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管理学复习材料(共4篇)
大一管理学复习材料 篇1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
葛洪义主编的版本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渊源,即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法的各种表现形式。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对已经制定、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形式规范,内容协调的成文法系统。
3、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
4、法律清理:亦指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一定时期制定的或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文件从体系、内容上进行审查、分析和整理,并作出继续适用,需要修改、补充或废止决定的活动。
5、法律体系: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
6、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对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7、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8、权力:权力是合法确认和改变人际关系或者处理他人财产或者人身的能力。
9、人权:人权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人得以维护生存、从事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权利,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的、最普遍的权利。
10、法的规范作用: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1、法律的指引作用:法律为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引到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预测到自己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何种行为方式。
12、法律的预测作用: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推测出,在特定情况下别人将会如何行为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为。
13、法律解释:在法律的运用过程中对法律的含义进行理解、阐明进而实现运用目的活动。
14、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的基本性原理和重要准则的综合体。
15、法律规则:具体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设置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16、法律概念: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17、法律实施:法律实施,亦称法的实施,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地贯彻施行。
18、执法:亦称法的执行,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19、司法:亦称法的适用,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0、法律关系:根据法律规范而产生的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21、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22、法系:由若干国家和特定地区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体系的总称。
23、判例法:所谓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或者说一个判决中所含有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对其他法院(甚至对本院)以后的审判来说,具有作为一种先例的约束力或说服力。
24、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由于实施了违法、违约行为或出现了某些法律事实而使责任主体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25、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26、违法:违法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组织或个人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或滥用权利,给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1、法律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答: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法在现象上所具有的四个独特属性:国家创制性、特殊规范性、普遍适用性和国家强制性。
国家创制性,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主要是由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法律规范有自己特殊的逻辑结构,这种完整的逻辑结构是其他社会规范所没有的。首先,法律规范是一种行为规范,它通过对人们的行为提出模式化要求,进而实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其次,法律规范有着独特的、严密的逻辑结构。法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或法所规范的界限内,具有使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一体遵行的法律效力。国家强制性即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法的本质概括为:国家意志性、阶级性、物质制约性。
从初级本质上看,法有国家意志性,即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从二级本质上看,法有阶级性,即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从终极本质上看,法有物质制约性,即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该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2、法律消极作用产生的根源以及法律作用的限度
答:法律消极作用或负面作用产生的根源大体上有以下方面:一是立法者和执法者的偏私性。二是立法者和执法者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三是法律自身所固有的缺陷。
法律作用的限度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只能调整人的外部行为,而不应涉及人的思想。
(二)法律只能调整人的某些行为,而非全部行为。
(三)法律尤其固有的不周延性。
(四)法律不可能平等地保护每一种利益。
(五)法律追求形式合理性,可能牺牲实质合理性。
(六)法律的运行需要辅助条件。
3、法律与道德的差异以及法律与政策的差异
答:法律与道德的主要区别是:
1、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原始氏族制度的解体和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道德这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表现,它的产生是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的。
2、形成的方式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人们通过“自觉”的方式创制的。道德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地形成的,统治者难以像创制法律那样积极地创造出道德。
3、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明确的内容,因此,它通常表现为宪法、法律、法规、条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道德则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存在于人们的社会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论和行为表现出来。
4、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的调整范围要比法律广泛得多。法律只调整那些对建立正常社会秩序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社会关系,而道德几乎涉及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5、作用的侧重点不同。法律主要作用与人的外部行为。道德则主要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
6、实施的方式不同。法律在实施上具有国家强制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后盾。道德在实施上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没有国家强制性,它主要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等力量来获得实施。
法律与政策的区别:
1、两者的意志属性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是政党意志的体现,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
2、两者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法律的内容一般比较明确、具体,规范性较强;在形式上表现为宪法、法律、法规等特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政策的内容一般比较原则、抽象,具有号召性和指导性;在形式上表现为纲领、宣言、决议、决定、声明、通知、报告、纪要等党内文件。
3、两者的调整范围不同。法律和政策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范围上是交叉的。大多数社会关系既要法律来调整,也要由政策来调整。但是,也有一些社会关系只由法律和政策中的一种来调整。
4、两者的稳定性程度不同。法律的稳定性较强,它一旦制定出来,就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而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变动。至于政策的稳定性问题,则应视情况而定。
5、两者的实施方式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对于违法行为,有关的国家机关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直至给与法律制裁。政策在实施上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没有国家强制性。对于仅仅违反政策的行为,只能由党组织给予党内纪律处分,不能由国家机关给与法律制裁。
4、两大法系基本特征的区别
答:
(一)法律渊源方面的差异。在民法法系国家,制定法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法律渊源。
(二)法律分类方面的差异。民法法系(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被分为公法(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和私法(民法、商法)。普通法法系(英美法系)并无公法和私法之分,有普通法与衡平法之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之分。
(三)法典化方面的差异。在民法法系(大陆法系)国家,法典一直是制定法的重心。在普通法法系(英美法系)国家,传统上不实行法典化。
(四)法律概念、术语上的差异。英国法律概念术语是由法官们在司法实践中独创的,在民法法系和其他法系中很难找到精确的对应词语。
(五)使用法律技术方面的差异。民法法系(大陆法系)为演绎推理。普通法法系(英美法系)为归纳推理。
(六)法律发展方式上的差异。民法法系(大陆法系),法官只有适用立法机构所颁布的法律的义务,而没有创制法律的权力,创制法律的权力属于国家立法机构。普通法法系(英美法系),法官在法律创制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普通法被称为“法官法”。
(七)诉讼程序的差异。民法法系(大陆法系)采用的是纠问制诉讼。普通法法系(英美法系)采用的则是对抗制诉讼。民法法系(大陆法系)中,法官一般处于主导地位。普通法法系(英美法系),法官的作用则相对消极,处于中立的仲裁人地位。
5、当代中国的主要法律渊源
答: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整个国家法律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
(三)具有特殊的制定主体和制定程序。
(四)宪法有特殊的修改程序。
二、法律。这里的法律特指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宪法。狭义上的法律依其制定主体、调整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法律和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一)基本法律、(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也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法的渊源,其法律地位低于宪法和法律。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国务院所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凡是有规范性内容和性质的也属于法的渊源,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四、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中央军委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也是我国法的渊源之一。2003年4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军事法规军事规章条例》,该条例以《宪法》、《立法法》和《国防法》的有关规定为依据,明确了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制定、修改和废止军事规章的原则,划分了中央军委制定军事法规和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制定军事规章的原则,划分了中央军委制定军事法规和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制定军事规章的权限,还对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适用与解释、体例格式等作了统一规定和要求。
五、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在我国法的渊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是指一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法制定的适用于该地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它主要涉及地方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事务。
六、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规定本地区实行民族自治的基本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组织、职权和工作制度以及其他各种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单行条例是根据本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针对某一方面具体问题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七、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为执行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八、特别行政区法。特别行政区法是指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或认可的,在特别行政区内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九、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国际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的关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相互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它是国际法律的重要形式。国际条约的名称有很多,除条约外还有公约、议定书、宪章、盟约、换文和联合宣言等。
6、当代中国的主要法律部门
答
(一)宪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
2、选举法和代表法。
3、民主区域自治法。
