教学、管理等软件由公办高校负责。

一、目前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模式

2003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独立学院“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其学士学位授予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2008年2月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其中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独立学院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以独立学院名称具印。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在这之前,独立学院自己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而是挂靠在公办母体高校之下,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申请学士学位:一是以非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二是以母体学校内设院系名义提出申请;三是由学生个人申请并参加考试。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种,即“以非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和“以母体学校内设院系名义提出申请”。其授予的依据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母体高校自己制定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二是母体高校委托独立学院制定的标准;三是母体高校专门为独立学院制定的标准。

二、独立学院学位授予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之前,独立学院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其学位的授予一般由母体高校

负责。由此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可操作性不强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都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来制定的,而“学位条例”和“实施办法”只是笼统地提出了学士学位授予的原则性标准,而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指标。高校在据此制定学位的操作标准和条件要求时,是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的,缺乏較为详尽的量化指标。如“学位条例”中第二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就很难去量化,一般的高校就用“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来代替政治思想方面的表现,从而出现标准较为笼统,可操作性不强。

(二)授予学校把关不严

由于独立学院每年都要向母体高校交纳一定的“管理费”,母体高校既是利益的获得者,又是学位授予的执行者,为了满足学生就业或碍于情面,人为放宽或降低了授予标准,把关不严。

(三)独立学院片面追求学位“授予率”

独立学院出于自身的考虑,为了追求学位“授予率”,扩大社会影响,不太顾及学位的授予质量。如对那些“学位课”成绩没有达到标准的,进行补考,对那些不符合授予条件的进行补授,使得独立学院学位“授予率”过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位的不公”。2003年到2007年间,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比率由66.85%上升到了97.68%,2007年比全日制本科院校学位授予率高出3.16%。

三、独立学院制定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建议

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公布和实施,独立学院将在最近几年内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将成为事实。2008年,湖北省教育行政部门“硬性要求”独立学院在2008年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从08年秋入学新生起,自授学位。独立学院自授学位,制定适合自己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迫在眉睫。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宽松和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独立学院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具有民办的特点和高收费的特点,因此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要起到约束作用,又要起到激励作用。如果标准制定得过于宽松,则对学生约束性不强,学生很可能会把获取学士学位不当一回事,不认真对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反之,标准定得过于严格,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可能会感到获得学士学位太难,就算自己努力了也可能获取不了,这样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放任自流的情绪。再加上独立学院的高收费,会使学生感觉到,花了那多的钱,毕业时连一个学位证都拿不到,从而影响就业,影响招生,不利于独立学院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制定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尺度要适中,既要宽松又要严格,使学生在激励中有约束,又要使学生在约束中不失激励,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肯定条件和否定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学位条例”和“实施办法”只是笼统地提出了学士学位授予的原则性标准,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指标,独立学院在制定自己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时,要尽量做到可操作性强。要强调哪些是肯定的条件,哪些是否定的条件,让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操作。如考试成绩要达到多少,毕业设计(论文)要达到什么条件,补考的课程不能超过多少门,受过什么样的处分不能授予等等。

(三)学校总原则和各专业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独立学院现行的管理体制一般都是校、院(系)两级管理,学校作为宏观管理者,在制定学位授予标准时,可以制定一个大的原则,各院(系)可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再制定具体的标准。如总的原则标准规定受过什么样的处分不能授予,补考的科目不能超过多少门,毕业后多长时间才能授予等,这些总的原则针对全校学生。但考虑各专业的差别,所学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各专业在学校总原则的框架下,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授予标准,这有利于专业建设。

(四)思想品德和学术相结合的原则

“学位条例”第二条规定,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方可申请学士学位。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授予学士学位。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制定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还要考虑其学术能力,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不顾学生思想品德只看他的学习“成绩”,也不能因为他“成绩”好而降低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这样不利于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五)“择优”和“合格”相结合的原则

“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从学习成绩要求看,学士学位授予属于“择优授予”而不是“合格授予”,这给学校制定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时带来了一个“合格授予”与“优良授予”的问题。然而在“实施办法”中,只是提到“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并未涉及到“优良”与“合格”的问题,也没有强调成绩达到何种水平才能确已表明达到学士学位的学术水平。因此,独立学院在制定授予标准时,要将“合格授予”与“优良授予”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六)照例授予和破格授予相结合的原则

为推动独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特色人才,对按照《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不能获得学士学位、但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能和成绩的学生,可破格授予学士学位。

四、结束语

在独立学院未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之前,各独立学院学位授予标准差异很大,形式也比较混乱,授予的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取得“自授学位”资格后,一要严格按“学位条例”和“实施办法”制定比较完善、易于操作的授予标准;二要严格按标准进行授予;三要严格控制破格授予,控制“授予率”,使独立学院学位“自授”工作从一开始就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冯向东.独立学院“独立”之辨[J]. 复旦教育论坛,2006.4(1):58-62.

[2] 陆根书,刘朔,姚秀颖.强化独立学院学位管理 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J].复旦教育论坛,2008.6(4):50-55

[3] 刘 朔 ,陆根书, 姚秀颖.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5):9-12

[4]徐啸寒,朱建华.湖北省31所独立学院将“自授学位”[N].楚天都市报2008-05-10(21)

上一篇:抢救室管理制度下一篇:师徒结对子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