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说课

2024-07-27

秋天到了说课(共5篇)

秋天到了说课 篇1

《秋天到了》说课稿

《秋天到了》是教科版课标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作者抓住初秋季节景物的变化及特征,描写秋季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篇描写秋天的课文,作者从整体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动物,形象直观地写秋天丰收的景象。文章虽短小精悍,三个自然段工5句话,但合在一起却描绘了一幅初秋全景图。

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校门,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直呼方法,初步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与学文。一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事物处于好奇状态,对于语文课亦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学生持续阅读能力的保证。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的阅读习惯更为重要,学生们喜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但能让学生了解秋天,观察秋天、感受大自然,还能体现在大自然中探索发明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会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根据一年级学段木匾,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6个;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了解阅读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读、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步骤:

1、激趣揭题、范读感知;

2、自然读课文、自主识字;

3、反复读文、熟读通文;

4、指导书写、落实双基;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边解读文本边站在学生的视角思索:“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孩子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一年有四个季节,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接下来我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出示动物朋友“大雁南飞”带来的一组图片,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之时,我适时小结:“大家观察的真仔细啊!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底有什么变化吧!”通过秋天里事物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给接下来的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教学过程中,我力争突出教学的时效性,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讲语文和知识能力的训练关窗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板书课题时,我请学生伸出小手,并将拼音标注,使学生在书空的同时对生字“秋”“到”有了初步的感知。阅读过程中我尝试改变从头到尾串讲的模式,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新课程伊始,借助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了秋天的美景,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天,投入的范文仿佛让学生也沉浸于中从而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

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持久,根据学生这一特点,两遍读后我设计了间休。让学生欣赏一曲秋天的儿歌,舒展一下身体。短暂的休息后,学生们又有了精神,这是让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第三遍读课,要求学生要注意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请学生自己发现之中几个“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注意“一会儿”一词儿化音的读法。通过三遍读课文,学生已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时候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学生通过伙伴间的练读,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读书的方法。这是在问学生“你都读懂了什么?”自然水到渠成,理解文章内容迎刃而解。知道朗读时,我在词语上下功夫,请同学将第一自然段中重点的词语用小圆点画出来;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到大雁南飞时,我通过动画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看到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关于大雁的科学知识,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接着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使语言文字训练到实处。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几遍读文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解决了会认的问题;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字词教学内容很多,字词、朗读、感悟理解等等,想在短短的40分钟里面把湘江的全部呈现出来,那样就比较蜻蜓点水或是浮光掠影了,在本节课的生字指导中,我重点指导“飞”“节”字,主要从笔画上进行指导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其他的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相信学生会逐渐掌握写字的方法,提高书写的能力,促进其良好的习惯养成。

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进行了深深的思索,我不断地阅读文本,思考重视课标,调查资料的同时,我真的提高不少。全国小语会在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问题上提出“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凸显语文学科个性”的观点,本节课的设计,我努力祥此靠近,但我深知,我做的还不够好。谢谢各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我要走得很长,我愿意努力为小学语文教学付出,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

《秋天到了》课件说课稿 篇2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向大家学习制作课件的技术与技巧。

下面我就将我今天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本次赛场上我抽取的题目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根据素材中所体现的素材精要,我通过构思、想象,制作了一套既能体现主题又具有中国风的“动感画轴”为主要模板的课件。下面我将从两方面具体介绍作品的组成。

一、作品开发工具及特点

为了实现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又具有较强的表现风格的目标,制作时我运用绘声绘影、Mvbox、光影等软件合力编辑而成,特点是:导航清楚、界面美观、富有新意。

二、作品的开发设想及内容

这是主页面。为了使整张板式凸显生动活泼风格,我运用了一些小技巧将艺术字和动作按钮的颜色和线条设置为动感图片,进行这样的美化处理就是让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大家看到了,下面分设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儿歌入题

为了将学生带入秋风、秋景的情境之中,我将素材库中的素材整理、编辑再加上与整体风格保持一致的“画轴”为切入面,制作了一段视频请大家欣赏:(课件展示)

