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共15篇)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1
一、激趣诱导, 由易到难, 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学生的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的“口头作文”, 即说话训练。所以, 教师要借助课文的阅读和教学情境的创设, 帮助学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从而使学生形成句子的概念。在一年级第一学期1—7单元的语文教学中, 笔者凭借课文和插图拓宽教学活动, 重点进行“听说一句话, 认识逗、句号”的训练。如, 笔者在教学儿歌《家》时, 首先引导学生熟读儿歌, 并让学生从标点符号中判断此儿歌共有五句话。然后播放动画课件, 使学生对“……是……的家。”这种主谓结构完整的话有所感知。随后出示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在校园里嬉戏的画面, 展示“学校是小朋友的家。”“校园是孩子们的家。”等完整的句子, 让全班学生齐读。
二、创设情境, 由简到繁,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
表达是学生的天性, 但部分学生又羞于表达。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笔者加强了课内外的活动教学, 充分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听说能力, 在课堂上随机撷取生成问题进行训练。有一次, 笔者穿了条新裙子走进教室, 发现学生笑容灿烂, 一个个窃窃私语, 笔者不急于进行新的教学内容, 而是趁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并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 有条理地说出笔者的变化及其他学生的反应。最后, 学生在兴奋与快乐中完成了当日的“心语”训练。从学生充满灵性的“心语”中, 笔者看到了学生鲜活而真挚的天性, 感受到了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活动作文的魅力是无穷的。
三、凭借媒介, 由境到情, 为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
游戏是一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 在丰富有趣的游戏中, 学生是快乐的, 学生的体验是真切的。但是, 学生的观察是无序的, 注意力容易分散, 这导致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常常显得很凌乱。笔者为了使活动和写话训练唇齿相依, 水乳交融, 不再脱节, 凭借交互式电子白板拖曳、视频定格和放大镜聚焦等功能, 将课外与课内, 学生的活动与教师的点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说写平台。如, 课前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游戏后, 笔者鼓励学生将游戏的过程和游戏中发生的趣事在全班学生面前说一遍。因为是刚刚经历过的事情, 所以学生的语言都如开闸之水, 流畅活泼, 争先恐后地描述“老鹰捉小鸡”游戏中的情景。
四、有效评价, 循序渐进, 鼓励学生增强写作信心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 在原来大量地倾听、“复制”、“学舌”训练的基础上, 教师应逐步要求学生写自己的话。笔者就常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所看和所想, 并且让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查字典或者用拼音代替, 让学生在一种似乎漫不经心的、轻松的氛围中动笔, 常常收到良好的写话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以读书卡的形式积累学过的词语, 随时用熟悉的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以日常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心语”训练, 遵循“起点低、坡度小、主动写生活”的动笔原则, 激起学生愿意写话的热情。当然, 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 还应注重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一句鼓励的话、一句表扬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 都会满足学生内心的需要。由此, 笔者特别重视每天晨读前的“心语”批阅, 坚持用课前三分钟赛读、好句子进班级和妙语收集簿等办法, 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逐步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
总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写话载体, 采用由说到写, 说写结合的阶梯模式进行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为中高年级作文教学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2
【关键词】阅读;小学;氛围
一年级新生如何开展丰富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笔者认为有以下策略。
一、营造氛围——让班级的书香味日益浓郁
读书,长期坚持才能见效。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鼓励学生读书,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支持孩子读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热爱读书,必须重视读书的软、硬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走进班级,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尽为书影。
挑选适合阅读的图书,让学生“有米可炊”。开学以后,我马上在征得家长的同意之后,利用班会费,为孩子们购买了第一批图书——64本图文并茂的国际儿童经典绘本故事书。由于我班的孩子都是農村孩子,且外来民工子弟占了多数,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落后,导致这些孩子在上学以前几乎没有过阅读。这样的孩子识字量自然也不大,让他们马上开始读以文字为主的故事书,只会让他们知难而退。而这些绘本,以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即使不识字,看着图片也能猜出个大概来。《走开绿色大怪物》《好饿的毛毛虫》《我爸爸》《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等一本本有趣的故事书,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能爱上阅读。
一年级的小学生,个子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上完规定的课程,已经很累了,如果再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端正地坐在位置上看书,会徒增他们的疲劳。因此,我特地定做了许多小板凳,放在教室的墙边,在孩子们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就可以拿着书到小板凳上去看看。这样,小小的板凳,成了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的阵地,也成了他们读书的休闲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独自阅读,也可小声和伙伴交流。
二、读书活动——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高涨
“读书可贵,更贵在坚持。”如何使学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广大农村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习惯,开展多元化的读书活动是最好的手段。在一年的课题实验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各种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日渐高涨,很多孩子对书已经是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哪怕是几分钟的空闲,他们就争着到教室边上的阅读角,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参加各种读书活动,更是成了他们的期待。
1.阅读从倾听开始——大声读给孩子听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更多的孩子热爱阅读,亲近经典,针对我们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学龄前的阅读历史几乎一片空白的现状,我开展了“大声读给孩子听”的班级读书会活动。
