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精选8篇)
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篇1
慈利县益海学校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示范学校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科普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探索小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地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根据《湖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评选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各部门互相支持,积极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能力,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工作原则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求实的原则,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开辟防震减灾教育第二课堂,全面提高我校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工作目标
在县地震局、县消防大队、县教育局联合指导下,在年内创建成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四、主要工作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科普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为学校高效、有序地应对地震突发事件提供指挥平台。
2、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和多媒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教育、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教育。
3、利用好“3.1”《防震减灾法》实施日、“ 5.12”四川汶川地震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10月国际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等特殊时间开展全校性的宣传活动,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观看防震宣传电影等,使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4、确定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橱窗,利用好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报、校会、班会课、少先队活动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5、班主任定期召开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主题班会或者讨论会,解决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各班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五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防震减灾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听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
6、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练,开展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学校的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学校的抗震救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技能。
7、开展“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科普宣传教育联动活动,向每个学生、家长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加强学生、家长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8、设立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室、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培养全局意识,树立大教育观。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满益新高兴红
组员:吴扬进 刘盛国 唐宏兵 金兵 卓涛 周一亮
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的创建工作,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进一步在学生中普及宣传地震知识,增强学生防震意识。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加强师资建设是实现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在全体教师中提倡要注重学科渗透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落实到实处。
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辅导。组织观看地震科普录像及浏览地震网站,学生在每学期结束时写地震方面的小论文,优秀文章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播出。
3、建立和完善各项常规制度。学校行政、年级组要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使课程设置、兴趣小组、活动竞赛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制度建设是学校实施科技教育的有力保证,因此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制度。主要包括:
①创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②创建科技辅导员例会制度;③创建成果奖励制度。
4、多种途径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要使全校师生都知道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我们坚信,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一定能够增强广大师生自觉识别地震,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带动全社会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慈利县益海学校
二0一一年三月二日
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篇2
1 当前我国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人们对科技信息的关注日益增强。科学普及及时地给人们提供了各种急需的科技信息, 但是, 科技普及在宣传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宣传内容形式单一, 人才匮乏等问题。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宣传力度不足
当前, 我国虽然很重视科技普及的宣传, 但和国际上一些科普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国科技普及宣传在各个地方发展程度呈现不平衡的局面, 各个地方对科普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的科普宣传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和世界水平差距很大。很多部门把科普宣传当作任务来完成, 没从目的上真正认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更没有主动承担和参与科普宣传工作, 科普宣传普通存在力度不足的现状。
1.2 科普宣传形式内容较为单一
我国科学普及宣传的主流模式是通过电视杂志单向传授和灌输科普知识。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科普宣传的任务, 但其传播的范围和程度有限, 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此外, 这种单向的交流方式缺少互动和交流, 严重制约着科普宣传的效果。我国科普宣传的内容也局限在一些科普的基本知识, 而对于人们急需和迫切的信息却往往呈现滞后性, 与现实相脱节。
1.3 科普宣传人才缺乏, 专业队伍素质较低
在我国, 科普工作属于“冷部门”。因此, 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此类工作。科普宣传领域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 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和宣传管理人才, 现有的专业队伍素质也较低, 结构同样存在不合理等问题。科普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和根本, 尤其是科技普及宣传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更是今后科普宣传工作培养的重点。
