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艾滋病工作总结

2024-05-20

社区艾滋病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社区艾滋病工作总结 篇1

我社区为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社区流行和蔓延,深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社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现将一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计划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工作机构

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成立了由社区书记担任组长,社区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

二、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1、加大宣传力度。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防治艾滋病重要性的认识,我社区对所有楼栋长、群众代表、党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培训,通过他们再对辖区居民进行宣传。

2、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一是印发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各种生殖健康、艾滋病预防小册子一万余份,送到宾馆、洗浴的中心,使群众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知识。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献血日、《献血法》纪念日等活动为契机,通过悬挂布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社区活动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为突出宣传主题,我社区对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有效地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折页、艾滋病知识礼品扑克。现场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识问答等形式向人们宣传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国家防治艾滋病的政策。

今后的任务还是艰巨的,我们要抓好这项工作,并要扩大宣传对象,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

社区艾滋病工作总结 篇2

2014年以来,国际合作项目结束,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策略需要调整完善,在此期间,在认真分析、客观评价、理性对待的基础上,回顾各地动员、组织、指导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提炼和吸纳改进的因素,使之符合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际,符合社区组织更好发挥作用的需要,并予以系统化、理论化,继而形成相应工作机制,有效推进防治艾滋病工作势在必行。中国政府针对艾滋病防治预防与控制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不断加大对艾滋病防控力度〔1〕。随着社会管理体质的发展和完善,政府将自己的部分管理权力分流给社会组织,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还可以有效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2〕,也符合中国艾滋病防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政策。

1 社区组织管理

我省艾滋病防治社区组织在执行国际合作项目过程中,在项目托管单位管理、指导和协调下,完成了服务领域内工作任务。但项目任务结束后,由于我省社会组织中70%以上的社区组织没有明确的业务指导和挂靠单位,日常管理多以组织自我管理为主,这种流于形式的松散状况,不利于组织建设和发展。为了保持工作可持续性,按照属地管理、属地协调的原则,鼓励我省各地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其他具备条件的单位履行管理、协调义务,承担日常管理任务。具体形式:(1)根据社会组织申请,吸纳其为本级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团体会员或个人会员;参加协会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得到锻炼和提高。(2)召开联席会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席会议,有计划通报工作情况,交流相关信息,听取并反馈意见、要求,帮助解决问题。(3)合署办公。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咨询室附近为社区组织人员设置办公室,方便转介服务,促进检测和关怀服务。结合具体工作和适宜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任务,同时对社会组织实行常态管理、协调。在此期间,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针对社会组织力量不足的实际,提出加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或建议。由于社会组织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发挥的助手作用日渐突出,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的作用,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使社会组织,完成当地艾防社会组织的整合和全面了解,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和作用。

2 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自治是社会组织的重要属性,实行自治是社会组织稳定、成熟的重要标志。经过前期工作实践,社区组织自身对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紧迫的需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治管理:(1)完善组织章程。社会组织成员是由共同志向的人聚集在一起的,通过章程具体表述,明确宗旨、目标和义务,达到据此凝聚成员的意志,团结全体成员的目的。(2)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这是约束组织成员按照组织分工完成工作的保证,是组织实行自我管理的重要体现,是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3)财务管理制度。一般情况下,社会组织直接掌管、使用的资金数额有限,但作为维系组织生存、发展的保障,尤其涉及成员直接利益,应本着合法、有据、公开的原则制定财务管理制度。(4)开展活动。活动是发挥成员作用的实践平台,同时是展示成员才能的实际机遇,反映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是组织生存的依据、发展的动力,是组织的重要工作。

3 纳入整体防治规划

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实践证明,社区组织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力量。制定规划、设立项目或分配工作任务时,把社会组织纳入整体规划,充分考虑社区组织的数量、能力和作用。通过招标、委托等形式,在高危人群干预和感染者病人随访管理和关怀救助等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组织易于接近目标人群、工作方式灵活的特点,合理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督导管理全过程,鼓励社区组织自主完成工作,使社会组织或成员切实得到锻炼和提高,也使他们得到适当经费支持,同时弥补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不足的缺陷。

4 社会组织发展方向和培育

党的十八大为社会组织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民政部出台了相应的社会组织管理办法,降低了登记条件,规定了业务指导单位,支持社区组织取得合法身份,依法开展活动。按照国家有关精神,结合社区组织的实际情况,对暂时不具备登记条件或没有登记意愿的社会组织,由各级性艾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在自愿的前提下,分情况、分批、分阶段、分层次、结合艾滋病防治工作或项目实践进行培育,帮助社会组织发展。培训的重点为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包括:相关政策法规、基本工作能力、基本业务知识、项目实践基础、组织建设和活动、社会组织工作方法、艾防工作相关的内容和知识等内容。在培育期间,社区组织继续接受工作任务委托,申请项目工作,边实践边学习,通过培训和实践,巩固一批,完善一批,逐步规范发展。

5 对社会组织经费支持的途径和条件

经费支持是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组织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当前,对社会组织经费支持途径大体有两种模式:一是在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中争取项目;二是通过当地疾控中心委托工作任务获得经费。

