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心得体会

2024-09-18

考纲心得体会(共8篇)

考纲心得体会 篇1

百色祈福高中2012届高考《考试大纲》历史学科的

学习体会

2012届毕业班历史组组长

韦海宽

一、2012年《历史考试大纲》与2011年《历史考试大纲》相比,无论从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来看无任何变化。这意味着今年高考试卷呈现方式将会比较平稳。

二、我重点研究了《考试大纲说明》的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

(1)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

要求: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目标:调动和运用知识

要求: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

(3)目标:描述和阐释事物

要求: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解释。

(4)目标:论证和探讨问题

要求: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比较、借鉴、引用的方式评估历史问题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1)考纲的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都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2)能力要求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基本吻合。

三、从考纲中的题例和题型看2012年高考命题趋势:

1、考查的范围泛化了,除了文史常识、治史方法以及史观认知都是考查范围。

2、试题呈现的形式活化了。除了文字,各种图表、实物照片、文字材料都是试题的重要呈现方式。

3、认知的要求精化了。主要体现在高考对考生时空观念的要求、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历史阶段特征的灵活把握以及新历史材料及其内涵的领悟。

4、能力层次深化。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试题越来越重视考生的探究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变相迁移能力。

5、试题难度不会明显降低。近年历史高考试题难度偏大,今年可能继续保持稳定,应该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6、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生活。历史试题关注现实,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隐性切入,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书本之内。热点问题包括短效热点问题(国内外时政要闻)、周年次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问题(如科学发展观等问题)。

四、4、5月份的复习备考建议

1、基础知识无遗漏。将考试大纲中涉及的考点逐一梳理,全面理解记忆高考复习范围内的知识。

2、要用新的视角和理念统领备考,整合知识。以“文明史”为总纲,以“现代史观”为主线,以“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为导向,渗透新课程标准和理念,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新的历史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提高解决研究性、探究性问题的能力。

3、在强化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同时,要把长效热点和周年热点相结合,以凸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4、坚持专题复习的策略,结合新课程标准中专题史的划分情况,精选专题,强化训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5、要努力提高练习效率。练习设置应集中体现新材料、新情境,信息量适中,把握试题的题眼。

考纲心得体会 篇2

作为语文教师, 实践和思考的机会特多, 可很多时候我们都封闭, 甚至主观地认为, 教书, 尤其教那已被国人否定的“之乎者也”的文言文, 更是铭记高考的目标, 将注意力集中在文言文中的字、词、句, 全然不顾字里行间的精、气、神。人为地将极富人性化的古文化当作现代人博取功名、养家糊口的工具。怎能不叫人违心?又怎能不叫人索然无味?作为语文教师, 面对这样的局面, 需要的不是悲观, 也不是等待, 而积极求变, 反思过去, 总结教训。

其实, 古文被我们因功利的高考而弄得支离破碎, 面目全非, 最主要的原因并非高考或世人的否定态度, 而是我们这些一厢情愿的人在功利的驱使下简单粗暴的必然结果。鉴于这一现状, 我在尝试中明白, 今天的文言文教学根本就是割舍了历史, 割舍了人性的工具性教育。这灵魂与肉体的分裂, 直接导致文言沦为简单的符号, 这正是而今我们不好教、学生不好学的根本原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完成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神圣使命, 就必须痛下决心, 彻底改变旧的教学理念。首先需弄明白到底教什么、怎样教, 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的关系如何处理。从《论语》开始, 直到“五四”运动前,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产生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 而这些作品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因此, 文言文是一片沃土, 是我们民族成长的镜子, 学习它不仅能使我们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厚重和伟大, 还使我们得到先贤哲人思想精神的启迪, 从而在继承和发扬中塑造伟大高尚的人格。

四大文明古国的地位和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使我们在历史的今天充满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信心。一部落后就要挨打的辛酸史让我们这些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没有经受艰难困苦磨炼的青年在扼腕悲叹的同时热血沸腾。民族的不幸烙在我们这些青年心上, 自当成一种不忘国耻, 奋起自救的力量。学习的目的就是继承创新, 没有继承, 何来创新, 无中生有只能是水中望月, 雾里看花。故而学好文言文不但能让我们读懂古人的思想情意, 而且使我们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做一个堂常正正的中国人。学习屈原的作品, 感动于他爱国忠君的满腔热情, 屡遭排挤时“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洁, 以及“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学习庄子的《秋水》除了掌握必要的字、词、句, 还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精神的世界:

(1) 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故步自封。

(2) 人要保持谦虚的美德, 谦受益, 满招损。

(3) 人贵有自知之明。

(4) 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不是出于妒忌的攀比, 而是为了缩小差距。

(5) 知耻而近乎勇。

(6) 自大由于无知。

(7)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8) 只有不断超越自己, 才会有所发展。

(9) 人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10) 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的, 要懂得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而努力学习, 不断进取。