1.4 宣传效果不够理想
科学普及工作在我国兴起许多年, 但是长期以来, 我们习惯于科普的单向灌输而忽视了公众的交流。因此, 虽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宣传普及, 但效果并不理想, 投入和产出有着巨大的差距, 不利于科普宣传事业的健康发展。
2 加强改进我国科学普及宣传工作的措施的意见
2.1 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学普及宣传队伍
江泽民说,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有活力的要素, 科技普及事业要发展, 就必须培养一批既懂政治和业务, 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不断缩小我国与世界科普宣传的距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队伍,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整体素养, 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普宣传工作者不仅传播科普知识, 还传播科学思想, 科学思维, 科学动向, 同时, 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普事业, 为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的步伐和人们对科普信息的需求, 做到科学普及的宣传发展与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同步化。
2.2 创新科学普及宣传的载体和媒介, 发挥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最大优势
媒体是科学普及宣传的旗帜和号召。我国科普宣传主要还是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宣传, 尤其是科技报。而对于现在的新兴发展的媒体, 如互联网多媒体等媒介则运用不够。但随着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的冲击, 科普宣传要跟上时代发展, 就必须与时俱进, 创新科普宣传的载体和媒介,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 实效性强等有点, 整合各种媒体资源, 进行合作和联动, 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的同时, 进行资源共享, 不断地扩大范围的同时, 也提高其覆盖率。
2.3 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应该跟实体的培训载体相结合, 实现虚实结合
科学普及宣传是个虚工作, 必须有一个实体作为载体才具有实用性。因此, 应将宣传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的细节中, 要利用培训的机会和时机, 做好宣传。科普工作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使科普信息为人们所知所用, 成为人们生活的力量和工具。我国是人口大国, 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成为多年来科普工作的难题和发展瓶颈。因而, 只有将科普宣传工作与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 方才能实现虚实结合。目前做好的途径就是将科普宣传与培训工作相结合, 从实际出发, 在培养职业技术技能的同时, 加强其理论指导, 这样, 一方面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 主动收集参与科普;另一方面, 也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 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做贡献。
2.4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
宣传的最佳效果是实现双向沟通和绩效反馈。科普宣传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应该动员全社会的人参与其中, 形成一种自律自觉的行为。因此, 科普宣传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载体作用,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让人们能够主动自觉地接受科技普及知识。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 让科普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入生活, 走进人们。
2.5 拓宽宣传渠道, 吸引公众更好地参与
科普宣传要拓宽渠道, 多方位, 全角度地渗透宣传, 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如开展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趣味讲座等形式, 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要不断创新其宣传的内容和形式, 科普宣传内容不仅应该涉及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 而且应该对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工作有益处, 对广大人民群众生产致富有帮助, 也可以实现与其他生态环境相融合, 增强其实用性、贴近性, 服务性。对于针对基层的科普宣传, 还应注重其形式的通俗性, 以方便更好地理解, 更好地吸引公众参与, 增加互动交流。
2.6 加强对科普宣传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科普宣传工作是一项面向社会公众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相关机构和团体的大力支持。因此, 媒体自身在做好宣传的同时, 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财政和资金支持。此外, 还应在政策上进行倾斜和优惠。否则, 科普宣传将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这些年来, 我国各级部门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国家拨付的资金也不少, 但这些经费都没用在正事上, 很多都成为形象工程, 花架子。此外, 则是进行的政策倾斜, 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给予科普期刊进行税收和特殊优惠。科普工作是全社会的事业, 是关系到每个人的事业, 所以, 国家应该加大对科普宣传的力度, 同时动员和引导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加, 让人们逐渐意识到科普宣传工作不单单是科普单位的事情, 而是全社会参与和努力的事业, 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巩固和强化科普宣传的基础。
2.7 加强相关部门的科普立法
科学普及宣传是一项公益事业, 因此应该加强相关部门的立法, 规定媒体和个人应该遵守的法律, 明确权力和义务职责。在实际科学普及中能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对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规定的, 要严格执行。如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应该发挥各自优势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综合类报纸、期刊应当开设科普专栏、专版;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或者转播科普节目……”的规定, 应让法律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 促进科普宣传走向合法化规范化正规化。
3 结论
总之,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个新形势和背景下, 大力宣传科学普及教育, 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提高科学素养成为当前科普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努力加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创新宣传的载体, 丰富宣传的形式, 动员全社会参与科学普及宣传, 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 提升文明素质服务, 和国际科技普及接轨。
摘要:科普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开展科学普及宣传工作是当前我国进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此目的, 首先剖析了当前我国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科学普及宣传工作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对科学普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科普宣传,作用,媒体,措施,形式内容
参考文献
[1]赵维平.对当前科普宣传工作的思考和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7.
[2]张志敏.对我国大型科普活动社会宣传作用的相关思考[J].科普研究, 2009, 8.
[3]2008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评估课题组.2008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评估报告[R].中国科普研究所, 2009.