这一小段动画的设计,我主要是运用Mvbox软件中的Flash和Avi的特效功能联合录制合成的。这样使作品更具有鲜明的个性,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自然进入课文的朗读。

第二板块:字词入秋

1.看拼音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连词成句。

第三板块:秋景欣赏

诗人晏殊说: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古人眼中柳、花、月是清幽、至美之物,所以我在这一板块中将华美的现代之物和古画面融为一体,力求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大家看:

画面1——秋意浓浓 一叶知秋

画面2——绵绵秋光 满眼希冀

画面3——阵阵秋涛 无尽遐想

画面4——秋高气爽 风轻云淡

画面5——高唱秋歌 满载而归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富有创意的秋景制作让學生找到自己眼中的秋天,加强对秋天的认识,从而将自己对秋天的感觉写于笔下,达到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目的。

丰收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说起数学,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单调,但是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让幼儿能够愿意学、乐意学,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选择了丰收的水果作为这个主题。

二、说教育目标

实施这个活动的目标在于:

1、认知方面。在秋天的丰收中感知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力方面。会用观察比较数数对应等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情感目标。体验丰收带来的快乐

三、说内容 :数学活动的内容应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在这个活动中也注意到了这三点。第一、启蒙性。指幼儿对某一内容有所感知和体验,对这一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处于感知和体验规律的氛围中,对于规律这一内容有了较丰富的认识。第二、生活性。教育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活动选择了搭建动物园——铺一条去动物园的路、为动物园搭围墙这些内容。铺路搭围墙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了解熟悉的,幼儿能够接受理解。第三、可探索性。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猜想、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规律,从而运用规律这一数学概念来解决排序的问题.四、说教学手段

操作法是数学活动中的基本方法,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这个活动中,运用了铺路、为小动

物搭围墙这个游戏情境。这个游戏欢乐的氛围存在于活动的整个过程。幼儿一直处于和小动物们作游戏,享受欢乐、体验成功的高涨情绪中。真正体现了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丰收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呢? 1、孩子们分别说一说

2、提问:这些水果要送给小动物们,多的送给多的小动物,少的送给少的小动物。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树上的梨子,哪边的多?哪边的少?

4、引导幼儿感知谁多谁少

5、再次出示柿子图片,让幼儿感知数量的多少。哪边的柿子多?哪边树上的柿子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去发现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不同方法

1、出示图片一请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哪个多哪个少?

2、出示图片二 在请幼儿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哪边多哪边少?

3、出示图片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4、小结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办法。

三、送水果游戏

1、兔子有几个?柿子我们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2、小鸭子有几个?苹果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他应该得到什么水果。

3、梨子应该送给小动物?小动物有几个?

四、操作练习:请幼儿打开书,观察比较每一组物体的多少,在数量多的一组涂上颜色。

六、说活动延伸: 在活动实施后,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设置类似的活动。如为小动物搭围墙;为居民小区铺路;设计图纸等等。让孩子在延伸活动得以巩固按规律排序的知识技能。

七、说活动效果 :整个活动气氛欢乐融洽,幼儿情绪高涨。在游戏情境中,幼儿人人参与操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目标达成良好。

杨 公苑

2104年11月24日篇二:丰收之歌说课稿

《丰收之歌》说课稿

双沟镇陈湾中心小学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课题叫《丰收之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丰收之歌》是鄂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首歌曲,歌曲是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个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者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二)学情分析

由于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因此,创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三)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劳动的艰辛,收获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2、“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体验音乐。

(四)学习重难点

根据《音乐新课标》确立的阶段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重点:

1、学习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针对二年级学生自我感知能力欠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难点:

2、学习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 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兴趣引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学生喜欢的谜语导入,而谜语的答案又是和本课很好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和感受本课内容。如:我在导入歌曲时,我让孩子们首先欣赏了一组秋天的图片,这些图片是以丰收为主题的。使学生了解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又如:在歌曲中一音多字的教学中,我用笑脸的大小形象地表达演唱时间的长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了解思考什么样的声音、情绪适合体现这首歌曲,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的直觉性,体现了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积极评价法: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发放丰收的果实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2、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

