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新生培训计划(共8篇)
学生会新生培训计划 篇1
学生会新生培训计划
培训背景
2015年,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分院迎来了朝气蓬勃的15级大一新生。随着招新工作的顺利完成,又一批新的干事加入到了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对于这些刚进学生会的成员来说,这里是未知的,也是充满挑战性的。这里也将是他们服务他人和能力展现的舞台。而对于继续留在学生会为同学服务,并将接手更重要任务的大二干部,这里更是锻炼能力的平台。因此,我院学生会举办了全体学生会成员的培训会,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学生会工作中。培训目的
作为学生会成员,应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会成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个人能力,并使新干事端正思想,协调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加快融入新团体,树立强烈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对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大家庭的归属感。加强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技能,并加强新干事之间的感情,使其成为我院学生会优秀的新生力量,从而建设学生会美好的明天。培训时间
培训对象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会全体成员 培训单位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
预期效果
1.学生会新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能力得到提高,并具备了学生会成员应具备的内在特质和外在形象,全体学生会成员的凝聚力得到有效提高。
2.学生会成员能够正确处理好自身与学生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发挥学生会成员为本院全体学生服务的作用。
3.通过此次培训会,学生会全体成员从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不仅是自己所在部门所需要具备的技能,还能写到更多的感兴趣的知识和经验,全方位的提高自己。
4.学生会全体成员能在培训活动中更快的融入到学生会中,增强每位成员、每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便于以后院内活动的开展。
培训流程
让新干事了解学生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让新干事定位自己,怎么做好一名干事,应该具备什么能力,需要学习什么的培训 让新干事了解学校领导和学生会领导,认识
礼貌方面的培训 让新干事对各个部门的了解,知道各个部门是干什么的
让新干事深刻了解自己部门是干嘛的,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部门发展更好,怎么更好的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的培训
让新干事学习一些文体书写,口才表达,管理能力,服从能力及理解能力
前期准备
1.确定培训主题,联系培训相关的主讲人,与其确定时间和主讲内容; 2.完成任务分工,确定各个部处的工作。3.分配好各个流程的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4.对学生会新成员进行培训工作。培训会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根据学生会新成员所归属的部门来安排新生培训工作。由各个部门的代理部长代理副部来培训自己部门的新成员,并让全体新成员了解自己部门在学生会的作用,让新成员了解自己的部门。
培训过程
1,让主持人向新生介绍学生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组织,请主席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及表达学生会对人才的需求
2.请一位14级干事或者代理副部和新生分享一下自己当初作为一名干事的心得体会和经验。3.由学生会主席介绍学校领导和学生会领导,及传授一些礼貌方面的知识。
4.让各个部门的代理部长和代理副部向各位新生介绍自己的部门(可以怎么新颖怎么体现自己部门特色怎么弄)学生会办公室
学生会纪检部
学生会体育部
学生会学习部
学生会宣传部
学生会文艺部
学生会生活部
学生会
5.在培训会结束后让各个部门更深入的对自己部门的新成员进行培训
由老师传授一些文体方面的知识,,培训总结
培训总结大会将会请上一位14级的部长和一位15级的干事分享自己接受培训后的感受,这也是大家一起分享心得、互相交流的机会。通过对培训会感触的
总结,学生会成员们可以带着自己满满的收获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先开展一个新生培训会,让新学生会成员了解学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了解各个部门是怎么样开展工作的,在学生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作用。加深新干事对各个部门的认识。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在这个部门中做好一个干事,干实事。自己作为一个干事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再简单的培训下新干事对各种文体的书写能力,强调各个部门是互相协助的,团结一致的,是一起以学生会的壮大为目标)
学生会新生培训计划 篇2
关键词:学生事务管理,新生体验计划,成功学习
美国大学对于新生的关注,至少可以追溯到16世纪,那时,哈佛大学校长亨利·邓斯特(Henry Dunster)就已经开始安排辅导员或研究生来协助新生们。[1]1930年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给新生开设了另一种形式的活动——新生研讨会(first-year seminar)。[2]与此同时,大学的教授或教员们又被正式委任以照顾好自己的学生,其中包括关注新生的适应性问题。[3]本文所关注的“本科新生体验计划”(first-year experience)则是一个在25年前才被创造的新名词,最初是指新生研讨课程(seminar course),当它逐渐成为关注热点时,就演变成一项“运动”,今天它被用以形容所有关于帮助新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及成功学习的政策、战略、课程以及服务的活动,[4]是新生们在本科第一年中的经验总和。
一、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的缘起与发展
在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中,大学大量招进了很大一部分未为上大学做好充分学习准备的新生。根据大学考试机构(ACT)的调查结果,在120万名高中毕业生中,只有22%的学生为进入大学做好了充分的学习准备,掌握了一定的数学、英语和科学能力。[5]对此,大学必须给未做好准备的特殊群体做一些安排和调整,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1]
1972年,南卡罗莱那大学在加德纳(John N.Gardner)的带领下,为帮助新生过渡到大学生活创办了“大学101”新生研讨课程。结果,“大学101”课程非常成功,吸引了很多大学的目光。随后就有了1982召开的全美第一次针对“新生研讨课程”的全国性会议。1986年,南卡罗莱那大学成立了“新生体验计划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后易名为美国国家新生体验计划及新生过渡资源中心,(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in Transition)并出版专门的研究期刊——《大学新生体验期刊》(Journal of the fresh man Year Experience,后易名为《大学新生体验及学生过渡期刊》Journal of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in Transition)。1989年,加德纳、厄普克拉夫(Lee M.Upcraft)与其他几位作者一起编写了第一本关于新生体验计划的指南书——《新生体验计划:帮助新生在大学生存与成功》(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Helping Students Survive and Succeed in College)。1999年,加德纳以及他的同事们在皮尔慈善信托企业(Pew Charitable Trusts)的赞助下,在北卡罗莱那大学成立了“大学新生政策中心”(Policy Center on the First-Year of College)。除此之外,其他大学或机构的研究中心如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Th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高等教育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enn State)等也对新生问题展开了相关的调查并出版调查报告。[7]
新生体验计划的开展目的是为了新生或学生的成功(student success)。但“新生成功”最初的定.义非常简单,即成功完成本科第1年所有的课程并在同一所大学继续2年级的课程。然而,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狭隘的成功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新生的根本性问题,大学教师也不为这种肤浅的成功定义所动,不愿意投入到新生体验计划的项目或活动中。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的变化,厄普克拉夫和加德纳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新生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正在进步,并且正向自己的教育和个人目标迈进,因此新生成功意味着:(1)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得到发展;(2)成功开拓和保持人际关系;(3)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往此方向发展;(4)决定了自己将来的职业和生活方式;(5)保持个人的身心健康;(6)发展一种完整的哲学生活态度(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philosophy of life)。这些是对所有人的要求,不会因为种族、性别或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8]
