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

2024-07-15

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共11篇)

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 篇1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快有个年头。其中,有工作的艰辛与压力,也有收获的喜悦与欣慰,有求索的痛苦,也有成长的快乐。作为一名新教师,为了缩短自己的成熟期,不仅要有勤于反思的习惯,还要有勇于确立成才目标的意识。教育教学道路上的成长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规划。为此,我对自己今后的成长作了一个规划。

一、努力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

我们的成长首先得立足课堂。虽然是短短的40分钟,但要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却是一门艺术。没有日积月累的实践,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智慧”的,那就更别说“艺术”了。作为驾驭课堂尚且稚嫩的新教师,我们更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为此,我对自己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抓好自然常态下的每堂课。当然,除了认真研读和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书籍外,我也要虚心向身边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也学习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的经验和方法,以便缩短自己的成熟期;第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机会展示自己。一次展示,重要的不是展示的那节课,而是准备的过程。在专家和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你的课堂的理解,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升华。

二、以反思促发展。

随着二期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越来越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以适应新事物、新变化。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拿老眼光和经验来对待一切问题。因此,要尽快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快自己成长的速度,教师应该善于反思,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年轻教师,我们更应该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

三、始终保持专业的情怀——激情

教育是一项需要献身的职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人要挑起这份重担,我们就需要有为之献身的激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要敢于冒尖,又要甘于寂寞。也许我们是清贫的,但我们也是富有的,因为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塑造着一群群鲜活的生命,难道不是吗?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要怀着激情地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 篇2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奉献于教育的精神写照。童院长为我们开展了这一专题讲座, 精辟地为我们阐述了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思想, 把我们引入到更高层次的教育境界。童院长不仅把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研究得很透彻, 更重要的是把陶先生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相结合, 渗透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引导和帮助我们, 使我们领悟了陶先生的教育思想, 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教学水平。童院长否定了照搬教条、硬背理论的做法, 真正实现了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

在童院长编写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课程》一书中, 把陶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分为九块, 每块开头都是精选陶先生的经典名句, 接着是各市区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 最后是精彩点评。这是一本很值得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去学习和研究的书, 它实实在在地给我们指点了教学迷津。我用心领会编者编书的意义:在每一个成功教育者的背后, 在每一个细小教学环节的背后, 都有一个科学的教育理念在做支撑, 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设计教学。这就是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这些编书的老师们兢兢业业、开拓进取、求实奋进的精神令人钦佩和赞叹。

“守住心灵宁静, 建设精神家园;献身农村教育, 享受人生快乐”, 这是魏书生老师提炼的人生真谛, 也是他的人生准则。魏老师在讲学中说:“面对自己平凡的人生, 不要急躁, 要守住心灵的宁静, 守住乐观进取的自我、守住自己理想的阵地。面对自己平凡的岗位, 要全身心地投入, 全身心地爱它, 把这份平凡的事业看作是宏大的世界, 在这个宏大的世界里, 自强不息、向前奋斗, 使自己的心灵有依托, 使自己的灵魂有家园, 满怀感恩之心对待这个时代, 凭一身的能力、一身的本事, 争取生存的主动权……”听着魏老师的讲学, 一股激情在心里澎湃, 是被魏老师做人的高尚品质感动, 还是欣慰自己接受了这样一堂质朴的人生教育课。魏老师让我们领悟了“教师”的真正含义:教师应具有博大的胸怀, 去容纳学生的一切和一切学生, 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给他们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心与心之间构筑起情感的桥梁,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精心塑造他们的心灵, 用神圣的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 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渴望, 引导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发现学习的乐趣, 让一颗颗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心灵, 在绚烂的阳光下快乐健康地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 当我们学会了理解, 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拂去学生心灵上的灰尘, 让他们放飞心中的希望。”

学习期间, 我感受到了教育家们的博大与精深, 也感受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朴实与平凡。在他们身上, 我理解了“教师关键要做自己”这一深刻含义。每位教师都在潜心钻研自己的教学, 博采众长,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一节精彩的展示课, 都显示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不是机械地模仿和重复, 每位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都是精心独创、自成一家, 在教学的平台上自信而真实地展示着自我。有的课似清清小溪, 静静流淌;有的似叮咚山泉, 欢跃腾动, 无论是哪一种风格的课, 都让我赞叹不已, 我由衷地佩服和羡慕这些优秀教师能有光彩夺目的今天, 但我更清楚他们展示的幕后是怎样一段痛苦的历程, 他们在痛苦中蜕变、在锤炼中成长。每位教师心底都流淌着一股激情, 那是对这份事业的执着、对每一位学生的真爱, 因为我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教育不是牺牲, 而是享受, 不是重复, 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 而是生活的本身。”

