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安全检查制度

2024-09-14

周月安全检查制度(精选5篇)

周月安全检查制度 篇1

周、月度工作计划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各部门更好的完成当月工作计划及考核指标,有效地强化工作实施进度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应用部门:各部门

三、了解对象:各部门、主管。

四、管理制度:

(一)周计划

1、范围:

(1)时间范围:本星期一至下星期五的工作计划。

(2)内容范围:主要日常工作,部门即将投入的工作。

2、时间节点

各部门每星期一上午讨论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及布置本周工作计划。并于当日上午12:00以前提交周工作计划至中心领导。

(二)月计划

1、范围

(1)时间范围:每月1日至30日的工作计划

(2)内容范围:主要日常工作,部门即将投入的工作,公司下达的工作。

2、时间节点

各部门每月30日(遇星期日提前)上午讨论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及本月工作计划。并于当日下午16:00前提交下月工作计划至中心领导。

3、计划内容及格式:

参照《周工作计划表》及《月工作计划表》。

4、计划的检查与协调:

(1)检查部门:总经理室、人力资源部、运行管理中心;

(2)检查方法:公司有关部门根据周、月度计划涉及内容,按实完成时间节点、通过询问、现场了解、核对相关报告的方式检查各部门计划完成情况,提交总经理,总经理根据具体情况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各部门进行协调和指导;

(3)协调:针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在配合协调上产生的问题,在每周的工作例会或专题会议中进行协调,以保证公司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

5、计划实施结果的考核:

计划实施结果的考核工作纳入月度绩效考核,由中心领导负责监督执行。

周月安全检查制度 篇2

安全检查是系留气球外场试验试飞过程中安全保障的必要手段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安全检查, 发现安全隐患, 采取整改措施加以消除, 从而达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目的。但在实际外场安全检查中, 由于安全检查受重视不够, 检查过程流于形式, 检查结果没有实现闭环控制等问题, 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 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1]。为把系留气球外场试验安全检查做实, 我所经过调研, 提出了明确的安全检查要求,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查制度, 经过多次外场实际检查, 效果不错。

2检查要求

(1) 成立安全检查领导组和工作组, 检查组按专业进行分工, 各业务成员负责本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检查工作。 (2) 检查必须落实见底, 问题必须追根溯源, 要将所有可能的安全隐患尽可能地全部找出来。 (3) 检查发现的问题, 由项目管理部门统一下达整改计划, 质量部门负责进行整改工作的归零验证, 所有可能影响安全的问题, 必须彻底整改到位, 不得带问题升空运行, 确保后续外场试验安全。 (4) 问题的整改由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

3检查制度

3.1目的

为了及早识别、寻找、消除外场试验的各种安全隐患, 加强防范意识和措施, 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3.2原则

安全检查要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3.3计划

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 必须建立有各级领导负责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根据检查的内容制定检查表, 按要求逐项严格检查。

3.4内容

3.4.1安全管理状况检查。检查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 安全责任制和人员培训上岗管理是否落实, 安全检查是否制度化、规范化, 安全教育是否经常开展并使试验人员安全素质得到提高, 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是否及时整改。

3.4.2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检查。检查参试设备、测试设备、备品备件、工具、试验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试验安全要求。

3.4.3人员的作业安全检查。检查是否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安全试验规章制度/管理规定的行为。重点检查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岗位是否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3.5检查形式

3.5.1定期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性安全检查, 在外场试验重大节点或转阶段 (如首次升空试验、连续留空试验、搭载任务设备升空试验以及定型试验等) 之前也需开展综合性安全检查, 检查安全管理状况、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人员的作业安全。该检查由安全检查组组织实施, 外场试验组织参与。

3.5.2日常安全检查。升空前/后检查:外场工作队负责检查升空前、后设备的安全状态。

值机检查:外场工作队值机班组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主要检查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

安全员日常巡查:外场试验安全员现场巡视检查人员的作业安全, 指导、督促参试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纠正违章现象。

