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共5篇)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篇1
1.政策环境:中央着力深化改革、调控以稳为主,不同城市政策分化
2013年,“宏观稳、微观活”成为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全国整体调控基调贯彻始终,不同城市政策导向出现分化。年初“国五条”及各地细则出台,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有保有压”方向明确。下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持宏观政策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工作重心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不动产登记、保障房建设等长效机制工作继续推进,而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更多交由地方政府决策。不同城市由于市场走势分化,政策取向也各有不同,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陆续出台措施平抑房价上涨预期,而温州、芜湖等市场持续低迷的城市,在不突破调控底线的前提下,微调当地调控政策以促进需求释放。
(1)中央新思路:坚持调控整体平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年初国五条加码调控,坚持从紧遏制房价快速上涨
“国五条”为全年调控定调,力保房价平稳。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提出五条调控措施即“国五条”,并在3月1日发布国五条细则(《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通知》【国办发〔2013〕17号】),表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房地产调控,彰显调控决心,“国五条”细则的推出旨在为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的迅速回暖降温,稳定市场预期。两会前后中央及部委密集表态坚持调控不放松,彰显调控决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2011-2012年分别为“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后,2013年更是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两会期间,住建部多次表态一定严格执行“国五条”;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今年房地产土地供应量不会低于前5年平均数;央行行长周小川答记者问时表示可以通过结构性的信贷政策实现控制房价的目标。
年末三中全会定调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
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健全。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放眼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从顶层设计上为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建全指明方向。未来政府将更多的集中在房地产民生保障领域发挥作用,而由市场来满足居民日趋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和优化商业、产业、养老、文化等其它结构地产的资源配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业将迎来更加市场化的机遇和挑战,市场供需关系将更趋良性,保障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地方新局面:市场分化推动政策调整,地方调控导向分化 各地落实“国五条”力度不一,北京最为严厉
年初“国五条”出台后,北京、广州等热点城市随之出台地方细则,而大多数城市仅公布了本的房价控制目标。在公布细则的城市中,对国五条各项调控政策的落实力度也存在差异,仅有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地方细则中严格落实国五条相关要求。同时,部分城市继“国五条”细则落地后调控政策进一步细化加码。北京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限制开发商资金、调高非普通住宅的预售许可门槛,广州、郑州加强住宅预售价格和预售许可控制发放,上海、厦门、天津、等十余城市相继出台政策收紧公积金贷款。
三中全会前后市场走势不同促地方政策调整分化
一线城市调控政策全面升级,二线城市扎堆加码。热点城市房价持续高位,控制目标难以达成,在此压力下,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调控政策陆续收紧,地方政府继续加大调控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平抑市场预期。9月郑州首先对调控加码,开启政策收紧的大幕。继10月深圳、北京出台“深八条”、“京七条”加码调控后,11月上海和广州分别出台“沪七条”和“穗五条”,至此一线城市调控政策全面收紧。随后这一趋势蔓延至二线城市。11月25-27日短短三天内,七个二线城市扎堆颁布相关措施。纵观各地调控内容,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调控思路有所转变,除部分城市提高二套房首付要求外,绝大多数城市更加强调增加土地和普通房供应,改善供需平稳房价。
图:各城市出台收紧政策时间表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
少数三四线城市灵活调整,适时松绑政策。与热点一二线城市不同的是,三四线城市更多面临的是市场发展问题。受前期房地产市场相对低迷影响,8月温州首先放松限购人群,成为46个限购城市中首个对限购令调整并得到中央默许的城市。其后芜湖也对政策松绑,规定本科生买房可免契税并获2万元补助。11月徐州对限购进行调整,不仅提出通过区域上的放宽来推动本地购买需求,还尝试从限购户型和限购人群的调整来刺激市场,在保证自住型需求的同时释放高档需求以推动市场发展。
2.新房:百城价格指数持续上涨,重点城市供需两旺创近四年新高(1)价格:今年以来百城价格指数持续上涨,一线及少数二线城市涨幅尤为突出
百城均价绝对水平持续上扬,11月环比涨幅明显缩小
图:百城住宅均价及环比变化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百城均价绝对水平创新高,今年累计涨幅明显高于去年,但11月涨幅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百城住宅均价自2012年6月止跌后连续18个月环比上涨,今年以来整体涨幅明显高于去年。具体来看,一季度百城均价涨幅明显,环比上涨1%左右,二季度涨幅逐渐收窄,7月涨幅进一步扩大,至10月环比上涨1.24%,涨幅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10-11月多个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市场看涨预期得到有效控制,11月均价达10758元/平方米,为2010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环比涨幅明显收窄至0.68%,为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分别比10月和今年以来的平均水平(0.93%)低0.56和0.25个百分点。同比来看,百城住宅均价自2012年12月以来连续12个月上涨,涨幅持续扩大至10.98%。
(2)需求:政策预期加速市场变化,全年成交总量为近四年最高
整体表现:全年总量为近四年同期最高,3月成交量创2010年调控以来高点