1、听唱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离开了“听”,音乐就不存在了。我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总之,只有学会了,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教师范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

2、自主学习法: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和处理歌曲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在节奏的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教学歌曲,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的氛围,还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

3、创造法: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试。如:我在处理歌曲时,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声势动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堂课我针对学习目标,对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下面我对课的流程作简单的陈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我用谜语导入的形式,马上学生进入了状态。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1、欣赏歌曲,初步感受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画面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审美情境中,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2、读歌词解决难点 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丰收之歌》这首歌,本课的难点是一音多字,我在读歌词的时候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后又通过图示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一音多字的唱法,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教师哼唱,再次感受

在学生熟悉歌词的基础上,老师先引导他们劳动时嘴巴里面发出“嘿嘿”的声音,然后整首歌曲用“嘿嘿”来哼唱。用嘿来哼唱更接近歌曲的氛围。

(三)学唱歌曲,情绪表达

1、学唱歌词:

在解决一音多字,找出相同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歌词带入到歌曲中,歌曲学习做到了水到渠成。

2、歌曲处理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接下来进入处理歌曲环节,首先我提问本歌曲的歌曲情绪。然后根据歌曲的情绪来演唱。接着我用独唱和齐唱的形式演唱。最后我加入身势动作,收割,采栽,搬运。融入到歌曲中,进一步体会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拓展思维,思想教育

1、欣赏《丰收锣鼓》:通过播放《丰收锣鼓》,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庆祝丰收的场景。最后,在《丰收之歌》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

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篇三:丰收乐说课稿

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十一册

第四课《丰收乐》说课稿

玉带街道黄官小学 张楠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四课《丰收乐》,主要包

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说教材

根据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四课的内容——《丰收乐》,对象是六年

级的学生。本课是以丰收为情景,以欢庆丰收,赞美生活为主题的乡土气息

浓郁的单元组合。安排了听赏《丰收大锣鼓》和演唱《山乡的彩云》与〈〈栗 子大丰收〉〉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丰收的喜

悦,体验生活的快乐。本课我准备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听赏〈丰收锣鼓〉,学习歌曲〈山乡的彩云〉;第二课时学习〈栗子大丰收〉。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听赏〈丰收锣鼓〉,学习歌曲〈山乡的彩云〉。《丰收锣鼓》,此曲是彭修文、蔡惠泉借鉴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充分发挥打击

乐器表现功能的一首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的民族管弦乐曲。乐曲由

二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雄壮嘹亮的引子后,展现了一幅热情欢快、你追

我赶的劳动场面。旋律跳荡、情绪热烈,第二部分旋律舒展,具有歌唱性,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山乡的彩云》是一首民歌调式的歌曲,这是一首乡

土气息浓郁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众人和声“嗦罗罗

罗喂”的反复,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气氛,歌词以“彩云”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五彩缤纷的丰收景象和喜气洋洋的幸福生

活,热情地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

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

体验之中,我的教学目的是: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能体验这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

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用明亮,跳跃而有控制的声音演唱

歌曲,把握节奏,表现出歌曲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难点是音乐情绪,节奏,强弱力度的把握。

四、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引导与体验相结合,师生互动、质疑探究来

突破难点解决问题。(1)审美体验是通过听,辨,分析等活动,引导与体验

相结合来实现。(2)音乐中加强群体意识:学生在聆听感受乐曲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学习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变难

为易的教学手段:运用情景教学双边活动,为歌曲中的强弱力度变化做技巧

性的铺垫,突破歌曲中的难点。

五、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表达的特点,我设计把“启发诱导”、“情景教学”、“自主学习”、“愉快 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力求让学生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

索新知,意在把抽象的概念教学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同时,也让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六、说教学过程

(一)定向

1、学生随《丰收锣鼓》步入教室。

2、通过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要师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丰收的气氛,为听赏〈丰收锣鼓〉作铺垫。

(二)山乡晨曲

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学生交流观后感。情景导入,让学生感受丰收场景。

2、老师展示多煤体上的旋律,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引导与体验相结合,师生互动。

