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室管理制度(共15篇)
抢救室管理制度 篇1
抢救室管理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在指定位置,确保完好无损,并有明显标志,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对药品还应经常检查,发现过期或变质等情况要随时报告并更换。
(4)每日班班交接时核对一次物品,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每周定期消毒灭菌,保证在有效期内。
(6)抢救室严禁烟火,每日行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周须彻底清扫一次,保证整洁与安全。
(7)抢救时抢救人员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常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并做好记录。
(8)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及时清扫、消毒,并总结经验。
抢救室管理制度 篇2
1 “5S”管理法的概念
“5S”管理法源于日本, 由于所用5个词都以S开头, 故称“5S”管理法。是指开展以整理 (Seir) 、整顿 (Seition) 、清扫 (Seiso) 、清洁 (Scikeetsu) 和素养 (Shitsuke) 为内容的活动[3, 4.]。
2 方法
2.1 组织理论学习
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5S”管理法的内容, 强调仪器设备在急诊抢救室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科内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 正确使用及清洁保养方法,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 责任落实到人, 分类保管。
2.2 成立“5S”管理小组
根据急诊抢救室工作情况, 制定5S管理细则, 制定《抢救工作制度》、《物品、器械、设备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仪器设备登记本》、《设备维修登记本》、《仪器使用情况登记本》。加强制度落实, 定期考核评估及反馈, 进行督促整改。
2.3 实施
2.3.1 整理
对科内所有仪器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点和整理。根据常用必需的原则, 留下常用必需的仪器设备并保持性能良好, 清理掉老旧废弃、闲置的仪器设备。值班护士对仪器设备进行班班清点和检查, 分管护士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评估, 发现设备仪器不完整、功能不完善的进行登记, 查找原因, 并及时处理。建立仪器操作程序卡, 使用时, 必须了解器械的性能,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用毕妥善消毒、保管。
2.3.2 整顿
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别、数量、使用频率等方面, 对急诊抢救室空间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规划, 仪器设备目视化, 标识明确, 一目了然, 并做到“四定三及时”。四定: 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2.3.3 清扫
每日一次责任护士清洁仪器设备, 每周一次由专人负责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和保养, 并检查仪器性能, 督促和协助设备科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保持性能良好。
2.3.4 清洁
是对前三项工作的坚持和深入, 以确保前三项工作质量到位。由“5S”管理小组或护士长随机检查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情况, 将检查结果作为护士行为考核和季度明星评选的依据, 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2.3.5 素养
素养是“5S”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精髓[5]。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自觉维护仪器设备的清洁和功能状态, 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潜移默化地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 结果
急诊抢救室实施“5S”管理法效果比较见表1。
4 讨论
4.1 “5S”管理法在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实施“5S”管理法后, 与实施前相比, 有明显的效果。表1显示, 仪器设备到位速度大大提高, 送检及时, 完好率达100%, 员工和患方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改善。
4.2 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认识
医疗仪器设备是现代医学诊疗的重要手段, 护士作为主要的操作人员, 应充分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 消除由设备使用带来的护理安全隐患[6]。通过5S”管理, 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并通过学习, 熟练掌握科内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程序及清洁保养方法。
4.3 加强了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在对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实施“5S”管理过程中, 制定并完善了5S管理细则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全面提升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有效地降低了仪器设备的损坏率, 使仪器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将仪器设备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核内容, 保证仪器设备的正确保管、使用和维护。
4.4 提高了急诊抢救室工作质量和效率
应用“5S”管理法对仪器设备进行了明确的标识, 固定了摆放位置, 规范了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大大降低了寻找仪器设备的耗时, 提高了抢救工作速度和质量, 为病人赢得诊治和抢救时间, 保证病人能及时得到优质服务。
4.5 充分调动了急诊护理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5S”管理, 建立完善了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并与护士行为考核和季度明星评选挂钩。管理不再是护士长一个人的责任, 而是全科护理人员共同的任务和目标。护士既是决策者又是管理者, 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管理, 而是积极主动地参加到管理中去, 成为管理者中的一员, 从而更新了管理理念, 提高了管理水平。
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 对护理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8]。我们应用“5S”管理法强化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管理, 全面提升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确保急诊救治工作的需要, 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开拓了管理思路, 完善了管理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目的:加强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管理, 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从2011年10月开始, 将“5S”管理法应用于仪器设备管理, 组织理论学习, 成立“5S”管理小组, 制订实施方案。结果:“5S”管理法应用于仪器设备的管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5S”管理,医院管理,急诊抢救
参考文献
[1]张茂, 叶立刚, 周光居, 等.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分流的特征和影响因素[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10 (20) :1032-1036.