4、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5、立法法。
6、授权法。
7、国籍法和其他公民权利法。
8、法官法和检察官法。
9、其他附属法律规范和规范性法律文件。
(二)行政法。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之分。
(三)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
1、民事基本法。
2、单行民事法律。
(四)商法。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
(五)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六)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八)军事法。军事法是有关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九)刑法。刑法是关于犯罪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法律部门。
(十)诉讼法。诉讼法是有关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
答:资本主义法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存在和运行的,它的总体特征就是按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法治的国家。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中。
(一)确认是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维护以剥削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维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法律最本质的特征,是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核心。
(二)维护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原则。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不同于以往剥削阶级政治统治之处主要在于:资产阶级建立了代议制的基本政治制度,并通过自己的政党掌握国家政权。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度是资产阶级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确认和维护资产阶级人权的原则。资产阶级提出的人权原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法律表现,其理论基础是“天赋人权”学说。资本主义法承认一切人都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并保障人们进行商品交换及参与竞争的平等和自由。
(四)确立资产阶级法治的原则。资产阶级法治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国家权力的行使必须有法律依据,不得侵犯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国家不能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强制他做的事,也不禁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许可的事。政府应该按照体现民主原则的法律来治理国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法治原则成为资本主义发的基本原则。
8、西方国家法治的生成条件
答:
(一)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市场)经济倾向于要求平等和规范,这一点恰能为以“法律至上”为形式要件的法治所满足;反过来也一样,具有“形式合理性”的法治也仅为商品(市场)经济所必需。商品(市场)经济与法治之间的这种内在的互相关系以及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法治最初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东方。
(二)“市民社会”的发育。西方政治思想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结构。根据这种理念,“市民社会”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维度,“政治国家”从“市民社会”中产生并受“市民社会”的规则;在两者的关系上,不是国家决定和制约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和制约国家。法律应当反映市民社会的普遍理性,法律的目的即在于保护市民社会的权利(民权)、限制政治国家的权力(政权)。这就为法治所要求的“法律至上”和“限制权力”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
(三)多元、民主政体的存在。与东方社会单一的专制主义政体不同,西方社会自古就存在着多种政体并立的局面。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多元政体的并存,缺少了不同政体之间优劣的比较,法治的优长之处也不会较早显现。更为重要的是,西方特有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在本质上能够容忍这种比较,并能通过公共选择的过程最终使法治优化而出。这也是法治思想诞生于西方而不是东方的一个原因。
(四)“自然法”观念的建立。在西方法治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程中,“自然法”的思想观念是其一以贯之的一根主线。自然法思想在古希腊产生之初就奠定了西方法治的理念基础;经罗马人的身体力行,自然法思想更成为催生法治的时间力量;在中世纪,是自然法思想与基督教神学的结合保存了西方法治的种子;而在人类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是自然法思想使西方法治得以再次复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自然法观念广泛深入的传播,就没有今日西方法治的发达。
(五)法律的相对独立发展。这种相对独立发展主要表现为法律与宗教及政治相分离、职业法律家的存在和法律教育的勃兴。在这种独立化的过程中,法律也逐渐摆脱政治权力的束缚,其现实体现就是职业法律家群体的形成和扩大。一个独立而有实力的职业法律家群体的存在,能够使法律成为一个外化于政治并与政治相抗衡的自在的社会系统,从而使社会摆脱了政治的一元控制。正是职业法律家所具有的这种独特地位和法律的自治特性,助长了法律教育的勃兴。法律与宗教及政治的分离使法律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而一个职业法律家阶层的存在则使这支力量得以巩固,最后,繁荣的法律教育使这支力量得以不断延续。法律、职业法律家和法律教育生存与发展的不同环境及空间,在东西方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而这个差异在历史的某一阶段便构成了法治社会与非法治社会的分野。
9、法治实现的驱动模式
答:
(一)“政府主导型”:为了尽快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国家,应当充分借助东方国家特有的中央集权优势,从外部摧毁传统的东方社会结构,促使其向法治型社会转化。
这种法治驱动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运用已有的权威、按照既定的目标、快速推进法治化进程,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而其不足之处是:一方面,在快速推进法治化的过程中,强大的政府权力极易失控,会因决策失误而给社会带来难以弥补的灾难或人们难以承受的剧烈震荡;另一方面,在强权推动下的社会转型虽然快捷却难以生根,一俟社会条件变化,又会出现反复或变异。
(二)“社会演进型”:法治社会的生成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仓促地从外部强制性地移入西方的法治架构,只能得其形而失其真,反而欲速则不达。要想真正有效地向法治型社会转化,必须首先潜心培育法治社会生成的若干社会条件,随着各项条件的渐次成熟,再水到渠成地走向法治化。这种法治驱动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按照社会演进的内在规律、潜心培育法治化所需的各项社会条件,依托社会自身的发展力量步步为营地迈向法治化的既定目标,因而其作用和效果就更扎实持久,整个法治化的进程也较为缓和。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这种稳扎稳打的法治驱动模式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和相对平稳的国内国际环境,并且要有一种能够保障法治化目标和政策连续性不致偏离和中断的机制,这些社会政治条件在现实中很难完全达到;另一方面,在法治化的初期,稚嫩的社会(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力量很难与强大的国家力量相抗衡,因此,完全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推进法治化,这在传统的非法治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政府社会互动型”:这是对上述两种主张的折中建议。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筑在缺乏必要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道德以及相应的历史传统的基础上的,所以选择采用借鉴移植西方的法治经验和制度这种法治外生型模式就成为理论界的主流观点。在为达到法治的理想做相应的驱动模式和路径选择时,从各国推进法治的实际情况来看,单独采用“政治主导型”法治驱动模式或“社会演进型”法治驱动模式,对法治化进程都不是最有利的。较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兼采二者之长、以免二者之短。即在法治化的初期,可以“政府主导型”为主,但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权威资源、推进法治化的同时,不忘培育社会力量;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深入,应当逐步转向“社会演进型”,但在发动社会力量的同时,政府仍保持适度强制的国家力量,对于保障法治化进程的顺利实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10、法律解释的体制
答:
(一)立法解释。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凡属(1)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2)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是为立法解释。
(二)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权分属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称为审判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查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称为检查解释。二者合成为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则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三)行政解释。不属于审判和检查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其他主管部门进行解释,这归为行政解释。
(四)其他解释。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11、法律原则的作用
答:法律原则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法律原则维护着法律体系的协调一致。法律原则是法律的灵魂,是整个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各项法律原则就如同一条条纽带,把众多的法律规则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从而基本上保证了法律体系的统一性。
第二,法律原则指导人们正确适用法律和遵守法律。法律原则反映了法律的目的,构成了正确理解法律的指南。对于一般的社会主体而言,正确把握法律原则,才能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进而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第三,法律原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律漏洞。任何国家的法律都存在不周延性,加之立法的不健全,法律漏洞是无法根除的现象。对于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执法者和司法者只能根据法律原则进行处理。而对守法者来说,当法律缺乏对某一事项的具体规定时,应该把法律原则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
12、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答:从生产方式上看,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它的国家创制性,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都不是由国家创制的。
从内部结构上看,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它的特殊规范性。法律主要是由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法律规范有自己特殊的逻辑结构,这种完整的逻辑结构是其他社会规范所没有的。
从适用范围上看,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它的普遍适用性。由于法律是以国家名义制定或认可的,它代表着国家意志,因此,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从实施方式上看,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它的国家强制性,即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其他的社会规范在贯彻事实上也都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这些社会规范的强制性都仅仅是一般的强制性,而非国家强制性。
14、法律权利的特征
答:
第一,权利的本质是法律规范所决定的,具有合法性,得到国家的保护。
第二,权利具有一定的界限,一旦超出这一界限便不再是权利,不具有权利的属性。第三,权利是权利主题依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是否实施行为以及实施何种行为,因此,权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第四,权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一定的利益而采取的法律手段。
第五,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权利总是伴随着义务,没有义务人对义务的履行,权利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实现,因而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反之亦然。
15、法律关系运行的条件
答:一是由于法律规范的规定; 二是由于权利义务主体的存在; 三是由于法律事实的出现。
★法的效力的概念:广义,指法的约束里和强制力,即凡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都对人的行为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这是规范性法律檔的效力。狭义,仅指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檔的效力。
★法律体系的概念: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各个不同的法律部门的有机结合,便成为一国的法律体系。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法律责任的概念: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的概念: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的各种必须具备的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
★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
★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概念:1过错责任、是以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的法律责任,换言之,即承担责任以其行为有主观过错为前提的一种责任。2无过错责任、是不以主观过错的存在为必要条件而认定的责任,换言之,即承担这种责任不必考虑行为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3公平责任、法无明文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但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因而不以行为人有过错为前提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的一种特殊责任。
★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通常称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权利能力的概念:权利能力是由法律所确认的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不具有权利能力,就意味着没有资格享有权利,甚至也没有资格承担义务。
