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2024-05-17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通用11篇)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篇1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岩土工程学报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中国给水排水 9 岩土力学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11 施工技术 12 建筑技术 13 世界建筑 14 建筑科学 15 世界地震工程 16 建筑学报 17 混凝土

工程勘察 19 城市规划 20 暖通空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 建筑机械 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 新型建筑材料 27 空间结构 28 城市规划汇刊

混凝土

Concrete 主办: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

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3550

CN 21-1259/TU 邮发代号 8-110

曾用刊名: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

创刊年:1979 《混凝土》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会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主办。

《混凝土》杂志内容包括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测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各个方面。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中国期刊论文网声明:

本站并非《混凝土》杂志社!

本站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1、速度更快

2、价格更低

3、通过率更高

4、选择余地更大,有数百家期刊可供选择投稿 价格(包含所有费用):省级期刊600元起;国家级期刊800元起;核心期刊4000元起!

中国期刊论文网唯一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cnqk_ye @ 163.com(来稿请注明所投刊物或者刊物级别要求)

咨询Q Q:1 1 8 6 2 6 9 6 0 联系电话:1 5 8 0 4 0 3 2 1 0 联系人:叶老师 稿件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① 收稿后本站将通知作者相关信息和稿件中需补充的资料; ② 作者按本站回函要求对稿件进行补充或修改后,本站正式对稿件进行编审;

③ 当日通知作者稿件编审结果及详细信息(特殊情况除外); ④ 向作者寄发《用稿通知书》(注明有具体刊期和杂志名称,并盖有杂志社公章);

⑤ 出版后向作者(或作者指定的收件人)邮发杂志样刊。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简介

[日期: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07-04-09] 中 小]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创刊于1975年,是专门报道建筑科研成果及其推广运用的综合性科技学术期刊。本刊是“中文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制)、“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亦是四川省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已加入“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等。国际16开,双月刊,双月末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8-1933,CN51-1142/TU。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主要栏目有:建筑结构,建筑物鉴定、加固与耐久性,地基与基础,建筑抗震,建筑材料,建筑与节能,施工与管理等。

2005年本刊成立了首届编委会,有幸聘请到赵国藩院士、陈肇元院士、沈世钊院士、吕志涛院士、谢和平院士和郑颖人院士等多位知名专家、教授担任编委。

作者来稿,其编写格式、文摘编写规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中计量单位的使用等,请按国家有关的最新规范执行。文章如属A类——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应将摘要、关键词、论文题目、工作单位及图题、表题译成英文。

投稿(含修改稿)时,请将文章光盘(含图片)与打印稿各一份一并寄来,以便于排牌制作。请提供第一作者的个人简介,内容包括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单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或主要从事的工作;作者联系电话(含手机);E-mail。如系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国家、省部级重点(专项资助)项目,请在作者简介下方标明项目名称和编号。

来稿请寄: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编辑部(邮编:610081)。垂询电话、传真:(028)83370417。E-mail:bjb@scjky.com.cn。

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政局(所)订阅本刊,国内邮发代号:62-12;国外发行代号:BM5838。定价:6.00元,全年36.00元。

浅谈如何界定核心期刊、一级期刊、优秀期刊及其它 更新时间: 2007-3-7 来源: 点击数: 3354

刘佳敏

摘 要:掌握期刊级别划分对教学科研人员来说是完全必要的,期刊分级方式有多种,由于人们对“核心期刊”、“一级期刊”、“优秀期刊”等概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因此本文就这个问题来讨论它们各自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核心期刊、一级期刊、优秀期刊

学术期刊是传播学术信息的一种最迅速、最重要的载体,是教、科研人员交流知识信息的舞台。提高整体学术水平,是各党校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条件。为使我校教、科研人员撰写的学术论文能有目标、更准确地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提高学术水平与知名度,扩大学术影响,提高我校在国内同行学术排行榜上的排序名次,本文特对期刊价值、级别的评价和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核心期刊”、“一级期刊”、“优秀期刊”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讨论。