二、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的活动内容
不断发展与创新的美国新生体验计划在原来关于新生巩固率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推动下,并结合后来的跟进研究,逐渐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样化的做法。
有关新生体验计划,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大理论—一阿思廷(Astin)的投入理论以及廷托(Tinto)的相互作用理论(或称离校理论)。阿思廷认为学生对于学习或社交的总投入(包括时间和精力)是直接影响着其大学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9]参与投入的内涵包括投入学习、与教师及同学维持良好的联系。[10]他主张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校园的学术及非学术活动中去。廷托[11]认为,学生选择离校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与大学学术系统或社交系统相互作用后的一种选择结果。
新生体验计划的每一项活动,都绝非独立存在。概括起来,新生体验计划可归为以下四种类型:(1)服务——入学管理、定向辅导活动、宿舍计划;(2)学术支援——学术指导、图书馆与信息素养、辅助教育;(3)课程——新生研讨班、学习共同体;(4)课外活动——服务一学习(见下页表)。
三、主要结论
毫无疑问,美国新生体验计划是成功的,对当时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作用和贡献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关注和对学生的帮助是大学痛定思痛的结果和行动。概括起来,新生计划的成功得益于以下三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紧密围绕学生需要的活动设计理念。以上的各种活动不是大学管理者或是相关学生事务人员凭空或者依据某种哲学思想构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通过问卷等多种科学的信息采集方式及统计分析信息基础上的。并且,信息的收集并不是一次性的,既包括开始前的需求信息,也包括活动开展中的过程评估信息。进一步说,评估一直贯穿着活动的全过程。时至今日,在美国大学使用的一些有关学生的评估手段和技术都与新生体验计划的探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二,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有力地保障了新生体验计划的成功。美国新生体验计划自产生以来,就既是一个不断创新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被专业人员持续探究的认识历程。在专业人员队伍中,既有具备与学生事务密切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从业者,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前赴后继的各个领域的课程教学人员。
最后,各种计划之间既独立又相互依存且呈螺旋式上升态势。新生体验计划中的许多活动和安排的最终目的和指向是完全一致的。之所以不断产生如此名目繁多的活动名称,一方面是出于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学生学习中的螺旋式上升规律。毕竟,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很难一次完成,更何况是掌握学习技能、获得能力发展等高级学习结果。
参考文献
[1][6]Dwyer,J.O.(1989).A Historical Look at 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In M.L.Upcraft & J.N.Gardner(Eds.), 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Helping Students Survive and Succeed in College.San Fransico,CA:Jossey-Bass,p24- 29,25-39.
[2][14]Gordon,V.N.(1989).Origins and Purposes of the Freshman Seminar.in M.L.Uperaft,& J.N.Gardner(Eds.),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pp183-197.
[3]Gahagan,J.S.(2000).A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First-year Seminar,The 2000 National Survey of First-year Seminar Programs:Continuing Innovations In the Collegiate Curriculum(Monograph No.35).Columbia,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p5-10.
[4]Kelly,J.M.(1996).The First-Year College Experience:Stra tegies for Improvement.Retrieved[EB/OL],December 15, 2007 from http://www.newfoundations.com/OrgTheory/Kelly 721Sp06.html.
[5]Barefoot,B.,Gardner,J.,Cutright,M.,Morris,L.,Schroeder, C.,Schwartz,et al.(2005).Achieving and Sustaining Institutional Excellence for the First-Year of College.San Francisco: Jossey-Bass.p32.
[7]Robert D.Reason,Patrick T.Terenzini and Robert J.Domingo. (2006).First things first:Developing Academic Competence in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47:p2.
[8]Upcraft,M.L.,Gardner,J.N.,& Associates(.Eds.).(1989). 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Helping Students Survive and Succeed in College.San Francisco:Jossey-Bass.p28.
[9]Astin,A.W.(1984).Student involvement: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pp 297-308.
[10][12]Astin,A.W.(1996).Involvement in Learning Revisited: Lessons We Have Learned.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26,pp 302.
[11]Tinto,V.(1975).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pp 89-125.
学生会新生培训计划 篇3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出资100万元,计划资助全省10所大学的400名本科新生。
百万元资助本科新生
去年,宋庆龄基金会出资60万元帮助大学贫困新生渡过难关。
8月17日,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赵凤羽表示,今年基金会再度出资100万元发起此项活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圆大学梦。
据了解,为帮助贫困学子渡过大学首期难关,积极协助政府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计划,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开始了大学生成长基金计划,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帮助那些因家庭贫困无法走入大学校门的德才兼备学生,使他们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能有一个好的起点。
为保证这些受助学生资料的真实性,所有申请成长基金的学生需持有村、乡、县三级加盖公章证明到所在高校进行申报,并由所在高校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把关筛选,最终宋庆龄基金会对所有受助学生家庭所在地以及毕业高中进行回访等。
面向省内10所大学资助
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王霄鹏介绍,这次资助范围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黄淮学院。
今年被这些院校录取的大学本科新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申请:因父母双方下岗失业或家庭成员大病、久病或家庭突遭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2011年6月30日前已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救助或农村五保户供养的人员或孤儿;烈士或经省民政部门认定并已换发新证的在乡伤残军人的子女;经省级医疗主管部门确定或有鉴定资格的诊疗部门确诊的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的子女;城市规划区内失地且生活困难的农民的子女;经残联核发证件的残疾人子女;困难劳模的子女。
同时,欢迎爱心企业和个人参与活动。
学生会新生培训计划 篇4
2011年11月02日16:16 学生会外联部 刘利供稿学生会宣传部 何华弟摄影 阅读:2132次
为促进我校新生干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10月22日至23日,学校组织了第三期新生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学校党委对此次活动十分重视,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邓孟忠亲自出席活动,组织人事处处长、校学生工作指导委会副主任唐伟志,校办副主任、校学生工作指导委会副主任田秀莉,招生与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李辛培,经济管理系、外语系的导学老师以及新生学生干部等共68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培训主要通过三个活动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新生干部培训、集体联谊及户外拓展训练。