图:2010年至今代表城市月度成交量走势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全年总成交量为近四年同期最高,3月为2010年调控以来高点。2013年1-11月,50个代表城市 住宅月均成交26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比2011年和2010年同期均高出25%以上,处于近四年同期最高水平。
具体来看,1-2月房地产市场淡季不淡,市场趋热导致“国五条”政策出台,在政策预期和推盘量低位回升等多重因素带动下,3月成交量超过3000万平方米,达到2010年调控以来单月最高。二季度以来,“国五条”细则落地促使成交量高位持续回落,新政出台后3个月内代表城市月均成交量较出台当月(3月)下降18%,明显低于“国十条”的42%和“国八条”的39%。伴随政策效应的逐渐淡化以及供应加大,成交量自8月起止降回升,10月成交量比3月高点仅低4%,达到年内次高水平。11月,受部分热点城市调控政策陆续升级影响,成交量小幅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3)供应:新增供应为近四年最高,多数城市高于上年
整体表现:新增供应为近四年最高,“金九”仍为年内高点
图:2010年至今代表城市新批上市面积走势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新增供应总量为近四年同期最高,“金九”达年内高峰。2013年1-11月,20个代表城市 住宅月均新批上市14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比2011年和2010年同期分别高9%和17%,为近四年同期最高水平。单月来看,今年以来新增供应逐步回升,供应量在4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后持续回落,7月起供应量止跌反弹并于“金九”达到全年最高峰,单月新批上市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10月供应量季节性回落(回落幅度低于历年同期),11月受企业年底加大推盘带动,新增供应量环比增长6.5%,超过1800万平方米,为年内第二高,处于最近四年的较高水平。
1、重点城市共50个,其中一线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二线包括天津、重庆、杭州、武汉、大连、苏州、厦门、成都、南京、三亚、贵阳、温州、哈尔滨、海口、长春、合肥、青岛、福州、西安、南宁、郑州、沈阳、无锡、长沙、南昌25个城市,主要是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三线包括三明、莆田、中山、惠州、淮安、肇庆、汕头、镇江、绍兴、衢州、韶关、包头、佛山、徐州、唐山、泉州、泸州、芜湖、东莞、扬州、南通21个城市,主要指地级市。
2、重点城市一共20个,其中一线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二线包括杭州、武汉、南昌、苏州、大连、重庆、天津、长沙、无锡、沈阳、郑州等11个城市;三线城市包括芜湖、东莞、扬州、南通、惠州5个城市。
(4)供求对比:不同城市供求关系表现分化,库存小幅回升,出清周期略有延长
销供比:总体接近于1,下半年供应逐渐超过需求,不同城市表现分化
图:重点城市销供比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2013年下半年新增供应逐渐超过需求,使得今年成交量增速略低于供应量。今年1-11月,10个代表城市成交量同比增长10%,供应量同比增长12%,销供比达到1.02。其中,受供应不足影响,北京今年市场供不应求矛盾加剧,销供比提高至1.55;大连销供比也明显提高,达到1.44;上海、广州、武汉、长沙虽销供比略有提高,但市场整体供需基本均衡;苏州由于去年大量保障性住房入市,今年成交量明显下降,销供比由去年的1.87大幅降至0.92;惠州和杭州销供比下降,由上年供不应求态势转为供过于求;尽管深圳销供比略有提高,但在代表城市中仍为最低,为0.78。
库存及去化:可售面积较年初小幅上升,出清周期略有延长但仍处低位
图:2010年以来代表城市 库存量与出清周期对比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2013年上半年,代表城市库存高位盘整;下半年,随着供应量的增长和成交量的小幅下滑,库存逐步回升。截至11月底,10个代表城市可售面积为789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5%,与年初相比增长9.1%,比2012年底增长3.5%,已高于2012年阶段性高点。从出清周期来看,截至11月底,代表城市平均出清周期为11.1个月,较今年年初延长2.0个月,但仍处2010年来的较低水平。
3.二手房:十大城市量价创新高,上半年尤为突出,下半年渐趋平稳
(1)价格:持续上涨但下半年渐趋平稳,绝对水平创新高,热点城市涨幅尤为突出
图: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均价环比涨跌幅
注:十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南京、杭州、成都。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均价环比连续第21个月上涨,同比连续第15个月上涨,价格创历史新高。根据对北京等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活跃样本的调查,2013年1-11月,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均价累计上涨18.5%,11月价格达26484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具体来看,一季度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逐月扩大,3月受“国五条”预期影响,环比上涨2.8%,涨幅突出;二季度价格涨幅明显收窄,6月环比涨幅收窄至1%以下;三季度以来,伴随政策效应淡化价格涨幅再度扩大至1%以上,但涨幅逐渐趋稳;受近期部分城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影响,11月价格环比涨幅收窄至1.56%,连续第21个月上涨,同比连续第15个月上涨,涨幅超过20%。(2)成交:受3月成交量激增带动,今年以来成交总量大幅超过去年
图:十大代表城市二手房 成交总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3月成交激增带动今年累计成交量为近四年来同期最高。2013年1-11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累计成交94.13万套,同比增长64.5%,为近四年同期最高。具体来看,受3月二手住宅成交量激增影响,一季度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2.5倍,3月成交量(18.85万套)达历史单月最高;二季度,政策落地促使成交量明显回落,但同比仍增长44.5%;三季度起成交量逐步回升,截至8月,今年累计成交量(69.8万套)已超去年全年水平;10月成交量季节性回落后,11月止降回升,环比增长10.7%,比去年同期高出19.5%,达8.45万套,处于今年较高水平。
4.土地:全国量价明显好于去年,一线城市增长最为显著,地王频出(1)供求:成交量增速高于推出量,住宅用地增长更为突出
图:2009年至今全国300个城市住宅和商办用地推出面积及增长率
注:如无特殊说明,土地面积指占地面积。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各类土地总推出量好于去年,住宅、商办用地增长均超过15%。2013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各类用地15.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增幅较2012年全年扩大13.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用地推出5.6亿平方米,总量接近去年全年,同比增长17.9%,而去年为下降16.6%;商办用地推出2.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9%,增幅较2012年小幅回落。从不同阶段来看,一季度各类土地推出量同比增长16.5%,二季度以来涨幅逐渐缩小,10-11月,同比下降4.5%,较三季度减少7.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用地一季度和二季度涨幅均超过20%,10-11月增速降至5.0%;商办用地一季度同比增长49.0%,涨幅明显,10-11月增长18.1%,较三季度扩大13.3个百分点。