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 篇3

【关键词】 新幼儿教师 教育理想 自我学习 挫折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0-001-01

教师专业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起点是教师的初任阶段,幼儿教师在初任阶段的适应状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 幼儿园新教师面临的三种困惑

结合对新幼儿教师的了解和调查,我们发现她们在幼教工作的自我成长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困惑和挣扎:

现象一:对幼教这份工作,想放弃了。陈老师在体验了初为人师的喜悦和自豪之余,便开始觉得每天是在孩子的吵闹声中度过的,头痛,烦琐的事情特别多,感觉像个陀螺,永远不停地转,且转的没有方向。她觉得自己可能,会在吵闹重复、烦琐重复的某一天放弃这份工作。

现象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王老师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曾筹躇满志、雄心勃勃的,自信地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了那么多的幼教理论知识,也有一些实习的实践经验了,工作会很快上手,她也要求自己要尽快做出一些成绩。但几次公开课下来,与她预想的结果和效果相差甚远。她开始对自己感到灰心、失意,以前工作的激情和自信也不复存在,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二、幼儿园新教师自我成长中应具备的三种个人素质

(一)增加个人教育理想上的动力

现象一中陈老师的经历使我们看到,幼儿教师的工作非常辛苦,完成这份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但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大多数成熟的幼儿教师那么诗意、快乐地栖居在教育的一番领域里。这是因为成熟的幼儿教师有着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从中得到了无穷的动力,坚定了自己从事幼教事业的决心和方向。

1. 坚定的幼儿教育信念。幼儿教育信念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态度科学的幼儿教育信念不仅影响教学、教育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自我的成长也有重大的影响,拥有坚定的幼儿教师教育信念系统是往较深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2. 坚定的幼教事业心。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有一颗坚定的事业心。坚定的幼教事业心具体表现为对幼教事业的爱、对幼儿的爱和对工作积极主动的态度。

简而言之,树立坚定的幼儿教育信念和拥有执着的事业心是新幼儿教师个人教育理想上的强大动力。

(二)增强个人自我学习的能力

1. 积累经验和积极反思能力。美国学者波斯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刘焱,2002)。经验积累的关键在于做生活和学习上的有心人,并随时记录孩子提的问题、活动开展的情况,经过整理后成资料集。

因为只有在不断地积累、反思、实践、调整,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新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才能快速地成长起来。

2. 参与幼儿教育科研的意识。新幼儿教师在注重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反思来快速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的同时,还要有参与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幼儿教育科研能力,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3.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是当今尤幼儿教师的紧迫任务,新幼儿教师刚踏出校门,学习能力和效率都较强,应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的劲头,且时刻紧记着自己的角色——既是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时刻掌握着最前沿的幼教信息,用最科学与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与孩子交流,与孩子学习。

(三)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然而新幼儿教师在个人成长中容易产生挫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 新幼儿教师产生挫折的客观原因。(1)人际关系紧张。 幼儿教师大多为女性,女性的性格特点是从众心理强、情绪容易波动、心胸不宽广、爱斤斤计较等等,而新幼儿教师刚踏进社会,对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关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接受和处理。(2)面对教育和保育的双重任务,压力大。 感觉幼儿园工作做也做不完,压力大是新幼儿教师的普遍心声。

以上两方面为新幼儿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

2. 新幼儿教师产生挫折的主观原因。(1)自我发展的压力。 幼儿教师职业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增强,新幼儿教师对实现个人价值的期望一般都处于较高水平,所以对自身成长有较强烈的忧患意识。(2)抱负水平。 新幼儿教师学历越高对自身的期望越高、要求越高,好高骛远的心态是产生心理挫折主观因素中的主要原因。以上这两方面是心理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

3. 应对挫折的策略。(1)面对困难挫折不要过分紧张、担心、沮丧,适当的情绪不安是正常的,但不能过度。(2)了解自我,积极面对。(3)适当的自我缓解压力,对于一些已经造成的错误,不要过于自责造成心理压力。(4)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新幼儿教师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依赖性,告诉自己“吃一堑,长一智”,培养越挫越勇的健康积极心态。

总上所述,文章通过对新幼儿教师需具备的最基本的个人素质的总结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促进新幼儿教师尽快地明确自身对这份职业的定位与理想、自身现有的优势与不足,从中能有所启示,进而有针对性地找出自身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新幼儿教师尽快成为一个具有自己教育思想、自己教育风格、自己教育魅力的出色的幼教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主编.《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第1版: 100-108