[2]刘丽芳, 伍玉琴.应用五常法管理急诊抢救室物品[J].河北医学, 2006, 12 (9) :938.
[3]聂云楚.如何推进5s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2:14.
[4]徐耀群, 郑皓.5S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 2005, 13 (321) :55-56.
[5]朱士俊.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343-345.
[6]林丰, 张锦辉, 吴林静.医疗仪器设备管理缺失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 8 (4) 53-55.
[7]隋术波.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2, 1 (33) :408.
抢救室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病区抢救室;管理;应用
医疗护理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对过程与结果进行螺旋上升式的不断的循环评价,医疗护理干预的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改进护理过程,并重新评价以判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抢救室的管理是医院抢救急重症患者成功与否的前提,也是病房护理质量的保证。我科2009年开始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抢救室进行管理、监督和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抢救室内设有抢救车、中心吸氧吸引装置、抢救六大盘存放柜、氧气筒、负压吸引器、心电监护仪等。设有抢救室物品管理登记本、抢救室药品仪器设备登记本。如遇抢救,当班护士及时交接认真记录药品及物品使用情况,负责抢救室管理的护士每月2次大检查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并不定期抽查。
1.2 CQI实施步骤
1.2.1 组织计划 成立由护士长负责、抢救室管理护士为组长,科内其他护士为组员的改进小组,制定CQI计划表,包括负责人、小组人员名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和评价,进行过程性、持续性、预防性的全面管理。
1.2.2 制定搶救室管理质量标准 抢救室环境整洁;药品、无菌物品,仪器设备规范放置,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并且标识醒目;杜绝过期药品和物品;高危抢救药特殊标记。
1.2.3 收集资料,确定存在的问题 在抢救室检查中发现其主要问题有:(1)抢救室环境不整洁,存有死角;(2)抢救药品及无菌物品放置不规范;(3)药品及无菌物品有过期现象;(4)部分药品及物品标识不清;(5)偶有抢救车内药品使用后未及时补充,造成缺失现象;(6)氧气筒压力不足,吸引器负压不达标;(7)护士对中心吸引使用不熟练。
1.2.4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抢救室管理制度不完善,护士对抢救室管理认识不足;护士防范风险意识不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交接班制度落实的不到位;各类登记本填写不及时,护士抢救设备使用技能不熟练。
1.2.5 制定预期目标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重新完善抢救室管理制度,使我科全体护士认识抢救室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每位护士风险意识;制定抢救药品物品摆放图,药品及物品准备完好率达100%,,建立氧气筒压力登记卡,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培训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护士抢救技能。
1.2.6 整改措施 实行在护士长领导下,有抢救室管理护士,全体护士参与的管理制度。制定具体抢救室管理制度,召开护士会议,在每月护士护理安全例会上讨论抢救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处理方案,提高对抢救室管理的重要性,对反复强调后仍然经常出现的现象考核到个人。
1.2.7 效果评价 护理部每月大检查,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改进;护士长每周检查及抽查抢救室管理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每月护理安全例会进行工作小结、讨论,肯定改进后有优点,找出下一步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时修正目标、措施,保证CQI顺利实施。
2 结果
三年来我科通过CQI在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抢救室环境整洁;药品、物品规范放置且标志醒目达100%;过期药品和物品为0;在每月护理部进行的护理质量检查中,抢救室检查的合格率由86%上升到99.5%,护士对抢救仪器性能使用掌握100%。
3 讨论
CQI是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要求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以病人的需求作为动力,改变传统事后管理的回顾性个案分析方式,而采用持续的针对具体过程问题的资料收集、质量评估方法进行质量改进,从而提高质量。抢救室管理好与坏直接影响整个病区护理质量,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和规范抢救室的管理,有效进行风险控制,使问题得到及时发现。持续质量管理实施后,制定了具体的抢救室管理制度方案,使全体护士认识到抢救室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了每位护士风险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微微.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32(4).