★行为能力的概念:行为能力是法律所承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具有行为能力首先意味着法律允许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法律关系,行使自己的权利或履行自己的义务。
★法律创制的概念:法的创制是指有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
★法典编纂的概念: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类的或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审查、补充、修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系统化法典的法的创制活动。
★法的遵守的概念:法的遵守通常简称为“守法”,是指各国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政党、团体等)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物和行为的活动。
★法的执行的概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广义:指一切执行法律的活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谓之为“行政执法”。
★法的适用的概念:法的适用,通常简称为“司法”,是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法律监督的概念: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这是广义的法律监督。狭义的法律监督专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职权和法定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法律解释的概念: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法律的字义和目的所进行的阐释。
★法律推理的概念: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法律程序的概念:指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与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
★诉讼结构的概念:指诉讼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方式和关系,即诉
讼主体行为的安排、组织和关系所构成的诉讼关系模式。
★诉讼程序的概念:指司法机关和案件当事人在其他参与人的配合下为解决案件争议依法定程序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阶级分析法,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2价值分析法,马克思主义法学在运用价值分析法的时候必须遵循生产力标准和人道主义标准,必须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和历史主义原则。
3实证分析法,特点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的理论命题。以及,比较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
★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是区别于其它事物和现象的征象和标志所在。
★法的要素区分为3类:规则、原则、概念。1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律中明确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法律定义的一般性规定。2法律原则是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则和准则。3法律概念是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法律规则的种类:
一、权利规则、义务规则和复合规则。权利规则又称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义务规则是规定人们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复合规则又称权利义务复合规则,是兼具授予权利和设定义务的双重属性的法律规则。
二、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强行性规则又叫强制性规则。指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绝对肯定形式,不允许当事人之间相互协议或任何一方任意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任意性规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肯定形式,允许当事人之间相互协议或单方面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
三、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确定性规则是明确的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无须再援用其他规则来确定本规则内容的法律规则。委任性规则是没有明确地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授权某一机构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则。准用性规则是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但明确指出可以援引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法律规则。
四、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调整性规则是对已经存在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评价,并通过授予权利或设定义务来调整相关行为的法律规则。构成性规则是以本规则的产生为基础而导致某些行为方式的出现,并对其加以调整的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的功能:
1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3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当代中国的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法律、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和规章、国际条例和国际惯例等等。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形式:法律汇编、法律编纂、法律清理。
1法律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檔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排列汇编成册的一项规范性法律檔系统化的整理归类活动。
2法律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类的或某一部分法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檔进行整理、审查、补充、修改,或者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系统化的法律的法律创制活动。
3法律清理是指有关国家立法机关或授权机关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或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进行审查、清理、整理等,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法律的特殊分类:1公法和私法、2普通法和平衡法、3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法律效力的层次:是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各种法的渊源中,由于其制定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不同,各种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个法的效力等级体系。
★法的效力层次的一般规则;是指不同等级的主体制定的法有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级高的主体的法,效力自然高于等级低的主体的法。
★法的效力层次的特殊规则:
1特别法效力优于一般法。2新法优于旧法。
3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
★ 法的对象效力的范围有哪些?
★ 1属人主义
2属地主义
3保护主义
4结合主义
★ ★法的空间效力范围有哪些?
1全国性法律的空间效力范围、是国家主权及主权所及的范围。2地区性法律的空间效力范围、是地区性法律的管辖空间。3有的法律、不但在国内有效,在特定条件下其效力。
4国际条约和协定的空间效力范围、及于该条约和协定的缔结国和参加国,但缔结国和参加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法的时间效力范围有哪些?
1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根据法律的具体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
2法的终止效力,即法律通过明令被废止或被默契废止的形式,而终止其效力。
3法的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
★法律体系的特点:
1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2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3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4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相近概念的区分:
1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而法制体系则是指法制运转机制和运转环节的全系统。法律体系着重说明的是呈静态状的法律本身的体系构成,而法制体系则既包括静态的法律规范,更着重说明的是呈动态状的法制运转机制系统。法制体系包容着法律体系,而法律体系则组合在法制体系中。
2法律体系同法学体系:
a法学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具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属性;而法律体系则是指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体系。属于社会规范体系范畴。b由于法学体系属于思想范畴,而法律体系属于规范范畴,因而法学体系的内容和范围就比法律体系的内容和范围要大的多。c法律体系具有属国性,即它一般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表现形式,在该主权范围内发生效力;而法学体系则具有跨国性,多个不同的国家可能在法学体系方面具有相同性或相通性。
3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
a立法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法的渊源即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不同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系;而法律体系的组成要素则是法律部门,以法律部门的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b立法体系是以各法律规范的制定机关在整个国家法律创制中的地位及与此相联系的法律规范效力范围和效力等级为分类组合标准,而法律体系则是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和不同调整方法作为划分该体系的组成要素——法律部门的标准。c立法体系侧重于法的调整的外部形式,而法律体系侧重于法的调整的内在内容。
4法律体系与法系:法系是指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相同法的结构和法的表现形式(法的渊源)的一种法的类型,而法律体系则指的是一国内的由现行法律规范所组合而成的法律部门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的特点:
1法律部门既是一个法学概念,也是组成法律体系的一种客观的基本要素。
2在某一法律部门中,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部门,这些子部门是法律部门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在法律部门中具有相对独立性。
3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而构成法律部门和子部门的基本要素则是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4同一法律制度可能由一个或几个法律部门中的具有相同或相近调整属性的法律法规所组成。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1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1整体性原则、即以整个法律体系为划分对象,划分结果必须囊括
一国现行法律的全部内容,使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都归属于某一法律部门。2均衡原则。即划分法律部门时应当考虑各法律部门之间法律规范的规模或数量之间保持大体上的均衡,不能使某些法律部门的内容(既规范)特别多,而有些法律部门的内容就特别少。3以现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
★主要的法律部门:
1宪法法律部门,它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中心的、占主导作用的地位。
2行政法法律部门,是指有关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3民商法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及商是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4经济法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国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和各种经济组织的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劳动法法律部门: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紧密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自然资源法和环境法法律部门:是指有关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以及其他防止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7刑法法律部门:是指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诉讼法法律部门:是指有关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9军事法法律部门:是指关于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0国际法法律部门:是一个“特殊的”法律部门。
★权利和义务在法中的地位:
1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2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一切部门。
3权利和义务通贯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4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权利和义务二者是互相关联的,即对立统一的。
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权利和义务在数量上是等值的。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是以权利和义务双重机制来指引人们的行为,调动社会关系的,并且是在权利和义务的互动中运行的。
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从结构视角,任何类型的法(法律制度)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作为实体是从一般行为中分化出来的特殊行为,作为范畴是一个组合概念,“法律”是对“行为”的命定。
★法律行为的特征:
1社会性,a、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人的行为是社会的产物,即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并且是从社会习得的。而不仅是自然的禀赋。
b、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行为是社会关系的创造者。c、人的行为是社会互动行为,即引起他人行为的行为 d、法律行为是其他社会行为的形式或一个方面。e、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2法律性,是法律行为区别于一般社会性为的根本特征。
a、法律行为是由法律规定的行为。b、法律行为是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c法律行为是法律现象的组成部分。
3可控性,法律行为都是可以控制的行为,既可以收到法律的控制,又能够受到个人的自我控制。
a、法律意义上的行为都是有规律的。b、法律行为具有意志性。