图:2009年至今全国300个城市住宅和商办用地成交面积及增长率
注:如无特殊说明,土地面积指占地面积。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各类土地总推出量好于去年,住宅、商办用地增长均超过15%。2013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各类用地15.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增幅较2012年全年扩大13.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用地推出5.6亿平方米,总量接近去年全年,同比增长17.9%,而去年为下降16.6%;商办用地推出2.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9%,增幅较2012年小幅回落。从不同阶段来看,一季度各类土地推出量同比增长16.5%,二季度以来涨幅逐渐缩小,10-11月,同比下降4.5%,较三季度减少7.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用地一季度和二季度涨幅均超过20%,10-11月增速降至5.0%;商办用地一季度同比增长49.0%,涨幅明显,10-11月增长18.1%,较三季度扩大13.3个百分点。
图:2009年至今全国300个城市住宅和商办用地成交面积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各类土地成交量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推出量,其中住宅用地增速高达34.2%,为2010年以来增速首次超过商办用地。2013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土地共成交12.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1%,增速明显高于推出量,而2012年全年为下降8.7%。其中,住宅用地成交4.6亿平方米,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同比大幅增长34.2%,结束连续两年的同比下降趋势,且增速自2010年后首次超过商办用地;商办用地成交1.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7.8%,增幅较2012年扩大15.0个百分点。从不同季度来看,住宅用地在前三季度同比增幅均超过30%,其中二季度增速最大为46.6%,10-11月同比增长18.5%,增速较第三季度缩小11.8个百分点;商办用地在一季度大幅增长75.3%,10-11月同比增长4.8%,增速较第三季度缩小28.3个百分点。
(2)价格:楼面均价上涨明显,溢价率止跌反弹,住宅用地尤为突出 图:2009年至今全国300个城市住宅和商办用地楼面均价及平均溢价率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各类用地楼面均价同比上涨显著,住宅、商办用地增幅均超过25%。2013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楼面均价为1174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32.5%。其中住宅用地楼面均价为161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5.9%,商办用地为142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6.6%。具体来看,今年以来住宅用地楼面均价上涨明显,特别是9月,楼面均价达2165元/平方米,为历年唯一一次突破2000元/平方米,11月价格为1897元/平方米,为2010年来次高水平。今年以来开发商回归一二线热点城市,拿地积极性高,总价和单价“地王”频现,不断拉高全国住宅用地价格水平,特别是9月4日由融创竞得的北京朝阳区农展馆地块,在剔除配建医院后楼面均价达7.3万/平方米。商办用地6月以来楼面均价低于住宅,价格较平稳,保持在1300-1800元/平方米之间。
溢价率止跌反弹,住宅用地明显高于商办用地。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平均溢价率为16.3%,较去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用地溢价率为19.5%,商办用地为12.7%,分别比去年同期高11.3、6.0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各月住宅用地的溢价率均超过10%,其中7月突破20%,9月溢价率提升至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5.1%,近两个月略有回落,11月溢价率为20.9%;商办用地各月的溢价率普遍在10%以上,4月达到最高18.4%,8月以来溢价率持续下滑,11月降至9.4%,今年以来波动较大。(3)出让金:总额超去年全年,十大城市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
图:2009年至今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及同比增长率
1-11月出让金总额已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大幅上涨。2013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2.7万亿元,已大幅超过去年全年(2.1万亿元),同比增长62.2%。其中住宅用地出让金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69.8%;商办用地出让金为6611亿元,同比增长72.7%。从不同阶段来看,三季度各类土地出让金最高,达8957亿元,同比增长69.0%;10-11月涨幅回落至35.7%,涨幅较三季度收窄33.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用地10月以来出让金同比增长34.6%,涨幅低于商办用地。
5.企业:销售业绩再上新台阶,拿地回归一二线,融资渠道多样化
(1)销售业绩:品牌房企业绩稳步攀升,千亿俱乐部扩容,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图:2010年至今代表企业月度销售额及销售面积总和
注:代表企业包括万科、恒大、中海、保利、碧桂园、龙湖、世茂、绿城、富力、金地。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今年以来,代表企业销售业绩显著增长。受益于企业加大推盘力度以及市场活跃度攀升,2013年1-11月,十家代表企业销售金额及销售面积分别为8172亿元和794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2%和26%。具体来看,一季度受“国五条”预期和季节性回升等多重因素带动,购房需求持续释放,销售额同比增速持续在40%以上。二季度伴随调控细则落地,企业业绩增速回落。三季度以来企业主动加大推盘促销售业绩逐月上升,10月份达到全年峰值,多家房企 取得历史最高单月销售额,11月部分企业在实现销售目标后放缓推盘导致销售业绩环比下降,但总体依然处于近几年高位。
(2)拿地情况:规模大幅增长,一二线城市占比上升使得平均成本明显提高
图:2010年至今十大代表性企业拿地情况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soufun.com
品牌房企拿地规模和金额大幅增长。2013年前11月,十大代表性企业累计拿地金额为30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7%,比去年全年水平高出31%;累计拿地面积为10435万平方米(按建筑面积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7%。具体来看,一季度企业延续去年下半年拿地积极态度,随着一二线城市优质地块推出,二三季度企业拿地热情有增无减,9月达到全年最高水平。总体上,品牌房企在良好销售业绩和积极融资的支撑下,对于优质地块的储备趋于迫切,与去年谨慎拿地不同的是,品牌房企针对一线城市优质地块不惜重金争夺,催生出高总价、高溢价地块不断出现。