[2] 刘佩贤 急救室管理的模式改进 护理研究 2009.5 ,286:1293
抢救室管理制度 篇4
一、抢救车由办公室护士专人管理。
二、每月护士长与办公室护士至少大 查对并双签字一次。
三、每次使用后及时补充药物及抢救
物质,保持完好备用状态,经双人查 对后签字并将封条规范粘贴。
四、抢救物质仅限抢救时使用。
五、抢救车禁止放任何物品。
六、抢救车定点放置。
天愿医院
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3.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
4.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及时封存。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
5.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名护士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6.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
1.急救车的封存:
(1)使用统一的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2)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3)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4)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两个月更换。
(5)封存者双人签名。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2.急救车检查内容:
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药品清单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
抢救室工作制度参考 篇5
(二)抢救室每天必须设立固定值班护士。
(三)护士每天交接班必须清点检查抢救室各项设备及用品是否齐全、有效,做到账物相符。一切抢救药品、设备、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使用相应物品须用登记。
(四)抢救的病员病情平稳或死亡后,必须立即移出抢救室,以保证其他病员的抢救。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定期消毒。药品器械用后须及时做好清理、补充、消毒和登记工作。
(六)抢救室各项抢救设备须完善。抢救车物品每日清点,及时补充。每次抢救完毕后,及时清点药品及消耗品,补足基数,放回原处;非一次性使用的器械用后按规定进行清理,消毒和更换。
抢救车管理制度 篇6
一、目的
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确保抢救车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标准
1.医院统一配置抢救车,设专人管理,每周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药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固定位置。所以药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一律不外借。
3.医护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内物品、药品,仪器的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严格执行“五定”管理:一定专人管理,二定数量品种,三定点放置,四定期消毒灭菌,五定期检查维修。
5.抢救车顶平台的左上角备有《抢救车药品、物品基数一览表》。
6.抢救车实行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管理方式,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种方式。6.1、封闭式管理:每月一封,每天检查封条及锁扣,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6.2、开放式管理:每班一查,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记录及签全名。
7.急救药品谁使用谁补充,必须在本班内完成,本班内不能完成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注明并交班。
8.存放在包装盒内的急救药品批号须一致,包装盒外的标签应完整、清晰并注明序号:不同批号急救药品,用小袋分装并注明药品、批号及有效期;高警示药品统一在外包装盒侧面右上角贴上“高危药品”等标识。9.药品、物品失效期的标注。9.1、抢救车内无菌物品及液体:用黑色油笔在失效时间外面上圈圈,如不醒目的,可直接在外包装上标注失效时间:年-月-日(如2018-6-6)。9.2、急救药品:用黑色油性笔在包装盒上注明失效期时间。
抢救室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病区重症室,抢救,护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健康意识的增强, 对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重症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病室, 这里的患者病情范围比较广, 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复杂性的特点。对重症室加强护理管理, 就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 让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 要加强医院病区重症室抢救的护理工作, 将危重患者集中到一起护理, 不仅节省了护理劳动力, 也让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护理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下就对病区重症室抢救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具体报道如下。
1 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根据重症室特殊的工作性质, 组成一支专业的护理队伍, 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 避免护理人员缺乏或者剩余。可以将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都召集在一起, 由这支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要求这支专业护理队伍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及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来担任这个护理组的组长, 对组里的成员进行责任分工, 需要紧急抢救时可以安排三个人分工进行, 一个主要负责抢救, 另外两个在旁协助工作。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医院的管理制度, 不管在岗位责任分工方面还是在保管器械方面, 都要明确分工, 定期向护理人员贯彻执行制度的思想, 强化她们的责任意识, 让她们认识到重症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保证护理质量。另外, 还要定期检查抢救器械是否受损, 护理人员的交接班是否正常等。如有发现问题要马上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抢救和护理。
