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

2024-09-24

身边的榜样(精选14篇)

身边的榜样 篇1

《身边人,身边事,我身边的榜样》

学校:董官屯镇一中

班级:初一、五班

姓名:孟双雪

我们每次都在感慨感动难以寻找,却从不曾发现感动,其实感动就在你我的身边。

——题记

常常有人会问,感动是什么?

感动,源于对梦想的执着

(一)狄更斯曾经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是的,这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学生唐旭正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名言的内涵。

主人公唐旭因患先天性疾病,双腿残疾,终日与轮椅做伴。望着满脸洋溢着灿烂、自信微笑的唐旭,真不敢相信,他的十指除了右手食指可以活动外,其余的都不能动,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是一位优等生。

刚进入中学的唐旭,由于不太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再加上身患残疾,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第一次的英语摸底测验,他只得了1分„„可他并没有灰心,没有放弃,更没有因自身的残疾而自卑、难过,相反,他用瘦弱的身躯、坚强的毅力演绎了一幕幕在逆境中奋进的动人画面。最终,他在英语、物理两门课上得到了100分,更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同学们的钦佩。

看着唐旭,我不禁在想:是什么引领着他克服困难,成为一名优等生呢?随着我对他的了解,我找到了答案:是他心中装着一个美好的理想,有着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看看唐旭,想想自己,深感惭愧。爸爸要求每天背一页单词,开始几天还能做到,到后来我便失去了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英语水平总提不高,有时在家做数学,遇到难题,便产生了一种走“捷径”的念头 —— 打电话“请教”同学„„现在想来,主要是做事没有恒心,缺乏毅力的缘故。

唐旭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他让我懂得只有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去实现自己心中理想的简单而又朴实的真理。

是坚强的毅力支撑着唐旭那瘦弱的身躯。我衷心地祝愿他能实现心中的愿望,拥有一个绚丽、美好的未来。

(二)身边的榜样,因为自己的学习,使个性得到升华,使内心更加充实,向更好前进,作为一个虚心求教的人,益处多的何尝不是自己呢?并且成为别人的风景,带动她们去追逐、去捕捉… …记录、那隙最美好的残阳。

400米正规的跑道上,一片蔚蓝的天空里,承载着明媚的梦想,广播里滚动着激励人心的歌“I believe i can fly.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这个时候,好想释怀于我身下那块跳高软垫。再过几个小时,就要跑3000米了,唉,词穷说不出那时的紧张。她让我睡在她的包上歇息,她异样的动作只是为了我能更舒服的静心。

就像做梦,现在我已经站在检录点名的后台,吞了老师鼓励的两根士力架。她们一直在旁边照料,一会儿帮我拿衣服,一会儿站在我身旁守着我,一会儿来几句鼓励,而我勉强的微笑着,回想着老师交代的技巧。待男生透支的跑完后,我抢到了站在最内道的地,脱下她们给的毛衣。

很响的枪声后,大部队往内道冲来,我被撞了,只知道我要超过别人,是要算学校总分的,更何况我岂能辜负她们卖力的嘶吼?呵,带着蛮力,我死命地把她们撞远了。一圈半后就很累,很欣慰,她们跑来跑去,藏着掖着背着裁判带跑,我没有想去流感动的泪水,只知道我要按她口中说的,超了她们。很明显,带跑的她们也很累,喘息声清晰、依旧。有的站在跑道一旁,每经过一下都是温暖的。经过反复的超越和被超越,终于,终点到了。累,我全身的负重全压在她们的臂膀,瘫倒了下来,渴,她们拿来了水喂我… …

她们的付出把她们的闪光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对待自己的朋友和集体荣誉,所以我没有辜负她们,同样付出。

身边的榜样,因为有你而更精彩。其实,你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榜样,大家本质都是善良的,不同的生长环境砌合不同的我们,率真,乐观,细心,成稳… …学会不断突破自己,学着做更好的。但是,学习别人并不代表失去自我、个性,做别人的翻版。个人有个人的味道,只是让自己的原汁原味更富有内涵和意义。

你感动像雨露,滋润心灵;感动像阳光,温暖心灵。

其实只要你用心去感受,感动就在你我身边触手可及。

身边的榜样 篇2

吴波是一个办事认真, 敢讲真话, 襟怀坦荡的人。早在延安工作时, 他就把“讲真话, 办真事, 做真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他是这样做的, 也是这样践行的。在生活中, 他为人和善, 和蔼可亲, 不论是对待司机, 还是身边工作人员, 都不发脾气。但对待工作却一丝不苟, 十分认真, 从不马虎。在财政部不管是做一般工作, 还是当领导, 求真务实是出了名的。每份文件, 每个问题, 不搞准确, 不弄明白, 决不罢休, 甚至到了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的地步。他注重实际, 不说空话, 对于一些领导的讲话, 认为不妥的, 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同意见, 有时还据理力争, 从不顾个人得失。

吴波是一个真正的无产者, 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1939年6月参加革命的他, 按说身后应该有一笔数额不小的存款, 但他把大部分工资交了党费, 或者开支了公务接待过程中的差价, 或者接济了比较困难的群众和工作人员。生前, 财政部分给他两套住房, 按国家的房改政策规定, 吴波完全可以购买住房留给子孙享用, 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去世后, 家人按照遗嘱很快将房子交回了财政部。这在常人眼里没有违反政策规定的做法, 似乎很不近人情, 但熟悉他的亲人和同事都深知他的脾气和性格。因为, 他始终坚守“一生做无产者”的信仰, 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干干净净地来, 清清白白地去, 这就是一个真正无产者的人生境界。

吴波严以律己, 从不搞特殊化。财政部明确要给他配专车, 但他坚持不要, 每天却走着去上班, 几十年来风霜雪雨无阻, 更别说家里的私事用车。有一次老伴得了急病, 需要马上送医院, 都没有动用过财政部的车。他到基层调研, 限制人数, 不坐专车, 拒绝超标准接待, 吃饭必付钱。他的孩子没有因他是财政部长而沾上一点“光”, 四个儿子中三个在外地工作, 只有一个儿子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留在北京工作。吴波曾经对他们说:“路要靠自己走, 不能依靠父母。靠父母不能长久, 那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吴波拒收礼品, 不管是什么, 他都拒之门外;有的熟人送的实在退不了的就按市场价千方百计退钱, 就这样坚守了一生, 两袖清风了一世。