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篇4

伸手触摸阳光,我拆开了昼和夜。成长岁月里的点点感动一直停留在我的心头不曾离去。就像阳光灿烂的午后,树的阴影里的点点光斑,在微风里呼呼地跳跃,好像是时间微笑着的眼睛。“新”一直跟随着我们这一股年轻的力量,一直跟随着经验的指导,让我们脱去柔嫩的羽翼,用翅去飞翔。

在芊芊校园里,感受着汉语言文学的气氛,但是没有经验积累的我。在实践教学中还得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真正成为教师行业的一员时,我发现自己理论书籍看得较少,功底较薄。对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较慢,在对全教研组教师在教学教法、教学过程的更新、转换等方面尚需主动组织学习。自己总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充电,不善于总结和整理我要学着改变教师的角色与教育教学的行为,促进我的专业化成长。现在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会试图探索

众所周知,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就是指“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是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这是传统的技能,要不遗余力的继承与加强。因为一个写不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语文教师,显然是不称职的教师。

语文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要努力学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二、坚持读书学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了,但我们凭借的基础是什么呢?假使只是四年或五年的师资养成过程,以及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累积的经验,再加上成长期间的时代限制而导致的精神贫血,也许我们很快就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不仅自己要不断读书,继续坚持为学生 读书,让自己的这种读书习惯影响学生,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

三、坚持加强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语文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三大能力,即课前的预设能力、课中的组织能力、课后的反思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离不开爱。爱是教育的源泉,一切教育都离不开爱,语文教学也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在教师爱心的感化下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爱,然后在对教师产生爱的同时让他们把这种爱转化成对语文学科的爱,这样他们才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知识的参与。文学源自生活,社会生活为我们的文学创造了创作的条件。如果没有社会生活的参与,那么我们的文学创作将会失去光泽。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如此,如果没有社会生活的参与,那么很多的语文知识将会变得空洞乏味,将会失去语文学科的社会功能。

我将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知道自己在艰苦环境下也能把语文基础打好。

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 篇5

西洪小学 武谦惠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和管理工作服务,根据新沂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实际以及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2017--2018年度的个人成长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范新教师入职管理,加快新沂市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新教师培训,充分培养心教师专业核心素养,努力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二、学习成长的要求:

通过新教师培训,力争能做到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教师。

三、学习成长的目标

1、做一名忠诚于教育的老师。把满腔的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具体细化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忠诚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的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备课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者,逐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及水平。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做一名勇于创新的老师。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活力注入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3、做一名勤于教学的老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加强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四、具体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认真的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3、认真参加参与我教研活动与“小组学习研讨”活动,将培训学习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篇6

(2017年9月-2020年8月)

岁月无痕,我自踏上教师岗位已历经了三十二个年头。作为一名老教师,不仅面临着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挑战,更面临着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语文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学习新理念,转变观念是首要,提高教学能力是保证。特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如下:

一、个人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1.强化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体现在对待事 业要爱岗敬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团结协作,对待自己要为人师表。这四个方面是从事教师职业最起码的要求。一直以来我都严格围绕这四点要求自己,教书育人。

2.加强学习、实践,促进专业成长。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及广博的文化知识。我读了很多教育理论著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及专业水平。

3.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我时时注意反思,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在解决矛盾中促

进发展。我坚持写教学后记,适时总结经验教训。

存在问题:1.新时代新征程,发展快,对新的理念认识不够。2.新的教学课题有待去研究。3.有很多知识需要自己去钻研。4.关顾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不够。

二、个人专业发展三年总目标

1.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2.研究教材,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努力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争做合格教师。

3.加强语文学科的业务学习,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寻求自身独特教学方法,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努力。

4.坚持阅读,注重案例分析和课堂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研究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有成效。

三、个人专业发展年段目标

(一)第一目标:

1.提升个人修养,做有品位的教师。2.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3.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

4.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开研究课。

(二)第二目标: ——

1.巧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地向前发展。2.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

3.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4.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三)第三目标: 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乐学,善学的局面。

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3.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式。

4.认真研究,实践教研组工作的经验和规律。

四、保障措施

针对以上的目标,我将在这三年里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认真对待每一节语文课。互听课,注重反思,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自身特有风格。

2.总结经验,能在个人教育平台上发表有质量的教育心得文章。

3.根据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制定,进行每学年、每学期的实施内容细化,制定改进计划和实施措施,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和创新。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争取在这三年里,做一个新型的、新时代的有智慧型的教师。

