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观察(精选12篇)
抢救观察 篇1
我科自2010年9月~2012年12月对60例不同原因的昏迷患儿应用纳洛酮抢救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12例同期住院的昏迷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0例, 男38例, 女22例;年龄<1岁24例, ~3岁17例, ~6岁12例, >6岁7例;轻度昏迷18例, 中度昏迷35例, 重度昏迷7例。对照组56例, 男34例, 女22例;年龄<1岁24例, ~3岁9例;~6岁13例;>6岁10例;轻度昏迷17例, 中度昏迷33例, 重度昏迷6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病因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止痉、降温、吸氧、保护脑细胞、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纳洛酮0.01mg/Kg·次, 静推, 每小时1次, 用至意识清醒后停药。若用药48h无效则停药。用药期间注意患儿意识、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39例, 好转11例, 未愈7例, 死亡3例, 治愈率65.0%, 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21例, 好转10例, 未愈17例, 死亡8例, 治愈率37.5%, 总有效率55.36%,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χ2=9.47, P<0.01) 。两组意识恢复情况见表2。治疗组重度昏迷7例, 死亡3例, 未愈4例;对照组重度昏迷6例, 死亡6例, 两组对比, 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 。
3 讨论
纳洛酮 (NX) 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 (OLS) 的
特异性拮抗剂, 对各型阿片受体亚型均有拮抗作用, 无前驱或后继的激动作用, 对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 静脉注射后起效快, 1~2min血药浓度即达正常值, 持续1~4h, 消除半衰期为1h, 主要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然后经尿排出, 纳洛酮常规剂量时无明显毒副作用, 长期给药无依赖性, 该药物半衰期短, 故对重症患儿应重复用药。
中枢神系统存在着多种神经肽, 对中枢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昏迷及多种应激情况发生时, 血浆-内啡肽 (β-EP) 浓度升高[1,2], 应激是促使β-EP分泌及释放的重要因素, 有报道指出[3], 机体应激时, 垂体分泌内啡肽增加, 血中浓度可达正常5~6倍。β-EP除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外, 在心脏、肝脏、胃、小肠中也有发现, 并损害这些器官的功能。使用纳洛酮可拮抗β-EP的影响, 重建PG和儿茶酚胺的循环机制,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 阻断继发性的脑损伤, 改善脑代谢, 促进脑苏醒。也有研究指出, NX能刺激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醇的生成, 对脑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来实现[4], NX对昏迷患儿的作用除了拮抗内源性阿片肽外, 也有降低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本文结果表明, 对于昏迷患儿无论程度轻重, NX均可缩短病程, 促使患儿意识清醒, 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病死率, 且起效快, 作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Qsgood PF.lnereasc in plasma beta-endorphin and tail la.tency in following bLum injury[J].Life Sci, 1987, 40:547.
[2]ChemowB.Hemorrhagic hrotension increase plasma betaendorphin concentration in the nonhuman primate[J].Crit Care Med, 1986, 14:505.
[3]孟庆林.纳洛酮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1994, 14 (1) :1.
[4]盂庆林, 胡长欣, 侯延奎.盐酸纳洛酮拮抗乙醇中毒作用机理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 1996, 16 (3) :4.
抢救观察 篇2
一、抢救车由办公室护士专人管理。
二、每月护士长与办公室护士至少大 查对并双签字一次。
三、每次使用后及时补充药物及抢救
物质,保持完好备用状态,经双人查 对后签字并将封条规范粘贴。
四、抢救物质仅限抢救时使用。
五、抢救车禁止放任何物品。
六、抢救车定点放置。
天愿医院
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3.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
4.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及时封存。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
5.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名护士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6.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
1.急救车的封存:
(1)使用统一的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2)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3)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4)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两个月更换。
(5)封存者双人签名。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2.急救车检查内容:
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药品清单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
抢救观察 篇3
【关键词】重度窒息;抢救;复苏;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6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43-02新生儿窒息就是在胎儿出生之后无自主呼吸或者是呼吸抑制从而出现混合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为5%-10%,新生儿窒息是较为危重的疾病之一,严重的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就临床实践而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产妇及分娩方式有较密切的关系[1]。采取有效措施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对改善窒息新生儿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对33例重症窒息新生儿采用综合抢救和护理措施进行复苏的相关情况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1年——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3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8例,患儿胎龄24-31周,出生体重在1200g-3900g。患儿临床表现:皮肤苍白;口唇颜色发绀;肌张力减弱;皮肤黏膜反射减弱;无呼吸或有无效呼吸;心率表现不规律;患儿处于休克状态,且存在外周血液循环障碍。
1.2方法