3.5.3特殊情况安全检查。在危险天气发生前后, 由外场工作队负责检查防止危险天气导致事故的预防措施是否落实、重要设备部件安全状态是否完好。

3.6隐患整改

安全检查必须认真做好记录, 对查出的隐患要做到“三定”, 即:定责任人、定措施、定完成期限, 逐项落实, 及时复查。凡查出的重大隐患在未彻底解决前, 外场试验组织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安全检查组织应监督执行。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 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 应列入安措、技措或检修计划, 限期解决。凡查出的各类隐患, 因没有及时整改而造成事故影响的, 要追究有关部门领导和人员责任。

4检查过程

2014年7月, 在安全检查领导组的指示下, 依据外场试验安全检查制度, 检查组到某两个型号系留气球外场主要对综合类安全检查进行了专项检查。

检查通过看、听、问、验等方式进行[2]。

(1) 看:主要查看资料、记录、操作证、现场安全标志以及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和车辆的防护情况、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目视检查设备、结构部件状态, 查看试验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查看设备的运行记录等。 (2) 听:听取管理人员、安全员、试验人员对安全工作情况的介绍和汇报。 (3) 问:主要是由检查人员随机指定相关人员对有关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询问, 听取他们对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反映, 了解他们对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等。 (4) 验:使用仪器、仪表和其他测量工具, 现场检测设备、部件、零件等的状态。

5结果分析

对系留气球型号1的检查包含了7个方面的308个小项。

从分布情况可知:检查的系留气球型号1平台产品状态155个检查项, 没有发现不符合项;管理、保障类 (包括管理保障、技术文件、综合保障、机务场务保障、保密保卫保障、设备设施保障) 153个检查项, 查出不符合项50个, 占检查项的32.7%, 从分布情况可知:检查的系留气球型号2平台产品状态223个检查项, 不符合项4个, 在目前状态下不影响连续留空试验, 需要尽快解决“燃油加热器24伏接地与主绞车有干扰”问题;管理、保障类 (包括管理保障、技术文件、综合保障、机务场务保障、保密保卫保障、设备设施保障) 155个检查项, 查出不符合项40个, 占检查项的25.8%, 占总不符合项的91%。检查组将检查结果以整改单的形式发放至各个职能部门,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 目前已全部完成归零, 经过复查, 整改效果良好, 本次安全专项检查有效保障了两型系留气球外场试验的安全顺利开展。

6思考及建议

系留气球外场试验过程中, 难免出现各种意外情况, 为保证试验顺利完成, 制定系留气球外场安全检查制度, 进行安全检查工作是关键环节, 安全是红线, 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安全检查非常重要, 但应更注重于前期严密细致的设计, 加工制造严谨, 应急预案完整合理, 使用者现场操作实践规范,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系留气球外场安全检查制度需要保持动态更新, 时刻保持与产品状态一致, 必要时针对具体系留气球型号编制外场安全检查手册, 对检查内容系列化、表格化处理。目前我所外场试验试飞安全压力完全集中在工作队, 各职能部门没有能够广泛参与, 没有形成完整的试验试飞安全管理体系, 外场试验还存在安全盲区。对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落实整改不彻底的单位和个人, 应有惩罚措施[3], 并在安全检查制度中加以体现。当发现外场安全工作有好的做法或工作亮点时, 则应整理归纳, 汲取经验, 有效交流, 保证检查效果最大化。

摘要:针对系留气球外场试验试飞过程中安全检查工作出现的问题, 文章提出了明确的安全检查要求,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查制度, 并对某型系留气球外场试验进行了专项检查, 给出了结果分析, 提出个人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安全检查制度,系留气球,外场试验,建议

参考文献

[1]周金桥.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 2014 (7) .

[2]侯雄智.对安全检查常见具体内容的分析研究[J].工业, 2015 (2) .

