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细节描写

2024-05-21

人物细节描写(精选11篇)

人物细节描写 篇1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 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十七年的初中语文任教经历让我深知, 如何把作文写得精彩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

不少同学写作文时, 往往满足于结构分明, 情节完整, 叙事清楚, 却忽视了细节的刻画。让文章出彩的方法有很多, 细节描写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经过与多届学生的实践探索, 我发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细节描写的方法, 此法让学生在作文时锦上添花, 且屡试不爽。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情节, 加以准确、细致、生动的描绘, 使读者如睹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 被称为“一滴水中的太阳”。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以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细致刻画,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 刻画出人物特征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 植被多于空地, 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 遮住了嘴唇, 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一根根迎风飘动, 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 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对于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 让列夫·托尔斯泰不拘小节、专注于文学创作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 活化出人物形象

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 到了喝春酒时, 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呦!”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 就只能舔一指甲缝, 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 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 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琦君《春酒》)

母亲的话, 既表现了自己酿出春酒的骄傲得意的心情, 又表现了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严中有爱, 爱中有度。

三.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 展现出人物的心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如果没有对连走路都吃力的“肥胖”父亲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 一个爱子的好父亲的形象就很难成为“经典”, 文章也就不会那么生动感人。

四.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 揭示出人物的内心

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 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天啊, 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 声音响亮, 口齿清楚, 又没有一点错误, 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都德《最后一课》)

通过小弗郎士的内心独白, 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平时不爱学习法语的调皮男孩的懊悔之情和宁愿付出一切代价也想学好祖国语言的坚定决心。

五.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 表现出人物的思想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 两眼呆直, 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 船长。”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这段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 把菲利普的惊讶害怕失望的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

六.环境的细节描写, 烘托出人物的性格

下午放学我陪芸等车, 等了好久不见车来。我和芸便偎依在一起说着自己的不舍。“我不想和你分开, 一刻也不想。”芸说。我从芸眼中读出了哀伤。我转过脸去不忍看她。夏天的黄昏, 柔柔的阳光轻抚着大地上的生命, 把她们映的那么美好。淡淡的阳光, 穿透树林, 穿过天顶, 渐渐往西边的角上移去。被染得通红的天空, 把软软的云朵揽在怀里, 轻声低唱着风的摇篮曲。

“芸, 我同样不愿离开你。”当我说这话时, 我看见夕阳的余辉下, 芸好憔悴。我想她的心在流泪。

这是我的学生高雪在她的《当有梦的时候, 才有远方》中运用的环境细节描写, 她把人物的情感渲染得恰如其分, 形象地写出了注重同窗情感的人物性格。

当然,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也不是越多越好, 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 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点。这样才更具有针对性, 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只要抓住“细节描写”这部让作文出彩的“葵花宝典”, 带领学生把这六柄利器磨快了磨光了磨好了, 那么学生就可以在作文的江湖任我行了。

人物细节描写 篇2

一、人物的外貌描写

以下是几个学生作文的关于外貌描写的片段.

<一>“弟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他的脸上,长着一对大眼睛,那两颗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脸上,不论是腮帮,还是嘴唇,或者那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二>“向老师40来岁,那张脸上戴着一副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嘴总是闭着,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夹着书,低着头,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课生动,声音洪亮,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

这两个片段都是人物的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这两段虽然没有语病,描写得也算具体,可总觉得人物不够鲜活,特征不够明显.外貌描写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上面的两个片段抓住了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特征,缺少的是人物的精气神.写人物外貌时还要着重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个性特征,气质情感的`外貌特征予以重点描写,并要适时的准确的用相应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达到神似的境界。下面的两个片段是加了些形容词、做了些适当修饰后的效果.

<一>“弟弟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二>“向老师4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通过这样的修改之后,人物的形象就生动鲜活起来.尤其是改文<一>中关于眼睛的描写,人物的性格活灵活现的从这个心灵的窗户里展现出来了.一个机灵淘气的人物形象的跃然纸上了。

凸显人物形象 强化细节描写 篇3

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不突出。

【原作亮相】

沿途的风景

淮州中学 姜树琴

走得太快,没有了影子,偶尔驻足停息,抬眼间竟然惊讶地发现,沿途的风景真美,心灵也在瞬间开花。

我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淖,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巨大的大学象牙塔的压力之下,我竟然开始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这样的生活于我,苦不堪言。

一朵青春的花,还未来得及绽放,便已经早早凋零。

偶然踏上回家的路程,那短短的40公里的距离,却仿佛隔了一个世纪般遥远,毕竟,我已经在学校苦苦挣扎了两个月了。

父亲忙于田里的事物没有来接我,我只能灰溜溜地一个人走在路上,远处的麦田郁郁葱葱,饱含生机,那饱满的麦穗快要被挤破,包含着孕育新生命的喜悦,在这样的时空中,我的心醉了。

轻微的呼吸之间就能闻到麦穗的芬芳,我不禁放缓匆匆的脚步,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自家的田头。

一个瘦小的身躯,一个弯成了弓弧的背,一个像芦苇一样摇摆不定的身影,在傍晚的余晖中,那样的灰色和绿色,一瞬间在我的心里定格。

是父亲。

他肩上几乎有他半身打的喷壶,如山般重重地压着他,他是那样无比的渺小呀,他周围的绿色几乎将他掩埋,他又是多么的伟岸啊,那些生命的颜色记录着生命的传奇。

他停下了脚步,或许他累了,要歇歇?他缓缓地弯下腰去,轻轻地将脸靠近麦穗,触到了,鼻尖终于触到了麦香,相信在那刹那间,所有的芬芳都被父亲一个人嗅去了,所有的美好景象也一样定格在他的脑海。这其中也一定包含我拿着红红的通知书笑着的场景。

