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想政治复习重点(精选7篇)
大一思想政治复习重点 篇1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大一
导论: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包括三个最基本要素:(1)劳动者劳动;(2)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科学抽象法:科学抽象法包括两种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方法,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运用科学抽象法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阐明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离开科学抽象法将陷于现象形态的肤浅研究,无法揭示支配经济现象和发展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
第一章:商品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商品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所以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由形成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相对价值形式:是在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
等价形式: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第二章:货币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的五种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他们共同的体现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前者是表现商品价值,后者是实现商品价值。由于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买到一切商品,它就成了社会财富的代表,由此形成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出现的,它们反映着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价格: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它代表着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比例。
纸币:纸币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工具。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量的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如果用P表示商品的一般价格水平,用Q表示商品的数量,P*Q就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用V表示单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流通速度,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G可表示:G=(P*Q)/V.假定延期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为C,本期到期支付的债务总额为D,互相抵消的交易总额为E。则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的公式就调整为:G=(P*Q-C+D-E/V.用M代表所发行的货币数量,SQ表示金融资产的数量,用SP表示证券的一般价格水平,每年金融资产交易总价值量就是SP*SQ.用V1表示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流通速度,用V2表示金融资产的货币流通速度,则包括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数量公式可以写为:M=(P*Q)/V1+(SP*SQ)/V2
第三章:价值规律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始终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2、在资本主义不同时期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同,在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通过以价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发挥着作用。
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形式发挥着作用。
4、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商品价值分别采取生产价格和垄断生产价格的形式发挥着作用。市场价格围绕垄断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在竞争和供求规律的共同作用下起着调节生产、配置资源、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基本作用:(1)能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的配置;
(2)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作用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支配商品经济的其他规律。
第四章:资本与剩余价值 本质联系;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一切资本的投入都总是以货币的形式出现的。作为货币的货币,其流通形式为:W-G-W(商品-货币-商品)
作为资本的货币,其流通形式为:G-W-G’(货币-商品-货币)
资本流通的公式:G-W-G’(货币-商品-货币’)其中,G’大于G,G’=G+ΔG,ΔG是G的增值额。马克思把这个超过原来货币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当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时,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资本的总公式:G-W-G’这个公式,反映了所有资本的最一般的运动形式,综合的反映了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生息资本的最一般的运动形式。该公式表明,资本在运动中、流通中发生了价值的激增。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只是变换它的物质存在形式,其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价值,第一,不像生产资料的价值再现在新产品中,而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第二,由于产生了价值增值,也即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是一个可变的量,会增值自己的价值。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m表示剩余价值,用v表示可变资本,则:m’=m/v.以M表示剩余价值量,以m表示一个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以v表示用于一个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以V表示可变资本总量,则剩余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为:M=(m/v)*V=m’nv,其中,n代表可变资本总量所雇佣的劳动力或工人数。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增加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个别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产品又按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
第五章: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实际上就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的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资本积累的数量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分为个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例。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就生产过程本身而言,资本积累的数量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4)预付资本的大小。
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资本;所费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掉的资本。
资本有机构成:(1)从物质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他们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2)从价值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可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构成的,他们之间也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着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C:V的比例大,则资本有机构成高;C:V的比例小,则资本有机构成低。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也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投入到生产过程,使个别资本的总额不断增大。受到两方面的限制:(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聚的增加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2)受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
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少数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不断进行的资本积累,造成了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也即失业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表现为过剩的人口。
第六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它的最本质的特征是生产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资本的价值从货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相应的依此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实现增值后又回到原来出发形态的运动过程。
第一阶段是购买,产业资本家以商品购买者的身份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用公式表示为:
{ A
G-W{
{Pm G代表货币,-代表流通过程,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
第二阶段是生产,资本家把购买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入生产领域,生产出新的商品,其价值包含着预付的资本价值及其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生产资本转化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W’)。用公式表示为: { A
W{
„P„W’
{Pm
„P„代表生产过程,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生产出来的商品,其价值=W+w’,其中W等于预付资本,w’为剩余价值。
第三阶段是售卖,即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卖换回货币。这时资本又回到了最初的货币形式。但这个货币与开始支付的货币已经不同,在数量上发生了变化,除了预付的货币以外,有带来了一个新的增值额即剩余价值。用公式表示为:W’-G’.其中,G’=G+g,G是预付资本价值,g是实现了的剩余价值。
把以上三个阶段连接起来,即成为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全过程,用公式表示为:
{ A G-W{
„P„W’-G’.{Pm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1、货币资本循环:G-W„P„W’-G’
2、生产资本循环:P„W’-G’·G-W„P
3、商品资本循环:W’-G’-W„P„W’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指全部资本价值不能同时处在一个阶段和一种职能形态上,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分配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并相应的分布在循环的三个阶段上。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资本周转:在资本反复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形成了一种周而复始的周期运动。这种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运动,叫资本周转。用n代表资本的周转次数,U代表资本周转时间的计量单位(年),u代表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n=U/u.生产资本的两种划分:这两种划分是生产资本内部的划分。首先,划分的目的不同。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目的,在与解释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来源于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其次,划分的标准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标准是资本价值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而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标准是资本价值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周转方式。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所造成的磨损。因为有形磨损是物质形态的磨损,也被称为物质磨损。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物质形态不变,由于生擦和你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因为是非物质因素引起的,也被称为精神磨损。
固定资本的不断磨损,使得固定资本在使用一定年限后,由于丧失生产作用而退出生产过程,这时需要对固定资本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这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是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所采用的特殊形式。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他表示这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的增殖程度。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m’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年预付可变资本,n表示一年内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为:M=m’vn.年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M’=m’vn/v=m’n.第七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个别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企业的资本,都是独立的发挥资本职能,在独立循环和周转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这种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