在实验中,我先后为孩子们朗读了《小猪唏哩呼噜》《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草房子》《笨狼的故事》等大批文学名著,以及《精灵鼠小弟》《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毛毛虫》《南瓜房子》《我爸爸》等六十几本图画绘本。
实验证明,大声读给孩子们听,是最吸引农村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一种阅读形式,是引领他们亲近书籍的最好方式。在一年级所有的课程中,孩子们最安静的时间就是“大声读”活动时间。哪怕是课余时间,哪怕走廊上到处是隔壁班级学生追逐打闹的声音,我班的孩子依然没有丝毫动摇,仍然用心地听老师读书。用耳朵倾听名著,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它没有家长逼迫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读一本,孩子们就会爱一本。有的孩子甚至会要求家长买一本老师已经读过的书,自己再去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2.让家庭成为读书的港湾——鼓励指导亲子阅读
在我们学校,一年级小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不超过7小时,其余时间均在校外。要想提高课外阅读效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鼓励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我作了如下尝试,颇见成效。
(1)合理引导,形成共识。经过调查,我班学生家长每天坚持读书的几乎没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几乎为零。有的家长说,我们每天忙于生计,哪有时间管小孩读书;有的家长认为,把课本上的东西学好了就不错了,没必要读课外书。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召开家长会,每周给家长写公开信等形式,使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家校共管的必要性。
(2)教给方法,激发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不少家长开始支持课外阅读了,可常听家长讲,给孩子买书时不知道买什么好。这时,我通过校讯通的短信平台,介绍怎样选择课外读物,怎样参与孩子的阅读,怎样教育孩子整理书籍、爱惜书籍等知识,使家长帮助孩子做好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配;帮助孩子选择好书阅读,选书时做到正确引导和尊重孩子意见相结合;要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使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家长掌握了方法,明白了怎样做以后,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2]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天津教育出版社
[3] 张明红,王雯主编.《蒙氏阅读》.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开发. 湖北美术出版社
[4] 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五年级一次活动作文 篇3
这星期的家庭作业是拍一张帮父母干家务活的照片,做一个许愿瓶。
因为妈妈的手机里的照片不能传到网上,所以我去姨家了,在姨家我帮助刷碗,姐姐用自己的手机帮我照了一张照片,然后传到网上,再转到我的空间,加上相框。接下来就是做许愿瓶了,正好我姨家有一个苏打水瓶子。我先把瓶子刷干净,然后把水空干,在色卡纸上面写出我的愿望,用彩笔勾画出花边,再把彩纸卷起来,字朝外,放进瓶中,盖上瓶盖。
这次活动,让我很难忘,我要好好学习,实现我的梦想!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4
我们先看了看老师发给我们的节目单,觉得每一个班级安排的项目都很好玩,于是我们选了“青蛙跳水”这个游戏。这个是一个较高难度的游戏。是拿三个乒乓球,分别将它们扔进桌子上离我们1米远的筐里,扔进2个或2个以上,可得一份精美的小礼品。看完游戏规则,我们几个好朋友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排了一会儿队,就轮到了我。我先做了个深呼吸,向他们做了个胜利者的手势,快速得拿起一个球,瞄准目标,只听“砰”的一声响,球进了!我高兴地又蹦又跳,恨不得冲下去给她们个拥抱。但又因为太激动的原因,我后两次都没能正常发挥,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可惜的!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5
签到以后,首先进行的是艺术鉴赏活动,胡老师带我们一起欣赏了荷兰大画家梵高的油画《星月夜》《向日葵》《自画像》等,还向我们介绍了梵高油画的特点。接着老师便带我们进行了美术绘画创作,绘画的主题是“天空”。
老师帮我们准备好材料之后便开始教我们绘画,先用深蓝色的颜料在画纸的最上方画一条宽窄适宜的蓝色色带, 这代表的是最上方最远处的天空颜色,接着用墨绿色和蓝色融合在一起,往下边再画出一条色带,再往下就是用蓝色和白色调和在一起变成了浅蓝色,往下涂颜色依次变浅,最下边的是白中有一点点的蓝色。看着自己未完成的画作,颜料的过渡色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天空。
在画纸的下方,老师教我们用黑色的颜料,画了山峰、树木还有小人,顿时画面上的景物就呈现出了远近关系,天空看起来很远很远,山峰却显得离我们很近。最后只见老师用一支画笔沾了白色的颜料放在画纸的上空,用另外一只画笔,不停地敲击有白色颜料的画笔,一边敲一边移动笔头的位置,敲完以后,整个画面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白色点点,就像雪花纷纷落下一样,顿时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惊喜地感叹道:“啊!真神奇呀!”原来,画雪花居然这么简单。于是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用笔蘸了颜料,用另外一支笔进行敲击,不一会儿,我的画面也呈现出了雪花纷纷落下的美丽雪景。我拿着画,欣赏了一遍又一遍,感觉真的是美轮美奂,我还特意让爸爸给我拍了照作为留念。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6
一、开发课内、外有机结合的阅读课程
当前语文教材每册仅有30多篇课文,这在阅读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有计划地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系,开发校本阅读课程。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都以主题组织单元,我们应该借“题” 发挥,每学期筛选书籍篇目编印成书目,下发给每个学生,用以配合课堂教学,使课内、课外融会贯通,相得益彰。1辅助阅读。所选文章属于同类,或同一作者,或同一体裁,或同一主题,或写法相同,内容类同。教学一篇文章时,就以同类文章辅助学习。如学习了冰心的《山中杂记》,可推荐阅读冰心的《再寄小读者》等作品,感受她的博爱。2经典阅读。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发经典阅读作品书目体系,如我校开发的《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经典诵读系列读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保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推荐更多更好的课外读物
据我们调查,在学生所有的课外读物中,教师推荐读物要占主体地位。教师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与课内有联系的课外读物,才能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1体现时效性,推荐与文本有联系的课外读物。如学完比安基的《林中乐队》,我推荐大家读《比安基科学童话精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2体现阶段性,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的课外读物。低年级应当以儿歌、 童话、故事、寓言为主;中高年级可推荐儿童小说、中外名著,如《上下五千年》《西游记》等。3体现时尚性,推荐满足学生好奇心的课外读物,如时下风靡校园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阿衰》等读物。
(二)倡导师生共读,全班共读一本书
