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品社公开课教案

2024-07-03

北师大品社公开课教案(通用8篇)

北师大品社公开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懂得友谊的珍贵。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与了解冰心的作品。

搜集关于友谊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诗词。

教材简析

本文可以算是冰心的“友谊篇”。她在这篇通讯里,以柔美细腻的笔调,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

丽的语言,向小朋友谈了友谊的重要、交友的艺术。“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使你堕 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 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等等,一系列富有哲理的精辟见解,对于今天的小朋 友以至于年轻人,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散文,充分体现了冰心创作向来信守“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原则,信

笔挥洒,情至文生,意到笔随,自然天成。信一开头,就提出 “让我们来谈‘友谊’”,指出“友谊是人 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然后说到友谊的重要:“崇高理想的实现、艰巨事业的创立、伟大艺术 的产生”,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相互切磋的结果”。接着说到交友的艺术,冰心以“情”为 至交密友的先决条件。既强调朋友间志趣相投、同道精进的意义,又重视友伴中性格互补、殊途同归的价 值,视友情为“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人生路上“并肩携手,载欣载奔”的精神动力。

本文有许多关于友谊的精辟话语,写作上运用了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教学的重点是抓

住优美词句,增进对友谊的理解。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方法。

建议本课教学 1 课时。

解读与提示

* 开篇明义,指出“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讲到了友谊有“情”,这个“情”

就是“理想相同、兴趣相近、情感相洽、意气相投”。“友情”可以填满空虚,补足缺憾,加深心灵。教 学时,要抓住文中的一串排比句,理解各种不同的人之间的性格互补。可引导学生举出学校同学之间、家身体健康 庭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社会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由此来加深对 “各种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 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一句的理解。要指导学生多读,从朗读中,学习用语言 表情达意的方法,从朗读中,领略冰心清新隽永、凝练明快的散文风格。让学生在读中学会积累,在读中 学会感悟。

* 领略了友谊对人生的重要,再来指引学生学习交友的艺术。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讨

论:什么样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呢?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 “肯耕种的才有 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 积极向上”“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等的理解,在此 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交朋友时要注意些什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交友观。

* 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卓然超群的语言而蜚声文坛。她不仅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而且善于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现代语言中。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 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古典诗词或文言词语。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再加上排比、比喻、长短相间 的句式等的恰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教学时,要抓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最难风雨 故人来”等古诗句的理解,加深对友谊的认识,同时学习运用名人名言抒发自己情感的方法。

* 这是一篇文字典雅清丽而又蕴藏深刻哲理的散文。教学时,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个性

化的感悟,要放手让学生去读。

* 课后第 1 题,要指导学生多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联系生活,从与人

交往中感受友谊的珍贵。

* 课后第 2 题要求学生选抄文中有关友谊的精辟话语,除了课文中的以外,还要让学生从课外

阅读中去发现,去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名人故事等,树立正确的朋友观。

* 选做题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阅读,可以从这两首隽永的小诗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课外读一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冰心全集》等。

教学设计参考

一、谈话导入,简介冰心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冰心

奶奶来谈谈友谊。

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学要求。

(1)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3)画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品读感悟,交流体会

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信一开头,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谊”,友谊是什么?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抓住文中

重点句子理解友谊的重要,掌握交友的艺术。

“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 强调友谊有“情”。身体健康 “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对朋友要有付出,有奉献。

“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交

友要交挚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朋友之间有索

取,更要有奉献。

“各种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每个

人的性格不一,朋友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取长补短。

“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朋友之间的真诚帮助,犹如雪中送炭。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还可让学生联系生活

中的事例,交流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应当互相帮 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3.交流谈体会。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小朋友,甚至有大朋友,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

四、选读感悟,情感升华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2.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

五、延伸拓展,指导生活

1.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

2.小练笔:写写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谈谈你对友谊的认识。

(古庆书)

参考资料

冰心(1900~1999 年),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 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 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 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 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小诗短小精悍,一般只有几行文字,抒写诗人突发的感触和瞬间的慨叹,简洁含蓄中蕴含着耐人咀嚼的哲理。在冰心的影响和带动下,小诗以 其轻灵畅婉的风格,在文坛风靡一时,人们竞相仿效,抒发自己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 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冰心体”小诗派以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 而又不泛深沉,影响深远。