一、概念极其含义

1、什么是“国家级”刊物?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2、什么是“省级”刊物? “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3、什么是CN类刊物? 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4、什么是ISSN类刊? 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ISSN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Number,简称ISSN)。

5、什么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刊载与某一学科(或专业)相关信息较多、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期刊。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某一学科(专业)的所有期刊进行统计分析,从中筛选出该学科(专业)的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我国核心期刊的研究是我国期刊管理工作研究热点之一,在理论上,明确了核心期刊的含义、范围、形成机制、选择原则、评价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注意采取多样化,注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各种测定方法交叉使用。甚至建立了比较精确的数学模型。也注意到对各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在实践上,我国学者根据核心期刊评价原理,结合我国科学研究实际,测定并编制了大部分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编辑,1992年9月出第一版,1996年8月出第二版。本书编选程序是,先对期刊载文量,文摘量进行统计,再进行引文分析和综合筛选,选出初步结果,然后每学科至少聘请三位以上在一学科领域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审查鉴定,产生最终核心期刊表。全书完成之后,在国家教委的委托下,由北京大学主持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对本书给予了极高评价。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该版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历时两年多,148位专业人员参加了研究工作,214位学科专家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评审鉴定。对核心期刊的筛选方法、核心期刊的界定、核心期刊学科类目的划分、核心期刊筛选软件的设计与使用、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因此,《要目总览》成为目前国内认定核心期刊的权威版本,图书情报部门把它作为收集期刊的依据,许多科研工作者把列入核心期刊表的期刊作为发表研究成果的对象。此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即第一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聘请各学科权威专家进行评审,力求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该书评出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重要学科领域中的344种核心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使用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该书包括核心期刊表、研制报告、综合性核心期刊学科引用分布表、核心期刊中英文简介,以及各类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等,适用于期刊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图书资讯部门的选刊工作,是读者、作者、科研工作者推荐各学科使用率和影响力较高的学术期刊。

6、什么是一级期刊? 一级期刊一般应是同行专家公认的,由国家有关部委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主办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核心期刊;一级期刊的外文版可视为一级期刊;在一级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一级期刊论文;(SCI、EI(光盘版)、ISTP、CSIC、SSCI、A&HCI、ISSHP)检索收录的学术论文,及全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术版,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的学术论文,可视为一级期刊论文。由于国家对哪些期刊属于一级期刊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人象研究核心期刊那样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筛选出可供参考和使用的一级期刊表,因而在取舍标准上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必须是全国一级学会主办、刊名上带有“学报”的才算是一级期刊,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国务院研究中心及各个部委主办的刊物,还有各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报等,是不是也应该列入一级期刊的范畴?为避免混乱,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1991年6月5日联合发布《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其第六条规定,“科学技术期刊,按其主管部门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厅、局主管的期刊。”只给科学期刊划分“全国性”和“地方性”二级,不再使用“一级期刊”或“二级期刊”的概念。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一级期刊”概念,是单就其学术水平而言。也就是说,不管是科技期刊还是社科期刊,国家已不再按学术水平作“一级”或“二级”的划分,有关“一级期刊”这个概念的使用应就此中止。

7、什么是优秀期刊? “优秀期刊”指某一学科、某一行业、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段内质量比较高的期刊,它可以用来评价期刊的内容质量,也可以用来评价期刊的形式质量如编辑、出版、装祯、发行等。笔者对本馆2000年左右所订的上百种中文期刊进行了初略统计,发现将近三分之一的期刊贯以“优秀期刊”字样,有一些的确货真价实,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出于广告宣传的目的,水分很大。二、三种概念的相互关系及使用范围界定