党委书记、校长邓孟忠作重要讲话
组织人事处处长唐伟志主持会议
招生与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李辛培作培训
校学生会主席张志文代表老生干部介绍工作经验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
新生干部培训会议由唐伟志处长主持。会上,邓孟忠校长作了重要讲话,他希望同学们享受这次拓展活动,享受当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带来的乐趣,享受我们做出的读书的选择。他提到人在遇到困难时、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时,要以阳光心态来面对,享受当前,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人要有精神、有追求、有志向,且体现到每一天中,应用到学习及工作生活中。
校学生会主席张志文同学作为学生干部代表,围绕“怎样才能当好电大学生干部 ”的主题,与新生班委分享了电大学生干部的经验以及快乐。他认为当好学生干部要有奉献精神、宽容心及管理方法等,为同学服务的同时也能提升自我工作能力、自我鞭策和赢得友谊。他针对实际情况介绍了班委构成、分工协作、信息传达等工作方式,让新生学生干部受益匪浅。
招生与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李辛培老师指出电大学生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性,强调在热心工作、积极奉献的同时,应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学生干部工作、学生干部工作与本职工作、学生干部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最后,她希望同学们在电大锻炼成为乐观向上、勇于担当、素质全面、能力超群的新型社会人才。
学校领导、老师与学生干部共同联欢
培训后,参加本次活动的全体成员举行了一次卡拉OK联谊活动。同学们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传递友谊,大家纷纷一展歌喉,以歌会友,师生们伴随着欢快的舞曲,翩翩起舞,充分展示了我们的青春活力与快乐。整个联欢活动热闹非凡,其乐融融。
第二天早上,拓展训练正式开始。训练中,同学们按照教练要求分为四队,每队都有自己的队名、口号和队歌,然后进行团队文化展示。本次拓展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主要项目有:银珠接力、水上铁索、空中抓杠、双轨电车、毕业墙。每个项目都要求每个团队在相互协作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游戏规则共同完成任务。同学们互相鼓舞,相互协作,共同克服难关。每个环节结束后队友们都会坐下来相互交流心得,总结经验教训,力争做的最好。在整个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大家从刚开始的紧张、害怕、没有默契到后来的彼此信任、团结,齐心完成所有的项目。
整装待发
银珠接力
水上铁索
空中抓杠
双轨电车
齐心协力毕业墙
经历了一天的拓展,同学们都在为超越了自我而骄傲,为团队合作力量的神奇而惊叹。拓展训练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家对本次活动却意犹未尽。我们依依不舍地与陪伴我们两天的教练道别,共同回味拓展中的无穷乐趣,享受着整个拓展过程。此次拓展训练活动加强了我校学生干部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升华了大家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培养了团队坚持不懈的精神,增强了自信心与意志力。在体验着智慧、奉献和帮助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之后,每个人都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所要承担的责任,纷纷表示以后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为电大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集体合影
各队成员拓展感言及心得体会
一队:《阳光队》成员合照及心得体会
《阳光队》口号:太阳一出东方亮,阳光团队震八方
凌 洋:一个团队只要具有了凝聚力,所有困难都可迎刃而解,所向无敌。相信自已,相信团队;感谢电大,感谢队友,很高兴认识这么多良师益友,愿我们的友谊从此天长地久。
宋 庆:满怀期待而来,意犹未尽而归。无需多说,面对挑战,即使陌生,也能很快产生不可思议的凝聚力!手牵手,肩并肩,勇攀高峰。
董 钱:团队实现1+1>2,挑战打破不敢想象,享受感激超越自我,互助精神永驻电大。
邹 鑫:没有不可能,只要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团队,就可以创造奇迹。
计方标: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身在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不管你的位置是工兵还是指挥员,只要大家团结互助、精诚协作,就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创造出最大的辉煌。
黄翠清:训练中,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分享,点点滴滴,使我们体验了团队精神的力量,增强了挑战自我的勇气,成了难忘的人生片段。黄彩凤:理解差异,不埋怨,感动、坚持不放弃,原来我也可以。
宣土秀:我喜欢No.1,事事领先的感觉。感谢电大的拓展活动,赋予我新的希望与能量。
郑尚坤:拓展活动使大家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加油。
朱秀霞: 相信你能你就无所不能。
专周琼:通过这次拓展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郑静纯:这次拓展验证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默契和团结使我们顺利地完成每一场比赛。非常感谢做人梯的同学,见证了友谊的伟大。
许艳丹(导学教师):通过这次的拓展训练,我明白了在工作中合理分配资源,每人各司其职,是一个团队成功的关键;我明白了只有相互信任,相互沟通与配合,才能共同完成任务;我更是明白了,不言弃不放弃才是真正的战胜自我,坚持到最后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二队:《天鹰队》成员合照及心得体会
《天鹰队》口号:天鹰最强,天鹰必胜
杨绍堂:成功取决于坚持到底、决不放弃!但也要有方法的,分层管理、明确领导和目标极其重要。爱拼才会赢。
李 颖:团结就是力量、欲速则不达、保持好心境心态、沉稳、累计经验不断进取、不畏惧失败、这就是人生、生活。在做事上、学习上、工作上、不断的前进是必须的。
马 云:团队的凝聚力、相互关心、激励、包容无形中使团队更加团结。
郑晓婵:这次的拓展活动我知道了团队的重要性,我很爱我们这个大集体。
陈则珍:这次的拓展活动心得我只有一句话,就是我们大家都享受这个过程。
马 宁:凝聚的力量、团队的默契、享受的乐趣这都是专属我们电大人的魄力与魅力,这一次我真的成长啦。
宋平:每个人认真态度、宽容互助和奉献精神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活动中学到的很多东西会让我受用一生。王引弟:相互宽容,用心去做,总结经验,掌握技巧只有掌握了四点才会事半功倍,才会成功。
黄小柔:以领导为核心,目标才能实现,明确思想,针对问题,组织培训,避免问题重复。
赵 剑:从这次活动我学习到了,分层管理、明确领导重要性,学会遇到问题换位思考。
李 丹: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黎培坚:我们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团队的荣辱和我们单个成员有着莫大的关系。
李芬芳:通过这次拓展活动让我收获了更多的友谊,在挑战心理极限方面得到了一些提高,特别是在高空抓扛这个项上让我明白了:做事不能犹豫一定要果断。
顾宇梁(导学教师):人生旅途中,唯有遇到逆境才能激发自己身上潜在的能量,充分利用自己生命中那些优秀的潜能;成功取决于坚持到底、决不放弃,人创造奇迹往往就在一瞬间。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
三队:《长风队》成员合照及心得体会
《长风队》口号:乘长风,破万里浪
周晓敏:每一位成员都学会包容学会鼓励摒弃埋怨抛弃抱怨定能把团队的力量推向最高点。
倪悦希: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李伟兰: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产生1+1〉2的效果,团结就是力量。
李新浩:我在我的的队中学到了团结,深深的感到团队的力量,队友中的不放弃,一直的向学冲。
睢德涛:奉献、协作,真心付出,收获真情,享受我们没有距离。
陈 融:我们要学会团结,互取所长。要懂得宽容,冷静沉着解决问题。要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张云丽:宽容是大爱,信任是基本,团结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
刘 燕:人与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信任、无私和力量,是我一生宝贵的回忆。
邹 霞:感谢电大!感谢所有队友!特别感谢“人梯”们!团结就是力量!林锦珊:因为你们,我坚信我并不是一人在战斗,拓展见证了团队的伟大。感动--信任--团队。超越自我的阶梯。
梁翠玲:通过这一次扩展充分的挑战自己,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很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去学习。
张 伟:协作、责任、突破,诠释出团队应有特质,感恩电大和所有鼓励、帮助我的人。
王秀秀:拓展不仅仅是简单的训练,而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考验;用心感恩,用心体会,用心感悟。
林俊佳:这两天,一起走,我们相助相欢,有累有汗,但都很享受这一美好时光。
沈宏俊(导学教师):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团队的能力是无穷的。
杨春娟(导学教师):挑战极限,享受锤炼,结战友情,享同学谊。
山美荣(导学教师):团结力量!