再如《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石钟山记》中“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超脱,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天下之心;《游褒禅山记》中“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险远”的求索之理;《五人墓碑记》中“谈笑以死, 颜色不少变”激于义而死的从容和伟大;《孔雀东南飞》中“五里一徘徊”的坚贞;《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相知, 如此道来, 不胜枚举。

中考语文考纲学习心得 篇3

文博

认真研究考纲,既可以熟悉考点,了解题型,把握未来命题的方向又可以缩小复习范围,减轻复习压力,努力做到有效复习。

通过对考纲的学习,我认为中考语文复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除此之外,务必使学生也明确考纲,努力做到师生配合默契,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制定精密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行为来自精密的计划。教师要事先制定出精密的复习计划,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个人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也包括复习的方法和巩固的手段。第三、重视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因此,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将复习内容归为四个专题:

一、语文知识整理与运用。

包括语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标点;文学文化常识;语言综合运用。字音、字形在听写的时候要做到人人过关。

二、现代文阅读。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现代文阅读。指导学生结合考纲认真梳理知识体系,并辅之以专题练习,做到答题时“对症下药”,提高准确率。除此之外,还要遵循阅读的规律,即先整体感知,然后明确问题出处,最后全面作答。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包括古诗文积累、古诗文阅读、古文阅读。古诗文填空默写在复习的时候要人人过关,做到背会,写对,而且要书写规范。文言文阅读。依据考纲,比较前几年的试题,可缩小范围,有重点的复习,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这一项识记的内容较多,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机械的背写转为学生之间的背诵和默写竞赛,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写作。

在复习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让他们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实战演习,限定时间,从作文的基本思路做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成文,严格程序,严格时间,认真写作,在具体写作中看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最后要注意积累信息、素材,加强基本功诸如书写、卷面、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训练,力争扩大信息量,充实写作内容,争取使学生在考场上作文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考纲心得体会 篇4

七年级语文组

中考临近,我们七年级语文组的几位老师有幸聆听了南国校区组织的2013年安徽中考语文考纲的解析。在解析学习会上,方凯主任、刘征老师、卞恒学老师、陈锐组长、赵耀主任分别从多个角度解析了中考考纲和下一阶段的语文复习教学工作。这给我们七年级语文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上带来了巨大的启示。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一)古诗文默写

分值:10分;范围:《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依据:《考纲》:“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今年实际上是45篇)

古诗文的默写教学不但关注诗词中的名句,古文中的名句也不可忽略。因此,教学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词,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1.连接式默写。(或叫“识记型默写”,就是上下句的填空。)

2.整首诗默写。(或叫“完整型默写”,以往都是绝句居多)

关于“理解性默写”和“主题式默写”近两年都没出现。

·教学要求及建议

考场默写题答题错误现象:

1、错字现象;

2、书写不规范现象;

3、顺序不对现象;

4、审题不清现象。一字出错,满“盘”皆输。“见错就错,疑罪从有”。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个都不可放过。

(二)小语段阅读:

1、考察三个层面:A.语音、汉字及书写。B.词语的理解与运用。C.句子的表达与运用。语音、汉字及书写。

涉及考点

1.能熟练掌握《新华字典》的使用方法;能给词语、成语、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2.根据词语、成语、句子中给出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能辨识常用词语、成语、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能根据具体语境写出重点词语的含义;

5.能规范、端正、工整、美观地书写汉字。

6.认知常见的修辞方法。

7.修改常见的语病。(有时也出现在综合性学习的12分的题目里)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

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

③语序不当④前后不一致

⑤成分多余⑥误用虚词或关联词语

⑦句式杂糅⑧一面与两面照应不上

8.仿写。(示例: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9.词语解释

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词义。如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课堂。

10.句子仿写

①仿写要做到三个一致:中心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②仿写时应学会就近联想,发散思维。

③仿写时还要做到语言格调要高雅。

④最后别忘了给仿写的句子做个“体检”。

·教学要求及建议

①注意汉语拼音书写的规范和美观,以及基本拼写规则,平时应尤其注意常见误读字、多音字的辨析和识记。多音字的辨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避免匆促答题,造成无谓的失误。比如:慰藉、熨帖、埋怨、殷红。等等。

②平时养成良好的查字典的习惯,既强化了字词的积累,又熟悉了查字典的具体方法。

③平时养成规范、端正书写的良好习惯,力求卷面的整洁和美观。

(三)课外阅读

范围:2013年的《考纲》推荐了8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水浒》、《西游记》、《骆驼祥子》、《鲁宾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朝花夕拾》。

关注一下《骆驼祥子》和《鲁宾孙漂流记》。给学生印制以上的8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等,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背诵并写准。

·教学要求及建议:

首先是让学生通读作品,以多种形式做阅读检测,比如读书笔记、读书竞赛、演讲、辩论等等;其次教师要对作品做高屋建瓴的解析;第三要做练习题。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定要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定要了解综合学习这种题是怎么考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标如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却常常不够重视,有的老师不引导,学生靠天收。当然,我不否认综合实践能力可以从平时的言行举止中积累,但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综合实践训练,一定能让学生遇题不慌。现在,综合性学习题备受中考的关注,它以越来越灵活的方式出现在各地考卷上。

近几年的中考题目的内容均以学生的生活为主,活动范围基本上是在校园内,如班会、座谈会等。考查的知识涉及仿写、长句改短句、病句修改、写小应用文(请假条、借条)、标点符号的修改、转述话语等。

教学建议及要求

注重学生表达的完整性,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学会以运用婉言,掌握简单的应用文,如申请书,倡仪书、启事等,重点要掌握常见病句的修改。

这里提一下小应用文。书信、通知、颁奖词、短信、请假条、留言条、启事等。建议大家查查资料,语文课本附录里出现的应用文都应该从格式、语言要求、内容范围等充分掌握。

平时课堂教学中,建议每堂课都设置一些小练笔的任务,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需要表达观点和建议的内容,为初三写议论文做准备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散文阅读

考察内容

①层次结构——过渡段、首尾呼应。

②题目——题目的作用及其内涵。

③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④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⑤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⑥提炼——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⑦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分析运用何种修辞及表达效果。

⑧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语言、心理、态度等)。

⑩体验感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教学要求及建议:

一、亲近文字,读出文章“写什么”。

每接触到一篇新的作品,首先让学生去阅读,先自由读,做到: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重复。然后一人一段赛读,当堂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错误的及时纠正,读后再交流阅读的感悟,说一说这篇文章的要义是什么?作者想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内容,这里主要以读解决文章“写什么”的问题。在学生赛读时,还要有相应的评价机制,让每一位同学都当评委,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欲望,阅读兴趣,激励他们向自己的朗读水平挑战。

二、走进文本,读出“怎么写”。

当学生完成了对语言文字的阅读,读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去读出文章的美,读出文章的特色,去品读欣赏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看一看作者如何布局谋篇,如何表达立意,让学生在读中欣赏、感悟、理解、点评,画一画,写一写,然后说一说,议一议,这里的阅读是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因为思想的不同,审美的不同,基础的不同,学生的感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于有新意的品赏要特别激励,以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张扬自我风采。这一次的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深入接触,主要探究散文的写作艺术特色,可以与写作教学巧妙融合,在对文本的赏析中,让学生品味文章的高妙之处,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之中。这一次的阅读主要是读出文章“怎么写”的问题。

三、走近作者,读出“为什么写”。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散文都是集真善美一体的经典作品,像《背影》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之美,《春》写出了自然景色之美,《紫藤萝》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悟之美,《谈生命》用优美富有哲理的文字,写出了生命的奋斗之美,这些都是作家的生命智慧之作。作为语文教师的终极任务不是让学生去读懂一篇文章,去欣赏文章的艺术特色,而是去欣赏文章中的灵魂之美,也就是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就是我们要探究的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思想有所净化,情操有所陶冶。

在散文教学中更要重视阅读,在了解内容、欣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阅读,延展式的阅读,读出文章“为什么写”。在阅读时,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的思想,读出作者的品格,读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读出学生自己的人生启迪,读出作者,读出自我,这是散文教学中阅读的宗旨,也是语文阅读的最高境界。

(二)文言文阅读

1、基本题型:

①解释词语:3个(2005-2008年),4个(2009-2010年)5个(2011—2012年)

②翻译句子两道(8年不变)

③理解课文。有概括内容、句子停顿、分析人物情感和获得有益的启示等。

2、考查范围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些重要的注释);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教学要求及建议

①解释实词的含义。

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

②文言句子的翻译。

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互文的翻译必须两句合起来。

③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

这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④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

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⑤文言的比较阅读,现在还是流于形式,只是把两个片段放在一起,但还是各考各的,联系不上很紧密,所以,教学的时候,应以单篇为主,也照顾到相似的片段即可。

第三部分 作文

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补题雷同,缺少新意

比如一个作文题“在期中”,在批阅过程中,随便拿一本试卷抽样,竟然发现有十位考生写的同是“美在其中”。虽然未尝不可,但缺乏创新,都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写作,老师产生了审美疲劳。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7-45分之间。

2.主旨矮化,没有高度(口头作文:琐事真情)!