1.2.1抢救方法①复苏配合:在复苏过程中,儿科医生位置与窒息儿的头部,对患儿各个阶段的情况准确评估,确定患儿在何时需要心脏按压,何时需要用药,同时进行人工通气和气管插管;产科医生主要负责患儿的心脏支持;助产士在患儿左侧负责断脐、静脉给药;手术台下助产士负责传递各种抢救用具。②清理呼吸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都是因为呼吸道阻塞引发的,要保证新生儿呼吸道畅通,在分娩中当胎儿头部娩出之后,助产者应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新生儿的咽喉处,另外四指放在鼻根部,向口腔方向进行挤压,促使新生儿口部、鼻内、咽喉部的黏液挤出。胎儿娩出后,采用Apger进行快速评估,若新生儿的评分在0-3分,就需要立即剪断脐带,脐带长度保持在6-8cm,方便后期脐静脉给药。新生儿仰卧时,在其肩部应该置2cm高的颈托,利于新生儿气道畅通,然后接好吸痰管,按照先口腔后鼻腔的顺序清理管理呼吸道的分泌物,在吸痰中操作者的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新生儿粘膜产生损伤[2]。③人工通气:如新生儿没有自主呼吸,采用6s心率评价法对新生儿心率做评价之后,当心率<100次/min,则需要持续进行正压人工通气。如新生儿心率<60次/min,则需要在正压人工通气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采用双手法和拇指法进行,注意使用力度,心脏按压频率与人工呼吸频率比值在3:1为最佳,每按压半分钟后对再次进行心率评估,直到新生儿出现自主呼吸为止。④药物抢救:如新生儿进行过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后心率仍低于60次/min,可采用注入肾上腺素治疗,如新生儿有代谢性酸中毒则需将碳酸氢钠溶入葡萄糖中静脉输入。
1.2.2护理方法①观察新生儿体征:复苏成功新生儿还未彻底脱离危险期,护理中要对其体征密切观察,尤其是要对患儿瞳孔、意识反应、皮肤颜色、肌张力等重点观察。另外,重视新生儿喂养、尿量以及大便情况。②保暖:新生儿复苏成功后,其循环功能还比较差,体温较低,尤其是低质量儿和早产儿,较容易出现硬肿症,护理中需要注重保暖,随时观察患儿体温变化[3]。③呼吸道护理:新生儿出现呕吐后,要及时将呼吸道中的呕吐物清理干净,避免误吸,产生肺炎或窒息。④感染护理:新生儿抵抗力较差,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护理中要注意隔离消毒,执行无菌操作标准,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抗生素。2结果
3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中抢救成功31例,抢救成功率为93.9%,其中1例新生儿死亡,另1例新生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后期有2例患儿出现急性肺水腫,2例新生儿出现肺部感染。5分钟Apger评分为(8.36±2.54)。总体抢救和护理效果良好。3讨论
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产妇因素。研究表明,大多数发生新生儿窒息情况,均因为产妇在产前有胎盘功能低下状况。第二,分娩因素。研究表明,引发新生儿窒息率较高的分娩方式有胎头吸引术和臂位剖宫产术。另外,在临床中因为脐带因素、新生儿体重等因素导致的重度窒息情况也相对较多。
新生儿窒息早期成功复苏能够逆转新生儿窒息的生理和病理,新生儿各种脏器功能能够全部恢复,但是晚期会导致患儿脏器出现严重损害,即便复苏成功,也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后遗症。所以在临床中准确评估新生儿窒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本组3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中抢救成功31例,抢救成功率为93.9%,说明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对于新生儿复苏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王宝君,张旱愉,张韵.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9):74-75.
[2]陈静,胡娅,王智惠.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1041-1042.
抢救观察 篇4
关键词:改良,洗胃,抢救,口服中毒
口服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种之一, 为了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减少吸收, 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洗胃。洗胃管的选择与洗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洗胃效果, 自2004年6月以来, 我们在抢救口服中毒患者时应用改良洗胃法, 收到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8年6月共观察口服中毒患者71例, 男29例, 女42例, 年龄15岁~65岁。口服药物中毒15例, 鼠药中毒31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25例。患者均无胃管插入禁忌证。
1.2 分组及试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立即洗胃,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洗胃法。
1.2.1 传统洗胃法
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 中毒较重者取左侧卧位, 洗胃液的温度25~38℃, 将普通洗胃管经口插入45 cm~55 cm[1], 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开始电动洗胃。
1.2.2 改良洗胃法
患者无论清醒与否均采取左侧卧位;洗胃液用25~30℃的凉开水;在普通洗胃管的前端8 cm~10 cm处错开老孔再均匀增加5~7个小孔, 使各孔间的距离不影响胃管的韧度, 每个小孔的直径约0.4 cm~0.5 cm, 使进水时水流呈淋浴喷头状, 以达到充分冲洗胃黏膜的目的;插入胃管的长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10 cm~15 cm, 总长约55 cm~70 cm, 使改良胃管的侧孔全部进入胃内, 顶端深达胃窦部[2]。开始电动洗胃法, 直至洗出液清亮无味。洗完后2组均用20%甘露醇250 m L导泻, 可经胃管用50 m L注射器注入, 清醒患者也可口服给药。
2 结果
共观察71例患者, 电动洗胃完成时间, 改良组平均用时 (23±6) min, 比传统组平均缩短11 min, 说明胃管侧孔增多, 进液、出液速度均加快, 可缩短洗胃时间。洗胃中洗出血性液体、腹痛、虚脱及胃内残留液发生率改良组明显低于传统组, 说明改进后的胃管插入长度对患者的胃黏膜刺激、损伤小, 胃内残留液少, 不良反应轻, 并发症少。2组均未发现胃穿孔。
3 讨论
3.1 传统洗胃法体位不当, 取坐位或半坐位时, 毒物可沿胃管进入肠道, 更加快毒物的吸收。而改良洗胃法采用左侧卧位, 提高了幽门位置, 胃底处于最低位, 使毒物储存于胃底部, 且蠕动非常弱, 加之幽门保护性痉挛收缩, 使毒物不易进入十二指肠, 减少了毒物的吸收。
3.2 由于胃黏膜层血管丰富, 传统洗胃法洗胃液温度偏高, 易于加重毒物的吸收, 而改良洗胃法采用低温洗胃, 可使胃黏膜血管收缩, 减慢血流速度, 从而减少毒物的吸收。
3.3 传统洗胃法的洗胃管侧孔少而小, 仅有2个侧孔, 1个顶孔, 进、出液速度较慢, 水柱与胃壁接触面积小, 不易将胃黏膜上的毒物冲洗干净, 胃管管孔又易堵塞;胃管内的过高压力冲击局部受损的胃黏膜, 易引起胃黏膜再损害致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改良后胃管, 交错排列的数个侧孔可扩大冲洗范围, 加快进、出液速度, 胃黏膜得到充分冲洗, 并节约了洗胃时间, 赢得了抢救时机;还可缓解胃管内的过高压力, 进、出洗胃液时胃黏膜受力均匀, 不易引起胃黏膜的损害, 降低洗胃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3.4 传统洗胃法洗胃管插入胃内的长度不够, 人体鼻部长度约8 cm, 咽部长度约12 cm, 食管长度约25 cm~30 cm, 从贲门到幽门长度约15 cm, 总长度约60 cm~75 cm[3].传统胃管插入长度为45 cm~55 cm, 从解剖学角度讲此长度胃管侧孔显然不能完全进入胃内, 胃管顶孔仅达贲门下, 最多达胃体部, 由于不能将全部侧孔都留在胃内, 尽管患者取左侧卧位, 但使每次进入胃内的洗胃液仍不能充分吸出, 延长了洗胃时间, 延误了抢救时机。而改良洗胃法胃管延长插入至55 cm~70 cm后, 胃管深达胃窦部, 胃管侧孔全部在胃内, 每次进入胃内的洗胃液液均能充分抽吸, 胃内残留液少, 减少了洗胃时间, 为患者增加了抢救时机, 且洗胃后发生上腹部不适、腹痛、胃出血的几率低。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69.