浅谈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 篇3

关键词:船舶 安全 动态 检查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而系统内部还存在若干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是互相联系。在安全管理上,把安全工作看作是一个多方位、多因素、动态和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因此,理顺安全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明确安全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立严密的安全控制网络,真正做到以早为主,以防为本,早抓早防,齐抓共管,是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远洋集装箱船舶的现代化,大型化和高速化,给航海安全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是船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的创新与探索,通过实施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进一步实现在动态中对船舶现场的安全控制,进一步规范值班人员特别是驾驶台值班人员的行为,促进并强化当值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及时发现和纠正船员的“三违”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中远集运和上远公司在中远集团“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科学管理;超前防范、重在执行”的二十四字安全理念指导下,建立起符合国际公约、规则,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地自主管理、自主检查和自主监督的船舶动态检查制度,并以科技领先、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以强化日常动态检查、科学全程监控为手段,以超前防范,实现全面安全为目的,在所属船舶安装“驾驶台视频记录仪”,运用公司“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和“远洋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实现船岸信息交流与共享,使船舶安全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动态化和跟踪化,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公司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海上航行的本质安全。

一、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实质

安全管理的动态原理体现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对象、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动态变化上,同时,组织的目标以至管理的目标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有效的管理是一种随机制宜的管理。动态管理要求管理者不断更新观念,避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想和方法。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主体和对象是船舶和船员,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随机制宜就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航区、气象、设备、人员等),随机抽调检查人员,按船舶营运实际节奏科学安排,也就是从具体实际出发,不固定自查人员,不拘于检查表内容,特殊情况特殊检查。

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是船公司实现安全营运目标的一项主要措施,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公司以船舶各项安全作业为重点,每年都根据船舶新设备引入和新危险源的识别,通过风险评估,对综合管理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根据评估后的风险拟定规避措施。但制度标准不代表人的行为标准,在实行安全标准化作业过程中,实现行动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执行上由不标准到标准的转变,这就是安全动态检查的实质。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要遵循“细、实、全、深、严、狠”的六字方针,在动态中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船岸员工的责任心,提升执行力,将安全防范重心前移,实现安全管理从面上指导向动态跟踪转变;从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转变。同时,对安全动态检查中发现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关键性和突出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早整改,使标准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最终实现船舶营运本质安全的良好格局。

二 、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模式

成立船舶安全动态检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四级管理模式,即中远集运(安全技术管理部)—上远公司(安监部)—船员部(政工科)—船舶(政委)。其中岸基相关管理部门有专人负责跟踪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实施情况,指导船舶开展安全动态检查工作,处理船舶反馈的岸基支持要求;海务监督上船检查驾驶台视频记录,并随机拷贝存档,岸基对驾驶台视频截图远程抽查。公司明确船舶政委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负责驾驶台视频定期检查和记录,牵头组织船员实施动态检查,并负责检查情况信息的输入、审批、交流和存档工作。

在公司综合管理体系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方案和细则作为保证,船舶政委作为主抓手(第一责任人)组织和动员在船人员的全员参与;船长和轮机长本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理念,全力支持政委落实各项具体动态检查工作,建立船舶管理逐级负责制和安全监督员相结合的安全管理网络,运用SMIS系统实时向岸基反馈动态检查情况。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执行情况与本船先进评比和考评挂钩。

船长、政委、轮机长在船舶安全动态检查中的责任关系:船长是船舶安全管理的首要责任人,对船舶安全生产负总责;政委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第一责任人,根据船舶安委会、船长确定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要求,承担船舶安全管理中的过程监控、现场监督、动态检查等任务,负责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人员召集、组织实施、纠正督促、信息汇总反馈等相关工作;船长、轮机长依据体系文件、职责要求所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并不因政委作为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而产生任何变化。

三、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运行

以往航运业各类安全事故案例表明:事故多发生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新作业点或者危险源辩识不到位的作业现场,因此各项操作和作业的安全控制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明确职责

公司明确船舶政委为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实施和监督船舶各部门各岗位的动态检查和信息输入存档工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要求体现全员参与和全方位过程管理,即政委随机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安全动态检查,全方位过程管理就是实施检查的内容与实际相符,也就是干什么查什么,检查表分为驾驶台、机舱和船员行为安全三个部分,在一个循环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重复,可以实施检查表中没有列入的项目,以体现全方位管理;

nlc202309031316

2 .实时监控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船舶局域网随机查看和回放查看“驾驶台视频记录仪”影像,并录入公司体系要求的“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