2 加强对物品的管理
在临床上, 抢救器械种类繁多, 有否妥当管理会给抢救效果带来影响, 而且各个病室的抢救器械都不同:在心血管科就应该配置除颤器械, 而消化科还要配备三腔二囊管等, 抢救用的器械如除颤机、呼吸机、心电监测仪器等都要由专人保管, 要定期维护和检查, 而且还要固定放置, 方便使用, 通常情况不能外借。对各种器械进行标注, 标注内容包括器械名称、操作步骤、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抢救时所要用到的药品要按照顺序整齐排列, 一一注明药品的名称、用量、用法等, 用后及时归置原位, 要定期检查药品有没出现过期、沉淀、变色等异常情况。另外, 对抢救车上所放置的抢救物品也要做好保管, 抢救车也要由专人管理, 每天都要进行检查, 一次性的医疗用品要注意不能过期, 无菌包也要定期消毒等。
3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
患者入院以后, 要先对患者进行常规修剪指甲, 如果患者意识模糊、容易躁动, 要注意对他们加上床保护栏, 尤其是儿童患者, 更要非常注意安全, 要注意对他们人身安全的管理。如有患者需要热敷, 护理人员要进行巡视, 严格交接班, 在给幼儿、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热水袋时, 温度不要过高, 要注意不要烫到患者的皮肤;对于出现昏迷患者, 要有专人护理, 在床的旁边要准备好开口器、压舌板、纱布、吸痰器等物品, 要及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理[1];要做好对患者的皮肤护理, 不时要翻身、按摩、拍背, 避免出现褥疮;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 心情会比较烦躁, 要对患者固定约束带, 要注意松紧适度, 密切观察肢体的温度、颜色以及血运等变化[2]。这时候护理人员应该多关心他们, 对他们多些耐心, 多安慰和理解他们, 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变化情况, 对患者提出的要求要尽量满足, 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如果发现患者语言行为异常, 更要非常注意, 避免他们产生自杀行为, 在交接班时要交代清楚。
4 加强对病室环境的管理
医院可以将重症室安排在医护办公室的旁边, 这样可以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 能更快速抢救患者, 也更方便护理。如果患者病情突然出现变化, 要马上将他们调进重症病房, 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再换回普通病房, 将这些患者进行集中护理, 不仅方便护理, 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跟陪同家属说明清楚, 让他们配合护理工作。病房内的光线不能太强或者太暗, 要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 保持光线柔和, 在白天可以适当开日光灯, 到了晚上可以使用灯光比较暗淡的壁灯。病房内窗户每天开三次左右, 让空气流通, 如病房内有患者呕吐, 要马上清理垃圾及时开窗通风。病房里所用的抢救器械或者抢救物品, 要放在比较显眼、方便取用的地方, 如需要变动位置的, 护士长要告知所有的医护人员, 墙壁上要挂个时钟, 方便护士记录患者病情情况和患者用药的时间。
因为重病房会有家属陪护, 而且探视的亲戚朋友多而杂, 自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休息, 这时候应该制定固定的探访时间和探访人数, 和家属进行协商, 保证病房安静的环境, 让患者能够安心地休息, 给患者一个舒适的环境。
5 加强对多种导管的管理
重症室患者常常要带着一条或多条管道, 例如导尿管、氧气管和多种引流管,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管道有没发生堵塞[3], 要记录管液的色和量, 而且还要对各种管道加强管理:管道要妥善保管, 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避免意外碰撞, 引流袋放置的位置要比引流伤口低, 避免给患者造成逆行感染, 还要交代患者和陪同家属, 不能随便拔管[4]。一定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要操作导管时要先把手洗干净带上一次性手套, 避免引发感染。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在为患者翻身时, 要注意导管别脱落, 要将导管安全放置再做翻身动作。还要严格交接班制度。
6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管理
这几年来, 护理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尤其是对于刚从校门走出来的护士生, 对护理工作不熟悉, 也不懂得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因此, 要安排她们到每个科室轮流护理, 对每种多发病、常见病的体征、症状、常规治疗以及临床表现、护理方法等要素都要熟悉掌握。尤其是在重症室, 很多人以为医护人员对患者完成抢救和治疗就是完成了任务, 其实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患者病情危急的时候, 患者和家属都会反应出情绪激动、不可控制的状态。这时候护理人员就要更加沉着、冷静, 要给患者和家属信心, 引导他们正确配合治疗。护士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要适当放松自己的心情,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也不可以把不满发泄到患者身上。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他们着想, 多体谅他们的困难, 特别是危重患者, 心灵都很脆弱, 而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 对患者的一句关心问候, 对他们的一个亲切微笑, 都会增强患者的信心。遇到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时, 患者家属都会表现出很焦急、很伤心的心态, 医护人员也要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不要在患者面前提起病情的严重程度, 但不可隐瞒家属, 要以委婉的语气如实告诉家属。如有遇到医疗事故纠纷, 家属有过激行为, 医护人员要尽量作出合理解释, 不能对家属采取偏激行为, 尽量稳定患者的情绪, 协助患者做好事后处理工作。
7 结束语
对一个医院来说, 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它的医疗水平, 护理人员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和患者的接触是最直接的, 也是时间最长的。因此, 只有加强重症室护理, 全方位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才能让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抢救, 也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业桂.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3) :2195-2196.
[2]朱静娟.舒适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清醒病人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5) :17-18.
[3]朱瑞红, 陈海燕.浅谈病情危急状态下斜型体位气管插管的方法[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1, 9 (5) :29.