所有个别资本的有机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资本在生产的两个前提:(1)把社会总产品按照实物形态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第二部类:生产消费资料。一种产品究竟属于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主要看它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用途。(2)按照价值形式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实际就是社会总商品的运动。它的运动公式为:
{W-G}-W W(W+w){
}G’
{w-g }-w
这个公式中,作为起点的总商品资本W,包括补偿资本家垫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部分(W),以及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w)。如果商品销售成功,全部资本都转化为货币资本(G)。其中,资本家可用收回的等于预付资本价值的货币资本(G),去购买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m),进行生产消费,经过生产过程,又变为生产资本(W),完成商品资本循环,同时,资本家可将另一部分货币(g),购买消费资料(w),进行个人消费。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应该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Ⅰ(v+m)=Ⅱc
2、第一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之和。Ⅰ(c+v+m)=Ⅰc+Ⅱc
3、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Ⅱ(c+v+m)=Ⅰ(v+m)+Ⅱ(v+m)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
1、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大于第二部类不变资本的价值:Ⅰ(v+m)>Ⅱc
2、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和供积累用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用的剩余价值之和:Ⅱ(c+m-m/x)>Ⅰ(v+m/x).其中,m-m/x代表供积累用的剩余价值部分。
实现条件:
1、第一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Ⅰ(v+Δv+m/x)=Ⅱ(c+Δc)
2、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
Ⅰ(c+v+m)=Ⅰ(c+Δc)+Ⅱ(c+Δc)。
3、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第八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在资本家的观念中商品生产的资本耗费就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称为成本价格。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P’=m/C=m/(c+v),C为预付总资本。如果以年为期计算利润率,以n代表资本的年周转次数,则年利润率
P’=m/(c+v)=m’vn/(c+v)=m’n·v/(c+v)=m’n1/(c/v+1)平均利润是指预付资本按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
1、促使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以及相应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资本价值增值的本性导致了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争夺有利投资的竞争。这种竞争一般是通过资本的转移来实现的。
3、是指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争夺经济利益的斗争。
第九章: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
1、表面上看来源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和销售价格的差额。真正来源和本质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含义: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获得的利润。
3、不过是商业资本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所瓜分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和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商业流通费用:指在商品流通中商业资本家支付的与商品流通有关的费用。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与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主要指用于运输、仓储、保管、包装等方面的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与商品价值运动直接相关的费用)。
第十章: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或银行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本质:是一种生息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循环周转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
特征:是一种资本商品;是一种所有权资本;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G+ΔG).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在根源上来自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贷出的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例,用ⅰ表示,如果用G表示借贷资本量,G’表示到期后借贷资本家收回的借款再加上利息的总和,即G’=G+ΔG,则利息率计算公式为:ⅰ=(G’-G)/G=ΔG/G.银行资本:是指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是银行资本家从事货币资本实际贷出活动的基础。
银行利润:来源于:它们借入时利息率低于贷出时的利息率,即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间的差额,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之后,便形成银行利润。银行由于贷款给职能资本家收取的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因此银行的利润也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资本主义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现代的国家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的基本形式。此外,也可按信用的方式分为直接、间接两种,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信用和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直接信用形式则是当代融资的基本方式。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以股东的权力为标准,可把股票分为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公司债券是股份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而按一定程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借款凭证即发行公司向债权人作出的承诺,保证在约定期限还本付息的书面凭证。可分为无记名债券和记名债券两种。债券价格=债券利息/银行利息率。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地租
级差地租:是指投入到等面积的不同地块的等量资本,由于不同地块的极差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土地优劣的不同等级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或自然基础,其产生原因是土地优先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级差地租按其形成条件的不同,可区分为两种: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投入到等面积的不同地块的等量资本,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等量资本先后连续的投在同一块地上,不同的投资产生不同的生产率,按照生产率最低但其产品又是为社会所需要的投资所决定社会生产价格,生产率较高的投资也会产生一个超额利润,它也就转化为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有土地私人垄断权所决定的,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若以Po表示土地价格,R表示年地租,ⅰ表示年利率,则土地价格:Po=R/ⅰ.将公式改变,最简单的贴现公式:P=(R/ⅰ)[1-1/(1+ⅰ)^n]
第十五章:
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为持有者带来收入的资本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信用工具形式存在的有价证券,被持有者投入流通用来交易便形成虚拟资本,主要有商业期票、汇票和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票据等等,它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另一种是以资本所有权证书形式存在的有价证券,在流通中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了纯粹的虚拟资本,其主要有股票和债券构成,它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是以虚拟资本为经营对象,以谋取利润或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包括对虚拟资本的买卖、中介、咨询等,彩票业,赌博业等。
所谓泡沫经济就是虚拟资本价格普遍被高估的经济。
用Y表示货币收入流量,用用A表示资本存量:A=Y/r.r表示利息率,
大一思想政治复习重点 篇2
一、结合教学实际, 结构重组,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 由师生共同确立的、落实于每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 课程标准是统帅、是依据, 教科书是连接课程标准与教学的纽带, 是落实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课程标准, 结合教学实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 实行优化组合, 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共有四个子目, 经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理解, 教材实际上是从军事、制度、思想三个方面来体现秦汉政治的“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六王毕, 四海一”是秦国完成了军事上的统一, 为秦汉“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构成了秦建立、汉巩固并延续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这是秦汉“大一统”局面的核心内容, 也是其政治 (制度) 保障;“挟书律”则是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的一项措施, 经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逐步实现思想的“大一统”局面。
在教学中, 我以课题核心词“大一统”设问:“‘大一统’的含义是什么?秦汉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局面?”由此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优化重组, 经师生共同探讨, 形成本课的基本知识结构:军事“大一统”———秦朝完成统一;制度“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思想“大一统”———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对课标要求掌握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引导学生对这一核心内容进行再分解, 把教材中的第二、三目重组, 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
1.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构成:皇帝制;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
3.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分析。
经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学生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中也学会了怎样抓住教材的核心线索简化知识,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根据课标要求, 方法引导, 全力突破教学重点
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和内容框架, 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教科书是依据课标编制的历史教学用书, 是课标的具体化, 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 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 我们不能把教科书的知识内容面面俱到, 这样既浪费时间, 又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应根据课标要求, 全力突破教学重点, 以点带面,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根据课标的要求, 本课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六王毕, 四海一”和“挟书律”在初中教材有比较明确的介绍, 为避免学习的简单重复, 不必重点展开, 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 设计几个问题由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即可:秦是怎样统一中国的? (时间、经过) 秦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秦完成统一有何历史意义?“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如何评价这些历史事件?
对课标要求掌握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进行全力突破, 这关系到这一专题内容的整体把握, 因为“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当然, 对这一重点问题的讨论, 不是面面俱到的, 要做到重中之重。皇帝制的建立和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立是较为简单的知识, 要引导学生明确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帝制, 以皇帝制为核心, 形成“皇帝—中央—地方”的金字塔式的集权管理体制即可。
然后把学习、讨论的重点放在“郡县制”的建立和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分析”。
对“郡县制”这一点的突破, 主要采取比较法。比较方法是历史研究方法之一, 是指对历史上的事物或概念, 包括事件、人物、思潮和学派等, 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对照, 判明其异同, 分析其缘由, 从而寻求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种方法。
运用比较法进行学习, 最重要的是要找出比较项, 即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郡县制”与“分封制”进行比较, 分析:“为什么秦朝要实行郡县制?” (或“为什么秦朝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在讨论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何确定比较项?用什么表达方式体现两者的异同?