例如大多数学生很容易想到“美在其中”,什么外在的美不算美,心灵的美才是真美;“爱在其中”,突出父爱、母爱等主题这本无可厚非,只是,所述父母之事毫无新意,无非病了给治,饿了给吃,冷了给穿,雨中送伞,缺少精神的哺乳。整个阅卷下来,有高度的文章并不多。

3.语言苍白,蜡味较浓

有些学生写记叙文,平铺直叙,内容空洞,语言松散,苍白乏味;有些考生想写成散文,但没有散文味的语言,也抒不出真实情义。如此等等,源于语言基本功差,表达能力不强。

4.卷面凌乱,书写潦草

好的作文不一定就得字很漂亮,卷面整洁,但,反过来,字体俊秀,文面整洁,第一印象就不一样。不少作文书写潦草,龙飞凤舞;或者错别字满篇;或者字很小,不及四分之一作文格,我们称之为蚂蚁文,笔画看不清,挤成一个个小黑点,很难辨认,一行字得连蒙带猜的一分钟读不完,搞得满脑子的别扭。这样的庙里屈死的鬼最多——老师允许你的能力不强,但不接受你的态度不端正。

5.标点符号不规范

不少考生的作文里,一些句号逗号等竟然打在行首;或者双感叹号,问号感叹号连用,看了很难受,这也是硬伤,再想得高分就很难了。

(6)优秀作文的要点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一个精彩的开头

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一个完美的结尾

一个清爽的文面

教学要求及建议

一、关于卷面

作文,是阅卷老师读了你的作文后打分的。卷面的整洁、写字的工整、段落结构的协调,都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的视力感觉,对阅卷老师的打分心理产生冲击。一个好的卷面,即使作文不怎么出色,分数也不会少。一篇生动的作文,如果卷面不整,分数就不会高。尤其是实行网上阅卷,语文卷面分全部由作文卷面决定,卷面的整洁与否,远比以往显得重要。

很多同学写字并不好,但在考场上一定要记住,必须规规矩矩写清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一般以四分之三作文格为最佳。太大有拥挤之嫌,太小太潦草更是大忌。一篇作文常见的批阅时间是一分钟左右,倘若一行字连蒙带猜的仍不明就里,这样的作文一定不会高分。阅卷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允许你的能力不强,但决不接受你的态度不端正!龙飞凤舞的满篇乱画,甚至有网络的表情出现在作文里,这是典型的对自己不负责。一点忠告:千万别写得太潦草。你不认真,阅卷老师也不会很眷顾你。

二、关于文体

国家教育部关于中考的《指导意见》中,对作文的要求是: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那么,散文就成了广谱抗生剂。甚至可以说,学会写散文,中考高考几乎都可以轻松应对。

散文的语言常常比较优美,有嚼劲,耐品味,不拒绝语言的陌生化,更喜欢看见化用诗词名句,也可以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散文的语言不辞精致,倘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那么,恭喜!你中彩了,那是一种鲜肥滋润之享,有此感觉,那就不是一分两分的事了。

散文的结构多种多样,但考场上,较为复杂的,一般不易掌控,比较容易的,是那种以精美语句作为中心句的段落排比。排比段的好处是,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干净嘹亮,不事拖沓,层次清晰,思路敏捷。有这样的结构,几乎都可以得到老师的认可,加之老师此情此景之下,常常更奢侈自己的同情与怜悯,更愿意善待学生的高度。于是,高分作文就这样诞生了。

关于开头和结尾。开头应该最精彩。平时要注意积累,好的开头方式,语言,应留心积累,别怕用不上,只怕你没有。

需要重点提示的是:最忌入题太慢!耐心读了200字了,还没有主旨的影子,谁还有耐心呢?

文章的结尾最保险的是照应题旨。即便中间有游离之嫌,但结尾一钩,就像包袱皮,最后一角拉上,也就完整地包裹起来,似乎跑掉的东西,也被拉回来了。这也是智慧之一。

另一种应急文体是书信。不好拿捏的时候,试着构思成一封书信试试。书信里,两个人直接对话,那是倾诉,最容易让阅卷老师感觉到情真意切。也适合发挥初中生口语表达长于书面表达的特点。

三、关于立意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作文是让阅卷老师读的,不是自己在QQ空间上信马由缰地乱写,因此,作文的立意必须积极向上。发牢骚的话,过于阴暗的心态,甚至带有贬损老师的言辞,这些东东基本上属于剑走偏锋,一个字——险,也就是缺乏安全感。一句话,我们要写阅卷老师愿意看的,作文得高分才是正途。

其次,无论中考作文怎么出题,立意的范畴基本分为如下几类。一是生命意义,写生活中感悟的滋味。二是自然景物,写对周遭世界的感悟。三是情感体验,写你珍藏在内心的人和事。四是享受幸福,写那些给我们温暖和智慧的情节。五是成功成长,写花季中的酸甜苦辣。六是道德修养,写生活中宝贵的品质如诚信、真诚、勇敢、善良等。七是告别往昔,写对生活中值得珍藏的片段。上面几个方面,有侧重也有交叉,同学们要根据作文题目,明确不同的立意。

四、关于题材

有人说,别再去偷唐诗宋词了,其实高分作文因素之一就是文化底蕴。而初中生由于受到阅读量的限制,想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睿智的文章不是不能,但,确实很难。加之两点一线的生活所得一般比较贫瘠,难有多么令人赏识的厚重的积淀。