一个人的一生很短, 要坚守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一个不忘人民的人, 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吴波做到了, 用他的行动, 用他的精神, 照亮活着的人。那么, 他的灵魂却永存, 他的精神永不灭, 激励着每个财政干部坚定信念、牢记宗旨, 守纪律、讲规矩。

我身边的榜样 篇3

我身边的榜样是我的对子王铭森同学。他学习好、纪律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说话、不打闹,是我值得学习的榜样。

妈妈说,好学生值得学习,坏学生长大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也是坏学生,所以我现在要改正自己。上课不说话,积极发言。前几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份《小学生守则》,让我们学习,我的对子王铭森一看《小学生守则》做地更好了,而我却退步了,每次我做的事情不对,王铭森都给我指出来,还鼓励我下次不要这样做了。

一次,上课时,我的语文书忘记带了,王铭森看到,告诉我:“你在家里少玩一会儿,把自己要用的东西收拾好,再去玩,你书没带,还有心玩。”我听了点了点头。我没有书,只好看同桌的,可是一边看、一边玩。我的对子王铭森不厌其烦又指出了我的错,一直鼓励我。

那天,老师让我们背课文,妈妈在家里告诉我只要认真就能背过,来到学校,王铭森说:“你这样读是不行的,古人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是呀,我在家里读了5遍也没有背过,我现在打算,把课文抄一遍。抄完后,我果然背过了,最后快放学了,我的对子王铭森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很聪明,相信你,能做好,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不说话、不打闹,你就是一个好学生。”“好!”我大声回答。

我的对子王铭森就是这样关心我、指导我,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陕西省户县东关小学五(5)班

指导教师:全月秋

学习身边的榜样 篇4

《学习身边的榜样 争做“四有”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身边的榜样 争做“四有”教师》。我常在心中自问,“什么样的教师称得上好教师?” 要谈论什么是“好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该做什么。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可见,教师必须教人道理,解人疑惑。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乃知,教师不光要授人以知识,还必须教人以做人。新时代又赋予老师新的使命,总书记强调,“要做好老师,就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

一个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践行者和传播者。我们学校的黄老师,她就在用平凡的举动,在看似普通的教学日常,向我们诠释了应当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在黄老师的班上,有一个特殊的学生叫沈练江,他在一岁多就患上了听障,自2008年至今,曾多次做耳蜗手术,但未能痊愈。从黄老师成为沈练江同学老师的那天起,她就对练江同学多留了一份心。因为沈练江讲话速度比较慢,发音也比较吃力,黄老师在与沈练江的每次对话中,都耐心地倾听,有意识地放缓自己说话的速度,用柔和的声音与他交流。就是这一次次温柔的谈话,沈练江从黄老师鼓励的话语中找到自信,更加坚定了他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念。

为了进一步提高听力,沈练江同学要去北京做耳蜗移植手术。手术一做就需要几个月,练江心有顾虑,怕会落下功课,怕同学因此疏远他,细心的黄老师发现了他的异样,看清了他的小心思,多次开导他,甚至登门造访,告诉他安心治病,一切有老师呢。在他住院治疗期间,黄老师和同班的几个任课老师,有时还拉上几个同学,坚持每天通过电话、qq、视频等方式轮流和沈练江联系,不厌其烦地辅导他的功课,告诉他班级的趣事,既关心他的学习,更关心他的身心健康。

黄老师的仁爱之心还体现在对沈练江父母的理解与帮助上。一直以来,她和沈练江父母的联系从未间断过,考虑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给沈练江治病过程中所承受的生活和精神的双重重压,黄老师经常和沈练江的父母谈心,让他们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沈练江未来的期待。而父母的乐观与积极,同样在影响着沈练江。

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在父母的关心影响下,在沈练江的自强自立下,2015年3月他被评为梧州市“美德好少年”,成为了同学们引以为傲的学习榜样。在领奖台上,沈练江说,他最要感谢的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台下的黄老师听到这句话,眼圈红了,有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的感动,但更多的是为这自强不息的孩子感到骄傲!

黄老师对沈练江同学无微不至的教育和关爱,不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吗?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作为老师必须要有的理想和信念。正是有这样的信念,我们才能对学生充满了包容与慈爱,用爱去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真正做到鲁迅先生所说的:“教育根植于爱”。这样的老师,她的道德情操,她的人格魅力,怎能不为人所折服呢?

当然,有人会提出质疑,黄老师的例子不就是个/个案吗?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爱岗敬业,奋发向上,善于发现身边的榜样,更善于学习身边的榜样!我们学校不仅常抓师德师风

建设,还坚持把三心教育----“爱心、孝心、责任心”贯穿在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在我们学校,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技能、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对每位老师的基本要求。我们学校注重发挥团队作用,创建各种有效形式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技能,如集体备课主题化,教研活动常态化,培养教师渠道多样化……努力打造一支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信念,是我们教师生涯的“灯塔”,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我们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毫无保留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使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爱心,会感恩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我们身边的“四有”老师们,你们都是我们的榜样,你们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指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学身边的榜样,做最好的自己!