船舶政委按公司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系统中“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内容组织相关船员随机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和侧重点以周为节点,以月覆盖驾驶台、机舱和船员行为全部内容对本船的安全管理状况开展动态检查。

公司安监部和船员部在SMIS系统中按“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控,跟踪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活动,对船舶驾驶台视频记录仪不定期抽查航行中驾驶台值班纪律执行情况(调取截频);根据船舶反馈内容,特别是缺陷未整改和需岸基支持的项目,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完成整改并负责向船舶反馈。

3 .预知危险

随着航区和气象变化,设备更新或老化,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上极易发生伤害事故;随着新船员、新上岗人员的不断补充,部分老船员安全麻痹思想等等,由于对安全认识差,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多。采用安全系统过程中危险预知预测,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作业现场工序中危险因素,找出人和物的不安全隐患,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基本原因,制定出危险防范措施。船舶应利用部门工前会布置工作的时机对作业危险预知对策分析,每个船员作业前应知晓经常作业项目的安全须知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新区域、新作业点、新项目、新设备重点做好危险源的应对措施,船舶领导、各主管人员和安全监督员在作业现场要随时抽查,以保证落实。工前会危险预知活动的开展,可以强化船员控制危险的能力,提高隐患检查整改率和船员整体安全素质。

4 .重点控制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范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驾驶台管理动态检查,二是机舱管理动态检查,三是船员安全行为动态检查。船舶要对每个危险源制定重点控制措施,如驾驶台值班、机舱重大检修、各类危险作业和保安综合治理等,管理人员必须拥有预知危险的意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始终处于主观的受控状态。动态检查突出两方面重点:

(1)“急、难、险、重”生产任务和重要工作现场。主要包括:航行值班(特别是夜航、雾航、大风浪航行、进出港及复杂航区航行等),重要工作(如解系缆、机舱吊缸、危险品装卸、演习、靠泊期间梯口值班等),特殊作业(如封闭舱室作业,明火、上高、舷外、水上作业等)。政委应加强对上述重点工作的安全动态检查,亲自或指定人员到现场,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如实记录;同时,应着重加强对驾驶台航行值班过程的随机检查。

(2) 船员日常行为安全。政委应根据船舶各部门上报的每日工作计划,加强对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作业人员劳动防护情况的检查督促,对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立即干预、彻底纠正,并做好相关记录。

另外,各重点部位的各种醒目的安全标志也很重要,也是各危险源受控的手段之一。

5 .跟踪反馈

跟踪管理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严格执行各种安全作业规程,安全动态管理就是把在动态操作的每个层次和各种职责分工制度化,作业程序化,以动态实时随机检查加强管理密度,实现集约和精细管理的统一,实现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运用科技服务安全,如驾驶台视频记录,SMIS数据交换等。船舶还应以全面质量管理来加强船舶的安全动态管理,在船舶(部门)中开展安全QC小组活动,对本轮危险源进行跟踪控制,从事故苗头中寻找失控点,制定对策,杜绝重复性事故发生。船舶政委应注重检查过程的信息输入,按节点要求自查、记录和反馈,对现场自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上报,对自身不能解决的上报岸基支持,以实现船岸上下实时预防,层层落实查隐患、找对策、堵漏洞。

6 .设备保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设备列入保养范畴,其硬件、软件如不能正常运转,公司规定作为缺陷及时报告岸基予以解决。