四队:《同心队》成员合照及心得体会
《同心队》口号:同心协力,电大共进
盖立毅:团队的凝聚力就是创造力,相互信任,彼此协作,会有更高的效率。
杨丽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最初的感觉是很新鲜!在遇到那么多的挑战,心里尽管有胆怯,但是最后也收获了很多。我的感受总结为三点就是享受过程,包容同伴,感恩同伴。
吴 爽:突破自己,相信自己,享受当下,团结团队,冷静沉着,细节完善,感恩,这些是我有幸参加这次拓展活动的最强烈的感受。“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定会结合实际用于学习、工作、生活当中。
曾 娥: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团队精神战胜困难。
张红芹:参与团队竞赛,收获纯真友谊;体验同心协作,提升综合能力;驰骋惊险境地,挥洒青春风采。
孟瑞娇:良好的心态决定一切。
董历苗:团队,互信,执行,沉着冷静,挑战自我!享受好每一分钟。黄米玲:拓展!开拓了我们的身心,展现了我们的才华,带给我们更多的友谊和更加丰富的经验。
林小瑶:深刻的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内涵,学会怎样和团队一起成长并决心将这种团队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依靠队的力量攻克难关,迎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谢其芳:理解差异、杜绝埋怨、加强沟通、提高效率、积极创新、相互信任、团结合作。
张红瑞:激励让我有信心,勇敢让我知我能,团结是必胜法宝——做有责任的电大学子。
夏 敏(导学教师):众人拾柴火焰高!
轮滑新生培训计划(修改) 篇5
初学者
初级入门—站立与平衡
学习花样轮滑,首先要从站立、维持身体的平衡开始。初学者在第一次穿上轮滑鞋之后,往往急于想滑跑,这不不免要摔跤。因为轮滑鞋是由4个小轮构成,穿上轮滑鞋站立时,会因为脚下活动的轮子前后滚动,使得身体难以维持平衡而前仰后倒,很容易摔跤。所以穿好轮滑鞋之后,应该手扶栏杆或在同伴扶持下,慢慢站起,使身体重心尽量落在4个轮形成的长方形的支撑面内,做好站立姿势。然后放开技校杆的手,逐渐体会身体在滚动的轮子上如何维持平衡,从而开始花样轮滑的学习进程。练习方法
(1)原地站立。手扶栏杆或在同伴扶持下,两脚向外分开成“八”字形,两腿稍弯曲,两臂自然下垂,上体稍向前倾,但不要低头弯腰,两眼要向前看。
(2)原地两脚交替前后移动。手扶栏杆或在同伴扶持下,两脚平行站立,在原地做两脚交替前后移动,体会4个轮子在脚下的位置和滚动时的感觉。
(3)原地踏步。手扶栏杆或在同伴扶持下站立,原地做身体重心向左移至左脚上,提起右脚(稍离地面),然后右脚4个轮着地,重心向右移至右脚上,提起左脚。依次两脚交替提起、放下,逐渐加快速度至正常走路节奏,体会4个轮子在脚下的位置,控制身体重心,维持平衡至独立完成。轮滑初级入门—停止法
在掌握了一定的滑行方法、获得一定的滑行速度后,就应该着手学习停止滑行的动作。停止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仅介绍内“八”字停止法、“T”形停止法、双脚急停法和向后滑行停止法。
(1)内“八”刹停
在获得一定向前滑行速度后,两脚平行分开站立,随后脚尖内转,两脚以内侧轮柔和地压紧地面,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臀部下蹲,两臂前伸维持身体平衡,就会逐渐减速至停止。
练习方法
1.在向前滑行时,两脚平行分开站立,先使右脚脚尖内转,以内侧轮柔和地压紧地面,身体重心稍向左移,按照上述姿势完成动作。
2.在上述动作基础上,再按照内“八”字停止方法进行练习。速度可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2)“T”刹
单脚向前滑行开始,浮足在滑行脚的后跟处成“T”形放好后,将浮足慢慢放在地面上以内侧轮柔和地压紧地面,减缓向前滑行速度,直到停下来为止。
练习方法
1.原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T”形站立,右脚以内侧轮蹬地,左脚向前滑行,随后右脚在左脚跟后做“T”形停止动作,速度可由稍慢开始,以便体会动作。
2.在上述动作完成的基础上,加快向前滑行速度,按照“T”形停止动作进行练习。
轮滑初级入门—向前滑行
在学习、掌握了原地站立与踏步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向前滑行了。
穿好轮滑鞋在原地站稳而不摔跤,容易做到。而一旦要在平坦、光滑的地面上滑行,就会因为脚下的轮子滚动不听使唤,使得身体的平衡难以控制而增加摔倒的可能性。那么怎样才能尽快使身体适应特定的滚动条件下的平衡呢?这先要从改变日常走路习惯着手。人们走路养成的直接用前脚掌后蹬习惯,与轮滑蹬地用力的方法完全不同。这是因为穿上轮滑鞋,按照走路习惯用前脚掌直接向后蹬地,就会由于脚下的轮子也产生前后的滚动,而无法获得一个稳定的支点,所以身体也无法获得向前移动的动力,因此只有把向后蹬地改为向侧后方蹬地,才能得到一个稳定的支点,使身体获得向前运动的力。
练习方法
练习前为了防止摔倒后地面擦伤手和膝部,最好两腿带上护膝、两手带上手套。
小步走。站立,两脚分开比肩稍窄些,向前迈步。以脚的内刃向侧后方蹬地前行,开始步子要小一点,慢点走,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前行。小步走时,眼要向前看,上体稍左右晃动,练习移动重心与维持身体的平衡。
在同伴帮助下(练习者站立,不做任何用力动作),双脚平行前滑,体会滑动的感觉和滑动状态下的身体平衡感受。如果双脚能借助惯性前滑时,这说明身体已经逐渐适应了滑动状态,初步具有了在滑动条件下控制自身平衡的能力。
(1)双脚滑行
站立,用右脚内刃向侧后方蹬地,把身体重心移到左脚上,蹬地后的右脚迅速收回与左脚平行成双脚向前滑行。当向前滑行将要停止时,再用左脚内刃向侧后方蹬地,蹬地后迅速收回与右脚平行成双脚向前滑行。两脚依次交替蹬地连续向前滑行。
1.原地两脚分成“八”字形站立,先做左脚内刃向侧后方蹬地的双脚滑行。两臂向侧前方伸出,以便维持身体平衡。开始时,左脚内刃蹬地的力量要小些,蹬地时步幅小一些,逐渐加大。当左脚蹬地双脚滑行有一定技术后,应换右脚蹬地的双脚滑行。
2.在上述练习较熟练后,即进行两脚轮换蹬地的双脚滑行。
(2)前葫芦步
开始以双脚内刃站立,起滑时身体稍前倾,两膝弯曲用力,两脚尖向外,两臂左右伸开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当双脚向前外滑出至最大弧线时(两脚稍宽于肩),两脚尖迅速内收入靠拢,恢复至开始姿势。连续做双脚的分开与靠拢,就能够不断向前滑进。
1.在完成滑行练习后,从原地站立开始,向前滑出,两脚尖外展,两膝稍屈,两脚跟用力下压滑至最大弧线时,两脚尖内收靠拢,恢复至开始姿势。
2.从静止原地站立开始,做双脚前滑,体会惯性前滑,脚和膝的协调配合动作。
(3)前双曲线滑行
两脚平行站立,左脚以内刃向侧后蹬地(四轮不离地),身体重心在右脚上,向右滑双脚曲线,然后右脚用内刃向侧后方蹬地,重心偏向于左脚,向左滑双脚曲线,依次连续进行。
练习方法
从两脚平行站立开始,身体重心向右移,同时用左脚内刃向侧后方蹬地,两脚同时向右前方滑行,在地面上形成平行的曲线。滑出一段距离后,身体重心向左移,同时用右脚内刃向侧后方蹬地,向左滑双曲线。该动作主要体会身体重心的移动与蹬地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滑曲线时流畅的滑行感觉。
(4)单脚向前直线滑行
原地两脚成“T”形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腿稍弯曲,用右脚内刃蹬地,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腿蹬直后右脚蹬离地面,成左脚向前滑行。然后收入右脚在滑足侧面落地后,左脚蹬地重复上述动作,成右脚单脚向前滑行。两脚交替向前直线滑行。整个滑行中,两手向侧分开帮助维持身体平衡。
练习方法
1.在双脚曲线滑行的基础上,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单脚上,成单脚滑行,慢慢减少双脚滑行过程,直至单脚支撑滑行,另一脚在滑行脚后举起。