身边的榜样[范文] 篇5

激荡着人们的心灵。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榜样。上世纪80年代,三灾六难压不倒的xx省xx县xx乡xx村党支部书记郑xx,带领全村群众走上小康道路,成为柘荣出了第一个全国劳模。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xx还亲自主持会议,邀请郑帮德等8位农村基层党员先进模范,为地区机关干部现身说法。随后,还涌现出一批如城市美容卫士xx县环卫所所长陈xx、杰出人民教师xx一中特级教师杨xx等全国劳动模范。而成为海上守护神的xx边防支队三都边防派出所,于xx年5月被国务院、xx授予爱民固边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每个年代身边的先进榜样,虽然身处岗位不同,经历不同,故事不同,但都成为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旗帜。诠释着道德的真谛。xx市xx县年仅17岁的打工妹徐xx,拾千万元巨款归还失主,于xx年9月成为首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福鼎市沙埕镇黄岐村渔民罗xx,在xx年8月抗击桑美超强台风中,不顾艰险驾船从狂风骇浪中勇救8位落水者后壮烈牺牲,光荣当选第二届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以助人为乐被誉为穷人慈善家的xx县下岗女工胡玉荣,燃尽生命为海西寻电的xx核电公司副总经理李xx,于xx年9月获得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首届福建省道德模范。xx县xx镇xx村村民范xx,41年来先后赡养5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以尊老、爱老、养老的行为传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xx年9月以孝老爱亲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道德的真谛,推动着社会道德正能量的蓄积。散发着向上的力量。被誉为大山深处的农民119的福建省xx县南阳青年义务消防队,他们的无私奉献让人铭记,先后荣获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杰出集体等众多荣誉称号,成为xx年度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此外,还涌现出因抢救落水学生而牺牲的师德楷模徐开清、为追捕罪犯而牺牲的公安烈士叶寿春、背着瘫痪母亲上学感动闽东十大人物的16岁女孩黄xx等一批英模人物。他们身上处处散发着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精彩演绎。

需要精心发掘。身边榜样的种子源自民间草根,榜样的产生需要发现的眼睛,需要慧眼敏思去发现、培养、放大,需要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全力推动、精心发掘。通过群众推举、媒体挖掘、社会评议,形成较为健全的身边榜样挖掘网络,坚持在熟人中推荐好人、在生活中发现好事,建立身边榜样典型宣传库,选树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身边榜样,有计划有步骤挖掘培育和推出各种先进典型,积极探索地区性和行业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机制,使身边榜样群体持续扩大、覆盖面不断拓宽。

需要大力传扬。注重对身边榜样的宣传推广,创新宣传方式,采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让所展现的主流价值观真正在人们心中扎根。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不断探索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发挥的辐射带动作用,让走上报纸、走进荧屏,为广大百姓所熟知,以身边小人物的精神风采和榜样教育感染城乡居民,感动无数人的心灵,才能极大地增强全社会的道德自信,有力地引领良好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

我身边的榜样 篇6

同学们,你们许多人都有退休在家爷爷吧,你的爷爷每天干嘛?去公园锻炼、遛弯,在家打扫卫生、看电视、看报纸,还要来天天接送上学的你?

天正园也有一位退了休的老爷爷,他本来是田家炳中学的高中老师,因为喜欢我们小孩,喜欢和孩子们一起捣鼓车模,他来到了我们学校。他走路的时候喜欢弓着腰,两手背在身后。一头白花的头发,脸上许多皱纹,嘴角一直挂着微笑,同学们亲切地喊他洪爷爷!

记得去年一个平常的夜晚,洪爷爷正在修车,其实这个夜晚对我们来说很不平常,因为明天我们要参加江苏省车模竞赛。为了我们的比赛,洪爷爷费尽了心思,深夜里洪爷爷把我们的小赛车第n次地仔细检查了一番,给一些车子换了零件,还把车都调试好,一辆辆整齐地放进箱子。其实这个时候一直有个最困扰洪爷爷的问题在他脑海中不停的翻转着:那就是赛车在高速运动和碰撞中,车轮传动轴总是会脱落的问题,车轮传动轴一旦掉了下来,车子就不能正常前进了。于是洪爷爷又把赛车从箱子里拿出,又开始了反复实验,一会儿在传动轴上安装固定用弹簧,一会儿又把防止车轮传动轴掉的塑料杆换成了铁的。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洪爷爷额头上滴了下来。直到凌晨两三点,洪爷爷才上床休息。第二天的比赛中,我们的赛车绝大部分没有出现这一问题,发挥正常。

洪爷爷还担任着学校三模科技社团的教学任务,每天都骑着电动车来给我们上课。一天,在学校外面的大马路上,洪爷爷被一辆面包车撞了,他被送往了医院。在病床上,洪爷爷还惦记着我们,并提出了下一步的训练计划,他还说要为我们天正的孩子再出一本书!,一百多张照片,六万字就从这个白发苍苍的病床上的老人手中流淌而出,这是智慧的结晶,这是爱的教育。

洪爷爷真让我们敬佩!同学们亲手将写着“不老情怀绘晚秋”字样的纸浆画送给了洪爷爷。那天,洪爷爷激动地说了许多话,我只记得了其中的两句:“我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科技,我愿意为孩子做一些事情。”

这就是洪老师,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言传身教,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兴趣、如何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周围的人奉献自己的正能量。他是我身边的榜样。

不做学生的榜样 篇7

希望孩子喜欢读书,家长就应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讲故事,念儿歌;等他稍大一点,给他读绘本,读儿童诗;再大一点,教他识字,送他童书……孩子从小听着故事,读着书籍长大,他还会拒绝阅读吗? 何苦非要等孩子长大了,让他看着父母或教师学阅读呢?

希望孩子勤于思考,就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有足够的言说和行动自由,如此,哪个孩子会不乐于思考呢? 哪还需要教师给学生做善于思考的榜样?

希望孩子明理,家长、教师在与孩子交流时就不要以师长的身份压迫孩子。如果家长和教师能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尊重孩子的合理选择,在不能满足孩子愿望时习惯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与其沟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还会蛮横无理吗?