4价值性,a、法律行为是基于行为人对该行为的意义的评价而作出的。b、法律行为是以需要为机制的,由行为人的需要所推动或引发。c、法律行为是一种对象性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法律行为的结构:
一、内在方面。1动机、2目的、3认知能力。
二、外在方面、1行动、2手段、3结果。
★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要式行为是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或必须遵守特定程序始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非要式行为则是无需具备特定形式或程序就能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意志行为与事实行为:意志行为是行为者基于自己的意志取向而作出的、客观效果与其意志取向一致的行为。事实行为的特点是,其法律效果是出于行为者的期望和预想之外的。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即责任主体,指违法主体或者承担法律责任主体。2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3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存在两种情况下的关系,一是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法律责任,这是两者关系的一般情形或多数情形;另一种情况是,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的构成为条件,而是以法律规定为构成条件。
4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生的、财产的、对精神的(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损失和伤害。5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
★归责原则包括:1责任法定原则。2因果联系原则。3责任相称原则。4责任自负原则。
★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环境。2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客体、权利与义务。
★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是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最基本的形态。法人是自然人的对称,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团体。
★法律关系客体的主要典型形态:
1物、法律上说的物包括一切可以成为财产权利对象的自然之物和人造之物。
2行为、在法律关系客体的意义上,行为指的是权利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作为或不作为。
3智力结果、作为客体的智力成果指的是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知识产权所指向的对象。
4人身权利、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客体。
★法律事实的种类的常见划分方法:
1事件和行为、事件又称法律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行为又称法律行为,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
2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确认式法律事实指的是只有当该事物得到确认之后,才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排除式法律事实,指的是只有该事实被排除之后,才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3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单一的法律事实是无需其他事实出现就能单独引起某种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事实构成是法律事实的复数存在形式,是由数个事实同时出现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一元、两级、多层次)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4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5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6在我国现行立法体制中,还应包括一种特殊类型的立法,即特别行政区立法。
★立法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立法首先应体现科学性原则。
2适时性原则、是指一个国家的法的创制,必须不断地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及时地、适时地根据这种变化,去创制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
3民主化原则、在一个国家的法的创制中,贯彻民主化原则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意义。4合宪性原则、是指在法的创制过程中,必须同宪法相符合。
★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1法律议案的提出。2法律草案审议。3法律议案的通过。4法律的公布。
★守法的主体:从法的应然角度讲,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所有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律拟制人)都应该成为守法的主体。
★守法的条件:1良好的法律的存在。2守法主体良好的法律意识。3良好的法律环境。
★执法的基本原则:
1行政法治原则、是法治原则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亦称“依法行政”的原则。2公平合理原则。是现代法治社会对行政执法提出的一个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对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3效率原则、是现代社会对行政执法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
★法的适用的特点:
1职权法定性;在我国具体就是指法官和检察官,他们才是有资格享有和行使司法权的人员。2程序法定性。3裁决权威性。
★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1司法法治原则、指在法的适用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法司法。依法司法既指依实体法司法,也要依程序法司法。
2司法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法律平等原则在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3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指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4司法责任原则、指司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在行使司法权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而应承担的一种责任制度。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法律解释的必要性源自法律的局限性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制定法具有抽象性或原则性,社会生活是具体的、灵活的,法律解释是解决原则与灵活、一般与具体之间矛盾的方法,也是处理法律自身稳定统一与社会生活变化发展之间关系的调整器;那么法律解释则是这两方面之间的媒介。
★法律解释的意义:
1是克服制定法抽象,遗漏和滞后等弊端的主要方法。2法律解释是连接立法历史背景与司法现实条件的桥梁,因此它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与保持法律统一适用的需要。
3法律解释是连接立法意图与司法目的的纽带。
4法律解释的实质还可以从立法者与法官的权利关系进行阐述——法律解释是平衡和协调立法权与司法权的重要机制。
★辨证推理的特点:
1辨证推理是法官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程。2辨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所引起的疑难问题。
★法律程序的意义:
1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2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制衡的机制。3正当的法律程序是解纷效率的保证。4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实现的手段。5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法律权威的保障。
★诉讼结构的特点:
1诉讼结构的主题主要是指控、辩解、裁判三方。
2诉讼结构的内容是控、辩、判三方程序权利和义务。3诉讼结构主要存在于起诉和审理两个环节。
4诉讼结构体现并受制于一定的立法目的和价值取向。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
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是否合法 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 D.是否具有社会性
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B)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D)
A.授权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B)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C)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公权利和私权利 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 D.人权和公民权
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B)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10.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C)
A.物 B.人身 C.精神财富 D.行为结果
1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C)
A.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D。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解释
12.下列哪种行为在我国法律实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D)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B.纪检、监察部门对某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C.法院对某检察官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
D.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
A.文义解释B.历史解释C.体系解释D.目的解释
13.我国《公司法》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司股票可以到境外上市,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作出特别规定。该规则属于(D)
A.义务性规则 B.准用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14.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种义务属于(B)
A.绝对义务 B.相对义务 C.基本义务 D.集体义务
15.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根本区别是(C)
A.合法性 B.物质制约性 C.意志性 D.强制性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法的本质是与法的现象相对而言的一个范畴
B.中外的思想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法的本质的学说,因此,法的本质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答案
C.法的本质是通过法的现象逐渐认识的
D.法的本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主客观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2.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说法有(ABD)
A.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并不关心行为主体的思想
B.法律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
C.对法律而言,行为主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行为才是唯一的标准
D.法律作用的直接对象是人们的行为
3.法律具有国家性,这意味着(ABC)
A.法是以国家名义创制的,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B.法律在一国主权所及范围内普遍有效
C.法律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D.法律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4.下列有关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BCD)
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
B.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包括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
C.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其规范的性质,可以归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
D.《刑法》是“刑法”这一部门法的主要组成部分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B)
A.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在普通法法系国家是不适用的
B.公认的国际习惯或国际惯例在我国可以是一个法的渊源
C.法律编纂指立法机关审查、整理和重新确认一定范围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的活动
D.法律汇编具有系统化的特点,同时它也是立法活动的组成部分
6.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内容的有(ABCD)
A.权利人可以自主决定作出一定行为的权利
B.权利人要求他人履行一定法定义务的权利
C.法律义务
D.权利人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保护的权利
7.一般而言,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公法的有(AD)
A.《引渡法》B.《担保法》C.《收养法》D.《刑法》
8.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是(ABCD)
A.社会革命B.战争C.人的生老病老D.自然灾害
9.根据法的不同分类,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法属于(ACD)
A.成文法B.实体法C.国内法D.普通法(与根本法相对应)
10.下列有关法与自由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自由是法所体现或促进和实现的价值之一
B.法是保障自由和实现自由的重要的社会条件
C.法既要保护和实现自由,又要对自由作出合理的限制 D.法律对自由的限制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
三、名词解释
1、法学体系
是指法学分科的体系,即由法学各个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判例法
是指法院对于诉讼案件所作判决之成例,它对以后法院审理类似案件具有普遍约束力。判例法是以判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规范,并不具有规范的成文法形式,故而属于不成文法。
3、法律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类的或某一部门的法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补充、修改,或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系统化的法律的立法活动。
4、法律行为就是法律所调整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与主体的权利义务有关的有意思的活动。
5、法律程序是指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步骤和方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
四、简答题
1、法律程序设定的原则有哪些?