2.原地两脚成“T”形站立,体会单脚蹬地,重心移至另一脚成单足滑行的配合动作
轮滑初级入门—向后滑行
向后滑行是在基本掌握了向前滑的基础上进行的,初学者一般都是先从学习“向后葫芦滑行”,再学“向后蛇形滑行”,然后过渡到“单脚向后滑行”。
(1)向后葫芦滑行
两脚稍稍分开,平行站立,开始脚尖稍向内,两腿弯曲,用两脚内刃向前蹬地,同时两脚跟向两边分开,向后外滑至最大弧线(两脚稍宽于肩)时,两脚跟收拢,两膝用力伸直,恢复至开始姿势,随后重复上述滑行动作,这样就能连续向后滑行了。
练习方法
1.在同伴面对面手拉手的协助下,体会两脚用力蹬地和扭转脚腕的协调配合动作。
2.原地两脚平行站立,两臂侧兴趣,上体稍前倾,做小幅度的向后葫芦滑行。然后逐渐加大幅度和滑行速度。
(2)蛇形向后滑行
站立开始,两脚分开(约一脚距离),两腿弯曲,脚尖稍向内转。用右脚内侧轮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左侧,成左脚向后滑行。右腿在体前伸直,随即右脚放在左脚侧面,恢复开始的姿势。然后再用左脚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右侧,成右脚的向后滑行。左腿在体前伸直,随即左脚放在右脚的侧面。然后依次重复上述动作,做蛇形后滑时,要注意在滑行中上体始终保持稍前倾姿势,两膝保持弯曲,两手上体侧分开侧举。
练习方法
1.在完成向后葫芦滑行获得一定速度后,即可依照上述动作进行蛇形向后滑行。
2.左右脚各蹬地滑行一次后,依靠滑行的惯性两脚平行站立滑行一次,保护正确的身体滑行姿势,反复练习。
单排轮滑的技巧——倒滑压步转弯
首先我想说明何谓压步。压步也就是压刃。可以分为压内刃和压外刃。
另外我还想说明一点。很多人倒滑的习惯都不一样,有的人习惯左脚在前,有的人习惯右脚在前。也有的人习惯一左一右。我的建议是这三种最好都要熟练。因为在以后的平地花式中运用很多的。
我想说明的是,倒滑压步转弯的动作,两脚必须一前一后。向左压步转弯时,必须左脚在后,右脚在前。而向右压步转弯时,就和向左压步转弯相反,必须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这个新手们必须记住。如果两个方向的动作弄反了,就很难学会了。虽然还是可以做转弯,但就不叫压步转弯了,而且动作很难看的。
以向左倒滑压步转弯为例。
向左倒滑压步转弯:
在进入转弯地点前,两脚分开呈左脚在后,右脚在前的状态。重心移到右脚,抬起左脚向左册跨出,重心开始向右移动。重心移动到左脚的时候左脚以内刃落地,并用力压内刃。这时的右脚有两个选者,一是继续做直线倒滑的S动作,二是抬起放到左脚左前方。选者第一种的,在左脚压步的时候,右脚在做S动作,当右脚移动到左脚左前方,也就是与左脚交叉后,抬起左脚向左册跨出。重复以上动作。选者第二种的,在左脚压步的时候,抬起右脚放到左脚左前方。重心放到右脚,抬起左脚,放到右脚左后方,也就是向左跨出。重复以上动作。
在开始做压步转弯动作的时候,首先你要清楚你转弯要滑一个多大的圆。每次出脚压步的时候,轮子应该踩在这个圆的圆弧上,或者说应该踩在落地点的圆切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做压步以后,压足回收滑行的时候与滑足交叉的角度正确。(向左倒滑压步的时候,压足就是左脚,滑足是右脚。向右压步转弯的时候,压足是右脚,滑足是左脚)难点和迷惑点就是这个地方。很多人在学习压步转弯的时候都是因为出脚压步的时候角度不对,导致压步后的压足回收不了,出现动作停顿的现象。从而使他们重心不稳,甚至摔倒。单排轮滑的技巧——转体踩步
在倒滑的情况下,两脚平行滑行,重心移到右脚,抬起左脚。在空中,身体逆时针旋转180,左脚外翻180。重心后移,放下左脚成一字步。这时重心移到左脚。抬起右脚,身体逆时针旋转180,右脚放下,与左脚平行或者一前一后,完成倒滑变正滑。顺时针旋转反之。
小跳180度:(也就是直接跳跃180转体,以逆时针为例。)
在倒滑情况下,两脚平行滑行。微曲膝盖,用小腿的力量轻轻蹬地,同时绷直膝盖。使身体弹起,离开地面。在空中转体180度,落地前两脚微微分开为一前一后,重心向前。落地稍微弯曲膝盖达到减震和稳住重心的目的。完成动作。注意:跳跃高度不益过高。只需要离开地面即可。
注: 在上面谈论的两个动作起步姿势中,也就是两脚平行滑行之类,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这里介绍只是为了说明,不一定必须要两脚平行。
直接转体:以逆时针旋转为例。
在倒滑情况下,两脚一前一后。左脚在后,右脚在前。微微抬起脚尖,同样只需要离开地面即可。这时两脚都是只有最后一个轮子与地面接触。上身逆时针扭身,带动双脚逆时针以最后一个轮子为圆心转动180.转体180以后,放下脚尖,重心靠前。微微下蹲,稳住重心。完成动作。顺时针转体反之。顺时针应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单排轮滑的技巧——压步转弯动作要领
以向右压步转弯来说明:
(1)保持向右转弯的姿势不变,当有脚内轮(也就是你的左脚)向左侧蹬去时,身体重心应落在右腿并支撑滑行。
(2)身体前倾并向右侧倒,左脚蹬地结束后,迅速将左脚提到右脚前右侧,并支撑全身的重心。右脚用外刃向左腿下交叉蹬过去,然后将右脚迅速移到左脚前内侧,变成支撑腿,这样一左一右为一个交叉压步。根据弯道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应进行多次重复。
(3)在弯道压步时,身体始终保持向右倾倒。两臂配合蹬地动作,右臂前后小摆动,左臂侧后大摆动,向前时屈肘。
(4)身体倾斜要适度。它与弯道的速度成正比例关系,速度越快身体倾斜度越大。
当身体向右倾斜,右脚支持滑进时,左脚蹬冰后迅速移向右脚前方落冰,右脚以外刃蹬冰。此时身体仍保持向右侧倾斜。左脚支撑体重并以内刃滑行;两膝弯曲,重心下降。
初学者提高
一、每次集合后,先跑5圈(如果在篮球场上,就围着篮球场跑,在车场就围着车场跑)
二、平花基础动作的准备工作
1、十字桩
2、压脚(拉韧带)
3、滑行蹲下
4、画葫芦(前、后交叉向前走、单桩画葫芦、桩上画葫芦)
5、前后滑行
6、小步跑
7、跑步转弯
8、T字刹车(一个脚拖后, 它几乎处在一个和滑行脚成垂直的位置。双膝稍弯曲一点,重心早在前面的脚上。)以上内容可不按顺序教学
教练级
一、新生学会以上内容后,可以开始以下训练,同时这也是教练的训练:
1、集合后先跑10圈
2、练习滑行时的手摆放,同时配合脚(纠正跑步姿势)
3、基本动作的训练
① 前交叉、后交叉、双鱼、前蛇、后蛇
② 前踢、后踢、三桩VOLE、两桩VOLE、单桩VOLE ③ Crazy(八轮着地)、前插花、后插花、后双插、前后单脚
二、学会以上的动作,教全民combo1
教练级提高
一、集合后,先跑10圈
二、学其他基本动作
变韧、漂移、crazy leg、单桩crazy、盘藤、双脚尖滑行等
三、COMBO训练(视个人情况)
(全民COMBO1及交院COMBO1、2、3、4
81热身combo)
四、固定培训项目
速滑、速桩、起跑、全套combo。
五、基础动作没跟上的,跟其他人分开学习。
六、出校门或者穿鞋吃饭必练动作
1、起跳
2、如何下楼梯,如何上楼梯
3、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行走
4、如何下斜坡
5、在规定距离里完成刹车(T刹)
附:
八字脚站立,再者脚、膝盖、手、腰等部位的正确做法。
1、教练要教会学员如何穿鞋子
2、教新生原地踏步(V字踏步)
一般踏步都是在原地的,不用扶着任何东西,要是部分同学不敢或者不稳可以让其扶着墙或者教练或者在草地上踏步,一定时间后,让他们放开自行踏步。
3、原地左右移动重心
4、教新生向前走
新生入学培训 篇6
1、记住自己座位和站的位置
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让每个学生记住自己的顺序号,根据站的位置进行座位的排列。
2、书本的摆放
爱护书本,包好书皮,准备好拼音本,四线方格本。书本按照从小到大整理好,放到桌洞的左边,铅笔袋(最好不用铅笔盒)、彩笔、抹布依次整齐排列在右边。上课时,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放在课桌右上角,拿出一支铅笔和橡皮,放在最上边凹角内。
书包以小组的方式放到书包橱中,正面朝着窗户,书包带要整齐的放好。水杯贴好标签,男女生分开放在书包橱中。
