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精选4篇)
作文 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 篇1
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
窗外无数次的花开花落在我的心里激起朵朵浪花。花落无痕,雁过无声,时间将记忆化作了一丝飞沫,但你却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成为我最坚强的力量。曾几何时,我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由于学期快结束了,老师安排我们进行八百米测验。话音刚落,我的心就不由自主怦怦直跳起来。要知道,体育可是我的软肋啊!而一旁的你立即看出了我的不安与急躁,拍拍我的肩说:喂,老兄,这回你可得要加油喽!这么多人看着呢。随即你狡猾的笑了。当然啦,这回我无论如何都会加油的!虽然说的那么自信,但我心里仍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不知所措。寒风凛冽的吹着,而我却愣愣的站在那儿,似乎失去了知觉。突然,有一股强有力的暖流一直从我的手掌蔓延至全身,乃至我此刻慌张的心也一齐被温暖了。太头一看,原来是你拉住了我冰冷的手,我会心的笑了曾几何时,你总说我就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你说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照顾的。于是,当我摔在跑道上所有人都在嘲笑我时,是你捡起了我摔在跑道上的眼镜,是你小心翼翼的把我扶起来心疼的问我痛不痛的。于是,当我值日迟到匆忙赶到教室时,教室的地面总是干净?的,窗户总是明亮的。
曾几何时,我们会坐在草地上一起憧憬未来。我说,我想成为一名警察,这样以后就可以破大案了。你笑了,然后总是会一本正经的说:珍珠背后的辛酸你能体会吗?我知道你是要告诉我一切成功都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曾几何时,我们会因为一场失败的考试而天真的跑到操场上去大哭一场,然后彼此保证下次一定要成功。
如今我们虽已分别,但你给的那点点滴滴的感动与温暖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未曾消失过。因为有你,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你要记得,你的爱会一直伴随着我到天之崖,到海之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永远永远
高一:遗失的美好5201
作文 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 篇2
这句话套用的是黄健翔先生在解说德国世界杯时冒出的那句“警世箴言”。
2009年春意正浓, 我踏上了从粤至渝的火车。车子越过千山万水, 向美女如云的重庆驶去。当火车缓缓停靠在菜园坝时, 不巧天公不作美, 迎接我的不是美女火锅, 而是一场瓢泼大雨。细密的雨点嗖嗖地打在我的仿Nike包上, 仿佛在说“淋死你”, 到报社时, 我已披头散发、近湿全身。就在三年前的这天, 评论部鲍俊佩主任和同事们热情接待了我, 不停地嘘寒问暖, 让在异乡的我感到了些许温情。
“你那条稿子让我斟酌了半天”
宏大的叙事总是苍白的, 因为它往往缺乏人性的闪亮;无尽的回忆总是虚幻的, 因为它常带有臆造的成分。不经意间察觉, 当设法回忆一些人和事时, 总是因为过去生活的平淡而无法将根枝末节和盘托出, 唯有一些记忆中的亮点, 使我久久难以释怀。
在评论部的日子里, 我接受了更为系统的文字训练和逻辑测试, 在赖朝树、鲍俊佩等领导的悉心指导下, 我逐渐掌握了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时评、述评的写作技巧和组稿方法, 参与了“市委三届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多次全国“两会”、市“两会”、全市经济工作会等大型活动报道的评论写作。
为了让我更好地把握评论文章写作, 鲍主任每次在修改我的评论文章时, 都会把我叫到她的办公桌前, 温声细语地讲解哪个地方文字有疏漏、哪里的思想逻辑有问题, 既让我认清了一些文章中存在的短板, 又使我逐渐养成了认真钻研改后文章的习惯。在研讨评论选题时, 赖总独到的见解总能打开我愚钝的大脑, 使我的思维发散开阔、天马行空。时间一长, 我发现自己看事物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2010年1月初, 日报酝酿已久的改扩版进入最后实施阶段, 4日, 我受命撰写日报改版后首期报纸评论栏目的头条时事评论。当时为了新闻事业发展需要, 报社将评论栏目放到了第3版的重要位置, 给予了较高的期望。接到任务后, 因为不清楚所撰题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文字上需要把握哪些尺度, 因此一时间瞻前顾后、难以下笔。
后来, 在部门领导的鼓励和指导下, 我坚定了信心, 写就了《广州人大“复位”值得期待》一文。文章阐述了“将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还人大, 不仅可以推进一个城市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而且能点燃群众的政治热情。在当下强行政、弱人大的大背景下, 人大依法行使权力, 有利于推动政府部门依照法治规则运行, 防范权力被肆意滥用。”最后提出“让人大昂起权力机关的头, 使政府穿上执行机关的马甲, 作为民主法制试点城市的广州, 如此破冰, 值得期待。”
由于文章语言犀利、观点性强, 又逢改版第一天, 因此当稿子被签发到夜班后, 我心里很没底, 不知是否会通知夜间改稿。翌日, 没想到稿件如期刊发并被评为好稿, 当在报社碰到牟书记时, 牟书记鼓励说:“小伙子写得不错, 昨天晚上, 你那条稿子让我斟酌了半天, 不过最终还是决定上版。”听了牟书记的话, 我心里暖暖的。
“就是要抓住‘她想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这一点!”