陶行知讲:“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若能让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 则功莫大焉。”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首先要热爱阅读,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其次,要上好班级读书课。班级读书课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由浅入深的催化剂。而师生共读是上好班级读书课的基本保证。以我校为例,每天都设置了晨诵、午读,每周都有两节阅读指导课。长此以往,阅读将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很难坚持长期的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心理干预。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1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如开展“校园读书节”“经典诵读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图书漂流”“读书征文”“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2开展“每日一句”“每周一会”“每期一展”活动。 每天轮流派一人在黑板上摘抄一句自己阅读中学到的经典语句,每周开展一次班内的读书交流会,每学期开展一次阅读展览,推荐书籍,分享成果。3开展分层分组阅读活动。按阅读能力分层,按阅读兴趣分组,对阅读量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定期组织评比,激发组员的竞争意识,起到互相提高的作用。4强化奖励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励性的阅读评价,强化学生的阅读行为。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发奖状、赠奖品以外,我常赠送他们最喜欢的图书,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 指导恰当的阅读方法
为了确保阅读实践的有效性,我们要对学生阅读方法运用上进行有效的指导。
(一)课外读物,择优而读
阅读要有目标,老师和家长要携手为孩子打造安全、宽松的阅读环境,设定读书范围,帮助孩子淘汰劣质书籍,保证孩子在优质的阅读中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
(二)取法课内,学会选择
在小学阶段, 在课内学生要学会朗读、默读、速读、浏览、批注、摘录、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这些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时, 应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诗词要重朗读、 背诵,小说则要浏览,报纸杂志则可采取速读法,利用最少的时间从众多的读物中搜集、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将书读“薄”;而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或书报上的重点文章,则要采用精读法,集中精力, 逐字逐句进行熟读细研,将书读“厚”。
(三)读思结合,勤于动笔
课外阅读还要善于动脑筋,多想想“写什么?”“为什么?”“怎样写?”大胆质疑。同时,还要努力做到读记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批注、摘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另外,要做到读写结合,读完一部作品后梳理自己的想法,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等,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7
一、课外阅读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绝大多数学生阅读兴趣较为浓厚
每天读书10-20分钟53.5%,20-30分钟27.9%,40-60分钟占6.9%,1小时以上6.2%,偶尔看一点占5.42%。孩子刚上学对阅读有百分之百的热情与渴望,几乎每天都读,但因处于短时注意阶段,阅读时间也相对较短,观察时发现有些学生读书漫不经心,快速翻完一本又换一本,缺乏目的与耐心。说明孩子阅读兴趣还处于较朦胧的自流状态,为时短暂不稳定,为读而读,容易转移。急需阅读方法的指导与来自成人的引领与帮助。
2. 阅读选择倾向于图画类、故事类作品
最喜欢看的读物为漫画卡通50%,文学故事22%,作文选11%,课外辅导读物10%,科普读物7%。这符合其年龄特征、儿童文化和识字量少的现状。他们思维主要依赖于对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决定儿童的阅读兴趣是自由的、游戏的、想象的……卡通漫画类与图画故事类作品以夸张、诙谐、奇巧怪异、充满幻想等特点,恰好满足了这个时期儿童的需要。
3. 课外阅读途径单一
购买图书阅读72%,借书读15%,租书读9%,网络阅读4%。学生拥有图书10本以下31%,10本到20本41%,更多的28%。课外阅读途径非常单一,虽平无每人都拥有10本以上图书,但包括课外辅导读物和幼儿园时存的极其简单的图画书。个人占有图书量低,严重限制学生读书范围,影响读书热情,有好多好书到不了孩子手中。孩子最常去的图书馆阅览室也形同虚设,馆内藏书少,且很少对学生开放。
4. 家长对课外阅读影响巨大
家长从不看书5%,有时看一会67%,经常看28%;从不跟孩子一起读13%,有时与孩子一起读69%,经常跟孩子一起读18%,受社会文化环境及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家长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大多数无阅读习惯。虽支持孩子阅读,但大多数只偶尔陪孩子读书。凡家长喜欢且经常看书的,孩子阅读视野宽、范围广,有较长持久性。种种信号表明,家庭是引发阅读兴趣的第一动力。
5. 课外阅读认识积极向上
49%孩子以自己的喜好为读书理由,不为别的只为喜欢。这也是孩子对阅读最朴素、最原生态的理解,他们喜欢图书带来的愉悦感,喜欢图书带来的未知世界,喜欢图书带给他们充满想象的自由空间。41%孩子认为读课外书能扩大知识面。这与师长平时教育熏陶有关。5%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5%孩子说不清楚,33%随意阅读,37%能做到读后跟别人讨论,14%能做到圈圈点点做记录,16%摘抄好词好句。
二、课外阅读指导建议
1. 寻求宽泛的读书资源,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
拥有丰富的读书资源是爱读书、会读书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为孩子提供更多读书机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引导孩子自助分享自己拥有的图书,通过捐书建立流动图书室,班级订阅报刊杂志。为家长提供优秀书目,说服家长为孩子买好书。师长自身热爱读书的示范行为和心理暗示非常重要,教室和家中张贴、悬挂读书的名人名言,书桌上贴读书座右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给孩子讲伟人读书获智故事,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励暗示,激起孩子读书欲望。
2. 及时帮助学生获取读书快乐
一年级学生开始不能独立读书,要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激发孩子在家读书的欲望,使亲子阅读在家庭生根。适时推荐读物,定期请家长到学校交流经验,观察反馈孩子阅读后变化,请家长在课堂上为孩子讲故事、读文学作品或指导阅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孩子能听懂理解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就需要由老师和家长讲故事孩子看书,或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孩子会把较高程度的词不自觉中记忆下来,增强阅读能力。还可买带磁带的故事书,让孩子边听边看。孩子喜欢表演,就让他们在大声朗读中充分自我展示,采用多样评价激励方式,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欣赏。在表演和大声朗读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吸引孩子热爱渴望阅读。
小学一年级课外活动计划 篇8
一年级一班
2012年9月
一年级课外活动计划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根据居快乐校园工程的相关文件精神,从本期起以每周4个学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以“体验新课标、新课程”为重点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愿望和要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具有自觉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能既满足各自需要,乐意参加,又确实增长见识,有所得益。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本期的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一、活动目的:
1、配合体育等学科中学到的基本技能技巧,并进一步熟练掌握。
2、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游戏,展开体育活动。