每天到校后,必须按照要求摆放好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
3、桌椅的摆放
同位两人课桌必须是对齐的,右边的课桌脚要对齐地面瓷砖的边线,课桌摆放整齐后不能随意移动,椅子要轻抬轻放,上课起立时要先站到椅边,手放在身体两侧,站稳后在讲话。
4、放学路队,根据班车的时间,分成两班路队,每班小路队选出一名小队长整理路队、数齐人数向老师汇报,经同意后排好队有秩序的坐班车。家长接送的路队须有秩序的到校门口后由家长接回。
二、课堂常规
1、每天必须按时到校,早晨到校后应先收拾好书包,并按时认真上好晨读和自习课。不随便下位,不转脸谈笑、玩耍,不影响他人学习。
2、下课后,先喝水、去厕所。预备铃响后,学生应立即进入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下心准备好新的一堂课。
3、上课铃响后,老师进入教室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迅速站好,师生互相问好,班长喊坐下。若上课后迟到进教室时,必须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教室就座,并保持动作较快,不慌张。
4、上课时右手压左手,挺直腰板坐好,课堂中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应先举手,老师指定的同学起立站好,回答要声音响亮,语句流利;发言完毕,经老师允许后再坐下。上课时不能随便借、拿别人的东西,老师同意后再讲话,不要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
5、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读书时应挺直身体坐、立好,看准字再读,不拖长腔,不丢字、添字;写字时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手握笔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头正、身直,不趴在桌子上写字。
6、每天回家要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认真完成作业,学会自己收拾好学习用品。
三、课余活动常规教育。
1、平时见到老师或同学应主动问好。进校门时不纠缠家长,自己进校园,并及时进入自己的教室。
2、课下在教室、楼道内轻声慢步,准备好跳绳、沙包,到教学楼外做一些有益的活动。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乱摸电器开关,不带玩具、零食等到校,上下楼靠右行走,一步一格不拥挤,注意安全。
3、爱护花草树木、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设施,不践踏草坪,不乱摘乱折花木,见到地面有杂物应主动清理。
4、未经允许,不乱拿别人的学习用品,不准随意上讲台,不乱摸教学用具。借东西要还,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拾到东西要交给失主或老师。
三、生活、礼仪常规教育。
1、每天起床后应自己穿衣服、鞋袜,自己收拾好床铺,并自己刷牙、洗脸、吃早餐。穿着整洁。
2、待人应该热情大方,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会使用 “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进入其他班级应先喊“报告”,经允许后再进入;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粗话。
3、讲究卫生,勤洗澡、剪指甲,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在墙上乱涂乱画。课堂中的垃圾可先放在桌洞中,下课后扔到垃圾桶内,课间经常检查地面的清洁。
学生会新生培训计划 篇7
2004年初, 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其中心是把教学的目标从阅读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上来, 并强调必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多数学校采用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学习为主, 在外语教学中教给学生怎样学习, 即对学生进行策略训练就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对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 长期以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 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成为他们学习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有关研究证明, 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角色转变过程中, 对外语和外语学习存在着许多误解 (任文阁2000, 李瑞芳2001) 。
笔者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 对大学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遇到的难题有较深刻的感触。很多同学虽然对学好大学英语充满期待, 但不知道“大学英语学习应从哪儿着手”。因而学习缺少主动性, 不知如何学习。其主要原因在于以教师讲授语言知识为主、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手段和模式。笔者认为, 对大学新生来说, 学习策略培训是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学习角色转换期的有效方法。有研究证明:大学第一年是学生学习策略发生变化的关键期 (文秋芳1996) 。大学英语学习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是学生的可控因素 (动机、观念和策略) 发生变化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配备得力的教师, 对学生因势利导, 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秋芳2000) 。
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学习策略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 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外语言研究者O'Malley&Chamo (1987) 、Oxford (1987) 、Cohen (1995) 和南京大学的文秋芳博士 (1996) 等曾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策略进行定义与归类。本文采用的是Oxford (1987) 的学习策略定义和分类方法, 因为它在分类过程中所列举的具体策略与教学活动紧密相连, 有利于指导学习策略的培训。根据Oxford (1990) 的观点,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她根据学习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前者包括直接影响目的语的策略, 因为使用这些策略需要对语言进行智力上的加工, 而后者是指通过聚焦、计划、评估、寻求机会、控制焦虑、加强合作和增强移情性以及其他方式来对语言学习提供间接支持的策略。直接策略又分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分为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