去年3月, 为了能更为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接地气、走转改”, 我申请调入农村版采编中心工作。张小良总编辑语重心长地勉励我, 做区县记者就是要学会吃苦, 要深到基层、深到库区、深到农村一线才能写出好作品。在部门领导的关爱和信任下, 初到农村版采编中心的我就接触了一些写“大”稿子的锻炼机会。他们为我指导采访方向、审改稿件内容、教我如何抓新闻眼, 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一年多来, 我参加了“学习兄弟省市”、“重走川汉路”、“走转改”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的采访报道, 先后采写了《曹瑾:让更多的孩子带着尊严走出大山》、《修路挖断自来水管8个月200村民又回到靠天吃水的日子》、《一本书一条路让一个王朝停止了微弱不堪的心跳》、《涪陵区珍溪镇梨坪村:村民无奈栽种龙眼十年“无果”》、《农技推广, 亟待突破“最后一公里”》、《潼南热季蔬菜亟盼冷库让农业“烂尾楼”更少一点》等数十篇日报好新闻, 其中一些还获得市级奖励, 并有幸两次成为报社明星记者。
2011年8月的一天, 我随市领导到开县、云阳采访, 采访行将结束时, 接到张总指示“要求深入采访巫山曹瑾先进事迹”。当时并不清楚曹瑾是谁, 急忙联系巫山方面, 才发现曹瑾所在的平河小学位于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原庙堂乡附近 (现平河乡) 。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不停奔波, 我站在了平河小学的校园里。由于平河乡地处大山深处的洼地中, 天气闷热至极, 在烈日下采访近10个小时后, 我感到身体虚脱、力不从心。但当听到当地百姓说“你是第一个冒着酷暑到平河采访的记者”时, 我心里顿时舒服了许多。这段折磨人的旅程, 使我挖掘到了曹瑾鲜为人知的故事, 也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尊重———这趟平河来得值!
虽然先后采访了数十位与曹瑾相关的人士, 并追寻了曹瑾曾走过的足迹, 但由于我在人物通讯写作上欠缺经验, 感到材料越多越难把握。初稿传给张总后, 他并不是很满意, “军兴, 抓住报道曹瑾的关键, 就是要抓住‘她想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这一点!”一句千金, 顿时使我混沌的脑壳开了窍, 在与王欣主任多次探讨后, 最终写成《曹瑾:让更多的孩子带着尊严走出大山》一文。一年过去了, 曹瑾获得了很多荣誉, 其家庭也未因病致贫, 她的事迹在巴渝大地上广为传颂, 这篇新闻稿件也蒙幸获得了第十五届重庆新闻奖 (通讯) 一等奖。
作文 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 篇3
我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比马拉松距离更长的超级马拉松越野赛,距离一般都在100公里或者更长,都是各种变化多样的越野赛道,累计爬升几千米不等,而且赛事规模经常并不大,一般超马赛事参赛人数很少超过1000人。像欧洲知名赛事环勃朗峰100英里(UTMB)这样超过2000多名选手的大型赛事,在超马越野赛领域并不多见。所以,超马越野赛因为参赛人数和长距离赛道,我每次参加比赛,绝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奔跑,而且经常会出现在群山环绕的赛道上,向前向后看,经常很长一段距离内,除了我都没有别人,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我在世界各地完成了大概将近30场不同距离的超马赛事,经常是孤身一人慢跑前行,每次在赛道上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都让我觉得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但最难忘的比赛经历却是我参加过的仅有的两次团队超马赛,因为比赛从头到尾我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直跟队友在一起,共同翻越100公里的山路抵达终点,本来属于4个人的“孤独”,被捆绑到一起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我参加过的两次团队超马赛,其实都是一场赛事,分别是2012年和2014年的香港乐施毅行者慈善百公里越野赛。“乐施毅行者”在香港有30多年的历史,也是香港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慈善体育赛事,赛事要求只能以4人一队的形式报名参赛,每支队伍除了缴纳1200港币的队伍报名费之外,根据不同的队伍标准,都要在比赛之前到之后的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一定数额的善款募集。因为报名者众多,每年对于普通参赛队伍都要进行抽签,比如每个普通中签的参赛队,都要完成7200港币的善款募集。每支队伍的4名队员可以男女任意组合,但组委会会根据性别、年龄等不同指标,最终会排列出各种组别的成绩排名。“乐施毅行者”也是全球的一个系列慈善赛,香港只是其中的一站,有很多朋友都会组队去世界各地参加不同国家的“乐施毅行者”,同样都是4人一队,同样都要在比赛的前后为慈善组织“乐施会”进行善款募集。