3、通过本学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学会队形、接力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等多方面的知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活动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合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
二、活动措施:
1、保证活动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切实达到活动的目的。
2、抓好个别辅导,让个别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掌握各项活动的基本要领,并使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高和锻炼。
3、发扬团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 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制宜”的五大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班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课程设置如下:
1.跳绳。
2.美术、手工实践(以绘画、剪纸为主)。
3.书法;
4.趣味数学。
一年级一班寒假活动总结 篇9
为了发挥寒假期间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特点,引导少年儿童体验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我们健康街小学一年级一班在寒假期间展开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系列活动,并获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1.参加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春节、元宵节期间,我班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贴春联、剪纸、贴年画、猜灯谜等各种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并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其中有刘昱含、马宝程、刘欣钰、杨依涵、李南辰五位学生的手抄报比较好,特进行表扬。
2.参观当地一个历史名胜。寒假期间,我班部分学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由父母带领外出参观具有文化特色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等,了解当地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他们有的浏览了古香古色的周村,有的参观了古代园林十笏园,有的去了别具年味的杨家埠,还有的攀爬了临朐朐山„„并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了他们的旅程。其中,韩艾琪、刘学森、王怡欣、徐子航、张宇豪等同学认真进行了记录与总结。
3.为长辈做一件事情。学生在寒假期间位父母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本班大部分学生都参加,并有20多名学生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徐子航、赵振博等同学完成较好。
4.学讲一个传统故事。本班学生在假期中积极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篇章,感受到了蕴含传统故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本班全部学生都参加了此次活动,完成较好。
5.做一次文明宣传员。本班在假期中主动发现并积极劝说自己的家人或亲朋好友远离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习俗和生活习惯,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1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很多年前,一个人打了一口井,从深深的井底掘出黏土为自己塑像,塑像完成的那天,他不禁赞叹自己:“啊,我真的太伟大了!”
多年以后,一群饥渴的行人坐在井边,喝着清凉的井水,赞叹道:“挖这口井的人真是太伟大了!”
读上面这则故事,领会其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个题目将重大的时代命题放在寓意丰富的材料中,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激发同学们的时代使命感,引导同学们思考生命价值与个人行为,既有人文意蕴,又显思维辩证。
【写作立意】
材料中的关键词为“打井”“塑像”“伟大”“喝井水”“赞叹”,其中,“伟大”是核心。什么是真正的伟大?是用打井挖出的黏土为自己塑像来赞叹自己,还是被喝到井水的饥渴的行人赞叹?
综合材料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想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都想成就一个伟大、不朽的自己,从而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伟大不是来自自我标榜、自我吹捧,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关键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被别人所需要。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写“伟大交由他人评价”“如何衡量伟大”等,是最佳立意。要注意的是,写作时须阐明评价标准。
如果写“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无心插柳柳成荫”等,则为偏题、离题作文。
【评分标准】
立意准确,写了“伟大交由他人评价”,并且强调了评价的标准,可得45~50分。文章如在思想深刻性、材料丰富性、文采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可得50分以上。
如果仅写“伟大交由他人评价”,没有强调评价标准,只能得36~44分。
偏题、离题作文得分不超过36分。
嘉兴教育学院 沈建忠
伟大交由他人评价
● 嘉兴考生
八月长安说:“让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因此我也可以说,让一个人变成伟大的人,就是要让他为别人奉献,将伟大交由他人来评价。
拿破仑一生戎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英雄,贝多芬也为他写下《第三(英雄)交响曲》。然而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贝多芬忧伤地写下“纪念逝去的英雄”,这时的拿破仑在他的心中不再伟大。拿破仑这样评价过自己:“滑铁卢一战让我失去了所有,只有《拿破仑法典》永垂不朽。”在战争失败撤退时,他讲道:“伟大与否仅在一步之遥,让后人评价去吧。”所以说,一个人的伟大并非是自吹自擂为自己塑像,或是受到加冕之类的荣耀,而是做到为别人奉献。就如同兵败如山倒的拿破仑,最终受赞颂的反而是他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留下的不朽的法律典籍。
伟大的定义应该是为历史或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有为团体或他人奉献的精神。因此,一个人是否伟大应取决于他实现的价值。
2014年10月3日,荷兰国脚库伊特宣布退役。这是一个堪称全能的运动员,无论是踢哪一场比赛,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了团体荣誉,他踢过场上任何一个位置并表现出众,甚至在训练时以守门员的身份参与陪练。在巴西世界杯上荷巴一战中,他头部被重击,血洒赛场,仍绑着纱布继续比赛。由于他的敬业与奉献,球迷称之为“劳模裤子”。他自谦道:“我只是个普通球员,今后国家队需要我,我仍会第一时间赶回来。”
伟大与平凡是矛盾的,有时却可以转换。库伊特自认为平凡,却被人赞颂为“橙衣军团最伟大的球员”,正是由于他为荷兰国家队所做的杰出奉献与年复一年的努力。
伟大的人就如同中了状元却以实业救国、富强民族资产阶级工业的张謇,如同即使受压迫仍不承认错误的苏格拉底,如同用自身的经验教育全球护士的南丁格尔……更多伟大的人在生前并不被赞同,甚至被嘲讽、压迫,但后人认识到了他们的贡献并将其称为伟人,并非因为他们自我宣传伟大,而是为别人的奉献让他们的形象发光发热。
将你的伟大种在别人心里,伟大也只有他人能评价。我想,这就是伟大的真谛。
得分: 52分
点评: 文章主题“将你的伟大种在别人心里,伟大也只有他人能评价”紧扣材料,观点即标题,可谓直截了当。法国的拿破仑和荷兰国脚库伊特是文中的两大事例,前例用于阐述“伟大的定义应该是为历史或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一个人是否伟大应取决于他实现的价值”;后例用于阐述“伟大与平凡是矛盾的,有时却可以转换”,而这种转换的原因恰恰是库伊特为荷兰队所做的贡献和努力。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简洁合理,论述分两层推进,主题集中。
射雕英雄,当传!