[2]韦翠英.多孔胃管并延长插入长度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1) :1-3.
抢救车管理制度 篇5
1、抢救车物品一律不外借。
2、抢救车内物资及药品由各楼层护士长和值班护士负责管理。
3、建立抢救车物资及药品交接班本,并按要求认真核对填写数量后值班护士签名。
4、抢救物资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时检查,抢救药品在失效前1个月到药房更换。
5、抢救结束后,由当班护士对各种抢救药品、器械进行及时清点,由护士长和值班护士补充、核对后签名。
6、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抢救观察 篇6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抢救的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患者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进行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时,采取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水平和医院护理水平,获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全程护理;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11-02
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都是病情复杂,生命健康存在极大威胁的病人,此时患者及其家属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极易引发医疗纠纷[1]。由于这些特点,医院对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抓住治疗机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并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2]。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的治疗不仅需要医疗人员拥有极高的专业素质,还要能够对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合理、科学进行制定和调整。本文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抢救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300例,作为本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的全程护理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抢救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300例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50例,男性95例,女性55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3.8±11.2)岁;观察组患者150例,男性91例,女性59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57.7±1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式,其中包括对患者吸氧护理,全天心电图监护,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24小时监测等。
观察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给与患者全程护理,其护理内容有:①在接诊以后,医疗人员需要保持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严禁家属对患者位置进行移动。到达现场以后对患者情况进行初步诊断,根据情况初步护理和抢救,将患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并快速、科学的对患者进行分诊,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立即送入重症医学科室中进行抢救和护理;③在抢救过程中迅速对患者采取合适的配合治疗措施,节约抢救时间,对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和心率、意识、呼吸进行严密监测,快速建立输液通路,进行药物治疗记录好抢救数据;④在抢救过后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对患者手术切口以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控,并指导其家属对患者采取正确地清洁和翻身方式,告知其饮食禁忌和营养需求,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⑤患者接诊、抢救到抢救完成之后的护理均由专门安排的护士陪同护理,做好患者各种检查和治疗的准备工作,并询问其治疗需求,保证抢救过程中各项治疗设施的正常运行。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90以上)、一般(70-90)、较差(70以下),总满意度为满意和一般的总值。
1.4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收集到的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经过抢救后的抢救成功率对比如表1。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明显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经过抢救护理后的满意度对比如表2。观察组患者评价满意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评价较差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症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是用于救治病情严重且危急患者的地方,医疗人员的工作量会很多,承担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抢救的成功率,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纠纷[3]。急症科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医院整体的抢救成功率,需要改善抢救过程的护理方式,制定出适用于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的护理方案,对其进行全程护理。全程护理综合医疗所有的专业护理技能,吸取了大量的临床护理经验,能够有效的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搶过程中的护理质量,进而提高医院整体的抢救成功率。
全程护理的实施需要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其护理意识和效率,强化护理人员以人为本,以服务患者为中心,急症中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加强其职业责任感,对医院急症科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培养护理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工作默契,以此来提高抢救护理水平,节约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全程护理抢救成功率为96.7%,普通护理抢救成功率为86.7%,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总满意度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临床上进行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时,采取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水平和医院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瑛,沈红.全程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0(08):36-37+74.
[2]刘艳.全程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08):166+168.