(一)控权性原则
(二)平等性原则
(三)公开性原则
(四)效率性原则
(五)科学性原则
(六)文明性原则
2、简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一)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此,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社会。
(二)法律是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三)法律还要受自身条件的制约。
综上所述,重视法治建设并不表明法律万能,也不代表社会生活的全面国家化。法治意味着秩序,要避免出现法律太多,法治太少的局面。
3、法律对自由的限制原则有哪些?
法律对自由的限制原则有:(1)伤害原则。仅当为了防止和控制一个人对他人造成利益损失时,限制一个人的自由才是可以确证的。(2)亲缘主义原则。当一个人的行为严重伤害自己,或者他的行为将使他丧失重大利益时,限制他的自由可以得到确证。(3)立法伦理主义。法律应该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限制。(4)冒犯原则。冒犯行为主要是指出版或传播色情淫秽物品的行为。
4、简述法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第一,引导作用 第二,促进作用
第三,保障作用
第四,制约作用
第五,协调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述我国法律解释的一般原则
在我国,法律解释的一般原则可概括为如下几个原则:
(一)合法有效原则:根据这项原则,要求法律解释要做到:(1)权限合法。即各种法律解释主体必须严格恪守各自的权限,决不允许超越解释权限,越权解释和代替解释都是不合法的、无效的。(2)内容合法。法律解释必须完整地、准确地体现和表述立法指导思想,在符合立法原意和不改变现行立法的内容的基础上,对法律作出解释。(3)程序合法。法定解释从提出草案、讨论草案到通过、批准和公布法定解释都必须经过法定程序。(4)对低位阶法律的解释不得抵触高位阶的法律。(5)对法律概念和规则的解释与法律原则必须保持一致。
(二)公正合理原则:法律解释的内容不仅应是合法的,还必须是公正合理的。要保证法律解释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必须做到:(1)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坚持尊重公序良俗。(2)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按照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法应当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效益和个人自由,促进和保障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3)要符合社会公理。符合社会现实。(4)顺应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尊重科学。(5)要以党的政策和国家政策为指导。
(三)法制统一原则:为了保证法制统一,必须坚持协调一致原则。其基本要求是:(1)同一法律解释的前后内容必须协调,统一于同一立法指导思想之上,决不能前后矛盾。(2)法律解释必须与所解释的法律的内容协调一致。不能相矛盾,更不能相抵触。(3)法律解释不仅要依据被解释的法律,还要结合考虑其他有关的法律规定,力求与相关的法律内容协调一致。以免作出片面的、不准确的解释。(4)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等各类法律解释之间也必须协调,不能相互矛盾。
(四)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任何法律法规都有自己制定时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包括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政治关系、某一历史事件等。法律解释需要结合法律制定时的历史背景,深入了解立法意图,把握立法原意。但是,仅仅从历史的角度,说明立法当时的法律意图,应该说是不够的。因为,对法律的解释是为法律在现实中的运用服务的。这就要求法律解释工作要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既考虑法律制定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要求,又考虑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变化。其中,现实的需要是两者统一的基础。事实上,由于解释者总是从自己所属的特殊视角看问题,他与法律的制定者一样,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所以,要求他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法律制定者持相同的立场和观点,客观上是很难做到的,主观上也是不必要、不合适的。这当然不是说,可以不顾法律的文字含义任意解释法律,而是说法律解释应该立足于法律实践的现实性。
2、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请综合运用法理学的理论分析。
2002年8月18日晚11时许,延安市宝塔公安分局万花派出所民警称接群众举报,新婚夫妻张某夫妇在位于宝塔区万花山乡的一所诊所中播放黄碟。三名民警称从后面的窗子看到里面确实有人在放黄碟。即以看病为由敲门,住在前屋的张某父亲开门后,警察即直奔张某夫妻住屋,“一边掀被子,一边说,有人举报你们看黄碟,快将东西交出来”,并试图扣押收缴黄碟和VCD机、电视机,张某阻挡,双方发生争执,张某抡起一根木棍将警察的手打伤。警察随之将其制服,并将张某带回派出所留置,同时扣押收缴了黄碟、VCD机和电视机。第二天,在家人向派出所交了1000元暂扣款后张某被放回。
10月21日,即事发两个月以后,宝塔公安分局以涉嫌“妨碍公务”为由刑事拘留了张某。10月28日,警方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张某;11月4日,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退回补充侦查;11月5日,张某被取保候审;11月6日,张某在医院被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挫伤(头、颈、两肩、胸壁、双膝),并拌有精神障碍”;12月5日,宝塔公安分局决定撤销此案;12月31日,张某夫妇及其律师与宝塔公安分局达成补偿协议,协议规定:宝塔公安分局一次性补偿张某29137元;公安宝塔分局有关领导向张某夫妇赔礼道歉;处分有关责任人。
法理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公民个人私权利和国家公共权力之间的冲突的案例,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张某夫妇是否具有在家看黄碟的自由。我们知道,自由是公民重要的法律权利,更是人权的重要内容。自由在与公共权力的比较中,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逻辑顺序上,都具有先在性的意义,是权利得以存在的非常重要的正当性理由。因此,各国宪法、法律都对公民的自由权予以切实地确认与保障。我国公民更是在政治、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享有广泛的自由。由于行文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法律不可能通过列举的方式一一确认公民应该享有的各种自由,而是根据情势的需要,对有些暂时无法行使的自由加以限制,这样,在法治国家中,人们在涉及公民自由的问题上就普遍坚持了法未禁止即自由的原则。联系本案,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都未禁止公民在家看黄碟的行为;如此看来,张某夫妇的行为未有任何违法性可言。尽管警方有关人员认为,看黄碟的地点不是家,而是诊所(公共场所)。对此,我们认为,法律上的家,不仅包括公民日常生活起居的场所,也包括临时居所(如租住的旅馆的房间)。本案中的地点,居办合一,居办有分,而且下班后就仅仅是居所。故此说不能成立。至此,我们很容易看出,在本案发生以前,张某夫妇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行为违法而与公权力发生冲突,从而给公权力介入提供口实。
其次,张某夫妇在行使自由权时是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组成的社会之中,每个人在享有自己的自由时,都会与他人的自由发生交叉甚至冲突。为了避免冲突或矛盾的发生,法律就在事前对自由的界限作出规定,以确保自由只在一定的范围内行使。这正象波斯纳概括密尔的表述,“你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那么,张某夫妇的行为是否“冲撞”了他人的权利呢?从案件事实看,律师特意澄清说当时拉有双层红水绒窗帘,且这一对并未患有露阴癖的新婚夫妇已经上床,拉上窗帘是可以合理想见的人之常情。显然,影像不可能跳出窗外去影响他人。
复次,执法人员的主体资格值得质疑。我们知道,执法活动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正式的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进行。警察的行政执法作为一种较重要,较特殊的权力,其行使更有严格的要求。连50元以下罚款,警告这样较轻的治安处罚若由非公安人员进行时,也要经过严格委托程序。而本案中进入张某家中的三名“警察”的身份到底如何呢?按警方的说法是:“当时他们去了三个人,都穿了警服,但由于没有授衔,确实没有警号。”如果不是“陌生于执法”,陌生于警察这一执法队伍的建设情况,就不能不知道,全国在编的正式警察,每个人都有一个在全国独一无二的警号。因为设置警号的主导思想之一就是让广大公民通过警号来监督警察的行为。所以,只要是正式警察,就必然会有警号。而警衔则是根据警察的从警年限、职务、职称等因素授予正式警察的等级标志。取得警衔并不是取得警号的原因,相反,要有警衔,必须得有警号。这种情况,宝塔分局副局长魏世平告诉记者,“其中两人虽然不是正式的公安民警,但属于地方公安编制,(是否类似于保安,作者注)……另外一名干警已经在去年通过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并且已经被陕西省公安厅批复录用为正式的民警,只是现在还没有办理手续,所有没有授衔。”可见,后一名还没有实现质的飞跃,成为正式警察,前两名压根就不是警察。如此三人去执法,有何合法性可言!尽管在与张某发生冲突后,派出所长贺宏亮(可能是正式警察吧)赶到现场,但他能够使三人的此前行为合法化吗,能够证明张某此前的阻挡甚至打人的行为是阻碍执行公务吗?