这些美好,一定就是父亲辛勤劳作的动力。

我的心顿时充满暖意,犹如一股清泉汩汩流淌,这股清泉慢慢地滋润了我那因忙碌而疲惫不堪的心。

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应该留一块空地,播种自己的种子,将来收获的,也将是自己的独有的风景与心情。

是该停下脚步,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体悟那看风景时的心情。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川

【考场得分】

内容20分,表达22分,发展12分,总分54。

【场外分析】

本文写了回家的过程,但属浅层次的。虽有细节描写,但没有很好地为人物形象描写服务;虽有符合作者身份的表达,但有不尽妥当之处。特别是对父亲的描写,虽未局限于种田,还有对女儿未来的期望值,形象显得模糊。因文章前部分个人情感抒发太长,也冲淡了“我”和“父亲”的形象。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章进行修改:一是凸显中心立意。删除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的个人情感描写,如:“我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淖……毕竟,我已经在学校苦苦挣扎了两个月了。”二是集中笔墨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父亲的形象似乎只是“我”的陪衬,要使父亲形象立体起来,就应写好父亲的言行举止。而要使“我”的形象活起来,只有感恩的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行动。三是修改不得体的语句,如:“父亲忙于田里的事物没有来接我……在这样的时空中,我的心醉了。”“他肩上几乎有他半身打的喷壶……那些生命的颜色记录着生命的传奇。”

【跳级作文】

沿途的风景

走得太快,没有了影子,偶尔驻足停息,抬眼间竟然惊讶地发现,沿途的风景真美,心灵也在瞬间开花。

父亲忙于田里的事,今天没有来接我,我只能孤零零地一人走在路上。路旁的意杨,一棵比一棵高,一棵比一棵绿,一棵比一棵能说会道,听着它们哗啦啦的话语,我更感孤寂、落寞。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一心一意为我营造人生风景的父亲,在每一个周末,你总是打来电话,问我回家不回家,如回家,你就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早早地去乡汽车站等我。

去年放寒假的那天,因为汽车在路上抛锚,你一直等我到夜里十点多钟。我知道你胃不好,不能挨冻,你说,只要见到我胃就舒服了。

路边的麦田郁郁葱葱,生机勃发,那饱满的麦穗皮快要被挤破。我的心醉了。轻微的呼吸之间就能闻到麦穗的芬芳,我不禁放缓匆匆的脚步,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自家的田头。

一个瘦小的身躯,一个弯成了弓弧的背,一个像芦苇一样摇摆不定的身影,在傍晚的余晖中,那样的灰色和绿色,一瞬间在我的心里定格。

父亲,是你。

肩上是几乎有你半身高的喷壶,小山似的重重地压着你,你是那样无比的渺小呀!周围的大片绿色几乎把你掩埋;你又是多么的伟岸啊,沿途的风景佐证着你创造的奇迹。

你停下了脚步,或许你累了,要歇息。你缓缓地弯下腰去,轻轻地将脸靠近麦穗,触到了,鼻尖终于触到了麦香,相信在那刹那间,所有的芬芳都被你一个人嗅去了,所有的美好景象也一样定格在你的脑海。这其中也一定包含我拿着红红的通知书你憨憨笑着的情景。

我的心顿时充满暖意,犹如一股清泉汩汩流淌,这股清泉慢慢地滋润了我那因忙碌而疲惫不堪的心。

你见了我,嘿嘿一笑。我从你肩上夺过喷壶,尽管你说我不会,其实,你是怕我伤你用心血和汗水育出的麦子。你和我一同沿着麦行慢慢向前,教我如何举喷头,如何控制开关。你特别嘱咐我要戴好口罩。

我和父亲并排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里,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的喷药,躬着腰艰难地向前挪着。天快黑了,望着身后灰蒙蒙的一片,我的心发毛了。你看出了我的心事,说:回家吧,我明儿再来。

走到麦田边,我偶尔回头,父亲皱纹多了,白发多了,背也驼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我想起了罗中旭的油画《父亲》。

父亲啊,为了你心中追求的那种风景,你付出了许多许多。

在我来说,父亲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我人生沿途上的灿烂风景。

【跳级要点】

第一,集中笔墨,彰显立意。此文的立意即文末所说:“父亲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我人生沿途上的灿烂风景。”为凸显它,“我”就成为“父亲”的陪衬。第二,集中笔墨刻画人物。在原文有所描写的基础上,有增添了自然环境、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第三,将原文对父亲称为“他”改为“你”,更突出“我”对父亲的敬重与敬爱,也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_______。

【应考攻略】

1. 人物的言行举止是丰满人物形象的主要途径。

“形象”刻画的方法主要有:①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②让人物自己登台表演。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展示其个性特征,推动故事发展,如孙犁的《荷花淀》。③人物语言个性化。④细腻的心理刻画。心理描写,可以运用梦境、幻觉、回忆、思索等手段,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⑤用他人衬托。

2. 细节描写是“形象丰满”的主要抓手。

细节描写是凸显事件面目、彰显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传神的细节可使事件具体可感,可使人物栩栩如生。运用细节描写必须注意的是:一要真实,即使虚构的也得符合艺术真实;二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兴趣、水平等,以使之恰到好处的反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性格。既不要故弄玄虚,也不能弄巧成拙。

【相关链接】

阅读所给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在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纪录片人物细节描写 篇4

人物细节描写可以分为很多种, 比如说: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等等。主要指影视作品中特定信息元素的着意刻画、重墨渲染以及突出表达等等。特写将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放大给人看, 强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强化对被摄主体的认识和感受, 并达到透视事物深层内涵, 揭示主人公内心本质的目的。

钟大年先生在他的《纪录片创作论纲》一书中这样写到:“在一部作品中, 细节是十分重要的, 细节像血肉, 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真实生动的细节是丰富情节、塑造人物性格, 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用以表情达意的有力方法”。纪录片所运用的细节是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捕捉的。纪录片不可能借助虚构来制造情节, 它只有通过一个个真实细节来激发观众的情绪,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 细节成了重要的情感启动因素, 它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突显出来。因此有人提出:纪录片可以淡化情节, 但决不能没有细节。还有人说:捕捉和运用细节, 是纪录片的灵魂。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华氏9·11》创作过程中是如何捕捉细节的呢。

