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清正廉洁

2024-09-18

以史为鉴 清正廉洁(通用12篇)

以史为鉴 清正廉洁 篇1

以史为鉴 清正廉洁

-------观看廉政教育宣传片心得体会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观看《鉴史问廉》廉政教育纪录片引人深思,让人警醒。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创造新的历史。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以我们的家乡开封为例,上溯千年,开封既有东京梦华,也有靖康之耻。“人逾百万,商贾云集,富丽天下无;八方争凑,万国来朝,鼎盛举世惊。”开封是医院做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魅力之城,迄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有着“八朝古都”之称。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渊的宋文化,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国际知名的大都会,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均出自北宋。一卷《清明上河图》绘出繁盛汴梁,一部《东京梦华录》谱出千年华章。但舞榭歌台销熔了金戈铁马,风花雪月惊醒了暮鼓晨钟腐败奢靡扼住了大宋的咽喉,艮岳园囿成了埋葬东京的墓坑。发生于北宋的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金军攻破东京,俘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朝臣等3000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被掠一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所写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至今言犹在耳。

“是谁断送了大宋?问失掉民心的绵绵艮岳。”曾经的靖康之耻告诉我们,政治腐败。社会颓废,必然亡国衰败。

权钱交易,用人不公,正气不张,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可能出现,王朝的周期性兴衰,政权的潮起潮落,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腐败与廉洁的关系,不管历代王朝最后灭亡是何原因,但一定与腐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更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清明政治”。“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严格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敢于担当,勇解难题,才是鉴史问廉下的新常态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更照亮未来。以史为鉴,我们才能把教训转化成正能量,营造清风正气、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以史为鉴 清正廉洁 篇2

当然, 任何一项正确的制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始终如一、常抓不懈, 方能抓出成果、巩固成效。不是吗?虽然中央推行“八项规定”和开展反对“四风”活动已有一年多时间, 但我们从媒体的报道中还经常发现某些单位的某些人, 要么顶风违纪、要么阳奉阴违、要么等待观望, 总之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对“四风”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风”现象时刻有死灰复燃甚至有变本加厉的危险。对此, 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最近, 我读了《中国纪检监察报》一个叫彭裕钦的作者撰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危害。作者试图通过崇祯、李自成、朱由崧和吴三桂这四个大佬演绎的历史悲剧告诫人们:反对“四风”, 对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何等地重要。

形式主义———崇祯。崇祯在位时, 几乎年年都是旱灾、蝗灾, 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论权力和财力, 无人能与其比肩, 但遗憾的是他不去救灾治国, 而尽搞一些口惠而实不至的面子工程, 最终咎由自取, 不得善终。

官僚主义———李自成。史载李自成不好酒色、不贪钱财, 十分朴素。但他“进了北京以后便进了皇宫”, 对“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似乎全不在意”, 其手下将军提出治军和用兵的建议时, 李用“知道了”搪塞, 并不认真采纳, 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 他在位仅40余天, 留给后人无数的叹息与思考。

享乐主义———南明王。崇祯上吊后, 其堂弟朱由崧在南京被拥立为帝, 国号仍为“明”, 史称“南明”。朱由崧即位后, 一年内多次下令选淑女入宫, 花巨资搞寝宫等建设, 不问政事、沉湎酒色, 唯知享乐、荒淫无度, 在位仅一年余便被清军所俘。

奢靡之风———吴三桂。其在管辖土地少、人口少、经济并不发达的背景下, 大兴土木, 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黄金殿, 仅后宫之选就殆及千人。常常招幕中名士宴会, 酒酣取乐。当“三藩作乱”进入第三年的时候, 他终因财力严重不足而逐渐坠入失败的深渊。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的这四位风云人物除了“四风”问题之外, 留给我们认真思考的恐怕还有执政能力问题、精神懈怠问题、消极腐败问题和脱离群众等种种问题。今天, 我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时, 对上面提及的这些问题切不可疏忽大意。

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篇3

2015年9月3日,举国将欢庆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3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及其他有关活动的通知》,提出纪念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

配合纪念活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宣传的通知》。文件要求,紧紧围绕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活动主题,创作推出一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较高思想艺术水平的舞台及影视文艺作品和出版物。