[4]王文茂.对媒体科普宣传的几点思考[J].今传媒, 2008, 11.
[5]曹思平.创新科普宣传方式,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J].科协论坛, 2009, 9.
[6]罗晓燕, 王欣.对西藏科普宣传工作的思考[J].西藏科技, 2009, 6.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篇3
摘要:通过介绍湿地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结合张掖湿地现状,探讨如何提升科普教育宣传水平,更好地发挥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科研价值,进而呼吁全社会保护和管理好湿地资源,以造福人类。
关键词:湿地;湿地保护;科普教育宣传
Wetlands and wetland science education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human society, Wetl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wetland Zhangye, Discusses how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 education and play a better role in wetland conservation. Have a certain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 and then called for the whole society to protect and manage the wetland resources,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
Keywords: Wetland;Wetland protection;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92-01
一、张掖市湿地现状
甘肃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候鸟三大迁徙途径西部路线的中段,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反复交替,形成了境内湖泊、沼泽、滩涂星罗棋布,生物多样性丰富,喜湿植物茂盛的内陆干旱区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野生鸟类繁衍生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春秋两季大量候鸟停歇嬉戏的天堂。黑河流域内有森林、草原、荒漠、寒漠、冻原、农田、水域、冰川等多种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湿地区域分布的高等植物种类有84科399属1044种,在祁连山区气候条件的多样性和地貌类形的复杂性孕育下,物种多样性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二、张掖市湿地科普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科普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从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层面总体上看,受交通环境,门票价格,综合服务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湿地知识传播的范围、教育的覆盖面,科普教育基地应发挥的作用及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三、湿地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及重要作用
(一)湿地博物馆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湿地科普基地。
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景观构成方式和对公众的开放性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区。例如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构建了以湿地功能和价值为主题的展览厅,介绍湿地知识、展现湿地生态环境及观赏鸟相百态,访客可直接在室内感受到多种类型的湿地景观,提高了公众对湿地保护和利用的认知水平。通过定期免费向公众开放,引导公众关心湿地、爱护湿地;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站和观鸟塔,吸引更多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对湿地生态过程、湿地价值和可持续利用等进行科学研究。
(二)国家湿地公园起到了生态旅游的示范作用。
随着湿地公园建设的不断推进,湿地生境的恢复和重建、湿地景观与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之再现、科普教育中心与休闲游憩设施建设以及地域文化的逐步挖掘将为生态旅游提供取之不尽的题材。[3]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生态旅游和科普宣传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组织开展湿地风情调研和系列活动,在环保教育和生态旅游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努力提升科普教育宣传水平
(一)构建湿地科普主要阵地。
自2008年12月1起,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以来,国内试点国家湿地公园得到迅猛发展,到目前已经达到了200多处,在起到保护湿地宣传教育的同时大部分成为了当地最重要的旅游观光景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是展现张掖湿地生态建设的窗口,也是对大众进行生态科普教育的基地,更是生态文化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阵地、起到了示范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的主要阵地。
(二)优化湿地科普外部条件。
国家湿地公园在建立起总体服务规划的基础上,还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服务网络体系,尤其是面对青少年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从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层面总体上看,受交通环境,门票价格,综合服务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湿地知识传播的范围、教育的覆盖面,科普教育基地应发挥的作用及效果并不十分明显。[4]改善和建立高效综合服务能力的科普教育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切到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强国”的关键所在。
(三)创新湿地科普宣传活动内容。
就目前我国湿地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存在吸引力不足现象,所以湿地科普宣传活动要标新立异,创新科普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变公众被动消极参加到主动参加。
(四)加强湿地生态功能的宣传。
湿地生态功能的宣传教育要利用多渠道、多形式来进行,如建议大、中、小学生课程中增设生态教育课程,定期进行社区环境保护宣传,在自然保护区和有关保护点参观、实习 ,实行免费进出,政府补贴的形式等,逐步提高人们对湿地生态功能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甘肃张掖市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汇编(2005年)张掖市林业局
[2]甘肃张掖市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汇编(2005年)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管理局
[3]李文英,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现状与展望[J],《中国城市林业》,2010年03期
[4]何智娴,亟待解决影响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活动开展的几个问题,湿地中国网,2013年12月9日
科普工作宣传标语 篇4
鼓励创新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2、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3、坚持科学发展,走进低碳生活
4、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5、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
7、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8、科技造福人类,创新引领未来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2、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3、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4、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5、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6、预防疾病,科学生活!