抢救室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JCI标准;抢救车药品管理;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简称JCAHO)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 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认证模式[1]。JCI标准以求通过高的标准来规范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对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JCI标准要求规范管理抢救车药品,确保在急需时可以安全快捷获得药品。
1 抢救车药品管理中常见问题
1.1抢救车药品种类、数量不统一
一部分科室抢救车药品为25种、一部分科室抢救车药品为20种,还有一部分为18种,种类与数量不统一。
1.2抢救车内药品随意摆放,没有序号
药品无序,摆放混乱。抢救患者时,慌乱之中,难以准确取用药物。
1.3 抢救车无儿童用药剂量换算表
抢救车药品说明书剂量多为成人剂量用法,抢救儿童患者时临时计算用量,容易出错。
1.4 抢救车内近效期药品无标示
抢救车未对近效期药品进行标示,无法做到近效期先用,及时更换即将失效药品。甚至还存在过期失效的现象。
1.5 清点、查对时间长,费力
每次全部查对药品数量,质量,费时费力。个别人员为时间快,只核对药品数量,未认真查看药品有效期等药品养护项目。
1.6药学人员未参与抢救车药品管理
抢救车药品只有护理人员在管理,无药学人员参与,药品知识欠完善,无相互监督机制。
2 按照JCI标准,探讨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模式
为了达到JCI标准要求,任何抢救患者的医师、护士,推来一辆抢救车,都能及时、准确、快捷地取用药品,药学部与护理部协商,制定了以下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措施。
2.1抢救车药品品种与数量
邀请院内相关专业的医师、护士,召开抢救车药品品种、数量讨论专题会议。各专业医师、护士根据各自专业及危急患者病种,对抢救车药品品种、数量提出了建议。最终我院统一抢救车药品为20种,涵盖了临床危急情况下所有药品,并根据每次抢救用量,对药品数量也做了规定。
2.2 统一对抢救车药品进行编号,并确定摆放位置
对我院抢救车内20种药品进行编号,固定存放位置,并在其存放位置设置中英文药品标签。所有人员熟记抢救车药品位置,确保抢救及时快捷准备取到药品。
2.3制定儿童用药剂量换算表
组织药学专业人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抢救车内20种药品,儿童剂量换算表。确保在抢救儿童危重患者时,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得所需剂量的药品。
2.4对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
参考国内相关医院[2-5]做法,对抢救车实行封存管理。近效期药品标注在封条上,护理人员天天查看封条,杜绝过期失效药品的出现。
实行封存管理后,护士无需每班、天天查看药品数量及养护方面的问题,在抢救车打开后进行全面核查药品数量、质量养护等方面的问题,若抢救车一月未使用,则每月至少打开一次,全面查看药品数量、质量养护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护士查对的时间,护士只需每班交接抢救封条的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即可。
2.5药学人员参与抢救车药品的管理
药学人员每月深入病区,查看抢救车药品管理情况,并与护士一起共同对抢救车内药品进行全面核查,同时对护理人员管理药品提供技术指导。
3 结果
自我院实行以上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方法后,未再发现抢救车药品过期失效及破损等现象,也未受到与抢救车药品相关的不良事件报道,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系数大大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4 实践体会
全院抢救车药品品种、数量统一,人员抢救人员对所有科室的抢救车都熟悉,任意推来一辆抢救车都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节省了抢救时间。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有些科室抢救车药品,始终都无使用机会,造成了药品的浪费,我们将后续管理中,探讨更好的管理方法。
抢救车实行封存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了管理质量,节省了时间,并且可以随时保证抢救车处于备用状态,提高了抢救质量。
药学人员参与抢救车药品管理,药护结合,确保了抢救车内药品质量。
在JCI持续改进理念的指导下,我院规范了抢救车药品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保障抢救质量,提高了用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志刚,杜少理.按照JCI标准改进药品管理模式初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1,27(3):82-85
[2] 张祥美,吴庆风,施秋萍. 病区抢救车药品管理改进方法的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11, 3(4):348-349
[3] 郑晓艳,蔡淑华,黄美兰,等. 封条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8(6):82-83
[4] 黎贵湘,程桂兰,朱玲莉. 抢救车规范化封条管理探讨[J]. 华西医学2011,26(1): 119-120
抢救车管理制度 2 篇9
(1)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定位放置,每日检查,每班清点,保证随时应用。
(2)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登记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3)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平面示意图,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6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识做好标志,确保先进先用,有效期不足1个月的药物应送药房按程序换领合格批号的药物。
(4)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5)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6)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7)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须经科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8)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9)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理人员)和另一名护理人员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理人员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理人员启封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10)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1)抢救车的封存:
①使用统一的一次性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②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③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
④抢救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一个月更换。
⑤封存者双人签名。
⑥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本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篇10
1)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2)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室或抢救室。
3)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4)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