通过影视作品和出版物,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艰辛历程,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作用,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为纪念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了一批“70周年”重点影视作品和出版物,包括10部重点影片、12部重点电视剧、20部重点纪录片、3部重点电视动画片、100种图书、20种音像电子出版物,并加大对上述影视作品和出版物的跟踪指导、支持力度。目前,上述作品大部分已完成创作。

随着9月3日纪念日的临近,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各级广播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及动画制作机构、新媒体平台已开始通过影像的力量分阶段、密集营造舆论声势。

本专题旨在白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宣传报道中的影像轮廓,挖掘重点作品创作者的所思所感。藉以,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以史为鉴 清正廉洁 篇4

C.历史片虚构的好坏,可以看出创作者的功力。

D.以史为乐的历史片并不篡改或歪曲历史。

E.历史片若不加入娱乐元素,观众就会敬而远之。

2.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以史为鉴”的历史片特点的一项是(  )

A.将史料中某些细节放大,以增强视听刺激。

B.致力于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研究。

C.注重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

D.表现人的精神,引导观众思考历史。

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敢于拍这种影片的人,至少体现出艺术家的责任感”?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根据文意,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当前国产的“以史为乐”的历史片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

二、1.DE 解析:D项夸大范围,原文是“有时,以史为乐的历史片并不篡改或歪曲历史”。E项混淆偶然和必然,说法太绝对,原文是“历史片投资较高,若不加入娱乐元素,观众可能敬而远之”。

2.A 解析:A项张冠李戴,这是“某些以史为乐的历史片”的特点,原文是“有时,以史为乐的历史片并不篡改或歪曲历史,只是调整了侧重点,将史料中某些细节加以放大,以增强视听刺激”。

3.①“这种影片”指纯粹以史为鉴的影片,这种影片不迎合观众,不为经济利益,而是引导观众去思考历史,防止悲剧再现;②拍摄这样的历史片,需要认真的态度,深厚的积累和极大的勇气;③敢于拍这种影片的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致力于通过描写活生生的人,来呈现历史的必然。

以史为鉴说当今诚信 篇5

此即季子“心许”的感人故事。而《史记》又载,秦末季布更因“诚信”而扬名,甚至有民谣唱道:“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便成了“一诺千金”的由来。

这两个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传颂,季札、季布的为人也被树为千古典范。相形之下,三国时的吕布卖主求荣、反复无常则成了不讲信用的典型,受人唾骂。 做人当讲诚信,而因失信亡国、因立信而兴国的也是有史作证:西周时,周幽王将示警烽火视作儿戏,屡次将其燃起,只为诓骗诸侯、博妃子一笑,却终因“失信”烽烟落得城破身死。这“烽火戏诸侯”的教训可谓惨痛矣。同一个地方,400多年后,秦相商鞅于南门外立一木,称移木者有赏,以“移木为信”取信于民,为其推行富国强兵的新法铺开了道路,促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汉帝刘邦“约法三章”,立法安民、立诚守信更是被传为千古佳话。三国刘备白帝托孤于诸葛亮,待之以诚;而亮受感动至深,甘愿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之以信…… 诚信既是为人交友之道,又是治国安邦之本,历史给了我们生动而具体的解释。所以,中国人历来就以诚信为德之重,而德,乃立身之本。“言而有信”、“重诺守信”自古就被作为君子的美德,而“言行不一”、“背信弃义”

则是小人所为,同“不忠不孝”一样,为人所鄙。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他就没什么值得肯定的了,不知他还怎么处世为人。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而他的这句话至今仍是为人的信条,其分量不言自表。 时至今日,我们把“诚信”诠释为由心灵支配的高度自觉,指的是诚实、诚恳,以信用取信于人,给人予以信任。而诚信的作用在今天也显得尤为突出了:现代人惜时如金,守时守约成了人人应具备的素质;现代化的工作、生产讲的是更多的合作,诚信也便成了活络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取胜的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成了一种才能,而且是很可贵的才能。有诚意别人才相信你;讲信用、信任别人,人家才肯以诚相待。