(三)山乡的节奏

运用山乡的节奏,组织教学活动,进一步体验节奏强弱的对比,既易于掌握,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示山乡的节奏谱,老师敲击)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同学们用手模击山乡的节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山乡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

(四)山乡的歌

1、旋律体验,学生在聆听感受乐曲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学习旋律。学生边观赏山乡的丰收图,边聆听歌曲。学生在聆听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学习

旋律。通过用“lu”哼唱解决倚音。学生用“lu”轻声哼唱旋律。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听示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伴奏力度变化。(1)听示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伴奏力度变化。

(2)学生跟伴奏唱歌词。(3)采用男女生分句接龙,等各种方式熟悉歌曲。

3、参与表现(1)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2)学生讨论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句的演唱情绪是抒情的,优美的。(3)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这部分在演唱时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的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情感,总结出用抒情,激动的情绪和嘹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部分,由女同学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其余部分全班齐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庆祝丰收

1、用庆祝丰收自然过渡到音乐欣赏环节。过渡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听赏《丰收锣鼓》 师:听赏了《丰收锣鼓》这首乐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场景?

2、复听乐曲,你能感受这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吗?通过听。辨。分析等活动,使学生感受这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

3、讨论归纳。

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了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山乡的彩云》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结束这节课吧!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带来了活力,注入了生机,弥补了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给了学生以直观的美感享受。初走上教学岗位,在教学方面我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我定虚心接受。谢谢!篇四:北京市义务改革实验教材第三册5课《丰收了》说课稿

北京市义务改革实验教材第三册5课《丰收了》说课稿

大兴区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美术老师黄远

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大兴区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美术老师黄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北京市义务改革实验教材第三册5课《丰收了》一课。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

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

二、教学背景分析

?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四、教学策略 ?

五、教学过程 ?

六、本课亮点

一、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

本课将以《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特别突出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欣赏、拼摆、演示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组织画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及创新精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用美术的方法去表现生活。最后通过多元评价体现建构意义。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一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绘画创作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去尝试体验丰收后的喜悦。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认识各种果实的外形,了解丰收季节丰富美丽的色彩,通过教师的拼摆和直观演示学习组织画面的方法。同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充分利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创作一幅表现“丰收了”的作品。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丰收的喜悦。教学内容分析:在第六册《画民间玩具》、第七册《我设计的鞋》和《石膏

浮雕》,本册的《走访民间艺人》等课中已介绍过虎的民俗文化。通过上一节《虎头装饰》的学习,已深入的讲过在我国民间,老虎被作为驱邪除恶、保佑平安幸福的吉祥物。本课在之前教材学习的基础上不再把分析虎头装饰特点及方法作为 学习重点,而是学习如何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虎头装饰,突出虎的特征。

2、学情分析:

认知能力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在认知方面学生已学会对比观察方法,对虎的特征、民俗文化、色彩寓意已非常熟悉。在造型表现方面能够运用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进行艺术表现。

3、预设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设计虎头时对材料的加工不够有创意,装饰虎头时选择的材料运用得不够巧妙,这也将成为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虎头装饰,设计与制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作品图片、对材料进行分析和小组研究的方法学习用废旧材料制作装饰虎头。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自己动手收集废旧材料制作虎头装饰,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对野生动物爱护之情,由此树立起学生积极主动的环保意识。

重点: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制作虎头装饰,并能合理运用材料。难点:废旧材料的巧妙运用。

四、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的需要,本课我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和演示等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法: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会自主观察、分析、研究、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主人。

2、直观演示法:演示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演示制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受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旧知。之前学生画过民间玩具虎、欣赏过虎头鞋、做过虎的石膏浮雕,还欣赏过很多虎的民间艺术品。通过学习对虎的特征和民俗文化已非常了解了。

2、复习巩固虎头装饰的艺术表现手法:

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观察虎的形象特征(色彩、五官、花纹)

请学生看图填写: 虎的主要形象特征是(王字),装饰色彩(鲜艳),五官运用了(夸张变形)表现手法,花纹运用了(添加简化)表现手法。

3、观察范图引发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兴趣:

出示书中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我向学生提问:仔细观察,这件作品都用了哪些材料?