总之,在民主与法治的社会中,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正像一句西谚所言,everyman’shouseishiscastle(各人的家就是他的堡垒)。主人尽可以在其“堡垒”中从事各种无害于他人的活动;而对于公权力而言,则坚持权力制约,坚持法未授权即禁止的原则,主张权力应该服务与权利,反对官本位,权(力)本位。本案中无论张某夫妇在家看黄碟的行为是否触及了他人的“鼻尖”,任何没有执法权的人都无权私闯他们的堡垒而对他们执法,因为法律之治更强调的就是程序之治;即使是警察进入他们的住宅,也不能毫无法律根据地扣押电视机、影碟机等物品。更不能在被媒体曝光以后,恼羞成怒,像个别警察说的,“不信就治不了他”,而将治安案件上升为刑事案件,以彰显权力的威严,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试题及答案 2010-01-17 21:14:03 阅读258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
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 B.法律书籍 C.法律条文 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 B.唐律 C.教会法大全 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A.商品的交换 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 B.日耳曼法 C.印度法 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 B.政策 C.习惯 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单行条例 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 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
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
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 B.法的创制 C.法学研究 D.法律现实 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A.契约 B.判决书 C.裁定书 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法律规范的制定 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 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 B.处理 C.制定 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法理学 》参考答案
一、1.D 2.D 3.B 4.A 5.A 6.C 7.B 8.D 9.B 10.A
二、1.CD 2.A 3.BCD 4.AD 5.ABD
三、1.法的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所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惩罚
性或保护性强制措施。3.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4.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5.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
法律规范的活动。四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答:法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标志主要有两点:
(1)国家的最终形成标志着法的形成;
(2)只有当人们有了选择行为的自由,出现了授权性规范,才意味着有了权利
和义务的划分,从而产生了法。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答: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则。特征:(1)国家意志性;(2)规范性;(3)同一性;
(4)逻辑性。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社会关系;
(三)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四)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答:违法的构成,是指法律规定的构成违法所必须具备的各个要件(事实)的总和。这些要件包括:
违法的客体,这是指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违法的客观方面,这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违法的主体,这是指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
单位、国家机关。
(4)违法的主观方面,这是指违反主体对自己实施的违反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
抱的故意或过失的心里状态。
五、1.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答: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方式,对已经制度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使其系统化的活动。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
(1)法规清理,又称法规整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2)法规汇编,又称法律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规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予以排列,汇编成册;(3)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试题及答案 2010-01-17 21:14:03 阅读258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 B.法律书籍 C.法律条文 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 B.唐律 C.教会法大全 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 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
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 B.日耳曼法 C.印度法 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 B.政策 C.习惯 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单行条例 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 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
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
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 B.法的创制 C.法学研究 D.法律现实 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 B.判决书 C.裁定书 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 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 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 B.处理 C.制定 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法理学 》参考答案
一、1.D 2.D 3.B 4.A 5.A 6.C 7.B 8.D 9.B 10.A
二、1.CD 2.A 3.BCD 4.AD 5.ABD 三
1.法的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2.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所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惩罚
性或保护性强制措施。3.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4.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5.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
法律规范的活动。
四、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答:法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标志主要有两点:
(1)国家的最终形成标志着法的形成;
(2)只有当人们有了选择行为的自由,出现了授权性规范,才意味着有了权利
和义务的划分,从而产生了法。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答: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则。特征:(1)国家意志性;(2)规范性;(3)同一性;
(4)逻辑性。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社会关系;
(三)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四)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答:违法的构成,是指法律规定的构成违法所必须具备的各个要件(事实)的总和。这些要件包括:
违法的客体,这是指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违法的客观方面,这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违法的主体,这是指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
单位、国家机关。
(4)违法的主观方面,这是指违反主体对自己实施的违反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
抱的故意或过失的心里状态。
五、1.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答: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方式,对已经制度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使其系统化的活动。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
(1)法规清理,又称法规整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2)法规汇编,又称法律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规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予以排列,汇编成册;(3)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
下面是本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刑法。刑法的理论核心是犯罪(行为)论,而犯罪论的重点是犯罪构成理论,其内容几乎贯穿整个刑法体系,其他许多内容不过是犯罪构成问题的具体应用、修正或者补充,比如犯罪形态、共同犯罪、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等,讲的是犯罪构成某方面要件的特殊问题。考试中成为难点的问题,如区分犯罪预备、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只要检索一下其客观要件(行为)或者主观要件(自愿与否),问题就解决了。整个刑法分则也不过是犯罪构成在具体犯罪上的展开:但有一部分是以分则的犯罪考总则的知识,对一般犯罪,凭借上述理论就可以解决;对于某些特殊性的规定,稍微记忆一下,也不是难点。因此,学通了犯罪构成就等于学通了刑法,要舍得在这一部分下工夫。我学刑法是将一多半的力量用在了犯罪构成上面,先反复读了几遍,后来将其中要点摘要抄写了下来,背诵下来。刑罚论理论不多,只要看看要点即可。
刑法分则主要集中在几种犯罪上面,即所谓“常见性、多发性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防利益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几乎可以不看,因为出题的概率小、分值低,出大分题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对于其他犯罪,重点把握财产犯罪(侵犯财产罪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职务犯罪(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其中要特别注意区别近似犯罪。
民法。学习民法要以民事法律关系为线索,整个民法多是民事法律关系各要件的具体展开。法律规范是建立民事法律行为的前提,法律事实尤其是建立民事法律行为的关键。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它蕴含了民法意思自治的理念,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多与此有关。如行为因欺诈、胁迫而无效,就在于意思表示不真实。不论复习还是考试,只要抓住这根线索,将各个知识点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的位置搞清,很多问题就变得简单明了了。比如案例分析题目,好象很复杂,其实只要找出其中的民事法律行为,答案就出来了。
法理学。首先应该注意基本概念,如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系等。其次,应该关注热点问题,如依法治国,法律与经济、政策、道德的关系。但是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不必过于关心,除非总书记有专门论述或者写入十六大报告。如司法独立和司法权的性质,只要记住一句“司法是判断”就行了,作者对司法十大特点等等的长篇大论只不过是一家之言,不必理会它。
宪法。重点是宪法基本理论、国家机构和基本权利。基本理论和基本权利主要考概念和宪法条文。国家机构主要考条文,最好熟悉宪法条文。宪法考论述题可能性不大,因为重大法律问题往往同时是宪法问题与法理学问题,在一张试卷中不可能重复考。宪法的热点,因为刑讯逼供严重和人身损害赔偿问题,应当重视人身自由;因为宪法诉讼,应当重视宪法监督,特别是对外国制度的介绍;因为人大换届在即,应当重视选举制度。
中国法制史。中华法系几千年,内容太多,又没有理论体系,复习似乎很难。其实,领会了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目的,重点就突出了。学习目的有二:第一,是为了了解中国法制曾经有过的辉煌,树立民族自豪感,坚定建立法治国家的信心,为此要关注中国法制史上的成就,如法经、唐律等立法,“五听”、三司会审、马锡五审判等司法方法等;另外一个目的是批判历史糟粕,肃清封建遗毒,如“七出”、论心定罪、八议等。对于一般性的规定,不必浪费力气。
最后忠告大家,考试成功仅仅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在于报名。现在报考法律硕士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分落榜并不奇怪:如果报考名牌院校,非做最充分的准备不可。另外,虽然都叫法律硕士,各个学校对法律硕士的定位不同,培养方式也有区别,前途判若云泥。
大一思修期末复习 篇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如何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答: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意义:(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如何做:(1)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2)要崇德修身、砥砺品格,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3)要明辨是非、坚定自励,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到择善固守、从容自信;(4)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
补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在学实习生活中应该深化理性认知,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增强价值判断能力;注重感情认同,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明确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注重实践旅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三、如何认识个人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答:(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四、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答:内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如何弘扬: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既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弘扬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五、简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答:(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六、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答:(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2、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3、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1、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
2、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
3、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七、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答: 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态度的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做:(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
八、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答: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九、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十、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答:(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社会条件。
(3)顺利推进的改革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协调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4)健全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和落实需要立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更好的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行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样才能将全面依法治国落实到各处。
(5)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锤炼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
十一、简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
答: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坏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文明相亲相爱、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十二、联系实际,大学生应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答:(1)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2)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3)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十三、谈谈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答:(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2)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十四、简述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答: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十五、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2)人民主权原则。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保障原则。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原则都是重要的人权,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权保障更加重视。
(4)法治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及其活动,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十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部门?