社会组织获得经费的条件:有承担项目工作实践经验,并取得成效;具备完成项目工作的组织力量、工作能力;有和当地疾控中心合作的愿望,主动接受当地疾控中心的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2012年执行国际合作的22个社区组织,目前仍有11个在当地利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开展防治工作。有26个新建社区组织在当地疾控中心的支持培育下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在社会组织使用艾防经费过程中,根据艾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合理安排工作重点,量化工作指标,加强督导检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获得较大项目产出。

6 讨论

艾滋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社会组织参与防治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以不争的事实已经得到肯定和认可,艾滋病防治工作转型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工作形式的转变和调整,社会组织的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原有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和新的情况出现新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及时研究、制定、落实适应当前艾防工作,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从而发挥更大作用的相关工作机制,涵盖社会氛围、协调支持、经费投入,常态监督管理等内容,以促进艾防社会组织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继续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作用,做出成绩,取得成效。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其易于深入接触特殊社会群体”、“促进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4〕。社会组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自身能力建设问题也应进一步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意愿很强,工作结果也得到了肯定,但实质上工作内容还非常有限,有待进一步发展,以期更好地完善工作〔5〕。

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社会组织很好地担当了政府与社会互动的桥梁,在弥补政府、社会、市场不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随着社会组织数目的不断增加,参与艾滋病防治影响不断扩大,在明确政府部门职责前提下,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也变得尤为重要。政府部门还依据《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持,积极宣传动员,建立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管理和工作机制〔6〕。进一步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独特的优势,全社会共同参与,有效遏制艾滋病态势的进一步蔓延。

参考文献

[1]辜荣,吕柯,刘婧,等.中国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状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5):506.

[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1(6):14-22.

[3]丁贤斌,冯连贵,卢戎戎,等.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防治的思考[J].热带医学杂志,2007,7(1):91-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2/29content-2079097.htm.

[5]徐莉.艾滋病防治领域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模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1.

社区艾滋病工作总结 篇3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东昌区和二道江区是通化市(区)两级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区共辖9个街道办事处,71个社区,总人口46万,流动人口有近2万人。由通化市疾控中心和东昌区、二道江区计生局共同参与的社区艾滋病宣传活动主题为“预防艾滋病健康你我他”。通过活动,有效地利用计生网络资源,提高社区群众艾滋病知识水平和主动参与艾滋病预防活动意识,强化计生部门和社区群众参与艾滋病预防活动的能力。

活动内容:深入社区宣传艾滋病知识和政策倡导,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进行高危行为干预和HIV自愿咨询检测及安全套发放。

活动具体做法:①建立了以计生部门组织领导,街道与社区计生专员负责实施,疾控中心技术指导,防艾协会参与的社区艾滋病防治活动工作组织框架。②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制定活动方案和干预记录、咨询检测、培训宣传、安全套发放、活动进程等登记表。③培养社区艾滋病防治自愿者和义务宣传员,与其签订目标责任书,并组织他们参与社区艾滋病知识宣传与干预活动,逐步培养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能力。④疾控中心进行技术支持。举办社区艾滋病知识及政策倡导讲座。在社区悬挂艾滋病知识宣传板,发放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与社区签订“社区艾滋病防治责任书”,建立示范点,设置艾滋病宣传展示柜。⑤组织大学生“红丝带”社团参与社区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⑥对社区活动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召开社区艾滋病防治经验交流会,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结 果

两区计生部门派出工作人员,对71个社区群众和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和政策倡导。共举办艾滋病知识培训16次,培训社区群众1120人,培养社区艾滋病防治自愿者16人。在71个社区设立艾滋病知识宣传板140块,对14个建筑工地和流动人口2280名开展行为干预71次,咨询检测HIV 500人,发放安全套11000只。为15个社区免费发放5000份艾滋病防治宣传品,为71个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点免费发放了安全套、避孕药具箱等物品。计生协会艾滋病防治工作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社区群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覆盖率>95%。

讨 论

(1)卫生与计生部门相互配合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可以发挥共同优势。

政策的支持优势:《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要求卫生、计生两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两个部门责无旁贷共同的职责和义务,二者相互配合可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政府已将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推广使用安全套、建立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的长效工作机制纳入了计生和卫生部门艾滋病防治目标考核中。

网络的资源优势:计生部门有着健全的信息网络、宣传网络和安全套技术发放网络,这些网络组成了大卫生丰富的资源,卫生部门可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网络的作用。不需过多地投入即能开展相应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充分说明计生网络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

队伍的专业优势: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近三十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得计生工作与艾滋病预防工作结合工作更具可能。同时,二者的结合也更具有优势性。

服务的趋同优势:计生工作与预防艾滋病工作同为公共卫生问题,工作中有许多共同点。一是流动人口、新婚人群、育龄夫妇等既是计生工作的服务对象,也是艾滋病预防的重点人群。二是生殖健康知识与预防艾滋病知识有共同的知识点,掌握生殖健康知识可提高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水平。三是计划生育的技术措施也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技术措施,既可提高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率,也可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行业的特殊优势:借助“妇女病普查”、“健康體检”等生殖保健服务形式,卫生与计生部门配合可开展艾滋病预防为内容的工作,促进消除艾滋病歧视,避开艾滋病这个敏感的话题,淡化群众艾滋病的概念,达到敏感问题非敏感化处理的效果。有利于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开展。