“出尔反尔”也许能得到一时的小利,但难在长期的交往中立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若军队管理无“信”,赏罚不明,则军威难振,难以提升战斗力;法制失信——有法不依、执法不力,那法律便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政府失信,则民心不齐,“国将不国”……诚所谓“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有凝聚力,当以诚信为本,以史作镜:于内取信于民,搞好经济、法制和廉政建设;在外以诚待友、以诚换信。在这里,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史便是一良证: 多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至诚至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中国人民于倒悬,又不懈致力于中国的富强,使人民过上了好日子。诚信又使我国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力强盛。收复香港、澳门,“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动摇”,说到做到,为世界称扬,也对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 但,树大有枯枝,豪华的大厦难免有阴暗的角落。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下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的征象:有人利欲熏心,制假造假、以次充好;有人买卖假文凭;有的债务人赖帐不还,弄得债权人焦头烂额;有人诈骗;有人身居官位却堕落腐败……如此种种,不禁让人感到窒闷,正义之士疾呼“何时还我清澄天地”

以史为鉴,唱响廉政之歌 篇6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宝玉,想把它献给宋国的司空子罕,但是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就问子罕,说:“我已经把这块玉拿给玉工们看过了,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块难得的稀世宝玉,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您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子罕说:“你把美玉当作宝物,而我则把不贪婪当作宝物,如果我收下了你的宝玉,那么我们两个人就都丧失了宝物,我不收,则我们两个就能保留各自的宝物啊。”

这是发生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故事,虽然经历了漫漫的历史长河,但它却如同一面清亮的铜镜,折射出古代先贤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

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已铸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始终在不同的时代中熠熠生辉。翻开中国这幅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漫漫画卷,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总是能够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瑞、清代的于成龙等等,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而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一批批令我们肃严起敬的优秀楷模。当代的好干部吴天祥、孔繁森、焦裕禄、任长霞等等,他们都廉政为官、声名远播。是他们在勤政廉政的书卷中,写下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是他们在亲民爱民的旋律中,谱下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是他们在廉洁奉公的康庄大道上,竖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然而,随着社会的大踏步前进,市场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各种利益和诱惑不断交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和考验让人目不暇接。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有些人迷失了自我,他们情愿在金钱和权力面前顶礼膜拜、俯首称臣。于是贪污杂念就从他们身边蔓延开来,但是,凌厉的正义之神又岂能容忍这些不正之风肆无忌惮的蔓延,瞧,一桩桩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个个贪官污吏纷纷落马,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相信大家一定记得胡长清、李真、成克杰这些人贪污腐败的案例吧,那些追逐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贪官污吏们将被永远的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或许有些人会说,清正廉洁也好、贪污腐败也罢,这些都离我太遥远了,因为我只是一名最基层的干部、最普通的职员。但是我要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又怎么能离开我们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呢?如果把我们的党和政府比作一棵参天大树的话,那么我们每一名基层群众、每一名普通干部就是这棵大树扎入土壤的根系,根腐烂了,大树又何以存活呢?虽然我们的工作各有不同、职位各有高低,权力各有大小,但是只要我们立身中正、经住考验,我们就能为党和政府这棵参天大树输送新鲜的养分,才能让这棵大树枝繁

叶茂、硕果累累。

读《苏菲的选择》有感:以史为鉴 篇7

——读《苏菲的选择》有感

美国作家威廉·斯泰隆的小说《苏菲的选择》是描写二战大屠杀的经典文学之作,是美国大学生的必读书目,也是我在这个暑假里读到的最好的小说。

中国描写战争的作品大多黑白对立、正邪分明,革命战士英勇无畏、敌人汉奸残忍恶毒。读这本书感觉很不一样,作者还原的是一个个二战中普普通通的人,无论是执行命令的纳粹军官,还是执行暗杀任务的青年革命者,他们在做这些事时真实的心理和感觉。而且作者并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在他笔下,革命战士亦有不足,杀人狂魔亦有苦衷。这部小说结构复杂,风格奇特,富于戏剧性的放事情节穿插安排得十分巧妙,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卓越的才华。