——

浅谈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三方面 篇7

定律一:多“冲浪”, 丰富知识资源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 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 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一支能适应需求、面向未来的教职工队伍,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 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理念, 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构建起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师的学习可从下面几方面去做:

1. 向实践学习

做中学、学中做, 学会做最基本的事, 包括所谓的家务事。伟人也不是专做伟大的事, 在平凡之中见伟大, 突发事情体现伟大。

2.向书本学习

补充自己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和最新网络世界的知识, 使自己的知识不是白开水, 而是含多种矿元素的饮料, 让学生想去、要去品尝。

3.向同行学习

同事实质是战友, 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还可以说荣辱与共, 向同事学习实际上既尊重别人, 又团结别人, 才能争取别人, 使自己进步, 从而提高团队精神, 个人与集体共同成功。对老师而言就是要多听课, 同学科要听, 跨学科听课也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定律二:多听课, 提高教育智慧

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职责与任务。它往往是年轻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主要途径。让教师多深入课堂听课, 从中借鉴有益成分, 吸取成功经验, 不断充实自己, 优化课堂教学, 弥补自身不足, 这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听课评课虽不必像上课那样精心准备、认真表演、随机应变, 但若要听出特色, 听出滋味, 悟出妙处, 评出水平, 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到底应“听”些什么呢?

1.“听”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指导教学的思想基础, 用于指导教师的备课、授课等, 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是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具体体现。例如, 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有意识地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旧知识, 并激活旧知识;怎样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新课的教学;怎样通过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系统呈现新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对新内容的巩固;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2.“听”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氛围。这种氛围如果是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 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树立学习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记得阅读了著名特级教师刘永宽老师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 我感触颇深, 就如何量圆的周长展开讨论, 有学生提到用软尺子量腰的方法来量。刘老师听后幽默地说了一句:用软尺子拿来一围, 聪明!硬的不行就来软的。简简单单的一句点到了问题的关键点, 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教师形象的语言, 学生怎能不掌握呢?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师生能够平等对话, 完成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上, 师生能共同创造奇迹, 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和时空;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3.“听”闪光之点

一节课听完了哪怕从整体上来看是失败的, 只要我们认真去捕捉, 至少都会有一两个闪光点。一般的公开课, 也多有神采飞扬的机巧之作!因此, 我们在听课时一定要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 要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 善于去发现人家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 然后慢慢品位, 细细揣摩, 再将其拿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实践印证, 这样久而久之, 自然会有提高。

定律三:多写教育反思, 梳理杂乱思绪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教学也是遵循着这种规律。只教不研, 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 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要想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只有边教边总结, 边教边反思, 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通过几年来对教学反思的实践, 使我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可贵之处, 它能使我在课堂上有意外收获。它能把我难于宽释骨鲠在喉的失误记载成文, 作为前车之鉴;它能让感性的实践升华成理论性的经验, 从而使我在教学中得到更深刻的历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思”成功之处

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 灵机一动;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 巧妙之举;师生交流的精彩发言, 火花显现……教学中还往往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 如新颖有趣的导言, 直观形象的演示, 生动得体的比喻, 教师适时巧妙的设问, 突发事件的处理, 简洁明了的板书等, 这些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方面的独到见解, 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 日后进行整理归纳, 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 教法会越来越灵活, 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有大的飞跃。

2.“思”失败的教训

对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 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之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 更上一层楼。

3.“思”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

“学习、听课、反思”这三个“定律”, 一定会给你的专业发展带来“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重要的是, 只要我们充满“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 有一双洞察教育问题的眼睛, 一双敢于在教改中实践的脚, 一双笔耕不已的手, 一个不断思索的头脑, 实实在在去实践, 点点滴滴去积累, 反反复复去思考, 勤勤恳恳去写作, 你的教学专业水平就会不断提升。我们要振作和奋起, 在自己的领域中去探索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

摘要:本文针对现实中所普遍存在的由于教师缺乏自觉学习意识, 不善深入研究和反思而导致教师专业成长滞后的这一现象, 认为可以从学习、听课、反思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多学习”“多听课”“多反思”等措施, 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专业成长,学习,听课,反思

参考文献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 (1) .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 篇8

一、直面现实,清醒认识从教初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教师职业看起来光鲜,但面临的挑战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入职初期,中小学青年教师面临由“做学生”向“为人师”的角色变化,面临从大学时期的指点江山到走上工作岗位后事无巨细的行为方式转换,面临从教育教学理论务虚向教育实践技能锤炼的任务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和困难常常使之身心疲惫。赵昌木教授对196名中小学新入职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一些矛盾或问题与新教师如影随形,依次是:教材不熟,重点、难点把握不准;教法不灵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管理能力差,难以维持课堂纪律;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难以解答;不能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学材料匮乏;不善于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其他学者也做过同样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大多类似。