唐诗宋词确实是一座禁得起开采的富矿。初中作文难有大餐,但是,一盘精美的凉拼,做起来似乎不太难。高级酒店里,那些凉盘也照样价格不菲。做起来似乎并不太难——一个精致的盘子,切几片牛肉,码一点洋味,红黄绿的豆儿铺衬着,雕一朵萝卜花即可。受此启发:也用一个精美的盘子——散文的排比段或者一唱三叹的迂曲结构;切几片唐诗,或者码几片宋词;用一点对人物或者诗词赏析作为红黄绿的豆豆点缀铺衬,也雕一朵萝卜花——一个精美的开头和结尾;注意题旨的凝聚,不要出现硬伤。

也就是说,较系统地知道几个唐宋大家的人生经历,记住他人生几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品(主要是诗词,简短好记)。然后从他的人生中体悟出你的认知与教益,同时思考着向心题旨。这样,即便不能满分,但得到一个满意的高分应该不是很难的事。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同学们写什么题材,建议用第一人称,写你自身经历的事儿,写你生活中真实的感悟。大家储备素材的时候,要找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发生在身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一般来说,在考场上瞎编乱造,多数会出现纰漏,导致减分。

五、关于结构

大家一定要记住,作文的开头不要很长,不要因为玩弄作文书上的技巧而弄得开头超过了5行。我个人倾向于“一句话开头”,直接交待你想说的话和想说的事儿,第一句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关于结尾,我们一定要明确,结尾就是抒情和扣题的。在结尾必须抒情,归纳你想表达什么,而且扣题,最好“糊膏药”(出现标题或标题中的关键词)。

同学们要记住,六百来字的作文,要有六七段,千万不要出现“大肚子作文”、“大头作文”,“大尾巴作文”,万不可再搞“老三段”!这样结构不协调,视觉也不够顺眼。

七、关于语言

学生作文的语言不生动,常常是作文老师最头疼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的提高,是最为困难的。备考作文,语言的准备是最难的。在此给考生们提几点建议:

一是遇到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你干脆背下来,也许能用在考场上,至少可以参考着仿写,学得神韵,换件衣服穿,也一样很美。

二是要有描写。写人要有动作和语言描写,写事注意细节和环境描写。

三是句子最好短一些,不要一逗到底,一个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都有了,就用句号。

四是注意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偶,甚至想到骈散结合,读来抑扬顿挫,徐疾有致。

2013中考英语考纲 篇5

根据深圳市中考英语考试要求,编定2013年最新英语考试大纲如下。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命题原则

2013年“学业考试”的命题将遵循以下原则:

1.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2.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题。3.听说考试的命题将遵循下列原则:

1)基础性原则。试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打好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坚实基础。

2)真实性原则。所考的问题尽可能考虑学生的社会体验和生活学习的经历,设计较真实的情景话题。

3)准语言或非语言性原则。所用听说考试的语言材料尽可能使考生有可能用语调、重音、音量等来表达意思。

4)可操作性原则。根据考生人数、时间安排、场地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试题的题量。5)反拨性原则。题型和内容的选择应能对教学带来正向的反拨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4.笔试的命题将遵循以下原则:

1)英语基础知识的命题在保证知识覆盖面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综合化和语境化的因素,重点考查基础语音、词汇和语法。

2)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命题把语言放在尽可能不同的情境中运用。重点考查能否达到实际交际的目的。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命题依据

学业考试的命题依据是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第五级课程目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二级要求和《深圳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内容与要求

1.语言知识1)语音

(1)了解语音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意义,能按国际音标和基本的拼读规则熟练、准确地读出单词;

(2)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能正确、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或略浅于课文水平的文段,语音、语调、句子重读和停顿基本正确;(3)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4)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5)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2)词汇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1)能掌握、运用本说明附表一“词汇、短语表”中有*号要求的所有词汇和由它们组成的习惯用语;

(2)熟悉本说明附表一“词汇、短语表”中没有*号要求的所有词汇和习惯用语 3)语法

(1)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2)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3)理解和掌握描述人和物的表达方式;

(4)理解和掌握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表达方式;(5)初步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6)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

(7)能掌握、造用本说明附表二“语法项目表”中所要求掌握的语法项目。4)功能

(1)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2)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进行表达。5)话题

(1)熟悉与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2)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2.语言技能1)听

(1)能听懂课堂用语和一般交际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2)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3)能借助语境在听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4)能听懂语速在每分钟110~130个单词左右,接近正常语速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词的故事和记叙文等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并能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5)能听懂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中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并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2)说

(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并参与讨论;

(2)能就熟悉的题材,利用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情景提示,根据要求进行表述和表达或进行情景对话;

(3)能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表演短剧等。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

(4)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本说明附表三“日常交际用语表”中所学的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5)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在口头交际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气恰当。3)读