● 嘉兴考生
《射雕英雄传》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引发轰动,是中国新武侠和金庸写作的划时代之作。有人说射雕指郭黄二人,英雄为成吉思汗;有人则说英雄为郭靖,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我也有自己的理解。且看书中射雕,成吉思汗力贯穿云,射雕甚是豪气;靖哥哥则是见黑雕与白雕相斗,心疼白雕,于是挽弓,一箭双雕,遂得了那伴他半生的两只白雕。
这是“射雕”,而英雄,在书将终时,成吉思汗自感老之将至,唤郭靖来论英雄,欧亚大陆的征服者便在这后生面前说着自己的功绩——破花剌子模、度中亚平原等等,这实在是一个霸主!郭靖则不言,他脑中一直想着一路过来见到的饿殍,想到版图扩大的杀伐……他将这些告诉了成吉思汗——这位史上最大疆土的开创者,在沉思与低吟“英雄……英雄……”中逝世了。
这,便是我的解。成吉思汗与曹操,都可称枭雄,因为杀伐果断;郭靖与刘备也可称英雄,因为他们“软弱”。前者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因而在罗贯中的小说中突出了曹操的奸,在京剧中也是大白脸。后者软弱,对同胞甚至敌人都不愿下杀手,成就了后世传颂之名,却落得一个与襄阳共亡,一个霸业未成便身死。
伟大,不是自己说的,是要真正给人民带来好处,如《射雕英雄传》中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隋炀帝开大运河,算得上宏大,却不能说伟大,因他为一己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愿而劳民伤财。更不用提明英宗为了体现自己“文成武德”玩御驾亲征,“土木堡之变”葬送了大明大半兵力,自己也被掳去。这是傻,不是伟大,为了虚名,值吗?方法还不对。
邓小平当年力排多少非议,开放了封闭的中国,可有顾自己名声地位?黄花岗五义士起义可有想过先给自己立个传?
“传二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这传若翻译为人民传颂,秦始皇的愿望就可实现了。
立自传有何用?立个雕像牌坊还要考虑后人是膜拜它还是唾弃它。
学射雕英雄,当传!
得分: 48分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11
一、活动作文的课堂现状
现状一:活动兴趣高, 习作兴趣低
学生很喜欢开展活动, 但对于学生来说, 活动是活动, 作文是作文, 学生乐于参加活动并不等于他们愿意写作文。每次活动过后都要写作文, 这会让学生把活动等同于习作, 从而把活动当成一种负担, 致使兴趣全无。
现状二:活动能力强, 习作能力弱
教学中我们发现, 很多孩子都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就说我班的“鸡蛋撞地球”活动, 从人员分工, 材料的准备, 实际的组装, 学生都能做得很好。有一个组, 鸡蛋在实验时摔破了, 组长召集全组的成员一起找原因, 想办法, 表现非常出色, 但这个组长关于这次活动的作文却写得不怎么好。
现状三:活动时间多, 习作时间少
活动作文因进行活动需要时间, 交流活动体验需要时间, 动笔写作更需要时间, 可一个课时就40分钟, 这样常常会造成习作的时间不够, 只好让学生课下完成, 这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管中窥豹的几个镜头让我们知道了活动作文教学的不足。那么, 如何优化活动作文教学, 成就习作的别样精彩呢?