谈重危急症患者的抢救观察与护理 篇7
作为急诊护士若稍有疏忽, 就可造成不可估量的事故和损失。多年来, 我们护理人员注重能力培养, 力求提高自己对危机病情变化的判断力、识别力和观察力, 同医师紧密配合, 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急救知识
作为急症科医务人员, 时刻以“急”字当头, 召之即来, 呼之必到, 为强化急救意识, 我们制定各类急救程序图表, 粘贴在抢救室的醒目处, 以利于随时了解程序和内容, 一旦有急救, 则会有条不紊, 迅速准确。
2 急救设备
急救设备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抢救的效果, 为此, 我们设专人专管, 设备物品放置有序, 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一旦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并做好记录, 使抢救器材经常处于功能良好状态。
3 基本功训练
护理人员基本功熟练与否对抢救成功赢得时机至关重要, 基本功不过硬就不能达到迅速而准确, 为此, 我们加强基本功训练, 以最基本的静脉穿刺技术、氧气吸入法、心肺复苏术等, 通过每周考试及技术表演赛等形成强化练习。因为重危急症患者多数由于大量失血、失液、疼痛、中毒等而急需抢救治疗, 以补充血容量, 止痛、解毒等, 迅速而准确地“一针见血”则是抢救成功的前提之一。
4 急救护理
4.1 病情观察
初步诊断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动态变化, 是急救护理人员观察的最基本项目。针对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的特点, 我们不放过与患者接触的每一个细微环节, 如急危患者病情明确判断后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及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器材, 每一项护理操作都达到及时、准确、无误。在一些疾病的临床诊断中, 由于护理人员警觉和细心观察避免了一些差错的发生。
例1:患者女性, 36岁, 未婚, 因腹泻昏厥前来急诊就诊, 当时血压低, 医师诊断为肠炎, 给予补液观察, 值班护士观察到患者面色极度苍白, 就询问病史, 并告之自己说清楚生活状况和月经史, 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 在此情况下, 患者吐露了未婚同居的真情, 于是立刻意识到此患者的腹泻可能是宫外孕出血引起的肠道刺激症状, 立即通知医师请妇科会诊, 同时配合医师做好术前准备等工作, 使患者病情得到了及时救治。
例2:患者女性, 50岁, 因头痛、胸闷, 急诊就医当时神志清, 一般状态尚好, 医师决定留观, 当接班护士交接班时发现此患者面色极差, 就到患者身边一边询问病情, 一边测脉搏, 发现患者浑身湿冷, 此时脉搏手测不清, 神智已欠清, 立即通知医师, 同时给予氧气吸入、补液等对症治疗, 并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 结果医师诊断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经抢救治疗后康复出院。
4.2 建立有效地静脉通道, 静脉通道给药方便, 起效迅速, 可迅速补充血容量、能量、利痰、解毒、降低颅内压。
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例1:患者男性, 外伤来急诊, 患者烦躁不安, 出冷汗, 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 无外科阳性体征, 需拍X线片检查, 但值班护士意识到患者已处于休克前期, 病情十分严重, 拍片有危险, 必须在有抢救设备的情况下进行, 于是立即行静脉穿刺, 迅速输入平衡液体, 为抢救生命打下基础。
4.3 氧气疗法;
危重患者可由病因造成低氧血症。如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供氧不足, 组织器官液体量减少, 某些毒物使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丧失或减弱等, 均需氧气吸入。注意: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掌握氧气的浓度、时间、用量及方法, 防止氧气中毒。
4.4 体位护理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体位。昏迷患者立即给予去枕仰卧位, 并头偏向一侧, 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休克患者立即给予仰卧中凹位, 抬高头部10°~20°, 抬高下肢10°~20°, 以利于增加下肢静脉回流, 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心力衰竭患者应该给予坐位, 两腿下垂, 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4.5 各种管道的护理
急救病员身上往往同时置有多种管道, 如引流管、鼻饲管等, 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 并防止脱落, 同时, 注意引流物的性质、量、颜色和气味。
4.6 对症护理
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如出血、疼痛患者立即给予止血、止痛, 急性中毒尽快促进毒物排泄, 防止继续吸收。
5 急救护理规范
5.1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及各项制度。
护理工作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粗心马虎, 认真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以防院内感染,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抢救过程中忙而不乱, 执行医嘱细致认真。在执行口头遗嘱时, 护士必须复述一遍, 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注意告知医师及时补写医嘱, 操作要轻巧、熟练、准确、无误。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 保证抢救工作的及时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保持抢救现场环境整齐、肃静。
5.2 执行医嘱时要完整准确, 及时记录。
急救人员在抢救治疗过程中, 在观察、治疗、护理患者同时还必须详细准确记录患者的主诉、症状、病情变化, 用药情况及生命体征等, 并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等。
总之, 重危急症患者对急症科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但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良好态度, 更需要对各种疾病的变化有高度警觉性, 对抢救重危急症患者有一股强烈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并且掌握过硬的技术水平, 能在病情突变时分秒必争, 更好的配合医师共同完成抢救工作。
摘要:对于重危急病的患者抢救, 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急救知识、急救设备、急救基本功、急救护理规范等方面熟悉了解, 才能使重危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更好的救治, 因此, 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重危急症的抢救观察与护理进行全面阐述。
关键词:重危急症,抢救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抢救观察 篇8
1临床症状
1.1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无力、烦躁不安、谵语、惊厥、昏迷等, 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1.2 毒蕈碱样症状
瞳孔缩小, 严重者小似针尖。晚期则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 呼吸困难, 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缺氧、发绀, 甚至导致呼吸衰竭。
1.3 烟碱性症状
由于骨骼肌兴奋, 可发生肌纤维震颤, 从眼睑、颜面开始, 以后逐渐发展至全身肌肉抽搐, 严重者出现肌麻痹, 如呼吸肌麻痹可导致窒息死亡。
1.4 “反跳现象”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 经抢救症状缓解停用药后个别患者的中毒症状又重复出现, 称为“反跳现象”。“乐果”这种农药就容易出现“反跳现象”。反跳多有先兆, 如胸闷、食欲不振和唾液分泌明显增加等, 如加强观察, 细心护理, 及时发现其先兆, 则完全可以得到救治。
2治疗原则
迅速将毒物排出, 防止继续吸收是抢救的首要措施。对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 不仅要注意应用呼吸兴奋药, 还要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 以达到顺利给氧的目的。阿托品能解除平滑肌痉挛, 宜早期使用, 并同时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 如解磷定、氯磷定等药物。
3抢救、观察护理
3.1 清除毒物
因接触药物中毒的患者, 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 并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全身皮肤及头发, 防止残余毒物继续吸收。口服患者, 应立即洗胃, 越早越彻底越好, 因有机磷农药可经胃肠道迅速完全吸收。洗胃结束让患者口服硫酸镁20~30g, 或从胃管注入50%硫酸镁60ml, 以清除肠道内毒物。
3.2 配合治疗
3.2.1 建立静脉通道:
在洗胃的同时, 应立即为患者建立起静脉通道, 保证药物的及时应用。
3.2.2 观察药物反应:
阿托品应用的反应即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及呼吸道分泌物等变化。如患者出现谵妄、躁动或心率过快、体温很高时, 则为阿托品中毒的表现, 应立即报告医师做出相应的处理。
3.2.3 解磷定等药物应用的反应:
解磷定是一种胆碱酯酶复活剂, 它能与磷酸化胆碱酯酶起作用, 此药在静脉推注速度过快时, 可出现短时间的头晕、眼花、恶心等不良反应, 应减慢静脉推注速度。在用药过程中, 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症状缓解情况。
3.3 护理
3.3.1 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 重度中毒患者, 15~30min监测一次生命体征, 详细记录出入水量, 注意“反跳现象”。
3.3.2 饮食护理:
凡是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者, 经洗胃或催吐后的患者, 一般禁食24h, 以便必要时再次洗胃, 彻底清除存留于胃内的毒物, 进食应从流食开始。
3.3.3 高热护理:
由于毒物刺激机体组织的强力收缩及大剂量的阿托品等药物的应用, 使机体内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体温平衡失调而出现高热现象, 应按医嘱及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3.3.4 昏迷患者护理:
及时清除呼吸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好基础护理,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3.5 肺水肿的护理:
有机磷可刺激肺组织引起水肿、分泌物增多, 患者常出现气喘、咳嗽、烦躁、呼吸困难等症状, 除严格按医嘱用药外, 还要合理给氧, 湿化瓶内加入50%乙醇, 以减低支气管分泌物的张力, 减少泡沫, 氧气流量不宜过大, 防止肺泡张力过大而破裂。
抢救观察 篇9
关键词:机械通气,急性左心衰,重症
重症急性左心衰由于起病急、病情重, 病死率高。国外学者20世纪70年代初即开展了早期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认为机械通气能快速纠正低氧血症、酸中毒, 并减轻呼吸功耗、减少肾上腺反馈刺激而最终减轻心肌缺血, 提高存活率。2004年3月~2008年10月, 我院内科探讨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28例,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重症急性左心衰28例, 其中, 男18例, 女10例, 年龄 (60±12) 岁。急性心肌梗死8例, 冠心病左心衰4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2例, 高血压心脏病2例, 尿毒症2例, 风湿性心脏病1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 淹溺7例, 中毒性急性左心衰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28例患者均呈昏迷或浅昏迷, 主要表现有发绀、极度呼吸困难、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 RR<10次/min 17例, RR>40次/min 11例, 19例Pa O2<4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9例Pa CO2>60 mm Hg。
1.2 方法
常规抗心衰治疗, 包括高浓度吸氧 (5~10) L/min、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解痉平喘等, 毒鼠强中毒者给予洗胃、抗惊厥治疗。30 min后症状仍未缓解, 立即给予建立人工气道, 其中, 经口气管插管22例, 经鼻气管插管6例, 严重烦躁者给予静脉推注咪唑安定或者丙泊酚充分镇静;后予美国Bird8400型人工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设置:首先间歇指令控制通气 (SIMV) 加吸呼末正压 (PEEP) 或者PSV加PEEP方式给予通气治疗, 潮气量一般选用5~8 ml/kg, PEEP:4~10 cm H2O, 保持气道压在20 cm H2O以下, 呼吸频率14~20次/min, 吸呼之比 (IE) 为1∶1.5~2.0, 吸氧浓度40%~60% (个别情况短期使用60%~100%) ;监测指标:上机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 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定期监测: (1) 临床表现, 包括神志、呼吸频率、血压、肺部啰音、发绀变化等; (2) 心电指标:监测心率、心律、血压、无创血氧饱和度 (Sa O2) 、动脉血气分析。撤机及拔管:当患者原发病及并发症得到控制,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肺部啰音明显减少, 呼吸频率12~20次/min, 血气分析基本在正常范围, 可间断停用呼吸机, 观察病情无反复后撤离呼吸机, 改经气管插管处吸氧, 继续观察, 等病情稳定, 血气正常, 呼吸道分泌物不多时拔除气管插管, 拔管时应先吸尽气管及口腔内痰液。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表示, 上机前后各指标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经上述积极措施抢救后, 28例患者中, 22例患者在机械通气后2 h后肺部啰音明显减少, 动脉血p H、Pa O2、Pa CO2和Sa O2值以及生命体征均发生显著意义的变化, 见表1。有6例因原发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病死率为21.4%。
3 讨论
重症急性左心衰是内科临床急症之一, 起病急, 发展快, 常可危及生命, 既往临床采用氧疗、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办法, 效果常不理想, 容易导致严重低氧血症, 最终引起呼吸、循环衰竭, 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 病死率很高。因此迅速有效地纠正严重低氧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的关键, 如果待病情恶化时再匆忙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不但延误抢救时机, 也大大增加了病死率, 因此早期建立人工气道, 提供呼吸支持可能是抢救严重低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2,3]。尽管国内相关研究较少, 但有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有对早期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展开研究, Johnson等[4]认为机械通气因能快速纠正低氧血症、酸中毒并减轻呼吸功耗, 减少肾上腺的反馈刺激而最终减轻心肌缺血, 提高存活率。Pinsky等[5]则认为气道内正压通气能通过改变左心负荷条件而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而Fedullo[6]在20世纪80年代又对该问题做了更为详尽的研究, 认为机械通气能降低病死率。且机械通气后其病死率高低又与患者的收缩压、有无前壁心肌梗死、有无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及既往有无发生心原性肺水肿有关。
尽管如此, 仍有学者对其治疗效果尚存疑虑, 因为理论上提出某些机械通气方法可能增加心脏负荷, 使心排血量减少和血压下降。Methta等[7]研究认为呼吸道正压通气可能会加重冠脉缺血, 扩大梗死面积。Rusterholtz等[8]研究结果亦认为胸内压升高心输出量下降, 血压下降会加重梗死, 有潜在的危险性。这些因素限制了临床医师在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时对呼吸机的应用。近年来, 这种观点正逐渐发生改变, 随着对左心衰病理生理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的深入研究, 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价值得到了证实。
本研究28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经常规抗心衰治疗无效时, 均行紧急气管插管, 及时应用了人工机械通气, 并根据患者基础疾病及临床状况选用适当的呼吸机模式及参数, 发现机械通气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中p H、Pa O2、Pa CO2、Sa O2都明显改善, 通气前后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0.05) , 机械通气能迅速纠正患者的严重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本结果说明人工机械通气可能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机制可能如下[9,10]: (1) 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做功, 降低耗氧量, 缓解肾上腺素能刺激, 从而有利于左心衰竭的好转; (2) 机械通气可使患者气道压力和胸腔压力增加,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左心室前负荷降低, 左心室充盈压得到适当调整, 改善左心室功能, 缓解肺淤血, 有利于改善肺通气血流比值; (3) PEEP可以使功能残气量增加, 防止肺泡和小气道萎陷, 改善通气血流比值, 提高Pa O2。
综上所述, 对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 有必要早期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迅速改善氧输送及氧利用障碍, 纠正低氧, 降低病死率, 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75-176.