7、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8、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9、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1、人人是科普的受惠者
人人是科普的参与者
2、理解科普
受惠科普
参与科普
3、普及知识
提高素质
利国利民
4、科普,惠及大众
科普,传播知识
5、科学松鼠会,大众科学传播的天使
1、提升科学素质,共建和谐社会
2、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如皋
3、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如皋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5、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6、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7、科技室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8、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9、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
科普教育活动计划 篇5
二、工作重点
1.结合“新课程改革”,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的科技类研究型课程的建设,进一步编制完成校本课程,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巩固科技特色学校。
2.积极发动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级各类竞赛,以活动促进我校的科技教育,真正做到“参与、提高、发展”。
3.加强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紧密依托上级科协、社区,积极创设良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社会环境。
4.采取措施、全校动员,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才能,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各项制度,规范管理。
开展好科技活动,依赖于严格规范的管理,切实贯彻落实以下各项制度,保证科技活动的实效性。
1.交流、汇报制度。
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工作计划,本召开科技活动专题工作例会不少于2次;分管领导要定期向校领导汇报科技工作开展情况。
2.培训制度。
为提高教师的科技理论水平与辅导技能请专家作专题培训;同时根据竞赛项目组织1次校本培训,对教师和青少年竞赛优秀选手的培训工作。
3.活动制度。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校级科技兴趣小组要根据活动计划,在固定活动场地和时间开展活动,同时作好活动记载,便于检查,指导。
4.竞赛制度。
积极参与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科技比赛活动,以班为单位,以加大比赛的竞争机制,提高科技竞赛水平,达到普及与提高的目的。
5、奖励制度。
遵照学校教师奖励办法,对辅导学生在校级、市级、省级等各级比赛中获奖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推荐优秀辅导员参加优秀科技辅导员评选。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辅导技能。
择优聘请,发挥特长。学校要选聘一些热爱科学,热爱学生,有科学素质,能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活动的教师和校外热心人士担任班级科技活动辅导员,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积极争取省、市科协的全力支持,进一步强大我校的科技教育力量。
(三)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活动特色。
1、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开发具有本地区、本校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在专业课程的主阵地上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动手实践活动。
2、与校外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有计划地开展科普讲座、参观考察、科技竞赛、创造发明、作品展示、进行小制作、小窍门、小论文、小实验等形式多样的科普、科技活动。
3、着力创设科学普及氛围。每班办好“科普小报”和“科技角”、宣传栏等科普宣传阵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让学生接受科普知识的熏陶,并促使学生投入到学校的科普氛围的自我营造之中。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级科技竞赛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展示他们的科技素质。
(四)科研先导,抓好课程开发与实施
开展资源开发、活动方案设计等研究活动,积累“学生科技活动方案”或典型案例、论文。编辑好《交小科学教育活动案例、论文集》,同时要征集好学生科技论文。
四、具体工作:
(一)、科技辅导员各项活动:
9月份:制订学校、班级科技教育活动计划。
10月份:科技辅导员校级培训。
11月份:科技活动月活动。
12月份:组织学生参加校科技创新大赛
(二)、学生各项活动: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和周一下午第一节课活动为主,全力开展“创意生活”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本学年将安排以下科技活动:
9月份: 参加省无线电测向比赛。
10月份:参加市无线电测向比赛。
11月份:参加校科技活动月活动。
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篇6
公滨小学校2008年教育科研科普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增强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将教育科研寓各项活动之中、各项工作之中,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促进广大教师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和成长的职业生活方式。来源:免费范文网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
1、做好“十一五”课题实施及课阶段性总结工作;