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 然后由一位学生上讲台板书学习结果。他用的是大家讨论认为最能一目了然体现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点的表格法。如下表:
“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分析”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也是一个难点, 对这一问题的重点突破, 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客观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一基本的方法掌握了, 本课中对“焚书坑儒”的评价及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就迎刃而解, 以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辩论历史事件的是与非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之一便是学会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综观历年高考试题, 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 无论是文综卷还是单纯历史卷,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 评价历史事件的题目屡见不鲜。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呢?这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辩证法是科学的方法论, 是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的重要思想方法。
在师生互动讨论中, 主要引导学生简单明了地把握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几个方法和要求:“一分为二”、“发展的观点”、“阶级分析”、“效果与动机结合”等。
知识易忘, 能力永存, 发展能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水平, 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其个体生命价值、生命活力、生命发展水平的最本质的外在表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通过重组知识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全力突破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和运用比较法、辩证法、发展观等学习、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体现“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理念。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该坚持以“能力为本”, 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培养会学习、善学习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健, 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冯长运, 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高中教材重点实验复习 篇3
A. 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
B. 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
C. 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乙醇代替丙酮
D. 做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可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
参考答案:C。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目的是要观察细胞分裂,而蒜叶细胞不分裂,故不能代替洋葱(根尖)。不能用30%的食盐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因为30%的食盐溶液浓度太高,分离速度快,会使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色素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石油醚,故可以用酒精(乙醇)代替丙酮。猪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就无法提取DNA并鉴定,故不可以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
2. 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表1所示。
请回答:
(1) 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
A. 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 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 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 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 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操作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有丝分裂的细胞,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
(3) 戊同学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 经教师纠正后,丁同学在视野中找到了有关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但丁同学所看到的细胞图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你认为他应如何正确移动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戊同学经教师指点后,也找到了细胞分裂图像,他欲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对“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
① 实验中使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
② 使用的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
③ 使用的龙胆紫染液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
④ 解离液的两种液体的配制比例为1∶1
⑤ 解离的时间为10~15 min
⑥ 漂洗的时间为10 min
⑦ 染色的时间为3~5 min
(7) 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利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常常因解离固定前不好确定取材时间,在所取材料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很少,影响实验效果。如果我们能了解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周期,确定在一天中的什么时段其根尖分生区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期,在此时取材解离固定,实验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定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一天中什么时段分裂期细胞较多(设分裂期时长为半小时)。
① 写出你设计的实验简要步骤:每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B D A (2) 使用显微镜时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3) 观察部位不正确(该同学看到的是成熟区细胞或伸长区细胞) (4)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5) B C (6) ①③④⑥⑦ (7) ① 30 min(若时长在1 h以上不给分)取材(或剪取洋葱根尖)一次;制做装片(若写出详细制作装片过程不算错);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区;列表记录最佳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或将各次数目列表记录) ② 根据所列表中资料,数目最多的时段,就是大多数细胞分裂期所处的时段
3.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有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果糖、乳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能与某些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变化,从而鉴定生物组织或分泌物中这些化合物的存在。现欲鉴定牛奶中是否有乳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1) 该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至少要有牛奶、吸管、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仪器_______等。
(2) 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B. 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的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滴入2 mL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即成
C. 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的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滴入2 mL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 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牛奶中的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2 mL牛奶稀释液先加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3~4滴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
B. 2 mL牛奶稀释液先加3~4滴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再加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
C. 2 mL牛奶稀释液同时加入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
D. 在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的混合液中加入2 mL牛奶稀释液
(4) 下列实验需要用显微镜的是()
A. 还原糖的鉴定
B. 蛋白质的鉴定
C. 脂肪的鉴定
D. 全都要
(5) 在本鉴定实验中必须加热的是()
A.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
B.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脂肪
C. 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D. 上述都需要
(6) 鉴定脱脂奶粉是否属于假冒伪劣产品,肯定不需要用到的化学试剂是()
A. 双缩脲试剂
B. 二苯胺试剂
C. 斐林试剂
D. 苏丹Ⅲ染液
(7) 某些单子叶植物中,如大蒜、韭菜等叶子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但这些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不宜作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斐林试剂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双缩脲试剂 显微镜 (2) C (3) A (4) C (5) A (6) B (7) 这些叶子的颜色较深,对还原糖和斐林试剂的颜色反应起到了遮掩作用
4. 回答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下列问题。
分别在A、B、C 3个研钵中加2 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表2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3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试回答:
(1) 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 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
B. 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C.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
D.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液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5) 在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要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① 定性滤纸要干燥 ② 剪去滤纸条一端两角 ③ 滤液细线画细而直 ④ 重复画线 ⑤ 盖上培养皿盖
(6) 色素下行分离法也能将叶绿体中4种色素分离,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在圆形滤纸上倒入少量色素滤液,随后不间断地倒入层析液,在玻璃管的底部用抽气机不断地抽气。已知胡萝卜素遇Al2O3会呈红色,其余色素遇Al2O3不改变其原有的颜色,问:最先进入Al2O3的色素带呈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橙黄色B. 红色
C. 蓝绿色D. 黄绿色
(7) 把叶绿体色素滤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的明显变暗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
A. 黄光和蓝紫光区
B. 绿光和红光区
C. 红光和蓝紫光区
D. 黄光和绿光区
参考答案:(1) 黄绿色(或褐色) 叶绿素不是很稳定,容易被分解 (2) 几乎无色 色素不溶于水 (3) 深绿色 CaCO3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 (4) D (5) ①②③④ (6) A (7) C
5. 回答“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的下列问题:
(1) 在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其中需注意的一点是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因为该法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
A. 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B. 要注意色素无害而溶剂可能有毒
C. 在调查研究期间标志不能消失
D. 不能导致动物的疾病、感染等
(2)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表3是不同调查面积(单位:cm×cm)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 计算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算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5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成考政治复习重点 篇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5.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6.“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1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5.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辩证法是三种历史形态依次是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18.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1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二、物质和意识
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哲学派别是朴素唯物主义。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4.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5.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6.“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7.辩证唯物主义任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8.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9.规律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0.“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1.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劳动。
1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4.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1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6.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的统一的世界。
18.哲学上的二元论是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19.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20.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21.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2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不懂得物质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2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性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24.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25.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分歧。26.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7.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8.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应当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6.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是矛盾具有特殊性。
7.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8.系统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整体性。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1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12.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13.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1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16.系统是指诸要素相互联结的统一整体。
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8.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19.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促进或延缓作用。20.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21.可能性是指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22.抽象的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2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24.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5.事物的本质是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26.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矛盾同一性决定的。27.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对抗和非对抗。
四、实践和认识
1.实践是指人们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4.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5.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7.“从物的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9.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12.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社会实践。
13.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14.客观真理是指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15.绝对真理是指它的客观性。
16.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的关系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17.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18.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它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19.感觉、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20.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21.一切真知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实践。22.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形象性。