总体看,上述境遇是入职初期中小学青年教师都要面临的共同挑战,只不过是这些问题在不同教师身上的表现程度不尽相同而已。追根溯源,这些问题主要源于教师知识储备不充分、技能训练有缺陷、应变能力不够强、心理素质欠佳等主观因素,与诸如教学设施设备不足等客观条件关系不大。因此,要走出入职初期的困境,中小学青年教师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直面问题和挑战,积极寻求个人认识突破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二、依据教师成长规律,明晰个人发展定位及其路线图

尽管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各不相同,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20世纪90年代初,休伯曼等人提出“生命周期”理论,比较真实地勾画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路线图。这一理论把教师专业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入职期(工作1~3年)。教师因失误较多而对自己能否胜任教学工作产生怀疑,但由于有属于自己的班级、学生和教学方案,又表现出积极、热情的一面。稳定期(工作4~6年)。教师较为投入,由关注自己转向关注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技能,情绪较为稳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验或重估期(工作7~25年)。教师在教学材料、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新思路、新方法随之产生,也有的教师因改革失败或因工作单调、乏味而怀疑自己是否要一辈子从教。平静和保守期(工作26~33年左右)。经历怀疑和危机之后,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始平静下来,变得更有自信,但随着职业预期目标的逐渐实现,教师的志向水平开始下降,对专业的投入减少。退出教职期(工作34~40年左右)。有的教师因对自身发展比较满意而心情平静,有的认为没有得到理想发展而感到忧伤。除休伯曼等人外,国内外不少学者、教师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大同小异,总体而言,教师专业成长的五个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同样的周期,不同的教师有耗费时间的长短和发展水平的高低之分。

目前,我国中小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要求和目标定位一般是:1~2年求适应,3~5年能胜任,6~10年新进展,11~15年成名师。此种要求,实质上是“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中小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应该说,这种要求侧重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前半期,对后半期的发展语焉不详。从现实性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检测标准和时间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不可一刀切。在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制约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快慢和程度高低。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既为人师,中小学青年教师就有必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学校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总体要求,制定切合个人实际的专业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方法和措施,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把握个人可控因素,优化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教师的专业发展,怨天尤人没有出路。只有牢牢把握那些个人可以改变、能够掌控的因素,因势利导,矢志不渝,中小学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实现又快又好的专业发展。那么,教师在哪些方面可以采取主动并有所作为呢?

1.确立适度高远、一以贯之的专业目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中小学青年教师都应该有一个特级教师梦,教育专家梦。只有胸中有理想、有目标,行动才有动力、有方向。而专业成长目标的高低,工作力度的大小,一般不受外部条件的制约,是个人完全可以掌控的。因此,强化目标意识,明确个人专业发展的愿景,是中小学青年教师的第一要务。

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证明,凡出类拔萃的教师,无不拥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专业理想、“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自信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行为自觉,而那些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者,其行为归因大多是:缺乏远见,遇事归咎客观因素,在专业成长中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可见,思想支配行动,目标引领未来。

2.保持宠辱不惊、安贫乐道的个人胸襟

教师工作不是职业而是事业。自古以来,教师这一行当与“清水衙门”的称号相依相伴,难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幸运,也少有“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悲苦。可以说,青年人选择了教师工作,就等于选择了享受安贫乐道,选择了远离大富大贵。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教师成为了学生顶礼膜拜的英雄,也没有一名攀龙附凤、投机取巧的教师有幸成为了学生成长里程中不朽的丰碑,倒是那些只求付出、不问回报,专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在大爱无疆的育人生涯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真正教师的真实写照。

如今,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一步,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都是中小学青年教师应有的胸襟。一个人,对于个人名利患得患失,总是看着自己的脚尖走路,是不可能走得快、走得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效率,效率决定成就。做教师的,第一位的是要有一个宁静、恬淡的心态。

3.养成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的意识习惯

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自觉、主动、可持续的自主建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由此,培养与时俱进、自我超越的意识和习惯,对中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成长和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谁能较早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并有所准备,谁就掌握了个人发展的主动权。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意识,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否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由此,中小学青年教师理应进入精益求精、奋勇争先的精神准备状态,并养成与之相应的行为习惯。一是养成质疑批判、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决定一个人的声音是否有分量、能否征服听众,决定一个人所做的事情能否吸引他人的眼球并让人刮目相看。二是养成条分缕析、总结提升的习惯。教师这份工作,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如果不注意及时总结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教师就只能简单重复同样的劳动。这无疑是成长的大敌。养成了这两种习惯,中小学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就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获。此种良好习惯养成的根本途径是教师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如何参与其中?首先,必须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大家的名著名篇等,教育教学理论能有效引领教学实践,青年教师应利用一切时间,向大师学习,与经典为伴,以先进、前卫的信息充实自己的头脑,做到厚积而薄发。其次,必须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实际上,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