身边的榜样 篇8

本报讯(记者冷梅)5月30日,BTV生活频道《生活2012》栏目组联合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在古城西安的香格里拉酒店举办了“大爱正心”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活动。

上午9点半,著名主持人高燕首先拉着小患者入场,揭开了整个捐助活动的序幕。随后著名演员张嘉译、倪大红、李琦、颜丙燕、冯远征、梁丹妮、苗圃、吴军、杨志刚、孙菲菲等10位影视明星也各自手领着小患者登场。

此次活动以“一对一、心连心”的帮扶方式,一共救助了11位来自陕西当地贫困家庭的患病儿童。除10位影视界的演员各自捐助一位患病儿童以外,主持人高燕也个人出资捐助了一位急需救治的儿童,把整个公益活动带向了高潮,也打响了媒体人“大爱正心”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第一枪。到场的各界人士因此也纷纷慷慨解囊。

4位大腕当导师

本报讯由浙江卫视、灿星传媒共同打造的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正式启动。节目请来刘欢、那英、杨坤、庾澄庆4位大腕当导师,将于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

对于好声音,导师们心中各有标准。那英自称“极其随和”,希望能找到一个跟她一样的声音;杨坤表示自己很“感性”,想寻找具有独特个性的声音;庾澄庆则表示,中国现在最缺的是力量型摇滚女歌手,“做梦都想挖掘一位有力量的女歌手”。至于不在现场的刘欢,快人快语的那英趁机开涮:“刘欢不用说,绝对是一位严重不随和的导师。”

《中国好声音》坚称与选秀节目划清界限,4位音乐大腕也表达了对传统选秀节目的不满。刘欢通过越洋电话表示,正因为主办方承诺“不炒作、不暗箱操作”,他才答应加盟。那英说不排斥为学员量身打造作品,不过劝学员打消借节目“一夜成名”的念头,“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刘颖

本报讯(记者陈文)“2012北京榜样”北京新闻广播大型评选活动于近日启动,6月6日开始面向社会征集榜样候选人,评选出百姓身边乐于奉献、古道热肠、追逐梦想、乐观向上的草根榜样。

“2012北京榜样”由北京新闻广播《资讯早八点》承办,其《百姓生活故事》栏目每天都会播出记者采访的各种类型的百姓人物,他们涵盖了首都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和不同境遇的人,共同点是身在北京、热爱北京、奉献北京,他们不是“明星”、不是“大人物”、不是“名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基层老百姓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平凡的举动展现了不平凡的精神力量。

北京新闻广播《资讯早八点》节目将依据2011年10月到2012年9月播出的《百姓生活故事》中的人物故事,选择符合评选标准的人物进行推荐。听众可通过北京广播网、搜狐新闻、腾讯微博或者通过热线电话65157721向《资讯早八点》推荐心中的“北京榜样”。活动征集阶段从即日起持续到9月,主办方将结合网络和电话的征集结果,聘请专家参考推荐情况最终确认“2012北京榜样”候选名单。

本年度的评选活动还特别推出“北京故事”环节,作为北京新闻广播宣传“北京精神”推出的主题故事会,同时也是评选活动的听众见面会,将在首都图书馆定期举办,每期都将邀请“2012北京榜样”候选人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听众在推荐榜样人物的同时,可以参加“北京故事”见面会,和榜样人物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

“2012北京榜样”人物征集活动具体细节可登录北京广播网、搜狐新闻或搜索腾讯微博“2012北京榜样”、新浪微博“资讯早八点”。

学生听众走进直播间陈文

“这就是小邸呀,我喜欢听她的《娱乐72变》!”6月7日,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十几名学生来到北京电台参观,在文艺广播的直播间几名女同学还意外地见到了心仪的主持人小邸。走进电台使学生们了解了广播的发展历史,看到了直播间内主持人的工作状态;而北京电台则通过这种“请进来”的方式拉近与学生听众的距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据带队老师介绍,这些学生来自初中和高中,他们都对广播有—定的好奇和兴趣。几名学生告诉记者,平时部是父母开车送他们上下学,路上就通过车载设备听新闻、路况或者外语、音乐、娱乐节目。座谈会上,同学们问了不少问题,还提了一些建议。在参观北京电台台史展览时,老式潘出和录音设备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家纷纷拿出相机和手机拍照。走到获奖主持人照片墙前,一名学生惊喜地叫起来“这是王佳一!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学生们还是头一次走进电台直播区。站在新闻广播的导播间,透过玻璃窗看到一墙之隔的直播间内正在主持《话里话外》的立新表情生动地说新闻,一名学生直言有说评书的味道,一听就是北京人,让人感到亲切;在音乐广播的导播间,听说眼前的主持人就是麦麦时,学生们提出节目之后要见见这位“活力荡漾”的主持人;来到文艺广播的直皤区,当得知正在直播的有小邸时,几个女生朝里面挥起了手。节目结束后,几个女孩特意跑来,在直播间里与小邸合影,还得到了签名。一名姓董的女生说,周末她上完课回家的路上正好听小邸的《娱乐72变》,这个节目能让她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精冲上的放松。

北京电台广邀听众评节目

本报讯(记者陈文)北京电台每年一度的“听评月”正在进行中,此项活动意在集中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节目的意见、建议。除了听众自愿投稿外,北京电台还定向组织征稿,广邀听众听评节目。

据北京电台总编室工作人员介绍,在以往组织高校学生、社区居民和郊区听众听评的基础上,今年北京电台又面向企业员工推广听评活动。6月上旬,总编室听服中心邀请市水务局和官厅水库管理处有关部门领导、员工代表35人到电台参观、交流,听取这些广播听友的意见。

持续1个月的听评活动截止到6月30日,如果您也经常听广播,希望参与听评活动,也可以围绕各专业广播、北京广播网以及RBC综合频道、《新广播》报、数字广播以及“点播服务”全面展开评议。“听评月”重在“精说成绩、细挑毛病、多提意见、建言献策”,内容可涉及专业广播(网站、报纸)定位、栏目(网页、版面)设置、节目(文章)内容及整体质量,以及节目的播音、主持水平、播出效果等方面。

10家城市电台打遣全新“城市至尊音乐榜”

本报讯(记者陈文)由全国10家城市电台聚力加盟的“城市至尊音乐大联盟”宣告成立,与此同时,全新标志的音乐榜单“城市至尊音乐榜”也华丽诞生。6月11日,分别获得2011至尊金榜冠军王、冠军后、新人王的歌手张杰、郁可唯、井柏然为“城市至尊金榜”全新LOGO揭幕。“城市至尊音乐榜”的前身是“城市之音至尊金榜”,由CityFM城市之音联播网全力打造。此次,为了让至尊金榜在华语流行乐坛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城市之音集结了成都、济南、厦门、昆明、海口、佛山、西安等10家城市电台携手合作。“城市至尊音乐榜”每周六中午12点同步揭榜,在第一时间把最新、最流行的音乐带给听众。乐迷可关注“城市至尊金榜”新浪官方微博参与投票,反映自己的音乐观点。