(3)资金状况:不同企业分化加剧,融资多元化保证长期发展
短期资金偿付压力不大,现金覆盖比例小幅提高,不同企业分化加剧。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因销售回款良好,偿债能力得到提升,其货币资金对短期负债的覆盖比为105.7%,较2013年中期提升3.7个百分点,明显高于2011年最差时93.2%的水平,上市房企整体资金偿付能力在融资环境改善情况下继续提升。但不同企业分化明显,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从三季度末短期偿债压力的角度观察,去除招保万金的A股房地产企业的现金覆盖比例仅为96.8%,远低于招保万金的平均值138.3%。年中由于银行资金流动性紧缩导致的“钱荒”导致房企资金链面临紧张局面,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的中小企业中长期资金风险仍然存在。2013年进入海外融资潮,低利率环境下获取廉价资金。2012年下半年以来,各国政府普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境外资本市场低利率环境得以持续,房企海外发债持续升温。由于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无论是人民币或是外币债券,大陆上市房企以境内母公司身份在海外市场直接发行债券的难度较高,内地龙头房企纷纷通过搭建的A+H双重融资平台,顺利实现海外发债融资,并且凭借企业品牌影响力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实现低成本融资,万科、保利、绿地、万达等龙头企业在2013年均首次通过境外上市子公司发债,并通过创新债券融资方式获取大额低息资金,资金实力大大增强。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篇2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
“百城价格指数”:
12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第4个月下降,10大城市价格环比全部下降且平均降
幅再次扩大
2012年1月4日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2011年12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1为8809元/平方米,环比11月下降0.25%,其中37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60个城市环比下跌,3个城市环比持平。与上月相比,本月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比上月增加3个,其中12个城市环比跌幅在1%以上。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涨幅自今年8月以来持续缩小,12月上涨2.86%,较11月缩小1.2个百分点。另外,按100个城市住宅价格的中位数计算,全国住宅价格中位数为5825元/平方米,比11月下降1.27%。
总体来看,12月100个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连续第4个月环比下降,本月降幅与上月基本持平。百城住宅价格下降的幅度和范围继续扩大,一、二线城市大型房企部分项目降价的趋势逐步向三、四线城市蔓延,降价楼盘多以新项目为主。年关将至,更多开发商以价换量积极推盘,促销手段花样频出,争取岁末最后冲刺。
百城住宅价格环比11月涨跌幅分析
12月住宅价格环比11月涨幅居前十位的城市是:东营、新乡、衡水、汕头、廊坊、菏泽、乌鲁木齐、邯郸、宿迁、淄博。其中,东营和新乡环比涨幅在1.5%-2%之间;衡水、汕头、廊坊和菏泽环比涨幅在1%-1.5%之间;其他4个城市涨幅在0.9%-1%之间。另外,郑州、大连等27个城市价格环比11月上涨,涨幅均低于0.9%。
环比跌幅居前的十个城市是:金华、泰州、无锡、佛山、吴江、江阴、海口、南通、包头、成都,跌幅均较上月继续扩大。其中,金华跌幅超过2%;泰州和无锡跌幅在1.5%-2%之间;佛山、海口等7个城市跌幅在1%-1.5%之间。另外,芜湖和宜昌跌幅也超过1%;湛江、重庆、温州等48个城市环比跌幅在1%以内。
百城住宅价格同比去年12月涨跌幅分析
12月百城住宅价格同比去年12月上涨2.86%,涨幅较上月缩小1.2个百分点,是今年6月以来的最低涨幅。其中,5个城市同比涨幅在10%-15%之间,75个城市同比涨幅在10%以内。
12月有20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下跌,下跌城市个数比上月增加11个。其中,芜湖、宁波、海口、苏州、重庆(主城区)、嘉兴、无锡、成都、泰州共9个城市跌幅在1%-5%之间,另外11个城市跌幅均小于1%。
十大城市住宅价格涨跌情况
根据百城价格指数对北京等十大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12月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15588元/平方米,环比11月下跌0.48%,跌幅比上月扩大0.1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本月十大城市住宅价格全部环比下跌,其中成都和重庆(主城区)跌幅最大,分别环比下跌1.10%和0.89%,深圳、广州、南京、天津跌幅在0.5%-1%之间,上海、北京、杭州、武汉跌幅在0.5%以内。
同比来看,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上涨0.42%,涨幅降至年度最低点。12月,同比上涨和下跌的城市各一半。其中,广州、武汉、深圳、北京涨幅在1%-5%之间;上海涨幅小于1%;重庆(主城区)和成都跌幅较大,分别为2.55%和1.19%;杭州、南京、天津跌幅在1%以内。
关于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是一套以价格指数形式来反映全国各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它最早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等于1994年发起,分别于1995年和2005年两次通过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银监会、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学术鉴定。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目前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新房价格指数、二手房销售和租赁价格
指数等系列指数。2010年起,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启动“百城价格指数”研究,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发布100个城市住宅价格指数,是目前中国覆盖范围最广、城市最多的房屋价格指数系统。
关于搜房网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篇3
2013年,无论是房地产行业抑或是开发企业,都是高歌猛进的一年。
在政策趋向宽松、经济平稳回升等宏观环境持续向好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市场迅速回暖,并维持成交高位态势,各线城市、各类地王纪录被屡屡刷新,房企逐鹿资本市场,争相借壳上市或者谋划海外投资。随着市场成交的持续上行,7家房企有望冲刺“千亿俱乐部”。与之相应的是,新一届政府执政、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未来房地产业必将面临新的政策挑战,整个行业也在孕育未来发展的深度变革。
回首2013,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展望2014,建立长效调控机制的时代,房地产行业和开发企业又将迎来怎样的挑战和发展契机?