1、实体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2、程序法律部门: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
答: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十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制(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十八、全面依法治国的格局是什么?
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十九、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和培养途径;
答:内容: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
途径:(1)学习法律知识(2)掌握法律方法(3)参与法律实践(4)养成守法习惯
二十、联系实际,谈谈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答:(1)信仰法律:如果对法律不信任,认为依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而总想找门路、托关系,或者采取极端行为,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2)遵守法律: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
(3)服从法律:因违反法律受到行政处罚要认真履行,对人民法院做出的有效裁判要主动履行,对学校做出的各种奖惩决定要严格执行。
(4)维护法律:帮扶弱者、见义勇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诉求,也为我国法律所规定和保护,而我们大学生要遵守法规、惩恶扬善,做新时代的护法使者。
二十一、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答:
1、政治权利与义务(1)选举权利与义务(2)表达权利与义务
(3)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4)监督权利与义务
2、人身权利与义务(1)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2)人身自由权利与义务(3)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4)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5)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
3、财产权利与义务(1)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2)继承权利与义务
4、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1)劳动权利与义务(2)休息权利与义务
(3)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4)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
5、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力与义务(1)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2)文化教育权利教育与义务
二十二、当权力受到侵犯时,应当如何依法维权(救济权力)?
答:(1)司法救济(2)行政救济
大一下学期英语期末复习例句 篇3
我们刚开始一个新的工作,肯定会有很多东西不熟悉.(be bound to)
Whenever we start a new job,there are bound to be a lot of things we may not be familiar with.这种新药已经成功地用在动物身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类身上也适用.(be applied to)This new medicine/drug has successfully been used on animals,but this doesn’t mean that it can be applied to humans.他这次演讲比赛没能得第一名主要是因为他缺乏信心.(lack of)
His failure to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speech competition is largely due to his lack of confidence.对于一般人来说,忧郁症(depression)很容易跟压力混淆,因为忧郁症也可以是某些压力的反应.(be confused with)
To the general public,depression can be easily confused with stress,as it may be a response to some types of stress.世界粮食的生产将越来越难跟上世界人口的日益增长.(keep pace with)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world food production to keep pace with the continuing 且让我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祝你们工作顺利.(it remains to sb.to do sth.)
For now,it remains to me to thank you once more for joining us and wish you good luck in your work.我一开始就说过,他会给我们惹麻烦的.(right from the beginning)I said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that he would cause us trouble.Unit 4
只有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才能够完全理解这一点.(live through)
Only those who have lived through s similar experience can fully appreciate this./The only people who can fully appreciate this are those who have lived through a similar experience.科学家们一直没弄明白这些粒子是怎么形成、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figure out)
Scientists have been hard pressed to figure out how these particles form/are formed and interact(with one another).我要特别感谢每一个在这些年来以不同方式做出了贡献的人.(in one way or another)
I’d like to express my special thanks to everyone who has contributed over the years in one way or another.团队环境中员工个人的成功能带来公司的成功.(result in)
grow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要成功地得到一份工作,需要很多因素一起发挥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你的技能、文凭和工作经验.(come into play)
To successfully get a job,a lot of factors need to come into play,including your skills,diploma and work experience.Unit 8
法官要求记者不要公开受害人的姓名.(disclose)
The judge asked the reporters not to disclose the name of the victim.老师费尽苦心务使我们全都理解他说的话.(take pain to do sth.)The teacher took pains to make sure that we all understood what he said.最近学校在学业优秀的学生中进行了一项调查.(conduct,attain)
Recently the school conducted a survey among those students who have attained academic excellence.他说他要接受这份工作,我们要求他写封信证实.(confirm)
He said he would accept the job,so we have asked him to confirm his acceptance by writing us a letter.乔治学习很努力,他要尽量利用学习的机会.(make the most of)
George studies very hard.He wants to make the most of his chance to learn.我们不能去。第一,天太冷.另外,我们正忙着.(to begin with)We can’t go.To begin with,it’s too cold.Besides,we’re busy.该是有人公开讲清楚这些基本事实的时候了.(speak up)
It’s about time that someone spoke up for these basic truths/facts.不要说做这事没用,长远看会有好结果的.(pay off)
Don’t say it is profitless to do this.The effort will pay off in the long run.Unit 1
在生活中,我们最愚蠢的行为就是太执著于自己的东西,不愿意放弃.(cling to sth.,let go)In life,our stupidest course of action is to cling too much to what we have and refuse to let go.我愿意在IT行业工作,但我不知如何着手.(go about sth.)
I am willing to work in the IT industry,but have no idea how to go about it.许多人都已意识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aware of,in harmony with)Many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像“代沟”这样的问题是不可以被掩盖起来的.(sweep…under the carpet)Problems like the generation gap cannot be swept under the carpet.我始终不懂什么事在使他烦心.(eat away at)I never did understand what was eating away at her.他一生都与世无争.(at peace with)
He has been at peace with the world all his life.他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一则她未必理解,二则他怕自己得不到她的宽恕.(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He did not speak out/say what he thought.For one thing,she might not understand.For another,he was afraid that she might not forgive him.随着岁月流逝,他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roll by)
As the years rolled by,he becam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fascinated by Chinese culture.Unit 2
这种情景总是令我感动,让我深思.(set sb.doing sth.)
Such a sight always moves me and sets me thinking.This is a sight that never fails to move me and set me thinking.别怪她了,在类似情况下,你自己也会这么做的.(under…circumstances)
Stop scolding/blaming her-You’d have done the same thing under/in similar circumstances.我们应当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心存感激,而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漫不经心.(be appreciative of/grateful for,take…for granted)
We should be appreciative of/grateful for what we have instead of taking everything for granted.他也许会答应改变,但无非又是说一套做一套罢了.(It’s the same old story of)
He may promise to change,but it’s the same old story of saying one thing and doing another.我苦苦思索该怎样把这可怕的消息告诉他.(rack one’s brains about sth.,break the news to sb.)I racked my brains about how to break the terrible news to him.我将永远无法报答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repay sb.for sth.)