2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24.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25.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所有唯物主义者。2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27.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28.真理多元论错误的实质在于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29.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30.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31.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32.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3.“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34.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1.历史观就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在社会存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4.社会意识的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
5.列宁认为,唯心史观的两个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欧洲资本主义迅速而充分的发展。7.马克思两大理论贡献是剩余价值论和历史唯物主义。8.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9.生产力范畴反映了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0.生产力中的主导性要素是劳动者。
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了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物质关系。12.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所有制关系。
13.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可以将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基本类型。14.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15.社会经济结构亦即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16.社会的政治结构就是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17.社会政治结构亦即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国家政权。18.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9.社会意识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20.社会意识结构的核心是意识形态。
2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与指导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根本标志是看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6.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7.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8.阶级斗争即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9.阶级斗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斗争形式是政治斗争。
10.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1.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12.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13.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历史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14.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5.社会形态演化的次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大课题,历史证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4.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
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论断,指出了邓小平理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其最根本的依据是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
7.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8.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10.2002年11月1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三个代表”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而贯穿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我们党的理论和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与时俱进。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14.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15.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协调发展。
16.“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战略思想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7.毛泽东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1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20.面向21世纪,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的思想是与时俱进。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6.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7.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8.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帝国主义。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11.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次明确指出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这一思想。13.“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14.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15.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是农民。
16.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7.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
1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20.我国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定息。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9.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说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10.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2.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3.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历史阶段。
14.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得出的依据是中国的具体实际,1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6.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17.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18.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经验。
19.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和政治保证。20.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21.中国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23.我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实现小康。24.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25.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26.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
27.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28.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利益。29.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0.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
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动力是改革。2.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3.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4.1988年我国决定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5.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6.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7.我国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
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9.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对外贸易。
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1.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1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1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我国现阶段处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按根本性质划分,可分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5.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是依靠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7.集体经济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8.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9.国有经济是指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以公司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11.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12.计划和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殊性在于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1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17.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1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19.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2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23.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24.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25.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由之路。26.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27.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28.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5.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6.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7.民主的含义首先是指,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8.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9.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0.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11.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2.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2.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5.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7.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在对得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发扬。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0.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11.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12.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4.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核心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5.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是哲学社会科学。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的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坚持科学发展。3.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5.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1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加强思想文化建设。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民主法治。13.民主振兴的基石是教育。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
九、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2.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多极化。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4.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5.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6.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7.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8.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我国经济特区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0.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1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2.邓小平提出的和平和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13.影响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国际经济旧秩序。14.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15.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及和平共处。17.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作祟。18.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20.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1.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中英联合声明》。4.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5.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6.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9.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10.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1.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更特殊的权利是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12.十七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题是和平发展。13.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反对和遏制“台独”。
14.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共产党的领导。
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7.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8.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0.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1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12.中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13.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14.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15.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范文] 篇5
一、简答题
1、商品的价值的决定
答: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所以说一切商品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性质相同,在数量上可以比较,它构成了商品的价值。
2、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答: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是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只影响单位商品内包含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实用价值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实用价值就越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因此,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3、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答:货币的起源:①孤立的一个商品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有和其他商品交换时,才能被其他商品表现出来。②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从历史上看,价值被表现的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在第四种价值形式下,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表现。③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表明,货币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的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4、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含义和公式
答:基本含义: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从买着手里转移到卖着手里,不断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互换位置,形成货币流通。商品流通时货币流通的基础,因此,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必然会影响货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
公式: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其中,商品价格总额=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
5、影响企业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
答: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而一切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这些因素有: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和预付资本的总量。
6、简述失业的主要类型