三、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
Cohen (2000:81-83) 提出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模式, 它的最大特点是策略训练以显性或隐性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 把策略训练与课堂学习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体会到策略的运用更能有效地进行外语学习。
1. 策略训练的实施
Cohen (2000:82) 提出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策略训练:
(1) 学习选定的教学材料, 然后决定在适当地方插入适当的策略。
(2) 选定一系列希望侧重的策略围绕这些策略设计学习活动。
(3) 在适当的时候随时把策略插入教学内容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怎样选择适当的策略并在恰当的时候把它们融入到教学任务中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 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内容等因素。例如, 有些策略可能更适合一种教学方法, 有些策略更适合某一学习任务, 或者一些策略更适合一部分学生而不受其他人青睐。教师坚持的原则是策略训练的重点不是策略本身的掌握, 而应该是提高学习者的策略意识,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2. 策略训练的模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形式和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训练模式, 并把它们融入到学习任务中。
(1) 单项策略训练模式
Peaeson&Dole (1987:151-165) 提出了一种母语学习策略训练模式, 同样也适用于外语教学。此模式侧重单项策略训练, 主要步骤是明确示范、解释、运用某一策略的益处, 然后进行与这一策略相关的大量功能训练, 并提供在新语境下策略迁移的机会。结合这一模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做到:
(1) 示范某一策略并说明其用法及重要性;
(2) 指导学生练习此策略;
(3) 巩固此策略, 即帮助学生确认并决定何时使用它;
(4) 学生独立练习策略;
(5) 把策略与课堂材料结合在一起, 以显性或隐性方式融入语言任务中。
(2) 多种策略训练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任务中多种策略的运用和自主选择策略的能力, Cohen (2000:81) 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 描述、示范、举例说明可能有用的策略;
(2) 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引出更多的使用策略的例子;
(3) 组织小组或全班就策略进行讨论;
(4) 鼓励学生实验各种策略的使用;
(5) 把策略与每日课堂材料结合在一起, 以显性或隐性方式融入语言任务, 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使用练习。
策略训练中要注意策略的运用及重要性的讨论, 鼓励有意识、有目的的策略使用和新语境中策略的迁移。
四、策略培训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 策略训练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 训练策略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到策略的特点。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在策略训练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意:
(1) 重视元认知策略的训练, 应该使学生能够计划、管理、监测、评估自己的学习。如果学习者能将语言学习管理的策略运用自如, 不仅能够学好语言而且还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或生活方面受益。
(2) 既不可将所有策略纳入训练范围之内, 也不可随意选择某些策略进行训练。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目的等因素, 具体选择合适的策略。
(3) 几乎所有的学习者策略研究都发现, 语言学习者使用策略的频率和种类有明显的差异, 因为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如年龄、语言潜能、学习风格、态度、动机、学习者观念等存在差异。所以, 在决定策略训练内容之前, 教师可以先调查某项学习任务中学习者多采用哪些策略, 帮助他们意识到已经使用的策略, 然后再培养其他策略的使用, 这样才能在具体语言任务情景下选择合适、有效的策略进行训练。
2. 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对于策略训练过程中自己角色转换的认识非常重要。当学生开始为他们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时, 教师必须关注师生角色的变化, 适当调整自己的角色, 逐渐转变为学生语言学习的促进者。Cohen (2000) 指出教师应该“由原来的管理者、控制者和指导者转变为变化的施动者————即学习的促进者, 他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越来越独立学习、越来越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他认为教师要承担以下角色:
(1) 诊断者:确认学生目前所使用的策略, 并让他们意识到所使用的策略, 以便提高选择和使用策略的能力。
(2) 培训者: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学生进行显性还是隐性策略训练指导, 决定何时在何种学习任务中培训学生哪些策略的运用。
(3) 教练:单独指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4) 协调员:监督学生的学习进程, 允许学生有学习进度的差异。
(5) 语言学习者:教师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处境, 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学生会遇到的挑战与困难, 更好地指导学生。
(6) 研究者:在进行策略培训的同时, 教师要分析学生的需求、制订培训计划、评估策略训练的效果。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 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毫无疑问, 教师对策略训练认识越深刻、对学习者策略了解得越多素质越高, 越能胜任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换为策略训练的施动者。
深圳新生儿家庭 投资和保险计划 篇8
“今天是我休完产假第一天回来上班,呵呵,心情比较复杂。一方面会有很多担心,担心宝宝第一次离开妈妈一整天会不会不习惯呀,担心我母亲在家照顾孩子会不会忙不过来呀,担心我刚回到岗位上会不会不习惯呀,等等。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有点迫不及待了,因为有了宝宝以后家里的开销一下子大了很多,我在产假期间只发基本工资,现在每个月都是入不敷出,有了小宝宝真是甜蜜的负担啊!”现年30岁的玲玲如是说。