就概念范围而言,“核心期刊”是一个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成果,被广泛接受的比较规范和成熟的概念,就内涵来讲,它实际上包含了“一级期刊”和“优秀期刊”的内容。一种某学科的一级期刊,必定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一种某学科的核心期刊,就其内容质量来说也必定是该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就评价对象而言,“核心期刊”、“一级期刊”只评价期刊的内容质量,只有学术性期刊才有“核心期刊”和“一级期刊”之说。“优秀期刊”则不同,除了评价内容质量外,还用来评价编辑质量、装帧印刷水平、发行量、出版时效等。就内容特点而言,“核心期刊”的特点是学科性、代表性、兼容性,某一学科的核心期刊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一个学科的核心期刊放到另一学科就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反之亦然。但也有的核心期刊横跨两个或多个学科。“优秀期刊”的使用范围太广太滥,有行业优秀期刊,学科优秀期刊,地域性优秀期刊,时间性优秀期刊等,不同范围之间没有可比性。就发展趋势而言,“一级期刊”是个行将消亡的概念。随着“核心期刊”概念的逐渐被认同、接受,最终会取代“一级期刊”而成为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唯一概念。“优秀期刊”的概念随意性太大,不宜用作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随着《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出版和被社会各界广泛参考、使用,“核心期刊”的概念已走出图书情报领域,被其它行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学术水平的确认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教师,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量等,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等级别。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祥见中国高端论文网。

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每年出版的《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中被列出的期刊。

一共分为七编: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学术水平的确认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教师,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量等,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等级别。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补充]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核心期刊”是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未参加过此类评选活动。……(中略)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下略)。

核心素养,要素有哪些? 篇2

在参加一次思想政治学科教研活动时,笔者了解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要素。这是要培养世界公民的节奏?还是要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政治人物的节奏?思想失去了政治,或者思想只有政治,都不是思想政治。本不想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还是不能免俗,也想说几句。

什么是核心素养?查阅文献得知,“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欧盟理事会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2002年),及经合组织(OECD)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2003年)。这两个报告所用的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直译为“关键的”;“Competencies”直译为“能力”。“Key Competencies”直译就应为“关键能力”。报告中关键能力包括互动地使用工具、与异质群体互动、自主行动,是一种基于能力本义建构的体系。有趣的是,我们国内将“Key Competencies”译为“核心素养”。而且200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推出“21st Century Skills”,直译应是“21世纪技能”,也译为“21世纪素养”。日本“21世纪型能力”的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要素结构,也被称为核心素养结构。

在中国语境中,关键与核心,能力与素养,词义是不同的。关键,本义为门闩或关闭门户的横木,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侧重于功能或作用。核心是指事物的中心、中央、中枢、重心、内心、内核之意,与其所对应的是外围、边缘,侧重于位置或地位。能力是指人对自然的探索、认知、改造等活动中,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務所体现出来的身体及心理的素质。素养之素,朴素、平素、素来、素质、素色、素雅,不加修饰之意。素养之养,本义为饲养,即饲养动物,给动物提供食物供其成长;对人而言,有抚养赡养、修养教养、养心养性等;可见素养是一种平素的养、平实的养、平常的养,不富养不贱养,是一种慢慢地养,顺其自然地养。人的素养是指人的道德素养,是一种修养。显然,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有着各自完整的话语体系。个人以为,将关键能力翻译成核心素养,显然欠妥,不是科学求真的态度。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目的,是任务,是方式、是方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素有哪些?

一是中国。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应该是中国的。中国是最核心的标识,要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及伦理。不能把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中国表达或者弄成中国版本,不能用别人的话语表达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是立德。核心素养体系中最核心的是德。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首,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正确的教育来引导人、教化人、激励人。要以德立身、以德率众、以德致远、以德领才,要德才兼备。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核心的德,是德的核心。

三是树人。即树的是中国学生,树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树的是有国际视野、传统底蕴、时代特质和生活智慧的人。国家富强文明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力奋斗,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道德素养,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道德素养,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道德素养。

五是体系。即以德为中心的素养体系。有道才能有德,因此是一种道德素养体系,也是一种伦理体系,不应是关键能力体系或者关键技能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六是发展。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及个性发展。要立足现在,着眼于将来。要弄清楚哪些素养最有发展的价值,哪些素养可以持续发展。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篇3

(1)框架布置形式多样,可以是方形、长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结构布置尽可能规则,平面刚度布置宜均匀、对称,以减小扭转影响,质量分布均匀,内筒尽可能居中。