[2]秦英智.关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机械通气策略[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 16 (11) :641-642.
[3]展春, 秦英智, 张纳新, 等.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6, 18 (6) :350-354.
[4]Johnson RA, Haber E, Austen WG.The practice of cardiology[M].Boston:Little Brown&Co, 1988:66-67.
[5]Pinsky PR, Marquez J, Martin D, et al.Ventricular assist by cardiac cy-cle specific increases in intrathoracic pressure[J].Chest, 1987, 91 (5) :709-715.
[6]Fedullo AJ.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J].Chest, 1991, 99 (5) :1220-1226.
[7]Mehta S, Jay ED, Woolard RH, et al.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 of bilevel versus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acute pulmonary edema[J].Crit Care Med, 1997, 25 (4) :620-628.
[8]Rusterholtz T, Kempt J, Berton C.Noninvasive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with face mask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J].Inten Care Med, 1999, 25 (1) :21-28.
[9]Chadda K, Annane D, Hart N, et al.Cardiac and respiratory effects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cardiac pulmonary edema[J].Crit Care Med, 2002, 30 (11) :2457-2461.
抢救观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其中男54例, 女34例, 年龄32~72 (53.4±8.9) 岁。将8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关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4]。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急躁、发绀等表现。患者的基础疾病有:糖尿病13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9例、高血压冠心病16例。纳入标准为: (1)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与缺氧; (2) 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经血气分析符合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 (3) 患者不具有其他脏器等严重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 具体如下: (1) 监护依据患者的病情, 对患者的血压、心电、RR、HR、经皮血氧饱和度与24h液体出入量进行监护; (2) 抗炎平喘治疗:给予患者40mg甲泼尼龙静脉注射, 12h/次, 连续治疗3d, 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雾化吸入治疗, 3次/d, 10ml/次, 20min/次, 同时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 3次/d, 2ml/次, 每次治疗20min, 错开两次雾化治疗的时间; (3) 一般治疗:给予患者2.0~5.0L/min的鼻导管吸氧,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具体如下:治疗时调整患者的体位, 将通气机的模式设为S/T工作模式, 吸气起始压力由6mm H2O开始逐渐增大 (1cm H2O为0.098kpa) , 吸气压力为12~18mm H2O, 呼气压力为4~8mm H2O, 以患者舒适为准, 呼吸频率约为14~16次/min, 呼吸机的氧浓度为35%~45%, 呼吸比控制为1.5/1.0~2.0/1.0。
1.3 观察指标
(1)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4h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呼吸频率 (RR) 、心率 (HR)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血p H值; (2) 哮喘缓解的判断标准:I:患者肺部听诊哮鸣音减少或消失;II:患者自觉哮喘症状得以缓解;III:患者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得以改善, 同时具备以上三条为哮喘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 统计结果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p H值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两组患者的RR、HR、PaCO2、Pa 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P<0.05) , 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哮喘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哮喘缓解率为68.2%, 高于对照组43.2%,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组分与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 慢性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 引起反复发作性的气急、胸闷、喘息或咳嗽, 导致于气道内形成大量的粘液, 引发骤发急性窒息性支气管痉挛[5], 使患者进一步加重CO2潴留、低氧血症、酸中毒。重症哮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急躁、发绀等症状, 合并有呼吸衰竭的可能性较大, 患者的病死率较高。近年来, 哮喘的发作严重程度、临床发病率与致死率呈增高的趋势, 故及时识别与应对, 缩短哮喘的持续发作时间是急诊抢救的关键[6]。支气管哮喘的急性期发作可分为轻度哮喘、中度哮喘、重度哮喘与危重型哮喘, 其中重度哮喘与危重型哮喘属于重症哮喘。重症哮喘在静息状态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 患者可出现嗜睡、意识模糊与“三凹症” (吸气时肋间隙、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出现明显的凹陷) , 随即患者出现呼吸衰竭[7]。重症哮喘经药物治疗后, 大多数患者均可得到控制, 但部分患者虽采用糖皮质激素与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由于进行性的加重气道炎症, 疗效不佳, 可导致气道内形成广泛性的痰栓, 阻塞气道, 加重支气管痉挛, 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意识昏迷、恍惚与呼吸肌衰竭。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为患者有效、迅速提供呼吸支持, 在重症哮喘患者的早期抢救时起到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p H值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两组患者的RR、HR、Pa CO2、Pa 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P<0.05) , 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故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组织的供血, 利于患者哮喘朝良性方面发展, 原因可能为 (1) 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做功, 缓解患者的呼吸肌; (2) 机械通气可扩张支气管, 降低气道的阻力, 促进肺泡通气, 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异常; (3) 机械通气可充分扩张萎陷的肺泡, 促进排除气道的分泌物; (4) 机械通气可改善肺部的顺应性; (5) 机械通气导致的气道持续正压可促进肺泡氧向血液扩散, 纠正患者呼吸困难、低氧等症状; (6) 机械通气保留气道的防御功能, 减少发生于呼吸肌相关肺炎的可能;观察组的哮喘缓解率为68.2%, 高于对照组43.2%,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故机械通气可缓解患者的哮喘发作, 临床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 机械通气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 可缓解患者的哮喘发作, 稳定生命体征, 降低病死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海清, 孙建新, 郭汉强, 等.Bi PAP无创通气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12, 34 (5) :712-713.