2、进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
3、培养科研骨干市级1名、区级4名、校级5名;
4、实验教师能独立撰写实验计划、实验报告和教学案例;
5、出一本科研成果集。
(二)工作措施:
1、完善《公滨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定期组织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科研成果。将教师承担科研课题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作为教师个人评优、晋级的必备条件。
2、搞好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管理,科
研小组经常监督检查、指导服务,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
3、组建科研团队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微观研究。
4、启动实施课题研究责任制、课题研究活动制度,增强领导及实验教师的责任感,形成研究习惯。
5、依据“专家引路、骨干带头、全员参加”的培训模式,大力
普及推广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
6、继续实施校内科研骨干认定制度,实行校、区、市逐级推荐政策。
7、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传力度。及时与上下级传递最新信息。
三、具体安排:
三月: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宣读修改后的科研奖励办法
实验教师确定本的研究主题,开学初交研究计划,学期末交研究总结每学期上交两份课题研究方面的教育案例和六篇教学反思组建科研团队对教师进行科普知识的培训
四月:实验教师隔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
五月:聘请专家指导讲座
六月:科研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各级论文的评审申报工作
七月:科研成果评选(课题校本)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2008年3月4日
浅析农村防雷科普宣传 篇7
一、农村防雷科普的重要性
1. 提升农民防雷科学意识
雷击是可以通过人为手段和方法预防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农民群众的防雷知识匮乏,基本没有防雷意识,对雷击存在侥幸心理。农村田野空旷,土壤电阻率较低,遇到雷雨天气,在田间劳动的农民想到的就是避雨,大树下、简易的厂棚等都是首选,而这些地方恰恰是雷击概率较高的地方。要实现防雷设施农村全覆盖是很难的,因此,要通过防雷科普这种有效手段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群众的防雷科学知识及意识,达到避免或减少雷击安全事故的发生。
2. 为全面做好防雷公共服务夯实基础
气象服务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要求,防雷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必须实现面向民生、面向生产的要求,农村是今后一个时期防雷服务重点,亦是难点。实现防雷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雷电防护科学知识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得到普及,是推进防雷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为全面做好防雷公共服务夯实了基础。
3. 是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因体制、机制、政策等原因导致不能满足农村和农民日益增长防雷服务的的需求,已成为制约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短板。防雷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突破口,防雷科普作为防雷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防雷科普是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二、新时期农村防雷科普的思路和建议
1. 创新驱动,实现农村防雷科普形式多元化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的深入渗透,农村经济实现多元化,逐步脱离农耕模式的农民对生产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防雷安全知识、信息等的依赖与需求也更加凸显。传统的防雷科普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传统模式中走出来,建立有效规避气象雷电灾害的新型机制,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的损失。农村防雷科普工作应该做到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重点突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改变原有防雷科普形式单一、专业深奥、内容干瘪、不分主次等问题。要从传统的发传单、摆展台、搞讲座等方式拓展到科普读物、电视、短信、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媒体,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展农村防雷科普;要从单一的气象部门对科普知识的专业化制作转到气象与媒体行业合作,防雷科研工作者提出内容、把握关键,媒体部门包装形式、加以推广,充分发挥气象部门防雷知识的专业性与媒体宣传职业性相融合,实现农村防雷科普通俗易懂;要从单纯的防雷专业知识宣传改变成知识、常识与技能有机融合,达到内容丰富,知识与趣味的结合,使之喜闻乐见;要改变主次不分的宣传习惯,应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组织进行系统全面的农村防雷区划,选择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较大、人员相对密集场所、防雷公共安全隐患大等农村地区进行重点宣传,逐步实现全覆盖。
2. 不断提升农村防雷科普的内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防雷科普要与时俱进,不断依靠科技提升其内涵。依靠科技进步加强雷电发生发展机理研究、雷电监测预警技术、雷电特征分析及雷电防护技术等研究的同时,应该将研究成果科学转化为与农民知识层次相匹配的防雷科普知识。通过提升防雷科普的内涵,使科普具有科学性与发展性,不断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防雷知识与服务的需求。