身边的榜样 篇9

一节数学课,老师又开始讲解刚做完的数学试卷。讲到最难的地方了。老师需要在黑板上画圆,才能让同学们去理解。可这时我却忘了带眼镜。我模糊地望着黑板,听完了老师的讲解。一直到下课。

下课后,我一脸的茫然。黑静怡走了过来问我:“怎了,今天筷子也有不开心的时候啊?”我小声说:“还不是没听懂老师讲的习题呢。”她接过我的试卷,问我是哪道题目,然后帮我讲解起来。也不过就几分钟,在她的再一次讲解下,我弄懂了。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她看我改正了错题后,才笑着走回了座位。

这个好朋友可真是我心中的榜样呢。说语文的背书和作文吧。一篇新学的课文,她总是第一个在老师那里背诵完。而作文呢?这学期一篇《那是你的笔记本》,还发表在《小学生导刊》上了,得到了编辑部20元的稿费呢!我去祝贺她的时候,她还笑着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感觉好成熟成熟的作家一般,呵呵,太有趣了!

身边的榜样作文 篇10

朋友,你可曾注意,每当春天来到时,这些小草就悄悄地破土而出,舒展出幼嫩的叶子。当微风吹过时,你仿佛看到小草在向你鞠躬致意。

无论是在风尘弥漫的路旁,还是在荒凉贫瘠的山岗,甚至在窄小阴湿的石缝里,你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它是春天的使者,也是春天的开始。

小草,弱不禁风,但盛夏来临,狂风暴雨能使树枝散落,能让鲜花凋落,但它拿小草却无可奈何,即使是被暴雨冲刷,他依然挺立。

春寒料峭,小草便无声的从大地母亲的怀抱中探出头来,晃动着它那黄绿色的尖脑袋,欣赏着这似曾相识的美丽世界,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它贪婪的允吸着甘甜的雨露,努力汲取有利于自己生长的养料。不过几天,那嫩绿而狭长的叶子便在春风中欢舞起来。无论是在纯朴肥沃的原野,还是在贫瘠的山梁,都有他们娇小玲珑的身影,都有他们清香的气息。它们奋力的生长着并以自己翠绿的身躯点缀着大地,装扮春天,使春天更加绚丽,更加充满活力,

我惊叹于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它没有鲜花的美丽,也没有树木的高大与挺拔,但它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它仅凭着薄脊的黄土,与命运搏斗,同顽石争雄,经过顽强的奋斗,终于带着希望,露面于光明世界。

高校宣传中的“榜样树立” 篇11

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模仿自己心中的榜样,通过对榜样的观察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榜样又称示范者,是指可以被观察学习的对象。马克思说,人降生没有带镜子来,他是把别人当镜子来照自己的。榜样起到的就是镜子的作用。[1]好榜样可以重塑灵魂,坏榜样则会毁掉人生。我党新闻工作一直重视正面榜样的树立,运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和鼓舞人民,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指导作用,也推动了整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宣传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被高校党委视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宣传工作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代表着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认真贯彻高等教育的路线方针,对学校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及阶段性工作做好策划宣传,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提高实效,是当前各高校宣传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宣传工作中树立榜样可以影响带动广大师生学先进、赶先进,不断在各自的岗位上创先争优。尤其是对身边榜样的树立,更容易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激发起内心模仿和追求榜样的愿望,使外在的榜样转化为催人上进的内在力量,以此实现师生员工思想认识的正确引导,为培育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供精神源。

在高校宣传工作中,榜样主要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示范教化。榜样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引导功能,向师生员工宣传榜样事迹,是提供一种行为示范,引导大家从情感上认同,意志上强化,并转为行动意向和决心。榜样的示范与教化不是迫于外在压力的强制,而是情感、意志、理性各方面的统一。师生会在榜样身上体会到人格优化的愉悦,从而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扬弃外在强制,倾向于更自觉自愿地模仿学习。

启迪激励。榜样人物之所以能成为被模仿学习的对象,是因为其精神风貌和道德行为引起了学习者的共鸣。高校宣传中通过树立榜样,传播人物精神风貌和思想追求,通过榜样的感召力广泛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而启迪学习者的道德智慧,激励高校师生形成积极、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抑恶扬善。弘扬正气、扶正祛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高校宣传工作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通过对榜样的宣传和学习,能够在校园内树立和倡导先进文明的道德风尚,否定和鞭挞丑恶的社会现象,为师生看清社会前进的方向、自觉校正人生坐标提供鲜活的学习对象。[2]

总之,高校宣传中的“榜样树立”是为了给高校师生提供行为参照,一旦师生将榜样确定为学习样板,就会明确未来的行为目标,进而寻找榜样闪光点,寻找自身与榜样的共性契合点,努力让自己的行为与榜样行为保持一致。大众传播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来修正的。宣传工作重视榜样的力量,能让师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时时受到激励,也有利于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校园风气。

“榜样树立”的渠道和方式

在高校宣传工作中,“榜样树立”的主渠道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现代媒介,还包括展板、橱窗、会议、文件等传统的宣传方式。综合各种媒介与传播手段的优势,整合为立体的传播网络,可以有效扩大榜样传播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形成巨大的传播声势。在新闻报道文体上,典型人物报道是树立榜样较通用的宣传方式。

现代媒介是最佳的传播渠道。信息化社会情境中的人们受大众媒介的影响日益突出。对高校师生来说,通过媒介获得的观察学习与个体直接的学习共同构成社会学习的两种形式。而从社会学习的效果来看,各类媒体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报道榜样人物及事迹,能在师生中引起广泛关注,形成舆论热点,使榜样的行为更具教育意义、更富感染力。与人际传播相比,现代媒介提供给高校师生的观察和学习榜样,在数量、效率和影响方面都优于人际交往。而且媒介信息量丰富,提供的榜样人物和示范行为众多,可以满足各类学习者选择和效仿。媒介传播的速度迅捷、覆盖面广,利于学习者短期获得对榜样的了解与认知。媒介还具有可重复观看、可放大的特点,能满足学习者反复查看榜样信息,加深对榜样的印象。由此,各种媒介可以为榜样树立提供多元有效的传播渠道,并成为高校师生观察学习的最佳通道。201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树立的榜样人物陈敏华,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通过《北医》报、《北医人》杂志、北医新闻网、《健康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校内外媒体广泛传播,得以形成“榜样树立”的传播声势。陈敏华“在研究肝癌射频消融技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从不懈怠,困难面前绝不退缩,待患者似亲人,为拯救患者生命与时间赛跑”的事迹广而传之,在网络评选中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成为北医师生和全社会医务工作者学习的对象、模仿的榜样。