经过观察学生回答(用勺子、叉子、梳子、瓶盖、方便面桶做成的),通过分析知道,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也能组合出这么有趣的装饰品,从而引出课题——虎头装饰(巧用废旧材料)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兴趣。

二、新授 探究

1、分析研究作品的“选材”与“巧用”::

出示教师收集的几组不同的废旧材料。并将每组废旧材料做成一件虎头装饰的作品,展示给学生观看。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废旧材料的可回收和利用性。

我把根据形、色、花纹做成的四件虎头装饰,发给各组,请学生对比图片和作品思考两个问题。(问题以卡片的形式发给了学生)

观察思考后回答:

① 作品的材料在颜色和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能准确的答出

在色彩上:红、橙、黄为主要色彩。突出喜庆祥和,保佑平安辟邪的民俗文化寓意。

在形状上:夸张的圆盖做眼睛和耳朵,勺子做鼻子等,更好的突出虎的形象特征。

② 老师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材料的特点进行虎头装饰的?

巧用材料上的形状色彩和有特点的图案剪贴后直接装饰运用。还有这件作品,虎脸上的王字、眼睛、眉毛、牙齿等都是用其它材料的图案剪下来直接粘贴的。

有特点的图案 形状像眉毛 排列像牙齿

下面这两件作品则是利用材料本身原有的花纹,或传统图案当装饰。比如这件作品选材就很有意义,选了一个有虎剪纸图案的盒子。还巧用了这个图案当鼻子。更加凸显了虎的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确“巧用”的意义,并且这样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解决了本课重难点。

2、教师示范虎头装饰步骤:

下面是我的课堂演示。通过有较强直观性的演示,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方便学生观察、学习和感受。

3、欣赏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为了能启发学生更好的利用废旧材料表现虎头装饰,开阔他们的思路。我下面安排了欣赏环节。

吃惊的老虎、微笑的老虎、它的嘴巴是巧用现成的图案、塑料瓶也是很好的材料、这个盒子上的彩条特别适合做虎身的花纹、它的鼻子和胡子是利用盒子原有图案。

三、艺术实践

让学生大声念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

要求:

(1)巧妙的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2)大胆创新、造型美观。

辅导要点:

辅导中针对材料运用不够合理,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予以指正和帮助。对作品制作巧妙的同学及时表扬。篇五:丰收之歌说课稿

《丰收之歌》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课题叫《丰收之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丰收之歌》是鄂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首歌曲,歌曲是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个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者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二)学情分析

由于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因此,创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三)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劳动的艰辛,收获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2、“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体验音乐。

(四)学习重难点

根据《音乐新课标》确立的阶段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重点:

1、学习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针对二年级学生自我感知能力欠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难点:

2、学习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

持主动、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兴趣引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学生喜欢的谜语导入,而谜语的答案又是和本课很好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和感受本课内容。如:我在导入歌曲时,我让孩子们首先欣赏了一组秋天的图片,这些图片是以丰收为主题的。使学生了解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又如:在歌曲中一音多字的教学中,我用笑脸的大小形象地表达演唱时间的长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了解思考什么样的声音、情绪适合体现这首歌曲,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的直觉性,体现了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积极评价法: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发放丰收的果实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2、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

1、听唱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离开了“听”,音乐就不存在了。我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总之,只有学会了,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教师范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

2、自主学习法: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和处理歌曲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在节奏的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教学歌曲,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的氛围,还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

3、创造法: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试。如:我在处理歌曲时,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声势动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堂课我针对学习目标,对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下面我对课的流程作简单的陈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我用谜语导入的形式,马上学生进入了状态。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1、欣赏歌曲,初步感受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画面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审美情境中,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2、读歌词解决难点

3、教师哼唱,再次感受

在学生熟悉歌词的基础上,老师先引导他们劳动时嘴巴里面发出“嘿嘿”的声音,然后整首歌曲用“嘿嘿”来哼唱。用嘿来哼唱更接近歌曲的氛围。

(三)学唱歌曲,情绪表达

1、学唱歌词:

在解决一音多字,找出相同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歌词带入到歌曲中,歌曲学习做到了水到渠成。

2、歌曲处理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接下来进入处理歌曲环节,首先我提问本歌曲的歌曲情绪。然后根据歌曲的情绪来演唱。接着我用独唱和齐唱的形式演唱。最后我加入身势动作,收割,采栽,搬运。融入到歌曲中,进一步体会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拓展思维,思想教育

1、欣赏《丰收锣鼓》:通过播放《丰收锣鼓》,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庆祝丰收的场景。最后,在《丰收之歌》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丰收之歌》教学反思

《丰收之歌》这一课是通过歌曲的演唱、听赏、分析来引起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自主学习和探究音乐的兴趣,在体验中感悟音乐。为了实现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探求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部思维过程”的追求,应不满足于课堂表面的“平易”和“流畅”。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启发、引导、讲授、情境创设、讨论、表演等方法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使学生的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在教 学中,我有如下体会:

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演唱、创编、表演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是难以表现出真实情感的,只有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的学习情绪,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自己找出演唱时的不足之处外,还让他们自己拍击节奏、创编各种形式的表演,让大部分学生都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产生自信。

不足之处

经过全面回顾和反思后可以看出,课上有些活动的时间安排太紧,以致学生创作时间不够充分,有些还是教师帮助才能完成,这和学生平时缺乏基本素 质训练也很有关系。另外,少数学生主动参与兴致不高,没有完全做到全体都参与,令人遗憾,可见要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是任重道远啊!

《丰收之歌》教学反思

课型是唱歌课。本节课围绕着丰收致意主题,通过欣赏、游戏、演唱,理解劳动的艰辛以及收获成果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的导入环节,安排了欣赏mtv《丰收之歌》,学生通过画面感受到了丹麦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秋天丰收的喜悦。在第二次欣赏时,把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到音乐方面。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韵律的理解。歌曲以欢快活泼的曲调,舞蹈性的节奏,以及稍带幽默感的歌词,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重点,引导自主学习。

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学唱歌曲,所以在学唱歌曲的时候相对来说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歌曲曲谱时,我安排学生由听唱法向视唱法过渡来学习歌 曲。

这首歌曲共有六句,旋律有重复。根据这个特点,我设计了一个音乐游戏,把歌曲的三个乐句根据音区的高低比作三棵不同高度的果树。学生通过看看、听听、唱唱、比比,反复熟悉三句的旋律。再聆听全歌曲的音乐,听辨三个乐句重复的顺序,完整地视唱歌谱。歌词学习时,指导学生分析歌词和曲谱结合,大都是一字一 音,对有节奏变化的地方则重点指导朗读。学习歌词

三、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情感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用了一首古诗《悯农》来揭示本节课的主题思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丰收要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中要勤奋、努力,争取获得好收获。

黑板跑了说课稿 篇4

白马小学

成玲

一、说教材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材中第14篇课文《黑板跑了》。课文具体描写了科学家安培在散步时专心思考数学题,结果把马车的后壁当黑板来演算的趣事,旨在教育学生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课文语言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能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聚精会神”一词。过程方法目标:

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交流、想象、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二、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抓住了“专心”一词。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安培的敬业精神更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在讲课文的开始,我用三个问题来提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带着疑问来学习课文,了解安培。

三、说学法

本篇文章是一篇讲读课文,因此在朗读中体会安培的专心致志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读。

四、说教学过程

在讲述这篇课文时,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导课,后围绕“专心”一词层层展开讲述。让学生在对每一节的学习中体会安培对科学的热爱和专心。后通过说话练习,理解安培的伟大精神,知道想要有所成功,必须像安培一样专心致志。

五、教学反思

要下雨了说课稿 篇5

《要下雨了》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活动的事物所吸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形象、直观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较差等弱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课堂的有效调控,多采取激励措施。

3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区别句意的不同,使他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倾吐自己的感受。)

(二)启发激趣

其实,下雨前大自然会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些什么现象呢?小动物们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想知道这些知识吗?)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进入情境,有助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三)学生自读课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标上序号;