这是一部揭露布什为了家族利益, 利用这起发生在美国的灾难, 去谋求不可告人的个人利益的纪录片。导演利用布什自己所说的话, 巧妙又令人信服地讲述了这个巨大的谎言。迷信美国的同志, 不妨看一看这部电影, 它未必是绝对公允的, 但至少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在9·11发生前的8月6日, 布什收到本·拉登将袭击美国的情报, 但布什所做的是什么?继续钓鱼!9·11当天, 布什正在一所学校里看望孩子, 听孩子们念书《我的宠物山羊》。当工作人员告诉他第二架飞机也撞上了世贸大楼, 可以确认为是恐怖袭击后, 布什总统仍然坐在那里, 不知道该做什么, 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

在《华氏9·11》中, 就有几次成功的对偶然发生的细节的捕捉,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手头有众多细节, 就要进行精选。对于那些对表现主题作用小, 效果差的细节则要舍弃或者剪短。否则, 让这些细节过多地充斥了片子, 不仅会冲淡主题, 还会让片子显得拖沓、凌乱, 降低了观众的观看兴趣。

但是由于《华氏9·11》本身的感情色彩, 由于迈克·尔摩尔个人对片子的情感诠释, 细节的强硬化与讽刺化也是处处可见的。这时的细节不再仅仅是唯美的种种, 不再是一些触动人正面情感爆发的东西, 它已经有略微的变质。它更多的表达了“可笑”“可耻”“不屑一顾”等情绪。

如小布什在化妆时, 那些需要掩藏或是遮盖的面容, 本身就是一场闹剧。被化妆者还亲口说道:“这样让我们看起来更年轻些!”摩尔很厉害的拍到了这些幕后的东西, 每个镜头都是化妆师在为他们化妆, 他为什么乐此不疲的拍摄这些镜头?就是因为这些细节如果换到平常人身上其实并没有什么, 可就是因为事件本身的阴谋, 让这些在化妆的人们变得更加丑恶, 更加虚假。那么这时候原本不被称之为“细节”的东西也因为“曝光”的性质而变成了细节。迈克尔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 他总是能找到他需要的镜头, 为自己的意志演说。

“人”是纪录片创作的主体, 是纪录片的永恒之塔。用心去捕捉社会中人性本质, 宣扬更多关于人性中豁达、坚韧的生活力量, 展现更多底层人民的困窘与艰难, 传递更多人世间的温情, 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本化的纪录片的共同特点。这种记录真实的本质特性以及人文价值的关注, 将使纪录片更具有放映魅力和观看价值。在《华氏9·11》中, 同期声人物语言可以说是对整个片子有着极大地贡献。首先因为影片主体是人类对社会意识的认识和自我观念, 所以影片所呈现出来的也是人们的活动, 社会的状态, 群体生活的规则。摩尔把这些片子中所有主人公的语言都记录了下来, 他们有的是社会中顶层的人物, 有的是普通人。他们的思想不同, 表达方式不同, 五花八门各不一样。所以, 此片的语言极具平民化。换句话说, 它来自于民间, 又为民间所用, 公民们各抒己见, 语言风趣, 白话, 甚至有些毫不留情。更准确真实的揭示了布什政府阴谋的背后, 观众不禁感叹政治的复杂性。

从摩尔的意志来谈, 他拍摄此片的初衷应该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 不论是什么阶层的人都能看懂这部片子, 了解美国政府的黑暗。那么既然面对的受众如此广泛, 那么影片的语言也要适用于各个阶层的人们。他不能选择文艺式的抒情与含蓄, 也不想畏畏缩缩表达得不完全、不彻底。那么语言的“平民化”、“真实感”便成了首选。这也是这部片子创作成功的真实细节。

细节描写让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 篇5

关键词:细节描写 鲜活 人物 观察 锤炼 修辞

细节是对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及故事情节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微、细小的局部所进行的描写。鲁迅说:“窥一斑而知金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细节描写就是写这“一斑”“一目“而尽得整体的风貌与神韵。李准说:“没有细节就没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运用好细节描写,能使人物个性生动、血肉丰满、形象鲜活。文章缺少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血肉和神采。那么,如何写好细节让人物鲜活起来呢?

一、走近生活 细致观察

作文并非仅是语言符号的操作,离开了生活,作文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叶圣陶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要写好作文,就要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去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处处去留心生活小事对心灵的触动,留意周围人们的行为态度。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样,才能捕捉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因为细节来自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生活中有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各具千秋的形象,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从细微处着眼,既观察人物外部个性特征,又要窥视其性格灵魂。才能把人物刻画得极有个性神韵,人物性格才鲜明、典型、真实。没有真实的细节描写,就没有典型的人物性格,也难以突出人物形象的独特个性。因此,成功的细节描写,总是最深刻、生动、传神地把人物内心世界最本质的东西鲜活地刻画出来。在中外著名的文学经典中就有许多典型人物细节描写,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作家们用他们深邃的目光,对生活中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并加以提炼,才有了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精雕细刻 形神兼备

细节就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细致而凝练、准确而生动地工笔细描。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用细腻笔法精雕细刻,细致入微,一笔笔细细勾勒。使所描写的对象纤毫毕现,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之感。但更要抓住人物个性特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刻画有助于揭示人物特征和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使千姿百态的各种人物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人物的神韵,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如《红楼梦》中写王熙凤出场时描写了她的外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细评一下,眼睛不仅形似“丹凤”而且另带“三角”,眉毛不仅形似“柳叶”而且还加“吊梢”,单单的外貌描写已经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王熙凤不仅是一个外貌美丽的女人,而且生性泼辣。