(1)能独立预习课文,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初步理解材料大意;

(2)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题材熟悉的文章,理解语篇大意,获取有关信息,并能通过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阅读速度每分钟60~80个单词;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4)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内容简单的书信、通知、说明等应用文字材料,并能理解和解释图表所提供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获取所需信息,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4)写

(1)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笔顺、连笔、词距、标点、格式规范、正确;

(2)能听写语速为每分钟110~120个单词的与课文有关、难易适当、没有生词的材料,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2~15个单词;

(3)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4)能用学过的常用词汇、语法和句型造句,并能按要求,仿照学过的题材或话题的材料和范例,根据一定的情景提示(文字或图画),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意义连贯、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5)能按要求笔头转述所听、读的简单内容。3.情感态度

1)有明确的学习英语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2)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3)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

4)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5)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物等;6)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7)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取得帮助;8)在生活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9)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10)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4.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

(1)根据需要进行预习;(2)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3)在学习中积极思考;(4)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

(5)在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6)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

(7)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8)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9)在使用英语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10)必要时,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11)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2)调控策略

(1)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2)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3)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4)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

(5)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6)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7)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8)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3)交际策略

(1)在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2)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

(3)在交际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4)必要时,在交际中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5)交际中遇到困难时,能有效地寻求帮助;(6)在交际中注意到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4)资源策略

(1)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2)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

(3)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4)能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5.文化意识

1)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2)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3)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呢的称呼;4)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5)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6)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7)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8)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

9)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10)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11)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12)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13)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14)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五、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学业考试采用听说考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见附表四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

听说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采用电脑辅助考试(人机对话)形式。学生每人一台电脑,根据电脑提示进行考试,同时进行现场录音,并存入电脑,考试后再组织教师统一评分。用时30分钟,在笔试前安排时间单独进行。

立足考纲,用图表诠释人口问题 篇6

一、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 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 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下面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

(注:0—14岁为幼年组, 15—64岁为成年组, 65岁以上为老年组)

分析:这类考题主要考查根据图形辨别人口增长模式:首先看整体图形形状, 根据总体形状辨别人口年龄结构;其次看数据, 65岁以上人口数值大小, 大于7%为现代型模式。0—14岁人口比重与40%比较。根据人口增长模式, 可以思考相应的人口问题和此人口问题对应的社会影响, 再探讨缓解途径。上图还能显示男女的性别比例大小、年龄结构等。

二、常见坐标图形的判读

直角坐标图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 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直角二维坐标统计图判读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是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 还要注意看清纵、横做标单位数据, 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示要素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判读图形的分布与变化特征, 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思考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分析图1:折线图中横坐标表示年代, 纵坐标表示人口数量。人口增长总量=自然增长量+机械增长。从图1看出江苏省人口的自然增长量稳定, 而机械增长量在2004—2006年增长明显加快, 也使得人口增长总量在此期间增加较快。这些数据说明此期间外省区流动人口较多, 可能与经济发展有关。

分析图2:柱状图中的三种分别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 (1) 表示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 (2) 表示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 (3) (4) 表示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其中 (4) 国家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分析图3:圆形图中的表示不同省区老年人口比重数据。一般来讲, 年龄≥65岁人数占总人数比重≥7%属于人口老龄化现象。由图可知:沪苏津粤省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些地区共同点都是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高, 医疗事业进步, 人均寿命延长有关。

三、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对于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应注意: (1) 三角坐标反映的是构成现象, 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 即比重或比例, 不表示绝对量; (2) 各构成要素所占的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3) 三角坐标图的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由低到高的递增方向是一致的。三角坐标图判读步骤可分为两步: (1) 关键确定横、纵坐标, 找“0”, 即选择要读取的数据轴为横坐标, 并找到“0”点对应的纵坐标; (2) 作平行线, 即过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与横坐标相交, 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坐标轴上的数值, 即读取两轴交点的数值。

分析A点三组年龄人口分析状况 (左上图) , 具体方法:找A在 (Ⅰ) 年龄段的比例, 首先确定以 (Ⅰ) 为横坐标, 因为横纵坐标交点为0, 可知 (Ⅲ) 与 (Ⅰ) 交点为0, 而 (Ⅱ) 与 (Ⅰ) 的交点为100%, 则 (Ⅲ) 为纵坐标线。过A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与横坐标相交, 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坐标轴上的数值 (右上图) 。同理求A在 (Ⅱ) 的比例, 以 (Ⅱ) 为横坐标, (Ⅰ) 为纵坐标, 过A作 (Ⅰ) 的平行线与 (Ⅱ) 相交找到相应数值 (下图) 。最终 (Ⅰ) (Ⅱ) (Ⅲ) 数值之和为100%。