四 、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效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全面实施以来,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主动性得到了加强,驾驶台值班纪律执行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值班、交接班不规范以及驾驶台用餐等现象得到有效制止。通过驾驶台视频记录仪,船长在房间就能及时发现驾驶员的不当行为,及时到驾驶台采取纠正措施,特别是对检查驾驶台视频历史记录中发现的违反值班纪律的驾驶人员采取批评教育或调离船舶进行培训的措施,从而确保了航行安全。船舶在营运实际动态中逐步实现了超前防范的过程管理,通过“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和“远洋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的船岸数据交流,船舶的驾驶台视频截图、自查情况、缺陷整改、岸基支持等信息可实时查看,公司能及时掌握船舶安全动态管理状况,也为船舶综合检查考评工作提供了依据。其中:

(1) 一些船舶细化工作做得很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船检查计划和细则,建立了安全动态检查不良行为档案统计表。

(2) 船员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执行的过程。一些安全隐患被发现,一些违章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在安全监督上敢于动真碰硬,发现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得到及时整改。

(3) 安装“驾驶台视频记录仪”后,驾驶台值班人员的一举一动随时处于视频记录之下,刚开始船员心理上有压力,少数船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采取规避行为,导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各种非议和阻挠。如果怕得罪人而执行不严,便会依然产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船舶提出要坚持常抓不懈,要敢抓敢管,增强查处违章行为的执行力,敢于对违章乱纪行为动真格,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该通报的如实通报,该处分的就要给以必要的处分,以达到教育、警示的效果。

(4) 安全动态检查杜绝了船舶做假账现象,其检查时间和内容与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等相关记录结合,与船舶实际操作和船员安全行为结合。

五 、 结束语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其实施的目的就是各岗位船员在整个履职过程中,对现场危险源的应对措施和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跟踪、预测及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刻、每个环节和每个角落都得到保证,以有效地控制船舶危险部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规范船员的行为安全,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在现有条件下,加强船舶安全动态管理是公司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方法。

周月安全检查制度 篇4

新闻检查是各国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重要手段, 是政府机构对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内容所进行的检查以预防危险的或反政府的内容。宋代定本制度的出现, 使中国古代有了最早的新闻检查的雏形。

(一) 宋代定本制度的出现

从中国历史上看, 新闻检查这一控制形式最早出现于宋代。因为“定本制”是仅针对邸报的审稿制度, 对“定本制”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这一观点, 学界仍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定本制”的出现, 使中国有了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的雏形, “定本制”在形式上接近于现代的新闻检查制度。

宋代邸报有一套完整的审稿制度, 而且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历经变革。宋朝制度规定, 各地官员的奏章及申禀文书均通过进奏院转递, 同时要经皇帝审批。再由进奏院判定该奏疏是否应在邸报中抄发, 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判报”。

据《文献通考》记载, 约在宋真宗咸平二年 (公元999年) , 皇帝下诏, 要进奏院将所供报状, 每五日一次, 抄送枢密院, 由枢密院最后批准决定是否向各地抄报, 称为“定本”制度。进奏院向地方发布的官报, 即以“定本”为准, 不得擅自增减1。后持续了整整七十年。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时统治者对邸报对控制, 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 使邸报能够更好地贯彻皇帝和重臣的意图。

(二) 元明清新闻检查制度的传承

元朝由于统治者是蒙古贵族, 不习汉文, 所以不存在由中枢部门统一发布的汉文官方报纸, 定本制也因此取消。故由于没有官报发布制度, 新闻检查制度就无法形成。

到了明朝时期, 宋朝的传报制度得以恢复。明朝严厉控制抄传这一环节, 没有无判报等环节和“定本”制度, 大权集中于皇帝。2这导致许多章奏不能发抄, 广大依靠邸报获知朝政和国家大事的官员们耳目闭塞, 信息不灵。由此可见, 明朝的新闻检查制度与宋朝一脉相承, 都对邸报予以严格的控制, 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中央专制统治。

明朝的官报形式在清朝前期得到了延续。为加强皇帝的专权, 清代封建官报的发行方式经由通政使司 (收受臣僚题奏) 、六科 (负责谕旨和章奏的发抄) 、提塘 (官报的抄传发行) 等三个环节。中央通过对人员的任命, 进而对奏章的审阅工作加以控制。此外, 官报的抄发内容等相关事项都由皇帝作最后决定。由此看出, 清朝前期有一套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 它渗透在报纸抄写传送的每一个环节。