(2)问题与挑战。

认识不足:一部分计生部门人员认为,计生工作本身任务重,难度大,艾滋病预防是卫生部门的事情,计生部门没必要主动参与艾滋病预防工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如不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计生工作与艾滋病预防工作相结合的开展。

信息沟通和利用不够通畅:为保护被检测者的隐私,疾控部门不能及时将艾滋病检测信息通报给计生部门,计生部门又不能将筛查出的HIV阳性结果及时上报疾控部门。部门的保护做法,致使艾滋病信息沟通和利用不通畅,资料共享使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缺少活动经费:在社区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工作,无论是知识宣传与培训,还是流动人口咨询检测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若没有专项经费支持,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难以上规模,且较好地开展下去。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仍需提高:许多计生工作人员缺乏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需要对计生工作人员进行艾滋病预防专业培训和指导,才能满足计生工作与艾滋病预防工作结合的需要。

永昌社区开展艾滋病宣传小结 篇4

活动小结

12月1日是世界防艾滋病日,为了宣传普及科学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居民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的错误认识和恐慌心理,维护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永昌社区开展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病迈进‛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11月30日上午,社区志愿者在辖区内以发放宣传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向广大居民、商业店铺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要点等方面的知识,来提高居民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同时社区还邀请卫生服务站陈医生为社区近30 位居民以及部分商业经营者进行了艾滋病预防知识讲座。陈医生利用多媒体,并通过大量具体的数据和充足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案例资料,生动、具体、形象地为参加讲座的居民朋友介绍了什么是‚艾滋病‛,介绍了‚艾滋病‛在全球、中国以及重灾区的蔓延和防治现状,介绍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个人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并就艾滋病所涉及的道德沦丧问题帮助居民解除困惑,走出误区。

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调查问卷50份,讲座一次,悬挂横幅2条。通过此次艾滋病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让广大群众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有效阻止艾滋病疫情的蔓延和流行。同时,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消除歧视。

社区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简报 篇5

艾滋病防治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社会稳定的大事。为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广大人民群众对艾滋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在两次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宣传册300本,宣传折页300张,安全套100盒,防艾宣传礼品200个。除发放宣传资料,咨询的群众达两百余人。

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街道通过张拉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让群众提高主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和歧视。在两次“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活动中,新市中心卫生院的工作人员通过真实的事例,向社区广大居民群众介绍艾滋病的致病原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带来的危害和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社区志愿者积极主动地向居民群众广泛宣传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重视细节,尽一切可能抵制艾滋病的侵袭。过往群众纷纷表示,要切记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加强自我保护,珍爱生命。

通过两次宣传活动,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了艾滋病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并清楚的认识到艾滋病并不会通过日常接触进行传播,有效消除了群众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并引导大家正确认识艾滋病,做到不歧视艾滋病患者,相反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和谐、温馨的氛围在社区延伸。

社区艾滋病工作总结 篇6

防治讲座

2011年8月,作为一名选派到村(社区)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我踏入**市**街道办事处这片土地,怀着激动与热情开始了我的“村官”工作之崖。

在不同的村(社区)遇到的工作和情况都不会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立足基层、服务百姓。能够在最基层的地方为群众开展服务让我觉得无比的自豪与光荣,因为我是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和力所能及帮助和服务百姓、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群众。

我分配到**社区任大学生村官,在这期间,社区曾多次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各类公益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多次入户关心和慰问帮助困难家庭困难老党员以及低保对象等。社区两委班子以及工作人员一行人多年的工作都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2012年3月30日,我组织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健康教育、艾滋病、结核病防治讲座。在这之前,我把活动方案拿给**街道创卫办,之后得到了他们的同意。最后又与街道创卫办协调经费以及各项事宜,并有幸邀请到**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科丁继宏等2人,**市疾控中心严加林老师,一共3人到社区讲课,整场讲座下来,我也在现场进行了旁听和学习,发现居民热情高涨,也体现了他们对此类活动的接受和支持。

(图为丁继宏在为社区居民宣讲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

(图为耿医生为群众宣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图为严加林老师为社区居民宣讲艾滋病防治)

(图为**社区朱庆华书记在认真听讲座)

讲座结束以后,我随机的询问了其中的几位群众,他们都一致认为此类宣传讲座是非常有效而且必要的,它能够让普通群众了解一些生活中容易引发的常见疾病,通过各位老师一系列的讲座,能让群众在了解此类疾病的同时及时有效的预防一些常见传染病,还可以在群众中相互宣传。

讲座结束后,我整理了当天的笔记,写好简讯。总结今天的活动,虽然活动之前的组织、协调等一系列事项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最后还是成功的结束了。此次服务群众系列活动是我到社区以后组织的第一次活动,也得到了社区领导的一致肯定,这更加激励了我今后努力工作,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决心。这次宣传讲座也为我以后更好的组织各类活动打下基础,因为群众与领导的肯定和信任是我努力工作的最大决心。