It will be impossible for me to repay my parents for everything they have done for me.The individual success of the employees in a team environment results in success for the company.这场战争,虽说从军事角度而言是成功的,却令经济几乎崩溃.(in…terms)The war,although successful in military terms,left the economy almost in ruins.他决定把自己的精力用到有益的事上,而不是整天守在电视机前.(channel sth.into…)
He decided to channel his energies into something useful,instead of being glued to/sitting in front of the TV set all day long.力量和勇气是有区别的.生存需要力量,生活需要勇气.(it takes sth.to do sth.)
There’s a difference between strength and courage.It takes strength to survive.It takes courage to live.她天生就是个非常温柔亲切的人,总是乐于向别人伸出援手.(by nature)
She was by nature a very affectionate person,always ready to give a helping hand to others.Unit 5
他为我们公司当顾问,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经常向他请教.(consult)
He consults for our company and we often consult him when we encounter problems in our work.不要试图去作弊---你决不会得逞的.(get away with sth.)Don’t try to cheat-you’ll never get away with it.不论可能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我父亲总是很乐观.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正面的榜样.(regardless of,role model)
My father is always optimistic,regardless of the difficulties that he may face.He is a positive role model for us.这本小说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沉浮.(ups and downs)This novel describes the ups and downs of a big family during China’s 1920’s and 1930’s.做事只有好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理智.(in good faith)
It is not enough to act in good faith.We also need to act reasonably.考试前开夜车(burn the midnight oil),你也许能考个好分数,但从长远看,平时用功才能真正取得学业成功.(in the long run)
You may score good marks by burning the midnight oil before the exams,but in the long run you have to study hard every day to achieve academic excellence.不要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每过一阵就要抬眼看看远处.(once in a while)
Don’t stare at the computer screen for too long.Raise you eyes once in a while and look into the distance.从别人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是很有益处的.(to one’s advantage)It’s to your advantage to learn from the mistakes of others.Unit 6
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我们才能学习和进步.(by trial and error)
It is only by trial and error that we learn and progress/make progress.你应该知道心灵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它会使你与众不同.(distinguish…from…)
You should know that the education of the heart is very important.It will distinguish you from others.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对痛苦的容忍度往往很低.周围的事物会让他们看不顺眼.(strive for,a low threshold of)
A person who strives for perfection tends to have a low threshold of pain.Things around bother them.他们认为正直是个原则问题,愿意为之牺牲一切.(a matter of,for sth.’s sake)
They regard honesty as a matter of principle and they are willing to sacrifice everything for its sake.人们根据你交往的朋友来判断你.如果与坏人为伍,你就是自找麻烦.(invite)
People judge you by the company you keep.You’re inviting trouble if you get into bad company.直言不讳(speak one’s mind)、不顾其他人的感受不是一种美德.(without regard to)Speaking your mind without regard to other people’s feelings is not a virtue.她的敏感令她承受的痛苦比普通人所能想像的要多.(expose…to…)
大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篇4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马关条约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中国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及所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这个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合法化,并使日本国力大增。
2、《资政新篇》
1859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它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上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上,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输入。《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它虽然得到天王的赞赏,但因缺少施行的多种其他条件而未实行。
3、《训政纲领》
1928年10月由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训政纲领》,规定“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政会行之。北洋政府时期形式上存在的议会制度也被废除了。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追认《训政纲领》有“法律上确定之效力”,成为国民党“训政时期”的根本法。
4《新青年》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举起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6年9月,它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陈独秀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也迁移到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也参加编辑,《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更增加了《新青年》的影响和号召力,发行量达1万5、6千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后来,它成为中共党组织的机关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5《辛丑条约》 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6东方会议
日本“东方会议”: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7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中体西用”的思想展现了清朝统治者们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天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的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的统治制度。
8清末新政
1901年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始新政。主要有: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颁布《商律》等。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使得清朝统治陷于孤立
9七七事变
事变前夕,日军已经从北、东、南三面包围了北平,只有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仍在中国军队守卫之下。1937年7月7日夜,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的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其实该士兵很快就已经回队),仍然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武装搜查,当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便开枪开炮向宛平城进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此次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的进攻,中国也由局部抗战进入全面抗战的新时期。
辨析
简答
1、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
一、南京临时政府是辛亥革命高潮的产物,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地位,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拥有美国式总统制的大总统权力。陆军、外交、教育等部的总长和各部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而担任其他各部总长的旧官僚或立宪派大多没有到南京就职,均由次长负责,故有次长内阁之称。临时参议院43个参议员中,有33名是革命党人。
三、它所制订的政策措施集中地反映和代表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也在相当程度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四、它所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内容:
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
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国民党正面抗战
1939年1月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对日作战则趋向于消极,保存实力。标志国民党从片面抗战到逐步消极抗战。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但是,这些抵抗没有达到维护领土的目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中国迅速丢失大面积国土。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国民党作为执政党也是第一大党也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从而形成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在战略防御阶段,日军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血染沙场壮烈殉国。
在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使国民党顽固派的抗日立场发生动摇,蒋介石派人到香港和日本代表谈判,还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千古奇冤”的皖南事变。但他们终究没有胆量公开投降日本,仍然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而国民党军队的大部分仍然坚持在抗日战场,进行了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等几次规模较大的战役,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另外,虽然有远征军入缅配合盟军作战扬威异域,也有豫湘桂战役的可耻大溃败。
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军队也积极参加战略反攻,收复了华南、东南、沦陷区大部分城市及台湾,接受了大部分侵华日军的投降。
总体上说来,国民党在八年抗战中是功大于过的,这也是国共重庆谈判中共产党毛泽东承认国民党优越地位的原因。国民党之所以失去大陆政权的原因,是因为它不仅腐败,而且拒绝承认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挑起内战并在战争中遭受失败的结果。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谕旨,宣布开始变法。但变法一直遭到了旧势力的激烈反对,他们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经过密谋策划,终于在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帘听政”,囚禁了光绪皇帝,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遇害。这场“百日维新”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政变扼杀了。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具体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借孔子之名 “托古改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
(3)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发点。它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912年3月,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七章五十六条。它第一章第二条即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三章规定立法权归参议院,第五章规定增设国务总理、各部总长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实行责任内阁制;第六章规定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第二章第五至十五条规定了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及所享有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评价见教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近代中国土地沦丧的概括
中华民族自救思潮中代表人物及其标志性成果 3、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民族自救思潮是什么?
答:由于受到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19世纪后半期,中国部分开明官僚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有识之士,开始将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实施,并主张进一步向外国学习,以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先后兴起了洋务思潮、早期维新思潮和戊戌思潮。
洋务思潮: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第一个民族自救思潮是洋务思潮。其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是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政治伦理,是必须继续坚持和维护的,同时也要借用西学中比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洋务思潮的第二个内容是自强和求富。自强是为了自救,同时又必须寓强于富。
早期维新思潮:是通过总结洋务运动的经验教训而来。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用”,还要引进西方的“体”,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则要打破洋务派的垄断,大力发展民间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
戊戌思潮:是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形下兴起的一个进步思潮。其哲学基础是进化论,其中心内容是变法,其操作之要点在制度创新和培养、使用新式人才。
苏维埃时期中共政权建设
苏维埃时期中共政权建设及其意义
见教材第五章第二节
【大一管理学复习材料】推荐阅读: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10-11
大一管理学试题及答案08-14
大一管理学考试题目与答案09-30
秋季大一班体弱儿管理总结10-03
大一思想政治复习重点07-21
大一女生08-01
大一化学10-12
大一总结07-29
军校大一学员07-04
大一基础会计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