2、细读课文,标出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主要写的动物是谁,打上着重号。

3、提问:读了这篇童话你知道些什么——简要讨论一下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这几个层次的朗读,每一次读的要求是不同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始终保持新鲜感。再充分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发现、成功和欢乐,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活动2【活动】读读说说,理解品味。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一)学习1、2、3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些什么?(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因为天气很闷,所以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板书:天气很闷)

2、见到小燕子,小白兔说了些什么?它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的?它为什么要“大声喊”?(“大声喊”是因为小白兔觉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样——往日飞得高,今日却飞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急切的、疑问的语气。板书:燕子低飞)

3、指导朗读

是啊,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谁能读读小燕子说的话,然后告诉大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燕子说的话,以读促理解,特别注意读出“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句话的语气。板书:空气潮湿)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带着真实的感受读课文,调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来感悟课文内容,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学习4、5、6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1、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吗”?谁能读读这句话?(小白兔将信将疑,要读出这句话的疑问的语气。)

2、看到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说了什么话?这些话该怎么读才好呢?“跑过去问”说明了什么?(小鱼的行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缘由。重点指导朗读这句话,语速稍快些,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板书:小鱼出水)

3、指导朗读

是啊,小鱼怎么有空出来呀?谁能读读小鱼说的话再告诉大家?(原来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指导读小鱼说的话,语速稍慢,语气亲切。)

4、情境体验:学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鱼,潜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闷——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张口“透透气”。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雨前天气闷这一现象的感受。板书:水里很闷。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手段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活动的画面激发了兴趣,发展了思维,减缓了教学难点的坡度。)

(三)学习7、8、9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1、燕子、小鱼都说要下雨了,这时小白兔又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要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句子:“……连忙……往家跑”。和“……把……消息告诉了蚂蚁。”之后,还要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小白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基本相信”要下雨了。)

2、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学生读蚂蚁说的话,“是”要重读,要读出句子肯定的语气。)

3、下雨前,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呢?它们会向什么地方搬东西呢?(往高处搬,以避免雨水的冲击,板书:蚂蚁搬东西)。

4、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这么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为此时,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5、重点指导读第8自然段,语速稍快,特别要读出小白兔急切的语气。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发现、成功和欢乐,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活动3【活动】整体回顾,加深印象。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边读边思考课后练习1的问题,之后讨论回答出来。

5.2第二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意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读课文,让学生带着真实的感受读课文,调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来感悟课文内容,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活动2【活动】学习生字

(一)巩固生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本课的9个生字。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确?

3、指名读。

4、教师用颜色考考同学们。

(二)巧记字形,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组词的方式理解字义。

设计意图:识字方法是多样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请小老师讲解:

兔:tù“兔”字上面是“刀部”,中间是扁口,下面是“撇”、“竖弯钩”“点”。组词:小兔子。

弯:wān用小儿歌帮助记忆: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边。组词:弯月、弯腰。

直:zhī用学生认识的“真”字来记,去掉“八”字底就是“直”字,注意里面三个横。组词:一直直起。

得:dē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双人旁,右边用部件来记,上面是“旦”字,下面是“寸”字,合真情为就是“得”。组词:飞得低,跑得快。

呀:yā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牙”字加上“口”字就是“呀”字。组词:好呀。

高:gāo用顺口溜的方法记:一点一横长,口字顶房梁,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组词:高大,飞不高。

捉:zuō用学过的“足”来记,左边加上“提手旁”,就是捉。为什么捉是提手旁呢?因为捉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组词:捉虫,捉人。

呢:nī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尸”和“”,合起来就是“呢”字。

往:wǎng左右结构的字,用“住”字多加一撇就是“往”字。也可以用“主”字加上双从旁就是“往”字。组词:来往,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交流识字方法、合作识字。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字方法,又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学习的乐趣。)

活动3【活动】写字教学

1、学生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观察后再描一描,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2、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在书中空白田格中试着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修改!