三、锤炼词语 细化动作

动作是揭示人物性格的最佳途经。在细节描写中,虽以细腻见长,但要注重语言的锤炼,重在语言的表现力。精心锤炼词语,可凸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和镜头效果,最容易激发人的想象,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如把那一动作进行细细的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那动作在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个动作往往就是这个性人物的特有标志。动词用得妙,不仅可以定格一个特殊的瞬间,而且可以灼见人物在一定情境下的思想情感。以至显露人物的个性特征,揭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因此,精心锤炼一个词语,细化一个动作,可活现一个细节,正所谓一字传神。如朱自清《背影》中父亲越过铁道翻爬月台的细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作者写父亲翻越铁道时的动作特写,就用了慢镜头。前面“蹒跚”说明父亲身体肥胖,走路摇摆,两手的动作用“攀着”,两脚的动作是“向上缩”,上身的动作是“微倾”“攀”“缩”“倾”三个动词把父亲翻越铁道时动作在那一瞬间细化延长,手、脚、身子的动作和姿势全部展现出来。表现父亲翻越铁道时的艰难,表达了父亲爱儿子的真挚感情,给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动人瞬间。又如鲁迅先生《孔乙己》中写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的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文中一“摸”字,表钱数不多之意。特定的动作是孔乙己生活窘迫、穷困潦倒、遭遇悲惨的写照,传达出作者对他的同情。一个动词,传神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四、巧用修辞 画其神韵

善于运用修辞,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的描摹,让读者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灵活运用修辞,还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文章显得匠心独运,如比喻,生动形象。排比,一气呵成,易于情感宣泄。巧用修辞,可使文章魅力四射,光彩照人,产生神韵之效。如《红楼梦》对人物巧用修辞刻画是最成功的,如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文中写黛玉“眉”与“目”,“静”与“动”,等多处运用了比喻修辞,“心较比干”“病如西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黛玉超凡脱俗的美丽聪颖和病态美。这些修辞又巧妙的暗示她以泪洗面悲惨的一生。

可见,一部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是由一个个典型、感人生动细节支撑起来的。因此,我们作文要使笔下的人物有传神的细节,就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善于捕捉的大脑。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也要学习作家名篇,从中摄取所需细节,来丰富充实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才能塑造出血肉丰满鲜活传神的人物形象,才能创作出成功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李仲谋.读小说的细节分析[J].安徽教育,1980(2).

[2]黄爱明.作文教学应重视自主写作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3]靳晓慧.言为心生,文彰其人[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

[4]王军,黄正朝.细节:魅力永存[N].江西日报,2000.

通过人物细节描写感悟语言魅力 篇6

(1) 语言变化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对于勒的称呼有这样一些:当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 而且“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时, 他被视为“坏蛋”、“流氓”、“无赖”;后来因于勒在他的来信中说, “赚了点钱”, “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 而且表示“发了财”就回来, 和我们“一起快活地过日子”, 菲利普一家人对他的称呼是“正直的人, 有良心的人”, 母亲也极力称赞他是“好心的于勒”, “一个有办法的人”;当菲利普全家在去哲尔赛岛旅行的游船上, 巧遇已沦为穷水手的于勒, 母亲立刻“暴怒起来”, 破口大骂,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立刻成了“贼”、“那个讨饭的”、“流氓”。这些称呼的变化, 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和金钱至上的心理。

(2) 动作变化

如《孔乙己》里两次描写孔乙己拿钱买酒的动作, 第一次用了“排”字, 第二次用了“摸”字。“排”这个动作出现的背景是酒客们嘲笑孔乙己偷了东西。这些酒客里有短衣帮, 他们散了工的时候每每花四文铜钱温一碗酒, 热热的喝了休息。孔乙己面对他们的嘲笑并不回答, 而是将能到买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的九文大钱排在了柜台上, 这是一种炫耀, 是对嘲讽他的人的一种回击, 孔乙己以此来掩饰内心的尴尬。“摸”这个动作的出现背景是中秋过后, 孔乙己拖着被丁举人打折了的断腿来酒店喝酒, 此时的孔乙己脸上黑而且瘦, 已经不成样子, 穿一件破夹袄, 面对掌柜的取笑却不十分分辩。这一“摸”字表明了孔乙己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掏钱动作由“排”到“摸”的变化, 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艰难处境, 也含蓄地交待了孔乙己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无可挽回的悲惨命运。

(3) 心理变化

如《荔枝蜜》一文中“我”对蜜蜂的感情出现了三次变化:因为儿时被蜜蜂蛰过, 所以对蜜蜂总不大喜欢。当来到从化温泉吃到荔枝蜜后, 不觉动了情, 产生了想去看一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的愿望。在参观养蜂大厦, 了解了蜜蜂“对人无所求, 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种崇高品质后, 心中“不禁一颤”, 于是发出了对蜜蜂由衷的赞美“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最后以自己梦变成一只小蜜蜂而结尾表达了决心向蜜蜂学习的愿望。这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 既赞颂了蜜蜂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 又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 富有情趣。

(4) 外貌变化

如《故乡》一文中, 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而中年闰土外貌的变化太大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的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早先“红活圆实的手”, 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外貌的变化不仅是岁月的流逝造成的, 更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多子、饥荒、兵、匪、官、绅, 苦的他像木头人了———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广大农村日趋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艰难困苦。

(5) 神态变化

如李济深的《丰碑》一文对将军的神态描写出现了四次:当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人冻死了”时, “将军愣了一下, 什么话也没说, 快步朝前走去”;二是将军看到冻死的老战士, “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三是将军叫军需处长来, 没人回答他, “他红着眼睛, 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十分可怕”;四是将军得知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 “他眼睛湿润了”, “他……缓援地举右手, 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作者不惜重彩浓墨描写将军的神态变化, 目的是以将军的感情变化侧面烘托军需处长的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浅谈作文中人物细节描写 篇7

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大凡犯人受审画押, 都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举动, 但阿Q画押却是独一无二:“他使劲平生的力气画圆圈, 但生怕被人笑话, 立志要画的圆圆的。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 并且不听话, 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 画成瓜子模样了。”这一细节的刻画, 使一个麻木、无知以及满脑子精神胜利法的阿Q的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活脱脱的市井小混混出现在读者眼前。鲁迅先生对阿Q画押这一细节描写真可谓入木三分。

有了生动的细节, 才能使形象更生动。如何写出生动的细节?