四、平面正方形坐标图的判读

对于平面正方形坐标图的判读, 应注意:正方形坐标的两条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 另外两条边表示第三变量, 第三变量用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表示, 读数时可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图中数据只表示比例。在考查人口增长内容时, 常用底边表示人口死亡率, 另外一条边表示人口出生率, 剩余两条边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判读步骤可分为三步: (1) 找“0”, 确定横、纵坐标, 即选择要读取的数据轴为横坐标, 并找到“0”点对应的纵坐标; (2) 作平行线, 即过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与横坐标相交, 读取两轴交点的数值。关键在第三变量, 纵坐标为正方形对角线, 同理作此线的平行线与横坐标相交, 读出交点数值即可。

分析Ⅰ点人口自然增长三项指标 (左上图) 。具体方法:Ⅰ点的人口出生率:首先确定以人口出生率为横坐标, 因为横纵坐标交点为0, 人口死亡率对应的线为纵坐标, 过Ⅰ点作死亡率线的平行线与出生率相交数值为45‰ (右上图) 。同理可求Ⅰ点的人口死亡率。本题难点就是求Ⅰ点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横坐标, 找到交点坐标0处, 可知纵坐标为此正方形的对角线, 过Ⅰ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与自然增长率的交点可知数值为5‰ (下图)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五、漫画图形的判读

漫画是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事物特征的绘画, 以文释图, 以图释文, 文图结合, 能形象直观再现相关知识点。我们把漫画看作景观图的延伸, 讽刺效果好, 综合性强。它能强烈地吸引学生, 激发兴趣, 开发思维。读漫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读懂画中的各个元素, 能理清各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尤其要注意画面中那些夸张的或者特别显眼的文字。

2. 对画面中的文字进行解读, 搞清楚此漫画传达的信息。

3.联系实际生活, 将图像和所学知识进行融合转化。

2017新考纲语文解读 篇7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近年,高考语文改革持续进行,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全国卷的考察范围。所以,2016年10月上旬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不仅影响着新课标卷考区考生的备考,更由于在方向上对自主命题的省份有一定的影响,遂受到全国范围内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以下,猿辅导高中语文教研组简略分析考情变化及备考策略,希望能第一时间给考生以方向上的指导,帮助考生提高备考效率。【考情变化】 【原文】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考纲解读】

浅层次上,体现在考试内容的变化:

①阅读模块:加大阅读量,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多年的二选一模式改为两者皆考

②古诗文阅读:加大古代文化常识(传统文化)的考察力度,肯定文言文阅读中传统文化相关客观题的考察形式,可能会加大相关知识在阅读中的隐形考察

深层次上,体现在能力要求的变化: ①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整合及课外延伸 即要求学生在课本篇目扎实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并且强化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此处谈及的语文知识不仅仅包括高中必修选修课本中的重点课外,也涵盖小学及初中阶段学习过的经典篇目中的相应知识积累)②阅读中,积累、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考察到感受鉴赏能力的强化

阅读的最基本目的是提取、筛选和概括信息,在考卷中体现为“内容题”的考察。2017年考纲强化了“内容题”基础上的“鉴赏题”的考察要求,即学生不仅仅要读懂文本,更要具备鉴赏评价能力,具体来说,应该在具有良好现代汉语语感的基础上,能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并且能够有条理地运用通顺的现代汉语来精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2017可能会在阅读模块的题型考题中加大“鉴赏”题目的考察力度。③阅读中,精读能力的考察到多种阅读方法的融合

考纲中“适度增加阅读量”的变化,强化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的要求。若教师只在课程中进行重点篇目的精读训练,考生无法完成考卷上全部的阅读题目。

【备考策略】

课内知识的强化及迁移能力的训练

《2017高考考试说明》问世前,考生可根据《2016高考考试说明》(附录)“古代诗文阅读篇目“进行文本内容、文学常识的强化记忆。在此基础上,梳理其中的考点,如文言文阅读的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在典型题目的精讲精练中掌握知识延伸的能力。此外,系统学习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积累相应的背景资料,方能在考试中有能力理解和分析作品,取得相应的分数。阅读能力的培养及课外阅读的补充

考生必须在课内篇目的阅读中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即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思想,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在此基础上,加大课外阅读量,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对新的文本做出自己的判断,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及有逻辑的表达

j近代史 考纲 篇8

义和团运动引起了历史研究者们长期的众说纷纭的讨论,充满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着许多令我们深思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我认为,虽然义和团运动被一些人称作充斥着“迷信”、“蒙昧”的运动,显得落后、野蛮,不合时宜,但同时我们不可否认义和团运动是一种英雄主义的爱国运动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

义和团的功主要在于其对帝国主义实质性的抵抗和反帝爱国主义的发扬。义和团面对列强侵略,他们义无反顾地拿起棍棒刀矛,以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凭着血肉之躯同侵略者抗争。义和团的存在对列强的侵略行动产生了实质性的阻碍,同时也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提升了凝聚力。可以说为中国未来的独立与解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义和团的过主要在于其盲目地反对帝国主义,一方面没有发现西方列强生产技术的先进之处,破坏生产设施;另一方面,其斗争方式愚昧落后,缺乏组织性、纪律性,使其本身也睡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