5)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7)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10)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
抢救室管理制度 篇11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重症监护;缺血性脑中风
【中国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87-01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大多是急诊,患者年龄多在50岁—60岁之间。因为这些中老年患者本身身体素质不强,因此院方在接到急诊患者后对治疗的各个环节合理、正确的安排是相当重要的。无论是内科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院方对急诊患者住院后的系列工作都应作提前规划、安排,将检查、治疗、护理三者融合到一起才能对不同患者作出相应的诊治方案。对于临时有脑部大量出血和血管破裂的患者事前要做好干预措施。本文将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论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抢救室和急诊室应作出的怎样的治疗方案。
一、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特点
1.1临床症状:高血压患者普遍在中年以上,大部分有既往病史,而且发病突然,发病时多伴有头痛、躁动、呕吐、昏迷、偏瘫、嗜睡、瞳孔缩小、血压升高、意识模糊等症状,病发多在寒冷季节、过度疲劳和过度刺激的情况下。
1.2影像检查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诊断,CT影像和磁共振扫描是最常用的办法。它能够较准确地了解患者脑部出血量、波及范围以及有无血中周围脑组织穿破情况,CT检查是最简单的做法,检查时间短且效果显著,CT影像中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反应表现为脑内边界清楚,周边脑组织有少量水肿,脑内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有占位效应。
1.3MRI值观测: 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部位的不同,在MRI的观察中其信号强调程度也会不同,出血的情况会引起信号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缓急的另一个考量指标。
二、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点
2.1 生命特征: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功能都会有或轻或重的损伤,因此观察他们的神志是否清楚很重要。有血压升高、嗜睡、意识淡薄的患者就要考虑脑出血疾病了。
2.2 脑部出血严重且面积大,经过院方的治疗后出血仍未停止,心率过快等症状也可能会是脑溢血症状严重的表现。
2.3 患者入院后瞳孔缩小,反应迟钝,四肢无力,身体偏瘫也是脑出血的症状。
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院前抢救室的治疗
3.1 抢救室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是急诊,院前的抢救室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病情乃至生命都是至关重要的。高血压患者入院后,要将他们平躺,平躺时头部必须固定,病情较严重者可以采取去枕,让其头部后仰,患者入院时昏迷的情况下要将呼吸插管置入口腔保证静脉畅通,有发热严重和情绪异常激动者,可外用冰袋或注射镇定剂,血压异常升高患者可转入内科进行降血压治疗,抢救的过程中最好保持空气畅通,保证干净、舒适的环境,最后要抓紧时间对它们进行检查、治疗和抢救。总之内科、外科以及护理相互结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作出最有效的治疗。
3.2 入院后的檢查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时抢救后的第二歩就是检查,通过检查从而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判断脑部出血的情况,检查血压、脑功能等各方面的水平。患者抢救后先要对其身体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如神志、瞳孔、四肢和面色等,然后要对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电糖、血型、肾功能等作出检查,带领检查的护士和护理人员要对检查数据做好记录,还要询问患者发病前服用过的药物,经历过的特殊事情,以便医师对其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上述两步做完之后,还要对患者作CT、MRI影像检查,检查过程中要边检查边观察,针对个人病情和临时状况作出相应的诊治措施。患者给氧、尿导、心电检测、脑室引流等措施要针对个人进行选择性的使用。
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院前抢救室到ICU中的综合治疗
4.1 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要卧床休息,注意空气流通,有呼吸困难者注意给氧,有神志不清或者身体偏瘫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定时给他们翻身以防痔疮,对于急救后1—2天左右的患者应要求他们禁食,保证静脉输液量,还要注意他们饮食的营养均衡。
4.2 外科治疗:外科中目前多是以患者的脑部出血量作为判断其病情轻重的指标,重者选择手术,手术时间根据患者脑部出血时间、出血量、患者年龄、患者疼痛感等指标确定。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有:立体定向抽吸术、神经内窥镜治疗技术、微创置管脑出血肿引流术、开颅血肿消肿术等,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手术方法。
4.3 ICU中的治疗: 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医师要对其进行心电监测和血流动力学检测,要通过各种治疗手段恢复患者的心肺脑能力,保证其呼吸,给患者的肝脏和肠道进行相关检测,通过化验结果给与治疗与处理,如输液、转入内科等处理方法。
4.4 护理 :患者在内、外科治疗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护理。因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比较多,因此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也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定时测量他们的血压和体温,观察他们有无躁动情绪,有无水肿,要保持通风、干净的室内环境,减少潜在细菌感染。
为了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注意防止患者消化道出血,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还要检测患者的胃部残留物,定时给患者翻身、按摩、清洗身体。为了患者更快地得到康复,可以鼓励患者做简单的功能锻炼,多与患者交流,给予体贴与关怀。
小结:综上所述,合理、正确的综合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明芳.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04)
[2]常红.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5)
[3]郑红,董丽,张淑娣.自我管理团队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复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13)
抢救室管理制度 篇12