首先, 得留意身边的事物, 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了丰富的生活, 才能写出生动的细节。其次, 避免千篇一律。如写一位姑娘的肖像总是:圆圆的脸蛋就像一个大红苹果, 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 一笑一对酒窝……这样的公式化的肖像让人一看就觉得反感, 谈不上形象逼真。

第三, 避免绝对化。坚强的人一味的坚强, 懦弱的一味懦弱。褒扬的总是绝对的好。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作品要写的完美, 它就要明确地把人物多样的变化写出来, 同一个人, 有时是恶棍, 有时是天使, 有时聪明, 有时愚呆, 有时坚强有力, 有时十分脆弱。”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就要注意避免孤立地去写人。要表现出人物的多面性。

第四, 要注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些细节描写。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 人物个性的形成与其社会、家庭环境以及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第五, 人物个性的表现也有赖于具体的典型事件, 因而通过典型事件来写人, 才有可能表现出人物的独特个性。如《项链》中通过老葛朗台抢女儿梳妆匣的事件, 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出了葛朗台贪婪、残忍、守财奴的个性特征。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既要对人物本身进行刻画, 又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细节来描述, 这样, 才能使笔下的人物活生生地站在读者面前。

细节描写的几个注意点:

1.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可信。细节不能闭门造车凭空编造。要靠细心的观察获取, 你的描写必须符合生活常理, 只有这样的细节才生动, 有真实感, 有说服力。

2.细节要有代表性。细节描写贵在传神。生活中的细节到处都是, 但我们在作细节描写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细节, “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 这样才有代表性, 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细节描写必须细致入微。同学们在作细节描写时, 切记要选取那些小而具体的细微动作、神情和物件、景色等, 进行细枝末节的具体生动描写, 要像画家画工笔画那样精雕细刻, 一笔笔细致勾勒。

人物细节描写 篇8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哭,人物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 》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的入选篇目。 课文的篇幅之长、出现的人物之多, 都给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带来了难度。 其实,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品读人物。 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中, 曹雪芹对各类人等的“哭”的描写, 就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贾母的“大哭”

黛玉在贾母的房中“方欲拜见时, 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 心肝肉儿叫着大哭起来”。 “早”是因为疼惜黛玉, 先是“搂”, 再是 “叫”, 最后是 “大哭”, 此时的贾母已经悲痛到了极点。 贾母的大哭有黛玉年幼弱小、孤苦无依的原因, 更有女儿过早离世的痛苦与想念。 “我这些儿女, 所疼者独有你母, 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 连面也不能一见, 今见了你, 我怎能不伤心! ”贾母是为伤心女儿的“先舍我而去”伤心。 从这一细节描写能够看出贾母之所以见到林黛玉悲伤到不能自已, 是因为女儿的先逝对自己的打击太大了。 在《红楼梦》一书的后几回中, 人们提到贾敏的病况、丧葬等事情时, 贾母便“搂了黛玉在怀, 有呜咽起来”, 原因也莫过如此。 “大哭”也好, “呜咽”也罢, 贾母都是搂着黛玉, 想着黛玉的母亲, 哭着黛玉的母亲。 可见贾母对林黛玉的疼惜多半是因为爱屋及乌。

二、周围人的“掩面涕泣”

作者写完贾母见到林黛玉的反应后, 接着笔锋转写周围人。“当下地下侍立之人, 无不掩面涕泣。 ”这一句话看似平常, 其实极富有艺术表现力, 将贾母和黛玉置身于哭的背景中。 侍立之人有谁? 从文中可以看出:“当下”即“马上”, 写出了王夫人等在看到贾母大哭时动作、表情转变得如此迅速。 接着作者用“无不”强调了哭的人数即所有在场人员。 “掩面”是指用手或衣襟遮住面容。用这一动作修饰哭泣可谓恰到好处。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极度悲伤, 不能自抑才会掩面而泣。 但是王夫人、邢夫人、三春姐妹和丫鬟婆子们与黛玉从未生活在一起, 更没有见过面, 能有多少真情实感让他们悲伤到这种地步? 既然没有感情, 又为什么要“掩面而泣”呢? 其实是迫于贾母的威严、权利而已。 流不出眼泪, 但又不得不陪着贾母流眼泪, 只好“掩面而泣”。 只有 “掩面”才不会被别人看出破绽。 这一次对周围人的细节描写, 既写出了贾母这个老祖宗在贾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又写出了府中人的惺惺作态与虚伪。

三、王熙凤“用帕拭泪”后的“忙转悲为喜”

王熙凤只是从贾母的口中得知了黛玉的存在, 对这样一个异姓的妹妹又有什么真情呢? 然而在见到了林黛玉后, 先是夸赞一番“标致”、“嫡亲的孙女”, 让贾母和三春姊妹都高兴, 可谓一石三鸟。 接着道一句“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 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而后用帕拭泪。 贾母一说“快再休提前话”, 凤姐便“忙转悲为喜”。 由笑、到哭、再到笑, 两种对立的表情在凤姐的脸上转变得如此迅速自如, 倒像事先排练过似的。 凤姐善于逢迎、 圆滑世故的嘴脸立刻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一样是哭, 一样是为了取悦贾母, 但是王熙凤却能脱颖而出、高人一筹。 在周围人“掩面涕泣”时, 贾母正沉浸于深深的痛苦之中, 不会注意其他人。 众人只是在模仿窦皇后与失散的弟弟相见时, “侍御左右皆伏地泣, 助皇后悲”的情景, 是为了给贾母营造泣的声势。 王熙凤却是在表演“独角戏”, 可见其无与伦比的表演才华。 贾母和众人都在看, 既然哭不出眼泪就没办法“掩面而泣”, 改为“用帕拭泪”更能骗得过别人的眼睛。 既能“掩面”以免被看穿, 又能用“拭泪”表明自己是真的流泪了。 一个动作写出了王熙凤的见风使舵、精明强干, 告诉了读者为什么她能当贾府的大管家, 呼风唤雨。