3、学生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兔、直、弯。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4、教师指导书写

(1)教师指导“兔”字。

①实物投影打出带田格的“兔”字。

②学生观察范字。让学生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兔”字。边写边讲:“”写在田字格上半格,扁口最后一笔写在横中线上。“撇”在竖中线上起笔,“竖弯钩”的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一个小点千万不能丢。

④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的“兔子”

⑥评改!

(2)教师指导写“弯”字

①电脑打出带田格的“弯”字,让学生观察占格位置。

②学生边说占格位置,教师边板书:“亦”这部分要写在横中线上边,第3、4笔的两个小竖分别写在竖中线的两侧,第2笔横稍长一点,上半部分稍扁宽,下面的“弓”字要写得瘦长些。

③学生练习书写“弯”字,写后同桌互相评改!

④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书写的“弯”字。

⑤学生进行评价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太好,应该怎样写?

(3)教师指导写“直”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直”字,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②教师范写:第一笔横不要太长,第二笔在竖中线起笔,稍斜一点。最后一笔“横”稍长些,中间是三个横,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三个横的长短一样,横与横之间的距离比较均匀,小横挨左不挨右。

③学生练习书写,写后评改!

(4)其他几个字学生在书上第二个空白田格独立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学生写字的基础阶段,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

1、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在田格本上写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3。

①先让学生读读题的要求

②读读这几个词。

③想想怎样用5个词组成一句话。

④指名说一说。

⑤把句子写在书中的横线上。

3、完成课后练习4

①自己读读这3个句子。

②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到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设计意图:新课程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这个环节一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另一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可以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活动5【活动】教师小结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总结表扬。

16要下雨了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16要下雨了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区别句意的不同,使他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倾吐自己的感受。)

(二)启发激趣

其实,下雨前大自然会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些什么现象呢?小动物们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想知道这些知识吗?)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进入情境,有助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三)学生自读课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标上序号;

2、细读课文,标出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主要写的动物是谁,打上着重号。

3、提问:读了这篇童话你知道些什么——简要讨论一下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这几个层次的朗读,每一次读的要求是不同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始终保持新鲜感。再充分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发现、成功和欢乐,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活动2【活动】读读说说,理解品味。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一)学习1、2、3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些什么?(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因为天气很闷,所以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板书:天气很闷)

2、见到小燕子,小白兔说了些什么?它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的?它为什么要“大声喊”?(“大声喊”是因为小白兔觉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样——往日飞得高,今日却飞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急切的、疑问的语气。板书:燕子低飞)

3、指导朗读

是啊,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谁能读读小燕子说的话,然后告诉大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燕子说的话,以读促理解,特别注意读出“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句话的语气。板书:空气潮湿)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带着真实的感受读课文,调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来感悟课文内容,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学习4、5、6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1、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吗”?谁能读读这句话?(小白兔将信将疑,要读出这句话的疑问的语气。)

2、看到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说了什么话?这些话该怎么读才好呢?“跑过去问”说明了什么?(小鱼的行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缘由。重点指导朗读这句话,语速稍快些,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板书:小鱼出水)

3、指导朗读

是啊,小鱼怎么有空出来呀?谁能读读小鱼说的话再告诉大家?(原来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指导读小鱼说的话,语速稍慢,语气亲切。)

4、情境体验:学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鱼,潜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闷——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张口“透透气”。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雨前天气闷这一现象的感受。板书:水里很闷。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手段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活动的画面激发了兴趣,发展了思维,减缓了教学难点的坡度。)

(三)学习7、8、9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1、燕子、小鱼都说要下雨了,这时小白兔又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要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句子:“……连忙……往家跑”。和“……把……消息告诉了蚂蚁。”之后,还要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小白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基本相信”要下雨了。)

2、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学生读蚂蚁说的话,“是”要重读,要读出句子肯定的语气。)

3、下雨前,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呢?它们会向什么地方搬东西呢?(往高处搬,以避免雨水的冲击,板书:蚂蚁搬东西)。

4、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这么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为此时,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5、重点指导读第8自然段,语速稍快,特别要读出小白兔急切的语气。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发现、成功和欢乐,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活动3【活动】整体回顾,加深印象。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上一篇:2023年度全国税收调查的有关事项下一篇:工程造价审计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