一、制定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方案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方案是将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理念落实到抢救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制定抢救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其任务是以保护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原则进行科学的整体策划, 制定系统和详尽的抢救措施, 核定实施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 它在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工作的全过程中具有纲领性的地位。因此, 在制定方案前要进行摸底调查, 弄清楚哪些是亟待抢救的、数量有多少、抢救力量和水平怎么样、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在实施抢救与修复前, 档案馆应以馆藏档案文献遗产为对象, 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 通过对馆藏档案文献遗产的损坏情况的调查, 收集第一手资料, 整理相关原始数据, 进一步明确档案文献遗产抢救范围, 采用结合实际的抢救方法, 编制抢救馆藏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方案, 努力实现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的目标。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对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应分轻重缓急, 区别对待。在制定抢救计划时, 应根据调查结果明确标定抢救的先后顺序和针对性, 保证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优先抢救和不同档案个性化处理的原则。基本原则是先抢救破损严重的档案文献遗产, 后抢救破损轻微的档案文献遗产;先抢救年代久远的档案文献遗产, 后抢救年代较近的档案文献遗产;先抢救利用率高的档案文献遗产, 后抢救利用率低的档案文献遗产;先抢救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档案文献遗产, 后抢救利用价值一般的档案文献遗产, 以缓解档案馆各方面的实际困难, 集中力量抢救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此外, 对于粘结成砖的档案文献遗产, 可放缓进行, 但对于将成碎末的档案文献遗产, 需要抓紧抢救, 以防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和遗憾。
二、建立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信息库
一是建立各类基础资料和信息库, 包括档案文献遗产的载体情况、保存现状、损坏程度、老化状况、形成时间、信息内容、记录形式、稀缺程度、重要与否等基础数据以及各种抢救材料种类、产地、品种、规格和价格等相关信息;二是设立专家数据库, 将我国档案抢救与保护方面的专家纳入其中, 在制定抢救性保护计划和具体的抢救操作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抢救对象, 请有关专家进行鉴定和指导;三是将已抢救的档案全部纳入信息库中, 建立一个完整的抢救过程数据体系, 同时提供已有的抢救实验方法和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实现抢救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化。笔者建议建立国家档案局、省和市 (地) 三级互联的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平台, 对全国的档案抢救工作进行监测管理, 以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集成信息库为支撑, 提高抢救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三、建立抢救档案
抢救档案是把档案文献遗产抢救前的状况以及整个抢救工作过程中的抢救方法、抢救材料、抢救原则、抢救细节、抢救时间、抢救人员、验收人员等所有详细资料随同抢救完成的档案文献遗产一并归档。建立抢救档案的意义在于:第一,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档案文献遗产原件不被后人在再次抢救中随意改变物质组成或原有形制;第二, 如果档案原件的原貌被改变了, 那么什么时候改变的, 改变的依据是什么, 都可以通过抢救档案查询到有关信息;第三, 一份科学完备的抢救档案可以为后人在再次抢救中提供档案原貌的第一手参考资料;第四, 抢救档案保留了抢救信息和抢救经验, 便于同行之间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由于抢救性保护的对象大多为制成材料濒危的档案文献遗产,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需要再次修复。此时, 抢救档案对于准确把握档案文献遗产的原貌、制定再处理方案进而实施妥善的修复就显得极为重要。现在, 国家图书馆已经把在抢救前制定抢救方案和抢救后建立抢救档案作为该馆抢救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并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的抢救信息管理系统, 值得档案部门借鉴。
四、制定抢救材料和方法标准或规范
目前,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缺少相应的规范或标准, 因此, 制定抢救的标准与规范已刻不容缓。通过制定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材料和方法标准或规范, 起到保证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质量与安全的技术控制作用, 将先进的共用关键技术和普遍认可的保护方法转化为技术标准, 把已经在抢救实践中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修复材料上升为修复材料标准或规范, 重点是制定档案修复材料通用标准、修复技术标准和修复用具等通用标准、不同类型档案保护修复规范与技术标准以及通用的抢救流程、修复要求与试验方法和管理技术等标准。
五、完善档案保护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制度
抢救制度 篇13
1.病情危重需抢救者方可进入抢救室。抢救工作应在主治医生/值班医生、护士长/带班护士的组织和指挥下实施,对重大抢救需根据病情制订抢救方案,并立即呈报有关部门。
2.参加抢救人员应保持严肃、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地抢救患者。抢救时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抢救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做到四定,即定人保管、定量储存、定位存放、定时清点,维修。抢救物品不外借,用后及时补充,班班交接。
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疾病抢救流程及操作技术,以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5.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按抢救时间、用药剂量、抢救方法及病人的临床表现做好重症记录。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守各项操作抢救程序。7.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
8.抢救完毕及时清理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各种抢救药品、物品处于完好状态。
9.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应清晰复诵,经医师确认后方可执行,并在执行时实施双人核对,操作后保留安瓿,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结束后督促医生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抢救车使用制度 篇14
1.根据科室需求,各抢救药物及物品保持一定数量,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各药物分别定位放置.、定量储存,专人负责保管。3.使用规范的药物标签,所放位置标识清楚。
4.设立抢救车药物、物品清点本。每班交接班时必须清点、登记、签名。每班必须测试各种抢救器械、仪器的性能并在专用登记本上记录功能状态。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更换。
5.抢救车上必备的药品及物品按医院统一编号排序,定位、定量存放,保证取用方便。每位护士熟悉编号、药品剂量、作用、使用方法。药品用后随时补充。
6.抢救病人时所用空安瓿,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7.负责人每周要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有否存放过多、缺少、过期、变质等现象。
8.如发现抢救药品或物品遗失,及时上报保卫科、护理部,科室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抢救室管理制度 篇15
1 教学现状
