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

2024-07-09

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通用10篇)

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 篇1

作文细节描写之动作篇

教学构想:

在学生刚学习了《背影》一课中望父买橘子的动作描写,接着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生活中的关于某件事的动作的描写不太理想后,就想到要为学生来讲解一下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指导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2、掌握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3、能够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所谓细节就是要把文章写具体,写具体就一定要写具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①这是一首亲切真淳地吟颂母爱的诗歌,诗中最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动作细节是“ ”

②根据语境在语段空缺处填上贴切的动词。

母亲把线头在舌尖上,又用指尖轻轻一。她年纪大了,那细小的针眼仿佛也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她一手拿着衣服,一手 着针,着眼睛,凑到油灯前,就着油灯的亮光,将针线穿来引去。那密密缝织在一起的是母亲对游子的。

/ 7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又能使你笔下的人物“立起来”、“活起来”,让我们走进动作细节描写的大范围,感受其独特魅力吧。

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①。

(第一次流泪,是悲哀。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逗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②。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③,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背影)主要写谁?(我的父亲)反映的主题是什么?(父爱)2: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

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境惨淡 父子离别 1):

1、本文写了件什么事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7

本文写了父亲在浦口为我送行,爬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件事,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及儿子对父爱的感念之情。

2):作者对父亲前后的心理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起初对父亲不理解,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甚至暗笑他的迂,及至看见父亲爬月台的背影,这才良心发现:作为儿子,在父亲面前自以为是不对的。

3):

2、如何理解“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太聪明”是太幼稚或太不理解父亲的意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

父亲为自己跟人讲价钱,嘱托茶房,都处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麻木不仁,一味自以为是,好像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不聪明了。

1、从穿着写背影:

照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也与父亲为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

2、以行动写背影:

选用了“探”、“攀”、“缩”、“倾”等动词和“蹒跚”、“慢慢”、“努力”等形容词,抓住了父亲年事已高、行动诸多不便等特征,集中反映了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 3:、父亲送儿子上车,前后只说了四句话,请把这四句话找出来。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

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平淡的话语里往往有不平静的心情。送你一句名言:真理是朴素的。

4、这4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 7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老师提示:写作,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感情;选材,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再现背影

文章线索——背影(明线)

在哪里 流泪 徐州 浦口 浦口 北京 具体描写流泪的句子

流泪的原因

泪中包含的情感

悲哀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为家庭的不幸变故 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被父爱所感动

感动

惜别 我的眼泪又来了

为父亲的离开 在晶莹的泪光中

对父亲的理解、疼惜、怀念 思念

四次背影

点题的背影: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 买橘子时的背影:望父亲买橘,感动之泪 离别时的背影:父子离别,惜别之泪

思念中的背影:再现背影,泪光莹莹(思念之泪)

7、请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朱自清。(3分)

/ 7

8、本文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但十分感人,用浪线在文中划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将理由简要地写在下面。(3分)

9、文中写到了“我”的三次流泪,其实这三次流泪的含义有所不同,老师为①③处加了批注,请仿照①③处的写法,在②处也加上恰当的批注。(3分)

第二次流泪,是。

10、结合下面两段文字,就你读了《背影》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4分)

9月1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由于多数学生反对,《背影》可能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学生的理由是:《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

9月14日“搜狐网”:听到这个消息,台湾的年轻学子反应却是相当不以为然,而国文老师更是直呼不可思议。他们认为这样做太无聊,《背影》所传递的人性美、人情美是经久不变的“善与美”。

11、生活中,你有过为父亲而流泪的经历吗?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在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

参考答案:

7、答到朱自清的人物介绍、作品风格、他人评价、有关故事任一方面得2分,两方面以上3分。给满3分为止。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亦可。

8、不设统一答案。3分,画线给1分,理由2分,应有理有据。

9、意对即可。3分,第二次流泪,因为感动。答理解、感激、同情、忧虑、忏悔均可。(1分)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是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2分)

10、不设统一答案。4分,赞成任何一方均可,但必须结合课文父亲的形象来谈,有理有据。

11、,例:一阵清风,吹干父亲额头上的汗滴 《背影》阅读理解答案,由巨人高考网提供。

父子情深(暗线)

二、感受细节:外貌

1、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赏析:一系列艰难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强烈地突出了父爱这一主题。试想,朱自清只是写“父亲过铁路给我买了一些橘子”,效果会怎样?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怎么做的,才能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 7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描写父亲,反映父爱的句子 “父爱像一把大伞,总在有雨的日子里擎着!”

“父爱是一座大山,挺拔伟岸;父爱是一片汪洋的海,浓郁深远!” “父亲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的时候,照亮我的行程!”

2、我的手发抖,点了好几次才点着,扔下火柴就猛地躲到妈妈的身后。

赏析: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体现出了我喜欢兴奋放烟花之余又害怕以恐惧的心理,假如,只是写“我点着就离开了”效果会怎样呢?如果单是这样那么我的那种又爱又怕的心理就无法体现了。

小结:描写人物行动时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干什么,更要写出他怎么做,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心里以及习惯等,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小试牛刀 :写出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炎热的夏天,同学们刚上完下午的第一节体育课,满头大汗,口喝,想喝水。请同学们写一写你(他)到教室或者到小卖部去喝水的这一系列动作。

第一:在写之前认真思考:

在头脑里构思:自己如何去买水?其它同学如何去买水?书本上看到了作家如何写这一过程?自己口渴时怎么想、做?其它同学口渴时怎么做?书本上如何写的?