小说的主人公苏菲是纳粹集中营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可这对她很难说是幸运的。乔治·斯坦纳说过“那些不曾亲身经历战争的人,不会明了这些伤痛。”二战带给了苏菲太多的伤痕,她做的任何选择都是无奈的选择——留下儿子把女儿送去焚烧炉、帮助纳粹打印屠杀犹太人的报告等,最终她选择了与精神分裂的内森共赴黄泉,而不是和深爱她的丁哥远走他乡。这就是战争留给她的梦魇——即便战争已经远去,可她的生活却无法回到正常轨迹。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曾经的经历必定会给今后的生活留下烙印。最近听闻亲戚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陷入传销,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想到在孩子年幼时这对夫妇忙于挣钱,不曾好好管教约束,而今孩子成人却管教不了,不禁唏嘘。

最后这段写给Kai,不管你会不会看到。我们非常幸运的生活在和平年代,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可每个人在做每件事时也需要深思熟虑,因为和平年代的世界也是很残酷的。我也曾经被人骗过,我们需要的是保持一点定力,不断学习增强识别的智力。失败了、上当了、并不可耻,视为成长的一部分,不要觉得没脸见人,更不要想不开。

以史为鉴 清正廉洁 篇8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 叶檀、马贤明

日前新华社邀请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细解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披露了中央对于如何推进财税改革的考虑和部署。楼继伟明确提出: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国家财税制度是立国根基,国家性质与财税制度密切相关,彪柄史册的美国独立战争也不过用实际行动捍卫了“无代表不纳税”的利益主张而已。

历史教训:王安石、张居正变法失败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变法大都与财税体制改革有关,改革的失败也与财税体制的恶化密切相关。北宋王安石变法、明朝后期张居正变法,均以惨败告终,技术性改良而非体制上的根本突破,加上失去约束力的王朝财政机制,决定了封建时代的财税体制改革只能在爱民与害民之间打转,不可能跳出“黄宗羲定律”的窠臼,以合法税收的方式使“子民”变“公民”。

朝廷介入市场是财税改革的大忌。王安石变法违背爱民初衷,为了让宋神宗实现收复契丹与西夏所占国土的雄心,王安石成为财政总管大力充实国库,目标是强兵富民,希望官民同时获益。王安石让朝廷参与到农民与商家的具体交易之中,如“青苗法”在农民青黄不接时由政府以20%的利率贷款给农民(这一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农民以地里的青苗为贷款抵押。结果失控,官家垄断借贷市场,地方官员以高利贷盘剥农民,农民没有活路。腐败蔓延到各地,酷吏贪官把新政当作贪腐良机,朝廷失去了对财政的掌控权。改革的善意异化为各地官员对百姓的严苛剥夺。

明神宗时首辅张居正改革,以集权方式推行一条鞭法,在全国丈量土地,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类似于清代雍正朝实行的摊丁入亩。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目标是增加收入简化税费服役,降低征收成本。张居正身后改革被全部推翻,子孙流离。

明代末期财政脆弱,如沙滩城堡不堪一击,为了军事战争税费多如牛毛,一条靴法之外又附加了层层叠叠的税费,朝廷财政纪律形同虚设。加上全民贪腐、权贵横行、饥民流亡,王朝未亡财政先亡。

支持改革的两位皇帝谥号,一位叫宋神宗,一位叫明神宗,显示其后代对这两位先皇颇不以为然,他们鼎力支持的改革被否定。

两个相隔500年的财政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共通的,具有约束力的公共财政制度,法治税收意识如天方夜谭,改革过程成为贪腐官员将公共资源私人化的过程,即使改革者拥有权威、即使改革初期受到追捧,仍然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这是以封建王朝权威为依托、进行财政技术改良者的宿命。

当下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不应该成为历史“变法”的延续,而应该成为根本制度的转型。

朱鎔基时代:倒逼出来的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是争议最大的财税体制改革,以目前显现的负面效应否认分税制改革的成果,并不客观,但过于拔高分税制改革的意义,认为是中国现代财政体制改革的里程碑,同样离题。

分税制改革是解决困难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中央财政的统筹力量以推进改革,同时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正确的激励体制。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模式奠基,制造业产业链逐步形成,政府各部委等退出经商。