答: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而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劳动力的供给超过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必然有大量的劳动者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潜在的过剩人口;第三种,停滞的过剩人口。
7、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答:产业资本要连续地循环,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其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一方面,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时间上相继转化的前提,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另一方面,并存性又是由相继转化引起的(是相继转化的结果),没有时间上的继起性,也就没有空间上的并存性。这表明,产业资本的正常循环,不仅要使产业资本同时处于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且要同时进行三种形式的循环,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
8、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答:级差地租由于其形成的条件不同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I的形成条件:一是不同地块的土地肥力程度的差别。具有不同肥力的土地,首先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其面积又是有限的。由于肥力的差异,在同等投资的情况下,其产量和收益也会出现差异,肥力较高的土地因其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获得超额利润。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的差别。即指距市场远近的差别。即使土地肥力相同、产量相同的地块,由于距市场远近不同,其运费和收益也会出现差异。由于距市场较近的地块运费较少,因而可获得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Ⅱ的形成条件: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每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必然会有差异,只要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水平,就会产生超额利润。这种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化为地租,即为级差地租Ⅱ。
9、垄断的形成过程
答:当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时,就必然会形成垄断。生产集中式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垄断就是独占,就是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通过一定的形式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生产和资本集中之所以会引起垄断,是因为把持了某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的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同意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得平均利润水平的高额利润。同时,正是由于企业的规模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间和部门内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导致了垄断趋势的产生。
10、经济机制的基本含义
答:经济机制即经济运行机制,是指一定的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
经济机制作为一种体系,一般是由经济组织、经济杠杆、经济政策等构成。其内容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规定的,但是它又超出了生产关系本身的范围,既同生产力有关,又同上层建筑有关。因此,在对社会现象分类时,经济机制不能完全归入生产关系范畴,也不能完全归入上层建筑范畴,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特殊社会现象,是两者的一种结合体。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经济机制。在生产关系本质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国度和同一国度的不同时期,经济机制也会有所差别。但这种差别是同一类型经济机制本质相同条件下的差别,而不同于本质不同的不同类型经济机制之间的差别。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按照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可以划分为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和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两大类。
1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1993年11月,当得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做了准确、相近的阐述。可见要地概括成如下几个环节:①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微观基础;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发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2、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答:分配制度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分配制度通过影响经济活动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影响他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如果分配制度会对经济活动当事人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将有助于增进经济效率;如果分配制度对经济活动当事人产生负面的激励作用,将会降低经济效率。
分配制度对社会公平也会产生显著影响。如果分配制度为当事人提供了公正的程序和平等的机会,将有助于增进平等;如果分配制度带有歧视、不公正程序和“游戏规则”,不能为当事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必将有损于社会公平。
13、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的作用
答: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中,生产是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是生产过程的结束,但又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起点,因而是整个再生产过程能够继续进行的前提条件;同时,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消费创造出生产,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这一过程促进了生产们也就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1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方式
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运用一般有四种形式:其一,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即:“双松”政策;其二紧缩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即:“双紧”政策;其三,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相结合,所谓“松货币紧财政”;其四,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相结合,所谓“紧货币松财政”。
1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增长过程多次出现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了一种速度型效益,即只有经济增长速度达到较高水平,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型效益的增长主要依靠机器设备超负荷运转,特别是产品价格上涨,而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组合方式没有得到改善,实际生产率和增长质量并没有上升。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地方和企业都形成了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倾向。同时,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还导致能源、原材料工业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如果继续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不堪重负。从资源供给看,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扩大进口来从某种程度上满足国内需求,但重要资源的外贸依存度过大或过快上升,将存在着明显的市场、价格风险和安全问题。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减轻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辨析题
1、商品价值的变动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答: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越大,价格就越高;商品的价值越小,价格就越低,所以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因此,商品价值的变化,一般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但是,商品价格的每次变化并不都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这是因为,引起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除了商品的价值外,还有供求关系的变化、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化、纸币发行量的变化、竞争和垄断等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因此,不能说商品价格的每一次变化都反映了商品价值的变化。
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又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比率,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自身的价值和货币的价值决定的,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同时商品价格又受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和市场垄断程度的影响。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答:⑴劳动力商品形成条件的特殊性。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
⑵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的特殊性;第一、生活必须品价值。
第二、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第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构成和数量因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特点如下: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所以解决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的矛盾所必需的条件是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与物价关系
答:①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区别。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②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联系。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有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变动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两者的变动也经常不一致,即名义工资不变甚至提高,而实际工资却可能降低,这是因为,实际工资的水平不仅取决于货币工资的高低,还取决于物价的高低。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或者名义工资的提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③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趋势。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有时提高有时降低,从长其看是提高趋势。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实际工资提高得更快,因而在实际工资提高的同时,剥削程度仍会加重。
4、资本主义积累的两种基本方式
答:资本积累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许多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作为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资本集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因为随着资本集聚的进行,大资本增长得更快,在竞争中更容易击败中小资本;同时,随着资本集聚的进行、个别资本的增大,可用于借贷的资本数量就增加,信用也就发展更加发展,这也能促进资本集中。同样,资本集中也可以促进资本的积聚。因为资本集中可以使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这有利于先进技术的采用,从而获得超额利润,以增加积累。
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又是有区别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其一,资本集聚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资本集中是社会资本的合并或者联合。其二,资本集聚是单个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它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通过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实现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其三,资本集聚要受积累基金限制,它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资本集中不受积累基金限制,它的增长速度比较快。
5、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的划分依据
答:固定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资料上面那部分生产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的形式,它是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的,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在寿命没有终止前一直不改变,但因使用而逐渐磨损。它的价值按其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而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进入流通过程和完成周转,最后以货币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在劳动资料执行职能的全部时间内,总有一部分价值固定在它里面。流动资本是存在于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上面那部分生产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的形式。其中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是不变资本的另一部分。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它的价值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而进入流通过程和完成周转,最后以货币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至于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则是可变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再生产出来并包含在新产品价值中,并随着产品的出售而进入流通过程和完成周转,最后以货币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仅就它的价值进入流通过程和完成周转的方式来说,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的那部分不变资本相同,所以也列入流动资本范畴。可见,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就是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价值具有不同的流通方式或周转方式。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腐蚀而造成的损耗。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也称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使用中,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损失。这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固定资本价值下降;二是由于出现了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使原固定资本贬值。
⑴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属于生产资本,两者的区别归纳起来有:①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价值是分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流动资本价值则是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② 周转时间不同。固定资本周转时间长,流动资本周转时间短。③ 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固定资本是一次性预付,多次收回,回收期长;流动资本是一次性预付,一次性收回,回收期短。④ 物质更新方法不同。固定资本在发挥作用的期限内,不需要不断购买或更新;而流动资本,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都要在实物形式上不断更新。
⑵ 两种划分的区别:① 划分的依据不同。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依据资本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② 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③ 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购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6、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什么
答:(1)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流通领域中的纯粹商品买卖活动根本不能产生商业利润,它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2)商业资本家是专门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服务的。由于这种服务能使产业资本的周转加快,流通中的资本减少,而用于生产的资本增加,从而使剩余价值增加,所以产业资本家就必须而且宁愿把剥削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让给商业资本家,这比他自己兼营商业更为有利。因此产业资本家便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销售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销售商品,于是商业资本家就获得了产业资本家让渡给他的这一部分剩余价值。
7、借贷资本的基本特征
答: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相比,它有自身的特点。
①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货币资本家在整个借贷过程中,始终拥有对借贷资本的所有权,并凭此取得利息收入。职能资本家获得借贷资本的使用权,并使其价值得到增值,期满后连本带息一同偿
付给货币资本家。
②借贷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资本。同普通商品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借贷资本的使用价值虽然被消费,但其价值并未消失,其价值不仅能保存下来,而且还会获得增值,产生利息。
③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为货币一商品…生产…商品一货币。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为货币一商品一货币的循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为货币一货币,始终采取货币形态,只是循环终点的货币比起点的货币量要大,它包含了一部分利息。
④借贷资本有特殊的转让形式。它的转让不是通过买卖而是通过借贷来实现。当货币资本家把借贷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时,没有获得任何等价物,当职能资本家偿还借贷资本和利息时,也没有得到相应的等价物。因此,借贷资本的运动是一种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⑤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价格形式。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这种价格与普通商品的价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普通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利息则是借贷资本商品的使用报酬。
⑥借贷资本体现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性。货币资本家并不参加生产经营,仅凭对借贷资本的所有权就取得了资本的增值,这深刻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寄生性。
8、生产和资本集中导致垄断的形成
答:当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时,就必然会形成垄断。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垄断就是独占,就是少数大企业或者若干企业通过一定形式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生产和集中之所以会引起垄断,是因为把持了某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的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平均利润水平的高额利润。同时,正是由于企业的规模的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间和部门内的自由转移,限制了竞争,从而导致了垄断趋势的产生。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首先,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其次,生产和资本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9、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具有不同特征