清朝初期, 无专门控制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 《大清律例》中刑律“盗贼”类的“造妖书妖言”一条是清政府用来处理有关报纸案件以及迫害民间出版物和办报人的主要法律依据3。

清末, 清政府在推行“新政”的进程中, 首次制定颁布了五个近代意义上的新闻法规, 《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9条、《报馆暂行条规》10条) 、《大清报律》和《钦定报律》。清末报律表面上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言论出版自由, 而实际上是清政府用来控制报馆、保证其变法政策得到贯彻和推行的工具。在这些报律的背后, 新闻检查制度依然存在。如作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新闻出版法的《大清印刷物专律》对报刊的注册、审批、出版等都作出严格的规定。如实行注册登记制度, 凡印刷物及新闻记载均须向所在地巡警衙门呈请, 报交京师印刷总局注册等4。其他四个报律以此为典范, 在限制言论、出版自由方面均有详细规定。

由此可见, 清末颁布的几个报律表现出对言论、出版自由的控制逐步强化的趋势。

二、思考当今我国的新闻检查制度

考察中国古代的出版禁令和新闻检查, 除了以历史的角度, 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出发来看待其作用以外, 从新闻专业主义视角更应看到其对新闻自由的限制, 无论是言禁还是“定本制”, 无论哪个朝代的何种新闻检查, 都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闻自由的原则。反观我国当今时代的新闻检查, 无论称为“审查制度”还是“检查制度”, 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新闻出版的自由是受到了限制的。

我国对现行新闻检查制度的表述是“出版自由和事后审查制度”“在实行事后审查制度的同时, 继续实行出版计划和选题计划的申报备案制度”, 虽然已不像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严厉的言论和出版控制, 但不得否认我国在新闻自由的实现上和新闻检查实际操作中, 亦存在明显的缺失。

对意图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思想和出版物进行检查, 必要时进行处分是合乎公众和国家利益的, 诸如我国政府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非法宣传册进行封查、对意图分裂国家的藏“独”电台的屏蔽等等。但是实际情况确实, 这种审查的范围往往严重的扩大化, 审查的边界趋近模糊, 有时则成为维护党派团体甚至是个人利益的监察武器。检察机关非但处于无监控的状况之下, 有时还成为了某些官员封锁消息、统一口径的合法工具。

另一方面, 主旋律、宣传思想和新闻价值排位的设置往往限定媒体的宣传重点和方向, 进而间接限制了让民众对公共议题的获知, 使得追逐网络信源、街谈巷议成为对信息获取饥渴的人们抢占信息先机的仅有途径, 这不仅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禁锢, 也是对民众的不信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越是这种信息检查罅隙里深处的信息, 往往会激起公众探讨的热情, 进而口口相传, 事件也就在不断地言论大漠中变得面目全非。

当年清朝的邸报、京报曾经一度辉煌, 为朝野人士所倚重, 但没多久便逐渐趋于没落, 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在于官方对这类报纸控制过严, 不能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信息方面的需求。我们应该从此类事实中看到, 政府对新闻自由干涉过多, 会阻碍到报业的发展, 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使公众与政府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 这不仅不利于营造一个平等自由、开放民主的社会舆论环境, 也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我们不希望看到新闻检查成为新闻自由的绊脚石, 代替新闻检查制度的应是让公民自身的自律、社会监督和新闻法治的建设, 有法律的权威取代监察机关、行政检察官的威严。我们期望看到一个政府与公众良性循环意见反馈机制;是政府为自己也为人民开辟一条出版与表达真正自由的道路——政府敢于直视异见, 通过真诚沟通、虚心反馈, 人民敢言、乐言的自由表达与出版的真实社会。

注释

11《.中国历史上的报刊检查制度》, 何萍,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7年, 第24卷第五期。