典型报道是惯用的宣传方式。典型报道是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突出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和集体进行重点报道,分典型个人报道和典型集体报道两种。从新闻业务的角度来看高校榜样树立的报道文本,不难看出,典型人物报道是最常见的宣传方式。典型人物报道的概念发源于19世纪初,是当时各派社会主义报刊的主要内容之一。19世纪20~40年代,典型人物报道以鲜明的主观意识去发现和报道适于推动工作的典型,具有较强的宣传色彩,较少甚至没有新闻性。在我国新闻实践中,典型人物报道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而重要的宣传报道方式,典型人物报道也成为我党新闻事业的一个特色。其特征表现为:强烈的政治性和鲜明的宣传性,突出的教育指导性和自上而下的推广性、浓厚的一元性以及与新闻传播规律的某些悖谬。[3]

尽管新闻界对于典型人物报道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高校宣传工作中,发现、培养、总结和宣传先进典型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典型报道作为“榜样树立”的宣传方式,挖掘榜样身上蕴涵的行为示范、精神激励、思想引导、心理安抚因子,感召、激励师生学习先进典型。借助典型人物报道来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进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建设。

在文稿体裁上,典型报道是综合运用消息、通讯、言论等体裁,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通过具体的叙述、生动的情节展现榜样的人格力量,在宣传工作中产生影响力和号召力。这种力量与行政权力的影响不同,容易让人产生敬佩、信赖和亲切感,进而使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心悦诚服的效仿。因此榜样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比带有强制性的外加力量更长久,比空洞的宣传说教更具有感召力。

“榜样树立”的优化策略

当前,宣传部门在各高校被划为行政管理部门,这样的定位和必须承担的行政任务,致使宣传工作存在“重上层轻基层、重说教轻启发、重管理轻服务”的弊端。机制上的弊端多数也会影响到新闻宣传业务。树立“谁是榜样”时,多数由领导推荐、基层单位提供人选,宣传部门的同志深入基层报道的力度不足。宣传榜样人物“为什么是榜样”时,文稿类似于人物事迹的堆砌与总结,强调材料全面,缺乏精品意识。虽然当前各高校对于基层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传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教条式的宣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宣传教育的效果。有的高校将宣传工作理解为发号施令的“传令兵”,轻视了对师生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服务功能。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善从基层挖掘典型,主动发现榜样。高校宣传部门由于人员数量和精力有限,疲于围绕领导,深入基层的主动性报道相对较少,而实际上高校教学科研的活力在基层,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普通师生的工作生活,把握高校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宣传工作把好脉;深入群众才能体察到群众情感,倾听师生员工的呼声愿望,发现师生中典型、感人的事迹。

写好典型人物报道,关键是作者要融入典型人物的生活,感受来源于典型人物的感动。把这种感动倾注笔端,去感动社会,唤醒良知,进而推动社会进步。要走进典型人物的生活,了解他本人的所感、所知、所想、所愿,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走进他生活、工作的群体,了解人们对他的社会评价,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把尽量多的素材集中起来。[4]很多典型是记者在深入生活时无意发现的,对于榜样人物的成功报道一定是深入群众生活、认真调查研究的,主动发现榜样、深刻地展现榜样精神才可能创作出打动人的作品。

转变写作文风,树立真实的榜样。许多典型人物报道写不好,一个重要原因是篇幅过长,可有可无的事实掩盖了最精彩的细节。在当前宣传工作中还有多数人认为,稿件越长表明报道越全面,对榜样事迹的挖掘越细致。其实短小精悍的典型人物报道不仅方便阅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可以使主题鲜明突出。转变文风是高校宣传工作的核心所在,要将“冗长”、“繁杂”、“文过饰非”的宣传内容,变得“简短精练”、“实实在在”、“新鲜生动”。[5]从榜样看似平凡的行为中发现伟大之所在。榜样之所以典型,是因为其行为蕴涵着高尚的道德真谛以及对这一真谛无怨无悔的坚守,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坚守。树立榜样,就要深入挖掘人物身上平凡而高尚的东西。

发挥全媒体效应,增强榜样宣传的服务意识和亲和力。高校宣传工作在社会信息化、传媒网络化的背景下,迈出了全媒体发展的步伐。校园媒体从传统走向现代,由单一走向多元。榜样得以快速有效地树立并实现广泛传播,需要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科技创新为先导,各种媒体传播方式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之机,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综合运用各类媒体资源,树立榜样人物陈敏华,获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校内媒体《北医人》杂志2010年第2期封面人物以《勇闯医学禁区的探路者》为题对陈敏华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北医新闻网在2010年10月26日建立了“向陈敏华学习”的专题,将陈敏华及其团队的相关报道进行集合汇总,便于受众检索查阅。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健康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社会媒体分别从不同角度、契合各自媒体的定位和特色对陈敏华事迹进行了报道。新闻信息在全媒体传播中实现了彼此渗透和灵活互动,榜样宣传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最大化显现。陈敏华事迹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又联合基础医学院党委、团学联外联部举办了“陈敏华事迹报告会”,请榜样“现身说法”,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榜样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得到增强。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真正实现了高校宣传工作的价值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69-70.

[2]成云雷.榜样力量与人格优化[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7) .

[3]庞亮.新闻报道策划[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99-103.

[4]周万良.典型人物报道要突出贴近性和引导性[J].青年记者, 2010 (8中) .