第二:通过反复的重现和思考, 分解动作。

从操场到小卖部买水喝 :

1、从操场到小卖部 ————

2、从小卖部里拿出水到喝水

1、经过操场 怎样经过?

2、经过台阶 怎样走的?

3、经过篮球场 怎样经过的?

1、到达小卖部门口,如何走进小卖部

2、拿矿泉水(或者饮料

3、如何打开瓶子

4、怎样喝 ?

5、喝后怎样。

第三:精选动词来刻画:

先说如何到小卖部这个动作:跳、奔、跃、越 运用这几个词就比走和跑来得具体些了。但是还有没有其它词呢?还有没有更精彩的,别人可能想不到的词呢?踏、蹦、跨、蹿、蹬、提、转„„

这样子可供选择的词语就比原来的丰富多彩了: 同学们都想得到的动词(一级):走 跑。部分同学想得到的动词(二级):跳、奔、跃、越。更少部分同学才能想到的词(三级):踏、踩、蹦、跨、蹿、蹬、提、转、蹑、抬、蹓„„

再结合身体其它部位进行描写

⑴我从操场一路狂奔着,向台阶跑去。来到了台阶前,我咬紧牙,后脚一蹬,前脚一提,一步四级台阶,一口气冲到了小卖部。

接着我们来说说如何喝这一动作?同学们都想得到的动词:拿、喝 部分同学想得到的动词(二级):伸、挤、掏、拿、打开、抓、递、拧、拉、咀嚼、咽、吸、吮、含、咬、灌、品、咕噜、更少部分同学才能想到的词(三级):甩、啜、咕嘟、嗅、噙、咂、嘬、溅、沾、擦„„

小结写好动作的要点:

1、写前先思考。在头脑里构思,像放电影似地一遍遍重现这一过程。

/ 7

2、注重动作的先后顺序。把一件事情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富有特征的动作进行刻画,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

3、精选动词。搜集有关的动词,进行比较推敲。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

4、在描写动作的时候注意在动作前后添加修饰语,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

5、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合情合理的刻画。让情节更加精彩。

6、反复地进行修改。不断地提高文章档次。

四、课堂总结:

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表现人物个性,揭示文章主旨,还使描写的对象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有一个成语说得好——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也是说我们的动作细节描写。如果我们的作文,出现一两个精彩的动作细节描写,也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加以合理想象,描写妈妈生气的样子,200字左右

教学后记:

学生的智慧,思维开度远比我想像的要高,要强。在课堂上,我只是提到每个坏节中的一二级动词,有的学生就己经能找出三级动词来了,在他们七嘴八舌的争论之下,一个个鲜明特点的动词,都一一展现在眼前,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否定、肯定中那些关于动作描写的词汇就如同开闸的洪水从他们若小的脑瓜中喷涌而出,我被他们的争吵折服了,虽然教学任务末完成、目标末达到。但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目标的实现呢——在讨论中长知识。

/ 7

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 篇2

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之所以感人肺腑,与精彩的细节描写分不开。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尤为重要,它根植于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之中,在整个初中课文中比比皆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在整个初中课文中作用如何呢?

一、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彰显人物个性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刻画 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细节虽勾勒几笔,却对人物性格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细微入神、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彰显着人物的个性。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6课魏巍的《我的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里写出了老师对调皮学生处理的动作,点出动作轻微的“敲 ”字,在其前面又用了修饰词语“轻轻”, 这样能生动地表明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也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突出了蔡老师温柔善良的性格,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7课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边,慢慢探身 下去,尚不大难。”“蹒跚”和 “探”这两个动词形容父亲因身材稍胖而行动缓慢,从正面描写了一个慈父的形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穿、 爬、攀、缩、倾”这一系列动词属于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体现了父爱如山般的深沉伟大。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19课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写道:“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地写出了胡屠户甘愿低人一等替范进拉扯衣服这一细节动作,活灵活现地刻画出这一人物卑劣、丑恶的灵魂,封建的等级制度也在他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些微乎其微的“小动作”,在作品中发挥 优势,彰显了人物的个性。

二、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突出人物心理活动

透过外表看本质,通过动作看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衬托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折射人物内心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和情感活动,使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因此,人物动作细节描写不仅能表现出人 物个性, 还能突出人物心理活动。

如七年级下册第20课林嗣环的《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运用了细节描写,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宾客强烈的反应。“离席” “奋袖出臂”形象地写出宾客的惊慌心理,“变色”“两股战战”表现他们的恐惧,也看出宾客们的专注程度。同时,也突出了口技者表演逼真的程度。

又如,九年级下册第5课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腰身又看了一看豆,自己摇头 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句中“慌”“罩”两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传神地描绘出此时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碟中寥寥几颗茴香豆的慌张心理,反映了这位老年读书人善良、贫寒、迂腐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牵引故事情节的流向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作品故事情节中的主要描 写之一。影响作品故事情节流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动作和语言两种描写,尤其是动作细节描写,从情节的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它不仅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还能对故事情节有着牵引和推动作用。