正基于此,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201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总结与2014年展望》,总结了这一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七大特征、房企四大战略方向,并对未来一年的房地产走势做了七大预测。
一、2013年房地产行业七大特征
(1)“调控”字眼在公开场合消失,行业政策面趋于平缓
新一届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执政思路相比其前任有明显区别,以市场化为导向在各个领域的改革中均有体现,房地产调控也不例外。在今年以来历次政府重要会议中,均未提及“调控”二字,类似“高房价问题”这样的提法也再未出现在任何公开场合,与上一届政府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释放的信号即是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房地产的问题,这符合本届政府强调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路线。
今年房地产行业政策面有两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值得关注:其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中,明确了以市场化为主,以保障房为辅的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在提到供应体系建设时,会议前所未有地用了“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的措辞,促进供应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二,在三中全会最终公布的决定中,对房地产行业虽无明确扶持表态,但诸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等内容均毫无悬念地将对未来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政府职能转型的提法意味着过去十年房地产行政性调控的淡出。
(2)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再创新高,13大城市成交突破千万平米
201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扩张,2013年前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升20.8%,同比增速创下近5年新高,而从成交总量来看,在年底项目集中成交的推动下,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积将有望突破12亿平方米,而商品住宅成交总量亦将突破10亿平方米。
截至11月,北京(楼盘)、广州(楼盘)、上海(楼盘)、天津(楼盘)、重庆(楼盘)、长沙(楼盘)、成都、合肥(楼盘)、青岛(楼盘)、沈阳和武汉(楼盘)等11个城市市场成交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如果算上南京(楼盘)(前11个月成交906万平方米)和西安(楼盘)(今年数据缺失,但市场规模早在千万级中),则今年全年将有多达13个城市成交破千万平,而去年的城市数量仅有今年的一半。
(3)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市场持续去库存,合肥消化周期仅4.7个月,北京不足7个月近两年以来,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库存持续处于低位,典型如北京,当前新房可售面积依然在历史底部徘徊,上海、深圳(楼盘)消化周期较去年年底呈现下滑,究其原因,今年以来市场的持续回暖,成交量继续走高,而相对应地新增供应却依然不足,以北京为例,前11月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仅700万平方米,市场成交面积却达到了1104万平方米;二线
城市中,南京、成都等城市消化周期逼近6个月红线,而合肥甚至不足5个月,这部分城市市场目前去库存化特征非常显著,这也预示着未来房价上涨的大趋势不变。
而对于大多数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而言,2013年应是库存积累的一年。上一轮调控中由于一二线城市限购政策,使得2010-2011年大量开发企业涌入非热点二线城市及三线城市,推动这类城市土地成交大量释放,近两年以来商品住宅新增供应不断释放,进而导致当前库存持续积累的局面,部分三线城市甚至已出现供应过剩的风险,未来1-2年时间内预计市场都将处于高库存压力之下,房价上涨动力也将被阶段性削弱。
(4)房价上涨、信贷收缩致刚需热度下降,改善类产品渐成市场上行主要推动力
今年小户型刚需类产品销售热度较去年有小幅下降。重点城市90平米以下房源平均供求比从2012年的1:1.17下降至1:1.1,典型如北京从2012年1:1.55下降到2013年1:1.37,上海从1:1.26下降到1:1.13等;在我们看来,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去年以来各重点城市持续上涨的房价,其二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贷款层面上的收紧,这两大因素导致刚需群体入市门槛逐渐提升。
90-140平方米属于满足改善住房条件、拥有基础享受功能的面积区间,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多代人分室而居的要求。从供求比数据上看,改善型项目热度较去年有明显提升,90-140平产品平均供求比从2012年的1:1.17上升到1:1.22。在我们看来,当前这波市场行情由2012年起展开,如果说去年各地主力需求是首置型刚需的话,那么2013年以来随着房价的上涨,改善型需求已经逐渐成为推动市场继续上行的最重要动力。
(5)全国一手房价格指数较前期高点上涨10%,8个城市房价涨幅已超控制目标
2013年11月中国城市住房(一手房)价格288指数达1083.3,相比年初上升9.51%,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其与两个时间点做比较,首先是2011年9月份上一轮房价上涨周期的最高点相比,当前的指数上涨了10%;其次是2012年7月份本轮房地产调控房价的最低点相比,当前的指数上涨了16%。
此外,统计局发布的70大中城市房价指数也显示,至2013年10月,京沪穗深四市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增幅均已超过20%,远远超过近三年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成房价控制目标的形势极为严峻。虽然一线城市所面临的调控政策更为严厉,但在强大的人口吸纳效应所带来的旺盛需求下,其房地产市场价格仍然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而西安、贵阳、昆明(楼盘)等西部城市控制情况相对更佳,房价增速相对稳定,并明显低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6)土地市场量价齐涨,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三倍于去年
去年下半年起土地市场逐步回暖,今年以来成交热度继续升温。全国53个重点城市经营性用地前11月成交同比增长21%,其中一线城市贡献率最高,同比增幅高达83%,二线、三线城市分别提升了13%及34%。从成交规模上看,前11月土地成交建面超过2000万方的城市从去年同期的9个增加至12个,成交建面超过1000万方的城市从去年同期的20个增加至26个。同时,土地流标情况亦大幅减少,整体流标率从去年同期的17%下降至今年的3%,并且自3月以来一直维持低位。
土地出让金方面,重点城市前11月土地出让金合计同比增长67%,主要是地价较高昂的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量飙升,进而带动土地出让金快速上行,前11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金额涨幅高达195%,几乎翻了两倍,以上海为例,其今年以来土地出让金高达1786亿元,去年的这个数字仅为664亿元。今年以来土地市场竞争激烈,重点城市平均溢价率为19%,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成交溢价率最高为27%,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单个地块方面,今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之后,一、二线城市高总价地块频出,总价地王纪录不断被刷新,尤其是北京和上海,7月份以来几乎每个月都占据全国地块总价、单价排行榜的榜首位置。
(7)千亿级房企数量将升至7家,龙头房企积极拿地补库存
回顾以往百亿房企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近6年来房企快速发展轨迹。2007年时,十强房企金额门槛刚好卡在100亿元,可以这样说,当年年销量能否达到100亿元是衡量一家房企是否大型的标准。进入2008年,百亿房企数量迅速增加至12家,房企间冲百亿苗头初现。然而,从2008年到2013年,5年时光,房地产行业内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房企大佬而言,年销百亿已成为过往烟云,根据《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50的入榜门槛已达105亿元。而像首创置业、建业地产、瑞安房地产等企业前三季度虽未入榜单,但是销售依然积极,前11个月亦完成百亿销售。按照这个趋势,至2013年年底,超百亿元销售额企业或将达70家左右。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篇4
岁暮天寒,渴望春天
——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2012年展望
2012-01-11
2011年,对宏观经济和房地产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从宏观经济来看,2011年中国经济结束了自2003年开始的高速增长周期,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归正常,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房地产行业在自身发展和严厉的调控作用之下,也正发生巨大的转折,从野蛮生长期逐渐向正常化回归。
观点:2011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拐点
2011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真正的拐点之年。随着调控的持续和深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引领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拐点一:新的市场格局。从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开始,商品房取代了福利房成为我国住房的最主要来源,形成了商品房为核心的一元化住房供应结构。这偏离了1998年制定的商品房和保障房双轨并行的住房改革初衷。2011年提出一年内建设1000万套,五年内建设3600万套的目标。这将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一元化住房供应格局。“市场为主,保障为辅”的住房体系将会在未来几年逐步形成,从而打破长期以来单一的住房供应结构,新的市场格局将逐步形成。
拐点二:新的行业格局。市场自身的发展加上持续的行业调控,导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迅速提升,新的行业格局在逐步形成。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主要从大开发企业占全国的销售比例和行业并购两个角度来看。全国商品房销售额排名前20名房企的总销售额占比不断上升,2009年占比11.89%,2011年占比上升到了15%左右。行业并购案例数量和金额也在不断上升。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房地产行业并购100起,并购金额307.4亿元。而2010年的并购案例是84起,并购金额168.72亿元。2005年至2009年的5年间,并购案例才132起,并购金额260.32亿元。
拐点三:新的市场空间。数据研究显示,一线城市在中国商品房成交面积中的比例越来越低,而三四线城市所占的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50.8%上升到66.1%,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新的市场空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空间的转移,除却经济发展、人口转移等因素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历次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作用的结果。2007-2008年的调控,催生了二线城市和重点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繁荣;2010年至今的这一轮的调控,则是提前激活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这种趋势在2011年表现得更加明显。