四、贾宝玉的“满面泪痕”

在这一篇章中写到了宝黛初会这一精彩情节。 当宝玉问黛玉有没有玉, 黛玉忖度了半天回答没有时, 宝玉登时“摘下那玉, 就狠命摔去”, 骂道“连人之高低不择, 还说通灵不通灵呢”, 满面泪痕地泣道:“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 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宝玉将玉狠狠地摔在地上并且大骂, 这虽然可以体现出他的“傻”、“狂”和叛逆精神, 但是更可以看到在这一系列动作、语言背后的真情流露。 没有“掩面”, 没有“拭泪”而是 “满面泪痕”, 哭得何其伤心。 在他的眼里林黛玉是“神仙似的妹妹”、“旧相识”, 可见对黛玉的确是一见如故、由衷的喜爱, 而且十分愿意与之亲近。 既然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 就无需做作。 正因为极其喜爱, 所以才会恼于玉的不能择人之高低;正因为最亲近的人没有, 所以才会骂它“不是个好东西”。

以上人等哭的这一细节描写, 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 艺术表现力极强。 首先丰富了人物性格。 假哭的是周围人和王熙凤。 虽然“用帕拭泪”比“掩面而泣”更精明, 但是二者的本质都是虚伪的, 出发点都是为了博得贾母的欢心。 真哭的是贾母和宝玉。 虽然两人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 但是贾母多半是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 宝玉才是真正为黛玉而哭。 人物的个性呼之欲出, 鲜明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其次为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做铺垫。 在这个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只有宝玉一人是为黛玉而喜、为黛玉而悲。 林黛玉固然也有贾母爱屋及乌的宠爱, 可是周围人等的少情寡意让黛玉觉得生活并不幸福, 而是“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红楼梦 》能够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 出色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作者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一幅哭态各异的图景, 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于纸上。 读者能够听其语、观其行、闻其声、嗅其气, 仿佛如见其人。

参考文献

[1]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上海:棠棣出版社, 1952.

[2]吴组缃.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学报, 1956 (4) .

[3]李希凡, 蓝翎.红楼梦评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7.

人物细节描写 篇9

关键词:葛朗台,细节描写,典型塑造,守财奴

细节描写的定义是什么?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就如托尔斯泰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一般:“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 那末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因为“感情”“转变”“主题”“爱慕”都是一些抽象而又看不到的东西。除非使用细节描写。否则作者没有办法使这些东西被读者感知。

巴尔扎克, 这位现实主义大师, 总是能研究一个人物, 一个地点, 一个情景的千百面。把它们自然而然的还原, 塑造, 转换出来。现实主义作品就在于大量运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细节描写而创造出生活的镜子。通过对人物、时间的深入分析、观察, 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出来。

在《欧也妮·葛朗台》中,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让我们感觉到仿佛是镜头对准, 正在拍摄一部电影。电影的时代正是欧洲工业、资本主义、金钱的全面控制蓬勃发展之时。通过这部影片, 巴尔扎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残酷的资本家, 一个冷漠的算计者, 以及吝啬鬼的典型形象——葛朗台。

一、场景细节描写

书的开头就给我们展示了葛朗台所住城市的介绍。接着是葛朗台家所在街道、住所的描写。通过这些极其微小并且真实的细节描写, 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时代这个故事的气氛环境之中。比如说:它们两端都雕刻着稀奇古怪的图案, 构成一溜黑色的浮雕, 横贯于大多数房屋的底层之上。这一家横木上覆盖着青石板, 给单薄的外墙勾出一条条蓝线, 木结构的屋顶被岁月压弯, 朽蚀的屋面盖板经过多年日晒雨淋也扭曲走形。小说开篇的忧伤气氛暗示着小说的情感以及结尾的苦难结局。除此之外, 这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葛朗台的巨额财产以及他穷酸的房屋。我们可与联想到一个只关心钱的吝啬鬼。

然而作者的更进一步意图是向我们展示外省单调沉闷的气氛。在巴黎, 人们对于理想世界, 革命的激情不减。然而外省人则想方设法地从革命中捞取利益并牢牢守住。外省这个词, 经常让人联想到传统, 保守, 落后的经济, 吝啬以及精明算计。根据作者的描写, 在外省, 人是藏不住秘密的。他们所有的行为都被仔细的观察及打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行动总是藏着掖着。并且外省缺少娱乐的单调生活促使人们把钱藏起, 不愿意轻易花出一分。所以外省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吝啬鬼以及算计者的家园。

二、语言细节描写

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 因此文学的第一要素就是语言、会话。它在刻画人物性格时,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细节是为主题描写服务的。在在《欧也妮·葛朗台》中,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人物对话几乎全是关乎金钱问题, 很少提及感情和爱情。葛朗台以及女儿欧也妮的对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葛朗台夫人去世之后, 葛朗台希望女儿放弃对母亲遗产的继承。

“亲爱的孩子, 你现在继承你母亲的财产了, 咱们有点小事得商量着处理处理。是不是, 克吕旭?”

“要是你愿意无条件地放弃对你可怜的母亲的承继权, 我每月就给你一大笔钱, 一百法郎。这样, 你爱给谁做多少次弥撒都付得起了……嗯!”