如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中写道:“他不回答, 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 香豆。’便排出九 文大钱。”“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面对短衣帮挑衅的嘲笑声,孔乙己进行了读书人独特的清高而又沉默的反抗, 在短衣帮面前“排出九文大钱”,有意炫耀一下自己的阔绰。而最后出现在咸亨酒店,买酒的孔乙己却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先前的清高自许荡然无存,悲惨的形象令人心酸。从“排”到“摸”,准确地写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境 地。 小说中的 这两个动 作细节,一前一后,既是对不幸者的孔乙己命运的高度概括,又能牵引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揭示深化作品主题

以小见大也是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之一。 细节描写类似于其他描写,它根植于中心,服务于中心, 唯有如此,细节才会有意义,才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成功的人物细节描写犹如四两拨千斤,直接映射出人物的思想状态,表现出社会风貌,对揭示深化作品主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九年级上册第11课莫泊桑 的 《我的叔叔 于勒》 中:“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一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恐慌万分,此时,父亲十分畏惧眼前那既老又脏的水手就是于勒。如此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不仅能凸现人物个性,重要的是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

又如,九年级下 册第7课契诃夫 的 《变色龙》中: “……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 来,…… 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 大衣吧 …… 好像起风 了,挺冷 ……”文中 “脱下来”,按语境来说,“脱”字这一动作不是描写天气闷热,而是刻画了当时奥楚蔑洛夫错判了狗,周身冒汗的胆怯表现。“给我穿上”的“穿”字,也不是描写天气寒冷,而是掩饰他 刚刚污辱 谩骂将军 心寒胆颤 的表现。 “脱”“穿”两字的动作细节描写,细腻地写出了以奥楚蔑洛夫为代表的媚上欺下、仗势欺人的沙皇走狗的丑恶嘴脸。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具体生动的动作细节描写不仅能栩栩如生地再 现人物形象,使个性特征更加鲜明,更重要的是能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情感,揭示作品主题。

可见,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其妙处不容小觑,它能彰显人物个性,能突出人物心理活动,能牵引故事情节的流向,能揭示作品主题。小说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让我们感悟人物动作细节,捕捉人物动作细节,运用人物动作细节,使文章芳华四溢,感人肺腑。

摘要:生动形象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心理活动的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品主题的揭示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挖掘分析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在初中课文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捕捉细节,丰富生活阅历,培养感悟和想象力,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让动作细节描写为作文增彩 篇3

一、炼义,贵于准

“义”指遣词造句要准确贴切,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懂的道理,但实施起来却决非易事。例如贾岛的例子:意义相近的“推”和“敲”经过他的再三斟酌,最后确定符合语言环境的“敲”为最佳动词,这样才使“僧敲月下门”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僧敲月下门”的“敲”字,似乎也就成了贾岛的代名词。

二、炼形,贵于活

这里所说的“形”,便是指在同一篇文章之内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而灵活选择不同的动词,使句子错落有致,使文章生机勃勃。事实上,“动作不动”是学生一个易犯的毛病。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观察任务,指导观察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还要让学生从观察中感受到乐趣,为培养学生平时细心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炼实,贵于真

“实”是指学生作文中的事件或个别语言描写和实实在在的事情的相符程度。所谓“真”即指:文通字顺、实话实说、表达真情实感。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应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抒发真情实感。否则虚假的作品、虚假的感情会源源不断而来。发现症结后,我对症下药,让他们写自己之所想,自己之所乐,写自己之内心真正想表达的话。

四、炼趣,贵于妙

在一些譬如《有趣的×××》之类的作文教学中,我尽量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明白,要使自己文章中的人物语言妙趣横生,必须做到笔调有韵趣,哲理有理趣,形象有情趣,使人读后或哑然失笑,或忍俊不禁,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动作细节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要让趣味十足的动作成为学生作文中的亮点,那还得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观察越细致,积累的词汇就越多,动词的选择范围就越广。

五、炼情,贵于蕴

小学生的习作,也是用语言文字表达他们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有些学生虽然想表达内心的真正感情,但是苦于把握不准词语,特别是对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描写,学生就更加不以為意,因此多多少少就少了那份韵味。或许正是那不经意的一个动词、一个动作细节描写而使本来混沌不清的人物形象特征和习作中心豁然明朗。

总而言之,刻画人物(包括当作人来写的各类生物),动作在细节处的作用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不经意之间,一个运用不恰当的动词会成为文章的败笔,而一个巧妙的动词会使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

如何进行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篇4

一、导入

1.读过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吗?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诗中所描写的场景?

【生答】诗中描写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

2.通过这一场景表现了什么主旨?

【生答】歌颂了深挚的母爱。

3.最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诗句是什么?

【生答】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这两句诗中哪一个动作细节最能体现这种慈母之爱?