对待功过是非并存的义和团运动,我们更应该发扬运动所表现出的现在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群众力量和凝聚力,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与西方的差异,理性对待西方文明。而义和团运动最突出表现——反抗殖民主义的爱国民族精神,则更应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当代,我们应当还原真实的义和团,展现出底层人民的爱国牺牲、团结统一的精神;同时看到历史上的不足,明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历史产物。我们应该将“消除偏见,正视历史”作为每一个历史传人的责任,不能因为某些错误的认识,就断然否定前人以血泪书成的历史。历史应当得到今天的肯定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评价曾国藩,多角度(时代的局限性)

俗话说,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争议的风云人物,充满了历史的功与过。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清政府腐朽的武装在起义军面前不堪一击,曾国藩的湘军借机会登上历史舞台。湘军训练有素,屡立战功;军纪严明,不扰民众,这使曾国藩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但镇压太平天国时湘军杀人如麻则备受争议。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曾国藩发动洋务运动,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同治九年,正在直隶总督任上的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曾国藩到天津后,考量当时局势,签订不平等跳跃谋求和局。这个交涉结果引起了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引起全国朝野的唾骂。

曾国藩从上奏激怒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镇压了太平天国有功有过。历史假他之手对南北两个封建政权进行了选择。曾国藩发动了洋务运动,使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化运动合流。中国历史由此走上一个新的阶段。历史的步履不管何其艰难,但历史并不是倒退,而是前进。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一个喘息之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因此,曾国藩虽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应划在近代进步的爱国人物之中,其众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后人揣测和学习。林彪(事迹,转折点)

作为以个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风云人物,林彪是英雄还是叛国贼可谓众说纷纭。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林彪一伙开始策划夺取政党,窃取革命果实。而且他们为了清除篡党夺权道路上的障碍,把一大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定为“走资派”“叛徒”和“特务”等而打倒。由于党的主要的领导干部被打倒,使我们的国家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1971年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权力,林彪秘密制定的暗杀毛泽东的政变计划,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这次政变没能发动成功。暗杀失败后在逃亡途中林彪因飞机失事导致一家人除了女儿之外全部遇难。

虽然林彪在末年岁月犯下了令人心痛的错误,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这次过错而对他进行全盘否定,毕竟他对新中国的成立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他的功劳和战绩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土地革命时期,他任红四军军长。指挥了不少战斗,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名优秀的将领。

2、在抗日战争时期林彪领导红一方面军在长征中逃脱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在众所周知的平型关战役中也颇有功勋。他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负过重伤,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日战争中功不可没。

3、解放战争时期,林彪是东北部队的主要负责,东北解放军军力发展解放区的建设都有赖于他的努力和才干。

很总体来说林彪是个中性人物,前半段人生和后半段人生成鲜明对比。对于他的一生可以用功过参半来评价,又或许在很多时候功是大于过的。用李先念的话概括林彪一生:少年怀党,青年研战,中年主军,晚年叛国。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林彪。我们应当学到林彪的优点,回避他的过失。对林彪事件的思考很使我们清醒觉悟,为我们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先例。我们应以史为镜,反思过去,放眼未来,用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建设我们的祖国!

抗日国军被追认为烈士

今年4月陕西省政府批准抗战牺牲的原国民党5名士兵为烈士,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虽然本次追认实际上这只是大量追认国民党士兵为革命烈士案件中的一起。但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网上叫好声一片。在我看来,抗日国军士兵追认为烈士引发社会关注,背后折射的是公众对政府的多重责任期盼,需要政府以更积极的姿态回应。

首先,公众热议抗日国民党士兵追认为烈士,实质上折射了公众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贡献的正确评价的期盼,需要官方正式重新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抗日国军士兵追认为烈士成新闻,应当说主要由于公众对国家政策的不了解。

其次,热议国民党抗日士兵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折射了公众对国共抗日烈士享受同等待遇的期盼。胜者为王,中国人之间的战斗规律是很难打破的。所以我觉得不宣传国民党抗战,甚至批评国民党不抗战和消极抗战,那是可以理解的。新中国对于国共抗日烈士采取的是双重标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烈士的待遇要比国民党抗日烈士待遇高,显然这样的不同的政策待遇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抗日事业不分国共,烈士待遇也应当不分国共。

其实,国民党抗战军人该不该被追为烈士?我觉得已经不太重要了,对于需要不需要宣传国民党抗战,我认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敢于真正正视过去真正的历史,敢于反思我们对历史的扭曲。国共之争,那是注定的,因为国民党要是胜利者的话,一样是如此。

上一篇:爱上一个人的自己下一篇:到加拿大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