4.采取切实可行、实用管用的方法措施

教师要具备的能力很多,但核心能力是“两个一”,即一节课、一台戏。这是制约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因素。突破了这两个瓶颈因素,教师的教育教学就由必然王国进入到了自由王国。

“一节课”是指教师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主战场,也是展示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智慧的好舞台。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因为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半生不熟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欠缺,很容易陷入“理论上不去,实践下不来”的怪圈。要变被动为主动,中小学青年教师就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其一,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教师高标准选择自己要学习、效仿的标杆人物,并从其中的1~3个标杆人物那里各自移植、借鉴、改造1~2个课堂教学的奇招、妙招和绝招,通过嫁接、合成及较长时间的磨合,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及教学保留节目。对于中小学青年教师来说,这既是一个艰难的教学“过关”过程,也是一个“人往高处走”的教学“爬坡”过程。此种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做好“四个一”:瞄准一两位教育大师,凝炼一两种教育思想,催生一两个教学模式,打造一两个教学精品。其二,把教案备在脑袋里,实行脱稿教学。没有学生喜欢照本宣科的教师。熟能生巧,为增强教学吸引力,中小学青年教师有必要博闻强记,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实行脱稿教学。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使教学逐步达到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出神入化的境界。教师的教案写作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寥寥数语、提纲挈领的简案,适用于“怎么上都是一节好课”的优秀教师,另一种是详案,呈现的是比较完备的教学路线图,通常适合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在实力和底气还比较欠缺的情况下,这是聪明人必须采取的“笨”办法。只有在大脑中有了充分的信息储存,教师才有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不倒翁。其三,将公开课常态化,把每节课当作公开课来上。这要求教师视教书育人为第一追求,有高度自觉的职业操守。其四,把教案转化为学术著作(或系列研究论文),将教学、科研统一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内容,既是教学相长的文化中介,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课题。有了这样的意识,科研就不再是教师的额外负担。事实上,备课、上课,是一个把教学内容由“厚”变“薄”,由“深”变“浅”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深奥的文本通俗化、枯燥的学问生动化,把量大面广、艰深晦涩的教学内容调理得精干、清晰、通俗、感性和简单。这既是一个准备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研究教学问题、提升教学高度的过程。著书立说的过程正好与之相反,它是一个把教学内容由“薄”变“厚”,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变过来变过去的过程中,教师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收获了科研成果,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互促互动,不失为一条专业成长的便捷路径。其五,不断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对事物的认识由“个别”上升到“一般”。那么,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教师反思的呢?总体而言,教师要围绕专业成长中的关键问题和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进行反思,如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理论依据和实践需要?他人、前人做了些什么?这样做的效果怎样?怎样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这种习惯一旦养成,青年教师就会进行极具个性化的探索,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实现专业成长的积累、超越和创新。必须看到,确立教育教学新理念,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精髓,是中小学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篇9

临河四中潘文文

教师自我成长规划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设置好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投入自己的教育激情,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最强烈的感受。时间飞逝,似乎就是一转眼的时间,我已经从一个刚踏出大学校门的青涩学生,成长为在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岗位上奋斗了四年的“老”教师了。虽然在这期间,自己始终能保持一种饱满的激情,但却缺少计划性的引导,所以难于真正的构建自我。如今已 进入了自己工作的第四年了,回顾四年的教学生涯,我经历过失败,也曾留下泪水;获得过成功,也曾得到感动。细数来时路,有一些感想,有一些收获: 一.教育方面

刚工作的时候总是对学生使用一种挑剔的眼光,总是非常严格地要求他们,不允许他们犯一丝错误。一段时间后,似乎班级管理的还不错,但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式方法颇有微词,我也很难得到他们的真正认可。再看看我周围的老师们,却总能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尊重认可。因此,我开始认真地反思,并有意识地阅读一些理论书籍,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对待学生和班级事务,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意气用事,而是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方式方法尽可能地巧妙处理。在不懈地探索努力之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二.教学方面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需要我们终身地探索。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还记得一位老师说过,上公开课、竞赛课是最能促进人成长的。的确如此,在日常的课堂设计上,如果能把知识点讲清楚,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那么我们的考试成绩是不会太差的。但是,这样一种没有经过精心打磨的课是没有艺术可言的,对个人的专业成长也是无利的。回顾四年的工作历程,从开始时的紧张和拘束到现在的自信和放松,从开始的泛泛而谈到现在的创新开拓,我的成长离不开在一次次的竞赛课、公开课前的“痛苦”打磨。尤其是参加课题前一天晚上才会公布的市级的比赛,更是绝佳的成长机会。当然,如果说我个人的努力是成长的基础,那么校领导和我们语文组前辈们对我的大力帮助就是我前进的动力。在此,我要真心地向他们表示感谢。正是由于他们的支