3. 加强农村防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做好农村防雷科普的关键。农村防雷科普基础薄弱,需要长期而可持续的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层气象部门建设高素质专职或兼职人才队伍非常必要,防雷科技服务人员必须肩负农村防雷科普的社会责任,同时探索建立以农村气象信息员为主的兼职科普队伍,鼓励企事业安全生产负责人、防雷科普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力量等积极开展防雷科普,通过一定的激励和鼓励机制,带动各行业积极参与到农村防雷科普工作中,形成一股中坚力量,逐步建立完善的人才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气象防雷科普在数量、质量、内容上的不断提升,推动气象防雷事业快速发展。
4. 推进农村防雷科普平台建设或利用
新时期气象防雷科普应与场馆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打破传统气象业务与公众参观需求的壁垒,形成科学的、开放的互动的普及平台。一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科普场馆建设经验,让场馆建设的更加科学、合理,惠及广大农村地区群众;二是为促进农村群众参观互动的积极性,应加大互动设备设施的投入,让每一位参观者在现实模拟的雷击环境中体验防雷科技发展的成果并产生共鸣;
三是科普平台建设应该按照气象服务社会化的模式,在争取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保障平台建设和运转系统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四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综合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经常性开展农村防雷科普宣传。
5. 建立农村防雷科普长效机制
农村防雷减灾是做好安全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农村防雷科普是气象科普发展的短板、难点和重点,要将农村防雷科普的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纳入气象事业发展的业务建设体系中,按照面向生产、面向民生的理念,扎实做好农村防雷科普工作。积极利用开展“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的契机继续做好防雷科普宣传,同时将宣传主阵地由城市逐步转移到受灾严重的农村,使广大农民的主动防雷减灾意识得到极大提升。同时随着防雷科技的发展,应进一步丰富农村防雷科普的内容、完善农村防雷科普的方式、增强农民应用防雷科普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三、结论
做好农村防雷科普工作,既要继续发挥好传统经验开展农村防雷科普宣传,也要围绕当前防雷科普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针对农村防雷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使科普工作更贴近时代、贴近农村、贴近生产、贴近生活。进一步丰富科普内容,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农村防雷科普形式的多元化,不断提升农村防雷科普的内涵,推进农村防雷科普平台建设或利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农村防雷科普长效机制,同时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开拓农村防雷服务市场。
摘要:农村防雷工作在近些年被相关部门作为重点工作提上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各级气象部门在农村防雷工作方面做了较大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防雷现状,但针对农村防雷措施科普的宣传还不够,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防雷科普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农村,防雷,科普,浅析
参考文献
[1]郑建卫.农村防雷减灾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0(4):94-95.
[2]朱明,丘志彪,蔡木民,等.探讨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1):90-92.
[3]许雷,赵卫亮.浅谈农村防雷现状及防雷改进措施[J].企业导报.2012(15)
[4]王海平,荣峰.浅谈农村雷击灾害成因及防雷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07)
[5]刘娇平,肖波,曾颖.如何做好新农村建筑防雷工作[J].中国农业信息.2012(17)
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科普旅游;科普教育;科普素质
现代社会科技知识大爆炸,旅游要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新形势,就要从科普渠道中吸取新鲜乳汁。11世纪的科普工作,也不能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只有瞄准逐趋成熟的科普旅游,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寓教于乐,寄知于玩,不管是旅游事业,还是科普事业,都是事半功倍的的大好事。科普旅游是以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寓教于游的旅游方式,使游客领略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从中学习到科学知识并且达到身心锻炼,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的旅游方式。所以,目前作为为旅游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要加强科普旅游教育,提高导游员科普素质,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一、科普旅游对导游员科普素质的新要求