[2]谢敏崇, 杜剑文.机械通气在危重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 (13) :1947-1948.
[3]苏俊权.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 (13) :1902-1904.
[4]莫代余.两种方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8 (11) :139-140.
[5]梁永崧.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8) :423-424.
[6]莫代余.两种方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 8 (11) :139-140.
抢救观察 篇11
地方“救市”背后,是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滑。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3%,环比下降1%,房价涨幅环比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各地交易量更是进入“冰河时期”,很多城市已不到去年同期一半的水平。在楼市重镇长三角的两大城市,杭州和上海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成交陷入“冰点”的楼市。而放眼全国,已有10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出手“拯救”楼市,方式各异、力度不一。
事实上,在今年上半年,各地政府针对楼市的激励性政策就已经陆续出台。如南京市取消商品房“一套一价”管理方式;补贴按现行财政体制分担,在办理产权证时发放,出台了《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共20条房产新政,其中还表明将适当调整普通商品住房税收优惠政策标准,合理认定二手住房交易税收征收时点,进一步降低居民购买和转让房屋过程中的税收负担。沈阳市于5月份将市内五区普通住宅标准上调至6700元,平方米,使得大部分商品住房的交易契税从4%降至1.5%,之后又启动购房补贴政策并提高公积金贷款的年限和额度;西安市政府9月出台《关于恢复房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购房者提供1.5%、1%、0.5%三个等级的财政补贴。
我省的两个重要城市,福州和厦门也是采取了相关的各项措施。在今年8月4日,福州市颁布了契税减半、放宽预售的政策。所谓契税减半的《意见》规定,2007年1月1日后通过公开出让方式取得商品住宅用地的项目,同时具备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下(包括140平方米)、单套成交价格在7000元/平方米以下(包括7000元,平方米)3个条件的,可享受契税减半征收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而放宽预售许可证门槛,此举放宽取得预售证的“门槛”,缩短了开发商回笼资金的周期。更为重要的是,《意见》还表示将搭建银企对接的互动平台,增加有效的信贷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正常合理的信贷需求。之后又有调整公积金贷款规定,对于公积金的高效使用标准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公积金贷款金额上限,延长贷款最长期限至30年,并增加公积金贷款承办银行,简化公积金贷款楼盘备案流程。
从今年8月1日起,厦门市降低了购买商品住房入城镇居民户口的政策门槛,调整了普通住房标准。新政策规定,在厦门岛外同安、翔安两区购买商品住房的,除享受原有“购房入户”政策外,新增“购买70~80平方米商品住房可办理不超过2人的常住户口”的政策。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后,可让更多买岛内房者少交1.5%的契税。厦门不仅放宽了普通住房标准,还调整了购房入户政策,对“购买7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可办理不超过2人的常住户口”。通过厦门业内人士分析,厦门房地产市场是外需型的,近几年厦门市场有一半买家是外地人,实行入户政策的调整,对外地买家有拉动作用。而高档住宅定义的放宽,则明显是降低买房契税。
在今年这个“金九银十”时期,对整个房地产市场而言应是最为不寻常且不乐观的。一方面,在浓厚的观望气氛中,楼市度过了最冷的一个“金九”,“银十”也不被看好;另一方面,政府发出“救市”信号,上到一个月内两次降息,下到地方纷纷出台激励楼市的方案。可是各项措施的颁布和实施,对整个市场的回暖度也不见好转,观望和守候的气氛依然存在。
据相关报道,尽管政策刚出台时个别楼盘出现排队购房现象,但是总体上仍然较为平静。9月以来,全国楼市成交量持续在低位徘徊,同比去年连五成都不到,上海等城市的多个楼盘甚至出现整月“零成交”;十一长假,京沪深穗等一线城市的成交量不约而同降至历史新低。在金融海啸的大环境影响下,中国楼市跳过金秋,直接堕入“寒冬”。
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一手房市场销情不佳。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下降近4成,而在销出的1,988套住宅中,限价房占781套,另有622套是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实际销售仅为585套,日均销售不足84套;二手房成交仅47套,比去年同期急跌六成多。
房源成交有所上升但并未出现“井喷”现象,今年上半年重庆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面积近6007Y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20.3%,预计此趋势还将持续。南京一手房在国庆7天假期仅认购609套和成交38套,分别约为去年国庆7天假期的35%和14%。为什么南京救市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一是购房者认为利好出尽是空,继续观望等待。二是仅凭房款1%的财政补贴,显然对购房者缺少一些吸引力。
最近,《上海证券报·地产投资》联合“和讯网”房产频道进行了相关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逾七成受访者选择“购房补贴”或“减免税费”。这些都是明显上的价格上的缩小,但不论是逾七成购房者选择“购房补贴”或“减免税费”,还是上海市再次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将每户家庭购房总贷款额度提高到60万元,目的是促成更多的成交量,保障更多的民众达到“居者有其屋”,以此拯救不景气的楼市。可实际上,按各地政府给予购房者1%~0.5%的购房补贴费的上限,再加上购房减的免税费,按全国各地楼房出售的平均价格来算,购房者购买一套住房至多超不过2万元的优惠,对于动辄需要几十上百万的购房款而言,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上限,那钱依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终究还是得让购房者一分钱、一分钱的去偿还。虽然政府部门在减免购房税费及购房补贴上花费了财力、物力,但其起到的只是一个救楼市的作用,最终埋单的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购房者,得救的是楼房开发商。此种做法只是治得了楼房不景气的标,根本难治本,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而真正让不景气的我国楼房能“回暖”,让更多的底层民众不为购房而头痛,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调整我国当前楼价,以促成成交量。
进入2008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我国受国际大环境和国内重大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减速的态势,各地方经济同样出现经济下滑的态势,有的地方还非常严重,尤其是房地产市场非常不活跃,成交量出现急剧萎缩。
近几年来,各地方房地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房地产确实对各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房地产市场急剧萎缩,将会拖累地方GDP的增