【生答】密密缝。

5.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一场景。

【生口头表达】

【师归纳】“密密缝”三个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普通的动作细节,却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专注地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她把对儿子的祝福和担忧都融入到了一针一线之中。笃深的母爱,就是通过“密密缝”这个动作细节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来的。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写作技巧——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二、例说动作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个性特征上的作用

人物细节描写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也就是说,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做什么,更要写出他是怎样做的。就是这些微乎其微的“小动作”,在凸现人物个性。

【文段示例】

文段一: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文段二: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文段三: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品析,由学生在合作探讨后进行,引导学生在品析过程中紧扣文段中的动词。】

文段一:这一段动作细节描写,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的心理,他非常害怕那个又穷又脏又老的水手就是自己的弟弟于勒。如果改成“我父亲多么害怕那个穷水手是自己的弟弟于勒呀”,效果不如原文生动形象。也就是说,细节描写不仅能把人物写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且能凸现人物个性。

文段二:一系列艰难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强烈地突出了父爱这一主题。试想,朱自清只是写“父亲过铁路给我买了一些橘子”,效果会怎样?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怎么做的,才能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段三:这一段写的是老师惩罚“调皮”学生时的动作细节。一个“敲 ”字已经写出了动作之轻,而“敲 ”的前边又用“轻轻”一词来修饰,写出蔡老师非常疼爱自己的学生,突出了蔡老师温柔善良的性格。如果将这一段改成“蔡老师仅仅打了我一次”,则无法体现蔡老师温柔善良的性格。

【师归纳】以上实例说明,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物过行动作细节描实际情况不仅描写的对象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还可以表现人物个性。

三、通过对以上精彩文段的欣赏,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怎样才能写好动作细节。

1.不仅要写出做什么,还要具体写出怎么做。

2.动作描写要典型。抓住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动作。

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 篇5

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板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

他慢慢地拿起勺子,挑起一口饭和一块肉入进嘴里,下巴一上一下的,发出嗒嗒的声音。你看,他正在品赏着那块肉呢!就像电视里演的“食神”似的,只是他身材比较 矮、比较胖而已,但他的样子和神态简直就是“食神”的再版。

看到张宏伟啃鸡腿、那才叫好笑:他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鸡腿,慢慢的张开那张大嘴,用门牙把鸡腿上的肉撕下来。在嘴里慢慢的品味着“无上的美味”,眼睛慢慢地眯成一条逢,十分满足地说:“太棒了,真好吃!”还不时发出“啧啧”的声音。只有一会儿功夫,他已经把那个“巨无霸”消灭了。非常有成就感。他只用手背随便地擦了一下嘴上的油和肉,便大功告成的开始了下一道工序。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写人作文之神态,动作描写 篇6

父爱有声

父亲老了„„

再不是能把我举在头上、让我咿咿呀呀跟他疯的大帅哥;再不是能为我梳小辫送我上学的大小伙儿;再不是一手抓着后坐、一手握着前把让我歪歪扭扭学着驾驭自行车的壮汉子;再不是送我上大学时同学们羡慕地议论的那个矫健的身影;以至不再是我能够随便发泻和倾诉工作烦恼、事业挫折的听众了。

中秋之夜,当放下远在千里之遥向父母问候的电话,心里总觉得有点儿什么东西堵着,爸爸那听着平淡的话语连同那几个月来一直萦绕在脑海的声音,再一次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四十岁以前、我对节日不能与父母团聚几乎已经习以为常。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孩子,到北京闯荡。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一代人一起走进了中年、走进了记忆里父母亲的年龄。这时才突然发现对家的牵挂、对亲情的依赖逐渐浓郁起来,于是、这两年常常寻找或创造机会、打点一份温情回家跟父母聚一聚。但每次又都有些不同的触动和伤感。

严格的说,爸爸的老比他的同龄人要显得缓慢得多,这是我们一家人的福气。七十有三了,依然耳聪目明,说起来连我都羡慕不已的是,他至今也没带老花镜。腿脚利落地整天闲不下来。也许是部队保留下来的生活习惯,每天的生活很有节奏、也很严谨。他有一个最大的健身之道就是一年四季洗冷水藻。记得爸爸在我眼里还是大帅哥的时候,隆冬的南方、屋里屋外都冷得人没处躲没处藏的时候,他还一边哆哆嗦嗦地唱着歌儿一边铺被子,然后一溜烟儿钻进洗澡房又一溜烟儿地蹿出来。常常把我们乐得直拿他打趣儿。现在看来爸爸的健康还真得益于这一招呢。他还很注意跟潮流,上次回家给他买了电脑,这次回家看他已经操作得很熟练了,接下来他还让我教他发手机短信,说是跟我们联系可以省钱。正因为爸爸的种种不服老、不落伍的好处,我的许多想法和观念总是能够、也比较容易跟他沟通。

但是这一次就大不相同了。我发现爸爸的心理承受力明显地不如从前。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搅乱他的正常饮食以至生活起居。敏感、脆弱、和硬撑着的那份家长制的尊严,常常会让我在窒息中心痛。特别是当母亲告诉我爸爸背着我们时的那些生理反映,比如:手发抖、整夜的睡不着、甚至早已治愈的胃病也卷土重来,我就更是自责得很。怎么办?不说吧,他都能猜到,也驾不住他的过问。说了吧,现在许多事情不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对于利弊得失的权衡也被物欲横流的浮燥所颠覆。特别是对待第三代的教、养问题;前途的选择问题;爸爸那种强烈的参与和主宰意识几乎成为我们之间的“雷区”。虽然很多时候他嘴上总是欲擒故纵地说:我不管你们的事了,也管不了啦。其实、会以更大的精力去投入和关注。然后给你提出一套周密的方案,那诚恳中不可更改的态度、是我最害怕面对的。