二、活动作文优化策略谈
策略一:扩展活动范围, 开阔视野, 丰盈习作内容
如果说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 那么, 活动就是活动作文的源泉。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习作充满情趣。但课堂时间有限,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开展多样的活动呢?在活动作文教学时, 教师应在活动的开展上做做“加法”, 扩展活动的范围, 让学生从活动中汲取营养, 来培育他们的习作之花。
(一) 活动与阅读教学联合。
崔峦先生曾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 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 做到读写渗透, 读写结合。”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 在阅读教学时, 教师应针对文本的特点, 设计有趣的活动, 指导学生移情体验, “动静”结合,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 编者的编排意图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学这一单元时, 我将“写点”聚焦在了《半截蜡烛》, 通过课本剧的表演, 让学生领悟文本语言之妙, 在表演中感受剧本与其他体裁的不同。在学生表演兴趣正浓时, 趁机提出请学生当编剧, 仿照《半截蜡烛》, 将《晏子使楚》中的三次智斗任选一次改编成课本剧。因为有了演的体验, 再加上范文的模仿, 学生自然是“写趣盎然”。
(二) 活动与其他学科糅合。
课标指出,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精彩,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时自觉投入活动, 以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速写能培养绘画者敏锐的观察力, 使绘画者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习作教学也应培养学生这种“速写”意识, 用笔记录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为以后的习作积累素材。每学期开学时, 我总会提前浏览一下各科的课本目录, 看看都有什么内容, 哪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和习作挂钩, 力争做到心中有数。
(三) 活动与地方资源整合。
每个地方都有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 教师应注意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活动, 有利于学生获取丰富多彩的习作材料。镇海每年都有菊展, 可先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写菊花的诗或与之相关的故事 (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更可以自己种植一盆菊花) , 再由家长带领着去参观, 最后写写“我心中的菊展”。将活动与地方课程资源结合, 更易于使学生产生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四) 活动与节日相结合。
一年中有许多节日, 教师可结合节日的特点, 设计一些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积累素材, 发展能力, 陶冶情操。如去年的三八妇女节, 我让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妈妈是如何关心自己的, 搜集妈妈关爱自己的照片、素材等, 并为妈妈制作英语小贺卡。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更感受到了妈妈的爱。此外, 还可将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与大自然相结合, 与学校、班级的各种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众多的活动中获得体验, 积累素材。
策略二:拓展活动方式, 练就妙笔, 丰富习作表达
活动范围的扩展, 丰盈了学生的“写什么”, 但如果想让学生的“写什么”更具体、生动, 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写”。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方式上有所改进。
(一) “动”看结合———在活动中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曾说:“对于任何事物, 必须观察准确、透彻, 才好下笔。”学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在活动中学习观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1.明确观察目的。小学生喜欢凭自己的兴趣观察那些自己感到好奇的事物。没有目的性的观察, 往往导致走马观花, 效果并不好。在活动前, 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范围和目的, 对于观察的对象, 要做到心中有数, 即“观察什么, 为什么观察”。如指导写《我们的校园》时, 可这样对学生进行观察前的指导:本次观察的对象是校园, 在观察时要注意大门的设计、门上题字的样子;观察校内实践园时, 要注意看里面都有些什么?春天的实践园里植物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 在写作时就可以有重点。
2.教给观察方法。观察任何事物, 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或从远到近, 或自上而下, 或由内而外。指导学生按顺序去观察, 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如一次和学生在室外活动时突然下起了雨, 夏天的雨, 来得猛去得也快, 同学们在雨中可开心了。我就让学生写《雨中即景》, 写前指导学生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 重点写雨的声音和雨中植物的颜色和同学们雨中的表现, 告诉学生在观察时应调动全身的器官去感受 (眼睛看, 耳朵听, 鼻子闻, 脑子想) 。只有观察得法, 才能写得有声有色。
3.抓住事物特点。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事物都有各自的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 同中求异, 抓住事物的特点, 养成准确观察的习惯。
(二) “动”说结合———在口语交际中学习表达。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喜欢说。要想学生爱写作文, 可从“说”入手。
1.口头接龙。活动举行完了, 教师以这次活动为中心, 并说一句开头, 接着请一位同学说第二句, 再请一位同学说第三句……一个个地说下去, 直到连成一篇作文。为了不使学生在说时偏离中心, 教师应一直参与其中。
2.照片讲解。教师出示同一活动中拍摄的不同照片, 请学生当解说员, 解说当时的情景。
3.剪贴画。将不同活动中学生喜爱的认为有故事可编的照片组合在一起, 拼贴成一幅有主题的画面, 借助想象, 口头创编故事。
(三) 读写结合———在阅读中学会仿写和创写。
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盖学之既久, 自然纯熟。”仿写训练是习作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写法, 并随之开展相关的活动, 然后仿写,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仿写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由创写。
策略三:展示活动成果, 锻造慧眼, 丰满习作评价
活动作文在评改时, 要由原来只评价习作结果变为评价习作准备、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在评价时, 要慧眼识珠, 丰满习作评价。
(一) 实施个性的评价。
在习作评价时, 应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个性化评价。作为教师, 不应吝啬你的分数和美言, 应让你的评价成为学生自信和个性形成的动力。
(二) 实行现实的评价。
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有写建议书的活动, 可让学生留心观察校园, 看看有哪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给校长或老师写封建议书, 然后把建议书直接交到相关者手里。当学生的建议得到回复时, 他们一定会欣喜万分。这样的现实评价比任何的书面评价都更有效果, 它更能激发起学生留心观察, 勤于动笔的欲望。
(三) 实现情感的交流。
要想让学生写真话, 吐真情, 教师在习作评价上就不能总围绕“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等方面进行写作技巧上的评价, 要和学生做情感上的交流。如, 一个学生写校运动会的事:昨天的运动会真无聊。我们像木头人一样坐在位置上, 不能说话, 不能走动, 我刚和陆小东说了一句话, 你就批评我。你还不是在和502班的周老师讲话, 为什么你能讲, 我们学生就不能讲……对于这样不好听的真话, 我在评语中首先给予了认同, 表扬了孩子的实话实说, 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检讨, 最后我写道: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老师也觉得这次运动会无聊极了, 下次还有这样的运动会, 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对付”它, 好吗?这样的评价语拉近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距离, 学生的真情真言有了诉说的对象, 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四) 实施多元的评价。