但是,分税制不是建立基础财税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不允许根本性改革。

分税制改革首先是救急,1990年代初期中央财政力量薄弱从数据可以窥见一斑:中央财政占GDP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从1980年29%和40%下降到1992年的12%和15%。而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改革当年的11%增长至2013年的22.7%,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则由3%增长至10.57%,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例由1993年的22.0%提高至2013年的46.59%,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二十年前,王绍光和胡鞍钢合著《国家能力报告》一书,国家能力被分拆为四种具体能力:汲取财政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以及强制能力。其中汲取财政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该能力由两个指标反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二十年后,《21世纪经济报道》再次采访胡鞍钢先生,胡先生称分税制改革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制度创新,是中国制度建设方面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一个里程碑性质的改革。首次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同时也是首次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规范的、统一的、透明的税收关系的制度。中央调控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增加、转移支付地区贫富差距缩小、以税收“养(政)府、养军”都与分税制改革相关。

如果说当初的分税制改革增强了中央财政的实力,“集中力量好办事”,并且通过系列改革解决了国企三角债、银行业面临破产等一系列难题,目前分税制出现明显的负面效应:地方债上升、土地财政依赖、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不公、转移支付效率低下等新难题层出不穷。

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增加,财政效率下降寻租现象增加;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按照分税制的设计,1994年的税收返还(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占当年转移支付的70%,由于这部分的增长速度远小于财政收入增速,中央财政占比越来越大;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土地财政,政府官员异化为房地产企业高管,地方负债上升大多数用土地作抵押,土地的插管直通民间资金池,成为中国大规模投资的核心动力。所有这些迹象显示中国财政正在酝酿大病,再不进行根本性改革,将病入膏肓。

胡鞍钢先生在采访中表示,他主要考虑的是中央的控制力量、对地方、对军队的掌控等因素,却缺乏公共财政学者所必须具备的预算硬约束、财政使用效率、税收合法合意等基本的观念。胡鞍钢先生更象一个政治家,与其说当年的财税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不如说是一场激烈的政治博弈。《朱鎔基讲话实录》第一卷首次公开发表了朱镕基1993年9月9日到16日在海南和广东与地方领导人就分税制对两省财政收入的影响等地方顾虑的问题发表的讲话,公开了9月18日朱镕基就分税制问题写给江泽民和李鹏以及政治局常委的信,9月25日在新疆发表的关于分税制对西部经济的影响的讲话,在地方政府的抵触中强力推进的线索清晰可见。

分税制改革对应的是不那么现代的政府构架,严重扭曲了政府角色,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改革,不建立公共财政根基,任何经济改革的努力都会被强大的习惯势力拉回到原点。

习近平时代:现代财税体制改革 1994年分税制改革完成了历史使命,将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根本性的财税体制改革将取代分税制。

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7月2日和7月3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分别发表文章对政治局审议通过财税改革方案进行政策解读,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被赋予建立现代社会基础制度的重任,财长楼继伟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我们的税制有了很多的变化,强化了公共财政的职能,财税与老百姓关系越来越密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是政策上修修补补,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立足全局、着眼长远,进行制度创新和系统性重构。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既然是“一次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和系统性重构”,目标对应的是建立现代法治社会所必须的财政体制,奠定受到严格约束的公共财政体制,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大任务,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按照部署,改革时间进程大体如下: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取得决定性进展;税制改革在立法、推进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基本达成共识;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今明两年是重新厘定边界的关键年份。

令人担忧的是,“现代财政”的提法取代了“公共财政”,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撰文深表忧虑,“现代财政”有可能悄无声息地切断从1998年开始社会各界建立“公共财政”的艰辛努力。公共财政的实际要义不在于“市场失效”这一经济逻辑起因,而在于其“预算法治”和“民主财政”的政治实质内涵。

软预算与软决算是财政制度不健全的表现,没有约束的财政是家天下的财政,现代公共财政体制才能让政府摆脱企业色彩,回归公共服务提供商的守夜人本位。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人大的硬约束才能避免预算法成空。目前某些地方预算失衡,政府可以大规模借债将负债通过通胀的方式转嫁给国民,而地方政府实际执政者大笔一挥,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工程也进入了某些情妇的钱囊。无立法机构约束由官员主导的财政体制,与宋神宗、明神宗时代的财政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都是失范的原始财政体制,打着为民谋利的名义攫民之财,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税收法治原则同样重要,公民须向国家纳税,并通过一定程序行使监督权,需要纳什么税、纳多少税由作为民意代表的立法机构决定,税收机关凭借法律让度的行政权力随意征税,税收征收与使用严格分开。中国目前做不到彻底的税收法治,但立法机构可以向行政机构收回税收征收权,严格行使自己的权力,不再成为橡皮图章。一些敏感税收问题,比如房产税该不该征收、如何征收,比如遗产税是否要征收,征收的起点是多少,都需要立法机构各方利益的博弈与权衡,诉诸于立法后才能征收,否则就是非法侵犯公民产权。