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篇1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上周各班都评出了学习之星、进步之星、三比标兵、文明标兵,他们或以骄人的成绩或以良好的素养成为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什么是榜样,顾名思义,榜样就是语言、行动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激励一代人成长的食粮。榜样它具有一种示范作用,是时代的一种精神。在各个时代,都涌现出一大批时代的楷模。他们的时代精神,促进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比如:众所周知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让人勇敢。说起雷锋这个众所周知的“平凡人”,他更是几代人学习的榜样,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那助人为乐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这些模范人物的精神感动了世界;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我们的每一个人。但是我想说:同学们,伟大领袖、历史楷模值得我们敬仰,而离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更近的,更值得我们去学习。从父母身上,我们懂得了善良和俭朴;从老师身上,我们学会了思考和创造;从朋友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热情和信任;从同学身上,我们学到了互助与真诚。

原来,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本着一颗明亮的心,我们将会发现更多身边的榜样……同学们,榜样不一定都是有惊天动地伟绩的人,只要我们用心寻找身边的榜样,你会惊喜地发现榜样无处不在。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人物,比如,当你对学习产生厌烦时,想放弃时他们正如饥似渴争分多秒的在奋斗着,当你觉得值日苦、累时,他们却默默无声、一丝不苟劳动着,正是因为有了许多这样的人,才使这种精神汇聚成了一种情结,才创造出我们现在这个文明、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才使我们西闫二中稳步发展。还有我们身边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的敬爱的老师们。主动热情、耐心帮助同学的好干部;热爱集体、帮助大家的热心同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曾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散播一种榜样,我们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

我身边的榜样作文 篇13

203班 党祎欣

她是那么的瘦,让人觉得弱不禁风,却又是那么坚强。每当看到她就想起国庆训练的一幕。

一天,我们接到临时通知,原本在周六的背景训练改在了周日。可是天公不作美,周日的晚上下了场倾盆大雨。她发着烧——37°,可还是来了。

雨哗哗的下着,象是要把柏油路打出一个一个洞。在路边昏黄的灯光照射下,我们穿着肥大的雨衣,拉着沉重的道具包,行进在长安街上。腰上还挂个腰包,里面全是吃的、喝的,沉甸甸的。冷风呜呜嘶叫着,冷冷的雨点砸在脸上,在疾风劲雨中,我们急行军赶到了天安门。

她披着深红色的棉衣,脸色苍白,耳边的发丝上浸满了雨水,冷汗也出了一身。但她没有半句怨言,疲倦而坚定地坐在马扎上,掏出腰包里的面包、榨菜,混着雨水吃起来。也许在平日,她该吃妈妈煮的热粥和鸡蛋吧;也许她该在床上静养吧;也许她该一边喝药,一边看电视吧。不,她的回答仅是干脆的一声:“我一定要去参加国庆演练。”说的那么响亮,那么坚定。

她无需做作,因为这样的训练不是一个生病的人所能承受的。机械、枯燥。一个双色花球、一个三色花球、一朵牡丹花、三束麦穗和一束桃花。翻花时,既要翻高架上的花,又要顾及到高低架换花,一会是牡丹,一会又是桃花,忙的不亦乐乎。但紧张、有序。她坚持了下来,连眉头也没皱一下。她完全投入到翻花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为她已经将我们的呼号刻入了心中:“祖国的荣誉高于一些,刻苦训练为国争光。”

榜样教育的人性反思与回归 篇14

究其原因, 这些现象都是缘于对人性的偏见和误解, 也正是由于这些误解和偏见才导致榜样教育一直在软弱无力的状态下徘徊, 同时这也是我国的榜样教育长期以来处于低效的原因之所在。

一榜样教育的人性反思

1榜样崇高失落的人性反思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育者总喜欢树立一个道德上高尚完美、人性上近乎完美的榜样, 简单地把他拔高再拔高, 或彰显一点而掩全面, 以为只有把形象塑造得“高、大、全”才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然而, 这些完美的道德典范与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看到的真实状况有着太大的反差, 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这样完美的人。久而久之, 人们不再相信这些说教, 也就日渐产生了对榜样教育本身的麻木、厌恶和嘲讽。固然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或许出于种种目的的考虑而导演出类似“真实的谎言”的道德事件, 但这无疑会带来对道德事件本身的正当性进行审问的质疑。道德教育事件本身正当性的缺失, 还会导致借道德之口行不道德行为的事实。

也许正是人们出于对这种“伪崇高”的厌恶, 在“英雄时代”过后, 人们面对的是一批以“痞子”“流氓”自居的人物。这些“当代人物”要求摆脱一切约束, 不对任何人和任何事负责, 没有是非感, 没有责任感, 一切只求自己合适就好。正如王力雄先生在《渴望堕落———谈知识分子的痞子化倾向》一文中曾深刻指出的:“逃离神圣, 摈弃价值, 否定崇高, 集中体现在‘我是俗人’的口号上。既是俗人, 就不该坚守寂寞清贫, 就无所谓理想信仰, 就该满足七情六欲, 就有贪心、想挣钱、该下海、高消费……并且当然也不必以此为耻。”由此, 各种社会恶行大肆泛滥, 各种社会丑相沉渣泛起也就不足为怪了。

2榜样宣传变质的人性反思

凡是劳动模范和英雄标兵, 大都有催人泪下的典型事迹。而且谁的利益牺牲越多, 损失越是惨重, 就越是道德, 越是先进。不仅如此, 一个人做了好事还要隐瞒起来, 如若不然就不那么值得表扬, 这几乎成了一种制度。倡导这种做法的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是:一个高尚的人不应该追求名誉, 人做好事不是为了受表扬。因为道德之所以必要就是由于并非一切善行都可以用交换来获得, 否则也毋须道德来帮忙了。但是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看, 这既不公平, 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为德行不期望报酬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不应该得到报酬, 而是因为这类事情无法事先约定报酬。

例如, 我们有许多劳模, 数十个春节不回家而替他人值班, 那么其他人干什么去了?他们凭什么每个春节都在家过?劳模的付出使谁获得了利益?他们是否应该和有权利得到这个利益?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曾指出:“过去人们以为普及为别人做好事就可以改进社会风气, 实在是极大的误解, 因为这样培养出来的专门拣别人便宜的人, 将数十倍于为别人做好事的人。”这样的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道德吗?当然, 这并不是说雷锋就不要学, 义务劳动就不要做。例如发达国家的义工和志愿者比我们国家要多得多, 但他们的行为是建立在遵守规则和公平的前提下, 而不是用“奉献”来破坏公平。