在超马赛事中,团队赛的完赛难度要远远大于个人赛。因为超马越野赛距离长,完赛时间经常要超过24小时,所以4人一队,每个队员都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不同的状况,更不用说可能4个队员之间从跑步水平到个人特点都不尽相同,所以对于比赛过程中整个团队节奏的把握尤为关键,也需要团队每位成员强大的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包容能力。香港的“乐施毅行者”百公里越野赛全程在香港西贡的麦里浩径上,这条以当年港督麦里浩名字命名的徒步小径,曾一度成为驻港英部队的越野拉练赛道,后来成为全香港最知名的一条徒步路线,再后来这条经典步道就成了“乐施毅行者”的经典赛道。“乐施毅行者”赛事关门时间设定为48小时,这基本也给赛事定位成了一个徒步赛事,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让更多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普通大众都能参与到这个赛事中来。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全程奔跑,所以赛事也为在18小时内完成比赛的队伍特别颁发“超级毅行者”的荣誉。
“乐施毅行者”我参加并完成了两次,每次对我都有着特别的意义,而且这也是我仅有的两次团队赛的经验。2012年11月,我很偶然被朋友 @北黑 拉入当年编号为0514的参赛队,那时我刚完成了几个50公里的越野赛,对于百公里越野跑距离上的概念并不清晰,所以毅行者也就成了我第一次百公里越野赛,后来证明“乐施毅行者”非常适合作为超马爱好者百公里赛事的入门赛事。2012年那场毅行者,我们0514队中三男一女,算混合队,因为大家也是临时组队,比赛之前缺少磨合,自然是在比赛中状况不断。特别是我们队中的女队员后半程因为肠胃问题,不停地拉肚子,我们只能通过步行逐渐调整状态,最后十几公里,刚好在休息站遇到一支内地来的队伍刚好带了止泻药,才又让我们的女队员恢复了状态,顺利抵达终点。
在比赛过程中,因为对我是首次百公里,因为还要前后照应,大部分都是跑跑停停,特别时候基本全部都是走路,所以已经逐渐没了速度和时间的概念。毅行者参赛队伍每年大概有1300支左右,所以必须分组出发,我们当时是中午发出,一路上经历了两场大雨,一次迷路,熬到第二天清晨时我们只集体打盹了10分钟,然后就是4个队员轮番跑到状态崩溃,然后只能慢慢调整状态。但无论如何,4个人一路互相支持,在第二个黑夜来临后不久,我们终于以33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比赛。也是这一次,让我彻底明白了超马赛中个人参赛和团队参赛的巨大差异。因为毅行者的每一个补给站、打卡点都要求四人同时抵达,所以无论如何4人跑步水平都会有差异,所以通常来说全队成绩最终是由队中最慢的那一位来决定的。而且,如果4人中只要有一位队员中途退出,虽然其他队员可以选择继续完成比赛,但整个队的团队成绩就被取消了。所以,在毅行者这种团队赛中,你遇到的所有的问题,思考的出发点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体团队。
这种团队协作,团队前行的运动方式,表面上看其实特别有助于增进现代都市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但其实这却是远古人类生活本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这种团队奔跑中协作的精神,一直是我们遗传基因中的一部分。比如那本跑步畅销书《天生就会跑》中谈道,古人类曾经靠奔跑的双腿去进行狩猎,因为人类有着极为罕见的排汗系统,所以可以持续的追逐动物,直到动物因为无法快速排汗中暑倒地。但人类真正要这么干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经常以大家庭为单位,同时奔跑。