答:(1)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则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巩固和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2)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以战胜对手;而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3)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10、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理解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想,而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条件的必然选择。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社会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生产关系的基础即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以私有制为基础。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他又特别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避免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对私有化的选择。可以说,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奠定基础,进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马克思主义认为,产品的分配方式,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曾说过,“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没有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个所有制基础,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就无从谈起。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企业中实现的,离开了公有制经济,仅仅依靠股票、证券、红利等分配形式,是不可能实现按劳分配这一原则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条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允许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各级政府必须依照法律的规范程序,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宏观管理和具体政策上采取防范型对策和控制性措施,以维护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是实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要前提,又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内在要求。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去长期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已积聚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它曾经并正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骨干作用。虽然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和其他种种历史遗留的原因,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能由此否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承载能力和长远优势。它集中了一大批政治思想强、会管理、懂经营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较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其内部的劳动关系、分配关系、决策制度、职工福利等,都更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本性,有利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此外,国有企业在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纪法规、接受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并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这种自我约束和严肃执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行为,也是支配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实施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之所以能够很快见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大型国有企业作主导和支撑,并带动和引领中小企业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政策的意图可以透过微观机制很好地贯彻下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能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市场结构中的“顶梁柱”作用,为中央政府集中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性质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既有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
市场经济作为一般的经济运行形式,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即市场经济的共性。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承认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它们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的经济风险。第二,建立起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三,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对市场运行实行导向和监控,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第四,必须有完备的经济法规,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第五,要遵守国际经济交往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合理的做法,这些东西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有很大不同,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和做法时,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走自己的路,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既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从全局出发,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
1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范畴的区别
答:第一,量的区别。“增长”范畴,通常是一种“总增长”范畴
为了有效地规定“发展”,我们应该区分“增长性增长”和“发展性增长”两种增长。增长性增长,是指依靠要素投入总量的增长来获得总产量和总产值增长的增长,其增长是平稳的,其增长率可以比照为储蓄利息率。发展性增长,是指依靠创新从而提高要素的效率或效益的方式以获得总产量和总产值增长的增长,其增长是高速的,甚至呈指数特征,其增长率可以比照为生产利润率。例如,人员的知识结构的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创新,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创新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加速周期、节省成本、减少消费以及浪费、污染、库存、闲置,等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总产量、总产值、效益和福利。
第二,质的区别。如果说,增长的机制是积累,那么,发展的机制是创新。创新,包括结构创新、规模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思想创新,等等。而创新,又可以归结为结构的创新,例如,体制的创新可以归结为组织结构的创新,人员的创新可以归结为知识结构或素质结构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可以归结为范畴结构的创新。结构创新,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结构不均衡的条件下,进行结构优化,二是,在结构均衡的条件下,进行结构升级。例如,农业与工业的结构,在农业过重或工业过重的不均衡情况下,进行优化调整,使之不轻不重达到均衡。而在二者均衡的条件下,要使结构升级,使第一、二、三次产业逐步升级到二、一、三的结构甚至三、二、一的结构。不管是结构优化还是结构创新,都可以导致发展和“发展性的增长”。
三、论述题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本条件
答:基本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实质是劳动力的买和卖;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是自己劳动的的所有者;劳动者没有其他生产资料。
(3)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优价值。
(4)劳动力买卖的特点:劳动力是特殊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赊销----劳动力价值的让渡与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生产中消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来创造剩余价值;表面上的平等自由,实际上的剥削。
2、资本有机构成原理及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
答:简单地说,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资本中科技含量所占的比重,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资本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在数量上的比值,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资本的价值构成以资本的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变化了,资本的价值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而资本的价值构成变化通常又可以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叫资本有机构成。
三者的区别在于:①对资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技术构成是从物质形态方面来考察,资本价值构成是从价值形态方面来考察,资本有机构成则是从资本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的关系来考察。②内容不同,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是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是资本有机构成。
3、试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及内容
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耐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可以概括为: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开展不仅跨越了国界相对自由地以全球范围为空间运行,而且世界各国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环节的相互联系和交织日趋紧密,向融入全球经济整体的方向发展。从本质上看,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力和与之相关的生产的社会关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全球维度的扩展。它具有客观必然性。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
(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
(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
4、垄断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
答: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生产资料和劳动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因为:第一,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一个部门内的企业数量减少,容易达成协议;第二,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一些规模大,势均力敌的企业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暂时妥协,走向联合,形成垄断。垄断的形成,实质上是大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趋于矛盾激化而进行的某种调整。生产集中走向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作用的结果。生产集中是形成垄断的物质基础。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获取垄断高额利润而联合起来独占或控制生产和市场。当垄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便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
5、如何正确处理消费和投资的关系
答:(1)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主要是指城乡居民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支出,同时也包括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投资是指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的投资资金。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进行技术改造,用于增加学校、医院、文化和体育场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
(3)在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和投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消费是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于公共设施建设,则是为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将来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但消费和投资又存在着矛盾。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投资的国民收入多了,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就少了,反之亦然。
(4)正确处理消费和投资关系的原则是两者都要兼顾,即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要使消费和投资都有所增加。
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和内容
答: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依据邓小平的论述和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的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其基本框架可简要地概括成如下五个环节:
第一,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第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第三、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主观调控体系。
第四、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7、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答: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和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它是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安全感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具体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专门机构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遇到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的、物质的服务和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其功能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供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维护社会稳定。第二、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第三、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发挥内在稳定器作用。
第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8、宏观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
答:宏观调控的目标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起着导向的作用,是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各种调节手段的运用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的,它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关系综合反映了社会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即总生产、总分配、总流通和总消费的状况。宏观调控的目标出了总供求平衡这一基本目标外,还有若干具体目标。一般而言,这些具体,目标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充分就业;第二、物价稳定;第三、经济增长;第四、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目标是通过一定的调控方式和手段来实现的。一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主要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一种直接调控方式,即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编制和实施全面的计划,直接配置经济资源,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某种调控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一种间接调控方式,即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节市场,通过市场影响和引导微观经济行为,达到某种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一般来说,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指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9、促进区域结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距离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一重要方针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是未来十几年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未根本改变。应当看到,区域发展差距是自然、历史、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解决起来具有长期性。同时,区域协调发展也是相对的,不同地区发展条件的差异,有的是可以改变的,有的特别是自然条件是难以改变的,要使各区域经济发展总量大体相等是不现实的。所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能只注重经济总量,还要注重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首先注重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要求。这不仅是应该做到的,而且从国家现有的经济实力和财力看也是可以做到的。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还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在认真分析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经济布局的区域上的均衡,可以有效缩小不同区域民众的人均收入水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高三政治重点知识点复习 篇6
一、经济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一般主要考查“经济意义”、“经济措施”】
1、价格(物价、CPI、PPI、房价)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②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引起价格变化
④间接原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也会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求、消费、消费者):A、一般地,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需求。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C、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某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者/企业):A、调节生产,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 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重视新产品开发。【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3)如何稳定物价?(建议:对症下药)
2、消费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①根本原因——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生产决定消费