1921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

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其散文成就比小说和诗歌更高。这种独特的风格曾 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身体健康 1926 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 化救亡活动。1946 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 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 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 《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冰心的散文笔调优美,感情细腻澄澈,白话文的明白晓畅和文言文的凝练简洁为一体,形成了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 1980 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 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 版。

身体健康

马公开课教案 篇2

黄梅县杉木乡中学 王恺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抓住关键字词,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审美和感悟能力。

3.通过关键句子感悟作者对马的真挚感情,领悟珍爱生灵,共建和谐家园的思想。

教学重点:

多种形式诵读,积累品味文章词句,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马的真挚感情,领悟珍爱生灵,共建和谐家园的思想。

教学构思:

文章既是一篇精致的科学小品文,又是优美的散文,所以采用“一文两读”的思路设计教学。从科学小品文的角度,让学生抓住马的特征,实现整体阅读;从优美散文的角度,让学生选点品味并且充满感情的反复朗读,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以“假如我为马”作为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音乐图片导入马。

2、谈谈自己对马的印象。(词语,故事,诗文等)

明确:是啊,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马曾在交通运输、经济、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人类和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马的成语、故事、诗文、绘画雕塑、音乐艺术更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既是博物学家又是作家的布封先生所写的《马》深入了解这神奇的生灵,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感知课文品读语言

1、快速读—理结构

要求:预习检测字音

本文写了哪两种不同状态下生存的马?

明确: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

2、大声读—知课文

要求:你最欣赏布封对哪种状态下生存的马的描写?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相关段落

明确:我最欣赏关于____马的描写。试读一到两句。

3、反复读—品句子

要求:概括并归纳本文中两类马的特征?

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的描写了马的形态、习性、生理功能以至马的用途。马在作者笔下不是画,却是舞台上的角色,神情举止仿佛历历在目。抓住文中关键的语句,分别概括并归纳他们的特征。方法:寻找关键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反复诵读,细细品味,然后以下列的句式来说一说:

我最喜欢———等,这几个词句,它表现了家马(或野马)———的特点。教师小节: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分享赏读感受

用词典雅。人格化的描写。对比的写法。句式的交错。修辞。情感真挚。明确:家马驯良勇毅自律谦逊

野马自由独立优美团结

三、思考:人与马

1、建议:选点美读1、3、4段,找到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明确:文章表达了对家马的同情和对野马的赞美之情。

2、研讨难点句子理解:你更欣赏哪种类型的马?为什么? 明确:家马:用品质赢得了尊重

野马:自由与美感染人类

四、深层探究:“高贵”与“征服”

是啊,人类驯化马真可谓是“高贵的征服”!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读完这篇课文之后曾写了一篇文章:《假如我为马》。文中说:“如果在生命形式的选择时,我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请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可是,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人的征服,却不曾想马的高贵。

结合人对待马的句子谈感受启示: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也丧失殆尽。崇尚自由

善待生命

关爱动物

尊重自然

五、小结

读了布封的《马》,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与其说文章是人对马的赞美,不如说是马对人的感化。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共同向往人与马,与所有生灵——和谐相处,共享蓝天与彩虹的美好情景吧。六:板书设计

布封

家马

野马

驯良 勇毅

自由 团结 美丽 同情

小班开课教案 篇3

一、尝试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印章在纸上,在教师的提醒下,有换颜色印的意识。

二、通过印章的动作,提高手臂力度和灵活性。

三、能大胆地印,体验用瓶盖印章在纸上留下印迹的乐趣。活动准备:

一、画有小鱼的背景图人手一张。范画一张。

二、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

三、《小鱼游》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鱼宝宝们,跟着鱼妈妈出去玩吧!(播放音乐——小鱼游)

二、了解用瓶盖印画的方法来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1、师:小鱼宝宝真可爱,一边游泳一边还会吐泡泡,怎么吐泡泡?