拐点四:新的商业模式。传统商业模式的土壤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主流开发商开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来说,过去几年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并且土地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了房屋价格,这导致了开发商的利润率出现了持续下降。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土地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难以改变,而房屋价格在国家持续的调控下上涨空间有限,这意味着当下和未来快周转的开发模式是主流。即便如此,在持续的紧缩政策下,快周转的主流开发商依然面临着资金链比较紧张的困境。这意味着目前开发商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改变,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成为了行业新的课题。
事实: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
随着2010年的结束,中国的房地产调控进入新的阶段。在房地产调控的坚持不放松的背景下,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特点一: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仍然呈现上涨态势。从全国来看,2011年房地产市场增速逐渐放缓,但仍然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2011年1-11月份,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增长8.5%和16%,销售均价同比增长6.9%。从城市来看,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仍然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三、四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6%,房价涨幅11.8%,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的涨幅。从土地市场来看,中国土地成交面积依然呈现增长态势。2011年,中国102个城市成交面积74862.55万平方米,增长2.4%。从产品类型来看,商业地产出现爆发式增长。2011年前11个月,办公楼的新开工面积增长50.6%,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办公楼新开工面积增长141.2%。从开发商来看,许多主流开发商仍然完成了非常高的年度销售目标。
特点二:力量改变,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去库存周期。从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由供需主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调控的深化,观望情绪加重,市场开始进入去库存周期。世联购房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三季度购房者预期房价上涨的比例为36.2%,预期房价下跌的比例为40.0%。这是2011年购房者预期未来房价下跌的比例首超上涨的比例,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开始发生了转折。随着市场预期的转变,观望情绪开始逐步加深,去化速度开始减缓,加上供给量的持续增加,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开始明显上升。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青岛、武汉等主要城市库存已经接近或超过了2008年的历史峰值。主流开发商的库存也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2011年第三季度末,沪深两市145家房企总库存量达了1.2万亿的历史高点。
特点三:营销变奏,降价促销已成为市场的主旋律。进入2011年三季度,调控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世联重点监测的28个城市的促销降价统计情况来看,降价楼盘总共672个,其中降幅小于10%的楼盘占48.5%,降幅在10%—15%之间的楼盘占26.2%,降幅在15%—20%之间的楼盘占12.6%,降幅在20%以上的楼盘占12.6%。如果政策不放松,市场下行的趋势持续,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楼盘加入降价阵营,且降价的幅度仍有可能继续扩大。降价促销已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预言:2012年,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展望
2011年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已经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限购城市成交量普遍同比下降,房价下调的趋势已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全面蔓延。房地产市场目前的调整符合政策预期,也符合行业的长远发展,但房地产的“硬着陆”必然会对经济造成系统性的风险。因此,实现房地产的“软着陆”将成为2012年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
(一)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预判。世联研究认为,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定向放松,并逐步完善制度的建设。同时,对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将采取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为此,当前过于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有望放松,其它的配套政策也将逐步完善。预计调整包括:一是限购政策的调整。继续执行限购令并不意味着执行尺度不能做丝毫调整。由调控效果的现显和经济下滑预期的影响,2012年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均存在较大的可能对限购令的执行细则做出调整。二是限价政策的调整。2012年,一二线限购城市房价下行的趋势仍将持续,三四线未限购城市将成为房价上涨的绝对主力。因此在2012年,一二线限购城市继续执行限价令已无必要,三四线城市的限价令对地方房价上涨仍然具有较大的约束力。三是针对首套房的限贷政策做出调整。首次置业和改善型置业是房地产市场中最稳定、最健康的需求。政府在促使房价合理回归后,或将对现有的限贷政策做出调整,将这部分合理需求释放出来以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四是保障房更为注重竣工量,保障房制度建设提速。住建部已将2012年的保障房开工目标下调至700万套,同时规定竣工量需达到500万套。由重开工量转而重视竣工量,地方政府难以在竣工量上做文章,保障房的建设更容易落到实处。保障房建设大规模展开的同时,保障房的配套制度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预计2012年,在保障房的建设模式和分配制度方面,将做出较大的调整和完善。五是房产税的试点城市和征收范围将扩大。2011年12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中国财政工作座谈会时表示,要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从政府的表态来看,2012年房地产税试点范围的扩大已成必然。
(二)2012年房地产市场量价走势。2012年上半年市场将进入量价齐跌的阶段,随着经济“软着陆”的成功,2012年二季度末价格或触底成功,其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欧债危机还在加剧,欧洲和美国都需要新一轮量宽,这个从美元指数的走势可以推断。按照目前的趋势,二季度末美元指数应该在90附近触顶回落,从而带来全球资本市场见底。二是中国的经济会在上半年“软着陆”成功。货币政策已经转向,微调口径不变,但如果GDP增速低于7%,预计政策放松得更快。这些决定了中国经济会在上半年结束去库存期。三是房地产行业在明年上半年的潜在供应洪峰之后,下半年的潜在供应情况会得到扭转,这个去库存周期与中国经济同步。因此,下半年市场会由于价格下降比较到位促使成交回暖,而成交量的上升会使价格得到支撑,最终促使价格探底成功。
总而言之,2011年,房地产市场已经发展了重大转折,上半场宣告结束。进入2012年,房地产市场逐渐回归正常,在市场量价筑底回归之后,或将开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下半场。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篇5
【报告目录】
第一章.有轨电车行业相关概述
1.1 有轨电车行业定义及特点
1.1.1 有轨电车行业的定义
1.1.2 有轨电车行业产品/服务特点
1.2 有轨电车分类和用途
1.3 有轨电车行业经营模式
第二章
有轨电车行业市场特点概述
2.1 行业市场概况
2.1.1 行业市场特点
2.1.2 行业市场化程度
2.1.3 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2.2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2.1 资金准入障碍
2.2.2 市场准入障碍
2.2.3 技术与人才障碍
2.2.4 其他障碍
2.3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
2.3.1 行业周期分析
1、行业的周期波动性
2、行业产品生命周期
2.3.2 行业的区域性
2.4 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2.4.1 行业产业链概述
2.4.2 上游产业分布
2.4.3 下游产业分布
第三章
2015-2017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有轨电车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3.1.1 行业主管部门分析
3.1.2 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3.1.3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3.1.4 相关产业政策分析
3.1.5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3.1.6 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3.2 有轨电车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3.2.1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2.2 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3.3 有轨电车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3.3.1 有轨电车产业社会环境
3.3.2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3.4 有轨电车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3.4.1 有轨电车技术分析
1、技术水平总体发展情况
2、中国有轨电车行业新技术研究
3.4.2 有轨电车技术发展水平
1、中国有轨电车行业技术水平所处阶段
2、与国外有轨电车行业的技术差距
3.4.3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3.4.4 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四章
全球有轨电车行业发展概述
4.1 2015-2017年全球有轨电车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4.1.1 全球有轨电车行业发展现状
4.1.2 全球有轨电车行业发展特征
4.1.3 全球有轨电车行业市场规模
4.2 2015-2017年全球主要地区有轨电车行业发展状况
4.2.1 欧洲有轨电车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4.2.2 美国有轨电车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4.2.3 日韩有轨电车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4.3 2017-2022年全球有轨电车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4.3.1 全球有轨电车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4.3.2 全球有轨电车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4.3.3 全球有轨电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4 全球有轨电车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动态分析
第五章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发展概述
5.1 有轨电车发展现状分析
5.1.1 有轨电车发展基础