(2)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外框架构件截面不宜过小,框架承担的剪力和弯矩需要按规范和规程的要求调整增大。在混合结构中,如果采用钢骨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柱,则较容易达到双重抗侧力体系的要求;如果采用外钢框架,其总高度不宜太大,

(3)在纵横墙相交的地方设置钢骨,在楼板标高设置钢骨暗梁,可形成小钢框架以提高核心筒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4)核心筒与外柱之间距离以10-12 米为宜。如果距离很大,则需要另设内柱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否则导致楼层梁太大,不利于减小层高。

(5)一般要布置楼板大梁。在楼盖布置中,需要注意使竖向荷载集中传递到大柱子上去,避免柱子出现拉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柱拉力大于重力荷载下压力)。

1

中式建筑有哪些特点? 篇4

1、组群分布,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在中轴线上采取横向构图,把重要的建筑物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的建筑则对称地列于中轴线两侧。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合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2、讲究色彩的搭配。 中国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但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很讲究色彩的搭配,如江南水乡 (论坛 新闻)的白墙、黑瓦、与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北方的建筑物多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如红墙黄瓦的北京故宫,红色的院墙,金光闪闪的屋顶,配上蔚蓝色的天空作背景,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装饰具有多样性:中式建筑物的窗是装饰的重点,

窗的形状有方、圆、椭圆、花形、扇形、多角形等,窗中的格纹及种类更是多得无法统计。如被誉为“古民居博物馆”的安徽黟县西递村中,举目皆是用青灰色石料雕制而成的漏窗或花窗,多姿多彩,将一栋动楼舍装点得古朴典雅。

4、建筑物具有明显的等级规定:一般可从建筑物的屋顶式样和檐来区别。

庑殿式建筑:最高级,只有皇家重要建筑、宫殿或大殿才使用。它是四面斜坡、一正脊、四斜脊。屋面略有弧度、屋角、屋檐向上翘起。

歇山式建筑:采用四面坡和二面坡的结合,即东西两侧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下部仍为斜坡。

攒尖式建筑:平面是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多见于坛、阁、亭、塔之顶。

悬山式建筑:屋面双坡,两侧伸出于山墙之外。有正脊一条和垂脊4条。

建筑风格有哪些分类? 篇5

一、从民族地域角度,分为地中海建筑风格,法式建筑风格,意大利建筑风格,英式建筑风格,北美建筑风格,新古典建筑风格,art deco风格,现代建筑风格和中式建筑风格,

二、从历史发展潮流角度,分为一下几种:

1.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

2.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其特点是体量宏伟,柱式运用严谨,而且很少用装饰。其主要特征是把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结合起来,并加入新形势,这一风格在当今世界各国颇为流行。

3.现代评论风格,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建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外观宏伟壮观,很少使用装饰。

4.后现代主义风格,以折衷的方式借鉴不同的时期具有历史意义的局部,但不复古,

三、按建筑方式来分:

1.哥特式建筑风格,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缛的装饰,形成统一向上的旋律。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2.巴洛克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它是几乎最为讲究华丽、装饰的一种建筑风格,即使过于繁琐也要刻意追求。

3.洛可可建筑风格。主要特点是大量运用半抽象题材的装饰。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4.木条式建筑风格。 一种纯美洲民居风格,主要特点是水平式、木架骨的结构。

5.园林风格,其特点是通过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栽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化,并围绕建筑营造园林景观。

陕西窑洞有哪些建筑特点? 篇6

窑洞一般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洞口都朝阳,这样便于阳光照射。最简便的窑洞就是直接窑洞挖土形成的窑洞土窑洞;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就成石窑洞了,当然,如果用砖加固就是砖窑洞了。砖窑洞外表更美观一些。窑洞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和长期以来当地人在生活中形成的窑洞艺术,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甚至外国人来参观、住宿,

如今,延安市有许多人家都认识到了世代居住的窑洞的价值,并借此来发展旅游业,改善自己的生活。延安市也开发了一些以窑洞为主题的景点,向外界展示窑洞的魅力。位于杨家岭的世界最大的窑洞建筑群DD延安石窑宾馆现在已经成为延安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它依山而建,共有高低8排近300孔窑洞。窑洞墙上挂着农民手工绘制的图画;镂空的格子窗上,贴着剪纸,窗台上摆放着鲜花。每排窑洞门前摆放着石磨、石碾和石桌椅,充满了浓郁的农家气息。为适应旅客不同需要,一些窑洞里放着床,另一些窑洞则是传统的土炕。窑洞内配有卫生间,生活设施齐全,环境干净整洁。

罗曼建筑有哪些概念解析? 篇7

罗曼建筑有哪些概念解析?