3榜样教育中道德异化的人性反思

榜样教育作用的发挥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化式的非权力的影响过程, 它是通过对榜样的介绍宣传, 使人接受某种道理或理想。其效力不在于强制性, 而是来自对社会舆论与自我良心的认同。这种非权力的影响有着无限的张力,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它能通过形象感染、舆论传播, 使人产生敬佩、依赖和亲切感, 从而使受教育者产生心悦诚服、自觉效仿的心理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讲, 它是一种自然渗透力作用的过程, 它比那种带有来自利益等因素的或显或隐的强制性影响力效力更为深刻、广泛和持久。然而在我国, 榜样教育却是采取行政手段来推行道德, 不管人们是否有权自主地选择与模仿自己想要的榜样, 反正就是强行宣传与推广。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为了确保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 这种强力手段还可行的话, 那么在市场经济体系日渐完善, 社会日渐开放, 政治不断民主的今天, 再依托这一手段强而为之, 无论如何也是不理性与欠考虑的。这种行为不仅消解了道德自觉自愿的功能, 而且也消解了人们独立自主的人格, 培养了人的奴性, 最终也会瓦解榜样教育的公信力。

二榜样教育的人性化回归

“榜样的力量”并非如人们惯常所说的“是无穷的”。那么, 该如何进行榜样教育, 树立什么样的道德榜样以及倡导何种价值观念来引导与规范人性, 令人深思。

1理性自主———榜样教育人性化的首要前提

在这个信息来源日趋多样化的社会, 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选择, 从而学会为自己负责是更为根本的教育。一个社会的道德只有建立在这种理智的基础上才可能是长久、有效的, 否则就是盲目、失去理性的。一旦缺乏道德理性的批判能力, 榜样教育也就随之成了不需要头脑的德育。在价值日趋多元的今天, 榜样教育应该且必须是建立在理性与个人自觉意识上的教育, 是建立在对个人权利与自主意识的保护与尊重的基础上的教育。我们的榜样教育应尊重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保留人们选择学习对象的权利, 正如罗素所言:“须知参差多态, 乃是幸福的本源。”对于道德精神上的过度管制干涉, 不但管不好, 而且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社会思想的停顿、学术研究的衰微、科学创造发明的枯竭, 造成的是“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即使权力对于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 所需要的也应是尊重:尊重人性, 尊重自由, 尊重生命。如此才能避免权力对人的异化, 才能锻炼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 促进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对人性尊严的认同;才能避免榜样教育对人的异化、对人性的扭曲;也才能使教育充满“善”, 使人体认到“教育所固有的‘使人向善’的含义从来就存在。” (陈桂生)

2关注现实———展现榜样教育的人性情怀

回顾以往我们所树立的榜样, 大多数人的品德和精神无疑都是难能可贵的, 诸如献身型、拼命型、勤奋型、苦干型和无私型, 但对于一般人来说, 必须效仿无疑是在强人所难。所以榜样教育必须符合实际, 符合人性。如果榜样被塑造成完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那么其中所暴露出的虚假性便会使得这种榜样教育迅速地远离人的本性, 远离人的本真。如果榜样人物的“特征”总是或伤或病或残或死, 而非健全的有着鲜活生命的人, 这种教育就难免会带来一种不健康的社会氛围, 甚至诱发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 为了成全某种道德而去有意无意地制造人间的苦难。比如“烈女”必须要先遭受侮辱, 要不然就成不了“烈女”。而在“文革”时, 为了体验一下做“革命英雄”的感觉, 许多人极盼望发生战争, 没有战争就搞对内的“武斗”。这是多么荒唐的行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的个体意识不断增强并更加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的今天, 榜样教育必须要经得起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 经得起现实人生的理性考验, 才能展现其应有的魅力, 发挥其正面教育的作用, 也才能够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真正关怀与尊重, 因为“只有眷注生活的教育才会有力量, 才能真正走进人的心中”。

3私欲不泯———寻求榜样教育人性化的制度保障

一个具有良好道德风尚以及人性纯良的社会是不可能单靠榜样教育来建立的, 更重要的还在于公平的社会机制和相应道德规则的建立。然而, 在我国强调“言善”“信善”的传统文化中, 总希望通过“诚意、正心、修身”来展示人的善, 总希望树立各种“无私”的道德楷模来使人变善, 而不是通过法律等社会规范来限制人的恶以及通过公正的制度来促使人向善, 结果导致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制度始终在“塑造至善”的幻影里恶性循环, 许多扭曲人性的事情接连发生。人的天性要求避苦求乐、趋利避害, 如果因为社会的制度安排不合理、社会赏罚机制的混乱而在事实上鼓励丑恶贬抑善良, 那么是不可能指望大多数人超脱于现实、承受巨大牺牲而去执着于善的。尽管任何情况下都会有一些具有风骨的人以不受功利羁绊的自由精神抵御这种逆向作用, 然而敢于抗衡社会大环境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可以在社会的道德沉沦中展现人格的光辉, 但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来说, 他们的影响力依然是微弱的。

驻足回望, 曾经年少, 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队员, 谁不是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宣读誓言?然而几经岁月沧桑, 待尝遍了世间百味, 看透了人间百态之后, 那份年少的纯真是否依然存在?其实, 在提倡“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同时, 也应辅以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教育, 以避免现实中“老实人、善良人”反被损害, 更要避免瓦解人们的独立精神、自主意识以及对现实批判的理性精神。在坚定政治信仰教育的同时, 也应避免“一条大路通罗马”的极端教条;在突出道德规训时, 也应辅以起码的“智德”培育, 避免执著于“善恶”而忽视“真假”, 因为真假里往往也有大是大非。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关于“教育目的”问题的再认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2) .

[2]刘智峰.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3]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

[4]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

上一篇: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案下一篇:我与老妹“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