**社区

社区艾滋病工作总结 篇7

卫生部资料显示, 中国艾滋病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数逐年增加, 艾滋病疫情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截止2006年10月31日, 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 733例, 其中艾滋病病人40 667例, 死亡12 464例。传播途径中异性性接触传播比例已经超过50%, 上升到第一位。哨点监测资料显示, 暗娼中的窗体顶端病毒感染率1996年为0.02%, 2005年有9个哨点暗娼的感染率超过1.0%。暗娼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8.7%。另外, 人口流动和性病疫情上升等情况是造成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深圳毗邻香港, 两地经济和文化往来日益频繁。据口岸管理部门统计, 每日进出深港两地的人员有十几万人, 节假日期间可达到几十万人。由于交通便利, 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深圳已成为很多香港人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其中也夹杂一些商业性性消费活动。深圳娱乐场所的香港男性顾客是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和桥梁人群, 使得性病/艾滋病在两地间传播。

本项目通过与香港非政府机构"关怀艾滋"合作, 获得境外公益性基金支持的基础上, 自2006年9月-2009年9月间, 在社区设立教育中心 (基地) , 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 旨在探索深港合作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社区干预的模式, 提高干预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降低高危险行为, 防止或减少艾滋病在两地的传播。

2 项目主要内容

2.1 建立教育中心, 招聘项目人员

项目干预点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下沙和沙嘴两个社区, 两个社区仅相距几百米, 教育中心设在下沙社区。这里人员密集、交通便利, 紧邻深圳东西交通要道———滨河大道, 距离黄岗和福田口岸仅十几分钟车程。社区内有多家服装厂及其他加工类企业, 居民住宅楼以农民房和多层集体公司房为主。娱乐、餐饮及零售业极其发达, 高峰时有几十家卡拉OK和休闲中心。为开展项目工作, 在社区繁华地租用了一套两房一厅的民宅作为教育中心, 内设咨询室、接待室、办公室和HIV快速检测室。招聘了一男一女两名拥有大专学历和医学背景的人员作为全职员工和两名具有外展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员工, 与香港“关怀艾滋”项目经理和深圳市计划生育科研所项目管理者一起组成了项目团队。

2.2 员工培训

项目管理层对员工素质培养和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视, 项目开始前三个月的工作主要以培训和熟悉周边工作环境为主。负责培训的教师有来自香港“关怀艾滋”的工作人员和项目经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市CDC和市计生科研所的有关专家等。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素质教育、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交流技巧、项目经验分享、社群经验分享、问卷培训和热线辅导训练等。

2.3 项目管理模式

该项目由香港“关怀艾滋”和深圳市计生科研所共同管理。香港“关怀艾滋”派专职项目经理1名, 负责培训和管理项目员工, 执行和督导项目计划;深圳计生所项目负责人负责招聘和协助管理项目员工, 负责财务支出, 协助执行项目计划, 协调与当地政府和预防机构的关系。

2.4 问卷调查

包括项目干预前的基线调查和干预后的评估调查, 两个阶段采用同一问卷, 便于进行干预效果的对比分析。

2.5 干预活动

开展的干预活动主要包括: (1) 到娱乐场所和暗娼工作场所为女性性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妈咪) 、性服务顾客 (嫖客) 和娱乐场所管理者发放免费宣传资料和安全套; (2) 街头外展, 包括发放资料和正确使用安全套示范等活动; (3) 开放教育中心, 提供咨询、领取资料和安全套等服务, 开通咨询热线; (4) 对女性性工作者和顾客的培训; (5) 募集女性性工作者及其顾客中的同伴教育者并培训; (6) 提供免费HIV测试和常见妇科病咨询检查。 (表1)

3 项目实施成效

为了解项目实施成效,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估, 分别在项目实施前做基线调查和实施干预后做终末评估调查。男性顾客和女性性工作者问卷有所不同, 男性顾客问卷有13个问题, 女性性工作者问卷有59个问题。两个阶段调查的同一类人群采用的是相同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年龄、婚姻状况、艾滋病传播途径、防治方法、性行为特征以及是否接受过HIV测试等。

3.1 女性性工作者

基线调查了177人, 终末评估调查了200人。两组平均年龄为22.35±3.61岁和22.99±2.91岁, 平均年龄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 男性顾客

基线调查155名, 其中香港男性顾客149人, 内地顾客5人, 一人籍贯不详, 香港男性顾客占总数的96.8%。终末评估调查对象200人, 香港顾客198人, 占总数的99.0%;2人为内地顾客, 占1.0%。两组年龄, 基线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3.86±9.08岁, 终末评估对象平均年龄为45.98±7.74岁,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由表2可见, 性工作者在干预前后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89.9%上升到97.0%, 差异显著;最近一次性交易中使用安全套比例由97.7%上升到99.0%, 两者均很高;对HIV传播途径有正确了解的得分由6.665上升到7.345, 差异显著;参加HIV测试的人数由16.1%上升到44.0%, 差异显著。