爸爸是太在乎我了,这我从小就知道。由于是军人出身,他在乎的方式是更加的严厉:幼时、拳脚之后他会把我揽进怀中;大了、斥责之后总是他来打破僵局;后来、当我的叛逆与他的正统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好几次我看到心目中刚强、专制的父亲向我投来妥协的目光„„

现在爸爸把这份感情放到了外孙女的身上,只是少了激烈、多了许多婉转的温和。我知道这依然是为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工作,爸爸妈妈总觉得身为母亲的我亏欠孩子的太多,于是时时事事都以这为前提、对孩子百般呵护与照顾,结果、孩子在外边儿挺会关心人、照顾人的,可回到家对二老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就不是滋味。我真不知道怎样劝导才能让两位老人对自己好些、自私些。

与亲人相聚的时间总是“火上房”的快。行程确定后、爸爸显得更加忙碌和话少。平时闲谈中随便说到的对家乡的念想:什么辣椒酱、萝卜干儿、甜玉米、老友面„„爸爸都不声不响地买了回来,要么、在餐桌上让我过足了瘾,要么、和妈妈精心地为我打好了包装。七月的南宁暑气蒸人,可爸爸就这样一趟一趟地往外跑。

临别那天,吃完晚饭我和妈妈、姐姐又坐在一块儿聊着家常,可我老是听到爸妈休息的屋里传来“唦唦、唦唦”的响声。因为电视开着,妈妈和姐姐大概都没注意。声音持续了好长时间,我挺好奇便特不经意地向那间屋子走去。是爸爸!他抬头冲我笑了笑,又继续忙着手中的事儿。“唦唦、唦唦”„„爸爸看我还站着,便像是告诉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好朋友从国外给我和你妈妈寄来的“深海鱼油”,非常纯,我吃了一段时间感觉很有效果。第二天、我在我的行李箱里看到了那两个装满了鱼油的瓶子,上面用处方的格式写着每天服用的时间和量;右下角还分别标着180粒。我脑子嗡的一下,眼泪夺眶而出。此时、昨天爸爸抬头冲我那一笑像蒙太奇定格在我的眼前,那是我很不熟悉的笑容——单纯、憨厚、甚至带着孩子般的傻气。在去机场的路上,我的耳边始终是那“唦唦、唦唦”的倒药声;我的眼前也始终是爸爸那令我鼻子酸酸的笑容。几个月过去了,这感觉却每每挥之不去„„

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 篇7

例如某一次学生作文练习,题目是“爱,可以这样表达”,8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写真挚的亲情,尽管也有感人至深的佳作,但是由于选材的雷同,多数是父亲严厉责备,母亲送上牛奶的套路,无法让我捕捉到灵动的细节。作文练习中,一边是老师多次强调要写细节,另一边是学生无“米”下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在训练中做一些尝试,引导学生思考理解细节的内涵,进一步捕捉细节,提升作文的价值。

一、细节源自有心观察,细心品味

上海春季高考作文曾以“细微深处”为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想起日本女诗人加贺千代一次清晨的经历。她晨起穿花园小径去提水,走到井边发现“朝颜”蔓儿爬满了井口,她立刻转身到邻家提水,不假思索。后读到她为此写的徘句,我再也无法将目光从她的身上移开:一个肯为自然让位的诗人,她的心该是多么谦卑又多么高尚。清晨她的一个转身的细节,深深地牵动着我、牵动着一代人,牵着一个世纪的感动。而那“朝颜”,只是平素不屑被人们收纳的牵牛花。

还有季羡林先生老年养的一只老猫。晚寝季老都有个习惯,即在被褥上铺一层布。半夜一股暖气透过两层棉被扑到他的双腿上——老猫爬在他的腿肚处睡得正香。季老便僵卧着一动不动,即使又酸又疼也强忍着,免得惊了猫儿的清梦。“此时它也许正梦着捉住了一只耗子,只要我腿一动,它这耗子就吃不成了,岂非大煞风景。”读到这里,我忍俊不禁;而联想到当下有多少人,遇上黏人的小猫蹭上来,不是憎恶得一脚踹开?我不禁要落泪了。

其实生活中爱的细节俯拾皆是,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为我们留意。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就会处处冰浴着爱的阳光。在训练“熟悉的人”这一记人作文时,我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在周记本中书写观察日记,记录自己最熟悉的人的言谈举止。一周下来,学生积累了平日熟视无睹的素材,例如家人每天轻手轻脚起来做早饭,老师富有特色的教学用语等等。其实一个眼神,一抹浅笑,本身微不足道,但只要牵动的是人性最柔软的情感,就会像冬天的一杯热茶,将冰凉的手指一点点摩挲温热,心思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二、细节不是鸡毛蒜皮,而是见微知著

生活,总向着细微之处;细微之处,又深含着人生。但是鸡毛蒜皮琐事的累积,并不能全部成为写作的素材。如上例中女诗人之于朝颜,季先生之于老猫,那份对生命细致入微的敬重,吐露着人世间最深的秘密。细节虽小,也要如一滴水折射阳光,展现个性化的形象,阐发或普遍或深邃的道理。

例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奶奶头发全白,个头比小学生更瘦小,浑浊的目光都聚焦在我的身上,问我在学校怎么样,问我吃饭睡觉,然后听说我带东西给她吃,她端起碗,眉开眼笑说我好。手抖得厉害,使得筷子与碗击打出了刺耳之声,振得我心头一颤。”这令人惊颤的击打之声,似乎可以借此触摸到老人的寂寞。之前的“问”和“笑”,还是不动声色,却在最后一句,一下子激荡起心底涟漪。迟暮的老人,竟然这样无力!