持,我才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三.教科研方面

以前我总是存在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教师只要上好课就可以了,不必参与教科研活动。后来,当我在教育教学上遇到问题时,我才认识到教育理论对教师的帮助之大,作用之强。认识到教学与教科研两者之间是融合体、不可分割的,教科研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支撑,教师发展的基石。教师要发展,首先得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在校领导的号召下,我认识到了反思对于教师教学的重要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多年来就一直认真写两个教案:进课堂之前认真写好课堂教案,出课堂之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多年的反思习惯,使他成为教育名家。教师的反思要基于实践,特别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钻研,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努力提高自己,形成系统的方法与方式。

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一个没有远大发展目标的老师也不可能是一个好老师。只有为自己拟定一个远大的、长期的职业目标,我们才有可能不断成长。在从教的六年工作中,我逐渐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职业的目标,那就是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因此我对自己的做一职业规划:

一、强化职业角色意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言明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其实,我们教师的职业意识状态也有三种不同的层次:“知”教者 ——“好”教者——“乐”教者。我喜欢教书,热爱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中我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因此,我会将教书作为我终身的职业。

二、提升专业水平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中丰富自我,如《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参考》《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初探》《余永正教学精品录》《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典型课例》等,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悉心钻研教材,深入领会课标,设计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案,做到心中有学生,因材施教,立足每个孩子的发展。

3.平时注重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做到教后反思,勤于与同事交流,在实践中摸索,教学相长,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

4.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6.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争取能够独立承担课题

7.上好每一节课。远大的目标需要脚踏实地地实现。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从细微处做起,处处以一个新老师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断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前多钻研教材,对教材有机统整,重组知识结构,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课堂中,把注重培养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目标,“给教师的十点建议”中也提到,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作为常态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推进,这对我的启发很大;课后认真做好教学反思,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多注意教育教学的细节积累,多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积极投稿,做到真正的科研型教师。还要主动争取积极参与各级的评优课,通过实战磨练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8.完成教育论文,我深感自己的理论素养还需要提高。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阅读有关理论书籍,积累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不断地思考、总结,以帮助自己顺利地完成专业论文,并及时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指导教育教学。坚持教育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

9.不断扩宽知识面,多读书,争取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一桶水,已经不够了,要有长流水。”一桶水也罢,一泉水、长流水也罢,归根到底是要求我们老师,做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现在的信息,瞬息万变,不读书,不天天读书,是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的。每天,都要能捧起书,捧起各种各样的书,或细读,或略读,坚持不断,养成习惯,争取不被时代淘汰。

三、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语文教学中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学风格。完善自己的作文教学机智,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篇10

为了能出色、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能促使自己尽快摆脱平庸与无能,为了催生自己可持续专业的发展,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实际,经教师讨论特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个人成长计划。

【具体要求】

1、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读后感与收获。

2、自主、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大胆跟教师交流,大 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做到问过则喜。

3、继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熟悉课标要求,自主践行课标理念。

4、学会依照课标要求,按照不同课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5、大胆承担校内教学研究课。

6、坚持做到三个“1”和三个“2”。

三个“1”:即

每月写1篇教育教学反思;每学期写1篇专题研究论文;每学期写1篇个人工作总结。

三个“2”:即

新教师成长的困难与应对策略 篇11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困难;应对策略

当前随着各个学校的发展,新教师在各个学校中所占人数比例不断增加。在农村中学中,这一情况更为突出,有的学校新教师已占一半。新教师的顺利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这些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那么新教师如何才能健康顺利的成长呢?我想新教师首先要能认清他现在所面临的困难,然后找准应对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困难才能达此目的。各个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必须认清这些问题,对新教师的培养和帮助才能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那么,新教师有哪些困难呢?我通过自己成长的经历以及当指导教师的一年半的思考和实践,觉得新教师由学生到老师角色转换之间横着十大距离。这十大距离的跨越就是新教师的困难所在。