看看这位吝啬鬼前后两次说的话, 特别是“小事”以及“一大笔钱”。签订合约放弃对母亲财产的继承真的是“小事”吗?根本不是, 如果欧也妮不答应放弃继承, 那么葛朗台将会损失三、四十万的财产。这一大一小的对比,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恶心的陷阱以及贪得无厌的灵魂。他对欧也妮的父爱总是充满着互不相容的两方面:关心以及金钱。每年欧也妮生日, 他都会给他一枚金币作为礼物。这枚金币体现了他可怜的父爱。还不许花出去, 经常要求拿出来数一数。他的吝啬沉重地压迫着女儿。

三、经济细节描写

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葛朗台的实际收支的数据情况, 在这部作品了, 巴尔扎克系统地描述了经济收支的情况。从作品第一页到最后一页, 金钱的重要性无不明显。以下就是例子:

拿侬从二十二岁就开始服侍葛朗台一家, 但是她每年的收入有了仅仅只是六十法郎。但是在后面的描写中, 我们了解到。葛朗台买一桶酒的价格是一百法郎。人们可以想象他每年的收入应该是几十万法郎。

再有一个例子:葛朗台每次不会给葛朗台夫人超过六法郎的日常支出。可是, 通过结婚, 继承。葛朗台夫人带给他的收入至少是三十万法郎。

葛朗台夫人、欧也妮、拿侬都忍受着葛朗台的吝啬, 根本无权讨论家里的日常收入与开支。巴尔扎克的描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对金钱的热爱以及对于花费的憎恨。整个冬天只有十一月以后才可以生火, 让妻子和孩子整天在屋子里由于女工一般干活, 他亲自分发蜡烛以及一整天的食物。这些生活上开支的种种限制正是他吝啬的最好证明。

四、动作细节描写

在《欧也妮·葛朗台》中, 对金钱的欲望支配着人们的种种行为。是人物行为的主要动机。葛朗台的行为完全表现出他的吝啬还有残忍。因为害怕花费, 要不是克吕旭提醒夫人去世之后, 他将会损失一大笔钱, 他根本就不打算给妻子找大夫看病。葛朗台夫人一去世, 他就开始盘算要怎样说服女儿放弃对母亲财产的继承。他扶着欧也妮下楼吃饭, 如同看金子一样看着女儿, 还经常在女儿面前颤抖。他要欧也妮签署合约, 放弃继承遗产。一个动作描写十分形象生动:格朗台老爹看看文书, 又看看女儿, 看看女儿, 又看看文书, 感到强烈的激动, 擦了擦脑门上冒出来的汗。女儿签完字, 我们马上听到葛朗台的呼叫:“好了, 孩子, 你给了你爹一条命;不过, 你这是把我给你的还给我罢了:咱们两清。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笔交易。”他是多么的吝啬于冷漠啊!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发生在文艺复兴以及拿破仑时代的后期, 属于现代社会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 工业发展迅速, 社会正在进行变革。新兴的阶级以及生产关系, 即: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它们的黄金发展时代。金钱的价值迅速膨胀,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中, 新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视图区描述本身存在的事实。没有虚构及理想化。就如之前提到的, 巴尔扎克, 这位现实主义大师, 就如所有的现实主义作家一样, 细节描写不仅为表面描写服务, 更是为体现主题而服务的。巴尔扎克的伟大之处, 就是把这场家庭悲剧上升到社会责任的层面。《欧也妮·葛朗台》中, 正是通过细节描写, 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令人窒息的金钱关系。正是通过细节描写, 作者表达了它对金钱控制一切价值观的蔑视。正是通过细节描写, 我们看到了一个吝啬至极的代表—葛朗台。这就是巴尔扎克的力量, 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力量。

参考文献

刻画人物要抓住细节 篇10

我的同桌叫王晓娟,她待人很宽容,从来不乱发脾气,对任何人都很友好。

有一天,我进了教室走向座位时,随手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同桌的文具盒被碰到了地上。我没道歉,她却捡起了自己的文具盒,还朝我笑,这让我感到很惭愧……

还有一次,王鹏和我拿着篮球从篮球场上回来。王鹏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向空中抛篮球玩儿,一不小心,篮球砸在了王晓娟的头上。我们都以为王晓娟会大骂我们一通,或者去向老师告状,结果都没有——她竟捡起篮球,递给了王鹏。

【诊断报告】

这段文字是写同桌宽厚待人的优秀品质,虽然写了两件事,但没能把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形象。原因是在描写同桌时,没有抓住人物的细节进行刻画,因此给人的印象模糊,不深刻。

刻画人物如何抓住细节,从而把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富有活力,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在描写人物时不妨抓住人物动作、神情、语言、心理等方面的细微之处来描写和刻画,努力做到细节上的生动、传神。比如在刻画同桌捡拾文具时,我们可以抓住王晓娟同学的动作、神情、语言等细微处进行刻画,通过“弯下腰,钻到桌子下面”“一件一件地捡了起来”以及“还朝我笑了笑”,“声音柔柔地说了声 ‘没关系’”等来刻画王晓娟这一人物,使这个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跃然纸上。

【病愈出院】

我的同桌叫王晓娟,她待人很宽容,从来不乱发脾气,对任何人都很友好。

有一天,我进了教室走向座位时,随手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只听“啪”的一声,王晓娟的文具盒被碰到了地上,铅笔、小刀、橡皮、尺子等撒了一地。我还没来得及向她道歉,她却弯下腰,钻到桌子下面,一件一件地捡了起来,捡完后,还朝我笑了笑,声音柔柔地说了声:“没关系”。这让我感到很惭愧……

深入小说细节解读人物形象 篇11

细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 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细腻刻画, 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解读小说人物形象, 涉及方方面面。从事语文教学多年, 在小说教学方面, 我越来越倾向于从细节入手, 以细节为重心, 带动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鉴赏, 以期尽可能让学生高效自如地出入小说。本文仅就鉴赏细节描写问题,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解读的捷径、方法和价值。