顾客方面, 最近一次交易中使用安全套比例由84.2%上升到91.5%;性交易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75.3%上升到93.2%, 差异显著。与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比例轻微上升, 由36.1%上升到41.4%, 无显著差异。在对HIV传播途径正确了解方面, 得分由1.66上升到3.18, 差异显著。参加HIV测试的人数由23%上升到44%, 差异显著。

4 讨论

4.1 关于对高危人群的干预

干预前后调查问卷显示, 所干预的两个社区的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都很高, 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干预前为97.7%, 干预后为99.0%。分析原因: (1)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艾滋病预防投入的增加, 宣传力度加大, 人们的安全意识增强, 安全套使用率提高。 (2) 这两个社区是深圳比较出名的娱乐场所聚集地, 各类干预和调查项目在本地开展的比较多, 如中英项目、欧盟项目、世界卫生组织项目等, 也是深圳市CDC的监测哨点。因此, 该社区接受的各种不间断宣教和服务较多。但也发现了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 当询问一些暗场中的小姐, 如果出现顾客提出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她们将如何应付, 有小姐说会介绍给那些专门不用安全套的小姐, 她们自己不会提供服务。而项目人员对这类专门不用安全套的小姐的情况一无所知, 不知是否因为那些小姐已经感染了HIV或是因为某些特殊、经济原因而不采取防护就提供性服务, 比如吸毒或急需用钱等等。提示今后要重点关注此类小姐的情况,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另外, 发现在娱乐场所里面一些表面看起来不是性工作者的人也提供性服务。在对一个场所的十几个按摩女和工作人员体检时发现, 其中一个梅毒阳性者是场所的收费员, 不是按摩女。还曾经有一个40多岁的妇女到过教育中心咨询, 这个妇女看起来相貌平平, 甚至有些丑陋, 穿着也很普通, 项目工作人员以为她是场所里的卫生员, 后来她自我介绍是场所里的按摩师。她不但提供性服务, 而且还很受客人欢迎, 其中不乏一些很年轻的香港客人。由于她自己早已成家, 有丈夫和孩子, 所以很担心会把疾病传给亲人。上面这些人过去往往被排除在干预对象之外, 实际可能存在更高的危险性。

4.2 关于深港合作开展艾滋病干预模式

该项目是由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赞助, 香港非政府组织和深圳政府机构共同完成的一个在深圳社区开展的针对艾滋病高危人群, 尤其是娱乐场所跨境香港男性的干预项目, 这类干预项目在深圳甚至国内尚属首次, 因此探讨适宜的合作或工作模式对今后开展同类项目具有指导意义。参与项目合作的三方根据机构性质和所在区域的不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扮演了不同角色或起到不同作用, 发挥了各自优势。

4.2.1 项目赞助方

嘉道理基金会是赞助方, 对于项目立项和经费使用都有严格的制度。拨款每半年一次, 而且必须是在完成了上一个半年任务目标的基础上, 根据下一个半年的工作需要严格按计划执行, 每一项支出都必须按项目书中的预算计划, 超出部分或预算中没有列出的部分必须说明理由并征得拨款人同意方能支出。这种管理的好处是开支有计划, 避免了乱花钱,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大陆和香港很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编写项目书时有些需要支出的环节没有列入计划内, 因此, 在项目实施中很多方面需要调整, 调整的部分要详细说明, 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花费了项目人员很多时间和精力。好在赞助方能够理解其中原因, 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予以支持。

4.2.2项目主要执行方

香港“关怀艾滋”从三年的项目实施中获得很多在内地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的经验, 如再次申请同类项目应更顺利, 制定的计划应更完善和具有可操作性。香港“关怀艾滋”是一个主要从事艾滋病干预和感染者/患者关怀的机构, 机构成立近20年已做了大量工作, 拥有很多经验, 尤其是在社区外展和与对象接触、交流和沟通技巧方面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们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认真、勤奋, 非常的敬业和不辞辛苦, 给内地的工作人员留下很深印象。他们管理规范, 包括对项目的执行和员工管理, 都有一套成型的管理模式。比如对员工的管理, 每年按时签订劳动合同, 合同内对员工的工作职责有很详细的说明, 合同期满要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和上级领导评价三部分,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下一期是否继续留用。项目经理每两个月与员工做一次督导谈话, 指出员工过去一段工作中的不足和提出改进意见, 并分享成绩。员工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与项目经理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这种沟通方式, 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彼此加深理解, 双方的感情也得到增强, 有助于消除因文化和背景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隔阂。艾滋病干预工作本身是一项很困难、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所以这样的交流能增强彼此的信心, 可以互相鼓励。实践证明其效果很好, 值得我们借鉴。

4.2.3 项目的主要合作方

深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前两个单位都是香港机构, 在中国内地没有相应的执业资格, 包括人员招聘、挂牌服务、项目财务支出、HIV测试等方面都受到限制。因此三方合作是项目能够实施的必要条件, 资金、技术、经验和从业资格缺一不可。在合作过程中, 投资方的资金得到合理使用, 达到预期效果;香港“关怀艾滋”得到在内地开展项目的经验;深圳计生所学到了技术和项目管理技巧, 人才得到培养;项目点的干预对象得到了艾滋病预防知识, 提高了防治意识, 规范了安全性行为, 获得了一定的生殖健康服务。因此, 该项目是四方共赢和四方受益。