又如,表现老师富有特色的语言的细节描写:“一天上课,老师出了难题,要求我们分组讨论,后面几个男生趁老师写板书喧闹起来,老师突然幽幽地说,我东南方向45度的那组同学,请认真讨论!全班都愣住了。那几个男生像被电击了一样,羞愧地低下头。课后,一个男生说,没想到他戴着深色眼镜比那二郎神的三只眼还厉害!”不用多想,这写的一定是严谨的数学老师。作者抓住个性化的语言,巧妙地刻画了人物,惟妙惟肖。

细节不仅仅是局部速写,而是凝聚着文章主旨的聚光点。要捕捉具有典型性的内容,有时除了借助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描写之外,还要运用修辞增强其生动性。

例如,学生写一位严厉的班主任老师,着重描写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很大,这时,就像是一个探测器,一股寒气充溢了整个教室。”比喻、夸张加上通感,展现了人物特点。

三、细节描写,不必面面俱到,定要精雕细刻

怎样写好细节描写?精彩的细节描写,不是以字数多寡而定,要能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面对典型细节,写作高手的笔下,通常不是冗长而烦琐的叙述,而是将它定格,浓墨重彩,加以渲染。游离文章主题的细节描写,多写反而会让读者感到乏味。

冬天到了,学生对温暖的感知特别深刻。平常不少学生会写放学后家人等候晚归的背影,但是经过观察比较,有一个学生独具慧眼,在作文中写到了父亲垫鞋垫:“父亲将鞋垫的两侧微微卷起,用食指顶住鞋垫的上部,慢慢往里面塞,可是这鞋垫好像大了一点,于是他轻轻拿过剪刀,比照一下鞋底的尺寸,然后小心的剪了一个弧形。然后再次塞进去,哈,成功了。”

还有一个学生写自己与父亲坐飞机的经历:“我吓坏了,抓着父亲的手更紧了,感受由父亲手中传来的温度,恐惧不安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当飞机又恢复平稳了。我慢慢松开父亲的手,啊,父亲的手上赫然有几道深深的指甲印,有些地方都有些破了。原来父亲为了减轻我的恐惧,被我抓着这么疼哼都不哼一声。看着那指甲印,父亲,我……”

最值得称赞的是一篇记录奶奶无微不至关怀的文章。选录如下:

刚到家,大气还没喘,奶奶就开始问了:“晚上回来冷不?怎么没戴手套呢?”

我应声说了一句:“不冷。”

“饿了吧?”“吃点东西吧?要不下点水饺?”

“不想吃。”

奶奶皱皱眉头。“那汤圆呢?今天刚买的,你最喜欢吃芝麻馅的。”

“不了。我还要再看会书。你先睡吧。”

奶奶不高兴了。拉下了脸。“怎么会不饿呢?这么晚,吃点东西看书吧。”

“真的不用了!”我对着奶奶不耐烦地说道。

“那你去看书吧,”奶奶一边走一边说,“我再给你倒点水。”说完又去倒水,走回房间。当时看着奶奶一趟一趟地走着,刚才的不耐烦一扫而光,心里充满着感动,满满的都是奶奶的爱。

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繁复的语言背后,书写的是老人的牵挂,令人动容。

《促织》一文细节描写之深度解读 篇8

其一、能够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比如,当成名“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之后的描述:“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这一细节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成名夫妻欲怒不能、欲哭无泪、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心理状态。再比如,当成名和村中少年好事者比斗蟋蟀的时候,成名先后“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大喜”——“骇立愕呼”——“顿足失色”——“益惊喜”,这一连串的细节给我们展示了成名从无所谓——喜出望外——异常珍惜的内心世界。

其二、烘托人物心情,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人物的心理不外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法,而细节的描绘则是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成名根据神巫所示之图前往寻找促织的过程的描述:于“蓬蒿中侧听徐行”,见虫则“遽扑之”,然后是“掭以尖草”,“以筒水灌之”,得虫后“大喜,笼归,举家庆贺”,并“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这一系列行动细节的描写,就把成名期望、急切、喜悦、释然的心理活动生动细腻地表现出来。

其三、铺垫渲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当成子投井自杀之后,成名夫妻经历了惊、怒、悲、忧、焦虑的一系列的感情变化,“忽闻门外虫鸣”,在此,作品描述了小蟋蟀的形状:短小,黑赤色……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颈;写了小蟋蟀的迅捷、飘忽;又写了小蟋蟀“忽落襟袖间”,对成名似有感情。在这里,对小蟋蟀形状和动作的细节描述,一方面表示促织的异乎寻常,暗与成子化身促织相呼应,一方面暗示了小蟋蟀的超凡本事,为下文中的斗胜强敌、鸡口脱险、过关斩将、由此给成名带来富贵等情节埋下了伏笔。