罗曼建筑(英文:Romanesque architecture)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原意为罗 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 筑等。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罗曼”即“罗马式”的意思。在法语中,以“罗曼(roman)”一词概括西方十一十二世纪宗教建筑的风格最早是由诺曼底学者德热维尔(Charles de Gerville)于18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出,在此之前,法国对西方中世纪宗教建筑大都以“哥特”一词归类,最多也是少数学者加以区分墨洛温风格、卡洛林风格和哥特风格三个阶段,或是早期哥特和晚期哥特亦或重哥特和轻哥特两个阶段,

德热维尔以“罗曼”这一十八世纪语言学家用来指代从拉丁语演化而来之语族的称谓概括建筑风格,用意即是以拉丁语和罗曼语族诸语的关系暗道古罗马艺术与罗曼艺术的关系,即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变体。在英国,“罗曼(romanesque)”一词概括这一建筑风格则于18最先出现;德国学者最初则在teutsch、langobardisch和romanisch三词间犹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偏向romanisch一词。

工业建筑有哪些特点? 篇8

1.生产工艺决定厂房的结构形式和平面布置

每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都有一定的生产程序,即生产工艺流程,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厂房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不同生产工艺的厂房有不同的特征。

2.内部空间大

由于厂房中的生产设备多,体积大,各部分生产联系密切,并有多种起重运输设备通行,致使厂房内部具有较大的敞通空间,工业厂房对结构要求较高。例如,有桥式吊车的厂房,室内净高一般均在8m以上;厂房长度一般均在数十米,有些大型轧钢厂,其长度可达数百米甚至超过千米。

3.厂房屋顶面积大,构造复杂

当厂房宽度较大时,特别是多跨厂房,为满足室内采光、通风的需要,屋顶上往往设有天窗;为了屋面防水、排水的需要,还应设置屋面排水系统(天沟及落水管),这些设施均使屋顶构造复杂,

4.荷载大

工业厂房由于跨度大,屋顶自重大,并且一般都设置一台或数台起重量为数十吨的吊车,同时还要承受较大的振动荷载,因此多数工业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骨架承重。对于特别高大的厂房,或有重型吊车的厂房,或高温厂房,或地震烈度较高地区的厂房需要采用钢骨架承重。

5.需满足生产工艺的某些特殊要求

建筑设计有哪些技术要求? 篇9

建筑设计有哪些技术要求?

建筑设计应遵循国家制定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各地或各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采光设计标准等,以提高建筑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基本建设步伐,这体现了国家的现行政策和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

另外,设计标准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只有设计标准化,做到构件定型化,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才有利于大规模采用工厂生产及施工的工业化,从而提高工业化水平。为此,建筑设计应实行国家规定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类专业有哪些 篇10

2、细分起来,建筑建设类专业类别里面包括以下专业:

建筑学、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预决算、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交通土建工程、道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建设、渡河工程、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设计(技术)、城镇建设、矿井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涉外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等。

建筑施工安全特点有哪些? 篇11

(一)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没有固定的通用的施工方案,因此,也就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建筑施工的季节性和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季节工、临时工和劳务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安全教育和培训任务重,工作量大。

(三)建筑安全技术涉及面广,包括高处作业、电气、起重、运输、机械加工和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多专业的安全技术。

(四)施工的流动性与施工设施、防护设施的临时性,容易使施工人员产生临时思想,忽视这些设施的质量,使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以致爆发事故。

上一篇:秀芙中学创建无邪教校园计划下一篇:王应芳小一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