4.3 经验教训

艾滋病工作总结 篇8

活动现场,校医院通过悬挂主题横幅、设立宣传咨询台、张贴宣传海报、发放艾滋病防控宣传材料和安全套、扫码答题抽奖等方式向学生宣传讲解艾滋病防控相关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有关措施,同时呼吁同学们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

本次活动共发放艾滋病宣传材料1500余份,安全套500余只,200余名师生参与答题并领取精美奖品。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艾滋病防控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艾滋病重在预防”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

据悉,校医院还联合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举办了防艾知识竞赛、“为艾发声”短视频征集、《艾滋病、性与健康》慕课直播、艾滋病与性健康知识培训讲座、主题班会、同伴教育讲座等系列世界艾滋病日宣教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艾滋病和性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了一个健康、文明、和谐、有爱的校园环境。

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9

一、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工作机制

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认识到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成立了由院领导担任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

(二)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防治艾滋病重要性的认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一是健全社区婚前教育、计划生育宣传,有针对性地对已婚育龄居民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印发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各种生殖健康、艾滋病预防小册子,发放社区、进家庭,使居民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知识。二是6月15日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对全社区中心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三是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等活动为契机,通过悬挂布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组织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预防毒品知识等专题宣传教育活动3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近1000多份,悬挂宣传布标3条,接受群众咨询160人次,受教育群众达170多人次。

(三)优化服务环境,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了对服务网络建设的力度,改善服务环境,全力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生殖健康服务。一是积极开展育龄妇女定期组织生殖健康检查,为所有已婚育龄妇女建立生殖保健档案,定期组织人员下社区义诊,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保健咨询和妇女常见病普查普治服务,确保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二是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作为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做好常规性的调查、预查、筛查和干预工作。三是结合开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宣传安全套避孕和预防艾滋病的双重作用,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免费发放避孕药具。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治艾滋病工作中,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部分群众防治艾滋病意识淡薄,总认为这件事情是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

(二)工作人员整体专业知识不强。缺乏开展艾滋病宣传咨询活动的专职人员,工作繁重,多数人缺乏专业的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影响基层开展艾滋病宣传咨询服务的质量。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

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有关部门的联动与协作,动员全社区居民,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共同健全和完善管理、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控机制。

(二)发挥社区居委会宣传作用,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明确宣传教育的重点,对社区居民主要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防护知识;对各单位和全社会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艾滋病防治的政策。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利用宣传教育贴近社区居民的有效宣传形式深入社区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

(三)继续加强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

社区艾滋病工作总结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长沙县星沙社区服务站50名社区护士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以方便取样方法对长沙县星沙社区服务站50名社区护士进行艾滋病知识现状、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护理意愿现况调查, 并对其运用传统授课方式, 培训半年后用同样问卷进行调查, 评价对社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1.3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问卷包括4个部分, 即: (1) 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有关AIDS知识的来源、有无护理过AIDS病人经历; (2) 王红红[1]翻译修订的艾滋病知识问卷, 内容包括AIDS的特点、传播、预防、检测、职业防护等知识, 此部分共24个问题, 按对、错两级评分, 满分为24分; (3) FROMAN等[2]制定的艾滋病态度问卷, 包括14个逃避因子条目及7个同情因子条目, 每一条目采用Likert等级记分法, 按1~6分共6个等级记分, 同情和逃避的值为各项目的均分, 范围是1~6分。态度分值为同情分减去逃避分所得值, 分值范围为在-5~5。正分表示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支持态度;负分表示不容忍和逃避等消极的态度; (4) DUBBERT等[3]制定的艾滋病护理意愿问卷, 先介绍1例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病例, 病例后共13个护理操作项目, 每一条目分按0~10分 (0=不愿意, 5=不肯定, 10=很愿意) 共11个等级记分, 护士的护理意愿得分为13个条目所得分数之和, 满分为130分, 得分越高, 表明护士照顾艾滋病患者的意愿越高。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录入及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50份, 收回有效问卷40份, 应答率为80.0%。调查对象全部为女性, 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课本或杂志、大众媒体, 仅有10.0%的人员参加过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在被调查的40名社区护士中, 8人报告在过去工作中曾有接触过或护理过AIDS病人经历。见表1。

2.2 培训前后社区护士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社区护士培训前AIDS知识得分为 (14.25±3.06) 分, 最低8分, 最高20分, 培训后知识得分为 (21.80±1.04) 分, 最低19分, 最高23分。培训前社区护士AIDS疾病特点回答正确率高的前3项依次为:任何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通过性交将艾滋病病毒传给他人 (90.0%) , 艾滋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治愈的方法 (87.5%)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孕妇能将病毒传给胎儿 (80.0%) ;非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高的前三位: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抚摸、亲脸 (100.0%) , 静脉吸毒共用针具传播 (95.0%) , 通过肛交传播 (92.5%) 。培训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见表2。