一年级入队仪式活动 篇12
——、、学校2015年一年级入队仪式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让每一位新队员在活动中接受到队前教育,在活动中更好认识少先队组织。
2.在加深对少先队组织认识的同时,帮助新队员树立规范意识,增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在活动中让少先队员体验到加入少先队是一件无尚光荣之事,为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起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好铺垫。
二、活动主题:“红领巾,我为你自豪”
三、活动时间:2015年6月2日(星期二)上午8:30
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五、参加人员:
一、六年级全体师生
六、活动主持人: XXX
七、活动过程:
(一)入队仪式 1.升国旗,唱国歌。
2、出旗、唱队歌(出大队旗,敬礼,全体少先队员唱队歌,大队长讲话,请出主持人)
(二)辅导员宣布一年级入队决定
(三)六年级队员为一年级队员佩戴红领巾
(四)大队长带领新队员宣誓。
(五)宣布关于成立一年级各中队的决定。
(六)校长致祝词
(七)辅导员小结本次活动,呼号、退旗
(八)宣布仪式结束,队员们有秩序地回教室。
入队仪式活动要求:
1、着装要求:六年级全体同学穿校服、戴红领巾,老师戴红领巾
2、大队部准备:1.红领巾300条、大队旗1面、音乐:出旗曲、退旗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红领巾飘起来》。3.新队员名单
4.LED横幅:“红领巾,我为你自豪”——、、学校2015年一年级入队仪式
5.一年级各班事先要训练的内容:挂红领巾训练,呼号,唱队歌,敬礼
6、摄像拍照:、、宣传报道:、、《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入队誓词》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劳动,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呼号)
一年级读书活动方案 篇13
成都列五书池学校
一、指导思想:
书籍就是孩子成长的牛奶蜜糖,爱读书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那是另一个值得生长的世界。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喜爱读书,养成从小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让书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2、通过活动,促使学生知识的更新、思维的活跃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并在读书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知识。
3、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书香充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4、让学生在多读书、乐读书的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口号:与书为伴,快乐成长。
四、活动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建立班级图书角:
(1)、为了有效发挥图书角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班级图书角每天课间开放。
(2)同学与同学之间,可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3)每个学生每学期向班级捐两本书,进一步充实班级图书角,把图书角建成最大的图书交换站和交流站。
(二)、活动阶段:
1、本学期每位学生最少读书4本,上不封顶,期末读书最多的孩子可评为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2、读书活动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等。
(三)、汇报展示阶段
1、本学期背诵积累10首古诗;童谣儿歌30首,真正做到日有所诵。附:
本班必读书目:
1、《我爱我爸爸》(绘本)
2、《安徒生童话选》(拼音读物或绘本)
3、《格林童话选》
4、《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推荐书目:
情感教育方面:《猜猜我有多爱你》《亲爱的小鱼》《我爸爸》《我讨厌妈妈》《驴小弟变石头》《团圆》《吃噩梦的小精灵》《鳄鱼爱上长颈鹿》;
l行为习惯方面:《小魔怪要上学》《恐龙生病为什么好得快?》《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小熊布迪睡不着觉》《小熊不刷牙》《臭臭的比尔》《大卫,不可以》《我喜欢书》《我为什么讨厌穿裤衩》;
l情绪管理方面:《生气汤》《阿文的小毯子》《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小阿力的大学校》《别难过,鼹鼠弟弟》《爱哭的猫头鹰》;
l心智培养方面:《阿罗有枝彩色笔》《7号梦工厂》《三只小猪》《谁藏起来了》《爱音乐的马可》《花格子大象艾玛》《小绿狼》《老鼠牙医——地嗖头》《爷爷一定有办法》。
l性格培养方面:《蚂蚁和西瓜》《月亮的味道》《鼠小弟的小背心》《我想去看海》《凯,能行》《勇气》《一园青菜成了精》《花婆婆》《犟龟》;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14
一、规范写字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示范
最好也是最省力的办法, 就是亲自拿笔做示范给学生看。所以, 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字时, 我从不用多媒体课件代替, 首先要写好字的笔画, 包括每一个笔画的运笔、行笔、收笔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对学生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用彩笔标出。这样通过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 变抽象为具体。比如教学生写“木”, 我会带着学生一边写一边说, 横——竖———撇——捺, 并不断嘱咐孩子注意:横要平平, 竖要直直, 撇捺两脚站得稳。这样严格的运笔指导, 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其次要掌握偏旁的书写, 偏旁是汉字的一部分, 学会书写偏旁也就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比如一些偏旁我边示范边讲解其要领, 如:“四点底”, 两边大, 中间小, 四点分开托在下;“双人旁”, 一撇短, 二撇长, 再加一竖双人旁。再次, 教学生掌握字的结构。汉字独体字比较少, 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 左右偏旁高低不同, 宽窄有别, 如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 左右相同等。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 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更加多样, 老师一定要不厌其烦地示范, 提醒学生注意。要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的同时, 还要做到心到, 就是要专心致志。
还有, 我在平时的板书中, 尽量让学生都看到, 并注意把每个字写端正, 这其实也是一种示范, 也是一种熏陶。我发现, 我班上的孩子就喜欢在下课时, 用手指头在黑板上临摹我写的字。一学期下来, 孩子们写的字就已经有模有样了。
二、写字习惯需要老师时时刻刻地提醒
刚入学的孩子, 年龄小,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 但容易反复, 具有不稳定性。所以, 我们想要他形成某种习惯, 就必须不怕唠叨, 时时提醒。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 我把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编成儿歌让孩子们背诵。“眼睛离书一尺远, 太近要得近视眼。手指离笔尖一寸远, 头正身直姿势好。身离桌边一着拳头, 防止桌子压胸口。一尺一寸一拳头, 牢牢记在心里头”。“小朋友, 写字了, 细细铅笔手中拿, 拇指食指捏住它, 笔杆靠在指骨上”。在孩子写字时, 我会不时问问, 头要怎样, 身要怎样, 手要怎样, 脚要怎样等等。然后又时不时地帮助有问题的孩子把头放正, 把腰伸直, 把笔握好……对书写姿势规范的孩子, 我会大加赞赏, 全班孩子的目光会一齐投向他, 并努力模仿。
就这样, 严格地要求, 反反复复地提醒, 直到孩子不知不觉成为习惯为止。在我们的声声叮咛中, 孩子们就会坐得越来越规范, 写得越来越认真。
三、写字兴趣需要老师表扬赞赏