税法与预算法进入法治轨道,地方政府大手大脚会受到抑制,招商引资、税收优惠、对民企关门打狗等一系列违法违规的怪象将受到制约;中央政府各部委的转移支付,也绝不会象阔人家的败家子那么痛快,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将在财政、事权匹配的基础上公开进行。从守夜人的角色出发,中央与地方财政不再为自身利益进行博弈,而是从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角度进行博弈。

以史为鉴 清正廉洁 篇9

咏史怀古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历史时间段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咏史怀古诗具有“诗”(文学性)与“史”(历史性)的双重特征。所以它又具有两结合:“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古”与“今”的结合。因此,咏史怀古诗特别关注现实政治、特别注重多维的时空组合。《诗经》《离骚》中早就有这种作品,如《诗经大雅》中的《公刘》、《生民》、《绵》《皇矣》等篇什,记录的是周部落的起源和周祖先后稷、公刘、文王等的英雄事迹。而屈原《离骚》中的“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诗句,在追述历史上的贤君和暴君,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以及对楚国前途命运的担忧。这种借古说今、古今结合的写作手法和抒情方式基本接近后世的咏史怀古诗。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时班固的《咏史》。全诗如下: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以史为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它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悠悠五千年,泱泱廿四史,实为世界稀有,历史遗迹,人物风流,一直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绘画、雕塑、小说、戏剧、散文、诗歌,乃至今天的影视作品,到处都有历史的素材。艺术家们直面现实人生,或从对历史事实的思考中生发出许多感喟许多讽慨,或从对历史事实的研究中生发出许多联想许多假设。诗人的感情是最丰富的,诗人对历史的研究思考有更多的情感,有更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怀古咏史诗比那些精辟的史论文章更富有魅力,更能广泛流传的原因吧。

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说,“咏史起于班固,但只咏史事,不联系自己。”魏晋时期的左思有《咏史》八首。《世说新语“文学》记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月夜闻客船上有人咏诗,遣人讯问,乃是袁宏在吟咏自作的《咏史》诗。到了唐代,怀古咏史诗的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怀古咏史诗首先是诗中有历史,或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因为是诗歌,是文学作品,所以诗中的“历史”不必如史书中的“历史”那么确切。《贞一斋诗说》说,“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看古人名作可见。”如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提到赤壁之战,可后人对苏东坡是否到过历史上的赤壁古战场颇多争论,其实,就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而言,这种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苏东坡是在咏怀历史,而不是在记述历史。

这当然不是说怀古咏史诗可以歪曲历史篡改历史,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诗人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叙述历史,表情达意,就需要创造出更集中、更典型的环境、形象。李商隐的咏史诗之所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原因就在于此。如《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这是一首富有社会意义的咏史诗,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飘渺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首两句是神仙传说,入木三分地揭露汉武帝迷恋神仙的痴心妄想;三四句是历史故事,刻画汉武帝一心求仙而无心求贤的思想行径。诗人不加评议,完全用形象说话。再如《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盘龙?

这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杰作之一,仅用二十八个字,借六朝纷纷代谢的史实来抒发感慨,说它是史实,因为金陵(北湖即玄武湖)确实是六朝故都,而“一片降旗百尺竿”显然不是某一个有史可据的场面,更不可能六个朝代王运之终都用百尺长竿挑着降旗出降,但作者这样写,无论是从“一片”的广度或是从“百尺”的高度来说,透过形象来看历史,六朝末代统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无耻之极,都是可想而知的。这就是咏史诗中的历史,是艺术化了的历史。所以在鉴赏怀古咏史诗时,既要注意了解相关的历史,又不必过分拘泥于史实,更重要的是要体味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