一.解读人物形象, 先从细节入手

关于小说鉴赏问题, 温立三先生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内行人, 如沙滩拾贝, 捡拾起来细细欣赏, 认真玩味;外行人则熟视无睹, 弃之如敝屣。”在小说阅读教学中, 我们如果不重视不清楚细节的价值, 也不清楚鉴赏细节的价值, 就很可能走弯路, 重复低效劳动。

从细节入手, 是解读人物形象的捷径。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叙述故事, 描写环境, 反映社会生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活动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具备三要素, 并不能成就一部高质量的小说。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结局准备就绪, 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 再前进一步, 唯有细节成就作品的价值。”

细节即细小环节, 是小说中最生动、最鲜活、最传神的人物表现、情节发展和环境特征, 是人物形象得以立体化的基本元素。离开了细节, 人物形象就注定要走向苍白, 走向干瘪;离开了细节, 人物的心理注定要失去鲜活状态, 人物性格注定要失去典型性, 人物命运注定要失去令人信服的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说, 细节决定一部小说的命运。

二.解读人物形象, 方法多种多样

在小说阅读课上, 教师要巧妙解读小说人物形象, 必须深入了解作品情节, 充分把握作品细节, 深刻领会作品主题等。教师如果没有下深入研究文本的功夫, 就很可能只会依他人教案之葫芦画自己课堂教学之瓢, 就很可能唯教参马首是瞻, 就不可能有合理的个性解读, 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细节。

这里仅就小说细节问题谈人物解读的方法。

其一, 巧设疑问, 以点带面。

以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为例。

“……黑的人便抢过灯笼, 一把扯下纸罩, 裹了馒头, 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 捏一捏, 转身走了。”

作者写康大叔与华老栓交易的细节, 短句迭出, 一连用了具有强烈速度感的“抢”“扯”“塞”“抓”“捏”等动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 康大叔交付“人血馒头”的动作速度是不是该慢下来才好?

(2) “人血馒头”让谁的动作很慢?

问题一出, 学生们马上来了兴趣。大部分学生都知道, 越是慢下来, 康大叔就越不是康大叔了。特定的身份, 特定的目的, 特定的场景, 决定了特定的动作;特定的动作, 决定了特定的性格。有学生立即发现, 在对待“人血馒头”的态度上, 康大叔和华大妈的对比非常鲜明;但包括康大叔和华大妈在内的许多人, 就是没有一个人对夏瑜的鲜血表示过丝毫的敬重。于是, 我们趁机引导, 把学生从人物性格分析引向小说情节梳理和主题探究上去。如此, 则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二, 大胆假设, 探讨主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探讨小说主题的历史指向。一部深刻思想性寓于高度的艺术性的小说, 其历史指向不仅在于追根溯源, 更在于指向现实, 指向未来。真正的经典必然是能够活在未来的。

经典小说《阿Q正传》中, 有一段阿Q行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 那手捏着笔只是抖, 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 阿Q伏下去, 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 立志要画得圆, 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 并且不听话, 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 却又向外一耸, 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细节具体, 形象, 生动, 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阿Q以其典型的精神胜利方式———自欺欺人, 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颇不圆满的句号。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 谁不觉得阿Q可笑可悲可怜?谁不会产生“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心理?谁不会进一步深思国民的劣根性?

但是, 这种深思如果仅仅停留在阿Q的失败上, 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阿Q正传》的阅读课上, 大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幸‘阿Q们’真正加入革命党, 而且革命成功了, 会怎样对待不会画圈的‘小D们’?”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先是兴奋异常, 觉得有戏看, 不一会儿就陷入沉思, 觉得这个话题太沉重, 太尖锐, 因为这个问题不但直接指向小说的主题———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而且仍然指向现在和未来。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 着意用了“不幸”“阿Q们”“成功”“?“小D们”等字眼, 就是要学生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由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的思考。

其三, 适当延展, 合理创造。

这种教学设计, 适合于小说意味深长的结尾。高明的作家常常会在细节描写上适可而止, 给读者留下一定的审美空间, 满足读者再创造的欲望。如果教师肯动脑筋, 恰当地设计一个有节制的假设, 人物形象的解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 假设一定要有节制, 否则, 这种设计往往成了画蛇添足, 不但无助于形象解读, 反而大大削减了作品审美意蕴。

我们在教莫泊桑的《项链》结尾时, 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 弗莱斯接夫人的话音刚落, 马蒂尔德的眼神该有什么变化? (2) 她的手该有怎样的动作?我们设计这两个问题, 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是通向心灵的捷径;手是人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 手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具有象征意味。人的眼神和手上的动作, 都是一种肢体语言。学生只有结合具体语境, 并深入到马蒂尔德的内心世界, 方能设计出合理的细节。“合理”这两个字就是问题中“该”字所要求的。如果问题设计没有节制, 整个课堂就很可能走向漫无边际的猜想。

三.培养严谨学风, 倡导阅读经典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说这句话, 并不都是合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每个人一生都在写一部有关自己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三省吾身”, 正是检视自己生活细节上的得失, 矫正自己品行修养上的偏差。是“环保工程”, 是“绿色行动”。一个人, 若想过上稍有艺术性的生活, 若想过上有点品味的生活, 严谨似乎就该是他的良好习惯之一。

不过, 我们身处的时代, 是一个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 是一个一次性消费渐成习惯的时代。一部分年纪较大的人怀念墨香幽微的阅读时代, 大部分年轻人趋同读图时代、快餐文化时代、流行阅读时代。这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消费, 其消费点主要集中在视觉的感官刺激上, 阅读的时间似乎在增加, 阅读的空间在扩大。令人担忧的是, 他们沉潜涵咏其间的频率将越来越低, 思想的深度将因此得不到保证, 想象的广度也将因此得不到落实, 良好思维的品质的形成期将大大延长, 严谨的阅读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期也将大大延长。

上一篇:世界杯的主旋律下一篇:健身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