2.3 培训前后社区护士艾滋病态度比较

培训前后社区护士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和支持态度, 培训前社区护士态度均分为1.23, 其中同情因子均分为4.21, 逃避因子均分为2.98, 有10.0%的社区护士态度得分为负值。培训半年后社区护士没有得分为负值的人员。培训前后社区护士对因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病人持不同的态度, 均表示更同情因输血感染HIV者, 认为该类病人更值得治疗;很少同情由于性乱及静脉吸毒而感染HIV的病人。培训前后社区护士对艾滋病患者态度见表3。

注:1) 培训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5;2) 培训前后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

注:1) 培训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5;2) 培训前后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

2.4 培训前后社区护士艾滋病护理意愿

本次调查提供的案例是一例男性同性恋患者, 针对提供的艾滋病案例, 尽管社区护士在态度上同情和支持艾滋病患者, 但培训前有28.5%的社区护士不愿意为AIDS病人提供护理, 培训后仍有20.0%不愿为AIDS病人提供护理, 且对每项护理操作的意愿程度不同。培训前后社区护士护理意愿均最低的前三项操作项目是:出诊, 清洁大小便, 床上擦浴;护理意愿最高的前三项操作项目是:测量生命体征, 静脉输液, 静脉输血。培训前后社区护士对艾滋病病人的每项护理操作意愿情况见表4。

注:1) 培训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5;2) 培训前后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培训前, 被调查社区护士对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知识掌握较好, 对艾滋病的一些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得相对薄弱, 如:多数社区护士除了知道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抚摸、亲脸肯定不会感染艾滋病外, 超过75.0%的社区护士认为亲吻、咳嗽、在厨师是HIV感染者餐厅就餐、共用餐具及使用公共马桶等日常行为有可能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 有75.0%的社区护士认为被HIV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HIV的几率大于1.0%。在预防感染方面, 57.5%的社区护士错误地认为杀精子用的冻胶、泡沫、油以及膈膜 (避孕用的) 能有效地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说明社区护士虽然对艾滋病知识有一些了解, 但缺乏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这可能与社区护士AIDS知识的主要来源有关, 本次调查中参加过艾滋病培训的人员仅占10.0%, 尽管现在宣传册及媒体对艾滋病的宣传报道较多, 但涉及的内容多较浅显, 只介绍了比较泛化和理论化的知识, 对于具体的知识如哪些途径不会传播HIV、职业感染等涉及不够。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后, 超过70.0%以上的社区护士在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预防感染知晓率方面有大的提高。

由于AIDS知识缺乏, 且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往往是采取恐惧驱动模式[4], 过多地强调艾滋病的危险性。因此, 对AIDS病人持有歧视、害怕的态度在护理人员中普遍存在[5]。培训前大部分社区护士表示同情和支持艾滋病病人, 但亦有10.0%的人员得分为负值。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后, 社区护士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恐惧和歧视程度有降低, 没有得分为负值的人员。由此看出, 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与不必要的恐惧源于相关知识的欠缺, 正如新西兰艾滋病基金会所提出的:“艾滋病侵袭肉体, 偏见侵袭精神。一个来自病毒, 一个源于无知。两者皆可致命。”研究表明, 知识不正确容易影响护士对待AIDS病人的态度, 护士对艾滋病的这些恐惧和歧视态度妨碍护士角色的实现, 并影响她们为AIDS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同时护士的态度影响患者对自身缺陷的理解、自我认知及其对重大生活事件的应对[6]。

尽管培训前后社区护士均同情和支持艾滋病患者, 但对因同性恋、性乱、静脉吸毒HIV感染者持偏见、歧视态度, 而对因输血感染的病人更同情些, 这与欧美国家的研究结果不同[7,8]。这可能与AIDS在西方流行较早, 人们对AIDS的认识清楚些, 以及东方与西方护理教育、社会文化背景、对性取向的态度等存在差异有关。由于艾滋病不能治愈, 可传染, 具有行为特征性即首先是在同性恋、性乱者及静脉吸毒者等边缘人群中发现, 同性恋、吸毒、性乱等行为不能为常人所容忍。因此, 艾滋病患者被社会烙上耻辱的烙印, 引起公众的恐惧和逃避, 但作为护理专业人员应按照护理伦理的原则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 了解艾滋病患者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同情的主题, 不能因疾病感染途径不同而区别看待或歧视该类病人。

本调查提供的病例是一男同性恋病人, 培训前有28.5%、培训后仍有25.0%的社区护士不愿意为AIDS病人提供护理。作为普通人, 尽管社区护士同情和支持艾滋病患者, 但由于艾滋病不能治愈, 可传染, 社区护士害怕职业感染艾滋病后遭遇到同样的歧视, 社区护士的这些心理负担和问题可能是他们尽管态度上同情和支持, 但实际中产生逃避护理行为的原因。社区护士对不同的护理操作项目护理意愿也不同。培训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测量生命体征护理意愿相对来说较高, 而对出诊, 清洁大小便, 床上擦浴护理意愿较低, 这一方面可能与护士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泛化意识有关, 认为测量生命体征肯定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而认为擦浴和清洁大小便则可能感染。另外, 也与我国临床护理对基础护理不够重视有关。同时, 即便是其他慢性疾病患者, 很多患者也不愿意让护士清洁大小便、床上擦浴等, 这些操作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家属协助完成, 所以导致这也成为了护理意愿低的项目。部分护士不愿出诊可能与我国的医疗现状及医疗政策有关。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仍然是:在医疗场所, 医护人员仍然是等候病人来就诊, 而主动到社区走访还没有形成很大规模;同时, 规范化培养社区护士得不到医疗政策的有力支持, 出诊人员的配备也不到位, 而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有很多不同, 社区出诊使护理人员走出医院, 走向家庭, 需独当一面地完成和处理问题, 医疗风险程度也相应增加, 但同时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所以出诊成了护士护理意愿最低的项目。