幼:波罗波罗…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工具,看是什么呀?(出示瓶盖)幼:瓶盖。

2、教师出示瓶盖和颜料示范讲解:选一个瓶盖,蘸点颜料用力压一压,然后拿起来,“波罗波罗”吐出一个泡泡。(幼儿观看教师的示范并倾听)

问:吐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黄色。

问:还想吐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红色。

师:我们刚才蘸了黄颜色,可是现在要蘸红颜色,怎么办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引出:可以拿另外没有蘸颜色的瓶盖去蘸别的颜色。

3、教师继续用同样的方法示范,吐出一个红颜色的泡泡,提醒幼儿颜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励幼儿一起徒手

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蘸一蘸,压一压,拿起来,“波罗波罗”吐出一个红泡泡。)

4、让个别幼儿上来动手操作,并进一步的加深操作过程。提问:谁愿意到上面来吐泡泡的?(请个别幼儿上来)你想要吐什么颜色的泡泡?幼:兰色。(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余幼儿跟随她一起边说边徒手做动作。)

5、教师交代:对幼儿提出作画时要求:你还想不想吐泡泡呢?(想)。师:我们可以继续吐,把整个鱼塘里都吐满泡泡。(出示范画)问:好看吗?幼:好看。师继续问:小鱼宝宝们想不想自己来吐泡泡啊?幼:想。

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三个瓶盖,选你自己喜欢的颜色用瓶盖进行印画,印的时候要用点力,每次一个瓶盖只能蘸一种颜色,换颜色的时候要用另外一个瓶盖蘸其他颜料,注意要保持画面的整洁,听清楚了吗?(幼儿仔细倾听)

三、能大胆选择色彩用瓶盖进行印画,体验其快乐。

教师播放音乐,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

四、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1、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幼儿欣赏同伴作品)

小班开课教案:表情歌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产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2、学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部分,跟着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感受演唱不同表情时的心情。

3、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活动准备:

高兴、难过等表情娃娃、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看表情图片

1、出示表情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个好朋友,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高兴、快乐)

2、师:“你从哪里看出他很高兴?”(嘴巴往上翘,眼睛眯成线,眉毛弯弯)

二、熟悉歌曲

师:今天老师看这两张照片给大家编了首好听的歌,请大家听老师唱一遍 提问:你从歌中听到了什么?(逐步)出示图谱(指出歌名)

三、请幼儿练习歌曲中的节奏部分

师:在歌曲中有个拍手的地方,老师将它用点点表示,来看看该怎么拍。(一个点拍一下,一共三下,两个住在一条横线上,他们靠的很近,所以要拍的快一点)教师示范,请集体或个别幼儿尝试。(提醒节奏部分要拍整齐)

四、学唱歌曲

1、请幼儿跟着老师试唱两遍(表扬唱的好的小朋友,鼓励其他幼儿跟唱)

2、由老师唱歌曲部分,幼儿拍手打节奏(互换)

3、分角色,老师请男孩子唱高兴娃娃,女孩子唱哭脸娃娃(互换)

4、全体师生唱一遍,表演给客人老师看

五、课后延伸

师:除了这两个表情,你还知道什么表情?(生气、惊讶、害怕、疑惑等,幼儿说到的表情出示一下图片)

开课教案《小兔你好》 篇5

英湟国际艺术幼稚园园本教研活动计划

活动内容:语言《小兔你好》

级:博士甲班 活动时间:2011年12月30日

师:苏 珠 妹 活动目标:

1、乐意与他人打招呼。

2、能大胆、有礼貌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名字。活动准备:

小兔纸偶 活动过程:

师:博士甲班的宝贝早上好,今天苏老师请来一位客人,要来和宝贝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猜一猜它是谁?

一:出示小兔纸偶引入课题

师:

1、宝贝们看一看它是谁?

2、我们一起跟小兔打招呼问好吧!(引导宝贝说“小兔早上好”)

师:宝贝们真有礼貌都能和小兔打招呼问好,小兔很喜欢和你们做朋友,但是小兔不认识你们的名字,现在请宝贝们自己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二:游戏《找朋友》让宝贝自我介绍

师:

1、小兔找朋友,找到哪个宝贝,宝贝大胆介绍自己。

2、引导宝贝说;” 小兔你好,我叫XXX ,我要和你做朋友。

师:宝贝们都能有礼貌和小兔打招呼,今天博士甲班也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现在请宝贝们去找一位客人老师说说你叫什么名字。三:有礼貌与客人老师介绍自己

师:

1、宝贝们找客人时要怎么做?(引导宝贝要用礼貌用语:“客人老师好,我叫XXX)

2、引导宝贝从小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四、与客人老师说“再见”结束活动

网址:

企业邮箱:yhedu@yhedu.cc

应用文——书信开课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专用书信的类型,掌握专用书信的写作要求。