两年前,玲玲和新婚的老公为了在深圳这个移民城市更好地打拼,用光了存款和父母的大部分积蓄,凑了一套两居室的首付款成为了“幸福”的“房奴”,同时因为交通不便添置了一台小车,去年又把父母接到了身边。
“我每个月有5000元的工资,加上老公的6000元就是我们一个月全部的收入了。年底的话还能有2万~3万元的年终奖。前几年买房买车的时候把股票和基金全部卖掉,去年生小孩又花掉了大部分的银行存款,现在的资产就剩下1万元的国债,1万元活期资金。我俩每人每年还要缴费4000元的商业保险,手头确实有点拮据。”玲玲感叹道。
初为父母的梦想和担忧
“我很喜欢钢琴,也觉得弹钢琴的男孩子特别有吸引力,嘿嘿。所以我打算过几年就送我的小宝贝去学习钢琴,越早学习收获才会越大吗?另外,我还想从小就把宝宝送到双语幼儿园去学习,一直让他接受优质的教育才能赢在起跑点啊,将来还准备送他出国留学,但现在的教育费用这么高,真不知道我到时候能不能负担得起。”玲玲说。
现在总有那么多恐怖的新闻。校园血案就连发了多起了,还有那么多的有毒食物,真不知道该怎么好好去保护我的小宝宝,让他平平安安健康地成长。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跟天底下所有的妈妈一样,玲玲想给宝宝买份保险,可怎么买?买什么保险产品?玲玲觉得很难选择,希望专家给支招。
家庭资产配置与具体投资建议胡立力
一、家庭资产状况分析
玲玲的家庭处在家庭的形成期,儿子的出生。改变了玲玲一家的生活,宝贝儿子变成了生活的重心,这时的玲玲需要为家庭做个财务规划,让生活目标更快实现。目前,玲玲的家庭基本开支因儿子的出生而增加,需要调整收支,加快资产积累,着重考虑子女养育教育费用的安排、家庭保障安排、养老安排等。首先,看一下玲玲的家庭量化指标:玲玲的家庭的收支和资产负债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家庭资产结构不合理玲玲的家庭有1万元的活期及现金,1万元债券,家庭资产集中在房产和汽车上,固定资产比率较高,金融资产较少,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需要逐步积累家庭资产,改善家庭资产结构不合理状况。
家庭的储蓄率偏低玲玲的总资产112万元,负债50万元,目前负债处于可承受范围。但因为家庭的年支出较多,储蓄比率相对偏低,资金积累较慢。如何调整目前收支情况,兼顾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较为关键。
家庭风险保障不合理玲玲的家庭保险费年度总支出0.8万元,年保障支出占家庭年总收入的5%,保障还不全面,可以适当增加保险保障。
二、资产配置相关建议
玲玲的提出的生活安排主要有以下的目标:一、家庭新成员到来的理财调整计划;二、儿子的养育和教育资金规划:三、儿子的保障计划。根据玲玲的目前的财务状况和理财目标,有以下理财建议:
家庭新成员的到来,需要考虑新增的每月开支,重新审视一下每月的开支情况,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可以通过团购、网购等方式降低日常生活开销成本。每月的结余得以充分利用。加快家庭资产积累。
玲玲儿子的养育和教育金问题,可以通过金融资产投资理财方式来解决,基金定投是一种不错的教育金积累方式,平摊投资成本,积少成多,省心省力。
儿子的保障问题,也是全家的问题。可以在常规的社会保险上,给儿子增加一些商业保险,保障子女健康上存在的风险。同时。作为经济来源的提供者,玲玲和先生的保障同样不可缺。
三、具体投资建议
应急金准备玲玲目前的备用资金过少,建议近期重点积累资产。以后可留存3万元为活期,作为应急准备金,其余资金用于收益率更高的金融投资。
选择稳键投资考虑到玲玲的家庭可支配资产偏低,年度结余不高,抗风险能力偏低,应选择稳健低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帮助稳定家庭财务基础。由于玲玲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经验,风险适中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是不错的选择。建议玲玲将每月的结余,投入银行稳健理财产品和基金中,同时增加基金定投的种类和金额,将每个月收入结余,按照比例投资3~5个不同种类基金,构建投资组合,目前的家庭情况下,股票型基金的比例适当低一些。以后根据市场情况,再调整投资产品和比例。通过这种投资方式,帮助玲玲的分散风险,提高收益。基金定投适合5年以上的长期投资,有效帮助达到子女养育教育金积累的目标。
完善家庭保险玲玲的儿子刚出生不久,最需要的是医疗险和意外险,所以可以为宝宝选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医疗保险的保费在0~3岁这个阶段较高。这也说明了宝宝在这一阶段的医疗风险较高,玲玲可以根据经济情况投保。其实宝宝最大的保障就是父母,父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所以玲玲和先生需要为自己打好保障基础,才能确保未来宝宝能无忧的成长。目前,玲玲和先生需要考虑增加定期寿险,医疗保险、重疾保险和意外保险,全年的保险费用控制在1.5万元以内。
保险建议张志萍
宝宝成长要经历很多阶段,学习期、创业期、筑巢期、养老期等等。而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学习期的培养了,如果在这一阶段跑在前面,以后的生活也会事半功倍。一般来说子女教育金都有如下特点:
1没有时间弹性:子女到了年龄就要上学,不能说我现在没钱就让小孩晚几年再说吧。
2没有费用弹性:优质教育的费用相对固定,且只涨不跌,这笔费用对每一个学生都是相同的;另外,子女的资质无法掌控,自动自发的子女与漫不经心的子女,在求学期间所花费的费用差距甚大。
3时间的重叠性:支付子女高等教育金阶段与准备自己退休金的黄金时期高度重叠,时常有父母全力投入子女教育金时忽略自己的退休金,因此玲玲目前最为重要的应该就是为小宝宝储备一笔充足的教育基金。
另外,据统计资料显示,儿童发生意外的几率要远高于成人。如果孩子不幸患病,又是家中一笔额外的开支,因此玲玲还需为小宝宝储备一笔充足的健康保障基金。
家庭保障具体建议
考虑到玲玲及配偶已经拥有年交8000元的保险产品,建议玲玲及配偶眼下可以再增加一些消费型短期意外险保障,将全家的风险损失率降低。今后在收入条件宽裕的情况下,考虑自身未来的养老和资产安全。
另外,为不影响其全家的生活质量,宝宝的保险费应在8000元左右,这样全家总保费16000元,年,约为夫妻年收入的10%。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孩子买什么保险,我们在此推荐保险产品组合如下。
生存返还快。终生享收益每两年可按鸿福人生基本保额的18%(3240元)领取生存金直至终生;61周岁起,最多可领取6次,总额相当于鸿福人生所交保费108%(1259712元)的祝寿金;以上金额若不领取可累积生息。孩子的教育、婚嫁甚至养老全面覆盖,让父母的关爱伴随孩子的一生。
健康有呵护,安心享人生终生享有重大疾病保障10万元,35种重疾保障,令孩子健康成长无忧。
保障年年增,关爱到终生除10万元基本保额外,金泰人生身价保障水平随年度红利的分配而不断增加,另可获得关爱金。保费不变,保额递增,真正做到孩子一生风险保障的动态规划。
灵活退减保。年金可转换可在任意时间减保或退保金泰人生,领取高额现金价值。还可选择将其转化为年金领取,再次为孩子一生提供强大经济保障。
分红送礼包,投资有专家鸿福人生每年可参与现全红刺分配,若不领取红利,以年复利方式累积生息,令你的财务雪球越滚越走,不再担心资产缩水。金泰人生主险每年可参与保额分红,年度红利用于增加红利保额,另设有终了红利,收益更多。
【学生会新生培训计划】推荐阅读:
数院团委学生会团干培训,新生力量渐入正轨07-16
学生会面试自我介绍新生12-02
学生会新生见面会流程07-01
大一新生面试学生会自我介绍07-04
初中学生会新生工作感想范文11-03
新生学生会竞选演讲稿12-01
新生大学生05-12
大一新生学生会文娱部申请书12-23
大一新生学生个人总结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