科普旅游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以1906年世界上第一座新型科学技术博物馆——德意志博物馆的诞生为标志。20世纪30年代,法国雷诺、标志、雪铁龙三个汽车制造公司通过组织公众参观其汽车生产流水线等形式宣传企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科普旅游由此产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科普旅游开发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逐步趋向成熟,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科普旅游的发展,主要是在科普主题园、科普展馆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我国的科普旅游已经起步并且发展形势良好。目前各个省都建设了专门的科普基地。截至2015年底,湖南省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有一百多家,初步形成了以科技展览馆中心,以环保基地、科技研发中心、地质公园等为核心的科普旅游基地。科普旅游基地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科普素质的专业导游人员。导游人员是游客科普旅游的核心和灵魂,当然也是以科普宣传、进行科普教育为核心价值追求的科普旅游活动中的核心和灵魂。导游员要担负起对游客进行科普教育的重任,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科普知识(包括科普基地的基础知识和科普旅游提升知识等)、科普意识(包括科普教育意识)、尊重意识、科普美的审美能力等。因此,科普旅游的大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导游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科普素质的提升对高职高专导游类专业教育的新要求
开设导游专业或旅游专业中导游方向的高职高专院校是导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根据笔者多年来对湖南省的众多旅行社导游员和和景点讲解员情况的初步了解,上述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导游人员和讲解员比起其他来源的导游人员和讲解员具有更高的职业忠诚度高,就业周期比较长。目前旅行社、景点的固定导游(享有社保)中坚型导游员大部分是高职高专导游类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是一般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还是科普旅游,均主要由这些人员来提供导游或讲解服务。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来的导游人员是科普旅游的主力军。因此为使“职中”的导游员、讲解员具备合格的科普旅游导游素质,除了依靠旅行社、旅游景点对作为员工的导游员、讲解员进行在职培训外,更需要上述高职高专在“职前” 对其导游类专业的学生
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经过3年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习等教学(教育)环节的专业教育,使这些学生除获得一般导游员、讲解员的基本素质外,还具备从事科普旅游导游活动所应具备的知识、意识、道德、技能等要求。
三、加强高职高专导游类专业学生的科普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与旅游相关的科普类课程。科普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包括科学技术、社会、地理、经济、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体育等方面。高职高专导游类专业可以通过开设与旅游相关的基础科普类课程,提高学生的科普素质。系统地讲授这些科普知识,有利于使学生全面正确地把握科普知识及科普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背离科学的根源和可能的防治办法,从而形成科普意识,保持对科普问题的敏感性。掌握一定的科普保护技能,提高对背离科学事件的评价能力,从而增强践行科普知识的的自觉性。
(二)结合核心专业课程等进行 “渗透式”的科普素质教育。《导游基础 》、《导游实务 》、《政策法规》等课程为高职高专导游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然而上述现行的教材没有关于科普旅游专门的的章节,也没有渗透科普旅游教育的内容或从科普的视角来进行内容的陈述。为此,需要专业教师的再创造,去搜索科普方面相关的资料及案例,并结合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学生科普意识的现状,在相关章节的内容中渗透环境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导游基础》课程为例,教师可在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地质地貌类旅游景观、风景气象气候类旅游景观、历史文物古迹类旅游景观等章节中分别渗透导游员的科普素质、导游游工作对科普的贡献、导游员对科普旅游活动的组织技能、导游员的科普审美艺术等内容。
(三)结合相关思想类公共课程进行高层次的科普素质教
育。思想类公共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科普元素。其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法思想、矛盾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都是不同程度的渗透着科普理论。思政部的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结合这些思想,深度挖掘科普知识,对学生进行高品质的科普素质教育。
最后,为优化高职高专导游类专业科普素质教育的整体大环境,除教师积极对学生进行上述各种“渗透式”科普素质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加强科普修养外,学校和社会也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高职高专导游类专业学生科普素质教育的系统机制。如学校设有关于相关科普知识的考核对学生的科普素质进行考核,社会上各行业都有关于科普工作的奖惩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李北东 ,连玉銮.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的灵魂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9)
[2] 李文明,加强环境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生态旅游导游员[J].职教论坛,2009,9(下)
[3] 黄丹斌,从美国科普旅游的旺势看我国科普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6
[4] 刘晓静,梁留科,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镇科普宣传工作计划12-15
科技科普宣传工作计划12-17
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总结07-05
科普宣传周工作总结09-07
五进科普宣传工作总结10-28
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方案07-02
饮食用药安全科普宣传站建设工作总结11-17
科普知识宣传活动项目进度与项目计划比较08-13
第二十一届科普宣传周工作总结12-04
科普宣传培训内容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