②主要因素——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也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C、收入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D、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联系: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消费心理也会影响消费行为,主要有求实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
④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消费
(2)如何提高消费水平?(建议:对症下药)
3、生产与消费(热点:金融危机、扩内需调结构、低碳经济)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会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3)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得到什么启发?(建议:从不同侧重点提出相应的要求与措施)
4、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树立品牌意识。④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竞争力。
5、劳动者(热点:农民工返乡、大学生毕业、生产安全事故)
(1)劳动与就业:
①就业的意义:A、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B、有利于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C、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D、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②就业的措施:A、根本途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B、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C、从党和政府看,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D、从劳动者看: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立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要有创业精神。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①劳动者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②劳动者权益的维护:A、从劳动者看,要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维权。
B、从国家看,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违法用人行为;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6、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热点: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医改、教育公平、社保)
实现公平的措施:①根本途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税收调节,调高保低,整顿分配秩序,完善社保制度。⑤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热点:宏观调控政策、楼市、金融危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1)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改进技术和管理。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配置效率低下、社会经济不稳定、分配不公、差距扩大。
(2)规范市场秩序:(热点: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
①原因: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配置效率低下、社会经济不稳定、分配不公、差距扩大。 B、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C、良好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否则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市场无序,诚信缺失,经济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②措施:A、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要遵循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
B、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秩序的治本之策
C、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与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D、企业及个人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保证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并运用法律维权;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政府宏观调控:(热点:政府调控政策)
①原因: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来弥补缺陷。 B、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有利于巩固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措施:A、根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议:深入细化)
B、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来调节。 C、营造经济社会环境,制定经济政策,引导经济行为。 D、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4)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经济生活的“万金油”)
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5)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国际经济)
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使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促进各国经济合作。 B、也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一国的经济波动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尤其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A、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B、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C、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D、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以质取胜
E、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F、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要利用WTO规则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
二、政治生活——公民、政府、党、人大、民族宗教、国际政治 【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
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要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
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
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
【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
⊙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
⊙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
⊙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公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拨打热线电话、进行信访、利用电子政务、
申请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途径
2、我国的政府
(1)政府……工作的原因: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国体、意义
(2)政府如何开展……工作: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
审慎用权、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
(1)人大制度——我国政体及根本政治制度(联系: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
②人大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③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免责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人大制度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也是我国权力运行的规则)
(2)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A、党……工作的原因: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国体、意义
B、党如何开展……工作: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
⊙党的性质: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党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中共与8大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的内容(略)
③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易错,与人大区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①促进民族……的原因: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B、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掌握“客观依据及意义”)。
②促进民族……的措施: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B、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C、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联系:反对民族分裂)
③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B、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C、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4、当代国际社会——国际政治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冲突则是对立的根源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中国的外交政策:A、决定因素: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B、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E、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F、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5个)
G、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人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
④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独立权、平等权;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⑤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A、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B、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C、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D、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E、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政府”还可关注】
①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A、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B、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权力和自由;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防止权力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带动全社会守法护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②政府依法行政要求:A、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B、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水平。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D、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注意:D是人大所为,ABC是政府自身所为)
③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A、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若不受监督,会导致权力滥用,滋生腐败,必须依法行政,接受监督。B、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清廉,减少失误,防止权力滥用。
C、利于科学决策,合民意聚民心,为人民谋利益,建立有权威和公信力政府。
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措施:A、有效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依靠民主和法制,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健全质询、问责、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B、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加强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监督。C、实施政府“阳光工程”,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增强透明度。D、公民要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网上评议政府等渠道,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
⑤政府权威的树立:A、政府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树立的。B、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保持和谐干群关系。C、要有良好的业绩,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社会和谐的促进者,维护人民利益。D、要重品行、作表率,为民谋利益,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E、要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团结合作,讲信誉,发挥积极作用。
三、文化生活【一般主要考查“影响”、“措施”】
1、文化的影响——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③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建设中科技、教育、人才越发重要,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民主法制建设、公民的政治参与需要文化素养;西方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推行霸权主义,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文化对个人: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①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文化既是世界的,各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越是民族的,文化越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得到世界的认同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与原则——
意义: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态度与原则:A、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B、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特色
③文化传播的途径与特点——
途径:商贸活动、教育、人口迁徙
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A、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有利于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实现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C、既要热情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2)文化创新:
①原因: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B、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②途径和方向:A、根本途径——立足实践,坚持与人们群众实践相结合
B、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 借鉴与融合,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特色
D、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呈现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贡献,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③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人民克服困难、创造幸福、共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中华民族精神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②原因: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维系中华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精神特征和共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精神火炬。B、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利于应对相互激荡的思想文化,保持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建设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需要。
③途径:A、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B、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措施:①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根本途径——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③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④发扬中华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汲取各民族长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加强文化创新。⑤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⑥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尤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根本目标与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⑦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⑧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⑨必然要求——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提高眼力、拒绝污染。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提供物质基础
(2)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①原因:A、思想道德建设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规定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B、中华传统美德做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C、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D、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修养。
②措施:A、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的基础 ,是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C、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D、学习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辨别错误思潮的能力,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发展中特文化”还可关注】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可喜变化,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科学消费,推动生产的发展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忧虑现象,有些部门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味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内容荒诞庸俗,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