其四、画龙点睛,深化作品的主题。课文第五部分也即文章的第八段写到:虫,逐级献上去;奖,逐级赏下来;成名因而暴富;可是“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这一个典型的细节,点明交代了深意促织的来历,增强了故事的神奇色彩,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在官府的逼迫下,成子自杀后还要魂化促织以供玩赏,才能解脱一家的苦难,这就更加表现出百姓所受苦难至深和统治者的荒淫残暴,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

其五、生动逼真地描绘作品的典型环境。生动、逼真又富有代表性的细节,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逐级上献蟋蟀的过程:宰的“怒呵”和赏,抚军的“大悦”以及“上大嘉悦”,然后是逐级的赏赐等等,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各级官员“奉为定例”并蒙受促织“恩荫”的现实,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都是建立在百姓的苦难之上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环境。

在此,我们也有必要来探究一下本文在细节描写中所运用的技法:

第一、对比性的细节描写。比如“蟹壳青”的斗无不胜、“庞然修伟”与成名的促织“伏不动,蠢若木鸡”形成对比;少年好事者的“掩口胡卢而笑”与成名的“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的“大骇”与成名的“大喜”;从成名的“自增惭怍”到“大喜”到“骇立愕呼”到“顿足失色”到“益惊喜”;从成名的“转侧床头,惟思自尽”到“田百顷,楼阁万椽……裘马过世家焉”等等。

第二、比喻式的细节描写。比如“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霜”,“如被冰霜”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成名突闻噩耗、身心遭受巨大打击时的惊怖之情。再如“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极力渲染小虫呆笨的神貌,为下文的扣人心弦的搏击场景设下铺垫。

第三、夸张式的细节描写。比如写到小虫鸡口脱险的情节时,鸡“径进以啄”,情势危急,而小虫则以其机敏出人意料地将鸡制服,以夸张手法展现了促织的神奇。再如,“自昏达旦,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充分表现了成名忧惧交加、一筹莫展的绝望心情。

第四、拟人式的细节描写。比如描写促织和蟹壳青这一激烈厮斗的过程,写到小虫“暴怒”、“振奋作声”、“翘然衿鸣”,就把小虫奋勇搏击之声之状之神描绘得栩栩如生,情态毕现.

第五、侧面烘托式的细节描写。比如描述虫鸡相斗的场面,一方面写小虫的出奇制胜,一方面则用成名的心情烘托,由“骇立愕呼”到“顿足失色”到“益惊喜”,跌宕起伏。

第六、简笔勾勒式的细节描写。比如“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寥寥数语,就把处于极度绝望中的成名,忽然听到促织的叫声、看到促织时惊喜莫名恍惚如在梦中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综上诉述,《促织》以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细腻逼真的心理刻画,赋予了这篇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而逼真生动的细节描写确实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 韦淑红)

作文之——细节描写的运用 篇9

一、下面几个段落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的?

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 他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食堂里,张老师急着要去上课,他端起饭盆,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地将里面的米粥喝下去;一低头,却发现衣襟上洒下了几滴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中。(《的张老师》)() 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二、比较下面两篇作文,哪篇写得更精彩并说明理由。

第一篇:教师节来了

今天是9月1日教师节。

昨天放学的时候,我班班干部们就聚在一起商量怎么过教师节,同学们各抒己见,后来大家决定给老师买一束康乃馨。

一大早,文娱委员如约捧来了一束鲜花,我们把讲台擦了一遍,等待上课铃声想起„„

老师踏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她推开门的时候,班长马上喊:“起立!”我们一起祝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笑了,当她看到旁边的纸条时,忍不住流出了眼泪,因为我们在纸条上写着:“我们爱您!”我们大家也跟着哭了。

第二篇:康乃馨的节日

还记得那一天,满街的康乃馨,随处都可闻到那一股淡淡的让人陶醉的香味,康乃馨的话语是感激,之所以让人陶醉,就是因为它是爱的代名词。

那天,是教师节,小学生活的最后一个教师节。

这一天,我们想了很多,希望能在最后一个教师节给老师一个惊喜。是的,我们买了康乃馨,买了那一束代表着我们这群孩子充满感激的心的康乃馨。我们把讲台抹得干干净净,用花瓶插上了那束康乃馨,在花瓶边上还有一张纸条和一瓶护手霜。你一定奇怪了,为什么要买护手霜,因为我们的这位老师是女的,这几年来,她的手上落满了粉笔灰,把她的那双手弄得干巴巴的。所以我们不仅想让她开心,还想让她美丽。

老师就快来了,我们把门关得紧紧的,悄悄地念着对老师说的话,心里激动得想哭。“吱„„”门开了。“起立!”班长的声音。“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那一天,这句话出奇的整齐,老师一下子愣住了,她的眼睛睁得很大,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她眼睛里翻滚的泪花。她轻轻地拿起了康乃馨,用鼻子闻了一下,又拿起了那张纸条和那瓶护手霜,她终于忍不住哭了,因为那张纸条上写着四个字:“我们爱您!”她的眼泪又一次感染了我们,我们也哭了,教室里一片“呜呜”声。最后,她又拿起康乃馨对我们说:“谢谢!谢谢!”几年来,我们没有对她说过一声谢谢,可今天她却对我们说感谢。老师啊,说谢谢的应该是我们,这群老惹您生气的学生啊。这一节课,老师和我们都体会到了彼此的那份师生之爱。我们永远记得,那天的康乃馨格外的红,因为,在它里面,闪动着老师的泪花。