2、能辨别格式错误。

3、练习写作专用书信。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专用书信的写作要求。

2、难点:正确运用专用书信。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一般书信的概念、写作要求导入新课。

(二)专用书信的定义

是指用于某种特定场合,针对某种特定事务或需要的具有专门用途的书信,大多可以公开。

(三)专用书信的类型

倡议书、求职信和应聘信、表扬信、感谢信等

(四)倡议书:

1、定义

2、写法

3、注意事项

4、实例分析:

关于勤俭节约的倡议书

全所职工同志们: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历代传颂的一种美德。所谓勤,勤奋;所谓俭,节俭,就是指在生活中勤奋节俭。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人,具备了这种美德,不管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道路多么曲折,都会顽强生存,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走向强盛;相反,奢侈腐化、铺张浪费、坐吃山空,无论国家多么强盛,家庭多么殷实,个人多么豪强,都会日见消蚀,一步步走向衰亡。正如前人所讲:“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如似水推沙”,懂得这个道理,也就理解了中共中央最近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也就会自觉地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干一切事业。当前,我所正处在改革调整、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的就是勤俭节约这种美德,需要的就是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励精图治的这种精神,为此向全体职工发出如下倡议:

1、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

2、把勤俭节约自觉落实在工作生活的行动中。

3、各级管理者和党员要做勤俭节约的模范。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创造。要知道我们当前需要的花费还很多,困难还不少,道路还漫长,必须勤俭持家干事业,愿大家积极地投入到勤俭节约中来,节省每一个铜 1 板,为我所的建设和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某某研究所

2009年10月12日

(五)求职信和应聘信:

1、定义

2、写法

3、注意事项

4、实例分析

(一)求职信

Xx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我是省新华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学生,将于今年7月毕业。三年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我愿意毕业后到贵公司服务,不知贵公司是否有职缺?至于待遇问题,当按贵公司有关规定,我没有特别要求。现将本人简历、毕业证书、获奖证书复印件寄上。如蒙录用,请赐回信或与学校联系。

此致 敬礼!

XXX敬上

2007年5月10日 联系地址:XX市XX路XX号

邮编: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 附件:(略)

(二)应聘信

广发食品有限公司XX董事长:

您好!从报上得知贵公司急聘会计一名,十分欣喜。我现年26岁,2000年毕业于省商业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已有8年会计工作经验,自信能够胜任贵公司应聘的职务,故自荐应聘。兹将本人简历及毕业证书复印件寄上,企盼福音。此致 敬礼!

XXX敬上

2008年8月10日

联系地址:XX市XX路XX号

邮编: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 附件:(略)

(六)练习

1、指出下面一封倡议书在格式上存在的问题。倡议书

XXXXXX

XXXXXX(正文内容略)

此致 敬礼!

XX年X月X日

XXXX 2、06电子班学生王萍同学,在校期间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取得了电子装备、电子维修两个二级证书,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市电子厂准备招聘一名检测人员,请以王萍同学的名义写一份应聘信。

(七)课后作业

月是故乡明公开课教案(推荐) 篇7

l 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极其深刻内涵。

l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l 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你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导入:

(课间播放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

(上课前3分钟)上课!(起立、问好)欣赏了这首美丽的歌曲,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诗歌朗诵。

(播放诗歌朗诵《乡愁》)

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 ?这让我们想起了 ?诗歌是 ?谁能告诉我它们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很好,思乡之情。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请大家先看课本前面的目录,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文本。(学生查阅,有的说是《我心归去》有的说是《乡土情结》《月是故乡明》……)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是《月是故乡明》。

看人看眼睛,读文读题目。我们还是先看文章的题目——月是故乡明。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

1、有可能想到主旨是“思念家乡”。

2、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有可能联想到其他诗句:李白的《静夜思》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诗文鉴赏有三点不可忽视:题目、作者和注释。了解了题目,我们再来看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季羡林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辞掉剑桥大学的约聘,毅然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金会”成立。

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小山村?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分男生、女生部朗读,读的同时请把你认为优美的段落作上标志)

同学们读得不错,男生声音洪亮,女生感情细腻。这里有几个词语需要特别注意。

浩渺 篝火 旖旎 绝伦 惆怅 耄耋

嚼烂 慨然 恍然大悟 离乡背井

(学生认读)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

(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加分析,3-4个人)

我也找了两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

________的,我都异常喜欢。

此地既然有___,有___,有___,有___,有___,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_____之上,上下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这么好的段落大家应该记住,现在,我们试着不看课本,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

跟生字词语一样,希望同学们课后还要再复习巩固,不妨把它背下来。

同学们,朗读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但要真正解读一篇文章,我们还必须深入分析,学会质疑,学会鉴赏。同学们请结合背景资料,(提前印发《季羡林的故乡情》)默读课文,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你认为好的(或不好)的地方找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质疑,学生自主解答)(教师穿插点拨)

问题:

1。既然作者如此热爱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他不常回家看看呢?