一是大学所学知识与中学所教知识有距离。大学知识面广,中学知识面更广。如科技类知识大学强调得少读得少,而中学却是很重要的一大板块。大学知识强调说得有理说得有个性,中学知识强调说得准确无误说得能普遍接受。其原因是中学的考试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情况下是不允许自圆其说、有理即可的情况存在的。

二是大学生学习方式与中学生学习方式有距离。大学生学习自由度比较大,自主性比较强,中学生学习则与之相反,更多的强调有组织有选择有秩序。即使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也不是放任自流。

三是人本身存在着大脑与口手之间的距离。这一点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新教师缺少训练,因而距离更大,而且有时候不明白其中原因,还一脸茫然的问道“我明明想得很清楚,怎么说出来就不对呢?”

四是想跟做之间有距离。新教师往往觉得只要我想明白了,就没问题了。其实不然,自己想与自己做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因为想的时候注重逻辑性和审美性,而做的时候注重操作性和交往性以及操作交往的可行性。

五是自己想与学生想之间有距离。自己想起来很简单很清楚很明白,学生想起来就可能很复杂很不明白。其原因在于一个人天然的会对与自身知识经验不和谐的知识产生反感对立情绪。所以学生想前人和老师所想很困难,老师想学生所想也很困难。但老师必须想学生所想,以期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

六是自己做与学生做之间有距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写字速度、说话明白清楚都与老师有距离。学生做的时间一般是老师的两倍是比较合理的。

七是自己的热情与学生的反映有距离。一般来说教师热情高,学生反映会热烈,但也有你热情似火学生却冷淡如冰的时候。你的热情只燃烧了自己而没有照亮学生的心房;你的声音只掠过学生耳旁而不曾留在心上。所以挥洒激情的时机要选准。但也要坚信不是一切呼唤都没有回响。

八是自己的付出与学生的要求有距离。有可能是你付出不够,有可能是你付出够多学生要求更多。付出不够是态度问题,付出够多学生仍不满足,原因是在学生最看重最需要你付出的地方你没有做到位,学生不满足;或者是你的指导思想没有讲清讲透,学生不理解;或者是你的付出没有好的结果,因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九是大学所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之间有距离。这不是说那些理论用不着,而是新教师找不着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结合点,无法使之付诸实践。

十是现在自身的学习与自己的教学有距离。现在教师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少,自己平时的学习与教学距离太远,对自己提高极为不利。很多人认为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就学科专业知识而言已足够胜任高中教学。我觉得那点知识连应试教育的要求都达不到,更别说素质教育的要求了。比如现代汉语语法、古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对联、古诗词的创作等等,在大学里面这些知识都学懂学透了吗?没有!我们不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透彻的学习,课堂上能讲得清楚明白吗?能够指导学生吗?所以会出现经常讲错不断纠正的情况。

针对十大距离,我相应的提出十大应对策略。

一、分清哪些知识是要考的哪些知识是作为素质培养要求的。对要考的知识必须讲得准确无误清楚明白,并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对那些素质要求的知识你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运用它打开学生的思维。

二、熟悉研究考纲教纲,进行方向准确、秩序井然、组织严密的教学。查又梁先生说过“要学会知识互补”。我想我们语文审美性较强,应该补以秩序性、操作性、互动性较强的内容。

三、记住并反思课堂中没有讲清楚没有写正确的地方,反复训练。你的成长点在这里,你的成熟将从这里出发。

四、亲历亲为。你就会明白世界上为什么有实验科学家和理论科学家的分别,而你却只能一身兼两职。想得要好,做得更要好。

五、备课时多想想学生会怎么想怎么做,他们的知识储备在哪里。你在课堂上就会和学生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学生更会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六、给足学生具体操作的时间。不要只顾教学效率而缩短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时的你应该是从容镇定的仁爱庄严的形象。

七、准备好自己的热情,衣着得体、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抓住机会倾洒热情。你的热情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八、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教学的要求,预算自己的时间,确定自己的付出。然后讲清楚并时不时强调一下。你的付出会渐变成学生的习惯。

九、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不能丢,要有意识地去结合实践合理运用。没有理论的实践有可能是盲目地实践,没有实践运用的理论是疆硬的理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教师终身坚持的方向,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可以先把自己最喜欢最信奉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然后再慢慢拓展。

十、跟着教材学,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跟着学生的素质要求学,弥补自己的不足;向老教师学,以获取便捷有效的经验;深钻式地学,以期在某个知识点上或某个领域里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开放式地学,学习一切用得着的东西。这样,你就会感觉“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己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老师了。

上一篇:电镀产业生态园区建设取得突破下一篇:青年节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