本调查提示经过培训后社区护士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提高, 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和支持态度, 但护理意愿仍难以改变, 说明对护理意愿的干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 传统说教式以及未强化的培训可能难以取得明显效果。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 在没有十分有效的疫苗的条件下, 健康教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仍然是预防艾滋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当前预防控制AIDS传播的主要手段[9,10]。但我国人口多, 面积广, 进行知识普及的难度大, 要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抓住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抓住知识宣教的薄弱环节具有战略意义。社区护士既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对象, 同时也对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负有责任, 因而在社区针对一些薄弱环节, 加强对社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完善出诊护士的队伍建设[11], 定期对社区护士全面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应借助卫生部提出的“夯实基础护理, 提高优质服务”理念, 必须从源头上改善重治疗, 轻基础护理的观念, 提高社区护士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意愿。

摘要:目的 调查社区护士艾滋病相关知识现状及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评价对社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运用传统授课方式对50名社区护士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 培训前、半年后采用问卷方法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护理意愿进行调查。结果 培训前社区护士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9.2%, 培训后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0.6%;培训前职业暴露后感染、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知晓率偏低, 培训半年后知晓率增加。培训前90.0%社区护士对AIDS患者态度分值为正, 10.0%的人员态度分值为负, 培训后100.0%态度分值均为正;培训前后社区护士均对患者因艾滋病感染途径不同而持不同态度。对提供的一例艾滋病案例培训前28.5%的社区护士不愿意提供护理, 培训后仍有25.0%的社区护士不愿提供护理。培训前后社区护士护理意愿最高的项目前三项是:测量生命体征、静脉输液、静脉输血;护理意愿最低的项目是:出诊、清洁大小便、床上擦浴。结论 培训后社区护士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增高、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改善明显;但对AIDS患者护理意愿偏低, 对不同护理操作项目护理意愿不同。尽管社区护士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和支持态度, 但还未真正将同情态度付诸实践, 说明对护理意愿的干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重治疗、轻基础护理的观念经短期单一的授课可能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需要长期加强对社区护士艾滋病知识的培训以及优质护理观念的灌输, 提高其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护理的意愿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社区护士,艾滋病,知识,态度,护理意愿,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红红, 阳爱云, WILLIAMS AB.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与护理意愿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3) :166-168.[1]WANG HH, YANG AY, WILLIAMS AB.Knowledge, attitudes, willingness of care about HIV/AIDS among nursing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2003, 18 (3) :166-168.Chinese

[2]FROMAN RD, OWEN SV.Measuring attitudes toward persons with AIDS:the AAS-G as an alternate form of the AAS[J].Scholarly Inquiry Nursing Practice, 2001, 15:161-174.

[3]DUBBERT PM, KEMPPAINEN JK, WHITE-TAYLOR D.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r willingness to provide nursing care to AIDS patients[J].Nursing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4, 18:16-21.

[4]余冬保, 孙江平.健康促进理论及在艾滋病防制中的实践[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 8 (5) :315-317.[4]YU DB, SUN JP.Health improvement theory’s practic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IDS[J].Journal for China AIDS/STD, 2002, 8 (5) :315-317.Chiense

[5]陈征, 肖顺贞, 李秀兰, 等.北京市护理人员关于HIV/AIDS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 6 (5) :271-273.[5]CHEN Z, XIAO SZ, LI XL,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urses&apos;s understand and acceptance to HIV/AIDS in Beijing[J].Chinese Journal of AIDS&STD, 2000, 6 (5) :271-273.Chinese

[6]TOMPSOM TL, EMRICH K, MOORE G.The effect of curriculum on the attitudes of nursing students toward disability[J].Rehabil Nurs, 2003, 28 (1) :27-30.

[7]FROMAN RD, OWEN SV.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AIDS att itude scale[J].Res Nurs Health, 1997, 20 (2) :161.

[8]LOHRMANN C, VALIMAKI M, SUOMINEN T, et al.German nursing student s&knowledge of and at titudes t o HIV and AIDS:tw o decades after the f irst AIDS cases[J].J Adv Nurs, 2000, 31 (3) :696.

[9]LAU JTF, TSUI HY, CHAN K.Reducing discriminatory attitudes toward PLWHA in Hong Kong—an intervention study using a knowledge based, PLWHA participation and cognitive approach[J].AIDS Care, 2005, 17:85-101.

[10]熊正南, 阳晓, 魏高文.社区健康教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5:109.[10]XIONG ZN, YANG X, WEI GW.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M].Changsha: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ess, 2005:109.Chinese

上一篇:保险公司的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煤矿安全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