《危重患者抢救工作组织管理》是《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内容。目前《基础护理学》教学环节主要为理论教学加技能实训教学,部分学校开设了临床见习。在技能实训环节,护生学习急救技能,对吸痰法、洗胃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进行学习、练习、进而掌握,而组织管理部分,则不属于实训内容。即使组织护生去医院临床见习,护生也不可能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所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组织管理》教学停留在理论层面,护生不能真正掌握其内容和内涵,所学知识很难活学活用,影响其急救能力的发展。
2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依据Moreno有关心理剧理论派生的,它是利用演戏和想象创造情景,以启发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信念、价值的认识;要求学生对另一个人相同的行为采取行动,并按自己想象人们应有的行为去动作[3,4]。用于教学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及创造性[5]。
3 实施
3.1 对象
选择我校2009级护理大专班78名护生作为观察组,2008级护理大专班7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全国高考统招学生,高考入学成绩无显著差异。
3.2 设计案例
设计一例医生与护士对一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并抢救成功的案例。
3.3 准备阶段
挑选4名护生作为扮演角色人选。准备工作包括:复习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症状、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根据案例准备用物,如场地的选择,急救物品和药品等;进行排练。
3.4 实施阶段
讲授《危重患者抢救工作组织管理》理论内容后,于示教室进行角色扮演教学的实施。4名护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重点表现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包括护士与医生的分工协作、适当的紧急处理、抢救中的核对工作以及各项记录及时、准确地记录等[1]。在表演之前教师根据讲授内容提出思考题,如“在抢救过程中,护士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与医生的配合中,护士正确的行为有哪些?面对急救工作,护理人员应如何进行组织管理?为了做好急救工作,你认为护理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等,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表演。
3.5 组织讨论
在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全体护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同学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将理论知识与案例表演相联系。教师组织护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回忆—联系—再记忆,对难点内容进行质疑—解惑—理解,帮助护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4 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自制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理论考试以笔试、闭卷方式进行,卷面成绩100分其中客观题60分,主观题40分。自制问卷设计8个评价项目以不记名填写,发放78份,当场回收78份,有效问卷78份。
5 结果
5.1 理论知识考核结果(见表1)
用SPSS17.0软件系统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两组成绩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调查问卷结果(见表2)
6 讨论
6.1 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
《基础护理学》课程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而危重患者抢救工作组织管理很难通过医院见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危重患者病情重,不适合作为见习对象;二是抢救工作时间紧迫,不容许有些许耽搁;三是在抢救病患时进行见习,易引起患者家属不满,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实施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是将临床场景搬进课堂,92.3%的护生表示可以近距离观摩临床场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6,7]。
6.2 提高护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考力是临床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护生在学习了理论内容后带着问题看“表演”,边观看边思考,通过观看—思考—讨论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护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6.3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将学生作为“主体”的具体体现。角色扮演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时学生跟着老师“转”的灌输式学习,使教学过程生动化、艺术化,从而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8,9],将“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调查中89.7%的护生认为应用角色扮演法能激发学习积极性,85.9%表示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6.4 通过讨论,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表1显示,观察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优于对照组。角色扮演教学法可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与具体,符合了记忆的特征[10],使知识易于理解和记忆。
角色扮演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在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中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获取更佳效果,在应用角色扮演法时应避免以观看“表演”为主,思考问题为辅、教师未实现“主导”作用、忽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5~321
杜秉利,马桂花,孙文利,等. 基层医院群体伤急救模式与组织管理[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2): 2134~2135
郑修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18
张涓,赵文淑,王红石,等. 心内科临床见习中角色演练的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199~200
周慧芬,陈丽莉,潘彩青.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7;6(10):697~698
王晓华. 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 1988
王艳荣. 急诊科护患沟通方式的初步探讨.中国医药导刊,2009;11(4):707
蒋慧王月.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1):3092~3093
李洁,郑华. 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68
【抢救室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急诊抢救室规章制度09-23
急诊科抢救室工作制度05-27
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09-08
抢救车使用制度07-21
抢救危重病人制度08-17
icu抢救物品管理制度05-25
抢救室护士职责09-22
抢救室医生工作职责05-21
规范抢救物品设备管理的通知09-15
急诊抢救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