1、政策基础:审批程序相对简化
2、经济基础:综合经济性较高
3、社会基础: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4、技术基础: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5.1.2 有轨电车发展规模
1、有轨电车运营里程
2、有轨电车投资规模
5.2 有轨电车建设模式分析
5.2.1 PPP模式
1、模式简介
2、模式优劣势分析
3、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5.2.2 BT模式
1、模式简介
2、模式优劣势分析
3、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5.2.3 BOT+TOD模式
1、模式简介
2、模式优劣势分析
3、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5.2.4 BOT+股权转让模式
1、模式简介
2、模式优劣势分析
3、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5.3 有轨电车运营模式分析
5.3.1 有轨电车运营现状
5.3.2 有轨电车运营案例
1、淮安有轨电车运营分析
2、浑南新区有轨电车运营分析
5.4 有轨电车装备发展情况
5.4.1 有轨电车整车市场情况
5.4.2 有轨电车轨道市场情况
5.4.3 有轨电车零部件市场情况
第六章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6.1 2015-2017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6.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6.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6.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6.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2 2015-2017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6.2.1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工业总产值
6.2.2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6.2.3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产销率
6.3 2015-2017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6.3.1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供给分析
6.3.2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需求分析
6.3.3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供需平衡
6.4 2015-2017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6.4.1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6.4.2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6.4.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6.4.4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七章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细分市场调研
7.1 有轨电车区域发展概况
7.2 沈阳市有轨电车发展分析
7.2.1 沈阳有轨电车线网布局
7.2.2 沈阳有轨电车建设模式
7.2.3 沈阳有轨电车运营模式
7.2.4 沈阳有轨电车发展规划
7.3 长春市有轨电车发展分析
7.3.1 长春有轨电车线网布局
7.3.2 长春有轨电车建设模式
7.3.3 长春有轨电车运营模式
7.3.4 长春有轨电车发展规划
7.4 大连市有轨电车发展分析
7.4.1 大连有轨电车线网布局
7.4.2 大连有轨电车建设模式
7.4.3 大连有轨电车运营模式
7.4.4 大连有轨电车发展规划
7.5 天津市有轨电车发展分析
7.5.1 天津有轨电车线网布局
7.5.2 天津有轨电车建设模式
7.5.3 天津有轨电车运营模式
7.5.4 天津有轨电车发展规划
7.6 上海市有轨电车发展分析
7.6.1 上海有轨电车线网布局
7.6.2 上海有轨电车建设模式
7.6.3 上海有轨电车运营模式
7.6.4 上海有轨电车发展规划
7.7 南京市有轨电车发展分析
7.7.1 南京有轨电车线网布局
7.7.2 南京有轨电车建设模式
7.7.3 南京有轨电车运营模式
7.7.4 南京有轨电车发展规划
7.8 苏州市有轨电车发展分析
7.8.1 苏州有轨电车线网布局
7.8.2 苏州有轨电车建设模
7.8.3 苏州有轨电车运营模式
7.8.4 苏州有轨电车发展规划
7.9 珠海市有轨电车发展分析
7.9.1 珠海有轨电车线网布局
7.9.2 珠海有轨电车建设模式
7.9.3 珠海有轨电车运营模式
7.9.4 珠海有轨电车发展规划
7.10 建议
7.10.1 细分市场评估结论
7.10.2 细分市场建议
第八章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8.1 有轨电车行业产业链概述
8.1.1 产业链定义
8.1.2 有轨电车行业产业链
8.2 有轨电车行业主要上游产业发展分析
8.2.1 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8.2.2 上游产业供给分析
8.2.3 上游供给价格分析
8.2.4 主要供给企业分析
8.3 有轨电车行业主要下游产业发展分析
8.3.1 下游(应用行业)产业发展现状
8.3.2 下游(应用行业)产业需求分析
8.3.3 下游(应用行业)主要需求企业分析
8.3.4 下游(应用行业)最具前景产品/行业调研
第九章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9.1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9.1.1 有轨电车行业区域分布格局
9.1.2 有轨电车行业企业规模格局
9.1.3 有轨电车行业企业性质格局
9.2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竞争五力分析
9.2.1 有轨电车行业上游议价能力
9.2.2 有轨电车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9.2.3 有轨电车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9.2.4 有轨电车行业替代产品威胁
9.2.5 有轨电车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9.3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竞争SWOT分析
9.3.1 有轨电车行业优势分析(S)
9.3.2 有轨电车行业劣势分析(W)
9.3.3 有轨电车行业机会分析(O)
9.3.4 有轨电车行业威胁分析(T)
9.4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投资兼并重组整合分析
9.4.1 投资兼并重组现状
9.4.2 投资兼并重组案例
9.5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重点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十章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领先企业竞争力分析
10.1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0.1.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1.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1.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1.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1.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1.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2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0.2.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2.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0.2.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2.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2.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2.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3 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0.3.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3.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0.3.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3.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3.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3.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4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10.4.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4.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4.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4.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4.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4.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5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10.5.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5.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5.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5.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5.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5.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6 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10.6.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6.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6.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6.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6.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6.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7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10.7.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7.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7.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7.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7.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7.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8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10.8.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8.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8.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8.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8.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8.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9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10.9.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9.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0.9.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9.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9.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9.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10 上海城建(集团)