我们永远记住那个飘香的节日,因为那天是康乃馨的节日,因为那天充满感动„„

比较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方法指导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事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彩的描绘,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是记叙类文章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其中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五种描写,此外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则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两种。围绕中心的描写可以使记叙更加生动,使内容更加丰富,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四、写作小窍门: 写外貌不用“有” 比较:

A 她可漂亮了,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 双乌黑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 樱桃小嘴。

我的小窍门还有:

1、2、五、牛刀小试

B 她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与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大家可喜欢她了。

运用细节描写将该句子进行扩充:昨天测验英语,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六、范文引路

“爱管闲事”的人

文丽是我最好的同班同学,望文生义,她的名字既文静又美丽,其实“名不副实”。她不但爱管“闲事”,而且胆大惊人„„

上个星期天,我们相约来到小港蛟山公园游玩,前脚刚进园门,就听身后“扑通”一声,我们不约而同回过头循声望去,只见公园不远处,一辆自行车把人撞倒了。

走过去一看,肇事者是位小伙子,被撞倒的是位老奶奶。老奶奶坐在地上揉着膝盖直哼哼,小伙子想甩手溜走,却被文丽一手拉住了他的自行车把。

“你想找死?”小伙子大吼一声,举着右臂,握紧拳头。我被吓得心儿怦怦直跳。只见那小伙子长得虎背熊腰,文丽在他面前就像一棵弱不禁风的小树苗儿。

“你凶什么?你撞到了老奶奶,还想走人!”文丽毫不示弱,目光直射小伙子,我也随声附和,为她打气助威。

这时,周围的游客闻声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好汉不吃眼前亏,小伙子想早点摆脱困境,用尽推开文丽的手,脸色变得铁青。我赶紧扯了扯文丽的衣角,示意她别多管闲事了,但文丽却依然不动,死死拽着自行车不放,脸涨得通红通红,大声说:“你撞倒老奶奶,事情没有解决就想一走了之,办不到!”

“再说一一我揍你!”小伙子满脸怒气,还晃了晃拳头。

“你怎么这样不讲理?”“做错事还不认账!拉他去公安局!”„„众人议论纷纷,都站出来支持文丽,指责小伙子。

众怒难犯!小伙子一下软下来了,像泄了气的皮球瘪在那里不声不响。“还不送老奶奶去医院!”文丽放开自行车把手发出命令。小伙子乖乖地用车驮着老奶奶走了。

在啧啧的称赞声中,游客们散开了。

“你真行啊!”我看了看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的文丽,问道:“刚才你不怕吗?”“开始有点,一看大家都站在我这边,我就不怕了。你想,遇到这样的事,如果大家都有正义感、责任感,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赏析]

文章通过对文丽大胆和一个肇事小青年“争斗”事件的叙写,描写了一个爱管“闲事”,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物形象。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颇具个性,如第六段中“文丽却依然不动,死死拽着自行车不放,脸涨得通红通红,大声说„„”,很好地凸现了人物美好的心灵。文章还采用直接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文丽的形象进一步丰满起来。

七、篇章训练

参考题:我们班的________ 要求:划线处可填入人名;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叙事写入;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你,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 篇10

南安市实验中学

陈春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

2、初步掌握描写细节的类型、方法和技巧。

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把作文写得生动、细腻、传神。

(二)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进行细节写作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在作文中如何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课前播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精彩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

2、初步掌握细节描写的类型、方法和技巧。

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

三、概念理解,把握内涵。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即细小的情节。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

2、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渲染气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文章更生动传神、形象感人。

3、细节描写有哪几种类型?请举课文例子说明。

(1)人物细节描写。

常用的有:动作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神态细节描写等;

(2)环境细节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细节描写、社会环境细节描写。(3)场景细节描写等。课文例子(略)

四、欣赏美文,体会细节,畅谈感悟。

1、回顾已学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精彩片断,读一读,谈一谈,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之妙。

2、展示学生精彩习作片断,读一读,谈一谈,悟一悟。

五、方法点拨,开启智慧。

1、突出重点,精雕细琢,延长过程。

2、巧用修辞,描写神韵,引经据典。

六、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什么?

要符合生活、新颖,要有代表性、概括性,有选择的为中心服务。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化文章主题,生动、形象,让文章富有表现力,给读者留下印象。

七、细心观察,即兴创作,牛刀小试。

1、请学生评评两则片断描写,哪则写得更好,为什么?

2、猜猜看,我写的是谁?

运用刻画细节的方法,描写班级里的一个同学,不要出现名字,看你的描写能不能让同学一下子猜出来。

3、调动想象,认真描写。

请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个和蔼的老师走进教室时的情态。

八、板书设计。

细节描写

经典作品常读熟

留心生活细观察 用心揣磨思妙用

勤奋练笔方学成 留住身边精彩事

细节点亮文章美

九、布置作业:

1、请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个严肃的老师走进教室时的情态。

上一篇:我爱你我的祖国小学作文下一篇:新托福考试口语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