比如年轻的远古人人跑在最前面,但旁边要有中年或老年的远古人也要一起跟着跑,协助年轻人分辨足迹和准确的狩猎对象,比如被追赶的羊会逃进羊群而让人追错目标,上年纪的远古人就能通过足迹、气味等方法来始终锁定同一个目标;另外女性的远古人可能带着出生不久的孩子,也要远远跟在后面慢跑,因为奔跑的捕猎可能经常一口气就要跑几十公里,女性远古人和孩子只有跟得上,才能在捕猎成功后,及时吃上新鲜的肉。所以,按书中科学家的调查研究,看来人类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持续长距离的奔跑是人类进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香港的毅行者团队赛,就像是再现了几万年前集体奔跑狩猎的场景,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会哑然失笑。
2014年11月,时隔两年我再次返回香港毅行者赛道,我的身份却微妙地发生了变化,这次我没有以正式队员参赛,而是以0396队的支援队员身份,全程跟跑、跟走了100公里的全程。因为毅行者百公里赛跟其他超马赛事还有一点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赛事官方每10公里左右的补给站之外,组委会充分鼓励每支队伍自行组织支援队伍。正是这种倡导更多人参加的慈善活动性质,让香港毅行者区别于香港之外的所有超马越野赛,因为每年11月中下旬的这个周末,西贡附近的几个山头,除了漫山遍野的几千人参赛选手,然后就是人数更多的支援队员。我所亲见的是,经常是参赛队员的亲朋好友全家出动,或者一个公司的员工参赛,全公司上下集体支援。支援队员经过协作,分布在赛道的不同阶段,有的开车,有的支帐篷,有的席地铺开防潮垫,更有夸张的现场烧烤,或者开灶做饭,一路支援队员的志愿形式多样,非常热闹。
我这次参与支援的0396号队伍是来自北京的一支全女子队,4位漂亮帅气的姑娘都是北京地区小有名气的跑友,平时都有很丰富的越野跑经验,成绩也都很棒。这次也是偶然大家的创意,说为何不组织一支全女子队,这样募集善款时是否会比我们组织的另一支混合队更有吸引力呢?果然,比赛过程中,几位女队员一路引来各种羡慕的目光和赞美的叫好声,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实在是太抓眼球了。我作为0396队两名支援队员之一,主要任务是全程陪跑、陪拍照、陪摄像,后被取笑为“三陪”,但另外主要也是因为这条麦里浩径我多次参赛都走过,非常熟悉,也是为几位首次参赛的队员进行各种沿路的提醒。我们0396队的另外一名支援队员也是一位女队员,她主要负责沿路移动补给,分别在四五个补给站给队员提供支援,特别是最后因为其中一名女队员旧伤复发,她也加入陪走队伍,陪走了最后30公里,最终我们一行6人一起走到了终点,用时30个小时左右,速度虽然并不快,成绩说来也很一般,但所有人队员和支援队员,我们都认为这是我们从事越野跑以来感觉最棒的体验。
作文 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 篇4
鱼说,它爱爱水,因为水是它生命的动力。
水说,它爱乌云,乌云孕育了它,赐予它希望。
我说,我爱你们,谢谢你们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夏天,送我一生的温暖。
夏天,是我们相识的.季节,我们都是网校的成员,都在这个大家庭里,接受时间与耐性的考验。
你们像是一堆种子,被夏风吹进了我的心田,然后生根,发芽,开出五彩缤纷的花,绽放出绝代风华。
安锦哥哥,安洛姐姐,麟哥哥,离城妹妹,小沐,阿琪,小宇哥哥,大饼,乐乐,彼岸遇见你们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窗外,雪,没有停,地面上的冰没有化,室外一片寒冬,室内却温暖如春,有你们的地方,就有家。
马上要考试了,初三的你们一定和我一样特别紧张,加油,我们一定相信自己,调整好心态,认真复习,不要太过紧张,我相信你们。
初二的朋友们,你们也要努力,初二是一条分水岭,一步错,很有可能会后悔一生,一定要认真哦。
初一的弟弟妹妹们,你们才步入初中的大门,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争取稳定发挥。
想起一年前,我才入网校时的样子,转眼间,我们就剩下半年了,光阴似水,不等人,在将来的时间里,我们不论怎样都不能放弃,要加油,要拼搏,不为人生留下一丝遗憾。
最后,谢谢你们,在成长路上,伴我成长!
【作文 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推荐阅读:
前行的路上作文650字08-12
阳光照亮我前行主题的高一作文12-20
温暖照亮我前行作文11-20
那颗指引我前行的星初二优秀作文06-27
八年级禁毒有我阳光前行作文07-12
禁毒有我阳光前行作文800字08-25
禁毒有我阳关前行高三作文500字07-25
前行的优秀作文10-03
榜样的力量引领我前行08-12
人生道路上,我们负重前行的作文09-26