22.《中国古代新闻检查制度综述》, 刘琰, 马征, 东南传播, 2009 (3) 。

周月安全检查制度 篇5

1 医疗器械检查维修管理制度的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我国医疗器械管理法律体系。我国医疗器械管理法律体系中效力最高的是200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76号) , 于2000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我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 必须遵守《条例》的有关规定。除了《条例》外, 还有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其他政府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如《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试行)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试行)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 (试行) 》等。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人大和人民常委会制定的专门医疗器械管理法律, 有部分内容受到《标准化法》和《产品质量法》等其他部门法律的调整。

2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重要性

与传统的望、闻、问、切相比, 采用现代新技术高科技成果的医疗器械诊断有明显的优势, 器械诊断不仅能定性, 还能定量定位, 在现代诊疗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县级医院医疗器械引进的数量和品种、型号也就不断增加, 设备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 器械的检查维护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医疗器械运行管理水平与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 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 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如果医疗设备经常运行不正常, 完好率很低, 精度不可靠, 结果可信度差, 就不可能提供科学的数据, 就会影响诊断、治疗。由此可见, 医疗器械检查维修工作是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 县级医院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医疗器械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维修队伍。

3 医疗器械检查维修管理制度的必要内容

3.1 工作职责

包括:设备采购与验收;资产登记管理 (含编号、领取、维修记录、损坏、报废审批等等) ;正确操作使用培训;保洁保养;易损部件定期检查与维修。

3.2 工作岗位

电工;操作技师;软硬件维护维修员;医生;资产管理员;科室协调统筹负责人。根据工作量和县级医院编制与成本核算情况, 有的岗位是可以兼任的, 有的岗位是动态调度的, 有的岗位是外聘的。

3.3 器械检查机制

医疗器械的检查, 是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科室负责人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特点等合理安排器械的检查时间, 最好印发例行检查时间安排表, 重点、重要设备的检查制度和时间安排要上墙。必须落实检查情况反馈制度。

3.3.1 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保养、维护、维修工作, 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由使用人员进行, 但电源供电部分应该与资格电工协作进行。日常保养主要应做: 仪器清洁;使用前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用中观察仪器的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存贮空间状况;仪器设备关机后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 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 要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或维修人员。

3.3.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周期性的预防性维护维修, 要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 检查检验设备的精度、性能、状况;做好修理前故障的初步判断或确认等工作;定期润滑运转部位;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定期检查的目的是减少设备的损耗, 消除故障隐患, 保持正常工作, 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节约维修费用, 降低使用成本。这项工作主要由维修人员进行或在使用人员的协作下进行。最好是使用人员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并进行性能检测。

4 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4.1 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4.1.1 建立专职的维修组。

设备越先进, 人的因素越重要, 维修组不仅需要有资格的、懂技术的, 也需要懂管理的人来共同承担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 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

4.1.2 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

县级医院医疗器械的种类日益增多、数量日大、存放和使用分散, 不是专职人员独立使用、管理的, 因此科学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 联手承担管理和维护维修任务很重要、也很切合实际。这样做能很好提高设备利用率, 内部运转也顺畅。

4.1.3 做好设备使用效率测算

有的县级医院没有进行过设备使用效率测算, 没有哪个科室拿出科学数据, 凭领导拍脑袋购置设备, 造成了部分设备一年都没有使用几次的情况。从这些事实看, 县级医院器械设备科室的工作, 除了日常管理维修工作外, 应该有更高工作任务, 要做好效益统计分析, 为采购、成本核算等提供依据。

4.1.4 做好医疗仪器维修成本效益核算

医疗器械设备品种多、品牌多, 要求医院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维修工作能力, 否则就影响医院诊治, 也提高维护维修成本。对中低档、可替换多的设备、使用频率低的设备, 医院要鼓励工程人员自修或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 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独立维修能力。做好合理备份, 做到运行安全又节约资源和费用。

5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5.1

制定系统、完备的工作制度和标准, 使管理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 依法管理。

5.2

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 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5.3

探讨和制定实现设备、资源、技术共享, 优势互补的管理、维护维修合作体制制度。

6 结论

上一篇:基层干部自查反思报告下一篇:法签在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