诗人创作怀古咏史的诗篇,往往不是为发古人之幽思,他们常常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评论社会时政。借古讽今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如金陵这座古城,东吴、西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此,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如刘禹锡的《金陵怀古》: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诗歌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提出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暗示当时统治者依托关中山河之险,沉溺声色之中,正步六朝灭亡的后尘,可谓意味深长。再如温庭筠的《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首咏怀古迹的诗,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曾事袁绍,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后归曹操,曹不记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的.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咏史怀古,寄托遥深。

另有一类咏史诗,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实或就史实作出假设,表明自己的态度倾向。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咏叹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诗,开头两句,就事论事,批判项羽的不能“包羞忍耻”;三四句就史实作出另样假设,表达了惋惜之意,从而表明了“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屡败不馁的道理,是颇有积极意义的。同样的题材,王安石也写了一首《题乌江亭》,却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可见,对于同一题材,诗人们有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反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不但体现诗人不同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怀古咏史诗的构思是不尽相同的。常见的是先即事即景,由此引发议论或抒发感慨。也有诗中史实的叙写不多,却以议论为主的。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作者瞻仰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昂的笔触颂扬诸葛孔明的胸才大略,叹惋他的壮志未酬。诗中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

还有一种则全诗只叙史实(当然不是历史书中的“史实”),不着一字评论,甚至对自家身世也不发一语。这种构思,重在塑造形象,以形象感人。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清人李子德评这首诗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人间”、“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悲剧形象,却在读者心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的深刻印象。

另有一种景中寓有史实,以景衬情的构思。如杜牧的《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青。

如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是西晋巨富石崇的别墅,其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已成废园,成了供人凭吊的古迹。诗歌首两句写昔日繁华今成荒芜,深含“事如春梦了无痕”(东坡语)之叹。三四句写暮日啼鸟、东风落花,从而联想到石崇宠妓绿珠效死石崇跳楼自尽的史实,对绿珠如同落花般不能自主的命运深表同情和惋惜。全诗句句写景,景中寓情,四句蝉联而下,浑然一体。刘禹锡的《金陵五题》都采用这种构思方式。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怀古咏史诗取材常是一人、一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取材于与京口(现在的镇江市)有关的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故事,其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与京口无关,属于诗中用典。元曲中一些以“怀古”为题的小令,又常常组合几个典故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如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习近平:以史为镜 篇10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读历史,就是希望正在从事着治国理政大业的“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的领导干部们都能从历史中挖掘智慧的宝藏,从前人那里汲取教训和经验,更好地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以史为镜,可以筑牢信仰。通过学习历史,领导干部可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过程。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以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以实现人民平等自由为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奋斗,从而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通过历史来感受党的伟大和力量,通过历史来寻求内心信仰,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切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以史为镜,可以知荣辱。通过学习历史,领导干部能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奋发图强,主动作为。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感天动地、彪炳史册的奋斗史,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革命史。只有学习历史,才能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人民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来之不易。只有学习,才能认识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靠无数仁人志士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赢得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过去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认真体会得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我们党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中披荆斩棘、不断开辟胜利道路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在新时期贡献新力量。

数制及数据表示以史为据教学法 篇11

数制及数据表示以史为据教学法

本文提出理论知识的`教学可分为“以理为据”和“以史为据”两大类;展示了按照类似历史的发展方式来讲授数制及数据表示的教学方法.通过虚拟的历史发展来讲解权重,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数学推理,就能启发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制转换方法.

作 者:李旭章 LI Xu-zhang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广州,510990 刊 名:计算机教育 英文刊名:COMPUTER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22) 分类号:G642 关键词:数制   数据表示   二进制   教学  

《大地为鉴》观后感 篇12

通过观看宣传片《大地为鉴》,更使我感触良多。这部片子叙说了我们党的优秀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突出体现科学发展、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在《大地为鉴》宣传片中,展现出来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王伯祥同志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上任时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为的是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任时,他们象“孺子牛”那样,对人民深怀爱心,默默耕耘、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王伯祥虽然只在寿光县委书记的任上5年半时间,但他离任18年后,至今依然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称颂。今天,王伯祥这块“金子”在“沉寂”了18年以后能熠熠“发光”,不仅为我们光辉的时代增加了一个新的典型,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作为一地的老百姓,对那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地方官,不能忘记人家的德政,应该象寿光的热心人士那样,为地方官的“政绩”记下光辉的一笔。

上一篇:铁岭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论文选题题目下一篇:关于风之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