长。因此,各地方政府频出援手救楼市,旨在通过房地产这个龙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从而达到经济增长仍然保持一定幅度的目的。此外,房地产业对各地方的财政收入影响重大。例如,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南京市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占1/3强。如果因楼市危机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受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一两家企业。业内分析师指出,一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会引发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其他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环环相扣,有可能引发某个城市的区域金融危机,并对一些中小型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造成致命性的打击。这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链,其中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就可能导致全系统连锁反应。
对此,政府在颁布各项救市措施时,要顾虑到很多的相关行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对于政府本身而言,其处境也是尴尬。一方面,过分的降低房价,必然会对开发商和相关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若是微小的调整房价,那楼市的市场依然是继续的观望。
有人说,楼价没有深度回调到应有的价位,也就是还没有回复到最底部的位置上?楼价的“底”是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不仅一般人难以看清,就是最厉害的投机老手也未必看得清。虽然在过去长达将近一年的楼价回调过程中,一些楼盘的价格的确有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但由于投资者受到较大的政策限制,而那些自住型购房者也轻易不敢接盘,不知何时是底。不少人总希望自己是抄底的才心甘情愿,但这样的机会很少而且稍纵即逝,即使最高明的投资家也很难把握。
可见,楼价高涨的时候,穷人买不起房;楼价回落的时候,穷人一样买不起或不敢买房,甚至还有可能因宏观经济恶化导致失业。因此,楼市的健康不能以普通人是否买得起房为标准。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副主任、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副院长陈晟表示,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化成世界性金融危机,经济衰退阴影笼罩全球。在这一背景下,楼市调控就不仅仅是房地产一个行业的问题,而应立足整个宏观经济来看待。
据测算,房地产业每减少100万平方米建筑量,就会影响30万人的就业,钢材需求减少2万吨,门窗减少8万套,卫生洁具减少2万套左右。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已达1/4左右,且上下游共涉及50多个行业,在出口萎缩、消费不足的背景下,如果房地产业出现剧烈下挫,我国经济迅速下滑的风险将加大。
众多专家表示,“拯救”楼市并非拯救房价。陈晟说:“救楼市应该是救交易量,不是救房价,更不是救开发商。当前楼市调整,有外部调控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但根本上还是其内在规律的表现,是前两年房价过快过猛上涨的必然结果。”
我国楼市调控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本来,政府的初衷是要将楼市从投资者增长和房价上涨两个“过快”的泡沫中拯救出来,使之回归健康轨道。在目前楼市尚未完全回归到健康轨道上来的情况下,如果出手救市,不仅与楼市调控初衷背道而驰,而且楼市泡沫将会被进一步吹大。分析人士指出,在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通货膨胀压力未减、CPI高位运行之时,贸然出台救市措施,不但将导致房价反弹,政府之前银根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近年为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和房价暴涨所出台的所有调控政策,都将功亏一篑。最为重要的是按照中央既定方针,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楼市泡沫越吹越大,楼市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专家认为,2005年以来不断加大力度的楼市调控,基本已将投机性需求挤压出市场,当前各地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作出微调,对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松绑,是可以理解的,也有利于楼市消费结构的优化。
抢救观察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4月-2009年11月我科收治的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9例, 男34例, 女45例, 年龄14~71岁, 中位年龄32.4岁。服毒种类:敌敌畏29例, 甲胺磷15例, 对硫磷5例, 甲拌磷4例, 氧化乐果13例, 辛硫磷7例, 其他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洗胃法: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经口插入洗胃管45~55cm, 至洗出胃液清亮无味, 洗胃液总量达10000~20000ml[1], 再留置鼻胃管, 间断给予生理盐水300~500ml重力滴注洗胃, 每4小时1次。治疗组给予大量洗胃液洗胃法:患者取左侧卧位, 经口插入洗胃管55~70cm[2], 洗出胃液清凉无味, 再继续洗胃, 洗胃液总量达80000~120000ml, 再留置鼻胃管, 间断生理盐水300~500ml重力滴注洗胃, 每4小时1次, 间断鼻胃管洗胃及持续胃肠减压24~48h。2组其他治疗方案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胆碱酯酶 (CHE) 恢复至正常值50%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2 结 果
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CHE恢复到50%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 论
据报道, 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患者20%与洗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P<0.05
不彻底有关[3], 洗胃不彻底多为洗胃液总量偏少, 胃内毒物未彻底清除即终止洗胃;另外, 洗胃技术不过关, 洗胃开始前未彻底抽吸胃内食物, 每次注入洗胃液量过大, 致使注入洗胃液后, 部分胃内容物排入肠道, 造成毒物大量吸收;再者, 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彻底洗胃后数小时, 胃内仍有大量的农药成分, 其含量与血浆中的农药含量呈正相关, 胃肠分泌形成胃肠道—血浆—胃肠道循环, 血浆浓度越高, 胃肠分泌越多, 有机磷农药属脂溶性农药, 口服后被胃黏膜上皮细胞吸收并贮存, 10000~20000ml的洗胃液不能彻底清除胃内毒物, 加之阿托品使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肠腔扩张, 肠腔内酵解产气压力增高, 进入肠内的有机磷农药反流入胃。应用大量洗胃液可使首次洗胃较彻底, 有效地清除了胃肠道内分泌毒物;留置胃管间断洗胃, 可有效清除胃肠道再分泌的毒物, 阻断了毒物的再吸收;反复洗胃和持续胃肠减压保证了胃肠道内残留的毒物得以及时、有效清除。因此, 应用首次大量洗胃液并留置胃管间断重力滴注洗胃, 可使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 病情恢复快,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床位周转率, 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 应用大量洗胃液能及时、有效地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 减少毒物吸收, 缩短了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69.
[2]许晓松, 孔静.改良洗胃法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103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9)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