有人说, 孩子是为赞美而生的。此话不假, 我发现, 一年级的孩子, 只要一听到老师的赞美就会十分兴奋, 干劲十足, 同时也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因此, 当发现有孩子写得很棒时, 我会很夸张地说:你真了不起, 这个“鸟”字比老师写的还漂亮, 真是个小小书法家。在孩子们的羡慕中, 这个孩子写得更认真了, 其他孩子也想得到老师的赞赏, 也变得认真了。当发现某个孩子书写不够规范时, 我会拿着他的本子, 找出写得最好的一个, 温和地说:这个“土”字最漂亮, 横平平的, 竖直直的, 占格也很棒, 老师可喜欢了。对写得不好的字, 我会范写在他的本子上。无形中, 孩子得到了赞赏, 也学会了写好其他字的方法, 自然, 写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根据一年级孩子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这一特点, 我总会在教室的墙上设立一个展示栏 (我是小小书法家) , 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学生的星级作业本, 也可以是孩子的竞赛作品, 还可以是进步学生的作业等等。
就这样, 在表扬赞赏中, 孩子们你追我赶, 逐渐爱上了写字。
当然,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 老师布置作业要适量 (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 尽量不要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 批改学生作业最好做到面批, 批改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各学科教师鼎力配合等等。
总之, 请记住: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作为启蒙老师, 我们的责任重大, 需要我们手把手地领着他们走好每一步。我相信,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 耐心仔细地指导, 并持之以恒, 就一定能让孩子把字写好。
摘要:一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在学生写字的起步阶段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写字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示范, 需要老师时时刻刻地提醒, 需要老师表扬赞赏。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 就一定能让孩子把字写好。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 篇15
绘画日记,就是让孩子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日记。它容易掌握,富有童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爱画、爱想象、爱倾吐的性格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它对帮助低年级学生打好作文基础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为低年级学生搭建抒发感情的平台
学生学习语文,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学会表达,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小学,对学校的生活充满好奇,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别人。然而,由于所学知识的局限,他们无法用文字表达,因此,绘画日记应运而生了。经过几年的实践,一幅幅反映生活的日记被学生画了出来。如一个孩子“画”了这样一幅画:“画上的小朋友有的在读书,有的在玩耍,脸上洋溢着可爱的笑容。”旁边还配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在学校里学习,我们在学校里游戏,我们爱学习,我们爱学校。”
总之,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会成为孩子们日记的内容,因为有了“绘画”,孩子们消除了语言上的障碍,畅所欲言。
二、帮助孩子养成观察身边人和事的习惯
学生怕写作文,最主要的原因是感到没话可写。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他们没有养成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的好习惯。因此,有目的地让学生感受自然和社会,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绘画日记不仅要求学生关心周围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大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关心包括小花、小草在内的一切小事,把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作为绘画日记的内容。同时,通过绘画,也让他们知道一切平凡的事物只要通过细心观察,发挥想象,大胆地表达,就能写出生动有趣的日记。
如一个孩子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月亮一会儿圆,一会儿弯,十分有趣而神秘,于是把月亮的变化过程画出来,还在旁边打了一个小问号:“为什么月亮有时弯有时圆?我长大了要到月亮上去探险。”孩子们通过真实的生活感受,有感而发,充分地接触、了解、感受大自然的可爱,细心地体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们用五彩的笔,简短的话,在绘画日记本上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为学生的作文奠定基础
如果把学生作文训练的过程看做是植物的“发芽——生长——成熟”的过程,那么一年级的学习过程便是作文的“发芽”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积累生活、情感、思维和语言的机会。
孩子们在绘画日记中无拘无束,单幅图、多幅图,长句子、短句子,他们写的每一句话,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积累。这种积累可以是遣词造句上的,可以是语言组织上的,也可以是思维表达上的,写作兴趣上的。
孩子们喜欢上了绘画日记,随时都会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如一篇日记里的小女孩手拿扫帚,从她微笑的脸上我感受到劳动带给她的快乐,正像她在旁边配的儿歌所写的一样:“小扫帚,刷刷刷,地板刷得光闪闪的,我的心里乐哈哈!”如果从一年级就开始注重类似的情感和写作内容的积累,到了正式作文的时候,就不会没素材写了。
四、发展独立的个性
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绘画日记就是培养孩子独立个性的有效途径。绘画日记本身就是较自由的文体,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写什么,画什么,用什么色彩,写多少字都没有限制。
从孩子的日记内容和表达方式来看,真是各式各样,有用彩笔“浓妆艳抹”的,有用铅笔淡淡素描的,有大手笔勾画轮廓的,有用心细细刻画的。这就是他们的个性,这就是他们的喜好。如有的孩子以漫画的形式画出自己一天外出活动的所见所闻,不同于普通单幅图,而且比单幅图的表达更完整,有情节,有内容,富有新意;有的孩子把童话书中描绘的童话世界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有童趣又新颖;还有的孩子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显示出独特的思维能力。绘画日记带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使他们在想象的王国里尽情地驰骋,畅所欲言,张扬个性,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另一面。
初次尝试绘画日记的形式,我觉得体会颇多,收益也不少。把每天看到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对某一件事的体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画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比单纯的绘画更有吸引力,又比单调的文字多了一份情趣。尤其是在完成的过程中,绘画日记能给予孩子多方面的直观感受,这既符合孩子喜好新奇事物的个性,又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想象力。
绘画日记满足了孩子爱画、爱想的性格特点,帮助他们大胆地抒发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在尝试的过程中,仍有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比如绘画和文字的比例要分清主次,因为图画毕竟是为文字服务的,不能完全代替文字;另外,要多给孩子创造语言积累的条件,使他们的绘画日记内容更丰富,更有特点。
【一年级作文 课外活动】推荐阅读:
一年级叙事作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07-02
一年级作文:我的弟弟一年级作文10-05
一年级作文:我想05-08
雨-一年级作文05-17
美德作文一年级05-30
一年级作文:春游06-19
一年级小学作文07-06
春游作文一年级07-27
随记一年级作文09-10
桃花一年级作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