学生甲回答:季老年龄大了,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回家不方便……。

学生乙回答:季老的家乡没有亲人了,所以没有回去的必要了……。

学生丁回答:季老思念的是他童年的那个家乡,而不是现在的……

大家的回答都有可能,我们的理解,只是从文章本身出发来分析。我们的分析与季老的内心所想是否完全一致呢?就很难肯定了。所以,我有一个建议:季羡林老先生就在北大,大家可以写封信给季老,谈谈一个中学生对他的文章的理解。我相信,他一定会乐于解答的。当然了,更好的是拼搏三年,到北大与季老当面讨论。

2.他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生答:过渡,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了水……

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生答: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捡鸭蛋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3.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生答: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我觉得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好。是啊,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老师提问: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呢?同学们齐读一下。(倒数第二段)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借物抒情。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

在《月是故乡明》中,这种事物就是——月亮!那我想问: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什么是它的抒情线索呢?

很好,是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解惑结束后,重申三个问题:对比、借物抒情、形散神不散。)

总结文本:

大家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作者为什么要用杜甫的诗作为题目呢?

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

本文的哪一段中有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正如作者所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所以,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还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

季羡林先生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苦名新的平民情结。有评家称他为“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为一名大学生看行李。)

五、写作实践:

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训练——写作实践

做面条期中开课以前的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愿意跟着老师学念儿歌。

2、初步懂得爱爷爷、爱奶奶。

活动准备:

1、扮演老奶奶人员一名 2、费旧报纸两张、箩筐一个 3、苹果、梨、饼干、核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出话题,吸引幼儿注意力。

1、告诉幼儿今天有谁要来我们班做客。(边说边请老奶奶出场)

教:“小朋友啊,今天,武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客人,你们看看她是谁呀?

幼:“老奶奶”。

2、引导幼儿与老奶奶互相打招呼问好。

教:“小朋友,看见老奶奶怎么问好啊?”

幼:“老奶奶您好!”

二、情景表演引入主题。

a) 提问:“老奶奶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可以请老奶奶吃些什么?”

b) 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言。

幼:苹果、梨、香蕉、核桃、饼干。

c) 以“老奶奶”的口吻进行回答,告诉小朋友为什么这些食物都不喜欢吃。

不错的老奶奶说:“谢谢你们小朋友,奶奶年纪大啦,牙齿也掉光啦。苹果、梨、核桃都太硬啦;香蕉、饼干我都不喜欢吃。”

d) 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喜欢吃这些东西?您到底喜欢吃什么?”

老奶奶说:“我呀,最喜欢吃面条啦!――细细长长的,软软的面条吃在嘴里那可就舒服啦!”

e) 教师小结:

小朋友刚刚我们说的那么多好吃的.,老奶奶都不能吃,都是因为她的年纪老啦,牙齿也没有啦,那些东西太硬要不动,所以,老奶奶只能吃软软的食物――面条,可是我们怎么帮助老奶奶做面条呢?

三、出示费旧报纸,引出儿歌内容。

a) 教师边念儿歌边撕面条,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一张旧报纸,我来撕呀撕,撕成细面条,做给奶奶吃,为啥吃面条,奶奶没牙齿。

b) 鼓励幼儿一起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配合模仿撕面条,边学念儿歌。(2-3次)

c) 引导幼儿将做好的面条送给奶奶吃,并学说:“奶奶请用。”

d) 奶奶品尝面条。

四、延伸活动。

a) 老奶奶吃饱啦,她要回家啦,她说家里有位老爷爷也没牙齿,又很爱吃面条,请小朋友帮忙再做一些面条带去给爷爷吃。

上一篇:杨炯诗句欣赏下一篇:二级建造师注册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