10.10.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10.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10.3 企业资质能力分析
10.10.4 企业有轨电车业务分析
10.10.5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析
10.10.6 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11.1 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市场趋势预测
11.1.1 2017-2022年有轨电车市场发展潜力
11.1.2 2017-2022年有轨电车市场趋势预测展望
11.1.3 2017-2022年有轨电车细分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11.2 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2.1 2017-2022年有轨电车行业发展趋势
11.2.2 2017-2022年有轨电车市场规模预测
11.2.3 2017-2022年有轨电车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11.2.4 2017-2022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3 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供需预测
11.3.1 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供给预测
11.3.2 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需求预测
11.3.3 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供需平衡预测 11.4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11.4.1 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1.4.2 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11.4.3 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11.4.4 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11.4.5 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11.4.6 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二章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行业前景调研
12.1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12.1.1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12.1.2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资金来源构成12.1.3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项目建设分析
12.1.4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资金用途分析
12.1.5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主体构成分析
12.2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12.2.1 有轨电车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2.2.2 有轨电车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12.2.3 有轨电车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12.3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2.3.1 产业链投资机会
12.3.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12.3.3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12.3.4 产业发展的空白点分析
12.4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12.4.1 有轨电车行业政策风险
12.4.2 宏观经济风险
12.4.3 市场竞争风险
12.4.4 关联产业风险
12.4.5 产品结构风险
12.4.6 技术研发风险
12.4.7 其他投资前景
12.5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潜力与建议
12.5.1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2.5.2 有轨电车行业最新投资动态
12.5.3 有轨电车行业投资机会与建议
第十三章
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企业投资规划建议与客户策略分析
13.1 有轨电车企业投资前景规划背景意义
13.1.1 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13.1.2 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13.1.3 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13.2 有轨电车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13.2.1 国家政策支持
13.2.2 行业发展规律
13.2.3 企业资源与能力
13.2.4 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13.3 有轨电车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13.3.1 战略综合规划
13.3.2 技术开发战略
13.3.3 区域战略规划
13.3.4 产业战略规划
13.3.5 营销品牌战略
13.3.6 竞争战略规划
13.4 有轨电车中小企业投资前景研究
13.4.1 中小企业存在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的投资前景
2、缺乏合理的企业制度
3、缺乏的企业管理
4、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5、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撑
13.4.2 中小企业投资前景思考
1、实施科学的投资前景
2、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
3、实行严明的企业管理
4、培养核心的竞争实力
5、构建合作的企业联盟
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14.1 研究结论
14.2 建议
14.2.1 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14.2.2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14.2.3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有轨电车行业特点
图表:有轨电车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有轨电车行业产业链分析
图表:全球现代有轨电车阶段发展特征
图表:传统有轨电车两种改造路径
图表:从路权角度区分现代有轨电车和轻轨
图表:钢轮钢轨现代有轨电车路面结构
图表:胶轮+导轨现代有轨电车路面结构
图表:钢轮钢轨与胶轮+导轨有轨电车部分主要指标对比
图表:现代有轨电车的路权对比
图表:全球现代有轨电车行业管理模式特点分析
图表:全球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分析
图表:各类城际轨道交通工具审批模式
图表:各类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实现的社会资源分配格局
图表:各类城市轨道交通造价对比
图表:部分欧洲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综合造价
图表:现代有轨电车和来苏公交车辆采购费用对比
图表:三种情形下工程造价对比
图表:部分城市公交车与现代有轨电车世纪单位消耗能耗比较
图表:交通拥堵带来的损失
图表:各类城际轨道交通工具对比
图表:现代有轨电车、地铁、轻轨、BRT相关指标比较
图表:国内掌握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的主要企业
图表:国内主要城市现代有轨电车运营里程
图表:2015-2017年国内现代有轨电车投资情况
图表:我国建设快速轨道交通城市规模分类以及特征
图表:沈阳浑南现代有轨电车网简介
图表: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法国劳尔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德国西门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意大利安萨尔多百瑞达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德国福斯罗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2015-2017年有轨电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2017-2022年有轨电车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中国有轨电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中国有轨电车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图表: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图表:中国有轨电车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图表:2015-2017年有轨电车重要数据指标比较
图表:2015-2017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图表:2015-2017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图表:2015-2017年中国有轨电车行业资产情况分析
图表:2015-2017年中国有轨电车竞争力分析
图表: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产能预测
图表: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消费量预测
图表: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市场趋势分析
图表:2017-2022年中国有轨电车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推荐阅读:
市场内参: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2012市场总体趋势展望08-16
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二届中国房地产投融资大会08-29
2023-2028年中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10-18
2023公司部年中总结和下半年计划06-19
市场营销部年中美工工作总结及计划07-26
2023年中班上学期班级计划09-05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0-23
2024年中国铁路客运市场投资发展趋势07-20
年中个人总结06-07
工厂年中总结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