四、生活与哲学【一般考查原理及方法论,即“哲学观点”与“哲学措施”】
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革命热情和严谨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4)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将认识向前推移。
(6)真理原理及方法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
(7)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①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 ②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1)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整体也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搞好局部,掌握系统优化法,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推动整体发展。 ③系统优化法: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法,坚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原则,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2)发展观原理及方法论: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准备,克服困难,接受考验。 ③发展的量变与质变原理及方法论: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要求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性质才能发展时,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和发展;若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④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求我们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3)矛盾观原理及方法论: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同一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又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与……协调发展(实现……向……转化)。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原理及方法论: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⑥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事物发展,二者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还要统筹兼顾,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⑦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起主导作用,矛盾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性质,二者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辩证否定观(略)
(注意“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正确社会意识指导实践,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两大基本矛盾,要求我们要深化改革,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3)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4)价值观原理及方法论: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①客观依据: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阶级性,不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评价也不同,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③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差异性,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评价也不同,产生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需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①
(6)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①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关系: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并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即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而社会必须尽可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②价值的实现方式:A、根本途径——立足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B、重视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C、积极创造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五、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世界贸易组织:
①分类——全球性、专门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提高收入和需求;扩大生产和贸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建立多变贸易体制。
③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④作用——加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深化国际分工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市场经济的普及,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基本原则和协定,是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权利:享受多边、无条件、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参与世贸组织各机构所有会议;参与贸易政策审议,对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进行质询和监督;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制定多边贸易规则;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有权益。
义务:进一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取消被禁止的出口补贴;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市场;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放宽和改善外资政策;增加贸易政策透明度。
2、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与地方关系
①影响因素:归根结底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②类型:单一制、联邦制
A、中国是单一制,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地方必须服从中央,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个法律体系、一种国籍;中央统一行使外交权。
B、美国是联邦制,联邦与州两级政府分享政治权力都有各自的中央政权、宪法和法律体系,都是完整的政治实体;联邦与州在各自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联邦地位高于州,是国际交往的主体
③联邦制作用:保证美国的强大统一,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但效率不高,联邦与州政府相互推诿、各自为政。
3、中美权力运行的规则/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①中国是民主集中制:A、表现——在人大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其他机关依法各司其职;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职权,地方服从中央,也要发挥地方积极性。 B、意义——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民智和力量建设现代化,维护统一和团结;有利于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高效履行职责。
②美国是三权分立制:A、表现——国会拥有立法权,但受总统与法院制约,总统有立法否决权和立法倡议权,并发布行政命令,联邦法院有权宣布法律违宪;总统掌握行政权,负责实施法律,但受国会与法院制约,政府所需经费须国会批准和监督,联邦法院有权宣布总统命令违宪,通过案件判决重新解释宪法以扩大或限制总统权力;法院拥有司法权,负责审查法律,但受总统与国会制约。 B、作用——有利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实际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导致国家机关相互扯皮,效率低下,并在政治实践中难以真正贯彻。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措施——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要求: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完善人大制度需要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主要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和人大关系,支持人大工作;人大依法履职要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主张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意义:有利于把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党的决策与贯彻执行统一起来;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共产党始终带领人民前进。
大一思想政治复习重点 篇7
一、大一新生面临新环境时个性表现突出
大一新生处于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阶段, 思想单纯, 涉世未深, 可塑性很强。在面对生活环境、周围师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时, 不同程度上会出现学习、生活、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情况。这些问题使他们在入学后容易出现压抑、焦虑等消极的心理状态, 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 主要原因是当前独立学院新生受挫能力较差, 以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新生为例, 我院2014级的大一新生1995年出生的占到15% , 1996年出生的占到34% , 1997年出生的占到42% , 绝大多数都是 “95” 后。他们中独生子女占到87% , 经济条件普遍较好, 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 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环境的开放化, 再加上家庭教育相对的民主自由, “95后”大学生在思想上更为独立, 不喜欢被别人过多的干涉和打扰, 喜欢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去获得社会的关注来展示自我, 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 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以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等方面, 都表现出自身的个性, 不喜欢被束缚。大一新生由于思想政治观念还没有稳固确立, 实践经验匮乏, 处于矛盾的心理认识状态。具体表现为: 现实目标缺失, 认知能力不足, 但自信心较足; 有着强烈的自尊、认同和归属的需要, 只想听表扬, 不愿听批评; 自我意识强, 有个性, 但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 情绪、情感波动性大; 渴望友谊, 却往往不喜欢向别人敞开心扉, 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复杂难处。大学阶段属于青年概念中期, 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长期转变的重要时期, 心理上又称为“第二心理断乳期”。[2]他们在自我认识与思维模式心理、对挫折的承受力心理、人际关系心理、挫折心理、择业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院大一新生年龄一般在17—19岁之间, 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 生理机能与器官逐步发育成熟, 是生理发育较快, 心理活动比较复杂, 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的时期。在面对大一新生这些显著特点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然是被动的, 存在很多不曾遇到的问题和状况。
二、当前独立学院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当前大一新生的思想主流无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 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对主流价值的传播带来了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一新生的思想产生不利影响, 出现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问题。
( 一) 信仰缺失, 理想信念淡化。一些新生入学以后, 由于没有及时树立新的目标, 确定新的发展方向, 很容易被网络各种不良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所蒙蔽, 尤其是信仰的缺失后果更为严重, 有些新生缺乏继续拼搏、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行为散漫, 思想混乱, 抱着得过且过、无所谓的思想。如果在大学期间放松了对这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即使他们学到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可能也是一个结不出精神果实的无用之材, 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
( 二) 依赖性强, 适应能力较差。随着社会压力陡增, 家庭关系正趋于简单化, 特别是城市的家庭更是如此, 由于现代化住宅的封闭性, 传统的邻里关系近乎消失, 人的生活空间、心理空间不断被压缩, 人与人的距离愈来愈远。大一新生中独生子女已成主打力量, 他们从小受到家长溺爱, 刚到大学新的学习环境中, 短时间内一方面会出现好奇、向往, 但如果引导不正确, 就会出现茫然、沮丧、低落等诸多不适应, 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 同时, 一些新生高傲自大、自私自利, 屡见不鲜, 社会同情心弱; 有的过分关注自己, 缺乏集体荣誉感、团结合作精神, 不注重与周围师生的交流沟通, 进而限制了自身发展的空间。
( 三) 纪律意识弱, 法律观念淡薄。一些大一新生在成长过程中因受家长的溺爱, 做事以我为主, 随心所欲。进入大学后, 不愿意接受校规校纪的约束, 行动上标榜 “自由”“个性”, 甚至随意旷课, 挑战纪律底线。更为严重的是出现考试作弊, 打架斗殴, 酗酒赌博等违法违纪问题。这种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行为, 严重影响了大一新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也影响了高校的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加以注意。
三、当前独立学院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就是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所学专业的专门科学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然而, 面对着网络浪潮的侵袭, 信息过载的现实, 对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需要引起注意。
( 一) 对新生的各项研究不够全面, 教育时间不够充足。如今的新生思想、行为时代气息浓厚, 接受信息的途径十分宽广, 不再是信息封闭时的大学生。而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 我们对其研究的还不够, 还停留在过去的意识中。另外, 高校仅将集中军训和入学教育作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 时间大致一个月左右, 一旦军训结束, 随之就是为日常教学和日常管理。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 只能对新生进行初步的组织纪律、校规校纪、安全教育, 效果十分有限, 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可能从根本上做好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二) 教育内容单调, 教育方法呆板。新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崇尚新鲜感, 然而当前高校对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无非就是讲校史校情、读校规校纪, 眉毛胡子一把抓, 完全不顾受教育者感受, 只是毫无重点一味地单向性灌输。而没有把辨别当今社会的是非美丑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点, 另一方面就是教育方法呆板固定, 部分高校没有结合本校实际, 深入开展 “95”后大学新生特点的研究, 而是套用以前积累的教育教学方法, 只是凭借经验和惯例对新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性不强。
四、当前独立学院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要解决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就必须关注青年分化、分层的现实特征, 采取分层分类分重点的传播策略。”[4]学生受众的不同,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与诉求有着明显的区分, 根据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年龄、发展阶段、思想认识、社会阅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形式、不同侧重点和不同层次的传播内容和方法, 将不同层次的传播目标具体落实到不同年级特点的大学生身上。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四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走好第一步很关键, 笔者认为,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
( 一) 注重对大一新生系统的研究, 提高对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粒扣子, 占有基础地位。入学阶段, 大一新生正由高中时期向大学时期的转变, 思维方式正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思想也较易引导,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 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的呆板教育模式。
( 二) 丰富教育内容,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一是要针对信仰缺失、理想观念不坚定问题, 对大学新生加强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同时, 也要引导新生志存高远, 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对马列主义坚定信念。二是针对依赖性强、艰苦奋斗不足问题, 对大学新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新生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共同进步,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针对新生法纪观念、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 对他们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树立法制思维、底线概念。四是针对网络环境失范现象, 要引导新生注意辨别是非, 不跟风, 在虚拟社会中也要注重自身素质提高。
( 三)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质量。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既是提高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基础, 也是确保新生能够较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独立院校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党委必须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统筹指导。[5]专职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 独立学院应想办法提高专职辅导员队伍质量, 通过严格选聘条件、方法和步骤, 把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专职辅导员队伍中来; 通过形式丰富、切实有效的方法开展辅导员培训; 对于民办独立学院来说, 可以通过提高待遇, 合理分流等方式激发专职辅导员工作热情, 拓宽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 还应聘请一部分行业精英和知名校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补充, 通过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用他们个人的奋斗经历, 宣讲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乃至个人的成长成才故事, 增强大学新生的爱国荣校热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杜玉麒.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心理断乳期”教育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5) .
[3]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4]倪邦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关键问题[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 (1) .
【大一思想政治复习重点】推荐阅读:
大一政治学概论重点07-19
大一上学期思想总结09-14
大一的思想汇报10-27
大一学期思想汇报12-01
大一学年思想汇报总结05-17
大一上 思想汇报范文07-21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10-11
大一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参考07-31
大一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20108-29
大一思修重点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